7WAV > 其他 > [古典名著同人]大宋第一衙内 > >[古典名著同人]大宋第一衙内——素衣渡江(

>[古典名著同人]大宋第一衙内——素衣渡江(

推荐阅读:[快穿]给攻略对象生娃高H杀死因果(双病娇 1v1)长江绝恋(骨科NP)玩心旭爺偏寵我她们的世界(GB女攻)我网恋又翻车了(1v1 高h)【全职猎人】狩猎愉快(4P)普女也会有修罗场吗?NP明明就(破镜1V1)

    第153章
    高铭说得不能再明白了, 赵楷就是傻子也能懂,何况他不仅不是,相反还很聪明。
    赵楷沉吟片刻, 浅笑道:你的良苦用心,本王心里都明白。不过, 你连这种话都对本王说了, 真是对本王托底了。
    高铭道:臣只是不想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
    高铭当然也知道这些话说出来有一定的风险, 但他觉得之前从辽国回来的路上, 赵楷也对他交代了想争皇位的心, 也没把他当外人, 他自然也选择相信赵楷。
    最重要的是, 他不想现在的心血白费,如果没有上位者的全力支持,现在取得的成果只是空中楼阁。
    按照太子赵桓对他爹的反感, 一旦他继位, 蔡京童贯什么的一定会被扫进垃圾堆。
    他平燕有功, 封了郡王,不用去垃圾堆,但受打压,清水衙门是进定了,至于他提出的所有政策,一起凉快。
    这点赵楷也应该清楚。
    而等到辽国崩了,金军万一又南下, 搞不好大家又被打包带走了。
    他现在恨不得揪住赵楷的脖子晃悠,你手里有皇城司这把利刃, 官家有可心你,朝臣也支持, 自身也有功绩,赶紧出手把你哥拽下来啊!别再等了!
    真替你着急。
    当然,直接一步到位把赵佶也撵下来就更好了。
    因为赵佶性格不坚定,反复无常。
    比如历史上,联金灭辽之后,第一次金军围城,割让了三座城池个金军,在李纲主战派的抵抗下,金军不能破城,就撤退收割三座新入口袋的城池去了。
    结果这个时候,赵佶觉得吃亏了,当即反悔,用蜡丸密封书信,转交给辽国投降金国的大将,想要联合他灭金。
    接到赵佶蜡丸的前辽国将领,呵呵一笑,转身就把蜡丸交给了完颜晟。
    估计心里还要骂,辽国最恨的就是大宋,丫心里没数吗?
    完颜晟勃然大怒,再次给了金军发兵的理由,这一次金军兵临城下,赵佶父子迷信方术,打开城门,金军就直接进来了。
    只能说完颜家运气好,前有耶律延禧,后有赵佶,两位真是上天对金国的最大恩赐。
    现在日子过得去,是因为还没出事,一旦出事,赵佶是什么样还不知道呢。
    赵楷斟酌良久,道:本王知道该做什么,不说这个了,再聊聊练兵之法吧。
    花荣便带他去参观了障碍赛道和平时的训练器械,在这个过程中,连所制定的新的军纪也都讲清楚了。
    林林总总数条,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不良习惯在军队中是没有任何生存土壤的。
    一旦犯错,要么滚,要么死,自己选一个。
    赵楷意识到一件事,如果提升了单兵的战斗力,根本不需要养这么多兵,裁军的话,还能节省开支。但一说完,他就发现自己天真了,摇头笑道:罢了,这个先不提。
    花荣和高铭都知道赵楷为什么否决裁军这件事了。
    原因很简单,裁掉的军队没地方安置,很多人当兵是混口饭吃,今天裁撤了,明天全国不知又冒出多少个山大王来。
    另外,皇帝和文官被唐代的藩镇吓得有心里阴影,就怕中央禁军不够多,镇压不了地方闹事。
    禁军人多,心里才踏实。
    赵楷这时候,也明白了什么叫做事情越做越多,牵一发而动全身。
    连他都叹气,任重道远啊。
    高铭和花荣默然,表示同意。
    好在练兵卓有成效,给了赵楷希望,本王回去会好好思考整理你们所说的练兵之法,说给父皇听。朝两人笑道:就不打扰你们了。便告辞离开了军营。
    你还要留在这里吗?高铭依依不舍地问花荣,他当然是想花荣能和他一起回家去。
    花荣何尝不想走,但是军营还需要他,要不,你留下来?顺便给大家讲讲心得。你讲得肯定比陈东跟陈朝老好。正好今天刚跟捧日打赢了一仗,就不继续训练了,放松一下。
    高铭本就不想和花荣分开,如今找到名正言顺的理由,岂会拒绝,那我就留下来,试一试吧。上次病了,这次正好在状态。
    嗯,今天好好讲吧,过了今晚,说不定就哑了。
    高铭朝他吐舌头做鬼脸。
    吃过饭,休息了一会,高铭就登台给士兵们做报告。
    总结了过去,展望了未来,皆大欢喜,各自休息。
    高铭自不必说,当然是往花荣的房间钻。
    两人躺在床上,高铭枕着花荣的胳膊,十分亲密。
    花荣想起白天发生的事,语气中有担心,你跟郓王说那番话,会不会越界了?君心难测。
    他要是信任我,就算我说了那番话,他也会觉得我只是谋臣,是他班底的人而已。如果他不信任我,就我现在取得的地位,也足够他忌惮了。
    开国以来最年轻的异姓王,在宋辽金三国间斡旋,又对练兵有自己的建树。
    真想整你也不差这一点。
    岳飞怎么死的,需要理由吗?
    不想整你的话,看看蔡京和秦桧,怨声载道,屹立不倒。
    花荣在他额头轻轻印了下,也对,不要想那么多了,只要郓王先能顺利继位,真支持强国强兵就行。不管以后如何,只要咱们不分开就好。
    高铭抓住花荣,手不老实:必须不能分开啊,你被我擒住了,还想往哪儿跑?!
    花荣一吸冷气,我看你今晚是不想睡了。说着,就如每次一样,先去解他的衣裳。
    高铭笑着挣扎了两下,便从之乐之了。
    花荣这人向来言而有信,说不让睡觉就不让睡觉。
    高铭早晨哈欠连天的离开了军营,回到了城内,不等休息,径直就被慕容彦泽叫去吃酒,原来他想做幽州知府的恳请得到了皇帝的应允,用不了几天就要起程。
    这个任命得来的相当不容易,终于能离开东京,自己去做一番事业,他分外珍惜,也不想多耽搁,以免夜长梦多。
    遥想当年,再看今朝,都颇有些感慨。
    高铭也为慕容彦泽奔赴新的前程感到高兴,不禁又多喝了几杯。
    现在到幽州之后的初步计划有了,但所谓计划没有变化快,如果遇到什么意外状况,我再给你写信求援。
    我哪里会什么救援啊,我相信你。
    慕容彦泽却笑道:遇到状况一定找你求援,你肯定也会帮我。
    这倒是真的,如果高铭能帮上忙,一定不会坐视不理。
    与慕容彦泽做了别,高铭回到府中,倒头就睡。
    第二天天不亮就醒了,整个人也算恢复过来了。
    而事情也找上了门来,赵楷召他一起入宫。
    赵佶昨天已经听说花荣在高铭协助下训练出的新兵打败了捧日军。
    虽然还没看到具体的策略,但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甚至在脑海里构象了下百万雄兵开进草原的壮美蓝图。
    正好蔡京等人都在御书房,便挥毫间,装作无意地问:高铭的能力有目共睹,太师觉得当如何提拔他呢?
    蔡京环海沉浮数年,四次被贬又四次起复,才有今天的日子,而高铭这个家伙,仕途走得显然太顺了点。
    其他人在场的官员都知道蔡京的仕途经历,怎么看,他多少都得嫉妒这个顺风顺水还爱跟他唱反调的晚辈,能说他好话才怪了。
    谁料到,蔡京却认真地道:官家,臣以为高铭能力出众,可当少宰。
    少宰就是次相,宰相级别的官员。
    赵佶喜出望外,你认为他有这般雄才伟略?可当次相?
    蔡京道:甘罗十二岁拜相,高铭已经快甘罗的双倍寿数,出任少宰有何不可?他仅凭一人之力就收复幽州,还我大宋藩篱,其功绩,举世罕见,理应为少宰,为国出力。
    周围的人都卓然吃惊,这还是那个嫉贤妒能的蔡太师吗?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还是说他觉得没几天活头了,其言也善,打算提携后辈?
    连童贯都不解,蔡京的大儿子整天往外防风说他爹老糊涂了,以前还不信了,看来是真的了。
    赵佶暂时停下笔端的游走,笑道:乍看起来有些操之过急,但朕相信高铭确实可以胜任少宰一职。
    蔡京连连点头,官家圣明。
    哼,高铭这个乳臭未干的臭小子这下可得意了吧?少宰啊,多少人一辈子也爬不到的高度,你这个岁数就上去了。
    但问题是,你能坐得住吗?不像皇城司处理的都是秘密事件,其他人插不上手。
    一旦做了少宰,所有经手的事件都要被放在眼皮底下审查。
    老夫花了半辈子的时间,才一点点有了今天的地位,如此尚且都避免不了被弹劾。
    何况是你,一旦你上位,什么陈年旧事都会被翻出来,成为攻讦的借口。
    林娘子那事,虽然许多人淡忘了,但其实一算,也没过去几年。
    还有你和花荣这个武将的关系,相交过密,国家忌惮武将,你们文武勾结,都是可以大做文章的。
    并且最重要的是,一旦你坐上少宰的位置,皇帝还有什么可嘉奖你的呢?
    王也封了,也位极人臣了,难不成把国家分你一半吗?
    如今官家在兴头上,顾不上考虑这些,一旦他冷静下来,就会发现你和你爹成了大的势力山头。
    按照皇帝的性子,不挫一挫你简直不正常。
    老夫几起几落,不就是官家在敲打自己么。
    你高铭短时间内窜到了太宰的位置,接下来等你的将是无尽的贬谪。
    年少轻狂,突然受挫,心高气傲,你受得了吗?
    老夫既然不能踩掉你,就把你捧得高高的,看你自己摔下来。
    赵佶这人比较随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当即亲自用瘦金体给高铭写诏书。
    已经写了一半了,就听内侍来报说,郓王殿下和小高大人求见。
    蔡京不动声色,赵佶则喜道:叫他们进来。
    郓王和高铭一走进来,赵佶就忍不住显摆自己皇恩似的道:高铭,你来的正好,朕正在给你写诏书,你猜一猜,朕要册封给你一个什么样的官职?
    高铭当然也想升职加薪,但嘴上谦虚地道:为国效力是臣应该做的,怎敢妄求加封。
    赵佶觉得这个人情叫蔡京卖一下也挺好的,正好缓和一下两代臣子的关系,对蔡京道:你告诉他吧?
    蔡京满脸堆笑地道:官家要提拔你做少宰。说完,得意地捋着胡须,就等着高铭年少轻狂,喜形于色的样子。
    郓王笑看高铭,父皇做了正确的决断,提拔了忠臣和能臣。
    赵佶一脸期待高铭表情的模样,皇帝也是人,付出也想要回报,他给了高铭这样大的晋升机会,对方一定高兴疯了,疯狂表忠心才是。
    屋内所有人都挂着大大的笑意,艳羡地看高铭,等他谢过官家,就抚掌祝贺他。
    就在这时,却见高铭长长一揖,官家,臣万死不能接受。臣资历尚浅,实在无法承担少宰一职!
    这是把他放在火上烤啊,适当的升职加薪,他是喜欢的。
    可任命为少宰,这不是捧杀,烈火烹油么。
    盛极而衰,物极必反。
    关键赵佶有用贬官来锻炼官员的前科,蔡京就这么被他用贬谪起复玩了四次。
    他高铭不想步蔡京后尘。
    他坐到少宰的位子,哪天赵佶觉得他高铭应该下基层锻炼一下,他不毁啦?
    赵佶以为高铭在谦虚,笑道:诶,资历尚浅可以磨砺,你收复了幽州,又与花荣琢磨出了练兵之法,能力毋庸置疑。
    高铭解释道:官家,臣能收复幽州,全赖郓王临危不乱的英明领导,若没有郓王殿下把握整体方向,做臣的引路明灯,臣如何能与辽国人谈妥?至于练兵之法,也都是众人智慧的成果,郓王殿下,花荣、李纲、陈东、陈朝老,每个人都有份,我不敢独揽大功。
    蔡京坚决扶高铭上位,笑道:官家,您看,高铭不仅有出众的能力,又有如此的美德,德位相配,实在应该登上相位,为国效力。
    你在皇城司,奈何不了你,等你成了次相,到了老夫的阵地,就叫你见识见识老夫的手段。
    高铭见蔡京这么积极,就知道是他的主意了。
    心里先骂了一句老东西,果然还是你最坏!
    高铭抬头看赵佶,臣年纪尚轻,现在只想做大宋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搬到哪里,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官家这般信任臣,对臣委以重任,但是臣心里清楚,六部之事,每一件都关乎国计民生,臣实在缺乏民生的相关经验,不足以统率全国的规划。能将未来金国来访这一件事处理好,已经不容易了。
    郓王这时回过味来了,高铭封王已经叫人眼热,不宜在短时间内升任少宰,便道:宋江和三司的人去金国贩马,就要接金国的使臣们来了,到时候金国的人员必然由高铭接待,他以少宰的身份接触他们,的确不太方便。
    高铭以皇城司的身份做事,目前是有利的。
    而且他握着皇城司,助他上位也更方便。
    赵佶耳根软,一琢磨儿子的话有道理,金国那边不能放松,皇城司那边对金国的应对方案都是高铭一手操办的,临时换人不合适。
    再者,本来提议高铭做少宰,只是蔡京的主意。
    他之前在兴头上,便同意了,如今高铭不愿意接受,他也不会逼他。
    不过,他还是很满意高铭的表现的,年轻人,就该这么谦虚。
    他颔首,那么少宰一事,就暂时搁置罢。先将金人来访处理好。
    高铭心中松了口气,口中称道:官家圣明。
    蔡京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不动声色,心里冷笑,不急,来日方长。
    赵佶就叫人撤去写了一半的诏书,继续练他的瘦金体,问赵楷,练兵之法编汇完了吗?
    儿臣已经将练兵之法总结了。昨天赵楷自己在府邸内消化练兵方法做总结,从内法练心,到外法强身,分门归类的做陈述。
    赵佶没想到儿子做事如此勤快,心中越加喜欢。
    嗯,比太子强多了。
    见练兵之法翻阅了一遍,首先看到了一个名字李纲。
    赵佶对李纲的印象还挺深刻的,有事没事都上奏折抨击朝廷丑恶,所以才把他安排到太常寺去,没想到被高铭给翻出来了,还叫他编写读本。
    恋耽美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111326/207301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