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士大夫重生之娶夫娶贤——螺髻山下客(
推荐阅读:(排球少年)排球部的男高们、【快穿】我什么都可以、萧墙之下【骨科,1v2】、老婆,我想做任务,不想谈恋爱、网恋对象是上司,她看起来超好亲、变女生后青梅不想当闺蜜、[综漫] mafia首领不做也罢、永远也会化雾(1v1)、穿书后,我被反派太子攻略了、《玉壶传》【bg】【古言】【骨科】【结局不定】、
豆浆则是要先倒进大锅里,烧开后点成豆腐,今晚估计就能吃上豆腐脑了。
姜世云高兴地跟在身后,看着添财叔他们忙碌,眼里满是好奇,手里还抱着一个不大不小的陶瓷罐子,就跟抱着个宝贝疙瘩一样,见林方旭走出来,忙走过去,献宝似地将手中的罐子递到他面前,笑着道:看,花生杏仁豆浆,我磨的!
林方旭被他这孩子气的模样勾得心间发痒,好不容易才忍住了想将人搂进怀里的冲动,满是温柔地问道:我记得家里没泡花生杏仁啊,你用什么磨的?
余悠然和林母放了豆渣,从厨房里出来,听见林方旭的话,林母竟先笑着说道:是你十三太奶奶家的,她老人家泡了花生杏仁想做豆浆喝,小云帮忙磨的,你十三太奶奶就送了小云一罐。
当然还夸了姜世云许多好话,林母第一天见到姜世云的时候就挺喜欢的,家世好,说话做事也很有礼貌教养,如今自己未来儿夫郎还得了族中长辈的喜欢和夸奖,这让林母更加高兴。
赵时悦性子更爽朗一些,直接笑着打趣道:十三太奶奶可谁都没给,就给了小云,你
们要是谁嘴馋了,可就要跟小云说说好话了。
林方旭听后,见他还抱着那豆浆罐子,忍不住玩笑道:辛苦了半天得来的报酬,你这是舍不得喝,要留着作纪念了?
姜世云红了红脸,歪着头想了一会儿,他确实也不是特别想喝来着,当然也不觉得辛苦,那小石磨还挺好玩的。
村里的夫郎小哥儿、娘子姑娘聚在河边一干活,说说笑笑也很热闹,他还从他们口中听了许多林方旭小时候招猫逗狗的事情。
当然这些话还是不要说给林方旭听,所以姜世云只回道:我就想试试怎么磨豆浆,再说太奶奶年纪也挺大了,大家又都不得闲。
林方旭估摸着这锦绣堆里出来的傻孩子,估计是第一次见这乡村气象呢,看什么都好奇得紧,只建议道:走吧,我去点个小炭炉,把豆浆煨开了,放些蜜糖才好喝。
姜世云跟在他身后,两人朝厨房走去,只是姜世云还记得南方人更爱咸豆浆,于是边走还边提议道:就拿一碗放糖,其它的都做成咸口的吧。
林方旭含笑道:好,都听你的。
过了一会厨房里有几缕青烟散了出来,赵时悦几人在院子里听见姜世云怀疑道:你会做咸豆浆么?
当然会,你放心好。林方旭回道。
又过了一会。
你确定是放酱油么?那样不就黑了?姜世云担心道。
是放酱油,我少放点,不会黑的。林方旭宽慰道。
又过了一会。
为什么要放葱和榨菜?又不是做汤。姜世云道。
放了才好喝嘛。林方旭道。
又过了一会。
为什么呃,好吧,看着林方旭无奈的表情,姜世云决定不问了,却不知道院子里的众人,一个个已经捂着嘴笑得肚疼了。
第八十四章
夕阳西下, 田间村口, 尽是归家人, 灶上的豆浆已经凝结成块,细腻滑嫩, 莹白如软玉。
嫩豆花需要舀进铺了细棉布的方形木盒子里, 盖上棉布,放上木板等重物慢慢压榨, 挤掉一些水分,做成豆腐块才更好保存。
姜世云自然是不会这种高技术含量的厨房手艺, 但耐不住这孩子好奇心重, 于是林方勤回家时,便看见林母带着赵时悦、赵娘子几人在厨房舀的舀, 压的压,还有几人围着看。
忙碌的人并没有时间理会这个掌权的一家之主,林方勤也不去打扰, 只将站在最外围嗑着瓜子, 无所事事的两个闲汉子叫到了一边。
林方勤今天一早就去了县城,给岳父岳姆送些年货的同时顺便打听打听风声, 自家小弟一回到林家村后,不是带着他那未婚夫郎四处闲逛, 就是跟着林方启混时间, 将他那巡察使的差事忘到了脑后,当真闲云野鹤起来,倒让林方勤这当大哥的操心不已。
林方旭见大哥严肃的样子, 大概能猜到是因为什么事,也不急着问,淡定得很。
林方启却在为大堂哥叫上了他而兴奋,终于可以参与族中大事的讨论了,真不容易啊!
操心的未来族长,见堂弟和亲弟截然不同的表情,先对比较激动的那个说道:启哥儿,你回去时帮我跟大伯父交代一声,他托我打听的事打听清楚了,初九那天,王秀才并没有打算带上张生,是在半道上碰巧遇上,又不好回绝,最后才一道去的。
啊?哦,哦!我会记得跟爹爹说的。林方启反应过来后,连忙点头保证,心里却有些小失望,还以为要说什么事呢?
不过就从大堂哥说的这几句话来看,张生那小子不管是有意也好,无意也好,至少王秀才还不是那么棒槌,估计爹爹还是打算将小妹许配给他的,就不知道小妹知道后会怎么哭闹了。
交代了林方启,林方勤才转头跟林方旭说打听来的消息,问道:据说太子殿下已经出发去宁波了,旭哥儿打算何时动身?
已经出发了啊,比林方旭预料的时间竟然还要晚一些,看来太子殿下在杭州做了不少事呢?
不过这些都跟他关系不大,林方旭从来就认得清自己的位置,即使重活一次,没资本还是没资本,既然没资格参与其中,还不如躲到一边偷闲,摸鱼,陪伴夫郎呢。
知道太子此时可能已经到了宁波,林方旭也不是太在意,只回答道:过了年再出发吧,也不急于一时,总归我的差事也不是多重要。
听他这样说完,林方勤便也不再多问,林方启更没那个心思,他现在只担心自己回家给父亲说了过后,家里又会起什么风暴。
回家第一时间,林方启就给自己父亲说了堂哥打听来的消息,然后没过一会儿他父亲、母亲便进了小妹的房间,至于说了什么其他人也不知道,只听见小妹的痛哭声。
作为友爱兄妹的好哥哥,林方启为自家小妹担心了一宿,就怕她会想不开。
结果第二天,他小妹竟然不再胡闹,肯吃肯喝还肯出房门了,虽然整天都不见个笑脸,但林方启却松了一口气,私下里跟自己夫郎感叹:小妹终于不再执拗了,想通就好啊!
余悠然看了一眼小姑子苍白憔悴,双眼无神的样子,心中怜悯,怕不是想通了,是死心了吧,毕竟母亲一早就去了县城,估计是去和王家商量定亲的事了。
不过怜悯归怜悯,余悠然其实是不赞成她小姑子嫁给张生的,先不说名声不好听,就张生那做派,怕也是个功利虚伪之人。
林方启家的事,关起
门来谁也不知道,就连林方旭这个亲堂弟都不想去瞎打听,他更愿意带着小云去钓鱼。
在姜世云将晒糯米粉团子,做豆腐乳看完后,林方旭才找着机会带他去挖蚯蚓,可惜京师营的小哥儿并不害怕蚯蚓,只觉得那虫子长得恶心。
于是六爷爷家的大鱼塘埂上,便看见这样的画面,林方旭一手拿着钓鱼竿,一手提着小陶罐站到姜世云旁边,陶罐里面还装着一团黑黝黝的泥土,还有蚯蚓在土中钻进钻出。
姜世云见他就要挨着自己坐下,马上跳了起来,惊道:你快把它们拿开,快拿开虫子看着好恶心!要不你坐过去一些,别挨着我,你身上是不是也有虫子味儿?!
林方旭无奈地看他一眼,不得已将陶罐放到几步远的地方后,转身回来,还是忍不住劝道:小云,要不我给你挂个蚯蚓吧,你在鱼钩上放个馒头是引不来大鱼的,何况你的馒头还飘在水面上呢。
想到那又臭又脏的虫子,姜世云心里无比拒绝,梗着脖子嘴硬道:姜太公直钩都能钓鱼,馒头怎么就不能了,再说,你怎么知道鱼儿不吃素呢。
鱼儿吃不吃素林方旭并不知道,但他可以肯定,它们就算吃素,也没有哪条鱼的嘴有那馒头大。
果然,只见那大大小小的鱼儿围着那馒头肆无忌惮地啃,没一会儿馒头便被一群鱼拖到了一旁,鱼钩却还在原处。
姜世云看着那空空的鱼钩面无表情,林方旭忍住了笑意,继续劝道:小云,真不要蚯蚓吗?我到那边挂好了再给你,你不要看它就好了。
你一副要笑不笑的样子,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姜世云心里不服气,站起身来,手臂挥动鱼竿,鱼线用力一甩,鱼钩就又钩住了远处的馒头。
林方旭目瞪口呆地看着他将馒头从鱼群中抢了回来,一边将鱼钩埋入馒头里,一边还愤愤不平地念叨着:哼!谁也别想抢我的东西!我一定能钓着鱼的。
哈哈哈,林方旭心里笑得打跌,手中鱼竿直抖,太可爱!怎么如此孩子气,可爱得让人想要进怀里,揉揉头发,亲亲脸。
可惜他注定是揉不成的,因为姜世云拿着鱼竿就要去另一处,走时还不忘叮嘱他道:你就在这里,我去那边,我们不能在一处,不然鱼儿吃了你的荤腥肯定就不吃我的馒头了。
是啊,吃过了肉谁还想吃素呢,说得好有道理,林方旭竟然不能反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去了离自己挺远的位置,一本正经地将馒头又甩入水中。
最终两人谁也没钓着,原因是六爷爷知道两人在钓鱼后,亲自带着人来开了鱼塘,提前放水。
林冲、林方远两人回到林家村后,便不用每天都在林方旭身边呆着,各自回了家,此时林冲得了六爷爷的吩咐,挥着锄头,三下两下便将堤口给掘开了。
水流倾泻而出时,守在一旁的其他人赶紧用竹排拦在缺口处,防止鱼儿往外跑。
林方旭两人已经收起了竿子,六爷爷此时正点着林方旭名字训道:亏得旭哥儿还是状元郎,哪有招待客人吃鱼,还要客人自己钓的道理,太怠慢了,林家可没有这样的待客礼数。
姜世云听得有些尴尬,不过好在六爷爷训了两句便走开了,林方旭看样子也不是很在意,居然还能背着老人家冲他做鬼脸。
鱼塘水降到过膝高时已经是正午的时候了,村里人估计都得了六爷爷的通知,每家每户都提了装鱼的木桶,聚在鱼塘边上。
村里过年用的鱼都是从六爷爷家的鱼塘里来的,六爷爷只象征性的收几个钱,跟送的没什么差别,村人也都自觉,只抓够自己吃的便不敢再多要了。
谁想贪便宜多抓,用来送人或是转手卖,叫人知道了,怕是在村里就抬不起头做人了,以后估计也没多少人愿意和你往来,聚族而居的村庄被人孤立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天虽晴,阳光明媚,但温度却不高,鱼塘里的水依然冰冷得厉害,下去捉鱼的都是火气旺的小伙儿。
先不说哥儿汉有别,就冲这僵脚的鱼塘水,林方旭坚决不让跃跃欲试的姜世云下来,只让他提着小桶和木木、堂哥夫一起,在鱼塘边上摸些蚌壳小虾,自己和二木、启哥一起提着网兜下了水。
状元郎的身份在抓鱼上并没有多大用处,有着族兄的帮忙,林方旭依然让那条红尾大鲤鱼从脚边跑了,自己还被它绊了一踉跄,惹得岸上观看的长辈们好一顿嘲笑。
林方旭站稳时,那红鲤已经逃远,似乎是料定这些人拿它无可奈何,时不时还游出水面看一眼,当然,也有可能是水已经被搅得太浑浊,鱼也需要游出来换口气。
过年时有条大红鲤鱼,多好的彩头啊,没人舍得将它放生,就在林方旭和几位族兄商量怎样合围的时候,却听见咻的一声,刚探头的红鲤被姜世云用一只小龙虾击中,翻肚皮躺在了水面上。
看着那飘在水面上的红鲤鱼,众人惊讶得一时无声,孩童们最先反应过来,整齐地哇了一声,看向姜世云的目光敬佩无比。
林方旭迅速将鱼儿捡了起来,还以为它已经死了,扔进网兜时却又挣扎起来,难道刚才只是晕了一会儿?
看着在网兜里挣扎得厉害的红鲤鱼,六爷爷煞有其事地对着姜世云举起大拇指,赞叹道:好功夫!好力道!
哈哈哈
姜世云被长辈们笑得讪讪,不好意思地躲在余悠然身后,冲看着他笑得宠溺的林方旭,悄悄吐了吐舌头。
第八十五章
姜世云回想自己以往年关是怎么过的, 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一般都是姆父和管事下人们在忙, 他就只等着年三十吃了团圆饭, 然后初一吃了饺子, 收了红包,逛了庙会, 晚上和二哥去看花灯。
初二走亲戚, 去舅舅家被商婉君膈应膈应,然后晚上和二哥去看花灯。
初三呆在家里,被跟着姑姑回娘家的陈恺隔音膈应, 然后晚上又和二哥去看花灯
一直看到大年十五,中途再参加几次别人家举办的宴会, 新年结束了。
今年他第一次知道, 原来林家人的节庆日从磨糯米浆时,便已经开始了,捕鱼,杀过年猪都是在为那一顿年夜饭做准备。
和以往过年的无所事事不同,今年姜世云特别忙, 买年货他要去帮忙, 结果被林方旭三言两语拐去了栖霞湖边,两人玩到了下午才骑着马回家。
除晦时他要帮忙,跟着林方旭爬上屋顶除瓦草, 每年翻新的屋顶上只让他找到小小的几棵。
这哪有什么成就感?姜世云恨不得纵身跃到别人家的屋顶帮忙,好在还知道这样不妥,最终放弃了。
下了屋顶后, 又守在院子里的大木盆旁边,拿着个吃剩的馒头喂那只大红鲤鱼,不知道是怕它端上桌时不够肥?还是怕它被自己打了一下,坚持不到大年三十,就魂归地府。
总之,在姜世云的积极参与下,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好,林母第一罐子豆腐乳可以吃的时候,新年也已经悄然来到。
林家年三十的夜饭和以往有些不同,特意做了几道北方菜,虽然没那么正宗,但姜世云觉着别有一番风味,吃着滋味也很好。
最让姜世云意外的是,他在领压岁钱上享有的待遇竟然和四木他们一样,不但林父、林母各自给他包了一个红包,林方勤和赵时悦也分别给他包了一个。
林方勤、林方旭带着四木几人在院子里放着炮仗烟花,赵娘子带着王家小妹几人,在给赵时悦打下手,准备着明天祭祖的东西。
林父、林母就坐在屋檐下笑看着,时不时叮嘱几句,不要让爆竹炸了手。
王善礼、王善言兄弟在一旁守着,看哪个皮孩子离得近了,赶紧将人捞走。
石添财、老王头坐在院门口的石阶上,吧嗒吧嗒抽着旱烟,一个或许在想着明年要不要送儿子去学堂认几个字,一个可能已经在算着离采春茶还有多少时日。
恋耽美
姜世云高兴地跟在身后,看着添财叔他们忙碌,眼里满是好奇,手里还抱着一个不大不小的陶瓷罐子,就跟抱着个宝贝疙瘩一样,见林方旭走出来,忙走过去,献宝似地将手中的罐子递到他面前,笑着道:看,花生杏仁豆浆,我磨的!
林方旭被他这孩子气的模样勾得心间发痒,好不容易才忍住了想将人搂进怀里的冲动,满是温柔地问道:我记得家里没泡花生杏仁啊,你用什么磨的?
余悠然和林母放了豆渣,从厨房里出来,听见林方旭的话,林母竟先笑着说道:是你十三太奶奶家的,她老人家泡了花生杏仁想做豆浆喝,小云帮忙磨的,你十三太奶奶就送了小云一罐。
当然还夸了姜世云许多好话,林母第一天见到姜世云的时候就挺喜欢的,家世好,说话做事也很有礼貌教养,如今自己未来儿夫郎还得了族中长辈的喜欢和夸奖,这让林母更加高兴。
赵时悦性子更爽朗一些,直接笑着打趣道:十三太奶奶可谁都没给,就给了小云,你
们要是谁嘴馋了,可就要跟小云说说好话了。
林方旭听后,见他还抱着那豆浆罐子,忍不住玩笑道:辛苦了半天得来的报酬,你这是舍不得喝,要留着作纪念了?
姜世云红了红脸,歪着头想了一会儿,他确实也不是特别想喝来着,当然也不觉得辛苦,那小石磨还挺好玩的。
村里的夫郎小哥儿、娘子姑娘聚在河边一干活,说说笑笑也很热闹,他还从他们口中听了许多林方旭小时候招猫逗狗的事情。
当然这些话还是不要说给林方旭听,所以姜世云只回道:我就想试试怎么磨豆浆,再说太奶奶年纪也挺大了,大家又都不得闲。
林方旭估摸着这锦绣堆里出来的傻孩子,估计是第一次见这乡村气象呢,看什么都好奇得紧,只建议道:走吧,我去点个小炭炉,把豆浆煨开了,放些蜜糖才好喝。
姜世云跟在他身后,两人朝厨房走去,只是姜世云还记得南方人更爱咸豆浆,于是边走还边提议道:就拿一碗放糖,其它的都做成咸口的吧。
林方旭含笑道:好,都听你的。
过了一会厨房里有几缕青烟散了出来,赵时悦几人在院子里听见姜世云怀疑道:你会做咸豆浆么?
当然会,你放心好。林方旭回道。
又过了一会。
你确定是放酱油么?那样不就黑了?姜世云担心道。
是放酱油,我少放点,不会黑的。林方旭宽慰道。
又过了一会。
为什么要放葱和榨菜?又不是做汤。姜世云道。
放了才好喝嘛。林方旭道。
又过了一会。
为什么呃,好吧,看着林方旭无奈的表情,姜世云决定不问了,却不知道院子里的众人,一个个已经捂着嘴笑得肚疼了。
第八十四章
夕阳西下, 田间村口, 尽是归家人, 灶上的豆浆已经凝结成块,细腻滑嫩, 莹白如软玉。
嫩豆花需要舀进铺了细棉布的方形木盒子里, 盖上棉布,放上木板等重物慢慢压榨, 挤掉一些水分,做成豆腐块才更好保存。
姜世云自然是不会这种高技术含量的厨房手艺, 但耐不住这孩子好奇心重, 于是林方勤回家时,便看见林母带着赵时悦、赵娘子几人在厨房舀的舀, 压的压,还有几人围着看。
忙碌的人并没有时间理会这个掌权的一家之主,林方勤也不去打扰, 只将站在最外围嗑着瓜子, 无所事事的两个闲汉子叫到了一边。
林方勤今天一早就去了县城,给岳父岳姆送些年货的同时顺便打听打听风声, 自家小弟一回到林家村后,不是带着他那未婚夫郎四处闲逛, 就是跟着林方启混时间, 将他那巡察使的差事忘到了脑后,当真闲云野鹤起来,倒让林方勤这当大哥的操心不已。
林方旭见大哥严肃的样子, 大概能猜到是因为什么事,也不急着问,淡定得很。
林方启却在为大堂哥叫上了他而兴奋,终于可以参与族中大事的讨论了,真不容易啊!
操心的未来族长,见堂弟和亲弟截然不同的表情,先对比较激动的那个说道:启哥儿,你回去时帮我跟大伯父交代一声,他托我打听的事打听清楚了,初九那天,王秀才并没有打算带上张生,是在半道上碰巧遇上,又不好回绝,最后才一道去的。
啊?哦,哦!我会记得跟爹爹说的。林方启反应过来后,连忙点头保证,心里却有些小失望,还以为要说什么事呢?
不过就从大堂哥说的这几句话来看,张生那小子不管是有意也好,无意也好,至少王秀才还不是那么棒槌,估计爹爹还是打算将小妹许配给他的,就不知道小妹知道后会怎么哭闹了。
交代了林方启,林方勤才转头跟林方旭说打听来的消息,问道:据说太子殿下已经出发去宁波了,旭哥儿打算何时动身?
已经出发了啊,比林方旭预料的时间竟然还要晚一些,看来太子殿下在杭州做了不少事呢?
不过这些都跟他关系不大,林方旭从来就认得清自己的位置,即使重活一次,没资本还是没资本,既然没资格参与其中,还不如躲到一边偷闲,摸鱼,陪伴夫郎呢。
知道太子此时可能已经到了宁波,林方旭也不是太在意,只回答道:过了年再出发吧,也不急于一时,总归我的差事也不是多重要。
听他这样说完,林方勤便也不再多问,林方启更没那个心思,他现在只担心自己回家给父亲说了过后,家里又会起什么风暴。
回家第一时间,林方启就给自己父亲说了堂哥打听来的消息,然后没过一会儿他父亲、母亲便进了小妹的房间,至于说了什么其他人也不知道,只听见小妹的痛哭声。
作为友爱兄妹的好哥哥,林方启为自家小妹担心了一宿,就怕她会想不开。
结果第二天,他小妹竟然不再胡闹,肯吃肯喝还肯出房门了,虽然整天都不见个笑脸,但林方启却松了一口气,私下里跟自己夫郎感叹:小妹终于不再执拗了,想通就好啊!
余悠然看了一眼小姑子苍白憔悴,双眼无神的样子,心中怜悯,怕不是想通了,是死心了吧,毕竟母亲一早就去了县城,估计是去和王家商量定亲的事了。
不过怜悯归怜悯,余悠然其实是不赞成她小姑子嫁给张生的,先不说名声不好听,就张生那做派,怕也是个功利虚伪之人。
林方启家的事,关起
门来谁也不知道,就连林方旭这个亲堂弟都不想去瞎打听,他更愿意带着小云去钓鱼。
在姜世云将晒糯米粉团子,做豆腐乳看完后,林方旭才找着机会带他去挖蚯蚓,可惜京师营的小哥儿并不害怕蚯蚓,只觉得那虫子长得恶心。
于是六爷爷家的大鱼塘埂上,便看见这样的画面,林方旭一手拿着钓鱼竿,一手提着小陶罐站到姜世云旁边,陶罐里面还装着一团黑黝黝的泥土,还有蚯蚓在土中钻进钻出。
姜世云见他就要挨着自己坐下,马上跳了起来,惊道:你快把它们拿开,快拿开虫子看着好恶心!要不你坐过去一些,别挨着我,你身上是不是也有虫子味儿?!
林方旭无奈地看他一眼,不得已将陶罐放到几步远的地方后,转身回来,还是忍不住劝道:小云,要不我给你挂个蚯蚓吧,你在鱼钩上放个馒头是引不来大鱼的,何况你的馒头还飘在水面上呢。
想到那又臭又脏的虫子,姜世云心里无比拒绝,梗着脖子嘴硬道:姜太公直钩都能钓鱼,馒头怎么就不能了,再说,你怎么知道鱼儿不吃素呢。
鱼儿吃不吃素林方旭并不知道,但他可以肯定,它们就算吃素,也没有哪条鱼的嘴有那馒头大。
果然,只见那大大小小的鱼儿围着那馒头肆无忌惮地啃,没一会儿馒头便被一群鱼拖到了一旁,鱼钩却还在原处。
姜世云看着那空空的鱼钩面无表情,林方旭忍住了笑意,继续劝道:小云,真不要蚯蚓吗?我到那边挂好了再给你,你不要看它就好了。
你一副要笑不笑的样子,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姜世云心里不服气,站起身来,手臂挥动鱼竿,鱼线用力一甩,鱼钩就又钩住了远处的馒头。
林方旭目瞪口呆地看着他将馒头从鱼群中抢了回来,一边将鱼钩埋入馒头里,一边还愤愤不平地念叨着:哼!谁也别想抢我的东西!我一定能钓着鱼的。
哈哈哈,林方旭心里笑得打跌,手中鱼竿直抖,太可爱!怎么如此孩子气,可爱得让人想要进怀里,揉揉头发,亲亲脸。
可惜他注定是揉不成的,因为姜世云拿着鱼竿就要去另一处,走时还不忘叮嘱他道:你就在这里,我去那边,我们不能在一处,不然鱼儿吃了你的荤腥肯定就不吃我的馒头了。
是啊,吃过了肉谁还想吃素呢,说得好有道理,林方旭竟然不能反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去了离自己挺远的位置,一本正经地将馒头又甩入水中。
最终两人谁也没钓着,原因是六爷爷知道两人在钓鱼后,亲自带着人来开了鱼塘,提前放水。
林冲、林方远两人回到林家村后,便不用每天都在林方旭身边呆着,各自回了家,此时林冲得了六爷爷的吩咐,挥着锄头,三下两下便将堤口给掘开了。
水流倾泻而出时,守在一旁的其他人赶紧用竹排拦在缺口处,防止鱼儿往外跑。
林方旭两人已经收起了竿子,六爷爷此时正点着林方旭名字训道:亏得旭哥儿还是状元郎,哪有招待客人吃鱼,还要客人自己钓的道理,太怠慢了,林家可没有这样的待客礼数。
姜世云听得有些尴尬,不过好在六爷爷训了两句便走开了,林方旭看样子也不是很在意,居然还能背着老人家冲他做鬼脸。
鱼塘水降到过膝高时已经是正午的时候了,村里人估计都得了六爷爷的通知,每家每户都提了装鱼的木桶,聚在鱼塘边上。
村里过年用的鱼都是从六爷爷家的鱼塘里来的,六爷爷只象征性的收几个钱,跟送的没什么差别,村人也都自觉,只抓够自己吃的便不敢再多要了。
谁想贪便宜多抓,用来送人或是转手卖,叫人知道了,怕是在村里就抬不起头做人了,以后估计也没多少人愿意和你往来,聚族而居的村庄被人孤立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天虽晴,阳光明媚,但温度却不高,鱼塘里的水依然冰冷得厉害,下去捉鱼的都是火气旺的小伙儿。
先不说哥儿汉有别,就冲这僵脚的鱼塘水,林方旭坚决不让跃跃欲试的姜世云下来,只让他提着小桶和木木、堂哥夫一起,在鱼塘边上摸些蚌壳小虾,自己和二木、启哥一起提着网兜下了水。
状元郎的身份在抓鱼上并没有多大用处,有着族兄的帮忙,林方旭依然让那条红尾大鲤鱼从脚边跑了,自己还被它绊了一踉跄,惹得岸上观看的长辈们好一顿嘲笑。
林方旭站稳时,那红鲤已经逃远,似乎是料定这些人拿它无可奈何,时不时还游出水面看一眼,当然,也有可能是水已经被搅得太浑浊,鱼也需要游出来换口气。
过年时有条大红鲤鱼,多好的彩头啊,没人舍得将它放生,就在林方旭和几位族兄商量怎样合围的时候,却听见咻的一声,刚探头的红鲤被姜世云用一只小龙虾击中,翻肚皮躺在了水面上。
看着那飘在水面上的红鲤鱼,众人惊讶得一时无声,孩童们最先反应过来,整齐地哇了一声,看向姜世云的目光敬佩无比。
林方旭迅速将鱼儿捡了起来,还以为它已经死了,扔进网兜时却又挣扎起来,难道刚才只是晕了一会儿?
看着在网兜里挣扎得厉害的红鲤鱼,六爷爷煞有其事地对着姜世云举起大拇指,赞叹道:好功夫!好力道!
哈哈哈
姜世云被长辈们笑得讪讪,不好意思地躲在余悠然身后,冲看着他笑得宠溺的林方旭,悄悄吐了吐舌头。
第八十五章
姜世云回想自己以往年关是怎么过的, 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一般都是姆父和管事下人们在忙, 他就只等着年三十吃了团圆饭, 然后初一吃了饺子, 收了红包,逛了庙会, 晚上和二哥去看花灯。
初二走亲戚, 去舅舅家被商婉君膈应膈应,然后晚上和二哥去看花灯。
初三呆在家里,被跟着姑姑回娘家的陈恺隔音膈应, 然后晚上又和二哥去看花灯
一直看到大年十五,中途再参加几次别人家举办的宴会, 新年结束了。
今年他第一次知道, 原来林家人的节庆日从磨糯米浆时,便已经开始了,捕鱼,杀过年猪都是在为那一顿年夜饭做准备。
和以往过年的无所事事不同,今年姜世云特别忙, 买年货他要去帮忙, 结果被林方旭三言两语拐去了栖霞湖边,两人玩到了下午才骑着马回家。
除晦时他要帮忙,跟着林方旭爬上屋顶除瓦草, 每年翻新的屋顶上只让他找到小小的几棵。
这哪有什么成就感?姜世云恨不得纵身跃到别人家的屋顶帮忙,好在还知道这样不妥,最终放弃了。
下了屋顶后, 又守在院子里的大木盆旁边,拿着个吃剩的馒头喂那只大红鲤鱼,不知道是怕它端上桌时不够肥?还是怕它被自己打了一下,坚持不到大年三十,就魂归地府。
总之,在姜世云的积极参与下,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好,林母第一罐子豆腐乳可以吃的时候,新年也已经悄然来到。
林家年三十的夜饭和以往有些不同,特意做了几道北方菜,虽然没那么正宗,但姜世云觉着别有一番风味,吃着滋味也很好。
最让姜世云意外的是,他在领压岁钱上享有的待遇竟然和四木他们一样,不但林父、林母各自给他包了一个红包,林方勤和赵时悦也分别给他包了一个。
林方勤、林方旭带着四木几人在院子里放着炮仗烟花,赵娘子带着王家小妹几人,在给赵时悦打下手,准备着明天祭祖的东西。
林父、林母就坐在屋檐下笑看着,时不时叮嘱几句,不要让爆竹炸了手。
王善礼、王善言兄弟在一旁守着,看哪个皮孩子离得近了,赶紧将人捞走。
石添财、老王头坐在院门口的石阶上,吧嗒吧嗒抽着旱烟,一个或许在想着明年要不要送儿子去学堂认几个字,一个可能已经在算着离采春茶还有多少时日。
恋耽美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115239/2233452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