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士大夫重生之娶夫娶贤——螺髻山下客(
推荐阅读:将军和他的冤家殿下、末世重生:我带全家狂卷亿万物资、白月光回来后夺了朕的位、惊,小娇夫竟是无情黑莲花、万有引力、中了苗疆少年的情蛊后、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太子他厌世、我真不会演戏啊、各种女孩子贴贴(abo+futa注意)、
见林方旭面色平静,没有给一句答复,侬蚺又咬牙道:大人若是同意,侬蚺每年再敬献万两白银给大人。
百越族地界里,有一不大不小的银矿,每年产出是几万两,都归土府所有。
汉人的大官好面子,爱政绩,同样贪财。
侬蚺认为,自己方才一番话,是能打动林方旭的,谁当土司不是当呢,何况林方旭如今也算是握着自己的把柄,这样的人,用起来才放心,不是么。
林方旭若真的只是想换个听话的土司,侬蚺的建议其实很不错的,可问题是,他不是这么打算的啊!换个土司哪用得着费这么大力气呢。
当然他也不是那么贪财,毕竟他大哥这两年卖了金丝茶,给他补贴了不少。
对于
侬蚺自以为聪明的建议,林方旭不予表态,只敷衍说自己会考虑考虑,便离开了。
曲靖到京城,自然是没有水路可走的,路上又翻山又越岭,林方旭的奏折送到京城时,已经是十月底了。
说起来,林方旭能不通过云南布政使,直接往京城递奏折,也是皇帝给的特权,为此可是羡慕坏了一帮子文臣武将,林六首圣眷正浓啊!
林方旭快马加鞭送过来的奏折有两本,一前一后,一薄一厚。
将近年关,朝廷六部、文渊阁、都督府的大佬们都在忙着给今年的大小麻烦事收尾,比如户部银粮的结算,礼部新举人的统计录名等。
实在收不了尾的,比如说杨严第三次被参之事,今年估计是吵不出结果了,只希望能稳住,过个安稳年,明年再继续吵。
看着皇帝命人拿出两封奏折时,参加早朝的官员,面上不显,心里其实已经开始骂娘了。
谁呢?谁这么不懂事呢!没事找事的!
孔舍人,你将林东升这两本奏折念一念吧。皇帝开口道。
众人:怎么又是他!
百越人侬蚺,弑父杀亲,侬姓嫡亲,死伤殆尽,大土司侬南身中剧毒,知命不久矣,委托臣代为上书言其子德行有亏,性情残暴,恐族人朝不保夕,恳求朝廷代为照管。
云贵土司制度,由唐宋时羁縻州县制发展而来,时至今日,土司对内残暴苛刻,对朝廷叛服不常,骚扰周边村庄,土司部落之间也争斗摩擦不断臣以为,应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废除土司头目,改为朝廷中央派任流官。并在改土归流地区清查户数,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城池,设官学,教化夷族百姓;同时废除原来土司的赋役制度,与大魏其它地方一样,按地亩征税。
林方旭两封奏折,是有密切联系的,前一封是后一封的引子,后一封是前一封的解决方法。
前一封里,侬南说自己没养好儿子,临死前委托林方旭,给朝廷带话,请求大魏朝廷,接管百越族人,不能落到他那逆子手里。
后一封里,针对侬南的请求,以及分析了土司制度的弊端,林方旭提出改土归流的策略,以及后续操作。
侬南有没有真的委托林方旭,包括皇帝以及在场的大佬是不在意的,以林方旭的手段,就算没委托,他也应该能做出委托了的样子。
众人更关心的是后一条,以大魏如今的兵力,改土归流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众人只是有些懊恼,之前都在关注市舶和隐田之事,一时间忽略了云贵的蛮夷,竟又让林家这小子,占了先机。
就连孔阁老也是有些后悔的,他负责兵部,以前就听说土司作乱,之前也是考虑过废除土司制度的,只是还没想到改流去,就被其它事分走了心思。
改土归流,剥夺了土司头目的特权,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说不定还会损害他们的性命。
可在朝堂之上,做决策的都是汉臣,没人在意蛮夷土司的意见,只要不损害自己利益,于国有益的策略,大家还是都赞同的。
最后,谁提出,谁解决,皇帝是认准了林方旭。
准了他的奏折,让吏部拟选百越流官人选,一任三年,并让林方旭在曲靖府内推行改土归流。
说白了就是让林方旭先试点一下,一开始还是不要太大张旗鼓,范围也不要太广。
毕竟除了云贵地区,广西、福建等地都有夷族部落,藏区哈密更不用说,若是所有的土司头目都闹起起来,大魏再是兵强马壮也是吃不消的。
※ ※ ※
皇帝的批复,送到林方旭
手里时,已经是年底,跟着一起来的还有选定的百越流官。
大魏朝的第一任流官,品阶是正六品,相当于一知州,和林方旭不是很熟悉,但看得出是个有主意的人。
对此,林方旭并不太在意,有主意也好,他也不是什么闲事都想管的人。
林方旭利索的将后续事宜都交接了出去,包括关在地牢里的侬蚺。
之后便躲在曲靖知府衙门后院里,和夫郎一起偷闲,对于皇帝的交代,林方旭打算过了年后,再开始。
曲靖的年节,和京城不同,和五仪县也不同。
大约是百越族的遭遇,让其他部落的土司头人对这位府尊大人愈发敬畏,竟纷纷学着汉人下帖子,邀请这位府尊大人参加部落的集会。
但林方旭都拒绝了,一来不想有太多交集,免得日后不好动手,二来林方旭小心眼得很,忘不了刚来曲靖时,这些土司头人对自己的无礼挑衅。
当然,最终要的是,比起去拔松针、踩花山、唱山歌,林方旭更喜欢在家里和姜世云嬉闹。
在冬日的暖阳里,一起翻看林小木写来的书信。
其实应该也不能叫书信了,毕竟厚厚的一摞,一般的书籍都没他厚。
三岁多的小儿并不识得多少字,信纸上基本都是些鬼画符,也就父亲、姆父,外加自己的名字写得像个样子。
林方旭一手搂着坐在自己腿上的姜世云,一手拿着一页纸纠结了半天。
实在看不明白,这一个棍子上长了五个枝丫,后面还有一支笔杆不甚挺直,且过于细长的红色毛笔,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姜世云看了一眼,猜测道:一只手和一支毛笔?是在说他开始习字了?
红色的毛笔么?在学画画也不一定。经夫郎提醒,林方旭恍然大悟。
远在京城的林小木,手拿一杆定制红缨小□□,身穿红色练功服,被商道虞养得很好小胖脸,表情坚毅。
他正在为大伯父和大堂哥展示自己刚学的几招枪法。
舅舅说,两军若是交战,别的不说,悍勇的气势定要胜过对方。
所以林小木每挥出一枪,便要厉喝一声,自认为气势无双。
落到林方勤和林修皓眼里,便是说不出的可乐,胖手胖腿的小不点,挥舞得不快也不稳,偏还一脸严肃,奶声奶气地在那里嘿嘿哈哈!
林修皓已经憋笑,憋得满脸通红,肩膀一抖一抖的,林方勤眼里含笑,看着小人儿耍到最后,做了一个威风的收尾。
立刻拿了红狐披风,将人裹住,抱了起来。
大伯父,这是舅舅刚教我的,我才学了两天,就学会了。林小木有些小得意道。
恩不错,小木很有天赋,练得很不错。林方勤闭着眼睛夸赞道。
真的吗?林小木有些高兴,觉得大伯父虽然不习武,但是很有眼光。
我写信给父亲和姆父说了我习武的事,还说了,我选的兵器和姆父一样,也是红缨枪。
外祖父说,姆父比舅舅们都厉害,林小木便理所当然地认为红缨枪是最厉害的兵器。
林修皓听了半天,此时有些惊奇道:你竟然会写信了!认识几个字儿了呀?
林小木红了红脸,有些不好意道:当然会写了!我已经认识好些个字儿了呢
林方勤从当账房起,便想经营个茶庄,而他夫郎想经营茶山,自己制茶。
如今金丝茶已经打响了名头,南子攸那里的茶款也已经结算,挣了不少银钱。
因此林方勤打算实现自己的梦想,大过年便来了京城,打算将独一无二的金丝茶庄开在这里。
毕竟五仪县买得起金丝茶的人也不多,而且除了送给皇帝的三成,再刨去卖给南子攸的,剩下的也没多少。
一同来的还有参加今年会试的林方启,以及死皮赖脸闹着要来长见识的林修皓。
秋试的时候,林方启中了十六名,他觉得今年参加会试还是有些把握的。
林修皓也过了童子试,乡试、府试都得了第一,院试得了第三,没有像叔叔一样连中小三元,他很是灰心。
因此死活不参加今年的乡试,理由是觉得自己即使参加了,多半也中不了解元,气得林方勤想抽他一顿。
第一百一十章
世人伤别离,背井多凄凉。
林方旭觉得还好, 他不怕远游。
他怕路上无知己, 天涯无故人。
他怕别时无人相送, 回时无人相候。
恍若过了半生, 其实也就寥寥几年。
当时面色青葱, 如今已经蓄起了短须。
想到离开时,还在襁褓里啼哭的小儿。
林方旭坐在马车里, 有些担忧道:小云, 待会儿到了枫树林, 咋们先停一会儿, 我把胡须给刮了。
你怎么就舍得刮了, 不是说留着才显沉稳么?姜世云懒洋洋地问道。
我怕到时候小木木认不出我了。毕竟离开的时候还那么年轻。
马上就到驿站,你别多事了!姜世云直接否决,走的时候那么小,哪里就记得你长什么样了!
好吧,自从小云又有了身孕后, 脾气越发急躁, 林方旭也不敢不同意。
说起来, 小哥儿本就不易有孕, 何况小云还是个长年习武的。
生了林小木后,许久也没再有动静, 在林方旭考虑,以后为林小木招赘时,姜世云又突然怀上了。
林小木跟着他大堂哥等在驿站里, 已经快满五岁的孩子,长得比同龄人高许多,小脸稚嫩,总喜欢模仿大人的沉稳,却总是模仿得不像。
林修皓今年已经满了十八,严格来说,已经可以顶门立户了。
他此时看着小木木,努力装得平静稳重,却又频频往外张望,心里有些怜惜,安慰道:小叔他们应该快到了,小木木不用担心。
啊!?快到了!我去吩咐他们准备热水饭菜。林小木紧张道。
好了,好了,别着急了,你之前不是已经吩咐过了吗。林修皓无奈,将紧张的小人儿拉住。
林方旭担心自家小哥儿认不出自己,其实纯属多余。
他们两口子一下车的时候,林小木就认出来了,和每年寄回来的画像,长得一模一样。
林方旭反而没认出自家儿子,只觉得眼前面色忐忑的小孩,长得玉雪可爱,直到看见林修皓时,才反应过来。
一时间愣在哪里,不知如何反应。
反而是姜世云先张开双臂,轻声唤道:小木木,来姆父这里。
听到这一句呼唤,林小木终是忍不住了。
红着眼,飞快跑过去,轻轻扑进姆父怀里,委屈地抽泣,可怜哀求道:姆父,您和父亲还要离开吗?这次带着小木一起,好不好?
素来坚韧的姜世云,被林小木一句话,说得瞬间掉下泪来。
林方旭深吸一口气,眼里有些湿润,弯腰揽住夫郎和孩子,宽慰道:不走了,不走了,这次应该要在京城呆许久,就算再要离开,也一定带上小木,我们一家人都在一起。
林修皓在旁边看着,心里很是动容,他以前在京城时,看林小木总跟着姜二叔跑马打猎,没事就往京师营跑,武安侯一家人又宠得很。
他以为小不点应该是很快活的,快活得不懂思念,不知别离,父姆对他来说应该只是信纸上的画像,祖父、祖母口中的睡前故事。
却原来不知道,他早就懂的,小小的心里,还胡乱猜测过,父姆为什么要丢下自己呢?
是要去的地方太危险,不能带上小木吗?
还是嫌小木不听话,不想带上小木?
小木现在很听话,枪法也练得很好,有危险的话,他不但能保护自己,还能保护父亲和姆父!
一家人收拾好情绪,走进驿站时,林小木已经被转移到了父亲的怀里。
之前眼观鼻鼻观心的仆人,迅速将热水茶饭端上来,林小木坐在父亲怀里,一点也不觉得陌生。
指着桌上的热饭菜,求表扬道:父亲、姆父,快尝尝,我一早就让厨子准备了。
可不是,小木今天,天没亮就起床了,早饭都顾不上吃,就开始忙前满后,生怕小叔和小叔姆到时没有热茶饭吃,没有热水洗漱。
林修皓自顾自地说着林小木早上的表现,丝毫不管林小木满脸羞窘地给自己使眼色。
林方旭两口子听完感动极了,为自家小哥儿的体贴懂事,高兴得不知道如何是好,又为将幼子独自留在京城而愧疚心酸。
小木真懂事,太能干了,父亲和姆父太高兴!
林方旭将孩子往怀里揽一些,姜世云亲了亲孩子红红的小脸,一个劲儿得夸赞。
林小木靠在父亲怀里,拉着姆父的手,快活极了。
京郊的驿站,离京城也不远,但林方旭还是决定休息一晚,再回去。
晚上姜世云陪着林小木玩儿,林方旭问了一下京城和家里的情况。
大哥每次来信,就只说什么都好,叫自己不用担心,林方旭反而更不放心了。
在林修皓看来,家里确实没什么大事,没什么可操心的。
至于,父亲对自己暂时不想参加乡试的担心,还将自己打发给小叔叔看管,林修皓也只是认为父亲太过小题大做。
说说吧,为什么明年不想参加乡试?你是不想走仕途,还惦记着投笔从戎的事儿呢?林方旭含笑问道。
林修皓翻了一个白眼,有些无力道:小叔,您能被埋汰我了吗?
那你干嘛不想参加啊?大哥去年给我寄过你的两篇文章,写得很不错啊,你一天怎么这么事儿多!林方旭对于矫情又叛逆的少年,很是嫌隙。
林修皓被骂得讪讪,有些不自在道:小叔,您觉得我的水平,能考个解元吗?
恋耽美
百越族地界里,有一不大不小的银矿,每年产出是几万两,都归土府所有。
汉人的大官好面子,爱政绩,同样贪财。
侬蚺认为,自己方才一番话,是能打动林方旭的,谁当土司不是当呢,何况林方旭如今也算是握着自己的把柄,这样的人,用起来才放心,不是么。
林方旭若真的只是想换个听话的土司,侬蚺的建议其实很不错的,可问题是,他不是这么打算的啊!换个土司哪用得着费这么大力气呢。
当然他也不是那么贪财,毕竟他大哥这两年卖了金丝茶,给他补贴了不少。
对于
侬蚺自以为聪明的建议,林方旭不予表态,只敷衍说自己会考虑考虑,便离开了。
曲靖到京城,自然是没有水路可走的,路上又翻山又越岭,林方旭的奏折送到京城时,已经是十月底了。
说起来,林方旭能不通过云南布政使,直接往京城递奏折,也是皇帝给的特权,为此可是羡慕坏了一帮子文臣武将,林六首圣眷正浓啊!
林方旭快马加鞭送过来的奏折有两本,一前一后,一薄一厚。
将近年关,朝廷六部、文渊阁、都督府的大佬们都在忙着给今年的大小麻烦事收尾,比如户部银粮的结算,礼部新举人的统计录名等。
实在收不了尾的,比如说杨严第三次被参之事,今年估计是吵不出结果了,只希望能稳住,过个安稳年,明年再继续吵。
看着皇帝命人拿出两封奏折时,参加早朝的官员,面上不显,心里其实已经开始骂娘了。
谁呢?谁这么不懂事呢!没事找事的!
孔舍人,你将林东升这两本奏折念一念吧。皇帝开口道。
众人:怎么又是他!
百越人侬蚺,弑父杀亲,侬姓嫡亲,死伤殆尽,大土司侬南身中剧毒,知命不久矣,委托臣代为上书言其子德行有亏,性情残暴,恐族人朝不保夕,恳求朝廷代为照管。
云贵土司制度,由唐宋时羁縻州县制发展而来,时至今日,土司对内残暴苛刻,对朝廷叛服不常,骚扰周边村庄,土司部落之间也争斗摩擦不断臣以为,应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废除土司头目,改为朝廷中央派任流官。并在改土归流地区清查户数,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城池,设官学,教化夷族百姓;同时废除原来土司的赋役制度,与大魏其它地方一样,按地亩征税。
林方旭两封奏折,是有密切联系的,前一封是后一封的引子,后一封是前一封的解决方法。
前一封里,侬南说自己没养好儿子,临死前委托林方旭,给朝廷带话,请求大魏朝廷,接管百越族人,不能落到他那逆子手里。
后一封里,针对侬南的请求,以及分析了土司制度的弊端,林方旭提出改土归流的策略,以及后续操作。
侬南有没有真的委托林方旭,包括皇帝以及在场的大佬是不在意的,以林方旭的手段,就算没委托,他也应该能做出委托了的样子。
众人更关心的是后一条,以大魏如今的兵力,改土归流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众人只是有些懊恼,之前都在关注市舶和隐田之事,一时间忽略了云贵的蛮夷,竟又让林家这小子,占了先机。
就连孔阁老也是有些后悔的,他负责兵部,以前就听说土司作乱,之前也是考虑过废除土司制度的,只是还没想到改流去,就被其它事分走了心思。
改土归流,剥夺了土司头目的特权,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说不定还会损害他们的性命。
可在朝堂之上,做决策的都是汉臣,没人在意蛮夷土司的意见,只要不损害自己利益,于国有益的策略,大家还是都赞同的。
最后,谁提出,谁解决,皇帝是认准了林方旭。
准了他的奏折,让吏部拟选百越流官人选,一任三年,并让林方旭在曲靖府内推行改土归流。
说白了就是让林方旭先试点一下,一开始还是不要太大张旗鼓,范围也不要太广。
毕竟除了云贵地区,广西、福建等地都有夷族部落,藏区哈密更不用说,若是所有的土司头目都闹起起来,大魏再是兵强马壮也是吃不消的。
※ ※ ※
皇帝的批复,送到林方旭
手里时,已经是年底,跟着一起来的还有选定的百越流官。
大魏朝的第一任流官,品阶是正六品,相当于一知州,和林方旭不是很熟悉,但看得出是个有主意的人。
对此,林方旭并不太在意,有主意也好,他也不是什么闲事都想管的人。
林方旭利索的将后续事宜都交接了出去,包括关在地牢里的侬蚺。
之后便躲在曲靖知府衙门后院里,和夫郎一起偷闲,对于皇帝的交代,林方旭打算过了年后,再开始。
曲靖的年节,和京城不同,和五仪县也不同。
大约是百越族的遭遇,让其他部落的土司头人对这位府尊大人愈发敬畏,竟纷纷学着汉人下帖子,邀请这位府尊大人参加部落的集会。
但林方旭都拒绝了,一来不想有太多交集,免得日后不好动手,二来林方旭小心眼得很,忘不了刚来曲靖时,这些土司头人对自己的无礼挑衅。
当然,最终要的是,比起去拔松针、踩花山、唱山歌,林方旭更喜欢在家里和姜世云嬉闹。
在冬日的暖阳里,一起翻看林小木写来的书信。
其实应该也不能叫书信了,毕竟厚厚的一摞,一般的书籍都没他厚。
三岁多的小儿并不识得多少字,信纸上基本都是些鬼画符,也就父亲、姆父,外加自己的名字写得像个样子。
林方旭一手搂着坐在自己腿上的姜世云,一手拿着一页纸纠结了半天。
实在看不明白,这一个棍子上长了五个枝丫,后面还有一支笔杆不甚挺直,且过于细长的红色毛笔,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姜世云看了一眼,猜测道:一只手和一支毛笔?是在说他开始习字了?
红色的毛笔么?在学画画也不一定。经夫郎提醒,林方旭恍然大悟。
远在京城的林小木,手拿一杆定制红缨小□□,身穿红色练功服,被商道虞养得很好小胖脸,表情坚毅。
他正在为大伯父和大堂哥展示自己刚学的几招枪法。
舅舅说,两军若是交战,别的不说,悍勇的气势定要胜过对方。
所以林小木每挥出一枪,便要厉喝一声,自认为气势无双。
落到林方勤和林修皓眼里,便是说不出的可乐,胖手胖腿的小不点,挥舞得不快也不稳,偏还一脸严肃,奶声奶气地在那里嘿嘿哈哈!
林修皓已经憋笑,憋得满脸通红,肩膀一抖一抖的,林方勤眼里含笑,看着小人儿耍到最后,做了一个威风的收尾。
立刻拿了红狐披风,将人裹住,抱了起来。
大伯父,这是舅舅刚教我的,我才学了两天,就学会了。林小木有些小得意道。
恩不错,小木很有天赋,练得很不错。林方勤闭着眼睛夸赞道。
真的吗?林小木有些高兴,觉得大伯父虽然不习武,但是很有眼光。
我写信给父亲和姆父说了我习武的事,还说了,我选的兵器和姆父一样,也是红缨枪。
外祖父说,姆父比舅舅们都厉害,林小木便理所当然地认为红缨枪是最厉害的兵器。
林修皓听了半天,此时有些惊奇道:你竟然会写信了!认识几个字儿了呀?
林小木红了红脸,有些不好意道:当然会写了!我已经认识好些个字儿了呢
林方勤从当账房起,便想经营个茶庄,而他夫郎想经营茶山,自己制茶。
如今金丝茶已经打响了名头,南子攸那里的茶款也已经结算,挣了不少银钱。
因此林方勤打算实现自己的梦想,大过年便来了京城,打算将独一无二的金丝茶庄开在这里。
毕竟五仪县买得起金丝茶的人也不多,而且除了送给皇帝的三成,再刨去卖给南子攸的,剩下的也没多少。
一同来的还有参加今年会试的林方启,以及死皮赖脸闹着要来长见识的林修皓。
秋试的时候,林方启中了十六名,他觉得今年参加会试还是有些把握的。
林修皓也过了童子试,乡试、府试都得了第一,院试得了第三,没有像叔叔一样连中小三元,他很是灰心。
因此死活不参加今年的乡试,理由是觉得自己即使参加了,多半也中不了解元,气得林方勤想抽他一顿。
第一百一十章
世人伤别离,背井多凄凉。
林方旭觉得还好, 他不怕远游。
他怕路上无知己, 天涯无故人。
他怕别时无人相送, 回时无人相候。
恍若过了半生, 其实也就寥寥几年。
当时面色青葱, 如今已经蓄起了短须。
想到离开时,还在襁褓里啼哭的小儿。
林方旭坐在马车里, 有些担忧道:小云, 待会儿到了枫树林, 咋们先停一会儿, 我把胡须给刮了。
你怎么就舍得刮了, 不是说留着才显沉稳么?姜世云懒洋洋地问道。
我怕到时候小木木认不出我了。毕竟离开的时候还那么年轻。
马上就到驿站,你别多事了!姜世云直接否决,走的时候那么小,哪里就记得你长什么样了!
好吧,自从小云又有了身孕后, 脾气越发急躁, 林方旭也不敢不同意。
说起来, 小哥儿本就不易有孕, 何况小云还是个长年习武的。
生了林小木后,许久也没再有动静, 在林方旭考虑,以后为林小木招赘时,姜世云又突然怀上了。
林小木跟着他大堂哥等在驿站里, 已经快满五岁的孩子,长得比同龄人高许多,小脸稚嫩,总喜欢模仿大人的沉稳,却总是模仿得不像。
林修皓今年已经满了十八,严格来说,已经可以顶门立户了。
他此时看着小木木,努力装得平静稳重,却又频频往外张望,心里有些怜惜,安慰道:小叔他们应该快到了,小木木不用担心。
啊!?快到了!我去吩咐他们准备热水饭菜。林小木紧张道。
好了,好了,别着急了,你之前不是已经吩咐过了吗。林修皓无奈,将紧张的小人儿拉住。
林方旭担心自家小哥儿认不出自己,其实纯属多余。
他们两口子一下车的时候,林小木就认出来了,和每年寄回来的画像,长得一模一样。
林方旭反而没认出自家儿子,只觉得眼前面色忐忑的小孩,长得玉雪可爱,直到看见林修皓时,才反应过来。
一时间愣在哪里,不知如何反应。
反而是姜世云先张开双臂,轻声唤道:小木木,来姆父这里。
听到这一句呼唤,林小木终是忍不住了。
红着眼,飞快跑过去,轻轻扑进姆父怀里,委屈地抽泣,可怜哀求道:姆父,您和父亲还要离开吗?这次带着小木一起,好不好?
素来坚韧的姜世云,被林小木一句话,说得瞬间掉下泪来。
林方旭深吸一口气,眼里有些湿润,弯腰揽住夫郎和孩子,宽慰道:不走了,不走了,这次应该要在京城呆许久,就算再要离开,也一定带上小木,我们一家人都在一起。
林修皓在旁边看着,心里很是动容,他以前在京城时,看林小木总跟着姜二叔跑马打猎,没事就往京师营跑,武安侯一家人又宠得很。
他以为小不点应该是很快活的,快活得不懂思念,不知别离,父姆对他来说应该只是信纸上的画像,祖父、祖母口中的睡前故事。
却原来不知道,他早就懂的,小小的心里,还胡乱猜测过,父姆为什么要丢下自己呢?
是要去的地方太危险,不能带上小木吗?
还是嫌小木不听话,不想带上小木?
小木现在很听话,枪法也练得很好,有危险的话,他不但能保护自己,还能保护父亲和姆父!
一家人收拾好情绪,走进驿站时,林小木已经被转移到了父亲的怀里。
之前眼观鼻鼻观心的仆人,迅速将热水茶饭端上来,林小木坐在父亲怀里,一点也不觉得陌生。
指着桌上的热饭菜,求表扬道:父亲、姆父,快尝尝,我一早就让厨子准备了。
可不是,小木今天,天没亮就起床了,早饭都顾不上吃,就开始忙前满后,生怕小叔和小叔姆到时没有热茶饭吃,没有热水洗漱。
林修皓自顾自地说着林小木早上的表现,丝毫不管林小木满脸羞窘地给自己使眼色。
林方旭两口子听完感动极了,为自家小哥儿的体贴懂事,高兴得不知道如何是好,又为将幼子独自留在京城而愧疚心酸。
小木真懂事,太能干了,父亲和姆父太高兴!
林方旭将孩子往怀里揽一些,姜世云亲了亲孩子红红的小脸,一个劲儿得夸赞。
林小木靠在父亲怀里,拉着姆父的手,快活极了。
京郊的驿站,离京城也不远,但林方旭还是决定休息一晚,再回去。
晚上姜世云陪着林小木玩儿,林方旭问了一下京城和家里的情况。
大哥每次来信,就只说什么都好,叫自己不用担心,林方旭反而更不放心了。
在林修皓看来,家里确实没什么大事,没什么可操心的。
至于,父亲对自己暂时不想参加乡试的担心,还将自己打发给小叔叔看管,林修皓也只是认为父亲太过小题大做。
说说吧,为什么明年不想参加乡试?你是不想走仕途,还惦记着投笔从戎的事儿呢?林方旭含笑问道。
林修皓翻了一个白眼,有些无力道:小叔,您能被埋汰我了吗?
那你干嘛不想参加啊?大哥去年给我寄过你的两篇文章,写得很不错啊,你一天怎么这么事儿多!林方旭对于矫情又叛逆的少年,很是嫌隙。
林修皓被骂得讪讪,有些不自在道:小叔,您觉得我的水平,能考个解元吗?
恋耽美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115239/223345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