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WAV > 其他 > 他在盛唐种牡丹 > 他在盛唐种牡丹——又生(37)

他在盛唐种牡丹——又生(37)

推荐阅读:零度地平线方大厨的黄金年代快穿:病娇反派哥哥好危险冷傲君少三岁半八零:踩渣夫虐恶妇!闪婚最猛硬汉当疯批皇后拿了HE剧本后杀疯了芙蓉帐暖:皇妃不要逃心尖娇宠:傲娇总裁快到碗里来离婚后,总裁日日求复合娇妻养成守则

    月底,又一场雨昏天黑地而下,御渠里的水流漫出,自南向北往太极宫北的低矮平原淌去,在黄土之上纵横放肆,切割出道道刀痕。长安百姓的日子倒还充裕,只是比流民散布还吓人的,莫过于宫廷中的谣言天谴饥荒
    谣言一起,雨便不再仅仅是雨,伴随粮贵、洪灾、瘟疫,终于,酿成了惊雷。
    相传,至尊圣人暂弃歌舞,决定年底东迁洛阳,以减少皇室用度,朝廷为摆平灾祸,消除民怨,特颁了两项政令,一者,增调赈济粮,二者,缉拿匪盗。
    长安城又闹腾起来了,瞬息万变的雨势中,家家都面对着不同的困难和机遇。
    东北边永安渠号角响个不停,工人抢修堤坝,脚夫说户部放空太仓,直接从河北、江南平级调粮,南边,冯兆尹令人在南郊搭设粥铺,足足是十里长,人挤人哟,闹得跟蚂蚁窝一样,西边闹匪患,蜀中的粮全被帮派劫走,急死了仓曹。
    然而,政令颁布之后,不仅粮价依然在涨,难民反倒还越来越多,街头巷尾,站着的不嫌腰疼,谁都唏嘘嗟叹,可细说起其中的原因,谁又都稀里糊涂。
    只有平康东北角牡丹坊的阁楼上,日日都飘着闲散的琵琶弦音。人们都说,苏莫谙的曲调,原本是那样闹腾不定的气性,如今却动不离静,万变不离其宗。
    无论是被匪盗抢了货物的落魄商人,被逼为娼的过气女妓,还是来路不明的受伤剑客,苏安都能坦然接受。他一边轮流烘烤着自己的几把旧五弦,保持其干燥,一边也听茶娘和廿五的抱怨,说客人不识抬举,却始终没让坊里的曲目停下。
    寿王府如今每月都会照例送来上百石的细粮,他若觉得不够,只消提句话,十王府邸又会源源不断地供应,他甚至不需露面,只回赠一把弹过的琵琶就够了。
    可话说回来,他真正体会到这场空前的饥荒与自己相关,其实,只在两件事。
    一者是,因关中涝灾,南方各州为减轻北边交通的负担,对官道上运送私家货资的行为查得倍加严苛,而小路上盗匪猖獗,更不敢走,于是,苏安和家中的通信就中断了,只听顾府顾九来说,十几口人全卡在韶州边境,过年关才能通行。
    二者是,涂月初时,牡丹坊又来了一位难缠的客人。这人穿草鞋,披蓑衣,进门就吆喝道:上酒!茶娘好心给他端茶,啪一声,被他打了碎。
    廿五不耐烦,卷起袖子,想赶人,又见那人从脏衣里拿出书信,甩在桌上,咧嘴笑道:真奇了怪了,下雨有什么大不了?还不去告诉东家,我是他的巧叔。
    信是半湿,上面的墨字已经被染得乌七八糟,唯有茶娘心思细致,看到了苏十八的印。茶娘道:你可认识苏供奉?巧子呸道:供奉?不就是叶奴!
    巧子姓梁,五十岁,考了一辈子乡贡,结果娘子跟县里知贡举相亲相爱去,自己落得江湖行骗的下场。先前,他为了几文钱帮邻居苏家代过书信,未料到插柳成荫,传闻苏家不识字的孩子在京城混得是风生水起,近来竟还惊动一位礼部的员外郎派人回乡和县官周旋,要接十七八口人去长安,如此,怎不又酸又恨?
    但见苏家人多,麻烦事多,不比自己光棍一条,便提前到访,索要恩情来。
    廿五听得懵了。茶娘立即让人往诗社送信,去喊苏安。苏安也没料到,匆匆下楼来,却不知他人生中的第一部 法曲,正是从这场雨和这位不速之客开始的。
    下晌,一间厢房里,二人见面。梁巧子架着腿,道:叶奴呐,叔苏安摘下面具的瞬间,梁巧子把话吞回肚子,站起身道:你是?苏安见梁巧子盯着自己腰间的佩饰就像饿虎见活兔,醒了醒神,目中聚起亮光来:巧叔。
    梁巧子又坐回毡上,结垢的手不停搓着袖子,只是全然没了那副傲慢态度。苏安这才变得和善,嘘寒问暖,让店里备好茶饭,又安排铺盖。廿五犯难,后院已经快住不下,屯粮也都用光了。苏安又道,乡人来投,再难也不是难。
    这信,也是阿爹阿娘让你捎来的?苏安拿起那几页纸,看着看着,心里泛起温热,花奴娶女子,我是知道的,路上平安就最好了,万幸万幸。
    梁巧子抬起头,错愕道:叶,苏供奉,你识字了?苏安道:识得不多,会一些而已。梁巧子道:长安真是个奇怪地方!你往家里寄去的钱,苏大哥还不好意思拿出来用,要知道你这般尊贵,哪个还敢说你是伎人?
    苏安笑了笑道:那倒没说错,我确实是,若非阿爹阿娘不愿离开祖宗地,我早就接他们来长安。来,巧叔,尝一尝店里的吃食,这叫巨胜奴。
    梁巧子吧唧着嘴,吃着那洒满黑芝麻的甜品,连连点头,又突然把碎末一丢,鼓起腮帮子,不说话了。在南方,哪家吃过油炸羊奶酪附以蜂蜜做成的麻花!?
    苏安不问缘由,只问他此行要做什么。梁巧子说,他想求苏安给他打场官司。
    苏供奉,还不知情吧?夏季的时候关中洪涝,宋州的田地全淹了,农户颗粒无收,可官府克扣了赈济粮,还串通商贾屯粮抬粮价,就逼着农户贱价卖田!不愿卖田的农户往长安来求粮活命,我途经的时候,眼睁睁看着粮价从一贯一斛涨到一金一斛,而那些巨贾的仓中却是满满当当,还愁着往哪里干燥往哪里囤。
    听完梁巧子的话,廿五啧了一声:就你,还忧国忧民?苏安道:廿五,去问问后院有没有宋州的,叫两个来。梁巧子一边摇头,一边叹息:商贾如何敢如此行事?还不是背后有官家,合起伙逼农户贱价卖田,事后再平分好处。
    叫来的一家三口,衣衫褴褛,男子骨瘦如柴,女子怀里抱着不到一岁的孩子。苏安询问后,发现梁巧子说的十有八/九是真的。廿五问:那你们为何不告官?男子低着头:怎么没人告,就在州府衙门,直接被夺去了田契,打十二杖。
    梁巧子要告的这个官,名叫宋成器,是宋州的司马,也曾是个地方县令,若只如此,苏安倒不至于真当回事,却听梁巧子一顿足,掏出了片木叶。
    宋成器就是抢走我娘子的狗官!那时你还没出生,全村的人可都看着呢!
    梁巧子一边吹着韶州调,一边眉飞色舞,两只眼睛发出光来,看着就像拿此惨痛经历在江湖上行骗了数十年的老油子。在场的,谁都爱理不理,只有那一岁的孩子,咯吱笑了一下。梁巧子打了个舌响,弯起眼:来,巧叔教你吹叶子
    这回,苏安认真了。
    廿五见苏安认真,也跟着补充道:先前,东家吩咐小的查粮价,听贺家老爷说,关中那些敢屯粮的大贾都入了个叫安丰会的行会,全听陆家指使。
    苏安道:你是说,宋州司马克扣赈济粮,逼农民卖田的这桩事,追到源头上,也可能和陆家有关?茶娘点了点头:不错,陆家陆长生是朝廷所册义商,陈王府长史的小舅子,更是兆尹府管家冯陈的岳父,他们常平院有这能耐。
    盐铁常平院隶属平准署,负责管控京县的物价,这些年,官府一直是把协助联络商贾的差事交在陆家家宅,即,由陆老爷陆长生做管控放仓收仓的中人。
    一般而言,物价以东西二市为主导,其余小市跟风,涨涨跌跌自有平衡,不需官府费什么大功夫整饬,设此司,防的就是天灾人祸,物资稀缺,有奸党作乱。
    苏安曾经拜访过常平院,更还为陆家作过几支曲子,知道这陆长生四处散枝叶,有个厉害的手段,便是看准了那些宫里刚封的王爷年轻气盛,或欲享乐,或欲有作为,总是贪求无度,极需要认识那些又懂得孝敬又能帮忙销赃的大贾,于是,陆家从中搭桥,借此大肆拉拢王府的属官,以谋私利,已有好些年头。
    今年的雨又百年不遇,巨大利益面前,陆家扩张业务,串通关中也合情合理。
    廿五道:按东家吩咐,这些全都告知过顾府总管顾九,不见顾郎有交代,想必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苏安道:老铺子怎么样呢?茶娘道:谷伯也忙着应付流民,有些真受了难,又有些无赖骗吃骗喝,也是不好办。
    梁巧子听凭几位伙计左说一句,右说一句,又觉得茶娘那句骗吃骗喝说的是自己,便没了主见,而那家三口子,目光空洞,像是早就认命,等着死去。
    一阵子思量之后,苏安拿手指点了点桌案,说道:巧叔,这件事干系重大,你巧子唉道:这不是看你本事么。苏安道:好,定能办下来!
    茶娘,联系一下兆尹府的老熟人,让他们想个得体的途径上报案情,过两天,我和谷伯一起,亲自去陆家谈,看看背后究竟是哪些王公贵胄,再找吏部
    话越说越多,安顿完梁巧子之后,苏安看见茶娘掩袖在偷笑,自己也笑了起来。不过在逞能,谁又知道这十条里面能不能有二三兑现?只是,他仍想试试。
    而世间事就是这样,浮于表面时,乍看都很容易,卷起袖子做,才知其中难。
    不日,光德坊回信,案子在宋州,就该由州府转进奏院上报中书省,不归京兆尹管辖,于是,王庭甫的那位熟人连兆尹冯临渊的面都没见到就被打发了回来。
    铁面无私。
    谷伯去找安丰会,过程亦是曲折,原本南郊就难民汹涌,这帮子商贾偏偏搭了个木棚,一边烹着时兴的茶叶,一边吃烤鲫鱼,硬说宋州的土质酸,活该贱卖。
    直到陆长生次日醒来,听大娘子一声尖叫,在自己那刚满周岁的七郎的被褥里发现了一根完整的鲫鱼骨,才立即回信苏十八,宋州的地,大头是两位小王爷。
    一是信王沔,二是陈王漼,两位的母族都为关中旧族,宫中熬了许久,好容易十五封为王,自然要寻思开拓产业,充裕自家的土地,也是情理之中。
    林林总总,汇集到牡丹坊里,得出的结论便是,这官司无路可告,无人敢告。
    是夜,坊中正堂嘤嘤呀呀演奏的是《玉树后/庭花》,外地茶客中有三两个不识礼仪的,朝台上丢通宝钱。新招的几个小乐姬不敢迎合,依然弹唱。
    苏安想着乡人的冤枉事,心情复杂,忽然又见面前飞过一枚钱币,叮咚一声,刚巧落在乐姬的石榴裙下。廿五扬了一下眉毛:坏了。
    各位客官可知,城中这粮价为何比天高?苏安醒过神,自己拿起琵琶走上去,笑了笑,对乐姬道,就因为你们偷工减料,下去吧,我来弹。
    在座惊得鸦雀无言。苏安闭上眼,眉间微蹙,一手挑弦,便在众人安静的瞩目之下,潇洒自在地奏完了整曲后/庭花。曲罢,连伸手掏荷包的人都没有。
    因此曲,牡丹坊提前关张,也正是在这过程中,苏安的脑中又闪过一个点子。
    之后,苏安一个人在阁楼里苦苦挑了一夜的弦,又拿竹片刻,又拿金纸记。
    茶娘小心来替巧子问:这诉状还告不告?苏安道:告。廿五道:要不,找顾郎?苏安果断回:不找他,也不找其他官爷。廿五道:那是?
    苏安道:师父当年既教过,我便要试一试,这把五弦究竟能有多大的能量。
    ※※※※※※※※※※※※※※※※※※※※
    明天不更,请假呜呜呜
    《资治通鉴》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中之上:九月,壬午,立皇子沔为信王,泚为义王,漼为陈王,澄为丰王,潓为恒王,漎为梁王,滔为汴王。关中久雨谷贵,上将幸东都,召裴耀卿谋之,对曰:关中帝业所兴,当百代不易;但以地狭谷少,故乘舆时幸东都以宽之。臣闻贞观、永徽之际,禄廪不多,岁漕关东一二十万石,足以周赡,乘舆得以安居。今用度浸广,运数倍于前,犹不能给,故使陛下数冒寒暑以恤西人。今若使司农租米悉输东都,自都转漕,稍实关中,苟关中有数年之储,则不忧水旱矣。且吴人不习河漕,所在停留,日月既久,遂生隐盗。臣请于河口置仓,使吴船至彼即输米而去,官自雇载分入河、洛。又于三门东西各置一仓,至者贮纳,水险则止,水通则下,或开山路,车运而过,则无复留滞,省费巨万矣。河、渭之滨,皆有汉、隋旧仓,葺之非难也。上深然其言。
    分享一下裴耀卿的事迹。
    第58章 兆尹
    是日又雨,不朝,小吏季云路过永兴坊门,见家家府前聚集着乌泱泱的流民,有些堂前设案接济,满地踩着诉状纸,有些紧闭大门,只留光秃秃的院墙示人。
    问后才知,这些人去过光德坊的兆尹府击鼓之后,被冯临渊以扰乱公堂之名赶了出来,又不知去哪里递交状纸为好,才四处找看起来像当大官的府邸投奔。
    只是无论走到哪里,季云都能听见一首由汉乐府旧诗改编而来的歌谣,每句由低音起,唱到高处又转回低沉,就像看人的五指,清晰明了,唱之即来。
    唱到顾府后,季云又怕惹来纠缠,不敢周济旁人,只径直走向坐在门口接案的顾九:顾总管。顾九道:季郎来了?小吏道:小字长亭,不敢。
    顾九叹了口气:民不知六典,又不信兆尹衙门,每天上百人,能成案的却很少,前天接三张,昨天接八张,今天按情形,最多也只有十张,不上台面。
    小吏季云面相斯文,眉尾生着痣,顾越之前跟顾九提过,是河东衡水的老乡,抱着老白干来府中拜访多次,人又勤快,故而,调入礼部做个助文事的小跟班。
    内堂的书房里摆着一口白瓷缸,缸底水草中静静地游着两尾锦鲤,首咬尾,巧画一个轮回。季云进门时,顾越就正在案前批阅公文,眉间微蹙,手中捏笔杆。
    季云走近,见那张纸上写了京兆冯临渊三字。顾越问道:宋州的事情办的如何?季云回道:许大人是主动问起的,刘大人谨慎些,我分别陪他们的亲信去了一趟州府,和韦刺史,宋司马看过公文,又到安县、梁县和齐县划地界,现在他们各要三百亩,按五折的价买下了,契印三份,一份在此。
    顾越道:县里百姓如何?季云又道:县令见百姓换到粮食,终于能活命,也如释重负,另外,两位大人私下里都说,员外大人体恤下属,这份恩情,他们记着。
    顾越笑了笑,道:长亭,你别说,我也给你留了二百亩。季云道:我家中人丁少,不需要田地,我只愿做员外大人手中的剑。顾越道:好,挺好。季云低眉:大人,怎么了?顾越道:没什么,你这话,我听起来耳熟而已,但我不勉强你。
    恋耽美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121246/2463166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