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喜[重生]——绣生(94)
推荐阅读:魔君与魔后的婚后生活、[快穿]给攻略对象生娃高H、小梨花(校园h1V1)、奉君天上客(短篇合集)、记忆之场、临时夫妻(nph)、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在哨向abo里做剑修(np)、我网恋又翻车了(1v1 高h)、【西幻】魔法红玫瑰、
结果北山王等他说完,又慢吞吞地把没说完的话接上:要不然我们投降吧,朝廷不都有那什么招安吗?
东山王:
妈的,一群没胆的窝囊废!
这倒是个好主意。中山王闻言却是一捶桌子:要是让永安王把咱们招安了,说不定还能当个官。
南山王被西山王犹豫着没有说话,但显然也是有些心动。
倒是东山王瞧着几人神色,料想他们是没胆子正面对敌了,暗暗磨了磨牙,眼中闪过异芒。
*
不过一个时辰,乌泱泱的玄甲军就抵达了冀州边界,安营扎寨,隔着一道界线与他们遥遥相对。
永安王带着玄甲军杀来的消息迅速在起义军中传开,不少兵卒还没开始对敌,就已经先乱了阵脚。
永安王来了?咱们打还是不打啊?
这不是问的废话,让你打你去吗?
我哪儿敢?一个西煌人就能杀十个我,但一个玄甲军能杀十个西煌人。这不是去送死么
如此种种的声音在军中不小,北山王溜达了一圈,听着不战的呼声更高,顿时便放下心来。
起义军人数众多,但都是普通的百姓组成的,能打到加黎州来只能说这些地方的守军太废物。真要打起来玄甲军倒是不怕,只是实在没必要如此内耗。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
趁着无人注意,给刚到的朱烈传了信之后,北山王便准备去寻中山王说说话。
只是刚走近中山王的营帐,就听见里头在争吵。
另一道声音显然是东山王的声音。
起义军的几个头领里,只有东山王是读书人,野心也最大。但偏偏他辅佐的中山王是个胸无大志、一心养猪的莽汉,平时中山王还算听他的话,指哪打哪儿。但如今碰上了玄甲军,中山王显然也不是完全犯傻,跟他起了分歧。
帐子里的争吵声刻意压着,但北山王是暗卫出身,耳力极好,将两人的争吵听的一清二楚。
东山王想要中山王派兵趁夜突袭,而中山王显然不愿意让手里的兵去送死,更不愿意捋老虎须,无论对方怎么巧舌如簧,他都死活不肯答应。
游说许久无果,东山王的声音已经带上了压抑的狠意,面上却还是笑着:罢了,不说这些了。我是急了些,大哥也莫要生我的气。大哥既然不肯,以后我就不提了,玄甲军那边就见招拆招吧。
隐在暗处的北山王就听见中山王说了一声二弟想通就好,接着传来杯盏相撞的声音。
两人在喝酒。
他眼神一闪,默默数数,数到第十个数,就听见里头传来一声沉闷的倒地声。接着就见东山王嘴角含笑地从帐内出来,吩咐不远处的守卫:中山王喝多了酒。今晚你们别去扰他。
说着拿出一枚令牌,点了几个人,道:你们随我来。
待他走了,北山王才潜入帐中查看,就见中山王面朝下趴在桌上,没了动静。伸手探了探鼻息,好在还有气,估计是被下了迷药。
他索性也就不管了,一闪身又离开了帐子,去给林中给朱烈报信。
*
朱烈接到信后就嘿嘿笑了,对跟来的下属道:瞧瞧,刚到就有人迫不及待来找死了。正好,爷爷就杀他儆猴。
说完一连串布置下去,只等着东山王夜晚带人突袭。
东山王倒也不傻,没准备正面对敌,而是打着半夜带人去烧粮草的主意。后方粮草一烧,中军势必大乱,他再借机偷袭,赢面就会大上许多。只要第一仗胜了,涨了士气,墙头草一样的南山王和西山王必然会心动他的提议。
只可惜他的计策用错了地方。
半夜里,万籁寂静之时。一只队伍带着火油悄无声息地绕到后方囤放粮草之处,正要将火油倾倒,脖子上就横上了一把刀。
拦截他们的人穿着玄甲,各个凶神恶煞,显然早就在这儿候着他们了。
烧粮草的起义军队伍被尽数抓了起来,领头的小将道:升几堆火,烧大些。
带人埋伏的东山王瞧着对面营地燃起的熊熊大火以及慌乱的喊叫声,撇了撇嘴角,等到时机差不多了,下令道:杀上去!
中山王不在,这次带来的兵卒都是对他比较信服的。听见他的命令之后,便毫不迟疑地冲向了火光冲天的玄甲军营地。
东山王隐在暗处笑容满面的看着,只是过了片刻,他的笑容却维持不住了只见火光之中,无数训练有素的玄甲军自四面八方冲了出来,将他带来的人马团团围住。
因这次是私下调兵,他带来的只有不到五千人马。但想着本是烧粮草突袭,五千也够用了。谁知道刚一照面,就被围住了。
对方显然有备而来。
东山王心中一惊,正要带着其余人撤退,却见一个高大的汉子扛着一把刀走向他藏身的位置,笑眯眯道:你就是东山王?本事不大狗胆倒是挺大。
说完不等东山王反应,就下令将人尽数拿下。
五千人的突袭,就跟闹着玩儿一样被拿下了。那些起义军一开始还想杀出去,结果发现连东山王也被抓住之后,就彻底散了士气,丢盔弃甲地投降了。
将他们都捆起来,明儿个一早全都压到阵前去。朱烈用刀背拍了拍东山王瘦削的小身板,笑的不怀好意:这一个,就吊在旗杆上。告诉对面的,只要投降,便不杀。
*
次日一早,被药倒的中山王是被水泼醒的,一睁眼就瞧见北山王的脸杵在他眼前,闷声闷气地说:东山王带领五千人突袭玄甲军被俘了。
????中山王茫然且震惊地看着他:什么??
南山王呵了一声:东山王背着我们半夜带人偷袭,结果被抓了。现在对面正敲锣打鼓的叫我们投降呢。说是不投降就拿他还有那五千人祭旗。
中山王:
伸手在自己身上摸了一圈,果然没摸到令牌,就啐了一口:奶奶的,老二偷了老子的令牌。他急得团团转:我就说不能打!
他瞧着其余三人,问:你们怎么想?
北山王犹犹豫豫地说:打也打不过,要不就降了吧。
南山王与西山王显然还心有不甘,但又怕死,迟迟没有开口。
看看他们变态,中山王索性道:那我和老五先带人去降了。说完揽着北山王的肩膀走了,显然是真打算投降。
西山王与南山王对视一眼,想着最能打的中山王都降了,他们死撑着说不定更捞不着好,于是纷纷追了上去。
***
就这么都降了?叶云亭看着朱烈让猎隼送回来的信,好笑之余,又有些感慨:就这样子,他们都能打到了冀州边界来。足以证明北昭其他各州郡的守军有多无能,多贪生怕死。
过惯了安乐日子,这些守军早就没了血性。李凤歧撇撇嘴:再让他们过几天安乐日子。
日后落在他手里,这些废物饭桶一个都逃不掉。
三十万起义军不是小数,朱烈带人收编起义军,而冀州这边,在确定边界平稳、没有后顾之忧之后,李凤歧便命人发了一封声讨檄文,矛头直指李踪。
檄文先是列数永安王功勋,接着又话锋一转,提及先帝弑兄夺位之仇。
这些日子,皇室这些被捂着发烂发臭的秘闻早就传遍了各个州郡,永安王的身世更是扑朔迷离,说法万千。可传言终归只是传言,大部分虽然嘴上说着,心里却还是知道当不得真的。
但这篇声讨的檄文,却是承认了永安王的身世他乃是先太子李巽的遗腹子。
若不是先帝弑兄夺位,永安王才该是这北昭江山的继承人。当年先帝不仅大逆不道谋害了长兄,更是恶毒地连临盆的长嫂都没有放过。幸得老永安王仗义出手,才救下了先太子的遗腹子。
檄文一出。天下人共愤。
百姓们都以为先帝做的恶事已经足够多了,可永安王的身世一出,却叫他们知道,这世上还能有更令人发指的事情。
一时间无数文人书生撰文抨击,市井百姓的怒骂更是多不胜数。
上京的街道巷弄里,用血红的朱砂写着昏君、得位不正、退位等字眼,还有人画了人像画贴在墙上,上头写着先帝李乾的名讳,被来往行人吐满了浓痰。禁卫军一遍遍盘查大逆不道之人,可这些百姓互相作证,谁也不承认是自己干的。因有前车之鉴,他们轻易不敢抓人,只能增派人手四处巡逻,清理大街小巷的污秽。
然而他们白天清理干净了,晚上又会有人悄悄张贴。
一时之间,先帝甚至今上,在上京城里人人喊打,几乎成了所有人都不待见的阴沟老鼠。
第125章 冲喜第125天 陛下走好
上京。
李踪已经罢朝数日, 这几日里,谁也不见。
文武百官急的团团转,胆子小的已经收拾了细软, 将家眷老小暗中送出了上京避难、若不是头顶上还有乌纱帽,恨不得自己也一起跑了。
永安王要起兵之事,如今上京城里已经无人不知, 无人不晓。那篇檄文言辞犀利,姿态决然, 显然已经是做好了一切准备。
只差起兵打回来了。
如今京畿三州都落入了永安王手中,一旦起兵,拿下上京只是时间问题。
京中权贵官员担忧着前程,坊间百姓却是欢呼着,巴不得永安王早日打回上京, 改朝换代。
反观矛头直指的皇帝, 却是一连数日没有动静。
求见的文武百官一茬接着一茬, 他却全部拒了,整日待在宫中,仿佛对外头的一切一无所觉。
如此僵持数日, 冀州已经在点兵备战,而这个时候, 皇帝才命令常侍崔僖持了一封圣旨当朝宣读, 那圣旨乃是一道征兵的旨意, 命兵部下发征兵令,征集人手抵抗永安王接下来的攻势。
圣旨一出,满朝哗然,一众朝臣都暗中猜测皇帝莫不是已经疯了。
过了这么些时日才想起来征兵?
先别说能不能征集到足够的兵力了,以皇帝以及先帝如今的名声, 在这灾年再强行征兵,恐怕只会引起阵前哗变。
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此事传到民间,李踪的昏君之名又上一层楼。
无数文人撰文讽刺,无数百姓唾骂。
圣旨传下去,却根本无人执行。兵部尚书戚邵直接摘了官帽扔到地上,怒声道:这兵部尚书的位置谁爱坐谁坐,老子不干了。
他想这么干很久了。
武将崇尚的是实力,六部当中当属兵部最亲近永安王,与北疆打交道也最多。自从戚邵知晓了皇帝对永安王的所作所为之后,这口气就一直憋到现在。
为人臣者,可为君分忧,可为民肝脑涂地。
可这一切的前提是君主贤明,值得他效忠。
如今的皇帝显然不是。
有了戚邵开头,罢官不上朝的臣子越来越多,所有人都在等永安王出兵,等着那最后一刀落下。
*
今日又辞了几个?李踪披发赤足站在窗边。
五个。崔僖躬身回道。
都准了。
冀州那边呢?
永安王亲自领兵杀回上京,一路上无数百姓声援,送粮参军的都有。
不愧是北昭的战神。李踪轻声叹息,眼神却很深。
神策军亦有十万,可要臣召入宫中护卫?
能挡几日?李踪问。
崔僖沉默片刻,道:若永安王不强攻,至多半月。
他没说的是,若是强攻,恐怕最多只能抵挡三五日。
但李踪显然早已料到,摆了摆手,声音轻飘飘的:不必费那力气,先帝造的孽够多了,朕就少造点罢。
说完摆了摆手,示意崔僖退下。
没了话语声,偌大的太乾宫静悄悄的,就只剩下三两内侍。李踪从前很喜欢热闹,他害怕一个人独处的孤独感,无论去哪儿都喜欢带着大队的侍从。但如今也是他亲自将那些内侍遣散,只留下零星几人伺候。
于是也就没人瞧见他的狼狈。
他赤足走向殿外,衣摆拂过地面,轻悄悄没有声响,像一只奔赴死亡的幽灵。
赤足走到廊下,寒风将衣摆吹得鼓胀,他似感觉不到冷意,只仰头看着头顶一方天空,轻声说:就快了。
***
永安王带兵抵达上京那一日,已是三月中。
持续了数月的寒冬终于现了颓势,风雪停歇,冰消雪融。没化尽的雪堆里,有嫩绿的新芽颤巍巍地冒了头。
早春已至。
二十万大军驻扎城外,将整座上京城围成了铁桶。朱烈在阵前喊话,让守军放弃抵抗,开城门受降。否则三日一过,便要强行攻城。
守城门的兵卒乃是神策军,只听从于皇帝与崔僖的命令,守将瞧着城下的气势雄浑的军队,强忍着畏惧,下令所有人坚守城门。
倒不是他对皇帝有多忠心,而是他害怕崔常侍知道他没守住城门,会先结果了他。
城楼上的神策军战战兢兢守着城门,城中却是一派安然,城中百姓没有半点担忧,对他们来说,换永安王当皇帝,比如今这个昏君要好太多。
唯有皇宫之中弥漫着恐慌。
不知有多少宫女内侍已经悄悄收拾了细软,准备等夜晚逃出宫去。
偌大皇宫里,喧嚣又安静。
李踪独立亭中,静静等待着什么。
良久,一道黑色人影匆匆朝他走来,正是隐龙卫统领,他单膝跪下,道:太傅大人已经入宫。顿了顿,又道:上京城迟早守不住,陛下不如随属下离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恋耽美
东山王:
妈的,一群没胆的窝囊废!
这倒是个好主意。中山王闻言却是一捶桌子:要是让永安王把咱们招安了,说不定还能当个官。
南山王被西山王犹豫着没有说话,但显然也是有些心动。
倒是东山王瞧着几人神色,料想他们是没胆子正面对敌了,暗暗磨了磨牙,眼中闪过异芒。
*
不过一个时辰,乌泱泱的玄甲军就抵达了冀州边界,安营扎寨,隔着一道界线与他们遥遥相对。
永安王带着玄甲军杀来的消息迅速在起义军中传开,不少兵卒还没开始对敌,就已经先乱了阵脚。
永安王来了?咱们打还是不打啊?
这不是问的废话,让你打你去吗?
我哪儿敢?一个西煌人就能杀十个我,但一个玄甲军能杀十个西煌人。这不是去送死么
如此种种的声音在军中不小,北山王溜达了一圈,听着不战的呼声更高,顿时便放下心来。
起义军人数众多,但都是普通的百姓组成的,能打到加黎州来只能说这些地方的守军太废物。真要打起来玄甲军倒是不怕,只是实在没必要如此内耗。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
趁着无人注意,给刚到的朱烈传了信之后,北山王便准备去寻中山王说说话。
只是刚走近中山王的营帐,就听见里头在争吵。
另一道声音显然是东山王的声音。
起义军的几个头领里,只有东山王是读书人,野心也最大。但偏偏他辅佐的中山王是个胸无大志、一心养猪的莽汉,平时中山王还算听他的话,指哪打哪儿。但如今碰上了玄甲军,中山王显然也不是完全犯傻,跟他起了分歧。
帐子里的争吵声刻意压着,但北山王是暗卫出身,耳力极好,将两人的争吵听的一清二楚。
东山王想要中山王派兵趁夜突袭,而中山王显然不愿意让手里的兵去送死,更不愿意捋老虎须,无论对方怎么巧舌如簧,他都死活不肯答应。
游说许久无果,东山王的声音已经带上了压抑的狠意,面上却还是笑着:罢了,不说这些了。我是急了些,大哥也莫要生我的气。大哥既然不肯,以后我就不提了,玄甲军那边就见招拆招吧。
隐在暗处的北山王就听见中山王说了一声二弟想通就好,接着传来杯盏相撞的声音。
两人在喝酒。
他眼神一闪,默默数数,数到第十个数,就听见里头传来一声沉闷的倒地声。接着就见东山王嘴角含笑地从帐内出来,吩咐不远处的守卫:中山王喝多了酒。今晚你们别去扰他。
说着拿出一枚令牌,点了几个人,道:你们随我来。
待他走了,北山王才潜入帐中查看,就见中山王面朝下趴在桌上,没了动静。伸手探了探鼻息,好在还有气,估计是被下了迷药。
他索性也就不管了,一闪身又离开了帐子,去给林中给朱烈报信。
*
朱烈接到信后就嘿嘿笑了,对跟来的下属道:瞧瞧,刚到就有人迫不及待来找死了。正好,爷爷就杀他儆猴。
说完一连串布置下去,只等着东山王夜晚带人突袭。
东山王倒也不傻,没准备正面对敌,而是打着半夜带人去烧粮草的主意。后方粮草一烧,中军势必大乱,他再借机偷袭,赢面就会大上许多。只要第一仗胜了,涨了士气,墙头草一样的南山王和西山王必然会心动他的提议。
只可惜他的计策用错了地方。
半夜里,万籁寂静之时。一只队伍带着火油悄无声息地绕到后方囤放粮草之处,正要将火油倾倒,脖子上就横上了一把刀。
拦截他们的人穿着玄甲,各个凶神恶煞,显然早就在这儿候着他们了。
烧粮草的起义军队伍被尽数抓了起来,领头的小将道:升几堆火,烧大些。
带人埋伏的东山王瞧着对面营地燃起的熊熊大火以及慌乱的喊叫声,撇了撇嘴角,等到时机差不多了,下令道:杀上去!
中山王不在,这次带来的兵卒都是对他比较信服的。听见他的命令之后,便毫不迟疑地冲向了火光冲天的玄甲军营地。
东山王隐在暗处笑容满面的看着,只是过了片刻,他的笑容却维持不住了只见火光之中,无数训练有素的玄甲军自四面八方冲了出来,将他带来的人马团团围住。
因这次是私下调兵,他带来的只有不到五千人马。但想着本是烧粮草突袭,五千也够用了。谁知道刚一照面,就被围住了。
对方显然有备而来。
东山王心中一惊,正要带着其余人撤退,却见一个高大的汉子扛着一把刀走向他藏身的位置,笑眯眯道:你就是东山王?本事不大狗胆倒是挺大。
说完不等东山王反应,就下令将人尽数拿下。
五千人的突袭,就跟闹着玩儿一样被拿下了。那些起义军一开始还想杀出去,结果发现连东山王也被抓住之后,就彻底散了士气,丢盔弃甲地投降了。
将他们都捆起来,明儿个一早全都压到阵前去。朱烈用刀背拍了拍东山王瘦削的小身板,笑的不怀好意:这一个,就吊在旗杆上。告诉对面的,只要投降,便不杀。
*
次日一早,被药倒的中山王是被水泼醒的,一睁眼就瞧见北山王的脸杵在他眼前,闷声闷气地说:东山王带领五千人突袭玄甲军被俘了。
????中山王茫然且震惊地看着他:什么??
南山王呵了一声:东山王背着我们半夜带人偷袭,结果被抓了。现在对面正敲锣打鼓的叫我们投降呢。说是不投降就拿他还有那五千人祭旗。
中山王:
伸手在自己身上摸了一圈,果然没摸到令牌,就啐了一口:奶奶的,老二偷了老子的令牌。他急得团团转:我就说不能打!
他瞧着其余三人,问:你们怎么想?
北山王犹犹豫豫地说:打也打不过,要不就降了吧。
南山王与西山王显然还心有不甘,但又怕死,迟迟没有开口。
看看他们变态,中山王索性道:那我和老五先带人去降了。说完揽着北山王的肩膀走了,显然是真打算投降。
西山王与南山王对视一眼,想着最能打的中山王都降了,他们死撑着说不定更捞不着好,于是纷纷追了上去。
***
就这么都降了?叶云亭看着朱烈让猎隼送回来的信,好笑之余,又有些感慨:就这样子,他们都能打到了冀州边界来。足以证明北昭其他各州郡的守军有多无能,多贪生怕死。
过惯了安乐日子,这些守军早就没了血性。李凤歧撇撇嘴:再让他们过几天安乐日子。
日后落在他手里,这些废物饭桶一个都逃不掉。
三十万起义军不是小数,朱烈带人收编起义军,而冀州这边,在确定边界平稳、没有后顾之忧之后,李凤歧便命人发了一封声讨檄文,矛头直指李踪。
檄文先是列数永安王功勋,接着又话锋一转,提及先帝弑兄夺位之仇。
这些日子,皇室这些被捂着发烂发臭的秘闻早就传遍了各个州郡,永安王的身世更是扑朔迷离,说法万千。可传言终归只是传言,大部分虽然嘴上说着,心里却还是知道当不得真的。
但这篇声讨的檄文,却是承认了永安王的身世他乃是先太子李巽的遗腹子。
若不是先帝弑兄夺位,永安王才该是这北昭江山的继承人。当年先帝不仅大逆不道谋害了长兄,更是恶毒地连临盆的长嫂都没有放过。幸得老永安王仗义出手,才救下了先太子的遗腹子。
檄文一出。天下人共愤。
百姓们都以为先帝做的恶事已经足够多了,可永安王的身世一出,却叫他们知道,这世上还能有更令人发指的事情。
一时间无数文人书生撰文抨击,市井百姓的怒骂更是多不胜数。
上京的街道巷弄里,用血红的朱砂写着昏君、得位不正、退位等字眼,还有人画了人像画贴在墙上,上头写着先帝李乾的名讳,被来往行人吐满了浓痰。禁卫军一遍遍盘查大逆不道之人,可这些百姓互相作证,谁也不承认是自己干的。因有前车之鉴,他们轻易不敢抓人,只能增派人手四处巡逻,清理大街小巷的污秽。
然而他们白天清理干净了,晚上又会有人悄悄张贴。
一时之间,先帝甚至今上,在上京城里人人喊打,几乎成了所有人都不待见的阴沟老鼠。
第125章 冲喜第125天 陛下走好
上京。
李踪已经罢朝数日, 这几日里,谁也不见。
文武百官急的团团转,胆子小的已经收拾了细软, 将家眷老小暗中送出了上京避难、若不是头顶上还有乌纱帽,恨不得自己也一起跑了。
永安王要起兵之事,如今上京城里已经无人不知, 无人不晓。那篇檄文言辞犀利,姿态决然, 显然已经是做好了一切准备。
只差起兵打回来了。
如今京畿三州都落入了永安王手中,一旦起兵,拿下上京只是时间问题。
京中权贵官员担忧着前程,坊间百姓却是欢呼着,巴不得永安王早日打回上京, 改朝换代。
反观矛头直指的皇帝, 却是一连数日没有动静。
求见的文武百官一茬接着一茬, 他却全部拒了,整日待在宫中,仿佛对外头的一切一无所觉。
如此僵持数日, 冀州已经在点兵备战,而这个时候, 皇帝才命令常侍崔僖持了一封圣旨当朝宣读, 那圣旨乃是一道征兵的旨意, 命兵部下发征兵令,征集人手抵抗永安王接下来的攻势。
圣旨一出,满朝哗然,一众朝臣都暗中猜测皇帝莫不是已经疯了。
过了这么些时日才想起来征兵?
先别说能不能征集到足够的兵力了,以皇帝以及先帝如今的名声, 在这灾年再强行征兵,恐怕只会引起阵前哗变。
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此事传到民间,李踪的昏君之名又上一层楼。
无数文人撰文讽刺,无数百姓唾骂。
圣旨传下去,却根本无人执行。兵部尚书戚邵直接摘了官帽扔到地上,怒声道:这兵部尚书的位置谁爱坐谁坐,老子不干了。
他想这么干很久了。
武将崇尚的是实力,六部当中当属兵部最亲近永安王,与北疆打交道也最多。自从戚邵知晓了皇帝对永安王的所作所为之后,这口气就一直憋到现在。
为人臣者,可为君分忧,可为民肝脑涂地。
可这一切的前提是君主贤明,值得他效忠。
如今的皇帝显然不是。
有了戚邵开头,罢官不上朝的臣子越来越多,所有人都在等永安王出兵,等着那最后一刀落下。
*
今日又辞了几个?李踪披发赤足站在窗边。
五个。崔僖躬身回道。
都准了。
冀州那边呢?
永安王亲自领兵杀回上京,一路上无数百姓声援,送粮参军的都有。
不愧是北昭的战神。李踪轻声叹息,眼神却很深。
神策军亦有十万,可要臣召入宫中护卫?
能挡几日?李踪问。
崔僖沉默片刻,道:若永安王不强攻,至多半月。
他没说的是,若是强攻,恐怕最多只能抵挡三五日。
但李踪显然早已料到,摆了摆手,声音轻飘飘的:不必费那力气,先帝造的孽够多了,朕就少造点罢。
说完摆了摆手,示意崔僖退下。
没了话语声,偌大的太乾宫静悄悄的,就只剩下三两内侍。李踪从前很喜欢热闹,他害怕一个人独处的孤独感,无论去哪儿都喜欢带着大队的侍从。但如今也是他亲自将那些内侍遣散,只留下零星几人伺候。
于是也就没人瞧见他的狼狈。
他赤足走向殿外,衣摆拂过地面,轻悄悄没有声响,像一只奔赴死亡的幽灵。
赤足走到廊下,寒风将衣摆吹得鼓胀,他似感觉不到冷意,只仰头看着头顶一方天空,轻声说:就快了。
***
永安王带兵抵达上京那一日,已是三月中。
持续了数月的寒冬终于现了颓势,风雪停歇,冰消雪融。没化尽的雪堆里,有嫩绿的新芽颤巍巍地冒了头。
早春已至。
二十万大军驻扎城外,将整座上京城围成了铁桶。朱烈在阵前喊话,让守军放弃抵抗,开城门受降。否则三日一过,便要强行攻城。
守城门的兵卒乃是神策军,只听从于皇帝与崔僖的命令,守将瞧着城下的气势雄浑的军队,强忍着畏惧,下令所有人坚守城门。
倒不是他对皇帝有多忠心,而是他害怕崔常侍知道他没守住城门,会先结果了他。
城楼上的神策军战战兢兢守着城门,城中却是一派安然,城中百姓没有半点担忧,对他们来说,换永安王当皇帝,比如今这个昏君要好太多。
唯有皇宫之中弥漫着恐慌。
不知有多少宫女内侍已经悄悄收拾了细软,准备等夜晚逃出宫去。
偌大皇宫里,喧嚣又安静。
李踪独立亭中,静静等待着什么。
良久,一道黑色人影匆匆朝他走来,正是隐龙卫统领,他单膝跪下,道:太傅大人已经入宫。顿了顿,又道:上京城迟早守不住,陛下不如随属下离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恋耽美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128380/270627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