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WAV > 其他 > [三国]兴汉 > ——(94)

——(94)

推荐阅读:坏毒《玉壶传》【bg】【古言】【骨科】【结局不定】危恋魔君与魔后的婚后生活[快穿]给攻略对象生娃高H临时夫妻(nph)记忆之场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奉君天上客(短篇合集)无限流之夜晚来敲门(np)

    然后道:既然如此,师兄,你便仔细地讲一讲吧。帐里闷热,我先出去走走。
    说罢,他不管身后二人的反应,直接离开了营帐。
    外面的人行礼道:殿下。
    凌寒点点头,飞快地说:本王想一个人去那边的空地走走,你们不必跟着。
    是。
    脱离士兵的视线,他摸了摸自己的脸。
    果然还是有些发热的。
    好在光线昏暗,旁人都没有注意到。
    凌寒有些不能理解。
    明明自己是掌握着主动的,也一直在努力地主动。
    可是亲上之后,好像莫名其妙就变得被动了,这也不是什么需要武力的事情啊。
    师兄此前那般害羞,甚至不敢直面自己。怎么真的接起吻来,却又全无羞涩了呢?
    是哪里出了差错?
    凌寒拔出地上的一根狗尾巴草,放在手里随意把玩。心里默默想着,不知道孙策需要询问多久才能结束。
    外面除了巡逻以及值守的人,已经没有其他士兵了,四周也安静了下来。
    他抬头凝望着天上的明月,心道:今晚还真是个说情话的好时候。
    又过了一会儿,赵云与孙策终于结束对话,从营帐内走出。
    孙策返回自己的营帐休息,赵云则是询问了门前的亲卫,往凌寒这边而来。
    作者有话要说:  换个地方接着约会。
    别嫌作者短小,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写感情线都会卡文(捂脸)
    第124章 (修)
    星垂四野,皓月当空。
    凌寒听到脚步声,并未抬头,直接叫道:师兄。
    赵云低低地应了一声,在他的身边坐了下来。
    凌寒想起方才在营帐里的情景,觉得这正是自己找回主动的好时机。
    他除了武艺差一些,其他方面怎么看,都要比师兄强势,理当占据上风。
    凌寒想了想,开口道:今晚月色真美。
    赵云抬起头,露出精致分明的下颚:的确是极美。
    凌寒笑道:师兄有所不知。我方才说的这句话,在皇
    他原本想说皇宫,顿了顿,改口道:在我的家乡,这是只会对心上人说的话。
    赵云眉心一动,为那三个字。
    他偏过头,目光中略带不解,似乎是不明白这句话为何能表达这样的意思。
    嘴中却是学着重复道:今晚月色真美?
    凌寒望着他迷茫而又认真的模样,只觉得师兄这样好傻,又让人觉得可爱。
    他忽然伸出右手,握住了赵云的左手。
    赵云微怔。
    片刻后,他迟疑地问道:师弟这样不怕被别人撞见么?
    凌寒心想牵个手有什么好怕的。
    且不说别人未必往这方面去想,退一万步讲,这充其量只能说是私德问题,而且是没有损害到任何利益的私德问题。
    他开口笑道:撞见便撞见了,难不成还犯法么?
    凌寒知道,尽管师兄向自己表露了好感,可要说一个公元三世纪的人,对同性之情全无介怀,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于是偏头对上赵云的眸子,故作轻松道:再说了,这可是我祖上通有的喜好。
    赵云闻言却是垂下眼眸。
    心里默默道:祖上通有的喜好是了,原本就是应当如此。等到未来的某一天,或许还可以退回师兄的身份。
    比起自己先前所担忧的,已经好了太多。
    尽管心中想了许多,赵云面上却丝毫不显,更没有说什么。
    他温和地冲凌寒笑了笑。
    凌寒也跟着笑了笑。
    每次看到这样的笑容,他都会感到开心。
    他知道,战场上犹如死神降临的白袍将军,唯独在自己面前,才会露出这样温柔的表情。
    两人一直这么坐着。
    直到后半夜,赵云上一刻还在与师弟说话,下一刻却忽然感到右肩一沉。
    他伸出手,迟疑了片刻,终于摸了摸凌寒的脸颊。
    之后,凌寒又在襄阳郡待了大半个月。
    直到刘琦归来,荆州各郡均已换防完毕,他才率兵返回扬州去。
    临走之前,将荀彧留在了荆州,任命他为荆州刺史。
    而回到扬州之后。
    凌寒开始继续之前计划好的改革在庐江开设一批基础工厂。
    这将是他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重头戏。
    至于北伐,暂且不急,等到徐庶出使益州归来,扬州再训练出一批精兵也不迟。
    遥远的北方,冀州安平郡。
    数月的苦战,曹操总算将袁尚打出了冀州的最后一座重城。
    此战之后,安平以北,冀州再无坚城,袁尚只能率军退往幽州或并州。
    然而,当曹操合计了此次出征的得失之后。
    他非但没有攻占一州之地的喜悦,反而甚为烦闷。
    即使冀州三年前还是人口最多的州地也一样。
    这段时间以来,在他北伐袁尚的同时,兖州遵长沙王之命,以甘宁为先锋,发起了数次袭击。
    高顺于阳平与甘宁爆发了一场大战,麾下的陷阵营全军覆没。
    曹仁于界桥被火攻之计所袭,不但自己身死,所领的一万五千人也损失殆尽,只有千余人逃了回来,剩下的非死即降。
    主公。
    一名士兵从冀州东南部,快马赶到安平首府,送来一份最新的战报。
    曹操看完咬牙切齿道:诸葛亮!
    曹仁遇袭之后,他在冀州布下了严密的防守,对方并没能再找到机会进攻军队。
    然而这一次,诸葛孔明却是把附近疏于防控的几个县城,里面的百姓全部掠去兖州了。
    长沙王将兖州全权交托给他,此人果然不是个省油的灯,年纪轻轻竟这般狠辣。
    曹操恨不得立刻率大军进攻兖州。
    但他深知,诸葛亮之所以敢这么嚣张,源于其背后,暂且不说长沙王亲自坐阵的扬州,便是旁边的徐州与豫州,都可以源源不断发起支援。
    一旦自己彻底陷入与兖州的战争当中,再想脱身就难了。
    曹操派士兵去召集自己的心腹,命他们半个时辰后于这里集合,商讨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他自己则在大堂上来回踱步,心事重重。
    袁尚虽然不得不退出了冀州,但他主力的损失仅仅只有一半,幽州与并州本身也有留守的兵力。眼下已经入了秋,在寒冷的幽州发起攻城战只会更加艰难。而我一旦将主力调离冀州,且不说长沙王会不会亲自率兵过来,单是兖州的骚扰便已经难以忍受。阳平郡一战,高顺的陷阵营以全军覆没为代价,才消灭兖州五千余人。此时此刻,兖州至少还有万余精兵。光是应付兖州的兵力,便需要在邺城、阳平、魏郡各留下一万精兵。
    扬州本是贫瘠少人之地,在长沙王手里区区两年时间,便成了天下人口最多、粮食也最多的州地。显然,只要给他土地与时间,他很快就能变出粮食与士兵。
    前几日,长沙王又攻占了荆州。益州刘璋本就是汉室宗亲,归降恐怕是早晚的事情。凉州的韩遂马腾、汉中的张鲁、辽东的公孙度,虽然不会轻易向长沙王称臣,但想来他们对于我的敌意也不会少于长沙王。
    如此下去,我几乎没有任何胜算。
    半个时辰后。
    文如司马懿、荀攸、程昱等人,武如张辽、乐进、于禁、许褚等将,皆来到了此处。
    曹操不作废话,开口道:如今,我们尽管攻下了冀州,拥有青州、司隶、冀州三州之地,可这天下间的形势,却依旧十分严峻。北方袁尚负隅顽抗,南方长沙王虎视眈眈。
    之后的行事,诸位如何看?
    武将们面面相觑,自知不是他们的强项,没有发言。
    几位心腹谋士却也沉默良久。
    最后,荀攸率先出列道:攸以为,主公当南据邺城与阳平,迁移部分百姓,以此二城应对兖州的威胁。
    与此同时,增加对幽州的兵力。袁尚之所以负隅顽抗,是因为于他看来,有兖州的牵制,我们无法彻底击败他。若是以重兵进攻,袁尚或许会弃城继续向北而逃。
    尽管荀攸名义上的叔父荀彧随着兖州之亡,最终选择倒向长沙王。
    可是在曹操这里,荀攸所受到的信任与重用,却没有减轻分毫。
    荀氏世家也因着这两人一分为二。
    程昱出列道:臣附议。
    另一名重要谋士司马懿则没有说话。
    曹操没有等到司马懿的回答,索性不再等了,开口道:公达所言虽然有理,于当下而言却是不够。
    他没有细说原委,但堂上的许多人都心中有数。
    吾以为,可这样行事。
    曹操缓缓道来,自己方才心里头忽然生出的,堪称绝妙而又无比冒险的一计。
    讲完之后,曹操再次看向堂中诸人。
    大堂之上,一时间鸦雀无声。
    不知他们究竟是太过震撼,还是感到难以置信。
    这回,司马懿第一个开口了。
    主公,此计一旦事败,后果将会难以承受,或许便是满盘皆输的局面。
    他没有将话说死,面色却是极为忧心严肃。
    相较于司马懿的迟疑。
    程昱则是直接开口反对道:主公三思!即使此计真的功成,我们之后需要面对的,依然是随时可能覆灭的百死一生之局啊。
    荀攸也欲开口。
    曹操却是开口打断道:诸位。
    他看着底下的人,或神色纠结,或眉头紧锁,或出言反对。
    几乎没有一个人,是完全赞同自己的这一计划的。
    但,正是因此,自己才更加要去做
    只有连司马懿、荀攸、程昱等人,或难以相信,或直呼不可的行动,才有可能瞒过长沙王及其手下一众出色的谋士。
    此时此刻,曹操前所未有地清醒。
    利弊得失,十分明朗。
    这的确是兵行险招,却也是唯一有可能获得最终胜利的招。
    若是循规蹈矩,按照荀攸的法子去做。
    除非长沙王头脑发懵,犯下接二连三的错误,并且手底下的一众谋臣良将也没有劝得住,自己才能拥有胜算。
    否则,自己面对长沙王,只能一步步被蚕食,早晚必定会是败局。
    这早在袁绍身死,袁尚顺利继承其绝大部分势力,并奋力抵抗之时,几乎便已经注定了。
    而对于自己来说,如果当初董卓并未进京,汉室的天下并未大乱,他或许心甘情愿做一名汉臣。
    即使不能做得上一个权臣,也未必就不能快活一生。
    可是,走到今天这一步。
    于他而言,如果不能坐上那最高的位置,哪怕被授予异姓王的尊贵,他也无法就那样偏安一隅。
    作者有话要说:  开头那几百字,回头看好像也没多少内容,可是花的时间是后面2000来字两倍还多QAQ
    第125章
    三个月后,庐江郡。
    这三个月里,凌寒一直没有闲着。
    他投身于庐江郡的工厂建设之中。并且,成效十分显著。
    如第一个工厂,凌寒选的是陶瓷业。
    他在城内找了一块大型荒地,又招募了足足两百人,包括深通烧瓷技术的师傅,以及大量普通工人,然后开始流水线式地生产陶瓷。
    历史上,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都是到了唐宋时期才开始成量出现。
    在那之前,生产陶瓷的规模都相当之小,定位更偏向于家庭手工业,而非官营或民营手工业。
    至于修建瓷厂与招募工人的费用,其中一半由官府出资,另一半则由庐江的几大世家共同出资。
    这件事是凌寒本人亲自上门去谈的。
    他并没有要求他们出钱,只是说了自己最近打算尝试搞这件事看看效果,要求他们帮助自己宣传以便于工厂招工即使是凌寒的大本营庐江,世家联合对于舆论的控制,仍然不逊色于官府。
    可当世家们得知自己也可以出钱参与到这件事里之后,他们立刻纷纷表示愿意成为股东之一。
    倒不是对于盈利抱有什么期望,而是觉得,如果能够借此给殿下卖个好,那便没有任何吝啬钱财的理由。
    毕竟,这种机会并不太多。
    世家的心思,凌寒自然心知肚明,这也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日后工厂的分红,会依照出资比例。
    按照凌寒的计算,大概只需要用两年的时间,出售陶瓷的利润就可以赚回起始资金。
    而在那之后,就将是纯粹的盈利了。
    或许根本用不着三年,只要陶瓷厂开始稳定盈利,世家自然就能意识到投资工厂本身的巨大好处。
    在陶瓷厂开始修建的半个月后,凌寒开始将视线瞄向其他工厂。
    同样地,仍是由官府出资一半,世家出资另一半。
    他并没有再拜访投资过陶瓷厂的世家,而是转向其他庐江以外的世家。
    凌寒希望将尽可能多的世家网罗其中。
    工厂虽然修建于庐江,出资的世家却可以囊括整个扬州。选择他们,也有利于之后将庐江郡的变革对外推广。
    兴建工厂的这件事完全可以交给别人来监督。
    这个时间里,凌寒又在庐江郡的书院中进行授课。
    这种授课并不局限于精英班当中。事实上,即使是不识几个大字的人,也可以听懂流水线生产为什么能够更有效率。
    庐江作为凌寒的大本营,兴建书院之时,有凌寒本人在这里宣讲读书的重要性。而在凌寒的眼皮子底下,世家也自然不得不拿出全部的本事帮忙宣传读书的好处。因此,庐江郡的义务教育普及率是最高的。
    这种情况下,书院本身就成了最好的宣传口。凌寒每次到某一书院的某一班级进行讲课,还允许学生忽略彼此间的身份尊卑,提问交流,这无疑会成为一件值得口口相传的事情。而上课的内容,也就自然而然会被反复拿出来说明。
    因此,三个月后的今天,整个庐江郡不管是世家还是普通百姓,几乎都看到了兴办工厂的好处在哪里。
    这种情形下,凌寒也终于决定将修建纺织厂这件事给拿出来。
    恋耽美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136617/2914985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