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郎——陌北(72)
推荐阅读:笼中月、下山后,我在民政局门口闪婚京圈首富、魔君与魔后的婚后生活、【恐怖游戏】人家才没有开外挂(NP)、潮汐暗涌、睡了舍友的叔叔、予卿欢、谁比谁能装(骨科H 破镜重圆)、警惕,人工智能会 (np)、捡到破碎的耽美文男主(校园1v1,弯掰直?)、
沈静才知,刚才竟是太后背着父亲明德公欧阳检,遣人送来求和的书信!
父亲与儿子之间,她终究还是选了儿子。
两日之后,赵衡护送赵铭,与太后欧阳敏里应外合,打开城门,进入京城。
当日曹丰便带着锦衣卫,奉赵铭与赵衡之命将明德公府围了,商茂时当众宣读诏书,治欧阳检父子通敌叛国、谋逆造反、蛊惑后宫、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等十项大罪,剥夺爵位,阖府软禁。
明德公立刻便急怒攻心,惊惧交加,卧床不起。
为肃清欧阳检余党,当晚曹丰、方廷祥等人带着锦衣卫亲自搜查了百余位大臣的府邸,带走其中四五十位下到刑部狱中连夜审问,次日便张榜公开罪行,南市问斩十余人。
朝中一时人人自危。
第三日,太后欧阳敏向赵铭降下罪己诏,自陈对国公约束不严致使其祸国殃民,请求降为庶人。赵铭降旨免其责罚,并且法外开恩,准许明德公病好以后再受审。
然而明德公的病并没有再好起来,四日后便死在了国公府中。赵铭下旨以庶人身份草草将其安葬,另有欧阳府上下百余人悉数羁押入刑部大牢,听候审理。
权势煊赫的国公府,就此倒台。
沈静在豫王府又逗留了许久。期间赵衡忙的不可开交,似乎也把他忘到了脑后,连见他一面都不曾见。
沈静知道他忙,也不去过问,只老老实实等着,闲来无事便翻书写字。
直到半月之后,风波渐渐平息,赵衡仿佛才想起他来,遣人把他放回了家。
他在家中略修整了几天,先写信往奚维处,托他将曹小玉和潘小舟送回苏州去。
又重新将江南水利工事奏呈整理,然后到工部报到,将奏呈亲自递给苗申俭,只说自己是为了奏报专门进京。
苗申俭留下奏报,倒也体恤,叫他先回家歇两天。沈静还没来得及歇,于之静、吕蒙等人已经听说了他回京的消息,艺涵便轮番约他出去接风洗尘,一时接连几天,应酬不断。
这日正好没有应酬,沈静本想早早回家,谁知又被苗申俭叫住。
原来还是江南共事奏报的事。苗申俭此时正需要借个由头到赵衡那里邀功露脸,仔细看过奏报之后,斟酌许久,觉得这正是个好由头,便拉着沈静连夜将奏报反复修改,一直到次日晌午,方才放沈静回家。
沈静回到家中倒头就睡,一直睡到日薄西山,才昏昏爬起来。
这时已经夏末,院子里头从前小孟种下的夜来香,虽然已经荒芜了不少,仍零零星星开着几丛。
沈静睡得有些糊涂了,懵懂下了台阶,正茫然看着那从夜来香发呆,小孟从旁走过来:先生起来了?
嗯。沈静模糊应一声,又打个呵欠,摇摇晃晃想回卧房再倒一会。转身的时候一错眼,余光留意到廊上书房里亮着灯,不由得顿住脚步去看。
昏黄的光从门口和窗格映出来。
沈静鬼使神差的顺着长廊走过去,推开半掩的门。
只见赵衡靠在躺椅上,似正专心翻着手中一卷书册。听到门口的动静,转眼看一眼,便又凝神到书卷上,口中随意问道:睡起来了?
沈静一时有些恍惚,只觉得自己仍梦里,呆了许久,才出声道:殿下什么时候来的?
来了不多时,见你睡的沉,就没叫你。赵衡又抬起头,微微笑道,看你写的江南工事的奏报呢。
近来赵衡一直忙碌,沈静在豫王府时便知道他时常通宵达旦。算起来,回京之后,这是自己第三次见他。
当时回京路上,自己照料他的衣食倒没觉得什么,可是此时,万事平定,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
迟疑了下,他才问道:殿下伤势可好了?
左肩近来不怎么觉得疼了。赵衡抬抬右手,将手中书卷晃晃,右臂已经好了,可以拿笔了。
沈静点头:好了便好。
赵衡将奏疏放下,站起身来,望着沈静:孤来,是有件事要同你说。
沈静被他望着,心里竟隐约浮起些慌乱:殿下请讲。
赵衡走近两步,垂眼看着沈静,低声道:今日一早,孤已经同商茂时说清楚了,婚约作废。
沈静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孤不会娶商青萝。也不会娶旁的人。赵衡抬手,捉住沈静的手,紧紧握住,妙安,孤有你在身边,就足够了。
洪辰二年八月,欧阳太后之父明德公获罪,国公府被抄没,除因病死了的明德公,阖府流放。
圣上开恩免除太后连坐之罪,太后因此并没有被牵连,可是却自罚去了城外的皇恩寺茹素抄经,临行之前,把德王赵镌托付给了赵衡。
同时,商茂时荣升内阁之首,加封太子太保。
八月底,赵衡以怀念先帝为由,宣布为先帝守丧三年,取消了与商茂时之女商青萝的婚约,并封商青萝为怀县县主。
九月底,沈静因治水有功,在工部尚书苗申俭力荐之下,迁工部员外郎。
转眼又是两年过去,到了洪辰五年开春。
这三年来,朝政清明,边境安宁,风调雨顺,民丰物阜,民间渐渐有了盛世迹象,摄政王赵衡也声名日隆,百姓一片称颂之声。
往年宫中总是年初最忙,各种宫宴接连不断。今年因为太后在城外礼佛,代太后主持宫中事务的李太妃向来处事安分低调,加上年底身体欠安,宫中没有各种宴席,难得的不那么忙碌纷乱。
不管皇城中有多少故事,百姓倒是一如既往的欢喧,祝贺着又一个新年到来。京中长街上彩灯高悬,火树银花,热闹似乎更胜往年。
正月十二,花灯已经摆到了第三天,街上人流却丝毫不见减少,夜色渐深,人流如川,正热闹的时候,空中竟开始飘起零星的雪花。
一边明月高照,一边雪花飘飞,没有人想着避雪,反倒是人群中纷纷喊起了瑞雪兆丰年。
孩童们提着灯笼,举着鞭炮,追逐着飘落的雪花,更加喧闹起来。
喧沸的人声中,一辆马车从东边驶来,在城门暗处停下。一名披着玄色大氅,面上罩着半张青色面具的高大男子从马车上跳下来,转身抬手,从马车上迎下自己同样带着面具的同伴。
两人裹着披风一前一后走向热闹的灯市,时不时停下脚步,仰头赏玩着花灯上的灯谜,落落不俗的仪表引的路人时时瞩目,暗暗猜测不知是谁家的公子相偕出来游玩。
夜越来越深,雪花也渐渐飘的密了,街上人群略稀疏了些。
不知何时,原本一前一后走着的两人成了并肩而行,着黑色大氅的男子,毫不避讳的牵着身边人的手腕,漫步往前。
一路走在街上,有人当面便打量起了二人,低声议论不知是谁家的纨绔,如此放肆不羁。
街尾一处石桥,桥下飘着零落的荷花灯,桥上两侧各九根栏杆,每根栏杆上悬着一盏灯,灯上一个字谜。有人在桥头卖梅花,一边卖一边吆喝:桥上二九个字谜,哪位全猜出来,便送一束红梅!寓意长长久久,红红火火!
黑氅男子听了这叫卖似乎颇有兴致,迎着众人瞩目,牵着身边的人径自迈步上了桥,顺着栏杆一盏一盏猜了起来,把两侧栏杆灯谜猜遍了,便拉着同伴到卖花人那里去取梅花。
卖花人递出花束,笑着恭维道:两位是今日第一份把字谜全猜中的,高才啊!
赵衡笑着接过来:多谢。
身后多有人围观,不知道是谁,此时忽然用不避人的声调酸道:两个男人牵着手,算什么高才?
赵衡回头,循声看向对方。
沈静觉察赵衡不悦,轻拍他的手臂:今日出来为了高兴,不必理会这些。
赵衡应了一声,仍旧牵着他,转头往桥上去。
走到桥中间,他忽然停住脚步,转身低头看向沈静。
沈静抬头,疑惑低声问道:殿下?
赵衡不顾身后川流人群,双手握紧沈静的手:妙安。孤知道这几年来,你为孤受了不少委屈。
种种流言蜚语,连他高高在上都不知听过几次,何况身处其中的沈静?
沈静闻言心中一暖,微笑着低声道:殿下这是哪里的话?我并未觉得受什么委屈
话音未落,就见赵衡抬手将面具摘下来,手臂一扬掷进河中,泼溅起的水花,激的莲花灯摇曳起伏。
沈静嶼、汐、團、隊、獨、家。愣住,面具后双目瞠大。
赵衡长眉飞扬,唇角也轻轻扬起,俊朗面孔光彩熠熠,拉着他转身往桥下迈步而去:今日里,孤要与你正大光明的走一走。
迎着渐密的风雪,他一手握着梅枝,一手牵着沈静,袍角翻飞,大步走向对面的长街。
暗中尾随的侍卫,此时顾不得隐匿身影,纷纷现身追了上去。人群中有人认出那张面孔,却又不敢确认,低声猜测着:那一位是摄政王?
满街灯火流光溢彩,远远近近爆竹声中,一轮明月高悬。
两道并肩的颀长身影相偕,穿过风雪,渐渐在人群中走远。
全文完。
第105章 番外豫王妃
洪辰三年秋, 朝中明德公作乱的风浪已经完全平息,商茂时刚晋为首辅, 春风得意, 十分兢兢业业。
冬初,鞑子犯边, 孙平与曹丰分别督宣、蓟二府,连获大捷, 曹丰受封复北将军, 曹丰擢为三品, 督南京大营。
朝中安定, 边境安稳, 赵衡终于结束忙碌不堪的日子,得了几分闲暇。
这天黄昏下起大雪,到天黑时分,外头已经积了厚厚一层。正好厨房有前日曹丰送来的两条冻鱼,沈静便亲自下厨, 熬了满满一锅鱼片姜丝粥。
入夜之后,主仆二人在西边炕屋里,关起门来,正热乎乎就着腌菜喝着粥,外面便传来拍门声。
小孟一听,立刻端碗仰头将粥喝净了,烫的嘘了几声,起身笑道:这个时候, 必定是殿下来了。先生等着,我去开门。
沈静放下碗也起身,还未到门口,果然见赵衡掀起里间帘子进来,一边解着身上披风一边笑道:好香。
沈静接过披风搭在一旁,坐在桌边又盛了一碗粥,推到对面:做了锅鱼片粥。殿下尝尝。
赵衡在炕桌旁坐下,勺子入口尝了尝,点头道:咸淡适口,十分鲜香。
两人对坐各自喝了半碗粥,赵衡才放下勺子:今日没上值去?还有闲心在家煮粥。
晌午去了衙门一趟。左右也没我什么事,苗尚书早早就放我回来了。沈静笑道,位卑言轻,反而自在惬意,不像殿下日理万机。
工部今年最拿得出手的功劳,不就是你为苗申俭挣来的?不光是工部,连孙平曹丰也该谢你。要不是今秋江南粮食丰收,他们哪来的底气,一口气把鞑子撵出去二百里地?赵衡笑着,欠身将沈静的手拽过来,摊在桌面上,用手指点着,好好的一双拿笔的手,如今都成磨这样了,苗申俭要是识相,正该好好嘉奖你一番,然后放你在家好好养一阵子。
沈静笑着抽回手,指指碗里的鱼片:曹督军已经谢过了。这就是曹督军昨日送来的两条鲜鱼。
就他精明,两条鱼就打发了你。赵衡笑着,一边从怀里摸出一个小盒子,一边向沈静伸手,过来。
沈静依言起身坐到赵衡身边。赵衡打开盒盖,露出里头白腻的油膏,抠了些揉在沈静手背上,缓缓揉了开来:小有不知从哪淘换来的,说这东西最能养肤的。
沈静不由笑道:殿下真是的。不过长了两块茧子,我又不是姑娘家,哪就这么娇气了?还是说殿下嫌弃我这双手粗糙了?
我哪敢嫌弃你。就怕你嫌弃我。赵衡揉搓完了,将他手放开,倚着炕桌坐了会,口气有些迟疑,有件事,一直想同你说,总不知该从何说起。
沈静起身把桌上碗筷收起来,端过一旁桌上的茶盘,倒了杯茶给赵衡,在对面坐下:什么事叫殿下也这样难为?
赵衡捧着茶喝了一口:是故去的豫王妃的事。
沈静也有些意外,顿了顿,道:不知怎么说,就不必说了。
赵衡将茶碗放下,沉默片刻,才道:人都没了,按理不该妄论已故之人。不过那日小有提醒我,说坊间此事被传的不堪,叫我有机会跟你解释一二才好。我想了想,他说的也是。
他抬头看着沈静:孤既然打算同你守一辈子,自然不能叫你以后心里横着这一根刺。
沈静听得心头一暖:有殿下这句话,多少刺也消弭了。
赵衡挑眉,看他一眼:这么说来,还是有刺了。
沈静不知该怎么说。
从前那位豫王妃,是如今礼部尚书徐文之女。那位豫王妃早已去了几年,据说还是死于非命,如今徐文还是好好做着礼部尚书,位高权重,可见赵衡对那位故去的王妃,仍存着些旧情。
说完全不介怀是不可能的,可是隔三差五就会听同僚提起这些,难免也会有一二分别扭。
赵衡隔着桌子,伸手捏了捏沈静的手,开始讲起从前的事。
故豫王妃,闺名叫做徐颖,是礼部尚书徐文的嫡女。是我十七岁那年,皇兄为我做定的这门亲事。
那是我刚到宁夏头一年。皇兄登基不久,举步维艰。我那时一心想着早日在军中历练出头,能为皇兄所用。忽然一日皇兄便写信来,说给我择定了一位王妃,是徐家的女儿,比我大一岁,叫我回去成礼。
我当时对这事并没有什么主张,只觉得皇兄既然定了,那必定有他的道理,便赶回了京城。
回来以后,皇兄跟我说,他需要借徐贤和徐文的力徐贤是徐文的兄长,如今早已告老,当时也是一位阁老所以才选了徐文女儿做这个王妃。不过他也叫皇嫂就是铭儿的母亲,如今的太妃,那时欧阳皇后还没有入宫替我相看过了,说这位徐小姐知书达理,品性端庄,容貌出众,也不算辱没了王妃这个名分。
我那时觉得有些仓促不安,不过既然皇兄已经定了,我也没再说什么。从早我就知道,横竖自己是要娶个王妃的,娶谁不是娶?皇兄既然看好了,徐家的小姐未见得就比别家的小姐更不好。
恋耽美
父亲与儿子之间,她终究还是选了儿子。
两日之后,赵衡护送赵铭,与太后欧阳敏里应外合,打开城门,进入京城。
当日曹丰便带着锦衣卫,奉赵铭与赵衡之命将明德公府围了,商茂时当众宣读诏书,治欧阳检父子通敌叛国、谋逆造反、蛊惑后宫、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等十项大罪,剥夺爵位,阖府软禁。
明德公立刻便急怒攻心,惊惧交加,卧床不起。
为肃清欧阳检余党,当晚曹丰、方廷祥等人带着锦衣卫亲自搜查了百余位大臣的府邸,带走其中四五十位下到刑部狱中连夜审问,次日便张榜公开罪行,南市问斩十余人。
朝中一时人人自危。
第三日,太后欧阳敏向赵铭降下罪己诏,自陈对国公约束不严致使其祸国殃民,请求降为庶人。赵铭降旨免其责罚,并且法外开恩,准许明德公病好以后再受审。
然而明德公的病并没有再好起来,四日后便死在了国公府中。赵铭下旨以庶人身份草草将其安葬,另有欧阳府上下百余人悉数羁押入刑部大牢,听候审理。
权势煊赫的国公府,就此倒台。
沈静在豫王府又逗留了许久。期间赵衡忙的不可开交,似乎也把他忘到了脑后,连见他一面都不曾见。
沈静知道他忙,也不去过问,只老老实实等着,闲来无事便翻书写字。
直到半月之后,风波渐渐平息,赵衡仿佛才想起他来,遣人把他放回了家。
他在家中略修整了几天,先写信往奚维处,托他将曹小玉和潘小舟送回苏州去。
又重新将江南水利工事奏呈整理,然后到工部报到,将奏呈亲自递给苗申俭,只说自己是为了奏报专门进京。
苗申俭留下奏报,倒也体恤,叫他先回家歇两天。沈静还没来得及歇,于之静、吕蒙等人已经听说了他回京的消息,艺涵便轮番约他出去接风洗尘,一时接连几天,应酬不断。
这日正好没有应酬,沈静本想早早回家,谁知又被苗申俭叫住。
原来还是江南共事奏报的事。苗申俭此时正需要借个由头到赵衡那里邀功露脸,仔细看过奏报之后,斟酌许久,觉得这正是个好由头,便拉着沈静连夜将奏报反复修改,一直到次日晌午,方才放沈静回家。
沈静回到家中倒头就睡,一直睡到日薄西山,才昏昏爬起来。
这时已经夏末,院子里头从前小孟种下的夜来香,虽然已经荒芜了不少,仍零零星星开着几丛。
沈静睡得有些糊涂了,懵懂下了台阶,正茫然看着那从夜来香发呆,小孟从旁走过来:先生起来了?
嗯。沈静模糊应一声,又打个呵欠,摇摇晃晃想回卧房再倒一会。转身的时候一错眼,余光留意到廊上书房里亮着灯,不由得顿住脚步去看。
昏黄的光从门口和窗格映出来。
沈静鬼使神差的顺着长廊走过去,推开半掩的门。
只见赵衡靠在躺椅上,似正专心翻着手中一卷书册。听到门口的动静,转眼看一眼,便又凝神到书卷上,口中随意问道:睡起来了?
沈静一时有些恍惚,只觉得自己仍梦里,呆了许久,才出声道:殿下什么时候来的?
来了不多时,见你睡的沉,就没叫你。赵衡又抬起头,微微笑道,看你写的江南工事的奏报呢。
近来赵衡一直忙碌,沈静在豫王府时便知道他时常通宵达旦。算起来,回京之后,这是自己第三次见他。
当时回京路上,自己照料他的衣食倒没觉得什么,可是此时,万事平定,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
迟疑了下,他才问道:殿下伤势可好了?
左肩近来不怎么觉得疼了。赵衡抬抬右手,将手中书卷晃晃,右臂已经好了,可以拿笔了。
沈静点头:好了便好。
赵衡将奏疏放下,站起身来,望着沈静:孤来,是有件事要同你说。
沈静被他望着,心里竟隐约浮起些慌乱:殿下请讲。
赵衡走近两步,垂眼看着沈静,低声道:今日一早,孤已经同商茂时说清楚了,婚约作废。
沈静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孤不会娶商青萝。也不会娶旁的人。赵衡抬手,捉住沈静的手,紧紧握住,妙安,孤有你在身边,就足够了。
洪辰二年八月,欧阳太后之父明德公获罪,国公府被抄没,除因病死了的明德公,阖府流放。
圣上开恩免除太后连坐之罪,太后因此并没有被牵连,可是却自罚去了城外的皇恩寺茹素抄经,临行之前,把德王赵镌托付给了赵衡。
同时,商茂时荣升内阁之首,加封太子太保。
八月底,赵衡以怀念先帝为由,宣布为先帝守丧三年,取消了与商茂时之女商青萝的婚约,并封商青萝为怀县县主。
九月底,沈静因治水有功,在工部尚书苗申俭力荐之下,迁工部员外郎。
转眼又是两年过去,到了洪辰五年开春。
这三年来,朝政清明,边境安宁,风调雨顺,民丰物阜,民间渐渐有了盛世迹象,摄政王赵衡也声名日隆,百姓一片称颂之声。
往年宫中总是年初最忙,各种宫宴接连不断。今年因为太后在城外礼佛,代太后主持宫中事务的李太妃向来处事安分低调,加上年底身体欠安,宫中没有各种宴席,难得的不那么忙碌纷乱。
不管皇城中有多少故事,百姓倒是一如既往的欢喧,祝贺着又一个新年到来。京中长街上彩灯高悬,火树银花,热闹似乎更胜往年。
正月十二,花灯已经摆到了第三天,街上人流却丝毫不见减少,夜色渐深,人流如川,正热闹的时候,空中竟开始飘起零星的雪花。
一边明月高照,一边雪花飘飞,没有人想着避雪,反倒是人群中纷纷喊起了瑞雪兆丰年。
孩童们提着灯笼,举着鞭炮,追逐着飘落的雪花,更加喧闹起来。
喧沸的人声中,一辆马车从东边驶来,在城门暗处停下。一名披着玄色大氅,面上罩着半张青色面具的高大男子从马车上跳下来,转身抬手,从马车上迎下自己同样带着面具的同伴。
两人裹着披风一前一后走向热闹的灯市,时不时停下脚步,仰头赏玩着花灯上的灯谜,落落不俗的仪表引的路人时时瞩目,暗暗猜测不知是谁家的公子相偕出来游玩。
夜越来越深,雪花也渐渐飘的密了,街上人群略稀疏了些。
不知何时,原本一前一后走着的两人成了并肩而行,着黑色大氅的男子,毫不避讳的牵着身边人的手腕,漫步往前。
一路走在街上,有人当面便打量起了二人,低声议论不知是谁家的纨绔,如此放肆不羁。
街尾一处石桥,桥下飘着零落的荷花灯,桥上两侧各九根栏杆,每根栏杆上悬着一盏灯,灯上一个字谜。有人在桥头卖梅花,一边卖一边吆喝:桥上二九个字谜,哪位全猜出来,便送一束红梅!寓意长长久久,红红火火!
黑氅男子听了这叫卖似乎颇有兴致,迎着众人瞩目,牵着身边的人径自迈步上了桥,顺着栏杆一盏一盏猜了起来,把两侧栏杆灯谜猜遍了,便拉着同伴到卖花人那里去取梅花。
卖花人递出花束,笑着恭维道:两位是今日第一份把字谜全猜中的,高才啊!
赵衡笑着接过来:多谢。
身后多有人围观,不知道是谁,此时忽然用不避人的声调酸道:两个男人牵着手,算什么高才?
赵衡回头,循声看向对方。
沈静觉察赵衡不悦,轻拍他的手臂:今日出来为了高兴,不必理会这些。
赵衡应了一声,仍旧牵着他,转头往桥上去。
走到桥中间,他忽然停住脚步,转身低头看向沈静。
沈静抬头,疑惑低声问道:殿下?
赵衡不顾身后川流人群,双手握紧沈静的手:妙安。孤知道这几年来,你为孤受了不少委屈。
种种流言蜚语,连他高高在上都不知听过几次,何况身处其中的沈静?
沈静闻言心中一暖,微笑着低声道:殿下这是哪里的话?我并未觉得受什么委屈
话音未落,就见赵衡抬手将面具摘下来,手臂一扬掷进河中,泼溅起的水花,激的莲花灯摇曳起伏。
沈静嶼、汐、團、隊、獨、家。愣住,面具后双目瞠大。
赵衡长眉飞扬,唇角也轻轻扬起,俊朗面孔光彩熠熠,拉着他转身往桥下迈步而去:今日里,孤要与你正大光明的走一走。
迎着渐密的风雪,他一手握着梅枝,一手牵着沈静,袍角翻飞,大步走向对面的长街。
暗中尾随的侍卫,此时顾不得隐匿身影,纷纷现身追了上去。人群中有人认出那张面孔,却又不敢确认,低声猜测着:那一位是摄政王?
满街灯火流光溢彩,远远近近爆竹声中,一轮明月高悬。
两道并肩的颀长身影相偕,穿过风雪,渐渐在人群中走远。
全文完。
第105章 番外豫王妃
洪辰三年秋, 朝中明德公作乱的风浪已经完全平息,商茂时刚晋为首辅, 春风得意, 十分兢兢业业。
冬初,鞑子犯边, 孙平与曹丰分别督宣、蓟二府,连获大捷, 曹丰受封复北将军, 曹丰擢为三品, 督南京大营。
朝中安定, 边境安稳, 赵衡终于结束忙碌不堪的日子,得了几分闲暇。
这天黄昏下起大雪,到天黑时分,外头已经积了厚厚一层。正好厨房有前日曹丰送来的两条冻鱼,沈静便亲自下厨, 熬了满满一锅鱼片姜丝粥。
入夜之后,主仆二人在西边炕屋里,关起门来,正热乎乎就着腌菜喝着粥,外面便传来拍门声。
小孟一听,立刻端碗仰头将粥喝净了,烫的嘘了几声,起身笑道:这个时候, 必定是殿下来了。先生等着,我去开门。
沈静放下碗也起身,还未到门口,果然见赵衡掀起里间帘子进来,一边解着身上披风一边笑道:好香。
沈静接过披风搭在一旁,坐在桌边又盛了一碗粥,推到对面:做了锅鱼片粥。殿下尝尝。
赵衡在炕桌旁坐下,勺子入口尝了尝,点头道:咸淡适口,十分鲜香。
两人对坐各自喝了半碗粥,赵衡才放下勺子:今日没上值去?还有闲心在家煮粥。
晌午去了衙门一趟。左右也没我什么事,苗尚书早早就放我回来了。沈静笑道,位卑言轻,反而自在惬意,不像殿下日理万机。
工部今年最拿得出手的功劳,不就是你为苗申俭挣来的?不光是工部,连孙平曹丰也该谢你。要不是今秋江南粮食丰收,他们哪来的底气,一口气把鞑子撵出去二百里地?赵衡笑着,欠身将沈静的手拽过来,摊在桌面上,用手指点着,好好的一双拿笔的手,如今都成磨这样了,苗申俭要是识相,正该好好嘉奖你一番,然后放你在家好好养一阵子。
沈静笑着抽回手,指指碗里的鱼片:曹督军已经谢过了。这就是曹督军昨日送来的两条鲜鱼。
就他精明,两条鱼就打发了你。赵衡笑着,一边从怀里摸出一个小盒子,一边向沈静伸手,过来。
沈静依言起身坐到赵衡身边。赵衡打开盒盖,露出里头白腻的油膏,抠了些揉在沈静手背上,缓缓揉了开来:小有不知从哪淘换来的,说这东西最能养肤的。
沈静不由笑道:殿下真是的。不过长了两块茧子,我又不是姑娘家,哪就这么娇气了?还是说殿下嫌弃我这双手粗糙了?
我哪敢嫌弃你。就怕你嫌弃我。赵衡揉搓完了,将他手放开,倚着炕桌坐了会,口气有些迟疑,有件事,一直想同你说,总不知该从何说起。
沈静起身把桌上碗筷收起来,端过一旁桌上的茶盘,倒了杯茶给赵衡,在对面坐下:什么事叫殿下也这样难为?
赵衡捧着茶喝了一口:是故去的豫王妃的事。
沈静也有些意外,顿了顿,道:不知怎么说,就不必说了。
赵衡将茶碗放下,沉默片刻,才道:人都没了,按理不该妄论已故之人。不过那日小有提醒我,说坊间此事被传的不堪,叫我有机会跟你解释一二才好。我想了想,他说的也是。
他抬头看着沈静:孤既然打算同你守一辈子,自然不能叫你以后心里横着这一根刺。
沈静听得心头一暖:有殿下这句话,多少刺也消弭了。
赵衡挑眉,看他一眼:这么说来,还是有刺了。
沈静不知该怎么说。
从前那位豫王妃,是如今礼部尚书徐文之女。那位豫王妃早已去了几年,据说还是死于非命,如今徐文还是好好做着礼部尚书,位高权重,可见赵衡对那位故去的王妃,仍存着些旧情。
说完全不介怀是不可能的,可是隔三差五就会听同僚提起这些,难免也会有一二分别扭。
赵衡隔着桌子,伸手捏了捏沈静的手,开始讲起从前的事。
故豫王妃,闺名叫做徐颖,是礼部尚书徐文的嫡女。是我十七岁那年,皇兄为我做定的这门亲事。
那是我刚到宁夏头一年。皇兄登基不久,举步维艰。我那时一心想着早日在军中历练出头,能为皇兄所用。忽然一日皇兄便写信来,说给我择定了一位王妃,是徐家的女儿,比我大一岁,叫我回去成礼。
我当时对这事并没有什么主张,只觉得皇兄既然定了,那必定有他的道理,便赶回了京城。
回来以后,皇兄跟我说,他需要借徐贤和徐文的力徐贤是徐文的兄长,如今早已告老,当时也是一位阁老所以才选了徐文女儿做这个王妃。不过他也叫皇嫂就是铭儿的母亲,如今的太妃,那时欧阳皇后还没有入宫替我相看过了,说这位徐小姐知书达理,品性端庄,容貌出众,也不算辱没了王妃这个名分。
我那时觉得有些仓促不安,不过既然皇兄已经定了,我也没再说什么。从早我就知道,横竖自己是要娶个王妃的,娶谁不是娶?皇兄既然看好了,徐家的小姐未见得就比别家的小姐更不好。
恋耽美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145429/307336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