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22 章
推荐阅读: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坏毒、恶女训狗手册、重来又如何 (1V2 高H)、临时夫妻(nph)、我,恶女,只训狗不救赎(快穿 1VN)、静海旖旎(校园高H)、记忆之场、就算知道是绿茶也会上钩(强制nph)、掏心(强制爱1v1)、
杨家将的历史真相(出书版) 作者:张永廷
第 22 章
三 白马关:神奇战马能退敌
白马关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冯家峪以北15公里处,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原称“三关口”。白马关由南北两道关墙组成。当地百姓称南墙为头道关,北墙为二道关,现在新建公路穿关而过,城堡大部已经毁坏,部分城墙和上书“白马关堡”的城门洞仍然保留下来。
关于白马关,有两个民间故事。
第一个故事与杨六郎有关。
密云番字牌村北有一条大川叫野马川,古时候这里地势复杂,河水咆哮奔流,两岸壁岩陡峭。有一匹异常凶猛剽悍的野马经常出没于山林与河水之中,这匹马见物就咬,逢人便踢,为此很多人都不敢打此经过。
一次,杨六郎打仗路过此地,看到白色的野马在河川里嬉戏,他细看之下发现那是难得的宝马良驹,凭着过人的胆识,六郎从岸上跃起,飞身去骑,野马凶性发作,一声长鸣跃出水面。杨六郎抓住马鬃,挥起马鞭,不为所动,马跑得越快,他抽得越狠,最后将这匹宝马收为坐骑。
白龙马跟随六郎南征北战,驰骋疆场,立下了汗马功劳,辽人只要看到杨六郎的战马就会望风而逃。有一次,辽军准备进犯中原,而六郎正转战雁北,无暇分心,便把这匹马放在了现在白马关的关口上,辽兵奔袭到此认出杨延昭的白龙马,吓得抱头鼠窜,不战而败。从此,传出了白龙马独守“三关口”的动人故事,这个关口因而也被称为“白马关”。
明代修补长城,在关口上又修建了一座城池,城门口上方一块汉白玉石上,镌刻着“白马关堡”四个大字。
在昌平区关沟的石佛寺隧道西洞口半山腰的峭壁上,有一尊人工雕刻的佛像,石像两米多高,传说那是镇守三关抗辽大元帅杨延昭的影像,因而得名“六郎影”。不远处,还残留着一处断壁残墙的遗迹,据说是杨六郎当年所筑的“拦马墙”,用以屯兵养马,为再战辽兵积蓄力量。
与杨家将有关的地名还有很多,在延庆、平谷、大兴、门头沟、房山等区县都有与杨家将有关的传说和地名。如此众多活灵活现的杨家将故事与北京地名有关,似乎北京周边当年应该有过宋辽间的激烈且频繁的交战。
但事实却不尽然。宋时北京称为幽州,北宋建国之初,辽国势力已经非常强大,自从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之后,北京一直控制在辽人手中。北宋初年,宋朝皇帝也曾试图收复幽云十六州,但经高梁河一役,宋军大败,此后多年一直被辽人逼迫,从没有染指过北京。高梁河位于今天北京的魏公村一带,杨业父子当时刚从北汉归降,是否参与过那场战斗已无史料可考。
此后,在宋辽并存的那些年代,双方基本上都在霸州到雄州一线对峙,杨家将进驻北京的几率等于零,杨家将抗辽的主战场在山西和河北中西部,往北最远处也不过是在易水河一带,也就是今天河北省的易县、涞源、涿州、霸州和雄县附近。杨六郎镇守的“三关”(瓦桥关、益津关、淤口关)也在这一带,而白马关古时也称三关,很可能有人将此三关与彼三关发生了混淆。另一个无法证明杨家将到过北京的根据是,除了口口相传的故事之外,北京各区县的地方志中都没有关于杨家将活动的确切记载。
既然如此,为什么会在京郊地区有这么多关于杨家将的传说和地名呢?
杨业战死后,其事迹“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因为敬仰杨家将,人们在他们活动和战斗过的地方,甚至于他们不曾到过的地方,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地名,这是他们能够想到的最隆重、最持久的缅怀和纪念,尽管有时这种缅怀和纪念有点“无中生有”的味道。
古北口杨无敌庙当属“无中生有”的典范,天波府也是某种程度上的“无中生有”。
值得注意的是,有关杨家将传说的北京地名,大多出现在明代以后。那时,杨家将故事经过宋元两代的不断加工与充实已达到了一个成熟的高峰。明朝所处的周边环境与杨家将时代有很多相似之处。北宋的威胁主要来自于辽,明时的威胁更多地来自于满洲。不过宋时的边防在河北山西一带,而明朝时,京城已迁至北京,满洲的崛起不断威胁着北部边防,北京自然也更直接地感受到了这种威胁。
有专家做过统计,从宋到清,有关杨家将活动的遗址、遗迹和世人为他们所建的祠庙,仅陕西、山西、河北就多达200余处。特别是在明清两代,由于杨家将题材的文艺作品极度兴盛,杨家将故事流传更为广泛,在乡间民野有时到了真假难辨的地步,很多据传说、附会而来的遗址、祭礼祠庙,甚至于文学艺术作品中虚构杜撰的杨家将故事也大量地进入地方志等各种文献,以史料的形式得以保存。
这种情况非常普遍,清代就已有学者对此有了清醒的认识。康熙年间《延绥镇志》的主编谭吉聪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即今闻杨六郎之名,犹天下相与咨嗟叹息,而想见其猛概矣!甚有谓其部将有焦赞、孟良者,一居于延安嘉岭,为孟良寨;一居于延安之清凉为焦赞寨。此,非闻杨六郎之名,可谓其目如车轮者乎?更可异者,以李全之妻杨氏善梨花枪,亦谓之杨家女将,有若六郎之妹。然夫六郎生于太平之时,四娘叛于嘉定之际,相去二百余年,而牵合附会乃尔,甚矣!
时光流逝、物去人非,多少往事散落在落花流水之中了无痕迹,但杨家将东征西讨、抗敌卫国的英雄事迹,却寄托在高山大河之中,深入到民间乡野之间,世代相传,不断光大。
第九章 佘太君:真实不是你想象
作为“杨门女将”的核心人物,佘太君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故事传说中,佘太君是个叱咤风云的女英雄,原名佘赛花,是北宋名将老令公杨继业之妻。佘赛花巾帼不让须眉,少年时便与普通的大家闺秀不同,不爱红装爱武装。她性机敏、善骑射,精兵法、通谋略,以戍边御侵、保卫疆域、守护中原为己任,助杨继业屡立战功。杨继业殉国后,她的几个儿子也先后为国捐躯,西夏入侵时,她以百岁高龄挂帅出征,率领十二寡妇大破敌军。
这个佘太君的形象感人至深,但史书中关于她的记述少之又少,佘太君究竟何许人也,她到底是艺术虚构,还是确有其人?
一 传说中的女英雄
中国历来的先贤,无论文人还是武将,大都是男人扬名,女人无名。比如关公几乎无人不知,但关夫人却无人能晓。杨家将则不同,男将与女将齐名,女将的声威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盖过男将。提起杨家将,没有不知道佘太君、穆桂英的,没有杨门女将,杨家将就不会那么动人,就要逊色很多。对杨门女将的描述最早不是见于史书,而是出于戏剧故事。元代杂剧《谢金吾诈拆清风府》,出现了杨门女将的第一个人物佘太君。她第一次出场时人物形象很弱,纯粹是一老年女性,被人一推就能摔坏,遇事只会哭泣。
到了明代,杨门女将故事精彩迭出,“佘太君”也焕发出新的光彩。佘太君与杨业一同出战,各打一旗,同放光芒,并称“令公令婆”,其勇武不让须眉。在北汉主被困太原,杨业染病不能出战之时,佘令婆一人率军前往救主。她力敌四将毫无惧色,箭伤潘美、刀斩二洪,越战越勇,宋将胆战心惊,无人能挡,终使太原得以保全。这种勇武刚强的传说形象,在那个要求女性深居闺阁、行不露足、笑不露齿的时代,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当然,佘太君也有软弱的一面,在谢金吾要拆天波楼与六郎相见时不觉“两泪汪汪”,在六郎因久不能破天门阵“昏闷倒地”之时,佘太君竟完全失去理智地“放声大哭”。从力敌四将到时常爱哭,佘太君的形象有血有肉,非常丰满。
提到“佘太君”,必然要涉及她与杨业的姻缘。“佘赛花”是如何与杨继业结为夫妇的,有多个版本的传说,最典型的故事源于“七星庙”。七星庙位于现今陕西榆林府谷县。
相传五代时期,分别镇守麟、府二州的杨家将和佘家军不和,经常大动干戈。一次双方再次刀枪相向,杨家出战的是小将杨继业,佘家是女将佘赛花。两人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时已傍晚,天色渐暗,佘赛花卖一个破绽,调马便走。杨继业一心想活擒对手,紧追不舍。马至七星庙,佘赛花下马进殿,杨继业尾随而入,不料佘赛花躲在门后出其不意地将他生擒。此时夜幕降临,两人只得在殿内休息等待天明,佘赛花仰慕杨继业英名多时,杨继业也耳闻佘赛花多次,攀谈之下,两人渐生情愫,相见恨晚,在庙中订下百年之好。庙中七星为之感动,后来依次投胎,成了杨家七虎。佘、杨两家至此也化干戈为玉帛,为保国卫疆立下汗马功劳。
这个故事后来被演绎成多种版本的戏剧,内容大同小异,有的又有所发展。清代宫廷大戏《昭代箫韶》中便有《七星庙》。当时京剧盛极一时,地方戏争相效仿,很多剧种都有佘太君的戏,比较有名的是豫剧《佘赛花招亲》。
另一版本的结缘故事出自清人佘明逵编制的《佘氏大族谱》,这部书不仅讲述了佘寨花与杨继业成亲的故事,还探究了佘姓的起源。
佘姓并不是一个常见姓氏,出现也比较晚,人口总数不多,没有跻身百名人口大姓之列。汉代以前无佘氏,所以周、春秋、战国时代都无“佘”氏记载。唐朝时,蒙古族人铁木尔参加朝廷的科举应试,迁居河南开封,改为汉姓“佘”,这是最早的一支佘姓。到了五代时的后周,铁木尔的后人佘志龙镇守雁门关,约在960年前后举家迁往内蒙古大佘(天镇县)。
在这部书里,大佘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当时的佘王城就设在此处。杨业攻打佘王城时,佘王派女儿佘赛花出战,两人都有一身好武艺,几次交手不分胜负,双方在交战中互生爱慕,最后私定了终身。由于这层关系,佘王投靠了大宋。后来,佘王城又被辽国萧太后攻破。多年后,佘太君领兵出征,宋军重新夺回此地,佘太君筑城驻军。人们为了纪念佘太君,把佘王城叫做佘太城。
按照这部族谱的说法,佘太君的父亲是佘讽,为雁门关守将。她有四个叔父,佘文斌(洪州佘姓始祖)、佘刚(菏州佘氏始祖)、佘赫(1100年迁安徽铜陵)、佘起(迁江西丰城)。佘赛花善使“走线铜锤”,关键时刻出手,让人防不胜防。和杨业结亲后,她随夫到了北汉,居住在太原“杨府”(府西街)。夫君于边关打仗,她在府内组织男女仆人、丫环习武,这些人的武技和忠勇之气个个都不亚于边关的士兵。
上述观点都是传说,无证可考,真假难辨,而《佘氏大族谱》为私人所编,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不够权威,牵强附会的地方很多。传说中的佘太君英勇神奇,但故事终归是故事,佘太君究竟何许人也?有关佘太君是否为杨业之妻、是否为历史真实人物的争论一直存在,众说纷纭,分歧很大。
二 真假佘太君之辨
佘太君是否为真实的历史人物,历史记载模糊不清。
关于佘太君,清以前的史料从未提及。地方志中,明代成化时期的《山西通志》只记载了杨家三代,没有佘太君。到了清代,地方志才出现了有关佘太君的记载,有人认为佘太君为杨令公之妻,并称“佘为折”之误,甚至认为佘太君是宋初的晋北大家族折德扆之女。在现今佘太君墓所在地,山西保德县折窝村和陕西白鹿县佘家坡头村一带,流传着佘太君改姓的故事:
佘太君本不姓佘,原姓“折”,在长期征战过程中,折太君有感于丈夫和儿子都为国战死沙场,为了图个吉利,便将“折”改为同音的“佘”字,意在子孙福禄有余,由她一人承受外来之灾。这是“折太君”为何变成“佘太君”的一种解读。
最早推断折太君是历史人物,并且是杨业之妻的,出自于清代乾隆年间的《乾隆一统志》和《保德州志》,都称有“佘太君墓”,在“州南四十里折窝村北”。《保德州志·人物·列女》记载,“杨业娶府州折氏,称太君。其父为麟州刺史,又为火山节度使,业后为代州刺史,皆距此不远,故缔缘烟卜地于此与?”其实《保德州志》对自身的这段记载也是存有疑问的,所以句尾用的是疑问语气,但后人为了证明佘太君的真实性,便断章取义,以讹传讹了。
光绪十年续修《岢岚州志》,沿用了《保德州志》的说法,而且又有新的发展,增加了佘太君为夫伸冤的情节,内容更加丰富。其中的《节妇》卷称,“杨业妻折氏,业初名刘继业,仕北汉……娶折德扆女。后归宋,赐姓杨。折性敏慧,尝佐业立战功,号杨无敌,后业战死于陈家谷。潘美、王侁畏罪欲掩其事,折上疏辩夫力战获死之由,遂削二人爵,除名为民。”
《岢岚州志》的这段记载,史实与传说混杂。关于杨继业的描述基本上符合事实,但对佘太君替夫申冤和潘美的记述则更多地与民间传说相近,与历史真实相远。潘美当时只被削去了三个虚官,仍是朝廷宠臣,“除名为民”那是故事的说法,没有事实依据,这是常识性的错误。很显然《岢岚州志》的记录不完全依据可靠史料,内中收录了一些故事传说,也正因为此,很多人对《岢岚州志》的可信度并不认同。
有关杨业之妻佘太君的信息实在太少,《保德州志》和《岢岚州志》的出现算是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所以尽管内容多有谬误,还是被广泛引用。清代的一些文史学者根据方志所载对折太君加以肯定,毕沅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的状元,在其所著的《关中金石记》中称,“考折太君,杨继业妻,折德扆女也,墓在保德州折宭村”。近代学者李慈铭(18301894年),在《越缦堂诗话》中也说,曾发现过折太君墓碑等等,但并没有记录碑文。其实他俩既未见墓碑,更不见碑文,不过是根据听闻和地方志引申而已。
折太君墓的说法并不可信,在这一观点产生的当时就备受质疑,被认为是清人的自我炫耀和信口开河,因为那根本不符合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山西乃至中国古代都有个传统,嫁出去的姑娘如同泼出去的水,不可能死后回娘家安葬,这是古人之大忌。如果真有佘太君墓,也不可能在其娘家,而应该在杨家,折太君墓演义附会的成分太浓。
孔另镜的《中国小说史料·杨家将》也沿用了前人的说法,认为杨业娶了府州永安军节度使折德扆之女,在山西保德州折窝村有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建成的折太君墓,也就是说佘太君至少在1010年之前就已去世,如果此说成立,百岁挂帅的说法就很荒唐。《杨家城和杨家将》则讲,杨业殉国后“奸贼仍然诬蔑他。直到后来折太君上书控诉,老将军的冤屈才得以昭雪”。所谓“奸贼仍然诬蔑他”、“折太君上书控诉”之类,史无实据,不过是小说、戏曲和传说中的情节。
事实上,杨业牺牲后,宋太宗一点都没有耽搁,只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将事情调查清楚,将王侁、刘文裕革职,潘美削职,追赠杨业为“太尉、大同军节度使”,“赠布帛千尺,粟千石”。应该说这件事处理得效率很高,不存在“折太君上书控诉”再昭雪的问题。再说杨业全军覆没,杨业之妻既未参与军事决策,又未参加战斗,她身居后方如何得知杨业被害,如何取得证据?若要控诉,属于空口无凭,很难做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清人有私人笔记讲到折氏善骑射,其功力远在一般人之上。康基田的《晋乘搜略卷二十》记载,“乡里世传,折太君善骑,婢仆技勇过于所部,用兵克敌如蕲王夫人之亲援桴鼓然”,人们把佘太君比作蕲王韩世忠的夫人梁红玉,梁红玉是南宋人,佘太君若真有其人的话,应该活在北宋,用后人比先人,怎么看都有点奇怪,可见这个所谓的世传,不会早于南宋。
康基田和梁绍壬把对佘太君的记载来源,限定为“乡传”和“世传”,也就是说有关折太君的事迹,是来源于世俗传说,于史无凭。梁绍壬甚至发出疑问,“称杨老令婆曰佘太君,不知何本?”康基田则直截了当地指出,经“考证史”,折太君“不传其事,姑阙所疑”。
对佘太君是否为真实人物的质疑从未间断,人们也一直怀疑保德县是否有折窝村、折窝村是否有“佘太君墓”、杨业妻是否为折德扆女等等,这一连串的疑问都没有历史依据证实,只能依靠推测得出结论。如果佘太君真为宋初的历史人物,且英勇无敌而又敢于为夫申冤,这样的女中豪杰,即便正史不载,广为纪录的时事政治、遗闻轶事的宋人笔记,也不可能只字不提。反而偏偏是到了清代,离事发当时的宋朝已相当遥远,佘太君的事迹才进入史料,这不是很奇怪和难以令人相信的事吗?
既然有人认定佘太君是折德扆之女,我们不妨考察一下折氏是个什么样的家族。《五代史》有折氏宗族传记。折家数代东抗契丹,西御西夏,号称“折家军”,折氏“独据府州,控扼西北,中国赖之”,“夏人畏之,益左厢兵,专以当折氏”,“自从阮而下,继生名将,世笃忠贞,足为西北之捍,可谓无负于宋者矣”。
第 22 章
恋耽美
第 22 章
三 白马关:神奇战马能退敌
白马关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冯家峪以北15公里处,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原称“三关口”。白马关由南北两道关墙组成。当地百姓称南墙为头道关,北墙为二道关,现在新建公路穿关而过,城堡大部已经毁坏,部分城墙和上书“白马关堡”的城门洞仍然保留下来。
关于白马关,有两个民间故事。
第一个故事与杨六郎有关。
密云番字牌村北有一条大川叫野马川,古时候这里地势复杂,河水咆哮奔流,两岸壁岩陡峭。有一匹异常凶猛剽悍的野马经常出没于山林与河水之中,这匹马见物就咬,逢人便踢,为此很多人都不敢打此经过。
一次,杨六郎打仗路过此地,看到白色的野马在河川里嬉戏,他细看之下发现那是难得的宝马良驹,凭着过人的胆识,六郎从岸上跃起,飞身去骑,野马凶性发作,一声长鸣跃出水面。杨六郎抓住马鬃,挥起马鞭,不为所动,马跑得越快,他抽得越狠,最后将这匹宝马收为坐骑。
白龙马跟随六郎南征北战,驰骋疆场,立下了汗马功劳,辽人只要看到杨六郎的战马就会望风而逃。有一次,辽军准备进犯中原,而六郎正转战雁北,无暇分心,便把这匹马放在了现在白马关的关口上,辽兵奔袭到此认出杨延昭的白龙马,吓得抱头鼠窜,不战而败。从此,传出了白龙马独守“三关口”的动人故事,这个关口因而也被称为“白马关”。
明代修补长城,在关口上又修建了一座城池,城门口上方一块汉白玉石上,镌刻着“白马关堡”四个大字。
在昌平区关沟的石佛寺隧道西洞口半山腰的峭壁上,有一尊人工雕刻的佛像,石像两米多高,传说那是镇守三关抗辽大元帅杨延昭的影像,因而得名“六郎影”。不远处,还残留着一处断壁残墙的遗迹,据说是杨六郎当年所筑的“拦马墙”,用以屯兵养马,为再战辽兵积蓄力量。
与杨家将有关的地名还有很多,在延庆、平谷、大兴、门头沟、房山等区县都有与杨家将有关的传说和地名。如此众多活灵活现的杨家将故事与北京地名有关,似乎北京周边当年应该有过宋辽间的激烈且频繁的交战。
但事实却不尽然。宋时北京称为幽州,北宋建国之初,辽国势力已经非常强大,自从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之后,北京一直控制在辽人手中。北宋初年,宋朝皇帝也曾试图收复幽云十六州,但经高梁河一役,宋军大败,此后多年一直被辽人逼迫,从没有染指过北京。高梁河位于今天北京的魏公村一带,杨业父子当时刚从北汉归降,是否参与过那场战斗已无史料可考。
此后,在宋辽并存的那些年代,双方基本上都在霸州到雄州一线对峙,杨家将进驻北京的几率等于零,杨家将抗辽的主战场在山西和河北中西部,往北最远处也不过是在易水河一带,也就是今天河北省的易县、涞源、涿州、霸州和雄县附近。杨六郎镇守的“三关”(瓦桥关、益津关、淤口关)也在这一带,而白马关古时也称三关,很可能有人将此三关与彼三关发生了混淆。另一个无法证明杨家将到过北京的根据是,除了口口相传的故事之外,北京各区县的地方志中都没有关于杨家将活动的确切记载。
既然如此,为什么会在京郊地区有这么多关于杨家将的传说和地名呢?
杨业战死后,其事迹“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因为敬仰杨家将,人们在他们活动和战斗过的地方,甚至于他们不曾到过的地方,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地名,这是他们能够想到的最隆重、最持久的缅怀和纪念,尽管有时这种缅怀和纪念有点“无中生有”的味道。
古北口杨无敌庙当属“无中生有”的典范,天波府也是某种程度上的“无中生有”。
值得注意的是,有关杨家将传说的北京地名,大多出现在明代以后。那时,杨家将故事经过宋元两代的不断加工与充实已达到了一个成熟的高峰。明朝所处的周边环境与杨家将时代有很多相似之处。北宋的威胁主要来自于辽,明时的威胁更多地来自于满洲。不过宋时的边防在河北山西一带,而明朝时,京城已迁至北京,满洲的崛起不断威胁着北部边防,北京自然也更直接地感受到了这种威胁。
有专家做过统计,从宋到清,有关杨家将活动的遗址、遗迹和世人为他们所建的祠庙,仅陕西、山西、河北就多达200余处。特别是在明清两代,由于杨家将题材的文艺作品极度兴盛,杨家将故事流传更为广泛,在乡间民野有时到了真假难辨的地步,很多据传说、附会而来的遗址、祭礼祠庙,甚至于文学艺术作品中虚构杜撰的杨家将故事也大量地进入地方志等各种文献,以史料的形式得以保存。
这种情况非常普遍,清代就已有学者对此有了清醒的认识。康熙年间《延绥镇志》的主编谭吉聪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即今闻杨六郎之名,犹天下相与咨嗟叹息,而想见其猛概矣!甚有谓其部将有焦赞、孟良者,一居于延安嘉岭,为孟良寨;一居于延安之清凉为焦赞寨。此,非闻杨六郎之名,可谓其目如车轮者乎?更可异者,以李全之妻杨氏善梨花枪,亦谓之杨家女将,有若六郎之妹。然夫六郎生于太平之时,四娘叛于嘉定之际,相去二百余年,而牵合附会乃尔,甚矣!
时光流逝、物去人非,多少往事散落在落花流水之中了无痕迹,但杨家将东征西讨、抗敌卫国的英雄事迹,却寄托在高山大河之中,深入到民间乡野之间,世代相传,不断光大。
第九章 佘太君:真实不是你想象
作为“杨门女将”的核心人物,佘太君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故事传说中,佘太君是个叱咤风云的女英雄,原名佘赛花,是北宋名将老令公杨继业之妻。佘赛花巾帼不让须眉,少年时便与普通的大家闺秀不同,不爱红装爱武装。她性机敏、善骑射,精兵法、通谋略,以戍边御侵、保卫疆域、守护中原为己任,助杨继业屡立战功。杨继业殉国后,她的几个儿子也先后为国捐躯,西夏入侵时,她以百岁高龄挂帅出征,率领十二寡妇大破敌军。
这个佘太君的形象感人至深,但史书中关于她的记述少之又少,佘太君究竟何许人也,她到底是艺术虚构,还是确有其人?
一 传说中的女英雄
中国历来的先贤,无论文人还是武将,大都是男人扬名,女人无名。比如关公几乎无人不知,但关夫人却无人能晓。杨家将则不同,男将与女将齐名,女将的声威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盖过男将。提起杨家将,没有不知道佘太君、穆桂英的,没有杨门女将,杨家将就不会那么动人,就要逊色很多。对杨门女将的描述最早不是见于史书,而是出于戏剧故事。元代杂剧《谢金吾诈拆清风府》,出现了杨门女将的第一个人物佘太君。她第一次出场时人物形象很弱,纯粹是一老年女性,被人一推就能摔坏,遇事只会哭泣。
到了明代,杨门女将故事精彩迭出,“佘太君”也焕发出新的光彩。佘太君与杨业一同出战,各打一旗,同放光芒,并称“令公令婆”,其勇武不让须眉。在北汉主被困太原,杨业染病不能出战之时,佘令婆一人率军前往救主。她力敌四将毫无惧色,箭伤潘美、刀斩二洪,越战越勇,宋将胆战心惊,无人能挡,终使太原得以保全。这种勇武刚强的传说形象,在那个要求女性深居闺阁、行不露足、笑不露齿的时代,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当然,佘太君也有软弱的一面,在谢金吾要拆天波楼与六郎相见时不觉“两泪汪汪”,在六郎因久不能破天门阵“昏闷倒地”之时,佘太君竟完全失去理智地“放声大哭”。从力敌四将到时常爱哭,佘太君的形象有血有肉,非常丰满。
提到“佘太君”,必然要涉及她与杨业的姻缘。“佘赛花”是如何与杨继业结为夫妇的,有多个版本的传说,最典型的故事源于“七星庙”。七星庙位于现今陕西榆林府谷县。
相传五代时期,分别镇守麟、府二州的杨家将和佘家军不和,经常大动干戈。一次双方再次刀枪相向,杨家出战的是小将杨继业,佘家是女将佘赛花。两人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时已傍晚,天色渐暗,佘赛花卖一个破绽,调马便走。杨继业一心想活擒对手,紧追不舍。马至七星庙,佘赛花下马进殿,杨继业尾随而入,不料佘赛花躲在门后出其不意地将他生擒。此时夜幕降临,两人只得在殿内休息等待天明,佘赛花仰慕杨继业英名多时,杨继业也耳闻佘赛花多次,攀谈之下,两人渐生情愫,相见恨晚,在庙中订下百年之好。庙中七星为之感动,后来依次投胎,成了杨家七虎。佘、杨两家至此也化干戈为玉帛,为保国卫疆立下汗马功劳。
这个故事后来被演绎成多种版本的戏剧,内容大同小异,有的又有所发展。清代宫廷大戏《昭代箫韶》中便有《七星庙》。当时京剧盛极一时,地方戏争相效仿,很多剧种都有佘太君的戏,比较有名的是豫剧《佘赛花招亲》。
另一版本的结缘故事出自清人佘明逵编制的《佘氏大族谱》,这部书不仅讲述了佘寨花与杨继业成亲的故事,还探究了佘姓的起源。
佘姓并不是一个常见姓氏,出现也比较晚,人口总数不多,没有跻身百名人口大姓之列。汉代以前无佘氏,所以周、春秋、战国时代都无“佘”氏记载。唐朝时,蒙古族人铁木尔参加朝廷的科举应试,迁居河南开封,改为汉姓“佘”,这是最早的一支佘姓。到了五代时的后周,铁木尔的后人佘志龙镇守雁门关,约在960年前后举家迁往内蒙古大佘(天镇县)。
在这部书里,大佘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当时的佘王城就设在此处。杨业攻打佘王城时,佘王派女儿佘赛花出战,两人都有一身好武艺,几次交手不分胜负,双方在交战中互生爱慕,最后私定了终身。由于这层关系,佘王投靠了大宋。后来,佘王城又被辽国萧太后攻破。多年后,佘太君领兵出征,宋军重新夺回此地,佘太君筑城驻军。人们为了纪念佘太君,把佘王城叫做佘太城。
按照这部族谱的说法,佘太君的父亲是佘讽,为雁门关守将。她有四个叔父,佘文斌(洪州佘姓始祖)、佘刚(菏州佘氏始祖)、佘赫(1100年迁安徽铜陵)、佘起(迁江西丰城)。佘赛花善使“走线铜锤”,关键时刻出手,让人防不胜防。和杨业结亲后,她随夫到了北汉,居住在太原“杨府”(府西街)。夫君于边关打仗,她在府内组织男女仆人、丫环习武,这些人的武技和忠勇之气个个都不亚于边关的士兵。
上述观点都是传说,无证可考,真假难辨,而《佘氏大族谱》为私人所编,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不够权威,牵强附会的地方很多。传说中的佘太君英勇神奇,但故事终归是故事,佘太君究竟何许人也?有关佘太君是否为杨业之妻、是否为历史真实人物的争论一直存在,众说纷纭,分歧很大。
二 真假佘太君之辨
佘太君是否为真实的历史人物,历史记载模糊不清。
关于佘太君,清以前的史料从未提及。地方志中,明代成化时期的《山西通志》只记载了杨家三代,没有佘太君。到了清代,地方志才出现了有关佘太君的记载,有人认为佘太君为杨令公之妻,并称“佘为折”之误,甚至认为佘太君是宋初的晋北大家族折德扆之女。在现今佘太君墓所在地,山西保德县折窝村和陕西白鹿县佘家坡头村一带,流传着佘太君改姓的故事:
佘太君本不姓佘,原姓“折”,在长期征战过程中,折太君有感于丈夫和儿子都为国战死沙场,为了图个吉利,便将“折”改为同音的“佘”字,意在子孙福禄有余,由她一人承受外来之灾。这是“折太君”为何变成“佘太君”的一种解读。
最早推断折太君是历史人物,并且是杨业之妻的,出自于清代乾隆年间的《乾隆一统志》和《保德州志》,都称有“佘太君墓”,在“州南四十里折窝村北”。《保德州志·人物·列女》记载,“杨业娶府州折氏,称太君。其父为麟州刺史,又为火山节度使,业后为代州刺史,皆距此不远,故缔缘烟卜地于此与?”其实《保德州志》对自身的这段记载也是存有疑问的,所以句尾用的是疑问语气,但后人为了证明佘太君的真实性,便断章取义,以讹传讹了。
光绪十年续修《岢岚州志》,沿用了《保德州志》的说法,而且又有新的发展,增加了佘太君为夫伸冤的情节,内容更加丰富。其中的《节妇》卷称,“杨业妻折氏,业初名刘继业,仕北汉……娶折德扆女。后归宋,赐姓杨。折性敏慧,尝佐业立战功,号杨无敌,后业战死于陈家谷。潘美、王侁畏罪欲掩其事,折上疏辩夫力战获死之由,遂削二人爵,除名为民。”
《岢岚州志》的这段记载,史实与传说混杂。关于杨继业的描述基本上符合事实,但对佘太君替夫申冤和潘美的记述则更多地与民间传说相近,与历史真实相远。潘美当时只被削去了三个虚官,仍是朝廷宠臣,“除名为民”那是故事的说法,没有事实依据,这是常识性的错误。很显然《岢岚州志》的记录不完全依据可靠史料,内中收录了一些故事传说,也正因为此,很多人对《岢岚州志》的可信度并不认同。
有关杨业之妻佘太君的信息实在太少,《保德州志》和《岢岚州志》的出现算是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所以尽管内容多有谬误,还是被广泛引用。清代的一些文史学者根据方志所载对折太君加以肯定,毕沅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的状元,在其所著的《关中金石记》中称,“考折太君,杨继业妻,折德扆女也,墓在保德州折宭村”。近代学者李慈铭(18301894年),在《越缦堂诗话》中也说,曾发现过折太君墓碑等等,但并没有记录碑文。其实他俩既未见墓碑,更不见碑文,不过是根据听闻和地方志引申而已。
折太君墓的说法并不可信,在这一观点产生的当时就备受质疑,被认为是清人的自我炫耀和信口开河,因为那根本不符合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山西乃至中国古代都有个传统,嫁出去的姑娘如同泼出去的水,不可能死后回娘家安葬,这是古人之大忌。如果真有佘太君墓,也不可能在其娘家,而应该在杨家,折太君墓演义附会的成分太浓。
孔另镜的《中国小说史料·杨家将》也沿用了前人的说法,认为杨业娶了府州永安军节度使折德扆之女,在山西保德州折窝村有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建成的折太君墓,也就是说佘太君至少在1010年之前就已去世,如果此说成立,百岁挂帅的说法就很荒唐。《杨家城和杨家将》则讲,杨业殉国后“奸贼仍然诬蔑他。直到后来折太君上书控诉,老将军的冤屈才得以昭雪”。所谓“奸贼仍然诬蔑他”、“折太君上书控诉”之类,史无实据,不过是小说、戏曲和传说中的情节。
事实上,杨业牺牲后,宋太宗一点都没有耽搁,只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将事情调查清楚,将王侁、刘文裕革职,潘美削职,追赠杨业为“太尉、大同军节度使”,“赠布帛千尺,粟千石”。应该说这件事处理得效率很高,不存在“折太君上书控诉”再昭雪的问题。再说杨业全军覆没,杨业之妻既未参与军事决策,又未参加战斗,她身居后方如何得知杨业被害,如何取得证据?若要控诉,属于空口无凭,很难做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清人有私人笔记讲到折氏善骑射,其功力远在一般人之上。康基田的《晋乘搜略卷二十》记载,“乡里世传,折太君善骑,婢仆技勇过于所部,用兵克敌如蕲王夫人之亲援桴鼓然”,人们把佘太君比作蕲王韩世忠的夫人梁红玉,梁红玉是南宋人,佘太君若真有其人的话,应该活在北宋,用后人比先人,怎么看都有点奇怪,可见这个所谓的世传,不会早于南宋。
康基田和梁绍壬把对佘太君的记载来源,限定为“乡传”和“世传”,也就是说有关折太君的事迹,是来源于世俗传说,于史无凭。梁绍壬甚至发出疑问,“称杨老令婆曰佘太君,不知何本?”康基田则直截了当地指出,经“考证史”,折太君“不传其事,姑阙所疑”。
对佘太君是否为真实人物的质疑从未间断,人们也一直怀疑保德县是否有折窝村、折窝村是否有“佘太君墓”、杨业妻是否为折德扆女等等,这一连串的疑问都没有历史依据证实,只能依靠推测得出结论。如果佘太君真为宋初的历史人物,且英勇无敌而又敢于为夫申冤,这样的女中豪杰,即便正史不载,广为纪录的时事政治、遗闻轶事的宋人笔记,也不可能只字不提。反而偏偏是到了清代,离事发当时的宋朝已相当遥远,佘太君的事迹才进入史料,这不是很奇怪和难以令人相信的事吗?
既然有人认定佘太君是折德扆之女,我们不妨考察一下折氏是个什么样的家族。《五代史》有折氏宗族传记。折家数代东抗契丹,西御西夏,号称“折家军”,折氏“独据府州,控扼西北,中国赖之”,“夏人畏之,益左厢兵,专以当折氏”,“自从阮而下,继生名将,世笃忠贞,足为西北之捍,可谓无负于宋者矣”。
第 22 章
恋耽美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14665/295028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