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养猫-(52)
推荐阅读: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死去的xp不断复活、洛水沉烟(np)、静海旖旎(校园高H)、山茶与梨(nph)、综漫快穿:当白月光专业户到来后、玩心、博弈【古代 百合】、路人甲小姐拒绝开后宫(现言NP)、春雾、
赵恒则闻言蹙起眉,淡淡道:你还是再劝劝他吧,莫要一条死路走到黑。
父亲此言差矣。赵之信出言相辩,显然是不认同赵恒则的说法,如今陛下厌恶赵家,找起麻烦来眼睛都不带眨的,纵使我们的计划成功,少了陆帅,却依旧有皇权镇压,为人臣子,除了大逆不道,哪能公然与陛下作对呢?
他给自己也倒了杯水,见赵恒则面露沉思,显然是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
便又继续道:父亲,说句实在的话,整个赵家及所有附庸,如今还是靠您一个人撑着,但是您毕竟年纪大了,还能再辛苦几年,以后的赵家又如何继续辉煌,您想过吗?
我当然想过。赵恒则捋了捋胡子,叹息道:你不愿入仕,我不曾逼迫你,但是二郎确实有些糊涂,我在的时候能事事照拂他,可我一旦致仕,他必然无法掌控朝堂,所以我只能在那之前把一切安排妥当,却不曾想又成了陛下的眼中钉。
那父亲有没有想过,直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根本上?
赵恒则眸光一凛,询问赵之信:我从未想过做谋逆之臣,你这是什么意思?
赵之信笑道:父亲放心,儿子知道您苦心谋划几十年,只是为了赵家荣光,而并非觊觎那个位置,同样的,儿子也只是有些小心思,并不敢大逆不道。
见赵恒则不说话,赵之信凑近到了他身边,低声道:父亲,儿子是想说,既然明儿喜欢陛下,您与其责骂他,让他心生反骨,倒不如成全了他。
左右他现在无心朝政之事,只顾儿女情长,如果他真能进了宫,让陛下生下一儿半女,再将其扶为储君,那以后这大孟江山自然有了咱们赵家一半,何必再畏于皇权了?
你说的这些,我不是没想过。赵恒则眉眼下压,淡淡道:但后来考虑到陛下厌恶赵家,怕迁怒到明儿身上,才让他打消这个想法。
而如今你也知道,陛下喜欢谢玉折的女儿,更不会多看你儿子一眼了,何必再推他入火坑?
阴阳调和,男欢女爱,自古是人之常情,分桃断袖也有,哪有过什么好下场。
陛下久居深宫,没见过几个好儿郎,宠幸女子只是一时之好,还是得为江山万年着想。
赵之信完全不信女人之间能有什么两心相许,他对自己的儿子还是很有信心,又对赵恒则道:父亲还是早下定断,只怕觊觎中宫的人,可不止明儿一个。
赵恒则又沉默半晌,终于还是被他说服,沉默着点了点头。
赵之信道:既然如此,那就先从解决谢家女开始,父亲一定要在陛下找到人之前行动,要不然这口锅可就甩不到陆帅身上了。
父子二人相视一望,眼睛里都闪烁着志在必得。
第73章 舅甥
赵太妃在泰安宫自省三日,终于做出了选择。
她还是很有骨气,诚然以庶人之身回到赵家养老,肯定要比去庵里修行要舒服得多,但她为了保住太妃的身份,还是选择了修行。
临走之前,她对姜照唯一提出来的条件,就是希望日后的清修能够洗清她犯下的一切罪孽,希望姜照能允许她百年之后能入皇陵,与先帝同葬。
对于这个条件,姜照甚至没有考虑,就欣然同意了。
她不关心赵太妃的真实目的究竟是对先帝深情不改,还是始终放不下先帝宠妃的身份,反正先帝墓室空棺多的是,再多几个太妃也能够装下。
谈妥之后,姜照还是良心大发把赵太妃的出宫由头美化了一下,没说她是去修行赎罪的,而是说她是思念先帝,郁郁寡欢,自请去庵里为先帝祈福,也为大孟江山祈福。
送走赵太妃之后,姜照又下了两道圣旨。
一是斥责五公主姜溪目无尊长,欺侮姐妹,败坏皇家名声,而其母瑾太妃担了个管教不严之罪,勒令母女二人闭门思过,时期未定,无诏不可出寝宫。
二是给四公主姜茵定了封号安宜,赐居初云殿,因姜茵还未苏醒,便只是口头下诏,命内务府裁制新衣,等姜茵病愈再行册封典礼。
因礼部尚书钱成业下了大狱,典礼筹备就交由侍郎代理,顺便又对礼部官员进行了一些常规调动,其中就包括把谢徽从大理寺调到了礼部做员外郎,直接升了两级。
陛下对于谢家人的宠信和看重已经是满朝皆知,她这一操作倒也没有让人惊讶,即便是左相也没有在明面上表现出不满来,这些调任便算是坐实了。
下朝之后,姜照让元祥去留了病愈复朝的陆苍玉到御书房谈话。
她也没有要虚与委蛇的意思,见陆苍玉进殿,便直接问道:舅舅想好了没有?
想好了什么?陆苍玉对她拱手见礼,反问道。
姜照道:如今都过了半月了,舅舅到底打算什么时候把她还给朕?
陆苍玉眉眼低垂,淡淡道:臣不知道陛下在说什么,如果还是关于那位谢才人的话,臣一早就说清楚了,并没有把她留在家中,更不知她如今去了何处。
舅舅何必与我装傻?
姜照挥挥手,高盛安与元祥便一起退了出去,顺手关了上殿门。
她起身从案后走出来,到陆苍玉面前站定,似笑非笑地盯着他的眼睛,如今只有我们舅甥二人,有些话,还是尽早说清楚的好。
陆苍玉目光平和地与她对视,没有丝毫避让,既然陛下认定她在臣的手里,臣便也不再否认,但臣的意思想必陛下也明白了,你和她是不会有结果的。
结果?姜照笑了一下,伸出手来在他面前握成了一个拳头,结果在朕的手里。
她转身寻了椅子坐下,示意陆苍玉坐在自己旁边,用两根手指敲了敲额头,舅舅是不是觉得两个女人之间大约也不会有什么真情,认为朕并不会为她付出太多?
陆苍玉道:臣不敢擅自揣测陛下的心意,对于陛下的私事也并不想干涉太多,臣的所作所为,只是想让陛下走回正途,给天下人一个交代而已。
舅舅好是冠冕堂皇。
姜照看了坐在自己身侧的陆苍玉一眼,习惯性伸手摸到了腰间挂着的香囊,用指尖摩挲了几下,才继续道:既然舅舅不想揣测,那朕就如实地告诉舅舅,朕这一生大约不会有中宫,但谢锦会是我唯一的妻子,即便是舅舅,也不能让我妥协。
她嗓音虽淡,却字句坚决。
陆苍玉摸了摸袖口,想起那日在小院和谢锦的谈话,低声道:臣说过,不会太干涉陛下的私事。你要宠幸女官,要给她后妃之礼,都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身为一国之君,你总该记得自己的职责所在,她可以是你唯一的妻子,却不能是你唯一的枕边人。
虽然有想过从谢锦那边入手,但是她的态度陆苍玉也见过了,后面又谈过两次话,都是以陆苍玉抱憾而归而结束,对于那边,陆苍玉也确实不抱什么希望了。
既然姜照主动提起这件事,他就想着换一个人来说服了。
毕竟在他看来,她们二人之间的主动权也的确都在姜照手里,她纵是可以不管生前身后之名,但总不能让大孟江山后继无人。
于是陆苍玉循循善诱,又对姜照说:你为她把谢家人保回京都,又多有优待,本来也不欠她什么,如今更是皇恩浩荡,她既知书识礼,也必然不会是善妒的性子,你只管让她留在身边,舅舅也不会多说什么,只是不能太任性了。
他劝姜照:除了赵承明,京中还有不少青年才俊,你尽管选纳良人进宫,即便不立中宫,随意给个位份,他日诞下皇嗣,也算是给列祖列宗的交代不是?
舅舅在说什么胡话?姜照面色不改道:朕心里只有一个人,做不到和别人生儿育女,储君之事朕自有安排,不劳舅舅操心了。
陆苍玉面上一滞,难以置信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他站起身来,负手走了几步,冷着脸问:你不要告诉我,你为了谢锦连子嗣都不要了,那这巍巍万里江山你要送给谁?皇室宗亲?还是大街上随便找个人来继承皇位?
姜照也不瞒他,直言道:朕相中了康王叔的女儿姜晗。
陆苍玉明显愣住了,半天才又开口道:你把那个小丫头留下来,是这个原因?
见姜照点了头,陆苍玉忍不住呼吸加重,咬着牙关强行压下了恨铁不成钢的暴戾之意,问道:你宁愿把皇位拱手让人,也不愿诞下自己的血脉吗?
血脉?血脉算什么?
姜照笑起来,手肘拄在椅子扶手上托起下巴,目光淡淡地看着陆苍玉。
我是先帝的亲生骨肉,他照样可以瞬息间把我打入深渊,不闻不问,任人欺侮。
而锦娘从前与我素不相识,却能为我遮风挡雨,温粥与食,相伴六载。
说起谢锦,姜照就想起从前,忍不住眉眼低垂,面上也多了些怀念之色。
她轻声对陆苍玉说:我不管什么血脉,也不管什么皇位,我只要谢锦一个人。
舅舅,人在世上走,哪能不染尘埃,如果我注定无法成为让舅舅和天下人都满意的皇帝,那就恳求舅舅,废了我,另立新君吧。
混账!
陆苍玉终于怒极难忍,一巴掌将檀木桌面都拍出印痕来,姜照被他突然的动作和震耳欲聋的声音吓得心跳如鼓,却还是强行保持镇定,只是拿眼虚虚看着他。
高盛安听见动静推门而入,唤了声:陛下!
出去。姜照面不改色,手上却握紧了腰间那只香囊,迅速吩咐道:没有我的吩咐,谁也不准进来,违令者立斩不赦。
高盛安面露纠结,还是被元祥从后面拎住领口拖了出去,顺手又关上了殿门。
姜照缓慢而深沉地喘了两口气,稍微平复了一下心绪,对着她犹如一只暴怒雄狮的舅舅说:舅舅大病初愈,还是不要太过生气,因为您即便是生气,我也不会改变主意,这一辈子,我的枕边人,也的确只会是谢锦。
她放下香囊,站起身来,丝毫不避陆苍玉眼中的熊熊怒气。
陆苍玉同样看着她,怒极反笑,咬牙道:你可真是不怕辜负先帝的临终所托,我当初持剑逼退一众宗亲,是为了让你做个要美人不要江山的大情种吗?
我没有辜负任何人。
姜照始终保持着平静,条理清晰道:先帝那样对娘亲,我既便辜负他,也是他活该。
而我既然能做皇帝,就也能把姜晗养好,不会让大孟江山毁于一旦。
至于天下人所托,我在位期间未有一条损害民生之诏令,嘉平三年来,我无愧于百姓。
顿了一下,她目光稍有柔和,呢喃道:唯有锦娘,我所退一步,才都是辜负。
她所思所想,皆如数托出,可惜陆苍玉无法理解她的深情,更无法理解她的作为,他始终觉得,生儿育女,是人生常事,纵是皇帝也不能例外。
而作为姜照的舅舅,他给姜照做后盾,给姜照做靠山,眼看她一步步走上坐稳那个高位,更不是为了看她因儿女情长而为别人做嫁衣,搞什么宗亲立储的。
但他也知道,姜照的性子像极了他妹妹陆烟容,她既然决定了的事情,绝非三言两语便能扭转,更非威逼利诱可以使之妥协。
左右她才十九岁,以后的路还长,陆苍玉并不着急。
他把怒气压下去,整个人都平静起来,对姜照道:臣无法改变陛下的决心,但陛下亦无法动摇臣的决心,所以臣不能让陛下见她,更不能让她回到陛下身边,但臣可以向陛下保证,绝对不会慢待于她,还请陛下宽容臣的良苦用心。
陆苍玉说完,跪在地上给姜照行了个大礼,叩首到底。
姜照低眼看他,目光艰涩,沉声道:舅舅非要这样逼我吗?
臣并没有要逼迫陛下的意思。陆苍玉抬起头来,眸光中满是痛惜之情,言语中带着三分指责道:是陛下你,在逼微臣啊。
如果朕以君王的身份命令你,把谢锦还给我呢?
那就恕臣,不能听命。
陆苍玉从地上站起身来,面色冷清,不怒自威,就算陛下要治我的罪,我也认了,但我不能让陛下一错再错,微臣告辞。
说完,也不管姜照的反应,径自打开殿门扬长而去。
陆苍玉刚出了御书房,高盛安就急忙推着元祥往殿内走,元祥心里虽有挣扎,但还是鼓起勇气踏入殿内,刚进去就被一个杯子飞过来砸在了额角。
他捂着额头也不敢喊疼,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俯首在地,半个字也不敢讲。
高盛安也吓得腿软,立马进来跪在了他旁边,高呼道:陛下息怒!
回去更衣,朕要出宫。
姜照匆匆从二人身边走过,高盛安愣了一下,连忙拉着元祥爬起来,低声吩咐道:去让人叫常校尉与何郎将去熙和宫侯驾,这次我陪陛下出宫,你去找御医处理下伤口。
师父,还是我
不要废话,我得跟上去了,你按我说的办。
是。
元祥目送高盛安小跑而去,松开手看了看掌心,已经被鲜血染湿了。
他咧了咧嘴,拿袖口擦了几下额头上的血,就匆匆按着师父说的话办事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有点忙了可能写的不太细致,有意见和建议都欢迎提出交流,感谢大家。
第74章 七四
马车到祥乐坊,何元盛去找了暗访的禁卫军面圣。
来人一身粗衣短打,赤脚穿布鞋,肤色暗沉,身材健壮,样貌平平有憨厚之相,打眼一看就是个经过风吹日晒的平民劳力。
姜照瞧了他一眼,淡淡道:你们禁军中能人不少。
马车空间有限,不便行大礼,那人便拱手低眉,恭谨道:卑职林潜给陛下请安。
直接说吧。姜照心里烦闷,没有和他兜圈子的意思。
林潜道:回陛下,这几日禁军共派出十人乔装改扮在坊内探查,的确找到一处可疑的宅子,只是尚未摸清暗中究竟有多少守卫。
姜照眉头微敛,吩咐道:直接带路吧,朕自己过去看看。
跟陆苍玉算是彻底谈崩了,且他放下狠话不让姜照与谢锦相见,查了许久才有了祥乐坊这条线索,姜照怕陆苍玉转移阵地,才匆匆亲自过来查看。
得了吩咐,林潜便接了何元盛手中的缰绳,把马车驾到了他们查探到的地方。
姜照下了马车,林潜伸手遥遥一指,道:那处宅子是近来才住进了人,且从来不见里面的人外出,只是每日有专人来送东西。
卑职曾经尝试靠近去敲门,开门的是个小丫鬟,但显然是有人在暗中观察,卑职就没敢轻举妄动。
顺着林潜的指示,姜照的目光缓缓落在了那座朴实无华的小宅子上面,沉思半晌,直接举步走了过去,高盛安伸了伸手没拦住人,只能亦步亦趋的跟上。
虽然京中除了禁卫军之外不可另行驻军,但姜照登基之后是给了陆苍玉拥兵权的,虽然数量不多,仅有三百,但他麾下勇武者众多,能跟他留守京都的,更都是个中好手。
恋耽美
父亲此言差矣。赵之信出言相辩,显然是不认同赵恒则的说法,如今陛下厌恶赵家,找起麻烦来眼睛都不带眨的,纵使我们的计划成功,少了陆帅,却依旧有皇权镇压,为人臣子,除了大逆不道,哪能公然与陛下作对呢?
他给自己也倒了杯水,见赵恒则面露沉思,显然是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
便又继续道:父亲,说句实在的话,整个赵家及所有附庸,如今还是靠您一个人撑着,但是您毕竟年纪大了,还能再辛苦几年,以后的赵家又如何继续辉煌,您想过吗?
我当然想过。赵恒则捋了捋胡子,叹息道:你不愿入仕,我不曾逼迫你,但是二郎确实有些糊涂,我在的时候能事事照拂他,可我一旦致仕,他必然无法掌控朝堂,所以我只能在那之前把一切安排妥当,却不曾想又成了陛下的眼中钉。
那父亲有没有想过,直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根本上?
赵恒则眸光一凛,询问赵之信:我从未想过做谋逆之臣,你这是什么意思?
赵之信笑道:父亲放心,儿子知道您苦心谋划几十年,只是为了赵家荣光,而并非觊觎那个位置,同样的,儿子也只是有些小心思,并不敢大逆不道。
见赵恒则不说话,赵之信凑近到了他身边,低声道:父亲,儿子是想说,既然明儿喜欢陛下,您与其责骂他,让他心生反骨,倒不如成全了他。
左右他现在无心朝政之事,只顾儿女情长,如果他真能进了宫,让陛下生下一儿半女,再将其扶为储君,那以后这大孟江山自然有了咱们赵家一半,何必再畏于皇权了?
你说的这些,我不是没想过。赵恒则眉眼下压,淡淡道:但后来考虑到陛下厌恶赵家,怕迁怒到明儿身上,才让他打消这个想法。
而如今你也知道,陛下喜欢谢玉折的女儿,更不会多看你儿子一眼了,何必再推他入火坑?
阴阳调和,男欢女爱,自古是人之常情,分桃断袖也有,哪有过什么好下场。
陛下久居深宫,没见过几个好儿郎,宠幸女子只是一时之好,还是得为江山万年着想。
赵之信完全不信女人之间能有什么两心相许,他对自己的儿子还是很有信心,又对赵恒则道:父亲还是早下定断,只怕觊觎中宫的人,可不止明儿一个。
赵恒则又沉默半晌,终于还是被他说服,沉默着点了点头。
赵之信道:既然如此,那就先从解决谢家女开始,父亲一定要在陛下找到人之前行动,要不然这口锅可就甩不到陆帅身上了。
父子二人相视一望,眼睛里都闪烁着志在必得。
第73章 舅甥
赵太妃在泰安宫自省三日,终于做出了选择。
她还是很有骨气,诚然以庶人之身回到赵家养老,肯定要比去庵里修行要舒服得多,但她为了保住太妃的身份,还是选择了修行。
临走之前,她对姜照唯一提出来的条件,就是希望日后的清修能够洗清她犯下的一切罪孽,希望姜照能允许她百年之后能入皇陵,与先帝同葬。
对于这个条件,姜照甚至没有考虑,就欣然同意了。
她不关心赵太妃的真实目的究竟是对先帝深情不改,还是始终放不下先帝宠妃的身份,反正先帝墓室空棺多的是,再多几个太妃也能够装下。
谈妥之后,姜照还是良心大发把赵太妃的出宫由头美化了一下,没说她是去修行赎罪的,而是说她是思念先帝,郁郁寡欢,自请去庵里为先帝祈福,也为大孟江山祈福。
送走赵太妃之后,姜照又下了两道圣旨。
一是斥责五公主姜溪目无尊长,欺侮姐妹,败坏皇家名声,而其母瑾太妃担了个管教不严之罪,勒令母女二人闭门思过,时期未定,无诏不可出寝宫。
二是给四公主姜茵定了封号安宜,赐居初云殿,因姜茵还未苏醒,便只是口头下诏,命内务府裁制新衣,等姜茵病愈再行册封典礼。
因礼部尚书钱成业下了大狱,典礼筹备就交由侍郎代理,顺便又对礼部官员进行了一些常规调动,其中就包括把谢徽从大理寺调到了礼部做员外郎,直接升了两级。
陛下对于谢家人的宠信和看重已经是满朝皆知,她这一操作倒也没有让人惊讶,即便是左相也没有在明面上表现出不满来,这些调任便算是坐实了。
下朝之后,姜照让元祥去留了病愈复朝的陆苍玉到御书房谈话。
她也没有要虚与委蛇的意思,见陆苍玉进殿,便直接问道:舅舅想好了没有?
想好了什么?陆苍玉对她拱手见礼,反问道。
姜照道:如今都过了半月了,舅舅到底打算什么时候把她还给朕?
陆苍玉眉眼低垂,淡淡道:臣不知道陛下在说什么,如果还是关于那位谢才人的话,臣一早就说清楚了,并没有把她留在家中,更不知她如今去了何处。
舅舅何必与我装傻?
姜照挥挥手,高盛安与元祥便一起退了出去,顺手关了上殿门。
她起身从案后走出来,到陆苍玉面前站定,似笑非笑地盯着他的眼睛,如今只有我们舅甥二人,有些话,还是尽早说清楚的好。
陆苍玉目光平和地与她对视,没有丝毫避让,既然陛下认定她在臣的手里,臣便也不再否认,但臣的意思想必陛下也明白了,你和她是不会有结果的。
结果?姜照笑了一下,伸出手来在他面前握成了一个拳头,结果在朕的手里。
她转身寻了椅子坐下,示意陆苍玉坐在自己旁边,用两根手指敲了敲额头,舅舅是不是觉得两个女人之间大约也不会有什么真情,认为朕并不会为她付出太多?
陆苍玉道:臣不敢擅自揣测陛下的心意,对于陛下的私事也并不想干涉太多,臣的所作所为,只是想让陛下走回正途,给天下人一个交代而已。
舅舅好是冠冕堂皇。
姜照看了坐在自己身侧的陆苍玉一眼,习惯性伸手摸到了腰间挂着的香囊,用指尖摩挲了几下,才继续道:既然舅舅不想揣测,那朕就如实地告诉舅舅,朕这一生大约不会有中宫,但谢锦会是我唯一的妻子,即便是舅舅,也不能让我妥协。
她嗓音虽淡,却字句坚决。
陆苍玉摸了摸袖口,想起那日在小院和谢锦的谈话,低声道:臣说过,不会太干涉陛下的私事。你要宠幸女官,要给她后妃之礼,都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身为一国之君,你总该记得自己的职责所在,她可以是你唯一的妻子,却不能是你唯一的枕边人。
虽然有想过从谢锦那边入手,但是她的态度陆苍玉也见过了,后面又谈过两次话,都是以陆苍玉抱憾而归而结束,对于那边,陆苍玉也确实不抱什么希望了。
既然姜照主动提起这件事,他就想着换一个人来说服了。
毕竟在他看来,她们二人之间的主动权也的确都在姜照手里,她纵是可以不管生前身后之名,但总不能让大孟江山后继无人。
于是陆苍玉循循善诱,又对姜照说:你为她把谢家人保回京都,又多有优待,本来也不欠她什么,如今更是皇恩浩荡,她既知书识礼,也必然不会是善妒的性子,你只管让她留在身边,舅舅也不会多说什么,只是不能太任性了。
他劝姜照:除了赵承明,京中还有不少青年才俊,你尽管选纳良人进宫,即便不立中宫,随意给个位份,他日诞下皇嗣,也算是给列祖列宗的交代不是?
舅舅在说什么胡话?姜照面色不改道:朕心里只有一个人,做不到和别人生儿育女,储君之事朕自有安排,不劳舅舅操心了。
陆苍玉面上一滞,难以置信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他站起身来,负手走了几步,冷着脸问:你不要告诉我,你为了谢锦连子嗣都不要了,那这巍巍万里江山你要送给谁?皇室宗亲?还是大街上随便找个人来继承皇位?
姜照也不瞒他,直言道:朕相中了康王叔的女儿姜晗。
陆苍玉明显愣住了,半天才又开口道:你把那个小丫头留下来,是这个原因?
见姜照点了头,陆苍玉忍不住呼吸加重,咬着牙关强行压下了恨铁不成钢的暴戾之意,问道:你宁愿把皇位拱手让人,也不愿诞下自己的血脉吗?
血脉?血脉算什么?
姜照笑起来,手肘拄在椅子扶手上托起下巴,目光淡淡地看着陆苍玉。
我是先帝的亲生骨肉,他照样可以瞬息间把我打入深渊,不闻不问,任人欺侮。
而锦娘从前与我素不相识,却能为我遮风挡雨,温粥与食,相伴六载。
说起谢锦,姜照就想起从前,忍不住眉眼低垂,面上也多了些怀念之色。
她轻声对陆苍玉说:我不管什么血脉,也不管什么皇位,我只要谢锦一个人。
舅舅,人在世上走,哪能不染尘埃,如果我注定无法成为让舅舅和天下人都满意的皇帝,那就恳求舅舅,废了我,另立新君吧。
混账!
陆苍玉终于怒极难忍,一巴掌将檀木桌面都拍出印痕来,姜照被他突然的动作和震耳欲聋的声音吓得心跳如鼓,却还是强行保持镇定,只是拿眼虚虚看着他。
高盛安听见动静推门而入,唤了声:陛下!
出去。姜照面不改色,手上却握紧了腰间那只香囊,迅速吩咐道:没有我的吩咐,谁也不准进来,违令者立斩不赦。
高盛安面露纠结,还是被元祥从后面拎住领口拖了出去,顺手又关上了殿门。
姜照缓慢而深沉地喘了两口气,稍微平复了一下心绪,对着她犹如一只暴怒雄狮的舅舅说:舅舅大病初愈,还是不要太过生气,因为您即便是生气,我也不会改变主意,这一辈子,我的枕边人,也的确只会是谢锦。
她放下香囊,站起身来,丝毫不避陆苍玉眼中的熊熊怒气。
陆苍玉同样看着她,怒极反笑,咬牙道:你可真是不怕辜负先帝的临终所托,我当初持剑逼退一众宗亲,是为了让你做个要美人不要江山的大情种吗?
我没有辜负任何人。
姜照始终保持着平静,条理清晰道:先帝那样对娘亲,我既便辜负他,也是他活该。
而我既然能做皇帝,就也能把姜晗养好,不会让大孟江山毁于一旦。
至于天下人所托,我在位期间未有一条损害民生之诏令,嘉平三年来,我无愧于百姓。
顿了一下,她目光稍有柔和,呢喃道:唯有锦娘,我所退一步,才都是辜负。
她所思所想,皆如数托出,可惜陆苍玉无法理解她的深情,更无法理解她的作为,他始终觉得,生儿育女,是人生常事,纵是皇帝也不能例外。
而作为姜照的舅舅,他给姜照做后盾,给姜照做靠山,眼看她一步步走上坐稳那个高位,更不是为了看她因儿女情长而为别人做嫁衣,搞什么宗亲立储的。
但他也知道,姜照的性子像极了他妹妹陆烟容,她既然决定了的事情,绝非三言两语便能扭转,更非威逼利诱可以使之妥协。
左右她才十九岁,以后的路还长,陆苍玉并不着急。
他把怒气压下去,整个人都平静起来,对姜照道:臣无法改变陛下的决心,但陛下亦无法动摇臣的决心,所以臣不能让陛下见她,更不能让她回到陛下身边,但臣可以向陛下保证,绝对不会慢待于她,还请陛下宽容臣的良苦用心。
陆苍玉说完,跪在地上给姜照行了个大礼,叩首到底。
姜照低眼看他,目光艰涩,沉声道:舅舅非要这样逼我吗?
臣并没有要逼迫陛下的意思。陆苍玉抬起头来,眸光中满是痛惜之情,言语中带着三分指责道:是陛下你,在逼微臣啊。
如果朕以君王的身份命令你,把谢锦还给我呢?
那就恕臣,不能听命。
陆苍玉从地上站起身来,面色冷清,不怒自威,就算陛下要治我的罪,我也认了,但我不能让陛下一错再错,微臣告辞。
说完,也不管姜照的反应,径自打开殿门扬长而去。
陆苍玉刚出了御书房,高盛安就急忙推着元祥往殿内走,元祥心里虽有挣扎,但还是鼓起勇气踏入殿内,刚进去就被一个杯子飞过来砸在了额角。
他捂着额头也不敢喊疼,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俯首在地,半个字也不敢讲。
高盛安也吓得腿软,立马进来跪在了他旁边,高呼道:陛下息怒!
回去更衣,朕要出宫。
姜照匆匆从二人身边走过,高盛安愣了一下,连忙拉着元祥爬起来,低声吩咐道:去让人叫常校尉与何郎将去熙和宫侯驾,这次我陪陛下出宫,你去找御医处理下伤口。
师父,还是我
不要废话,我得跟上去了,你按我说的办。
是。
元祥目送高盛安小跑而去,松开手看了看掌心,已经被鲜血染湿了。
他咧了咧嘴,拿袖口擦了几下额头上的血,就匆匆按着师父说的话办事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有点忙了可能写的不太细致,有意见和建议都欢迎提出交流,感谢大家。
第74章 七四
马车到祥乐坊,何元盛去找了暗访的禁卫军面圣。
来人一身粗衣短打,赤脚穿布鞋,肤色暗沉,身材健壮,样貌平平有憨厚之相,打眼一看就是个经过风吹日晒的平民劳力。
姜照瞧了他一眼,淡淡道:你们禁军中能人不少。
马车空间有限,不便行大礼,那人便拱手低眉,恭谨道:卑职林潜给陛下请安。
直接说吧。姜照心里烦闷,没有和他兜圈子的意思。
林潜道:回陛下,这几日禁军共派出十人乔装改扮在坊内探查,的确找到一处可疑的宅子,只是尚未摸清暗中究竟有多少守卫。
姜照眉头微敛,吩咐道:直接带路吧,朕自己过去看看。
跟陆苍玉算是彻底谈崩了,且他放下狠话不让姜照与谢锦相见,查了许久才有了祥乐坊这条线索,姜照怕陆苍玉转移阵地,才匆匆亲自过来查看。
得了吩咐,林潜便接了何元盛手中的缰绳,把马车驾到了他们查探到的地方。
姜照下了马车,林潜伸手遥遥一指,道:那处宅子是近来才住进了人,且从来不见里面的人外出,只是每日有专人来送东西。
卑职曾经尝试靠近去敲门,开门的是个小丫鬟,但显然是有人在暗中观察,卑职就没敢轻举妄动。
顺着林潜的指示,姜照的目光缓缓落在了那座朴实无华的小宅子上面,沉思半晌,直接举步走了过去,高盛安伸了伸手没拦住人,只能亦步亦趋的跟上。
虽然京中除了禁卫军之外不可另行驻军,但姜照登基之后是给了陆苍玉拥兵权的,虽然数量不多,仅有三百,但他麾下勇武者众多,能跟他留守京都的,更都是个中好手。
恋耽美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150634/3157056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