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WAV > 其他 > 流年照锦 > 钓鱼养猫-(55)

钓鱼养猫-(55)

推荐阅读: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死去的xp不断复活洛水沉烟(np)静海旖旎(校园高H)山茶与梨(nph)综漫快穿:当白月光专业户到来后玩心博弈【古代 百合】路人甲小姐拒绝开后宫(现言NP)春雾

    姜照面色镇定,信口道:就是日前伤的,大抵是又犯了错,挨了高总管的罚。
    元祥一激灵,忙附和道:陛下说得对,是奴才犯了错惹师父生气,但师父也并非有意而为,奴才已经
    已经原谅他了,这伤口不大,过两日就好,劳谢大人操心了。
    高盛安对他是恨铁不成钢,爱之深责之切,他们师徒两个的事情,你还是不必过问的好,以免驳了高盛安的面子,他毕竟一把年纪了。
    姜照振振有词,完全不见任何心虚的样子,谢锦就信了他的话,向元祥投去了一个安慰的目光,还对他说:回头让姑姑给你炖只鸡补补,你也不要和你师父有所隔阂。
    元祥忙答应道:奴才明白,绝对不会和师父闹别扭的。
    谢锦点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第77章 七七
    姜照用了午膳后才知道有一众武官在寝宫外头跪了多时了,高盛安问她要不要出面去瞧一瞧,姜照略加思忖,还是摇了摇头。
    罢了,让他们跪着吧。朕这一出去,可就算开了先例,从赵恒则到徐定远,有样学样,难不成以后他们要找朕麻烦,都跑来跪上半天,这像什么样子?
    高盛安附和道:陛下说的也是,那奴才去打发两句?
    不用管他们,一个个身强体健,出不了大事儿。姜照依旧摇头,吩咐他:去御书房把折子搬过来,让人去清元殿候着,等郡主午睡醒来,抱过来给她师父瞧瞧。
    方才用膳的时候谢锦还提起了姜晗,这十余日未见,小丫头也念叨得紧,姜照都想不出理由来糊弄她了,现下谢锦平安回来,她就安排她们师徒相见。
    高盛安领了圣谕,就做事去了。
    这一下午姜照都没有迈出熙和宫的大门,也并不关心外头跪着的人情况如何了,直到下傍晚的时候元祥小跑着来报,说是元帅夫人带着长宁郡主进宫来了。
    姜照从一堆奏折中抬起头来,才后知后觉地感受到脑袋发胀,她伸手揉了揉额角,蹙着眉头开口问道:她们来熙和宫了?
    元祥道:郡主拿着金牌,一路无人敢拦,八成快要到了。
    陆家人都是谨慎守礼的性子,唯独陆昭寒跳脱活泼一些,姜照刚登基时尚有惶惶不安,陆苍玉便让陆昭寒时常进宫陪她,为了进出方便,姜照就赐了面金牌给她。
    后来姜照习惯了做皇帝的生活,陆昭寒进宫的频率也大大降低,但是金牌姜照并没有收回,一直还是在陆昭寒手里,允许她自由出入内宫。
    想到这儿,姜照忍不住叹了口气,既然躲不过,也就只能面对了。
    她放下朱笔,从案后站起身走了两步,问高盛安:徐定远他们还跪在外面呢?
    高盛安道:回陛下,几位大人的确身强体壮,到如今也没倒下一个,俱都还跪在殿外,奴才让人煮了参茶,他们也不愿意喝一口。
    行吧。姜照啧叹一声,觉得脑袋有些大了。
    她去前殿等了一会儿,果然见将军夫人何氏与长宁郡主陆昭寒在元祥的指引下走了过来,母女两个见到她就迎头跪拜,姜照连忙伸手去扶人。
    舅母无需行此大礼,快快请起。她脸上带着笑,无视了陆昭寒对她的怒视。
    何氏跪在地上攀住她的双手,任她搀扶也不愿起来,泪眼盈盈道:元帅触怒陛下,臣妇与他夫妻一体,理应同罪,不敢在御前放肆。
    姜照无奈道:舅母这是说的什么话?
    何氏轻轻推开了她搀扶自己的手,又哭道:陛下是君,元帅是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陆府上下亦不敢有所怨言。
    只是陛下,臣妇只是后宅妇人,不懂朝堂政要,元帅向来对您忠心耿耿,臣妇不明白他究竟是做了什么事才惹得您如此震怒?
    舅母说的太严重了,朕自然知道舅舅的忠心。姜照叹了口气,对跪在何氏身旁的陆昭寒道:长宁,还不快把你母亲扶起来?
    陆昭寒梗着脖子,不仅没有听她的话去搀扶何氏,还凶巴巴地质问她:皇姐既然知道我爹的忠心,为什么还不分青红皂白的把他打入大牢?
    何氏一边哭,一边训斥她:寒儿,注意你和陛下说话的态度。
    然而话是这么说,但语气却很平静,听不出任何警告的意思,甚至还有些纵容。
    姜照哪里还看不出来这母女俩是一唱一和,来给自己演戏来了,她也不觉得恼,又躬腰伸手去扶何氏,口中道:舅母放心,朕一定给你个交代,快些起来再说。
    何氏拿手绢擦了擦眼角,目带狐疑地看了她一眼,见她神色如常并不似作假的样子,终于是给了她面子,顺着她的搀扶站了起来。
    姜照伸手赐座,又吩咐元祥:去沏壶茉莉花茶来,朕记得舅母喜欢。
    元祥领命去了,何氏面上稍有动容,低声道:多谢陛下。
    姜照微微一笑,趁着元祥去沏茶的这会儿子功夫,也没有多卖关子,简单把自己和陆苍玉的计划讲给了何氏与陆昭寒听。
    所以皇姐把爹爹打进大牢只是为了演戏,让赵家人放松警惕?陆昭寒瞪圆了眼睛问。
    姜照点点头,竖起手指在唇前轻嘘了一声,不过是将计就计罢了,舅舅向来是朕的靠山,也是他们最大的忌惮,如今朕亲手帮他们铲除了忌惮,他们才好把想做不敢做的事情做出来,你说是不是?此事千万保密,不然功亏一篑。
    陆昭寒连忙捂住嘴巴,连点了几下头,表示自己记住了。
    何氏比女儿更冷静一点,想的也周全,迟疑道:但我曾听元帅说过,他好似的确是做了一些让陛下不高兴的事情,陛下不怪他吗?
    怪不怪的,他是朕的亲舅舅,朕会对他动手吗?姜照轻笑一声,也没怪何氏多想,反而主动提出:如果舅母信不过朕,朕可以让你去问问舅舅。
    何氏忙道:臣妇并没有质疑陛下的意思,只是
    朕明白,舅母只是关心舅舅,朕也没有怪你的意思。姜照抬手安抚住紧张的何氏,面色如常道:所以按照朕的意思,还是打算安排舅母去见他一面,只是舅母要牢记,拿出您刚过来时的态度来,可不要被人看出了马脚。
    陆苍玉的妻子,当然也不会是普通的后宅妇人,何氏很快明白了姜照的意思。
    所以长跪熙和宫外还未离去的一众大臣,就见元帅夫人进去的时候还好好的,出来的时候却捶胸顿足,泪流满面,好似陆苍玉马上就要被问斩了一样。
    就连向来没什么心眼儿就知道傻乐呵的长宁郡主,也是一脸委屈加愤恨,搀扶着母亲往前走的同时,还不忘时不时回头瞪一眼送她们出门的高盛安。
    高总管一甩拂尘,懒洋洋地开口道:元帅夫人也不必太过伤心,陛下有恩典,允许您去牢里探望大元帅,如今天凉了,您要是心疼他,带两床被子进去也不是不行。
    何氏一心哭泣没说话,陆昭寒回身冲他啐了一口,骂道:狗仗人势!
    高盛安挨了骂,面色微沉,冷哼一声道:郡主还有功夫骂人,想来一个人也能把元帅夫人照顾好,那就恕奴才不远送了。
    说罢甩了甩袖子,转身又走进了熙和宫。
    高盛安一走,徐定远连忙从地上爬了起来小跑到何氏面前,揉着膝盖问:夫人,您和陛下谈的如何了?她有没有说把元帅关起来的原因?
    陆昭寒磨着牙道:谈的如何?你看高公公那个态度还看不出来吗?
    徐定远心下一跳,忙又问道:还请郡主告知,陛下把元帅关起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说是忤逆圣意,有谋反之嫌。陆昭寒鼓了鼓腮帮子,按姜照教给她的话说给徐定远听,徐尚书,多谢您对爹爹的关怀之心,但他如今许是真的惹怒了陛下,被扣了这么大一顶帽子,一不小心就是要祸及九族,您还是先求自保吧。
    作为陆苍玉的旧部,如今又官拜兵部尚书,徐定远若是表不了忠心,的确极有可能直接被姜照打入到陆苍玉的阵营清算。
    陆昭寒这就是让他与帅府划清界限的意思,徐定远心下了然,沉着脸道:郡主莫要着急,元帅毕竟是陛下的舅舅,他一日不被定罪,此事都还有转机。
    顿了一下,他又低声道:再者说,我相信元帅的为人,他绝不会有谋反之心。
    陆昭寒苦笑一下,轻声谢过他,回眸看向熙和宫的大门,像是顾及在陛下的地盘儿,就没有再继续和他交谈,带着母亲一起出了宫。
    陆家母女走后不久,徐定远把他的老伙计们也招呼起来,终于离开了熙和宫门外。
    姜照听到消息也不觉惊讶,扭头对谢锦道:这徐定远也是一把年纪白长个脑瓜子,如果皇帝不是我,他来了这么一出,舅舅才是要被他推进深渊去了。
    听出她言外之意所带的嫌弃,谢锦忍不住笑了起来,徐尚书本来就是军中退下的猛将,自然没有陛下想得周到,如果不是旧伤难愈,他怕是也不想在朝堂为官的。
    韩宣给我搜罗的都是文臣,说到武将,舅舅手底下能人不少,但勇猛有余脑力不足,除了元盛还算机灵,其他人,譬如常东岭,实在是让人不忍直视。
    姜照按下奏折,看谢锦正扭头瞅着姜晗逗猫,自己就托腮看着她。
    金豆如今越长越大了,姜晗抱它也愈加吃力,一个小人儿一只小狸奴在地上滚成了一团,谢锦也不出言阻止,只是时刻瞧着怕姜晗碰到桌椅腿角。
    她也不知道有没有在认真听姜照说话,见姜晗伸手去掰金豆的嘴巴,忙开口道:阿圆,不许碰金豆的嘴巴,小心它咬了你。
    姜晗坐在地上,委屈巴巴地抬头看她,师父,豆豆坏。
    小丫头奶声奶气地撒娇,伸手指了指领口,谢锦走过去仔细看了,才发现她领口的珍珠扣子少了一粒,想来是被金豆咬了去,她才伸手去掰抢。
    谢锦无奈,冲金豆勾勾手指,那只见人下菜碟的小狸奴立刻扑到她裙角磨蹭,谢锦弯下腰摸了摸它的嘴巴,金豆就主动张嘴把姜晗的珍珠扣子吐在了她手心。
    她把扣子放在一边,用同一只手揉了揉金豆毛茸茸的脑袋,顺便把掌心沾上的狸奴口涎擦了个干净,一本正经地训它:虽然你是只狸奴,但也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往嘴里吞的,以后可不许这样了,要不然就没有小鱼干吃。
    金豆也不知听没听懂她的话,喵呜叫了一声,又在她裙角蹭了蹭。
    姜晗也搞不清楚状况,只以为师父帮自己训了金豆,高兴地拍拍小手,抱着谢锦的腿爬了起来,还有模有样的打了打自己身上的尘土。
    谢锦夸她乖巧,奖励了一颗饴糖给她,姜晗更是眉开眼笑。
    伺候好一人一猫,谢锦才有了时间回头去看坐在案后的姜照,歪着头问她:陛下方才说了什么?我没有听清。
    姜照咬了咬后牙,握笔在奏折上画了个叉,皮笑肉不笑地说:没什么。
    她看一眼年少不识愁的姜晗,心里又憋出个坏主意来。
    第78章 七八
    陆苍玉入狱后几日姜照都没有上朝,但除了日常批阅奏章之外她也没有闲着,着人重新布置启用了文宣殿。
    文宣殿是皇家学堂,除了皇子之外,有些宗室子弟若得皇帝恩典,也可在其中学习,授业讲课的老师多为当世名声鼎盛的学者,或是朝中大臣。
    姜照年少时期,陆烟容还未与先帝闹崩,他待她们母女二人颇有些真情,姜照虽然是个公主,但也被允许到文宣殿学习,也是因此与右相秦端有了师生之谊。
    先帝子嗣本来就不算太多,又被二皇子杀了个干净,姜照登基后文宣殿已经没人了,她膝下无子,对宗族也不怎么上心,文宣殿就一直空在那儿。
    这回经她下了旨,才终于又重见天日。
    学生自然不会只一个姜晗,姜照命人将宗室族谱呈上,准备从里面挑些年龄合适的孩子给姜晗做伴读,以免她总是被嬷嬷宫人娇惯着,再养成个怕人的性子。
    但姜晗毕竟年幼,说是找伴读,更多像是找玩伴。
    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姜照也怕姜晗被人带坏了,挑中了几个年岁合适的人选之后,又命人去查探他们平时的性情如何。
    祖制没说文宣殿只能教导男子,但是这几乎是历来默认的规则,姜照儿时来读的那几年书,也全是仰仗先帝恩宠,其他公主也是没有这种待遇的。
    但姜晗是女子,现在皇室当家的也是女子,姜照就偏要选女子进文宣殿。
    她把自己清点出来的名录给谢锦过目,上有人名十二整,年纪最大的十三岁,最小的也有五岁,无一例外的都是女孩子。
    谢锦大致看了一遍,摇摇头道:这样不妥。
    哪里不妥了?姜照问道。
    谢锦道:我知道比起男儿,你更想给这些姑娘们机会,但凡事没有一蹴而就的,你这样不是明摆着不待见宗室儿郎吗?
    前有康亲王留女儿,后有文宣殿避男子,你这是要把心胸狭窄不能容人的帽子戴牢实了?
    姜照倒是没想那么多,被她点了一下也觉得有些道理,虽然她并不是很在意什么心胸狭窄的坏名头,但众口铄金,她也不想有意给自己找麻烦。
    见她有些动摇,谢锦又道:再者说,你不是想让韩学士去文宣殿教书吗?他一介男子,面对着一群女学生,怕也是不太自在了吧?
    那就添几个男孩儿。姜照被她说服,又拿起族谱钻研起来。
    又过了几日,姜照终于上朝去了,在朝堂上宣布了重开文宣殿一事,这事说来也只能算是皇家的私事,姜照如今又没有孩子,牵扯不到什么储君养成,自然无人反对。
    姜照又说她觉得秦相才识人品俱佳,让他闲时到文宣殿为孩子们上课,秦端并非第一次接到这种委托,也算是驾轻就熟,就拱手应承下来。
    至于左相,姜照不点他,他自己会跳出来找存在感。
    老臣要弹劾镇国大元帅陆苍玉,把持兵权,目无君上,或有谋逆之心。
    赵恒则怀抱笏板走到大殿中央,冲高坐龙椅之上的姜照拱手作揖,声如洪钟道:听闻陛下明断,已将陆帅下狱,为防夜长梦多,还请陛下及时下旨彻查。
    他的一众拥趸,齐齐高呼道:请陛下彻查!
    姜照双目微眯,面色无波,淡淡道:世人皆知,陆帅是军中战神,为大孟血洒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左相要弹劾他谋逆,可有证据呈上?
    老臣自然不会信口雌黄。赵恒则从袖子里取出一个信封来。
    姜照抬了抬下巴,高盛安便走下陛阶从赵恒则手中接过信件,回身呈到了御前。
    陛下,陆帅虽然极少过问朝事,但他身为三军主帅,拥兵自重,与南蛮北凉都有暗中往来,近年边关无战事,传闻是被陆帅打怕了,可焉知不是暗通款曲,别有阴谋?
    姜照还没打开信封来看,赵恒则又正义凛然地质问起来,只是陆苍玉本人并不在场,也无人能与他争辩,只有性子急躁的武官大喊了一声:你血口喷人!
    赵恒则冷哼一声道:我是否血口喷人,陛下一查便知,轮不到你来叫嚣。
    恋耽美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150634/315705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