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不倦免费阅读-格格党(114)
推荐阅读:将军和他的冤家殿下、末世重生:我带全家狂卷亿万物资、白月光回来后夺了朕的位、惊,小娇夫竟是无情黑莲花、万有引力、中了苗疆少年的情蛊后、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太子他厌世、我真不会演戏啊、各种女孩子贴贴(abo+futa注意)、
左屏沉默了一会儿:九爷,您的意思了?
玉簪敲在茶盏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楼折翡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计划照常开展,不过时间要提前一下,现在就去安排,务必在裴折出宫之前,把一切安排妥当。
左屏面上闪过一丝诧异,领命离去。
穆娇瞠目结舌:这么急?
这叫抢占先机,否则等裴折出手后,不管我们怎么挽回,都会棋差一着。金陵九揉了揉眉心,从喉咙里滚出一声笑,我家探花郎,自然是最不好对付的。
到底是拜过堂成过亲的夫妇俩,最了解裴折的还是金陵九。
探花郎在宫中待了三个时辰,午饭前去的,直到傍晚才出宫。
来时坐着自己府上的小马车,离开的时候,御林军开路,浩浩荡荡的簇拥着裴折。
好不威风。
一行人穿过城中闹市,正当裴折想安排御林军做什么的时候,一旁茶楼酒肆中传出一道挑高的声音:事关十几年前的一桩旧案,牵扯人员众多,文武大臣,无辜稚子尽皆殒命。朝廷隐瞒多年,冤魂不渡忘川,埋藏十多年的冤案被沉在累累白骨之下,不被重视。
右相只手遮天,以权谋私,圣上不仁不义,软弱无能,致使我朝多少忠臣良将死于阴谋勾当!说书人手持惊堂木,一拍桌子,卖了个关子欲知右相谋权,圣上不仁之详情,且听老夫娓娓道来。
满堂哗然。
什么时候臭说书的都敢议论朝政,议论圣上和大臣了?
裴折浑身一悚,似有所觉,快速抬起头。
却见高高的茶楼之上,开了一扇窗户,窗台上的暖炉融化了零星的雪片,即将完全落下的日头昏红一片,褪去了正午时分的刺激火辣,露出温和的内里。
一道颀长的身影出现在窗边,阳光将他的轮廓投射到素白的窗纸上,人影边缘缀了一层蒙蒙的金光,衬得他整个人柔和又温暖。
金陵九低头看来,眉眼间的锋芒被柔和了大半,再也压不住那张出众的秾丽脸孔。
裴折怔怔地仰着头,看到金陵九勾唇浅笑,无声吐出几个字。
第138章
在裴折反应过来之前,御林军就气势汹汹地冲进了茶楼。
茶楼里的人很多,说书人一见官兵,立马将惊堂木扔了过去,同时一边喊着,一边怂恿茶楼里其他客人阻拦官兵。
裴折坐在外面,都能听到从茶楼里传出来的声音,说书人扯着嗓子高喊救命,间或还插上一两句嘴,嚷嚷着朝廷要杀他灭口。
茶楼里一阵鸡飞狗跳,那说书人竟是个会武功的,滑溜得跟泥鳅似的,怎么都抓不到。
裴折没心思理他,满脑子都是金陵九刚才说的话。
你阻拦不了。
啧,阻拦不了吗?
裴折下了马车,一身官服,衬得整个人端正明熠,一如打马而过的少年儿郎。
金陵九抚弄着暖炉,视线追随着那道身影,眸中燃起一簇越烧越亮的火光。
御林军被喝止,裴折款款步入茶楼大堂,大堂内一片鸡飞狗跳,他闲闲地扫了眼,拉过一张凳子坐下。
探花郎在京城是风头人物,没几个不认识他的,一经出现,众人的注意力就被他牵走了,一时间议论纷纷。
大家对裴折的消息还停留在他重病不愈上,乍一见了真人,有些恍惚,议论的焦点也围绕着他的病情。
裴大人不是生病了吗?
大人病好些了吗?
穿着官服,又去忙公务了吧,您可要多多注意身体。
茶楼掌柜很有眼力见儿,亲自为他上了茶:潇湘冬茶,前几日刚到京城,裴大人请用。
裴折一怔,抬眼看过去,正对上他殷勤的目光,神色淡了些:多谢。
他扶着杯子没动,曲指轻轻敲了敲桌子:有劳诸位惦念,本官身体好了不少,目前已无大碍。
探花郎闻名天下,得百姓心,就是因为他注重细节,别个儿可能不会注意这种小细节,但裴折会听百姓的话,认真地回复他们。
有裴折坐镇,御林军们都安安静静地候在一旁。
裴折睨着说书人,抬手做了个请的动作:方才听闻先生说书,故事引人入胜,不知本官是否有幸,能听得完整的始末?
说书人愣了,围观的百姓们也愣了。
金陵九出现在茶楼,说书人定然是他安排的,但百姓们不全是,其中大半都是来喝茶的客人。
裴折摆摆手,让御林军将茶楼围了个水泄不通。御林军人多,除去围住茶楼的,还剩下很多人,裴折让他们都入了座:弟兄们辛劳,我们一块来歇息歇息,您该说书继续说书,其他诸位也请坐,别在意我们。
裴折是文官,行为举止却透着股子匪气,乍一看,和林惊空如出一辙。
客人们面面相觑,在裴折及一干御林军的注视下,不情不愿地坐回原位。
说书人是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很快反应过了,施施然回了自己的位置,他一拍惊堂木,正要张嘴,又被止住了。
裴折抬着手,指了指上方:只有我们听多不合适,茶楼上的客人也请下来吧。
掌柜的面露难色,上前一步:大人,楼上
裴折没理他,给一旁的御林军去了个眼神,两个人当即起身,裴折用手比了个六:既然是请人,就凑个吉利的数字吧。
御林军明白过来,又点了几个人,一块上了楼。
今日跟着金陵九的是穆娇,两人一前一后,在六个御林军的护送下来到大堂。
穆娇脸色略有些差,看到裴折后收敛了几分,微一点头。
裴折回以一礼,冲着金陵九笑了下,端着手边的茶杯,遥遥递给他:不知公子是否婚配,可敬过媳妇茶?
金陵九相貌出众,但绝不女气,裴折问这话,俨然是将他看作了女子。
这并不像是温润有礼的探花郎能说出来的话,周遭的百姓们都有些惊诧,末了又将目光放在金陵九身上,颇为感慨,这位公子模样生得确实好。
金陵九不动声色,掌心向外抵住杯子:有劳裴大人,媳妇茶还未敬过,他日若有机会,定要向你学习一下。
穆娇憋不住笑了声。
她师兄面对自己喜欢的人,也这般嘴下不留情,幸亏裴折和他兴趣相投,不会因此生气。
裴折倾身,将茶放在他面前:我是没那个机会了,裴某已有婚配,娶了个悍妻,处处与我作对,我可不敢触他霉头,免得他一时不高兴,要了我的小命。
金陵九的脸色煞是好看:这般不情愿,裴大人怎地不休了他?
裴折瞥了他一眼,轻描淡写道:他不仁不义,我却舍不得,也不知哪一日我失了官职,他愿不愿意养着我。
金陵九指尖微颤,明明茶水已经放凉了,他却觉得指腹涌起一股灼痛感,像是有一把火,从指尖一直烧到了心尖尖上。
旁边的茶客已经听懵了,前些日子是有消息传回京城,说探花郎冒天下之大不韪,和一男子成了亲,男子还是天下第一楼的人,闹得沸沸扬扬。
听裴折的话,这事竟然是真的。
穆娇作为在场中唯一知道事情真相的人,都快憋疯了,这俩人什么恶趣味,就喜欢话里有话的说法。
裴折说完那番话后,就将目光从金陵九身上移开了:赶紧的吧,现在时辰相当,讲完故事了,还能吃上晚饭。
他态度平常,好似讲的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个平常的小故事。
说书人看了看金陵九,后者沉默一瞬,扬扬眉:赶紧开始吧,别饿着咱们裴大人。
说书人整理好情绪,在桌前坐下:那咱们就接着说,这回讲的是冬月宫变,当年京中有两位名士崭露头角,大家伙可知道是谁?
裴折掀起眼皮,余光注意到,金陵九一直瞧着他,根本没管说书人都说了什么。
有人答道:是傅与姜。
傅倾流是当朝太傅,百姓们避讳他的名字,连同姜玉楼也一并用姓氏指代了,反正所有人都知道是他们两个。
说书人一拍惊堂木:对喽,就是他们二位,当年姜玉楼出走京城,使得傅姜之争暂告一段落,诸位只知他二人伯仲难分,可曾探究过姜玉楼离开的真正原因?
说书人极会调动人的情绪,三言两语就将众人的注意力引到了傅倾流身上。
姜玉楼不在京城,唯一与之相关,且获得巨大利益的,就是当朝的太傅大人。
百姓们都不是傻子,纷纷猜测起来。
裴折皱了下眉头,傅倾流是他的师父,对他有授业之恩,别个儿这般议论,他听着不太舒服。
这时,胳膊被推了推,旁边有人坐下。
裴折抬起一双夹杂着戾气的眼,没什么好态度:你想拿当年的事做文章,何必从傅姜切入?
金陵九挨着他坐,一扫之前的不爽,笑盈盈道:裴郎是心疼傅倾流了吗?你能从幽州赶回来,想来他应当将当年之事告诉你了。
周围的人忙着议论,没人注意到他们。
金陵九身子一歪,几乎将半个身体压到了裴折身上:再说了,这可不是我要的切入。
裴折动作一顿:你什么意思?
裴郎进宫的时候,我特地为你准备了一个大惊喜,看看时间,也差不多要到了。金陵九笑得跟狐狸似的,明如朗月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算计,媳妇茶先搁一搁,裴郎看看我给你的嫁妆,合不合心意。
他说完话,慢慢坐回自己的位置,仿佛刚才那没骨头的人不是他一样。
裴折正要追问,一人从门口进来,御林军跟随左右:大人!
茶楼里嘈杂,没人关注谁进来了又出去了。
裴折似有所觉,淡淡地瞥过金陵九,看向来人:什么事?
那人是御林军中的一员,神色有些严肃,弯腰在裴折耳边说了什么。
裴折脸色突变,瞬间看向金陵九,眼底闪过一丝不敢置信。
金陵九好整以暇,冲着他微微一笑:看样子,裴大人很喜欢我送的礼物。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金陵九实在没脸将嫁妆二字说出口,穆娇等人说说也就罢了,真给自己混上个小嫂子的身份,他丢不起那人。
裴折眼神很凶,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喝道:来人,将他们都抓起来,剩下的所有人都跟我走。
裴折指了指金陵九和说书的,意味明显。
穆娇抽出腰中软剑,气势汹汹地推开来人:我看谁敢动手!
裴折眉心狠狠一跳:金陵九,你存心要与我作对吗?
裴大人不是说过了吗,家有悍妻。金陵九站起身,整了整袖子,好好照顾自己,等我来见你。
言罢,穆娇便推开御林军,和他们缠斗起来,她武功高强,很快就将他们打退了。
金陵九瞥了眼说书人,后者连忙跟上,在路过裴折的时候,小声道:九夫人,失礼了。
裴折:
金陵九你个混账东西!
御林军挡不住穆娇,金陵九款款往外走去,他昂首挺胸,步履从容,自有一股雍容气度。
茶楼里的人都看呆了,金陵九不是天下第一楼的九公子吗?也是传闻中,和他们探花郎大人拜堂成亲的男人。
裴折愤愤地捶在桌子上,茶杯被震开,南地潇湘来的冬茶若雪浮沫,价值千金,未经入口,便全数泼在了桌上。
书没听完,饭也不必吃了,御林军中没人敢触裴折的霉头,噤若寒蝉,立在他身旁两侧。
过了一阵子,之前来通传的人问道:大人,那边
裴折深吸一口气:带上人,跟我去憾天鼓处。
刚才有人来汇报,说是城中四处有着丧服者,在道路中央悲嚎,焚烧纸钱。
声势浩大,已经惊动了城中百姓,人人驻足围观,更有甚者,煽动了百姓与之一同赶赴官府和文武百官的府邸,官员无法离开家中。
憾天鼓从方才就响着,已经两刻钟了,聚集的人群众多,官兵无法疏通。
御林军调出宫外,消息传到宫中,圣上连忙命人来寻裴折,通知他尽快解决城中之事。
憾天鼓处的动静闹得最大,作为三击憾天鼓的第一探花,没有人比裴折更清楚它的影响力。
金陵九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他,这件事不可阻止,在这点上,他们势必要争个你死我活。
裴折带着御林军到达的时候,宫门口已经围满了人,憾天鼓的响声和百姓的呼号声交织在一起,声势浩大。
御林军开路,护着裴折往里走,从百姓中间穿过的时候,不知谁推了一把,裴折踉跄了下,差点栽倒,多亏一旁的御林军扶了一把。
是谁,胆敢袭击少师大人?!
裴折没来得及阻止,御林军佩刀出鞘,银光凛凛,带着一股肃杀气息。
人群中哄闹出声:官兵打人了,杀人了!
一时间群情激愤,裴折连忙命御林军众人收起兵器,安抚百姓:大家不要担心,我是裴折,方才是误会,御林军护卫京城,不会对无辜百姓下手。
是裴大人!
裴大人来了,我们可以问裴大人,当年的事是不是真的?
裴折心一沉,给御林军去了个眼神,在憾天鼓旁边的高台上站定:大家有什么想问的,可以问我。
御林军围绕四周,有几个人往宫中去。
人群之中有年迈的老者走出来:见过裴大人,我是穆秋河穆老将军的家仆,当年将军出事,我正好被派去接少夫人,幸得留下一条命。事变之前,我听将军提过,局势不安,佞幸当道,朝中恐有灾祸。本以为是将军杞人忧天,但不过两日,便有密诏降下,请将军入宫。随后将军便被下了大狱,罪名是顶撞圣上,对皇后不敬。
老人拄着拐杖,须发花白:那年冬月下了一场大雪,京城中冰冻三尺,将军说城外百姓孤苦,进宫前还吩咐人外出置办东西,要携夫人和府中家眷去探望他们。
穆老将军一生戎马,受百姓爱戴,在京城中多有传颂,京城中百姓大多都受过他的照拂,听老者提起他的旧事,围观的人纷纷红了眼眶。
裴折胸腔中仿佛堵了一团棉花,不痛不痒,但一直梗在心口,上不去下不来,憋闷得厉害。
老者抹了把脸,声音颤抖:夫人一口答应下来,还亲自写了需要置办的东西数量,棉被吃食种种,甚至计划到了年关。
不止百姓动容不已,御林军中的将士们亦是心生悲戚,他们听闻过穆老将军的威名,穆秋河与其妻长公主萧宁,乃是京中的大善人,年纪稍长一些的将士,诸如御林军统领,都曾受过穆秋河的指点。
裴折对老者所言更是感触颇深,傅倾流教导他时,多次提起过穆老将军,尽是溢美之词,老将军一生无愧无怼,实乃君子风骨。
老者对着裴折拜了一拜:当年冬月雪落,百姓跪满京城三十二街,请求圣上赦免将军,均无果。夫人在府门等了半月,都没等到将军,只在某一日凌晨,收到从宫中传来的消息,说将军得罪了右相,必死无疑。
裴折一愣,猛地抬起头来:凌晨宫中传了消息出来?
恋耽美
玉簪敲在茶盏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楼折翡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计划照常开展,不过时间要提前一下,现在就去安排,务必在裴折出宫之前,把一切安排妥当。
左屏面上闪过一丝诧异,领命离去。
穆娇瞠目结舌:这么急?
这叫抢占先机,否则等裴折出手后,不管我们怎么挽回,都会棋差一着。金陵九揉了揉眉心,从喉咙里滚出一声笑,我家探花郎,自然是最不好对付的。
到底是拜过堂成过亲的夫妇俩,最了解裴折的还是金陵九。
探花郎在宫中待了三个时辰,午饭前去的,直到傍晚才出宫。
来时坐着自己府上的小马车,离开的时候,御林军开路,浩浩荡荡的簇拥着裴折。
好不威风。
一行人穿过城中闹市,正当裴折想安排御林军做什么的时候,一旁茶楼酒肆中传出一道挑高的声音:事关十几年前的一桩旧案,牵扯人员众多,文武大臣,无辜稚子尽皆殒命。朝廷隐瞒多年,冤魂不渡忘川,埋藏十多年的冤案被沉在累累白骨之下,不被重视。
右相只手遮天,以权谋私,圣上不仁不义,软弱无能,致使我朝多少忠臣良将死于阴谋勾当!说书人手持惊堂木,一拍桌子,卖了个关子欲知右相谋权,圣上不仁之详情,且听老夫娓娓道来。
满堂哗然。
什么时候臭说书的都敢议论朝政,议论圣上和大臣了?
裴折浑身一悚,似有所觉,快速抬起头。
却见高高的茶楼之上,开了一扇窗户,窗台上的暖炉融化了零星的雪片,即将完全落下的日头昏红一片,褪去了正午时分的刺激火辣,露出温和的内里。
一道颀长的身影出现在窗边,阳光将他的轮廓投射到素白的窗纸上,人影边缘缀了一层蒙蒙的金光,衬得他整个人柔和又温暖。
金陵九低头看来,眉眼间的锋芒被柔和了大半,再也压不住那张出众的秾丽脸孔。
裴折怔怔地仰着头,看到金陵九勾唇浅笑,无声吐出几个字。
第138章
在裴折反应过来之前,御林军就气势汹汹地冲进了茶楼。
茶楼里的人很多,说书人一见官兵,立马将惊堂木扔了过去,同时一边喊着,一边怂恿茶楼里其他客人阻拦官兵。
裴折坐在外面,都能听到从茶楼里传出来的声音,说书人扯着嗓子高喊救命,间或还插上一两句嘴,嚷嚷着朝廷要杀他灭口。
茶楼里一阵鸡飞狗跳,那说书人竟是个会武功的,滑溜得跟泥鳅似的,怎么都抓不到。
裴折没心思理他,满脑子都是金陵九刚才说的话。
你阻拦不了。
啧,阻拦不了吗?
裴折下了马车,一身官服,衬得整个人端正明熠,一如打马而过的少年儿郎。
金陵九抚弄着暖炉,视线追随着那道身影,眸中燃起一簇越烧越亮的火光。
御林军被喝止,裴折款款步入茶楼大堂,大堂内一片鸡飞狗跳,他闲闲地扫了眼,拉过一张凳子坐下。
探花郎在京城是风头人物,没几个不认识他的,一经出现,众人的注意力就被他牵走了,一时间议论纷纷。
大家对裴折的消息还停留在他重病不愈上,乍一见了真人,有些恍惚,议论的焦点也围绕着他的病情。
裴大人不是生病了吗?
大人病好些了吗?
穿着官服,又去忙公务了吧,您可要多多注意身体。
茶楼掌柜很有眼力见儿,亲自为他上了茶:潇湘冬茶,前几日刚到京城,裴大人请用。
裴折一怔,抬眼看过去,正对上他殷勤的目光,神色淡了些:多谢。
他扶着杯子没动,曲指轻轻敲了敲桌子:有劳诸位惦念,本官身体好了不少,目前已无大碍。
探花郎闻名天下,得百姓心,就是因为他注重细节,别个儿可能不会注意这种小细节,但裴折会听百姓的话,认真地回复他们。
有裴折坐镇,御林军们都安安静静地候在一旁。
裴折睨着说书人,抬手做了个请的动作:方才听闻先生说书,故事引人入胜,不知本官是否有幸,能听得完整的始末?
说书人愣了,围观的百姓们也愣了。
金陵九出现在茶楼,说书人定然是他安排的,但百姓们不全是,其中大半都是来喝茶的客人。
裴折摆摆手,让御林军将茶楼围了个水泄不通。御林军人多,除去围住茶楼的,还剩下很多人,裴折让他们都入了座:弟兄们辛劳,我们一块来歇息歇息,您该说书继续说书,其他诸位也请坐,别在意我们。
裴折是文官,行为举止却透着股子匪气,乍一看,和林惊空如出一辙。
客人们面面相觑,在裴折及一干御林军的注视下,不情不愿地坐回原位。
说书人是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很快反应过了,施施然回了自己的位置,他一拍惊堂木,正要张嘴,又被止住了。
裴折抬着手,指了指上方:只有我们听多不合适,茶楼上的客人也请下来吧。
掌柜的面露难色,上前一步:大人,楼上
裴折没理他,给一旁的御林军去了个眼神,两个人当即起身,裴折用手比了个六:既然是请人,就凑个吉利的数字吧。
御林军明白过来,又点了几个人,一块上了楼。
今日跟着金陵九的是穆娇,两人一前一后,在六个御林军的护送下来到大堂。
穆娇脸色略有些差,看到裴折后收敛了几分,微一点头。
裴折回以一礼,冲着金陵九笑了下,端着手边的茶杯,遥遥递给他:不知公子是否婚配,可敬过媳妇茶?
金陵九相貌出众,但绝不女气,裴折问这话,俨然是将他看作了女子。
这并不像是温润有礼的探花郎能说出来的话,周遭的百姓们都有些惊诧,末了又将目光放在金陵九身上,颇为感慨,这位公子模样生得确实好。
金陵九不动声色,掌心向外抵住杯子:有劳裴大人,媳妇茶还未敬过,他日若有机会,定要向你学习一下。
穆娇憋不住笑了声。
她师兄面对自己喜欢的人,也这般嘴下不留情,幸亏裴折和他兴趣相投,不会因此生气。
裴折倾身,将茶放在他面前:我是没那个机会了,裴某已有婚配,娶了个悍妻,处处与我作对,我可不敢触他霉头,免得他一时不高兴,要了我的小命。
金陵九的脸色煞是好看:这般不情愿,裴大人怎地不休了他?
裴折瞥了他一眼,轻描淡写道:他不仁不义,我却舍不得,也不知哪一日我失了官职,他愿不愿意养着我。
金陵九指尖微颤,明明茶水已经放凉了,他却觉得指腹涌起一股灼痛感,像是有一把火,从指尖一直烧到了心尖尖上。
旁边的茶客已经听懵了,前些日子是有消息传回京城,说探花郎冒天下之大不韪,和一男子成了亲,男子还是天下第一楼的人,闹得沸沸扬扬。
听裴折的话,这事竟然是真的。
穆娇作为在场中唯一知道事情真相的人,都快憋疯了,这俩人什么恶趣味,就喜欢话里有话的说法。
裴折说完那番话后,就将目光从金陵九身上移开了:赶紧的吧,现在时辰相当,讲完故事了,还能吃上晚饭。
他态度平常,好似讲的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个平常的小故事。
说书人看了看金陵九,后者沉默一瞬,扬扬眉:赶紧开始吧,别饿着咱们裴大人。
说书人整理好情绪,在桌前坐下:那咱们就接着说,这回讲的是冬月宫变,当年京中有两位名士崭露头角,大家伙可知道是谁?
裴折掀起眼皮,余光注意到,金陵九一直瞧着他,根本没管说书人都说了什么。
有人答道:是傅与姜。
傅倾流是当朝太傅,百姓们避讳他的名字,连同姜玉楼也一并用姓氏指代了,反正所有人都知道是他们两个。
说书人一拍惊堂木:对喽,就是他们二位,当年姜玉楼出走京城,使得傅姜之争暂告一段落,诸位只知他二人伯仲难分,可曾探究过姜玉楼离开的真正原因?
说书人极会调动人的情绪,三言两语就将众人的注意力引到了傅倾流身上。
姜玉楼不在京城,唯一与之相关,且获得巨大利益的,就是当朝的太傅大人。
百姓们都不是傻子,纷纷猜测起来。
裴折皱了下眉头,傅倾流是他的师父,对他有授业之恩,别个儿这般议论,他听着不太舒服。
这时,胳膊被推了推,旁边有人坐下。
裴折抬起一双夹杂着戾气的眼,没什么好态度:你想拿当年的事做文章,何必从傅姜切入?
金陵九挨着他坐,一扫之前的不爽,笑盈盈道:裴郎是心疼傅倾流了吗?你能从幽州赶回来,想来他应当将当年之事告诉你了。
周围的人忙着议论,没人注意到他们。
金陵九身子一歪,几乎将半个身体压到了裴折身上:再说了,这可不是我要的切入。
裴折动作一顿:你什么意思?
裴郎进宫的时候,我特地为你准备了一个大惊喜,看看时间,也差不多要到了。金陵九笑得跟狐狸似的,明如朗月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算计,媳妇茶先搁一搁,裴郎看看我给你的嫁妆,合不合心意。
他说完话,慢慢坐回自己的位置,仿佛刚才那没骨头的人不是他一样。
裴折正要追问,一人从门口进来,御林军跟随左右:大人!
茶楼里嘈杂,没人关注谁进来了又出去了。
裴折似有所觉,淡淡地瞥过金陵九,看向来人:什么事?
那人是御林军中的一员,神色有些严肃,弯腰在裴折耳边说了什么。
裴折脸色突变,瞬间看向金陵九,眼底闪过一丝不敢置信。
金陵九好整以暇,冲着他微微一笑:看样子,裴大人很喜欢我送的礼物。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金陵九实在没脸将嫁妆二字说出口,穆娇等人说说也就罢了,真给自己混上个小嫂子的身份,他丢不起那人。
裴折眼神很凶,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喝道:来人,将他们都抓起来,剩下的所有人都跟我走。
裴折指了指金陵九和说书的,意味明显。
穆娇抽出腰中软剑,气势汹汹地推开来人:我看谁敢动手!
裴折眉心狠狠一跳:金陵九,你存心要与我作对吗?
裴大人不是说过了吗,家有悍妻。金陵九站起身,整了整袖子,好好照顾自己,等我来见你。
言罢,穆娇便推开御林军,和他们缠斗起来,她武功高强,很快就将他们打退了。
金陵九瞥了眼说书人,后者连忙跟上,在路过裴折的时候,小声道:九夫人,失礼了。
裴折:
金陵九你个混账东西!
御林军挡不住穆娇,金陵九款款往外走去,他昂首挺胸,步履从容,自有一股雍容气度。
茶楼里的人都看呆了,金陵九不是天下第一楼的九公子吗?也是传闻中,和他们探花郎大人拜堂成亲的男人。
裴折愤愤地捶在桌子上,茶杯被震开,南地潇湘来的冬茶若雪浮沫,价值千金,未经入口,便全数泼在了桌上。
书没听完,饭也不必吃了,御林军中没人敢触裴折的霉头,噤若寒蝉,立在他身旁两侧。
过了一阵子,之前来通传的人问道:大人,那边
裴折深吸一口气:带上人,跟我去憾天鼓处。
刚才有人来汇报,说是城中四处有着丧服者,在道路中央悲嚎,焚烧纸钱。
声势浩大,已经惊动了城中百姓,人人驻足围观,更有甚者,煽动了百姓与之一同赶赴官府和文武百官的府邸,官员无法离开家中。
憾天鼓从方才就响着,已经两刻钟了,聚集的人群众多,官兵无法疏通。
御林军调出宫外,消息传到宫中,圣上连忙命人来寻裴折,通知他尽快解决城中之事。
憾天鼓处的动静闹得最大,作为三击憾天鼓的第一探花,没有人比裴折更清楚它的影响力。
金陵九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他,这件事不可阻止,在这点上,他们势必要争个你死我活。
裴折带着御林军到达的时候,宫门口已经围满了人,憾天鼓的响声和百姓的呼号声交织在一起,声势浩大。
御林军开路,护着裴折往里走,从百姓中间穿过的时候,不知谁推了一把,裴折踉跄了下,差点栽倒,多亏一旁的御林军扶了一把。
是谁,胆敢袭击少师大人?!
裴折没来得及阻止,御林军佩刀出鞘,银光凛凛,带着一股肃杀气息。
人群中哄闹出声:官兵打人了,杀人了!
一时间群情激愤,裴折连忙命御林军众人收起兵器,安抚百姓:大家不要担心,我是裴折,方才是误会,御林军护卫京城,不会对无辜百姓下手。
是裴大人!
裴大人来了,我们可以问裴大人,当年的事是不是真的?
裴折心一沉,给御林军去了个眼神,在憾天鼓旁边的高台上站定:大家有什么想问的,可以问我。
御林军围绕四周,有几个人往宫中去。
人群之中有年迈的老者走出来:见过裴大人,我是穆秋河穆老将军的家仆,当年将军出事,我正好被派去接少夫人,幸得留下一条命。事变之前,我听将军提过,局势不安,佞幸当道,朝中恐有灾祸。本以为是将军杞人忧天,但不过两日,便有密诏降下,请将军入宫。随后将军便被下了大狱,罪名是顶撞圣上,对皇后不敬。
老人拄着拐杖,须发花白:那年冬月下了一场大雪,京城中冰冻三尺,将军说城外百姓孤苦,进宫前还吩咐人外出置办东西,要携夫人和府中家眷去探望他们。
穆老将军一生戎马,受百姓爱戴,在京城中多有传颂,京城中百姓大多都受过他的照拂,听老者提起他的旧事,围观的人纷纷红了眼眶。
裴折胸腔中仿佛堵了一团棉花,不痛不痒,但一直梗在心口,上不去下不来,憋闷得厉害。
老者抹了把脸,声音颤抖:夫人一口答应下来,还亲自写了需要置办的东西数量,棉被吃食种种,甚至计划到了年关。
不止百姓动容不已,御林军中的将士们亦是心生悲戚,他们听闻过穆老将军的威名,穆秋河与其妻长公主萧宁,乃是京中的大善人,年纪稍长一些的将士,诸如御林军统领,都曾受过穆秋河的指点。
裴折对老者所言更是感触颇深,傅倾流教导他时,多次提起过穆老将军,尽是溢美之词,老将军一生无愧无怼,实乃君子风骨。
老者对着裴折拜了一拜:当年冬月雪落,百姓跪满京城三十二街,请求圣上赦免将军,均无果。夫人在府门等了半月,都没等到将军,只在某一日凌晨,收到从宫中传来的消息,说将军得罪了右相,必死无疑。
裴折一愣,猛地抬起头来:凌晨宫中传了消息出来?
恋耽美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150650/3157229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