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不倦免费阅读-格格党(115)
推荐阅读:虚拟游戏舱【强制】、恶女将醒、【恐怖游戏】人家才没有开外挂(NP)、各种女孩子贴贴(abo+futa注意)、[快穿]给攻略对象生娃高H、【崩铁乙女】总合集、魔君与魔后的婚后生活、被阴湿男鬼囚禁后、只有鱼知道(包养 强制)、复爱(骨科,1v2)、
对,我这才知晓将军之前那番话是什么意思,也明白了为什么少夫人身怀六甲,行动不便,将军和夫人却执意命人护送她去礼佛。老者叹了口气,根据将军和夫人的安排,我带着人离开京城,去接少夫人,路上听到从京城中传来的消息,说穆家走水,烧死了无数人。
有人道:我记得当年是穆家大火,满门死于非命,老将军悲痛欲绝,将一切怪罪到了圣上头上,行刺不成,畏罪自杀。
老者泪如雨下:我们将军忠肝义胆,怎会顶撞圣上,怎会行刺!是有人害了将军,有人害了他啊!
裴折扶着憾天鼓,脑海中浮现出当初傅倾流说的话。
那时幽州战胜,他们在营帐之中,他问及当年之前,傅倾流说心中有愧,还说
我让他失望了,我为了自己的私心,害死了很多人。
裴折记得当时傅倾流还补充了一句:其中还有我最欣赏的君子,我为了一己之利,和小人做了交易,使得君子受辱,自戕于世,真相不得大白于天下,我心中有愧,本想保住其家眷,但也失败了。
那位君子,说的难道就是穆秋河?
裴折胸中冰炭交煎,如果真是穆秋河,那当初从宫中递信出来的,就是傅倾流。
傅倾流应当是与右相做了交易,知晓他们要对穆家的人下手,故而提前递了消息,想要救下萧宁。可穆秋河和萧宁伉俪情深,宁死也不会抛弃彼此,又怎会逃离。
当年被保下来的,只有少夫人,和她肚子里的孩子穆娇。
结合金陵九曾经讲到的,一切都能对得上了。
真相并不如传闻所言,而是穆家大火,全府上下无一生还,穆秋河悲痛欲绝,怒骂圣上昏聩无能,一头撞死在大狱里。
穆秋河忠心耿耿,为人方正,为了金灵及大皇子的事谏言,却被下狱,爱妻与家中众人尽皆死于非命,他心灰意冷,才怒骂圣上是昏君。
所以顶撞是真,刺杀是假。
这就是昭国第一冤案的真相。
老者拄着拐杖,敲在地上:贼人陷害了将军,逼他至死,还要污他名声,往他身上泼脏水,天道何公?圣上何公?
裴折说不出阻止的话,忠肝义胆受冤而死,为的是正义公道,何罪之有?
老者挥舞着拐杖,捶在憾天鼓上:裴大人,世人称你公道,你可否为我们将军申申冤?老朽不求你能令当年朝堂中肮脏的真相大白于天下,只求让天下人知道,我们将军是忠臣,是良将,不要再让他背着误会与污名了。
穆秋河,是跟随先帝征战外族,保我家国安宁的英雄,他是镇国大将军,是萧宁长公主的丈夫。他于家国无愧,于百姓无悔,他一生忠君爱国,清白仁义,他该被百姓铭记,不该到死都被小人编织的骂名欺辱!
没错,穆老将军恩义,请裴大人为其申冤!
请裴大人为其申冤,请裴大人为其申冤!
真正的君子,就算有骂名有污蔑,世人也能从附加的肮脏之中窥见其赤诚。
穆秋河就是这样的人,信他的远比不信他的人要多得多。
呼喊声一声接着一声,在宫门处回荡,就连守卫的将士们都忍不住附和。
裴折深吸一口气,正准备开口,忽然被整齐响亮的马蹄声打断了。
一队数量庞大的人马从宫外而来,为首之人高声道:穆秋河乱臣贼子,何冤之有?
作者有话要说:
写这章的时候哭死我了。
第139章
众人纷纷循声看过去。
裴折皱了下眉,待看清来人是谁后,脸色凝重了几分:右相?
人马众多,为首者正是右相,元奉。
除了御林军和禁军,京城中禁止其他官兵上街,更不要提来到宫门口了。
裴折看向御林军统领,对方也是一脸茫然,不知眼前是什么情况。
百姓们纷纷反驳:穆将军非是乱臣贼子,他蒙受冤屈,烦请裴大人为其昭雪。
元奉面沉如水,沉声道:穆秋河一案早已了解,休得多言,来人,将这群闹事的人都抓起来!
无数将士从他身后涌上来,将百姓们团团围住。
裴折冷了脸:右相,你这是做什么?
元奉腰间佩剑,骑着马,居高临下地看了他一眼:这不是重病在身的少师大人吗?传闻说你快要病死了,怎地又从鬼门关里爬出来了?
裴折并未动怒,直视着他:承蒙关怀,世间冤孽不平,下官特地从鬼门关回来,抓一抓该死的人,拉着他们一块下地狱。
元奉脸色不太好看:裴折,我劝你别掺和这事。
裴折在朝堂中并不偏向于哪一派,非要说的话,他更像是旁观者,不参与政事,整日里吟诗作对。
此次离京,接二连三传回与他相关的消息,破案救城,桩桩件件都令朝野一片哗然。
右相好意,下官心领了。裴折扫了眼他身后的人,开了个玩笑,你带兵来此,莫不是想逼宫?
逼宫谋逆是要砍头的大罪,即所谓的乱臣贼子。
裴折这话问得很不客气,明摆着是和元奉正面杠上了:宫中禁止带兵入内,且不说右相这兵马是私兵还是什么,你此举已经违反律例,按照律法,当斩!
周遭一静,落针可闻。
元奉脸黑得跟陈年砚台似的,能拧出墨汁来:裴折,污蔑朝廷命官,按律也当斩!
裴折丝毫不让:你是不是带着兵马?是不是来到了宫门口?是不是无诏而来?右相说说,下官哪一点污蔑了你?
他一口一个下官,言辞却犀利,丝毫不落下风。
御林军被萧淮西划拨给了裴折,听得他的话,纷纷警惕起来,不动声色地盯着元奉及其带来的兵马。
元奉斥道:放肆!探花郎,你僭越了!城中传闻纷纷,闹事之人众多,本相奉圣上之命,带兵进宫,商讨大事,岂容你胡搅蛮缠,加以污蔑!
右相说自己奉圣上之命,可有谕旨?裴折目光沉锐,仿若一把淬了寒光的刀,带着出鞘见血的锋利,空口无凭,究竟是谁放肆?
两人吵作一团,一个是权倾朝野的右相大人,一个是闻名天下的第一探花,引得百姓们忘了要为穆秋河申冤的事,纷纷看起热闹来。
就在两方僵持的时候,一队御林军从宫中而来。
裴折暗自思忖,抢先道:下官之前命人进宫,将城中情况禀告圣上,右相大人说是圣上宣你入宫,是真是假,问一问御林军便知。
元奉面上闪过一丝阴沉:少师是不信本相?
裴折一脸平静:下官只信圣上,不信任何人。
他转头看向从宫中出来的御林军官兵,问道:圣上可有提过,请右相带兵入宫?
官兵看看裴折,看看元奉,沉默了一会儿,点点头:有。
裴折目光惊愕,不敢置信地看着说话的官兵。
元奉大手一挥,沉声笑了笑:少师还不赶紧让开,耽误了本相面见圣上,这罪责你可担待不起。
裴折伫立在原地,御林军统领迟疑了一会儿,上前一步:裴大人,让开吧。
裴折一动不动,元奉眼底闪过一丝阴毒,直接骑着马朝他而来。
一旁的官兵连忙将裴折拽开,这才避免了马蹄踏在他身上。
元奉居高临下地睥睨着裴折,哼笑出声:少师可真不注意,万一惊了马,让你再卧病几个月,就不好了。
元奉带着人扬长而去,离开前不忘吩咐御林军将周围的百姓们捉起来。
裴折咬紧了牙,扯着之前答话的官兵的衣领:你有没有说谎?圣上真的让元奉带兵入宫?
有点脑子就能想明白,带兵入宫有多不可能,可偏偏这官兵点了头,让他连阻止都没了理由。
裴折气昏了头,直接叫了元奉,连表面上的尊称都抛之脑后了。
元奉一党残害忠良,差点害死了金陵九,裴折本就对他不满,现下更是没什么好态度了。
官兵噤若寒蝉:我没有说谎,是圣上说的,圣上还让我将这个交给大人。
裴折一愣,接过他递来的信。
两个信封,一个上头写了「裴卿亲启」,另一个上头盖了私章。
裴折在御前侍奉已久,一眼就看了出来,这两封信都不是假冒的,尽皆出自萧淮西的手笔。
裴折先拆了了让他亲启的信,薄薄的一张纸,却令他变了脸色。
他并没有拆开另一封信,而是将之贴身收好:我要进宫一趟。
那官兵惊呼出声:大人,万万不可!圣上有旨,不许您进宫。
裴折眉心中压出一道郁痕:我说,我要进宫。
官兵看向御林军统领,恭敬道:统领,圣上说了,若裴大人执意要进宫,让您务必要拦住他,否则整个御林军都要受牵连之罪。
裴折攥紧了拳头,死死地盯着他:你说什么?
御林军统领摩挲着佩刀,摆摆手,让官兵退下去:裴大人,圣上有旨,希望您不要让我们难做。
他朝四周扫了一眼,御林军众人纷纷会意,将宫门团团围住,阻挡了裴折的去路。
裴折气闷不已,一看到旁边聚集的百姓,头更疼了:不让我进宫,我去别的地方行吗?
御林军尽皆沉默着,裴折往外走去,没多一会儿,就停下了脚步,面色不善地看着款款而来的人。
金陵九披着大氅,毛领围住他半张脸,露在外面的眼睛中尽是沉凝之色:真巧,又见面了。
裴折:
能不巧吗,你他娘的算计策划了一切,将我阻在这里,又过来堵我,见不着面就怪了。
和在茶楼中不同,金陵九这回带了很多人,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看不到尽头。
金陵九今日的笑容很多,衬得他像一个温润的翩翩公子:裴郎好乖,在等我来见你。
等个屁!裴折脸色难看:别说那些废话,敞亮点,你究竟是来干什么的?
金陵九微微低下头,目光温柔:我带人来谋逆逼宫。
他并没有刻意压低声音,此言一出,周遭静了一瞬,而后爆发出一阵又一阵哄闹声,众人议论纷纷。
御林军严阵以待,虎视眈眈地看着金陵九,以及他身上的人。
御林军统领目光中隐隐透出一起愁绪,御林军护卫宫中,能调动的人有限,金陵九带的人太多了,如果硬碰硬,并不是他们能够阻挡的。
裴折一个头两个大:你疯了吗?!
心里想想就行了,这种话是能随便说的吗?!
金陵九伸出一根手指,隔着不近不远的距离,点了点他的眉心:别皱眉头,我会心疼的。
裴折一口气堵在胸口,想破口大骂:你要是真会心疼,还会带着人做这等大逆不道的事吗?
我早就告诉过你的。金陵九语气平静,确实没想到这么快,在我的计划里,还要迟两日的,谁知元奉那老不死的,竟然如此耐不住性子。
御林军众人不明所以,这个口口声声要逼宫谋逆的男人,为什么会对裴折说那种肉麻的话,还堂而皇之地讨论起计划。
众人的目光太热烈,裴折没办法忽略:金陵九,听我一句劝,你回去吧。
金陵九摇摇头:别的都能顺着你,但这事不行。
裴折从怀里摸出刚拿到手的信,拍在他胸口:你要的东西都能拿到,再等几日就尘埃落定了,回去吧。
金陵九展开信看了看,表情很淡:你觉得我是为了这些东西才逼宫的吗?
萧淮西很早之前就知道自己的大皇子并未遇害,只不过碍于右相一党的势力,没办法做什么。
他等了许久才等到裴折这样一个心腹,花了好几年的工夫,将裴折伪装成一个不参与朝事的闲散官员,这才用护送太子南下游历为借口,命令裴折带着信物,寻找失踪已久的大皇子。
萧淮西受右相一党桎梏已久,自然不甘心将位子传给萧澄明,他一早就做好了打算,想要找一个新的继承人。
幸免于难的大皇子就是最好的人选。
上午进宫,裴折将一路上发生的事都告诉了萧淮西,包括萧澄明与番邦勾结,失去踪迹的事情。
除此之外,还有萧淮西最关心的,关于大皇子的各种消息,以及这位流落民间十多年的大皇子在谋划什么事情。
金陵九是金灵之子,早已死去的大皇子,这一点萧淮西早就知道了。
这封信上写着萧淮西的打算,上午的时候,他就表露出这样的意思:想要禅位给金陵九。
裴折静静地看着他:你不是想取而代之吗?
金陵九点点头,又摇摇头:我想,但不是以这种方式,我不要他名正言顺地给我,我不承认他。
裴折的眉心狠狠一跳:那你想以什么方式?
金陵九将信折起来,当着裴折震惊的目光,将信纸撕成了碎片:弑君,谋逆,我要做真正的乱臣贼子,彻底覆灭昭国。
第140章
金陵九的眼睛很亮,像落了一簇星火,烧遍了天:我要做真正的乱臣贼子,颠了这个腐烂肮脏的朝廷。
信纸的碎片被扔在空中,纷纷扬扬落下,裴折忽然口干舌燥起来,怔怔地盯着眼前的人。
金陵九并没有刻意压低声音,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到了他的话,御林军的反应最大,纷纷拔出了刀。
百姓们呆立一旁,不敢相信金陵九竟然这般大胆,造反是要杀头的,他竟然当着无数人的面,堂而皇之地将这话说了出来。
相比之下,裴折的反应算得上镇定了。
金陵九没搭理御林军,隔着他们,定定地看着宫门,仿佛只要他愿意,就能够不费吹灰之力进入宫内。
裴折,你还要拦着我吗?金陵九很轻地笑了声,你拦不住我的。
他的势在必得令御林军统领皱紧了眉头,拉了拉出神的裴折:裴大人,往后一点,刀剑无眼,千万别伤着你。
听到他的话,金陵九身后的人也警惕起来,比起元奉,金陵九带的人并不少,且这些大多是江湖人士,真要打起来了,落败的一定是御林军。
裴折拂开胳膊上的手,命令道:让人都退下。
御林军统领惊诧不已:裴大人?!
此前消息已经传开了,说裴折和天下第一楼的九公子拜堂成亲了,一个庙堂里的闲云野鹤,一个江湖上的上位权者,怎么看怎么不合适。
面对裴折这样的态度,御林军统领忍不住猜测,他是不是想徇私情:裴大人,你是想助纣为虐,将贼人放进宫中吗?
裴折看着他,淡淡地摇了摇头:他不是贼人。
虽然金陵九不愿意承认,但事情如此发展下去,也由不得他了。
御林军统领还未表现出什么,金陵九先不满了起来:裴折,我绝不会承任何人的情。
他说的是那封信及萧淮西,但落在旁人耳中,这不被承情的人就成了裴折。一时之间,众人落在裴折身上的目光变得复杂起来,隐隐含着同情。
恋耽美
有人道:我记得当年是穆家大火,满门死于非命,老将军悲痛欲绝,将一切怪罪到了圣上头上,行刺不成,畏罪自杀。
老者泪如雨下:我们将军忠肝义胆,怎会顶撞圣上,怎会行刺!是有人害了将军,有人害了他啊!
裴折扶着憾天鼓,脑海中浮现出当初傅倾流说的话。
那时幽州战胜,他们在营帐之中,他问及当年之前,傅倾流说心中有愧,还说
我让他失望了,我为了自己的私心,害死了很多人。
裴折记得当时傅倾流还补充了一句:其中还有我最欣赏的君子,我为了一己之利,和小人做了交易,使得君子受辱,自戕于世,真相不得大白于天下,我心中有愧,本想保住其家眷,但也失败了。
那位君子,说的难道就是穆秋河?
裴折胸中冰炭交煎,如果真是穆秋河,那当初从宫中递信出来的,就是傅倾流。
傅倾流应当是与右相做了交易,知晓他们要对穆家的人下手,故而提前递了消息,想要救下萧宁。可穆秋河和萧宁伉俪情深,宁死也不会抛弃彼此,又怎会逃离。
当年被保下来的,只有少夫人,和她肚子里的孩子穆娇。
结合金陵九曾经讲到的,一切都能对得上了。
真相并不如传闻所言,而是穆家大火,全府上下无一生还,穆秋河悲痛欲绝,怒骂圣上昏聩无能,一头撞死在大狱里。
穆秋河忠心耿耿,为人方正,为了金灵及大皇子的事谏言,却被下狱,爱妻与家中众人尽皆死于非命,他心灰意冷,才怒骂圣上是昏君。
所以顶撞是真,刺杀是假。
这就是昭国第一冤案的真相。
老者拄着拐杖,敲在地上:贼人陷害了将军,逼他至死,还要污他名声,往他身上泼脏水,天道何公?圣上何公?
裴折说不出阻止的话,忠肝义胆受冤而死,为的是正义公道,何罪之有?
老者挥舞着拐杖,捶在憾天鼓上:裴大人,世人称你公道,你可否为我们将军申申冤?老朽不求你能令当年朝堂中肮脏的真相大白于天下,只求让天下人知道,我们将军是忠臣,是良将,不要再让他背着误会与污名了。
穆秋河,是跟随先帝征战外族,保我家国安宁的英雄,他是镇国大将军,是萧宁长公主的丈夫。他于家国无愧,于百姓无悔,他一生忠君爱国,清白仁义,他该被百姓铭记,不该到死都被小人编织的骂名欺辱!
没错,穆老将军恩义,请裴大人为其申冤!
请裴大人为其申冤,请裴大人为其申冤!
真正的君子,就算有骂名有污蔑,世人也能从附加的肮脏之中窥见其赤诚。
穆秋河就是这样的人,信他的远比不信他的人要多得多。
呼喊声一声接着一声,在宫门处回荡,就连守卫的将士们都忍不住附和。
裴折深吸一口气,正准备开口,忽然被整齐响亮的马蹄声打断了。
一队数量庞大的人马从宫外而来,为首之人高声道:穆秋河乱臣贼子,何冤之有?
作者有话要说:
写这章的时候哭死我了。
第139章
众人纷纷循声看过去。
裴折皱了下眉,待看清来人是谁后,脸色凝重了几分:右相?
人马众多,为首者正是右相,元奉。
除了御林军和禁军,京城中禁止其他官兵上街,更不要提来到宫门口了。
裴折看向御林军统领,对方也是一脸茫然,不知眼前是什么情况。
百姓们纷纷反驳:穆将军非是乱臣贼子,他蒙受冤屈,烦请裴大人为其昭雪。
元奉面沉如水,沉声道:穆秋河一案早已了解,休得多言,来人,将这群闹事的人都抓起来!
无数将士从他身后涌上来,将百姓们团团围住。
裴折冷了脸:右相,你这是做什么?
元奉腰间佩剑,骑着马,居高临下地看了他一眼:这不是重病在身的少师大人吗?传闻说你快要病死了,怎地又从鬼门关里爬出来了?
裴折并未动怒,直视着他:承蒙关怀,世间冤孽不平,下官特地从鬼门关回来,抓一抓该死的人,拉着他们一块下地狱。
元奉脸色不太好看:裴折,我劝你别掺和这事。
裴折在朝堂中并不偏向于哪一派,非要说的话,他更像是旁观者,不参与政事,整日里吟诗作对。
此次离京,接二连三传回与他相关的消息,破案救城,桩桩件件都令朝野一片哗然。
右相好意,下官心领了。裴折扫了眼他身后的人,开了个玩笑,你带兵来此,莫不是想逼宫?
逼宫谋逆是要砍头的大罪,即所谓的乱臣贼子。
裴折这话问得很不客气,明摆着是和元奉正面杠上了:宫中禁止带兵入内,且不说右相这兵马是私兵还是什么,你此举已经违反律例,按照律法,当斩!
周遭一静,落针可闻。
元奉脸黑得跟陈年砚台似的,能拧出墨汁来:裴折,污蔑朝廷命官,按律也当斩!
裴折丝毫不让:你是不是带着兵马?是不是来到了宫门口?是不是无诏而来?右相说说,下官哪一点污蔑了你?
他一口一个下官,言辞却犀利,丝毫不落下风。
御林军被萧淮西划拨给了裴折,听得他的话,纷纷警惕起来,不动声色地盯着元奉及其带来的兵马。
元奉斥道:放肆!探花郎,你僭越了!城中传闻纷纷,闹事之人众多,本相奉圣上之命,带兵进宫,商讨大事,岂容你胡搅蛮缠,加以污蔑!
右相说自己奉圣上之命,可有谕旨?裴折目光沉锐,仿若一把淬了寒光的刀,带着出鞘见血的锋利,空口无凭,究竟是谁放肆?
两人吵作一团,一个是权倾朝野的右相大人,一个是闻名天下的第一探花,引得百姓们忘了要为穆秋河申冤的事,纷纷看起热闹来。
就在两方僵持的时候,一队御林军从宫中而来。
裴折暗自思忖,抢先道:下官之前命人进宫,将城中情况禀告圣上,右相大人说是圣上宣你入宫,是真是假,问一问御林军便知。
元奉面上闪过一丝阴沉:少师是不信本相?
裴折一脸平静:下官只信圣上,不信任何人。
他转头看向从宫中出来的御林军官兵,问道:圣上可有提过,请右相带兵入宫?
官兵看看裴折,看看元奉,沉默了一会儿,点点头:有。
裴折目光惊愕,不敢置信地看着说话的官兵。
元奉大手一挥,沉声笑了笑:少师还不赶紧让开,耽误了本相面见圣上,这罪责你可担待不起。
裴折伫立在原地,御林军统领迟疑了一会儿,上前一步:裴大人,让开吧。
裴折一动不动,元奉眼底闪过一丝阴毒,直接骑着马朝他而来。
一旁的官兵连忙将裴折拽开,这才避免了马蹄踏在他身上。
元奉居高临下地睥睨着裴折,哼笑出声:少师可真不注意,万一惊了马,让你再卧病几个月,就不好了。
元奉带着人扬长而去,离开前不忘吩咐御林军将周围的百姓们捉起来。
裴折咬紧了牙,扯着之前答话的官兵的衣领:你有没有说谎?圣上真的让元奉带兵入宫?
有点脑子就能想明白,带兵入宫有多不可能,可偏偏这官兵点了头,让他连阻止都没了理由。
裴折气昏了头,直接叫了元奉,连表面上的尊称都抛之脑后了。
元奉一党残害忠良,差点害死了金陵九,裴折本就对他不满,现下更是没什么好态度了。
官兵噤若寒蝉:我没有说谎,是圣上说的,圣上还让我将这个交给大人。
裴折一愣,接过他递来的信。
两个信封,一个上头写了「裴卿亲启」,另一个上头盖了私章。
裴折在御前侍奉已久,一眼就看了出来,这两封信都不是假冒的,尽皆出自萧淮西的手笔。
裴折先拆了了让他亲启的信,薄薄的一张纸,却令他变了脸色。
他并没有拆开另一封信,而是将之贴身收好:我要进宫一趟。
那官兵惊呼出声:大人,万万不可!圣上有旨,不许您进宫。
裴折眉心中压出一道郁痕:我说,我要进宫。
官兵看向御林军统领,恭敬道:统领,圣上说了,若裴大人执意要进宫,让您务必要拦住他,否则整个御林军都要受牵连之罪。
裴折攥紧了拳头,死死地盯着他:你说什么?
御林军统领摩挲着佩刀,摆摆手,让官兵退下去:裴大人,圣上有旨,希望您不要让我们难做。
他朝四周扫了一眼,御林军众人纷纷会意,将宫门团团围住,阻挡了裴折的去路。
裴折气闷不已,一看到旁边聚集的百姓,头更疼了:不让我进宫,我去别的地方行吗?
御林军尽皆沉默着,裴折往外走去,没多一会儿,就停下了脚步,面色不善地看着款款而来的人。
金陵九披着大氅,毛领围住他半张脸,露在外面的眼睛中尽是沉凝之色:真巧,又见面了。
裴折:
能不巧吗,你他娘的算计策划了一切,将我阻在这里,又过来堵我,见不着面就怪了。
和在茶楼中不同,金陵九这回带了很多人,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看不到尽头。
金陵九今日的笑容很多,衬得他像一个温润的翩翩公子:裴郎好乖,在等我来见你。
等个屁!裴折脸色难看:别说那些废话,敞亮点,你究竟是来干什么的?
金陵九微微低下头,目光温柔:我带人来谋逆逼宫。
他并没有刻意压低声音,此言一出,周遭静了一瞬,而后爆发出一阵又一阵哄闹声,众人议论纷纷。
御林军严阵以待,虎视眈眈地看着金陵九,以及他身上的人。
御林军统领目光中隐隐透出一起愁绪,御林军护卫宫中,能调动的人有限,金陵九带的人太多了,如果硬碰硬,并不是他们能够阻挡的。
裴折一个头两个大:你疯了吗?!
心里想想就行了,这种话是能随便说的吗?!
金陵九伸出一根手指,隔着不近不远的距离,点了点他的眉心:别皱眉头,我会心疼的。
裴折一口气堵在胸口,想破口大骂:你要是真会心疼,还会带着人做这等大逆不道的事吗?
我早就告诉过你的。金陵九语气平静,确实没想到这么快,在我的计划里,还要迟两日的,谁知元奉那老不死的,竟然如此耐不住性子。
御林军众人不明所以,这个口口声声要逼宫谋逆的男人,为什么会对裴折说那种肉麻的话,还堂而皇之地讨论起计划。
众人的目光太热烈,裴折没办法忽略:金陵九,听我一句劝,你回去吧。
金陵九摇摇头:别的都能顺着你,但这事不行。
裴折从怀里摸出刚拿到手的信,拍在他胸口:你要的东西都能拿到,再等几日就尘埃落定了,回去吧。
金陵九展开信看了看,表情很淡:你觉得我是为了这些东西才逼宫的吗?
萧淮西很早之前就知道自己的大皇子并未遇害,只不过碍于右相一党的势力,没办法做什么。
他等了许久才等到裴折这样一个心腹,花了好几年的工夫,将裴折伪装成一个不参与朝事的闲散官员,这才用护送太子南下游历为借口,命令裴折带着信物,寻找失踪已久的大皇子。
萧淮西受右相一党桎梏已久,自然不甘心将位子传给萧澄明,他一早就做好了打算,想要找一个新的继承人。
幸免于难的大皇子就是最好的人选。
上午进宫,裴折将一路上发生的事都告诉了萧淮西,包括萧澄明与番邦勾结,失去踪迹的事情。
除此之外,还有萧淮西最关心的,关于大皇子的各种消息,以及这位流落民间十多年的大皇子在谋划什么事情。
金陵九是金灵之子,早已死去的大皇子,这一点萧淮西早就知道了。
这封信上写着萧淮西的打算,上午的时候,他就表露出这样的意思:想要禅位给金陵九。
裴折静静地看着他:你不是想取而代之吗?
金陵九点点头,又摇摇头:我想,但不是以这种方式,我不要他名正言顺地给我,我不承认他。
裴折的眉心狠狠一跳:那你想以什么方式?
金陵九将信折起来,当着裴折震惊的目光,将信纸撕成了碎片:弑君,谋逆,我要做真正的乱臣贼子,彻底覆灭昭国。
第140章
金陵九的眼睛很亮,像落了一簇星火,烧遍了天:我要做真正的乱臣贼子,颠了这个腐烂肮脏的朝廷。
信纸的碎片被扔在空中,纷纷扬扬落下,裴折忽然口干舌燥起来,怔怔地盯着眼前的人。
金陵九并没有刻意压低声音,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到了他的话,御林军的反应最大,纷纷拔出了刀。
百姓们呆立一旁,不敢相信金陵九竟然这般大胆,造反是要杀头的,他竟然当着无数人的面,堂而皇之地将这话说了出来。
相比之下,裴折的反应算得上镇定了。
金陵九没搭理御林军,隔着他们,定定地看着宫门,仿佛只要他愿意,就能够不费吹灰之力进入宫内。
裴折,你还要拦着我吗?金陵九很轻地笑了声,你拦不住我的。
他的势在必得令御林军统领皱紧了眉头,拉了拉出神的裴折:裴大人,往后一点,刀剑无眼,千万别伤着你。
听到他的话,金陵九身后的人也警惕起来,比起元奉,金陵九带的人并不少,且这些大多是江湖人士,真要打起来了,落败的一定是御林军。
裴折拂开胳膊上的手,命令道:让人都退下。
御林军统领惊诧不已:裴大人?!
此前消息已经传开了,说裴折和天下第一楼的九公子拜堂成亲了,一个庙堂里的闲云野鹤,一个江湖上的上位权者,怎么看怎么不合适。
面对裴折这样的态度,御林军统领忍不住猜测,他是不是想徇私情:裴大人,你是想助纣为虐,将贼人放进宫中吗?
裴折看着他,淡淡地摇了摇头:他不是贼人。
虽然金陵九不愿意承认,但事情如此发展下去,也由不得他了。
御林军统领还未表现出什么,金陵九先不满了起来:裴折,我绝不会承任何人的情。
他说的是那封信及萧淮西,但落在旁人耳中,这不被承情的人就成了裴折。一时之间,众人落在裴折身上的目光变得复杂起来,隐隐含着同情。
恋耽美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150650/3157229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