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和离之后 第82节
推荐阅读:虚拟游戏舱【强制】、入骨欢 【NP高H】、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脸盲怎么了,不脸盲轮得到你?(nph)、同班同学好像想上我(简)、临时夫妻(nph)、素女 (古言,1V1,高H)、绝对臣服姿态(女强制男h)、不是哥哥也不是男妈妈(骨科)、不羡仙(快穿仙侠 古言 1v1 sc)、
她不能为了镇压西南战乱,就将西北变成与西南同样棘手的存在。
徐空月知晓她的担忧,“我并不是要单设都护一职,在都护的基础上,还可设置同等级的同知一职。都护手握一半兵符,同知则握有另一半兵符。”
他看着皎皎的眼神中满是真诚与温柔,“都护由程毓简担任,这些年他一直在西北各地守城,对西北最为了解。况且他在北魏军中也有威名,由他担任都护一职是最合适不过的。而同知一职,你可以派遣你的人前去。”
“我知道你不放心我的人,但有你的人制衡,即便是后来的都护有反心,也不会立即挥军南下,对大庆造成莫大伤害。”
“设立都护一职,并不为了让我的手手握西北兵权,而是为了让他们有实力与北魏铁骑相抗衡。你去过前线,见过战场,你也知道每当战事起,边境各城疲于应对北魏的来袭,根本没有实力乘胜追击。”
皎皎当然见识过战场,她十五岁时,北魏来袭,父亲连上元节都没能在家中渡过,匆匆带兵前往前线。
彼时皎皎尚且不知天高地厚,瞒着母亲偷偷前往战场。只是中途到底被母亲发现了,她派人将她追回。可皎皎就快要到前线了,她固执地不肯回来。母亲没有办法,只好让人给任老将军传信,嘱托他让皎皎随军出发。
可皎皎彼时一心想去前线找父亲,并不想跟随大军出发。任老将军无法,只得委托监军姚晃,让她跟随先锋军赶一段路。
她带着如云跟随先锋军赶了大半个月的路,虽然不曾亲眼见识战场的惨烈,却也见过了尸横遍野。
那是她头一次看见那么多的死人,冲天的腥臭气息拼命往鼻子里钻,那些腐烂的味道仿佛跗骨之蛆,至今想起来仍令人作呕。
直到后来父亲听闻了此事,派人将她接走,后来又匆匆送回了后方。
只是这件事她从未对人言语过,为何徐空月会知晓她去过战场?
眼见她眼中浮现出疑惑,徐空月微微侧过目光,淡声道:“设立都护与同知,西北边境才能更好地抵御外敌,而朝廷也不必再疲于应对各地战事。”
他终究还是转过目光看着皎皎,“于朝廷而言,这不是坏事。你只要选好同知一职的人选,便可放心将西北之地交托。”
这些年大庆与北魏战事不断,确实如徐空月所说,只要原因在于西北边境并无与北魏相抗衡的兵力。倘若他所言无误,大庆确实可以凭此一扫先前疲于应对之势。
皎皎轻咬着下唇,对他的提议稍稍有些心动。
“只要解决了西北的问题,我便可以再无后顾之忧前往西南战场。”徐空月的声音蓦地响起,如平地一声惊雷,惊得皎皎猛地抬起头。“你要去西南战场?”
徐空月脸上的神情还是淡淡,却在触及皎皎不掩震惊的面容时,稍稍露出两分笑意。“我毕竟还是大庆的将军,面对战事,怎能一直袖手旁观?”
“可是你的手……”
徐空月抬起右手。他手上的绷带仍在,将右手掌心牢牢包裹在其中。即便隔着绷带,皎皎仍能预想里面的伤口有多惨烈。
那是她亲眼见过的伤口,多日之后仍令她在梦中惊醒过来。
“只是伤了右手而已,并不是什么大事。”徐空月随即若无其事放下右手。柔顺的布料再度垂下,将缠着绷带的右手遮掩起来。
他轻抬眉眼,眼底无畏无惧,“战死沙场,是一个将军的使命与荣耀。”
他以轻描淡写的口吻说出令人惊心动魄的话语,皎皎仿佛承受不住一般,后退了一步。
徐空月却露出浅淡的笑意,“我的提议,你要好好考虑。”
他虽然没有说出口,但皎皎仍是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了他未说出口的话——
倘若我为守护大庆而死,你是否会稍微不再那么恨我?
第94章 离别
皎皎与小皇帝在明政殿, 招来李忧之、齐国公等人,商议了许久。
齐国公并不同意设立都护一职,他那张晦暗无光的脸上仿佛镀上一层寒霜, 满是冷酷漠然之色。“太宗皇帝定下的规矩,岂可因为摄政王一人而更改?”
李忧之当即冷笑一声,“倘若我没记错的话,齐国公不久之前还同意让南岭郡王屯养亲兵。那时候国公爷怎么就没想起来太宗皇帝定下的规矩?”
一番话将齐国公说得额角乱跳。他脸色阴沉下来, 强压着脾气对小皇帝道:“南岭郡王与摄政王情况不同,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李忧之嗤笑一声, 嘲讽几乎写在了脸上:“有什么不同?不过是一个自己想要扩充军队, 一个想让别人扩充军队罢了。”
齐国公气得七窍生烟,当即不再忍,与李忧之争吵起来。他年逾古稀,然而与李忧之争吵起来却肝火更旺,额角青筋乱跳,越说越激动, 似乎要将屋顶掀翻。
眼见两人越吵越不成样子, 坐在小皇帝身旁的皎皎当即喝止,“本宫心中已有主意了,多谢两位卿家。”
她面沉如水, 不怒自威,争吵声顿时止住。
两道目光不约而同凝在皎皎身上, 似乎还想说些什么。然而皎皎却不打算多说什么, 只是挥了挥手, 让众人都退下。
众人走后,小皇帝眉目染上忧色,问:“皇姐打算如何做?”自从徐空月右手受伤之后, 太傅便开始称病不上朝,之后更是递了辞官的折子。皎皎顾全他是三朝老臣,又是两任帝师,只是先按下了他辞官的折子,却并未再延请他继续教导小皇帝。
但为了不耽误小皇帝的教学,在齐国公的举荐下,重新请了一位刘太傅,为小皇帝传道解惑。
如今看来,小皇帝似乎有所成长。
皎皎唇边露出一丝欣慰笑意,“陛下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做?”她将问题重新抛还给小皇帝。
小皇帝却并未露出烦恼不解的神情,只是垂眸细思片刻,而后抬头认真道:“朕觉得,让摄政王去西南战场,是最好的选择。”
近段时日来,他读了很多史书,前朝有皇帝只想将兵权抓在掌心,因而残杀迫害了很多手握重兵的将军。但没有了将军保家卫国,在强敌入侵的情况下,国家毫无自保之力。
也有皇帝将兵权下放将军手中,最终将军只手遮天,或掌控朝政,成为幕后皇帝,或举兵造反,改朝换代。
无论哪一种,对如今的大庆似乎都不太适合。但小皇帝却觉得,“两权相害取其轻,朕觉得摄政王提议的令设同知,比容许南岭郡王养兵,将来的危害会小很多。”
皎皎不曾想到他竟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着实有些刮目相看。
然而小皇帝却微微红了面颊,眼眸低垂,“这都是刘太傅教导朕的。”
皎皎先是微微诧异,而后才笑道:“看来陛下确实需要一位好老师。”
先前对于太傅李恭存的教导,皎皎一直睁只眼闭只眼,李恭存虽然也站到了徐空月的阵营,但并未有过害小皇帝的心思,教导小皇帝时也并非不用心。只是他毕竟是帝师,除了教导为人的道理,也应该多教导一番为帝为王的道理。
可李恭存敬畏徐空月,很少教导小皇帝这些东西。而如今新来的太傅却全然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皎皎只思索片刻,就对小皇帝道:“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陛下年纪尚幼,平日还是要多以人为师,多听多看,切记不可偏听偏信。”
小皇帝重重点头。
很快,摄政王率军前往西南战场的旨意便下来了。由于这是小皇帝第一次在朝政上拿主意,皎皎便全然放手让小皇帝去做,再由中书省拟旨,她从旁看着。
小皇帝这段时日的成长速度惊人,绕是皎皎有所了解,也不由得为他如今的处事之姿惊叹。“将来大庆交于陛下之手,想来会再创盛世景象。”
一旁的细柳闻言,顿时面露古怪之色。
为大军送行当日,小皇帝身着五爪龙袍,头戴十二旒龙冕,年纪虽然尚小,却逐渐开始显露帝王的霸气威严。
他在群臣的注视下,从容庄重端起一杯酒,对徐空月道:“朕恭祝摄政王早日凯旋。”
徐空月身着甲胄,英气逼人,唯有右手依旧藏在护臂袖套中,看不真切。他以左手自小皇帝手中接过酒杯,单膝跪地,郑重道:“微臣定不辱使命。”说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而后,他率大军从皇城门出发,浩浩荡荡穿过永安大街,朝着城门而去。
城楼之上,皎皎身着华服,目送徐空月远去。
他仍是骑在一匹白马之上,英挺伟岸,芝兰玉树,与初见时的样子几乎没什么差别。
似乎是察觉到她的目光,骑在马上的徐空月蓦地转过脸,朝着城楼之上看来。
皎皎几乎下意识后退几步,直到确保下方看不见她,才止住了脚步。
她不欲将自己的任何情绪泄露给徐空月,就连她前来相送都不想他知晓。因为那意味着她已然心软和不舍。
可这偏偏是她最不容许发生的。
她听着大军浩浩荡荡走过,留下整齐划一的步伐声。那脚步声承载着无数百姓的希望,是大庆强盛的象征。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军队,才能震慑四方,令北魏不敢轻易来犯。
午后的阳光似乎太过刺眼,皎皎微微阖上眼睛。如今,大庆战无不胜的将军远赴西南战场,是希望,也是陌路。
她不知道大庆的将来究竟会怎样,有没有人能替代徐空月的位置?她唯一知道的,就是她的夙愿即将以偿。
大军出发的同时,西北边境的程毓简收到了旨意,封他为西北都护,统领西北三军,管理辖境的边防、行政和各城事务。另封大理寺少卿李忧之为西北同知,监督西北三军,与西北都护共同处理辖境的行政和各城事务。
而都护之下,再设副都护一职,由齐国公举荐之人担任,辅佐都护管理辖境的边防与各项事务,以及掌管与朝廷对接之责。
自此之后,大庆百年局势发生更改,边境之地逐渐开始出现三权分立之势,也为大庆的将来埋下了风险。
大军出发三日之后,皎皎于长安城三里外的折柳亭送别李忧之。
虽是前往西北赴任,路途遥远,物资匮乏,但李忧之依旧选择轻装出发,两匹马,少许行礼,一位仆从。
他仍是初来长安时的模样,意气风发,恣意潇洒,不被外物干扰。
这几年,他在朝中与徐空月一党处处周旋,着实为皎皎解决了不少难题。如今看着他即将远去,皎皎心中顿时涌出几分不舍。
然而李忧之却拱手道:“谢公主成全。”
他不是不知道,皎皎先前有意招他为驸马。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但他志不在此,虽然配合她演过一段时间戏,但总归是不情愿的。如今皎皎让他担任西北同知,也算是彻底成全。故此,他才会出言道谢。
皎皎却笑了笑,半真半假道:“倘若李大人有朝一日不想做同知了,那么本宫随时于长安恭候你归来。”
李忧之也笑了起来,“倘若微臣当真在西北混不下去,定然无颜再会回到长安,面见公主。”
他坦坦荡荡,沉着冷静,不过分骄傲,也不妄自菲薄。
皎皎当初也是看重他的这一点,才将他提拔至长安城。而他所作所为,也从未辜负皎皎的期望。
她抱拳对李忧之道:“鹏北海,凤朝阳,君携书剑路茫茫。只愿明年青云去,不笑世间庸人忙。”
李忧之还礼,脸上的笑意隐去,神情变得庄重起来。“微臣谨记公主教诲。”
第95章 另择皇后人选
李忧之走后, 偌大的长安城好像瞬间空荡荡了起来。明明街头巷陌皆是人声,但皎皎仍是觉得满身孤寂。
小皇帝如今在几位新太傅的教导下,成长日益明显, 不但稳坐朝堂,对政事也渐渐有了独到见解。
朝中不少老臣对此尤为欣慰,在朝政上对小皇帝也多了不少耐心,哪怕有时小皇帝说出一些不符帝王身份的话, 老臣们也是包容指教大于批评责问。
小皇帝不明所以,私下里还曾与皎皎抱怨, “最近那帮老臣看朕的目光怪怪的。”他眉头紧皱, 一副纳闷奇怪却又不得其解的样子。
“朕总觉得,他们像是把朕当成了自家的孙子。”皎皎看得出来,他抱怨归抱怨,对老臣们的包容示好却很是受用。于是她便只是笑了笑,任由小皇帝抱怨完,一转头再与那些老臣们商议着朝政。
端午过后, 小皇帝婚期临近。宫中各处也忙碌了起来。皎皎如今代掌凤印, 自然更是忙碌,封后大典的各项事宜都需她过目,她还要去巡视皇后寝宫的布置情况, 还要查看凤冠凤袍等各物的完成情况。整日忙碌之后,皎皎回到寝殿, 几乎是倒头就睡。
本以为这样的忙碌等到小皇帝大婚之后就会有所好转, 但谁曾想大婚之日还未到来, 齐国公府的未来皇后又出了问题。
孟若昭这段时日一直待在绣楼,在宫中派去的教导嬷嬷的指导下,为即将到来的大婚做着各种准备。在这样紧张又满怀期盼的日子里, 一日晌午时分,负责教导的嬷嬷下去歇息片刻,留孟若昭一人待在绣楼复习刚刚教导的礼仪。
夏日午后的阳光白得有些刺眼,窗外蝉鸣不断,孟若昭正昏昏欲睡,突然窗外传来一阵窸窸窣窣声。
孟若昭抬头,便瞧见一只白底黄花的小猫从一堆碧绿的枝叶中露出小脑袋。
徐空月知晓她的担忧,“我并不是要单设都护一职,在都护的基础上,还可设置同等级的同知一职。都护手握一半兵符,同知则握有另一半兵符。”
他看着皎皎的眼神中满是真诚与温柔,“都护由程毓简担任,这些年他一直在西北各地守城,对西北最为了解。况且他在北魏军中也有威名,由他担任都护一职是最合适不过的。而同知一职,你可以派遣你的人前去。”
“我知道你不放心我的人,但有你的人制衡,即便是后来的都护有反心,也不会立即挥军南下,对大庆造成莫大伤害。”
“设立都护一职,并不为了让我的手手握西北兵权,而是为了让他们有实力与北魏铁骑相抗衡。你去过前线,见过战场,你也知道每当战事起,边境各城疲于应对北魏的来袭,根本没有实力乘胜追击。”
皎皎当然见识过战场,她十五岁时,北魏来袭,父亲连上元节都没能在家中渡过,匆匆带兵前往前线。
彼时皎皎尚且不知天高地厚,瞒着母亲偷偷前往战场。只是中途到底被母亲发现了,她派人将她追回。可皎皎就快要到前线了,她固执地不肯回来。母亲没有办法,只好让人给任老将军传信,嘱托他让皎皎随军出发。
可皎皎彼时一心想去前线找父亲,并不想跟随大军出发。任老将军无法,只得委托监军姚晃,让她跟随先锋军赶一段路。
她带着如云跟随先锋军赶了大半个月的路,虽然不曾亲眼见识战场的惨烈,却也见过了尸横遍野。
那是她头一次看见那么多的死人,冲天的腥臭气息拼命往鼻子里钻,那些腐烂的味道仿佛跗骨之蛆,至今想起来仍令人作呕。
直到后来父亲听闻了此事,派人将她接走,后来又匆匆送回了后方。
只是这件事她从未对人言语过,为何徐空月会知晓她去过战场?
眼见她眼中浮现出疑惑,徐空月微微侧过目光,淡声道:“设立都护与同知,西北边境才能更好地抵御外敌,而朝廷也不必再疲于应对各地战事。”
他终究还是转过目光看着皎皎,“于朝廷而言,这不是坏事。你只要选好同知一职的人选,便可放心将西北之地交托。”
这些年大庆与北魏战事不断,确实如徐空月所说,只要原因在于西北边境并无与北魏相抗衡的兵力。倘若他所言无误,大庆确实可以凭此一扫先前疲于应对之势。
皎皎轻咬着下唇,对他的提议稍稍有些心动。
“只要解决了西北的问题,我便可以再无后顾之忧前往西南战场。”徐空月的声音蓦地响起,如平地一声惊雷,惊得皎皎猛地抬起头。“你要去西南战场?”
徐空月脸上的神情还是淡淡,却在触及皎皎不掩震惊的面容时,稍稍露出两分笑意。“我毕竟还是大庆的将军,面对战事,怎能一直袖手旁观?”
“可是你的手……”
徐空月抬起右手。他手上的绷带仍在,将右手掌心牢牢包裹在其中。即便隔着绷带,皎皎仍能预想里面的伤口有多惨烈。
那是她亲眼见过的伤口,多日之后仍令她在梦中惊醒过来。
“只是伤了右手而已,并不是什么大事。”徐空月随即若无其事放下右手。柔顺的布料再度垂下,将缠着绷带的右手遮掩起来。
他轻抬眉眼,眼底无畏无惧,“战死沙场,是一个将军的使命与荣耀。”
他以轻描淡写的口吻说出令人惊心动魄的话语,皎皎仿佛承受不住一般,后退了一步。
徐空月却露出浅淡的笑意,“我的提议,你要好好考虑。”
他虽然没有说出口,但皎皎仍是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了他未说出口的话——
倘若我为守护大庆而死,你是否会稍微不再那么恨我?
第94章 离别
皎皎与小皇帝在明政殿, 招来李忧之、齐国公等人,商议了许久。
齐国公并不同意设立都护一职,他那张晦暗无光的脸上仿佛镀上一层寒霜, 满是冷酷漠然之色。“太宗皇帝定下的规矩,岂可因为摄政王一人而更改?”
李忧之当即冷笑一声,“倘若我没记错的话,齐国公不久之前还同意让南岭郡王屯养亲兵。那时候国公爷怎么就没想起来太宗皇帝定下的规矩?”
一番话将齐国公说得额角乱跳。他脸色阴沉下来, 强压着脾气对小皇帝道:“南岭郡王与摄政王情况不同,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李忧之嗤笑一声, 嘲讽几乎写在了脸上:“有什么不同?不过是一个自己想要扩充军队, 一个想让别人扩充军队罢了。”
齐国公气得七窍生烟,当即不再忍,与李忧之争吵起来。他年逾古稀,然而与李忧之争吵起来却肝火更旺,额角青筋乱跳,越说越激动, 似乎要将屋顶掀翻。
眼见两人越吵越不成样子, 坐在小皇帝身旁的皎皎当即喝止,“本宫心中已有主意了,多谢两位卿家。”
她面沉如水, 不怒自威,争吵声顿时止住。
两道目光不约而同凝在皎皎身上, 似乎还想说些什么。然而皎皎却不打算多说什么, 只是挥了挥手, 让众人都退下。
众人走后,小皇帝眉目染上忧色,问:“皇姐打算如何做?”自从徐空月右手受伤之后, 太傅便开始称病不上朝,之后更是递了辞官的折子。皎皎顾全他是三朝老臣,又是两任帝师,只是先按下了他辞官的折子,却并未再延请他继续教导小皇帝。
但为了不耽误小皇帝的教学,在齐国公的举荐下,重新请了一位刘太傅,为小皇帝传道解惑。
如今看来,小皇帝似乎有所成长。
皎皎唇边露出一丝欣慰笑意,“陛下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做?”她将问题重新抛还给小皇帝。
小皇帝却并未露出烦恼不解的神情,只是垂眸细思片刻,而后抬头认真道:“朕觉得,让摄政王去西南战场,是最好的选择。”
近段时日来,他读了很多史书,前朝有皇帝只想将兵权抓在掌心,因而残杀迫害了很多手握重兵的将军。但没有了将军保家卫国,在强敌入侵的情况下,国家毫无自保之力。
也有皇帝将兵权下放将军手中,最终将军只手遮天,或掌控朝政,成为幕后皇帝,或举兵造反,改朝换代。
无论哪一种,对如今的大庆似乎都不太适合。但小皇帝却觉得,“两权相害取其轻,朕觉得摄政王提议的令设同知,比容许南岭郡王养兵,将来的危害会小很多。”
皎皎不曾想到他竟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着实有些刮目相看。
然而小皇帝却微微红了面颊,眼眸低垂,“这都是刘太傅教导朕的。”
皎皎先是微微诧异,而后才笑道:“看来陛下确实需要一位好老师。”
先前对于太傅李恭存的教导,皎皎一直睁只眼闭只眼,李恭存虽然也站到了徐空月的阵营,但并未有过害小皇帝的心思,教导小皇帝时也并非不用心。只是他毕竟是帝师,除了教导为人的道理,也应该多教导一番为帝为王的道理。
可李恭存敬畏徐空月,很少教导小皇帝这些东西。而如今新来的太傅却全然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皎皎只思索片刻,就对小皇帝道:“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陛下年纪尚幼,平日还是要多以人为师,多听多看,切记不可偏听偏信。”
小皇帝重重点头。
很快,摄政王率军前往西南战场的旨意便下来了。由于这是小皇帝第一次在朝政上拿主意,皎皎便全然放手让小皇帝去做,再由中书省拟旨,她从旁看着。
小皇帝这段时日的成长速度惊人,绕是皎皎有所了解,也不由得为他如今的处事之姿惊叹。“将来大庆交于陛下之手,想来会再创盛世景象。”
一旁的细柳闻言,顿时面露古怪之色。
为大军送行当日,小皇帝身着五爪龙袍,头戴十二旒龙冕,年纪虽然尚小,却逐渐开始显露帝王的霸气威严。
他在群臣的注视下,从容庄重端起一杯酒,对徐空月道:“朕恭祝摄政王早日凯旋。”
徐空月身着甲胄,英气逼人,唯有右手依旧藏在护臂袖套中,看不真切。他以左手自小皇帝手中接过酒杯,单膝跪地,郑重道:“微臣定不辱使命。”说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而后,他率大军从皇城门出发,浩浩荡荡穿过永安大街,朝着城门而去。
城楼之上,皎皎身着华服,目送徐空月远去。
他仍是骑在一匹白马之上,英挺伟岸,芝兰玉树,与初见时的样子几乎没什么差别。
似乎是察觉到她的目光,骑在马上的徐空月蓦地转过脸,朝着城楼之上看来。
皎皎几乎下意识后退几步,直到确保下方看不见她,才止住了脚步。
她不欲将自己的任何情绪泄露给徐空月,就连她前来相送都不想他知晓。因为那意味着她已然心软和不舍。
可这偏偏是她最不容许发生的。
她听着大军浩浩荡荡走过,留下整齐划一的步伐声。那脚步声承载着无数百姓的希望,是大庆强盛的象征。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军队,才能震慑四方,令北魏不敢轻易来犯。
午后的阳光似乎太过刺眼,皎皎微微阖上眼睛。如今,大庆战无不胜的将军远赴西南战场,是希望,也是陌路。
她不知道大庆的将来究竟会怎样,有没有人能替代徐空月的位置?她唯一知道的,就是她的夙愿即将以偿。
大军出发的同时,西北边境的程毓简收到了旨意,封他为西北都护,统领西北三军,管理辖境的边防、行政和各城事务。另封大理寺少卿李忧之为西北同知,监督西北三军,与西北都护共同处理辖境的行政和各城事务。
而都护之下,再设副都护一职,由齐国公举荐之人担任,辅佐都护管理辖境的边防与各项事务,以及掌管与朝廷对接之责。
自此之后,大庆百年局势发生更改,边境之地逐渐开始出现三权分立之势,也为大庆的将来埋下了风险。
大军出发三日之后,皎皎于长安城三里外的折柳亭送别李忧之。
虽是前往西北赴任,路途遥远,物资匮乏,但李忧之依旧选择轻装出发,两匹马,少许行礼,一位仆从。
他仍是初来长安时的模样,意气风发,恣意潇洒,不被外物干扰。
这几年,他在朝中与徐空月一党处处周旋,着实为皎皎解决了不少难题。如今看着他即将远去,皎皎心中顿时涌出几分不舍。
然而李忧之却拱手道:“谢公主成全。”
他不是不知道,皎皎先前有意招他为驸马。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但他志不在此,虽然配合她演过一段时间戏,但总归是不情愿的。如今皎皎让他担任西北同知,也算是彻底成全。故此,他才会出言道谢。
皎皎却笑了笑,半真半假道:“倘若李大人有朝一日不想做同知了,那么本宫随时于长安恭候你归来。”
李忧之也笑了起来,“倘若微臣当真在西北混不下去,定然无颜再会回到长安,面见公主。”
他坦坦荡荡,沉着冷静,不过分骄傲,也不妄自菲薄。
皎皎当初也是看重他的这一点,才将他提拔至长安城。而他所作所为,也从未辜负皎皎的期望。
她抱拳对李忧之道:“鹏北海,凤朝阳,君携书剑路茫茫。只愿明年青云去,不笑世间庸人忙。”
李忧之还礼,脸上的笑意隐去,神情变得庄重起来。“微臣谨记公主教诲。”
第95章 另择皇后人选
李忧之走后, 偌大的长安城好像瞬间空荡荡了起来。明明街头巷陌皆是人声,但皎皎仍是觉得满身孤寂。
小皇帝如今在几位新太傅的教导下,成长日益明显, 不但稳坐朝堂,对政事也渐渐有了独到见解。
朝中不少老臣对此尤为欣慰,在朝政上对小皇帝也多了不少耐心,哪怕有时小皇帝说出一些不符帝王身份的话, 老臣们也是包容指教大于批评责问。
小皇帝不明所以,私下里还曾与皎皎抱怨, “最近那帮老臣看朕的目光怪怪的。”他眉头紧皱, 一副纳闷奇怪却又不得其解的样子。
“朕总觉得,他们像是把朕当成了自家的孙子。”皎皎看得出来,他抱怨归抱怨,对老臣们的包容示好却很是受用。于是她便只是笑了笑,任由小皇帝抱怨完,一转头再与那些老臣们商议着朝政。
端午过后, 小皇帝婚期临近。宫中各处也忙碌了起来。皎皎如今代掌凤印, 自然更是忙碌,封后大典的各项事宜都需她过目,她还要去巡视皇后寝宫的布置情况, 还要查看凤冠凤袍等各物的完成情况。整日忙碌之后,皎皎回到寝殿, 几乎是倒头就睡。
本以为这样的忙碌等到小皇帝大婚之后就会有所好转, 但谁曾想大婚之日还未到来, 齐国公府的未来皇后又出了问题。
孟若昭这段时日一直待在绣楼,在宫中派去的教导嬷嬷的指导下,为即将到来的大婚做着各种准备。在这样紧张又满怀期盼的日子里, 一日晌午时分,负责教导的嬷嬷下去歇息片刻,留孟若昭一人待在绣楼复习刚刚教导的礼仪。
夏日午后的阳光白得有些刺眼,窗外蝉鸣不断,孟若昭正昏昏欲睡,突然窗外传来一阵窸窸窣窣声。
孟若昭抬头,便瞧见一只白底黄花的小猫从一堆碧绿的枝叶中露出小脑袋。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151580/3173222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