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WAV > 穿越 > 古代种田奋斗史 > 方瑜-格格党(74)

方瑜-格格党(74)

推荐阅读:长江绝恋(骨科NP)她们的世界(GB女攻)快穿:坠神之地(NPH)猎物张柠檬长大后(捆绑调教SM)就是变态怎么了?(脑洞合集)纷争之心(nph,西幻)捕杀欲念NPH恶魔双子(双胞胎兄妹骨科1V1)词不达意(骨科,姐弟)

    可这清河崔氏,也是腐书网出身,比自家好多了,知行如今也才中了秀才,举人还不知何年何月能考上,人家怎会愿意下嫁,便是族叔是上司,人家也不会乐意的。
    虽是嫡长孙女,可她是二房长女,其父没有功名在身,靠祖父说亲,也算相配。能与自己搭上关系,这位下属想必只会高兴,何况自己这个族孙也不差。
    原是如此。陈如松一脸明悟,这与王家有些相像了。
    清河崔氏女,向来是抢手的,你若觉得合适,我便替你去探个口风,今日不能应下,回去考虑一番,这几日尽早给我回复,晚了兴许人家就说好亲了。
    陈宗兴是真想帮这族侄一把,族侄的两个儿子瞧着都有出息,他出把力,让他们更快走到高位,于族里只有好处,只可惜这些自己那三弟看不明白。
    陈如松满脸笑意地应下:好,我这就回去与媳妇商议一番,一定尽快给族叔回复。
    清河崔氏?这名字一听就很气派。杨稔听着自家男人回来所说,发出感叹。
    人家也是流传多年的世家呢,这人家媳妇你觉得如何,只咱们没打听过,不知详情。给儿子娶妻,也得好好选,娶妻娶贤。
    我明日去问问族婶吧,如今与族婶也算熟识,对那家的情况也比咱们清楚。反正是大族叔介绍的,去问问他夫人详情也是人之常情。
    当日杨稔就送了拜帖,约着第二日过去。
    次日一早,杨稔打扮妥帖带着女儿儿媳过去,大族叔家里与自家不同,更显气派,杨稔带着女儿和儿媳,也是想让多见识见识,免得去旁人家被震住了,有些不好的人会嘲笑没见过世面。
    昨日丈夫就跟自己说了想说个媒的事,是以杨稔过来拜访所为何事她已知晓。
    当即喊府里年龄相仿的女孩来陪康康说话,虽是定了亲可到底未出阁,给哥哥说亲,想必这位族侄媳妇不会让她跟着。
    眼见着女儿出了门,杨稔才说起来由,族婶应当也知道侄媳妇过来是因着什么,便就不迂回了,侄媳妇想知道那女孩是个什么性情?
    王氏点了点头,温声道:昨日老爷与我说了,崔家那孩子,是个不错的,是个温婉美人,为人和善但不可欺,在她娘生病时还帮着掌过家,我瞧着是个有主意的人,且她父亲虽然没有功名,但同胞兄长已经考过秀才,如今在准备乡试。
    王氏一一将自己了解的告知杨稔,毕竟是做媒,若是了解不多,成了亲出现矛盾,自家做媒的说不得还会得埋怨,虽这家或许不会,但她还是得妥帖些,说得明明白白,免得生出事端。
    这一次谈话,杨稔对于崔家姑娘有了大致的了解,与陈如松商议一番后,没再犹豫,请大族叔去探口风。
    上司做媒人,崔家很快给了答复,过完年之后可以相看一番。
    出了正月,两家约着相看,知行相貌不错,身子健壮,瞧着很踏实,崔家还算满意。
    而崔家姑娘落落大方,秀丽端庄,举止得体,杨稔也满意。
    相看后崔家就应下了这门亲事,让上门提亲。
    杨稔还有些懵呢,我总以为他们还要挑剔一番,咱家不算多好啊,崔姑娘瞧着很不错,咱家还是差了些。
    虽不好,可有大族叔做媒,咱们与大族叔算关系密切,想必崔家是看在大族叔的份上同意这亲事的。陈如松猜测道。
    杨稔也觉得是,不过不管是什么原因,同意就好,她那日也看了崔家姑娘,很合她的眼缘,若是做她的儿媳,是再好不过的。
    咱们挑个好日子去提亲,准备妥当,要很有诚意才行。杨稔积极道。
    这是自然,该准备的都要用心准备,等知行的媳妇娶进门,康康出嫁,咱们就能松口气,歇歇了。
    杨稔不赞同,摇头道:康康出嫁,咱们还得操心她在夫家过得好不好,还有日后生孩子,也要顾着,还有知行,他还有乡试会试要考,哪里能松口气啊。
    到底还是不同,他们都成家了,与没成家是不一样的。陈如松辩解道。
    女儿的婚期定的越晚越好,但儿子的夫妻俩却希望越早越好。
    不过崔家也是疼女儿的,他们希望婚期定的越晚越好。
    最终,在一番拉扯后,夫妻俩凭借着康康这个当妹妹的是开春就要成亲,当哥哥的总不能太晚,不说在前面了,总不能隔太久,婚期定在了几个日子中居中时间段,今年六月。
    第125章 成亲,有孕
    说到这个, 康康的婚期竟然这么近了,杨稔心里徒然伤感,没多久, 女儿就要嫁作他人妇。
    嫁衣早在去年就做好, 一切嫁妆也都准备齐全,三亩水田和一个稍大些的铺子都给康康作嫁妆,还有京城嫁女都该准备的东西,王家给的聘礼也都放进康康的嫁妆。
    以及两个陪嫁的下人, 一个身子健壮的婆子和贴身丫鬟。
    三月初七, 是康康的婚期,一番流程之后, 陈知景背着妹妹往喜轿走, 心里很不好受。
    日后若是王文绪欺负你,一定要跟大哥说, 大哥帮你出气。昏礼上不该说这话,可陈知景忍不住,妹妹乖巧懂事,他不放心。
    大哥,你放心,我不会受欺负的,只有我欺负别人的份。康康忍着哭意, 说着让大哥安心的话, 但这也是实话, 康康自觉自己不是能受委屈的人。
    嗯,不管遇到什么事,爹娘还有大哥二哥永远是你的后盾。明年初就要分官了,陈知景下定决心, 散馆要好好备考,分官后仔细当官,早日升上去,这样王家就算顾着自己,也不敢慢待妹妹。
    康康出嫁后,陈家瞬间安静非常,杨稔和陈如松夫妻俩都没做事的动力。
    连李如娘都有些不习惯,小姑子在家,一直是家里的开心果,就算不说话,看着她心里也都舒坦,如今,这个开心果到了别家去了。
    好在还有回门,这日一早,一大家子都早早起来,收拾好,坐在堂屋等康康回来。
    陈知景拖到最后一刻,眼看着等不到妹妹了才出门。
    巳初(上午九点),康康同丈夫回到娘家。
    王家准备了许多礼品,但这都不在杨稔和陈如松的眼里,他们眼里只有女儿。
    陈如松和二儿子招待女婿,杨稔拉着女儿到了卧房。
    关上门,杨稔连连问道:怎么样,过得好不好,王家待你如何,有没有让你立规矩?
    李如娘也是一脸关心,让康康心里一暖,挺好的,公公婆婆都是和善的人,对我很好,怕我不习惯,还请了个咱们那边的厨娘,今儿一早,回门的礼物他们就准备妥当,很贵重,叫我们都拿来。
    亲家有心了。肯费心照顾女儿,杨稔心里也就稍稍安心。
    一番寒暄问暖,杨稔才终于暂时放下心,王家如今没为难女儿,对女儿很照顾。
    康康成亲后,紧接着就是知行,杨稔跟陈如松夫妻俩确认女儿是真的过得不错,也就放心准备儿子的昏礼。
    六月初九,是知行成亲的日子。
    这一日,杨稔和陈如松是高兴的,毕竟是进人,添丁进口都是大喜事。
    这一年没有院试,知行成亲后,就一直待在家看书,小景入翰林院之后只有休沐才去大族叔家辅导几个孩子,知行也只在那时跟着过去听,平日里一般在家苦学。
    明年年初陈知景就要进行散馆考核,只有优异者才能留在翰林院,其余则要分到六部或是外地。
    能留在翰林院是最好的结果,若是不行,在六部任职也是不错,若是就这样被外放到地方为官,是最不好的。
    是以他最近也在加紧备考,连休沐也没空过去陈宗兴家,不过陈宗兴比族孙更明白散馆考核的重要性,不仅没有不满,还想方设法给族孙搜集需要的资料。
    他也想这位族孙能留在京城,日后能在官场上帮下自家几个不成器的孩子,几个孩子考上进士,只怕自己都要致仕了,帮不了太多,这位族孙瞧着一家子都是有良心的,他才会尽心培养。
    散馆考核在会试之前,明年年初,没有多久了,是以办完英哥儿的周岁宴,给英哥儿取了名后,陈知景就专注于散馆考核的准备,李如娘当起贤内助,与公公婆婆一起带着两个孩子的同时也将丈夫的日常起居照顾得妥妥帖帖,以便于丈夫能一心迎接考核。
    九月初,王家传来消息,康康有了两个月的身孕,杨稔高兴不已,立马过去瞧人。
    王家是个三进院,正房住着王老太爷夫妻俩,后院是两个姨娘的住处,东厢房住着王老爷和王夫人,西厢房则是王家长孙王文绪和妻子的住处。
    其幼子暂时跟着父母住东厢房,至于之后如何,杨稔不知也不去打听,反正总会妥帖安排,只要不委屈到女儿就行。
    杨稔过来时,也是送了拜帖的,稍微有些门户的人来往都要先送拜帖,须得对方同意再上门。
    这会一过来,王夫人就出来迎接,接过礼品,笑道:亲家过来看康康了是么,我领你过去。
    她向来是直爽的性子,既然知道亲家是过来看女儿的,她也不爱废话,儿媳有孕,是下一代的第一个孩子,她心里是极其高兴的。
    杨稔跟着王夫人走到西厢房,康康正坐在椅子上吃糕点,听到亲娘来看她了,连忙出门迎接。
    知道母女俩有话要聊,有些孕期禁忌她这个当婆婆的也没那么好说,亲家母来说正合适,因此王夫人待了一会算是招待过亲家母便离开,让母女俩能单独说话。
    这些日子过得如何?自从女儿出嫁,之后每次见到女儿,杨稔第一句话总是这个。
    康康眉开眼笑,很好啊,王家比咱家富,每日吃喝穿用更好,文绪也很体贴我,娘知道我的,只要日子好过,吃好穿好,我就高兴了。
    女儿说谎话和说真话杨稔能辨别出来,眼见着是真的过得好,杨稔也就开始跟女儿说起孕期要注意的事。
    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如今女儿不方便,杨稔知道,大户人家,妻子有孕是要给丈夫安排通房丫鬟的,虽王家姑且不算大户人家,可也是官宦人家,说不得就讲究这个,王老太爷不就有两个姨娘么。
    不过杨稔可不是劝女儿给女婿找女人的,你如今正是要紧的时候,你婆婆要是让你给文绪找通房丫鬟,你嘴上答应,可别真的找,让文绪自己去跟你婆婆说不要。
    女儿如今与女婿应当是蜜里调油的时候,该还是能说得动的。
    康康收起了笑脸,皱着眉头道:万一他不听,还说我善妒呢?她也不是没想过这个,只是她想的法子是先拖一拖,自己才有身孕,婆婆也不好这时候就要求自己给丈夫找通房吧。
    他要是这么说,你就说怕通房使坏,担心孩子安危,若是他想要,等你把孩子养住了就给他找。杨稔不管教唆女儿不给女婿找通房对不对,女儿过得好才是她在意的。
    也好,那我就这么说。康康当即应下,她当然不想丈夫有别的女人。
    这还是第一胎,他们也不好逼你,就算是你婆婆给人,你也给拦下,长辈给的,真成了通房,日后只怕还会提拔成姨娘,给你添堵。杨稔叮嘱道,京城许多人家后宅不稳,正室被害小产的可不少,最好还是别有小妾。
    好。康康听话的应下。
    与女儿说了这个,杨稔怕女儿会一直担忧,安慰道:你也别一直想着这个,最重要的是将孩子平安生下,别的都是小事。
    康康很认同这话,自从知道自己有了身孕,她好像就有了母爱,看着肚子,心里都软乎乎的,愿意为这个孩子做任何事,孩子还没生出来,她就有了这想法。
    跟女儿说了一顿开心的事,确定女儿心情舒畅,杨稔才回去。
    喜事是接连而来的,十月初,崔氏也查出有孕近两月。
    喜上加喜,杨稔跟陈如松商量道:正好我想着康康如今有孕,咱们还要不要搬到郊外,如今二儿媳也有孕了,便等到她生产之后,咱们再搬吧。
    嗯,明年年底搬,珍娘五岁了,明年六岁,男女七岁不同席,英哥儿三岁多,他们两个不能总在一间房。东厢房三间,一间做书房,两间住房,等孙女大些,就不好住了。
    竟这么大了,杨稔不禁感叹道:这日子真是越过越快,珍娘都五岁了,我心里总觉得她还是个蹒跚学步的孩子。
    女儿有孕,杨稔每隔半月就过去看一次,十月中旬的这一次看望,听到一个好消息。
    文绪跟我说不论是如今还是日后,他都不会纳妾,也没有通房,叫我放心。说这话时,康康的脸上难得有些腼腆。
    真的?莫不是诓女儿,王文绪这孩子看着也不像油嘴滑舌的人啊。
    娘果然不信,康康确认道:是真的,他说年幼时,祖父纳了一房姨娘,极为宠爱,当时公公婆婆并不在意,但那姨娘有孕且查出是男孩后,就想除掉公公和文绪,这样一来她的孩子就是独子,公公和文绪差点被她所害,自此,本就没有妾室的公公就下定决心不纳妾,文绪自己也决定,日后绝不纳妾。
    文绪若能一直是这个想法就好,你如今也能安心养胎。不管如何,这会女婿心里还是不想纳妾的,那女儿就能舒舒服服的养胎了。
    康康笑着点头,可不是嘛,丈夫没有别的女人,她心里才是真的舒坦了。
    杨稔握着女儿的手,接着道:我来也还有一件事,你二嫂也有孕了,原先我还在想你初次有孕,搬家之事就延后一些,等你生产之后再搬,如今你二嫂也有了身孕,搬家就还会延后,这两年我们都在京城。
    那真是太好了,娘你不知道,我一想到你们要搬到郊外,虽然每隔半月还是能见到你,可心里总是不安心。康康靠在杨稔身上撒娇。
    第126章 乡试
    这一年的年节, 家里氛围极好,李如娘帮着婆婆一起置办年货,有孕的崔氏安心养胎。
    开了春, 知景迎接散馆考核。
    一家人久违的紧张起来, 这个考核很紧要,他们不能不紧张。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陈知景不懈努力的奋斗下,他虽没能继续留在翰林院, 却能分到六部为主事, 为正六品官员。
    在陈宗兴与陈氏一族的运作下,分到了礼部。
    确认下来之后, 一家人兴奋起来。
    熬了这么些年, 这才算出了头了。杨稔感叹道,虽然知道庶吉士无品级但前途好, 可也不是没有前途不好的庶吉士,她始终都是悬着一颗心的,如今真正当官了,她这才安下心来。
    陈如松心里也松了口气,小景今年年底就满二十八岁了,才混到一个有品级的官位,不容易啊。
    正六品官每年六十两俸禄, 京官双俸, 也就是说小景每年的俸禄是一百二十两银子, 有不少呢。这样一年就能多存一百多两银子,杨稔心里喜滋滋的。
    陈如松也想到了这个,他们夫妻俩就是俗人,对于钱财很看重, 乐道:是不少呢。
    小景到礼部任主事后,杨稔就一心关注着女儿和二儿媳的身孕,都是头胎,须得多加注意。
    康康满了九个月之后,杨稔就一直提着心,女子生产是鬼门关,她不能不担心。
    四月底,康康平安生下长子,取名定哥儿。
    一切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杨稔喜不自禁。
    杨稔奔波于王家与自家,心里是极为兴奋的。
    生了孩子,康康在王家也算真正站住脚跟,王家也是拿康康当自家人,之前或许还有些许客气,如今是没有了,杨稔都能感觉的,心里更为女儿感到高兴。
    恋耽美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152572/3190651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