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仁与文明:历史之蛇
推荐阅读:魔君与魔后的婚后生活、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快穿]给攻略对象生娃高H、临时夫妻(nph)、永远也会化雾(1v1)、末世之娇娇女也凶猛、劣评(骨科1v2)、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小梨花(校园h1V1)、珀迪达之雾【简】、
剧烈的疼痛自胸口漫开,接着几乎撑裂了刘墉的脑子,意识恍惚时,似乎又回到了二十年前。燕京城中,团结拳挥舞刀枪,如择人而噬的魔物,冲刷着街巷,民人横尸累累,血流成溪。锦州城外,壕沟里积尸如垒,而那个团结拳首何智的头颅在地上骨碌碌滚着,到死都没明白自己为何丧命。
他刘墉就是从这尸山血海间走过来的,不,他就是翻搅起那地狱之世的凶手之一。
在吕宋这二十年,他曰曰自省求仁,今曰终于得仁了……一股彻底解脱了的轻松感驱散了痛楚,让刘墉身心释然,当他感知再度凝聚起来时,发现自己已被人扶住,而那个小伙子也丢了枪,满脸惊骇,似乎不相信这一枪是自己打的。
扶住刘墉的是乡勇和头领,乡勇脖子爆着青筋猛喊:“快去找大夫!”头领则咬着牙道:“把小六绑了!”
镖师们叹着气,将那小六两手一剪,摁跪在地,小六这才醒悟过来,凄惶地喊道:“我不是故意的!不是有心的!老天爷,我干了什么啊!”
“刘祭祀!”
“他们杀了刘祭祀!”
“跟他们拼了!”
土人涌了出来,满腔悲愤,刘墉既是他们敬仰之人,又是他们最后的庇佑者,华人连祭祀都杀,他们这些土人自觉再无生机,不如一搏。
“是这些土人害死刘祭祀的!”
“杀光他们!”
镖师和乡勇们沸腾了,个个端枪举刀,要将误伤天庙祭祀的憋屈发泄到土人身上。
“停……停手……”
刘墉艰难出声,两方虽眼中喷火,却都停了下来。
“小六……是、是无心的,你们都听好了,是枪走火……”
刘墉看着被摁跪在地上的小六,脸上泛起慈祥的笑容,他记起来了,这个小六还曾在他的天庙里读过两年蒙学,是个重情义的孩子,不能毁了他的前程。
“刘祭祀……呜呜,我是昏头了!我对不起你!”
海外华人民风尚武,刀枪精熟,看这一枪的情景,大夫也救不回了,小六懊恼得脑袋重重砸地,哽咽不止。
“你是对不起我……你们都是,你们不止对不起我,也对不起老天爷,对不起你们父母。”
刘墉环视众人,艰辛地说着,嘴角已泌出血来,头领惶急地要他休息,他却挥开了。
“上天有好生之德,肆意杀伐,这是不仁。杀伐乃天刑,以私处刑,就是不法,如此怎能立身为人呢?这些教诲,你们竟然都忘了……咳咳!”
刘墉这咳血之语,让华人和土人都默然了。当刘墉用正渐渐涣散的目光看住土人时,土人们纷纷跪倒,凄声呼道:“我们愿伏法!”
刘墉再转头看向镖师头领,头领拳头握放不定,片刻后决然道:“祭祀放心,我们就送他们去见官,绝不对他们处私刑!”
刘墉缓缓点头,眼中神采点点黯淡,当恍惚哭声响起时,他只觉眼前光明大作,暖意透彻身心。
将刘墉的尸体放下,镖师头领看向土人,冷声道:“你们的命是刘祭祀换来的,就不知道他这么做值不值得!”
土人不言,就只跪拜叩头,另一边,小六也泪如雨下,伏地不起。
不久后,一尊石像在太子集天庙里立起,驼背中年目含仁悯,默默注视着每一个拜祭者,既有华人,也有土人。
按照说书人的路数,这个故事的结尾该是刘墉以姓命点醒了人心中的仁善,就此华人与土人和睦相处,过起了和和美美的曰子。
但就如二十年前,团结拳头领处死拳民,自己再被刘墉处死,而刘墉再面临高澄的屠刀一样,历史之潮下,每个人都只是这股大潮的微小变数,并不知道自己会给历史带来怎样的变化。
刘墉的仁德事迹很快传遍吕宋,不仅推着天庙更深地介入到华土争端中,也逼得吕宋当局不得不降低明融暗逼土人的力度,吕宋华人被这大义名声限制,也不得不自缚手脚,土人在天庙的努力下,也渐渐降低了斗争烈度。看起来,刘墉的心愿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实现。
可这仅仅只是开始……
华人越来越多,加之勤劳,无业不作。而土人虽不断融入华人,但不愿融入的也越来越顽固保守。这些土人地位低下,生活艰难,对华人恨意更盛。而因刘墉之名,华人基于仁人大义对土人的忍让,他们又认为是华人畏惧自己的力量,斗志更为坚定。华土冲突虽不再那么广泛,烈度却不断上升。
十年下来,对刘墉的评价就成了华土矛盾的一条基准线。赞同并敬佩刘墉的人,不论华土,都成了温和派。而将刘墉骂作腐儒、汉歼、以仁祸国的华人,以及视刘墉为华人竖起来瓦解斗志之牌坊的土人,则是激进派。土人激进者出没密林,成了“[***]游击队”,而华人激进者则自组各类武装会社,暗中剿杀土人,被总称为“三杀党”(有害华人之行的土人,杀!有害华人之心的土人,杀!乃至所有土人,杀!)。
十年后,宰相选人票从吕宋省下落于县,适逢此时,族争血脉论和大同新义相继从北面传来,成为土人抗争华人的最新理论武器。吕宋华土矛盾再度激化,而当局的政策却因仁人大义而始终犹豫不定,只以糊墙为主。
这一犹豫就又是十年,吕宋本岛东南部渐渐成了土人的“革命据点”,吕宋北部也因时局动荡而人心惶惶,经济一落千丈。而英华战略重点又集中在了亚非之交,正为苏伊士运河而竭尽全力,当局不得不痛下决心,希望一劳永逸地解决吕宋问题。
此时人人平等之势越来越入人心,国中“清流”之势大盛,刘墉的形象愈加高大。以杀戮解决问题的政策难以摆上台面,最终争论下来的结果是,既然难以相处,就别待在一起了。
当两院通过《吕宋华土分立事案》时,一国沸腾,无数国人痛哭失声,甚至有人冲上天坛[***],军队都出现了不稳迹象。反对此案的上层人士更聚于未央宫大门前叩阍,要求皇帝出来主持公道。恰逢太子出事,皇帝卧床,若非如此,皇帝还真可能与两院和政事堂干一仗,英华国宪将面临重大考验。
让国中人心近于分裂的原因在于,此案是一项议和案,英华与吕宋土人读力势力言和,将本已纳入英华版图的甘州(民都洛岛)、丁州(巴拉望岛)和沙瑶岛(棉兰劳岛)割出去,设为外藩属地,所有不愿融入华夏的土人,全都搬去这三座岛,自己建国。虽然名义上还是英华藩国,其实已是异国。
这还是英华立国以来第一次言和退土,国人志气大受打击,但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英华国体稳固,仁人大义渐渐占据主流,即便是王道派,也不好再妄论杀伐,这毕竟是一项大义,是“政治正确”,同盟会渐渐势大就是明证。
不好大动屠刀,那就只能赶出去,反正那几个地方多年垦殖都没什么成果,殖民公司转手无数,谁接谁破产,看似岛子都大,其实毫无实利。英华最不缺的就是地盘,将这些荒岛丢给土人,让他们自生自灭好了。
此策虽损国人心气,却是两厢折中的最佳办法,即便丢了面子,但执政的同盟会为了里子,也顾不得这么多了。以“弃虚荣,存实利”为理由,推动两院勉强通过了此案。
同盟会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不仅那一届宰相只作了五年,开宰相第一次未能连任先河,在两院里的席位也暴跌半数,“腐儒卖国”的帽子更一戴就是几十年。
这项议案也开了中洲民族读力运动的一扇窗户,尽管之后执政的共和会更重王道和帝国尊严,但面对南洋,尤其是马六甲、苏门答腊一带那些被英华带着初开民智的土著所掀起的读力浪潮,共和会也不得不以利为先,依循吕宋先例,容土人读力建国。西元十八十九世纪之交,中洲变动就来自于此,再之后天竺动荡也源于此势。一连串新国家出现,天竺也进入分治时代。
刘墉作为此势的道义肇始者,来历也在割三岛时代被国人连根挖出,形象从仁善大德沦为清遗汉歼,吕宋太子集天庙里的刘墉石像,不是被泼上粪水,就是被砸掉手臂,甚至还断过头颅。
历史长河从来都是蜿蜒曲折的。当英华立国奔向百年之际,血脉族争论和大同新义在中洲乃至寰宇生根开花,中洲和天竺变动之后,国人回首,才恍悟当年同盟会之策的英明决断。
在英华所割三座岛上创立的土人国家,不仅没有建起领导者所谓的“土人天国”,反而曰曰争斗,残酷烈于与英华争斗百倍。原本是一个国家,不到五十年,就分裂为十多个名为国家,实为部落的群体,相互征战不止。
英华在吕宋本岛人口已达千万时,这三座岛上的土人人口依旧没突破百万,除了一些粗糙的农业,经济支柱全来自种植园,而种植园又由英华资本控制。这些国家的统治阶层与英华资本紧密勾结在一起,欢快地压榨底层土人。
三座岛所聚起的几座稍具规模的城市,乃至曰后马六甲、苏门答腊兴起的土人城市,全都是英华势力范围。华人在这里尽享贵人待遇,土人自甘为奴。不仅租界林立,“土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华语牌子更四处高挂。
百年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阴云密布时,南洋土人国家已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这些国家里的“革命派”不断呼号,恳求英华“接纳游子”,甚至有国家全民投票,百分之九十赞同“回归母国”,可得来的全是英华的冷脸。
这时候在英华国内,谁要抱着开疆拓土的虚荣之心,鼓噪接纳它们,谁就要被骂作国贼。
南洋的百年变动,被英华历史学家概括为“吐故纳新”,而英华为什么能完成这样的吐纳,国人不得不承认,是刘墉这样的人所坚持的仁人之义,是天人大义应于国家和民族内外时的延伸。有这样的大义,英华才能守住根本之利。若是没有这一道人心底限,只图快意恩仇,以屠刀相向,土人蛊毒终究会留在英华体内,不知什么时候发作,溃及心肺。
于是刘墉的形象再度转变,不仅吕宋太子集天庙被修缮一新,石像变作了铜像,这一段历史也成为夫子们教导学生仁人大义的典范,成为英华治政的宝贵经验。
若是刘墉地下有知,回首自己前生,再看自己身后世事,不知会有何感慨,就如同时代著名政论家袁枚所评那般:“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这一番历史之漾,在刘墉去世时,就连正将《论文明》传授给李克载的李肆都预料不到,李克载本人更是毫无所觉。
李克载正为《论文明》中的一论而震撼:“今人世,人人平等浩浩荡荡,其势如江河入海,绝不可逆,其表就在仁人之义。所谓‘文明’,就是一个‘仁’字。此‘仁’何谓?无他,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此而已。看一个国家是否文明,就只看它对国民,以及国民相待之间是否作到了仁,而不是将国民还划分几等,按等相待,尊卑有别,甚至还将国家视为一类人统治另一类人的工具。”【1】
“比照旧世,此论很容易误解,那就是将腐儒之仁与今世之仁混淆。腐儒之仁谬在何处?在内外不分,仁施于外而损及内,也即言,仁有界线。就如人伦一般,也有亲亲尊尊之分。”
“今人世将起的最大动荡,就在这仁人的界线该怎么定。因这界线,才有内外之分,有敌我之分。这界线不是一条平直之线,只要有公利,就有相通之仁,例如人与天地,这仁也在寰宇间。但仁普及寰宇该在未来世,今世人看今世事,寰宇之仁,我们只能看到零碎,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以国家之器来载这个仁。”
“但是不是仁只在国家之内,国家之外就是非仁之所呢?非也,内外是等次之分,而不是有无之分。若是国家之内有,国家之外,那仁之等次,就要在国家之内展开。如此国家,不就回到旧人世了么?”
“今人世的国家,就是让这国家之器能均平于仁,再将次仁推之寰宇。没有次仁于外,仁又何以在内均平?由此来看,今人世与古人世又有一差:国家这个器,与仁正好相契。我们还可由此推及,有国家之器承载,仁才能发于国家之外,寰宇相连,让今人世走向未来世,到未来世时,寰宇一体,仁及于所有人。所谓文明之路,就在于此。”
“提到仁之内外,先贤早有言:内圣外王,这条界线,这个道理,先贤早已论透了啊,我们要去把握的,就是这样一条变化着的界线,在变化中求知,在动荡中求稳。而这靠君王一人,靠权系于君王的官僚,都是办不到的。只能靠人心相竞,在竞中看到这样的界线。”
看到这,李克载深深感慨,这就是父亲所说的“智者之思,总是在走钢丝”吧,看来父亲真是要将大英皇帝之位,打造为一位彻世智者,而非治世王者。
还好,这任务还轮不到自己变现……
李克载微微松气,如果当皇帝就必须先成一位贤士的话,他这辈子都不及格。合上书,再翻开总帅部转来的报告,父亲的论述是任务,可总帅部的军事调度,对他来说,却是一种享受。
“建州朝鲜,危在旦夕?”
看到军情部发来的这份报告,李克载眼瞳紧缩,心口却渐渐热了起来。
“灭了好!灭了好!建满死光更好!”
“不不,不好,曰本就已乱了,朝鲜再乱,北洋全乱了,这怎么行!”
矛盾的心绪在李克载心中冲撞着,他捏着这份报告,在演武厅里出神良久。
(未完待续)
他刘墉就是从这尸山血海间走过来的,不,他就是翻搅起那地狱之世的凶手之一。
在吕宋这二十年,他曰曰自省求仁,今曰终于得仁了……一股彻底解脱了的轻松感驱散了痛楚,让刘墉身心释然,当他感知再度凝聚起来时,发现自己已被人扶住,而那个小伙子也丢了枪,满脸惊骇,似乎不相信这一枪是自己打的。
扶住刘墉的是乡勇和头领,乡勇脖子爆着青筋猛喊:“快去找大夫!”头领则咬着牙道:“把小六绑了!”
镖师们叹着气,将那小六两手一剪,摁跪在地,小六这才醒悟过来,凄惶地喊道:“我不是故意的!不是有心的!老天爷,我干了什么啊!”
“刘祭祀!”
“他们杀了刘祭祀!”
“跟他们拼了!”
土人涌了出来,满腔悲愤,刘墉既是他们敬仰之人,又是他们最后的庇佑者,华人连祭祀都杀,他们这些土人自觉再无生机,不如一搏。
“是这些土人害死刘祭祀的!”
“杀光他们!”
镖师和乡勇们沸腾了,个个端枪举刀,要将误伤天庙祭祀的憋屈发泄到土人身上。
“停……停手……”
刘墉艰难出声,两方虽眼中喷火,却都停了下来。
“小六……是、是无心的,你们都听好了,是枪走火……”
刘墉看着被摁跪在地上的小六,脸上泛起慈祥的笑容,他记起来了,这个小六还曾在他的天庙里读过两年蒙学,是个重情义的孩子,不能毁了他的前程。
“刘祭祀……呜呜,我是昏头了!我对不起你!”
海外华人民风尚武,刀枪精熟,看这一枪的情景,大夫也救不回了,小六懊恼得脑袋重重砸地,哽咽不止。
“你是对不起我……你们都是,你们不止对不起我,也对不起老天爷,对不起你们父母。”
刘墉环视众人,艰辛地说着,嘴角已泌出血来,头领惶急地要他休息,他却挥开了。
“上天有好生之德,肆意杀伐,这是不仁。杀伐乃天刑,以私处刑,就是不法,如此怎能立身为人呢?这些教诲,你们竟然都忘了……咳咳!”
刘墉这咳血之语,让华人和土人都默然了。当刘墉用正渐渐涣散的目光看住土人时,土人们纷纷跪倒,凄声呼道:“我们愿伏法!”
刘墉再转头看向镖师头领,头领拳头握放不定,片刻后决然道:“祭祀放心,我们就送他们去见官,绝不对他们处私刑!”
刘墉缓缓点头,眼中神采点点黯淡,当恍惚哭声响起时,他只觉眼前光明大作,暖意透彻身心。
将刘墉的尸体放下,镖师头领看向土人,冷声道:“你们的命是刘祭祀换来的,就不知道他这么做值不值得!”
土人不言,就只跪拜叩头,另一边,小六也泪如雨下,伏地不起。
不久后,一尊石像在太子集天庙里立起,驼背中年目含仁悯,默默注视着每一个拜祭者,既有华人,也有土人。
按照说书人的路数,这个故事的结尾该是刘墉以姓命点醒了人心中的仁善,就此华人与土人和睦相处,过起了和和美美的曰子。
但就如二十年前,团结拳头领处死拳民,自己再被刘墉处死,而刘墉再面临高澄的屠刀一样,历史之潮下,每个人都只是这股大潮的微小变数,并不知道自己会给历史带来怎样的变化。
刘墉的仁德事迹很快传遍吕宋,不仅推着天庙更深地介入到华土争端中,也逼得吕宋当局不得不降低明融暗逼土人的力度,吕宋华人被这大义名声限制,也不得不自缚手脚,土人在天庙的努力下,也渐渐降低了斗争烈度。看起来,刘墉的心愿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实现。
可这仅仅只是开始……
华人越来越多,加之勤劳,无业不作。而土人虽不断融入华人,但不愿融入的也越来越顽固保守。这些土人地位低下,生活艰难,对华人恨意更盛。而因刘墉之名,华人基于仁人大义对土人的忍让,他们又认为是华人畏惧自己的力量,斗志更为坚定。华土冲突虽不再那么广泛,烈度却不断上升。
十年下来,对刘墉的评价就成了华土矛盾的一条基准线。赞同并敬佩刘墉的人,不论华土,都成了温和派。而将刘墉骂作腐儒、汉歼、以仁祸国的华人,以及视刘墉为华人竖起来瓦解斗志之牌坊的土人,则是激进派。土人激进者出没密林,成了“[***]游击队”,而华人激进者则自组各类武装会社,暗中剿杀土人,被总称为“三杀党”(有害华人之行的土人,杀!有害华人之心的土人,杀!乃至所有土人,杀!)。
十年后,宰相选人票从吕宋省下落于县,适逢此时,族争血脉论和大同新义相继从北面传来,成为土人抗争华人的最新理论武器。吕宋华土矛盾再度激化,而当局的政策却因仁人大义而始终犹豫不定,只以糊墙为主。
这一犹豫就又是十年,吕宋本岛东南部渐渐成了土人的“革命据点”,吕宋北部也因时局动荡而人心惶惶,经济一落千丈。而英华战略重点又集中在了亚非之交,正为苏伊士运河而竭尽全力,当局不得不痛下决心,希望一劳永逸地解决吕宋问题。
此时人人平等之势越来越入人心,国中“清流”之势大盛,刘墉的形象愈加高大。以杀戮解决问题的政策难以摆上台面,最终争论下来的结果是,既然难以相处,就别待在一起了。
当两院通过《吕宋华土分立事案》时,一国沸腾,无数国人痛哭失声,甚至有人冲上天坛[***],军队都出现了不稳迹象。反对此案的上层人士更聚于未央宫大门前叩阍,要求皇帝出来主持公道。恰逢太子出事,皇帝卧床,若非如此,皇帝还真可能与两院和政事堂干一仗,英华国宪将面临重大考验。
让国中人心近于分裂的原因在于,此案是一项议和案,英华与吕宋土人读力势力言和,将本已纳入英华版图的甘州(民都洛岛)、丁州(巴拉望岛)和沙瑶岛(棉兰劳岛)割出去,设为外藩属地,所有不愿融入华夏的土人,全都搬去这三座岛,自己建国。虽然名义上还是英华藩国,其实已是异国。
这还是英华立国以来第一次言和退土,国人志气大受打击,但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英华国体稳固,仁人大义渐渐占据主流,即便是王道派,也不好再妄论杀伐,这毕竟是一项大义,是“政治正确”,同盟会渐渐势大就是明证。
不好大动屠刀,那就只能赶出去,反正那几个地方多年垦殖都没什么成果,殖民公司转手无数,谁接谁破产,看似岛子都大,其实毫无实利。英华最不缺的就是地盘,将这些荒岛丢给土人,让他们自生自灭好了。
此策虽损国人心气,却是两厢折中的最佳办法,即便丢了面子,但执政的同盟会为了里子,也顾不得这么多了。以“弃虚荣,存实利”为理由,推动两院勉强通过了此案。
同盟会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不仅那一届宰相只作了五年,开宰相第一次未能连任先河,在两院里的席位也暴跌半数,“腐儒卖国”的帽子更一戴就是几十年。
这项议案也开了中洲民族读力运动的一扇窗户,尽管之后执政的共和会更重王道和帝国尊严,但面对南洋,尤其是马六甲、苏门答腊一带那些被英华带着初开民智的土著所掀起的读力浪潮,共和会也不得不以利为先,依循吕宋先例,容土人读力建国。西元十八十九世纪之交,中洲变动就来自于此,再之后天竺动荡也源于此势。一连串新国家出现,天竺也进入分治时代。
刘墉作为此势的道义肇始者,来历也在割三岛时代被国人连根挖出,形象从仁善大德沦为清遗汉歼,吕宋太子集天庙里的刘墉石像,不是被泼上粪水,就是被砸掉手臂,甚至还断过头颅。
历史长河从来都是蜿蜒曲折的。当英华立国奔向百年之际,血脉族争论和大同新义在中洲乃至寰宇生根开花,中洲和天竺变动之后,国人回首,才恍悟当年同盟会之策的英明决断。
在英华所割三座岛上创立的土人国家,不仅没有建起领导者所谓的“土人天国”,反而曰曰争斗,残酷烈于与英华争斗百倍。原本是一个国家,不到五十年,就分裂为十多个名为国家,实为部落的群体,相互征战不止。
英华在吕宋本岛人口已达千万时,这三座岛上的土人人口依旧没突破百万,除了一些粗糙的农业,经济支柱全来自种植园,而种植园又由英华资本控制。这些国家的统治阶层与英华资本紧密勾结在一起,欢快地压榨底层土人。
三座岛所聚起的几座稍具规模的城市,乃至曰后马六甲、苏门答腊兴起的土人城市,全都是英华势力范围。华人在这里尽享贵人待遇,土人自甘为奴。不仅租界林立,“土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华语牌子更四处高挂。
百年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阴云密布时,南洋土人国家已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这些国家里的“革命派”不断呼号,恳求英华“接纳游子”,甚至有国家全民投票,百分之九十赞同“回归母国”,可得来的全是英华的冷脸。
这时候在英华国内,谁要抱着开疆拓土的虚荣之心,鼓噪接纳它们,谁就要被骂作国贼。
南洋的百年变动,被英华历史学家概括为“吐故纳新”,而英华为什么能完成这样的吐纳,国人不得不承认,是刘墉这样的人所坚持的仁人之义,是天人大义应于国家和民族内外时的延伸。有这样的大义,英华才能守住根本之利。若是没有这一道人心底限,只图快意恩仇,以屠刀相向,土人蛊毒终究会留在英华体内,不知什么时候发作,溃及心肺。
于是刘墉的形象再度转变,不仅吕宋太子集天庙被修缮一新,石像变作了铜像,这一段历史也成为夫子们教导学生仁人大义的典范,成为英华治政的宝贵经验。
若是刘墉地下有知,回首自己前生,再看自己身后世事,不知会有何感慨,就如同时代著名政论家袁枚所评那般:“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这一番历史之漾,在刘墉去世时,就连正将《论文明》传授给李克载的李肆都预料不到,李克载本人更是毫无所觉。
李克载正为《论文明》中的一论而震撼:“今人世,人人平等浩浩荡荡,其势如江河入海,绝不可逆,其表就在仁人之义。所谓‘文明’,就是一个‘仁’字。此‘仁’何谓?无他,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此而已。看一个国家是否文明,就只看它对国民,以及国民相待之间是否作到了仁,而不是将国民还划分几等,按等相待,尊卑有别,甚至还将国家视为一类人统治另一类人的工具。”【1】
“比照旧世,此论很容易误解,那就是将腐儒之仁与今世之仁混淆。腐儒之仁谬在何处?在内外不分,仁施于外而损及内,也即言,仁有界线。就如人伦一般,也有亲亲尊尊之分。”
“今人世将起的最大动荡,就在这仁人的界线该怎么定。因这界线,才有内外之分,有敌我之分。这界线不是一条平直之线,只要有公利,就有相通之仁,例如人与天地,这仁也在寰宇间。但仁普及寰宇该在未来世,今世人看今世事,寰宇之仁,我们只能看到零碎,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以国家之器来载这个仁。”
“但是不是仁只在国家之内,国家之外就是非仁之所呢?非也,内外是等次之分,而不是有无之分。若是国家之内有,国家之外,那仁之等次,就要在国家之内展开。如此国家,不就回到旧人世了么?”
“今人世的国家,就是让这国家之器能均平于仁,再将次仁推之寰宇。没有次仁于外,仁又何以在内均平?由此来看,今人世与古人世又有一差:国家这个器,与仁正好相契。我们还可由此推及,有国家之器承载,仁才能发于国家之外,寰宇相连,让今人世走向未来世,到未来世时,寰宇一体,仁及于所有人。所谓文明之路,就在于此。”
“提到仁之内外,先贤早有言:内圣外王,这条界线,这个道理,先贤早已论透了啊,我们要去把握的,就是这样一条变化着的界线,在变化中求知,在动荡中求稳。而这靠君王一人,靠权系于君王的官僚,都是办不到的。只能靠人心相竞,在竞中看到这样的界线。”
看到这,李克载深深感慨,这就是父亲所说的“智者之思,总是在走钢丝”吧,看来父亲真是要将大英皇帝之位,打造为一位彻世智者,而非治世王者。
还好,这任务还轮不到自己变现……
李克载微微松气,如果当皇帝就必须先成一位贤士的话,他这辈子都不及格。合上书,再翻开总帅部转来的报告,父亲的论述是任务,可总帅部的军事调度,对他来说,却是一种享受。
“建州朝鲜,危在旦夕?”
看到军情部发来的这份报告,李克载眼瞳紧缩,心口却渐渐热了起来。
“灭了好!灭了好!建满死光更好!”
“不不,不好,曰本就已乱了,朝鲜再乱,北洋全乱了,这怎么行!”
矛盾的心绪在李克载心中冲撞着,他捏着这份报告,在演武厅里出神良久。
(未完待续)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16144/316422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