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页
推荐阅读:【恐怖游戏】人家才没有开外挂(NP)、潮汐暗涌、[快穿]给攻略对象生娃高H、长江绝恋(骨科NP)、旭爺偏寵我、临时夫妻(nph)、同班同学好像想上我(简)、我网恋又翻车了(1v1 高h)、魇运、动机不纯(骨科 bdsm)、
左看右看,都从艾臻身上看不出来他有此喜好。
汪致感觉弟弟更像是做足生活能手的各项准备,他在等待一个甘愿为之下厨的人出现。
这感觉离谱了些。
艾臻截止二十四岁生日都没能脱离单身狗的队伍,以他寡淡冷情的性子, 很怀疑这辈子压根没有脱单需求。
或许,这也是父母离异造成的原生家庭影响, 让弟弟不相信和睦长情夫妻的存在。毕竟当时艾臻十一岁, 就是踩在了青春期的门槛上。
汪致回想当初, 那会他十四岁, 不似今日般坦然接受父母感情淡了就分开。
当时,他心里不痛快, 找到的发泄方式就是疯狂参加体育运动。弟弟不一样,竟然开始研究佶屈聱牙的古文化。
这下,似乎找出艾臻写出“四爷追妻火葬场”与“臻贵妃重生”的理由了。
都有一个「臻」字,带来亲近感。
所谓追妻与重生, 可不就是将少年人对父母婚姻破镜重圆的期待。
后来年岁渐长,兄弟俩便也懂得了感情不和的父母分开更好,所以没有第二本不合符艾臻画风的网络小说问世。
“哥,小心面条糊掉。”
艾臻出言提醒,厨师已经把菜与长寿面端上桌两分钟了。
汪致说是来陪他着过生日,却一脸严肃地坐在餐桌边。仿佛在思考分分钟几千万的大生意,一直没动筷子。
艾臻却确定亲哥的走神与公司无关,而在默默关心自己,因为能从汪致眼中看出「关爱小可怜」的情绪。
谁可怜了?
二十四年以来,他过得一直都挺舒适。
要钱有钱,做的几乎都是喜欢的事,工作时长全由自我把控。父母虽然离婚,但也正常相处,没有狗血剧情地撕来撕去。
这种生活有什么不满意的?
唯有一点不可对人讲的秘密。
某些夜晚做过一些错综复杂的梦,但醒来记不清绝大多数的内容。只剩满心怅然,依稀记得梦里出现在紫禁之巅的清冷满月。
眼下,却先要纠正亲哥的认知,让汪致别给弟弟贴奇奇怪怪的标签。
“《臻贵妃重生》那本书就是史学研究的副产品而已。“
艾臻说得郑重其事,“哥,你看过《大将军王与清朝文学发展史》吗?”
汪致诚实摇头,“是你写的?”
“对。”
艾臻指出,“我在书中论述了十四阿哥胤祯与清朝著名小说家「似是而非」的关系,考证了两者是同一人。”
艾臻不是第一个提出这种观点的人,却是学界第一个给出一堆细节考据的人。从笔迹学到词汇学,简直堪称隔世三百多年做了胤祯肚子里的蛔虫。
有关康熙十四阿哥,史书上着重的笔墨主要有两点。
胤祯年少张扬,但很听同胞哥哥老四的话,这从十四帮着四哥带娃就能看出来。
他为后来的乾清帝弘晖、晨亲王弘昀与农学家茉雅琪辅导过功课,大部分答疑集都被作为史料保存了下来。
另外,史书记录了胤祯的武功。
主要是对西部准噶尔部作战大胜,后来更是被封大将军王,直接把西域之地彻底收归朝廷,称之为新疆省。
这样一个人怎么能与小说家『似是而非』联系上?
『似是而非』有两部代表作,一本是《罗大贵与朱小妹》。
这本书象征着中西思想的碰撞。
几百年来人们在研究比较文学时,往往将它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放到一起。
能探讨的角度很多,比如大清与英格兰的婚恋观、对待世仇的态度等等有哪些差异,背后又有什么文化根源差别。
另一本就是《寰宇问仙路》,长篇修仙升级小说是从清朝就有了。
它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放在一起。前者是追逐天道之高,而后者是对人世百态的鞭辟入里之深。
这两本书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出现。哪怕没读过全本,学生们都读过选段,做过一篇又一篇阅读理解题。
基础教材与学术研究又有不同。
初高中教科书没有盖棺定论『似是而非』是谁。
因为目前没有一手史料,比如发现胤祯或谁的亲笔信阐明十四阿哥披了这一层马甲。
学术研究则能更进一步提出各种推测且加以论证。
艾臻有理有据给了推测。眼下,提到这些却是为澄清写作灵感来源。
从来不存在汪致脑补的小可怜弟弟。自己之所以写狗血网络故事,不过是做严肃学问时从十四阿哥身上得到一些灵感罢了。
啪!很快的,一口锅就扣在了胤祯头上。
别管大将军王的棺材板能不能压得住,反正现在也没发现胤祯的墓葬位置。
“这样啊……”
汪致还有些不愿相信,引以为傲的分析能力在弟弟身上又一次失败了吗?
艾臻眼看亲哥仍不服输,慢条斯理地开始一笔一笔摆事实,论证究竟谁才是真的小可怜。
“是谁在高一语文不及格,考卷要家长签名时找我代劳?是谁暗恋隔壁班长三年,毕业准备表白时发现对方性取向为女,在我面前哭得像个傻子?又是谁……”
“吃面!寿星公,再不吃面就要糊掉了!”
汪致迅速转移话题,他怎么就可怜起艾臻来了。
--
汪致感觉弟弟更像是做足生活能手的各项准备,他在等待一个甘愿为之下厨的人出现。
这感觉离谱了些。
艾臻截止二十四岁生日都没能脱离单身狗的队伍,以他寡淡冷情的性子, 很怀疑这辈子压根没有脱单需求。
或许,这也是父母离异造成的原生家庭影响, 让弟弟不相信和睦长情夫妻的存在。毕竟当时艾臻十一岁, 就是踩在了青春期的门槛上。
汪致回想当初, 那会他十四岁, 不似今日般坦然接受父母感情淡了就分开。
当时,他心里不痛快, 找到的发泄方式就是疯狂参加体育运动。弟弟不一样,竟然开始研究佶屈聱牙的古文化。
这下,似乎找出艾臻写出“四爷追妻火葬场”与“臻贵妃重生”的理由了。
都有一个「臻」字,带来亲近感。
所谓追妻与重生, 可不就是将少年人对父母婚姻破镜重圆的期待。
后来年岁渐长,兄弟俩便也懂得了感情不和的父母分开更好,所以没有第二本不合符艾臻画风的网络小说问世。
“哥,小心面条糊掉。”
艾臻出言提醒,厨师已经把菜与长寿面端上桌两分钟了。
汪致说是来陪他着过生日,却一脸严肃地坐在餐桌边。仿佛在思考分分钟几千万的大生意,一直没动筷子。
艾臻却确定亲哥的走神与公司无关,而在默默关心自己,因为能从汪致眼中看出「关爱小可怜」的情绪。
谁可怜了?
二十四年以来,他过得一直都挺舒适。
要钱有钱,做的几乎都是喜欢的事,工作时长全由自我把控。父母虽然离婚,但也正常相处,没有狗血剧情地撕来撕去。
这种生活有什么不满意的?
唯有一点不可对人讲的秘密。
某些夜晚做过一些错综复杂的梦,但醒来记不清绝大多数的内容。只剩满心怅然,依稀记得梦里出现在紫禁之巅的清冷满月。
眼下,却先要纠正亲哥的认知,让汪致别给弟弟贴奇奇怪怪的标签。
“《臻贵妃重生》那本书就是史学研究的副产品而已。“
艾臻说得郑重其事,“哥,你看过《大将军王与清朝文学发展史》吗?”
汪致诚实摇头,“是你写的?”
“对。”
艾臻指出,“我在书中论述了十四阿哥胤祯与清朝著名小说家「似是而非」的关系,考证了两者是同一人。”
艾臻不是第一个提出这种观点的人,却是学界第一个给出一堆细节考据的人。从笔迹学到词汇学,简直堪称隔世三百多年做了胤祯肚子里的蛔虫。
有关康熙十四阿哥,史书上着重的笔墨主要有两点。
胤祯年少张扬,但很听同胞哥哥老四的话,这从十四帮着四哥带娃就能看出来。
他为后来的乾清帝弘晖、晨亲王弘昀与农学家茉雅琪辅导过功课,大部分答疑集都被作为史料保存了下来。
另外,史书记录了胤祯的武功。
主要是对西部准噶尔部作战大胜,后来更是被封大将军王,直接把西域之地彻底收归朝廷,称之为新疆省。
这样一个人怎么能与小说家『似是而非』联系上?
『似是而非』有两部代表作,一本是《罗大贵与朱小妹》。
这本书象征着中西思想的碰撞。
几百年来人们在研究比较文学时,往往将它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放到一起。
能探讨的角度很多,比如大清与英格兰的婚恋观、对待世仇的态度等等有哪些差异,背后又有什么文化根源差别。
另一本就是《寰宇问仙路》,长篇修仙升级小说是从清朝就有了。
它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放在一起。前者是追逐天道之高,而后者是对人世百态的鞭辟入里之深。
这两本书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出现。哪怕没读过全本,学生们都读过选段,做过一篇又一篇阅读理解题。
基础教材与学术研究又有不同。
初高中教科书没有盖棺定论『似是而非』是谁。
因为目前没有一手史料,比如发现胤祯或谁的亲笔信阐明十四阿哥披了这一层马甲。
学术研究则能更进一步提出各种推测且加以论证。
艾臻有理有据给了推测。眼下,提到这些却是为澄清写作灵感来源。
从来不存在汪致脑补的小可怜弟弟。自己之所以写狗血网络故事,不过是做严肃学问时从十四阿哥身上得到一些灵感罢了。
啪!很快的,一口锅就扣在了胤祯头上。
别管大将军王的棺材板能不能压得住,反正现在也没发现胤祯的墓葬位置。
“这样啊……”
汪致还有些不愿相信,引以为傲的分析能力在弟弟身上又一次失败了吗?
艾臻眼看亲哥仍不服输,慢条斯理地开始一笔一笔摆事实,论证究竟谁才是真的小可怜。
“是谁在高一语文不及格,考卷要家长签名时找我代劳?是谁暗恋隔壁班长三年,毕业准备表白时发现对方性取向为女,在我面前哭得像个傻子?又是谁……”
“吃面!寿星公,再不吃面就要糊掉了!”
汪致迅速转移话题,他怎么就可怜起艾臻来了。
--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161629/333280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