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节
推荐阅读:[快穿]给攻略对象生娃高H、【崩铁乙女】总合集、小圆满(1v2 h)、临时夫妻(nph)、无双局(1v2 父子丼)、上岸(gl)、末世:带着系统养男宠(NPH)、无限流之夜晚来敲门(np)、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被强取豪夺的恶毒女配(np强制)、
一条火龙骤然窜天,殿门外欲撞门的众人大惊,谢尧臣迅速朝寝殿跑去,脚都未及踏出殿门,便厉声对殿中太监吩咐道:“快抬父皇离开,去荣仪宫!”
皇帝是万没想到谢尧臣会放火拦敌!
索性老大谋逆已经开始,证据到手,他也着实是躺不住了。皇帝一个翻身下榻,对愣住的谢尧臣道:“不必你抬,朕自己走。”
福禄连忙上前,替皇帝穿鞋,皇帝穿好鞋,披了外套在肩,走到僵住的谢尧臣身边时,止步,看向他,意味深长道:“你是真拿我当爹啊……”
说罢,皇帝带着勤政殿众人从殿后离去,甩给谢尧臣一句话:“帮朕把勤政殿的烂摊子料理了。”
谢尧臣:“?”
第166章
老三,才是皇位最合适的人选。
出了殿门, 皇帝还朗声吩咐道:“勤政殿所有侍卫、宫人,今夜听令琰王。”
谢尧臣愣愣的看着皇帝披着外套, 步伐矫健离开的背影, 久久不能回神。
半晌之后,他似是反应过来什么,从后殿夺门而出,厉声喊人:“来人啊!走水了!走水了!”
之前想, 只要能拦住恭郡王的人, 救下父皇, 烧了勤政殿也没事。但现在, 父皇居然没事, 他怎么能为了拦恭郡王,烧了勤政殿?
大批的宫人提着水桶朝勤政殿聚集而来,宫内潜火兵也全部出动, 带着云梯、水囊、唧筒匆匆赶来。
整个寝殿的门窗已经全部烧着了起来, 恭郡王以及他带着的御林军, 看着眼前的火势,紧紧抿着唇,胸膛大幅的起伏着,满脸皆是怒意。
琰王居然放火!他居然敢放火烧勤政殿?
不得已,恭郡王只能先暂且带着人参与救火,众人合力, 很快, 勤政殿寝殿的火便被扑灭了先去, 但是一排门窗, 以及屋檐, 已然被烧得七零八落, 乌漆墨黑。
谢尧臣这才带着一众方才参与救火的勤政殿侍卫,从寝殿中走了出来。各个脸上、衣上多少都沾着点黑灰,恭郡王等人亦不例外。
一见谢尧臣,恭郡王满心里的怒意再也压制不住,目眦欲裂,厉声斥道:“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放火烧勤政殿,是弃父皇的安危于不顾了吗?”
不等谢尧臣说话,恭郡王扫一眼谢尧臣身后的勤政殿众侍卫,跟着厉声骂道:“你还敢说你没有借父皇病重谋逆之心?将这大逆不道之徒拿下!救陛下!”
话音落,跟着恭郡王的那批御林军,全部持兵器朝谢尧臣冲来。谢尧臣和勤政殿众侍卫自然不惧,立时上前,同恭郡王的人,在殿门外厮杀成片。
勤政殿这么大的动静,自是惊动了后宫,六宫各处殿门紧闭,嫔妃们瑟缩不敢外出,着实不知陛下病重,这两个皇子会闹出什么事来,许是明日晨起,这京城就会变了天。
唯有贤妃宫里,宫门大开,她扶着宫人的手,站在宫门处,焦急的等着勤政殿的消息。她人早已不似当年风华绝代,面容中多了些老态,眼神里也多了难言的疲惫。
不多时,正见自己宫里刚才派出去探查情况的太监,匆忙跑回,贤妃眼前一亮,忙朝他看去,满眼期待。
待那宫人进宫,贤妃都顾不上叫他行礼,紧着问道:“勤政殿情况如何?老三可有事?”
那太监慌张回道:“大事不妙啊娘娘,恭郡王言语间提及琰王借陛下病重谋逆,要借此拿下琰王,勤政殿已经打起来了!”
贤妃闻言大惊,眉峰紧锁,呼吸急促,急道:“陛下呢?陛下可还在勤政殿?他醒了吗?”
太监回道:“勤政殿着火后陛下就醒了,臣方才隐约瞧见,陛下同福禄公公等人,朝仪贵妃宫里去了。”其实他看见皇帝出来的时候,着实奇怪了下,不是昏迷不醒吗?怎么看起来步伐倒是矫健。
贤妃骤然松了口气:“醒了就好!醒了就好!”
说话间,贤妃已扶着宫人的手大步走出宫门,匆忙往荣仪宫的方向而去。
走在宫道上,贤妃在衣袖中紧紧攥着儿子留下的书信,眼眶逐渐泛红。
她的儿子被流放会宁府,一路上是靠老三暗中护着,一家人才平安无恙。到了会宁府后,也多亏了老三送银票,儿子走后,她的孙辈们如今才能有衣食不缺的平静生活。
儿子离世,她这辈子已是没有指望了,但儿子留下的信,她必须得亲手送到皇帝手上,绝不能叫老三出事,这是儿子临终前最后的嘱托。只有最后登基的人是老三,她往后的日子,还有远在会宁府儿媳、孙儿、孙女们的日子,才会好过,才能平安无忧。
可偏偏这老三不着调,陛下选他嗣位的可能极低,今夜又被恭郡王诬陷,无论如何,她得先保住老三的命!只有人活着,才会有希望。
贤妃到了荣仪宫外,正见殿门紧闭,勤政殿眼熟的太监,也守在宫门外。
一见贤妃上前,众太监出手,将贤妃拦下,肃然冷声道:“娘娘,陛下现在不见任何人。”
而此时此刻,皇帝正坐在荣仪宫院中贵妃榻上纳凉,手里拿着鲁班锁,陪怀里的谢泽玩儿。
仪贵妃就陪着坐在皇帝身边,而宋寻月则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她看着毫无病态的皇帝,压着心中的好奇,强自撑着面上的笑意,强装淡定的陪皇帝和仪贵妃逗孙子。唯有一点心间无比安慰,皇帝既然没事,那么谢尧臣在勤政殿,必然也会没事。
贤妃见自己进不去,也不耽搁,提裙便直接跪在了荣仪宫宫门外,她望向那漆红的宫门,朗声陈情道:“陛下!臣妾贤妃,今夜愿以性命担保,琰王绝不会做出谋害陛下的事!他绝不会大逆不道!陛下,琰王无心皇位,借陛下病重谋逆实为奸人栽赃陷害,琰王重情重义,绝不会伤及自己父亲啊陛下!”
晴朗的夜空下,贤妃厉声陈情的声音,清晰传入荣仪宫。
宋寻月和仪贵妃都朝宫门的方向看去,二人眼里皆流出一丝动容和感激。
婆媳二人谁也没想到,如此危机关头之下,贤妃竟会顶着这么大压力,前来以性命为谢尧臣担保。
皇帝只接着陪谢泽玩儿,直到谢泽也好奇的看向宫门,皇帝这才放下手里的鲁班锁,抬头看向宫门,对一旁的福禄道:“去开门,叫她进来。”
贤妃正欲再说谢尧棠留下书信的事,想想法子叫皇帝愿意看信,怎知一口气刚提起来,宫门却开了。
宫门开得这么容易,着实在贤妃意料之外,贤妃声音戛然而止,愣了下。
前来开门的正是福禄和福禄徒弟,福禄看了看面露茫然之色的贤妃,含笑,指了指里头道:“贤妃娘娘进去说话吧。”
贤妃这才回过神来,立时提裙起来,点头:“多谢公公。”
贤妃不敢耽搁,疾步进了荣仪宫,拐进东面院子。谁知刚进去,正见皇帝好端端的坐在院中贵妃榻上,正抱着谢泽,陪他玩儿鲁班锁,而仪贵妃和琰王妃在一旁陪着,贤妃见此,又愣了下。
贤妃不知发生了何事,总觉眼前画面违和。说皇帝病重,皇帝在逗孙子,说琰王谋逆,皇帝却悠闲的同琰王一家在一起。
贤妃疑惑着走过去,跪地行礼,宋寻月则起身,向贤妃见礼。
贤妃跪地行礼后,并未起身,扫了眼一旁仪贵妃和谢泽,见皇帝还是对他们一如既往的喜爱,底气反而没那么足了。
与方才声嘶力竭陈情的语气相比,她的语气缓下来不少,还带着些许疑惑,似是不知是不是该继续说,跟着对皇帝道:“陛下,臣妾自知,臣妾和尧棠罪孽深重,不值得陛下原谅,但父子一场,尧棠临终前,留下一封书信带给臣妾,叫臣妾转交陛下。”
皇帝闻言,手一顿,面上逗孩子的笑意消散,眼底漫上一丝浓郁的期待,抬头看向贤妃。
贤妃怕皇帝不愿看谢尧棠的书信,泪水还是忍不住落了下来。她望着皇帝的眼睛,取出袖中书信,双手呈上,含泪颤声道:“陛下,尧棠已经走了,念在多年的父子之情,您看看他的书信,可好?”
皇帝目光落在贤妃手里的书信上,他抱住怀里谢泽,将他递给一旁仪贵妃,仪贵妃忙伸手,将谢泽抱过来,在他耳畔低声哄道:“金金乖,先让阿翁忙。”
谢泽看看仪贵妃,点点头,复又看向自己的阿翁,一双黑丢丢的大眼里满是好奇。
望着信封上熟悉的字迹,皇帝只觉此时自己的手臂格外重。他缓缓伸手,从贤妃手里接过了谢尧棠留下的书信。
皇帝看着书信,缓缓起身,朝一旁的海棠树下走去,面朝树干,背对着众人,将书信拆开……
是一封家书,用词全无讲究,他只用极为平常的语言,恍如面对面闲聊般,平静的同他的爹爹说话。
“爹,儿臣幼时,便知自己的父亲是皇帝,是普天之下最尊贵的人,彼时,仰望您,崇拜您,想做您最优秀的儿子,想得到您的赞扬与认可。可直到长大,儿臣才知,太子之位早已给了大哥,儿臣再努力,再优秀,也永远无法变得像您一样。不知从何时起,得到太子之位,就成了儿臣最深的执念,您从父亲,变成了衡量我能力的考官,手足兄弟成了最大的敌人,而我身在其中,竟不觉这一切有任何不妥,逐渐的,变得不择手段,变得步步为营……如今的结局,是儿臣作茧自缚,儿臣甘愿受罚。当初您果断处置儿臣时,儿臣心里怨过您,但如今到了会宁府,到了这一步,儿臣才看清这一生的全貌。本以为儿臣此生最大的遗憾,是最终输给了大哥,但时至今日,儿臣才知,最大的遗憾,是忘了自己除了是个皇子,还是个儿子、兄长、丈夫、父亲……没能成为您的骄傲,是儿臣不孝,但是儿臣还有机会,做一次好兄长。父皇见到这封信时,想来三弟正陷入性命攸关之境,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无论三弟正在遭遇什么,还请父皇再相信儿臣一次,三弟有情有义,半生清醒,从未被权势迷眼,他绝不会做出任何结党营私,伤害手足,伤害父亲的事来,若有,必是为人栽赃陷害,还请爹爹,务必明察!不孝子,谢尧棠敬上。”
皇帝捧着谢尧棠的书信,在海棠树下站了许久。宋寻月看到他微颤的肩头,心间不免酸涩。贤妃的眼泪,自提及谢尧棠的书信时,更是一直没停过,就连仪贵妃,都因这气氛感染,莫名代入自己儿子,搂着谢泽,眼眶跟着泛红。
也不知过了多久,皇帝仰头望天,深吸一口气,这才转过身来。他握着谢尧棠的书信,复又回到贵妃榻上坐下,看向宋寻月和贤妃,开口问道:“你们俩,给朕交代,老二被朕废为庶人之后,老三都做了些什么?”
老二不会平白无故给他留下这封信,他被废为庶人的时候,老三夫妻俩还在外游历,这期间,老三肯定是做了什么,才会唤起老三心间的兄弟之情,说出他有情有义的话来,才会为他留下这封书信,在他危难之际保全他。
宋寻月闻言愣住,一时不知该如何说,若不说,皇帝明显已经觉察到了端倪,若说……谢尧臣背地里做的那些事,若叫皇帝知道,焉知后果是好是坏?要么是满意谢尧臣帮助手足之举,要么就是觉得谢尧臣拿他的处置当耳旁风,私下接济被他废黜之人,招来责罚。
贤妃在皇帝身边陪得久,对皇帝远比宋寻月了解,她明白,皇帝已然发现端倪的情况下,即便他们不坦白,他自己也能查出来,何苦要在此时嘴硬,平白还要得罪皇帝一次?
念及此,贤妃行礼道:“回陛下的话,尧棠流放之路上,琰王不忍兄长妻女受辱,暗中相护,保他们一家平安抵达会宁府。尧棠过世前,琰王游历途径会宁府,得知兄长病重,前去探望,并为兄长一家留下十万两傍身银票。”
一旁的谢泽听着这些话,忽地反应过来这位娘娘是谁,她是伯父的母亲!谢泽一惊,正欲说什么,却忽地想起当初爹爹的嘱咐,见过伯父的事,绝对不能在任何人面前提起,谢泽忙伸手捂住了自己的小嘴,生怕自己说漏了。
皇帝听罢,看向宋寻月,问道:“是吗?”
宋寻月还能怎么办?敛裙跪到了贤妃身边,行礼道:“回父皇的话,是。自嫁给王爷,儿臣便知王爷心善,他此举,并非有忤逆父皇之心,只是不忍兄长妻女受辱,不忍兄长一家生活无依。”
说罢,宋寻月想了想,终是行大礼俯身叩拜,诚恳道:“还请父皇恕罪。”
皇帝看看地上的宋寻月,嘴边闪过一丝笑意,问道:“老三那么在意你,想来你若劝阻,他绝不会去。他做这些事的时候,你没拦着吗?”
宋寻月闻言抿抿唇,如实回道:“没拦。儿臣幼时在继母手下生活艰难,但听闻,流放路上所受之苦,会比儿臣幼时的经历苦过百倍,儿臣已为人母,同样不忍。至于在会宁府,二哥那时病重,他与王爷到底兄弟一场,王爷想去见见兄长,儿臣怎能阻拦?且谢泽就在一边看着,言传身教,难道爹娘要教他做个无情无义之人?”
皇帝看着宋寻月的头顶,缓缓点头,神色间甚是满意,语气平和道:“起来吧。”
皇帝转头看向贤妃,道:“你也起来吧,都坐下说话。”
蒋云无闻言,给贤妃也搬了一把椅子,与宋寻月先后落座。看来皇帝是不介意谢尧臣的做法,宋寻月暗自松了口气,到底是亲生儿子,即便被废为庶人,皇帝心里还是在意的。
贤妃心里还是有些担忧谢尧臣,坐下后,贤妃看向皇帝,试探着问道:“陛下,那今晚琰王的事,您是否会再做考虑?”
贤妃根本不知今晚一切全在皇帝掌控之中,看她这般真情实感的为老三担忧,心里还是颇有些欣慰的,冲她笑道:“放心吧,朕自有考量。”
说罢,皇帝的目光,再次落在手里谢尧棠的书信上,神色间若有所思。
经营祝东风,出宫几年功夫,便叫祝东风遍布大魏,使自己王府富足。
在这将近六年的光阴里,谢尧臣评价官风有理有据,虽只是一桩闲差,可凡遇官风不正之处,他整治手段巧妙百变,成效显著,从未叫他擦过屁股。
在静江府陪王妃待产的七八个月的功夫里,在广南西路见百姓疾苦,心生怜悯,一改懒惰散漫,亲力亲为,带领众官,富民利民,最终将曾经的边陲流放之地,变成如今官府、百姓皆富足的广南西路。
回京之后,即便只剩下他和恭郡王两个皇子,也从未动过半分贪婪之念,一心一意藏金埋银,一心一意希望他这个父皇长命百岁,待妻忠诚,侍父纯孝,教子用心。
对待手足兄弟,更是从未生过半点残害之心,甚至当初,在老二被自己废为庶人之后,顶着可能被他发现惩处的风险,暗中帮助兄长,探望兄长,怜惜兄长子嗣,犹如怜惜自己子嗣。
其妻宋氏,同样心无旁骛,不贪权势,为人宽厚,懂得思己及人,体谅夫君。在争权夺势上老实的同时,又在人生道途上聪明智慧,见得长远,懂得何为长久之道。若为后,必有母仪天下之德,有妻如此,老三之幸。
最关键的是,司天监所言的天赐祥瑞之子,注定要带着大魏走向更宏伟高度的祥瑞之子,是他的儿子。
综其所有,他这老三,才是最适合承嗣皇位的人选!
想着,皇帝不由看向一旁的谢泽,伸手摸上了他的头,眼底满是怜爱。
他出生时,老大还是太子,老二正因《治国论》如日中天,且还是他承继皇位的最佳人选。老三根本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那时他就想,这祥瑞之子,到底会有怎样的机缘?才能最后走上这至高之位。
光阴瞬息而过,如今只觉唏嘘,原来,上天早已安排好了一切,所有的机缘,终归会到谢泽的身上,为他铺平一条登上皇位的坦途。
谢泽坐在仪贵妃怀里,巴巴望着摸自己脑袋顶的阿翁,小脸可爱极了,全不知阿翁在想什么,好奇开口问道:“阿翁在想什么呀?”
皇帝冲他抿唇一笑,慈爱哄道:“在想你爹爹。”
说罢,皇帝看向福禄,吩咐道:“福禄,给朕取纸笔来。”
第167章
谢尧臣:发生了啥?(蒙逼中)
福禄很快将纸笔给皇帝拿来, 福禄徒弟搬来一张小桌,放在皇帝身边。福禄着手开始研磨, 小徒弟则掌了一盏灯, 立在桌边,给皇帝照亮。
皇帝是万没想到谢尧臣会放火拦敌!
索性老大谋逆已经开始,证据到手,他也着实是躺不住了。皇帝一个翻身下榻,对愣住的谢尧臣道:“不必你抬,朕自己走。”
福禄连忙上前,替皇帝穿鞋,皇帝穿好鞋,披了外套在肩,走到僵住的谢尧臣身边时,止步,看向他,意味深长道:“你是真拿我当爹啊……”
说罢,皇帝带着勤政殿众人从殿后离去,甩给谢尧臣一句话:“帮朕把勤政殿的烂摊子料理了。”
谢尧臣:“?”
第166章
老三,才是皇位最合适的人选。
出了殿门, 皇帝还朗声吩咐道:“勤政殿所有侍卫、宫人,今夜听令琰王。”
谢尧臣愣愣的看着皇帝披着外套, 步伐矫健离开的背影, 久久不能回神。
半晌之后,他似是反应过来什么,从后殿夺门而出,厉声喊人:“来人啊!走水了!走水了!”
之前想, 只要能拦住恭郡王的人, 救下父皇, 烧了勤政殿也没事。但现在, 父皇居然没事, 他怎么能为了拦恭郡王,烧了勤政殿?
大批的宫人提着水桶朝勤政殿聚集而来,宫内潜火兵也全部出动, 带着云梯、水囊、唧筒匆匆赶来。
整个寝殿的门窗已经全部烧着了起来, 恭郡王以及他带着的御林军, 看着眼前的火势,紧紧抿着唇,胸膛大幅的起伏着,满脸皆是怒意。
琰王居然放火!他居然敢放火烧勤政殿?
不得已,恭郡王只能先暂且带着人参与救火,众人合力, 很快, 勤政殿寝殿的火便被扑灭了先去, 但是一排门窗, 以及屋檐, 已然被烧得七零八落, 乌漆墨黑。
谢尧臣这才带着一众方才参与救火的勤政殿侍卫,从寝殿中走了出来。各个脸上、衣上多少都沾着点黑灰,恭郡王等人亦不例外。
一见谢尧臣,恭郡王满心里的怒意再也压制不住,目眦欲裂,厉声斥道:“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放火烧勤政殿,是弃父皇的安危于不顾了吗?”
不等谢尧臣说话,恭郡王扫一眼谢尧臣身后的勤政殿众侍卫,跟着厉声骂道:“你还敢说你没有借父皇病重谋逆之心?将这大逆不道之徒拿下!救陛下!”
话音落,跟着恭郡王的那批御林军,全部持兵器朝谢尧臣冲来。谢尧臣和勤政殿众侍卫自然不惧,立时上前,同恭郡王的人,在殿门外厮杀成片。
勤政殿这么大的动静,自是惊动了后宫,六宫各处殿门紧闭,嫔妃们瑟缩不敢外出,着实不知陛下病重,这两个皇子会闹出什么事来,许是明日晨起,这京城就会变了天。
唯有贤妃宫里,宫门大开,她扶着宫人的手,站在宫门处,焦急的等着勤政殿的消息。她人早已不似当年风华绝代,面容中多了些老态,眼神里也多了难言的疲惫。
不多时,正见自己宫里刚才派出去探查情况的太监,匆忙跑回,贤妃眼前一亮,忙朝他看去,满眼期待。
待那宫人进宫,贤妃都顾不上叫他行礼,紧着问道:“勤政殿情况如何?老三可有事?”
那太监慌张回道:“大事不妙啊娘娘,恭郡王言语间提及琰王借陛下病重谋逆,要借此拿下琰王,勤政殿已经打起来了!”
贤妃闻言大惊,眉峰紧锁,呼吸急促,急道:“陛下呢?陛下可还在勤政殿?他醒了吗?”
太监回道:“勤政殿着火后陛下就醒了,臣方才隐约瞧见,陛下同福禄公公等人,朝仪贵妃宫里去了。”其实他看见皇帝出来的时候,着实奇怪了下,不是昏迷不醒吗?怎么看起来步伐倒是矫健。
贤妃骤然松了口气:“醒了就好!醒了就好!”
说话间,贤妃已扶着宫人的手大步走出宫门,匆忙往荣仪宫的方向而去。
走在宫道上,贤妃在衣袖中紧紧攥着儿子留下的书信,眼眶逐渐泛红。
她的儿子被流放会宁府,一路上是靠老三暗中护着,一家人才平安无恙。到了会宁府后,也多亏了老三送银票,儿子走后,她的孙辈们如今才能有衣食不缺的平静生活。
儿子离世,她这辈子已是没有指望了,但儿子留下的信,她必须得亲手送到皇帝手上,绝不能叫老三出事,这是儿子临终前最后的嘱托。只有最后登基的人是老三,她往后的日子,还有远在会宁府儿媳、孙儿、孙女们的日子,才会好过,才能平安无忧。
可偏偏这老三不着调,陛下选他嗣位的可能极低,今夜又被恭郡王诬陷,无论如何,她得先保住老三的命!只有人活着,才会有希望。
贤妃到了荣仪宫外,正见殿门紧闭,勤政殿眼熟的太监,也守在宫门外。
一见贤妃上前,众太监出手,将贤妃拦下,肃然冷声道:“娘娘,陛下现在不见任何人。”
而此时此刻,皇帝正坐在荣仪宫院中贵妃榻上纳凉,手里拿着鲁班锁,陪怀里的谢泽玩儿。
仪贵妃就陪着坐在皇帝身边,而宋寻月则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她看着毫无病态的皇帝,压着心中的好奇,强自撑着面上的笑意,强装淡定的陪皇帝和仪贵妃逗孙子。唯有一点心间无比安慰,皇帝既然没事,那么谢尧臣在勤政殿,必然也会没事。
贤妃见自己进不去,也不耽搁,提裙便直接跪在了荣仪宫宫门外,她望向那漆红的宫门,朗声陈情道:“陛下!臣妾贤妃,今夜愿以性命担保,琰王绝不会做出谋害陛下的事!他绝不会大逆不道!陛下,琰王无心皇位,借陛下病重谋逆实为奸人栽赃陷害,琰王重情重义,绝不会伤及自己父亲啊陛下!”
晴朗的夜空下,贤妃厉声陈情的声音,清晰传入荣仪宫。
宋寻月和仪贵妃都朝宫门的方向看去,二人眼里皆流出一丝动容和感激。
婆媳二人谁也没想到,如此危机关头之下,贤妃竟会顶着这么大压力,前来以性命为谢尧臣担保。
皇帝只接着陪谢泽玩儿,直到谢泽也好奇的看向宫门,皇帝这才放下手里的鲁班锁,抬头看向宫门,对一旁的福禄道:“去开门,叫她进来。”
贤妃正欲再说谢尧棠留下书信的事,想想法子叫皇帝愿意看信,怎知一口气刚提起来,宫门却开了。
宫门开得这么容易,着实在贤妃意料之外,贤妃声音戛然而止,愣了下。
前来开门的正是福禄和福禄徒弟,福禄看了看面露茫然之色的贤妃,含笑,指了指里头道:“贤妃娘娘进去说话吧。”
贤妃这才回过神来,立时提裙起来,点头:“多谢公公。”
贤妃不敢耽搁,疾步进了荣仪宫,拐进东面院子。谁知刚进去,正见皇帝好端端的坐在院中贵妃榻上,正抱着谢泽,陪他玩儿鲁班锁,而仪贵妃和琰王妃在一旁陪着,贤妃见此,又愣了下。
贤妃不知发生了何事,总觉眼前画面违和。说皇帝病重,皇帝在逗孙子,说琰王谋逆,皇帝却悠闲的同琰王一家在一起。
贤妃疑惑着走过去,跪地行礼,宋寻月则起身,向贤妃见礼。
贤妃跪地行礼后,并未起身,扫了眼一旁仪贵妃和谢泽,见皇帝还是对他们一如既往的喜爱,底气反而没那么足了。
与方才声嘶力竭陈情的语气相比,她的语气缓下来不少,还带着些许疑惑,似是不知是不是该继续说,跟着对皇帝道:“陛下,臣妾自知,臣妾和尧棠罪孽深重,不值得陛下原谅,但父子一场,尧棠临终前,留下一封书信带给臣妾,叫臣妾转交陛下。”
皇帝闻言,手一顿,面上逗孩子的笑意消散,眼底漫上一丝浓郁的期待,抬头看向贤妃。
贤妃怕皇帝不愿看谢尧棠的书信,泪水还是忍不住落了下来。她望着皇帝的眼睛,取出袖中书信,双手呈上,含泪颤声道:“陛下,尧棠已经走了,念在多年的父子之情,您看看他的书信,可好?”
皇帝目光落在贤妃手里的书信上,他抱住怀里谢泽,将他递给一旁仪贵妃,仪贵妃忙伸手,将谢泽抱过来,在他耳畔低声哄道:“金金乖,先让阿翁忙。”
谢泽看看仪贵妃,点点头,复又看向自己的阿翁,一双黑丢丢的大眼里满是好奇。
望着信封上熟悉的字迹,皇帝只觉此时自己的手臂格外重。他缓缓伸手,从贤妃手里接过了谢尧棠留下的书信。
皇帝看着书信,缓缓起身,朝一旁的海棠树下走去,面朝树干,背对着众人,将书信拆开……
是一封家书,用词全无讲究,他只用极为平常的语言,恍如面对面闲聊般,平静的同他的爹爹说话。
“爹,儿臣幼时,便知自己的父亲是皇帝,是普天之下最尊贵的人,彼时,仰望您,崇拜您,想做您最优秀的儿子,想得到您的赞扬与认可。可直到长大,儿臣才知,太子之位早已给了大哥,儿臣再努力,再优秀,也永远无法变得像您一样。不知从何时起,得到太子之位,就成了儿臣最深的执念,您从父亲,变成了衡量我能力的考官,手足兄弟成了最大的敌人,而我身在其中,竟不觉这一切有任何不妥,逐渐的,变得不择手段,变得步步为营……如今的结局,是儿臣作茧自缚,儿臣甘愿受罚。当初您果断处置儿臣时,儿臣心里怨过您,但如今到了会宁府,到了这一步,儿臣才看清这一生的全貌。本以为儿臣此生最大的遗憾,是最终输给了大哥,但时至今日,儿臣才知,最大的遗憾,是忘了自己除了是个皇子,还是个儿子、兄长、丈夫、父亲……没能成为您的骄傲,是儿臣不孝,但是儿臣还有机会,做一次好兄长。父皇见到这封信时,想来三弟正陷入性命攸关之境,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无论三弟正在遭遇什么,还请父皇再相信儿臣一次,三弟有情有义,半生清醒,从未被权势迷眼,他绝不会做出任何结党营私,伤害手足,伤害父亲的事来,若有,必是为人栽赃陷害,还请爹爹,务必明察!不孝子,谢尧棠敬上。”
皇帝捧着谢尧棠的书信,在海棠树下站了许久。宋寻月看到他微颤的肩头,心间不免酸涩。贤妃的眼泪,自提及谢尧棠的书信时,更是一直没停过,就连仪贵妃,都因这气氛感染,莫名代入自己儿子,搂着谢泽,眼眶跟着泛红。
也不知过了多久,皇帝仰头望天,深吸一口气,这才转过身来。他握着谢尧棠的书信,复又回到贵妃榻上坐下,看向宋寻月和贤妃,开口问道:“你们俩,给朕交代,老二被朕废为庶人之后,老三都做了些什么?”
老二不会平白无故给他留下这封信,他被废为庶人的时候,老三夫妻俩还在外游历,这期间,老三肯定是做了什么,才会唤起老三心间的兄弟之情,说出他有情有义的话来,才会为他留下这封书信,在他危难之际保全他。
宋寻月闻言愣住,一时不知该如何说,若不说,皇帝明显已经觉察到了端倪,若说……谢尧臣背地里做的那些事,若叫皇帝知道,焉知后果是好是坏?要么是满意谢尧臣帮助手足之举,要么就是觉得谢尧臣拿他的处置当耳旁风,私下接济被他废黜之人,招来责罚。
贤妃在皇帝身边陪得久,对皇帝远比宋寻月了解,她明白,皇帝已然发现端倪的情况下,即便他们不坦白,他自己也能查出来,何苦要在此时嘴硬,平白还要得罪皇帝一次?
念及此,贤妃行礼道:“回陛下的话,尧棠流放之路上,琰王不忍兄长妻女受辱,暗中相护,保他们一家平安抵达会宁府。尧棠过世前,琰王游历途径会宁府,得知兄长病重,前去探望,并为兄长一家留下十万两傍身银票。”
一旁的谢泽听着这些话,忽地反应过来这位娘娘是谁,她是伯父的母亲!谢泽一惊,正欲说什么,却忽地想起当初爹爹的嘱咐,见过伯父的事,绝对不能在任何人面前提起,谢泽忙伸手捂住了自己的小嘴,生怕自己说漏了。
皇帝听罢,看向宋寻月,问道:“是吗?”
宋寻月还能怎么办?敛裙跪到了贤妃身边,行礼道:“回父皇的话,是。自嫁给王爷,儿臣便知王爷心善,他此举,并非有忤逆父皇之心,只是不忍兄长妻女受辱,不忍兄长一家生活无依。”
说罢,宋寻月想了想,终是行大礼俯身叩拜,诚恳道:“还请父皇恕罪。”
皇帝看看地上的宋寻月,嘴边闪过一丝笑意,问道:“老三那么在意你,想来你若劝阻,他绝不会去。他做这些事的时候,你没拦着吗?”
宋寻月闻言抿抿唇,如实回道:“没拦。儿臣幼时在继母手下生活艰难,但听闻,流放路上所受之苦,会比儿臣幼时的经历苦过百倍,儿臣已为人母,同样不忍。至于在会宁府,二哥那时病重,他与王爷到底兄弟一场,王爷想去见见兄长,儿臣怎能阻拦?且谢泽就在一边看着,言传身教,难道爹娘要教他做个无情无义之人?”
皇帝看着宋寻月的头顶,缓缓点头,神色间甚是满意,语气平和道:“起来吧。”
皇帝转头看向贤妃,道:“你也起来吧,都坐下说话。”
蒋云无闻言,给贤妃也搬了一把椅子,与宋寻月先后落座。看来皇帝是不介意谢尧臣的做法,宋寻月暗自松了口气,到底是亲生儿子,即便被废为庶人,皇帝心里还是在意的。
贤妃心里还是有些担忧谢尧臣,坐下后,贤妃看向皇帝,试探着问道:“陛下,那今晚琰王的事,您是否会再做考虑?”
贤妃根本不知今晚一切全在皇帝掌控之中,看她这般真情实感的为老三担忧,心里还是颇有些欣慰的,冲她笑道:“放心吧,朕自有考量。”
说罢,皇帝的目光,再次落在手里谢尧棠的书信上,神色间若有所思。
经营祝东风,出宫几年功夫,便叫祝东风遍布大魏,使自己王府富足。
在这将近六年的光阴里,谢尧臣评价官风有理有据,虽只是一桩闲差,可凡遇官风不正之处,他整治手段巧妙百变,成效显著,从未叫他擦过屁股。
在静江府陪王妃待产的七八个月的功夫里,在广南西路见百姓疾苦,心生怜悯,一改懒惰散漫,亲力亲为,带领众官,富民利民,最终将曾经的边陲流放之地,变成如今官府、百姓皆富足的广南西路。
回京之后,即便只剩下他和恭郡王两个皇子,也从未动过半分贪婪之念,一心一意藏金埋银,一心一意希望他这个父皇长命百岁,待妻忠诚,侍父纯孝,教子用心。
对待手足兄弟,更是从未生过半点残害之心,甚至当初,在老二被自己废为庶人之后,顶着可能被他发现惩处的风险,暗中帮助兄长,探望兄长,怜惜兄长子嗣,犹如怜惜自己子嗣。
其妻宋氏,同样心无旁骛,不贪权势,为人宽厚,懂得思己及人,体谅夫君。在争权夺势上老实的同时,又在人生道途上聪明智慧,见得长远,懂得何为长久之道。若为后,必有母仪天下之德,有妻如此,老三之幸。
最关键的是,司天监所言的天赐祥瑞之子,注定要带着大魏走向更宏伟高度的祥瑞之子,是他的儿子。
综其所有,他这老三,才是最适合承嗣皇位的人选!
想着,皇帝不由看向一旁的谢泽,伸手摸上了他的头,眼底满是怜爱。
他出生时,老大还是太子,老二正因《治国论》如日中天,且还是他承继皇位的最佳人选。老三根本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那时他就想,这祥瑞之子,到底会有怎样的机缘?才能最后走上这至高之位。
光阴瞬息而过,如今只觉唏嘘,原来,上天早已安排好了一切,所有的机缘,终归会到谢泽的身上,为他铺平一条登上皇位的坦途。
谢泽坐在仪贵妃怀里,巴巴望着摸自己脑袋顶的阿翁,小脸可爱极了,全不知阿翁在想什么,好奇开口问道:“阿翁在想什么呀?”
皇帝冲他抿唇一笑,慈爱哄道:“在想你爹爹。”
说罢,皇帝看向福禄,吩咐道:“福禄,给朕取纸笔来。”
第167章
谢尧臣:发生了啥?(蒙逼中)
福禄很快将纸笔给皇帝拿来, 福禄徒弟搬来一张小桌,放在皇帝身边。福禄着手开始研磨, 小徒弟则掌了一盏灯, 立在桌边,给皇帝照亮。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176815/3515935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