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推荐阅读:将军和他的冤家殿下末世重生:我带全家狂卷亿万物资白月光回来后夺了朕的位惊,小娇夫竟是无情黑莲花万有引力中了苗疆少年的情蛊后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太子他厌世我真不会演戏啊各种女孩子贴贴(abo+futa注意)

    他瞧了眼敢怒不敢言鹌鹑似的风溯南,忍不住笑道:“都到这个地步了,小策还能让他折腾出什么风浪来,安心瞧着。”
    确实如此。
    林书俞不肯老实,不仅是楚策,连梅庚也早早猜到。
    此人虽擅隐忍却实存傲骨,都已是穷途末路却连自尽都不曾有过,最后的体面不给自己留,那便是另有意图。
    刑场闹哄哄,监斩官不予理会,下令行刑。
    腰斩之刑,犯人并非立即断气,故此林书俞气息奄奄倒在血泊中时,监斩的刑部尚书辛止站起身,手持卷宗,事无巨细地将林书俞这些年做过的事高声读起来。
    毒杀亲弟。
    虐杀兄长。
    太原屠城。
    桩桩件件狠毒到令人发指。
    而闹事喊冤的洛阴教众已被禁军拖走,百姓面面相觑,方才的动摇与恻隐之心此刻烟消云散,再瞧向尚未断气的林书俞时,眼里便只剩痛恨鄙夷与厌恶。
    林书俞临死前的最后一条毒计,再次付诸东流,死不瞑目。
    直至他咽了气,梅庚才收回漠然的眼神,低低地笑了一声。
    风溯南尚未从震惊与解气中回神,下意识问了一句:“你们早就知道他会闹这一出?”
    “并未。”梅庚放下了茶盏,“早做准备罢了。”
    林书俞小心谨慎,也正因如此,他对自己千般小心的计谋极其自信。
    他恰恰输在这一点。
    无论是梅庚还是楚策,都明白未知便是无限可能,任何一场局都有可能会输——所以他们比林书俞更小心谨慎。
    总算亲眼瞧着心腹大患死的不能再死,梅庚理了理袖袍便欲起身,却被虞易轻声唤住:“梅庚,劳你带句话给他,我很抱歉。”
    梅庚顿了顿,“他并未怪你。”
    事实上,楚策压根没拿那当回事。
    虞易叹了口气,“那也是要说的。”
    风溯南知道他们说的是哪回事,当时梅庚的死讯传回永安,楚策除了轰轰烈烈地办了一场丧事,生怕旁人不知西平王死了似的,便只剩无动于衷。
    太过冷静,便显得冷血无情。
    “哎,你也是。”风溯南睨了眼西平王,“那么重要的事只告诉陛下,也不同我们说,小爷还以为你真死了呢。”
    梅庚想起匆忙在乌木簪刻上的两个字,轻笑一声:“他也不知我还活着。”
    为不打草惊蛇,他不敢留下任何马脚,意味不明的两个字,换做是他,谁知道是临死前的诀别,还是并未死的暗示。
    从小策先是生气后是委屈的态度,可见他是真怕了。
    风溯南和虞易都是一怔,却见梅庚眼底满溢着柔和,轻声慢语:“他是大楚的皇,怎能容旁人瞧见狼狈。”
    他的小策,可以在他面前委屈难过,哭泣落泪,但在万千百姓与满朝文武面前,他先是楚皇,后是楚策。
    ——
    北方部族与西北部族战事未歇,但楚军已然占据优势,取胜指日可待。
    逆贼之首伏法次日,因救驾而受伤的西平王上了早朝,一身云水蓝的朝服,给人萧萧疏疏的清冷感,并未戴冠,而是以一支普通到堪称粗糙的乌木簪挽了发。
    于文武百官虽好奇,却没人敢问。
    笑话,便是西平王不穿朝服来上朝,恐怕也无人说个不是。
    谁料龙椅上已经深不可测许久了的陛下慢条斯理地道了句:“西平王发间乌木簪颇为别致。”
    “啊。”梅庚微挑了眉,笑道:“回陛下,此乃内子所赠。”
    “原来如此。”楚策煞有介事地应一声。
    彼此相视一笑,生出无限缱绻。
    文武百官不太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
    所以西平王那支乌木簪是陛下送的?
    以陛下如今权势,何以会送这么个寒碜东西,再深思片刻,便猜得出来——这是陛下亲手做的!
    窥探到真相的各位大人都有些麻木。
    身为大楚天子与一方藩王,如此堂而皇之光明正大且大胆地示爱,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了。
    永安的三月乍暖还寒,楚策忙于政务,梅庚本欲请旨去西北阵前,早日灭了祸患也好让心上人轻松些,谁知人还未走,便被还不满四月的楚钰绊住脚步。
    自产子后,段玉锦元气大伤,整日靠着汤药续命,而楚钰也好不到哪去,再如何金贵的养着,到底还是没躲过去。
    楚钰病了。
    段玉锦这个生母受不得刺激,直接晕死过去,照料小太子的任务便落在了楚策这个皇兄身上,天子分身乏术,便将西平王一同扯上,两个大男人一个处理政务,另一个便抱着又软又小的楚钰哄,喂药照料亲力亲为。
    襁褓婴儿这一场病,高热不退,太医院的太医们跪了满地,束手无策,异口同声:“怕是不成了。”
    因这一句话,楚策窝在西平王怀里哭了一场,又沉默不语地抱起了小皇弟。
    梅庚看得出,楚策待这个幼弟真心实意。
    所幸楚钰活了下来。
    那日天光晴好,烁日高悬,北方传来捷报,夷族王自尽,北方尽归大楚,冥冥之中似有天意,濒死的楚钰退了烧。
    楚策当即将先前册封太子的诏书昭告天下。
    朝野又是一片哗然。
    朝臣们再次窥见真相,极少数守旧派几次欲撞柱死谏,为首者便是御史中丞,称太子病弱难堪大用,跪求陛下收回旨意,收纳嫔妃,开枝散叶。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189307/379820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