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刹那芳华 第75部分阅读
推荐阅读:临时夫妻(nph)、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如何在柯南世界成为海王nph、演技的正确运用(非1V1注意)、日日皆好(NPH)、草粉gl、记忆之场、麦元、《玉壶传》【bg】【古言】【骨科】【结局不定】、位面风俗店经营指南、
重生之刹那芳华 作者:肉书屋
重生之刹那芳华 第75部分阅读
学武器其实比核武器还更恐怖。”
白芸也说:“就是,天花、炭疽这些病本来是已经被医学家控制和消灭了的疾病。但是,那些恐怖分子居然还让它们死灰复燃,太没人性了。”
芳华在他们说话讨论的时候一直沉默,因为有些事情她早知道,但是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发生。个人的力量在那些天灾人祸面前,实在是无能为力。
嘉辉感觉芳华今天有点过于安静了,仔细打量了她一下,见她并没有疲劳倦怠的样子,还是在专心地听大家说话,便放心了。
他又转头对张永说:“我听说那些恐怖分子制作的炭疽菌,对抗生素耐药,是吗?”
张永说:“还好吧,对付炭疽菌还是有些抗生素可用的。我就怕他们整那些现在我们还控制不了的传染病。比如说,病毒。”
芳华忍不住开口了:“就是,到现在医学界还没有找到对付病毒的特效药不说艾滋病了,就说流感病毒,年年在变异,研制新疫苗的速度赶不上它变异的速度。我们永远只能追着病毒变异的脚步,而且有时还会出现变异的烈性病毒。有时候,想想也挺没劲的。和病魔相比,人类永远是不堪一击的”
嘉辉又奇怪地看了芳华一眼,这可不太像她说的话。
他还不及说什么,张永接过话头:“也不能这么说吧医学发展了这么多年,对很多传染病和瘟疫还是基本控制住了,比如天花、鼠疫、霍乱这些曾经在全世界流行的大瘟疫,现在不都被消灭了或者基本控制了。我觉得,人类的进步还是很大的。不过,——”
张永说到这儿,苦笑了一下:“传染病倒是控制得不错,但是我们这些传染科的医生,日子可越来越不好过了。”
白芸可不信。她抚摸着自己的肚子,笑着说:“不是吧?你那儿多好啊,跟疗养院似的。钱也拿的不少。我巴不得跟你换换工作,去那儿养老呢”
小李接话了:“白芸姐,你别不信。我们地坛医院这两年一直都说要被撤消,合并到佑安医院去。就因为这样,财政局都两年没给我们拨款了,好多年轻医生都呆不住了。这些年都走了十多个医生了。”
众人都奇怪了。因为就连海阔都知道,地坛医院可是北京著名的“第一传染病医院”。
几个学医的更是清楚,地坛可以说是全国传染科的龙头医院了。佑安医院虽然也是三甲的传染病专科医院,但毕竟它一直是“二传”,地坛才是“一传”啊。怎么会把一传撤消,合并到二传呢?
张永看着大家疑问的目光,也就给他们解释了一番,并顺便抒发了一下心中的闷气。
原来,这两年北京市在搞“医疗机构结构性体制改革”。从2001年初,就传出了要和二传合并的事。去年9月份,市卫生局都把两家医院的领导召集到一起开会,讨论怎么合并的事情了。
这合并的事情,医院内的广大医护人员都是不愿意的,很多传染病老专家也向市里反映,但都没有什么用。
结果还是美国911后发生的炭疽菌事件和“艾滋病扎针”事件,使得地坛医院被合并的事情暂时停歇了。
芳华奇怪地问:“什么艾滋病扎针事件啊?”
张永说:“你那时候差不多出国了,所以不知道。就是今年1月天津那儿开始出现有人用装着艾滋病人血液的注射器扎人的事件。当时天津人都挺恐慌的,连公交车上都坐着警察,超市、商场里也都是警察。后来,北京也出现了同样的事件。光我们医院就收治了几百名被扎针的人,但结果都没事。”
海阔也经常不在北京,不是很清楚那事,便问道:“到底那个扎针能不能传染艾滋病啊?”
张永说:“其实,那些扎针的针筒里很多是红色的液体罢了,是罪犯用来恐吓人的。即使是从艾滋病人身上的抽的血,因为血液很快就凝固了,也是很难感染上的,没有普通人想象的那么恐怖。只要对被扎的地方做一些消毒处理,也是没事的。”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张永笑了一下:“有这么两件事,上头大概觉得我们地坛医院对防止像炭疽病这样的恐怖袭击和艾滋病这样的传染病突发事件上,还是有点作用的,所以一直在说要撤消,但到现在又一直没撤。不过,以后到底撤不撤,还是很难说的。”
白芸问:“我不明白了,上面到底为啥要撤你们啊你们和佑安,一南一北,正好啊就算要撤,也该撤佑安医院,保你们啊”
张永回答:“领导说,主要是因为我们两家传染病医院的床位利用率都低。我们医院500多张床位,多的时候收病人才三百,少的时候也就二百多人。佑安的床位多些,700多张床,也只收三四百病人。这样太浪费了,所以把我们撤了,合并到佑安。”
白芸一听之下倒是觉得有几分道理:“的确是有点少,你们的住院率还没有60%呢难怪上面觉得你们卫生资源了。”
嘉辉说:“白芸,不能这么说他们传染病医院可跟协和、301这样的综合医院不一样。你们是经常加床收病人,——”
芳华补充:“还有的病人还没正式办出院手续,就开始在他的病床上收新病人了。”
嘉辉点头:“嗯——,可是传染病医院本来就不可能住满的,因为要防止病人的交叉感染啊”
白芸也醒悟过来:“哦,对了我怎么忘了,传染病人要隔离,不同病种的病人不能住一块儿啊。”
嘉辉对张永说;“我觉得你们还是应该跟上面再反映反映,要撤并两家传染病医院怎么也得符合防治传染病的规律吧?城北的人口密度可比城南大得多,把你们撤了,实在是不合适。”
小李撇撇嘴:“哼,你们都太善良了你们以为上面真是为了什么改革吗?真是为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吗?”
芳华以前不过是远在边陲的小医生,还真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她不禁问道:“难道他们还能有什么好处吗?”
张永冲小李摆摆手:“你别说了,那些都是谣传。”
小李却不服气地说:“我看谣传就是事实。”
白芸也很好奇:“到底怎么回事?”
“你不是说我们那儿是疗养院吗?我们那儿确实环境很好,紧挨着地坛公园,就在地铁环线边上,交通特别方便。所以,有人看上我们这块风水宝地了呗。把我们赶走了,他们好搞开发赚大钱咯。”
张永赶紧说:“这都是有些医生传的小话,我们不知道内情,还是别乱说话了。”
小李不服气:“就你老实,上面说什么就是什么。大家都这么说,肯定不是空|岤来风。”
大家一听,这事看来还挺复杂的呢,一时也就没人说话了。
白芸便说起自己上周去四川开学术会议,和成都的老同学们聚会的事情,这才把众人的注意力都转移走了。
只是,嘉辉看到芳华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他还看到芳华在告别前,走过去和张永郑重握手,低声说了几句什么。
开车回家的路上,嘉辉问芳华:“你今天怎么了?精神不太好?”
芳华转头看到嘉辉眼底的一丝牵挂,心下恍然。
她微微摇头:“我没事。我只是为张永的医院担心。”
“你走之前和他说什么呢?”
“我就是让他一定要坚持住,因为地坛医院对北京很重要。”
嘉辉看看芳华,对她的话不是太理解,但他还是说道:“放心吧我想没事的。”
“难说啊,很多事情都是坏在官僚的手里。”
嘉辉伸手拍了拍芳华的后脑勺:“好啦,别想那么多了。你现在要注意胎教,可不适合忧国忧民了。来,听音乐。”
然后,他打开了车载cd。一曲欢快的《四小天鹅》回荡在车内。
音乐的感染力让芳华暂时忘记了烦恼,她微笑着说:“怎么不听莫扎特了?”
“嗯,营养要全面,听音乐也应该吸取众家之长嘛。”
芳华仰靠在座椅上,闭上眼聆听,但嘴里还是嘟囔了一句:“我看是你自己喜欢听吧?真看不出你还这么富有童趣。”
“咳咳,哪有的事?”
正文 233、裂痕
233、裂痕
国庆过了没几天,孙飞在实验室宣布:新药nscgf1的临床二期试验已经顺利结束。
不日将在研究所的演讲厅举行小型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宣布试验的成功和即将进入三期试验的消息。
这才半年时间,孙飞就成功地在几家大医院积累了每个申报病种200例的治疗病例数。而且观察到新药的疗效肯定,一举通过了验收。
这种高效率、高速度,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中国的病人基数太庞大了,所以进行这样的大型临床试验,收集起病例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当然,这也离不开孙飞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由于他善于利用各方资源,才能让这次临床试验进展得如此顺利。
二期顺利通过,接下来的三期不过是再扩大病例数到1000~3000例,持续一到四年,以继续观察效果和安全性。基本上二期试验通过的药物,三期通过的概率很高。
所以,实验室的人都看出了这个新药项目的光明“钱途”,大家都很高兴。
例会后,孙飞单独找嘉辉谈话,让他转告芳华,到时候也请她出席新闻发布会。
因为曼丽的病例将作为验证新药疗效的典型病例进行宣传,所以请当时参与治疗的芳华作为主治医生,为记者们介绍曼丽的病情。
嘉辉回到自己屋里翻了一下孙飞给的资料,越看越觉得不妥。
他马上又找到孙飞,提出曼丽这个病例完全不符合药物试验所要求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等原则,作为典型病例介绍是不合适的。他心里还有话没说出来——这样做其实是欺诈行为。
孙飞皱着眉头说:“我知道你的意思,我也知道科学实验是不能弄虚作假的。你放心,罗小姐这个病例并没有纳入上报的试验数据。我们的试验数据都还是扎扎实实,没有搞假的。只不过罗小姐现在很有名气,是媒体的宠儿,她当时又的确用了我们的药,也很有效果的嘛所以,只是让林医生来讲讲治疗情况,让记者们可以有更多的素材可写,可以更好地为我们的新药做宣传嘛”
嘉辉还是坚持己见:“孙所长,我觉得还是不合适。罗曼丽之所以能够好的那么快,主要还是因为低温疗法,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我们的生长因子在使用的时候,已经是她病情的康复期了,即使是真的有疗效,但是没有同期相似病例的对照试验是不能肯定的。所以,我觉得还是不应该拿她的病例来做佐证。”
孙飞闻言有些不悦,他扫了嘉辉一眼,又紧抿了一下嘴,最后还是站起身,笑呵呵地拍了拍嘉辉的肩膀说:“小梁啊,你还是书生气太重了有的时候,做事还是要灵活一些才行我是很看好你将来的发展前途的,不过有时候,你也要学会遇事变通才行啊”
“孙所长,这不是变不变通的事……”
孙飞不耐烦地摆摆手:“好了,我还要打个电话,这事就这么着吧你回去好好想想,让这新药尽快通过试验,并且打出名气,到底对谁有好处?还不是你这个开发者啊跟谁过不去,也别跟自己过不去啊行了,不说了记住了,到时候一定要把你爱人林医生请过来啊夫唱妇随,多好的事啊又有让记者们写的材料了哈哈哈”
嘉辉就这样被请出了孙飞的办公室。
嘉辉回到自己的屋里,整个下午都在仔细地看那份材料,里面还有孙飞给芳华预备的演讲稿。他越看越闷气,以至于都下班很久了,才醒悟过来,赶紧开车回家。
回到家,刚一进门,吴嬢就抱怨:“小辉,你怎么搞的嘛?平时晚回来十分钟都要打电话的,你看看今天都晚了快一个小时,也不说打个招呼?你看,芳华一直等你,都还没吃饭呢。”
这时候,芳华也从卧室里走了出来,睡眼惺忪的,大概是刚刚小睡了一会儿。
她揉了揉眼睛问:“怎么今天这么晚?是堵车了吧?”
嘉辉一边放文件袋,一边说:“嗯下次别等我,你饿了就先吃好了。”
芳华坐在饭桌旁,帮着吴嬢摆碗筷,有了点精神了,随口应道:“我不饿。今天下午…才吃的饭。”
“哦,今天又是两台手术?”嘉辉在卫生间边洗手边问。
“是啊哦,对了,我上次跟你说的那个地主老财出院了。”
嘉辉不禁笑了。他走到餐桌旁,一边从吴嬢手中接过饭碗,一边说:“人家只不过是村办工厂的厂长,怎么就成地主老财了?”
芳华想起那个暴发户的样子,就忍不住好笑。
她忙一手捂着肚子,一手拉着嘉辉的胳膊,边笑边说:“你们是没见到他那个样子,太好笑了。不就是资产几百万的暴发户吗,倒好像自己有几个亿身价一样。每天都是全套的名牌西服套装,还打着领带,身后总跟着两名戴着黑超墨镜的小伙子。像极了黑社会老大”
嘉辉和吴嬢也被芳华的形容逗得微微发笑。
芳华继续说:“他一来啊,就要求住最好的病房。护士长先把他安到两人间的师职干部病房,结果他还非要到军职病房。那当然不可能了,有钱也是不能住的。他只好说要包个单间。那也不行啊我们病房的床位多紧张啊,住院处那儿积压的住院证都是一叠一叠的,多少人等着住进来呢。好多病人手术后,线都没拆就出院或者到康复病区去了。所以嘛,护士长还是没答应他。结果,土老财就抱怨,本来就是冲着301是给国家领导人看病的医院,才大老远地从东北来这儿。没想到,在鼎鼎大名的301,住的还没县医院宽敞呢。”
吴嬢也忿忿不平了:“真是胡说八道301的病房好高级哦,漂亮得跟宾馆一样,我才不信他们那儿的县医院还能比301强。”
嘉辉笑了笑:“我想,他也就是愿望满足不了,耍不了威风,才抱怨抱怨的吧。“
芳华说道:“嗯,贬低一下我们的病房,也好抬高一下他自己呗。后来啊,他在医院看见几个名人后,高兴得不得了,又说这回住301太值了。”
“看见谁了?”
“前两天八一厂的老干部体检,应该是看见那些著名演员了吧田老师啊,陶老师啊。可惜,二王没来,不然他还不乐疯了”
吴嬢不禁说:“我也很喜欢她们啊。”
“是吗?那好办,下次她们再来体检,我帮你要签名。”
“我倒不想要什么签名,要那个干啥,不能吃不能用的。我就想远远地看看她们本人啥模样就好了。”吴嬢说话的时候,眼睛里就流露出崇拜和向往的光芒。
其实,别说是吴嬢那个年纪的人,就是芳华和嘉辉小时候又何尝没有看过八一厂拍的那些战争片,又何尝不是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不过,那个时代的老艺术家大多是德艺双馨,自身的素质过硬,才能在荧幕上塑造出感人的英雄形象。哪像现在的演员,根本没有底蕴,所谓的主旋律电影光剩下场面浩大、制作精良了,可惜就是缺少了英雄气。
芳华见到一直老实本分的吴嬢,难得地也有渴望的事情,当然满口答应下次得到消息后一定通知她,让她可以远远地看看心目中的偶像。
和吴嬢说完了,芳华才想起来什么似的,又对嘉辉说道:“嗨——,我怎么又跑题了。我是想说,那个地主老财今天出院的时候,给我送了面锦旗。然后,协理员把锦旗挂到医生办公室墙上了。”
说到这儿,芳华很是得意地看着嘉辉,一副等着他夸奖的样子。
嘉辉很配合地问道:“那锦旗上写什么了?”
芳华却又做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嗨——,还不是什么医德高尚啦,妙手回春啦要说他还真是土老财,没见过世面,一个小小的垂体瘤手术就能把我吹成了华佗在世。哎哟,他今天当着主任们的面对我说的那些感谢的话啊,我听了实在是不好意思,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了”
“不是吧,我看你还是挺得意的嘛”嘉辉冲着芳华微微一笑。
“有吗?嘿嘿,让你看出来了。得意谈不上,只不过我把他送的三千元红包都退了,手术又做得那么成功,最后才收他一个小小的锦旗,满足一下我小小的虚荣心,也没什么不可以的吧?”
“可以,当然可以”
芳华听到嘉辉肯定的回答,这才笑嘻嘻地继续吃饭了。
嘉辉看着芳华的模样,感觉心中的阴霾也被她的笑容驱散了。
他深深了解芳华简单又执着的内心,是容不下那些灰色的事情。这是他爱她的地方,也是他要保护她的地方。
于是,他对芳华隐瞒了孙飞托付的事情,决定自己承担一切。
在几天后的新闻发布会开始之前,他告诉孙飞,芳华身体不舒服,来不了。
孙飞也知道芳华的情况,一开始倒也没太在意,只是叮嘱嘉辉一会儿上台代替芳华说一说曼丽的病案。
可他万万没想到,嘉辉居然顽固不化,而且不顾自己的切身利益,不但没有照着原来的稿子念,反而在发布会上实话实说,很客观地评价了曼丽的病例,指出新药和曼丽的康复几乎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这一举动完全打乱了孙飞的计划,让他在记者们面前很被动。尽管他反复强调整个二期试验的所有病例都是按照科学的试验原则设计和实施的,但依然有些记者拿曼丽这个不符合原则的病例说事。
后来还是药监局的一位领导证实了孙飞的话属实,所以这件事总算并没有影响到新药的下一步试验。
但是,孙飞和嘉辉之间却已经形成了难以弥补的裂痕。
孙飞在实验室开始对嘉辉非常冷淡,所有的工作人员也都感受到了老板的意思,大家也不怎么和嘉辉说话了。两名本来跟着嘉辉的实验员也调走了。以前都是保质保量按时供应给嘉辉实验小组的各种试验试剂、器材,也都短缺起来。
孙飞以各种方式打压着嘉辉。但此时,他还是有几分爱才之心,还是想以此让嘉辉服个软,认个错。
可惜,嘉辉也和芳华一样,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
没有实验员帮忙,他就自己做试验;没有试验试剂,他就用别的实验方法代替;实在做不了试验,他就看书查资料。
正好,他还想多研究研究肿瘤的转移问题,现在也有充裕的时间向经验丰富的沙老师请教了,嘉辉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的。
所以,在孙飞的打压下,嘉辉过的很平静,完全没有本来怀着雄心壮志的年轻人受压制时可能会出现的烦躁、焦虑或是沮丧的情绪。
这让孙飞也是暗暗佩服,但是也更想收服他,或者是好好教训他一下。
于是,这两个新老科研工作者之间的暗战,继续进行着,暂时还看不出何时能够停止。
正文 234、查房
234、查房
对嘉辉的事情一无所知的芳华,每天依然正常上下班,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家人的呵护。
现在她分管着十张床位,但是自己不用写病历了,穿刺、换药之类的操作也都基本交给下级医生去做了,她只管查漏补缺。
晚上值夜班也只是值二线班,可以在家守着电话,病房的值班医生处理不了的事情、或是有急诊手术时,她才赶到病房。
这一天早上没排手术,交班后她就带着“王朝”“马汉”两员大将开始大查房了。有手术的日子,他们的查房就提前到交班前。
他们来到一间六人间的大病房。几位手术后的病人恢复得不错,或坐或立地正在屋里聊天,见到他们进来,便笑呵呵地问好,然后坐到自己的床上等着查房。
芳华也点头微笑问好,然后按着床号一个个地询问起他们昨晚到现在的情况来。
她一天都要查两三次房,情况还是基本了解的,就连头天下午回来的检查报告单也是下班前就看过了。所以,对这些病人,她也就是交代王、马二位调整一下治疗方案,安排一下复查项目,准备出院手续之类的事情。
二位医生现在已经知道了,林医生虽然平时笑眯眯的,但对他们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准确的说是对他们的工作要求一丝不苟。
不过,她都是先给他们示范过了,如何在写病历的时候注意简明扼要、详略得当,如何在换药操作时做到严格无菌、科学规范,等等。两人都看出来了,林医生的基本功很扎实,也就没有二话,以她为标准练了起来。
王马二人当初还觉得芳华太年轻,查房时未必能有什么独到之处。不料,只跟着她查了几次房,他们便非常喜欢跟着芳华查房了。不仅仅因为她和病人的关系很好,查房时气氛轻松,更是因为她查房时喜欢说、会说、也能说。
每次查房只要时间允许,她可以对着一个病例的情况给他们讲上一个小时。无论是该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手术方式的进展、术后的注意事项,还有该位病人目前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等等,凡是他们不清楚的,只要问她,都可以得到简明扼要的答复。
有时候,他们下来查查书,才发现“林老师”讲的东西,往往是综合了好几本经典的和最新的神经外科著作的精华。听她的讲解,比自己看书可要走不少捷径呢。
现在,二人在心中已经心悦诚服地叫芳华“林老师”了,只是口头上还叫林医生罢了。
当然,最让他们佩服林老师的地方,还是芳华的动手能力。本来嘛,外科医生如果手术能力不行,就是再能说、再能写、再有理论知识,也是白搭。
二人也观摩过科里其他老师、以及主任们的手术,结果发现林老师虽然年轻,但手术技术已经几近完美,而且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她的手术过程一开始看,并不起眼,由于每个步骤都要求规范化,还有点让人觉得繁琐。但是,病人的手术效果总是最好的,术后没有延迟不醒的,也很少出现严重并发症。虽然他们来这儿的时间还不长,芳华担纲主刀的手术也还不多,但是无论什么手术,她做下来确实还没有出现过失误。
王马都仔细揣摩过芳华的手术动作,也没有感觉特别快,但手术时间就是比别人短,基本上都要快个四五十分钟。后来,他们才感觉到是因为芳华做得很流畅,仿佛跟做了千百遍的那么流畅。
基本上对于进修医生,在手术的关键步骤上,是不会让他们做的,特别是显微手术操作时都是芳华一个人做完的。
不过这时候,芳华都会尽量抽点时间,放慢速度边做边讲解,就像当年纪老主任带她的时候那样,让进修生们能看懂。下台后,她也会鼓励他们去实验室做手术练习,有空也会去指导他们。
所以芳华平时虽然要求严格,但二人却感觉在她手下,无论是基础理论和手术技术都有很大提高。
而最让二人感动的还是,芳华自己就很忙了,还怀着身孕,却依然会抽时间指导二人写论文。这对一直以来接受的医学教育都不太系统的两位进修生来说,确实是及时雨。
他二人不是正规科班出身,是靠多次进修培训以及参加读了军医校的大专班后,才成为了外科医生的。也许正是因为知道他俩的经历,邓主任才特意让功底扎实、知识面广的芳华带他们。
原来在小医院,他们见到的病种、病例都有限,自身水平也有限,很难写出高水平的、可以发表在核心医学杂志上的论文。但是,谁都知道发表文章和晋职称的关系,而且现在的评审都要的是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
现在,他们有机会到总医院来进修,这里有丰富的病历资料,又有芳华指导他们选题、搜集病例和分析,还说等他们写出来后,会帮着推荐到本院主办的几本核心期刊上。
这样为他们着想的主治医生,怎能不让他们从心里感激和尊敬?
芳华带着两人走到了昨天下午新入院的病人面前。这人是来自总部某直属分队的一名作战参谋张某,才不过二十七八岁。
马医生把病人的资料递给芳华,报告说这是位透明隔囊肿病人。
芳华拿起ct片子对着光,边看边给二人指点:“你们看这儿,透明隔的两壁都向两侧弯曲膨隆,凸向了两侧侧脑室。两壁之间的直径明显大于10毫米,的确是符合透明隔囊肿的影像表现。”
然后,她又问起病人可有什么不舒服。
张参谋说:“这半个多月老是有些头痛,有时候眼前还老发黑,我就来301检查。一做ct就发现了这个肿瘤,真是愁死我了。”
芳华笑呵呵地说:“你不用担心,这只是个良性肿瘤,手术做了就好了。”
“可我就不明白,怎么会长这个玩意的?”
“哦,这是一种先天发育的异常。就好像有的人手指长些,有的人手指短些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
“那怎么还要手术?”
“嗯,大部分人即使长了这个囊肿,一般体积都比较小,也不会引起临床症状。不过,有少数人的囊肿会随着年龄而逐渐长大,这时候就可能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比如,你现在出现的头痛和眼发黑,多半就是这个囊肿压迫了视神经交叉,还可能引起室间孔堵塞、脑深部血管扭曲移位。所以,要做手术。”
“这个什么囊肿这么小,要是不做手术,会怎么样?”
“不做,就会慢慢长大,你现在的症状也会越来越加重。”
芳华看看张参谋还有些犹豫,便又说:“怎么?你还舍不得啊?”
“哦,我是想如果能不开刀,当然是最好的。如果只是这样头痛一下,眼发黑一下,我还可以忍受的。”
“你这思想可不对啊。这么说吧,你的脑子里现在虽然还只是小问题,但时间长了就会长成大问题。”
说到这,芳华忽然笑呵呵地问张参谋:“你是营职吧?”
张参谋一愣,怎么说到这儿了。他点了点头。
芳华又问:“我要是没记错的话,营职干部的住房标准是54平米两室一厅,对吧?”
“啊,对啊。”张参谋更糊涂了。
芳华举着ct片子对他说:“你看啊,正常人的脑组织里也有几个空隙,就是这儿——三脑室、四脑室、侧脑室,前面两个小些,侧脑室要大些,看上去就像两个小房间,一个客厅似的。所以说,正常的脑组织内结构就是一个营职干部住房——两室一厅。这个嘛,正符合你的身份。”
张参谋听这比喻挺有趣的,不禁笑着点点头。
芳华又指着那个囊肿病灶说:“可是你的脑子里呢,却多出了个房间,就是它。结果,你这里就成了团职干部住房——三室一厅了”
芳华正色地对张参谋说:“同志,你这样可是要不得的啊要是部队里人人都像你这样,不守规矩,都去享受不属于自己的待遇,那不是乱了套了吗?”
周围的病友也都听到了,发出了吃吃的笑声。张参谋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也不想多占的啊”
芳华也笑了:“就是啊,所以我们就要给你动动手术,把这多占的房间退了。于是啊,你的脑子里面就恢复了正常秩序,也就不会再有那些不舒服了”
“嗯,林医生,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手术该做不过,这手术到底风险大不大?”
芳华微笑着对马医生说:“你和他说说。”
马医生转头冲着张参谋说道:“你就放心吧要是几年前,这手术还真的挺难做的。因为那时候都是老式的开颅手术,但是这个囊肿又位置很深,手术对脑组织的损伤很大,风险也就很大。不过啊,现在有了神经内窥镜,就简单多了。”
芳华把ct片子递给马医生,他接过去也在上面指点给病人看:“你看,就在你这儿的头皮上开一个小口子,不到2公分吧,再在头骨上钻个小洞,直径不超过15公分。然后,林医生会把神经内窥镜伸进去,然后将你的这个囊肿和侧脑室打通。哦,以后,囊肿的液体就流到侧脑室里,你这个多占的房间也就会消失了。”
“就这么简单?”
“简单?”王医生插话了,“说起来是挺简单的,不过现在301可就只有林医生能做这个手术呢。这神经内窥镜,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好林医生做的手术,对脑组织的损伤之小,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例无虚发、踏雪无痕’的境界。”
芳华扑哧一笑:“例无虚发?我还小李飞刀咧吹过头了啊。”
她摆摆手止住了王医生的“吹捧”,然后说道:“张参谋,你放心吧,这个手术我做起来还是很有把握的,基本上能做到术后当天下床,三天后就可以出院。”
张参谋也听病友们说过林医生能做不少大手术,昨天给他开住院证的高主任也说他这个病就找林医生开刀没错。
此刻看到芳华脸上洋溢的自信的微笑,他不再犹疑了:“好,林医生,那就拜托您了。”
正文 235、胎动
235、胎动
查了房,两名下级医生忙着开医嘱、处理病历文件去了。
芳华有了空,便去找邓主任汇报工作,是关于联合海阔公司开发脑外科手术用的神经导航系统的计划。
这件事,是双方继联合开发脑起搏器后的第二次合作。海阔和邓主任只是双方的牵头人,下面具体的事务一个是芳华负责,一个是何超负责。
邓主任听了芳华汇报的新进展后,也没说什么,让她多配合何超做好软件开发就是了,毕竟这个是以他们为主导的。
芳华回到办公室,就给老同学打电话。两人聊完了正事,何超突然问:“梁嘉辉最近没事吧?”
芳华随口答道:“没事啊”
“哦,没事就好我也是听放疗科的研究生们说的,还以为梁嘉辉会受不了呢。”
芳华一下子愣了,便问:“你说的是什么事啊?嘉辉出什么事了?”
“怎么?你还不知道?”
“不知道,嘉辉这些日子都没什么啊。”
“哦——,”何超犹豫了一下,才说:“我听说,他和孙飞副所长之间有矛盾,现在几乎都没做实验了。他每天没事就到放疗科沙老师的实验室里呆着。”
“什么?怎么会这样?”
芳华又气又急——怎么这么大的事情,嘉辉一点都不和自己说呢?
“我也就是听说,好像是上次有个新药发布会,梁嘉辉不会说话,得罪了孙所长,才搞成这样的。”
芳华不信:“嘉辉脾气那么好,怎么会说话不知分寸呢?他说什么,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
何超只好把听来的事情都和芳华说了,芳华这才明白大概是怎么回事了。她匆匆谢了何超,放下电话后就坐在那儿发起呆来。
她仔细回想这一两个月嘉辉在家时的神情,还是没什么异常的地方,只不过的确是绝口不提他工作上的事情。而以前,他虽然话少,但多少还是会给自己说一些东西的。
芳华不禁自责,自己太不关心嘉辉了。没想到他在单位里受了那么大委屈,回到家来还顾着自己的情绪,一点都不要自己为他担心。
芳华不禁红了眼圈,而且很快泪水就要夺眶而出了。这孕妇的情绪不稳定,她现在是深有体会了。
芳华深吸口气,平定一下心情,觉得好点了,便要站起来去卫生间洗把脸。
当她手扶着肚子起来的时候,不知怎么的忽然觉得肚子里震动了一下。
芳华愣了一下,等了一会儿,感觉肚子里又咕噜咕噜地有了点响动。
这,应该就是胎动了。
前两天,芳华也隐隐感到肚子里老是有点叽里咕噜的,像是胃肠在蠕动。她虽然怀疑是胎动,但是那动静有点小,她还不能确定。
不过,这回,她敢肯定是宝宝在自己肚子里活动呢。
欣慰,满足,喜悦,骄傲,芳华一时间心里百感交集,但都是快乐的情绪。
芳华慢慢走到女更衣室坐下,将手伸进衣服里,贴着肚子轻轻地抚摸起来。冬天衣服厚,外观上别人还都不太看得出来她怀孕了,不过摸着肚子倒是很明显地鼓起来了。
她感到宝宝还是很安静的,要过好一会儿,才能感到一下胎动。
就像是肚子里面有只青蛙在划水一样,又像是有什么东西要鼓出来似的,那一定是宝宝的小手,或是小脚丫吧。不过,它现在还太小,完全分辨不出来形状。
芳华满心欢喜地坐在那儿,不由自主地对着自己的肚子说起话来:“宝宝呀,你怎么这么懒啊?都四个多月了,才会动真是和你爸爸一样一样的,安静得不得了……”
虽然从怀孕以来,芳华一直对孩子的降临心怀感激、充满期待,但都没有哪一刻像此刻一样,让她真正地爱上了将要出生的孩子,也让她感觉自己真正从心理上长大了,升级了,要从一个备受他人呵护的人,转变成为一个能够保护自己的孩子和家庭的母亲了。
芳华一直在更衣室里坐着,快到中午的时候才回医师办公室,等吴嬢送饭来。
吃饭的时候,她和吴嬢说了胎动的事情。吴嬢当然理解她的心情,为她高兴之余,又问她有没有告诉嘉辉。
芳华眨眨眼,说:“哼,我才不告诉他呢。谁让他什么都不爱跟我们说的呢”
她见吴嬢发愣,便又笑着说道:“还是等晚上回家再说吧,免得他下班开车时心神不宁的。”
“哦,也对。”
芳华下午抽空去妇产科做了产检,反正都是一个楼内,打个电话和相熟的医生约好,就直接去了。所以,她也早和嘉辉说过不用他陪自己做产检。这个,嘉辉倒也没异议,不过还是提醒过她等门诊人少的时候去。
晚上,嘉辉准时回到了家,进门后却看到吴嬢看自己的眼神有点奇怪,欲言又止的。
他问:“怎么了?吴嬢,有事吗?。”
“没,没啥子。”
吴嬢可是得到芳华的封口令的,便不再多说什么,忙着开饭了。
这时,芳华从屋里走出来,和平时一样笑嘻嘻地打着招呼:“回来啦”
嘉辉见她气色很好,没什么异状,也就没在意。
饭桌上,依然是芳华说着自己今天发生的事情,收了什么病人,将要做什么手术,还有科里医生护士们的家长里短的事情,琐碎而平凡。
晚上洗漱后,芳华躺床上,让嘉辉放着音乐给她读泰戈尔的诗集。平时,她都是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而嘉辉会在她睡着后,再细细地打量她半天。因为闭上了眼睛的芳华,眉目之间的倔强都隐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安详和温柔。
每晚看着芳华入睡,并在她睡着后不知道的时候,轻轻地吻她,是嘉辉在这些日子里感觉最踏实的时候。
不过,今晚,芳华却一直睁着眼睛,精神很好。她躺在床上,做着自编的体操,抬抬胳膊,动动腿,转转腰,动作虽然舒缓却没一刻安静。
过了一会儿,她终于停了下来。嘉辉以为她累了,就把被子拉过来给她盖上。
芳华却一把抓住了他的手,嘉辉一愣,转头看向芳华。
芳华将他的手拉进衣服下面,贴住自己的肚子,嘴里说道:“别动,等着。”
嘉辉的身子保持不动的姿势,他的手指却不由自主地,轻轻地在
重生之刹那芳华 第75部分阅读
欲望文
重生之刹那芳华 第75部分阅读
学武器其实比核武器还更恐怖。”
白芸也说:“就是,天花、炭疽这些病本来是已经被医学家控制和消灭了的疾病。但是,那些恐怖分子居然还让它们死灰复燃,太没人性了。”
芳华在他们说话讨论的时候一直沉默,因为有些事情她早知道,但是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发生。个人的力量在那些天灾人祸面前,实在是无能为力。
嘉辉感觉芳华今天有点过于安静了,仔细打量了她一下,见她并没有疲劳倦怠的样子,还是在专心地听大家说话,便放心了。
他又转头对张永说:“我听说那些恐怖分子制作的炭疽菌,对抗生素耐药,是吗?”
张永说:“还好吧,对付炭疽菌还是有些抗生素可用的。我就怕他们整那些现在我们还控制不了的传染病。比如说,病毒。”
芳华忍不住开口了:“就是,到现在医学界还没有找到对付病毒的特效药不说艾滋病了,就说流感病毒,年年在变异,研制新疫苗的速度赶不上它变异的速度。我们永远只能追着病毒变异的脚步,而且有时还会出现变异的烈性病毒。有时候,想想也挺没劲的。和病魔相比,人类永远是不堪一击的”
嘉辉又奇怪地看了芳华一眼,这可不太像她说的话。
他还不及说什么,张永接过话头:“也不能这么说吧医学发展了这么多年,对很多传染病和瘟疫还是基本控制住了,比如天花、鼠疫、霍乱这些曾经在全世界流行的大瘟疫,现在不都被消灭了或者基本控制了。我觉得,人类的进步还是很大的。不过,——”
张永说到这儿,苦笑了一下:“传染病倒是控制得不错,但是我们这些传染科的医生,日子可越来越不好过了。”
白芸可不信。她抚摸着自己的肚子,笑着说:“不是吧?你那儿多好啊,跟疗养院似的。钱也拿的不少。我巴不得跟你换换工作,去那儿养老呢”
小李接话了:“白芸姐,你别不信。我们地坛医院这两年一直都说要被撤消,合并到佑安医院去。就因为这样,财政局都两年没给我们拨款了,好多年轻医生都呆不住了。这些年都走了十多个医生了。”
众人都奇怪了。因为就连海阔都知道,地坛医院可是北京著名的“第一传染病医院”。
几个学医的更是清楚,地坛可以说是全国传染科的龙头医院了。佑安医院虽然也是三甲的传染病专科医院,但毕竟它一直是“二传”,地坛才是“一传”啊。怎么会把一传撤消,合并到二传呢?
张永看着大家疑问的目光,也就给他们解释了一番,并顺便抒发了一下心中的闷气。
原来,这两年北京市在搞“医疗机构结构性体制改革”。从2001年初,就传出了要和二传合并的事。去年9月份,市卫生局都把两家医院的领导召集到一起开会,讨论怎么合并的事情了。
这合并的事情,医院内的广大医护人员都是不愿意的,很多传染病老专家也向市里反映,但都没有什么用。
结果还是美国911后发生的炭疽菌事件和“艾滋病扎针”事件,使得地坛医院被合并的事情暂时停歇了。
芳华奇怪地问:“什么艾滋病扎针事件啊?”
张永说:“你那时候差不多出国了,所以不知道。就是今年1月天津那儿开始出现有人用装着艾滋病人血液的注射器扎人的事件。当时天津人都挺恐慌的,连公交车上都坐着警察,超市、商场里也都是警察。后来,北京也出现了同样的事件。光我们医院就收治了几百名被扎针的人,但结果都没事。”
海阔也经常不在北京,不是很清楚那事,便问道:“到底那个扎针能不能传染艾滋病啊?”
张永说:“其实,那些扎针的针筒里很多是红色的液体罢了,是罪犯用来恐吓人的。即使是从艾滋病人身上的抽的血,因为血液很快就凝固了,也是很难感染上的,没有普通人想象的那么恐怖。只要对被扎的地方做一些消毒处理,也是没事的。”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张永笑了一下:“有这么两件事,上头大概觉得我们地坛医院对防止像炭疽病这样的恐怖袭击和艾滋病这样的传染病突发事件上,还是有点作用的,所以一直在说要撤消,但到现在又一直没撤。不过,以后到底撤不撤,还是很难说的。”
白芸问:“我不明白了,上面到底为啥要撤你们啊你们和佑安,一南一北,正好啊就算要撤,也该撤佑安医院,保你们啊”
张永回答:“领导说,主要是因为我们两家传染病医院的床位利用率都低。我们医院500多张床位,多的时候收病人才三百,少的时候也就二百多人。佑安的床位多些,700多张床,也只收三四百病人。这样太浪费了,所以把我们撤了,合并到佑安。”
白芸一听之下倒是觉得有几分道理:“的确是有点少,你们的住院率还没有60%呢难怪上面觉得你们卫生资源了。”
嘉辉说:“白芸,不能这么说他们传染病医院可跟协和、301这样的综合医院不一样。你们是经常加床收病人,——”
芳华补充:“还有的病人还没正式办出院手续,就开始在他的病床上收新病人了。”
嘉辉点头:“嗯——,可是传染病医院本来就不可能住满的,因为要防止病人的交叉感染啊”
白芸也醒悟过来:“哦,对了我怎么忘了,传染病人要隔离,不同病种的病人不能住一块儿啊。”
嘉辉对张永说;“我觉得你们还是应该跟上面再反映反映,要撤并两家传染病医院怎么也得符合防治传染病的规律吧?城北的人口密度可比城南大得多,把你们撤了,实在是不合适。”
小李撇撇嘴:“哼,你们都太善良了你们以为上面真是为了什么改革吗?真是为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吗?”
芳华以前不过是远在边陲的小医生,还真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她不禁问道:“难道他们还能有什么好处吗?”
张永冲小李摆摆手:“你别说了,那些都是谣传。”
小李却不服气地说:“我看谣传就是事实。”
白芸也很好奇:“到底怎么回事?”
“你不是说我们那儿是疗养院吗?我们那儿确实环境很好,紧挨着地坛公园,就在地铁环线边上,交通特别方便。所以,有人看上我们这块风水宝地了呗。把我们赶走了,他们好搞开发赚大钱咯。”
张永赶紧说:“这都是有些医生传的小话,我们不知道内情,还是别乱说话了。”
小李不服气:“就你老实,上面说什么就是什么。大家都这么说,肯定不是空|岤来风。”
大家一听,这事看来还挺复杂的呢,一时也就没人说话了。
白芸便说起自己上周去四川开学术会议,和成都的老同学们聚会的事情,这才把众人的注意力都转移走了。
只是,嘉辉看到芳华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他还看到芳华在告别前,走过去和张永郑重握手,低声说了几句什么。
开车回家的路上,嘉辉问芳华:“你今天怎么了?精神不太好?”
芳华转头看到嘉辉眼底的一丝牵挂,心下恍然。
她微微摇头:“我没事。我只是为张永的医院担心。”
“你走之前和他说什么呢?”
“我就是让他一定要坚持住,因为地坛医院对北京很重要。”
嘉辉看看芳华,对她的话不是太理解,但他还是说道:“放心吧我想没事的。”
“难说啊,很多事情都是坏在官僚的手里。”
嘉辉伸手拍了拍芳华的后脑勺:“好啦,别想那么多了。你现在要注意胎教,可不适合忧国忧民了。来,听音乐。”
然后,他打开了车载cd。一曲欢快的《四小天鹅》回荡在车内。
音乐的感染力让芳华暂时忘记了烦恼,她微笑着说:“怎么不听莫扎特了?”
“嗯,营养要全面,听音乐也应该吸取众家之长嘛。”
芳华仰靠在座椅上,闭上眼聆听,但嘴里还是嘟囔了一句:“我看是你自己喜欢听吧?真看不出你还这么富有童趣。”
“咳咳,哪有的事?”
正文 233、裂痕
233、裂痕
国庆过了没几天,孙飞在实验室宣布:新药nscgf1的临床二期试验已经顺利结束。
不日将在研究所的演讲厅举行小型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宣布试验的成功和即将进入三期试验的消息。
这才半年时间,孙飞就成功地在几家大医院积累了每个申报病种200例的治疗病例数。而且观察到新药的疗效肯定,一举通过了验收。
这种高效率、高速度,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中国的病人基数太庞大了,所以进行这样的大型临床试验,收集起病例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当然,这也离不开孙飞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由于他善于利用各方资源,才能让这次临床试验进展得如此顺利。
二期顺利通过,接下来的三期不过是再扩大病例数到1000~3000例,持续一到四年,以继续观察效果和安全性。基本上二期试验通过的药物,三期通过的概率很高。
所以,实验室的人都看出了这个新药项目的光明“钱途”,大家都很高兴。
例会后,孙飞单独找嘉辉谈话,让他转告芳华,到时候也请她出席新闻发布会。
因为曼丽的病例将作为验证新药疗效的典型病例进行宣传,所以请当时参与治疗的芳华作为主治医生,为记者们介绍曼丽的病情。
嘉辉回到自己屋里翻了一下孙飞给的资料,越看越觉得不妥。
他马上又找到孙飞,提出曼丽这个病例完全不符合药物试验所要求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等原则,作为典型病例介绍是不合适的。他心里还有话没说出来——这样做其实是欺诈行为。
孙飞皱着眉头说:“我知道你的意思,我也知道科学实验是不能弄虚作假的。你放心,罗小姐这个病例并没有纳入上报的试验数据。我们的试验数据都还是扎扎实实,没有搞假的。只不过罗小姐现在很有名气,是媒体的宠儿,她当时又的确用了我们的药,也很有效果的嘛所以,只是让林医生来讲讲治疗情况,让记者们可以有更多的素材可写,可以更好地为我们的新药做宣传嘛”
嘉辉还是坚持己见:“孙所长,我觉得还是不合适。罗曼丽之所以能够好的那么快,主要还是因为低温疗法,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我们的生长因子在使用的时候,已经是她病情的康复期了,即使是真的有疗效,但是没有同期相似病例的对照试验是不能肯定的。所以,我觉得还是不应该拿她的病例来做佐证。”
孙飞闻言有些不悦,他扫了嘉辉一眼,又紧抿了一下嘴,最后还是站起身,笑呵呵地拍了拍嘉辉的肩膀说:“小梁啊,你还是书生气太重了有的时候,做事还是要灵活一些才行我是很看好你将来的发展前途的,不过有时候,你也要学会遇事变通才行啊”
“孙所长,这不是变不变通的事……”
孙飞不耐烦地摆摆手:“好了,我还要打个电话,这事就这么着吧你回去好好想想,让这新药尽快通过试验,并且打出名气,到底对谁有好处?还不是你这个开发者啊跟谁过不去,也别跟自己过不去啊行了,不说了记住了,到时候一定要把你爱人林医生请过来啊夫唱妇随,多好的事啊又有让记者们写的材料了哈哈哈”
嘉辉就这样被请出了孙飞的办公室。
嘉辉回到自己的屋里,整个下午都在仔细地看那份材料,里面还有孙飞给芳华预备的演讲稿。他越看越闷气,以至于都下班很久了,才醒悟过来,赶紧开车回家。
回到家,刚一进门,吴嬢就抱怨:“小辉,你怎么搞的嘛?平时晚回来十分钟都要打电话的,你看看今天都晚了快一个小时,也不说打个招呼?你看,芳华一直等你,都还没吃饭呢。”
这时候,芳华也从卧室里走了出来,睡眼惺忪的,大概是刚刚小睡了一会儿。
她揉了揉眼睛问:“怎么今天这么晚?是堵车了吧?”
嘉辉一边放文件袋,一边说:“嗯下次别等我,你饿了就先吃好了。”
芳华坐在饭桌旁,帮着吴嬢摆碗筷,有了点精神了,随口应道:“我不饿。今天下午…才吃的饭。”
“哦,今天又是两台手术?”嘉辉在卫生间边洗手边问。
“是啊哦,对了,我上次跟你说的那个地主老财出院了。”
嘉辉不禁笑了。他走到餐桌旁,一边从吴嬢手中接过饭碗,一边说:“人家只不过是村办工厂的厂长,怎么就成地主老财了?”
芳华想起那个暴发户的样子,就忍不住好笑。
她忙一手捂着肚子,一手拉着嘉辉的胳膊,边笑边说:“你们是没见到他那个样子,太好笑了。不就是资产几百万的暴发户吗,倒好像自己有几个亿身价一样。每天都是全套的名牌西服套装,还打着领带,身后总跟着两名戴着黑超墨镜的小伙子。像极了黑社会老大”
嘉辉和吴嬢也被芳华的形容逗得微微发笑。
芳华继续说:“他一来啊,就要求住最好的病房。护士长先把他安到两人间的师职干部病房,结果他还非要到军职病房。那当然不可能了,有钱也是不能住的。他只好说要包个单间。那也不行啊我们病房的床位多紧张啊,住院处那儿积压的住院证都是一叠一叠的,多少人等着住进来呢。好多病人手术后,线都没拆就出院或者到康复病区去了。所以嘛,护士长还是没答应他。结果,土老财就抱怨,本来就是冲着301是给国家领导人看病的医院,才大老远地从东北来这儿。没想到,在鼎鼎大名的301,住的还没县医院宽敞呢。”
吴嬢也忿忿不平了:“真是胡说八道301的病房好高级哦,漂亮得跟宾馆一样,我才不信他们那儿的县医院还能比301强。”
嘉辉笑了笑:“我想,他也就是愿望满足不了,耍不了威风,才抱怨抱怨的吧。“
芳华说道:“嗯,贬低一下我们的病房,也好抬高一下他自己呗。后来啊,他在医院看见几个名人后,高兴得不得了,又说这回住301太值了。”
“看见谁了?”
“前两天八一厂的老干部体检,应该是看见那些著名演员了吧田老师啊,陶老师啊。可惜,二王没来,不然他还不乐疯了”
吴嬢不禁说:“我也很喜欢她们啊。”
“是吗?那好办,下次她们再来体检,我帮你要签名。”
“我倒不想要什么签名,要那个干啥,不能吃不能用的。我就想远远地看看她们本人啥模样就好了。”吴嬢说话的时候,眼睛里就流露出崇拜和向往的光芒。
其实,别说是吴嬢那个年纪的人,就是芳华和嘉辉小时候又何尝没有看过八一厂拍的那些战争片,又何尝不是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不过,那个时代的老艺术家大多是德艺双馨,自身的素质过硬,才能在荧幕上塑造出感人的英雄形象。哪像现在的演员,根本没有底蕴,所谓的主旋律电影光剩下场面浩大、制作精良了,可惜就是缺少了英雄气。
芳华见到一直老实本分的吴嬢,难得地也有渴望的事情,当然满口答应下次得到消息后一定通知她,让她可以远远地看看心目中的偶像。
和吴嬢说完了,芳华才想起来什么似的,又对嘉辉说道:“嗨——,我怎么又跑题了。我是想说,那个地主老财今天出院的时候,给我送了面锦旗。然后,协理员把锦旗挂到医生办公室墙上了。”
说到这儿,芳华很是得意地看着嘉辉,一副等着他夸奖的样子。
嘉辉很配合地问道:“那锦旗上写什么了?”
芳华却又做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嗨——,还不是什么医德高尚啦,妙手回春啦要说他还真是土老财,没见过世面,一个小小的垂体瘤手术就能把我吹成了华佗在世。哎哟,他今天当着主任们的面对我说的那些感谢的话啊,我听了实在是不好意思,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了”
“不是吧,我看你还是挺得意的嘛”嘉辉冲着芳华微微一笑。
“有吗?嘿嘿,让你看出来了。得意谈不上,只不过我把他送的三千元红包都退了,手术又做得那么成功,最后才收他一个小小的锦旗,满足一下我小小的虚荣心,也没什么不可以的吧?”
“可以,当然可以”
芳华听到嘉辉肯定的回答,这才笑嘻嘻地继续吃饭了。
嘉辉看着芳华的模样,感觉心中的阴霾也被她的笑容驱散了。
他深深了解芳华简单又执着的内心,是容不下那些灰色的事情。这是他爱她的地方,也是他要保护她的地方。
于是,他对芳华隐瞒了孙飞托付的事情,决定自己承担一切。
在几天后的新闻发布会开始之前,他告诉孙飞,芳华身体不舒服,来不了。
孙飞也知道芳华的情况,一开始倒也没太在意,只是叮嘱嘉辉一会儿上台代替芳华说一说曼丽的病案。
可他万万没想到,嘉辉居然顽固不化,而且不顾自己的切身利益,不但没有照着原来的稿子念,反而在发布会上实话实说,很客观地评价了曼丽的病例,指出新药和曼丽的康复几乎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这一举动完全打乱了孙飞的计划,让他在记者们面前很被动。尽管他反复强调整个二期试验的所有病例都是按照科学的试验原则设计和实施的,但依然有些记者拿曼丽这个不符合原则的病例说事。
后来还是药监局的一位领导证实了孙飞的话属实,所以这件事总算并没有影响到新药的下一步试验。
但是,孙飞和嘉辉之间却已经形成了难以弥补的裂痕。
孙飞在实验室开始对嘉辉非常冷淡,所有的工作人员也都感受到了老板的意思,大家也不怎么和嘉辉说话了。两名本来跟着嘉辉的实验员也调走了。以前都是保质保量按时供应给嘉辉实验小组的各种试验试剂、器材,也都短缺起来。
孙飞以各种方式打压着嘉辉。但此时,他还是有几分爱才之心,还是想以此让嘉辉服个软,认个错。
可惜,嘉辉也和芳华一样,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
没有实验员帮忙,他就自己做试验;没有试验试剂,他就用别的实验方法代替;实在做不了试验,他就看书查资料。
正好,他还想多研究研究肿瘤的转移问题,现在也有充裕的时间向经验丰富的沙老师请教了,嘉辉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的。
所以,在孙飞的打压下,嘉辉过的很平静,完全没有本来怀着雄心壮志的年轻人受压制时可能会出现的烦躁、焦虑或是沮丧的情绪。
这让孙飞也是暗暗佩服,但是也更想收服他,或者是好好教训他一下。
于是,这两个新老科研工作者之间的暗战,继续进行着,暂时还看不出何时能够停止。
正文 234、查房
234、查房
对嘉辉的事情一无所知的芳华,每天依然正常上下班,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家人的呵护。
现在她分管着十张床位,但是自己不用写病历了,穿刺、换药之类的操作也都基本交给下级医生去做了,她只管查漏补缺。
晚上值夜班也只是值二线班,可以在家守着电话,病房的值班医生处理不了的事情、或是有急诊手术时,她才赶到病房。
这一天早上没排手术,交班后她就带着“王朝”“马汉”两员大将开始大查房了。有手术的日子,他们的查房就提前到交班前。
他们来到一间六人间的大病房。几位手术后的病人恢复得不错,或坐或立地正在屋里聊天,见到他们进来,便笑呵呵地问好,然后坐到自己的床上等着查房。
芳华也点头微笑问好,然后按着床号一个个地询问起他们昨晚到现在的情况来。
她一天都要查两三次房,情况还是基本了解的,就连头天下午回来的检查报告单也是下班前就看过了。所以,对这些病人,她也就是交代王、马二位调整一下治疗方案,安排一下复查项目,准备出院手续之类的事情。
二位医生现在已经知道了,林医生虽然平时笑眯眯的,但对他们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准确的说是对他们的工作要求一丝不苟。
不过,她都是先给他们示范过了,如何在写病历的时候注意简明扼要、详略得当,如何在换药操作时做到严格无菌、科学规范,等等。两人都看出来了,林医生的基本功很扎实,也就没有二话,以她为标准练了起来。
王马二人当初还觉得芳华太年轻,查房时未必能有什么独到之处。不料,只跟着她查了几次房,他们便非常喜欢跟着芳华查房了。不仅仅因为她和病人的关系很好,查房时气氛轻松,更是因为她查房时喜欢说、会说、也能说。
每次查房只要时间允许,她可以对着一个病例的情况给他们讲上一个小时。无论是该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手术方式的进展、术后的注意事项,还有该位病人目前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等等,凡是他们不清楚的,只要问她,都可以得到简明扼要的答复。
有时候,他们下来查查书,才发现“林老师”讲的东西,往往是综合了好几本经典的和最新的神经外科著作的精华。听她的讲解,比自己看书可要走不少捷径呢。
现在,二人在心中已经心悦诚服地叫芳华“林老师”了,只是口头上还叫林医生罢了。
当然,最让他们佩服林老师的地方,还是芳华的动手能力。本来嘛,外科医生如果手术能力不行,就是再能说、再能写、再有理论知识,也是白搭。
二人也观摩过科里其他老师、以及主任们的手术,结果发现林老师虽然年轻,但手术技术已经几近完美,而且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她的手术过程一开始看,并不起眼,由于每个步骤都要求规范化,还有点让人觉得繁琐。但是,病人的手术效果总是最好的,术后没有延迟不醒的,也很少出现严重并发症。虽然他们来这儿的时间还不长,芳华担纲主刀的手术也还不多,但是无论什么手术,她做下来确实还没有出现过失误。
王马都仔细揣摩过芳华的手术动作,也没有感觉特别快,但手术时间就是比别人短,基本上都要快个四五十分钟。后来,他们才感觉到是因为芳华做得很流畅,仿佛跟做了千百遍的那么流畅。
基本上对于进修医生,在手术的关键步骤上,是不会让他们做的,特别是显微手术操作时都是芳华一个人做完的。
不过这时候,芳华都会尽量抽点时间,放慢速度边做边讲解,就像当年纪老主任带她的时候那样,让进修生们能看懂。下台后,她也会鼓励他们去实验室做手术练习,有空也会去指导他们。
所以芳华平时虽然要求严格,但二人却感觉在她手下,无论是基础理论和手术技术都有很大提高。
而最让二人感动的还是,芳华自己就很忙了,还怀着身孕,却依然会抽时间指导二人写论文。这对一直以来接受的医学教育都不太系统的两位进修生来说,确实是及时雨。
他二人不是正规科班出身,是靠多次进修培训以及参加读了军医校的大专班后,才成为了外科医生的。也许正是因为知道他俩的经历,邓主任才特意让功底扎实、知识面广的芳华带他们。
原来在小医院,他们见到的病种、病例都有限,自身水平也有限,很难写出高水平的、可以发表在核心医学杂志上的论文。但是,谁都知道发表文章和晋职称的关系,而且现在的评审都要的是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
现在,他们有机会到总医院来进修,这里有丰富的病历资料,又有芳华指导他们选题、搜集病例和分析,还说等他们写出来后,会帮着推荐到本院主办的几本核心期刊上。
这样为他们着想的主治医生,怎能不让他们从心里感激和尊敬?
芳华带着两人走到了昨天下午新入院的病人面前。这人是来自总部某直属分队的一名作战参谋张某,才不过二十七八岁。
马医生把病人的资料递给芳华,报告说这是位透明隔囊肿病人。
芳华拿起ct片子对着光,边看边给二人指点:“你们看这儿,透明隔的两壁都向两侧弯曲膨隆,凸向了两侧侧脑室。两壁之间的直径明显大于10毫米,的确是符合透明隔囊肿的影像表现。”
然后,她又问起病人可有什么不舒服。
张参谋说:“这半个多月老是有些头痛,有时候眼前还老发黑,我就来301检查。一做ct就发现了这个肿瘤,真是愁死我了。”
芳华笑呵呵地说:“你不用担心,这只是个良性肿瘤,手术做了就好了。”
“可我就不明白,怎么会长这个玩意的?”
“哦,这是一种先天发育的异常。就好像有的人手指长些,有的人手指短些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
“那怎么还要手术?”
“嗯,大部分人即使长了这个囊肿,一般体积都比较小,也不会引起临床症状。不过,有少数人的囊肿会随着年龄而逐渐长大,这时候就可能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比如,你现在出现的头痛和眼发黑,多半就是这个囊肿压迫了视神经交叉,还可能引起室间孔堵塞、脑深部血管扭曲移位。所以,要做手术。”
“这个什么囊肿这么小,要是不做手术,会怎么样?”
“不做,就会慢慢长大,你现在的症状也会越来越加重。”
芳华看看张参谋还有些犹豫,便又说:“怎么?你还舍不得啊?”
“哦,我是想如果能不开刀,当然是最好的。如果只是这样头痛一下,眼发黑一下,我还可以忍受的。”
“你这思想可不对啊。这么说吧,你的脑子里现在虽然还只是小问题,但时间长了就会长成大问题。”
说到这,芳华忽然笑呵呵地问张参谋:“你是营职吧?”
张参谋一愣,怎么说到这儿了。他点了点头。
芳华又问:“我要是没记错的话,营职干部的住房标准是54平米两室一厅,对吧?”
“啊,对啊。”张参谋更糊涂了。
芳华举着ct片子对他说:“你看啊,正常人的脑组织里也有几个空隙,就是这儿——三脑室、四脑室、侧脑室,前面两个小些,侧脑室要大些,看上去就像两个小房间,一个客厅似的。所以说,正常的脑组织内结构就是一个营职干部住房——两室一厅。这个嘛,正符合你的身份。”
张参谋听这比喻挺有趣的,不禁笑着点点头。
芳华又指着那个囊肿病灶说:“可是你的脑子里呢,却多出了个房间,就是它。结果,你这里就成了团职干部住房——三室一厅了”
芳华正色地对张参谋说:“同志,你这样可是要不得的啊要是部队里人人都像你这样,不守规矩,都去享受不属于自己的待遇,那不是乱了套了吗?”
周围的病友也都听到了,发出了吃吃的笑声。张参谋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也不想多占的啊”
芳华也笑了:“就是啊,所以我们就要给你动动手术,把这多占的房间退了。于是啊,你的脑子里面就恢复了正常秩序,也就不会再有那些不舒服了”
“嗯,林医生,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手术该做不过,这手术到底风险大不大?”
芳华微笑着对马医生说:“你和他说说。”
马医生转头冲着张参谋说道:“你就放心吧要是几年前,这手术还真的挺难做的。因为那时候都是老式的开颅手术,但是这个囊肿又位置很深,手术对脑组织的损伤很大,风险也就很大。不过啊,现在有了神经内窥镜,就简单多了。”
芳华把ct片子递给马医生,他接过去也在上面指点给病人看:“你看,就在你这儿的头皮上开一个小口子,不到2公分吧,再在头骨上钻个小洞,直径不超过15公分。然后,林医生会把神经内窥镜伸进去,然后将你的这个囊肿和侧脑室打通。哦,以后,囊肿的液体就流到侧脑室里,你这个多占的房间也就会消失了。”
“就这么简单?”
“简单?”王医生插话了,“说起来是挺简单的,不过现在301可就只有林医生能做这个手术呢。这神经内窥镜,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好林医生做的手术,对脑组织的损伤之小,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例无虚发、踏雪无痕’的境界。”
芳华扑哧一笑:“例无虚发?我还小李飞刀咧吹过头了啊。”
她摆摆手止住了王医生的“吹捧”,然后说道:“张参谋,你放心吧,这个手术我做起来还是很有把握的,基本上能做到术后当天下床,三天后就可以出院。”
张参谋也听病友们说过林医生能做不少大手术,昨天给他开住院证的高主任也说他这个病就找林医生开刀没错。
此刻看到芳华脸上洋溢的自信的微笑,他不再犹疑了:“好,林医生,那就拜托您了。”
正文 235、胎动
235、胎动
查了房,两名下级医生忙着开医嘱、处理病历文件去了。
芳华有了空,便去找邓主任汇报工作,是关于联合海阔公司开发脑外科手术用的神经导航系统的计划。
这件事,是双方继联合开发脑起搏器后的第二次合作。海阔和邓主任只是双方的牵头人,下面具体的事务一个是芳华负责,一个是何超负责。
邓主任听了芳华汇报的新进展后,也没说什么,让她多配合何超做好软件开发就是了,毕竟这个是以他们为主导的。
芳华回到办公室,就给老同学打电话。两人聊完了正事,何超突然问:“梁嘉辉最近没事吧?”
芳华随口答道:“没事啊”
“哦,没事就好我也是听放疗科的研究生们说的,还以为梁嘉辉会受不了呢。”
芳华一下子愣了,便问:“你说的是什么事啊?嘉辉出什么事了?”
“怎么?你还不知道?”
“不知道,嘉辉这些日子都没什么啊。”
“哦——,”何超犹豫了一下,才说:“我听说,他和孙飞副所长之间有矛盾,现在几乎都没做实验了。他每天没事就到放疗科沙老师的实验室里呆着。”
“什么?怎么会这样?”
芳华又气又急——怎么这么大的事情,嘉辉一点都不和自己说呢?
“我也就是听说,好像是上次有个新药发布会,梁嘉辉不会说话,得罪了孙所长,才搞成这样的。”
芳华不信:“嘉辉脾气那么好,怎么会说话不知分寸呢?他说什么,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
何超只好把听来的事情都和芳华说了,芳华这才明白大概是怎么回事了。她匆匆谢了何超,放下电话后就坐在那儿发起呆来。
她仔细回想这一两个月嘉辉在家时的神情,还是没什么异常的地方,只不过的确是绝口不提他工作上的事情。而以前,他虽然话少,但多少还是会给自己说一些东西的。
芳华不禁自责,自己太不关心嘉辉了。没想到他在单位里受了那么大委屈,回到家来还顾着自己的情绪,一点都不要自己为他担心。
芳华不禁红了眼圈,而且很快泪水就要夺眶而出了。这孕妇的情绪不稳定,她现在是深有体会了。
芳华深吸口气,平定一下心情,觉得好点了,便要站起来去卫生间洗把脸。
当她手扶着肚子起来的时候,不知怎么的忽然觉得肚子里震动了一下。
芳华愣了一下,等了一会儿,感觉肚子里又咕噜咕噜地有了点响动。
这,应该就是胎动了。
前两天,芳华也隐隐感到肚子里老是有点叽里咕噜的,像是胃肠在蠕动。她虽然怀疑是胎动,但是那动静有点小,她还不能确定。
不过,这回,她敢肯定是宝宝在自己肚子里活动呢。
欣慰,满足,喜悦,骄傲,芳华一时间心里百感交集,但都是快乐的情绪。
芳华慢慢走到女更衣室坐下,将手伸进衣服里,贴着肚子轻轻地抚摸起来。冬天衣服厚,外观上别人还都不太看得出来她怀孕了,不过摸着肚子倒是很明显地鼓起来了。
她感到宝宝还是很安静的,要过好一会儿,才能感到一下胎动。
就像是肚子里面有只青蛙在划水一样,又像是有什么东西要鼓出来似的,那一定是宝宝的小手,或是小脚丫吧。不过,它现在还太小,完全分辨不出来形状。
芳华满心欢喜地坐在那儿,不由自主地对着自己的肚子说起话来:“宝宝呀,你怎么这么懒啊?都四个多月了,才会动真是和你爸爸一样一样的,安静得不得了……”
虽然从怀孕以来,芳华一直对孩子的降临心怀感激、充满期待,但都没有哪一刻像此刻一样,让她真正地爱上了将要出生的孩子,也让她感觉自己真正从心理上长大了,升级了,要从一个备受他人呵护的人,转变成为一个能够保护自己的孩子和家庭的母亲了。
芳华一直在更衣室里坐着,快到中午的时候才回医师办公室,等吴嬢送饭来。
吃饭的时候,她和吴嬢说了胎动的事情。吴嬢当然理解她的心情,为她高兴之余,又问她有没有告诉嘉辉。
芳华眨眨眼,说:“哼,我才不告诉他呢。谁让他什么都不爱跟我们说的呢”
她见吴嬢发愣,便又笑着说道:“还是等晚上回家再说吧,免得他下班开车时心神不宁的。”
“哦,也对。”
芳华下午抽空去妇产科做了产检,反正都是一个楼内,打个电话和相熟的医生约好,就直接去了。所以,她也早和嘉辉说过不用他陪自己做产检。这个,嘉辉倒也没异议,不过还是提醒过她等门诊人少的时候去。
晚上,嘉辉准时回到了家,进门后却看到吴嬢看自己的眼神有点奇怪,欲言又止的。
他问:“怎么了?吴嬢,有事吗?。”
“没,没啥子。”
吴嬢可是得到芳华的封口令的,便不再多说什么,忙着开饭了。
这时,芳华从屋里走出来,和平时一样笑嘻嘻地打着招呼:“回来啦”
嘉辉见她气色很好,没什么异状,也就没在意。
饭桌上,依然是芳华说着自己今天发生的事情,收了什么病人,将要做什么手术,还有科里医生护士们的家长里短的事情,琐碎而平凡。
晚上洗漱后,芳华躺床上,让嘉辉放着音乐给她读泰戈尔的诗集。平时,她都是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而嘉辉会在她睡着后,再细细地打量她半天。因为闭上了眼睛的芳华,眉目之间的倔强都隐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安详和温柔。
每晚看着芳华入睡,并在她睡着后不知道的时候,轻轻地吻她,是嘉辉在这些日子里感觉最踏实的时候。
不过,今晚,芳华却一直睁着眼睛,精神很好。她躺在床上,做着自编的体操,抬抬胳膊,动动腿,转转腰,动作虽然舒缓却没一刻安静。
过了一会儿,她终于停了下来。嘉辉以为她累了,就把被子拉过来给她盖上。
芳华却一把抓住了他的手,嘉辉一愣,转头看向芳华。
芳华将他的手拉进衣服下面,贴住自己的肚子,嘴里说道:“别动,等着。”
嘉辉的身子保持不动的姿势,他的手指却不由自主地,轻轻地在
重生之刹那芳华 第75部分阅读
欲望文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26716/52503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