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节
推荐阅读:将军和他的冤家殿下、末世重生:我带全家狂卷亿万物资、白月光回来后夺了朕的位、惊,小娇夫竟是无情黑莲花、万有引力、中了苗疆少年的情蛊后、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太子他厌世、我真不会演戏啊、各种女孩子贴贴(abo+futa注意)、
废太子的重生路 作者:某女人
第15节
看到胤祉与胤礽一个唠唠叨叨的说这话,一个如沐春风的听着,怎么都都是一幅赏心悦目的画。再加上乌兰布通的景色如斯美丽,忍不住让人陶醉。
常宁跟福全还有杰书三人秘密的在商议该如何编排这十万多的士兵将领,三人从征战开始到现在,多多少少对噶尔丹都有了些了解。三人都会噶尔丹如此嚣张的做法十分不满,他们不赢得这场胜利,他们都有些抑郁。
噶尔丹确实很嚣张,但是从他排兵布阵的方法来看,他是绝对有这个嚣张的实力。
喜峰口那次丹泰的露面,再看看这次乌兰布通他居然没有再出现。纳兰恒泰知道胤礽是十足有把握这十万铁骑定能让噶尔丹大败,跟着胤礽身边这么长时间,他也摸清楚了胤礽的些许心思。
其实,胤礽审视的看着这十万铁骑,若是按他所说,十万铁骑足够踏平准噶尔部。准噶尔部自从噶尔丹当上台吉之后,与大清的关系一直都十分差。这次能够踏平准噶尔部,也会让其余的部落有了引以为戒的心思。
他是相信能做得到。只是,该如何行军,是常宁、福全以及杰书三人所考虑,还有远在京城的康熙考虑的事。他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他没有必要过分锋芒毕露,这次征战让他出了不少的风头,这已经足够了。
得人心者,得天下。
作者有话要说:今晚跟老爸吵架了,心情真的很差劲。
还有公司好多极品奇葩,我觉得我快撑不下去了。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五章深远的部署
噶尔丹内心其实不如平日里看得那般胜券在握,他的心里隐约还是有些担忧,但是他的大军已经来到乌兰布通了,他已经没有了退路了。看着只有三千支火绳枪,他还是有些忧虑,火药已经剩下不多了。
原本沙俄答应了噶尔丹在这次乌兰布通开战,至少会再配备五千支火绳枪以及几箱火药给他,只是现在沙俄却迟迟不行动。虽然他派了不少人到沙俄那边,只是得到了沙俄正在内乱,□乏术。
“台吉……一切准备就绪。”
“呼|伦贝尔那边准备好了?”
“是的,准备就绪,就等台吉发号施令。”
“下去吧。”
看着那幅乌兰布通的地形图,噶尔丹的心里又开始充满了自信。他就不信他不能够彻底大胜大清,他自从取得台吉之位到现在已经做了那么多事了,他就不信他不能再进一步。凭什么满人能入关,他噶尔丹就不行呢?
沙俄的内乱,真的是一点征兆都没有。让康熙也是十分震惊,一直以来他都有派大臣与沙俄那边交涉,只是每次都被打太极似的推来推去,只是没有想到还没有得到沙俄确切的说法就传出了沙俄内乱的消息。沙俄内乱,对于大清来说是一件好事。沙俄跟大清虽然说看似和睦相处,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沙俄一直都跟大清已经多次交手,只是两方都没有占到一丝便宜。
“索额图若是那次大清能够旗开得胜,你认为朕该不该下令继续攻打准噶尔部?”康熙病了已经有十几天了,一直断断续续,他放心不下战局也放心不下朝堂的事。之所以派人去请索额图,他心里有些不确定想要问多几个人。
索额图虽说已经放下的手中的大权,但是对于朝中的事还是了若指掌,康熙的话语之中已经很明显的感觉出来,康熙想要一举拿下准噶尔部,不让他们再有喘息的机会。索额图笑着说道:“回皇上,奴才一许久未曾接触朝中之事,恐怕……”
“说错也无妨,朕恕你无罪。”康熙轻声咳了几声,再旁的魏珠立即递上了汤水,他看着康熙这样心里还是有些担忧。皇上的身体不适,最后受苦的还是他们这些底下伺候的奴才。
索额图看出了魏珠的小心思,只是他也不说什么。他说:“噶尔丹的野心一直以来都很大,从他夺了台吉之位就一直对大清虎视眈眈。若是能够此战一举将他拿下,并定会少了不少的功夫。留着此人秉承后患。”
康熙想了想问:“一举踏平准噶尔?”
“非也非也,劳民伤财之余,还丧失民心。依奴才看若是要铲除这对大清一直充满危机的噶尔丹,应当筹划周祥。”索额图想了想说道:“奴才若是没记错,噶尔丹有个侄儿,可以先于他接触,来个里应外合。只是此事应该尽快办妥,若是乌兰布通能大获全胜,那此时就是铲除噶尔丹的最佳时机。”
索额图的话让康熙灵机一触,他跟噶尔丹的侄儿策妄阿拉布坦已经早早有了联系,现在看来应该不阻断呼|伦贝尔那几千兵马,如此更能一网打尽噶尔丹以及他的势力。噶尔丹的拥护者一丁点都不少,若是能此番一网打尽,那是免除后患。
索额图看来,他果然隐退了是件好事。不需要掺合康熙的决定,偶尔康熙需要他的时候给些他的想法就可以了。赫舍里一族依旧还是原来那般,看着明珠再看看自己,他的心里的小算盘也是打得叮当响,只有他没有明珠这可不行。在他的心里,明珠与佟家相比,还是明珠这个一直以来与他互相敌对来得更加舒服。佟家一直自以为满门忠烈,虽然平日里都是一副与众人和睦的样子,但是谁都知道那不过是走走场面。
胤礽这次跟着恭亲王常宁到战场上,索额图起先还有些惊讶,他以为康熙会借这个机会御驾亲征,康熙怎么看都有这个想法。看着跟在胤礽身边的图哈尔,他的心里又淡定了许多,看来胤礽已经将许多事情都尽在掌握之中。
图哈尔这几年明面上没有太多的作为,但是索额图很清楚,胤礽的事大部分都不会瞒着图哈尔。他不会特意找图哈尔询问胤礽的事,但是偶尔还是能听他口中听到些胤礽的消息。他的心里十分满意,图哈尔跟着胤礽,越发成为胤礽的左右手,赫舍里氏不管能走到哪一步,都能保全自己。
身在京城的关榕祺并没有因为胤礽不在而停滞不前,沙俄的事一直都是他的身后操作。自从胤礽跟他说过沙俄的事,他就十分上心。要知道,大清闭关锁国才会停滞不前,而且他们不重视洋人的东西。一个国家可能还不成气候,但是几个甚至十几个国家联合,那就是不容小觑的威胁。
“之前找的人都找好了?”关榕祺对匆匆赶来的图哈尔问道。
“已经找了七十人。”图哈尔接过关榕祺递过来的茶水,毫不做作就直接大口大口的喝了起来。几次下来,他已经摸清楚了关榕祺的脾气。只要大事上不出现大问题,关榕祺都不会说什么。
关榕祺点了点头说:“秘密些分批派到那几个国家。”
“大不列颠,法兰西,倭国,沙俄,还有大不列颠附近的几个小国?咦,这个没有标注任何的也要派人过去?”图哈尔盯着关榕祺递过去的地图,看着他在上面清清楚楚标注的人力以及背面列出到了那边要做的事。
关榕祺笑了笑说:“别太小看任何一切可能。这里现在是大不列颠的殖民地,但是未来会有无限的可能性。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弱小的国家,只要联合起来,必成大患。不少的洋人都对大清虎视眈眈,只是大清现在依旧不会如此快速被打倒。但是,若想立于不败之下,那就要多做些事,未雨绸缪也未尝不可。”
图哈尔的表情里,关榕祺读到了一种轻视的情绪。也难怪,现在这几个国家都看不到未来强国的身影。但是,那是他们还没有真正联合一起来侵占大清,勿忘国耻,那些历史的事,一直都盘旋在他的脑海。
好几个国家图哈尔都不知道,但是倭国,他是真的搞不懂关榕祺为何要派人到那里呢?倭国可是学习力极强的国家,跟着其他的国家一同迅速发展,之事大清却一直停滞不前,他也要找个时间再跟胤礽好好的聊聊未来的发展道路该如何。
乌兰布通大战在即,关榕祺并不担心,他从丹泰那已经知道了胤礽的的部署。谈不上很周祥,但是对付噶尔丹是绰绰有余,不能小看任何一个在成长的人。噶尔丹会失败,都是败于他的自以为事。
乌兰布通这次的战役,胤礽并没有参与排兵布阵之中,但是噶尔丹手中有约莫三千左右的火绳枪,他还是知道的。对于常年福全以及杰书的部署,他觉得问题不大,但是伤亡肯定很惨重。
“皇叔,胤礽有事想禀报。”胤礽在他们部署完以后,来到了常宁跟前。说起来,这几个月的相处,胤礽对常宁都对彼此有了信任感以及熟悉感。他不会贸贸然的去找福全和杰书,相反常宁会认真的倾听他的话。
常宁有些不解的看着胤礽,方才也不见他有什么反驳之声,现在却前来找他。常宁知道他的性子,恐怕是见福全跟杰书都在不想贸然插话,想到这里他不禁笑了。
“进来吧。”
胤礽一进去就没有跟常宁说太多的场面话,他直接单刀直入的说了他的来意。他把噶尔丹的事都说了一遍,而且也说出了这样部署的弊端,伤亡太过惨重了。
常宁的表情十分严肃的看着胤礽说道:“这个消息可靠吗?”
“十分可靠,是恒泰多方派人打探得到。只是他担忧皇叔不信才跟胤礽提了,事关重大,胤礽知道了就立即来找皇叔了。”胤礽说出了来意,这个说辞常宁也不会有所怀疑。
“火绳枪……”常宁心思一转,他们不是带了一千五百支,再加上喜峰口缴获的枪支,大概有将近二千支。
常宁的心思很好猜,他大约是想到了之前带来的那些火绳枪以及缴获的枪支。部署虽然本身没有太多的弊端,但是还是有很多需要改动的地方。常宁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乌兰布通的地形图,心里开始盘算着如何改动现在的策略,达到他们预期的想法。
常宁想了很久,他不打算改动福全跟杰书带兵的问题,他就改动他所带的就可以了。本来他就是先行者,改动自己的部署,不改动大家的部署,他也不必跟福全和杰书报备什么。
常宁跟胤礽提了他的想法,本来胤礽以为常宁会跟福全以及杰书说火绳枪的事,只是他却想太多了,常宁打算自己处理。跟福全和杰书说,反而要考虑的事情更加多。
胤礽如沐春风的回到自己的帐篷,他没有想到常宁跟他的想法有大部分很相似。而且常宁对胤礽也有了更多的想法,想不到胤礽平日里不动声色,但是一到战场上就有这么多想法,真的一点都不简单。难怪当初福全对胤礽总是另眼相看,想来福全一早就已经发现了胤礽绝非平日里看到的模样。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休息了,好累~23333!
下章开战然后回京了准备!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六章大获全胜,回京
“大战在即,太子万事小心。”
“放心吧,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胤礽身穿盔甲,神情虽然有些严肃,但是从他的目光可以看出,他对这次的乌兰布通这一仗稳操胜券。常宁昨日已经跟他商量好了今日的部署,再加上他已经派丹泰在噶尔丹的后方追击,他不想放过噶尔丹。
纳兰恒泰不懂胤礽的小心思,只是战阵一旦响起便是你死我亡,总有一方会落败。但这就是战争,尽管不是所有的人都想要开战,只是这也是避无可避。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改朝换代的时候,只要适应了就能够生存。
“胤礽准备好了?”常宁看着神清气爽的胤礽问道。与胤礽相处久了,他与胤礽说话已经有些随意,他对胤礽的看法不似一开始那。本以为胤礽会跟他关系不太好,没想到却意外的合拍,想事情都能想到一个方向。
胤礽笑了笑,说:“胤礽有一武器想送予皇叔。”
常宁打开了胤礽递过来的锦盒,他看着里面装着的火铳,心里倒是有些说不出的感情。这把火铳怎么看都比他之前在康熙那里得到的火铳还要好上些,他问道:“这是?”
“胤礽已有一把,这是工部跟着洋人的火铳改了部分的地方,威力比原本火铳的威力更加的大,而且还可以连续打出五次,装火药的地方依旧没有改变。”胤礽跟常宁讲了讲这一把关榕祺改装过的火铳,虽然比不上小型手枪的便捷,但是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打算拿出来使用。
工部这段时间确实在改良洋人的火铳,还是胤礽一手促成。他这么爽快的答应康熙,主要是因为他了解了武器的重要性。出征打仗,士兵固然重要,但是武器也是必不可少,而且尤为重要。这次的与噶尔丹交战,他看到了很多,也明白了许多。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光是有想法和能力还不够,真正是亲自去到战场上,才能感受到以及知道要如何办。
这次出征,只要乌兰布通大获全胜,胤礽也就功成身退了。康熙爷不会允许他留在战场这么久,一来危险,二来他是太子。
随着常宁一声令下,将士们个个都是激动万分的朝着噶尔丹那边出击。胤礽跟在常宁身旁,他们两人都不敢有一丝大意。
前方的将士用火绳枪在前方交火,而后方的将士则用大刀,剑以及弓箭在后方给前方将士增援。而福全和杰书的兵马也在两侧夹杀噶尔丹的人马,三方势力在交汇,不断的逼近噶尔丹。
噶尔丹见形势不妙,而且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的援兵迟迟未到。他想了想还是决定暂时休兵,等明日再战。这次他损失了将近两万的兵力,他没有料到清军会如此势如破竹。而且先头部队全都是持有火绳枪的将士,他的火绳枪先头部队完全就不占优势了,而且沙俄原本答应再供应武器给他,只是现在都一一反悔了,他只能靠自己了。
噶尔丹不甘心,已经来到这一步了,他不可能就这样逃回准噶尔部,他丢不起这个脸。而且对策妄阿拉布坦看样子要不是出了事,就是已经叛变了。他来看,叛变的机会可能会更加大。
“台吉,此番损了了两万二的兵力,而且损失了二千把火绳枪。”
“下去吧。”
噶尔丹一把帐篷内的东西都扫到了底下,他的心情十分不好。这次本来他是十分有把握能够让清军吃亏,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相比于噶尔丹的懊恼已经烦躁,常宁的心情十分愉快,想不到想能让噶尔丹丢掉二千把火绳枪外加损失了两万二的兵力。现在只不过是个开始,他深信接下去,他们必定能势如破竹,直捣准噶尔部。
胤礽收到了消息,直捣噶尔丹的侄儿策妄阿拉布坦已经策反了,但是一日不平了蒙古各部的复杂关系以及各部的异心,总没有到头的平定。而且现在大清外围的国家都对大清虎视眈眈,恐怕都是看到了大清地大物博,心生了歹念。
乘着第一天的气势,大清连续三日与噶尔丹的人马交战,噶尔丹的人马已经剩下了不到一万人。他想着回到准噶尔部,却发现去路已经被清军的人堵死了,他现在已经没有了任何退路,要不就是战死沙场,要不就是被清军活捉。不管是哪一条路,他都必死无疑。
“想不到我噶尔丹回到今时今日这一步。汉人有句话叫做,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次大清胜了我,他日重来我必然不会止于此处。”噶尔丹大笑了几声,手上抓着那支火绳枪对着自己开了一枪。
“我一定放长双眼,看着大清如此灭亡,哈哈哈。”
噶尔丹自杀身亡,这是胤礽最意料之外的事。虽然此番战役他与关榕祺都在一旁推波助澜,但是没有想到真的完完全全阻断了噶尔丹的一丝退路。尽管噶尔丹与胤礽一直都是敌对,但是说起来敢作敢为这一点,一直都一直让人佩服。
“没想到噶尔丹最如此的……”纳兰恒泰有些唏嘘的看着底下的士兵在收拾噶尔丹的遗体,噶尔丹的遗体会被带回京城,这一仗真是超乎了大家的想象,一仗就打垮了噶尔丹。也让准噶尔部土崩瓦解,策妄阿拉布坦就算能够成为新任的台吉,始终还是会被成为诟病。
胤礽淡然的看着前方说:“一将功成万骨枯。”
“唉。”纳兰恒泰叹了一声气,这次的战争他们是赢了,但是损失了将近三万人马。这一次的大获全胜,都是靠着大家的血肉之躯而赢得这场战役。
胤礽看着那战后,一片狼藉。纳兰恒泰的表情,他尽收眼里。这场战争只不过是刚刚开始罢了,准噶尔部现在估计是策妄阿拉布坦掌权,只是按照康熙的性格不一网打尽就不是他了。而且,他的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与关榕祺的心思都不止在蒙古这边。
蒙古固然是要想办法统一,但是大清外面的国家在虎视眈眈的盯着他们,怎么也要做些事震慑到他们才行。看着纳兰恒泰的表现,他的心里隐约也有了些想法,看来此人也能归到他的阵营了。此次的征战,他一直都看着他的表现,也看着他的一举一动。
“众将士辛苦了,此番能大获全胜,全赖大家。本王在这里敬大家一杯!”杰书高举了酒杯,而福全、常宁以及胤礽三人也立即站了起来,跟着杰书一同敬大家一杯。
“咕噜咕噜。”不少的将士都毫不犹豫的喝下了一碗酒,尽管说这一仗打得不算艰辛,但是损失的人马确实不少。自从噶尔丹叛乱,康熙一直都有断断续续的派人与噶尔丹交涉,也有与噶尔丹交了几次手,但是都是无功而回。这次,他们一举大胜了噶尔丹,并将尸首带回京城,也是他们众人的功劳以及战绩。
乌兰布通,留下了他们这一行人的许多踪迹。
胤礽骑着马,一直在看着这里的景色。他用心记录着这里的一切一切,第一次出征,第一次胜利的感觉,第一次与将士们开怀尽饮,第一次在这里他快忘记了他的身份。这次的出征,他长大了。有别于以往所说的成长,他的心境宽阔了。
曾经胤礽可能还会想着在康熙跟前如何如何做,还会想着如何讨康熙的欢心,如何保全他的太子之位。但是,真正的来到了战场,他才发现,他实在是太过年轻了。
大清不能一直止步不前,关榕祺说得不错,落后就要挨打。若是大清一直跟现在无差异,甚至还有倒退的话,那么在虎视眈眈的国家,就不可能袖手旁观,到时候大清真的是四面楚歌。尽管这几十年内,都没有多大的事,但是他不知道未来会如何。谁也无法说,未来的事。改变,也许就要从此刻开始。
回京之后,康熙看到噶尔丹的尸首,他心里是长舒一口气。而且看着胤礽是越发满意,再看看胤褆,他心里更是坚定了他的想法。
康熙大肆犒赏了三军,而且杰书、福全、常宁和胤礽都一副赏赐不少的金银珠宝,奉银也是增多了不少。而阿密达与彭春等人,也是加官进爵。虽然说一派喜气,但是佟国纲就没有这等运气。
佟国纲被康熙直接革去了官职,而且他不听常宁的指示,直接带着人马到喜峰口而且几乎全体阵亡,这一点康熙十分震怒。本以为佟国纲会比佟国维懂得审时度势,现在看来是他想得太多了。佟家,果然是恃宠生娇。他不过是看在皇额娘以及佟贵妃的面子上才对佟家关照,只是这一次次,换来得只有越来越愚蠢的做法。佟图赖泉下有知,恐怕都会被气得只跟他的两个儿子就是一顿毒骂。
回到京城,康熙原本想让胤礽到兵部历练,但是胤礽婉拒了康熙。他还想继续留在工部,他想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况且,到了兵部,他必然很招胤褆的恨。自从出征回到京城之后,不少的将士见到他都总会主动上前与他谈天,而且几乎都是胤褆想要拉拢却拉拢不到的将士。
胤礽潜心在工部参与上上下下的事务,他其余的时间一点都没有荒废,而是与白晋张诚等传教士学习洋人的东西。知己知己百战不殆!他想知道更多大清外的世界,他势必要让大清茁壮起来。
而关榕祺除了偶尔处理兵工厂的事,其余的事他都不怎么管,交由纳兰恒泰和图哈尔两人轮流掌管。他则跟着请来的师傅,学习汉文、满文以及蒙古文,他知道他只有融入这里的一切,他才能继续做手上的事。况且,胤礽也是韬光养晦,只等潜伏着,到时候事情到掌握在手上,那时候才是大展拳脚的时机。
这几年,胤礽与关榕祺日复一日的在学习着不同的知识,他们都十分低调,无事他们也不会轻易的聚在一起,深怕出些什么问题。偶尔,他们还会有些思念彼此。
思念是一种很玄妙的东西,随着时间的发酵,一切都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者有话要说:一句话过度几年,我真是想为我自己点赞。!!哈哈哈~关榕祺要长大了。
准备考虑如何发展了。我真是每天都在努力,我是好作者,自己为自己点赞。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七章初次办差事的世子
时间飞快的流逝,转眼之间就已经过去了五年时间了。这五年,关榕祺变了很多。不只是他变了,胤礽、图哈尔和纳兰恒泰都变了许多,就连康熙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五年里,胤礽只在工部和户部来回的转换,康熙不是没有提过让他到兵部,只是他不想到兵部。一来,胤褆一直都心心念念着兵部,只要他答应下来,那肯定会有冲突,这不是他想的事。况且在工部以及户部,他都有不少的建树。
一回头想想,胤礽才猛然发现,其实他已经留下了不少属于他的身影。六部虽然他不是每个部都走遍,但是他与六部不少的人关系都十分好。也许是他谦逊的模样深入了大家的内心,偶尔他做事有些差错,不少的人都会帮他隐瞒过去,这也是他没有意料到的事。
而关榕祺这几年一直跟着师傅学习满文和蒙古文,他虽然达不到精通的地步,但是基本的交流以及文书方面还是没有问题。他对自己也甚是满意。他的英语没有落下,这几年也跟着传道士在学习,不少的八旗子弟都觉得他不务正业,只是他都一概不理。
关榕祺不喜欢跟八旗的纨绔之弟聊天,而且参加那些聚会,他是各种厌烦。每次总是说些有的没有的,不是收集字画,就是如何花销。这些话题,怎么看都觉得是无所事事才会聊,各种的攀比之心,这不就是古代版的拼爹么?
关榕祺是纯亲王的世子,说起来,他也是托赖已故的纯亲王。如非这般,他也不可能做事那些利落以及爽快。金钱与权力,不管在什么时代,只有拥有了这两样,就方便做事。就像他现在这样,除了兵工厂的事,情报站的事他也不管了,直接让图哈尔和纳兰恒泰全权掌握。
“太子,皇上有意让世子领差事。”图哈尔这几年依旧跟在胤礽身旁,只是每月进宫的次数却十指可数。索额图有意让他考取功名,有功名在身,再加上赫舍里氏这几年愈发低调,而索额图时不时还能与康熙饮茶下棋。只要他不是空无半点墨的人,康熙都不会太苛待他。
胤礽笑着说:“皇阿玛终于下决定了?本以为还要再过几年,不过也确实该如此了。”
关榕祺这几年有别于一般的八旗之弟,起码在胤礽看来,他一直都潜心学习,也没有沾染到八旗的歪风。而且他是隆禧的遗腹子,怎么看康熙都不会太过苛刻的对待他,只要他不犯大错,他的未来绝对是一帆顺风。
“让世子好好准备吧!”胤礽也很好奇关榕祺到了朝堂之上会有如何的作为,不过平日里看他的养子怕是会有些苦恼吧!
胤礽幸灾乐祸的表情,让图哈尔心里笑开花了,尽管他知道不该如此,只是想来向来不爱招惹麻烦的关榕祺知道要领差事办,第一个反应绝对是皱眉头,然后是开始怨念。
果不其然,当康熙的旨意下到纯亲王府的时候,关榕祺确实是高高兴兴的接旨,但是那宣读圣旨的公公离开之后,他的脸瞬间的黑了下来。他平日里也没有做些出挑的事,而且他素来不爱与外人结交,他自认为自己一直都很低调,他就想不明白,康熙为何会在这里下旨直接交差事给他办。
关上门后,周文渊立即没说话,他心知关榕祺是不喜欢康熙的旨意,但是他不可能说太多的话。康熙既然让关榕祺领差事,那就代表有关注关榕祺,说起来他也要去给纯亲王烧烧纸钱,说说关榕祺这段时间的事。
“真烦!”没错,关榕祺坐在书房,心情却意外的烦躁。他最不爱就是被康熙盯着,绑手绑脚的做事。而且做事肯定不可能像现在那样子,随性和自由。他喜欢才会做,不喜欢的事他都放在一边,等其他人收拾,他就当甩手掌柜就好了。
看着书房的摆设,关榕祺的烦恼也消除了一部分。这几年他一直收集书籍,看着这满屋子的杂书,他是笑了又笑。好多都是靠着胤礽的船队出海贸易的时候淘回来的,他喜欢这些乱七八糟的杂书。
抽了一本,他细细的开始看,一页页的翻阅,他的心突然安定了。他想要的,不就是天下安定以及努力的推动改进。他一个人的力量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多力量大,他深信总有一天会培养出一代代优秀的人才,生生不息。
胤礽近来可没有关榕祺那么轻松自在,已经很久消停了的德贵人不知道为何最近总是在他的面前出现。她总是说胤禛怎么怎么样,说真的一两次胤礽还不会怒,但是一旦次数多了,说不烦那是不可能。
而且躲避德贵人,让胤礽就像老鼠见到猫似的,远远见到就立刻绕路离开。胤禛对于德贵人的拦路,他的心里不是滋味。他的额娘一次次的将他的耐心都磨光了,原本他还会想着容忍,但是这一年时间他真的有种忍无可忍的感觉了。
“太子哥哥,胤禛给您添麻烦了。”说起来胤禛不知道为何对胤礽总有一种依赖感,虽然他已经领了差事,但是只要是被乱七八糟的事影响到,他都会想找胤礽。他有时候会想,也许是因为当初给过了温暖,也许是从不曾有变化吧。
胤礽知道德贵人的事,他是不该迁怒呀胤禛的,而且德贵人看来是想巴结他,让胤禛上位。只是,他怎么看都觉得她是在拉胤禛的后腿。
“四弟莫想太多。二哥可不会什么事都放心上,好好办差事,皇阿玛总会看得到的。”胤礽想了想补了一句说:“德贵人的事,四弟也莫太理会,始终是你的额娘。”
“是……”胤禛知道胤礽是为了他好,他不喜欢德贵人宫中上下都知道,只是他该有的规矩他都不会落下,也没有给人抓到什么把柄。只不过,胤褆一直都会拿着德贵人的事在嘲讽他。
“咦?这不是四弟么?”远远瞧见胤礽与胤禛在说话,胤褆也走了上前来。而胤礽还是那副如沐春风的表情,相反胤禛的表情就有点玩味了。
“大哥。”“大哥。”
胤褆笑了一笑说:“莫非四弟按照德贵人的话,好好跟与太子在此谈天?想来也是,四弟素来都是有孝心的人,否则也不会每年都拜祭孝懿仁皇后。”
“……”胤禛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只能板着脸不说话。而胤礽是不合适插上什么话,他只是站在一旁看着他们两人,就如同此事跟他无关。胤褆前几年与他都还能说上一两句话,但是现在有点无法插话。
胤褆见胤礽与胤禛都看着他不再说话,他也觉得有些无趣,他便与他们寒暄了几句就离开了。在宫里,胤褆不敢太过放肆,被康熙知道肯定会记着他,他可不想被罚抄书。
康熙惩罚皇子的手段就是抄书,而且每次抄书的量都很大,也从来没有人敢不执行。已经吃过几次亏的胤褆,他真的不想再尝试抄书的滋味。他的年龄是兄弟里面最大的,要是还在这些时候被罚抄书,他的脸也不知道摆在那里才好。
“别想太多了四弟,该如何就如何吧,总会好起来的。”胤礽安慰了胤禛几句就离开了,他今日要到纯亲王府。康熙可派他来看看关榕祺是否缺了什么,若是缺就命人补上,而且康熙怕是想让他说说关榕祺的事。
胤禛目送胤礽离去,他叹了一口气,继续前行。想了想,他还是想找胤祐,一想到可能在回去的路上又遇到德贵人,他也熄了想要立刻休息的心了。
关榕祺领了圣旨,只不过他也没有想太多有的没有的事。只不过是当差办事,有什么好可怕。不懂就不做,不做就不错,反正别有事没事都揽在身上自己一个人全做,吃力不讨好。
胤礽来到纯亲王府,见到关榕祺跟往常一样,还是那样怎么样就怎么样。想来他还是想多了,还以为关榕祺会十分不情愿,只是没想到还是跟以前差不多,也没有什么不愉快。
“还以为你会不欢喜,没想到你还挺悠然自得。”胤礽慢慢地走进关榕祺,坐在了后花园的石椅之上,而关榕祺则是坐在了秋千上,摇摇晃晃的看着诗经。
关榕祺瞪了一眼胤礽说:“我也就只有现在这么自在了,要是真的领了差事之后,哪有那么多空闲功夫。”
“还真被你发现了。”胤礽想到康熙密密麻麻的打算让关榕祺跟的事,他就忍不住笑了。恐怕不久之后再见到关榕祺,他肯定会怨念着怎么会有那么多事。
“兵工厂还是暂时你管吧。”胤礽不太想旁人接管兵工厂,关榕祺的心腹是口风严谨,但是百密一疏,一旦知晓的事多了,很难保证不会有什么变化。
关榕祺点了点头说:“我也不放心交给别人。”
事实上,关榕祺很快就开始后悔了。宗人府的事情十分繁杂,可以说一个人不休息一年都无法整理好这些杂乱无章的卷宗。现在却让他、胤祉、胤禛以及胤祺五人一同整理,看着那一堆堆铺满尘埃的卷宗,他的心里真的有种欲哭无泪的感情。
作者有话要说:(~ o ~)~zz希望心情快点好吧~负面情绪快走~
我真觉得我现在是炸药,一点就要爆炸了。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八章擦枪走火
关榕祺对着宗人府那一卷卷的卷宗,心里有着一股莫名的烦躁。虽然他已经在清朝生活了十几年,繁体字也是捏来顺手的看得很溜,但是是宗人府的卷宗都是空开些地方,一页看上去就密密麻麻。看一两卷还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每人看一百多卷, 而且还被要求一个月内看完并且整理妥当,附上心得,一想到这里他就头皮发麻了。
胤祉看着那些卷宗也是一个头两个大,而且这里面不少都错漏,一个月内全部整理妥当,他心里是默默觉得不太可能。一本卷宗虽然只有薄薄的三十页,但是一百多卷加起来就是整整三四千页。
而胤禛不动声色的看着那些卷宗,心里有些不确定,若是一个月内,整理多少是多少吧!若是整理不完,也是他能力不够。而胤祺本身没有多大的想法,不过是整理以及心得罢了,能做多少就多少吧,他把这差事看得很淡然。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要结束了。
关榕祺的那一百多卷基本上已经整理得七七八八了,而且他也不可能是一个人全部整理完,他重新编排了一遍,看上去却简单明了,比起之前的卷宗整洁和干净多了。对他来说,整理心得,就如同他未到清朝之前写的作文一样,简直是快速而且闭着眼睛都会写,无非都是要说那几样东西。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关榕祺清清闲闲,相比于他的清闲胤祉才不过整理了五六十卷,每日都花上大部分的时间,而且还吃力不讨好。而胤禛也是游刃有余的已经整理妥当了,他虽然比不上关榕祺那样简洁和干净,但也算是十分不错了。胤祺也是井然有序的在整理,只是他只整理了二三十卷罢了。
胤祺自幼是先学蒙古文,对于汉文和满文,他并不十分精通,而且卷宗都是以汉文为主,对他来说整理这些有点困难。整理了二三十卷对他来说,已经是不容易了,而且也托赖关榕祺提点了他几句应将事情安排妥当再开始整理。毕竟整理卷宗不可能光靠一人之力,他们只需要安排好如何整理就可以了。
第15节
恋耽美
第15节
看到胤祉与胤礽一个唠唠叨叨的说这话,一个如沐春风的听着,怎么都都是一幅赏心悦目的画。再加上乌兰布通的景色如斯美丽,忍不住让人陶醉。
常宁跟福全还有杰书三人秘密的在商议该如何编排这十万多的士兵将领,三人从征战开始到现在,多多少少对噶尔丹都有了些了解。三人都会噶尔丹如此嚣张的做法十分不满,他们不赢得这场胜利,他们都有些抑郁。
噶尔丹确实很嚣张,但是从他排兵布阵的方法来看,他是绝对有这个嚣张的实力。
喜峰口那次丹泰的露面,再看看这次乌兰布通他居然没有再出现。纳兰恒泰知道胤礽是十足有把握这十万铁骑定能让噶尔丹大败,跟着胤礽身边这么长时间,他也摸清楚了胤礽的些许心思。
其实,胤礽审视的看着这十万铁骑,若是按他所说,十万铁骑足够踏平准噶尔部。准噶尔部自从噶尔丹当上台吉之后,与大清的关系一直都十分差。这次能够踏平准噶尔部,也会让其余的部落有了引以为戒的心思。
他是相信能做得到。只是,该如何行军,是常宁、福全以及杰书三人所考虑,还有远在京城的康熙考虑的事。他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他没有必要过分锋芒毕露,这次征战让他出了不少的风头,这已经足够了。
得人心者,得天下。
作者有话要说:今晚跟老爸吵架了,心情真的很差劲。
还有公司好多极品奇葩,我觉得我快撑不下去了。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五章深远的部署
噶尔丹内心其实不如平日里看得那般胜券在握,他的心里隐约还是有些担忧,但是他的大军已经来到乌兰布通了,他已经没有了退路了。看着只有三千支火绳枪,他还是有些忧虑,火药已经剩下不多了。
原本沙俄答应了噶尔丹在这次乌兰布通开战,至少会再配备五千支火绳枪以及几箱火药给他,只是现在沙俄却迟迟不行动。虽然他派了不少人到沙俄那边,只是得到了沙俄正在内乱,□乏术。
“台吉……一切准备就绪。”
“呼|伦贝尔那边准备好了?”
“是的,准备就绪,就等台吉发号施令。”
“下去吧。”
看着那幅乌兰布通的地形图,噶尔丹的心里又开始充满了自信。他就不信他不能够彻底大胜大清,他自从取得台吉之位到现在已经做了那么多事了,他就不信他不能再进一步。凭什么满人能入关,他噶尔丹就不行呢?
沙俄的内乱,真的是一点征兆都没有。让康熙也是十分震惊,一直以来他都有派大臣与沙俄那边交涉,只是每次都被打太极似的推来推去,只是没有想到还没有得到沙俄确切的说法就传出了沙俄内乱的消息。沙俄内乱,对于大清来说是一件好事。沙俄跟大清虽然说看似和睦相处,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沙俄一直都跟大清已经多次交手,只是两方都没有占到一丝便宜。
“索额图若是那次大清能够旗开得胜,你认为朕该不该下令继续攻打准噶尔部?”康熙病了已经有十几天了,一直断断续续,他放心不下战局也放心不下朝堂的事。之所以派人去请索额图,他心里有些不确定想要问多几个人。
索额图虽说已经放下的手中的大权,但是对于朝中的事还是了若指掌,康熙的话语之中已经很明显的感觉出来,康熙想要一举拿下准噶尔部,不让他们再有喘息的机会。索额图笑着说道:“回皇上,奴才一许久未曾接触朝中之事,恐怕……”
“说错也无妨,朕恕你无罪。”康熙轻声咳了几声,再旁的魏珠立即递上了汤水,他看着康熙这样心里还是有些担忧。皇上的身体不适,最后受苦的还是他们这些底下伺候的奴才。
索额图看出了魏珠的小心思,只是他也不说什么。他说:“噶尔丹的野心一直以来都很大,从他夺了台吉之位就一直对大清虎视眈眈。若是能够此战一举将他拿下,并定会少了不少的功夫。留着此人秉承后患。”
康熙想了想问:“一举踏平准噶尔?”
“非也非也,劳民伤财之余,还丧失民心。依奴才看若是要铲除这对大清一直充满危机的噶尔丹,应当筹划周祥。”索额图想了想说道:“奴才若是没记错,噶尔丹有个侄儿,可以先于他接触,来个里应外合。只是此事应该尽快办妥,若是乌兰布通能大获全胜,那此时就是铲除噶尔丹的最佳时机。”
索额图的话让康熙灵机一触,他跟噶尔丹的侄儿策妄阿拉布坦已经早早有了联系,现在看来应该不阻断呼|伦贝尔那几千兵马,如此更能一网打尽噶尔丹以及他的势力。噶尔丹的拥护者一丁点都不少,若是能此番一网打尽,那是免除后患。
索额图看来,他果然隐退了是件好事。不需要掺合康熙的决定,偶尔康熙需要他的时候给些他的想法就可以了。赫舍里一族依旧还是原来那般,看着明珠再看看自己,他的心里的小算盘也是打得叮当响,只有他没有明珠这可不行。在他的心里,明珠与佟家相比,还是明珠这个一直以来与他互相敌对来得更加舒服。佟家一直自以为满门忠烈,虽然平日里都是一副与众人和睦的样子,但是谁都知道那不过是走走场面。
胤礽这次跟着恭亲王常宁到战场上,索额图起先还有些惊讶,他以为康熙会借这个机会御驾亲征,康熙怎么看都有这个想法。看着跟在胤礽身边的图哈尔,他的心里又淡定了许多,看来胤礽已经将许多事情都尽在掌握之中。
图哈尔这几年明面上没有太多的作为,但是索额图很清楚,胤礽的事大部分都不会瞒着图哈尔。他不会特意找图哈尔询问胤礽的事,但是偶尔还是能听他口中听到些胤礽的消息。他的心里十分满意,图哈尔跟着胤礽,越发成为胤礽的左右手,赫舍里氏不管能走到哪一步,都能保全自己。
身在京城的关榕祺并没有因为胤礽不在而停滞不前,沙俄的事一直都是他的身后操作。自从胤礽跟他说过沙俄的事,他就十分上心。要知道,大清闭关锁国才会停滞不前,而且他们不重视洋人的东西。一个国家可能还不成气候,但是几个甚至十几个国家联合,那就是不容小觑的威胁。
“之前找的人都找好了?”关榕祺对匆匆赶来的图哈尔问道。
“已经找了七十人。”图哈尔接过关榕祺递过来的茶水,毫不做作就直接大口大口的喝了起来。几次下来,他已经摸清楚了关榕祺的脾气。只要大事上不出现大问题,关榕祺都不会说什么。
关榕祺点了点头说:“秘密些分批派到那几个国家。”
“大不列颠,法兰西,倭国,沙俄,还有大不列颠附近的几个小国?咦,这个没有标注任何的也要派人过去?”图哈尔盯着关榕祺递过去的地图,看着他在上面清清楚楚标注的人力以及背面列出到了那边要做的事。
关榕祺笑了笑说:“别太小看任何一切可能。这里现在是大不列颠的殖民地,但是未来会有无限的可能性。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弱小的国家,只要联合起来,必成大患。不少的洋人都对大清虎视眈眈,只是大清现在依旧不会如此快速被打倒。但是,若想立于不败之下,那就要多做些事,未雨绸缪也未尝不可。”
图哈尔的表情里,关榕祺读到了一种轻视的情绪。也难怪,现在这几个国家都看不到未来强国的身影。但是,那是他们还没有真正联合一起来侵占大清,勿忘国耻,那些历史的事,一直都盘旋在他的脑海。
好几个国家图哈尔都不知道,但是倭国,他是真的搞不懂关榕祺为何要派人到那里呢?倭国可是学习力极强的国家,跟着其他的国家一同迅速发展,之事大清却一直停滞不前,他也要找个时间再跟胤礽好好的聊聊未来的发展道路该如何。
乌兰布通大战在即,关榕祺并不担心,他从丹泰那已经知道了胤礽的的部署。谈不上很周祥,但是对付噶尔丹是绰绰有余,不能小看任何一个在成长的人。噶尔丹会失败,都是败于他的自以为事。
乌兰布通这次的战役,胤礽并没有参与排兵布阵之中,但是噶尔丹手中有约莫三千左右的火绳枪,他还是知道的。对于常年福全以及杰书的部署,他觉得问题不大,但是伤亡肯定很惨重。
“皇叔,胤礽有事想禀报。”胤礽在他们部署完以后,来到了常宁跟前。说起来,这几个月的相处,胤礽对常宁都对彼此有了信任感以及熟悉感。他不会贸贸然的去找福全和杰书,相反常宁会认真的倾听他的话。
常宁有些不解的看着胤礽,方才也不见他有什么反驳之声,现在却前来找他。常宁知道他的性子,恐怕是见福全跟杰书都在不想贸然插话,想到这里他不禁笑了。
“进来吧。”
胤礽一进去就没有跟常宁说太多的场面话,他直接单刀直入的说了他的来意。他把噶尔丹的事都说了一遍,而且也说出了这样部署的弊端,伤亡太过惨重了。
常宁的表情十分严肃的看着胤礽说道:“这个消息可靠吗?”
“十分可靠,是恒泰多方派人打探得到。只是他担忧皇叔不信才跟胤礽提了,事关重大,胤礽知道了就立即来找皇叔了。”胤礽说出了来意,这个说辞常宁也不会有所怀疑。
“火绳枪……”常宁心思一转,他们不是带了一千五百支,再加上喜峰口缴获的枪支,大概有将近二千支。
常宁的心思很好猜,他大约是想到了之前带来的那些火绳枪以及缴获的枪支。部署虽然本身没有太多的弊端,但是还是有很多需要改动的地方。常宁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乌兰布通的地形图,心里开始盘算着如何改动现在的策略,达到他们预期的想法。
常宁想了很久,他不打算改动福全跟杰书带兵的问题,他就改动他所带的就可以了。本来他就是先行者,改动自己的部署,不改动大家的部署,他也不必跟福全和杰书报备什么。
常宁跟胤礽提了他的想法,本来胤礽以为常宁会跟福全以及杰书说火绳枪的事,只是他却想太多了,常宁打算自己处理。跟福全和杰书说,反而要考虑的事情更加多。
胤礽如沐春风的回到自己的帐篷,他没有想到常宁跟他的想法有大部分很相似。而且常宁对胤礽也有了更多的想法,想不到胤礽平日里不动声色,但是一到战场上就有这么多想法,真的一点都不简单。难怪当初福全对胤礽总是另眼相看,想来福全一早就已经发现了胤礽绝非平日里看到的模样。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休息了,好累~23333!
下章开战然后回京了准备!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六章大获全胜,回京
“大战在即,太子万事小心。”
“放心吧,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胤礽身穿盔甲,神情虽然有些严肃,但是从他的目光可以看出,他对这次的乌兰布通这一仗稳操胜券。常宁昨日已经跟他商量好了今日的部署,再加上他已经派丹泰在噶尔丹的后方追击,他不想放过噶尔丹。
纳兰恒泰不懂胤礽的小心思,只是战阵一旦响起便是你死我亡,总有一方会落败。但这就是战争,尽管不是所有的人都想要开战,只是这也是避无可避。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改朝换代的时候,只要适应了就能够生存。
“胤礽准备好了?”常宁看着神清气爽的胤礽问道。与胤礽相处久了,他与胤礽说话已经有些随意,他对胤礽的看法不似一开始那。本以为胤礽会跟他关系不太好,没想到却意外的合拍,想事情都能想到一个方向。
胤礽笑了笑,说:“胤礽有一武器想送予皇叔。”
常宁打开了胤礽递过来的锦盒,他看着里面装着的火铳,心里倒是有些说不出的感情。这把火铳怎么看都比他之前在康熙那里得到的火铳还要好上些,他问道:“这是?”
“胤礽已有一把,这是工部跟着洋人的火铳改了部分的地方,威力比原本火铳的威力更加的大,而且还可以连续打出五次,装火药的地方依旧没有改变。”胤礽跟常宁讲了讲这一把关榕祺改装过的火铳,虽然比不上小型手枪的便捷,但是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打算拿出来使用。
工部这段时间确实在改良洋人的火铳,还是胤礽一手促成。他这么爽快的答应康熙,主要是因为他了解了武器的重要性。出征打仗,士兵固然重要,但是武器也是必不可少,而且尤为重要。这次的与噶尔丹交战,他看到了很多,也明白了许多。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光是有想法和能力还不够,真正是亲自去到战场上,才能感受到以及知道要如何办。
这次出征,只要乌兰布通大获全胜,胤礽也就功成身退了。康熙爷不会允许他留在战场这么久,一来危险,二来他是太子。
随着常宁一声令下,将士们个个都是激动万分的朝着噶尔丹那边出击。胤礽跟在常宁身旁,他们两人都不敢有一丝大意。
前方的将士用火绳枪在前方交火,而后方的将士则用大刀,剑以及弓箭在后方给前方将士增援。而福全和杰书的兵马也在两侧夹杀噶尔丹的人马,三方势力在交汇,不断的逼近噶尔丹。
噶尔丹见形势不妙,而且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的援兵迟迟未到。他想了想还是决定暂时休兵,等明日再战。这次他损失了将近两万的兵力,他没有料到清军会如此势如破竹。而且先头部队全都是持有火绳枪的将士,他的火绳枪先头部队完全就不占优势了,而且沙俄原本答应再供应武器给他,只是现在都一一反悔了,他只能靠自己了。
噶尔丹不甘心,已经来到这一步了,他不可能就这样逃回准噶尔部,他丢不起这个脸。而且对策妄阿拉布坦看样子要不是出了事,就是已经叛变了。他来看,叛变的机会可能会更加大。
“台吉,此番损了了两万二的兵力,而且损失了二千把火绳枪。”
“下去吧。”
噶尔丹一把帐篷内的东西都扫到了底下,他的心情十分不好。这次本来他是十分有把握能够让清军吃亏,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相比于噶尔丹的懊恼已经烦躁,常宁的心情十分愉快,想不到想能让噶尔丹丢掉二千把火绳枪外加损失了两万二的兵力。现在只不过是个开始,他深信接下去,他们必定能势如破竹,直捣准噶尔部。
胤礽收到了消息,直捣噶尔丹的侄儿策妄阿拉布坦已经策反了,但是一日不平了蒙古各部的复杂关系以及各部的异心,总没有到头的平定。而且现在大清外围的国家都对大清虎视眈眈,恐怕都是看到了大清地大物博,心生了歹念。
乘着第一天的气势,大清连续三日与噶尔丹的人马交战,噶尔丹的人马已经剩下了不到一万人。他想着回到准噶尔部,却发现去路已经被清军的人堵死了,他现在已经没有了任何退路,要不就是战死沙场,要不就是被清军活捉。不管是哪一条路,他都必死无疑。
“想不到我噶尔丹回到今时今日这一步。汉人有句话叫做,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次大清胜了我,他日重来我必然不会止于此处。”噶尔丹大笑了几声,手上抓着那支火绳枪对着自己开了一枪。
“我一定放长双眼,看着大清如此灭亡,哈哈哈。”
噶尔丹自杀身亡,这是胤礽最意料之外的事。虽然此番战役他与关榕祺都在一旁推波助澜,但是没有想到真的完完全全阻断了噶尔丹的一丝退路。尽管噶尔丹与胤礽一直都是敌对,但是说起来敢作敢为这一点,一直都一直让人佩服。
“没想到噶尔丹最如此的……”纳兰恒泰有些唏嘘的看着底下的士兵在收拾噶尔丹的遗体,噶尔丹的遗体会被带回京城,这一仗真是超乎了大家的想象,一仗就打垮了噶尔丹。也让准噶尔部土崩瓦解,策妄阿拉布坦就算能够成为新任的台吉,始终还是会被成为诟病。
胤礽淡然的看着前方说:“一将功成万骨枯。”
“唉。”纳兰恒泰叹了一声气,这次的战争他们是赢了,但是损失了将近三万人马。这一次的大获全胜,都是靠着大家的血肉之躯而赢得这场战役。
胤礽看着那战后,一片狼藉。纳兰恒泰的表情,他尽收眼里。这场战争只不过是刚刚开始罢了,准噶尔部现在估计是策妄阿拉布坦掌权,只是按照康熙的性格不一网打尽就不是他了。而且,他的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与关榕祺的心思都不止在蒙古这边。
蒙古固然是要想办法统一,但是大清外面的国家在虎视眈眈的盯着他们,怎么也要做些事震慑到他们才行。看着纳兰恒泰的表现,他的心里隐约也有了些想法,看来此人也能归到他的阵营了。此次的征战,他一直都看着他的表现,也看着他的一举一动。
“众将士辛苦了,此番能大获全胜,全赖大家。本王在这里敬大家一杯!”杰书高举了酒杯,而福全、常宁以及胤礽三人也立即站了起来,跟着杰书一同敬大家一杯。
“咕噜咕噜。”不少的将士都毫不犹豫的喝下了一碗酒,尽管说这一仗打得不算艰辛,但是损失的人马确实不少。自从噶尔丹叛乱,康熙一直都有断断续续的派人与噶尔丹交涉,也有与噶尔丹交了几次手,但是都是无功而回。这次,他们一举大胜了噶尔丹,并将尸首带回京城,也是他们众人的功劳以及战绩。
乌兰布通,留下了他们这一行人的许多踪迹。
胤礽骑着马,一直在看着这里的景色。他用心记录着这里的一切一切,第一次出征,第一次胜利的感觉,第一次与将士们开怀尽饮,第一次在这里他快忘记了他的身份。这次的出征,他长大了。有别于以往所说的成长,他的心境宽阔了。
曾经胤礽可能还会想着在康熙跟前如何如何做,还会想着如何讨康熙的欢心,如何保全他的太子之位。但是,真正的来到了战场,他才发现,他实在是太过年轻了。
大清不能一直止步不前,关榕祺说得不错,落后就要挨打。若是大清一直跟现在无差异,甚至还有倒退的话,那么在虎视眈眈的国家,就不可能袖手旁观,到时候大清真的是四面楚歌。尽管这几十年内,都没有多大的事,但是他不知道未来会如何。谁也无法说,未来的事。改变,也许就要从此刻开始。
回京之后,康熙看到噶尔丹的尸首,他心里是长舒一口气。而且看着胤礽是越发满意,再看看胤褆,他心里更是坚定了他的想法。
康熙大肆犒赏了三军,而且杰书、福全、常宁和胤礽都一副赏赐不少的金银珠宝,奉银也是增多了不少。而阿密达与彭春等人,也是加官进爵。虽然说一派喜气,但是佟国纲就没有这等运气。
佟国纲被康熙直接革去了官职,而且他不听常宁的指示,直接带着人马到喜峰口而且几乎全体阵亡,这一点康熙十分震怒。本以为佟国纲会比佟国维懂得审时度势,现在看来是他想得太多了。佟家,果然是恃宠生娇。他不过是看在皇额娘以及佟贵妃的面子上才对佟家关照,只是这一次次,换来得只有越来越愚蠢的做法。佟图赖泉下有知,恐怕都会被气得只跟他的两个儿子就是一顿毒骂。
回到京城,康熙原本想让胤礽到兵部历练,但是胤礽婉拒了康熙。他还想继续留在工部,他想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况且,到了兵部,他必然很招胤褆的恨。自从出征回到京城之后,不少的将士见到他都总会主动上前与他谈天,而且几乎都是胤褆想要拉拢却拉拢不到的将士。
胤礽潜心在工部参与上上下下的事务,他其余的时间一点都没有荒废,而是与白晋张诚等传教士学习洋人的东西。知己知己百战不殆!他想知道更多大清外的世界,他势必要让大清茁壮起来。
而关榕祺除了偶尔处理兵工厂的事,其余的事他都不怎么管,交由纳兰恒泰和图哈尔两人轮流掌管。他则跟着请来的师傅,学习汉文、满文以及蒙古文,他知道他只有融入这里的一切,他才能继续做手上的事。况且,胤礽也是韬光养晦,只等潜伏着,到时候事情到掌握在手上,那时候才是大展拳脚的时机。
这几年,胤礽与关榕祺日复一日的在学习着不同的知识,他们都十分低调,无事他们也不会轻易的聚在一起,深怕出些什么问题。偶尔,他们还会有些思念彼此。
思念是一种很玄妙的东西,随着时间的发酵,一切都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者有话要说:一句话过度几年,我真是想为我自己点赞。!!哈哈哈~关榕祺要长大了。
准备考虑如何发展了。我真是每天都在努力,我是好作者,自己为自己点赞。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七章初次办差事的世子
时间飞快的流逝,转眼之间就已经过去了五年时间了。这五年,关榕祺变了很多。不只是他变了,胤礽、图哈尔和纳兰恒泰都变了许多,就连康熙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五年里,胤礽只在工部和户部来回的转换,康熙不是没有提过让他到兵部,只是他不想到兵部。一来,胤褆一直都心心念念着兵部,只要他答应下来,那肯定会有冲突,这不是他想的事。况且在工部以及户部,他都有不少的建树。
一回头想想,胤礽才猛然发现,其实他已经留下了不少属于他的身影。六部虽然他不是每个部都走遍,但是他与六部不少的人关系都十分好。也许是他谦逊的模样深入了大家的内心,偶尔他做事有些差错,不少的人都会帮他隐瞒过去,这也是他没有意料到的事。
而关榕祺这几年一直跟着师傅学习满文和蒙古文,他虽然达不到精通的地步,但是基本的交流以及文书方面还是没有问题。他对自己也甚是满意。他的英语没有落下,这几年也跟着传道士在学习,不少的八旗子弟都觉得他不务正业,只是他都一概不理。
关榕祺不喜欢跟八旗的纨绔之弟聊天,而且参加那些聚会,他是各种厌烦。每次总是说些有的没有的,不是收集字画,就是如何花销。这些话题,怎么看都觉得是无所事事才会聊,各种的攀比之心,这不就是古代版的拼爹么?
关榕祺是纯亲王的世子,说起来,他也是托赖已故的纯亲王。如非这般,他也不可能做事那些利落以及爽快。金钱与权力,不管在什么时代,只有拥有了这两样,就方便做事。就像他现在这样,除了兵工厂的事,情报站的事他也不管了,直接让图哈尔和纳兰恒泰全权掌握。
“太子,皇上有意让世子领差事。”图哈尔这几年依旧跟在胤礽身旁,只是每月进宫的次数却十指可数。索额图有意让他考取功名,有功名在身,再加上赫舍里氏这几年愈发低调,而索额图时不时还能与康熙饮茶下棋。只要他不是空无半点墨的人,康熙都不会太苛待他。
胤礽笑着说:“皇阿玛终于下决定了?本以为还要再过几年,不过也确实该如此了。”
关榕祺这几年有别于一般的八旗之弟,起码在胤礽看来,他一直都潜心学习,也没有沾染到八旗的歪风。而且他是隆禧的遗腹子,怎么看康熙都不会太过苛刻的对待他,只要他不犯大错,他的未来绝对是一帆顺风。
“让世子好好准备吧!”胤礽也很好奇关榕祺到了朝堂之上会有如何的作为,不过平日里看他的养子怕是会有些苦恼吧!
胤礽幸灾乐祸的表情,让图哈尔心里笑开花了,尽管他知道不该如此,只是想来向来不爱招惹麻烦的关榕祺知道要领差事办,第一个反应绝对是皱眉头,然后是开始怨念。
果不其然,当康熙的旨意下到纯亲王府的时候,关榕祺确实是高高兴兴的接旨,但是那宣读圣旨的公公离开之后,他的脸瞬间的黑了下来。他平日里也没有做些出挑的事,而且他素来不爱与外人结交,他自认为自己一直都很低调,他就想不明白,康熙为何会在这里下旨直接交差事给他办。
关上门后,周文渊立即没说话,他心知关榕祺是不喜欢康熙的旨意,但是他不可能说太多的话。康熙既然让关榕祺领差事,那就代表有关注关榕祺,说起来他也要去给纯亲王烧烧纸钱,说说关榕祺这段时间的事。
“真烦!”没错,关榕祺坐在书房,心情却意外的烦躁。他最不爱就是被康熙盯着,绑手绑脚的做事。而且做事肯定不可能像现在那样子,随性和自由。他喜欢才会做,不喜欢的事他都放在一边,等其他人收拾,他就当甩手掌柜就好了。
看着书房的摆设,关榕祺的烦恼也消除了一部分。这几年他一直收集书籍,看着这满屋子的杂书,他是笑了又笑。好多都是靠着胤礽的船队出海贸易的时候淘回来的,他喜欢这些乱七八糟的杂书。
抽了一本,他细细的开始看,一页页的翻阅,他的心突然安定了。他想要的,不就是天下安定以及努力的推动改进。他一个人的力量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多力量大,他深信总有一天会培养出一代代优秀的人才,生生不息。
胤礽近来可没有关榕祺那么轻松自在,已经很久消停了的德贵人不知道为何最近总是在他的面前出现。她总是说胤禛怎么怎么样,说真的一两次胤礽还不会怒,但是一旦次数多了,说不烦那是不可能。
而且躲避德贵人,让胤礽就像老鼠见到猫似的,远远见到就立刻绕路离开。胤禛对于德贵人的拦路,他的心里不是滋味。他的额娘一次次的将他的耐心都磨光了,原本他还会想着容忍,但是这一年时间他真的有种忍无可忍的感觉了。
“太子哥哥,胤禛给您添麻烦了。”说起来胤禛不知道为何对胤礽总有一种依赖感,虽然他已经领了差事,但是只要是被乱七八糟的事影响到,他都会想找胤礽。他有时候会想,也许是因为当初给过了温暖,也许是从不曾有变化吧。
胤礽知道德贵人的事,他是不该迁怒呀胤禛的,而且德贵人看来是想巴结他,让胤禛上位。只是,他怎么看都觉得她是在拉胤禛的后腿。
“四弟莫想太多。二哥可不会什么事都放心上,好好办差事,皇阿玛总会看得到的。”胤礽想了想补了一句说:“德贵人的事,四弟也莫太理会,始终是你的额娘。”
“是……”胤禛知道胤礽是为了他好,他不喜欢德贵人宫中上下都知道,只是他该有的规矩他都不会落下,也没有给人抓到什么把柄。只不过,胤褆一直都会拿着德贵人的事在嘲讽他。
“咦?这不是四弟么?”远远瞧见胤礽与胤禛在说话,胤褆也走了上前来。而胤礽还是那副如沐春风的表情,相反胤禛的表情就有点玩味了。
“大哥。”“大哥。”
胤褆笑了一笑说:“莫非四弟按照德贵人的话,好好跟与太子在此谈天?想来也是,四弟素来都是有孝心的人,否则也不会每年都拜祭孝懿仁皇后。”
“……”胤禛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只能板着脸不说话。而胤礽是不合适插上什么话,他只是站在一旁看着他们两人,就如同此事跟他无关。胤褆前几年与他都还能说上一两句话,但是现在有点无法插话。
胤褆见胤礽与胤禛都看着他不再说话,他也觉得有些无趣,他便与他们寒暄了几句就离开了。在宫里,胤褆不敢太过放肆,被康熙知道肯定会记着他,他可不想被罚抄书。
康熙惩罚皇子的手段就是抄书,而且每次抄书的量都很大,也从来没有人敢不执行。已经吃过几次亏的胤褆,他真的不想再尝试抄书的滋味。他的年龄是兄弟里面最大的,要是还在这些时候被罚抄书,他的脸也不知道摆在那里才好。
“别想太多了四弟,该如何就如何吧,总会好起来的。”胤礽安慰了胤禛几句就离开了,他今日要到纯亲王府。康熙可派他来看看关榕祺是否缺了什么,若是缺就命人补上,而且康熙怕是想让他说说关榕祺的事。
胤禛目送胤礽离去,他叹了一口气,继续前行。想了想,他还是想找胤祐,一想到可能在回去的路上又遇到德贵人,他也熄了想要立刻休息的心了。
关榕祺领了圣旨,只不过他也没有想太多有的没有的事。只不过是当差办事,有什么好可怕。不懂就不做,不做就不错,反正别有事没事都揽在身上自己一个人全做,吃力不讨好。
胤礽来到纯亲王府,见到关榕祺跟往常一样,还是那样怎么样就怎么样。想来他还是想多了,还以为关榕祺会十分不情愿,只是没想到还是跟以前差不多,也没有什么不愉快。
“还以为你会不欢喜,没想到你还挺悠然自得。”胤礽慢慢地走进关榕祺,坐在了后花园的石椅之上,而关榕祺则是坐在了秋千上,摇摇晃晃的看着诗经。
关榕祺瞪了一眼胤礽说:“我也就只有现在这么自在了,要是真的领了差事之后,哪有那么多空闲功夫。”
“还真被你发现了。”胤礽想到康熙密密麻麻的打算让关榕祺跟的事,他就忍不住笑了。恐怕不久之后再见到关榕祺,他肯定会怨念着怎么会有那么多事。
“兵工厂还是暂时你管吧。”胤礽不太想旁人接管兵工厂,关榕祺的心腹是口风严谨,但是百密一疏,一旦知晓的事多了,很难保证不会有什么变化。
关榕祺点了点头说:“我也不放心交给别人。”
事实上,关榕祺很快就开始后悔了。宗人府的事情十分繁杂,可以说一个人不休息一年都无法整理好这些杂乱无章的卷宗。现在却让他、胤祉、胤禛以及胤祺五人一同整理,看着那一堆堆铺满尘埃的卷宗,他的心里真的有种欲哭无泪的感情。
作者有话要说:(~ o ~)~zz希望心情快点好吧~负面情绪快走~
我真觉得我现在是炸药,一点就要爆炸了。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八章擦枪走火
关榕祺对着宗人府那一卷卷的卷宗,心里有着一股莫名的烦躁。虽然他已经在清朝生活了十几年,繁体字也是捏来顺手的看得很溜,但是是宗人府的卷宗都是空开些地方,一页看上去就密密麻麻。看一两卷还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每人看一百多卷, 而且还被要求一个月内看完并且整理妥当,附上心得,一想到这里他就头皮发麻了。
胤祉看着那些卷宗也是一个头两个大,而且这里面不少都错漏,一个月内全部整理妥当,他心里是默默觉得不太可能。一本卷宗虽然只有薄薄的三十页,但是一百多卷加起来就是整整三四千页。
而胤禛不动声色的看着那些卷宗,心里有些不确定,若是一个月内,整理多少是多少吧!若是整理不完,也是他能力不够。而胤祺本身没有多大的想法,不过是整理以及心得罢了,能做多少就多少吧,他把这差事看得很淡然。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要结束了。
关榕祺的那一百多卷基本上已经整理得七七八八了,而且他也不可能是一个人全部整理完,他重新编排了一遍,看上去却简单明了,比起之前的卷宗整洁和干净多了。对他来说,整理心得,就如同他未到清朝之前写的作文一样,简直是快速而且闭着眼睛都会写,无非都是要说那几样东西。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关榕祺清清闲闲,相比于他的清闲胤祉才不过整理了五六十卷,每日都花上大部分的时间,而且还吃力不讨好。而胤禛也是游刃有余的已经整理妥当了,他虽然比不上关榕祺那样简洁和干净,但也算是十分不错了。胤祺也是井然有序的在整理,只是他只整理了二三十卷罢了。
胤祺自幼是先学蒙古文,对于汉文和满文,他并不十分精通,而且卷宗都是以汉文为主,对他来说整理这些有点困难。整理了二三十卷对他来说,已经是不容易了,而且也托赖关榕祺提点了他几句应将事情安排妥当再开始整理。毕竟整理卷宗不可能光靠一人之力,他们只需要安排好如何整理就可以了。
第15节
恋耽美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28190/55238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