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WAV > 耽美 > 废太子的重生路 > 正文 第16节

正文 第16节

推荐阅读:虚拟游戏舱【强制】恶女将醒【恐怖游戏】人家才没有开外挂(NP)各种女孩子贴贴(abo+futa注意)[快穿]给攻略对象生娃高H【崩铁乙女】总合集魔君与魔后的婚后生活被阴湿男鬼囚禁后只有鱼知道(包养 强制)复爱(骨科,1v2)

    废太子的重生路 作者:某女人

    第16节

    听闻关榕祺在宗人府还不错,头一个月便已经轻轻松松就得到了不少的人认可,胤礽并不奇怪。依照关榕祺的性子,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既然已经领了差事,他怎么样都会好好的办。而且整理卷宗对他来说恐怕是容易到不能再容易了,平日里见到他府内的记录以及花名册,就得知他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纯亲王府的奴才记录的花名册,清清楚楚的写着此人的出生地,家里情况,以及家中阿玛额娘以及兄弟姐妹的情况,还记录着此人平生不少的事。再看看纯亲王府的收入记录,十分清楚,哪个铺子赚钱了,哪个铺子亏了,一目了然。

    现在,胤礽也跟着纯亲王府的记录整理他每年出海贸易,以及京城铺子的收益。他明面上赚的钱是不多,但是实际上却十分可观,每年几乎都盈利一千万白银。可见,经商的利益是多么的可观。

    这五年里,胤礽除了在京城置办产业之外,连着七省沿海都逐渐扩张起来。浙江、福建以及广东三地他的产业是最多的,而且分布十分杂乱。内行人只知是京师的大官的铺子,却不知是他的产业。而奉天、直隶、山东以及江苏,他还是留了一手,到时候就算康熙查到些什么,也查不到他的身上。

    关榕祺在宗人府混得风生水起,胤祉虽然有些眼红,但是他知道他不如关榕祺那般精明,看着平日里关榕祺的作风也是大大方方,没有一丝隐瞒,他也知道自己想太多了。

    “三阿哥,此处应当再修改一下。”关榕祺指出了胤祉的几处错误,没想到他教导了几次胤祉,他就如此的了得。相反他与胤祺说了几次,胤祺只进步了一丁点。想来,胤祺自小是孝惠教导,大概是没办法习惯汉文以及满文。

    胤禛,关榕祺接触得不多。而且历史看多了,偶尔他看胤禛也会有些审视。也许是胤禛现在还是年幼,没有后来争夺皇位那般激烈吧,办事是一丝不苟,但是同时做事不够圆滑。

    关榕祺知道胤祉有想编撰书籍,所以才会如此谦虚的听他说。他只不过是将后世的部分做法告诉胤祉,胤祉就醍醐灌顶的想了很多。胤祉的心里其实是很高兴,他有抱负有冲劲,只差个机会罢了。他还年轻,他知道他编撰书籍,康熙必然不会反对。

    “整理编撰书籍,仍然需要编排以及整理和收集各方的准确信息。”关榕祺笑了笑说道:“假以时日,三阿哥必然能完成心中所想。”

    “承你吉言。”胤祉满脸笑意,他心里是想十分高兴。一直以来,他都没有想着想胤褆那样与胤礽争一争。他知道康熙看不上他,而且荣妃一直都没有像惠妃那样。

    这边关榕祺与胤祉谈笑风生,胤礽早早出宫就到了纯亲王府等着关榕祺回来。他想与关榕祺商议七省沿海的布防,他看着康熙不反对他今日的奏折的内容。而且隐约也开始重视起沿海的布防,毕竟自从那次出征噶尔丹大获全胜之后。他甚少发表他的意见,也很少会单独递奏折,而是低调做事。

    前几日,胤礽乘上了边关海防羸弱,以及各种不足之处。康熙虽然没有立刻赞成,也没有立即反对,隐约的话语之中,他还想胤礽递上一份完整的奏章。

    “怎么这么空闲?”关榕祺一见到忙出忙入的周文渊,他就知道胤礽来了纯亲王府。平日里不太可能见到周文渊如此忙出忙入,除了胤礽来到了纯亲王府。

    胤礽看了一眼关榕祺说道:“有事想跟你说。”

    周文渊见到胤礽以及关榕祺的神色,他立即关上了门,屏退了附近的奴才,也派了几名机智的奴才在外守着。这几年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虽然培养了一名接管他的管家,但是现在还是有些不生涩以及不足。

    “听说了前两日递了折子,与皇上说了沿海的边防问题。”关榕祺身在宗人府,对朝中的大事还是了若指掌。况且,胤礽递奏折说海防问题,是引起了朝中不少大臣的交谈。

    不少人都认为胤礽可能会让康熙忌惮他,也有不少人认为他是在哇众取宠,还有不少人是赞成,还有些是在观望后续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康熙并没有为此震怒,而是让胤礽递上一份更加完善的奏章。

    “你想如何?”

    “你认为是单刀直入还是婉转些更为妥当?”胤礽一早就已经想好了说些什么,只是他不知道该直接阐明还是婉转些。

    关榕祺想了一会儿说:“既然已经递上去了,就死猪不怕开水烫,简单直接明了的直接呈上去。况且,我认为皇上一定不会震怒,相反有可能会将此事交由你全权负责。”

    “何以见得?”

    “这几年,我认为皇上对你很满意。你行事低调,不结党营私,而且最重要平日里许多大事你能不掺合就不掺合,这种态度让皇上放心。皇上是忌惮威胁到他皇位的人,而你不是。”

    胤礽挑了一挑关榕祺的下巴说:“几月不见,小关你的模样又标致了不少。”

    “滚。”

    关榕祺一下就拍开了胤礽的手,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慢慢长开之后,模样却十分的清秀,而且皮肤十分白皙。不管如何暴晒,皮肤只微微泛红,却一点变黑的迹象都没有。不管什么地方看,他都没有什么宽厚的肩膀,强劲的臂弯,而且还十分的羸弱。

    “小关,别这么粗鲁。斯文,淡定。”胤礽不知道为何突然想跟关榕祺开开玩笑,看着他炸毛的模样,真是心情爽快。炸毛这个词,还是关榕祺有一次说漏嘴了。

    关榕祺一把拉过了胤礽手,直接把他按到了地方。胤礽也不恼,只是看着关榕祺,一反手把关榕祺抱在了怀里。

    “怎么就投怀送抱呢?”

    “放手。”

    “别动。”

    “……”关榕祺知道那是什么,他全身僵硬了一下,没有再乱动了。他心里有些后悔,他怎么就想不起胤礽是个多年没那什么的人呢。

    胤礽笑着摸了摸关榕祺的脸蛋说:“刚刚那副模样,现在怎么就像小媳妇似的。”

    “你才是小媳妇,你全家都是小媳妇。话说完还不快滚!”

    胤礽心里是笑得十分的开心,一扫连日以来的烦闷,他觉得偶尔能够逗逗关榕祺的话,他肯定不会那么烦躁。回到毓庆宫,他便开始挥毫落字,一字一句都十分简单明了,看了几句便就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事了。他一一分析沿海的防御能力,再列举海外诸国的虎视眈眈。

    而关榕祺在胤礽走后,摸了摸他的心脏。刚刚他的心一直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而且刚刚他的脑袋不知道为何突然什么都想不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写了战争之后,突然想开架空军师文。哈哈~

    然后,今晚又看了镇海保卫战,整个人感觉有点愤怒之余有些感慨。

    第四十九章

    第四十九章几方会谈【上】

    胤礽这次的奏折写得很爽快,他写了不到一个时辰已经里里面面的分析了一遍他对沿海防御错落百出的问题,以及在分散在大清四周的国家的虎视眈眈。大清现在,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删删减减的拼凑着他想说的话,原本还有好多话想在里面说,但是想了想他还是放弃了。一下说里里面面批判所有的东西,真的不是太好。从沿海防卫和国界防卫开始说起,起码不会让康熙太过反感。

    而八旗的事,这几年康熙一直都有整顿,只是整顿的力度还是不够。整顿八旗之事,基本上交由胤褆跟胤祐两人负责,说真的胤礽认为远远不够。要是整顿八旗能那么简单,就不会困扰了这么多年了。

    胤礽虽然想提,但是他知道他不合适。

    这几年,他与胤褆的关系渐渐地有些微妙,不同于之前的感觉。也许是胤褆与他争的心思慢慢变多,胤褆的动作明显变多了。再加上整顿八旗之事,胤祐一直都与胤褆有争吵,胤祐主张从根本的差事以及年幼的子弟开始整顿,而胤褆主张从表面整顿,先是让所有人都有差事,再做后面的事。

    胤祐与胤礽素来关系都很好,所以胤褆认为胤祐之所以会如此,有胤礽的意思在里面。他也很清楚胤褆是认为很多时候都是他刻意为之,他心里知道一旦有了这种根深蒂固的想法他们之间的关系会变得很糟糕。

    隔日,胤礽就将写好的奏折就呈上去了。

    康熙看胤礽的这一份奏章看得十分认真,里面的一字一句,他都可以感觉出胤礽的细心以及坚定。原本他以为胤礽只不过是片面的说说罢了,么有想到这本奏章侃侃而谈,分析得虽然不是很透彻,但是绝对是做足可功课。

    胤礽看着康熙时而皱眉头,时而点点头,他知道康熙大概是认真地在看他的奏折,而且还在思考他里面说所的是否可行。

    没等胤礽多想,康熙便让魏珠以及梁九功去请康亲王、恭亲王以及裕亲王,还去请了几位常年在边关,刚刚回京述职的将士。胤礽知道康熙大概是想要好好的详细谈谈他这一本奏章,再加上康熙本来就是极其重视边关之事。

    “保成,这本奏章说得很全面,跟朕说说你的想法吧。”康熙看了看胤礽,他发现他的太子真的长大了不少了,不是那个围在他身边,奶声奶气的喊着他皇阿玛的保成了。

    看着已经长得玉树临风,一副翩翩公子的胤礽,康熙的心里有一丝吾家有儿初长成的骄傲心思。胤礽多多少少都与他有些相似,不管是做事还是平日里待人接物,他都能感觉到胤礽的成长。从最开始的生涩,到现在的游刃有余。

    胤礽说:“皇阿玛,这几年倭国一直都派船只在大清附近徘徊,此国必然是动了心思,大清的海上防御还是欠缺了。保成以为,大清应该成立一支海洋军队才是。”

    “海洋军队?”

    “是的。这几年保成跟着传道士学了不少洋人的东西,保成以为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工部已经在秘密研究大炮,虽未曾是发一枚炮弹,但是威力是不容小觑。”胤礽想了想说:“若是想要攻战大清,除了是在沙俄那进攻,还有一方式就是海上。”

    “继续说说。”

    “洋人这十几年来,发展速度快速。光看他们传进来的火铳以及火绳枪这些极具威力的武器就可以知道他们的野心并不小。大清虽然是泱泱大国,但是若是多国联合,大清并不占据任何的优势。”

    康熙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他知道胤礽大概不止这么点话想要告诉他。

    “据保成与传道士接触了如此长时间,也打探了不少洋人的事。”胤礽想了想说:“早在明朝覆没之前,英吉利人吉尔伯特便发明了验电器,而世祖在位期间德国的居里克便制造了摩擦起电。若是皇阿玛问保成这是什么,保成只能回答未来世界都会因这些而疯狂。这些就是洋人藏着掖着的事,他们大概是想创造更多的变革。”

    “而且,这几年保成打听到,法兰西的丹尼斯巴本提出了蒸汽机的主意,并且有不少的人开始研究这蒸汽机。若是能研究出来,那么必然能够造就更多的可能性,而且兵器的再次革新也是必然之中的事。”

    康熙问道:“电?蒸汽机?”

    “电就是常常下雨之际雷鸣闪电的闪电,这几年不少洋人的学者都在研究这个电的现象。他们也试图想让这个闪电成为一种能广泛使用的能源,若是能成功研究,他们的野心必然更大。”胤礽原本只是一知半解,但是跟关榕祺沟通了许久,他也终于明白了未来洋人创造了无数的可能性。

    “然而保成最关注的并非这个电,而是蒸汽机。早些年已经被研究出来,只是花费十分巨大,洋人才没有推行,而他们这几年又想出了另外一种蒸汽机,只不过现在还在研究,保成以为不出三四年便能研究出来。”胤礽的话断断续续,但是该表达的事,他都一一表达出来了,不该说却知道的事他也不会说出来。

    不得不说,越发了解大清以外的国家,大清就越发渺小。不能坐井观天,大清也应该开始正视所有的小国,以及那些不怎样的发明。不管是蒸汽机还是电,还是武器,大清都要好好的重视。

    康熙被胤礽描述的事说得可是一惊一乍,看来不少的国家都开始研究各式的武器以及一些变革的工具。一直以来,他虽然正视洋人,却不如胤礽那般摆正心态的看待这些事务。他无法理解胤礽为何如此的关注,但是他不认为若是没必要胤礽还会如此的留意。

    “保成以为这些洋人创造出来的革新,会如何影响大清?”

    胤礽想了想说:“若是几十年内大清依然就屹立不倒,只是不重视的话,大清不出百年就会遭到来自大清外的国家联合欺负。若是皇阿玛问保成为何会如此想?大清地广物博,而洋人的国土并不如大清那般。”

    康熙沉默了一下,没有再开口说话,而胤礽也静静地站在一旁。他知道康熙实在想着他的话,他的心里有着很多的不吐不快的感触。这几年,越来越了解外面的世界,他就有种井底之蛙的感觉。

    也许是他想的事情不同了,看待事物的方向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这个时候,他想的大概只有皇阿玛的这个皇位吧,还有想着如何跟胤褆斗法。现在跳开了这些,想得更多是如何让大清富强,平民百姓温饱,八旗以及蒙古和大清外的其他国家。

    康熙今天突然发现,他了解的胤礽似乎不一样了。恐怕是自从出征噶尔丹开始吧!那次回京之后,胤礽一直都很低调的办事,而且一直留在工部,而且这几年工部的武器的改变,恐怕还是有不少他的因素在。

    见到梁九功前来请人,常宁心里是有些诧异,但是他马上想到了前不久胤礽递了一份奏折,里面讲的是沿海防卫的事,这次大概是跟这有关系吧。他匆匆忙忙的准备了一下就跟着梁九功到了乾清宫。

    而跟着陆陆续续来到乾清宫的还有杰书和福全,连带着不少最近回京述职的将士,连关榕祺也被喊了过来。关榕祺一开始没有想到康熙会喊他,只是想想又突然明白了什么,他是纯亲王的遗腹子,未来必定会继承纯亲王府,而且最近依照他的表现来看,康熙对他还挺满意的。

    康熙命人将杰书、福全、常宁、关榕祺以及一众将士领到乾清宫的的偏殿,他跟胤礽仍然有些话想说,沿海边防固然十分重要,但是他还有更关注的事。

    “保成,你认为该继续与洋人接触?”康熙想了许久问道。

    胤礽笑了笑说:“为何不呢?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若是固步自封的自我想事情,那就不可能存在进步。洋人也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在不断创新,大清为何就不能呢?想我泱泱大国,人才辈出,不少卧虎藏龙之人。”

    “恩……”康熙想了想问道:“保成继续说说看。”

    “汉人也好,满人也好,又或者蒙古人也好,不都在皇阿玛的掌控之中?保成认为,应当派些学子到别的国家学习,而且还能好好的了解当地的情况,还有学习到那不同的洋文。”胤礽的提议是派人到其他的国家学习,自从听多了关榕祺各式各样的想法以及说法,他已经有了不同的看法。而且他或许会歧视汉人以及洋人,但是他现在却不会这么想。

    成功与失败只不过是一线之差,大清成功入关,明朝覆灭,有明朝落败的原因,也有大清骁勇善战的原因。但是,改朝换代是大势所趋了。

    胤礽知道,今天告诉康熙这些,并不是想让他改革,改变,而是让他重视那些一直被忽视的事。显然,他的目的是达成了。

    第五十章

    第五十章几方会谈【下】

    关榕祺见到康熙与胤礽一同出现,心里大概有底了。不过,这几年英吉利以及法兰西的事物一直在入侵大清,说起来有他与胤礽的手笔。法兰西和英吉利何尝少了大清了事物呢?茶叶和陶瓷,每年都会带来巨大的收益,而刺绣利润更是撑起来整个兵工厂大半年的消耗。

    而英吉利这几年试图传到大清内的福寿膏,胤礽也花了不少力气尽量的压制。说起来,关榕祺一直都有雨胤礽说福寿膏的危害,并且也让他瞧见了吸食过福寿膏之后的那些人。个个都是无精打采,而且倾家荡产也会继续想要购买这福寿膏来尝试。

    说起这个福寿膏,名字虽然听起来寓意十分好,但是它的危害却十分广泛。关榕祺已经准备好了奏折与康熙诉说此事的重要性,尽管他与胤礽之前已经刻意的压下了这件事,但是怎么说都比不上康熙彻底下旨严查。

    “皇上,奴才有事请奏。”

    魏珠见康熙没有反对,接过关榕祺的奏章。而胤礽大概知道他呈奏的是什么事。这几年,他一直都在四处查找收集福寿膏的危害,这本奏章可以说是他辛辛苦苦了许多个日日夜夜才得到的。

    常宁、福全和杰书三人都十分好奇的看着关榕祺,他们没有料到他会在这个时候又呈上奏章。关榕祺这几年一直都很低调的办差事,在宗人府内也没有什么大动作,此刻他递奏折,还是让不少人吃惊。

    胤礽与关榕祺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之间都有了些默契。看来,今天康熙的心情必然大怒,而且最几年必然会有很多的动作。边境的布防,海上的防卫,还有福寿膏……

    说实在的关榕祺心里有很多想法,但是他不可能全部说出来,起码他认为清朝的覆灭是有迹可循。虽然他不可能一一与胤礽分析,胤礽始终是这个时代的人,不管他是不是重活一世。他所生活的时代与清朝真的是两个不同的时代,思想还是物质都不相似。

    若说关榕祺之所以会帮助胤礽想要大清改变,并非想要大清一直这样的封建继续下去,他想改革,他也渴望改革。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他只能一丁点一丁点的与胤礽沟通探讨,也为汉人谋福利。

    汉人在大清的地位真的不高,不说汉人,就连满人在康熙面前都要自称奴才,可见这种种的不平等。

    关榕祺这时候递上奏折,也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不想找时间又再来乾清宫,各种的礼仪烦恼充斥着。他不喜欢单独见康熙,所以他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递奏折。

    康熙看完那一本奏折之后,什么都没有,而是命魏珠给胤礽看。而胤礽看了几眼,没有说话,让常宁感到十分好奇。他也想知道这本奏折再说什么,不过他有一种预感,内容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康熙心里原本还有些七上八下,但是见到关榕祺的奏折,他完全只有震怒两个字可以形容他此刻的心情。

    梁九功突然打开了偏殿的门,然后四五个奴才将长桌搬入,桌面上摆放着一副十分清晰的地图,上面的标注的国家十分清楚。饶是刚刚从边关述职回京的将士,也是难掩一股兴奋以及震惊感。这幅地图的地形标得与实际基本没有多大的变化,而且若是全部都没有出入,那大清四周的国家真的是数不胜数。

    “胤礽。将你的想法说说,今日朕想知道你的话能有多少的可行性。”康熙看着众位大臣,以及胤礽。他很想知道,胤礽接下来的话,大家都有什么样的看法。他十分重视军事上的事,而关榕祺刚刚递上来的奏折的事,也是他想要查实的事。如果都是真的话,此事应当重视以及好好处理。

    胤礽开始指着那幅地图,开始讲述他的看法以及这几年他收集到的资料。福全、常宁和杰书都没有想到胤礽呢刚说的是海上防卫,还如此侃侃而谈,众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不过,想法最多的大概是回京述职的那一众将士。

    一直都知道胤礽当初跟随大军一同参战噶尔丹一役,但是没有想到胤礽分析起当今的局势还能如此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而关榕祺之前已经与他探讨过不少这方面的事,他与大家都不同,没有那么多感触,但是他也是一直认真在听着胤礽说的话。

    “大清四周的各国都对大清虎视眈眈,胤礽以为不能坐以待毙。”胤礽一口气说完了心里想说的话,看着大家的表情,他也知道这番话是给了不少人一个炸弹似的宣言。

    常宁是第一个开口问:“皇上,此事重大。皇上,常宁以为应该审慎查访,确定此消息。”

    常宁的话说完之后,福全立刻附议道:“确实,皇上此事关系重大。若是是真的,也该尽快想出办法,若不全是真实,常宁以为亦当重视。想我大清泱泱大国,地大物博,洋人这几年一直派人来大清传教。一方面确实有心来传播他们的宗教信仰,但是只要人一多,防不设防。”

    “裕亲王,此言差矣。”杰书立即说道:“杰书以为传教本身并无什么大错。相反,洋人来大清传教,大清也能清楚洋人究竟是如何。更何况,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关榕祺原本并不打算说话,但是想了想,他说:“察尔祜伦以为裕亲王、恭亲王与康亲王三人的话都并无道理。只是光是约束传教士是无法真正做到富有以及强大,大清更应该加强自身的抗敌能力。若是固步自封,那是无法真正的强大起来。西方国家一直都致力研究大炮火铳这些武器,察尔祜伦认为,大清亦应该加强武器以及将士方面的培养。”

    “皇阿玛,胤礽附议察尔祜伦的话。”胤礽说道:“大清不该固步自封,而是应当将主动权掌握在手中。”

    康熙看了看胤礽说道:“噢?太子以为该如何呢?”

    胤礽继续说道:“胤礽认为应该成立海上军队,姑且称为海军。就是在海上作战,胤礽也命人调查了一下附近沿海的国家并没有一个国家有海军。洋人的船只制作能力十分厉害,不能保证他们没有建立海军的想法。而且他们的大炮再结合船只的话,那简直是如虎添翼。而且他们一直都有攻打大清的意图,若非如此又如何会挑拨蒙古与大清的关系呢?先是沙俄,之后肯定还会有其他的国家。”

    “而且平日的军队胤礽以为还有一个弊端。”胤礽的话,让不少将士都暗暗的留意着,他的话不少人都是十分赞同的。现在的军队还有不少的不足之处,至于弊端他们也很想知道是什么。

    “火绳枪的威力,相信在座不少人都见识过它的威力吧?”胤礽知道不少人都上过战场,也见识过枪支在打仗的重要性:“若是平日的军队都能配备上那威力强劲的武器,再加以训练,胤礽以为那以后的作用很深远。但是,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大清应该加大力度投入工部。工部应当要有人才懂得如何制造以及改革武器,若只是制造相信必然是无问题,但是关键是如何才能让武器威力越来越强,那真的是一件头等大事。”

    “……”

    胤礽的话说完之后,整个偏殿鸦雀无声。唯有关榕祺开口了:“皇上此事重大,应当好好考虑。只是察尔祜伦赞同太子的话,大清泱泱大国人才辈出,相信只要皇上下定必然会有不少的人才出现。”

    关榕祺的话十分笃定,让常宁也有了干劲:“皇上,察尔祜伦的话有道理。八旗是时候该好好整顿了!这几年皇上虽然也有派大阿哥以及七阿哥整顿,但是效果却并不好。常宁觉得这个时候就是一个机遇了,八旗之弟闲暇了如此长时间,不劳逸一下他们,真的怎么也说不过去。”

    福全一副想笑的模样,劳逸八旗之弟,也亏常宁说得出口。不过,想想胤礽和关榕祺的话,他的热血就沸腾起来了,他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而杰书心里也是很激动,确实这一字一句都让他的心里充满了想法。

    康熙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直说:“福寿膏之事,察尔祜伦是否与众人说说。”

    关榕祺叹了一口气,定下心来,开始与人说起了福寿膏的事。福寿膏虽然还没有到几十年后那般流行,但是只要一查就可以查出不少的地方都有这类似的烟馆。不少烟馆还是宫中的太监投资开设,八旗之弟恐怕掺合的人也不少,据他所知惠妃就有参与其中。

    “福寿膏危害居然如此之大?”显然福全是知道福寿膏的事,却没有预料到居然会有如此大的危害。

    胤礽心里暗暗的笑了,说:“皇叔知道福寿膏的事?”

    “不瞒皇上与太子,在广州福建等地,这福寿膏的烟馆十分受欢迎。”福全之所以会如此了解,当初她也有心想要掺合在京城整一家烟馆,现在看来幸好当初开不成,否则现在就有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这一日,大家都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海军需要审慎之下建立,而且是非建立不可,而且武器的配备也应该想方设法的完善。工部需要再单独成立一专门研究以及生产武器的部门,而且必须秘密的进行。而这由常宁以及关榕祺两人全权负责,而福全则与胤礽一同调查福寿膏之事与沿海各国之事,其余的将士康熙都安排他们去训练军中的士兵。

    康熙这几年接触了不少传教士,他知道洋人的野心,而且不管此次如何,他都想要按着胤礽所说那样好好的改善大清的武器,并且建立海上军队。至于其他的事,再一步步决定吧。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一章明察暗访

    常宁与关榕祺一同负责工部的武器研制制造的全部过程,不得不说常宁对关榕祺的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原本,宗人府内的人一直都称关榕祺做事如何了得,办事如何雷厉风行,说真的常宁没有见过他不会相信。

    现在一同办事,常宁终于见识到了什么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隆禧若是还在,恐怕也比不上这个孩子。做事果断细心,不拖泥带水。而且看得出来,关榕祺对洋人的事物很是了解。他也暗中派人调查过关榕祺,原来关榕祺一直都有与洋人接触,难怪会如何了若指掌对洋人的事物。

    关榕祺不怕常宁也不怕康熙查他,他自从掌握了纯亲王府的一切之后,他一直都抹掉不少他的事。从小到大,不怕他们不查,只要一查都只会得出世子聪慧过人,饱读诗书之类的评价。

    当然,康熙不可能不派人调查关榕祺。纯亲王的遗腹子是有本事,但是他不查心里还是无法肯定下来,查了他的心里安心多了。若说福全与常宁两人之中,他信任谁比较多?无疑是常宁。常宁不如福全年纪大,而且常宁不像福全那般,当年有资格与他争夺帝位。

    常宁和关榕祺一同负责工部武器的制造以及研究,还有秘密招揽人才的事。康熙时经过深思熟虑的,常宁不如福全那般时常带兵出征。说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好,他就是不放心福全。

    他信任胤礽,所以他派胤礽与福全搭配一同处理福寿膏之事。那天,他也发现了,福全大概是一早就知晓福寿膏的事,只不过福全没有料到福寿膏的危害会如此之大。

    福寿膏,还有个美名就是芙蓉膏以及长寿膏。只是在美丽的名字也无法掩盖福寿膏的危害,若不是关榕祺的奏章一再强调福寿膏的危害,以及他暗中查探了吸食过福寿膏的人如今的状况,康熙也不曾晓得有这么危害大清子民的事物。

    康熙一直致力于稳定局势,开拓河山。他不允许任何一丝一毫动摇大清的立国之本,那就是将士。

    康熙命人暗中的在福建以及广州地区找了些福寿膏回京,再由太医细心的研究此药。太医院的太医期初还不晓得他的意图,试药之人都是死囚犯,他们也无一丁点怜悯之心的在试药。不出三个月,他们都为之震惊。

    这些死囚犯一旦吸食了福寿膏就立即上瘾,只要不给福寿膏他们吸食,他们便四肢无力,以及自残身体。福寿膏经过他们层层推敲,他们也终于发现是有罂粟制成。本来剂量轻对人是无害,但是福寿膏是经过提炼的高剂量,只要一碰就上瘾。

    大清上上下下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烧烟事件,但凡有那些福寿膏的烟馆统统都被查封了,而家里私藏福寿膏的都一一被搜刮出来销毁,若是抵抗者,立即收入天牢。而且凡是吸食过福寿膏的人,都要带往戒烟所戒烟。

    大清开始逐一颁布了禁烟条例,一旦发现家中私藏福寿膏便抄家严惩,若是私自开设烟馆,灭三族。一开始还有不少的人对禁烟条例有反对之声,但是胤礽立刻在后补充了吸食福寿膏的危害以及吸食福寿膏的下场。

    戒烟所收治了大约有二三千吸食过福寿膏的人,大多都是家中富有的人,其中还有不少的八旗子弟。康熙对此十分震怒,更是命福全和胤礽加大力度打击举国上下的福寿膏。

    胤礽更是命人将大清禁烟条例手抄了一份给在大清的传教士,一旦发现从其他国家带福寿膏进入大清,一律收入死牢。

    英吉利没有预料到大清会如此雷厉风行的实行禁烟条例,不到三个月的时候,大清上上下下便已经清理得七七八八了。而且,大清更是扬言只要有人敢制造福寿膏或者从其他国家带福寿膏入大清,便打入死牢。他们一下子少了许多动作,也不敢偷偷而为之。

    英吉利怎么会不知晓福寿膏的危害呢?只是福寿膏价格昂贵,可以套取大清不少的白银,何乐而不为呢?现在,不少的商人都在为那堆积的福寿膏有些苦恼,英吉利根本无法全部消耗这些福寿膏,他们只能再想办法运到别的地方赚钱。

    关榕祺看到大清上上下下都在为禁烟条例感到新奇,他的笑意就更加弄了。何止是福寿膏呢,还有很多新奇的事还在后头。他估计现在戒烟所大概有不少的人都开始发狂,已经没有了福寿膏供他们吸食,若是能熬过去就是一个好人,若是熬不过去那就只能那般了。

    大清的第一所大炮,正式开始打造。参照的就是洋人的大炮,只是经过工部的人没日没夜的研究改造,终于也能正式开始打造了。常宁的干劲十足,他一看到工部那些眼花缭乱的武器,他的热血就沸腾起来了。没有想到,他在世能见到如此辉煌的场面。

    三千多名的工匠在京师不远处开设了制造的地方,每日都在打造改革过的火铳。还有那些威力强劲的火药,常宁只是监督,但是见到这些他心里就是一阵的自豪感。他心里相信大清能够强大的俯视那些虎视眈眈的国家,而且假以时日大清必然能够站上巅峰。

    关榕祺如果知道常宁想法,肯定会笑他。就算现在能够站在世界的前列,那页只是暂时罢了。若说盛世,在他眼中没有一个朝代能比得上唐朝。后世的中华街,都被外国人称为唐人街,而中国人也有别名唐人。当然,这些话他一直都会埋藏在心里,这个时代不适合他说真话。

    相比于关榕祺的轻松监工,以及秘密管着郊外的兵工厂。胤礽跟福全就不太好了。

    福寿膏之事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是真正的难事是沿海的事。福全和胤礽将他们调查到的事情告知了康熙之后,康熙先是沉默了一阵子。不久之后,便命他们两人在沿海负责命人修建炮台已经防御设施。

    修建炮台以及防御设施,胤礽真是第一次接触,而福全虽然有些大致上的了解,但他也没有主办过。所以,两人都一阵子头疼。好在杰书此时也加入到他们之中,杰书有不少修建防御设施的经验,所以有他在,福全和胤礽都松了一口气。

    在沿海几省找了不下几千名工匠以开始修建炮台以及防御设施,而且全权由他们负责资金流向,没有经过几重的官员,大大减少了中饱私囊的现象。那些地方官员更是不敢有一丝错漏,就怕太子以及两位亲王抓住了他们的痛脚。也是这样,不少的百姓都感觉到这段时间他们的压力以及赋税没有之前那么紧张。

    胤礽忙得不可交叉的时候,胤褆却在一旁十分眼红。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福全也对胤礽刮目相看了,而且兵部的不少将士都对胤礽是格外的称赞。他的心里十分的不好受。不管是办差事,还是平日里与旁人谈话,他都总能听到胤礽的名字。

    而福寿膏之事,让惠妃从妃位降到了嫔位。胤褆更是愣了愣,福寿膏之事闹得满城风雨,他从未曾想过福寿膏之事还会令他的额娘降分位。除了惠妃之外,各宫不少的太监都会出来了,一一都被革去职位,到了辛者库受罚。

    胤褆是整整丢了不止几个月的面子,连带着经常入宫看望惠嫔的福晋都不顺眼。他已经迎娶了福晋两三个月了,肚子一丁点消息都没有。现在这么多的阿哥,就只有他有福晋了。他想抢在胤礽迎娶太子妃之前诞下皇长孙,他就是什么都想争在前头。

    胤礽知道胤褆的想法,他心里笑了很长时间。胤褆可是生了不少的格格才有阿哥,他也想看到胤褆一次次失望的模样,想想就觉得好笑。他知道惠嫔牵扯上了福寿膏之事,他就知道康熙绝对不会轻易的放过。

    举国上下禁烟。康熙首先就是拿宫里的人开刀,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毕竟福寿膏是验不出是否有毒,他也是担忧人不知死活的人在他的膳食加入这些恶心的东西。看到他如此大力的整顿,原本还在观望的人心里都有了底,不敢再他眼皮子底下干这些勾当了。

    戒烟所,康熙可谓是下足的功夫安排,他也派了几名初入太医院的太医到那去练练手。有太医在戒烟所看着,他也能安心下来。毕竟,里面起码有一千多人是八旗子弟,若是能够彻底戒了也是一件好事。

    第16节

    恋耽美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28190/55238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