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节
推荐阅读:虚拟游戏舱【强制】、恶女将醒、【恐怖游戏】人家才没有开外挂(NP)、各种女孩子贴贴(abo+futa注意)、[快穿]给攻略对象生娃高H、【崩铁乙女】总合集、魔君与魔后的婚后生活、被阴湿男鬼囚禁后、只有鱼知道(包养 强制)、复爱(骨科,1v2)、
废太子的重生路 作者:某女人
第18节
不少的八旗子弟都被调派到了边境的军队之中,不吃一段时间的苦是不可能,而且那些闲逸的子弟,要不就是勒令留在家中念书,就是派去研究如何让农作物收成更加多。也就是胤禛才能想到这么多奇奇怪怪的惩罚,胤禩也没有任由胤禛做决定,他也提议派些人跟着工匠学习,到时候缺人的时候这些人就派上用场了。
“这是要跟皇阿玛说,要是皇阿玛同意就行。”胤禛不知道康熙的意思如何,黄河治水多年一直都不见成效,恐怕他一早就有心事整顿那边的官员,只是京城的事多,再加上边关一直报急才没有处理。
康熙听了胤禛与胤禩的话,沉默了一阵子,他说道:“黄河之事并非你们两人想得那么简单,看你们的样子是之前已经找过胤礽了,是他让你们来找朕的吧!”
“皇阿玛圣明。”胤禛跟胤禩异口同声的说道。
“黄河之事盘根交错,并非你们想整顿八旗那么简单。”康熙严肃的说道:“八旗的事你们之所以那么顺利的让那些人轻易听你们的话,除了有朕在一旁协助,胤礽也是暗中帮了你们不少。”
胤禩心里是有些吃惊,他一直以为是康熙在旁协助,却没有想过胤礽也在一旁推波助澜的帮助他们处理。而胤禛是一早就有感知胤礽不会袖手旁观,所以听到康熙的话他并不吃惊。整顿八旗之事,胤礽自从出征噶尔丹回京之后就一直想,胤禛偶尔几次也听过他提过,所以胤禛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最后康熙还是同意了胤禛跟胤禩去黄河治水,顺道打击那些贪官污吏,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会如此放心他们两人去,只是派了几位官员一同前往。
胤礽虽然不知道胤禛与胤禩是如何说服康熙的,但是黄河之行凶险万分。他也□乏术,沙俄已经开始集结军队向大清边境开始驻兵。这个消息不出三日就会传到京城,他届时大概要全力处理,实在没有办法抽身管他们两人了。
“一路小心。若是有事千万别急进。”
“二哥,胤禛知道了,一切都会小心。”
“太子哥哥,谢谢。”
胤禛胤禩连同几位官员离京十分低调,他们是去查实黄河之事,而不是去享乐。若是大张旗鼓的出发,那些地方官员肯定会一早有所准备,相反现在这样秘密探访,肯定能够挖到不少的消息。
关榕祺一早就开始部署了,这次他也想跟着出征,他也看看瞧瞧那些武器在战场上究竟运用得如何。若是这一战打好,尼布楚条约将会正式撕毁。
胤礽不知道为什么关榕祺这么执着贝|加尔湖的主权,但是贝|加尔湖原本就是大清的国土。如果能在这个机会能够顺利收复贝|加尔湖,那么肯定能够重挫沙俄,已经震摄海外,大清的能力究竟如何。
沙俄在边关集结兵力的消息传来了京城,让原本有些混乱的京城陷入了一阵子的沉默。不少的大臣都有了各自的分歧,也是这个时候关榕祺、福全、常宁、杰书以及胤礽联合向康熙提交了请战的奏折。
沙俄已经不是一次半次入侵大清国土,之前那尼布楚条约完成是应该撕毁。原本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是打算以和为贵,岂知沙俄屡屡入犯,不该再继续忍让着,相反应该借此机会体现大清泱泱大国以及武器的威力。
康熙考虑了很久,最终还是同意了出征,灭灭沙俄的威风。有封了杰书、常宁以及福全为将军,命杰书照看好三军粮草不容有失,而常宁跟福全分别带队,胤礽以及胤祐为辅,关榕祺跟图哈尔也被派上了随军负责武器保管。
这次康熙派的兵马并不多,很多人都还在疑惑之际,红衣大炮的打造完毕,无疑是为这一次战争提高了威力。红衣大炮这个名字是康熙亲自赐名,他希冀这大炮能够旗开得胜,助大清一举大胜沙俄。
尼布楚条约,康熙不打算按照上面的条约规定,既然沙俄要与大清开战,那就一站到底,看看谁才是这片土地上的霸主。
康熙病了这一场,身体虽然仍然很虚弱,但是他的精神一点都不差。他知道,这一场病痛没有办法打倒他,这一场战争也会随着那一批批新型武器的登场而使得整个战局都不同。
事实上,当那一批批武器开始运往战场的时候,整个大清都有些震惊。没有想到会有如此多的火绳枪,而且比起洋人的火绳枪还要更加精良,而且不少将士都配备了火铳,还有些配备了新型的炸药,是大家前所未见的。
再加上运往边关的红衣大炮,看得大家是目瞪口呆,而且隐约之中都透露着一股兴奋感。而那些一早就被严格训练的将士,更是精神饱满,就等着与沙俄的大军一战。
胤禛跟胤禩在黄河也是听闻了出征之事,他们更是抓紧时间好好的寻找证据。他们可不能拖后腿,他们就不信无法揪出中饱私囊的那群地方官。黄河泛滥,民不聊生,但是也不至于那么多的难民涌入京城。那些地方官既不赈灾,反而鼓动那些商人囤积大米。他们两人看着可是十分气愤之余,又带着些许的无可奈何。
胤礽跟关榕祺对这一战都充满了信心,就等着大胜沙俄。而且他们掌握了不少沙俄的事,这一战主要是想再次谈条约,他们就让他们不得不割地赔款。大清不是胆小不想与沙俄来战,只是征战会让国库空虚,而且也会让周边的平民百姓受苦受难。
这一战,他们势在必得。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六章不识好人心
胤礽跟着关榕祺一同出征,这也是这么多年来他们两人一同如此明目张胆地做事,之前两人总是在暗处一直躲躲藏藏的做事。这次他们一同出征,都有一个共同的希冀,那就是让沙俄知道大清的本事。
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现在还看不出有什么问题,只不过假以时日,大清以及后世肯定会不止一次有悔意,这么好的贝|尔加湖居然拱手相让。贝|尔加湖之所以是关榕祺的心结,说来还是由于他读大学的时候,不少的人提起这个贝|尔加湖。
而且后来关榕祺也亲身去过那一片土地,感受着那里的非同一般,那片土地让他有着一股清切明净的感觉,而且那里的物资得天独厚,让人流连忘返。不管是美食还是那里的环境,都让他有一种本该如此的情感。
也许就是有很多错综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现在关榕祺一提到贝|尔加湖,心里满满都是思念。是思念曾经的那与他久远的生活,是思念那值得让他惦记的人和事,尽管他是既来之则安之的人,但是他还是有种念家的感情。
关榕祺来到大清已经将近二十年了,这二十年他学到了很多之前没有学到的事,他也明白了很多道理。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弱肉强食的世界,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是由胜者而编写。曾经他会嗤笑,现在却只是微微地淡笑,历史将为他与胤礽改写。他不知道未来是不是会记载着察尔祜伦的一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绝对改变了大清同时也改变了世界,用着他后世学了十多年的知识。
“怎么样,第一次出征?”常宁跟关榕祺的关系不错,所以才会刻意的走过来询问。
关榕祺笑了笑说:“起码比当时同吃同住的那段日子好。”
“哈哈,你这小子……”常宁也忍不住发笑,那一段日子真的让他学了不少的东西。一直以来他以为自己已经经历了很多,但是那段在监督武器制造的日子,却让他真正的明白了什么叫做百炼成钢。
常宁看着身后那一箱箱的弹药,士兵手中那一支支的火绳枪以及手枪,他的心里是一阵的满足已经兴奋。那些都是他们努力的心血,为了能够更好发挥那些武器的威力,他们做了多少试验。花了多少个晚上一直在试验,他记不清楚了。
除了那火绳枪、手枪以及弹药之外,胤礽也提议到了不少的军刀。何谓军刀?那军刀比现在的剑要锋利,而且还有短而精细。每位将士都配了一把,平日里就放在靴子内。可以将军刀用作近身搏斗,也可以安在火绳枪前头,即可以减少弹药,也可以做到杀敌的作用。
提起这个军刀,关榕祺的心里还是稍微有些吃惊,毕竟他没有告诉过他,其实那些枪支前面还可以安放刺刀,没有想到他却一下子想到,并且让所有的将士都配备了一把。看着这一支队伍,武器以及将士都是信心满满。其中有三万是精兵,自从他们开始部署强化武器以及边关防御就一直开始秘密训练,现在那三万都是一等一的好兵。只要战争一打响,那三万的精兵绝对能发挥非一般的作用。
“皇叔,又来欺负人呢?”胤礽笑了笑跟着福全以及杰书一同走了过来,他也没有想过关榕祺跟常宁自从一起管理了工部武器的事之后,两人就如同忘年之交一般,基本上是无话不说。
常宁不恼胤礽,反而说道:“你们看看,评评理,我跟察尔祜伦只不过是开开玩笑而已,哪里有欺负人呢?依我看,你是恼羞成怒吧!”
“哪有。”胤礽虽然绷着脸蛋,但是心里还是乐得不着边际。
杰书拍了拍胤礽的肩膀说:“胤礽啊,你就不要跟常宁一般见识了。你们啊,都不是孩子了。在将士们面前打打闹闹可不好。”
福全笑了一笑,摸了摸他下巴的胡子说:“恩。你们三个都不是孩子了,要为将士树立好的样貌。玩笑偶尔开开就好,别让自己的威信当然全无了,以后这三军还有谁听令于你们?”
“额……”关榕祺心里不知道为何觉得好无语,他总是躺着也中枪啊。明明不关他事啊,现在又跟他扯上关系,这是哪样闹哪样啊。他忍不住瞪了胤礽一眼,都是胤礽惹的祸,若不是胤礽跟常宁互相调戏,他还能被说不成?
而常宁跟胤礽都摸了摸自己的脸蛋,眼睛四周张望,一句话也没有说。常宁心里满满都是丢人两个字,现在不比之前在京城那段时间,他心野惯了,真的有些不习惯。而胤礽却跟常宁心思相反,他只想着高兴,偶尔这样调剂一下心情,真的心情舒畅,也少了压抑的感觉。
五人都没有再说话了,他们整装休息,彼此都没有说话,他们心里都只想着,如何才能更好的先拔头筹,赢下与沙俄开战的第一场战争。马上就临近黑龙江了,不少的将士都感受到了一股寒冷之意。
好在大清带足够了粮草以及不少御寒的衣物,将士还是逐渐适应了这种气候。确实,与京城相比,这里的昼夜温差确实很大,而且天气也十分的寒冷。
胤礽心里有了很多的感触,那一边就是沙俄的国土了。泾渭分明,只是很快大清的国土将不止是如此的版图,他相信这一场战争之后,大清就能够再次与沙俄谈判了。这次的谈判绝对不会如上两次那般,都被沙俄牵着鼻子走,他们手中应该很明确的掌握住了主权。
先出手的是挑衅者,他们只不过是以牙还牙罢了。站在哪一方,他们都有依据可言。他们已经非吴下阿蒙了,当年那些历历在目。不少边关将士,对这次的征战,心里满满都是激动,以及视死如归。在边关这么多年,屡次遭到沙俄的进犯,他们一句话都不敢说,他们不是没有试图还击。只是,他们还击之后,换来了沙俄多方的诸如此类说大清挑衅的话语。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沙俄一直都拿着各种的事开始说,不是说大清不按照条约,就是说大清总是挑衅沙俄,也总说大清喜欢在边关弄些乱七八糟的事,再不然就拿两国商人交易的事来说。一次两次倒是觉得没有多大的事,只不过时间一久,矛盾就油然而生了。
“沙俄果然总是搞这么多的动静,一直以来都想借机生事。”常宁听了那些边关将士的话,心里更是期待与沙俄的一战,相信这一战过后,沙俄就只是谁强谁弱。
“皇叔何必如此生气呢?”胤礽笑了笑,嘴里说道:“骄兵必败。沙俄看不起我们清军,那就让我们大获全胜,让他们瞧瞧究竟是谁看不起谁。”
“说得好。”福全盯着沙俄集结军队的那个地方,他的热血沸腾,浑身上下都是满满的战意。这一战,他等得太久太久了。尼布楚条约,他一直都不同意,只是大清国库空虚,那时候确实不再合适开战,只是现在却不同了。沙俄只要成了战败国,条件还不是由着他们大清开?
沙俄与大清的战争正式敲响了。
沙俄的士兵将领都没有想到,清军的战士每人一把火绳枪,而且看得出来他们是一早就已经训练妥当,谈不上百发百中,但是也是十发五六中。不到一个时辰,沙俄的将士再次退守了。
此时沙俄已经损失了将近一万名将士了,而大清只损失了二三十人,如此庞大的比例,让沙俄的将军很是吃惊,他马上命人火速将军情上报。而福全、杰书以及常宁,三人都是一番惊叹,这些武器真的打造得是时候啊!从威力以及将士的伤亡程度上看,这些武器确实让他们如虎添翼。
隔日的战事,更是让沙俄一败涂地。无他,大清的红衣大炮让他们的士兵将领心生怯意。沙俄并非没有大炮,只是都不如大清的红衣大炮那般威力强大。沙俄的三尊大炮都不及大清的一尊红衣大炮,再加上清军手中的手雷以及火绳枪,简直是让沙俄惨败。
战事仅仅开始三日,沙俄就不得不投降停战了。
大清的这一战如此凶猛,让京城的百官都目瞪口呆,他们没有料想到,不过是短短三日,大清便让沙俄投降停战了。沙俄立即派代表官员前去与胤礽商讨议和之事,本来沙俄有意直接与康熙商谈,只是康熙直接将这件事交由了胤礽。
胤礽提出的条件很简单,沙俄与大清的分界线要重新划定,而且要求沙俄赔偿。沙俄的代表官员听到这里,立刻就不同意。只是胤礽的态度很坚决,若是没有诚意,此次就不必再商议,直接武力解决事情。
当初签订尼布楚条约的时候,沙俄也是曾经如此提议过,只是当时朝中的官员拒绝了,那时候的大清没有办法动用那么多的人力以及钱财与沙俄一战,只是现在不同了。
胤礽提出划分沙俄以及大清国土应该按照签订条约之前,大清不允许国土的分化,而且要求沙俄赔偿三百万两黄金。国土的分界并非沙俄最在意,沙俄在意的是赔偿款。胤礽并不着急,拖着这事,着急的是沙俄而非大清,他们还耗得起这一丁点时间。
“不识好人心。”
关榕祺暗暗地朝着沙俄那边看,他知道胤礽并不着急,而且等沙俄想要同意的时候,胤礽肯定会再提要求,只是他不知道胤礽是想要土地还是黄金。不管如何,大清总会得到不少的好处,这一战他们打得一定都不亏。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七章沙俄割地赔款
沙俄的代表官员与胤礽第一次议和失败,胤礽却丝毫都不担心,他知道沙俄不答应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只是他也没有想过按照他刚刚说的那般,他想要的是让沙俄割地赔款。之前那尼布楚条约可是看得他十分不高兴。
沙俄一直都想夸张自己的领土,先是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开始,便一直对大清的国土虎视眈眈。正如关榕祺说的话,只要有一就有二,签下了尼布楚条约绝对是对大清有损无益,只要还有下一次,那么还是会签下各种不平等的条约,霸占大清的国土。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除了割让了贝|尔加湖以后,还有乌第河、阿杨等地区。这些地方胤礽除了要一一收回之外,他不打算让沙俄有太多喘息的机会,只要给他机会,他日他必定带兵将再次兵临沙俄国界。
“你打算这次让沙俄割地吗?”关榕祺笑了笑问道。
胤礽静了静的想了一会儿说:“暂时不,总有一天清军还会与沙俄再次交锋,沙俄的气焰太甚。只是现在仍然不宜与沙俄撕破嘴脸,狗急跳墙,估计要求再过分,沙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恩,一步步来吧。先把原本的国土先抢过来,贝|尔加湖作用可大呢。这次贝|尔加湖整片都要收回来,依我看最好把附近的地都让沙俄割一部分出来。我看沙俄要撕毁尼布楚条约心里都宛如刀割,更别说要割地还要赔款了,想想就快哉。”关榕祺心里十分痛快,只要是中华民族的子女都不会不知道,大清不过是两百多年,大清便签下了不少割地赔款的条约,流失了多少的国土啊!
四百多万的国土,看着地图上标注的如此清晰,那触目心惊的数字。不完全统计,这两百多年内,大大小小签订过将近三千条不平等条约。说真的,只要是中华子女都应该为这段厉害而感到蒙羞。
现在也是时候该好好整顿大清上上下下了,只要这次的割地赔款协议商议好,胤礽的民望肯定会彻底提升,只要等到他成了皇帝更多的事情就顺理成章的开始了。
在石勒喀这次的战役,一定会被历史所记录下来,这是大清这几十年来打得最痛快的一次战役了,五日内便让沙俄投降,开始商议议和之事。想想都觉得爽快和愉悦,这几年来,一直战事不断,只可惜赢得如此妙哉的,怕是石勒喀这一场战役了。
沙俄代表官员跟胤礽磋商了整整七日都无法达成共识,原因无他,胤礽的条件不同了。胤礽提出尼布楚条约正是无效,重新签订条约,这次除了要归还原本的土地,还要求整条黑龙江都归大清所有权。
胤礽的条件开得不算漫天起价,但是怎么也让常宁跟福全皱了皱眉头。他们两人都十分清楚沙俄为何如此在意黑龙江,这里的物资以及地形环境都是十分好。沙俄怕是不那么轻易放手,只是他们都没有什么说太多。
杰书跟福全和常宁都不同,他直接揪住的胤礽问道:“好你个小子啊。这么大胆跟让沙俄放弃整个黑龙江,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啊!沙俄一直虎视眈眈,先是看准了贝|尔加湖那一片的地方,又是占据了黑龙江不少的土地。这事还很难说。”
“王爷此言差矣,沙俄不敢不同意。”胤礽胸有成足的看着杰书,杰书的想法他是明白,只是这一次沙俄绝对不敢不签,看看他们的武器,只要他们还借机说那么多,直接开火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不必说割地了,再敲诈他们一些黄金也不是什么难事。
“为何?”
“你瞧瞧这红衣大炮以及我军的枪支还是对准沙俄,沙俄就算想增派火绳枪来前方也没有什么作用。沙俄还在再次兴兵,他们来一个我们杀一个,来几万我军杀几万。势如破竹般长驱直下,沙俄纳入囊中也未尝不可。”胤礽眼神里充满着自信,他有信心,只要假以时日,大清必然能够让沙俄臣服他们脚下,让他们知晓什么才是强国。
杰书愣了愣说道:“你怎么就如此肯定大清能行呢?”
好傲慢的口气,想想大清多少年过去了,依旧跟沙俄拉扯不清。不止是沙俄,不少边界的国家都蠢蠢欲动,大清也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前几年国库一直空虚,这几年通过大力整顿八旗上上下下的蝗虫才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杰书不是没有想过再次见到更加辉煌的大清,只是他已经老了。这次过后,他就有意向康熙请辞了。他只想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战事他仍旧关注,只是他已经不适合再上战场了。这次,他已经知道他的身体能够承受到达了极限了。
“沙俄今年才开始平息内乱,如此快的兴兵,只是因为之前尝到了不少的甜头,想要再下一城。只是,他们没有料到大清的武器会比他们的武器要威力强大。王爷,落后就要挨打啊!”胤礽叹了一声气,看着沙俄的国土,心里的心思千回百转。大清总有一天会成为一方霸主,到时候那些曾经虎视眈眈的国家,他一定要他们尝尝大清武器是如何的强大。
沙俄的代表官员跟胤礽谈判了好长时间,最后还是同意了胤礽的条约。此条约定为黑龙江条约,除了归还尼布楚条约签订前属于大清的国土,还要画出整个黑龙江的流域都归大清所有。还有赔款五百万两黄金,此条约由满、汉、蒙、拉丁、英、法这六国语言翻译填写。
不少人都有些纳闷胤礽为何要翻译成六种不同的语言签订这份条约,为何要动用六种不同的文字撰写,胤礽并没有回答太多人。他这份条约要求签署人必须是彼得大帝,否则一切无效,还要加盖彼得大帝的印章以及按下手印。
沙俄的代表官员没有想到胤礽居然比其他几位将军还要了解沙俄国内的情况,他们快马加鞭的将这几份翻译妥当的条约呈上去。
常宁、福全以及杰书都已经有些明白,为什么胤礽总是如此淡定跟沙俄的代表官员商议,他一早就已经将沙俄了解得清清楚楚了,难怪他会如此心不在焉。其实胤礽并非真的心不在焉,他只不过要做做样子让那些沙俄的代表官员放松警惕。
这一战,大清的威名肯定会迅速打响,而且胤礽之所以同时要求翻译成英吉利语以及法兰西语,完全是想让英吉利以及法兰西感到惧怕。那五百万两黄金,以及足够让沙俄休养生息起码五年,这五年内沙俄绝不敢再犯。
关榕祺看着帐篷内那个笑得如此傻的胤礽,心里也是微微一笑,来了这里这么久总算是好好的大一了场仗,这一场仗真的很痛快。看着痛打落水狗般的沙俄,他心里只有痛快两个字,像是想把这几年的不高兴以及压抑情绪统统都留在这里。
“真爽快。这五百万两黄金,在我看来,皇阿玛绝对会投入建设边关防御以及武器装备之中,老关你有得忙了。”几十个大箱子,将士正在一一清点黄金,每个人的心里都是一阵的自豪以及满足,这一战让他们扬名立万,只要回京康熙绝对会嘉奖他们,一想到这里不少的将士都笑开花了。唯有站在一旁看清军清点黄金的沙俄官员是垂头丧气,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说,你能不能别总是老关老关的喊啊,现在跟你很熟啊!”关榕祺白了胤礽一眼,就不知胤礽哪里来得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取名,先是提纳兰恒泰起了个小恒的花名,再来就是图哈尔,叫什么小哈,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的花名。
“我们谁跟谁啊?”胤礽笑了笑,抱着关榕祺的腰,在他耳边轻轻地说道。
“你能不能不要总学我说话。”关榕祺有些后悔教会了胤礽说这么多后世的话语,看着他现在又是一副发情的模样,他的心里真的有些哭笑不得。胤礽真是给点阳光他就灿烂,也不知道他是学谁。
胤礽当然不会傻兮兮的告诉关榕祺,只有对着他的时候,他才会如此赖皮,死不要脸。平日里他可都是规规矩矩,一丁点都规矩都不会落下来。不过,这几年他看着大清一点一滴的开始变化,他偶尔还会想,当初他们兄弟争来争去,真的不知道有什么好争好枪。
只要想要当皇帝,不如替大清开辟河山,到时候谁要是能够抢下那篇地方,就直接让他们再那里画地为皇,这不是更妙哉。让那些白皮肤,金头发,身材魁梧的洋人对着他们俯首称臣,想想都觉得好笑以及高兴。
黑龙江条约很快就签订下来,大清签约当然不可能是大清而是胤礽,胤礽是大清这么多年来第一位定下来的太子,他的话语权不可小觑。
黑龙江条约的签订,让原本一直伺机而动的英吉利与法兰西都按下了蠢蠢欲动的心思,反而是专心跟大清好好往来,就担心像沙俄那边又是割地又是赔款,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英吉利跟法兰西看到沙俄这个前车之鉴,他们暂时也不敢有什么动作。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八章康熙与容若的往事
康熙听闻胤礽已经与沙俄签下了新的黑龙江条约,他不自觉的看着那本奏折发呆,他看着那一双已经开始泛着些许老化的手掌,心里却是那么的激动。大清在他手上三十多年,将近四十年了,他第一次感受到如此畅快。
这一次撕毁尼布楚条约,康熙心中却是很高兴,尤其是看着沙俄赔了金灿灿的黄金,更是一股无言的兴奋。他处处忍让,并非害怕战争,只是国库空虚,经不起任何的折腾。他真的没有想到那些武器居然能够让沙俄兵倒如山,看来下令加设海防以及武器的改造,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
洋人一直对大清虎视眈眈,康熙十分清楚。只是清楚又有何用呢?大清并非平日里看到的那般风光无限,满人统治天下,本来就有许多汉人反对,平息这些事究竟耗费了多少时日,他已经记不清楚了。而且蒙古那边一直都十分分散,隐约有不少部落对大清都不是表面上看的那样归顺臣服大清。
康熙这一年常常想起纳兰容若,那个曾经一直陪伴着他的少年。多少年过去了,他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容若一直都仍然在他的身旁不曾离开。他与容若自小就认识,除了因为容若经常入宫,他们时常见面以外,还是因为他的容貌以及才情引起他的注意力。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康熙抚摸着那几句诗词,他的眼睛忽然有些酸涩,他摸了摸他的心,他知道他伤心了。若是能够回到那个与容若初次相见之时,是不是一切都会不同呢?
纳兰容若天生脱俗,才华出众爱自由,官途平顺,真的让不少的人都对他刮目相看。他不同于明珠,明珠做事圆滑,且十分懂得审时度势。他则不与明珠相似,他们总会因为意见不和而不欢而散。
不知道曾几何时开始,康熙开始慢慢地关注容若,留意容若。也就是那时候开始,他们有了更加多的接触。一开始他们彼此都没有什么关联,只是偶尔会在诗词歌赋上探讨以及聊着各式各样的事。久而久之,他们开始对着彼此互相倾诉心中的烦心事,那时候的他们是多年的年少气盛,多么的纯白如纸。
康熙不其然的想起了那个翩翩的贵公子容若,他为何就失去容若这一个人生知己,以及心中所爱呢?是的,康熙喜欢纳兰容若,知道这件事的人只有孝庄以及容若,还有那个已经跟着他许多年的梁九功。
当时孝庄知道了康熙与容若的事情,对着康熙生了很大的火气,一直都在不停地说着如此如此,只是康熙十分固执。他的性格某些地方与顺治如出一辙,若是爱就是爱,恨就是恨,爱憎分明。尽管孝庄再如何的不喜,当时容若是明珠的儿子,她也不可能对他如何。
起初一切都很好,康熙与容若的相处与平日无恙,只是当容若娶亲,而他纳了新人,一切都开始不同了。再多的信任以及喜爱,都会随着万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他们也回不到那个时候了,开始争吵以及冷战。
容若的身体本来就不好,久而久之因忧思过度,身体开始每况愈下。刚开始康熙还不清楚容若的身体究竟到了什么样的差,只是等到他知晓的时候,容若已经是药石无灵了。
那一字一句的诗词,世人皆以为容若是对妻而抒发,又岂会知道他是对着康熙有感而发。一个个美名掩盖住了他的许多真实想法,世人都以为他对妻子感情深厚,又怎么会知道其实两人相近如宾,与那些貌合神离的夫妇一模一样。
康熙想,也许是疟疾过后,他的身体大不如前了,才会一次次的想起那个曾经埋藏在心底最深的人。那一段往事,是他这一辈子最无法放下。那一纸离世的书函,他一直到藏着,用明黄色的盒子装着,偶尔看着那个盒子他都会发呆很长一段时间。
“容若,你可知朕依然很挂念你呢?”康熙喃喃自语的说道。是啊,他一直都在挂念着那个少年,那个三十出头就离开人世的容若。
“咳咳咳咳。”
梁九功执起挂在一旁的明黄色刺绣着龙图腾的披肩,轻轻地盖在了康熙的身上,说道:“皇上夜深了,该歇息了。”
“恩。那就就寝吧。”康熙轻轻扯了扯嘴角,很快他又恢复了往常的模样。梁九功知道,此刻的康熙心里并不好受,但是他也不会多嘴说什么。多说多错,少说少错。而且纳兰容若一直都是康熙心中的禁忌,他才不会傻乎乎的提着这事。
而另一边,胤礽披着厚重的暖和的皮毛,站在了帐篷外面,看着天上的星辰。他的心里更是充满了信心以及决心,他希望能够再做多些,再让大清辉煌一些。他知道很快,属于他的时代就要来临了,他也知道康熙的身体自从疟疾过后就每况愈下,他心中虽然叹息过,但是他并没有办法挽回日渐衰弱的康熙。他只是个重生回到这里的太子,他不是神,他只是个平凡而有野心的太子。
“每次想起当年跟你见面的时候,都有种仿佛昨日的画面。”胤礽淡淡地笑着,看着那雪花慢慢地飘落,他伸手接了一片,随即便融化在他的手掌心中。
“是吗?”关榕祺亦学着胤礽摊开手心,接了一片雪花,说:“只是,今日才是值得我们纪念的时刻。为了胜利而纪念,为了许多年努力终于有了成绩而纪念,为了当日的合作而纪念。”
“这么快已经过去了如此多年月,你我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我们了。”胤礽不知道为何有感而发,他的心境已经老去了,看待很多事物雄心依旧,只是却不同以往如斯年岁的想法。
关榕祺看了看胤礽,目光又移到前方:“有时候人总会被许多事情所困住,随着年纪慢慢地长大,回过头来才发现,早已经非吴下阿蒙了。我们都早已经不是当日认识彼此,互相试探的胤礽以及关榕祺了。”
“确实。只是我从未曾想过有朝一日与你并肩站在战场上!”胤礽感叹道,他是真的没有想过与关榕祺有朝一日真的站在一起,并肩作战,一同对抗外地,坑着外地割地赔款。
“不来就没有办法亲眼看着你如何坑沙俄,如何一步步让他们割地赔款,真是快哉快哉!回到了三百年前,成为了世子,认识了你,一切都宛如梦境。只不过,这次上了战场之后,我才发现我更应该好好努力做出一番事业。”关榕祺知道胤礽心中所想绝对不会跟他有太多的偏差,果不其然,他马上听到了胤礽的豪言壮志。
“总有一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知道大清是一方霸主。也总有一天,他们会知道曾经觊觎大清是一件多么让他们可怕的事。载入史册的不只是你,也不只是我,还有千千万万的大事都会流芳百世。总有一日,他国都会尊重大清。”胤礽想得真的不如关榕祺想得那么多,越是了解其他的国家,越是觉得大清应该是进步的时候。
正如关榕祺总是挂在嘴边的那句,落后就要挨打。确实,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片土地上承载了多少个朝代,多少个将士的血汗凝聚起来的大清,即使大清真的日后会推翻,那也绝对不能是洋人。
将士们满怀着笑脸,整装待发,准备班师回朝了。而留在边关继续镇守的将士一早就已经学会了使用那些武器,尽管红衣大炮还是运回京城,但是留下来的武器以及弹药绝对已经能够镇压沙俄很长一段时间。经过这一次,沙俄一定不敢再轻易进犯。
常宁、福全以及杰书三人都是神清气爽的在中间骑着马,在聊着这几日的开怀之事。他们知道,接下来才是更加重要的事。这一次的战争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除了是武器还是将士们的英勇。回到京城势必要严加训练战士,以及加紧打造武器和边关的防御。
回到京城之后,康熙便打开大赏将士。不是加官进爵,就是提高月俸。而从沙俄那得到的黄金,都一一开始投入到了边关防御、武器打造以及将士的训练之中。国库暂时也是有了些盈余。
就在此时,胤礽又开始向康熙进言。本来不少的人都以为他这一次又打算开始建议军队以及边关的事情,只是不少人都猜错了。他这一次进言是关于经商的改革,这几年他已经累积了不少从商的经验。
士农工商,不少的人还是对经商持着鄙视的态度。只是,经商取得的巨大利润,不少的人还是忽视了。而胤禟跟胤礽的想法如出一辙,他一直到胤礽的想法之后,就不由自主的感叹,原来还有人跟他的想法一样。
胤禟对皇位以及王爷身份并不感兴趣,真正让他感兴趣是成为大清的第一皇商。对着黄白之物,他有着不同于平常人的执着,他也不知道他为何这么执着这些。只是,他天生对这些就十分感兴趣,而且每每看到那些黄白之物他就忍不住想着他以后也要赚尽天下贵族的钱财。
胤禟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胤礽改革的人,他天生就热爱这些黄白之物,不管宜妃如何的说他也好,他就是爱。而跟着关系极其好的胤,第一时间就站出来一同支持胤礽。这是让不少的人都想不明白,本来以为会有不少阿哥联合起来反对胤礽,没有想到胤礽呈上奏折不到一天就有两位阿哥主动支持。
随后,胤祉、胤禛、胤祺、胤祐以及胤禩都站出来支持胤礽的奏折,而胤褆虽然一直都持着反对的意见,但是奈何如此多的阿哥抱团的支持胤礽,让他有些里外不是人。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五十九章
第五十九章大清第一皇商
胤禟这几天心情一直都很愉悦,总算能够光明正大的经商了。他对着黄白之物一直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执着之感,不知道为何,他浑身都充满了干劲。
康熙看到胤礽呈上的奏章,他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静静地在思考胤礽所说的话是否真的可行。看着雄心勃勃的胤禟,还有呈上奏章之后胤礽的闲适,他找个别的有些怀疑这份奏章是不是胤禟所说,胤礽代笔。
关榕祺稍微不解胤礽为何一回来就跟康熙提经商的改革之事,自古到清朝,士农工商的地位一直都不曾改变过。胤礽这一份奏章无疑是在挑衅皇权势力,若是士农工商的地位慢慢地改变,那么这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
就在关榕祺以为,胤礽见康熙无动于衷便对此事不管,只是他想错了。胤礽隔了几日便再次呈上了奏章,这一次仍旧是大力度的讲述着经商会为大清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
身在养蜂夹道的胤褆知道了胤礽的奏章,只是哈哈大笑,康熙是不会同意胤礽的改革。他的心中充满了信心,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心中隐隐有些幸灾乐祸。他已经留在养蜂夹道了,要是胤礽也来到这里与他作伴,相信肯定是一件喜事。
胤禟来来回回的在自己的寝室走动着,他十分支持并且赞同胤礽的奏章,只是经商要真的壮大起来,谈何容易呢?胤禟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暗中在京城开了一家专门卖字画的店铺,他心里很清楚经商所带来的利润,他心里满满都是一股满足感。
“还不知道二哥这次想做什么呢?”胤祉喃喃自语的说道。他一直都以为胤礽不会再这些紧要关头之际,上奏如此震惊朝堂的奏章。
康熙一直都没有说支持,也没有说反对,他反而开始观察起朝中大臣的反应,还有他那几个一直不吭声的阿哥。说起来,胤礽一点都没有惊讶康熙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说那代表答应的机会很高。
说起来,康熙一直都是如此,先什么都不表态,让底下的大臣猜度他的心思,更想看看他们这一群阿哥到底打算怎么样做。胤礽只觉得,康熙考虑的时间越长,对他则越有利。打造大清第一皇商,这个任务绝对会交由胤禟处理,胤禟一直对黄白之物有着强烈的执着感。
第18节
恋耽美
第18节
不少的八旗子弟都被调派到了边境的军队之中,不吃一段时间的苦是不可能,而且那些闲逸的子弟,要不就是勒令留在家中念书,就是派去研究如何让农作物收成更加多。也就是胤禛才能想到这么多奇奇怪怪的惩罚,胤禩也没有任由胤禛做决定,他也提议派些人跟着工匠学习,到时候缺人的时候这些人就派上用场了。
“这是要跟皇阿玛说,要是皇阿玛同意就行。”胤禛不知道康熙的意思如何,黄河治水多年一直都不见成效,恐怕他一早就有心事整顿那边的官员,只是京城的事多,再加上边关一直报急才没有处理。
康熙听了胤禛与胤禩的话,沉默了一阵子,他说道:“黄河之事并非你们两人想得那么简单,看你们的样子是之前已经找过胤礽了,是他让你们来找朕的吧!”
“皇阿玛圣明。”胤禛跟胤禩异口同声的说道。
“黄河之事盘根交错,并非你们想整顿八旗那么简单。”康熙严肃的说道:“八旗的事你们之所以那么顺利的让那些人轻易听你们的话,除了有朕在一旁协助,胤礽也是暗中帮了你们不少。”
胤禩心里是有些吃惊,他一直以为是康熙在旁协助,却没有想过胤礽也在一旁推波助澜的帮助他们处理。而胤禛是一早就有感知胤礽不会袖手旁观,所以听到康熙的话他并不吃惊。整顿八旗之事,胤礽自从出征噶尔丹回京之后就一直想,胤禛偶尔几次也听过他提过,所以胤禛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最后康熙还是同意了胤禛跟胤禩去黄河治水,顺道打击那些贪官污吏,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会如此放心他们两人去,只是派了几位官员一同前往。
胤礽虽然不知道胤禛与胤禩是如何说服康熙的,但是黄河之行凶险万分。他也□乏术,沙俄已经开始集结军队向大清边境开始驻兵。这个消息不出三日就会传到京城,他届时大概要全力处理,实在没有办法抽身管他们两人了。
“一路小心。若是有事千万别急进。”
“二哥,胤禛知道了,一切都会小心。”
“太子哥哥,谢谢。”
胤禛胤禩连同几位官员离京十分低调,他们是去查实黄河之事,而不是去享乐。若是大张旗鼓的出发,那些地方官员肯定会一早有所准备,相反现在这样秘密探访,肯定能够挖到不少的消息。
关榕祺一早就开始部署了,这次他也想跟着出征,他也看看瞧瞧那些武器在战场上究竟运用得如何。若是这一战打好,尼布楚条约将会正式撕毁。
胤礽不知道为什么关榕祺这么执着贝|加尔湖的主权,但是贝|加尔湖原本就是大清的国土。如果能在这个机会能够顺利收复贝|加尔湖,那么肯定能够重挫沙俄,已经震摄海外,大清的能力究竟如何。
沙俄在边关集结兵力的消息传来了京城,让原本有些混乱的京城陷入了一阵子的沉默。不少的大臣都有了各自的分歧,也是这个时候关榕祺、福全、常宁、杰书以及胤礽联合向康熙提交了请战的奏折。
沙俄已经不是一次半次入侵大清国土,之前那尼布楚条约完成是应该撕毁。原本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是打算以和为贵,岂知沙俄屡屡入犯,不该再继续忍让着,相反应该借此机会体现大清泱泱大国以及武器的威力。
康熙考虑了很久,最终还是同意了出征,灭灭沙俄的威风。有封了杰书、常宁以及福全为将军,命杰书照看好三军粮草不容有失,而常宁跟福全分别带队,胤礽以及胤祐为辅,关榕祺跟图哈尔也被派上了随军负责武器保管。
这次康熙派的兵马并不多,很多人都还在疑惑之际,红衣大炮的打造完毕,无疑是为这一次战争提高了威力。红衣大炮这个名字是康熙亲自赐名,他希冀这大炮能够旗开得胜,助大清一举大胜沙俄。
尼布楚条约,康熙不打算按照上面的条约规定,既然沙俄要与大清开战,那就一站到底,看看谁才是这片土地上的霸主。
康熙病了这一场,身体虽然仍然很虚弱,但是他的精神一点都不差。他知道,这一场病痛没有办法打倒他,这一场战争也会随着那一批批新型武器的登场而使得整个战局都不同。
事实上,当那一批批武器开始运往战场的时候,整个大清都有些震惊。没有想到会有如此多的火绳枪,而且比起洋人的火绳枪还要更加精良,而且不少将士都配备了火铳,还有些配备了新型的炸药,是大家前所未见的。
再加上运往边关的红衣大炮,看得大家是目瞪口呆,而且隐约之中都透露着一股兴奋感。而那些一早就被严格训练的将士,更是精神饱满,就等着与沙俄的大军一战。
胤禛跟胤禩在黄河也是听闻了出征之事,他们更是抓紧时间好好的寻找证据。他们可不能拖后腿,他们就不信无法揪出中饱私囊的那群地方官。黄河泛滥,民不聊生,但是也不至于那么多的难民涌入京城。那些地方官既不赈灾,反而鼓动那些商人囤积大米。他们两人看着可是十分气愤之余,又带着些许的无可奈何。
胤礽跟关榕祺对这一战都充满了信心,就等着大胜沙俄。而且他们掌握了不少沙俄的事,这一战主要是想再次谈条约,他们就让他们不得不割地赔款。大清不是胆小不想与沙俄来战,只是征战会让国库空虚,而且也会让周边的平民百姓受苦受难。
这一战,他们势在必得。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六章不识好人心
胤礽跟着关榕祺一同出征,这也是这么多年来他们两人一同如此明目张胆地做事,之前两人总是在暗处一直躲躲藏藏的做事。这次他们一同出征,都有一个共同的希冀,那就是让沙俄知道大清的本事。
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现在还看不出有什么问题,只不过假以时日,大清以及后世肯定会不止一次有悔意,这么好的贝|尔加湖居然拱手相让。贝|尔加湖之所以是关榕祺的心结,说来还是由于他读大学的时候,不少的人提起这个贝|尔加湖。
而且后来关榕祺也亲身去过那一片土地,感受着那里的非同一般,那片土地让他有着一股清切明净的感觉,而且那里的物资得天独厚,让人流连忘返。不管是美食还是那里的环境,都让他有一种本该如此的情感。
也许就是有很多错综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现在关榕祺一提到贝|尔加湖,心里满满都是思念。是思念曾经的那与他久远的生活,是思念那值得让他惦记的人和事,尽管他是既来之则安之的人,但是他还是有种念家的感情。
关榕祺来到大清已经将近二十年了,这二十年他学到了很多之前没有学到的事,他也明白了很多道理。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弱肉强食的世界,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是由胜者而编写。曾经他会嗤笑,现在却只是微微地淡笑,历史将为他与胤礽改写。他不知道未来是不是会记载着察尔祜伦的一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绝对改变了大清同时也改变了世界,用着他后世学了十多年的知识。
“怎么样,第一次出征?”常宁跟关榕祺的关系不错,所以才会刻意的走过来询问。
关榕祺笑了笑说:“起码比当时同吃同住的那段日子好。”
“哈哈,你这小子……”常宁也忍不住发笑,那一段日子真的让他学了不少的东西。一直以来他以为自己已经经历了很多,但是那段在监督武器制造的日子,却让他真正的明白了什么叫做百炼成钢。
常宁看着身后那一箱箱的弹药,士兵手中那一支支的火绳枪以及手枪,他的心里是一阵的满足已经兴奋。那些都是他们努力的心血,为了能够更好发挥那些武器的威力,他们做了多少试验。花了多少个晚上一直在试验,他记不清楚了。
除了那火绳枪、手枪以及弹药之外,胤礽也提议到了不少的军刀。何谓军刀?那军刀比现在的剑要锋利,而且还有短而精细。每位将士都配了一把,平日里就放在靴子内。可以将军刀用作近身搏斗,也可以安在火绳枪前头,即可以减少弹药,也可以做到杀敌的作用。
提起这个军刀,关榕祺的心里还是稍微有些吃惊,毕竟他没有告诉过他,其实那些枪支前面还可以安放刺刀,没有想到他却一下子想到,并且让所有的将士都配备了一把。看着这一支队伍,武器以及将士都是信心满满。其中有三万是精兵,自从他们开始部署强化武器以及边关防御就一直开始秘密训练,现在那三万都是一等一的好兵。只要战争一打响,那三万的精兵绝对能发挥非一般的作用。
“皇叔,又来欺负人呢?”胤礽笑了笑跟着福全以及杰书一同走了过来,他也没有想过关榕祺跟常宁自从一起管理了工部武器的事之后,两人就如同忘年之交一般,基本上是无话不说。
常宁不恼胤礽,反而说道:“你们看看,评评理,我跟察尔祜伦只不过是开开玩笑而已,哪里有欺负人呢?依我看,你是恼羞成怒吧!”
“哪有。”胤礽虽然绷着脸蛋,但是心里还是乐得不着边际。
杰书拍了拍胤礽的肩膀说:“胤礽啊,你就不要跟常宁一般见识了。你们啊,都不是孩子了。在将士们面前打打闹闹可不好。”
福全笑了一笑,摸了摸他下巴的胡子说:“恩。你们三个都不是孩子了,要为将士树立好的样貌。玩笑偶尔开开就好,别让自己的威信当然全无了,以后这三军还有谁听令于你们?”
“额……”关榕祺心里不知道为何觉得好无语,他总是躺着也中枪啊。明明不关他事啊,现在又跟他扯上关系,这是哪样闹哪样啊。他忍不住瞪了胤礽一眼,都是胤礽惹的祸,若不是胤礽跟常宁互相调戏,他还能被说不成?
而常宁跟胤礽都摸了摸自己的脸蛋,眼睛四周张望,一句话也没有说。常宁心里满满都是丢人两个字,现在不比之前在京城那段时间,他心野惯了,真的有些不习惯。而胤礽却跟常宁心思相反,他只想着高兴,偶尔这样调剂一下心情,真的心情舒畅,也少了压抑的感觉。
五人都没有再说话了,他们整装休息,彼此都没有说话,他们心里都只想着,如何才能更好的先拔头筹,赢下与沙俄开战的第一场战争。马上就临近黑龙江了,不少的将士都感受到了一股寒冷之意。
好在大清带足够了粮草以及不少御寒的衣物,将士还是逐渐适应了这种气候。确实,与京城相比,这里的昼夜温差确实很大,而且天气也十分的寒冷。
胤礽心里有了很多的感触,那一边就是沙俄的国土了。泾渭分明,只是很快大清的国土将不止是如此的版图,他相信这一场战争之后,大清就能够再次与沙俄谈判了。这次的谈判绝对不会如上两次那般,都被沙俄牵着鼻子走,他们手中应该很明确的掌握住了主权。
先出手的是挑衅者,他们只不过是以牙还牙罢了。站在哪一方,他们都有依据可言。他们已经非吴下阿蒙了,当年那些历历在目。不少边关将士,对这次的征战,心里满满都是激动,以及视死如归。在边关这么多年,屡次遭到沙俄的进犯,他们一句话都不敢说,他们不是没有试图还击。只是,他们还击之后,换来了沙俄多方的诸如此类说大清挑衅的话语。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沙俄一直都拿着各种的事开始说,不是说大清不按照条约,就是说大清总是挑衅沙俄,也总说大清喜欢在边关弄些乱七八糟的事,再不然就拿两国商人交易的事来说。一次两次倒是觉得没有多大的事,只不过时间一久,矛盾就油然而生了。
“沙俄果然总是搞这么多的动静,一直以来都想借机生事。”常宁听了那些边关将士的话,心里更是期待与沙俄的一战,相信这一战过后,沙俄就只是谁强谁弱。
“皇叔何必如此生气呢?”胤礽笑了笑,嘴里说道:“骄兵必败。沙俄看不起我们清军,那就让我们大获全胜,让他们瞧瞧究竟是谁看不起谁。”
“说得好。”福全盯着沙俄集结军队的那个地方,他的热血沸腾,浑身上下都是满满的战意。这一战,他等得太久太久了。尼布楚条约,他一直都不同意,只是大清国库空虚,那时候确实不再合适开战,只是现在却不同了。沙俄只要成了战败国,条件还不是由着他们大清开?
沙俄与大清的战争正式敲响了。
沙俄的士兵将领都没有想到,清军的战士每人一把火绳枪,而且看得出来他们是一早就已经训练妥当,谈不上百发百中,但是也是十发五六中。不到一个时辰,沙俄的将士再次退守了。
此时沙俄已经损失了将近一万名将士了,而大清只损失了二三十人,如此庞大的比例,让沙俄的将军很是吃惊,他马上命人火速将军情上报。而福全、杰书以及常宁,三人都是一番惊叹,这些武器真的打造得是时候啊!从威力以及将士的伤亡程度上看,这些武器确实让他们如虎添翼。
隔日的战事,更是让沙俄一败涂地。无他,大清的红衣大炮让他们的士兵将领心生怯意。沙俄并非没有大炮,只是都不如大清的红衣大炮那般威力强大。沙俄的三尊大炮都不及大清的一尊红衣大炮,再加上清军手中的手雷以及火绳枪,简直是让沙俄惨败。
战事仅仅开始三日,沙俄就不得不投降停战了。
大清的这一战如此凶猛,让京城的百官都目瞪口呆,他们没有料想到,不过是短短三日,大清便让沙俄投降停战了。沙俄立即派代表官员前去与胤礽商讨议和之事,本来沙俄有意直接与康熙商谈,只是康熙直接将这件事交由了胤礽。
胤礽提出的条件很简单,沙俄与大清的分界线要重新划定,而且要求沙俄赔偿。沙俄的代表官员听到这里,立刻就不同意。只是胤礽的态度很坚决,若是没有诚意,此次就不必再商议,直接武力解决事情。
当初签订尼布楚条约的时候,沙俄也是曾经如此提议过,只是当时朝中的官员拒绝了,那时候的大清没有办法动用那么多的人力以及钱财与沙俄一战,只是现在不同了。
胤礽提出划分沙俄以及大清国土应该按照签订条约之前,大清不允许国土的分化,而且要求沙俄赔偿三百万两黄金。国土的分界并非沙俄最在意,沙俄在意的是赔偿款。胤礽并不着急,拖着这事,着急的是沙俄而非大清,他们还耗得起这一丁点时间。
“不识好人心。”
关榕祺暗暗地朝着沙俄那边看,他知道胤礽并不着急,而且等沙俄想要同意的时候,胤礽肯定会再提要求,只是他不知道胤礽是想要土地还是黄金。不管如何,大清总会得到不少的好处,这一战他们打得一定都不亏。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七章沙俄割地赔款
沙俄的代表官员与胤礽第一次议和失败,胤礽却丝毫都不担心,他知道沙俄不答应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只是他也没有想过按照他刚刚说的那般,他想要的是让沙俄割地赔款。之前那尼布楚条约可是看得他十分不高兴。
沙俄一直都想夸张自己的领土,先是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开始,便一直对大清的国土虎视眈眈。正如关榕祺说的话,只要有一就有二,签下了尼布楚条约绝对是对大清有损无益,只要还有下一次,那么还是会签下各种不平等的条约,霸占大清的国土。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除了割让了贝|尔加湖以后,还有乌第河、阿杨等地区。这些地方胤礽除了要一一收回之外,他不打算让沙俄有太多喘息的机会,只要给他机会,他日他必定带兵将再次兵临沙俄国界。
“你打算这次让沙俄割地吗?”关榕祺笑了笑问道。
胤礽静了静的想了一会儿说:“暂时不,总有一天清军还会与沙俄再次交锋,沙俄的气焰太甚。只是现在仍然不宜与沙俄撕破嘴脸,狗急跳墙,估计要求再过分,沙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恩,一步步来吧。先把原本的国土先抢过来,贝|尔加湖作用可大呢。这次贝|尔加湖整片都要收回来,依我看最好把附近的地都让沙俄割一部分出来。我看沙俄要撕毁尼布楚条约心里都宛如刀割,更别说要割地还要赔款了,想想就快哉。”关榕祺心里十分痛快,只要是中华民族的子女都不会不知道,大清不过是两百多年,大清便签下了不少割地赔款的条约,流失了多少的国土啊!
四百多万的国土,看着地图上标注的如此清晰,那触目心惊的数字。不完全统计,这两百多年内,大大小小签订过将近三千条不平等条约。说真的,只要是中华子女都应该为这段厉害而感到蒙羞。
现在也是时候该好好整顿大清上上下下了,只要这次的割地赔款协议商议好,胤礽的民望肯定会彻底提升,只要等到他成了皇帝更多的事情就顺理成章的开始了。
在石勒喀这次的战役,一定会被历史所记录下来,这是大清这几十年来打得最痛快的一次战役了,五日内便让沙俄投降,开始商议议和之事。想想都觉得爽快和愉悦,这几年来,一直战事不断,只可惜赢得如此妙哉的,怕是石勒喀这一场战役了。
沙俄代表官员跟胤礽磋商了整整七日都无法达成共识,原因无他,胤礽的条件不同了。胤礽提出尼布楚条约正是无效,重新签订条约,这次除了要归还原本的土地,还要求整条黑龙江都归大清所有权。
胤礽的条件开得不算漫天起价,但是怎么也让常宁跟福全皱了皱眉头。他们两人都十分清楚沙俄为何如此在意黑龙江,这里的物资以及地形环境都是十分好。沙俄怕是不那么轻易放手,只是他们都没有什么说太多。
杰书跟福全和常宁都不同,他直接揪住的胤礽问道:“好你个小子啊。这么大胆跟让沙俄放弃整个黑龙江,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啊!沙俄一直虎视眈眈,先是看准了贝|尔加湖那一片的地方,又是占据了黑龙江不少的土地。这事还很难说。”
“王爷此言差矣,沙俄不敢不同意。”胤礽胸有成足的看着杰书,杰书的想法他是明白,只是这一次沙俄绝对不敢不签,看看他们的武器,只要他们还借机说那么多,直接开火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不必说割地了,再敲诈他们一些黄金也不是什么难事。
“为何?”
“你瞧瞧这红衣大炮以及我军的枪支还是对准沙俄,沙俄就算想增派火绳枪来前方也没有什么作用。沙俄还在再次兴兵,他们来一个我们杀一个,来几万我军杀几万。势如破竹般长驱直下,沙俄纳入囊中也未尝不可。”胤礽眼神里充满着自信,他有信心,只要假以时日,大清必然能够让沙俄臣服他们脚下,让他们知晓什么才是强国。
杰书愣了愣说道:“你怎么就如此肯定大清能行呢?”
好傲慢的口气,想想大清多少年过去了,依旧跟沙俄拉扯不清。不止是沙俄,不少边界的国家都蠢蠢欲动,大清也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前几年国库一直空虚,这几年通过大力整顿八旗上上下下的蝗虫才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杰书不是没有想过再次见到更加辉煌的大清,只是他已经老了。这次过后,他就有意向康熙请辞了。他只想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战事他仍旧关注,只是他已经不适合再上战场了。这次,他已经知道他的身体能够承受到达了极限了。
“沙俄今年才开始平息内乱,如此快的兴兵,只是因为之前尝到了不少的甜头,想要再下一城。只是,他们没有料到大清的武器会比他们的武器要威力强大。王爷,落后就要挨打啊!”胤礽叹了一声气,看着沙俄的国土,心里的心思千回百转。大清总有一天会成为一方霸主,到时候那些曾经虎视眈眈的国家,他一定要他们尝尝大清武器是如何的强大。
沙俄的代表官员跟胤礽谈判了好长时间,最后还是同意了胤礽的条约。此条约定为黑龙江条约,除了归还尼布楚条约签订前属于大清的国土,还要画出整个黑龙江的流域都归大清所有。还有赔款五百万两黄金,此条约由满、汉、蒙、拉丁、英、法这六国语言翻译填写。
不少人都有些纳闷胤礽为何要翻译成六种不同的语言签订这份条约,为何要动用六种不同的文字撰写,胤礽并没有回答太多人。他这份条约要求签署人必须是彼得大帝,否则一切无效,还要加盖彼得大帝的印章以及按下手印。
沙俄的代表官员没有想到胤礽居然比其他几位将军还要了解沙俄国内的情况,他们快马加鞭的将这几份翻译妥当的条约呈上去。
常宁、福全以及杰书都已经有些明白,为什么胤礽总是如此淡定跟沙俄的代表官员商议,他一早就已经将沙俄了解得清清楚楚了,难怪他会如此心不在焉。其实胤礽并非真的心不在焉,他只不过要做做样子让那些沙俄的代表官员放松警惕。
这一战,大清的威名肯定会迅速打响,而且胤礽之所以同时要求翻译成英吉利语以及法兰西语,完全是想让英吉利以及法兰西感到惧怕。那五百万两黄金,以及足够让沙俄休养生息起码五年,这五年内沙俄绝不敢再犯。
关榕祺看着帐篷内那个笑得如此傻的胤礽,心里也是微微一笑,来了这里这么久总算是好好的大一了场仗,这一场仗真的很痛快。看着痛打落水狗般的沙俄,他心里只有痛快两个字,像是想把这几年的不高兴以及压抑情绪统统都留在这里。
“真爽快。这五百万两黄金,在我看来,皇阿玛绝对会投入建设边关防御以及武器装备之中,老关你有得忙了。”几十个大箱子,将士正在一一清点黄金,每个人的心里都是一阵的自豪以及满足,这一战让他们扬名立万,只要回京康熙绝对会嘉奖他们,一想到这里不少的将士都笑开花了。唯有站在一旁看清军清点黄金的沙俄官员是垂头丧气,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说,你能不能别总是老关老关的喊啊,现在跟你很熟啊!”关榕祺白了胤礽一眼,就不知胤礽哪里来得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取名,先是提纳兰恒泰起了个小恒的花名,再来就是图哈尔,叫什么小哈,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的花名。
“我们谁跟谁啊?”胤礽笑了笑,抱着关榕祺的腰,在他耳边轻轻地说道。
“你能不能不要总学我说话。”关榕祺有些后悔教会了胤礽说这么多后世的话语,看着他现在又是一副发情的模样,他的心里真的有些哭笑不得。胤礽真是给点阳光他就灿烂,也不知道他是学谁。
胤礽当然不会傻兮兮的告诉关榕祺,只有对着他的时候,他才会如此赖皮,死不要脸。平日里他可都是规规矩矩,一丁点都规矩都不会落下来。不过,这几年他看着大清一点一滴的开始变化,他偶尔还会想,当初他们兄弟争来争去,真的不知道有什么好争好枪。
只要想要当皇帝,不如替大清开辟河山,到时候谁要是能够抢下那篇地方,就直接让他们再那里画地为皇,这不是更妙哉。让那些白皮肤,金头发,身材魁梧的洋人对着他们俯首称臣,想想都觉得好笑以及高兴。
黑龙江条约很快就签订下来,大清签约当然不可能是大清而是胤礽,胤礽是大清这么多年来第一位定下来的太子,他的话语权不可小觑。
黑龙江条约的签订,让原本一直伺机而动的英吉利与法兰西都按下了蠢蠢欲动的心思,反而是专心跟大清好好往来,就担心像沙俄那边又是割地又是赔款,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英吉利跟法兰西看到沙俄这个前车之鉴,他们暂时也不敢有什么动作。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八章康熙与容若的往事
康熙听闻胤礽已经与沙俄签下了新的黑龙江条约,他不自觉的看着那本奏折发呆,他看着那一双已经开始泛着些许老化的手掌,心里却是那么的激动。大清在他手上三十多年,将近四十年了,他第一次感受到如此畅快。
这一次撕毁尼布楚条约,康熙心中却是很高兴,尤其是看着沙俄赔了金灿灿的黄金,更是一股无言的兴奋。他处处忍让,并非害怕战争,只是国库空虚,经不起任何的折腾。他真的没有想到那些武器居然能够让沙俄兵倒如山,看来下令加设海防以及武器的改造,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
洋人一直对大清虎视眈眈,康熙十分清楚。只是清楚又有何用呢?大清并非平日里看到的那般风光无限,满人统治天下,本来就有许多汉人反对,平息这些事究竟耗费了多少时日,他已经记不清楚了。而且蒙古那边一直都十分分散,隐约有不少部落对大清都不是表面上看的那样归顺臣服大清。
康熙这一年常常想起纳兰容若,那个曾经一直陪伴着他的少年。多少年过去了,他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容若一直都仍然在他的身旁不曾离开。他与容若自小就认识,除了因为容若经常入宫,他们时常见面以外,还是因为他的容貌以及才情引起他的注意力。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康熙抚摸着那几句诗词,他的眼睛忽然有些酸涩,他摸了摸他的心,他知道他伤心了。若是能够回到那个与容若初次相见之时,是不是一切都会不同呢?
纳兰容若天生脱俗,才华出众爱自由,官途平顺,真的让不少的人都对他刮目相看。他不同于明珠,明珠做事圆滑,且十分懂得审时度势。他则不与明珠相似,他们总会因为意见不和而不欢而散。
不知道曾几何时开始,康熙开始慢慢地关注容若,留意容若。也就是那时候开始,他们有了更加多的接触。一开始他们彼此都没有什么关联,只是偶尔会在诗词歌赋上探讨以及聊着各式各样的事。久而久之,他们开始对着彼此互相倾诉心中的烦心事,那时候的他们是多年的年少气盛,多么的纯白如纸。
康熙不其然的想起了那个翩翩的贵公子容若,他为何就失去容若这一个人生知己,以及心中所爱呢?是的,康熙喜欢纳兰容若,知道这件事的人只有孝庄以及容若,还有那个已经跟着他许多年的梁九功。
当时孝庄知道了康熙与容若的事情,对着康熙生了很大的火气,一直都在不停地说着如此如此,只是康熙十分固执。他的性格某些地方与顺治如出一辙,若是爱就是爱,恨就是恨,爱憎分明。尽管孝庄再如何的不喜,当时容若是明珠的儿子,她也不可能对他如何。
起初一切都很好,康熙与容若的相处与平日无恙,只是当容若娶亲,而他纳了新人,一切都开始不同了。再多的信任以及喜爱,都会随着万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他们也回不到那个时候了,开始争吵以及冷战。
容若的身体本来就不好,久而久之因忧思过度,身体开始每况愈下。刚开始康熙还不清楚容若的身体究竟到了什么样的差,只是等到他知晓的时候,容若已经是药石无灵了。
那一字一句的诗词,世人皆以为容若是对妻而抒发,又岂会知道他是对着康熙有感而发。一个个美名掩盖住了他的许多真实想法,世人都以为他对妻子感情深厚,又怎么会知道其实两人相近如宾,与那些貌合神离的夫妇一模一样。
康熙想,也许是疟疾过后,他的身体大不如前了,才会一次次的想起那个曾经埋藏在心底最深的人。那一段往事,是他这一辈子最无法放下。那一纸离世的书函,他一直到藏着,用明黄色的盒子装着,偶尔看着那个盒子他都会发呆很长一段时间。
“容若,你可知朕依然很挂念你呢?”康熙喃喃自语的说道。是啊,他一直都在挂念着那个少年,那个三十出头就离开人世的容若。
“咳咳咳咳。”
梁九功执起挂在一旁的明黄色刺绣着龙图腾的披肩,轻轻地盖在了康熙的身上,说道:“皇上夜深了,该歇息了。”
“恩。那就就寝吧。”康熙轻轻扯了扯嘴角,很快他又恢复了往常的模样。梁九功知道,此刻的康熙心里并不好受,但是他也不会多嘴说什么。多说多错,少说少错。而且纳兰容若一直都是康熙心中的禁忌,他才不会傻乎乎的提着这事。
而另一边,胤礽披着厚重的暖和的皮毛,站在了帐篷外面,看着天上的星辰。他的心里更是充满了信心以及决心,他希望能够再做多些,再让大清辉煌一些。他知道很快,属于他的时代就要来临了,他也知道康熙的身体自从疟疾过后就每况愈下,他心中虽然叹息过,但是他并没有办法挽回日渐衰弱的康熙。他只是个重生回到这里的太子,他不是神,他只是个平凡而有野心的太子。
“每次想起当年跟你见面的时候,都有种仿佛昨日的画面。”胤礽淡淡地笑着,看着那雪花慢慢地飘落,他伸手接了一片,随即便融化在他的手掌心中。
“是吗?”关榕祺亦学着胤礽摊开手心,接了一片雪花,说:“只是,今日才是值得我们纪念的时刻。为了胜利而纪念,为了许多年努力终于有了成绩而纪念,为了当日的合作而纪念。”
“这么快已经过去了如此多年月,你我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我们了。”胤礽不知道为何有感而发,他的心境已经老去了,看待很多事物雄心依旧,只是却不同以往如斯年岁的想法。
关榕祺看了看胤礽,目光又移到前方:“有时候人总会被许多事情所困住,随着年纪慢慢地长大,回过头来才发现,早已经非吴下阿蒙了。我们都早已经不是当日认识彼此,互相试探的胤礽以及关榕祺了。”
“确实。只是我从未曾想过有朝一日与你并肩站在战场上!”胤礽感叹道,他是真的没有想过与关榕祺有朝一日真的站在一起,并肩作战,一同对抗外地,坑着外地割地赔款。
“不来就没有办法亲眼看着你如何坑沙俄,如何一步步让他们割地赔款,真是快哉快哉!回到了三百年前,成为了世子,认识了你,一切都宛如梦境。只不过,这次上了战场之后,我才发现我更应该好好努力做出一番事业。”关榕祺知道胤礽心中所想绝对不会跟他有太多的偏差,果不其然,他马上听到了胤礽的豪言壮志。
“总有一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知道大清是一方霸主。也总有一天,他们会知道曾经觊觎大清是一件多么让他们可怕的事。载入史册的不只是你,也不只是我,还有千千万万的大事都会流芳百世。总有一日,他国都会尊重大清。”胤礽想得真的不如关榕祺想得那么多,越是了解其他的国家,越是觉得大清应该是进步的时候。
正如关榕祺总是挂在嘴边的那句,落后就要挨打。确实,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片土地上承载了多少个朝代,多少个将士的血汗凝聚起来的大清,即使大清真的日后会推翻,那也绝对不能是洋人。
将士们满怀着笑脸,整装待发,准备班师回朝了。而留在边关继续镇守的将士一早就已经学会了使用那些武器,尽管红衣大炮还是运回京城,但是留下来的武器以及弹药绝对已经能够镇压沙俄很长一段时间。经过这一次,沙俄一定不敢再轻易进犯。
常宁、福全以及杰书三人都是神清气爽的在中间骑着马,在聊着这几日的开怀之事。他们知道,接下来才是更加重要的事。这一次的战争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除了是武器还是将士们的英勇。回到京城势必要严加训练战士,以及加紧打造武器和边关的防御。
回到京城之后,康熙便打开大赏将士。不是加官进爵,就是提高月俸。而从沙俄那得到的黄金,都一一开始投入到了边关防御、武器打造以及将士的训练之中。国库暂时也是有了些盈余。
就在此时,胤礽又开始向康熙进言。本来不少的人都以为他这一次又打算开始建议军队以及边关的事情,只是不少人都猜错了。他这一次进言是关于经商的改革,这几年他已经累积了不少从商的经验。
士农工商,不少的人还是对经商持着鄙视的态度。只是,经商取得的巨大利润,不少的人还是忽视了。而胤禟跟胤礽的想法如出一辙,他一直到胤礽的想法之后,就不由自主的感叹,原来还有人跟他的想法一样。
胤禟对皇位以及王爷身份并不感兴趣,真正让他感兴趣是成为大清的第一皇商。对着黄白之物,他有着不同于平常人的执着,他也不知道他为何这么执着这些。只是,他天生对这些就十分感兴趣,而且每每看到那些黄白之物他就忍不住想着他以后也要赚尽天下贵族的钱财。
胤禟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胤礽改革的人,他天生就热爱这些黄白之物,不管宜妃如何的说他也好,他就是爱。而跟着关系极其好的胤,第一时间就站出来一同支持胤礽。这是让不少的人都想不明白,本来以为会有不少阿哥联合起来反对胤礽,没有想到胤礽呈上奏折不到一天就有两位阿哥主动支持。
随后,胤祉、胤禛、胤祺、胤祐以及胤禩都站出来支持胤礽的奏折,而胤褆虽然一直都持着反对的意见,但是奈何如此多的阿哥抱团的支持胤礽,让他有些里外不是人。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五十九章
第五十九章大清第一皇商
胤禟这几天心情一直都很愉悦,总算能够光明正大的经商了。他对着黄白之物一直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执着之感,不知道为何,他浑身都充满了干劲。
康熙看到胤礽呈上的奏章,他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静静地在思考胤礽所说的话是否真的可行。看着雄心勃勃的胤禟,还有呈上奏章之后胤礽的闲适,他找个别的有些怀疑这份奏章是不是胤禟所说,胤礽代笔。
关榕祺稍微不解胤礽为何一回来就跟康熙提经商的改革之事,自古到清朝,士农工商的地位一直都不曾改变过。胤礽这一份奏章无疑是在挑衅皇权势力,若是士农工商的地位慢慢地改变,那么这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
就在关榕祺以为,胤礽见康熙无动于衷便对此事不管,只是他想错了。胤礽隔了几日便再次呈上了奏章,这一次仍旧是大力度的讲述着经商会为大清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
身在养蜂夹道的胤褆知道了胤礽的奏章,只是哈哈大笑,康熙是不会同意胤礽的改革。他的心中充满了信心,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心中隐隐有些幸灾乐祸。他已经留在养蜂夹道了,要是胤礽也来到这里与他作伴,相信肯定是一件喜事。
胤禟来来回回的在自己的寝室走动着,他十分支持并且赞同胤礽的奏章,只是经商要真的壮大起来,谈何容易呢?胤禟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暗中在京城开了一家专门卖字画的店铺,他心里很清楚经商所带来的利润,他心里满满都是一股满足感。
“还不知道二哥这次想做什么呢?”胤祉喃喃自语的说道。他一直都以为胤礽不会再这些紧要关头之际,上奏如此震惊朝堂的奏章。
康熙一直都没有说支持,也没有说反对,他反而开始观察起朝中大臣的反应,还有他那几个一直不吭声的阿哥。说起来,胤礽一点都没有惊讶康熙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说那代表答应的机会很高。
说起来,康熙一直都是如此,先什么都不表态,让底下的大臣猜度他的心思,更想看看他们这一群阿哥到底打算怎么样做。胤礽只觉得,康熙考虑的时间越长,对他则越有利。打造大清第一皇商,这个任务绝对会交由胤禟处理,胤禟一直对黄白之物有着强烈的执着感。
第18节
恋耽美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28190/55238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