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节
推荐阅读: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崩铁乙女】总合集、女特警穿越,带四只萌娃炸翻古代、追了前男友的尾、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全职猎人】狩猎愉快(4P)、无情道总是修不成 (GL)、《玉壶传》【bg】【古言】【骨科】【结局不定】、攻略男主太简单!(快穿h)、第二次重吻( 甜文1V1)、
红楼小地主 作者:八爷党
第7节
众人瞧着赖瑜光是张嘴哭号半晌,竟无一颗眼泪,不免哈哈笑出声来。赖瑜小包子见众姑娘们笑的前仰后合的也顾不及逗他,伺机上前一把抓住两个金钗上的流苏并一只手串儿。姑娘们生怕动作大了反伤着赖瑜,只得松手。唯有那两个拿金钗的,怕钗环锋锐伤人,只好就着赖瑜的动作摇来晃去。
贾母见状,只得摇了摇头,吩咐鸳鸯去里间儿梳妆台上拿了两只彩绘鲜艳的拨浪鼓,五颜六色叮当声响的在赖瑜眼前晃了晃,赖瑜见鲜欣喜,立刻丢了手上的钗环又去抓。鸳鸯趁机逗弄了一回,方才将波浪鼓交到赖瑜手上。
这赖瑜玩着拨浪鼓在贾母怀里呆了约有半刻钟,又将之扔开,张着小手要赖瑾。贾母就这么笑呵呵的任由小包子在自己怀里折腾。赖瑾也端坐在下首笑盈盈的看着。那小包子见呆了一会儿赖瑾竟不来抱他,眼圈儿发红的撇了撇嘴,竟真要哭出声来。
贾母立刻说道:“快,快,快些接过去,可别将瑜儿弄哭了。”
赖瑾闻言,立刻起身将赖瑜接了过来。那赖瑜一躺在赖瑾的怀中,果然老老实实地不动弹。自己鼓捣一会子,竟闭着眼睛昏昏睡了。
贾母看了半日,越发赞叹的说道:“瑜儿真是个再聪明不过的娃子。只不知我什么时候有福气,也能抱上重孙子了。”
说完,意有所指的看了一眼身旁伺候的王熙凤。王熙凤有些着急又有些羞愧的抿了抿嘴。一旁的李纨眼眸一黯,略不自在的往外挪动了挪动。
一句话说的两个孙媳妇都有些失魂落魄。贾母半点儿也不在意,继续笑着问赖瑾道:“此番乡试,考得如何?”
赖瑾起身说道:“只是尽我所能,到底如何,竟也不知道了。”
贾母颔首说道:“你是个行的。这么多年勤学苦读,我们都看在眼里。又有天分,想来他日放榜,定会高中的。”
赖瑾只好笑道:“承老太太吉言。”
又说了几句闲话,贾母只觉得精神头有些乏了。遂挥挥手臂让众人退下。
眨眼已到中秋。八月十五这天,各家各户都备好了月饼瓜果等准备过节。因秋闱也是这天放榜,所以早早起来,赖家并贾家就派了小子去放榜处死死守着。赖瑾倒是因为各种缘故,并没亲自前去看榜。
因赖尚荣夫妇已经南下任职,赖大和赖升并媳妇家的又要在府中操持节礼家务。赖家目下的人口倒显得越发少了。贾母遂开口同赖嬷嬷说道:“叫瑾儿、瑜儿两个同你一起过来,咱们一家老小团圆赏月罢。”
赖嬷嬷自然不会驳了贾母的意思。况且中秋月圆,倘或只有自己和两个重孙子在家,难免寂寥。如此到了荣国府上,别的不说,但只人多热闹,也比自己三人强的多。
于是到了是日一早,赖嬷嬷果然带了赖瑾和赖瑜两个进荣府闲话。一时老一辈们坐在赏月亭里摸牌闲聊,小一辈们饮酒作诗,赏菊垂钓,花团簇簇,凤起生香,倒是颇有一番诗情雅意。
贾宝玉因多日未见赖瑾,不免拉着他的手啰啰嗦嗦说了好些话,大抵也都是些谁家的戏子好,谁家的花园好,谁家如今又娶了媳妇,谁家如今又纳了一房标致温柔的新姨娘。最后方才想起什么来,开口笑道:“因你这几个月忙着乡试也没大得空与各家子弟们闲聊逛逛。冯大哥还说等你高中举人之后,要为你请桌酒戏,大肆庆祝一番呢!”
赖瑾怀里抱着一身大红的赖瑜小包子,正低头喂他吃了一口葡萄汁。听闻此言,知道是冯紫英的好意,不免开口说道:“冯大哥向来热情豪爽。只是怎好让他摆酒请戏——等我哪天闲暇了摆一桌,请冯大哥和诸位才是。”
贾宝玉闻言,摆手笑道:“谁做的东道又有什么相干。难道你我这样的人家还差这二三十两的银钱?不过是大家伙儿长久不曾见面,聚在一起玩闹一回罢了。”
正说着,陡然听见外头人气喘吁吁的跑进来,开口笑道:“大喜,大喜。咱们家的小瑾大爷中了乙科第三名,如今已是举人老爷了。”
一句话未落,众人立刻欢笑起来。贾母撂下手中的牌,大手一挥,朗笑道:“这是喜事,快赏,重重的赏。”
那报喜的婆子们立刻躬身谢道:“谢老太太的赏。”
一时间众姊妹兄弟的也都团团围上来,恭贺赖瑾高中举人。赖瑾怀里抱着赖瑜,跟众位姊妹兄弟们团团作揖,看得贾母朗笑道:“你们快坐下说话,仔细摔了瑜儿。”
于是众人各自归坐。话题便转到了赖瑾身上。纷纷提起了当下的一些时事政论等。贾母少不得又问道:“可知谁是解元,谁是榜眼?”
那婆子又一一说了,倒也是两个世家子弟。只是和贾府并不太相熟,贾母只略问了一回,也就罢了。
这厢众人其乐融融的讨论着。端坐在一旁的贾政却有些不是滋味。今年童试的时候贾宝玉又是装病避了过去,贾母平日里向来溺爱,又因贾珠前车之鉴,生怕贾宝玉小小年纪只知读书反而累坏身子,倒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唯有贾政,眼睁睁看着比宝玉还小了一岁的赖瑾已经高中举人,两个人同时进学,同时读书,贾宝玉身份又比赖瑾高了那么多,如今却还只是个白身。
当下神色有些清冷的哼了一声,沉声斥道:“人家赖瑾如今不满十二岁,已经是举人了。你如今也十二三岁的年纪,竟还在内帏中晃荡着,也不嫌羞耻。”
贾宝玉冷不防被贾政劈头盖脸的一顿骂,只觉得有些发懵。当即委委屈屈的看了贾母一眼,贾母有些不满的皱了皱眉,开口说道:“当日宝玉风寒不起,是我做主叫宝玉暂且免了童氏,来年再考。如今你这是怨怼我了?”
贾政闻言,立刻起身,躬身赔罪道:“孩儿不敢。孩儿只是——”
“好好的中秋月圆之日,又恰逢瑾儿高中喜上加喜。你不说添些欢笑之事,反而扫兴。”贾母说着,摆手赶人道:“你去前头和爷儿们们吃酒去罢,别呆在这里,反而坏了我们娘儿们的心情。”
贾政见状,只得起身说道:“孩儿只想着陪伴母亲——”
“我不用你陪。你外头招待爷儿们去罢。”贾母说着,也不玩牌了,起身说道:“你去罢。我同姑娘们钓一会鱼,吃两盅酒,至晚间祭月的时候你们再过来。”
贾政闻言,轻叹一声,只得抱拳说道:“既如此,孩儿先行告退。”
语毕,转身走了。临过贾宝玉身边的时候,还神色冷淡的瞥了宝玉一眼。将人吓得脚步一挪,避到了赖瑾身后。
待贾政的身影完全消失在后花园儿中,众位姊妹们不免开口笑道:“瞧瞧这个人,平日里四下乱窜跟个猴儿似的,怎么一到了老爷跟前,就老实的跟猫儿似的?”
贾宝玉不好意思的看了众人一眼,开口笑道:“不如我们吟诗吧!吟月吟花,总好过这么呆呆的坐着。”
众姊妹闻言纷纷叫好。赖瑾虽然素来缺少捷才,但读了这么多年诗书,也不至于应对不上,少不得也跟着众人吟了一回。
至晚间月圆如银盘,合家大小在后花园子里铺设桌椅,拜过月神,吃酒赏月,更是越发尽兴。姊妹兄弟们一直玩闹到夜半实在挣扎不住,方才胡乱睡了。
乡试放榜次日,京都顺天府尹在国子监举办 “鹿鸣宴”宴请新科举人。是日,赖瑾穿戴整齐坐着马车前往国子监。刚下马车,就听身前传来一声笑侃道:“赖小三儿,你怎么这时候才来?”
赖瑾抬头,看着国子监门前站着的一个年约十六七岁的清俊少年,正是同届好友陆子明,略微皱了皱眉。这人的父亲陆柯乃是翰林院学士,和自己父亲很相熟。自己得了父亲的嘱咐,往日间也常去陆家登门拜访,讨教学问,一来二去和这陆子明也就熟了。陆子明这人,说来也算是个少年才俊,家学渊源,但只一件,这嘴太过促狭,生平最喜之事就是给人起外号。
陆子明见赖瑾不满皱眉,少不得张手笑道:“这个也不怪我。谁让你县试、府试、院试、乡试都考了第三名。如今这赖小三儿的名声可是传了出去,可不独我一个人这么叫。”
赖瑾无奈的叹息一声,走到陆子明跟前儿,悄声说道:“你才是小三儿,你们全家都是小三儿。”
陆子明和赖瑾相熟已久,早知道这孩子不像外表看上去那般温润而言。听闻此言,倒有些乐不可支的笑道:“我若是能考第三名也还好了。谁让我才考了乙科第二十一名。如此泯然与众人,自然连个称号也都没了。”
赖瑾瞥了陆子明一眼,轻哼一声。
陆子明身旁的一个二十来岁的温润青年开口笑道:“这便是这届最小乡试的举子?”
赖瑾闻言,但笑不语的打量着青年,陆子明开口介绍道:“这是秦牧,字子野。我的同门师弟,对你已经仰慕许久了。”
然后又指着赖瑾笑道:“这便是有史以来我朝最年幼的举子赖瑾,年方十一,如今并无表字。”
秦牧有些赞叹的看了赖瑾一眼,开口笑道:“常听世人传言赖家神童,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赖瑾淡然笑道:“秦兄谬赞。依我看秦兄才是温润尔雅,国之栋梁。”
一旁陆子明凑趣问道:“他是国之栋梁,那我是什么?”
赖瑾白了陆子明一眼,随口说道:“国之栋梁你是当不得了,国之蛀虫也还罢了。”
陆子明气结,拉着赖瑾不依不饶说了好些闲话,方才一同进去拜见同考官及房师。
因赖尚荣如今不过十一二岁的模样,身量尚小还未长成。站在一群或风度翩翩或稳重儒雅或耄耋白须的书生当中尤其显眼。众人一看便知晓这人就是今年乡试最小的举子。待赖瑾恭恭敬敬拜过同考官之后,顺天府尹不免笑眯眯的捋了捋胡须,开口问道:“你便是今年乡试的探花郎,你多大了?”
赖瑾肃容说道:“回大人的话,小生今年年十一。”
“少年英才啊!”顺天府尹颔首赞叹两声,又出言考校几句,但见赖瑾学习扎实,并不似那等轻浮草率之人,越发起了爱才之心。竟将赖瑾带在身边与他介绍起周围的同考官以及几位才学扎实很有可能高中进士的举子来,如此优容一直到鹿鸣宴后,顺天府尹还拉着赖瑾的手一再嘱咐道:“倘或有何疑问不解,自可去我府上登门拜访。你师娘最喜欢你这样聪颖伶俐的孩子,等你去了你师娘亲自下厨给你做好吃的。”
竟将赖瑾当成小孩子哄了。赖瑾一时哑然失笑,面上却越发恭敬的说道:“多谢大人抬爱,小生感激不尽。”
粉雕玉琢的娃娃偏要做出一副温文尔雅,老气横秋的模样。众人看着越发可爱。顺天府尹恋恋不舍的拍了拍赖瑾的肩膀,竟然直接将他送上马车。吓得赖瑾连忙推脱不可,执意站在地上拜别所有同考官以及房师之后,方才起身归家。
至次日一早,贾宝玉果然登门拜访,言及冯紫英大摆筵席替赖瑾庆祝之事。赖瑾立刻穿戴好了衣物同贾宝玉一起去了一品堂。依旧是往常众人常定的雅间儿。只是因早年梅姓书生窥探一事,此刻房间壁板都换成实木夹心的,倒是可以拢音。赖瑾推门而入,发现冯紫英、卫若兰、陈也俊、韩琦并薛蟠几个往年相熟的都在里边儿坐着。瞧见贾宝玉和赖瑾的身影,众人不免起身迎了过来,冯紫英抓着赖瑾的肩膀朗声笑道:“这三五个月间,你竟然比宝玉这个小子还要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我们几个想见你一面,竟也难如登天。”
这不过是戏言罢了。倘或几人真想找赖瑾出来,不过一个请帖下到赖家的事儿。难道赖瑾还能推脱不成?不过是大家看赖瑾学习辛苦,不欲分他的心罢了。如今赖瑾一朝高中,成了举子,也算是半只脚踏入朝廷了。今后也能松闲一些,况又是这等子百年不遇的大喜事儿,众人这才撺掇在一起,叫宝玉请赖瑾出来吃喝一顿。
这厢卫若兰欣喜笑道:“前儿中秋放榜,我等少不得也派了小子前去打探一番,闻听今岁最小的举子年十一,乃京城人士,我等便都想到了你。没成想竟又是高中第三名,不简单啊!”
陈也俊也接口笑道:“只你如今高中举人,我们哥儿几个在外人面前腰子都挺起来了。谁说咱们功勋世家只出纨绔膏粱,如今瑾儿小小年纪高中举人,咱哥儿几个,别提脸上多光彩。”
赖瑾没来得及说话,薛蟠又哈哈朗笑道:“何止是你们,我这些日子出去玩耍,听别人议论纷纷,我也觉得光彩极了。”
冯紫英接口笑道:“瑾儿此番高中,确实是件大喜事。只是我们这些七尺男儿,倘或光想着用别人的脸面给自己争光,竟也太无趣了一些。”
众人闻言,少不得面面相觑,开口问道:“冯大哥此话何意?”
冯紫英叹息一声,自己斟了一杯酒水一饮而尽,开口说道:“此番宴请大家伙儿,一来是为给瑾儿庆祝,二来大家许久未团圆,也该出来聚聚。三来,也算是替我自己个儿饯别罢。”
众人听这话,越发狐疑,各自催促道:“这话是如何说的。大家伙儿好容易聚齐一趟,冯大哥怎么说这样的话?可是对兄弟们有何不满不成?”
冯紫英摆手说道:“与你们不相干,是我已经决定了,要去西北战场。此番若不争一番盖世功业叫他们瞧瞧,我也不回来了。”
众人心下大惊,立刻问道:“圣上要打仗了,怎么我们竟不知道?”
“刚刚同我父亲商议过的。只说西北边塞每年被动防守,粮草兵马消耗无数,却也无太大功效。北蛮军队依旧春秋两季来折腾一番。闹得民间怨声载道。圣上的意思,莫不如此番主动进攻一回,倘或能打得北蛮喘不过气来,咱们也算是竟了全功,至少三年五载的边境再无敌患。”
陈也俊迫不及待的问道:“那要是败了呢?”
“那也不过是老样子罢了。”冯紫英摇了摇头,开口说道:“你们不知,自圣上还在潜邸之时,便已经秘密派人打探北蛮境内情况。如今过了大概十年,北蛮境内的情况圣上已经了若指掌。再有驻守西北的振威将军冯汉乃是我的叔叔,这么多年同北蛮交手自然熟悉北蛮境况不必细说。早年也曾悄悄潜入北蛮境内查探过,当年也上了折子奏请老圣人开战。只是老圣人顾虑颇多,也就留中不议。如今圣上有这心思,我父亲便将我叔叔想起来了。再结合圣上手中掌握的情报,此事约有六七分的把握。”
韩琦笑道:“昔日汉武帝爱将霍去病勇冠三军,封狼居胥。如今咱们这位手无缚鸡之力的圣上,也想学一回汉武帝之功绩不成?”
卫若兰静静听冯紫英说完,立刻开口道:“冯大哥,我同你一起去。”
陈也俊、韩琦两个面色大变,看着卫若兰说道:“你们疯了,深入敌后可比不得你我在战场杀敌,闹不好连尸首都回不来的。”
“瓦罐难免井边破,将军难免阵上亡。你我具是武将功勋世家,倘或能马革裹尸也是一种幸事。总比每日间流连花巷,打架斗殴,又被人视为纨绔要强。”卫若兰说着,自嘲一笑,开口说道:“反正都是打仗折腾。折腾别人总比折腾自家要好听的多。”
众人闻言,一时间脸色阴晴不定。沉默半晌,陈也俊率先开口道:“既如此,我同你们一起去。”
韩琦见状,咬咬牙说道:“那我也——”
“大家不要一时激动草率决定。”冯紫英摆了摆手,低声说道:“目下圣上要拿西北开刀的消息也只不过是我父亲知道。我父亲因想我上战场又说给了我,我想着大家都是兄弟,况这种事情也不是什么私密大事见不得人。也就不避讳你们。毕竟大家都是功勋世家,倘或圣上决意北伐,你们早晚也能知道消息。我只是想着先和你们通通气,你们若是想建功立业,这便是最好的机遇。倘或有些别的想法,谁也都能理解。毕竟父辈祖辈们浴血拼杀这么多年,为的就是我们能恣意过活。”
众人若有所思的沉默下来。冯紫英继续说道:“大家回去的时候不妨仔细思量一番。左右这事情也才开个头,圣上倘或真下决定,也得有一阵子。毕竟打仗这种事儿,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赖瑾闻言,也不免想起了前去西北自此便音讯全无的少年沈二。一只手下意识摸了摸脖颈上的银锁,轻叹一声。
冯紫英见状,却误以为赖瑾是为他的境遇担心,不免开口笑道:“瑾弟弟放心罢。你冯大哥别的不行,单只这十八般武艺才拿得出手。即便是深入北蛮境内,也只有我折腾旁人的份儿。我自己定不会有事的。”
赖瑾回过神来,立刻自斟了一杯酒,起身敬道:“冯大哥豪气英勇,为国为民,赖瑾甚为敬服。在此水酒一杯借花献佛,聊表心中敬意。”
冯紫英闻言哈哈冷笑,立刻也倒满了酒水还敬赖瑾,口内说道:“好男儿自该征战沙场,建功立业。我比不得你脑袋聪明,能科考读书。我向来不耐烦这些个软绵绵的东西,也唯有战场上真刀真枪的硬干一番,好叫众人知道,什么是老子英雄儿好汉。”
众人闻言,纷纷叫好。立刻将手边酒水一饮而尽。薛蟠凑趣笑道:“我手上也不会功夫,竟不跟你们去凑这个热闹了。只是西北边塞也有我们薛家的米面铺子,间或还有几个商队同北蛮的部落也有些联系。专倒蹬一些烈酒茶砖盐砖瓷器丝绸一类,换了他们的皮子和牛羊马匹等。军中苦寒我知道,咱们几个兄弟一回。我也不能眼看着哥儿几个太吃苦遭罪。这样……”
薛蟠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方印鉴开口笑道:“这是我们薛家行当上的印鉴,唯有薛家长房嫡系子孙才配有。见印如见人。能随意调动铺子里十万两以下的货资。冯大哥你拿着,倘或一时间有事儿,也好有个照应。”
冯紫英见状,连忙推脱道:“这怎生是好。”
薛蟠不耐烦的挑眉说道:“拿着!莫不是冯大哥瞧不起我这出身皇商的,竟不欲同我有什么银钱上的瓜葛?”
冯紫英见薛蟠说出这种话,只得伸手接了。薛蟠这才转怒为喜,开口傻笑道:“这才对嘛。兄弟一场,你们在边塞辛苦打仗,我在京城花天酒地,也得给你们安排好了,我也安心不是。”
众人也晓得薛蟠向来财大气粗,知道他不难于此。若执意推脱反倒显得生分,左右东西到了他们的手上,也算留个念想。用不用还不是他们自己说了算。遂也乐呵呵的接了过来。却没想到正是薛蟠心血来潮的一个举动,在日后竟救了他们一命且又间接帮他们立了功劳。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这厢贾宝玉见众人一时热血沸腾想要上战场建功立业,薛蟠虽碍于身手不能跟随,但到底也添了些钱财黄白之物襄助,唯有自己,虽说也是世家公子哥儿,但天天圈在家里,一点儿也做不得主。虽说有钱,也不由自己使。细细想来,竟然连一个线头,一片瓦砾都拿不出来,越发唏嘘悲伤起来。
众人早就习惯了贾宝玉对月嗟叹,对花伤悲的性子。少不得又是言语相劝一回,一时间贾宝玉又好了。立刻举着酒杯同众人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的来往起来。
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这几个世家兄弟原本就脾胃相投方才聚到一起,如今又定下了一番事业共同去做,更觉得彼此交心,再无不可。一时间搂肩抱腰,推心置腹,真可谓是谈吐恢弘,豪气万千,大口吃酒大块吃肉。至晚间席散的时候,各个都喝的里倒歪斜舞马长枪的,连马背都爬不上去了。还是一品堂的掌柜的去前面车脚行顾了几辆马车,将人纷纷送回府中。
这厢尚有三分清醒的赖瑾带着已经烂醉如泥的贾宝玉和薛蟠转回贾家。又指使门上小子们将人分别送往内院和梨香院,这才自己转身家去了。
彼时已经月上中天,万籁俱寂。然则赖嬷嬷并赖大赖二两家子俱都等在正厅上,谁也没睡。瞧见身形踉跄转回家中的赖瑾,赖大慌忙走出来径自搀扶。气的赖嬷嬷摇头直叹道:“这冯家的大爷也太过不知事了一些。咱们家赖瑾才多大岁数,他也向爷儿们似的这么灌酒,也不怕灌坏了我们家的瑾儿。”
赖瑾闻言,扯嘴笑道:“太祖母放心,我这还是好的。冯大哥将我的水里兑了一些酒,我没喝醉。”
赖嬷嬷听得好笑,摇头说道:“还水里兑了酒呢,这还没醉,还得怎么才算醉了。”
说着,立刻吩咐赖大将人送去后院儿屋里。大丫头锦香立刻将人接了过去洗漱宽衣。好在赖瑾如今只是个半大娃子,身量尚小,锦香一个人也周全的过来。只将人洗的白白净净的送入卧房中安置。
睡眼朦胧之际,赖瑾迷迷糊糊地摸了摸脖颈上的银锁,清冷的月光照在上头折射出一层银色的冰冷光滑。如梦如幻,趁着那细滑的肌肤越发白皙,小巧的锁骨越发精致。
赖瑾感觉着胸前的冰凉触感,嘟囔着说道:“沈二你个臭小子,究竟跑哪儿去了。”
与此同时,远在西北边境带军向北蛮境内潜入的沈轩若有所觉的抬头观月,又碰了碰藏在胸口处的老旧荷包,一脸坚毅,心中暗道:“此番功成,大抵我便能回去见你了。”
第30章 拨云见日赖瑾涅槃
朝廷有令出征北伐,拨云见日赖瑾涅槃
中秋已过,天气瞬间转凉。早起晚间的风刮的寒浸浸的,秋叶也被染了一层枯黄,就连人的衣裳都换成夹得了。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端是秋风萧瑟之景象。
转过月来又是贾敬的寿辰。是日一早,贾珍先将家中的稀奇果品装了十六大捧盒吩咐贾蓉送到庙上去。自己则率领合家男丁女眷都朝上行了礼。再晚些的时候,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儿、宝玉等荣府这边儿的人也都跟着来了。赖瑾自然也是一道儿过来。尤氏打量着没有老太太的身影,不免略有遗憾的询问几句。
王熙凤立刻指着贾宝玉和赖瑾两个笑道:“老太太原是想过来的。结果昨儿晚上他们吃桃,老太太看了眼馋不免也吃了大半个。今早五更的时候便折腾开了。这会子刚略好一些,精神头竟实在不足,便也不过来了。”
众人这才释怀。贾珍开口笑道:“我想着老太太最爱热闹的一个人,今日不来,必有缘故。既这么着,也就是了。”
说说笑笑一会子,王夫人不免提到了贾蓉之妻秦氏的病症。尤氏说了好一通含糊不清的往日大夫诊病时候的话,最后方笑道:“昨日冯紫英荐了他从学过的一个先生,医道很好,目下开了一个方子,吃了一剂药,倒也有些见效。”
众人听罢,方才松了口气似的说道:“这就好了。这么年纪轻轻的,倘或因这件事儿有了什么事故,岂不叫人可惜?”
贾宝玉心中一动,开口问道:“这冯紫英举荐的先生,可是一个姓张名友士的?”
尤氏略微诧异的应道:“正是他,怎么宝兄弟也认得他?”
顿了顿,又自言自语的说道:“是了。你们两个向来同冯紫英交好。他这先生此番上京又是住在冯府,你们认得也属平常。”
贾宝玉摇头笑道:“我同这位张先生倒是不怎么熟悉。但这位先生倒是对瑾弟弟推崇备至,引为知己。”
此言一出,众人不免将视线转到了赖瑾的身上。赖瑾轻声笑道:“张先生是个学识渊博,风趣雅致的人。难得又精通医理,我也不过是闲暇时间登门拜访请求赐教罢了。有何德何能让先生推崇备至。”
贾宝玉接口笑道:“瑾弟弟何必妄自菲薄。单只你小小年纪高中科举一项,我瞧着那张先生就叹服的了不得。更何况你同他探讨医理的时候,你所说的一些暇时保养的方子,我瞧着张先生深以为然。”
瞧见众人眼眸越发晶亮,贾宝玉开口笑道:“不过是这几日闲来无事多看了几本医书,又得知张先生精通医理,讨教一二罢了。想着若果真有成效,次后也可以孝敬府上的老太太和太太们。”
邢夫人、王夫人闻言,少不得开口笑道:“瑾儿有心了。”
王熙凤顺口说道:“那瑾弟弟研习这几日,可有什么见效?不如也给蓉儿媳妇开个疗养的方子,我们且试试?”
赖瑾摇头说道:“我不过是赵括之类的纸上谈兵罢了。怎么敢拿蓉儿媳妇开刀。更何况张先生已经亲下了方子,只要照方吃药,以后定会好的。”
众人闻言,也都纷纷响应了一回。王熙凤便说要去瞧瞧秦氏。众人都知道这妯娌两个平日交好,自然也没有拦阻的。贾宝玉倒也撺掇着要一起去,还想拽着赖瑾。赖瑾哪肯去侄儿媳妇的房间探视病患,随意找个借口推脱过去,贾宝玉无法子,只得径自跟了凤姐儿去看秦氏不提。
这厢赖瑾跟着尤氏等人往会芳园吃酒听戏,台子上歌欺裂石,生旦净丑粉墨登场,锣鼓喊叫之声远闻巷外。赖瑾听了一会子,只觉得闹哄哄的吵得头疼,遂起身避了出来。随意在园中闲逛欣赏。但见黄花满地,白柳横坡。疏林如画,西风乍紧。呜呜咽咽的丝竹之声穿林度柳幽幽而来,倍添韵致。赖瑾顺着脚下鹅卵石铺就的羊肠小径直走入后花园,但见天高云淡,心胸也越发开阔。猛然间瞧见一身紫色长袍的贾瑞在假山后头躲躲藏藏的,不免走上前拍拍他的肩膀,开口问道:“干什么呢?”
贾瑞冷不防的被吓了一跳。转过身来见是赖瑾,他因早年私塾的事儿,对赖瑾颇为忌讳,当即开口赔笑道:“原来是瑾小爷,几日不见,瑾小爷身上可好?”
赖瑾想到原著中贾瑞得罪了王熙凤最后被治死的情节,皱眉说道:“你好好的不在席上吃酒听戏,跑到后花园子鬼鬼祟祟的?”
贾瑞脸色一白,旋即支支吾吾的说道:“席上太吵了,我不过想出来散淡散淡,就碰见瑾小爷了。”
赖瑾叹息一声,跟贾瑞说道:“那你如今可散淡完了,同我一块儿去席上坐坐吧!”
贾瑞迟疑半晌,但见赖瑾似笑非笑的看着他,那眼神清冷的仿佛直入他的内心,不由得越发心虚,讪讪说道:“如此甚好。请容我给小爷带路。”
赖瑾心下略松,只以为此番救了贾瑞一命,倒也算是造了七级浮屠。一番自得不必细说,之后便也撂开手不提。
且说自贾敬寿诞之后,赖瑾又恢复了从前卯时起,亥时卧,每日抽出两个时辰练习骑射弓马外就苦读诗书,研习时文的枯燥生活。十月初的时候圣上下诏命神武将军冯唐率三万铁骑出征西北,锐击北蛮。命振威将军冯汉率领两万兵马直入北蛮境内游击作战,力图最大限度的溃败北蛮军队的有生力量,以其子冯少楠为副手。拜都指挥使王广义为镇北将军,出兵至西北边塞,以作声援。三道诏下,朝野瞬时激荡变幻,近十万大军粮草齐备,出军北伐。乾元帝以登基以来从未有过的果毅坚决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定下了此番战事。
十月中旬大军北上,在西鼓楼广场上誓师的时候,赖瑾、贾宝玉和薛蟠三个也骑马相送去了。但见旌旗猎猎,刀兵森芒,十万雄狮,壮志凌云。冯紫英、卫若兰、韩琦、陈也俊几个全部留在军中,盔甲加身,手握长枪,骑在神骏的枣红马上,越发衬出少年英武,雄姿勃发。
赖瑾等人在外围静静看着,看着这群年轻力壮的战士们在上位者的鼓动下变得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血战沙场,封狼居胥,看着广场之外的人群中,有年迈的父母低头摸着眼泪,也有看热闹的闲散人拍手叫好,使劲儿的呱噪。众位将士们齐声呐喊着:“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之”。然后滴血入酒,大口饮尽,又将手上的碗摔得粉碎,一个个昂首挺胸,手持刀枪向着遥远的西北战场进发。
也许他们会因功封赏,也许他们会就此消亡。没有人能预见未来究竟如何,多数人所能做的唯有在原地静静等待,张望着远方,希望自己所在意的人能够平安归来。哪怕他们没有功成名就,哪怕他们灰头土脸,只要他们平安归来。
细碎的呜咽声在吵闹的广场上响起,年迈的父母们茫然而期盼的面容在眼前晃动。这些个平凡的老百姓们从来没有太多的想法,甚至他们根本不懂得何为国仇家恨,因为无论哪一位统治者上台,对待他们的都是轻视、奴役、压迫,区别只在于多多少少而已。
然而他们却是上位者意志执行的最直接的体验者。无论是打仗徭役,还是最新政策的施行。上位者们永远高高在上操控一切,然后对立的双方绞尽脑汁钻对方的空子,然后最倒霉的老百姓们就变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哪怕他们由始至终,根本不明白上位者脑子里想的都是什么。
所以有诗人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赖瑾默默的叹息一声。然后转身归家,继续拿起书本读书。
冯紫英有一句话说的对,好男儿自该封狼居胥,建功立业,扬我声威,震慑天下。古代圣贤也曾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可是他现在做的却远远不够,无论是年少举人,还是高中进士,赖瑾目下所做的一切,对这个看似古老,实则有血有肉的国家没有一点儿用处。
在从前的时候,赖瑾一直觉得重生一世,依旧同前尘一般没有什么变化。他依托着父母,依托着家人,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目下所拥有的一切。无论是锦衣玉食,还是悉心教导,赖瑾将这一切看成理所当然。他甚至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松散和闲惬,他以能做一个整日间无所事事,拈花弄草的纨绔衙内为奋斗目标,他将所有的一切拼搏努力都寄托在他的爹爹,他的爷爷奶奶甚至是他的太祖母身上。对于世事变幻他能帮把手就帮一把,若嫌麻烦他就冷眼旁观。
他每日间所闻所见,这个古老而繁华的世界是如此真实又如此虚幻,他一直用一种旁观者的态度参与着真实的生活,却从未想过凭借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奋斗去改变什么。
他就这么得过且过的享受着,就这么循序渐进的走在所有人给他安排的道路上,没想过挣扎,也没想过奋斗,只这般按部就班的活着,形同槁木。
然而今日,他却在烈风袭袭,战鼓声声中悄然转醒。只因他不希望有一天世事变迁,尘埃落定。他依旧如今天一般,只能被动的等待着,只能无助的期盼着。期盼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兄弟自己的亲朋好友自己努力奋斗,从既定的厄运中摆脱出来。而他自己却只能无力的冷眼旁观。他从今开始,总要做些什么,才好在未来的角逐中,尽更大努力去保护他所在乎的人。
赖瑾的悄然转变没有人留意到。大抵是因为他依旧如从前那般刻苦研习,沉默温润,体贴妥当,闲暇时也从不忘摆弄花草,教养幼弟。每十天往扬州寄去一封家书策论。所以大家都没有关注到一个少年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变。而唯一能够有此契机察觉此事的赖尚荣又纠缠于江南官场各脉势力的残酷角逐之中,也放松了对自己大儿子的教导。
于是时间就这么静悄悄的流逝着,转眼瑞雪纷飞,花红柳绿,秋叶静美,春寒料峭。
已到了三年一度的春闱会试。
年十三岁的少年身长玉立,温柔缱绻。仿佛是一副最精致唯美的泼墨山水画,即使就这么静静的站在喧嚣吵闹的考场中,也有一股子岁月静好,淡然悠远的韵致。仿佛是最上等的美玉一般,虽不是那等极目绚丽的光彩,但那玉质莹润的含蓄美感,也叫人看得错不开眼。
因常年练习骑射而起了薄薄茧子的手漫不经心地提着沉重的考箱,十指纤细修长,在日光的照耀下反射出莹润白皙的光芒。少年眉眼精致,气质柔和,因常年练武而锤炼的坚韧意志力化作一股坚定气息凝聚在少年的眼眸之中,让少年的眼睛越发清亮透彻。此刻这澄澈若秋水的眼眸隐带笑意,看着面前有些发愣的侍卫笑道:“劳烦侍卫小哥儿。”
那青年侍卫猛地回过神来,略微尴尬的红了脸面说道:“按照考场的规定,须得检查你的衣冠鞋袜,考箱内所携带一切考具,甚至取暖用的银碳,糕点……”
赖瑾颔首笑道:“小生明白。”
青年侍卫看着赖瑾浅笑不语,暗自吞了吞口水,上前一步。只觉得一股子沁人心脾的宁谧柔和气息将自己包围,青年侍卫的脸颊越发通红,直心猿意马的草草检查一二,便挥手说道:“进去吧。”
赖瑾含笑冲这侍卫道了辛苦,这才提着考箱悠然走入考场。
他的一举一动都流露出一股子旁人没有的雍容闲惬,从容不迫。因此直到他的背影完全淹没在考生当中,青年侍卫才黯然叹息一声,失魂落魄的转过头来。
他从未见过这样精致温润的人呢!
赖瑾站在座次榜前找到了自己的座位,便提着考箱从容去找。路过的举子们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赖瑾俱都笑意盈盈的颔首示意,直至到了自己的座位。细细打量一番,无论是采光高度等都很不错,赖瑾更为满意的勾了勾唇角。刹那间显露出的风华叫人情不自禁的看过来。
赖瑾提着考箱慢条斯理的走入号子,先是拿着早就预备好的抹布将里头细细擦拭一遍,然后开启考箱,取出笔墨砚台放在桌案上。然后将暖炉抽出来放入银丝碳,烧了一壶山泉水,泡了一杯菊花茶。清净淡雅的香气弥漫在考场之中,引来众人纷纷侧目。
赖瑾举着杯子淡然笑道:“菊花茶清热去火,亦有明目提神的功效。要来一杯吗?”
临号的举子有些赧然的红了脸面,说不清什么思绪的举起自己的陶瓷茶碗,开口谢道:“多谢兄台。”
赖瑾微微一笑,到了一杯花茶递给那举子。那举子低头看着热水中徐徐绽放的花苞,袅袅热气氤氲而生,心里的烦躁紧张竟也去了大半。于是真心笑道:“多谢兄台,我这下算是好多了。”
赖瑾含笑道不必,那举子又问道:“我是山东临淄人,姓赵名岑字长今。是乾元元年的举子,敢问兄台高姓大名?”
赖瑾微微笑道:“我是京城人士。姓赖名瑾,目下还未有字。也是乾元元年的举子。”
赵岑觉得赖瑾这名字有些耳熟,细细想了一回,悚然说道:“你便是传言中我朝年纪最小的举子赖瑾赖小三儿?”
赖瑾哑然失笑,摇头说道:“除我之外,京都再无别的赖瑾了。”
赵岑只觉得不可思议,不免又打量一回,只觉得赖瑾除了身量较之寻常男子略单薄之外,无论是气度风韵都不像是十三岁的孩童。不免摇头叹道:“今日可见什么叫神童了。”
赖瑾摇头笑道:“赵兄谬赞矣。”
说话间,巡考的侍卫们渐渐走了过来。赖瑾立刻闭口不谈。此届的考官们也鱼贯而入,长篇大论的说了些考场纪律之后,立刻分发考卷。
二月春风似剪刀,大抵是说春寒料峭,寒风刺骨。赖瑾端坐于考场内,身边的炭炉里烧着上等的银丝碳,炉上的沸水中住着菊花花苞,袅袅的微香弥漫扩散,就连周围的人都觉得精神一震,思虑越发清明起来。
几个考官似笑非笑的走过来,站了片刻,转身回去,口里还不断说道:“倒是挺会享受的。”
“长的倒也真好……”
“不知学问怎么样。单只凭他这副相貌,倘或过了会试,殿试面圣之后,一个探花郎也是少不得的……只不知是谁家儿郎?。”
“听说是京都赖家的……他父亲正是前科的探花赖尚荣,恍惚和前前科的探花林如海也有些关系……”
“如此说来,倒是一家子探花了。”
赖瑾耳边听着考官们的细碎八卦,莞尔一笑,将面前的考题慢慢展开。题目有三道,全部是四书里面的。为首的一道乃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句话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举凡进过学的书生便耳熟能详,并不是什么生僻的考题。意思是说在这世间百姓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百姓多了,才会需要国家,而只有一个国家建成了,才需要选出一个君主来治理国家。因此人民为本,君主为末,君主治国应当以民为本,休养生息,使民富裕。因为只有人民富裕了,国家才能富强。军队才能强盛,朝廷才有能力威加四海,泽披天下。
这句话从表面来看说得很对,可是在这种封建集权达到顶峰,君主甚至被誉为天子的情况下,你要认真相信这句话,你就输了。
比方说前朝有个很有名的大臣名叫于谦的,就是因为相信这句话,反而把自己折腾死了。
因此这种话也就是随便说说,随意听听,万万不能当真的。
至少,你心里也得明白,民为贵,君更贵,社稷可次之。因为你只有把君主糊弄好了,他才肯给你机会,让你去泽披百姓。
赖瑾思及此处,微微一笑,将草纸展开,沾墨挥笔,开始答题……
转眼九天过去,会试已毕。依旧神清气爽的赖瑾提着考箱跟着人群慢悠悠的走出了考场。彼时赖家的小厮车马依旧在贡院外头等着,瞧见赖瑾的身影,立刻迎上前来,伸手接过赖瑾手中的考箱,被考箱的重量坠的情不自禁弯下腰身的小子暗暗咋舌,心里暗道:“这么重的箱子,亏的少爷拿的这般轻巧。”
赖瑾眼眸微转,仿佛看出了那小厮心中所想,不免开口向一旁站着的书童赖安说道:“那箱子略有些重,你帮他抬上马车。”
赖安看够了笑话,这才乐呵呵的应了一声,走上前来,帮那小子将考箱抬上了马车。赖瑾微微一笑。撩起衣摆就要上车,陡然听到身后有人叫道:“瑾贤弟慢步。”
赖瑾回头,瞧见脚步略微急促的赵岑,他身旁还跟着几个同样来参加会试的举子,年少的约二十一二岁,年长的约三十五六岁,俱都是书生风流,意气风发。赖瑾展颜笑道:“原来是赵兄,此番会试,不知赵兄考的如何?”
“还好,还好。”赵岑说毕,又给赖瑾介绍道:“这几位都是我的同乡好友,王洞芝,张显,周若斌。俱都是此番参加会试的举子。”
赖瑾拱手作揖,与众人一一见过。举手投足间,露出一截皓白若羊脂玉的腕子,修长匀称,衬着竹青色的书生长衫,袖袍飞扬之间,一股子掩不住的水墨风流氤氲而出。
众人看的越发赞叹。这样的风流人物,先别说是否声名在外,只但看这副精致皮相,众人也是愿意亲近的。
赵岑看出众人心思,不免心中一动,开口邀请道:“十年寒窗,好容易过了会试,总算能清闲一二。如今天色正好,春光如许,正是踏青郊游的好时候。不知瑾贤弟意下如何?”
赖瑾不过略微沉吟片刻,瞧见人群中也走过来的几个身影,颔首说道:“多谢赵兄之美意,在下就却之不恭了。”
赵岑听见赖瑾应下来,心中越发高兴,立刻说道:“择日不如撞日,不如我们相约明日,在城外十里亭相聚何如?”
一句话未尽,陡然听到身后有人问道:“去哪儿,不妨也带我们两个。”
赵岑回头,但见两个二十六七岁的弱冠青年站在身后,风度翩翩,君子如玉。不免开口问道:“敢问两位兄台是?”
陆子明哈哈朗笑,开口说道:“我是陆子明,他是秦牧,与瑾儿乃是同窗好友。敢问兄台是?”
赵岑立刻说道:“在下山东赵岑,见过两位兄台。”
于是众人相互厮见,约定了明日郊外踏青之后,各自散了不提。
陆子明拽着赖瑾的胳膊开口笑道:“总算是熬过了会试,不如大家去一品堂吃顿好的再说?”
赖瑾摇头笑道:“我如今只觉得身上疲乏,只想回家沐浴梳洗一番,哪里还有子明兄的好兴致。”
听赖瑾这么一说,陆子明和秦牧两个也觉得身上粘腻汗渍,难受的紧。立刻放开赖瑾的手笑道:“既如此,我们也该回家休息休息,明日再去城郊一道儿散淡也就是了。”
众人又说笑着闲话两句,也都散了家去不提,
且说赖瑾坐着马车归家,进了正堂的时候瞧见赖嬷嬷并赖大几个正在厅上唏嘘感叹,桌上还有几封包好的吊唁银子。不免好奇问道:“这是谁家出事了?”
赖嬷嬷叹息说道:“是塾中贾代儒家的孙子贾瑞,年纪轻轻也不过二十几岁,谁承想一个风寒就这么没了。可怜贾代儒白发人送黑发人,如今竟是一点儿念想都没有了。”
赖瑾听的一愣,脱口问道:“怎么竟死了?”
“还不是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赖大轻叹一声,语焉不详的说道:“那二奶奶是何等厉害嚣张的人物,你不招惹她都变着法儿的作践你一回,何况……都是作孽啊!”
赖瑾只听的手脚冰凉,最后叹息一声,开口说道:“好歹也算是同窗一场,哪日送殡,也告诉我一声,我去送送他。”
赖嬷嬷唉声叹气的说道:“你刚过了会试,身上也正虚弱,还是别去了,免得冲撞了你。”
赖瑾勉强笑道:“哪里就这么娇弱了。还是去一趟的好,去一趟尽尽心意罢了。”
赖嬷嬷见赖瑾执意如此,心知他是很重情义的一个人,遂点头应道:“既如此,到了当天我告诉你也就是了。”
赖瑾默然点头,回房沐浴宽衣,然后静静躺在床榻上翻来覆去的。本来出考场的时候竟还觉得有些许疲乏,如今竟全都跑光了。满脑子想的都是贾瑞这个糊涂尿性的东西。浑浑噩噩直到半夜,方才轻叹一声,蒙头睡了。
至次日一早,因与赵岑等人商议妥当了,难免要前去赴会。赖瑾收拾齐整之后,便带着小厮赖安骑马出城了。
彼时阳春二月,杨柳抽枝,新嫩的柳条随风摆动,真是春光如许,天色烂漫,倒是一片好风光。
到了十里亭的时候,赵岑并几个同乡已经在饮酒赋诗了。赖瑾撩起衣摆走上阶矶,冲着几人见礼道:“见过几位兄台。”
话音未落,只听见一阵马蹄声响,秦牧和陆子明两个也都到了。进来便说道:“我和子野原是想去你家找你一起的,岂料到府上的时候你家人说你已经出来了。”
赖瑾开口笑道:“原也没想到你们会去找我,早知道再等片刻了。”
赵岑立刻接口说道:“或早或晚,大家都是要聚在一起的,又有什么相干。你们也太过拘泥了一些。”
一句话说的众人都笑了。略作了片刻,便相约上山。
正值风和日丽,草色新新。漫山遍野的杏花开的最好,叫人不免想起“杏花疏影里”这样的词句。赵岑开口笑道:“这样的好风光,倘或有个会吹笛的再吹上一支曲子,映衬着山花烂漫,春光和煦,那就再美不过了。”
一句未落,陆子明略带期盼的接口说道:“你们不知,当初学习君子六艺的时候,瑾儿就挑了琴和笛两样。那笛子吹的才叫一个好听。真真是个余音绕梁,天音仙乐才配得上。”
众人闻言,纷纷赞道:“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瑾贤弟果然是个风雅至极的人物。”
赖瑾听着众人的赞叹,不知怎么就想起来后世的一部电视剧,心中略起了两分恶寒,旋即开口说道:“本来是说登山野游,谁还能带笛子出来呢?”
众人听了,倒也深以为然。虽然心中暗自惋惜,口中却都纷纷附和道:“瑾贤弟说的也是。何况这山花烂漫,吟诗作对也是好的。”
于是竞相诵起唐诗宋词中关于杏花儿的诗词来,听的赖瑾暗暗好笑。
众人走走停停,不知何时便到了一方古刹之前。但见茂林深竹,粉墙碧瓦,偶尔响起一两声钟磬之乐,分外幽静。一时众人也觉得有些腿酸脚软,不免开口说道:“既然来了,不如进寺庙中上一炷香,祭拜佛祖也是好的。”
顺便还能歇歇脚。
这寺庙悠远僻静,倒也不像山前头的相国寺,水月庵等香火鼎盛。几个扫地的小沙弥也都腼腆安静,嘴很笨拙的样子。但心肠都好,给众人扫静了石桌和石凳上的浮灰,又给众人打了清凉的井水煮了茶送过来,听见众人道谢的时候还纷纷羞红了脸,摆手摇头的说不必。
一时又回了前门阶矶洒扫,众人纷纷叹道:“世风日下,即便是红尘之外也难掩利禄庸俗。像这样心胸平静的出家人也很少了。”
赖瑾开口说道:“昔陶渊明说心远地自偏,大抵说的都是圣贤之人。可对于普通人来说,便是地远心自安。因远离尘世喧嚣,光怪陆离,他们才能真正静下心来修行罢。”
“阿弥陀佛,施主这话倒是着像了。”众人回头,瞧见一个身穿麻衣僧袍的出尘和尚翩然走来,那和尚眉目俊朗,眼眸清亮,端的好相貌。只可惜头山长了一片癞痢,破了几分宝相庄严。走至跟前,施礼说道:“既是人心不稳,无论路途远近都是不稳。既是人心安宁,自然身处何地都是安宁的。所谓世事引诱,光怪陆离,不过是没能守住本心罢了。”
众人起身见礼,赖瑾微微一笑,也不辩解。那和尚见状,颔首赞道:“虽是这么说,但施主竟是个难得心安之人。既来此处,可想卜一封卦,算算前尘后事?”
赖瑾摇头笑道:“既是前尘,何必去想,既是后事,又何必去算?”
癞头和尚哑然失笑,摇头说道:“施主倒是随遇而安。”
赖瑾淡然笑道:“既来之,则安之。”
癞头和尚叹息一声,再次问道:“施主真地不想算一算吗?”
赖瑾摇头浅笑,开口说道:“我已入此中,便是此中人。既然身陷此,何必忌浮沉。”
当日我没想通的时候,你不说来点化我。如今我注意已定,你也休想胡言乱语扰我心绪。
癞头和尚有些无奈,只得惋惜说道:“既如此,公子好自为之罢了。”
说着,又施一礼,转身去了。
一时间众人听的面面相觑,闹不清赖瑾和癞头和尚打的是什么机锋,不免开口问道:“他适才是什么意思?”
赖瑾摇头笑道:“化外方人向来喜欢含糊弄事,我又怎么晓得他心里在想什么?”
陆子明哑然笑道:“那你还和他云山雾绕的说了这半天话。”
赖瑾答道:“我虽不知他想什么。但我却清楚我自己要做什么。既如此,我又何必怕他会将我绕进去呢?”
众人闻言,深以为然。纷纷笑道:“瑾贤弟这话竟是有些道理的。”
一时喝过了茶水,众人觉得歇息的也差不多了,便起身回转,路过山门口的时候,陆子明从荷包里掏出一锭二十两的银子递给那小沙弥权作香火钱。那小沙弥吓得满脸通红,缩手缩脚的也不肯收。只说自家庙上种了田地,并不需化缘度日。师傅也从不让他们收香火钱。
陆子明和那小沙弥让了半日,也没让小沙弥收下银钱,最后只得悻悻的去了。
赖瑾方才笑道:“这才是真正的出家人。自食其力,修行自身。”
众人纷纷点头。秦牧也开口笑道:“子明你还是将那银钱收回去罢。小师傅如此坚定,你若是再拿银钱引诱他,岂不是侮辱人家了。”
陆子明也展颜笑道:“不错,竟是我着相了。”
于是芥蒂全消,同各位书生们说笑着径直到了山脚下,彼时夕阳渐落,倦鸟归巢,已到了掌灯十分。众人各自拜别之后,一一归家不提。
又过了几日,便是贾瑞发引的日子。同样也是会试放榜的日子。赖瑾只打发了小厮赖安去贡院看榜,自己则一身素装前去吊唁。灵堂之上贾代儒白发苍苍,面容憔悴,身形佝偻,老泪纵横。他的老伴儿陈氏在旁陪着,也哭的跟个泪人似的。合族上下亲朋好友来了泰半,人头攒动挤得灵堂略有些狭小。瞧见赖瑾过来,贾代儒勉强抹了一把脸,吸了吸鼻子,开口说道:“瑾儿也来了。你是这塾中最出息的一个人,倘或瑞儿知道你也来吊唁他了,心里一定欢喜。”
一句话未落,止不住又红了眼眶。昏黄的泪水洒在一张遍布褶皱的脸上,看起来是如此的绝望和深沉。
在赖瑾的印象中贾代儒一直是个风骨极坚的老者。虽然性子当中有些迂腐固执,但绝对是个好人。虽然日常教课之上也有些青白眼,但那也不过是生活所迫。他从五岁进学,一直到十一岁离开私塾,几乎日日都能见到这个年迈苍老的身影。却从未见过他这样的悲恸绝望。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没做过任何一件对不起别人的事情,可是他的儿女死了,如今连孙子都死了……他一点儿希望都没有了。
想到此处,赖瑾不由得眼眶一热。
对于贾瑞的死,赖瑾虽然略尽过力,但老实说他并未放在心上。盖因他一直瞧不起贾瑞的为人,觉得贾瑞最后名败身死全部都是他自己咎由自取。可是当今日看到风烛残年却绝望恸哭的贾代儒,赖瑾突然埋怨起自己来。
如果当初,他肯稍微放在心上,是不是贾瑞就不会死?是不是老人家就不会如此伤心?
赖瑾深吸了一口气,忍着心中愧疚,开口说道:“先生,节哀——”
视线扫过贾代儒形如槁木的苍老的面容,赖瑾突然觉得喉咙哑了,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因为一切安慰的语言都太过苍白无力,因为逝去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是老人家的全部心血,是他活着的希望。
贾代儒老眼昏花的看着面前长身玉立的翩翩少年,恍惚间竟看到了自己的孙子贾瑞也进了考场成了举子似的。抬手摸了摸眼睛,刚要开口说什么,陡然听到外头一阵喧嚣吵闹,锣鼓喧天。东府那边的小蓉大爷和小蔷大爷兴高采烈地窜进来,拉着赖瑾的衣袖叫道:“会试放榜了,瑾叔叔高中会试第三名贡士,金銮殿上面圣。”
合家大小闻言,略微一愣,旋即簇拥上来纷纷道喜。贾蓉和贾蔷两个笑的没心没肺的,拽着赖瑾的衣袖笑道:“老太太太太和所有老爷们都知道了,正等在荣庆堂里,等着你去叩头呢!”
赖瑾闻言,下意识回头看了一眼。但见阴冷肃穆的灵堂中,唯有贾代儒并陈氏守在火盆前木木的站着。瞧见赖瑾转过头来,贾代儒勉强勾了勾嘴角,摆手说道:“会试高中乃是大事儿,府中老太太和爷儿们们还等着你呢,快进府去罢。”
这话一出,众人这才想起今日原是贾瑞发丧的日子。贾蓉和贾蔷两个不知想到了什么,暗自不屑的撇了撇嘴,拽着赖瑾的衣袖说道:“瑾叔叔快跟我们走罢,老太太还在厅上等着呢!”
赖瑾无奈,只得挣开众人上前一步,给贾代儒恭恭敬敬行了礼,又给贾瑞烧纸上香之后,方才转身去了。
迈出大门口的时候,赖瑾又回头望了一眼。只见前来吊唁的人有大半是簇拥着自己准备到荣府里头请赏去的,空空荡荡的灵堂之中,贾代儒和陈氏双双跪在地上往燃烧着的火盆里扔纸钱,飞散的黑灰弥漫在空中,越发衬出两个老者的形单影只。
这是赖瑾有记忆中,第一次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相熟的人已经死亡。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除了贾代儒夫妇两个心死如灰之外,甚至没能引起旁人的半点涟漪。而在这个看似繁华如织的残酷世道中,倘或赖瑾继续随波逐浪,不做抗争,那么接下来消逝的,也许就是他更为看重的兄弟、家人或者是他自己……
再次转过身来,赖瑾抬头看着依旧清朗无云的天空,暗暗握紧了双拳。
第31章 金殿面圣鸿胪传唱
金殿面圣鸿胪传唱,阴长阳错偶建奇功
会试之后便是殿试,亦称廷试。于四月二十一日在大明宫保和殿举行。由圣上亲任主考官,亲拟考题,考校会试通过者之真才实学,然后就其成绩优劣将所有的考生们进行排名,排出一、二、三甲来。一甲前三名赐进士及第,即民间俗称的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如无例外,此次的殿试考核只会对通过会试的考生们进行重新排名,并不会筛选取缔,因此贡士们的心情较之前要轻松许多。且一想到等会子要面见天颜,大部分考生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激动,想着倘或能在金殿应试中侃侃而谈,指点江山,得到圣上的青睐,那么这辈子平步青云指日可待……
在这种全部人都神情激愤意气风发的情况下,略显得沉和淡定的赖瑾就愈发突出起来。
站在赖瑾身边的陆子明不着痕迹的转过头来,轻声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赖瑾回过神来,瞧见陆子明脸上毫不掩饰的关切神情,只觉得心中一暖,莞尔笑道:“想等会子殿试过后,我们去哪儿庆祝。”
陆子明:“……”
站在两人身后的秦牧嗤笑一声,刚要开口说话,陡然听见一阵钟磬乐响,牢牢紧闭的朱红色宫门缓缓打开,早在宫外等候许久的各级官员们开始按品级排队入朝。霎时间只能听见衣袂摩擦及脚步落地的声音,除此之外,整个广场寂静无声。
初生的朝阳给恢弘契阔的宫殿染上了一层金黄的色彩,红墙金瓦,极尽奢华的大明宫在金色光晕的映照下显得越发肃穆庄严,就连面前一层高过一层的汉白玉阶矶以及中间雕龙刻凤的图案都毫无顾忌的透露出一种王者的威压。适才还能谈笑风生的诸位学子们立刻闭上了嘴巴,竭力遗忘的紧张从身体深处慢慢升起,扩散,深入骨髓和脑海。直到这一刻,众人前所未有的明白过,影响他们后半生的科举殿试,真的开始了。
在静谧到肃穆的气氛下,站在阶矶上身着红袍的礼部赞礼官扬声唱道:“宣乾元三年乙辰科贡士觐见——”
于是所有贡士们按照礼官们事先交过的礼仪缓缓登上阶矶,走入保和殿。文武大臣们皆随品级在两旁静静站立,审视打量的目光毫不掩饰的投放在他们的身上。光可鉴人的雕龙地砖几乎能反射出他们紧张的面容,众人随着引礼官的引领走入指定位置,便静静的站立等待。气氛一时间上升到凝重的肃穆,让所有人都不自主的放轻了呼吸的频率。
静待半晌之后,殿外响起三下振聋发聩的鞭响。少顷,一身龙袍头戴冕冠的乾元帝从偏殿走来,雍容肃穆的登上龙椅之后,文武大臣包括应试举子们立刻跪地山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下来是一瞬间的平静,隔了有一会儿的功夫,年轻的帝王方才轻声说道:“免礼,平身。”
于是文武大臣们鱼贯起身,寂然站定。众位考生们也屏息凝神的站起身来,束手而立。
乾元帝端坐在龙椅之上,透过面前晃晃悠悠的冕旒打量下面即将要参加殿试的考生们,一个个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带着一种还未曾经历过庙堂倾轧。政治钩心的简单纯粹。带着对功名利禄青云直步的美好向往,简单热血的让人觉得有些无聊乏味。
乾元帝这么想着,不着痕迹的勾了勾嘴角。视线便不由自主的落在了人群中那稍显瘦弱却又越发衬出身形匀称,风姿翩然的少年身上。
少年五官清秀,眉眼精致,周身透露出一种君子如玉的温润淡然,一举一动都好像是泼了水墨的山水画一般,风雅到极致,叫人观之便不由自主的眼前一亮,只觉得有种说不出来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
他就那么静静的站在那里,屏息凝神,眼眸微垂,恰到好处的举止连最苛刻的教礼官都指摘不出毛病。他站在那里并没有任何一个多余的动作或表情,却让人觉得看到他后整颗心突然安宁下来,脑海中不由自主的闪过宁静致远这个词。
风姿翩然,宛若谪仙。
乾元帝饶有兴味的挑了挑眉角,突然想到了当年赖尚荣以祥瑞为名进献的那极品花草,好像便是眼前这极为出色的少年亲自栽种的。当时这少年也就八九岁的年纪罢?伺候花草的本事倒是一流,只不知这文章写得如何?
乾元帝觉得自己的好奇加重了那么一点点,于是他不着痕迹的摆了摆手,站在身后的戴权立刻有眼力见儿的捧过试题,乾元帝亲自持刀开封之后,内侍官门立刻捧着试题给所有的殿试考生们奋发已毕,礼部尚书朗声说道:“乾元二年乙辰科殿试开始——”
于是所有考生们对着桌案行叩拜之礼,方才端坐于前,开始答题。
因所有的殿试考题全部由圣上自己出题,乾纲独断,随心所欲,并不会拘泥于四书五经,也不会拘泥在朝政军事当中,全看圣上一时心血来潮想考什么。当然,倘或是皇帝自己犯懒不想琢磨也可以要求信任的臣子出几道题目由他抓阄选择,再不济的也可以在堆积如山的奏折中随便选一个话题当做考题。事关国祚绵延,江山社稷,皇族颜面的大事儿,一般人不会太过轻狂。不过也有特别不靠谱的,比如说前朝最后一位皇帝周献宗,据说他在殿试的考题上问了如何讨爱妃欢心的试题,弄得那届考生集体凌乱,拒绝答题。当然,那位皇帝最终是被徒家的老祖宗带着一帮子兄弟们给灭了,不过由此可见殿试考题的保密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殿试中能作弊的也就更少了。
赖瑾看着自己面前的考题——何以强国。
题目宏大,内容空乏。
赖瑾微微皱了皱眉,有些不确定的抬头看了一眼。经历过后世应试教育的同学们都知道,考试的作文题目不怕你小,不怕你具体,就怕你的题目起得太大,因为越大选择的空间就越多,越叫人无法准确的理解上位者的心思。后世是有一句很精确的话叫无法定位,这样的文章写起来一个不好就会让人觉得你是在夸夸其谈,空乏无畏。
可你若是认真琢磨写了,也唯有两种结果,一是因循守旧,毫无新意,老生常谈,这样的文章虽说中规中矩,但定然得不到上位者的喜欢。倘或你若别出心裁,剑走偏锋,像商鞅似的弄点什么变法革新出来……一个不小心得罪了当朝既得利益者,在这种绝无背景的情况下,老牌功勋们想要捏死你简直比碾死一个蚂蚁还要简单。
想到这里,赖瑾心中微微一沉,有些闹不明白乾元帝的心思究竟如何。
联想到赖尚荣之前说过的乾元帝虽然表面看起来温润儒雅,脾气柔和,其实却是个乾纲独断,性格果毅,又很喜欢故弄玄虚,最讨厌臣子揣摩他的心思的人。可是这样一个人所喜欢的臣子偏偏都又是聪明绝顶,惯会触类旁且身负真才实学的。用赖尚荣的话说圣上觉得这样的人用起来才有成就感。
兼之今天所看见的科考题目,综上所述,赖瑾直接肯定乾元帝是个很喜欢玩儿人的皇帝。享受一切尽在手中的掌控,享受扮猪吃老虎的欢愉——这样一个哪怕是当了皇帝还得与上皇斡旋,处处伏低做小,却又步步紧逼,步步算计的人……性格变态点也是正常的。
赖瑾叹息一声,任命的展开草纸,用最最精致饱满的馆阁体写道:“世人之称我大业也,曰天朝上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赖瑾一边提笔蘸墨,一边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有种心虚而羞愧的感觉渐渐漫延。白如美玉的双颊不知不觉染上了一层晕红,在外人看来,却好像是神情激动下的余韵,越发显出少年人如朝阳,挥斥方遒的意气风发。乾元帝暗暗打量一会儿,不由得起了两分好奇,越发期待起赖瑾的策论来。
而这厢赖瑾却在绞尽脑汁的改编——没错,正是改编。去掉了所有不合时宜的言论,添加上一些壮丽辉煌,契阔华丽的辞藻,删删减减让文章整体内容保持在千字以内,赖瑾版的《少年大业说》新鲜出炉。心里默默对梁启超致以敬意,完成全部文章的赖瑾深吸一口气,平稳一番思绪以后,再次沾墨,认真誊抄一遍……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大业,与天不老!壮哉,我大业少年,与国无疆!”
“好!好!好!”乾元帝越发痛快的伸手拍了拍桌案,朗声笑道:“这小滑头,性格端的谨慎,文章写得倒还挺有锋芒的嘛!”
站在下首的陆柯并王崇维两位阁老对视一眼,心中暗自奇道:“圣上从未见过赖家小子的字迹,怎的知晓这文章便是那少年写得?”
不过他们两个对于这篇时文倒也很有印象,一来那一张漂亮的卷面实在养眼,字体端的是方正、光园,乌黑,体大,可以说是最为标准的馆阁体。难得那字体中还有一种梅花傲然的风骨,叫人观之便心旷神怡,精神气爽。再者那通篇的骈文朗朗上口,辞藻华丽,契阔恢弘,那样的文采别说是寻常时文策论,哪怕是放在青词当中也绝对称得上华丽极妍。
第7节
恋耽美
第7节
众人瞧着赖瑜光是张嘴哭号半晌,竟无一颗眼泪,不免哈哈笑出声来。赖瑜小包子见众姑娘们笑的前仰后合的也顾不及逗他,伺机上前一把抓住两个金钗上的流苏并一只手串儿。姑娘们生怕动作大了反伤着赖瑜,只得松手。唯有那两个拿金钗的,怕钗环锋锐伤人,只好就着赖瑜的动作摇来晃去。
贾母见状,只得摇了摇头,吩咐鸳鸯去里间儿梳妆台上拿了两只彩绘鲜艳的拨浪鼓,五颜六色叮当声响的在赖瑜眼前晃了晃,赖瑜见鲜欣喜,立刻丢了手上的钗环又去抓。鸳鸯趁机逗弄了一回,方才将波浪鼓交到赖瑜手上。
这赖瑜玩着拨浪鼓在贾母怀里呆了约有半刻钟,又将之扔开,张着小手要赖瑾。贾母就这么笑呵呵的任由小包子在自己怀里折腾。赖瑾也端坐在下首笑盈盈的看着。那小包子见呆了一会儿赖瑾竟不来抱他,眼圈儿发红的撇了撇嘴,竟真要哭出声来。
贾母立刻说道:“快,快,快些接过去,可别将瑜儿弄哭了。”
赖瑾闻言,立刻起身将赖瑜接了过来。那赖瑜一躺在赖瑾的怀中,果然老老实实地不动弹。自己鼓捣一会子,竟闭着眼睛昏昏睡了。
贾母看了半日,越发赞叹的说道:“瑜儿真是个再聪明不过的娃子。只不知我什么时候有福气,也能抱上重孙子了。”
说完,意有所指的看了一眼身旁伺候的王熙凤。王熙凤有些着急又有些羞愧的抿了抿嘴。一旁的李纨眼眸一黯,略不自在的往外挪动了挪动。
一句话说的两个孙媳妇都有些失魂落魄。贾母半点儿也不在意,继续笑着问赖瑾道:“此番乡试,考得如何?”
赖瑾起身说道:“只是尽我所能,到底如何,竟也不知道了。”
贾母颔首说道:“你是个行的。这么多年勤学苦读,我们都看在眼里。又有天分,想来他日放榜,定会高中的。”
赖瑾只好笑道:“承老太太吉言。”
又说了几句闲话,贾母只觉得精神头有些乏了。遂挥挥手臂让众人退下。
眨眼已到中秋。八月十五这天,各家各户都备好了月饼瓜果等准备过节。因秋闱也是这天放榜,所以早早起来,赖家并贾家就派了小子去放榜处死死守着。赖瑾倒是因为各种缘故,并没亲自前去看榜。
因赖尚荣夫妇已经南下任职,赖大和赖升并媳妇家的又要在府中操持节礼家务。赖家目下的人口倒显得越发少了。贾母遂开口同赖嬷嬷说道:“叫瑾儿、瑜儿两个同你一起过来,咱们一家老小团圆赏月罢。”
赖嬷嬷自然不会驳了贾母的意思。况且中秋月圆,倘或只有自己和两个重孙子在家,难免寂寥。如此到了荣国府上,别的不说,但只人多热闹,也比自己三人强的多。
于是到了是日一早,赖嬷嬷果然带了赖瑾和赖瑜两个进荣府闲话。一时老一辈们坐在赏月亭里摸牌闲聊,小一辈们饮酒作诗,赏菊垂钓,花团簇簇,凤起生香,倒是颇有一番诗情雅意。
贾宝玉因多日未见赖瑾,不免拉着他的手啰啰嗦嗦说了好些话,大抵也都是些谁家的戏子好,谁家的花园好,谁家如今又娶了媳妇,谁家如今又纳了一房标致温柔的新姨娘。最后方才想起什么来,开口笑道:“因你这几个月忙着乡试也没大得空与各家子弟们闲聊逛逛。冯大哥还说等你高中举人之后,要为你请桌酒戏,大肆庆祝一番呢!”
赖瑾怀里抱着一身大红的赖瑜小包子,正低头喂他吃了一口葡萄汁。听闻此言,知道是冯紫英的好意,不免开口说道:“冯大哥向来热情豪爽。只是怎好让他摆酒请戏——等我哪天闲暇了摆一桌,请冯大哥和诸位才是。”
贾宝玉闻言,摆手笑道:“谁做的东道又有什么相干。难道你我这样的人家还差这二三十两的银钱?不过是大家伙儿长久不曾见面,聚在一起玩闹一回罢了。”
正说着,陡然听见外头人气喘吁吁的跑进来,开口笑道:“大喜,大喜。咱们家的小瑾大爷中了乙科第三名,如今已是举人老爷了。”
一句话未落,众人立刻欢笑起来。贾母撂下手中的牌,大手一挥,朗笑道:“这是喜事,快赏,重重的赏。”
那报喜的婆子们立刻躬身谢道:“谢老太太的赏。”
一时间众姊妹兄弟的也都团团围上来,恭贺赖瑾高中举人。赖瑾怀里抱着赖瑜,跟众位姊妹兄弟们团团作揖,看得贾母朗笑道:“你们快坐下说话,仔细摔了瑜儿。”
于是众人各自归坐。话题便转到了赖瑾身上。纷纷提起了当下的一些时事政论等。贾母少不得又问道:“可知谁是解元,谁是榜眼?”
那婆子又一一说了,倒也是两个世家子弟。只是和贾府并不太相熟,贾母只略问了一回,也就罢了。
这厢众人其乐融融的讨论着。端坐在一旁的贾政却有些不是滋味。今年童试的时候贾宝玉又是装病避了过去,贾母平日里向来溺爱,又因贾珠前车之鉴,生怕贾宝玉小小年纪只知读书反而累坏身子,倒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唯有贾政,眼睁睁看着比宝玉还小了一岁的赖瑾已经高中举人,两个人同时进学,同时读书,贾宝玉身份又比赖瑾高了那么多,如今却还只是个白身。
当下神色有些清冷的哼了一声,沉声斥道:“人家赖瑾如今不满十二岁,已经是举人了。你如今也十二三岁的年纪,竟还在内帏中晃荡着,也不嫌羞耻。”
贾宝玉冷不防被贾政劈头盖脸的一顿骂,只觉得有些发懵。当即委委屈屈的看了贾母一眼,贾母有些不满的皱了皱眉,开口说道:“当日宝玉风寒不起,是我做主叫宝玉暂且免了童氏,来年再考。如今你这是怨怼我了?”
贾政闻言,立刻起身,躬身赔罪道:“孩儿不敢。孩儿只是——”
“好好的中秋月圆之日,又恰逢瑾儿高中喜上加喜。你不说添些欢笑之事,反而扫兴。”贾母说着,摆手赶人道:“你去前头和爷儿们们吃酒去罢,别呆在这里,反而坏了我们娘儿们的心情。”
贾政见状,只得起身说道:“孩儿只想着陪伴母亲——”
“我不用你陪。你外头招待爷儿们去罢。”贾母说着,也不玩牌了,起身说道:“你去罢。我同姑娘们钓一会鱼,吃两盅酒,至晚间祭月的时候你们再过来。”
贾政闻言,轻叹一声,只得抱拳说道:“既如此,孩儿先行告退。”
语毕,转身走了。临过贾宝玉身边的时候,还神色冷淡的瞥了宝玉一眼。将人吓得脚步一挪,避到了赖瑾身后。
待贾政的身影完全消失在后花园儿中,众位姊妹们不免开口笑道:“瞧瞧这个人,平日里四下乱窜跟个猴儿似的,怎么一到了老爷跟前,就老实的跟猫儿似的?”
贾宝玉不好意思的看了众人一眼,开口笑道:“不如我们吟诗吧!吟月吟花,总好过这么呆呆的坐着。”
众姊妹闻言纷纷叫好。赖瑾虽然素来缺少捷才,但读了这么多年诗书,也不至于应对不上,少不得也跟着众人吟了一回。
至晚间月圆如银盘,合家大小在后花园子里铺设桌椅,拜过月神,吃酒赏月,更是越发尽兴。姊妹兄弟们一直玩闹到夜半实在挣扎不住,方才胡乱睡了。
乡试放榜次日,京都顺天府尹在国子监举办 “鹿鸣宴”宴请新科举人。是日,赖瑾穿戴整齐坐着马车前往国子监。刚下马车,就听身前传来一声笑侃道:“赖小三儿,你怎么这时候才来?”
赖瑾抬头,看着国子监门前站着的一个年约十六七岁的清俊少年,正是同届好友陆子明,略微皱了皱眉。这人的父亲陆柯乃是翰林院学士,和自己父亲很相熟。自己得了父亲的嘱咐,往日间也常去陆家登门拜访,讨教学问,一来二去和这陆子明也就熟了。陆子明这人,说来也算是个少年才俊,家学渊源,但只一件,这嘴太过促狭,生平最喜之事就是给人起外号。
陆子明见赖瑾不满皱眉,少不得张手笑道:“这个也不怪我。谁让你县试、府试、院试、乡试都考了第三名。如今这赖小三儿的名声可是传了出去,可不独我一个人这么叫。”
赖瑾无奈的叹息一声,走到陆子明跟前儿,悄声说道:“你才是小三儿,你们全家都是小三儿。”
陆子明和赖瑾相熟已久,早知道这孩子不像外表看上去那般温润而言。听闻此言,倒有些乐不可支的笑道:“我若是能考第三名也还好了。谁让我才考了乙科第二十一名。如此泯然与众人,自然连个称号也都没了。”
赖瑾瞥了陆子明一眼,轻哼一声。
陆子明身旁的一个二十来岁的温润青年开口笑道:“这便是这届最小乡试的举子?”
赖瑾闻言,但笑不语的打量着青年,陆子明开口介绍道:“这是秦牧,字子野。我的同门师弟,对你已经仰慕许久了。”
然后又指着赖瑾笑道:“这便是有史以来我朝最年幼的举子赖瑾,年方十一,如今并无表字。”
秦牧有些赞叹的看了赖瑾一眼,开口笑道:“常听世人传言赖家神童,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赖瑾淡然笑道:“秦兄谬赞。依我看秦兄才是温润尔雅,国之栋梁。”
一旁陆子明凑趣问道:“他是国之栋梁,那我是什么?”
赖瑾白了陆子明一眼,随口说道:“国之栋梁你是当不得了,国之蛀虫也还罢了。”
陆子明气结,拉着赖瑾不依不饶说了好些闲话,方才一同进去拜见同考官及房师。
因赖尚荣如今不过十一二岁的模样,身量尚小还未长成。站在一群或风度翩翩或稳重儒雅或耄耋白须的书生当中尤其显眼。众人一看便知晓这人就是今年乡试最小的举子。待赖瑾恭恭敬敬拜过同考官之后,顺天府尹不免笑眯眯的捋了捋胡须,开口问道:“你便是今年乡试的探花郎,你多大了?”
赖瑾肃容说道:“回大人的话,小生今年年十一。”
“少年英才啊!”顺天府尹颔首赞叹两声,又出言考校几句,但见赖瑾学习扎实,并不似那等轻浮草率之人,越发起了爱才之心。竟将赖瑾带在身边与他介绍起周围的同考官以及几位才学扎实很有可能高中进士的举子来,如此优容一直到鹿鸣宴后,顺天府尹还拉着赖瑾的手一再嘱咐道:“倘或有何疑问不解,自可去我府上登门拜访。你师娘最喜欢你这样聪颖伶俐的孩子,等你去了你师娘亲自下厨给你做好吃的。”
竟将赖瑾当成小孩子哄了。赖瑾一时哑然失笑,面上却越发恭敬的说道:“多谢大人抬爱,小生感激不尽。”
粉雕玉琢的娃娃偏要做出一副温文尔雅,老气横秋的模样。众人看着越发可爱。顺天府尹恋恋不舍的拍了拍赖瑾的肩膀,竟然直接将他送上马车。吓得赖瑾连忙推脱不可,执意站在地上拜别所有同考官以及房师之后,方才起身归家。
至次日一早,贾宝玉果然登门拜访,言及冯紫英大摆筵席替赖瑾庆祝之事。赖瑾立刻穿戴好了衣物同贾宝玉一起去了一品堂。依旧是往常众人常定的雅间儿。只是因早年梅姓书生窥探一事,此刻房间壁板都换成实木夹心的,倒是可以拢音。赖瑾推门而入,发现冯紫英、卫若兰、陈也俊、韩琦并薛蟠几个往年相熟的都在里边儿坐着。瞧见贾宝玉和赖瑾的身影,众人不免起身迎了过来,冯紫英抓着赖瑾的肩膀朗声笑道:“这三五个月间,你竟然比宝玉这个小子还要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我们几个想见你一面,竟也难如登天。”
这不过是戏言罢了。倘或几人真想找赖瑾出来,不过一个请帖下到赖家的事儿。难道赖瑾还能推脱不成?不过是大家看赖瑾学习辛苦,不欲分他的心罢了。如今赖瑾一朝高中,成了举子,也算是半只脚踏入朝廷了。今后也能松闲一些,况又是这等子百年不遇的大喜事儿,众人这才撺掇在一起,叫宝玉请赖瑾出来吃喝一顿。
这厢卫若兰欣喜笑道:“前儿中秋放榜,我等少不得也派了小子前去打探一番,闻听今岁最小的举子年十一,乃京城人士,我等便都想到了你。没成想竟又是高中第三名,不简单啊!”
陈也俊也接口笑道:“只你如今高中举人,我们哥儿几个在外人面前腰子都挺起来了。谁说咱们功勋世家只出纨绔膏粱,如今瑾儿小小年纪高中举人,咱哥儿几个,别提脸上多光彩。”
赖瑾没来得及说话,薛蟠又哈哈朗笑道:“何止是你们,我这些日子出去玩耍,听别人议论纷纷,我也觉得光彩极了。”
冯紫英接口笑道:“瑾儿此番高中,确实是件大喜事。只是我们这些七尺男儿,倘或光想着用别人的脸面给自己争光,竟也太无趣了一些。”
众人闻言,少不得面面相觑,开口问道:“冯大哥此话何意?”
冯紫英叹息一声,自己斟了一杯酒水一饮而尽,开口说道:“此番宴请大家伙儿,一来是为给瑾儿庆祝,二来大家许久未团圆,也该出来聚聚。三来,也算是替我自己个儿饯别罢。”
众人听这话,越发狐疑,各自催促道:“这话是如何说的。大家伙儿好容易聚齐一趟,冯大哥怎么说这样的话?可是对兄弟们有何不满不成?”
冯紫英摆手说道:“与你们不相干,是我已经决定了,要去西北战场。此番若不争一番盖世功业叫他们瞧瞧,我也不回来了。”
众人心下大惊,立刻问道:“圣上要打仗了,怎么我们竟不知道?”
“刚刚同我父亲商议过的。只说西北边塞每年被动防守,粮草兵马消耗无数,却也无太大功效。北蛮军队依旧春秋两季来折腾一番。闹得民间怨声载道。圣上的意思,莫不如此番主动进攻一回,倘或能打得北蛮喘不过气来,咱们也算是竟了全功,至少三年五载的边境再无敌患。”
陈也俊迫不及待的问道:“那要是败了呢?”
“那也不过是老样子罢了。”冯紫英摇了摇头,开口说道:“你们不知,自圣上还在潜邸之时,便已经秘密派人打探北蛮境内情况。如今过了大概十年,北蛮境内的情况圣上已经了若指掌。再有驻守西北的振威将军冯汉乃是我的叔叔,这么多年同北蛮交手自然熟悉北蛮境况不必细说。早年也曾悄悄潜入北蛮境内查探过,当年也上了折子奏请老圣人开战。只是老圣人顾虑颇多,也就留中不议。如今圣上有这心思,我父亲便将我叔叔想起来了。再结合圣上手中掌握的情报,此事约有六七分的把握。”
韩琦笑道:“昔日汉武帝爱将霍去病勇冠三军,封狼居胥。如今咱们这位手无缚鸡之力的圣上,也想学一回汉武帝之功绩不成?”
卫若兰静静听冯紫英说完,立刻开口道:“冯大哥,我同你一起去。”
陈也俊、韩琦两个面色大变,看着卫若兰说道:“你们疯了,深入敌后可比不得你我在战场杀敌,闹不好连尸首都回不来的。”
“瓦罐难免井边破,将军难免阵上亡。你我具是武将功勋世家,倘或能马革裹尸也是一种幸事。总比每日间流连花巷,打架斗殴,又被人视为纨绔要强。”卫若兰说着,自嘲一笑,开口说道:“反正都是打仗折腾。折腾别人总比折腾自家要好听的多。”
众人闻言,一时间脸色阴晴不定。沉默半晌,陈也俊率先开口道:“既如此,我同你们一起去。”
韩琦见状,咬咬牙说道:“那我也——”
“大家不要一时激动草率决定。”冯紫英摆了摆手,低声说道:“目下圣上要拿西北开刀的消息也只不过是我父亲知道。我父亲因想我上战场又说给了我,我想着大家都是兄弟,况这种事情也不是什么私密大事见不得人。也就不避讳你们。毕竟大家都是功勋世家,倘或圣上决意北伐,你们早晚也能知道消息。我只是想着先和你们通通气,你们若是想建功立业,这便是最好的机遇。倘或有些别的想法,谁也都能理解。毕竟父辈祖辈们浴血拼杀这么多年,为的就是我们能恣意过活。”
众人若有所思的沉默下来。冯紫英继续说道:“大家回去的时候不妨仔细思量一番。左右这事情也才开个头,圣上倘或真下决定,也得有一阵子。毕竟打仗这种事儿,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赖瑾闻言,也不免想起了前去西北自此便音讯全无的少年沈二。一只手下意识摸了摸脖颈上的银锁,轻叹一声。
冯紫英见状,却误以为赖瑾是为他的境遇担心,不免开口笑道:“瑾弟弟放心罢。你冯大哥别的不行,单只这十八般武艺才拿得出手。即便是深入北蛮境内,也只有我折腾旁人的份儿。我自己定不会有事的。”
赖瑾回过神来,立刻自斟了一杯酒,起身敬道:“冯大哥豪气英勇,为国为民,赖瑾甚为敬服。在此水酒一杯借花献佛,聊表心中敬意。”
冯紫英闻言哈哈冷笑,立刻也倒满了酒水还敬赖瑾,口内说道:“好男儿自该征战沙场,建功立业。我比不得你脑袋聪明,能科考读书。我向来不耐烦这些个软绵绵的东西,也唯有战场上真刀真枪的硬干一番,好叫众人知道,什么是老子英雄儿好汉。”
众人闻言,纷纷叫好。立刻将手边酒水一饮而尽。薛蟠凑趣笑道:“我手上也不会功夫,竟不跟你们去凑这个热闹了。只是西北边塞也有我们薛家的米面铺子,间或还有几个商队同北蛮的部落也有些联系。专倒蹬一些烈酒茶砖盐砖瓷器丝绸一类,换了他们的皮子和牛羊马匹等。军中苦寒我知道,咱们几个兄弟一回。我也不能眼看着哥儿几个太吃苦遭罪。这样……”
薛蟠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方印鉴开口笑道:“这是我们薛家行当上的印鉴,唯有薛家长房嫡系子孙才配有。见印如见人。能随意调动铺子里十万两以下的货资。冯大哥你拿着,倘或一时间有事儿,也好有个照应。”
冯紫英见状,连忙推脱道:“这怎生是好。”
薛蟠不耐烦的挑眉说道:“拿着!莫不是冯大哥瞧不起我这出身皇商的,竟不欲同我有什么银钱上的瓜葛?”
冯紫英见薛蟠说出这种话,只得伸手接了。薛蟠这才转怒为喜,开口傻笑道:“这才对嘛。兄弟一场,你们在边塞辛苦打仗,我在京城花天酒地,也得给你们安排好了,我也安心不是。”
众人也晓得薛蟠向来财大气粗,知道他不难于此。若执意推脱反倒显得生分,左右东西到了他们的手上,也算留个念想。用不用还不是他们自己说了算。遂也乐呵呵的接了过来。却没想到正是薛蟠心血来潮的一个举动,在日后竟救了他们一命且又间接帮他们立了功劳。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这厢贾宝玉见众人一时热血沸腾想要上战场建功立业,薛蟠虽碍于身手不能跟随,但到底也添了些钱财黄白之物襄助,唯有自己,虽说也是世家公子哥儿,但天天圈在家里,一点儿也做不得主。虽说有钱,也不由自己使。细细想来,竟然连一个线头,一片瓦砾都拿不出来,越发唏嘘悲伤起来。
众人早就习惯了贾宝玉对月嗟叹,对花伤悲的性子。少不得又是言语相劝一回,一时间贾宝玉又好了。立刻举着酒杯同众人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的来往起来。
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这几个世家兄弟原本就脾胃相投方才聚到一起,如今又定下了一番事业共同去做,更觉得彼此交心,再无不可。一时间搂肩抱腰,推心置腹,真可谓是谈吐恢弘,豪气万千,大口吃酒大块吃肉。至晚间席散的时候,各个都喝的里倒歪斜舞马长枪的,连马背都爬不上去了。还是一品堂的掌柜的去前面车脚行顾了几辆马车,将人纷纷送回府中。
这厢尚有三分清醒的赖瑾带着已经烂醉如泥的贾宝玉和薛蟠转回贾家。又指使门上小子们将人分别送往内院和梨香院,这才自己转身家去了。
彼时已经月上中天,万籁俱寂。然则赖嬷嬷并赖大赖二两家子俱都等在正厅上,谁也没睡。瞧见身形踉跄转回家中的赖瑾,赖大慌忙走出来径自搀扶。气的赖嬷嬷摇头直叹道:“这冯家的大爷也太过不知事了一些。咱们家赖瑾才多大岁数,他也向爷儿们似的这么灌酒,也不怕灌坏了我们家的瑾儿。”
赖瑾闻言,扯嘴笑道:“太祖母放心,我这还是好的。冯大哥将我的水里兑了一些酒,我没喝醉。”
赖嬷嬷听得好笑,摇头说道:“还水里兑了酒呢,这还没醉,还得怎么才算醉了。”
说着,立刻吩咐赖大将人送去后院儿屋里。大丫头锦香立刻将人接了过去洗漱宽衣。好在赖瑾如今只是个半大娃子,身量尚小,锦香一个人也周全的过来。只将人洗的白白净净的送入卧房中安置。
睡眼朦胧之际,赖瑾迷迷糊糊地摸了摸脖颈上的银锁,清冷的月光照在上头折射出一层银色的冰冷光滑。如梦如幻,趁着那细滑的肌肤越发白皙,小巧的锁骨越发精致。
赖瑾感觉着胸前的冰凉触感,嘟囔着说道:“沈二你个臭小子,究竟跑哪儿去了。”
与此同时,远在西北边境带军向北蛮境内潜入的沈轩若有所觉的抬头观月,又碰了碰藏在胸口处的老旧荷包,一脸坚毅,心中暗道:“此番功成,大抵我便能回去见你了。”
第30章 拨云见日赖瑾涅槃
朝廷有令出征北伐,拨云见日赖瑾涅槃
中秋已过,天气瞬间转凉。早起晚间的风刮的寒浸浸的,秋叶也被染了一层枯黄,就连人的衣裳都换成夹得了。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端是秋风萧瑟之景象。
转过月来又是贾敬的寿辰。是日一早,贾珍先将家中的稀奇果品装了十六大捧盒吩咐贾蓉送到庙上去。自己则率领合家男丁女眷都朝上行了礼。再晚些的时候,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儿、宝玉等荣府这边儿的人也都跟着来了。赖瑾自然也是一道儿过来。尤氏打量着没有老太太的身影,不免略有遗憾的询问几句。
王熙凤立刻指着贾宝玉和赖瑾两个笑道:“老太太原是想过来的。结果昨儿晚上他们吃桃,老太太看了眼馋不免也吃了大半个。今早五更的时候便折腾开了。这会子刚略好一些,精神头竟实在不足,便也不过来了。”
众人这才释怀。贾珍开口笑道:“我想着老太太最爱热闹的一个人,今日不来,必有缘故。既这么着,也就是了。”
说说笑笑一会子,王夫人不免提到了贾蓉之妻秦氏的病症。尤氏说了好一通含糊不清的往日大夫诊病时候的话,最后方笑道:“昨日冯紫英荐了他从学过的一个先生,医道很好,目下开了一个方子,吃了一剂药,倒也有些见效。”
众人听罢,方才松了口气似的说道:“这就好了。这么年纪轻轻的,倘或因这件事儿有了什么事故,岂不叫人可惜?”
贾宝玉心中一动,开口问道:“这冯紫英举荐的先生,可是一个姓张名友士的?”
尤氏略微诧异的应道:“正是他,怎么宝兄弟也认得他?”
顿了顿,又自言自语的说道:“是了。你们两个向来同冯紫英交好。他这先生此番上京又是住在冯府,你们认得也属平常。”
贾宝玉摇头笑道:“我同这位张先生倒是不怎么熟悉。但这位先生倒是对瑾弟弟推崇备至,引为知己。”
此言一出,众人不免将视线转到了赖瑾的身上。赖瑾轻声笑道:“张先生是个学识渊博,风趣雅致的人。难得又精通医理,我也不过是闲暇时间登门拜访请求赐教罢了。有何德何能让先生推崇备至。”
贾宝玉接口笑道:“瑾弟弟何必妄自菲薄。单只你小小年纪高中科举一项,我瞧着那张先生就叹服的了不得。更何况你同他探讨医理的时候,你所说的一些暇时保养的方子,我瞧着张先生深以为然。”
瞧见众人眼眸越发晶亮,贾宝玉开口笑道:“不过是这几日闲来无事多看了几本医书,又得知张先生精通医理,讨教一二罢了。想着若果真有成效,次后也可以孝敬府上的老太太和太太们。”
邢夫人、王夫人闻言,少不得开口笑道:“瑾儿有心了。”
王熙凤顺口说道:“那瑾弟弟研习这几日,可有什么见效?不如也给蓉儿媳妇开个疗养的方子,我们且试试?”
赖瑾摇头说道:“我不过是赵括之类的纸上谈兵罢了。怎么敢拿蓉儿媳妇开刀。更何况张先生已经亲下了方子,只要照方吃药,以后定会好的。”
众人闻言,也都纷纷响应了一回。王熙凤便说要去瞧瞧秦氏。众人都知道这妯娌两个平日交好,自然也没有拦阻的。贾宝玉倒也撺掇着要一起去,还想拽着赖瑾。赖瑾哪肯去侄儿媳妇的房间探视病患,随意找个借口推脱过去,贾宝玉无法子,只得径自跟了凤姐儿去看秦氏不提。
这厢赖瑾跟着尤氏等人往会芳园吃酒听戏,台子上歌欺裂石,生旦净丑粉墨登场,锣鼓喊叫之声远闻巷外。赖瑾听了一会子,只觉得闹哄哄的吵得头疼,遂起身避了出来。随意在园中闲逛欣赏。但见黄花满地,白柳横坡。疏林如画,西风乍紧。呜呜咽咽的丝竹之声穿林度柳幽幽而来,倍添韵致。赖瑾顺着脚下鹅卵石铺就的羊肠小径直走入后花园,但见天高云淡,心胸也越发开阔。猛然间瞧见一身紫色长袍的贾瑞在假山后头躲躲藏藏的,不免走上前拍拍他的肩膀,开口问道:“干什么呢?”
贾瑞冷不防的被吓了一跳。转过身来见是赖瑾,他因早年私塾的事儿,对赖瑾颇为忌讳,当即开口赔笑道:“原来是瑾小爷,几日不见,瑾小爷身上可好?”
赖瑾想到原著中贾瑞得罪了王熙凤最后被治死的情节,皱眉说道:“你好好的不在席上吃酒听戏,跑到后花园子鬼鬼祟祟的?”
贾瑞脸色一白,旋即支支吾吾的说道:“席上太吵了,我不过想出来散淡散淡,就碰见瑾小爷了。”
赖瑾叹息一声,跟贾瑞说道:“那你如今可散淡完了,同我一块儿去席上坐坐吧!”
贾瑞迟疑半晌,但见赖瑾似笑非笑的看着他,那眼神清冷的仿佛直入他的内心,不由得越发心虚,讪讪说道:“如此甚好。请容我给小爷带路。”
赖瑾心下略松,只以为此番救了贾瑞一命,倒也算是造了七级浮屠。一番自得不必细说,之后便也撂开手不提。
且说自贾敬寿诞之后,赖瑾又恢复了从前卯时起,亥时卧,每日抽出两个时辰练习骑射弓马外就苦读诗书,研习时文的枯燥生活。十月初的时候圣上下诏命神武将军冯唐率三万铁骑出征西北,锐击北蛮。命振威将军冯汉率领两万兵马直入北蛮境内游击作战,力图最大限度的溃败北蛮军队的有生力量,以其子冯少楠为副手。拜都指挥使王广义为镇北将军,出兵至西北边塞,以作声援。三道诏下,朝野瞬时激荡变幻,近十万大军粮草齐备,出军北伐。乾元帝以登基以来从未有过的果毅坚决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定下了此番战事。
十月中旬大军北上,在西鼓楼广场上誓师的时候,赖瑾、贾宝玉和薛蟠三个也骑马相送去了。但见旌旗猎猎,刀兵森芒,十万雄狮,壮志凌云。冯紫英、卫若兰、韩琦、陈也俊几个全部留在军中,盔甲加身,手握长枪,骑在神骏的枣红马上,越发衬出少年英武,雄姿勃发。
赖瑾等人在外围静静看着,看着这群年轻力壮的战士们在上位者的鼓动下变得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血战沙场,封狼居胥,看着广场之外的人群中,有年迈的父母低头摸着眼泪,也有看热闹的闲散人拍手叫好,使劲儿的呱噪。众位将士们齐声呐喊着:“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之”。然后滴血入酒,大口饮尽,又将手上的碗摔得粉碎,一个个昂首挺胸,手持刀枪向着遥远的西北战场进发。
也许他们会因功封赏,也许他们会就此消亡。没有人能预见未来究竟如何,多数人所能做的唯有在原地静静等待,张望着远方,希望自己所在意的人能够平安归来。哪怕他们没有功成名就,哪怕他们灰头土脸,只要他们平安归来。
细碎的呜咽声在吵闹的广场上响起,年迈的父母们茫然而期盼的面容在眼前晃动。这些个平凡的老百姓们从来没有太多的想法,甚至他们根本不懂得何为国仇家恨,因为无论哪一位统治者上台,对待他们的都是轻视、奴役、压迫,区别只在于多多少少而已。
然而他们却是上位者意志执行的最直接的体验者。无论是打仗徭役,还是最新政策的施行。上位者们永远高高在上操控一切,然后对立的双方绞尽脑汁钻对方的空子,然后最倒霉的老百姓们就变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哪怕他们由始至终,根本不明白上位者脑子里想的都是什么。
所以有诗人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赖瑾默默的叹息一声。然后转身归家,继续拿起书本读书。
冯紫英有一句话说的对,好男儿自该封狼居胥,建功立业,扬我声威,震慑天下。古代圣贤也曾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可是他现在做的却远远不够,无论是年少举人,还是高中进士,赖瑾目下所做的一切,对这个看似古老,实则有血有肉的国家没有一点儿用处。
在从前的时候,赖瑾一直觉得重生一世,依旧同前尘一般没有什么变化。他依托着父母,依托着家人,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目下所拥有的一切。无论是锦衣玉食,还是悉心教导,赖瑾将这一切看成理所当然。他甚至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松散和闲惬,他以能做一个整日间无所事事,拈花弄草的纨绔衙内为奋斗目标,他将所有的一切拼搏努力都寄托在他的爹爹,他的爷爷奶奶甚至是他的太祖母身上。对于世事变幻他能帮把手就帮一把,若嫌麻烦他就冷眼旁观。
他每日间所闻所见,这个古老而繁华的世界是如此真实又如此虚幻,他一直用一种旁观者的态度参与着真实的生活,却从未想过凭借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奋斗去改变什么。
他就这么得过且过的享受着,就这么循序渐进的走在所有人给他安排的道路上,没想过挣扎,也没想过奋斗,只这般按部就班的活着,形同槁木。
然而今日,他却在烈风袭袭,战鼓声声中悄然转醒。只因他不希望有一天世事变迁,尘埃落定。他依旧如今天一般,只能被动的等待着,只能无助的期盼着。期盼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兄弟自己的亲朋好友自己努力奋斗,从既定的厄运中摆脱出来。而他自己却只能无力的冷眼旁观。他从今开始,总要做些什么,才好在未来的角逐中,尽更大努力去保护他所在乎的人。
赖瑾的悄然转变没有人留意到。大抵是因为他依旧如从前那般刻苦研习,沉默温润,体贴妥当,闲暇时也从不忘摆弄花草,教养幼弟。每十天往扬州寄去一封家书策论。所以大家都没有关注到一个少年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变。而唯一能够有此契机察觉此事的赖尚荣又纠缠于江南官场各脉势力的残酷角逐之中,也放松了对自己大儿子的教导。
于是时间就这么静悄悄的流逝着,转眼瑞雪纷飞,花红柳绿,秋叶静美,春寒料峭。
已到了三年一度的春闱会试。
年十三岁的少年身长玉立,温柔缱绻。仿佛是一副最精致唯美的泼墨山水画,即使就这么静静的站在喧嚣吵闹的考场中,也有一股子岁月静好,淡然悠远的韵致。仿佛是最上等的美玉一般,虽不是那等极目绚丽的光彩,但那玉质莹润的含蓄美感,也叫人看得错不开眼。
因常年练习骑射而起了薄薄茧子的手漫不经心地提着沉重的考箱,十指纤细修长,在日光的照耀下反射出莹润白皙的光芒。少年眉眼精致,气质柔和,因常年练武而锤炼的坚韧意志力化作一股坚定气息凝聚在少年的眼眸之中,让少年的眼睛越发清亮透彻。此刻这澄澈若秋水的眼眸隐带笑意,看着面前有些发愣的侍卫笑道:“劳烦侍卫小哥儿。”
那青年侍卫猛地回过神来,略微尴尬的红了脸面说道:“按照考场的规定,须得检查你的衣冠鞋袜,考箱内所携带一切考具,甚至取暖用的银碳,糕点……”
赖瑾颔首笑道:“小生明白。”
青年侍卫看着赖瑾浅笑不语,暗自吞了吞口水,上前一步。只觉得一股子沁人心脾的宁谧柔和气息将自己包围,青年侍卫的脸颊越发通红,直心猿意马的草草检查一二,便挥手说道:“进去吧。”
赖瑾含笑冲这侍卫道了辛苦,这才提着考箱悠然走入考场。
他的一举一动都流露出一股子旁人没有的雍容闲惬,从容不迫。因此直到他的背影完全淹没在考生当中,青年侍卫才黯然叹息一声,失魂落魄的转过头来。
他从未见过这样精致温润的人呢!
赖瑾站在座次榜前找到了自己的座位,便提着考箱从容去找。路过的举子们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赖瑾俱都笑意盈盈的颔首示意,直至到了自己的座位。细细打量一番,无论是采光高度等都很不错,赖瑾更为满意的勾了勾唇角。刹那间显露出的风华叫人情不自禁的看过来。
赖瑾提着考箱慢条斯理的走入号子,先是拿着早就预备好的抹布将里头细细擦拭一遍,然后开启考箱,取出笔墨砚台放在桌案上。然后将暖炉抽出来放入银丝碳,烧了一壶山泉水,泡了一杯菊花茶。清净淡雅的香气弥漫在考场之中,引来众人纷纷侧目。
赖瑾举着杯子淡然笑道:“菊花茶清热去火,亦有明目提神的功效。要来一杯吗?”
临号的举子有些赧然的红了脸面,说不清什么思绪的举起自己的陶瓷茶碗,开口谢道:“多谢兄台。”
赖瑾微微一笑,到了一杯花茶递给那举子。那举子低头看着热水中徐徐绽放的花苞,袅袅热气氤氲而生,心里的烦躁紧张竟也去了大半。于是真心笑道:“多谢兄台,我这下算是好多了。”
赖瑾含笑道不必,那举子又问道:“我是山东临淄人,姓赵名岑字长今。是乾元元年的举子,敢问兄台高姓大名?”
赖瑾微微笑道:“我是京城人士。姓赖名瑾,目下还未有字。也是乾元元年的举子。”
赵岑觉得赖瑾这名字有些耳熟,细细想了一回,悚然说道:“你便是传言中我朝年纪最小的举子赖瑾赖小三儿?”
赖瑾哑然失笑,摇头说道:“除我之外,京都再无别的赖瑾了。”
赵岑只觉得不可思议,不免又打量一回,只觉得赖瑾除了身量较之寻常男子略单薄之外,无论是气度风韵都不像是十三岁的孩童。不免摇头叹道:“今日可见什么叫神童了。”
赖瑾摇头笑道:“赵兄谬赞矣。”
说话间,巡考的侍卫们渐渐走了过来。赖瑾立刻闭口不谈。此届的考官们也鱼贯而入,长篇大论的说了些考场纪律之后,立刻分发考卷。
二月春风似剪刀,大抵是说春寒料峭,寒风刺骨。赖瑾端坐于考场内,身边的炭炉里烧着上等的银丝碳,炉上的沸水中住着菊花花苞,袅袅的微香弥漫扩散,就连周围的人都觉得精神一震,思虑越发清明起来。
几个考官似笑非笑的走过来,站了片刻,转身回去,口里还不断说道:“倒是挺会享受的。”
“长的倒也真好……”
“不知学问怎么样。单只凭他这副相貌,倘或过了会试,殿试面圣之后,一个探花郎也是少不得的……只不知是谁家儿郎?。”
“听说是京都赖家的……他父亲正是前科的探花赖尚荣,恍惚和前前科的探花林如海也有些关系……”
“如此说来,倒是一家子探花了。”
赖瑾耳边听着考官们的细碎八卦,莞尔一笑,将面前的考题慢慢展开。题目有三道,全部是四书里面的。为首的一道乃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句话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举凡进过学的书生便耳熟能详,并不是什么生僻的考题。意思是说在这世间百姓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百姓多了,才会需要国家,而只有一个国家建成了,才需要选出一个君主来治理国家。因此人民为本,君主为末,君主治国应当以民为本,休养生息,使民富裕。因为只有人民富裕了,国家才能富强。军队才能强盛,朝廷才有能力威加四海,泽披天下。
这句话从表面来看说得很对,可是在这种封建集权达到顶峰,君主甚至被誉为天子的情况下,你要认真相信这句话,你就输了。
比方说前朝有个很有名的大臣名叫于谦的,就是因为相信这句话,反而把自己折腾死了。
因此这种话也就是随便说说,随意听听,万万不能当真的。
至少,你心里也得明白,民为贵,君更贵,社稷可次之。因为你只有把君主糊弄好了,他才肯给你机会,让你去泽披百姓。
赖瑾思及此处,微微一笑,将草纸展开,沾墨挥笔,开始答题……
转眼九天过去,会试已毕。依旧神清气爽的赖瑾提着考箱跟着人群慢悠悠的走出了考场。彼时赖家的小厮车马依旧在贡院外头等着,瞧见赖瑾的身影,立刻迎上前来,伸手接过赖瑾手中的考箱,被考箱的重量坠的情不自禁弯下腰身的小子暗暗咋舌,心里暗道:“这么重的箱子,亏的少爷拿的这般轻巧。”
赖瑾眼眸微转,仿佛看出了那小厮心中所想,不免开口向一旁站着的书童赖安说道:“那箱子略有些重,你帮他抬上马车。”
赖安看够了笑话,这才乐呵呵的应了一声,走上前来,帮那小子将考箱抬上了马车。赖瑾微微一笑。撩起衣摆就要上车,陡然听到身后有人叫道:“瑾贤弟慢步。”
赖瑾回头,瞧见脚步略微急促的赵岑,他身旁还跟着几个同样来参加会试的举子,年少的约二十一二岁,年长的约三十五六岁,俱都是书生风流,意气风发。赖瑾展颜笑道:“原来是赵兄,此番会试,不知赵兄考的如何?”
“还好,还好。”赵岑说毕,又给赖瑾介绍道:“这几位都是我的同乡好友,王洞芝,张显,周若斌。俱都是此番参加会试的举子。”
赖瑾拱手作揖,与众人一一见过。举手投足间,露出一截皓白若羊脂玉的腕子,修长匀称,衬着竹青色的书生长衫,袖袍飞扬之间,一股子掩不住的水墨风流氤氲而出。
众人看的越发赞叹。这样的风流人物,先别说是否声名在外,只但看这副精致皮相,众人也是愿意亲近的。
赵岑看出众人心思,不免心中一动,开口邀请道:“十年寒窗,好容易过了会试,总算能清闲一二。如今天色正好,春光如许,正是踏青郊游的好时候。不知瑾贤弟意下如何?”
赖瑾不过略微沉吟片刻,瞧见人群中也走过来的几个身影,颔首说道:“多谢赵兄之美意,在下就却之不恭了。”
赵岑听见赖瑾应下来,心中越发高兴,立刻说道:“择日不如撞日,不如我们相约明日,在城外十里亭相聚何如?”
一句话未尽,陡然听到身后有人问道:“去哪儿,不妨也带我们两个。”
赵岑回头,但见两个二十六七岁的弱冠青年站在身后,风度翩翩,君子如玉。不免开口问道:“敢问两位兄台是?”
陆子明哈哈朗笑,开口说道:“我是陆子明,他是秦牧,与瑾儿乃是同窗好友。敢问兄台是?”
赵岑立刻说道:“在下山东赵岑,见过两位兄台。”
于是众人相互厮见,约定了明日郊外踏青之后,各自散了不提。
陆子明拽着赖瑾的胳膊开口笑道:“总算是熬过了会试,不如大家去一品堂吃顿好的再说?”
赖瑾摇头笑道:“我如今只觉得身上疲乏,只想回家沐浴梳洗一番,哪里还有子明兄的好兴致。”
听赖瑾这么一说,陆子明和秦牧两个也觉得身上粘腻汗渍,难受的紧。立刻放开赖瑾的手笑道:“既如此,我们也该回家休息休息,明日再去城郊一道儿散淡也就是了。”
众人又说笑着闲话两句,也都散了家去不提,
且说赖瑾坐着马车归家,进了正堂的时候瞧见赖嬷嬷并赖大几个正在厅上唏嘘感叹,桌上还有几封包好的吊唁银子。不免好奇问道:“这是谁家出事了?”
赖嬷嬷叹息说道:“是塾中贾代儒家的孙子贾瑞,年纪轻轻也不过二十几岁,谁承想一个风寒就这么没了。可怜贾代儒白发人送黑发人,如今竟是一点儿念想都没有了。”
赖瑾听的一愣,脱口问道:“怎么竟死了?”
“还不是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赖大轻叹一声,语焉不详的说道:“那二奶奶是何等厉害嚣张的人物,你不招惹她都变着法儿的作践你一回,何况……都是作孽啊!”
赖瑾只听的手脚冰凉,最后叹息一声,开口说道:“好歹也算是同窗一场,哪日送殡,也告诉我一声,我去送送他。”
赖嬷嬷唉声叹气的说道:“你刚过了会试,身上也正虚弱,还是别去了,免得冲撞了你。”
赖瑾勉强笑道:“哪里就这么娇弱了。还是去一趟的好,去一趟尽尽心意罢了。”
赖嬷嬷见赖瑾执意如此,心知他是很重情义的一个人,遂点头应道:“既如此,到了当天我告诉你也就是了。”
赖瑾默然点头,回房沐浴宽衣,然后静静躺在床榻上翻来覆去的。本来出考场的时候竟还觉得有些许疲乏,如今竟全都跑光了。满脑子想的都是贾瑞这个糊涂尿性的东西。浑浑噩噩直到半夜,方才轻叹一声,蒙头睡了。
至次日一早,因与赵岑等人商议妥当了,难免要前去赴会。赖瑾收拾齐整之后,便带着小厮赖安骑马出城了。
彼时阳春二月,杨柳抽枝,新嫩的柳条随风摆动,真是春光如许,天色烂漫,倒是一片好风光。
到了十里亭的时候,赵岑并几个同乡已经在饮酒赋诗了。赖瑾撩起衣摆走上阶矶,冲着几人见礼道:“见过几位兄台。”
话音未落,只听见一阵马蹄声响,秦牧和陆子明两个也都到了。进来便说道:“我和子野原是想去你家找你一起的,岂料到府上的时候你家人说你已经出来了。”
赖瑾开口笑道:“原也没想到你们会去找我,早知道再等片刻了。”
赵岑立刻接口说道:“或早或晚,大家都是要聚在一起的,又有什么相干。你们也太过拘泥了一些。”
一句话说的众人都笑了。略作了片刻,便相约上山。
正值风和日丽,草色新新。漫山遍野的杏花开的最好,叫人不免想起“杏花疏影里”这样的词句。赵岑开口笑道:“这样的好风光,倘或有个会吹笛的再吹上一支曲子,映衬着山花烂漫,春光和煦,那就再美不过了。”
一句未落,陆子明略带期盼的接口说道:“你们不知,当初学习君子六艺的时候,瑾儿就挑了琴和笛两样。那笛子吹的才叫一个好听。真真是个余音绕梁,天音仙乐才配得上。”
众人闻言,纷纷赞道:“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瑾贤弟果然是个风雅至极的人物。”
赖瑾听着众人的赞叹,不知怎么就想起来后世的一部电视剧,心中略起了两分恶寒,旋即开口说道:“本来是说登山野游,谁还能带笛子出来呢?”
众人听了,倒也深以为然。虽然心中暗自惋惜,口中却都纷纷附和道:“瑾贤弟说的也是。何况这山花烂漫,吟诗作对也是好的。”
于是竞相诵起唐诗宋词中关于杏花儿的诗词来,听的赖瑾暗暗好笑。
众人走走停停,不知何时便到了一方古刹之前。但见茂林深竹,粉墙碧瓦,偶尔响起一两声钟磬之乐,分外幽静。一时众人也觉得有些腿酸脚软,不免开口说道:“既然来了,不如进寺庙中上一炷香,祭拜佛祖也是好的。”
顺便还能歇歇脚。
这寺庙悠远僻静,倒也不像山前头的相国寺,水月庵等香火鼎盛。几个扫地的小沙弥也都腼腆安静,嘴很笨拙的样子。但心肠都好,给众人扫静了石桌和石凳上的浮灰,又给众人打了清凉的井水煮了茶送过来,听见众人道谢的时候还纷纷羞红了脸,摆手摇头的说不必。
一时又回了前门阶矶洒扫,众人纷纷叹道:“世风日下,即便是红尘之外也难掩利禄庸俗。像这样心胸平静的出家人也很少了。”
赖瑾开口说道:“昔陶渊明说心远地自偏,大抵说的都是圣贤之人。可对于普通人来说,便是地远心自安。因远离尘世喧嚣,光怪陆离,他们才能真正静下心来修行罢。”
“阿弥陀佛,施主这话倒是着像了。”众人回头,瞧见一个身穿麻衣僧袍的出尘和尚翩然走来,那和尚眉目俊朗,眼眸清亮,端的好相貌。只可惜头山长了一片癞痢,破了几分宝相庄严。走至跟前,施礼说道:“既是人心不稳,无论路途远近都是不稳。既是人心安宁,自然身处何地都是安宁的。所谓世事引诱,光怪陆离,不过是没能守住本心罢了。”
众人起身见礼,赖瑾微微一笑,也不辩解。那和尚见状,颔首赞道:“虽是这么说,但施主竟是个难得心安之人。既来此处,可想卜一封卦,算算前尘后事?”
赖瑾摇头笑道:“既是前尘,何必去想,既是后事,又何必去算?”
癞头和尚哑然失笑,摇头说道:“施主倒是随遇而安。”
赖瑾淡然笑道:“既来之,则安之。”
癞头和尚叹息一声,再次问道:“施主真地不想算一算吗?”
赖瑾摇头浅笑,开口说道:“我已入此中,便是此中人。既然身陷此,何必忌浮沉。”
当日我没想通的时候,你不说来点化我。如今我注意已定,你也休想胡言乱语扰我心绪。
癞头和尚有些无奈,只得惋惜说道:“既如此,公子好自为之罢了。”
说着,又施一礼,转身去了。
一时间众人听的面面相觑,闹不清赖瑾和癞头和尚打的是什么机锋,不免开口问道:“他适才是什么意思?”
赖瑾摇头笑道:“化外方人向来喜欢含糊弄事,我又怎么晓得他心里在想什么?”
陆子明哑然笑道:“那你还和他云山雾绕的说了这半天话。”
赖瑾答道:“我虽不知他想什么。但我却清楚我自己要做什么。既如此,我又何必怕他会将我绕进去呢?”
众人闻言,深以为然。纷纷笑道:“瑾贤弟这话竟是有些道理的。”
一时喝过了茶水,众人觉得歇息的也差不多了,便起身回转,路过山门口的时候,陆子明从荷包里掏出一锭二十两的银子递给那小沙弥权作香火钱。那小沙弥吓得满脸通红,缩手缩脚的也不肯收。只说自家庙上种了田地,并不需化缘度日。师傅也从不让他们收香火钱。
陆子明和那小沙弥让了半日,也没让小沙弥收下银钱,最后只得悻悻的去了。
赖瑾方才笑道:“这才是真正的出家人。自食其力,修行自身。”
众人纷纷点头。秦牧也开口笑道:“子明你还是将那银钱收回去罢。小师傅如此坚定,你若是再拿银钱引诱他,岂不是侮辱人家了。”
陆子明也展颜笑道:“不错,竟是我着相了。”
于是芥蒂全消,同各位书生们说笑着径直到了山脚下,彼时夕阳渐落,倦鸟归巢,已到了掌灯十分。众人各自拜别之后,一一归家不提。
又过了几日,便是贾瑞发引的日子。同样也是会试放榜的日子。赖瑾只打发了小厮赖安去贡院看榜,自己则一身素装前去吊唁。灵堂之上贾代儒白发苍苍,面容憔悴,身形佝偻,老泪纵横。他的老伴儿陈氏在旁陪着,也哭的跟个泪人似的。合族上下亲朋好友来了泰半,人头攒动挤得灵堂略有些狭小。瞧见赖瑾过来,贾代儒勉强抹了一把脸,吸了吸鼻子,开口说道:“瑾儿也来了。你是这塾中最出息的一个人,倘或瑞儿知道你也来吊唁他了,心里一定欢喜。”
一句话未落,止不住又红了眼眶。昏黄的泪水洒在一张遍布褶皱的脸上,看起来是如此的绝望和深沉。
在赖瑾的印象中贾代儒一直是个风骨极坚的老者。虽然性子当中有些迂腐固执,但绝对是个好人。虽然日常教课之上也有些青白眼,但那也不过是生活所迫。他从五岁进学,一直到十一岁离开私塾,几乎日日都能见到这个年迈苍老的身影。却从未见过他这样的悲恸绝望。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没做过任何一件对不起别人的事情,可是他的儿女死了,如今连孙子都死了……他一点儿希望都没有了。
想到此处,赖瑾不由得眼眶一热。
对于贾瑞的死,赖瑾虽然略尽过力,但老实说他并未放在心上。盖因他一直瞧不起贾瑞的为人,觉得贾瑞最后名败身死全部都是他自己咎由自取。可是当今日看到风烛残年却绝望恸哭的贾代儒,赖瑾突然埋怨起自己来。
如果当初,他肯稍微放在心上,是不是贾瑞就不会死?是不是老人家就不会如此伤心?
赖瑾深吸了一口气,忍着心中愧疚,开口说道:“先生,节哀——”
视线扫过贾代儒形如槁木的苍老的面容,赖瑾突然觉得喉咙哑了,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因为一切安慰的语言都太过苍白无力,因为逝去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是老人家的全部心血,是他活着的希望。
贾代儒老眼昏花的看着面前长身玉立的翩翩少年,恍惚间竟看到了自己的孙子贾瑞也进了考场成了举子似的。抬手摸了摸眼睛,刚要开口说什么,陡然听到外头一阵喧嚣吵闹,锣鼓喧天。东府那边的小蓉大爷和小蔷大爷兴高采烈地窜进来,拉着赖瑾的衣袖叫道:“会试放榜了,瑾叔叔高中会试第三名贡士,金銮殿上面圣。”
合家大小闻言,略微一愣,旋即簇拥上来纷纷道喜。贾蓉和贾蔷两个笑的没心没肺的,拽着赖瑾的衣袖笑道:“老太太太太和所有老爷们都知道了,正等在荣庆堂里,等着你去叩头呢!”
赖瑾闻言,下意识回头看了一眼。但见阴冷肃穆的灵堂中,唯有贾代儒并陈氏守在火盆前木木的站着。瞧见赖瑾转过头来,贾代儒勉强勾了勾嘴角,摆手说道:“会试高中乃是大事儿,府中老太太和爷儿们们还等着你呢,快进府去罢。”
这话一出,众人这才想起今日原是贾瑞发丧的日子。贾蓉和贾蔷两个不知想到了什么,暗自不屑的撇了撇嘴,拽着赖瑾的衣袖说道:“瑾叔叔快跟我们走罢,老太太还在厅上等着呢!”
赖瑾无奈,只得挣开众人上前一步,给贾代儒恭恭敬敬行了礼,又给贾瑞烧纸上香之后,方才转身去了。
迈出大门口的时候,赖瑾又回头望了一眼。只见前来吊唁的人有大半是簇拥着自己准备到荣府里头请赏去的,空空荡荡的灵堂之中,贾代儒和陈氏双双跪在地上往燃烧着的火盆里扔纸钱,飞散的黑灰弥漫在空中,越发衬出两个老者的形单影只。
这是赖瑾有记忆中,第一次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相熟的人已经死亡。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除了贾代儒夫妇两个心死如灰之外,甚至没能引起旁人的半点涟漪。而在这个看似繁华如织的残酷世道中,倘或赖瑾继续随波逐浪,不做抗争,那么接下来消逝的,也许就是他更为看重的兄弟、家人或者是他自己……
再次转过身来,赖瑾抬头看着依旧清朗无云的天空,暗暗握紧了双拳。
第31章 金殿面圣鸿胪传唱
金殿面圣鸿胪传唱,阴长阳错偶建奇功
会试之后便是殿试,亦称廷试。于四月二十一日在大明宫保和殿举行。由圣上亲任主考官,亲拟考题,考校会试通过者之真才实学,然后就其成绩优劣将所有的考生们进行排名,排出一、二、三甲来。一甲前三名赐进士及第,即民间俗称的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如无例外,此次的殿试考核只会对通过会试的考生们进行重新排名,并不会筛选取缔,因此贡士们的心情较之前要轻松许多。且一想到等会子要面见天颜,大部分考生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激动,想着倘或能在金殿应试中侃侃而谈,指点江山,得到圣上的青睐,那么这辈子平步青云指日可待……
在这种全部人都神情激愤意气风发的情况下,略显得沉和淡定的赖瑾就愈发突出起来。
站在赖瑾身边的陆子明不着痕迹的转过头来,轻声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赖瑾回过神来,瞧见陆子明脸上毫不掩饰的关切神情,只觉得心中一暖,莞尔笑道:“想等会子殿试过后,我们去哪儿庆祝。”
陆子明:“……”
站在两人身后的秦牧嗤笑一声,刚要开口说话,陡然听见一阵钟磬乐响,牢牢紧闭的朱红色宫门缓缓打开,早在宫外等候许久的各级官员们开始按品级排队入朝。霎时间只能听见衣袂摩擦及脚步落地的声音,除此之外,整个广场寂静无声。
初生的朝阳给恢弘契阔的宫殿染上了一层金黄的色彩,红墙金瓦,极尽奢华的大明宫在金色光晕的映照下显得越发肃穆庄严,就连面前一层高过一层的汉白玉阶矶以及中间雕龙刻凤的图案都毫无顾忌的透露出一种王者的威压。适才还能谈笑风生的诸位学子们立刻闭上了嘴巴,竭力遗忘的紧张从身体深处慢慢升起,扩散,深入骨髓和脑海。直到这一刻,众人前所未有的明白过,影响他们后半生的科举殿试,真的开始了。
在静谧到肃穆的气氛下,站在阶矶上身着红袍的礼部赞礼官扬声唱道:“宣乾元三年乙辰科贡士觐见——”
于是所有贡士们按照礼官们事先交过的礼仪缓缓登上阶矶,走入保和殿。文武大臣们皆随品级在两旁静静站立,审视打量的目光毫不掩饰的投放在他们的身上。光可鉴人的雕龙地砖几乎能反射出他们紧张的面容,众人随着引礼官的引领走入指定位置,便静静的站立等待。气氛一时间上升到凝重的肃穆,让所有人都不自主的放轻了呼吸的频率。
静待半晌之后,殿外响起三下振聋发聩的鞭响。少顷,一身龙袍头戴冕冠的乾元帝从偏殿走来,雍容肃穆的登上龙椅之后,文武大臣包括应试举子们立刻跪地山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下来是一瞬间的平静,隔了有一会儿的功夫,年轻的帝王方才轻声说道:“免礼,平身。”
于是文武大臣们鱼贯起身,寂然站定。众位考生们也屏息凝神的站起身来,束手而立。
乾元帝端坐在龙椅之上,透过面前晃晃悠悠的冕旒打量下面即将要参加殿试的考生们,一个个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带着一种还未曾经历过庙堂倾轧。政治钩心的简单纯粹。带着对功名利禄青云直步的美好向往,简单热血的让人觉得有些无聊乏味。
乾元帝这么想着,不着痕迹的勾了勾嘴角。视线便不由自主的落在了人群中那稍显瘦弱却又越发衬出身形匀称,风姿翩然的少年身上。
少年五官清秀,眉眼精致,周身透露出一种君子如玉的温润淡然,一举一动都好像是泼了水墨的山水画一般,风雅到极致,叫人观之便不由自主的眼前一亮,只觉得有种说不出来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
他就那么静静的站在那里,屏息凝神,眼眸微垂,恰到好处的举止连最苛刻的教礼官都指摘不出毛病。他站在那里并没有任何一个多余的动作或表情,却让人觉得看到他后整颗心突然安宁下来,脑海中不由自主的闪过宁静致远这个词。
风姿翩然,宛若谪仙。
乾元帝饶有兴味的挑了挑眉角,突然想到了当年赖尚荣以祥瑞为名进献的那极品花草,好像便是眼前这极为出色的少年亲自栽种的。当时这少年也就八九岁的年纪罢?伺候花草的本事倒是一流,只不知这文章写得如何?
乾元帝觉得自己的好奇加重了那么一点点,于是他不着痕迹的摆了摆手,站在身后的戴权立刻有眼力见儿的捧过试题,乾元帝亲自持刀开封之后,内侍官门立刻捧着试题给所有的殿试考生们奋发已毕,礼部尚书朗声说道:“乾元二年乙辰科殿试开始——”
于是所有考生们对着桌案行叩拜之礼,方才端坐于前,开始答题。
因所有的殿试考题全部由圣上自己出题,乾纲独断,随心所欲,并不会拘泥于四书五经,也不会拘泥在朝政军事当中,全看圣上一时心血来潮想考什么。当然,倘或是皇帝自己犯懒不想琢磨也可以要求信任的臣子出几道题目由他抓阄选择,再不济的也可以在堆积如山的奏折中随便选一个话题当做考题。事关国祚绵延,江山社稷,皇族颜面的大事儿,一般人不会太过轻狂。不过也有特别不靠谱的,比如说前朝最后一位皇帝周献宗,据说他在殿试的考题上问了如何讨爱妃欢心的试题,弄得那届考生集体凌乱,拒绝答题。当然,那位皇帝最终是被徒家的老祖宗带着一帮子兄弟们给灭了,不过由此可见殿试考题的保密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殿试中能作弊的也就更少了。
赖瑾看着自己面前的考题——何以强国。
题目宏大,内容空乏。
赖瑾微微皱了皱眉,有些不确定的抬头看了一眼。经历过后世应试教育的同学们都知道,考试的作文题目不怕你小,不怕你具体,就怕你的题目起得太大,因为越大选择的空间就越多,越叫人无法准确的理解上位者的心思。后世是有一句很精确的话叫无法定位,这样的文章写起来一个不好就会让人觉得你是在夸夸其谈,空乏无畏。
可你若是认真琢磨写了,也唯有两种结果,一是因循守旧,毫无新意,老生常谈,这样的文章虽说中规中矩,但定然得不到上位者的喜欢。倘或你若别出心裁,剑走偏锋,像商鞅似的弄点什么变法革新出来……一个不小心得罪了当朝既得利益者,在这种绝无背景的情况下,老牌功勋们想要捏死你简直比碾死一个蚂蚁还要简单。
想到这里,赖瑾心中微微一沉,有些闹不明白乾元帝的心思究竟如何。
联想到赖尚荣之前说过的乾元帝虽然表面看起来温润儒雅,脾气柔和,其实却是个乾纲独断,性格果毅,又很喜欢故弄玄虚,最讨厌臣子揣摩他的心思的人。可是这样一个人所喜欢的臣子偏偏都又是聪明绝顶,惯会触类旁且身负真才实学的。用赖尚荣的话说圣上觉得这样的人用起来才有成就感。
兼之今天所看见的科考题目,综上所述,赖瑾直接肯定乾元帝是个很喜欢玩儿人的皇帝。享受一切尽在手中的掌控,享受扮猪吃老虎的欢愉——这样一个哪怕是当了皇帝还得与上皇斡旋,处处伏低做小,却又步步紧逼,步步算计的人……性格变态点也是正常的。
赖瑾叹息一声,任命的展开草纸,用最最精致饱满的馆阁体写道:“世人之称我大业也,曰天朝上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赖瑾一边提笔蘸墨,一边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有种心虚而羞愧的感觉渐渐漫延。白如美玉的双颊不知不觉染上了一层晕红,在外人看来,却好像是神情激动下的余韵,越发显出少年人如朝阳,挥斥方遒的意气风发。乾元帝暗暗打量一会儿,不由得起了两分好奇,越发期待起赖瑾的策论来。
而这厢赖瑾却在绞尽脑汁的改编——没错,正是改编。去掉了所有不合时宜的言论,添加上一些壮丽辉煌,契阔华丽的辞藻,删删减减让文章整体内容保持在千字以内,赖瑾版的《少年大业说》新鲜出炉。心里默默对梁启超致以敬意,完成全部文章的赖瑾深吸一口气,平稳一番思绪以后,再次沾墨,认真誊抄一遍……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大业,与天不老!壮哉,我大业少年,与国无疆!”
“好!好!好!”乾元帝越发痛快的伸手拍了拍桌案,朗声笑道:“这小滑头,性格端的谨慎,文章写得倒还挺有锋芒的嘛!”
站在下首的陆柯并王崇维两位阁老对视一眼,心中暗自奇道:“圣上从未见过赖家小子的字迹,怎的知晓这文章便是那少年写得?”
不过他们两个对于这篇时文倒也很有印象,一来那一张漂亮的卷面实在养眼,字体端的是方正、光园,乌黑,体大,可以说是最为标准的馆阁体。难得那字体中还有一种梅花傲然的风骨,叫人观之便心旷神怡,精神气爽。再者那通篇的骈文朗朗上口,辞藻华丽,契阔恢弘,那样的文采别说是寻常时文策论,哪怕是放在青词当中也绝对称得上华丽极妍。
第7节
恋耽美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28366/553416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