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WAV > 耽美 > 捡个将军做老婆 > 正文 第2节

正文 第2节

推荐阅读:坏毒玩心【恐怖游戏】人家才没有开外挂(NP)她们的世界(GB女攻)鬼契(灵异 1v1)羞辱对象是恋爱脑(系统)姜荻木槿烟云 | 年上ABO我在耽美文里苟且偷生(1v3)在雾中(二战 h)

    捡个将军做老婆 作者:天远大

    第2节

    “真的不行吗,四两银子的生意哦。”耿秋笑道。

    过了一会儿,掌柜终于咬了咬牙,一脸肉痛的说:“好吧,好吧,就当是小老儿白做了回生意,这么大个澡盆可心痛死我了。”

    耿秋和阿昊都笑了起来,最终还饶了掌柜的一捆草绳,帮着把东西全绑在骡子背上,至于这只澡盆,说实话真不好办,最后还是只能五花大绑的绑在骡子的肚子下面了,把骡子弄得团团转,惹来了好几个看热闹的人。

    因为买的东西多,他们弄得晚了些,出了向阳镇没两个小时,就天黑了。反正现在天气暖和了,露宿的也不是问题。两人就地捡了些柴草,在河边升起了火堆烧火做饭。

    小黑和小灰卸下了大堆的东西,轻松的在周围吃草,阿昊抱着阿牛坐在一边玩,耿秋速度很快的就煮了一锅精米粥,还炒了一个青菜,路过一块菜地时,他用几块点心和一个老婆婆换了两把青菜,三条黄瓜,一把小葱。一大碗绿油油的青菜,就着清香的米粥,两个吃得飞快。

    “想不到,最普通的青菜,都这么好吃。秋哥,你的厨艺见长啊。”阿昊笑眯眯的说。

    “唉,还不是因为吃的少,要是天天吃,我保管你筷子都不肯伸。”耿秋说,通过这段日子的相处,他早就知道阿昊出身应该很好,就凭他带的那些东西,都可以看出来,衣服看着不出其,其实都是上好的棉布,可不是普通平民穿得起的布呢。而且上次在山阴城买成衣的时候,阿昊也下意识的去看好布料做的衣服,只是手中银子不够,只敢买中低档的货。平时的生活细节,其实也可以看出来,阿昊从小应该生活的不错,也不知是什么原因,让他独自一个人在荒山野岭生产?耿秋不敢问……

    在山阴城里,耿秋也带阿昊去看过大夫,可大夫也说不出个什么来,只开了一副产后调养的方子,抓了五剂药,吃半个月。这药也很普通,没花几个钱,大夫说阿昊的身体底子很好,没落下多少亏空。不过大夫也说过,阿昊以后怀孕可得注意了,估计很难受孕,并且易滑胎了。毕竟阿昊头胎生产不太顺利,要不是因为耿秋误打误撞的,带了糖,巧克力,鸡蛋这些给阿昊补身体。阿昊的身体估计是要落下毛病了。

    不过这话,耿秋也没告诉阿昊,这种事情阿昊知道了只会更加难受。更何况耿秋也没在意阿昊以后能不能生孩子的事情,毕竟现在的他们虽然名面上是两口子,其实两人关系很纯洁。就是搭伙过日子呢。虽然阿昊很亲近耿秋,但耿秋觉得多数时候这种亲近就象是亲人和朋友一样,并不象是夫妻之间的感觉。而他自己也没法子,真正的打阿昊当成自己的伴侣。所以生孩子的事情,真的一点儿也不着急。

    ☆、第10章 劫匪

    因为快到目的地了,耿秋的心情放松了很多,晚上睡觉的时候,居然睡得十分香甜,这一路上,虽然有骡子骑,其实人也很累,又是起夜照顾阿牛,一路上耿秋都觉得没能好好休息过。好在他们的运气还不错,这段时间内下雨的日子少,而且也没下过大雨。要不然,日子更难过。雨天在外面,在古代是十分难受的事情。基本上遇上雨天大家都得找地方歇着。

    睡梦中,耿秋突然被阿昊弄醒,刚想起身,阿昊却捂住他的嘴小声的说:“别出声,快点收拾东西,好象来了很多人。”

    “怎么回事?”耿秋大惊失色,一边问,一边快速收拾东西,好在很多东西都是直接放在篓子里的,只需要把篓子绑在骡子身上就好,而地上摊着的一些用过的物品就先不管了。

    “就怕是追杀我们的人。”阿昊抱着孩子,拎着弓箭,小声说着,并且不停的观看远处。在微弱的月光下,耿秋隐约看到了一群黑影正快速往他们这边过来。不过听到追杀二字,他吓得扔掉手中的东西,迅速拎起菜刀,然后帮着阿昊把孩子绑在身上。他可不想死在这里。这里荒凉的很,被杀了找个地方一埋,完全不会被人发现。那岂不是亏大发了。

    两人刚准备跑路,那群人就发现他们醒了,呼啦啦的冲了过来,很快就包围了他们,耿秋紧紧的握着菜刀,这段时间虽然过得不好,但也一直平平安安,突然听说有人要追杀自己,心里真是又怕又急的。

    不过一见到包围他们的人,阿昊反而冷静下来了,他直接放下弓箭,抽出腰上的一根鞭子,猛抽过去,鞭子带着一阵劲风,抽打在周围几个人的身上,那些人发出痛苦的嚎叫声,吓得耿秋菜刀都差点儿掉在地上。

    “妈的,没想到看走眼了,还是个硬茬子呢,兄弟们一起上,杀了他们。”一个人发出指令,恶狠狠的抽出一把长刀来砍了过来。

    “老子先弄死你。”阿昊嘴里骂着,手上动作更快,冲着他就一鞭子,鞭子卷着他的胳膊用力一拉,只听到一阵撕裂的声音,这人发出一阵阵惨叫,一条手臂都掉下来了,血喷涌而出,耿秋只觉得脸上一热,血都喷到他脸上了,周围的人很显然没见过这么历害的人,吓得各自后退。

    “想走,没那么容易?说,谁派你们来的?”阿昊凶神恶煞的喝道,他手中的鞭子更是又狠狠的轮了一圈,把好几个人又抽倒在地上。

    “没人派我们来,就是阿狗白天看到你们买东西了,说你们很有钱,我们只想弄几个银子花花啊。”有人吓得大叫出来。

    “屁话,想弄几个银子花花?他怎么说杀了我们?”阿昊却一点儿也不相信。

    “本来就是只想弄几个银子花花的,求求大侠饶命,我们就是镇上的几个小混混,不信的话,您可以去镇上问,镇上铺子没哪个不晓得我们的,都不过是求点小财过日子。”其他人七嘴八舌的乱叫起来。甚至有人大骂倒在地上不知死活的那个老大,还有的说:“就是老大特心黑,他以为你们是过路人,弄死了,没人知道,而且你们要是不抵抗,我们还不是只抢东西就走了。”

    “呵,真是笑话,不抵抗,你们是不是还打我们一顿啊?”阿昊冷笑。

    地上的人不停的求饶,阿昊见再也问不出什么来了,气呼呼的又抽了一鞭子,打得几人惨叫不停,很显然都受了伤,估计得休养一段日子不能出来干坏事了。阿昊出够了气,才大叫一声:“滚,下次再遇上老子,都别想活命了。带上他,快点滚。”

    这群人来的快,去了也快,就不知道那位断了一条胳膊的家伙,性命会如何了?耿秋见他们走远了,才回过神来,只是心脏还在砰砰乱跳,腿都发软了一屁5股坐在地上。这么凶残的场面,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而且他也是第一次知道平时喜欢粘着他,笑眯眯,甚至带点傻的阿昊,竟然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高手。现在他也明白了,为何阿昊会一个人在荒山野岭生产了,很可能是一路被人追杀,逃到山里面去的,那个阿秋很可能为了保护阿昊,早就死了。

    不过,这么一折腾,天色也泛亮了,耿秋见到阿昊毫不在意的去河边洗手洗脸,就知道他过惯了这种生活,可不象自己吓出了一身冷汗,就现在腿还在打颤呢。

    “哇哇,哇哇。”阿牛突然哭了起来,刚才闹得那么凶,这孩子竟然一直没出声,耿秋太紧张,也忘记了关心孩子,到了他吃饭的点了,阿牛才开始哭闹。

    “阿牛醒了,秋哥,快点做早餐啊。”阿昊抱过孩子,喂了一点水给他喝。又忙碌着给阿牛换尿布,洗屁屁,洗脸,而且就直接用的河水。现在是农历五月,天气虽然不冷,但清晨的河水也有点冷,耿秋见阿昊这样,急忙拿了干净的小被子接过孩子包好,生怕冻着他了。

    “又不冷,再说,男孩子哪里那么娇惯的,洗个冷水算什么,我小时候,还被我爹扔到雪地里呢。”阿昊蛮不在乎的说。

    “哦,你爹呢?”耿秋故意追问,他还是第一次听阿昊提起家人呢。

    “我爹啊,他可历害了,就是他教我用鞭子的啊,我这根鞭子……”阿昊说着抽出鞭子,突然不说话了,直瞪瞪的看着鞭子,眼睛红了,脸色难看,扔下鞭子,又捂着头,痛得直叫唤。

    耿秋急忙抱着他,一个劲的安抚他,那根很不起眼的,象根裤腰带一样的鞭子静静的躺在地上,两人都不再提起它。过了好一会儿,阿昊又迷迷糊糊的睡着了。耿秋这才捡起鞭子,却根本就看不出这鞭子是什么材料做的,但却极有韧性,甚至连血也没有染在上面,手柄的部分极小,真的象是根裤腰带一样,而且他一直就以为这东西就是阿昊的裤腰带。没想到却是个杀人利器。

    这时候,阿牛又哭了,耿秋顾不得思考鞭子的事,急急的去盛米汤喂他。阿昊这一觉睡得不短,足足过了一个半小时,他才慢悠悠的醒过来。而这个时候,耿秋早就收拾好了东西,喂饱了自己和阿牛。

    “怎么没叫我,好饿。”阿昊嘟嚷着,端起剩下的粥,大口大口的喝起来。喝完粥,又捡起鞭子,系在腰上,完全忘记了夜里发生的事情一样。

    耿秋也没提,怕他又发病,虽然他发病不会伤人,但那样子却相当难受,而且每次发病,都会累得睡着,耿秋不想让他又难受。

    “这个澡盆,我一个人弄不好,过来帮忙。”耿秋搬着澡盆叫道。

    “好咧。”阿昊跑过来,两人又用昨天的方法把澡盆绑在小黑的肚子下面。现在耿秋看到小黑和小灰,都觉得这骡子都成精了,昨夜闹得那么凶,他却和阿牛一样,也没什么反应,估计这小黑小灰也是和阿昊一起经历过不少事。不过昨夜那些人也确实没惹到它们,大家都没顾得上它,就被阿昊放倒了。

    ☆、第11章 熏鱼

    三人又踏上了旅途,因为怕那群人报复,耿秋一家人一路上不敢歇脚,一直走到下午四点多,离那个地方好远了,估计就算有人来也追不上了,才敢慢下脚步来。两人四下寻找有水源的地方好停下来做饭。路上两人就吃了些点心和黄瓜,而阿牛也就吃着保温杯里的米汤,中午正热时,还给他喂了一点凉开水喝。

    原本是沿着河水有条路可走的,但是在他们过了一个桥之后,就进入了山区,见不到那条大河了。现在必须得找到水源才能做饭。两人四下找了找,终于在一块树林子后面寻到一条小河。那水看着还很清,两头骡子撒开蹄子就跑过去,把头伸到水边大口大口的喝起来。

    耿秋也连忙去打水煮粥。他在煮粥的同时,也和了点面,准备摊点饼吃,光吃稀粥很容易饿,而且精米是专门为阿牛准备的,就十五斤,他是准备阿牛吃一个多月的呢。

    煎了四张葱花大厚饼,油也不好,面也不好,所以饼的买相差了些,但因为用油煎得,闻着就很香,吃起来味道也还不错,就是糙口了些,如果是白面味道和口感会好很多。不过就是这样,两人也吃得极香。到了这个世界,耿秋已经慢慢习惯吃这些粗食了,没办法,在这里能吃饱肚子已经不错了,哪里还敢挑剔食物的好坏。

    “味道不错,我们明天早上多煎几张带着路上吃。”阿昊吃饱喝足,躺在地上边逗阿牛边说。

    “可以啊。”耿秋随口应着,不停的在刷洗锅碗收拾东西,经历了昨夜,现在他不敢把用过的东西直接放在一边,都收拾的好好的,一副拿起就可以赶路的模样。

    因为天色还早,阿昊休息了一会儿后,四处张望,最后爬上一棵大树,掏了个鸟窝,竟然找到了五只鸟蛋,虽然很小,但是却让两人高兴不已。

    “你没把蛋全拿了吧?”耿秋接过蛋问。

    “没呢,窝里还有一个。”阿昊坏笑道。

    “进入山区就会好起来的,到时候野物多,我们就能加餐了。”耿秋也笑了。这几天都是吃素,一路上带的野猪肉都快吃光了。而山阴城到向阳镇一路是丘陵地带,只有些小山坡,根本就没见到野鸡野兔子的,只不过有些野鸟,但都小,所以这段时间倒是让两人馋起肉来。

    小黑和小灰在小河里撒欢,搅混了一段河水,突然没事干的阿昊大叫道:“嘿,有大鱼呢。”

    “那里,那里?”耿秋抱着阿牛跑过去叫道。

    混浊的水面上真的有几条鱼翻起了肚子,这段河面正好是个u形,小黑小灰在这片河水里打滚玩耍,把水里的几条鱼弄得不得安生不说,还因为这几条鱼太大,来不及逃走,呛晕了。

    两人捡起大鱼,乐呵呵的大笑,一共三条,都是白鳞鱼,一条三四斤重呢。因为还没死,耿秋把它们扔到篓子里,把收拾好的东西扔了一地,篓子口上面横七竖八的扎了好几根树枝挡住,再用绳子一头拴在篓子,一头系在树上,放在河水里养鱼,准备留到明天吃。

    “我们先杀一条腌着,我怕这鱼活不到明天,要是死了,就不好吃了。”阿昊却说。他虽然不会做饭,但却知道鱼要鲜活的才好吃。

    “也对啊。”耿秋点头道,又拿了一条最大的出来。

    耿秋杀死鱼,斩下鱼头和剔下鱼骨头,加葱花又煮了一小锅汤。算是两人的夜宵了。这鱼头还不小,虽然比不上大头鱼的鱼头味,但胜在纯天然,又新鲜。虽然只加了点葱,味道却不错。

    “唉,应该买点姜和酱油醋的。”耿秋喝着鱼汤,感叹道。

    “就是,这汤稍微腥了点。”阿昊大口喝完汤,也跟着说道。

    两人美美的喝着鱼汤,心情都很好。阿牛见到他们喝,不给自己喝还一个劲的哇哇乱叫,耿秋想着鱼汤也能增加营养,就试着喂了他几口,阿牛吧即吧即的喝得很带劲,居然喝了小半碗呢。

    “阿牛喜欢喝鱼汤,以后我们多弄点给他喝。”阿昊笑道。

    “恩,小孩子吃鱼对身体也好。”耿秋点头道。

    吃得太饱,一个晚上,阿牛居然没有吃夜饭,让耿秋这一夜睡得极好。早上耿秋第一件事就是去河水里提起篓子,一提居然没提动,他用力一拉,才把篓子拉出水面,一看篓子,开心的大笑起来,一连声的叫道:“阿昊,快来看,咱们收获不少啊。”

    经过了一夜,篓子里面竟然不止那两鱼了,装了满满的鱼虾,活蹦乱跳的,有好几条巴掌长的鲫鱼,白鳞最多,还有两条两三斤重的鲤鱼,还有好些小鱼。扔掉那些小虾和太小的鱼,还有一百来斤重呢。

    “哇,这么多鱼,我们怎么吃得完?这些鱼是怎么进去的?”阿昊又惊又喜的问。

    “估计是因为篓子里面装过不少粮食,有食物的味道,并且我昨天在这个位置洗过锅碗,水里大约也是有点食物吧,这些鱼贪吃才挤进来的。篓子口面上的那些树枝原本就扎得不严实,有些缝隙,没想到却给鱼留下了进来的通道,只不过进来了却难得出去了。只是这天又热起来了,这么多鱼还真不好办。”耿秋说着,有些难办的看着这么一大篓子的鱼。

    “管它呢,先把这几条鲫鱼杀了去煮汤,其他的先放着,等我们吃饱再说。”阿昊蛮不在意的说。

    鲫鱼汤煮的浓浓的,象牛奶一样,两人边喝汤边吃饼,还给阿牛也喂了小半碗汤,一家三口算是吃了这段时间来的最鲜美的一顿。吃饱后,耿秋也想到办法处理这一篓子的鱼了。

    先全部杀掉腌制起来,鱼头只有全部丢掉了,净鱼肉都装了满满两盆子呢。因为这些鱼,他们打算在此地休息一天。白天,阿昊就四处乱窜,不过他也有收获,又摸到几个鸟蛋。还找到了一大片野生艾叶及一些野菜。

    “快要端午节了啊。”耿秋看着阿昊找回来的艾叶感叹道。他想起了现代的生活,每年的端午节,他家乡家家户户都会弄些艾叶放在家门口这个习俗。而且艾叶还可以做艾叶粑粑,很香很好吃,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是现在没糯米,更没有什么可用的工具,可惜了这些新鲜的艾叶。

    “我们可不可以弄些艾叶晒干了去卖?”耿秋想着阿昊说的那边有一大片就问道。

    “能吧,艾叶是一种药材,据我所知,有止痒除虫的效用,以前我也见过家里用艾叶熏屋子,只不过艾叶应该很便宜,卖不了几个钱。”阿昊却说。

    “哦。”耿秋一听值不了多少钱,就没了兴趣,不过还是让阿昊去采了一大抱回来,闲着也是闲着,带在身边晒干了,以后总有用处。

    “过端午要吃粽子吗?”阿昊却又问。

    “到哪里去吃粽子?”耿秋没好气的回问,两个穷鬼,四处是用钱的地方,还不知道家在哪儿呢,还想吃粽子。

    “我就是问问嘛。”阿昊也知道现在的景况不好,连忙笑道。

    “行了,吃完晚餐早点休息吧,明天等我熏制好鱼,咱们就快点赶路吧。”耿秋说完,快速的弄晚餐。今天他们其实也累了一天,他得找熏制鱼块的树枝,制些简单的用具,七七八八的这么一忙碌,一天也过得挺快呢。

    晚餐依旧是鱼汤,不过还煮了一锅糙米饭,阿牛依旧喝他的米汤,剩下的粥就留给了阿昊,耿秋自己就着鱼汤吃糙米饭,他知道这种米饭阿昊并不喜欢吃,但是精米他们买不起,其实糙米饭也不是大家都吃的起的食物。

    第二天一大早,耿秋就起来开始准备熏制鱼块,经过一天一夜的腌制,鱼块已经腌得很好了,水份基本上全沥出来了,洗干净后再沥干水,摊在一边晒着。耿秋以前见过一个湖南的邻居在院子里熏制鱼和肉,就是这样弄的,而且那时候是夏天,邻居还送给他几块鱼和一块肉,他吃过,味道不错。

    当时,那邻居还说:“要是有我们老家的一种树枝,熏制的会更加香。”正巧他在这里就找到了这种树。通过昨天一个大下午的准备工作,他这两盆的鱼块熏制的起来,也比较简单,而且相当成功。除了黑了些,味道闻着就香。他和阿昊各自尝了尝,都觉得很好吃。熏制好的鱼块他估计有个七八十斤重呢,足够他们吃好久了。

    剩下的小鱼就准备直接晒干,晒干的小鱼也可以保存很久的。现在天气好,边走边晒,两天时间完全可以晒干。他昨天也找到了一种细藤条,今天把这些小鱼穿成一长串一长串的,系在篓子边上,两人忙碌了小半天,才把盆子里的鱼全部都弄好了。

    看着弄好的鱼块和篓子上系着的一串串的小鱼,阿昊笑嘻嘻的说:“秋哥,秋哥,你好能干哦。这么多鱼,我们可以吃好久了。这下子不怕没菜吃了。”

    阿昊和耿秋两人有时候,一连几天光吃点糙米粥就点咸菜干,毕竟出门在外,有时候连续几天也找不到新鲜的野菜,能搞饱肚子已是不错了,哪里还能想着有菜吃。在这古代,食物是最重要的,耿秋一路上早就见识了古人的贫穷。现在的他对食物也十分的看重了。

    ☆、第12章 到达

    因为要熏鱼多呆了一天,剩下的时间他们就不敢歇脚了,都是早起晚睡的走路,其实路越来越小,开始进入山区了,这里的山区还不比他们早前呆的山区,都是些石头山,到处是大片大片□□的石块,土壤很贫瘠,光长着些长和灌木,见不到多少成片的森林,一看就知道这里条件不会好到哪里去。

    说是二百多里路程,倒是让他们走了十天。因为路太难走了,都是小道,中间还下了一场雨,又耽误了两天时间。下过雨的小山路更是难走,一个不留神就会滑倒。好在没走到悬崖峭壁的地方,要不然还怕摔个米分身碎骨呢。

    看着眼前的几排小房子,耿秋和阿昊都露出开心的神色,这里应该就是那个该死的黑岩村了。

    果然见到他们,村子里的闲人都围了过来,耿秋问:“这里是黑岩村吗?哪个是村长家?”

    一个黑壮的小孩子笑嘻嘻的说:“我阿爷就是村长。”

    耿秋掏了几块点心给他,他就带着耿秋一家人往他家过去了。村长家也比其他人家好不了多少,不过是房子大一点,都是土胚草顶的房子。村长家有六间屋,还有个不小的院子。还没进院子,那黑小子就大叫道:“阿爷,有人来了。”

    很快屋里出来个年约五十岁的老人,长得还很精壮的,见到耿秋一家三人,有些奇怪的说:“你们找我什么事?”边说,边让他们进屋,还倒了两碗茶水给他们。

    阿昊把那路引拿出来,送上两斤还剩余的咸野猪肉并一包点心,说明自己祖上是黑岩村的人,现在回来安家落户了。村长也识得几个字,并且也记得耿秋所说的祖上的名字,还真是这个村的人。所以村长很是热心的介绍说:“你祖上也不剩什么人了,当然也没什么田产地基了。我明天就可以帮你去落户,可是你们在这里要怎么生活呢?”

    “不管怎样,我们得先安顿下来,把户籍弄好再说吧。”耿秋无可奈何的说。

    “今天你们就在我家住一个晚上吧。明天我去帮你们帮户籍,就是屋子不好办啊。”村长又说。

    “这里有没有谁家,有没住人的空房子,租给我们或者卖给我们?”阿昊问。

    “咦,你这么一问,我倒是想起了,赵三家的那屋子倒是空的。只不过位置不太好,离山太近,而且地基周围都是石头,他们家就嫌是那地方不太好,才搬走的。那房子倒还是好好的,地方也很大,给半两银子足可以买下来。你们要不要去看看再说。”村才想了一会儿,才恍然记起。

    “行,要不现在去看?”耿秋问村长。

    “可以啊。我带你们先去看一下再说。”村长说着,吩咐孙子叫他奶奶回来做饭,并且说好了有客人来,多做点,还要收拾出他俩安置的地方。

    骡子和行李物品就全都先放在村长院子,耿秋和阿昊只带了孩子就跟着村长出去了。一路上也遇到了不少的村民,村长也介绍了,大家表面上都还很热情的。特别是耿秋手里拿着糖果和点心,一路遇上老人小孩的都发几个,很是讨大家喜欢。

    走完整条村子,又走了好一会儿,才到达这个赵老三的空房子,果然位置很偏,但占地面积却不小,孤伶伶的,显得很荒凉,估计有两百个平方大小,正正经经的三间正屋,还带着个不小的院子,看着还半新,可能因为空着的时间并不长,倒还显得很干净。

    村长打开了大门的锁,耿秋跟着进去了查看,让阿昊带着孩子在外面等着。这间屋和村子里的屋子都是一个样,前面是三间正屋,左右各是卧室,中间的是堂屋,堂屋有个后门,直接进入正屋后面的小院子,这里还有好几间小屋,很显然是厨房和餐厅及杂物室。

    这屋子说起来还不错,就是不象别人家屋前屋后有大块菜园子,屋后那块空地方,面积虽不小,快有个球场大了,但却全是乱石块,是根本就不能种庄稼的一块空地,就连野草都只是匍匐在地上,而且还很少。

    再后面就是稀稀拉拉的山林,一看就是营养不良的样子。前面不远处倒是有大片荒草,一看就是一块沼泽地,除了能长草,估计也没什么用处,门前倒是有四五棵不大不小的树,象是人为种下的。本来屋前有点空地也好啊,但这点儿地,就连种菜也不够一家人吃的,不过也看得出当初是种过菜的,还看得出有大约二十个平方的一小块菜地,现如今都还长着些草和野菜呢。

    “这地方是不太好,到最近的邻居家也得走两刻钟。不过他家的房子倒是不错的,你们看外墙是石头的,当初可是他们自己弄的,很是结实,比起土胚结实耐用不少。只是屋顶要修一下,找几个人一起动手,一天的功夫就可以换个屋顶,半两或者四钱银子买下来,还是不错的。”村长边说边介绍。这种偏僻地方,根本就没人要买房子,还不说这屋子所处的地方又不好,所以赵三家的这屋空在这里,也值不了多少银子。

    这屋子已经空了小半年了,赵老三走的时候也和村长说了,哪个想要,得拿银子来换。他可不白给人家,因为当初盖这房子时,他家人可是花了很大力气的。

    “行啊,就这地方吧。差是差了点,我说村子里也找不出个好地方来盖房子了吧。”耿秋半是嘲笑半是发问的说。

    “就是这个理。我们村子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你们一路来也见了不少,看得出我们这个村子穷吧。实话告诉你们,家家户户都是精穷精穷的,一年累到头能搞个大半饱就是老天保佑了。村子里能种上庄稼的地方,都种满了,就连附近的山坡,稍微好一点的地方都被大家开完了,可是这地方土地薄,产出小,大家的日子都苦啊。”村长发了一大篇感慨,让耿秋和阿昊更加明确的了解到了他们将来的生活,是多么的不容易。

    回到村长家,吃了一顿粗面饼子,那两斤咸猪肉村长老妻切了一块下来,炖了一大锅子豆角,引得一家子人筷子恨不得光是伸到那大沙锅子里去,倒是耿秋和阿昊都只吃了凉拌黄瓜和水煮青菜。

    “唉,家里日子难过,一年到头难得见到肉,孩子们都馋坏了。”村长摸了一把眼泪,挑了一小块肉放到耿秋碗里。耿秋连忙夹给了那黑小子,说:“我和阿昊都喜欢老婶子做的这个拌黄瓜,又爽口又下饭呢。”

    “就是,我们这一路走,难得吃到鲜嫩的菜蔬。老婶子要是黄瓜多,再拿两条来,我们生吃。”阿昊也笑着说。

    “好,地里黄瓜倒是不缺,小狗儿去给摘两条来给阿叔们吃。”村长笑道。

    那黑小子麻溜的应了一声,端着碗就跑了。很快就摘回两条嫩黄瓜,阿昊和耿秋接过来,随便在自己衣服上擦了擦,就当是饭后的水果吃了。村长见他俩不见外,就更加开心。拉着两人又杂七杂八的说了一大通。

    阿牛一早就被村长老妻交给了自己的大儿媳阿清嫂,阿清嫂有个吃奶的娃娃,早就把阿牛喂饱了母乳。吃饱了的阿牛这会儿已经昏昏欲睡了。

    耿秋和阿昊接过孩子,去了给他们收拾出来的房里,这房里除了一张大木床这外,一个木头箱子之外,就剩下张椅子,因为耿秋早说过了,要用自己的被褥,所以床上只铺了一张竹席,下面铺了些干草。

    半夜,阿牛饿了,阿清嫂的男人阿清还特意来抱孩子去喂饱了。耿秋和阿昊原本是准备就冲点糖水对付的,这会子倒是很过意不去。耿秋连忙又抓了一把糖果递过去,阿清推辞不要。

    “拿着给孩子吃,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村里孩子都有。”耿秋连忙说。阿清这才收下了,他家三个孩子,平时也极少吃到零嘴,那黑小子就是他的长子,最小的女儿还在吃奶。

    第二天村长家的早餐是稀面糊糊汤,耿秋把熏好的鱼块拿了些出来,让蒸过端上桌,大家都是第一次吃,村长尝过后,他的几个儿孙才敢吃,不过大家都说:“这鱼好吃啊,真香呢。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做的鱼。”

    “这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们带的也多,既然大家喜欢吃,我再去拿些出来。”耿秋见他们喜欢吃,又去拿,装了只怕有十斤才罢手。他想着村长家人多,一人也不过几块。可村长一见他拿了这么多出来,吓了一跳,忙说:“这也太多,我们哪能要这么多呢。”

    “没事,我们还有这么多,这鱼块也不能吃太久,天气越来越热,不能保存太久的,你们也快点吃完,放着会坏掉的。”耿秋说。阿昊也在一边帮着说话:“我们在阿叔家吃了几顿,也值回来了。”村长见到自己家的一大家子人,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想想耿秋说的不快点吃完会坏,最终还是接下来了。

    不过接下来的办户籍和买房子事情,村长就更加办得认真了。村长算是这里最大的官了,其实也不算是官身,但整个村子由他管理着,就相当于是个官,并且古人很注重宗祠,大多数村子里基本上都是一个姓,村长也是这里最大姓氏的撑权人,当相于族长。说话行事还是很有权力。

    而他们这种村子,一般都有里长管理,里长可是真正的官身,不过是较小的官了,吃着官家饭的。但是里长把村子里的事情都下放到村长管理了,有什么事村长不能解决才会去找他办理。而且一个里长管理着几个村子,有点象现代的乡长一样。

    他们这个户籍要村长带着耿秋他们去黑岩村所属的向南镇上去办,里长也是住在向南镇上的,同时这件事也会报告给里长。而向南镇离得也不算太远,脚程快的人起个大早,赶点夜路,一天就可以回来了。而村长也算是老年人了,不可能这么赶,所以他打算在向南镇上过一夜,顺便在路上找赵老三弄妥房子的事情,所以呢一去一来,他得花三天左右的时间,主要是看办事办得顺不顺利了。所以他没打算带着耿秋他们一起去,免了他们的麻烦和脚程,而让大儿子阿清找人帮着先把赵老三的屋子收拾好,让耿秋他们先住进去。

    “那办户籍要多少银子?”耿秋问。

    “还银子呢,十个八个大钱就够了,要银子谁还肯去花这个冤枉钱。”村长笑道。

    “为什么?”耿秋不解的问。

    “穷困人家,十个八个大钱都拿不出来,而且如果生一个孩子就去办一次,那也得花不少的钱啊,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去办,当官的没法子了,每两三年都会来各村去办户籍呢,就怕收不到人头税呢。你们要不是办得急,哪里需要去专门办一次,还花钱。”村长解释道。

    就这个穷地方,哪家不是一个大钱都不敢随便花的,而且小孩子要养大也不容易,一般都是长到十岁八岁,甚至是快成年了才会上户口的,要不是当官的要管着,很多人家,根本就不把这事当回事呢。

    听了这些话,耿秋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不要花银子就好,他生怕得十两八两呢。他们手头上剩余的银子,不到十五两了。

    他们拿了二两银子并一把大钱给村长,村长也没推辞,不过却说:“剩下的银子我会给你带回来的,你们也要在这里安家了,需不需要我顺路给你们带些东西回来?”

    耿秋和阿昊商量了一下,让村长给带点盐和油回来,如果还有剩余的银子就买块差不多的细布回来,他们留着做点衣服。

    “你们以后得在这里讨生活,多少要准备些农具吧,要不要卖点,镰刀,锄头,砍刀,铁锹什么的?”村长问。

    “要吧,您看着办吧。那布就不用买了。”耿秋想了想说,他小时候也是在农村长大的,这些东西倒是会使,而且现在看着确实需要一些工具,要不然砍个柴都得用菜刀,那菜刀一路上被他们都砍缺了几个小口子了。况且以后在要这里生活,多少也有备些农具,总得过日子吧,光靠手头上的一点点银子,三个人坐着吃也吃不了多久啊。

    ☆、第13章 新家

    村长第二天,天还没亮就挽着个小包袱,里面装了几块粗面菜饼并一包熏鱼块,摘了几条新鲜的黄瓜,就出发了。而阿清则帮着耿秋他们先把东西弄到了赵老三的房子里,让小狗子去叫人过来帮着弄屋顶。这些活,需要什么东西,怎么弄,耿秋和阿昊也不知道,事情也插不上手,所以两人倒是闲在一边,打打下手,或在周边捡些柴草,阿牛依旧留在阿清嫂身边。

    耿秋看着四个大男人,背来竹子,干茅草和桔杆等物,用这些东西,重新盖了个屋顶。而屋里面那土胚墙还保存的完好,只是大门和木窗有点坏了,其中会多木匠活的阿木哥帮着来修好了木门,又拿了新木头来弄好了窗子。右边的卧室应该是主人夫妻住过的,是一整间,里面只有一张破旧的木板大床,也被阿木修好。左边屋却是一分为二,当初是给他们家孩子们住的,现在里面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堂屋更空,连个破桌椅都没留下来。

    院子后面的厨房,还保留的很完好,盘好的二口灶,一大一小,光留下个几个黑乎乎的大洞,没剩下一口锅,一个碗。中间的小餐厅倒是还有一张断了一条腿的小木桌子,桌子也让阿木哥修好了,不到天黑,活儿就全干完了。因为没有凳子,阿清从家里拿了两张小竹椅子过来让他们先用着。村里有个竹编手艺好的老人,答应这几天,给他们做好几把椅子过来。至于工钱嘛,就是两斤粗面及几块鱼。竹子是在山上砍的,不要钱。

    屋子修理好的时候,耿秋已经在屋外搭起的简单土灶上煎好了一大盆子粗面饼,又炖了个豆角,热了一大锅子鱼块,招呼大家吃晚饭。他们出来时,老婶子拿给他们一些豆角黄瓜,大碗,让他们招待帮忙的人吃饭。这也是大家的习惯,在哪家帮着干活,就在哪家吃饭。

    “这么好的饭菜,真是让你们破费了。”阿清一见这些吃食,就不好意思的说。他们村的人,一年到头难得吃一顿饱饭,几乎都是吃着混杂着各种菜的粗面糊糊,而且还是稀的,更别谈还有肉有菜了。

    “大家累了一天,总得招呼大伙儿吃顿饱的啊。”耿秋笑道,连连招呼大家吃饭。

    因为这餐饭对于大家来说,确实算得上丰盛,特别是那黑乎乎的鱼块,更是让大家倍感新鲜和好吃,而且加了肉炖的豆角更是让他们觉得比过年都吃的好,还有油煎的厚菜饼子,这些东西就是过年,也不能放开了吃。而耿秋还特意多做了些,每个人有都有四个大菜饼子。几个人都没吃完,人人都留了一个多饼带回家去,耿秋也给他们一人一碗块鱼,算是酬谢了。

    送走了大家,天色也完全黑下来,阿清嫂也把阿牛送回来了,耿秋烧了热水给阿牛洗澡,阿昊坐在一边发呆,好象不满意这个新家。

    “喂,干什么呢?抱着孩子,我去把床铺好。”耿秋把阿牛塞到他手里,做家务事这些活,他也没指望阿昊,明显的这家伙以前没干过,很多事情都不会。

    空空的木板床上,铺上两件厚袍子,两铺上一块粗布当床单,另外两件大袄就当被子用了,勉强也弄成了一张能睡人的床。现在耿秋才发现他们需要的东西还真不少呢,这要不是天热,首先就得弄两床被子。虽然他们在野外也是这样睡的,可那会儿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现在这感觉就完全不同了。

    “是不是需要被子啊?”阿昊皱着眉头,说。

    “过几天再去买吧,现在到哪儿去弄被子,也不知道一床被子得多少钱呢?”耿秋闷闷的说道。手头最后的银子不过十四两了,真是不敢用啊。当然了这些银子还是阿昊的,他来到这个朝代,还没有赚到一两银子呢,这些日子的吃穿用度说起来都是靠阿昊,就连打猎也是靠阿昊。就不知道这以后的日子,他是不是还得靠着阿昊过呢?一想到这里,他就烦闷的睡不着。

    因为没睡好,早起来时,阿昊见到耿秋直打哈欠,不解的说:“没睡好啊,再去睡会儿吧。”

    “算了,今天还有很多事呢。”耿秋打着哈欠答,他忙碌着做早餐,又煮粥,又是煎饼,刚把早餐端上桌,阿清家的黑小子就跑过来了。

    “阿秋叔,我娘让把阿牛抱过去吃奶呢。”黑小子咋咋呼呼的叫道。

    “啊,这怎么好意思,我们今天就让他喝米汤吧。”耿秋说。

    “不怕,我娘的奶水很多呢,我妹妹都吃不完,我奶一早也交代了我,让一定把阿牛带过去吃奶呢。”黑小子却坚持。

    “那好吧,我先喂一点米汤让他喝,等我们吃过早餐后,再送他过去。”阿昊说着,拿了块煎饼给黑小子。

    “这就是我爹昨天拿回家的饼啊。”黑小子咽了个口水,却不敢接饼子。村子里的人做饼子,都是直接蒸,或者放在锅边烘熟的,没人是用油煎的,油是精贵物品,没几家的菜碗里能看得见油,哪里有象耿秋这样煎饼子用的。就是村长家的大孙子,这个黑小子,也没吃过什么好东西,穿的也是带补丁的衣服。可见整个村子真的很穷。

    “是的,快吃吧。吃完我和你一起去你家,我还得找你家借个镰刀和砍刀用呢。”耿秋说完,把饼子硬塞到黑小子手里。

    “我怕我爹打我。”黑小子口水直咽,却也不敢接。这么大一张饼子,昨天他爹带回去的一张半,奶奶切成小块,让家里每个人都尝了,大家都说这么好的东西,真是难得吃到。他奶奶还直骂儿子,说不该让耿秋他们这么浪费的。

    “没事。我们家也不是天天吃饼子的,这也是昨天没吃完的,今天不吃就会坏了。”阿昊又用了怕坏的借口,黑小子才敢接过去,狼吞虎咽的飞快塞进嘴里了,他不敢带回去,也不敢让奶奶和爹他们知道。这么大一块饼子,可不比一块点心,一个糖果。

    阿牛吧唧吧唧的喝着米汤,很快就喝饱了,阿昊放下碗,接过阿牛,让耿秋吃早餐,自己和黑小子出门。耿秋在后面叫道:“把他们家的碗还回去。”

    黑小子接过昨天提来碗和菜的小篮子,跟着阿昊,蹦蹦跳跳的离开了。

    耿秋收拾好锅碗,才想起家里还得准备水缸和水桶,昨天也是借阿清家的水桶挑水用的。这里就一个大澡盆在装水,可这是准备拿来洗澡用的,并且澡盆又不能盖上盖子,还怕水弄脏了不能吃。说到这两样东西,又想起该弄个碗柜,还得弄几个坛子装粮食,现在这些粮食都直接放在篓子里,也是不行的。还得要有洗菜用的小菜蓝子,就连切菜板也还差一块。总之,家里啥都缺。

    在正他头疼的时候,阿昊回来了,依旧提了半篮子新鲜的蔬菜,篮子里还放了一把镰刀一把砍刀和一块新切菜板,手里还拎着一张小凳子和一只小桶,冲他说:“菜板是阿木哥给的,菜那个阿树哥给的,小凳子是小河给的,小桶是阿清哥给的。”

    “哦,敢情你出门转了一圈,就兜回这么多东西啊。”耿秋笑道。这些东西虽然都不值钱,但是却是他们现在需要的。所以这份人情他记下了。

    “我也不想要啊,可是人家都是死活要塞给我啊。还说我不要就是瞧不起他们乡下人。”阿昊无可耐何的说。

    “行啦,以后再还人家的人情吧。我们先去砍点竹子回来,在门口搭个晒衣服的架子,然后还得弄些柴禾回来,昨天捡的柴都快烧完了。”耿秋说着,就和阿昊往外走。

    两人去远处的山林里砍了三十来根竹子,捡了几捆干树枝,又砍了几捆活树枝,几捆草,捡了一篓子干树叶和一些枯草,两头骡子背上都驮得满满的。走过沼泽地时,耿秋又割了两捆茅草带回来。这样也花了大半天时间,因为附近的山林都没什么柴草好捡了,证明都被村里人捡光了,他们跑了很远的路。

    “难怪古人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这光是砍柴就花了快一天的时间,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耿秋打水洗了把脸,自嘲道。

    “快点去做饭,我肚子早饿了。”阿昊胡乱洗了手脸,端起碗咕咕的喝了几大口水,又递了一碗水给耿秋,看着他喝完了,直催他。

    “你说吃光这点粮食,我们俩会不会饿死啊。”耿秋笑道。

    “怎么会饿死,咱不是还有银子吗?”阿昊不解的问。

    “那么点,就按我们现在吃粮的速度,上次在向阳镇就花了四两,昨儿又给村长去办事二两,剩下的你说能用多久?而且坐吃山空,吃完这些银子,咱们怎么办?”耿秋放下手中的活,认真的问他。

    “怕什么,我去打猎。”阿昊信心蛮蛮的说。

    “嘿,就这里,又有什么野物让你打,很多山上连树都长不起来。”耿秋又好笑又好气的说道,这里山都是石头,附近的山头基本都是光秃秃的,只能长些杂草和低矮的灌木丛,除了能出产一些柴草之外,没有其他的用处了。刚才他们去砍柴都走了好远的路,才弄到这么些柴禾回来。

    阿昊被他说的哑口无言,好半天才指了指远方反驳:“大不了,走远一点嘛。你看,那边不是大山群吗?”

    “行,那我就指望你养了啊。”耿秋笑道,有点脸红,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说实话,这段时间以来,他确实靠阿昊养着,虽然他做了很多事,照顾着阿昊和阿牛两人。但实际上说来,他和阿昊的关系就象雇佣关系,阿昊出钱,他出力,他就是个超级贴身保姆,吃喝拉撒大家在一起解决。只不过阿昊把他当成自己的男人,他们三人在大家眼里也是一家人。

    “嘿嘿,秋哥,你好象脸红了哦。”阿昊突然盯着他,大笑起来。

    “你乐个什么劲啊,去帮我把这些菜拿到水边洗干净再回来。”耿秋不好意思了,扔给他一把青菜。

    阿昊眉开眼笑,好看的嘴唇咧得老开,完全破坏了这张漂亮的脸,笑得耿秋都不忍直视,本本好好的一个禁欲系冰山美男子,这下子完全看不出来,真是破坏形象啊。耿秋一开始就发现阿昊长得很漂亮,甚至有点女相,但是这家伙却长有一道剑眉,生生带出一丝丝英气,让人一看就知道他不是女人。

    当然耿秋第一眼看到的时候,他的那种形象怎么也不会让耿秋觉得他是男人。其实就是现在,耿秋也不知道他是男人还是女人,好吧,他现在已经明白了。在这个国度,有三种性别,除了男人和女人外,还有一种叫相公,就是阿昊这种人,外表和男人一样,但却能生孩子。他一路上已经见识过一些了。

    只是相公虽然可以睡女人,但却不能让女人怀孕。只能和男人在一起,自己怀孕生子。因此相公一般都是嫁人,但也有少数的相公可以娶妻的。这就是家里没有男孩子,并且家世好的人家才做的事,相公娶妻,同时也纳个男人回来。然后自己生下孩子,由自己和女妻抚养长大。甚至有相公家里入赘个男人回来,就比如耿秋就是这个身份。

    相公这种性别在这里并不受人歧视,反而相公很受普通人家和穷苦人家喜欢,因为可以充男可以为女嘛,穷人家想娶个相公回来,一来相公可以生孩子,二来相公身体比女人强壮很多,干活干的多。而大户人家却不一定喜欢娶个相公回来,因为相公并不太好和女人群来往,也有少数有权有势的高官家会同时娶相公和女妻,两者地位相等。相公一般和男人们来往,而女妻就和女人们来往,二人共侍一夫,但是这样会带来很多矛盾,所以真正这样做的人也不多。当然了皇宫是绝对有相公和女人共为妃子或者皇后的事情。当今天子,也一样有几个相公侍侯,其中级别很高封为侍君,相当于女妃中的贵妃品级,只比皇后差一点儿。

    ☆、第14章 兔子

    村长是第三天,天色刚刚擦黑时回来的,这时耿秋和阿昊也已经吃完晚餐去他们家接回了阿牛,两人和阿清一起等在村口。远远的就看到,材长挑着一担什么东西。耿秋连忙快步走过去,原来村长挑着一对半米多高的,粗肚子大口的大坛子。

    “阿秋啊,这里我给你们家买回来的,可以装水装粮食用,虽然不算太大,但你们家人口少,应该够用了。”村长喘了口气,告诉他们。

    “多谢,多谢。”耿秋和阿昊一连声的道谢。耿秋接过担子,这一担近百斤重呢,挑着走一天,也很累人。

    “没事,再早两年,我挑过二百斤的重担走一天呢。”村长笑道。

    “这个给您,先充充饥。”阿昊递过一块大饼,这是他们晚餐特意留下来的,就是怕村长回家的太晚,家里又要给他弄饭吃。

    “家里给爹留了饭。”阿清连忙说。

    “这可是为我们家办事呢,吃块饼算什么。”阿昊直接塞到村长手里。村长也就不再推辞,小口小口的慢慢吃,吃了一半,就不吃了。这时候一行人,也到了村长家门口。

    “老头子,快喝碗汤。”老婶子早就端来一碗菜汤,里面还加了一只鸡蛋。

    村长把手里的饼子放下,接过汤大口喝着,见到碗底卧着的一只荷包蛋,叹了口气说:“留着给孩子们吃吧。”说着叫来黑小子,分了一半给他。黑小子看看他爹他奶,在他俩的点头下,一口就吃了那半个鸡蛋。

    村长放在小桌上的半张饼,老婶子也捡进去了,而是给村长端来一碗半干的面糊糊,又拿来两条黄瓜,村长吃完了,才开心的说:“你们事都办妥当了。”

    他从包袱里小心的拿出两张纸,一个是户籍证明,一个是房契,户籍上其实只记了户主曾文昊的大名,下面记着已成家,有一子。对于,阿昊这个相公是户主的事情,村长并没有多嘴问什么,虽然他心里也很好奇,耿秋为什么会嫁给阿昊这个相公的。

    当然了,这件事情也并不是没见过,但一般都是有好家世的人家才会做的,不过他想到阿昊他们带着两头健壮的骡子,(牲口在古代人家,可是很重要的家产呢,两头骡子可是值不少的银子。)手头很显然也有银子,就觉得阿昊家肯定是有不少的家底,才会把唯一的一个孩子,留下来支撑门户的。古人很讲究传宗接代的,实在没办法时,连女儿都会留在家里招婿上门,支撑门户的,更何况阿昊还是个相公呢。

    东西都交给耿秋和阿昊收好。村长又说:“你们给的二两银子(一两银子等于一千个大钱),弄这间屋花了450个大钱,买农具950个大钱,大坛子60个大钱,油盐300个大钱,布240个大钱。花得干干净净,一个大钱也不剩了。”说着,还把坛子里的东西一样一样的拿出来给大家看,很快地上就摆了一罐油,一包盐,一块布,镰刀锄头砍刀铁锹各一。

    看着耿秋和阿昊一脸发呆的样子,村子又笑着说:“你给的那把散大钱,一共是51个,我花了40个大钱,买了十斤粗面,加上那几块鱼,提着去我一个老伙计家中,在他家住了两晚,吃了两顿饭。5个大钱办了户籍,剩下的6个大钱,买了三个菜饼子在路上吃。”

    “哎呀,您这也太会算了。我得跟着您学学。”耿秋直呼。而阿昊则听得目瞪口呆,没想到就这么点银子,村长却给他们办这么多事,真是太历害了。

    “这些东西,我先帮你们弄上柄,明天再来拿吧。”阿清指着地上的农具说着,把它们都捡进屋里去了。

    “劳烦了。我们先回家去了,村长也累坏了,早点睡啊。”耿秋道谢,挑起东西,阿昊抱着阿牛,趁着微光回家去了。

    晚上睡觉时,耿秋和阿昊都睡不着了。因为村长就花那么一点银子,就给弄了这么多东西。在向阳镇上花的四两银子真是亏啊。还有一路上他们花的也绝对多了不少冤枉钱。

    “那胖老头子,真是黑啊。起码赚了我们一两银子。”阿昊嘟嚷。

    “只怕不止啊,要不然我们怎么会惹上打劫的呢?”耿秋自嘲道。他知道那人赚的多,但后来两人又多得了个大澡盆,却不想人家还是把他们当了肥羊啊。耿秋自己分析了一下原因,第一他太不了解本地的物价了。第二,他大部分的常识都是从阿昊嘴里得来的,很显然阿昊所说的物价,绝对有水份。要不然就是阿昊所说的大城镇的物价水平。第三,他小看了古人的狡猾程度,或者说生意人的精明程度。无论哪个朝代,商人都是有钱,就是因为会算计啊。第四,他也应该多了解些,而不是从商铺里去了解,应该从周边的人嘴里去了解。只有生活在当地的人,是最了解当地的物价水平。

    “下次我们再也不去向阳镇买东西了。”耿秋说,那地方的生意人太黑了,并且也怕上次的打杀事件会有麻烦。

    “就是,我们再要买东西就去向南镇上,反正向南镇上还近些。我已经问过路了。”阿昊也说。他早就打听清楚了,向南镇上与向阳镇上在黑岩村的两个方向。他们从山阴城来,必经向阳镇。而实际上黑岩村离向南镇更近,只是方向不同。他们没有经过罢了。

    “那是当然。改天我们先去向南镇上看看,能不能找点赚钱的路子。”耿秋在心里计划着,不知不觉得的说出来。

    “好啊,好啊。要不明天就去。”阿昊直嚷嚷,还兴奋的坐起来,一副恨不得马上就出发的样子。耿秋拍了他两下,低声喝道:“睡觉啦,明天还有好多活要干呢。”

    因为正是农忙的时间,而耿秋他们在这里并没有田地,所以一安顿下来,俩人就得找生计,可是除了打猎的本领,说起种田来,两人反而没什么经验,耿秋年少时家里是农村的,虽然小时候也帮过家里干农活,但那也只是记忆里的事了,而且他们家是平原,这里却是山区,时代又相隔太远,种地的活,完全不相同。

    阿昊更是从小锦衣玉食长大,哪里懂得种田,最重要的是村里根本就没有人要卖地,这种地的事情也得慢慢来。把阿牛丢在村长家,送去了最后的五斤粗面。他俩天天四处打转,想找块荒地开垦出来,多少种点庄稼,增加点口粮。他们走的范围越来越远,可是除了家里堆的柴禾越来越多之外,什么也没找到。不过阿昊不死心,经常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弄陷井,终于有一天他弄到了两只野兔子,可把耿秋给喜坏了。

    “哇,总算有肉吃了。”阿昊流着口水说。这都十天没沾肉腥了。虽然天天都有蔬菜和鱼块吃,可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他不止一次的想打几只鸟吃,可是耿秋不同意。因为这里都是些小鸟,弄起来太麻烦了,吃到嘴里估计也都是骨头。

    两人提着兔子刚准备回村的时候,遇到了阿木,他盯着兔子看了好久,才不好意思的说:“能不能卖给我一只。我女人生孩子,家里实在太穷,娃儿都没奶吃。”

    “我是准备自己吃的。”阿昊护食一样的答,不过想着人家娃儿没奶吃,又不确定的看着耿秋。

    “生了几天啦。”耿秋一边闲话,一边想着这一只兔子能卖多少钱,估计阿木家也拿不出钱来,但可以找他换点东西,他是个木匠,家里正想打个碗柜,衣柜什么的。

    “三天,我女人光喝点稀面糊,实在是下不了奶。”阿木着急的说。他也心急,可大家都穷,而且他爹二月里生了一场大病,家里不仅卖掉了全部的粮食和养的鸡,还欠了不少的外债。原本阿木家算是比较好过日子的家庭,一下子就变成了赤贫。所以阿木嫂怀着孩子也吃得极差,因为其他人要上山干活。干的,好一点的都紧着他们吃,而阿木嫂大着肚子呆在家里休息,哪里好意思吃饱,这样拖下来,孩子生下来,当然没奶吃了。能保住命都不错了。

    “这只兔子你拿回去,我也不要银子,你算一下,能不能帮我们打个碗柜,还有打个衣柜得多少只兔子?”耿秋说。

    “真的,太好了。碗柜要不了几天就打好了,我家现成就有木头,就当是这只兔子的价钱了。可是衣柜就要久了一些,现在正是农忙时候,我没多少时间。”阿木连忙说道。

    “行,衣柜我们也不急。几个月之后打好都行,得几只兔子?”耿秋说着把手里的兔子递了一只过去。

    阿木赶紧接过来,想了想说:“衣柜的木料要的多,八只兔子吧。”一只兔子打个碗柜,实际上还是少说的,因为他急着要得到这只兔子。

    “好吧。我慢慢给你兔子,你也不要急,家里的农活先紧着干,农闲时再打也来得及。”耿秋同意了这笔交易。

    晚餐是兔子炖豆角,现在他们吃的蔬菜都是村里人给的,他们门前的一小块地虽然打理出来了,也种上了菜,但没那么快有菜吃,所以村里人,时不时的接济些蔬菜给他们吃。耿秋把家里的鱼块全拿出来,分给了村民们,让大家送菜给他们吃。

    一大锅菜,热腾腾的,耿秋先盛了一碗出来,让阿昊端到村长家去了。阿牛在他们家,现在有点好菜,也得让阿清嫂吃点,多下点奶,奶着两个孩子,奶水也不一定够,现在阿牛的饭量越来越大了,早餐他们都是在家里喂一小碗粥才送过去。就是怕饿着阿清的小女儿了。这小女儿和阿牛差不多大。

    看着阿昊出门了,耿秋想着阿木嫂刚生了孩子,觉得该送点东西过去,拿兔子当交易,多少觉得心里有点不舒服,因为阿牛生下来就没吃母奶,靠奶米分和米汤养活,其实养得极艰难。再说了,他们那时,可是阿木家现在的情况要好得多,起码三个人都能吃饱,而且还吃得算不错。哪里会象阿木嫂连吃都吃不饱呢。

    “阿昊,你再把这包糖给阿木送过去。他们家绝对没有糖给做月子的阿木嫂吃。我们平时吃糖也少,这还剩下不少呢。”耿秋说。

    阿昊想着自己生阿牛时,还能吃那么多糖水荷包蛋,连忙接过糖就走。

    “这是糖?”阿木看着手里的一斤多糖,简直不敢相信,眼泪都快掉下来,他极想留下来给媳妇吃,又觉得这礼送得太重了。乡下人送月子礼,不过是三两个鸡蛋,哪里有人送一斤多糖啊。糖对于他们来说,真是贵重物品,平时极少有人吃。

    “给你媳妇吃的,坐月子喝点糖水,补补身子。要不然,孩子哪来奶吃啊,先得紧着大人呢。”阿昊强硬的说。

    “可这太贵重。”阿木还是不敢接。

    “拿着吧。要不然我拿这小椅子回去,就当是和你换的。”阿昊看着身边的小木椅随手提在手里,他家正好少了小椅子,竹椅子做的太大,木桌子太矮小,很是不般配。

    “就这旧椅子算个什么,你家缺椅子用,再多拿一个去吧。”阿木连忙又拿起一只递给阿昊。阿昊拎着两张旧椅子回家,耿秋不解的看着他,他只好说:“阿木说糖太贵重了,我就拿了一只椅子说是和他换得,结果他就给了我两只。”

    “也行,估计他觉得这旧椅子不值什么,他给我们点东西,才敢留下糖,反正我们也正好有这个需求。算了,快点吃饭吧。”耿秋笑道。

    小半锅糙米饭,就着大半锅兔子炖豆角,两人都吃得极满意。“明天我们再去打兔子。”阿昊很是有气势的说,好象那兔子都在等着他。不过耿秋没有打断他的幻想,因为他还等着兔子换衣柜呢,最好是还能换点粮食。家里的粮食不多了,虽然夹着菜吃,二十斤糙米,也只剩下个三五斤了。看样子,还得去一趟向南镇,买些粮食回来呢。

    ☆、第15章 开荒

    因为想着还能打到兔子,第二天一大早,阿昊就兴致勃勃的招呼耿秋快点出门。两人路过沼泽地时,耿秋看着这大片茂盛的草地,突然想起个好主意,急忙说:“我们今天不进山了,我打算在这里开块水田出来,种水稻。”

    “什么?种水稻?你?”阿昊满是怀疑的指着草地问。

    “是的,这地方一直荒着,大家也就打个草而已。我们在边上开一块出来,种水稻,不就有粮食了吗?这不是就是我们一直找的地吗?”耿秋兴奋的说,恨不是马上就整出一块水田来。好象这里已经长出了吃不完的水稻。在这附近转了好久,难得见到一块大点的田地,就这片沼泽地大,而且看这些草长得粗壮茂盛,就知道这块地一定很肥沃,如果开出来,一定是块优质田。

    阿昊看着他眉飞色舞的样子,也跟着兴奋起来,如果真的象他所说能种出水稻来,就有米饭吃了,也不用这么辛苦的天天进山,还只能带回一堆柴禾。耿秋和阿昊其实都属于爱吃米,而非爱吃面食的人。所以他们大多数时候买的都是糙米,而不是粗面。而本地人却不会买糙米,他们习惯的主食是粗面,当然大多数时候其实是杂粮。并且当地种的主要粮食也是小麦,不是水稻。

    “我去问问村长,能不能开这块田再说?”耿秋在路边观察了半天,突然想起最重要的事情来。如果不能开,岂不是白想这么多。

    “对,快去,快去。”阿昊比他还急,两人调转头往村长家去。

    村长正准备出门,听说了来意,笑哈哈的说:“行啊,那块荒地,随你们折腾,不过我要先告诉你们一声,我们这里可不产水稻啊,这水稻也没人会种,连种子都不知道上哪儿去找呢?”

    耿秋听了村长的话,半天说不出话来,村长说完也不理会他们,摇了摇头就走开了。耿秋和阿昊呆了一会儿,耿秋终于回过神来,心里却暗暗下定决心,不过就是种水稻嘛,他小时候又不是没干过,先把田地整出来再说。水稻种,他不相信拿着银子还买不回来。

    “怎么样?咱们还种水稻吗?”阿昊呆呆的问。

    “当然种啦,要不然我们吃什么?快去整田,这整田也不是三五天就能成事的。”耿秋给阿昊打气,同时也是给自己打气。

    两人在沼泽地上转了几圈,最后耿秋选了一块地方,四周走了约十来步,发现脚下的泥还比较硬,没有陷下去,就决定在这个地方开田了。耿秋先把草齐地割下来,草茬子也挖干净,果然露出黑呦呦的湿泥土,一看就知道这土壤很肥,应该是能种出东西来。两人只有一把镰刀,耿秋割了一会儿,见阿昊又跑开了,这家伙自顾自的去草丛中玩了,也不知道搞什么?耿秋刚想叫他过来换自己干会儿活。

    “嘿,秋哥,我找到好东西了哦。”阿昊突然神神秘秘的跑过来,伸出手里捧着的几个白色的蛋。

    “哪来的?”耿秋兴奋的问,边问边四处看,恨不得自己也去捡几个蛋。蛋可算是他们能吃到的最好的东西了,特别是现在阿牛大些了,经常也要蒸个蛋羹给孩子增加营养。

    “跟我来。”阿昊带着他走到草丛深处,这边全是芦苇了,在芦苇丛中他见到几个鸟窝的痕迹。

    “我知道了,这是野鸭蛋。”耿秋笑道。这种事情,他小时也干过。他们村后面就有个大湖,湖边长满了芦苇,野鸭最爱在里面产蛋。

    这片芦苇丛很显然根本就没见过人,它们长在沼泽地深处,要不是阿昊,也没人跑到这种地方来。一般大家就是在边上割茅草,所以大约也没人知道这里还有这么一大片芦苇,要知道芦苇还可以编席子拿出去卖呢。

    不过附近竹子较多,大家家里都用竹编的蔑席,耿秋想着这片芦苇怕也没多大用处了。不过等到秋天时,还是可以砍一些做扫帚,芦花也可以摘一些回去做几个枕头。其他的怕是只能当柴烧了,耿秋看着这片芦苇,苦苦思索还能做什么,最终只想起芦苇还可以造纸,只可惜,他不会。所以暂时也不再去打这片芦苇的主意,先找蛋,再去挖地。

    带着找到的五只蛋耿秋回家去拿铁锹,阿昊就在这里继续割茅草,等耿秋挖地的时候,他们又兴奋了,一锹下去,挖出好几只肥泥鳅来。

    “哈哈,快点回去拿盆来。”耿秋兴奋的大声指挥阿昊。

    两人边挖边捡,没一会儿就捡了一盆底泥鳅。“哇,我就说这里是块湿地,怎么会没有鱼类呢,搞了半天,是没人发现。”耿秋这回真的非常开心,泥鳅在现代菜市场都卖到近二十元一斤了,还都是养殖的,哪里还能找到这么肥嫩又天然的泥鳅。

    他非常喜欢吃泥鳅,他记得小时候,去水田,爷爷泥地时,他就跟着捡泥鳅,然后就可以吃到美味的泥鳅炖豆腐,泥鳅烧黄瓜了。这两道菜简单而有营养,大家都喜欢。红烧泥鳅也好吃,油煎的也好吃,他现在已经想出了好几种泥鳅的做法了。

    阿昊端着半盆子泥鳅回家去了,耿秋又继续割了会子草,才收拾东西回家去。按照耿秋的交代,阿昊已经把泥鳅养在水中了,都换过几次水了。这些泥鳅都是从泥水里挖出来的,得养两三天再吃,让它们吐光肚子里的泥巴,才能更好的去掉土腥味,而且也更加干净。

    晚上耿秋还是去和村长说了说,他们挖田的事情总是要让村子里人都知道一下比较好,而且他们现在挖出这么多泥鳅,证明这块地里泥鳅很多,迟早大家会都晓得,到时候,大家一窝蜂似的乱挖一气,搞得他们田都不好开。

    村长听他说完后,眼睛一亮,果然泥鳅也吸引了村长的眼光,这年头家家都缺吃食,多一口粮食都是好的,何况还有数不清的泥鳅呢。

    “你怎么想?”村长问耿秋。

    “能怎么想,大家都去挖呗,就是不要弄乱我开田的那块就行了。我明天先圈一块出来。可不可以?”耿秋问。

    “行啊。反正那块地总有个七八十亩大小,大家都去挖也挖不完。”村长不在意的说。其实他心里明白,大家不会天天巴在那里挖泥鳅的,泥鳅虽然能吃,但总比不上粮食,现在正是忙的时候,不过是偶尔去挖些回来吃吃。再说了,泥鳅他们并不是很喜欢吃,以前也有人在那地里挖过泥鳅,都是实在没吃的了,才去挖的。

    这一点耿秋还不知道,还以为大家都和他一样当泥鳅是个宝呢。要知道这里穷的很,极少有人做菜会放油的,所谓的红烧,油煎,那都是需要用很多油的,大家把泥鳅拿回去也是水煮,不会弄的人,煮出来的泥鳅一股子味道,不是饿极了,哪个人吃得下去。最会弄的,也不过是用盐腌制过直接烤的吃,味道稍微好一点,可是盐也是贵东西,家家户户都是极省着用,哪里敢大手大脚的去腌制东西。

    第二天,耿秋和阿昊借了一把镰刀,俩人先割了一圈草,作为分界线,给自己家圈了一块约五六亩的地出来,不过就这个界线,让他俩忙活了一天时间,真真是体力活啊,累死个人了。晚上回到家,耿秋都懒得好好做晚餐了,直接切了黄瓜放盐稍微腌制一下,再煮了一锅菜粥,就解决了晚饭。阿昊自己也是又饿又累的,没力气挑三拣四,吃完饭就去抱阿牛了,耿秋在家里收拾锅碗,先烧水自己洗了澡,等阿昊抱着阿牛回来,锅里的水也热了,耿秋去给阿牛洗澡,差不多和阿昊同时洗完,然后一家三口就休息了。

    ☆、第16章 挖田

    早上两人还没出门,就听到阿清家的黑小子在门口叫:“秋叔,秋叔,今天大家都去挖泥鳅呢。”

    两人随着人群到了地里,村长直接让大家每家选一块地去挖,互相不打搅,各挖各的,以免产生矛盾。这个法子,可是他这两天想了很久才想出来的。如果耿秋他们能种出水稻,以后大家都可以跟着种水稻,还不如现在先把地先挖出来,如果耿秋他们种不出水稻也无所谓。这挖泥鳅的活儿,大家想干多久就干多久,一个村子里的人,这片荒地,大家都有份,不能光是耿秋家开,大家都得点,也就没人事后乱说了。当然也不见得有人和耿秋他们一样天天在这里挖地。这块地要挖出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地里全是深深的草根,不弄干净,怎么种庄稼。

    果然,大家都只挖了一些泥鳅和鳝鱼就各自散了,大家在听说耿秋他们想开田来种水稻,也只是七嘴八舌的乱说了一通,总之,都是反对的。不过没人在意他们干什么,只有水稻真正种出来时,他们才会明白。

    耿秋和阿昊看着乱糟糟的人群离开,心情反而更好些,他们走了,不打搅自己干活。耿秋还生怕这些人一拥而上的把这块地全开垦出来的。其实他这可是瞎操心,因为深处的地方,根本就不能开垦的,那可是真正沼泽地,会陷进去的,能开垦的地方不过一小半而已。而他们现在能挖的地方,就占了四分之一。就是说,以后他们家是水田最多的一户了。

    连续多天,阿昊和耿秋都是重复着割草,挖草根翻地的活儿,天天累得半死,这种体力活实在是很无聊,而且干完活后,饭量明显增加。虽然每天都能捡回好几斤泥鳅和鳝鱼,但家里养的泥鳅鳝鱼已经多的吃不完了。有时候耿秋和阿昊都懒得捡回家,直接扔到沼泽地里了。

    “你说,这泥鳅和鳝鱼能不能拿到集市上去卖?”耿秋问阿昊。

    “不知道,不过就算能卖,肯定也不值钱。”阿昊答,在他的记忆中,虽然是吃过泥鳅和鳝鱼的,但他依稀记得这东西一点也不贵。

    “我去问问阿清。”耿秋不死心的说,看着这么多的泥鳅鳝鱼,总想着拿去换点银子回来。要知道在现代泥鳅可值钱啦。

    “不值钱的,大家都不喜欢吃,就算是大户人家,也不过是吃个野趣,偶尔弄的吃吃。你可以拿去卖,估计也就是三五文一斤,还不一定能买出多少。”阿清告诉他。要是真值钱,他们早就挖了带出去卖了。集市上有卖各种鱼的,但泥鳅鳝鱼极少有人买。

    因为家里没粮了,耿秋就带着两个半桶子泥鳅和鳝鱼独自一个骑着骡子去了趟向南镇,果然泥鳅不值钱啊,花了好半天,才半卖半送的把带去的泥鳅卖光了,十多斤呢,才得了二十个大钱。鳝鱼倒是稍微好一点儿,也不过是得了三十个大钱。可总共快五十斤的泥鳅鳝鱼才得了五十个大钱,这还是他们存了好几天没吃完的,才存够这么多。

    耿秋看着五十个大钱,心里明白想拿泥鳅和鳝鱼来赚钱,完全没多大意义啊。就算把他做泥鳅和鳝鱼的方法告诉别人也没多大作用,因为会做的厨子不少,而且就他这烧菜的手艺,说穿了也不过是个家常味道,算不上厨师级别。

    阿昊就曾经说过,以前家里也吃过泥鳅和鳝鱼,味道不比耿秋弄的差。但一般也很少做这类的菜,因为在古代自然环境好,象乌龟甲鱼也多的很,各种鱼类野生的都不少,价格也不会贵,泥鳅和鳝鱼要做的好吃,需要的调料品也多,但这年头大多人数都吃不饱肚子,谁还会去买那些价格昂贵的调料品,宁愿做些最普通的东西来吃。就算是大户人家,也不过是偶尔换个口味吃吃。

    这次耿秋只花了二两银子加这五十个大钱,就买了四十五斤糙米,六十斤粗面,一床半黑的新棉絮,这种就是差的棉花做的,新的还是很暖和,但用个两三年,就会硬了,板结在一起,起不到什么保暖作用。但他们的床上光铺着袍子,睡着不舒服不说,这衣物天天铺着睡,冬天要穿的时候就不暖和了,所以他买了这床棉絮。棉絮很贵,只敢买中低等的,要是好棉絮,一两银子都不够买一张被子。

    他快马加鞭,快去快回,天朦朦亮就出发了,回来时已天完全黑了。阿昊和阿清都迎出村头三里地了,才碰到他。

    “哎呀,这么晚才回来,我们担心坏了,生怕你出事呢。”阿清说,因为耿秋是第一次去向南镇,所以他去的时候,走了点弯路,好在路上不时会遇上农人,黑岩村三十里的地方还有一条村子叫黑崖村,他遇上的多半是黑崖村的人。

    这两个村子算是相距最近的两条村子,两个村子也经常通婚,大家多半是亲戚。耿秋一家子回来的,早就传到了黑崖村了,所以大家看到他,都得是热情的指点路,要是没有人家的指点下,他只怕回来的更迟。

    “没事,就是第一次去,走了点弯路,下次去就会好多了。”耿秋笑道。他接过阿清递过的一条黄瓜吃起来。路上可把他累坏了,虽然是骑着骡子,但一天没歇过,也够累人。这次他买的粮食多,他算过,差不多可以吃三个月。到秋收后,就可以直接在村子里换或者买些粮食了。他可懒得经常去,这赶路也太辛苦了。况且集镇上的东西也就那样,没多少好货,其实就算有好货,他也买不起。

    “喂,镇上热闹不?那泥鳅鳝鱼好卖吗?”阿昊看着耿秋吃完饭问,才问。今天是阿昊做的饭,就是煮了一锅糙米饭,半稀不干的,还混了一半的青菜,拌了点盐,有点难吃,但耿秋饿了,也顾不得好吃不好吃,倒是吃完剩下的半锅子。

    “比向阳镇热闹是热闹一点,但卖的东西却比向阳镇还差一点儿,几乎难得见到高档货,平时都是贫苦人往来,大家也买不起什么好货。泥鳅和鳝鱼总共才卖了五十个大钱。”耿秋说。这次去,他心里也吃了一惊,想不到向南镇更显得穷。不过想想也是,向南镇周边都是小山村,哪里消费得起高档货。

    “这样啊,果然这些东西不值钱。我还想着没事干时去玩玩呢,看来没什么玩头了。”阿昊没兴致了。

    “还玩呢,得想法子赚钱才是正事。”耿秋气乐了。就剩下十来两银子了,光是吃糙米粗面,外加一半的蔬菜,他们也不过是能吃个一两年。两人不想法子赚钱,这点子存款,实在是太让人不放心了,真怕吃了上顿没下顿呢。他长这么大,还真没过过缺衣少食的生活呢。

    耿秋在现代是个有技术的人,可计算机在这里找不到一点儿市场,这种技术有等于没有。

    其实就耿秋这种没吃过多少苦的人,来到古代生活技能并不高,好在他一来就白捡了老婆儿子,而且这老婆还自带了一笔不多不少的嫁妆(二十多两银子,在这个朝代,穷人家一辈子怕也赚不到呢。),要不然他怕是要饿肚子了。

    老天没给他什么金手指,在这里又人生地不熟的,古代又不比现代,人口管理的很严,不能随意离开户籍地。他除了跟着阿昊混之外,还真不知道上哪儿去。不过命运也算是给他的一些福利吧。经过这几个月的体力劳动,他的身体素质比以前强太多了,现在背个百八十斤重的东西,走山路都能很轻松了。

    这要是在以前完全不可能,他的身体虽然不错,可那都是健身房训练出来的,那里比得上现在。他刚开始过来时,穿的原主的衣服,那人至少比他矮五厘米,但耿秋穿人家的衣服也勉强能穿。因为人家比他壮实多了,所以上衣小袄夹袍子他都可以穿,当然除就是显得有点空荡荡,但裤子却短了一截。而现在他看着自己一身紧致有力的肌肉,不禁有点想笑,以前做梦都想锻炼出一身肌肉来,现在却轻而易举的,完全在他不经意中就得到了。

    “喂,想什么呢?”阿昊瞅着耿秋,小声的问道。

    “有点累了,能想什么啊,我现在就想有吃不完的米和肉。”耿秋自嘲道。

    “唉,都怪我,没能让你过上好日子。我明天要更加努力去打猎了,一定要搞些肉回来吃。”阿昊有些伤心的说,他现在也很馋肉了。天天体力干活,还吃不上肉的生活,他也不乐意过。特别他还是户主,一家之主不能让家人吃饱肚子,完全是没能力的表现啊。

    “呵呵。早点睡吧。”耿秋听了他的这些话,简直想笑都笑不出来,一想到自己一个大男人还得靠别人养,心情也不太好。

    结果半夜做梦,耿秋都在啃红烧猪脚,只不过刚咬一口,就痛醒了,原来咬得是自己的手啊。

    第2节

    恋耽美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32109/580532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