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节
推荐阅读:疯批男主别害怕,我只是单纯变态、圣手邪医、画地为牢、极品纨绔、水中月、烟火、攻克:光影之下、仙途、神医狂妃、渣受他动了真心、
[综]权奸复国的可行性报告 作者:生煎包大战小笼包
第27节
萧峰与耶律洪基相处以来,对他刻薄寡恩的性格已十分了解。此时见其动怒,他也不出言辩解,只跪地请罪道:“萧某来迟,请陛下降罪!”
萧峰如此恭谨,耶律洪基的面色方稍有好转,只令身边侍卫室里将夏国的求救国书递给萧峰。“宋军起兵伐夏,十日之内夏国连丢两城。如今小梁太后和李乾顺求到了朕的头上,大伙说说,朕该如何处置?”
立于玉阶之下的太子与众臣虽说有忠有奸,可联夏自保之心却是一致。是以耶律洪基话音一落,太子耶律浚便已出列进言:“禀父皇,儿臣以为保夏国即是保大辽。这一战,势不可避!”
“臣附议!”同知枢密院事萧岩寿素来忠枕是铁杆的太子党,此时也出列应道。“宋国无端挑起战事是谓不义,我大辽理应起兵相助夏国。臣保举南院大王萧峰率兵十万攻打宋国河间府,逼宋国退兵!”辽国的北院大王防的是隶属辽国属臣的各部族,而辽国的南院大王防的正是宋国。萧岩寿提议以萧峰领兵攻打大宋,却也是极合规矩。
耶律洪基见臣下都赞同打这一仗,即刻面露喜色,又扭头向宠臣耶律乙辛问道:“乙辛可有话说?”
自从太子耶律浚逐渐长成开始问政,便与耶律乙辛不甚和睦。原本无论太子说什么,耶律乙辛都要反对一番。但这一回,耶律乙辛揣摩圣意,耶律洪基显然也一心盼望着这一仗。身为一个合格的奸臣,他自然要见风使舵绝不肯多说一句违背皇帝心意话。“臣附议!”
“好!好!”耶律洪基连赞两声,即刻道。“拟旨,令南院大王萧峰率部十万……”
“陛下且慢!”哪知耶律洪基话未说完,看过夏国国书的萧峰竟忽然单膝落地,大声道。“微臣不敢奉召!”
耶律洪基闻言双眼登时一眯,幽声道:“这是为何?”
太子与耶律洪基是父子,自然十分熟悉他的一些小动作。但凡耶律洪基眯起双眼,话音放缓,那便是心中起了猜忌之心。太子与萧峰结交以来十分佩服他这位堂舅的武勇人品,忙笑着上前为萧峰解围道:“萧大王可是忧心从未领兵,误了陛下的大事?”
此时若是换了阶下的任何一人,必定会顺着太子的话音自谦两句将场面糊弄过去。可偏偏,此人是萧峰!只见萧峰正色向耶律洪基言道:“启禀陛下,微臣在宋国多年,熟知宋国将领的行事作风。这一回,宋军率先挑起战端,这一战是灭国之战!更何况,还有燧发枪。此枪与一般火器绝然不同,一枪便可夺人性命,便是身穿重甲也难以抵挡。这场大战绝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整个战争模式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是,这是……”说到这,萧峰不禁无措地沉默了下来。他的心中一阵慌乱和激越,五味陈杂不可辨数。思索半晌,最终竟只能叹息着憋出一句他曾听某人说过的话。“一个新时代打碎旧时代的战争!”
殿上众人多少都知些兵事,听萧峰这般所言不禁额上微汗。隔了许久,太子方沉声道:“倘若果真如此,这一仗我们更加不能不打!”
萧峰却仍旧摇头。“大辽与夏国唇齿相依。这个道理,大辽明白,大宋岂能不明?微臣只怕,大宋正等着我们动手!”
萧峰此言一出,耶律乙辛登即呵呵长笑,朗声道:“陛下,臣请治萧峰妖言惑众动摇军心之罪!”说着,他又指着萧峰厉声痛斥。“宋人孱弱,两面作战更是兵家大忌!萧峰,你可是身宋国已久,至今仍身在契丹心在汉?”
萧峰的面颊立时涨得血红,他虽曾立下誓言绝不领兵侵宋,可今日进言却是真心为大辽着想!只见他即刻向耶律洪基抱拳一礼,高声道:“陛下,微臣一片赤诚忠心,陛下明鉴!”
耶律洪基两面望望仍旧犹疑不定,萧岩寿便已忍不住问道:“萧大王,那燧发枪果然这般厉害?”
“千真万确!”萧峰笃定地点头。“家父武功尤在微臣之上,可与那燧发枪对上也断了一臂,险些丢了性命。陛下不可不察!”
萧峰此言一出,众人的面色立时一沉。凭萧峰的武功,千军万马之中可取上将首级,此事乃众人亲眼所见。倘若比萧峰武功更高明的萧远山也仍不是燧发枪对手,那么不过是普通武夫的皮室军又岂能抵挡?
“若果然如此,那火炮又是何等了得?”右护卫太保萧速撒也忍不住出言相询。
萧峰赧然摇头,低声道:“火炮的威力,微臣亦不曾得见。”萧峰的身世未曾被爆出之前,火炮亦不曾定型。究竟有多大的威力,萧峰也说不准。“……只是,微臣当年曾听人言……若是、若是有万炮齐发,天山亦可轰塌!”天山高大巍峨,是契丹人心中的圣地。若那火炮能将天山轰塌,那简直是神乎其技,岂是人力所能抵挡?
气氛正沉凝,耶律乙辛却忽而冷哼着道:“这燧发枪与火炮再厉害,我皮室军来去如风,它又能奈我何?”
萧峰侧目睨了他一眼,强忍着怒气道:“夏国的铁鹞子也是名满天下,如今怎样?十不存一!就算皮室军远胜铁鹞子,两军对阵也难免有损。届时,我们损伤的是将士们的性命,宋军损伤的只是一些弹药!这一战到底谁赢谁输?”
“你!”耶律乙辛被堵地一噎,即刻翻脸道。“说来说去,我看是萧大王被宋军的火器吓破了胆!你若不敢去,臣愿请命!”说罢,他即刻在耶律洪基的面前跪了下来。“陛下,臣愿领军攻打大宋河间府!臣便不信,宋军的火器真如萧峰说的这般了得!”
耶律乙辛这样敢于用命的态度才是耶律洪基愿意见到的,哪知不等他开口赞赏,萧岩寿即刻便道:“陛下,北院南院各司其职,不可乱了规矩!”
耶律洪基见萧岩寿神情凝重,方才被耶律乙辛鼓动起来的几分飞扬气概便又压了回去。在辽国,皇帝之下便是北院与南院大王地位最高权力最大,耶律洪基纵然再宠信耶律乙辛也不敢让他同时执掌南北两院。想到这,耶律洪基当下点头道:“乙辛的忠心,朕明了了!然则既然朝廷规矩如此,朕也不能轻易破坏。萧峰,朕令你带甲十万攻取河间府,你可遵旨?”
萧峰万料不到他劝了半天耶律洪基竟是充耳不闻,当下吃惊地道:“陛下,如今宋军战力虚实我等一无所知,陛下冒然起兵未免轻率!更何况,陛下就不怕中了宋军的调虎离山之计吗?”
耶律乙辛丢了到手的功劳心中发堵,眼见萧峰一意反对出兵忙高声怒斥:“我大辽有圣上在,天下太平,谁敢有贰心?”
耶律乙辛说完,耶律洪基即刻便想起了去年皇太叔耶律重元的谋反案,当下面色一沉。于明君而言,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可于昏君而言,萧峰便是揭他黑历史的讨厌鬼!
耶律洪基不能纳谏,萧峰显然还不明白这个道理,情急之下他也不理太子使来的眼色,只针锋相对地道:“既然草原上唯有强权没有公理,耶律大人可曾想过,一旦我军与宋军陷入苦战,草原上的各部族会如何选择?”这一句,显然是将耶律洪基治国的本领也骂了进去。“去年生番女真部……”
“区区一个生番能弄出多大的风浪?”不等萧峰把话说完,耶律乙辛即刻阴恻恻地打断了他的话。去年完颜部火烧朝贡最后虽是萧峰担了罪责,可统率北方各部族却是北院的职责,耶律乙辛自然不愿萧峰旧事重提。“萧峰,你百般推诿,分明是不愿领兵攻宋!”
萧峰一听这罪名又扣了回来,登时一阵心烦意乱,当下连跪也跪不住了,只起身怒道:“此事非同小可,为何你们总是不明白?慕容布局七年方揭开这场灭夏之战,他是绝对不会留下任何破绽的!”
“慕容?”殿上众人之中还是太子与萧峰更为熟识些,他一听萧峰提及这个名字即刻便好奇地发问。“萧大王,你是说这场大战原是那位曾与你相识的大宋官员慕容复一手策划?”
萧峰强压怒火僵硬地点了点头,缓缓道:“自从元祐二年起他计划从兰州自庆州建设堡垒防御夏国,这场大战他已谋划了整整七年!以我对他的了解,夏国不会再有机会了。纵然大辽起兵攻打河间府也是于事无补,更加会无端折损了将士们的性命。去年朝贡被焚一事亦是此人一手策划,而完颜部却无端受罚,大辽与完颜部已然积下仇怨。若是我们在这个时候起兵,女真十二部极有可能乘虚而入,却该如何抵挡?”
“难道我们就该眼睁睁地看着宋国平灭夏国?”耶律洪基见萧峰对宋军平灭夏国之事如此有把握更是一阵恼火,不禁阴声质问。“萧峰,你可知宋国灭了夏国,下一个便该轮到大辽了?”
萧峰闻言不由一阵沉默。他曾以为慕容复立志靖安天下,是为了对大宋朝廷的一片忠心。如今他虽不知慕容复心中忠的究竟是谁,可却也知道凭他的傲气,若是有朝一日他能取赵宋而代之,也定不会甘愿受那岁币之辱。“陛下,打铁还须自身硬!”萧峰叹息着道,“这些年夏国两位梁氏太后重用党项贵族、奢侈享乐、轻启战事、虐耗民力,以致民不聊生。此战宋军之所以能所向披靡,除了凭借火器之利,又何尝不是因为民心所向?只要我大辽政通人和、百姓安居,那么无论有没有夏国这个屏障,无论宋国的火器再厉害,我们也不必怕他们。”
萧峰这所谓的“奢侈享乐、轻启战事、虐耗民力”除了说中夏国两位梁太后的治政弊端,又何尝不是说中了耶律洪基的短处?耶律洪基恼羞成怒,登时阴阳怪气地道:“萧峰,朕原以为你是个草莽,想不到你竟是宋国那些腐儒派来糊弄朕的!你今日不肯领兵攻宋,来日宋军来袭,怕是会忙不迭地开门迎敌罢?”
萧峰的为人一向是顶天立地,生平最受不得冤枉。耶律洪基如此见疑于他,萧峰亦是怒发冲冠,即刻当着耶律洪基的面摘了朝冠、脱了官袍,朗然道:“陛下既然这般怀疑微臣,臣这南院大王再当下去也没什么滋味,还请陛下容许微臣辞官为民!”
殿上众人几曾见过如萧峰这样的朝廷大员?眼见萧峰摔下官袍扬长而去,大伙一时竟都反应不过来。直至见他即将走出殿门,自觉深受冒犯的耶律洪基方才醒过神来,厉声怒吼:“萧峰,你敢走?”
萧峰武功盖世,虽忠心为国却也不代表他会对哪个帝王卑躬屈膝。此时听闻耶律洪基语出要挟,他当下偏头冷淡地扫了对方一眼,朗声道:“萧峰要走,我看谁敢拦我?”
耶律洪基被萧峰的冷眼一扫,即刻便忆起了他的一身惊世武功,当下面色青白交错半晌说不出话来。他虽贵为皇帝万人之上,可一身帝王之威竟比不过萧峰这一介江湖草莽。
却是太子耶律浚见父皇的面色实在难看,唯恐他事后迁怒,忙笑着上前扯住萧峰道:“小舅舅,大家都是一家人,今日议政全是一心为大辽打算。纵然意见各不相同,也不必如此啊!”感觉到萧峰的抗拒,耶律浚即刻在他掌心捏了一下,又扭头向耶律洪基道。“父皇明鉴,小舅舅久在江湖不知礼法,父皇既是兄长又是姐夫,就稍稍宽宥一二罢!”
太子此言一出,萧岩寿与萧速撒也异口同声地劝道:“请陛下息怒!”
耶律洪基这才摸到了下台的台阶,只见他阴着脸望了仍一脸桀骜的萧峰一阵,这便拂袖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
导演:陛下,你姓耶律,不姓慕容啊!
辽主:啥意思?
导演:没这金刚钻,别跟萧峰吵架啊!
辽主:呵呵!
第134章 萧观音
当天晚上,萧峰没能出得皇宫而是被太子强拉去了东宫饮酒。这两人一个是太子、一个是楚王,东宫之中能摆到他们的面前的宴席虽说比不上萧峰曾在慕容府享用的那般奢靡,却也十分丰盛。然而两人皆是心事重重,便是龙肝凤髓也品不出滋味来。
只见这两人对面对坐了,闷闷不乐地喝了两杯烈酒,萧峰忽而沉声道:“萧峰性子耿直不识礼法,勉强留在朝堂,早晚得罪陛下,连累娘娘和太子!”
耶律浚生性温和与其父耶律洪基大有不同,此时听萧峰这般叹息,不由劝道:“舅舅既然早知父皇的脾性,又何故屡番与他起冲突?他是陛下、你是臣子,这世上又哪有让陛下顺着臣子的道理呢?”
萧峰忍了又忍,最终仍忍不住问道:“陛下宠信耶律乙辛,太子亦数番劝谏。纵然好言好语,陛下又可曾听过?”
萧峰这话一出,耶律浚亦哑口无言。耶律洪基如今即将迟暮,人说人老了会糊涂,可他却从年轻时便表现出了昏君的特质。耶律浚这个太子初出茅庐,若是过分劝谏只会遭父亲忌惮排斥。可若是不劝谏,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耶律洪基祸害大辽江山几十年,最后将一个烂摊子传给自己么?耶律浚想起自己的心事,亦是烦闷不已,只见他苦笑着灌了自己两杯闷酒,忽而转口道:“舅舅,那位慕容复果真这般了得?”
萧峰本不愿提及慕容复,只是眼下事关国事,他也顾不了那许多了。“他是元丰八年的探花,如今还不到三十,可却已掌握蜀党,在大宋朝廷说一不二。他历年来的对手,司马温公、吕司空、吕大防、刘挚、章惇,哪一个不是一时俊彦,结果又如何?”
耶律浚见萧峰对慕容复这般推崇,不禁摇头笑叹:“舅公提及此人来总是没一句好话,孤原先还以为他是个十恶不赦的大恶人,想不到此人在舅舅心中却是另有天地。”
“诋毁谩骂一无所用,只有正视你的敌人,才有机会战胜他。”萧峰正色道。
萧峰这话却是透彻,太子耶律浚即刻起身一揖,郑重其事地道:“谢舅舅教诲。”
萧峰急忙伸手托住他,笑道:“你我之间何需多礼?”顿了顿,他又怅然一叹。“更何况,这话也不是我说的。”
耶律浚扬眉一笑,奇道:“又是慕容复?……如此人才,竟不能为我大辽所用,可惜!可惜!”
耶律浚今年也不过是十八岁,只是这样一位十八岁的太子却显然比大宋朝廷里那位十八岁的官家英明宽宏许多。萧峰曾经想过,若是大宋朝廷里的那位官家能有耶律浚这样的脾性,定能与慕容复君臣相得开创盛世。然而只要他又想到慕容氏的兴复大业,这个想法便又成了梦幻泡影瞬息散尽。萧峰只是微微一叹,轻声道:“平夏一战既是此人主导,我大辽便绝不可冒然出兵。”
说回正题,耶律浚亦是心下沉重。“便是不看他曾经的对手,只看这燧发枪与火炮,便是天降神器了。然而父皇的话也并非没有道理,唇亡齿寒,唇亡齿寒哪!”
萧峰当年与慕容复畅谈国事的时候,可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他会绞尽脑汁为大辽破局。他沉吟半晌,方艰难地道:“慕容以数年之功研制燧发枪与火炮,这一局大辽早失了先手。……为今之计,只有端正态度与大宋言归于好。”
萧峰这么说,耶律浚也不痛快了,只皱着眉峰不满地道:“来日奉宋帝为主,以大宋马首是瞻吗?”
“两国之间何必非得分个高下?纵然不能做到睦邻友好,井水不犯河水也不行么?”萧峰轻声道。
耶律浚却摇头道:“汉辽世仇,纵然大辽肯,宋国肯吗?”
“我大辽幅员辽阔,只要政治清明百姓和乐,大宋便是想仗着火器之利侵我疆土,也未必如愿。”萧峰又道。
“如此一来,攻守之势便逆转了。”耶律浚不甘道。
“这世上谁能永远占尽上风立于不败?人是如此,国亦是如此!”萧峰叹息着道。
“萧大王这话说来,莫说是陛下,便是本宫都要疑心你仍心系大宋了!”这一回,不等耶律浚回话,一个温柔清脆的女音便传了进来。
耶律浚与萧峰同时循声望去,却见一名宫装丽人在数名宫婢内侍的簇拥下走了进来。来人的样貌颖慧秀逸,娇艳动人,虽说已是三十出头,可一身优雅绰约的气度却教人心折不已。
见了此人,耶律浚与萧峰同时起身施礼道:
“儿臣见过母后!”
“臣萧峰,见过皇后娘娘!”
原来此人正是耶律洪基的妻子、萧峰的堂姐,大辽皇后萧观音。
“免礼。”萧观音轻轻点头,上前拎起酒壶嗅了嗅,嗔道。“这烧刀子这般烈,多饮伤身,何故你们总也不听?来人,去换两壶淡酒来!”说罢,她便在席间坐了下来。
耶律浚见状,忙试探着问道:“母后,您这是……”
萧观音轻叹了口气,语带哀怨地道:“你父皇去穆贵妃那了,母后来瞧瞧儿子、瞧瞧弟弟也不可以么?”
萧观音这般所言,耶律浚与萧峰还能有什么话说,急忙一左一右陪坐了下来。
三人又喝了两杯滋味甘甜的果酒,萧观音方叹息着道:“峰弟,你今日与陛下的争执本宫已知道了。”
萧峰闻言面上登时一热,只低头道:“终究是萧峰连累了娘娘和太子。”
萧观音摇摇头,黯然道:“穆贵妃英姿飒爽,能陪陛下出游打猎,陛下故而亲近于她。这不关你的事。只是……峰弟,你实话告诉我,你真想辞官么?”
萧峰沉默许久方艰难地道:“娘娘,微臣的脾性与这朝堂着实格格不入!”
萧观音四下一望,忽而挥手令殿上宫婢内侍如数退下,又给萧峰斟了杯酒,这才缓缓言道:“峰弟,如今这殿内只有我们三人,我们只论亲情,不论君臣。你可知,我们萧家如今在朝堂上的声势如何?”
萧峰不是笨蛋,他成为南院大王近一年,自然早摸清了萧观音一族的势力。“自从伯父过世,我们这一支便再没有拿得出手的人才了。如今皇后娘娘与太子殿下所能依仗的唯有陛下的恩宠,一旦陛下恩宠不再……”古往今来,这被废的皇后与太子还能少么?
萧观音轻轻点头,含泪道:“萧氏虽为后族,但萧氏一脉人丁兴旺,这皇后却也未必非从我家出。我的叔伯兄弟之中没有出挑的人才,太子今年只有十八岁刚刚学着问政,委实势单力孤。放眼整个朝堂,唯有峰弟你才是我们的依靠!”
萧峰闻言却是苦笑连连。“陛下先前宠信皇太叔,如今又宠信耶律乙辛,并非因为他们有多少才干,而是因为他们姓耶律啊!咱们这一支虽是势单力孤,但姓萧的在朝廷却是人才济济,便是陛下也不得不忌惮。堂姐,莫说小弟不愿争,便是甘愿争,陛下也会百般猜忌。”
萧峰这么说,萧观音却是吃了一惊。她原以为萧峰只是个江湖草莽行事只凭自己的性情来,想不到这朝堂上的云波诡谲他竟也早已瞧得分明。想到这,她不由急切地道:“峰弟,你既然什么都明白,就该知道只要你这南院大王还牢牢地立着,姐姐与你外甥便稳如泰山!你为何非要与陛下对着干呢?”
“难道眼睁睁地瞧着陛下行差踏错也不出言劝谏么?”萧峰冷冷地道,“如此,我这南院大王与傀儡木偶又有什么分别?”
“小不忍,则乱大谋!”萧观音一字一顿地道。
萧峰却依旧摇头。“陛下妄动兵戈,定会遭至生灵涂炭。倘若这也是小事,那么什么是大事?”
萧峰这般无情,萧观音登时扑簌落泪。“原来我母子的性命在峰弟心里还比不上几个庶民!”
萧峰没有答话。倘若这是在千军万马之中,萧峰必定先救萧观音母子再救别人,便是舍了自己的性命去救她们也不会皱一下眉头。但要他为了避免萧观音母子地位不保,眼睁睁地看着耶律洪基轻启战端使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他却绝然做不到。这里面的区别,萧峰知道萧观音不会懂,就算懂也不会认同。所以,他只能不答话。如果慕容在,他一定会懂的罢?不知为何,萧峰竟又想起了慕容复,忽然感到无比的孤单。“娘娘,微臣的脾性的确只适合在江湖打滚。”
这一回,连萧观音也不得不黯然点头。“你只肯让别人听你的,却不愿自己听别人的。这种脾性,怎能为官?……只不过,你得罪了陛下,哪有这么轻易便能了结的呢?”
萧观音话音方落,萧峰忽觉一阵晕眩。“这酒……”只见他猛然撑住额头,挣扎着想站起身来。然而身体方稍稍动弹了一下,整个人便自座椅内仰面翻倒。
“母后,这……”耶律浚哪里料得到事情竟会这般急转直下,忙跟着站起身想来扶萧峰。
萧观音忌惮萧峰的武功,急忙伸手将儿子扯开。只见她居高临下地望着萧峰缓缓道:“峰弟,你我本是手足,本宫绝不会害你。可本宫也绝不能由得你任意妄为连累全族!”
萧峰只觉晕眩不已,但他亦知生死只在一线,便急忙运功逼毒不肯失去意识。听闻萧观音此时尤信誓旦旦“不会害你”,他心中惊怒交加,即刻质问:“为什么?”
“为什么?”萧观音轻轻一笑,低声道。“峰弟,有时候本宫以为你只是个草莽,可你却过分地精明;可有时候本宫以为如此简单的道理你总该明白,你却又总是糊涂!我姑母钦哀皇后与本宫两代为后,萧家繁盛之时你未曾得见。如今虽说势力大不如前,可终究根基犹在。若非有这些根基,你一个才从宋土归来的草莽,凭借区区救驾之功就想将南院大王当得如此牢靠?朝堂上的那些重臣高官,他们代表的难道仅是自己?难道他们便都不如你这般精明忠直?他们不与陛下闹不和、他们不提辞官不干,是因为他们明白自己所代表的是背后那盘根错节的势力,是无数与他们有旧的血缘至亲!我让你亲近族人,你不肯;我劝不要娶没有根底的汉人女子为妻,你还是不肯;就连最基本的不要得罪陛下连累全族,你都做不到!萧峰啊萧峰,你可曾想过,你恶了陛下一走了之,你的族人该怎么办?全族耗费在你身上的心血、势力、人脉又该怎么办?事到如今,你以为你还是以前那个草莽么?你以为大辽朝廷是你们丐帮,由得你来去自如?愚蠢!”
萧观音的话实在是教萧峰震撼不已,一时之间他的心头忽而涌起无数个念头。其中有一个念头怪异无比,然而等他要去捕捉的时候,那个念头又如轻烟般尽数散去再无痕迹。耳边只听得萧观音又道:“我知道你心里怨我,不顾姐弟之情给你下毒。但你可知,我若不设法留下你,陛下绝容不下一个敢当着他的面摔冠脱袍的高官,必然要取你性命!纵然你身负武功不怕陛下,难道也不在意你爹和阿朱的安危么?峰弟,你在中原江湖三十载,沾染了太多坏毛病,是时候该痛改前非了!我已禀明陛下,你深悔己过,要留在东宫向太子学习为臣之道。这酒里按的只是一些软筋散,会影响你运功却不伤你性命。你就安心地在东宫住下吧,什么时候愿意向陛下低头请罪,什么时候我再把解药给你。”
耶律浚目送着萧观音拂袖而去,忙扭头飞奔回来将萧峰扶起,口中忙不迭地追问:“舅舅!舅舅,你怎么样了?”
萧峰气馁地摇摇头,低声道:“无碍!”萧观音并没有骗他,如今萧峰除了手足酸软使不出力调不出内息之外,的确没有任何不适。
耶律浚这才松了口气,回道:“起来再说!”他实在是个心性厚道的正人君子,一边将萧峰扶起一边又赧然道。“舅舅,孤不知母后她……”
萧峰与耶律浚向来交情不错,亦知萧观音来此一招耶律浚也是全不知情,当下倚着对方的胳膊自嘲道:“枉我自负武功,却连皇后娘娘这样一个弱女子也不是对手!”他话音未落,心中便又是一震,再度浮起一种怪异的感觉。
耶律浚与萧观音母子情深,他唯恐萧峰与母亲生隙,忙为母亲辩解道:“母后向来重视舅舅,若非逼于无奈……”
萧观音自与萧峰相认以来一向重视亲近于他。这一点,今日之前萧峰绝不会怀疑,今日之后他却再无把握。只见他怔愣了一会,只望着耶律浚喃喃道:“方才皇后娘娘说萧家耗费在我身上的心血、势力、人脉究竟是何道理?”
耶律浚闻言不由万般诧异地望了萧峰一眼。他曾以为萧峰是假装不知,如今看他黑白分明的双眸,竟是真不知情。意识到这一点的耶律浚不由轻轻一叹,缓缓道:“舅舅,看来你要在我东宫住上好久,今晚事情太多你不妨早早歇息。明日起,让孤抽空好生与你分说。”在耶律浚看来,他这舅舅能谋大局却不识小节,能看清时事变换却不能洞察人心阴谋。如此奇葩的人才,真不知是哪位高手调教出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
皇后:愚蠢!
慕容:会有天使替我打你脸!
萧峰:……
第135章 太皇太后薨逝
元祐九年三月,太皇太后病势转危。初五当晚,她自连日的昏迷中清醒过来,自知不起,便急召小皇帝赵煦交代后事。
庆寿殿的后阁内,太皇太后躺在床头一边艰难地喘着粗气,一边嘶声道:“官家,祖母要去见你皇爷爷了……”
小皇帝闻言忙劝道:“祖母快别这么说了,只是少少病痛,祖母将养几日也就大好了。”他这一句话说得平铺直叙毫无情意,显然是明了太皇太后即将西去,再不愿敷衍。
太皇太后久经风雨,哪里不知小皇帝心中所思所想。只见她喘了一阵,又道:“官家,你算是做了十年皇帝,可是这十年……这十年之中,真正的皇帝却是你祖母,你什么事都要听祖母吩咐着办,你……你心中一定十分气恼,十分恨你祖母,是不是?”
小皇帝摇摇头,似笑非笑地道:“祖母替朕做皇帝,那是疼朕啊,生怕朕累坏了。用人是祖母用的,圣旨是祖母下的,孩儿清闲得紧,那有什么不好?怎么敢怪祖母了?”
小皇帝这样一番冷嘲热讽的话更是激地太皇太后咳嗽连连,然而这一回,小皇帝却只冷眼看着,连装模作样的劝解都懒得开口了。
太皇太后咳过一阵,方喘过气来,只见她双眼发直愣愣地凝望着帐顶,幽幽道:“你性子偏激独断,这些年来你心中一直在恨我,我……我难道不知道吗?……只是孙儿啊,就算你恨我,也不能连累了天下的百姓啊!”
小皇帝嗤笑一声,缓缓道:“祖母有什么话一次全说了罢,日后……”说到这,他不禁略带惊惧地住了口,只是这话中深意却是连个傻瓜都能品得出来了。
太皇太后人之将死亦不愿为这小节动怒,只抓紧最后一点时间嘶声言道:“官家,常言道创业难守业更难,你父皇秉政时立志变法图强,本心是好的。只是他性子急躁又错用王安石,方才举国鼎沸,险些酿成巨变。我知道,我说这些你并不服气。老身一死,你就要急着亲政,改弦更张,启用新法。可这天下事往往欲速则不达,手忙脚乱,反而弄糟了。你明白吗?”
小皇帝目光一闪,忍住了没有说话。
“如今这朝堂上以蜀党为首,蜀党之中又属慕容复最为俊彦。范纯仁老了,不是慕容复的对手。我死以后,你要把苏轼召回来,让他当左相,由他亲自压制学生。苏轼忠心耿直,只要有他在,你的皇位便稳如泰山。你年纪尚幼才具不足,这个时候不能自说自话急于亲政,而应潜心学习如何问政。须知,为君者更要宽宏大量,容得下比自己有本事的能臣干吏。慕容复曾与老身约定,以十年之功澄清吏治开创盛世,你便给他十年由他施展。他若能成,那便是你的识人之能;他若有错,该学的你也学了,正好出面收拾残局。慕容复的身子弱……十年之后,十年之后……他若还活着必定会上疏乞骸骨;他若不肯,苏轼也会逼他这么做。所以,你不用忧心他功高盖主。待他致仕,你要答应我,好生礼遇他。无论别人进什么谗言,你都不能记恨清算于他。我皇宋以仁义治天下,不能让功臣落个没下场!”太皇太后勉力说罢,便紧紧地望住了小皇帝,盼望他点头应允。
哪知小皇帝沉默片刻,只幽幽道:“祖母要朕再等十年?十年?!”说到这,他年青的脸上登时布满阴郁之色,猛然拔出腰间长剑一剑劈翻了身侧的一把椅子,忽而放声狂笑咬牙切齿地道。“还要我善待他?祖母可知,慕容明石……慕容明石!朕恨不能寝之皮食之肉!朕要让他生不如死!”
太皇太后见小皇帝对慕容复竟有如此之深的恶意,浑身不由狠狠一颤,只难以置信地瞪着这个满面戾气孙儿,好似瞪着一个妖魔鬼怪。过了一会,她支撑着身体要坐起来,然而此时她衰弱已极,要将身子抬起一二寸也绝难办到,最终只用一条枯瘦的胳膊紧紧攀附着小皇帝的手道:“官家,这是为何?慕容复与你有师徒之谊,更曾救过你皇姐,这些难道你都忘了么?”
然而,淑寿公主过世多年,在小皇帝心中是再留不下半点分量了。只见他一把挣开太皇太后,冷笑着道:“慕容明石与朕有甚师徒之谊?他一心攀龙附凤,只知奉承祖母,何曾将朕放在眼里?他既待姐姐情意深厚,朕一定早早送他去陪皇姐,全了我们的姐弟情分!”
小皇帝的这两句话刻毒阴狠无比,直教太皇太后气怒攻心,只厉声道:“你心胸狭窄、妒忌贤能,这等气度如何配当皇帝!你……你……”说到此处,太皇太后体内竟忽而生出一股巨力,突然坐起身来,右手手指指向小皇帝。
太皇太后积威之下,小皇帝只吓得踉跄而退,险些晕倒。只见他手按剑柄,心中突突乱跳着叠声大叫道:“来人!来人!”
殿外内侍听得皇上放声大呼,当即抢进殿来。
只见小皇帝离地太皇太后甚远,六神无主地望着太皇太后,颤声道:“她……她……你们瞧瞧她,却是怎么了?”他适才志满意得,要杀大臣掌大权。但一个病骨支离的老太婆一发威,他登时便骇得魂不附体,手足无措。
一名内侍走上几步,向太皇太后凝视片刻,又大着胆子探了探她的鼻息。片刻后,那内侍面色骤变“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哀声道:“启奏皇上,太皇太后薨了!”
这内侍话音方落,一众内侍便都跪倒在地,齐声大哭。
哪知,小皇帝闻言竟是大喜,哈哈大笑着叫道:“好极了!好极了!我是皇帝了,我终于是皇帝了!”说着,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当着太皇太后的尸骨前欢呼雀跃起来。他其实已做了十年皇帝,只不过十年来这皇帝有名无实,大权全在太皇太后之手。直到此刻,他才是真正的皇帝。
一众内侍胆战心惊地看着小皇帝连蹦带跳地欢呼了一阵,方有一人乍着胆子上前进言道:“官家,太皇太后薨逝,需传旨天下……”
小皇帝受这内侍一言提醒方才恢复正常,点点头沉声道:“传旨,太皇太后薨逝,禁礼乐歌舞,军民服丧!”
辽主耶律洪基封了北院大王耶律乙辛为平南大将军,率部十万攻打大宋河间府的消息,直至三月中方传到了慕容复的手上。
种师道看过慕容复递来的飞鸽传书,登时奇道:“夏国被你的细作探查地底掉,怎么这契丹的消息来得如此之晚?”原来耶律洪基传旨耶律乙辛是在三日前,算上飞鸽传书的时间,潜伏辽国的细作得知此消息的时间竟不比辽国百姓早上多少。
慕容复一面扫着第二张飞鸽传书,一面慢条斯理地道:“种子才种下去,发芽长成还需要时间。如今夏国未灭,你这碗里的肉还没吃上,就惦记着锅里的肉了?”
种师道闻言不由嘿嘿一笑,理直气壮地道:“这征战天下,就该吃着碗里望着锅里,不是你说的么?”顿了顿,他又正色道。“上京的消息迟上几日也就罢了,完颜部可有消息来?”
慕容复点点头,答道:“上京的消息已同时飞鸽传书给包不同,他自会寻机会知会完颜部。如今完颜部有五千支枪、十万发子弹,更有大宋朝廷封他平辽节度使的圣旨在手,绝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说到这张圣旨,种师道便忍不住笑意,当下微咳两声硬声道:“这‘圣旨’之事你在我面前说说便好,可不敢与章大人旧话重提,小心他老人家提刀砍人!”
慕容复闻言不禁摇摇头,长叹道:“章大人的年岁不知比完颜阿骨打长了多少,这脸皮却不如后生晚辈厚,这可如何是好?”原来这包不同办起事来是唯恐声势不够教人小瞧了去,竟硬是被他说动了年逾六旬的章楶亲自出面,给完颜阿骨打宣读那张假圣旨。章楶虽说为了大局从了包不同的心意,可却始终引为恨事不愿人提。
种师道听慕容复这么说,神色不由一窒。隔了一会,他方试探着问道:“慕容,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以为完颜阿骨打果真不知这圣旨是假的么?”慕容复冷笑着道,“完颜部虽说只有区区数万人,可女真十二部的人口加起来,四五十万总是有的。有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为底,女真如何肯再与契丹人为奴呢?完颜阿骨打只是在最恰当的时候,紧紧抓住了一个机会。只要他能打赢这一仗,从契丹人的嘴里抢下一块肉来,就算这张圣旨一开始是假的,最后也能变成真的!”
种师道这才恍然大悟,只拍着额头自语道:“难怪他不要正五品的指挥使,定要从二品的节度使!我还真以为是蛮夷粗鄙,不识礼仪。”
慕容复轻笑一声,森然道:“好不容易才盼到契丹这头猛虎垂垂老矣,我可不想在这个时候,再亲自养一头狼出来!这阿骨打必须死,完颜部也一定要灭!”
这一回,种师道没有搭话。他回想数月前,完颜阿骨打亲来庆州承接“圣旨”,还曾转弯抹角向他打探过“苏兄弟”的下落,不由怅然一叹。良久,他方态度生涩地转口道:“耶律乙辛是北院大王,如何是他领兵?萧峰呢?”
慕容复没有说话,只是将他看过的第二张飞鸽传书递给了种师道。这第二张飞鸽传书上记载的正是萧峰得罪辽主被软禁于东宫的始末。
种师道看完这张飞鸽传书,许久只幽幽一叹。“萧兄身份尴尬,何苦趟这浑水?两面不讨好!”
慕容复点点头,一脸惋惜地道:“耶律乙辛还是手段太差,若是由我动手,萧峰如今都该吃断头饭了!”
种师道听了慕容复这话,眉心便是一阵乱跳。那飞鸽传书上清清楚楚地写明了耶律乙辛在萧峰摔朝冠脱官服与辽主闹翻后数度谗言构陷,不但令耶律洪基气怒之下重打了萧峰一百棍,更为自己赢得了“平南大将军”印,暂且节制南院王府。如果这样的大获全胜还是“手段太差”,种师道真不知慕容复心中的“手段高明”该是什么样。想到这,他忍不住道:“萧兄终究有救驾大功,耶律乙辛若鼓动辽主杀萧兄,岂非教天下皆知辽主忘恩负义?”
“只要把萧峰大闹皇宫的消息放出去,再加两句话,要杀萧峰,易如反掌!”慕容复却漫不经心地道。
“什么话?”种师道忙问。
“救驾平乱之功,陛下以南院大王相酬,岂能更甚?今日陛下诛一抗旨逆臣,乃南院大王有负陛下,非陛下有负南院大王!”慕容复抬头凝视着种师道一字字地说道,“够不够?”
种师道立时一噎,额上泛出层层冷汗,许久方喃喃道:“……够……够……足够了!”好一句“岂能更甚”!如此诛心之论,便是诛萧峰九族都绰绰有余了!种师道万般惊恐地偷盱了神色平静的慕容复一阵,忽而道:“明石兄,你我相交数载,小弟不曾得罪过你罢?”
慕容复闻言即刻抬头瞪了种师道一眼,呵呵一笑,目光之中尽是鄙夷。
种师道却不动怒,只狼狈地擦着额上的冷汗连声道:“那就好!那就好!”确定了自己的安全,他又不免操心起了萧峰的安危。“萧兄都被人软禁了,一百棍打地屁股开花。慕容,你就在这说两句风凉话啊?”
慕容复仰起头,诧异地道:“你的意思,是让我去给耶律乙辛搭把手?”
慕容复此言一出,种师道又是一怔。下一刻,他随手打了自己一个嘴巴,最后丢下一句:“经略有令,三月二十大利西方,宜出兵!”说罢,扭头就走。
作者有话要说:
慕容:你的意思,是让我去给耶律乙辛搭把手?
萧峰:种兄,你别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第136章 鄜延军出征
抗旨不遵、忤逆君父,杖责一百!
萧峰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他竟会沦落到如斯狼狈的地步。那日皇后萧观音给他下毒之后,他手足无力只得暂居东宫。太子耶律浚心性仁厚又仰慕萧峰勇武,却是对他一如既往,安排了不少内侍宫婢照料他起居,又安排太子府詹事与他分说朝堂上各股势力,为他恶补官场知识。
如是七日,辽主耶律洪基又数番遣人来问,可愿领兵攻宋?萧峰皆严辞拒绝,终是惹恼了耶律洪基,要取他性命。萧观音与太子闻知此事,皆扑在阶下连连叩首为他求情,最终耶律洪基碍于妻儿颜面又念及萧峰的救驾之功,只重打了他一百棍了事。
饶是萧峰有内功护体,这一百棍打下来也是打得他皮开肉绽卧床不起。许是辽主耶律洪基酒醒之后对他略感愧负,这几日来却又派了不少太医为他诊治,又赐下良药。皇后萧观音也数番前来探望,每每坐在他床头不住落泪。然而即便如此,萧观音却仍绝口不提给他解药一事。那日萧观音为他求情,不惜磕头磕到额头红肿破损,淋漓的鲜血沾满了玉阶,教人瞧着便觉凄厉。可便是在那时,萧观音却也一样不曾起意给他解药,令他自行逃命。
萧峰这几日卧床养伤,将萧观音这几日的言行前思后想一番,终于明白到他的这位堂姐待他极好。然而这份好,却是建立在不动摇她们母子地位的基础之上。萧峰知道自己不在意皇权名利,却不能要求皇后母子与他一般不在意。为此,他只能一声叹息。
而太子,却实在是个周到的好人。他唯恐萧峰深觉丢脸,在其养伤期间便不再安排太子府詹事与他说书讲古,而是每日自行抽空来与他闲聊解闷。
两人原本聊的只是大辽官场,只是闲话多了这话题却是难免发散开去,天南地北地胡说一通。这一日,他们却是聊起了元祐七年在少林的那场武林大会。耶律浚听了慕容复逼迫那些武林英豪施礼跪见的手腕,便忍不住抚掌大笑。“这位慕容大人,当真是个妙人!”
这一点,萧峰显然并不赞同。“太子不知那些武林豪杰,他们在江湖上各个有头有脸,那日被逼跪见慕容,必定怀恨在心。慕容得了面子却埋下隐患,实为不智。”
萧峰此言一出,太子不由眼神怪异地望住了他。
却是萧峰见太子久久不发一言,不由道:“怎么,我说错了什么?”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只见太子沉默半晌,竟忽而哈哈大笑。“舅舅,孤终于明白为何你总与父皇争执不下,为何孤又与你一见如故说不出的亲近。原来……原来竟是这么简单!”
萧峰诧异地望住他,直如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只见太子笑过一阵,便正色道:“舅舅,孤且问你,那位慕容大人官居四品又奉皇命巡缉诸路风气,寻常百姓见了他到底要不要跪见施礼?”
萧峰点点头,答道:“理应如此。”
“既然理应如此,那为何寻常百姓跪得,江湖草莽便跪不得?莫非他们亦有官职功勋在身,可以见官免跪?”太子又问。这一回,不等萧峰搭话,太子已然一声哂笑冷然道。“想来是没有的!既是如此,按规矩,他们就该跪!这些江湖豪杰不肯跪见上官,不过是仗着个人武勇,自觉高人一等罢了。然而在朝廷律法面前,他们与那些寻常百姓实则并无不同。”
萧峰立时哑口无言,隔了许久,他方道:“这些豪杰各个心怀忠义,朝廷稍有礼遇令他们心存感激,说不得便要寻思报答……”
“这话却是倒果为因!”不等萧峰话说完,太子便直言打断了他。“舅舅别忘了,舅舅得南院大王之位也是为父皇平乱在先,父皇赏赐在后。若是当初舅舅以官位相胁父皇方肯出手救驾,乃是不忠!”
“这……”这一回,萧峰再答不上话来。他心中乱得很,隐隐有个念头呼之欲出可却总好似隔了一层迷雾,叫他看不透摸不着。
“舅舅,你还不明白么?”只见太子望着萧峰缓缓言道,“舅舅久在江湖逍遥自在,便不把皇权放在眼里。虽也知父皇为天下主,可却从不以为父皇能做自己的主。然则,纵然舅舅武冠群雄、无惧生死、视名利为粪土,可倘若父皇当真调派大军来对付你,你说却是谁赢谁输?天下间,人人畏惧皇权,舅舅为何不惧?……舅舅,你扪心自问,你真以为你能与父皇平起平坐么?”
太子此言便好似一个晴天霹雳落在萧峰的心头,教他双手发颤面色雪白,半晌吐不出一个字来。
“舅舅,你应该怕父皇。就像母后与孤怕他一样,就像天下人怕他一样!”太子一字一顿地道,“这世上唯有皇权至高无上,你纵然不爱名利无惧生死,父皇也有的是别的办法令你痛彻心扉、生不如死!”
萧峰的头脑一片空白,良久方喃喃吐出只言片语。“阶级……阶级……慕容,你……”为何你早知这阶级无法逾越,却仍甘心投身官场为人驱策?你如此牺牲,究竟是因为苏学士与我的劝说,还是因为你们慕容氏的兴复大业?
太子不知萧峰所思所想,听他提及慕容复便笑道:“慕容大人官居四品,舅舅那时却是一介平民。原本舅舅见慕容大人,也是要跪见的。他免了你的礼,想来也是与你亲近之故。舅舅不知,天下人畏惧皇权,畏惧地狠了却难免生了奴性,委实令人不快。”
萧峰摇摇头,忽而正色发问:“那么武功呢?太子因我不曾畏惧皇权如虎方才与我亲近,难道太子就不怕我仗着武功暴起杀人,而太子无法抵挡?”
太子闻言不由失笑,笑道:“凭舅舅的武功,能一人敌、十人敌、百人敌,可能千人、万人敌?”
萧峰老老实实地摇头。
“既是如此,孤又何须害怕?”太子漫不经心地一拂膝头并不存在的灰尘,沉声道。“江湖人将武功秘籍独门绝学视若奇珍爱愈性命,可在孤的眼里,便是武功天下第一的高手又如何及得上一支如臂使指的强军?孤也不瞒舅舅,咱们大辽也颇有些奇人异士为朝廷效力,只是他们干的活计却多半见不得光、上不得台面。便是那时舅舅救驾平乱,之所以能顺利成事,除了舅舅以一人武勇折服三军,更重要的却是军心在父皇,将士们都不愿反啊!”
“原来……却原来……武功,并不重要?”萧峰难以置信地道。
太子一脸悯然地望着萧峰,缓慢而坚定地摇头。“舅舅,江湖与官场是不同的。江湖上,舅舅与人一言不合便可出手打服他;官场上,舅舅还能这么做么?比如那耶律乙辛,屡番在御前谗言构陷舅舅,舅舅为何不曾……”
剩下的话萧峰却实无心再听,他的脑中只得一个念头,犹如炸雷滚滚,惊地他不能言声。慕容博说谎!慕容并非因为我的武功才与我结交!是他在说谎!十年,这十年慕容究竟为何与我结交?慕容,这究竟是为什么?!
元祐九年三月二十,驿马动,火迫金行,大利西方。宜出兵!
寅时刚过,鄜延军经略安抚使种谔便下令鄜延军上下十万将士于校场集结。鄜延军是天下强军,令行禁止。种谔的将命刚传出营帐,不过半柱香的时间,十万将士便已旗甲鲜明地候在校场,凉风过处,一片肃杀。
不多时,种谔出现,只见他全副甲胄在身,威风凛凛地走上将台,冷冷地环视了一遍台下的众将士。
只听一阵衣甲轻响,十万将士齐身下拜,高声喊道:“见过将军!”
“免礼!”种谔沉声道。待众将士起身,他才道。“弟兄们,咱们鄜延军在西边经略多年,为的是什么?”
这个道理,鄜延军的众将士们有一个算一个自元祐年间以来便时常听上官提起,时至今日早已听得耳朵生茧。此时种谔有此一问,众将士即刻齐声答道:“平灭西夏,保家卫国!”
“好!”种谔一手成拳抵在心口,续道。“鄜延军上下一心,勤奋操练,不曾有一日懈怠。太皇太后知我军操练辛苦,粮饷、器械、赏赐从不短缺。太皇太后如此信重,大伙感不感念?”
将士们的眼中即刻燃起了火光,异口同声地吼:“铭感五内,死不敢忘!”
“如今太皇太后赐下燧发枪与火炮,助我鄜延军平灭西夏,大伙敢不敢上阵杀敌?”种谔怒目圆睁,放声大吼。
“九死不悔!九死不悔!”无需种谔再行激励,校场上已是一片奋勇之声。
穿着一身六品文官官服的马涓见此情形,不由对他身侧的慕容复笑道:“种经略在军中深孚众望又忠心报效,莫说这些将士,便是下官一样听地热血沸腾!”
慕容复轻轻一笑正要说话,忽而听到远方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有一个熟悉的声音高声叫道:“种经略,且慢出兵!圣旨!圣旨到!”大伙循声望去,却见是已升任庆州知州的孟泰孟大人骑着快马口呼“圣旨”向校场奔来。
不一会,因策马狂奔而颠地钗横鬓乱的孟泰滚下马背,爬上将台,拉着种谔的胳膊气喘吁吁地道:“种……种经略,且慢出兵!圣旨……圣旨……”只见他喘了一阵,忽而落泪道。“元祐九年三月初五,太皇太后薨逝!官家有旨,禁礼乐歌舞,军民服丧!”
孟泰说罢,慕容复的脚下顿时踉跄,面色阵阵惨白。“太皇太后……薨了?”
而鄜延军的将士们却已放声大哭。这些年来,慕容复假借太皇太后之名不知给了鄜延军将士们多少优厚的待遇,将士们人人感念太皇太后恩义,愿为她赴死。如今兵马未动,太皇太后却撒手西去,岂能不令他们嚎啕痛哭?
孟泰却在此时扶着种谔的手低声道:“种经略,按规矩这个时候不能出兵啊!”
孟泰此言一出,种谔的眉心登时一拧,慕容复也瞬间抬起头来死死地盯住了种谔。
台上台下的两人无言地交换了一眼,种谔忽而微微一笑,转过身面向众将士。“将士们,太皇太后薨逝,大伙皆是伤心欲绝。然而眼下却有件要事,须得大伙决断,弟兄们且止了哭,听某一言!”
有种谔一句,将士们又陆续安静下来,沉默地望住了种谔。
只见种谔向南抱拳一礼,朗声道:“太皇太后虽为女子之身却素有雄心,一心完成祖宗遗志荡平西夏!如今,太皇太后赐下厉害火器遗命我军平灭夏国,官家却下圣旨要我军守丧,我们究竟该听谁的?”
种谔话音一落,校场之中即刻嗡然一声,喧哗起来。有的道:“当遵太皇太后遗命,先打夏国!”;有的说:“官家有旨,该听官家的!”。有人机灵,说是“该先守丧,再出兵!”;哪知即刻便有更机灵的反驳:“那为何不是先出兵,再守丧?”两方意见争执不下,大伙便又望住种谔,齐声道:“请将军示下!”
“军情如火,国丧如山!”种谔沉默良久,终是沉声言道。只见他自衣甲夹层内撕下一条白布绑在额头,厉声道:“鄜延军众将士听令,今日我等带孝出征,平灭西夏、祭奠太皇太后在天之灵!”
整个校场内死一般的沉默!
片刻后,众将士忽然轰然一声,人人含泪齐声大呼:“带孝出征,平灭西夏、祭奠太皇太后在天之灵!”这呼声分明犹如山呼海啸,却又隐隐带着几分彻骨的悲意,教人听在耳中久久难忘。
哀兵必胜!
慕容复念及多年来与太皇太后的情意,此时亦是双目微红,如鄜延军一般撕下衣袍绑在额上为太皇太后带孝。
却是孟泰见种谔如此妄为,不由大惊失色,紧扯着种谔的胳膊跌足叫道:“种经略,你这般无视圣命、任意妄为,就不怕官家治你抗旨之罪么?”
违抗圣旨却是诛九族的大罪,众将士们不由心怀忐忑地望住了种谔。
只见种谔沉默半晌,忽而朗然一笑,放声道:“将士们,可还记得岳王爷在朱仙镇接到十二道金牌令他班师回朝时,岳王爷说过什么?”
种谔有此一问,慕容复心下登即“咯噔”一声,暗道:完了!
哪知鄜延军众将士此时竟皆大笑出声,气壮山河地放声呼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好!”种谔当即向台下将士抱拳一礼,放声道:“弟兄们,拔营!出征!”
“拔营!出征!拔营!出征!”十万将士齐声呼喝,那雄浑激荡的呼声便好似一个个滔天巨浪平地而起,誓要搅动风云、改天换地!
由地狱到天堂,亦不过如此!只见慕容复颤抖着手臂扶住马涓,难以置信地道:“岳王爷接到十二道金牌……说的不是‘君命难违’么?”
哪知他话音方落,马涓便一脸鄙夷地睨了他一眼,低声道:“大人,藏拙!藏拙!”
慕容复立时一噎,这才恍然想起那《说岳全传》早被秦观改头换面。秦师兄,我死也不会忘了你今日的大恩大德!慕容复瞬间热泪盈眶,只见他低头自袖中抽出两份奏章递给马涓道:“这两份奏章,你今日便为我发出第一份,三日后再发第二份,切记!切记!”
慕容复要随军出征,马涓却是被留了下来看家。眼见慕容复交代正事,他即刻正色点了点头,斩钉截铁地道:“大人尽管放心,下官绝不敢耽搁大事!”
“你们!你们……”眼见回天乏术,孟泰不由嘿然一声,无力叹道。“罢了!本官与你们一起走!”
“孟大人,不怕抗旨之罪了?”种谔笑道。
孟泰两眼一瞪,做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道:“本官随经略一同征战,但有尺寸之功也可将功折罪!官家若是不认……若是不认……我就回家种地去!”
“好!好!好!”孟泰这般坦荡,种谔也是激赏,不由连叹三声。
慕容复将这一番对话听在耳中亦是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一仗他们一定会赢!有这样舍生忘死的将士、有这样忠心为国的官员,如果这场战争的胜利不属于他们,还能属于谁?!
作者有话要说:
萧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辽主:你不怕死,怕不怕生不如死啊?
慕容:呵呵!
第137章 京师异动
“明石,我可算是对得起你了……呜呜呜……”京城内,那位慕容复发誓死也不会忘记他大恩大德的秦观却带着满脊背的血红杖印趴在软榻上哭地撕心裂肺。
此时,距离鄜延军出征已过了一月有余,太皇太后七七已过,谥号宣仁圣烈皇太后,与儿子神宗同葬永裕陵。太皇太后过世,意味着一个时代彻底终结。从今往后,这大宋天下唯有一位至高无上的君王乾坤独掌,他便是谥号哲宗的小皇帝赵煦。
元祐九年四月末,年轻的皇帝赵煦刚脱下孝服,以自己的意志发下的第一道圣谕便是起复被罢知汝州的章惇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蔡确死后,章惇便是新党魁首,赵煦此举无疑是要再兴新法贬逐旧党。眼见大宋朝堂上又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党争将起,怎料这道圣谕竟连撰文成圣旨的机会也未获得,更别提出得宫门宣于朝堂。——只因时任知制诰的秦观坚称起复罪臣章惇为相与朝廷制度不符,死活不愿拟旨。
赵煦阴郁刚愎,哪能容得下臣子与他有不同的意见?眼见秦观跪在玉阶之下连连叩首,口口声声“朝廷自有法度,微臣期期不敢奉召!”,赵煦心中唯有被触怒的厌憎之情。若非向太后与孟皇后一同出面为秦观求情,只怕秦观当场就被狂怒不已赵煦下令推出去斩了。然而纵然向太后与孟皇后保住了秦观的性命,却拦不住他的皮肉之苦。最终,秦观被杖责二十,免了知制诰的差遣赶出了宫。
听罢秦观在宫内的遭遇,范纯仁与苏辙皆是面色铁青。半晌,范纯仁方长叹一声:“不意官家这般固执刚烈,老夫……老夫这就回去写奏章,明日上朝,上疏乞骸骨!”如今范纯仁仍任着左相,劳心劳力从无过犯。赵煦竟连招呼一声也欠奉,便要召回章惇顶替他的位置。赵煦这般薄情寡恩,实令范纯仁心灰意冷。
苏辙见范纯仁神色郁郁,忙劝道:“范大人,不可如此!章子厚是新党党魁,他若起复定要尽复新法,世间再无太平啊!”
苏辙话音未落,胡宗愈、上官钧等蜀党成员便齐声附和。然而范纯仁并非蜀党,他年纪老迈早有乞骸骨之意,朝中大事也多半由苏辙担待,之所以占着位置原是为了等苏轼回朝。如今赵煦亲政要重用新党,苏轼升任左相之事必定再无指望。难道真要为了一个早已弃之亦不可惜的左相之位与官家翻脸,落个恋栈权位的身后名么?想到这,范纯仁只是沉吟不语。
开封府尹吕陶见范纯仁态度犹疑,忙又补上两句。“官家另选左相不经政事堂商议便令务观私下拟旨,这本就不合规矩,更坏了元祐六年吏治革新的法度规条。百年基业毁于一旦,范相岂能坐视?”
说到元祐六年的吏治革新范纯仁终于动容。只因这场开天辟地的吏治革新正是由范纯仁主持,是他平生得意之事,一心想着要凭这功绩青史留名。而吏治革新之中最要紧的一条的便是:罪官无功不得起复。倘若范纯仁坐视官家无视此规条,那么元祐六年的吏治革新早晚都会变成一场笑话。
然而,范纯仁宦海沉浮数十载,深知这君臣之道。所谓的君为臣纲,并非宣大义而是定名分!只见他沉默半晌,最终也仍是沉沉一叹:“官家终究为天下主!”正是因为赵煦才是这天下的主人,所以即便是以吏治革新的法度约束官家,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如今赵煦初初亲政羽翼未丰,臣下尚且能用朝廷法度阻他一阻。可等他再当上几年皇帝,遴选提拔一批亲信大员,莫说是这左相之位,便是那已成规条的朝廷法度他都能轻易废去。
能够在场的蜀党成员都是聪明人,岂能不知范纯仁的言下之意?官家终究为天下主,为臣者与官家作对实为不智。就在这满室沉默之中,苏辙忽而轻轻一笑,缓缓道:“范大人,无论你如何决定,明日上朝下官一定会劝谏官家不要起复章惇。”
苏辙如此持正,范纯仁的面上不禁微微一热。他正要说话,却见苏辙目光一片平静地望向他,轻声道:“我兄长如今尤在杭州引沟挖渠,明石在西边亲冒矢石。我若是连这点压力也顶不住,便不配当他们的弟弟和师叔。”
苏辙此言一出,范纯仁尚未如何,向来多情的秦观却已忍不住落下泪来。“明石求粮草的奏章上了十多日了,官家却始终留中不发。难道他真要明石断了粮草死在西边么?官家,官家他到底是咱们大宋的官家,还是……”
“务观,慎言!”不等秦观把话说完,苏辙便是一声厉斥。
秦观得苏辙一言提醒,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话委实大逆不道。只见他一缩脖子,忽而又揉着腰背放声哭嚎:“哎呦!疼啊!疼死我了!明石,我们可算两不相欠了……明石啊……”
一个大男人的哭声,纵然这个男人是个名传千古的大才子,那也好听不到哪去。房内众人不胜其扰,不禁同时对他怒目而视。秦观见犯了众怒,这才委委屈屈地收了声趴在软榻上不说话了。
却是范纯仁想起西边的战事不由又是一叹。“明石先斩后奏、轻启战事,委实弄险!”
原来大半个月前,慕容复令马涓代他发送的两份奏章经宋时缓慢到几乎能教人崩溃的驿站通讯先后被送至朝堂,引发朝廷轩然大波。这第一份奏章写的是:夏国无义擅起兵刀劫掠我朝,西边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枕藉,镇戎军与鄜延军怒而兴兵保家卫国。如今镇戎军已打下夏国兵源重地横山,正在继续推进,而慕容复也已随同鄜延军出征直取夏国都城兴庆府。形势一片大好,西军将士很快便能将夏国皇帝李乾顺擒来为官家歌舞取乐,恳请朝廷拨付粮草。
元丰年间,先帝主持五路伐夏目标便是要拿下横山,然而最终却是折戟沉沙惨败收场。先帝实行新法祸乱百姓都没得到的胜利,却在旧党的主持下轻易得到了。慕容复的这份奏章传至朝堂,可想而知朝堂忠臣的狂喜雀跃之情,纷纷催促赵煦尽快答允慕容复所请。
然而,赵煦却并不高兴。旧党这么能干,还要新党做什么?赵煦不愿遂了慕容复的心愿,为他开创更大的功业而助力。接到这封奏章他便勃然大怒,一口咬定西军不为太皇太后守丧擅自出兵实乃不忠不孝,非但不愿拨付粮草,更要下令将章楶、慕容复、种谔、折可适等人拘来汴京问罪。
赵煦有此乱命,群臣立时瞠目。满朝文武皆跪在阶下苦求赵煦不可自毁基业,落下千古骂名。眼见群情汹涌,赵煦无可奈何,只得推说准备粮草费时耗力,将慕容复的奏章留中不发。
赵煦有心拖延,在前线奋勇作战的西军将士却等着粮草开饭。不过五日之后,慕容复的第二份奏章就到了。这一回奏章中写道:知道朝廷准备粮草需要时日,但军情如火,是以恳请官家给他便宜行事之权,自行设法筹措部分粮草。
赵煦一见奏章上“便宜行事”的四个字更是怒不可遏。太皇太后生前给了慕容复“便宜行事”之权,他便拿着鸡毛当令箭,要攻下兴庆府要拿下李乾顺。如此能干,赵煦岂能让他接着“便宜行事”?赵煦有此心思,这第二份奏章自然也就步第一份奏章的后尘,“事关重大”,留中不发了。
苏辙不知慕容复的计划,可他却深知慕容复行事的手段。听得范纯仁叹息,他即刻回道:“明石为人谨慎,既然有此布局,必有十足把握。却是……将士在前方用命,官家却扣着粮草,委实说不过去啊!”
古往今来,皇帝想着建立功勋名垂青史,大臣们当然也有此雄心。如今眼见西边战局一片大好,倘若慕容复果真能重创夏国免除岁币,政事堂领导有方用人得当,自然少不得分润功劳。是以,赵煦扣着慕容复的奏章却是有些碍手碍脚了。
范家两代为相,父子二人侍奉过五任帝王,久经沉浮眼光老辣,对赵家这几个皇帝的性格为人可说是洞若观火。如今在位的这位官家赵煦个性阴郁刚愎自用,心胸亦不宽大,亲政之后昏招叠出,实在不是个明君。然而他已老迈,官家却正当壮年,这胳膊哪里拧得过大腿呢?想起先父范仲淹实施新政受挫,代君受过被贬出京,从此离开政治中心惨淡收场。范纯仁更坚定信念纵然辞官去职,也要走得体面。他去意已决,当下歉然地向众人拱手道:“老夫老迈,党争一事实有心无力。明日上朝,老夫自会举荐子瞻接任左相,告辞!”说罢,他也不管众人是何面色,也不需仆役引路招呼便自行离去。
范纯仁临阵脱逃,房内立时一静。
隔了许久,上官钧方微微摇头,忽然念了两声:“明石啊明石……”兀自纵声大笑。上官钧与慕容复相交以来,也曾听其点评过朝中大员。说起范纯仁,慕容复只以“爱惜令名、因人成事”八字为总结。那时上官钧不以为然,如今看来却是他自己尚需磨练。
上官钧这一笑,便好似触动了众人共同的笑点,大伙竟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
待众人笑过一阵,苏辙便森然道:“前路艰险,在座各位谁若想如范相一般不涉党争、保全身后名的,现在也可以走了!”
房内蜀党成员一齐摇头。蜀党以苏轼为旗帜,难道只是因为苏轼名声极盛么?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无论政治环境怎样险恶,苏轼都永远只会说大实话!蜀党成员佩服苏轼的忠枕,受他品性感召方聚集到他的旗帜下,自然是要见贤思齐。赵煦如今倒行逆施,范纯仁可以辞官以避锋芒,蜀党却不会因为畏惧皇权而闭嘴。
只见如今执掌《汴京时报》的晁补之低头向秦观言道:“待我回去便交代编辑们集体创作,明日便将你被官家杖责之事发在《汴京时报》头版头条。”
秦观闻言连连点头,忙道:“我忠言劝谏而受杖责,便如比干、魏徵一般,切记切记!”
秦观才受了区区二十杖便想自比比干与魏徵,如此脸皮厚度,房内众人实在无言以对。然而有他这么一说,原本沉凝的气氛却又缓和了许多。
胡宗愈听了苏门这两位弟子的对话,双目便是一亮。“明日范相上疏辞官,官家定不会留他。然则起复章惇不合法度,今日务观受刑却是无辜。明日上朝,我们先不论这左相人选,却该与官家辩一辩这君臣之道。君视臣如草芥,岂是应当?”
大宋立国便定下规矩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朝廷大臣可以不在意新党旧党到底哪家当政,却不能不在意自己在天子面前的地位。胡宗愈提及这一点果然老辣,顷刻便将满朝文武全扯进了蜀党的战壕。
“还有明石的奏章,官家扣着粮草已经说不过去,再不肯答应明石自筹粮草却是自取其辱了。此事,定要劝谏。”苏辙亦道。慕容复一共上了两份奏章,区别只在于第二份奏章之中他提到了要自筹粮草。在座的诸位蜀党成员都与慕容复相交多年,十分熟悉他的行事手段。慕容复一向对朝廷的办事效率诸多不满,掀起一场大战他绝不会只等着朝廷拨付粮草。因此,这要求“便宜行事,自筹粮草”才是他真正的目的所在。
“若是官家执意不允又当如何?”吕陶却唯有苦笑。赵煦亲政不久,可这孤拐的脾性却已是闻名遐迩,满朝文武都有些吃不消。
“唯有长跪不起。”苏辙不假思索地道。
秦观虽说受了杖责被免了差遣,可赵煦却并没有令他好生休养。想到明日他将与同僚们同跪宫门,他即刻一阵呲牙咧嘴,急忙开动脑筋叫道:“师叔,先帝在位时便曾主持伐夏之战,官家身为人子更当秉承先帝遗志啊!”
哪知他话音未落,苏辙便冷冷地睨了他一眼道:“实行新法,亦是先帝遗志。”
“那就各退一步,给章惇议功!”秦观又道,“官家固执如牛,我们若什么都不肯如他心愿,他也必定什么都不肯如我们的心愿。明石的本事,大伙都清楚。他既然夸口能自筹粮草,必定早有万全之策。”
这一回,苏辙的面色终于缓和了一些。“此举虽说保全了法度,可这功劳却该如何议?”
“自然是天长日久,慢慢议。”秦观即刻满不在乎地笑道,“官家能拖着我们,我们怎就不能拖着他?明石临走前亲口答应了维持现状半年,如今已经快五月了。”
“官家急躁,若是等不得,便先给章惇定一小功,给个低职先召回京来安抚官家。然而章惇性情桀骜自视甚高,职位低微他定然视为奇耻大辱,拒不奉召。如此数召数拒,便又是几个月过去了!”四学士中一向如闷葫芦一般的张耒此时也忽然插言。
眼见事情还有转机,大伙心中悬着的大石终于落地。众人彼此一望,这才精疲力竭地齐声叹息。侍奉这样一位固执己见偏又并不英明的官家,委实是门苦差事啊!此时此刻,他们竟不约而同地暗道:但愿天佑皇宋,明石早日立下大功,回朝主持大局!
作者有话要说:
赵煦:朕是皇帝,居然都没露脸?
慕容:对付你,我都不必露脸!
第138章 后院着火
第27节
恋耽美
第27节
萧峰与耶律洪基相处以来,对他刻薄寡恩的性格已十分了解。此时见其动怒,他也不出言辩解,只跪地请罪道:“萧某来迟,请陛下降罪!”
萧峰如此恭谨,耶律洪基的面色方稍有好转,只令身边侍卫室里将夏国的求救国书递给萧峰。“宋军起兵伐夏,十日之内夏国连丢两城。如今小梁太后和李乾顺求到了朕的头上,大伙说说,朕该如何处置?”
立于玉阶之下的太子与众臣虽说有忠有奸,可联夏自保之心却是一致。是以耶律洪基话音一落,太子耶律浚便已出列进言:“禀父皇,儿臣以为保夏国即是保大辽。这一战,势不可避!”
“臣附议!”同知枢密院事萧岩寿素来忠枕是铁杆的太子党,此时也出列应道。“宋国无端挑起战事是谓不义,我大辽理应起兵相助夏国。臣保举南院大王萧峰率兵十万攻打宋国河间府,逼宋国退兵!”辽国的北院大王防的是隶属辽国属臣的各部族,而辽国的南院大王防的正是宋国。萧岩寿提议以萧峰领兵攻打大宋,却也是极合规矩。
耶律洪基见臣下都赞同打这一仗,即刻面露喜色,又扭头向宠臣耶律乙辛问道:“乙辛可有话说?”
自从太子耶律浚逐渐长成开始问政,便与耶律乙辛不甚和睦。原本无论太子说什么,耶律乙辛都要反对一番。但这一回,耶律乙辛揣摩圣意,耶律洪基显然也一心盼望着这一仗。身为一个合格的奸臣,他自然要见风使舵绝不肯多说一句违背皇帝心意话。“臣附议!”
“好!好!”耶律洪基连赞两声,即刻道。“拟旨,令南院大王萧峰率部十万……”
“陛下且慢!”哪知耶律洪基话未说完,看过夏国国书的萧峰竟忽然单膝落地,大声道。“微臣不敢奉召!”
耶律洪基闻言双眼登时一眯,幽声道:“这是为何?”
太子与耶律洪基是父子,自然十分熟悉他的一些小动作。但凡耶律洪基眯起双眼,话音放缓,那便是心中起了猜忌之心。太子与萧峰结交以来十分佩服他这位堂舅的武勇人品,忙笑着上前为萧峰解围道:“萧大王可是忧心从未领兵,误了陛下的大事?”
此时若是换了阶下的任何一人,必定会顺着太子的话音自谦两句将场面糊弄过去。可偏偏,此人是萧峰!只见萧峰正色向耶律洪基言道:“启禀陛下,微臣在宋国多年,熟知宋国将领的行事作风。这一回,宋军率先挑起战端,这一战是灭国之战!更何况,还有燧发枪。此枪与一般火器绝然不同,一枪便可夺人性命,便是身穿重甲也难以抵挡。这场大战绝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整个战争模式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是,这是……”说到这,萧峰不禁无措地沉默了下来。他的心中一阵慌乱和激越,五味陈杂不可辨数。思索半晌,最终竟只能叹息着憋出一句他曾听某人说过的话。“一个新时代打碎旧时代的战争!”
殿上众人多少都知些兵事,听萧峰这般所言不禁额上微汗。隔了许久,太子方沉声道:“倘若果真如此,这一仗我们更加不能不打!”
萧峰却仍旧摇头。“大辽与夏国唇齿相依。这个道理,大辽明白,大宋岂能不明?微臣只怕,大宋正等着我们动手!”
萧峰此言一出,耶律乙辛登即呵呵长笑,朗声道:“陛下,臣请治萧峰妖言惑众动摇军心之罪!”说着,他又指着萧峰厉声痛斥。“宋人孱弱,两面作战更是兵家大忌!萧峰,你可是身宋国已久,至今仍身在契丹心在汉?”
萧峰的面颊立时涨得血红,他虽曾立下誓言绝不领兵侵宋,可今日进言却是真心为大辽着想!只见他即刻向耶律洪基抱拳一礼,高声道:“陛下,微臣一片赤诚忠心,陛下明鉴!”
耶律洪基两面望望仍旧犹疑不定,萧岩寿便已忍不住问道:“萧大王,那燧发枪果然这般厉害?”
“千真万确!”萧峰笃定地点头。“家父武功尤在微臣之上,可与那燧发枪对上也断了一臂,险些丢了性命。陛下不可不察!”
萧峰此言一出,众人的面色立时一沉。凭萧峰的武功,千军万马之中可取上将首级,此事乃众人亲眼所见。倘若比萧峰武功更高明的萧远山也仍不是燧发枪对手,那么不过是普通武夫的皮室军又岂能抵挡?
“若果然如此,那火炮又是何等了得?”右护卫太保萧速撒也忍不住出言相询。
萧峰赧然摇头,低声道:“火炮的威力,微臣亦不曾得见。”萧峰的身世未曾被爆出之前,火炮亦不曾定型。究竟有多大的威力,萧峰也说不准。“……只是,微臣当年曾听人言……若是、若是有万炮齐发,天山亦可轰塌!”天山高大巍峨,是契丹人心中的圣地。若那火炮能将天山轰塌,那简直是神乎其技,岂是人力所能抵挡?
气氛正沉凝,耶律乙辛却忽而冷哼着道:“这燧发枪与火炮再厉害,我皮室军来去如风,它又能奈我何?”
萧峰侧目睨了他一眼,强忍着怒气道:“夏国的铁鹞子也是名满天下,如今怎样?十不存一!就算皮室军远胜铁鹞子,两军对阵也难免有损。届时,我们损伤的是将士们的性命,宋军损伤的只是一些弹药!这一战到底谁赢谁输?”
“你!”耶律乙辛被堵地一噎,即刻翻脸道。“说来说去,我看是萧大王被宋军的火器吓破了胆!你若不敢去,臣愿请命!”说罢,他即刻在耶律洪基的面前跪了下来。“陛下,臣愿领军攻打大宋河间府!臣便不信,宋军的火器真如萧峰说的这般了得!”
耶律乙辛这样敢于用命的态度才是耶律洪基愿意见到的,哪知不等他开口赞赏,萧岩寿即刻便道:“陛下,北院南院各司其职,不可乱了规矩!”
耶律洪基见萧岩寿神情凝重,方才被耶律乙辛鼓动起来的几分飞扬气概便又压了回去。在辽国,皇帝之下便是北院与南院大王地位最高权力最大,耶律洪基纵然再宠信耶律乙辛也不敢让他同时执掌南北两院。想到这,耶律洪基当下点头道:“乙辛的忠心,朕明了了!然则既然朝廷规矩如此,朕也不能轻易破坏。萧峰,朕令你带甲十万攻取河间府,你可遵旨?”
萧峰万料不到他劝了半天耶律洪基竟是充耳不闻,当下吃惊地道:“陛下,如今宋军战力虚实我等一无所知,陛下冒然起兵未免轻率!更何况,陛下就不怕中了宋军的调虎离山之计吗?”
耶律乙辛丢了到手的功劳心中发堵,眼见萧峰一意反对出兵忙高声怒斥:“我大辽有圣上在,天下太平,谁敢有贰心?”
耶律乙辛说完,耶律洪基即刻便想起了去年皇太叔耶律重元的谋反案,当下面色一沉。于明君而言,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可于昏君而言,萧峰便是揭他黑历史的讨厌鬼!
耶律洪基不能纳谏,萧峰显然还不明白这个道理,情急之下他也不理太子使来的眼色,只针锋相对地道:“既然草原上唯有强权没有公理,耶律大人可曾想过,一旦我军与宋军陷入苦战,草原上的各部族会如何选择?”这一句,显然是将耶律洪基治国的本领也骂了进去。“去年生番女真部……”
“区区一个生番能弄出多大的风浪?”不等萧峰把话说完,耶律乙辛即刻阴恻恻地打断了他的话。去年完颜部火烧朝贡最后虽是萧峰担了罪责,可统率北方各部族却是北院的职责,耶律乙辛自然不愿萧峰旧事重提。“萧峰,你百般推诿,分明是不愿领兵攻宋!”
萧峰一听这罪名又扣了回来,登时一阵心烦意乱,当下连跪也跪不住了,只起身怒道:“此事非同小可,为何你们总是不明白?慕容布局七年方揭开这场灭夏之战,他是绝对不会留下任何破绽的!”
“慕容?”殿上众人之中还是太子与萧峰更为熟识些,他一听萧峰提及这个名字即刻便好奇地发问。“萧大王,你是说这场大战原是那位曾与你相识的大宋官员慕容复一手策划?”
萧峰强压怒火僵硬地点了点头,缓缓道:“自从元祐二年起他计划从兰州自庆州建设堡垒防御夏国,这场大战他已谋划了整整七年!以我对他的了解,夏国不会再有机会了。纵然大辽起兵攻打河间府也是于事无补,更加会无端折损了将士们的性命。去年朝贡被焚一事亦是此人一手策划,而完颜部却无端受罚,大辽与完颜部已然积下仇怨。若是我们在这个时候起兵,女真十二部极有可能乘虚而入,却该如何抵挡?”
“难道我们就该眼睁睁地看着宋国平灭夏国?”耶律洪基见萧峰对宋军平灭夏国之事如此有把握更是一阵恼火,不禁阴声质问。“萧峰,你可知宋国灭了夏国,下一个便该轮到大辽了?”
萧峰闻言不由一阵沉默。他曾以为慕容复立志靖安天下,是为了对大宋朝廷的一片忠心。如今他虽不知慕容复心中忠的究竟是谁,可却也知道凭他的傲气,若是有朝一日他能取赵宋而代之,也定不会甘愿受那岁币之辱。“陛下,打铁还须自身硬!”萧峰叹息着道,“这些年夏国两位梁氏太后重用党项贵族、奢侈享乐、轻启战事、虐耗民力,以致民不聊生。此战宋军之所以能所向披靡,除了凭借火器之利,又何尝不是因为民心所向?只要我大辽政通人和、百姓安居,那么无论有没有夏国这个屏障,无论宋国的火器再厉害,我们也不必怕他们。”
萧峰这所谓的“奢侈享乐、轻启战事、虐耗民力”除了说中夏国两位梁太后的治政弊端,又何尝不是说中了耶律洪基的短处?耶律洪基恼羞成怒,登时阴阳怪气地道:“萧峰,朕原以为你是个草莽,想不到你竟是宋国那些腐儒派来糊弄朕的!你今日不肯领兵攻宋,来日宋军来袭,怕是会忙不迭地开门迎敌罢?”
萧峰的为人一向是顶天立地,生平最受不得冤枉。耶律洪基如此见疑于他,萧峰亦是怒发冲冠,即刻当着耶律洪基的面摘了朝冠、脱了官袍,朗然道:“陛下既然这般怀疑微臣,臣这南院大王再当下去也没什么滋味,还请陛下容许微臣辞官为民!”
殿上众人几曾见过如萧峰这样的朝廷大员?眼见萧峰摔下官袍扬长而去,大伙一时竟都反应不过来。直至见他即将走出殿门,自觉深受冒犯的耶律洪基方才醒过神来,厉声怒吼:“萧峰,你敢走?”
萧峰武功盖世,虽忠心为国却也不代表他会对哪个帝王卑躬屈膝。此时听闻耶律洪基语出要挟,他当下偏头冷淡地扫了对方一眼,朗声道:“萧峰要走,我看谁敢拦我?”
耶律洪基被萧峰的冷眼一扫,即刻便忆起了他的一身惊世武功,当下面色青白交错半晌说不出话来。他虽贵为皇帝万人之上,可一身帝王之威竟比不过萧峰这一介江湖草莽。
却是太子耶律浚见父皇的面色实在难看,唯恐他事后迁怒,忙笑着上前扯住萧峰道:“小舅舅,大家都是一家人,今日议政全是一心为大辽打算。纵然意见各不相同,也不必如此啊!”感觉到萧峰的抗拒,耶律浚即刻在他掌心捏了一下,又扭头向耶律洪基道。“父皇明鉴,小舅舅久在江湖不知礼法,父皇既是兄长又是姐夫,就稍稍宽宥一二罢!”
太子此言一出,萧岩寿与萧速撒也异口同声地劝道:“请陛下息怒!”
耶律洪基这才摸到了下台的台阶,只见他阴着脸望了仍一脸桀骜的萧峰一阵,这便拂袖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
导演:陛下,你姓耶律,不姓慕容啊!
辽主:啥意思?
导演:没这金刚钻,别跟萧峰吵架啊!
辽主:呵呵!
第134章 萧观音
当天晚上,萧峰没能出得皇宫而是被太子强拉去了东宫饮酒。这两人一个是太子、一个是楚王,东宫之中能摆到他们的面前的宴席虽说比不上萧峰曾在慕容府享用的那般奢靡,却也十分丰盛。然而两人皆是心事重重,便是龙肝凤髓也品不出滋味来。
只见这两人对面对坐了,闷闷不乐地喝了两杯烈酒,萧峰忽而沉声道:“萧峰性子耿直不识礼法,勉强留在朝堂,早晚得罪陛下,连累娘娘和太子!”
耶律浚生性温和与其父耶律洪基大有不同,此时听萧峰这般叹息,不由劝道:“舅舅既然早知父皇的脾性,又何故屡番与他起冲突?他是陛下、你是臣子,这世上又哪有让陛下顺着臣子的道理呢?”
萧峰忍了又忍,最终仍忍不住问道:“陛下宠信耶律乙辛,太子亦数番劝谏。纵然好言好语,陛下又可曾听过?”
萧峰这话一出,耶律浚亦哑口无言。耶律洪基如今即将迟暮,人说人老了会糊涂,可他却从年轻时便表现出了昏君的特质。耶律浚这个太子初出茅庐,若是过分劝谏只会遭父亲忌惮排斥。可若是不劝谏,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耶律洪基祸害大辽江山几十年,最后将一个烂摊子传给自己么?耶律浚想起自己的心事,亦是烦闷不已,只见他苦笑着灌了自己两杯闷酒,忽而转口道:“舅舅,那位慕容复果真这般了得?”
萧峰本不愿提及慕容复,只是眼下事关国事,他也顾不了那许多了。“他是元丰八年的探花,如今还不到三十,可却已掌握蜀党,在大宋朝廷说一不二。他历年来的对手,司马温公、吕司空、吕大防、刘挚、章惇,哪一个不是一时俊彦,结果又如何?”
耶律浚见萧峰对慕容复这般推崇,不禁摇头笑叹:“舅公提及此人来总是没一句好话,孤原先还以为他是个十恶不赦的大恶人,想不到此人在舅舅心中却是另有天地。”
“诋毁谩骂一无所用,只有正视你的敌人,才有机会战胜他。”萧峰正色道。
萧峰这话却是透彻,太子耶律浚即刻起身一揖,郑重其事地道:“谢舅舅教诲。”
萧峰急忙伸手托住他,笑道:“你我之间何需多礼?”顿了顿,他又怅然一叹。“更何况,这话也不是我说的。”
耶律浚扬眉一笑,奇道:“又是慕容复?……如此人才,竟不能为我大辽所用,可惜!可惜!”
耶律浚今年也不过是十八岁,只是这样一位十八岁的太子却显然比大宋朝廷里那位十八岁的官家英明宽宏许多。萧峰曾经想过,若是大宋朝廷里的那位官家能有耶律浚这样的脾性,定能与慕容复君臣相得开创盛世。然而只要他又想到慕容氏的兴复大业,这个想法便又成了梦幻泡影瞬息散尽。萧峰只是微微一叹,轻声道:“平夏一战既是此人主导,我大辽便绝不可冒然出兵。”
说回正题,耶律浚亦是心下沉重。“便是不看他曾经的对手,只看这燧发枪与火炮,便是天降神器了。然而父皇的话也并非没有道理,唇亡齿寒,唇亡齿寒哪!”
萧峰当年与慕容复畅谈国事的时候,可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他会绞尽脑汁为大辽破局。他沉吟半晌,方艰难地道:“慕容以数年之功研制燧发枪与火炮,这一局大辽早失了先手。……为今之计,只有端正态度与大宋言归于好。”
萧峰这么说,耶律浚也不痛快了,只皱着眉峰不满地道:“来日奉宋帝为主,以大宋马首是瞻吗?”
“两国之间何必非得分个高下?纵然不能做到睦邻友好,井水不犯河水也不行么?”萧峰轻声道。
耶律浚却摇头道:“汉辽世仇,纵然大辽肯,宋国肯吗?”
“我大辽幅员辽阔,只要政治清明百姓和乐,大宋便是想仗着火器之利侵我疆土,也未必如愿。”萧峰又道。
“如此一来,攻守之势便逆转了。”耶律浚不甘道。
“这世上谁能永远占尽上风立于不败?人是如此,国亦是如此!”萧峰叹息着道。
“萧大王这话说来,莫说是陛下,便是本宫都要疑心你仍心系大宋了!”这一回,不等耶律浚回话,一个温柔清脆的女音便传了进来。
耶律浚与萧峰同时循声望去,却见一名宫装丽人在数名宫婢内侍的簇拥下走了进来。来人的样貌颖慧秀逸,娇艳动人,虽说已是三十出头,可一身优雅绰约的气度却教人心折不已。
见了此人,耶律浚与萧峰同时起身施礼道:
“儿臣见过母后!”
“臣萧峰,见过皇后娘娘!”
原来此人正是耶律洪基的妻子、萧峰的堂姐,大辽皇后萧观音。
“免礼。”萧观音轻轻点头,上前拎起酒壶嗅了嗅,嗔道。“这烧刀子这般烈,多饮伤身,何故你们总也不听?来人,去换两壶淡酒来!”说罢,她便在席间坐了下来。
耶律浚见状,忙试探着问道:“母后,您这是……”
萧观音轻叹了口气,语带哀怨地道:“你父皇去穆贵妃那了,母后来瞧瞧儿子、瞧瞧弟弟也不可以么?”
萧观音这般所言,耶律浚与萧峰还能有什么话说,急忙一左一右陪坐了下来。
三人又喝了两杯滋味甘甜的果酒,萧观音方叹息着道:“峰弟,你今日与陛下的争执本宫已知道了。”
萧峰闻言面上登时一热,只低头道:“终究是萧峰连累了娘娘和太子。”
萧观音摇摇头,黯然道:“穆贵妃英姿飒爽,能陪陛下出游打猎,陛下故而亲近于她。这不关你的事。只是……峰弟,你实话告诉我,你真想辞官么?”
萧峰沉默许久方艰难地道:“娘娘,微臣的脾性与这朝堂着实格格不入!”
萧观音四下一望,忽而挥手令殿上宫婢内侍如数退下,又给萧峰斟了杯酒,这才缓缓言道:“峰弟,如今这殿内只有我们三人,我们只论亲情,不论君臣。你可知,我们萧家如今在朝堂上的声势如何?”
萧峰不是笨蛋,他成为南院大王近一年,自然早摸清了萧观音一族的势力。“自从伯父过世,我们这一支便再没有拿得出手的人才了。如今皇后娘娘与太子殿下所能依仗的唯有陛下的恩宠,一旦陛下恩宠不再……”古往今来,这被废的皇后与太子还能少么?
萧观音轻轻点头,含泪道:“萧氏虽为后族,但萧氏一脉人丁兴旺,这皇后却也未必非从我家出。我的叔伯兄弟之中没有出挑的人才,太子今年只有十八岁刚刚学着问政,委实势单力孤。放眼整个朝堂,唯有峰弟你才是我们的依靠!”
萧峰闻言却是苦笑连连。“陛下先前宠信皇太叔,如今又宠信耶律乙辛,并非因为他们有多少才干,而是因为他们姓耶律啊!咱们这一支虽是势单力孤,但姓萧的在朝廷却是人才济济,便是陛下也不得不忌惮。堂姐,莫说小弟不愿争,便是甘愿争,陛下也会百般猜忌。”
萧峰这么说,萧观音却是吃了一惊。她原以为萧峰只是个江湖草莽行事只凭自己的性情来,想不到这朝堂上的云波诡谲他竟也早已瞧得分明。想到这,她不由急切地道:“峰弟,你既然什么都明白,就该知道只要你这南院大王还牢牢地立着,姐姐与你外甥便稳如泰山!你为何非要与陛下对着干呢?”
“难道眼睁睁地瞧着陛下行差踏错也不出言劝谏么?”萧峰冷冷地道,“如此,我这南院大王与傀儡木偶又有什么分别?”
“小不忍,则乱大谋!”萧观音一字一顿地道。
萧峰却依旧摇头。“陛下妄动兵戈,定会遭至生灵涂炭。倘若这也是小事,那么什么是大事?”
萧峰这般无情,萧观音登时扑簌落泪。“原来我母子的性命在峰弟心里还比不上几个庶民!”
萧峰没有答话。倘若这是在千军万马之中,萧峰必定先救萧观音母子再救别人,便是舍了自己的性命去救她们也不会皱一下眉头。但要他为了避免萧观音母子地位不保,眼睁睁地看着耶律洪基轻启战端使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他却绝然做不到。这里面的区别,萧峰知道萧观音不会懂,就算懂也不会认同。所以,他只能不答话。如果慕容在,他一定会懂的罢?不知为何,萧峰竟又想起了慕容复,忽然感到无比的孤单。“娘娘,微臣的脾性的确只适合在江湖打滚。”
这一回,连萧观音也不得不黯然点头。“你只肯让别人听你的,却不愿自己听别人的。这种脾性,怎能为官?……只不过,你得罪了陛下,哪有这么轻易便能了结的呢?”
萧观音话音方落,萧峰忽觉一阵晕眩。“这酒……”只见他猛然撑住额头,挣扎着想站起身来。然而身体方稍稍动弹了一下,整个人便自座椅内仰面翻倒。
“母后,这……”耶律浚哪里料得到事情竟会这般急转直下,忙跟着站起身想来扶萧峰。
萧观音忌惮萧峰的武功,急忙伸手将儿子扯开。只见她居高临下地望着萧峰缓缓道:“峰弟,你我本是手足,本宫绝不会害你。可本宫也绝不能由得你任意妄为连累全族!”
萧峰只觉晕眩不已,但他亦知生死只在一线,便急忙运功逼毒不肯失去意识。听闻萧观音此时尤信誓旦旦“不会害你”,他心中惊怒交加,即刻质问:“为什么?”
“为什么?”萧观音轻轻一笑,低声道。“峰弟,有时候本宫以为你只是个草莽,可你却过分地精明;可有时候本宫以为如此简单的道理你总该明白,你却又总是糊涂!我姑母钦哀皇后与本宫两代为后,萧家繁盛之时你未曾得见。如今虽说势力大不如前,可终究根基犹在。若非有这些根基,你一个才从宋土归来的草莽,凭借区区救驾之功就想将南院大王当得如此牢靠?朝堂上的那些重臣高官,他们代表的难道仅是自己?难道他们便都不如你这般精明忠直?他们不与陛下闹不和、他们不提辞官不干,是因为他们明白自己所代表的是背后那盘根错节的势力,是无数与他们有旧的血缘至亲!我让你亲近族人,你不肯;我劝不要娶没有根底的汉人女子为妻,你还是不肯;就连最基本的不要得罪陛下连累全族,你都做不到!萧峰啊萧峰,你可曾想过,你恶了陛下一走了之,你的族人该怎么办?全族耗费在你身上的心血、势力、人脉又该怎么办?事到如今,你以为你还是以前那个草莽么?你以为大辽朝廷是你们丐帮,由得你来去自如?愚蠢!”
萧观音的话实在是教萧峰震撼不已,一时之间他的心头忽而涌起无数个念头。其中有一个念头怪异无比,然而等他要去捕捉的时候,那个念头又如轻烟般尽数散去再无痕迹。耳边只听得萧观音又道:“我知道你心里怨我,不顾姐弟之情给你下毒。但你可知,我若不设法留下你,陛下绝容不下一个敢当着他的面摔冠脱袍的高官,必然要取你性命!纵然你身负武功不怕陛下,难道也不在意你爹和阿朱的安危么?峰弟,你在中原江湖三十载,沾染了太多坏毛病,是时候该痛改前非了!我已禀明陛下,你深悔己过,要留在东宫向太子学习为臣之道。这酒里按的只是一些软筋散,会影响你运功却不伤你性命。你就安心地在东宫住下吧,什么时候愿意向陛下低头请罪,什么时候我再把解药给你。”
耶律浚目送着萧观音拂袖而去,忙扭头飞奔回来将萧峰扶起,口中忙不迭地追问:“舅舅!舅舅,你怎么样了?”
萧峰气馁地摇摇头,低声道:“无碍!”萧观音并没有骗他,如今萧峰除了手足酸软使不出力调不出内息之外,的确没有任何不适。
耶律浚这才松了口气,回道:“起来再说!”他实在是个心性厚道的正人君子,一边将萧峰扶起一边又赧然道。“舅舅,孤不知母后她……”
萧峰与耶律浚向来交情不错,亦知萧观音来此一招耶律浚也是全不知情,当下倚着对方的胳膊自嘲道:“枉我自负武功,却连皇后娘娘这样一个弱女子也不是对手!”他话音未落,心中便又是一震,再度浮起一种怪异的感觉。
耶律浚与萧观音母子情深,他唯恐萧峰与母亲生隙,忙为母亲辩解道:“母后向来重视舅舅,若非逼于无奈……”
萧观音自与萧峰相认以来一向重视亲近于他。这一点,今日之前萧峰绝不会怀疑,今日之后他却再无把握。只见他怔愣了一会,只望着耶律浚喃喃道:“方才皇后娘娘说萧家耗费在我身上的心血、势力、人脉究竟是何道理?”
耶律浚闻言不由万般诧异地望了萧峰一眼。他曾以为萧峰是假装不知,如今看他黑白分明的双眸,竟是真不知情。意识到这一点的耶律浚不由轻轻一叹,缓缓道:“舅舅,看来你要在我东宫住上好久,今晚事情太多你不妨早早歇息。明日起,让孤抽空好生与你分说。”在耶律浚看来,他这舅舅能谋大局却不识小节,能看清时事变换却不能洞察人心阴谋。如此奇葩的人才,真不知是哪位高手调教出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
皇后:愚蠢!
慕容:会有天使替我打你脸!
萧峰:……
第135章 太皇太后薨逝
元祐九年三月,太皇太后病势转危。初五当晚,她自连日的昏迷中清醒过来,自知不起,便急召小皇帝赵煦交代后事。
庆寿殿的后阁内,太皇太后躺在床头一边艰难地喘着粗气,一边嘶声道:“官家,祖母要去见你皇爷爷了……”
小皇帝闻言忙劝道:“祖母快别这么说了,只是少少病痛,祖母将养几日也就大好了。”他这一句话说得平铺直叙毫无情意,显然是明了太皇太后即将西去,再不愿敷衍。
太皇太后久经风雨,哪里不知小皇帝心中所思所想。只见她喘了一阵,又道:“官家,你算是做了十年皇帝,可是这十年……这十年之中,真正的皇帝却是你祖母,你什么事都要听祖母吩咐着办,你……你心中一定十分气恼,十分恨你祖母,是不是?”
小皇帝摇摇头,似笑非笑地道:“祖母替朕做皇帝,那是疼朕啊,生怕朕累坏了。用人是祖母用的,圣旨是祖母下的,孩儿清闲得紧,那有什么不好?怎么敢怪祖母了?”
小皇帝这样一番冷嘲热讽的话更是激地太皇太后咳嗽连连,然而这一回,小皇帝却只冷眼看着,连装模作样的劝解都懒得开口了。
太皇太后咳过一阵,方喘过气来,只见她双眼发直愣愣地凝望着帐顶,幽幽道:“你性子偏激独断,这些年来你心中一直在恨我,我……我难道不知道吗?……只是孙儿啊,就算你恨我,也不能连累了天下的百姓啊!”
小皇帝嗤笑一声,缓缓道:“祖母有什么话一次全说了罢,日后……”说到这,他不禁略带惊惧地住了口,只是这话中深意却是连个傻瓜都能品得出来了。
太皇太后人之将死亦不愿为这小节动怒,只抓紧最后一点时间嘶声言道:“官家,常言道创业难守业更难,你父皇秉政时立志变法图强,本心是好的。只是他性子急躁又错用王安石,方才举国鼎沸,险些酿成巨变。我知道,我说这些你并不服气。老身一死,你就要急着亲政,改弦更张,启用新法。可这天下事往往欲速则不达,手忙脚乱,反而弄糟了。你明白吗?”
小皇帝目光一闪,忍住了没有说话。
“如今这朝堂上以蜀党为首,蜀党之中又属慕容复最为俊彦。范纯仁老了,不是慕容复的对手。我死以后,你要把苏轼召回来,让他当左相,由他亲自压制学生。苏轼忠心耿直,只要有他在,你的皇位便稳如泰山。你年纪尚幼才具不足,这个时候不能自说自话急于亲政,而应潜心学习如何问政。须知,为君者更要宽宏大量,容得下比自己有本事的能臣干吏。慕容复曾与老身约定,以十年之功澄清吏治开创盛世,你便给他十年由他施展。他若能成,那便是你的识人之能;他若有错,该学的你也学了,正好出面收拾残局。慕容复的身子弱……十年之后,十年之后……他若还活着必定会上疏乞骸骨;他若不肯,苏轼也会逼他这么做。所以,你不用忧心他功高盖主。待他致仕,你要答应我,好生礼遇他。无论别人进什么谗言,你都不能记恨清算于他。我皇宋以仁义治天下,不能让功臣落个没下场!”太皇太后勉力说罢,便紧紧地望住了小皇帝,盼望他点头应允。
哪知小皇帝沉默片刻,只幽幽道:“祖母要朕再等十年?十年?!”说到这,他年青的脸上登时布满阴郁之色,猛然拔出腰间长剑一剑劈翻了身侧的一把椅子,忽而放声狂笑咬牙切齿地道。“还要我善待他?祖母可知,慕容明石……慕容明石!朕恨不能寝之皮食之肉!朕要让他生不如死!”
太皇太后见小皇帝对慕容复竟有如此之深的恶意,浑身不由狠狠一颤,只难以置信地瞪着这个满面戾气孙儿,好似瞪着一个妖魔鬼怪。过了一会,她支撑着身体要坐起来,然而此时她衰弱已极,要将身子抬起一二寸也绝难办到,最终只用一条枯瘦的胳膊紧紧攀附着小皇帝的手道:“官家,这是为何?慕容复与你有师徒之谊,更曾救过你皇姐,这些难道你都忘了么?”
然而,淑寿公主过世多年,在小皇帝心中是再留不下半点分量了。只见他一把挣开太皇太后,冷笑着道:“慕容明石与朕有甚师徒之谊?他一心攀龙附凤,只知奉承祖母,何曾将朕放在眼里?他既待姐姐情意深厚,朕一定早早送他去陪皇姐,全了我们的姐弟情分!”
小皇帝的这两句话刻毒阴狠无比,直教太皇太后气怒攻心,只厉声道:“你心胸狭窄、妒忌贤能,这等气度如何配当皇帝!你……你……”说到此处,太皇太后体内竟忽而生出一股巨力,突然坐起身来,右手手指指向小皇帝。
太皇太后积威之下,小皇帝只吓得踉跄而退,险些晕倒。只见他手按剑柄,心中突突乱跳着叠声大叫道:“来人!来人!”
殿外内侍听得皇上放声大呼,当即抢进殿来。
只见小皇帝离地太皇太后甚远,六神无主地望着太皇太后,颤声道:“她……她……你们瞧瞧她,却是怎么了?”他适才志满意得,要杀大臣掌大权。但一个病骨支离的老太婆一发威,他登时便骇得魂不附体,手足无措。
一名内侍走上几步,向太皇太后凝视片刻,又大着胆子探了探她的鼻息。片刻后,那内侍面色骤变“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哀声道:“启奏皇上,太皇太后薨了!”
这内侍话音方落,一众内侍便都跪倒在地,齐声大哭。
哪知,小皇帝闻言竟是大喜,哈哈大笑着叫道:“好极了!好极了!我是皇帝了,我终于是皇帝了!”说着,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当着太皇太后的尸骨前欢呼雀跃起来。他其实已做了十年皇帝,只不过十年来这皇帝有名无实,大权全在太皇太后之手。直到此刻,他才是真正的皇帝。
一众内侍胆战心惊地看着小皇帝连蹦带跳地欢呼了一阵,方有一人乍着胆子上前进言道:“官家,太皇太后薨逝,需传旨天下……”
小皇帝受这内侍一言提醒方才恢复正常,点点头沉声道:“传旨,太皇太后薨逝,禁礼乐歌舞,军民服丧!”
辽主耶律洪基封了北院大王耶律乙辛为平南大将军,率部十万攻打大宋河间府的消息,直至三月中方传到了慕容复的手上。
种师道看过慕容复递来的飞鸽传书,登时奇道:“夏国被你的细作探查地底掉,怎么这契丹的消息来得如此之晚?”原来耶律洪基传旨耶律乙辛是在三日前,算上飞鸽传书的时间,潜伏辽国的细作得知此消息的时间竟不比辽国百姓早上多少。
慕容复一面扫着第二张飞鸽传书,一面慢条斯理地道:“种子才种下去,发芽长成还需要时间。如今夏国未灭,你这碗里的肉还没吃上,就惦记着锅里的肉了?”
种师道闻言不由嘿嘿一笑,理直气壮地道:“这征战天下,就该吃着碗里望着锅里,不是你说的么?”顿了顿,他又正色道。“上京的消息迟上几日也就罢了,完颜部可有消息来?”
慕容复点点头,答道:“上京的消息已同时飞鸽传书给包不同,他自会寻机会知会完颜部。如今完颜部有五千支枪、十万发子弹,更有大宋朝廷封他平辽节度使的圣旨在手,绝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说到这张圣旨,种师道便忍不住笑意,当下微咳两声硬声道:“这‘圣旨’之事你在我面前说说便好,可不敢与章大人旧话重提,小心他老人家提刀砍人!”
慕容复闻言不禁摇摇头,长叹道:“章大人的年岁不知比完颜阿骨打长了多少,这脸皮却不如后生晚辈厚,这可如何是好?”原来这包不同办起事来是唯恐声势不够教人小瞧了去,竟硬是被他说动了年逾六旬的章楶亲自出面,给完颜阿骨打宣读那张假圣旨。章楶虽说为了大局从了包不同的心意,可却始终引为恨事不愿人提。
种师道听慕容复这么说,神色不由一窒。隔了一会,他方试探着问道:“慕容,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以为完颜阿骨打果真不知这圣旨是假的么?”慕容复冷笑着道,“完颜部虽说只有区区数万人,可女真十二部的人口加起来,四五十万总是有的。有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为底,女真如何肯再与契丹人为奴呢?完颜阿骨打只是在最恰当的时候,紧紧抓住了一个机会。只要他能打赢这一仗,从契丹人的嘴里抢下一块肉来,就算这张圣旨一开始是假的,最后也能变成真的!”
种师道这才恍然大悟,只拍着额头自语道:“难怪他不要正五品的指挥使,定要从二品的节度使!我还真以为是蛮夷粗鄙,不识礼仪。”
慕容复轻笑一声,森然道:“好不容易才盼到契丹这头猛虎垂垂老矣,我可不想在这个时候,再亲自养一头狼出来!这阿骨打必须死,完颜部也一定要灭!”
这一回,种师道没有搭话。他回想数月前,完颜阿骨打亲来庆州承接“圣旨”,还曾转弯抹角向他打探过“苏兄弟”的下落,不由怅然一叹。良久,他方态度生涩地转口道:“耶律乙辛是北院大王,如何是他领兵?萧峰呢?”
慕容复没有说话,只是将他看过的第二张飞鸽传书递给了种师道。这第二张飞鸽传书上记载的正是萧峰得罪辽主被软禁于东宫的始末。
种师道看完这张飞鸽传书,许久只幽幽一叹。“萧兄身份尴尬,何苦趟这浑水?两面不讨好!”
慕容复点点头,一脸惋惜地道:“耶律乙辛还是手段太差,若是由我动手,萧峰如今都该吃断头饭了!”
种师道听了慕容复这话,眉心便是一阵乱跳。那飞鸽传书上清清楚楚地写明了耶律乙辛在萧峰摔朝冠脱官服与辽主闹翻后数度谗言构陷,不但令耶律洪基气怒之下重打了萧峰一百棍,更为自己赢得了“平南大将军”印,暂且节制南院王府。如果这样的大获全胜还是“手段太差”,种师道真不知慕容复心中的“手段高明”该是什么样。想到这,他忍不住道:“萧兄终究有救驾大功,耶律乙辛若鼓动辽主杀萧兄,岂非教天下皆知辽主忘恩负义?”
“只要把萧峰大闹皇宫的消息放出去,再加两句话,要杀萧峰,易如反掌!”慕容复却漫不经心地道。
“什么话?”种师道忙问。
“救驾平乱之功,陛下以南院大王相酬,岂能更甚?今日陛下诛一抗旨逆臣,乃南院大王有负陛下,非陛下有负南院大王!”慕容复抬头凝视着种师道一字字地说道,“够不够?”
种师道立时一噎,额上泛出层层冷汗,许久方喃喃道:“……够……够……足够了!”好一句“岂能更甚”!如此诛心之论,便是诛萧峰九族都绰绰有余了!种师道万般惊恐地偷盱了神色平静的慕容复一阵,忽而道:“明石兄,你我相交数载,小弟不曾得罪过你罢?”
慕容复闻言即刻抬头瞪了种师道一眼,呵呵一笑,目光之中尽是鄙夷。
种师道却不动怒,只狼狈地擦着额上的冷汗连声道:“那就好!那就好!”确定了自己的安全,他又不免操心起了萧峰的安危。“萧兄都被人软禁了,一百棍打地屁股开花。慕容,你就在这说两句风凉话啊?”
慕容复仰起头,诧异地道:“你的意思,是让我去给耶律乙辛搭把手?”
慕容复此言一出,种师道又是一怔。下一刻,他随手打了自己一个嘴巴,最后丢下一句:“经略有令,三月二十大利西方,宜出兵!”说罢,扭头就走。
作者有话要说:
慕容:你的意思,是让我去给耶律乙辛搭把手?
萧峰:种兄,你别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第136章 鄜延军出征
抗旨不遵、忤逆君父,杖责一百!
萧峰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他竟会沦落到如斯狼狈的地步。那日皇后萧观音给他下毒之后,他手足无力只得暂居东宫。太子耶律浚心性仁厚又仰慕萧峰勇武,却是对他一如既往,安排了不少内侍宫婢照料他起居,又安排太子府詹事与他分说朝堂上各股势力,为他恶补官场知识。
如是七日,辽主耶律洪基又数番遣人来问,可愿领兵攻宋?萧峰皆严辞拒绝,终是惹恼了耶律洪基,要取他性命。萧观音与太子闻知此事,皆扑在阶下连连叩首为他求情,最终耶律洪基碍于妻儿颜面又念及萧峰的救驾之功,只重打了他一百棍了事。
饶是萧峰有内功护体,这一百棍打下来也是打得他皮开肉绽卧床不起。许是辽主耶律洪基酒醒之后对他略感愧负,这几日来却又派了不少太医为他诊治,又赐下良药。皇后萧观音也数番前来探望,每每坐在他床头不住落泪。然而即便如此,萧观音却仍绝口不提给他解药一事。那日萧观音为他求情,不惜磕头磕到额头红肿破损,淋漓的鲜血沾满了玉阶,教人瞧着便觉凄厉。可便是在那时,萧观音却也一样不曾起意给他解药,令他自行逃命。
萧峰这几日卧床养伤,将萧观音这几日的言行前思后想一番,终于明白到他的这位堂姐待他极好。然而这份好,却是建立在不动摇她们母子地位的基础之上。萧峰知道自己不在意皇权名利,却不能要求皇后母子与他一般不在意。为此,他只能一声叹息。
而太子,却实在是个周到的好人。他唯恐萧峰深觉丢脸,在其养伤期间便不再安排太子府詹事与他说书讲古,而是每日自行抽空来与他闲聊解闷。
两人原本聊的只是大辽官场,只是闲话多了这话题却是难免发散开去,天南地北地胡说一通。这一日,他们却是聊起了元祐七年在少林的那场武林大会。耶律浚听了慕容复逼迫那些武林英豪施礼跪见的手腕,便忍不住抚掌大笑。“这位慕容大人,当真是个妙人!”
这一点,萧峰显然并不赞同。“太子不知那些武林豪杰,他们在江湖上各个有头有脸,那日被逼跪见慕容,必定怀恨在心。慕容得了面子却埋下隐患,实为不智。”
萧峰此言一出,太子不由眼神怪异地望住了他。
却是萧峰见太子久久不发一言,不由道:“怎么,我说错了什么?”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只见太子沉默半晌,竟忽而哈哈大笑。“舅舅,孤终于明白为何你总与父皇争执不下,为何孤又与你一见如故说不出的亲近。原来……原来竟是这么简单!”
萧峰诧异地望住他,直如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只见太子笑过一阵,便正色道:“舅舅,孤且问你,那位慕容大人官居四品又奉皇命巡缉诸路风气,寻常百姓见了他到底要不要跪见施礼?”
萧峰点点头,答道:“理应如此。”
“既然理应如此,那为何寻常百姓跪得,江湖草莽便跪不得?莫非他们亦有官职功勋在身,可以见官免跪?”太子又问。这一回,不等萧峰搭话,太子已然一声哂笑冷然道。“想来是没有的!既是如此,按规矩,他们就该跪!这些江湖豪杰不肯跪见上官,不过是仗着个人武勇,自觉高人一等罢了。然而在朝廷律法面前,他们与那些寻常百姓实则并无不同。”
萧峰立时哑口无言,隔了许久,他方道:“这些豪杰各个心怀忠义,朝廷稍有礼遇令他们心存感激,说不得便要寻思报答……”
“这话却是倒果为因!”不等萧峰话说完,太子便直言打断了他。“舅舅别忘了,舅舅得南院大王之位也是为父皇平乱在先,父皇赏赐在后。若是当初舅舅以官位相胁父皇方肯出手救驾,乃是不忠!”
“这……”这一回,萧峰再答不上话来。他心中乱得很,隐隐有个念头呼之欲出可却总好似隔了一层迷雾,叫他看不透摸不着。
“舅舅,你还不明白么?”只见太子望着萧峰缓缓言道,“舅舅久在江湖逍遥自在,便不把皇权放在眼里。虽也知父皇为天下主,可却从不以为父皇能做自己的主。然则,纵然舅舅武冠群雄、无惧生死、视名利为粪土,可倘若父皇当真调派大军来对付你,你说却是谁赢谁输?天下间,人人畏惧皇权,舅舅为何不惧?……舅舅,你扪心自问,你真以为你能与父皇平起平坐么?”
太子此言便好似一个晴天霹雳落在萧峰的心头,教他双手发颤面色雪白,半晌吐不出一个字来。
“舅舅,你应该怕父皇。就像母后与孤怕他一样,就像天下人怕他一样!”太子一字一顿地道,“这世上唯有皇权至高无上,你纵然不爱名利无惧生死,父皇也有的是别的办法令你痛彻心扉、生不如死!”
萧峰的头脑一片空白,良久方喃喃吐出只言片语。“阶级……阶级……慕容,你……”为何你早知这阶级无法逾越,却仍甘心投身官场为人驱策?你如此牺牲,究竟是因为苏学士与我的劝说,还是因为你们慕容氏的兴复大业?
太子不知萧峰所思所想,听他提及慕容复便笑道:“慕容大人官居四品,舅舅那时却是一介平民。原本舅舅见慕容大人,也是要跪见的。他免了你的礼,想来也是与你亲近之故。舅舅不知,天下人畏惧皇权,畏惧地狠了却难免生了奴性,委实令人不快。”
萧峰摇摇头,忽而正色发问:“那么武功呢?太子因我不曾畏惧皇权如虎方才与我亲近,难道太子就不怕我仗着武功暴起杀人,而太子无法抵挡?”
太子闻言不由失笑,笑道:“凭舅舅的武功,能一人敌、十人敌、百人敌,可能千人、万人敌?”
萧峰老老实实地摇头。
“既是如此,孤又何须害怕?”太子漫不经心地一拂膝头并不存在的灰尘,沉声道。“江湖人将武功秘籍独门绝学视若奇珍爱愈性命,可在孤的眼里,便是武功天下第一的高手又如何及得上一支如臂使指的强军?孤也不瞒舅舅,咱们大辽也颇有些奇人异士为朝廷效力,只是他们干的活计却多半见不得光、上不得台面。便是那时舅舅救驾平乱,之所以能顺利成事,除了舅舅以一人武勇折服三军,更重要的却是军心在父皇,将士们都不愿反啊!”
“原来……却原来……武功,并不重要?”萧峰难以置信地道。
太子一脸悯然地望着萧峰,缓慢而坚定地摇头。“舅舅,江湖与官场是不同的。江湖上,舅舅与人一言不合便可出手打服他;官场上,舅舅还能这么做么?比如那耶律乙辛,屡番在御前谗言构陷舅舅,舅舅为何不曾……”
剩下的话萧峰却实无心再听,他的脑中只得一个念头,犹如炸雷滚滚,惊地他不能言声。慕容博说谎!慕容并非因为我的武功才与我结交!是他在说谎!十年,这十年慕容究竟为何与我结交?慕容,这究竟是为什么?!
元祐九年三月二十,驿马动,火迫金行,大利西方。宜出兵!
寅时刚过,鄜延军经略安抚使种谔便下令鄜延军上下十万将士于校场集结。鄜延军是天下强军,令行禁止。种谔的将命刚传出营帐,不过半柱香的时间,十万将士便已旗甲鲜明地候在校场,凉风过处,一片肃杀。
不多时,种谔出现,只见他全副甲胄在身,威风凛凛地走上将台,冷冷地环视了一遍台下的众将士。
只听一阵衣甲轻响,十万将士齐身下拜,高声喊道:“见过将军!”
“免礼!”种谔沉声道。待众将士起身,他才道。“弟兄们,咱们鄜延军在西边经略多年,为的是什么?”
这个道理,鄜延军的众将士们有一个算一个自元祐年间以来便时常听上官提起,时至今日早已听得耳朵生茧。此时种谔有此一问,众将士即刻齐声答道:“平灭西夏,保家卫国!”
“好!”种谔一手成拳抵在心口,续道。“鄜延军上下一心,勤奋操练,不曾有一日懈怠。太皇太后知我军操练辛苦,粮饷、器械、赏赐从不短缺。太皇太后如此信重,大伙感不感念?”
将士们的眼中即刻燃起了火光,异口同声地吼:“铭感五内,死不敢忘!”
“如今太皇太后赐下燧发枪与火炮,助我鄜延军平灭西夏,大伙敢不敢上阵杀敌?”种谔怒目圆睁,放声大吼。
“九死不悔!九死不悔!”无需种谔再行激励,校场上已是一片奋勇之声。
穿着一身六品文官官服的马涓见此情形,不由对他身侧的慕容复笑道:“种经略在军中深孚众望又忠心报效,莫说这些将士,便是下官一样听地热血沸腾!”
慕容复轻轻一笑正要说话,忽而听到远方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有一个熟悉的声音高声叫道:“种经略,且慢出兵!圣旨!圣旨到!”大伙循声望去,却见是已升任庆州知州的孟泰孟大人骑着快马口呼“圣旨”向校场奔来。
不一会,因策马狂奔而颠地钗横鬓乱的孟泰滚下马背,爬上将台,拉着种谔的胳膊气喘吁吁地道:“种……种经略,且慢出兵!圣旨……圣旨……”只见他喘了一阵,忽而落泪道。“元祐九年三月初五,太皇太后薨逝!官家有旨,禁礼乐歌舞,军民服丧!”
孟泰说罢,慕容复的脚下顿时踉跄,面色阵阵惨白。“太皇太后……薨了?”
而鄜延军的将士们却已放声大哭。这些年来,慕容复假借太皇太后之名不知给了鄜延军将士们多少优厚的待遇,将士们人人感念太皇太后恩义,愿为她赴死。如今兵马未动,太皇太后却撒手西去,岂能不令他们嚎啕痛哭?
孟泰却在此时扶着种谔的手低声道:“种经略,按规矩这个时候不能出兵啊!”
孟泰此言一出,种谔的眉心登时一拧,慕容复也瞬间抬起头来死死地盯住了种谔。
台上台下的两人无言地交换了一眼,种谔忽而微微一笑,转过身面向众将士。“将士们,太皇太后薨逝,大伙皆是伤心欲绝。然而眼下却有件要事,须得大伙决断,弟兄们且止了哭,听某一言!”
有种谔一句,将士们又陆续安静下来,沉默地望住了种谔。
只见种谔向南抱拳一礼,朗声道:“太皇太后虽为女子之身却素有雄心,一心完成祖宗遗志荡平西夏!如今,太皇太后赐下厉害火器遗命我军平灭夏国,官家却下圣旨要我军守丧,我们究竟该听谁的?”
种谔话音一落,校场之中即刻嗡然一声,喧哗起来。有的道:“当遵太皇太后遗命,先打夏国!”;有的说:“官家有旨,该听官家的!”。有人机灵,说是“该先守丧,再出兵!”;哪知即刻便有更机灵的反驳:“那为何不是先出兵,再守丧?”两方意见争执不下,大伙便又望住种谔,齐声道:“请将军示下!”
“军情如火,国丧如山!”种谔沉默良久,终是沉声言道。只见他自衣甲夹层内撕下一条白布绑在额头,厉声道:“鄜延军众将士听令,今日我等带孝出征,平灭西夏、祭奠太皇太后在天之灵!”
整个校场内死一般的沉默!
片刻后,众将士忽然轰然一声,人人含泪齐声大呼:“带孝出征,平灭西夏、祭奠太皇太后在天之灵!”这呼声分明犹如山呼海啸,却又隐隐带着几分彻骨的悲意,教人听在耳中久久难忘。
哀兵必胜!
慕容复念及多年来与太皇太后的情意,此时亦是双目微红,如鄜延军一般撕下衣袍绑在额上为太皇太后带孝。
却是孟泰见种谔如此妄为,不由大惊失色,紧扯着种谔的胳膊跌足叫道:“种经略,你这般无视圣命、任意妄为,就不怕官家治你抗旨之罪么?”
违抗圣旨却是诛九族的大罪,众将士们不由心怀忐忑地望住了种谔。
只见种谔沉默半晌,忽而朗然一笑,放声道:“将士们,可还记得岳王爷在朱仙镇接到十二道金牌令他班师回朝时,岳王爷说过什么?”
种谔有此一问,慕容复心下登即“咯噔”一声,暗道:完了!
哪知鄜延军众将士此时竟皆大笑出声,气壮山河地放声呼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好!”种谔当即向台下将士抱拳一礼,放声道:“弟兄们,拔营!出征!”
“拔营!出征!拔营!出征!”十万将士齐声呼喝,那雄浑激荡的呼声便好似一个个滔天巨浪平地而起,誓要搅动风云、改天换地!
由地狱到天堂,亦不过如此!只见慕容复颤抖着手臂扶住马涓,难以置信地道:“岳王爷接到十二道金牌……说的不是‘君命难违’么?”
哪知他话音方落,马涓便一脸鄙夷地睨了他一眼,低声道:“大人,藏拙!藏拙!”
慕容复立时一噎,这才恍然想起那《说岳全传》早被秦观改头换面。秦师兄,我死也不会忘了你今日的大恩大德!慕容复瞬间热泪盈眶,只见他低头自袖中抽出两份奏章递给马涓道:“这两份奏章,你今日便为我发出第一份,三日后再发第二份,切记!切记!”
慕容复要随军出征,马涓却是被留了下来看家。眼见慕容复交代正事,他即刻正色点了点头,斩钉截铁地道:“大人尽管放心,下官绝不敢耽搁大事!”
“你们!你们……”眼见回天乏术,孟泰不由嘿然一声,无力叹道。“罢了!本官与你们一起走!”
“孟大人,不怕抗旨之罪了?”种谔笑道。
孟泰两眼一瞪,做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道:“本官随经略一同征战,但有尺寸之功也可将功折罪!官家若是不认……若是不认……我就回家种地去!”
“好!好!好!”孟泰这般坦荡,种谔也是激赏,不由连叹三声。
慕容复将这一番对话听在耳中亦是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一仗他们一定会赢!有这样舍生忘死的将士、有这样忠心为国的官员,如果这场战争的胜利不属于他们,还能属于谁?!
作者有话要说:
萧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辽主:你不怕死,怕不怕生不如死啊?
慕容:呵呵!
第137章 京师异动
“明石,我可算是对得起你了……呜呜呜……”京城内,那位慕容复发誓死也不会忘记他大恩大德的秦观却带着满脊背的血红杖印趴在软榻上哭地撕心裂肺。
此时,距离鄜延军出征已过了一月有余,太皇太后七七已过,谥号宣仁圣烈皇太后,与儿子神宗同葬永裕陵。太皇太后过世,意味着一个时代彻底终结。从今往后,这大宋天下唯有一位至高无上的君王乾坤独掌,他便是谥号哲宗的小皇帝赵煦。
元祐九年四月末,年轻的皇帝赵煦刚脱下孝服,以自己的意志发下的第一道圣谕便是起复被罢知汝州的章惇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蔡确死后,章惇便是新党魁首,赵煦此举无疑是要再兴新法贬逐旧党。眼见大宋朝堂上又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党争将起,怎料这道圣谕竟连撰文成圣旨的机会也未获得,更别提出得宫门宣于朝堂。——只因时任知制诰的秦观坚称起复罪臣章惇为相与朝廷制度不符,死活不愿拟旨。
赵煦阴郁刚愎,哪能容得下臣子与他有不同的意见?眼见秦观跪在玉阶之下连连叩首,口口声声“朝廷自有法度,微臣期期不敢奉召!”,赵煦心中唯有被触怒的厌憎之情。若非向太后与孟皇后一同出面为秦观求情,只怕秦观当场就被狂怒不已赵煦下令推出去斩了。然而纵然向太后与孟皇后保住了秦观的性命,却拦不住他的皮肉之苦。最终,秦观被杖责二十,免了知制诰的差遣赶出了宫。
听罢秦观在宫内的遭遇,范纯仁与苏辙皆是面色铁青。半晌,范纯仁方长叹一声:“不意官家这般固执刚烈,老夫……老夫这就回去写奏章,明日上朝,上疏乞骸骨!”如今范纯仁仍任着左相,劳心劳力从无过犯。赵煦竟连招呼一声也欠奉,便要召回章惇顶替他的位置。赵煦这般薄情寡恩,实令范纯仁心灰意冷。
苏辙见范纯仁神色郁郁,忙劝道:“范大人,不可如此!章子厚是新党党魁,他若起复定要尽复新法,世间再无太平啊!”
苏辙话音未落,胡宗愈、上官钧等蜀党成员便齐声附和。然而范纯仁并非蜀党,他年纪老迈早有乞骸骨之意,朝中大事也多半由苏辙担待,之所以占着位置原是为了等苏轼回朝。如今赵煦亲政要重用新党,苏轼升任左相之事必定再无指望。难道真要为了一个早已弃之亦不可惜的左相之位与官家翻脸,落个恋栈权位的身后名么?想到这,范纯仁只是沉吟不语。
开封府尹吕陶见范纯仁态度犹疑,忙又补上两句。“官家另选左相不经政事堂商议便令务观私下拟旨,这本就不合规矩,更坏了元祐六年吏治革新的法度规条。百年基业毁于一旦,范相岂能坐视?”
说到元祐六年的吏治革新范纯仁终于动容。只因这场开天辟地的吏治革新正是由范纯仁主持,是他平生得意之事,一心想着要凭这功绩青史留名。而吏治革新之中最要紧的一条的便是:罪官无功不得起复。倘若范纯仁坐视官家无视此规条,那么元祐六年的吏治革新早晚都会变成一场笑话。
然而,范纯仁宦海沉浮数十载,深知这君臣之道。所谓的君为臣纲,并非宣大义而是定名分!只见他沉默半晌,最终也仍是沉沉一叹:“官家终究为天下主!”正是因为赵煦才是这天下的主人,所以即便是以吏治革新的法度约束官家,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如今赵煦初初亲政羽翼未丰,臣下尚且能用朝廷法度阻他一阻。可等他再当上几年皇帝,遴选提拔一批亲信大员,莫说是这左相之位,便是那已成规条的朝廷法度他都能轻易废去。
能够在场的蜀党成员都是聪明人,岂能不知范纯仁的言下之意?官家终究为天下主,为臣者与官家作对实为不智。就在这满室沉默之中,苏辙忽而轻轻一笑,缓缓道:“范大人,无论你如何决定,明日上朝下官一定会劝谏官家不要起复章惇。”
苏辙如此持正,范纯仁的面上不禁微微一热。他正要说话,却见苏辙目光一片平静地望向他,轻声道:“我兄长如今尤在杭州引沟挖渠,明石在西边亲冒矢石。我若是连这点压力也顶不住,便不配当他们的弟弟和师叔。”
苏辙此言一出,范纯仁尚未如何,向来多情的秦观却已忍不住落下泪来。“明石求粮草的奏章上了十多日了,官家却始终留中不发。难道他真要明石断了粮草死在西边么?官家,官家他到底是咱们大宋的官家,还是……”
“务观,慎言!”不等秦观把话说完,苏辙便是一声厉斥。
秦观得苏辙一言提醒,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话委实大逆不道。只见他一缩脖子,忽而又揉着腰背放声哭嚎:“哎呦!疼啊!疼死我了!明石,我们可算两不相欠了……明石啊……”
一个大男人的哭声,纵然这个男人是个名传千古的大才子,那也好听不到哪去。房内众人不胜其扰,不禁同时对他怒目而视。秦观见犯了众怒,这才委委屈屈地收了声趴在软榻上不说话了。
却是范纯仁想起西边的战事不由又是一叹。“明石先斩后奏、轻启战事,委实弄险!”
原来大半个月前,慕容复令马涓代他发送的两份奏章经宋时缓慢到几乎能教人崩溃的驿站通讯先后被送至朝堂,引发朝廷轩然大波。这第一份奏章写的是:夏国无义擅起兵刀劫掠我朝,西边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枕藉,镇戎军与鄜延军怒而兴兵保家卫国。如今镇戎军已打下夏国兵源重地横山,正在继续推进,而慕容复也已随同鄜延军出征直取夏国都城兴庆府。形势一片大好,西军将士很快便能将夏国皇帝李乾顺擒来为官家歌舞取乐,恳请朝廷拨付粮草。
元丰年间,先帝主持五路伐夏目标便是要拿下横山,然而最终却是折戟沉沙惨败收场。先帝实行新法祸乱百姓都没得到的胜利,却在旧党的主持下轻易得到了。慕容复的这份奏章传至朝堂,可想而知朝堂忠臣的狂喜雀跃之情,纷纷催促赵煦尽快答允慕容复所请。
然而,赵煦却并不高兴。旧党这么能干,还要新党做什么?赵煦不愿遂了慕容复的心愿,为他开创更大的功业而助力。接到这封奏章他便勃然大怒,一口咬定西军不为太皇太后守丧擅自出兵实乃不忠不孝,非但不愿拨付粮草,更要下令将章楶、慕容复、种谔、折可适等人拘来汴京问罪。
赵煦有此乱命,群臣立时瞠目。满朝文武皆跪在阶下苦求赵煦不可自毁基业,落下千古骂名。眼见群情汹涌,赵煦无可奈何,只得推说准备粮草费时耗力,将慕容复的奏章留中不发。
赵煦有心拖延,在前线奋勇作战的西军将士却等着粮草开饭。不过五日之后,慕容复的第二份奏章就到了。这一回奏章中写道:知道朝廷准备粮草需要时日,但军情如火,是以恳请官家给他便宜行事之权,自行设法筹措部分粮草。
赵煦一见奏章上“便宜行事”的四个字更是怒不可遏。太皇太后生前给了慕容复“便宜行事”之权,他便拿着鸡毛当令箭,要攻下兴庆府要拿下李乾顺。如此能干,赵煦岂能让他接着“便宜行事”?赵煦有此心思,这第二份奏章自然也就步第一份奏章的后尘,“事关重大”,留中不发了。
苏辙不知慕容复的计划,可他却深知慕容复行事的手段。听得范纯仁叹息,他即刻回道:“明石为人谨慎,既然有此布局,必有十足把握。却是……将士在前方用命,官家却扣着粮草,委实说不过去啊!”
古往今来,皇帝想着建立功勋名垂青史,大臣们当然也有此雄心。如今眼见西边战局一片大好,倘若慕容复果真能重创夏国免除岁币,政事堂领导有方用人得当,自然少不得分润功劳。是以,赵煦扣着慕容复的奏章却是有些碍手碍脚了。
范家两代为相,父子二人侍奉过五任帝王,久经沉浮眼光老辣,对赵家这几个皇帝的性格为人可说是洞若观火。如今在位的这位官家赵煦个性阴郁刚愎自用,心胸亦不宽大,亲政之后昏招叠出,实在不是个明君。然而他已老迈,官家却正当壮年,这胳膊哪里拧得过大腿呢?想起先父范仲淹实施新政受挫,代君受过被贬出京,从此离开政治中心惨淡收场。范纯仁更坚定信念纵然辞官去职,也要走得体面。他去意已决,当下歉然地向众人拱手道:“老夫老迈,党争一事实有心无力。明日上朝,老夫自会举荐子瞻接任左相,告辞!”说罢,他也不管众人是何面色,也不需仆役引路招呼便自行离去。
范纯仁临阵脱逃,房内立时一静。
隔了许久,上官钧方微微摇头,忽然念了两声:“明石啊明石……”兀自纵声大笑。上官钧与慕容复相交以来,也曾听其点评过朝中大员。说起范纯仁,慕容复只以“爱惜令名、因人成事”八字为总结。那时上官钧不以为然,如今看来却是他自己尚需磨练。
上官钧这一笑,便好似触动了众人共同的笑点,大伙竟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
待众人笑过一阵,苏辙便森然道:“前路艰险,在座各位谁若想如范相一般不涉党争、保全身后名的,现在也可以走了!”
房内蜀党成员一齐摇头。蜀党以苏轼为旗帜,难道只是因为苏轼名声极盛么?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无论政治环境怎样险恶,苏轼都永远只会说大实话!蜀党成员佩服苏轼的忠枕,受他品性感召方聚集到他的旗帜下,自然是要见贤思齐。赵煦如今倒行逆施,范纯仁可以辞官以避锋芒,蜀党却不会因为畏惧皇权而闭嘴。
只见如今执掌《汴京时报》的晁补之低头向秦观言道:“待我回去便交代编辑们集体创作,明日便将你被官家杖责之事发在《汴京时报》头版头条。”
秦观闻言连连点头,忙道:“我忠言劝谏而受杖责,便如比干、魏徵一般,切记切记!”
秦观才受了区区二十杖便想自比比干与魏徵,如此脸皮厚度,房内众人实在无言以对。然而有他这么一说,原本沉凝的气氛却又缓和了许多。
胡宗愈听了苏门这两位弟子的对话,双目便是一亮。“明日范相上疏辞官,官家定不会留他。然则起复章惇不合法度,今日务观受刑却是无辜。明日上朝,我们先不论这左相人选,却该与官家辩一辩这君臣之道。君视臣如草芥,岂是应当?”
大宋立国便定下规矩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朝廷大臣可以不在意新党旧党到底哪家当政,却不能不在意自己在天子面前的地位。胡宗愈提及这一点果然老辣,顷刻便将满朝文武全扯进了蜀党的战壕。
“还有明石的奏章,官家扣着粮草已经说不过去,再不肯答应明石自筹粮草却是自取其辱了。此事,定要劝谏。”苏辙亦道。慕容复一共上了两份奏章,区别只在于第二份奏章之中他提到了要自筹粮草。在座的诸位蜀党成员都与慕容复相交多年,十分熟悉他的行事手段。慕容复一向对朝廷的办事效率诸多不满,掀起一场大战他绝不会只等着朝廷拨付粮草。因此,这要求“便宜行事,自筹粮草”才是他真正的目的所在。
“若是官家执意不允又当如何?”吕陶却唯有苦笑。赵煦亲政不久,可这孤拐的脾性却已是闻名遐迩,满朝文武都有些吃不消。
“唯有长跪不起。”苏辙不假思索地道。
秦观虽说受了杖责被免了差遣,可赵煦却并没有令他好生休养。想到明日他将与同僚们同跪宫门,他即刻一阵呲牙咧嘴,急忙开动脑筋叫道:“师叔,先帝在位时便曾主持伐夏之战,官家身为人子更当秉承先帝遗志啊!”
哪知他话音未落,苏辙便冷冷地睨了他一眼道:“实行新法,亦是先帝遗志。”
“那就各退一步,给章惇议功!”秦观又道,“官家固执如牛,我们若什么都不肯如他心愿,他也必定什么都不肯如我们的心愿。明石的本事,大伙都清楚。他既然夸口能自筹粮草,必定早有万全之策。”
这一回,苏辙的面色终于缓和了一些。“此举虽说保全了法度,可这功劳却该如何议?”
“自然是天长日久,慢慢议。”秦观即刻满不在乎地笑道,“官家能拖着我们,我们怎就不能拖着他?明石临走前亲口答应了维持现状半年,如今已经快五月了。”
“官家急躁,若是等不得,便先给章惇定一小功,给个低职先召回京来安抚官家。然而章惇性情桀骜自视甚高,职位低微他定然视为奇耻大辱,拒不奉召。如此数召数拒,便又是几个月过去了!”四学士中一向如闷葫芦一般的张耒此时也忽然插言。
眼见事情还有转机,大伙心中悬着的大石终于落地。众人彼此一望,这才精疲力竭地齐声叹息。侍奉这样一位固执己见偏又并不英明的官家,委实是门苦差事啊!此时此刻,他们竟不约而同地暗道:但愿天佑皇宋,明石早日立下大功,回朝主持大局!
作者有话要说:
赵煦:朕是皇帝,居然都没露脸?
慕容:对付你,我都不必露脸!
第138章 后院着火
第27节
恋耽美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32110/58054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