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节
推荐阅读:《玉壶传》【bg】【古言】【骨科】【结局不定】、魔君与魔后的婚后生活、入骨欢 【NP高H】、【恐怖游戏】人家才没有开外挂(NP)、铮锋、婚约倒计时、我和僵尸有个约定、和女鬼同居的日子、诛仙之为爱成神、末日仲裁者、
[明]重生之武宗记事 作者:紫微不是花
第12节
如此两方人马,一方找一方追杀,在一天之内将杭州搅得天翻地覆。
朱厚照杜若两人挨到了天亮,杜若还好虽然伤口众多到底只是些皮肉伤,不过是留些青紫的肿痕,连那些小伤口都已经结痂了。倒是朱厚照,虽然被保护的挺好,但是毕竟是大伤口,还在慢慢的流些淡色的脓水。
杜若看他伤口上尽是些树叶渣渣,土粒等物,血液已经凝固又不好清洗,心疼的不得了。朱厚照受了伤又大出血一会,应该是伤口有些感染了,今天一大早就发起烧来。如今烧的面红耳赤。
查看自己伤口的人一脸凝重,朱厚照也急了,他现在也知道自己大概不太好了,整个人都是糊涂的,连眼睛都涨涨的疼。“可是有什么不妥?”
朱厚照急了,杜若却不能急,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安慰朱厚照道:“挺好的,都已经结痂了。应该是昨天太过劳累,如今放松下来就有点发烧。”朱厚照也不能扭头看见自己肩上的伤口,看见杜若安慰自己,也就放下心来。
这样的情况已经不能再耽搁下去了,杜若看了看周围,全是看不见尽头的林子。又想着昨天那群人走过的路,扶着朱厚照一起顺着那条路的里侧而行,随时注意着别遇着了人。
随着走了不知有多远,忽然看见了前方一条大河,杜若如今正是渴的厉害,如今也顾不得水干不干净了,舀起来就开始喝。他找了一张大叶子,洗干净了又接了水喂了朱厚照。想了想,又将胸前还算完整的一块布打湿了,小心的给朱厚照擦了擦伤口旁边的皮肤。
休息了一会儿,杜若两人又顺着大河走,想是否能够顺着大河找到一个渔户稍稍歇息。走了不久看见一个港口,可不就是那夜停泊的小港吗。再向远处眺望果然看见了一片稻田。杜若欣喜不已想起那日那个农夫所说自己村落就在不远处,当下找到了当日走的那条路,走了不久果然看见了一个小小的村落。
现在太阳刚刚出来,空中还弥漫着些浓雾,辛勤的农人们早就开始工作,远远的就听见了彭彭的给稻谷脱粒的声音。一个提着竹篮的妇女首先发现了,一身伤口的两人,大叫道:“你们是从哪里来的,是什么人?”
一副防备的样子,想来是将自己两人想成了盗贼一流了。杜若马上摆手道:“我们兄弟二人是和父亲来杭州做丝绸生意的,路上遇见了劫道盗贼,成了这个样子。听说附近有个小杨村,里面有个叫杨二锤的,请问大娘可认识?”
那人方才放下心来,舒了一口气道:“我还以为你们是干什么的呢。杨二锤我认识啊,就是我家二哥,正好我要回家,你随我来吧。”说着看着一个孩子就要倒下去了,忙过去帮忙搀扶着,叹气道:“这天杀的哟,是遇不着好官,这周围的强盗是越来也多。可怜你们伤成这样。”
此处离村不过是几百米的路程,三人进了村,看见一色的青砖大瓦房,只有间或几家是茅草棚,即使是这样也收拾的整整齐齐的,不像其他村子一样,破破烂烂的。
就听见那妇女到一家门前大喊道:“小桂,小桂,你们家来人了。”就看见门吱嘎一下开了,原来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长得也甚是齐整,扎着小辫,站在那里脆生生的说:“小婶,谁来啦?”
“这两个后生,说是你爹爹的认识的,你把你爹爹叫回来,我先让他到我们家坐坐。”听了这个女人的话,朱厚照倒是觉得她有几分见识。知道只有小侄女自己在家,不好让她一个人和两个陌生男子在一起,还知道先把他们家大人叫回来。
原来这女人家就是隔壁家,带着两人进了隔壁屋,就看见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带着一个刚刚会走的小女孩在那里剥莲蓬。看见母亲回来了,大的男孩子忙迎上来,又看见了母亲后面的两个人,又害怕的躲到门缝里。
“大柱子,给倒两碗糖水来。”小孩子倒是勤快,利利索索的去端了两碗红糖水来,一放下就有羞怯的跑到屋角去了。
“小孩子不懂事,两位不要怪罪。两位喝些糖水补补力气吧。”杜若看着屋子收拾的十分的干净利索,又听她说话做事不同寻常农妇,心下惊异。只是她对自己倒是没有敌意,因此暂时压制下来,扶朱厚照坐下喝水。有总比没有好,往常这样的东西朱厚照肯定是嫌弃的,这时候也顾不了这么多的,咕噜咕噜的喝完了。
两人在那里坐着,妇女自己去做其他事情了。朱厚照将自己的荷包拿出来,摸了摸里面还有十几个银馃子并一串几十个大钱,将它偷偷的塞到杜若的手里。杜若摸着手里的东西,看了一眼朱厚照,朱厚照摸摸他的掌心,提起精神挤了一个笑容出来。
杜若看他越来越支持不住了,心里越来越着急。等了好一会,才听见外面一个男人的声音叫道:“弟妹,弟妹,我回来了。”说着,就推门就来,看见杜若他们俩明显愣了一下。
“大伯,可还记得我们。”杜若站起来对杨二锤拱拱手,笑道。杨二锤这才认出来这是三天前的那两个小少爷,只是惊诧于截然不同的境况,一个是锦衣华服,一个伤痕满身,倒是小的那个还是好的,只是身上一半都是鲜血。只是他心中又惊又疑,面上却笑道:“原来是两位小少爷,不知找我可有何事?”
人家这样明显是不欢迎自己,杜若虽然很是尴尬,但是如今只有他一个人了,只能笑着回说:“我们兄弟两去叔伯家做客,路遇强盗,家人拼死相护才逃出来。见附近有个小杨村,想是大伯的村子,想暂时歇歇脚。”
虽然还没有全信,杨二锤到底放下了一些戒心,领着两人进了自己家的家门。进了门去也是收拾的干干净净,黑漆的桌子,雪白的墙壁,远远和自己当时对他贫穷的形象不符。
堂屋里只有他们三个人,杜若将荷包中倒出来的十来个银馃子递上去,不好意思的说道:“这里是一些银钱,还拜托杨大伯帮忙找一些衣物来。也烦请请一个大夫来。等家人早过来,我们必有重谢。”杨二锤接过去一看,心下了然,答应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朱厚照:小五,疼(╥╯╰╥)
杜若:来,我揉揉
朱厚照:小五,我饿咕~~(╯﹏╰)b
杜若:来,( )p(0 )
朱厚照:小五,我想那个……(对手指o(////▽////)q
杜若:…………那个,咱们还小,等等啊(  ̄▽ ̄)((≧︶≦)
朱厚照:嗯呐
收藏破五百了,撒花~(≧▽≦)/~,明天双更
然后,作者君卖个蠢求评论可好?
给蠢萌的作者君一个鼓励可好?
☆、第七十七章 弘治十五年
作者有话要说: 果然卖萌,没有用是吗?(╥╯╰╥)(╥╯╰╥)
要我说出狠话吗,要我说出狠话吗?┗|`0′|┛
好吧,你们赢了,掩面码字去也。╭(╯╰)╮
晚上还有一更,依然是明早看吧,会比较晚的。
杨二锤转到里间去,一会儿一个长相秀美的女子就从里面转出来,手里端着热水拿着白色的布巾,放在两人面前的桌子上。“两位少爷洗洗脸吧。”
感激的道了谢,杜若忙拧了帕子给朱厚照擦了擦脸。朱厚照看他一直在照顾自己,也没有顾上他自己,也拿过帕子来,想要给杜若也擦擦后背,但是实在是左手受伤了不方便,杜若拍了拍他的肩膀将帕子接过来,自己也擦了擦脸。
杜若正给朱厚照脱衣服,血块凝结在一起,粘结着伤口,即使杜若已经很小心了,朱厚照也疼的留下了冷汗。杜若见实在不行了,往里间问道;“杨大伯,可否借一下你们家的剪刀?”
听见里面没有声音,杜若又高声问了一遍,见还是没有回答,杜若走到门前去查看一下,忽然帘子就被掀起来了,看见杨二锤拿着一些衣服上面放着一把剪子,被吓了一跳。“这是两件衣服,待会儿胡大夫会过来给两位看伤,后面已经烧好热水了,两位暂时歇歇,一会就好。”
说完就自己出门了,留下杜若摸不着头脑的看着他离开的背影。从到了这个村子,一切所见所闻都和寻常村落不同,杨二锤言语行动也和寻常农人不同,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底细。
只是这些暂时都还没有答案,杜若将疑惑埋在心里,用剪刀将朱厚照的上衣绞了,露出一片雪白的肌肤来。一只肩膀上是一条长长的刀疤,刚刚揭了粘在衣服上的部分又露出粉红色的肉来,又开始沁了些血迹。
伤的这样严重,杜若轻轻抚摸旁边完好的肌肤,心疼得不得了。朱厚照两世出生尊贵,哪里受过这样的罪,杜若又想起自己做的那些梦来,那是的阿照必然比现在还疼吧。如此进陷在了悔恨了,如果自己更强一些呢,又想到当年如果自己没有胡乱吃醋呢?
身后的人没了动静,朱厚照便是知道他又想多了。杜若万事都好只是喜欢多想,比如自己或是忙的几天疏远了他,他就会自己想歪了,想来这时候又是这样了。“这个并不关你的事,你伤心什么,过几天就好了。”
听了朱厚照的话,杜若轻抚了一下伤疤说:“不能再有下一次了。你已经吓了我三次了,不能再有下一次了。”说着说着语气中竟然带了哽咽。朱厚照这时也说不出话来了,三件事可不就是车祸,天花和这件事了,三次都在生死线上徘徊,也的确是把杜若吓怕了。
“好了,就听你的,我发誓再也不这样了。”朱厚照转过去抱着杜若发誓,安慰这个外表无比强悍,内心却因为自己而脆弱的男人。“来吧,我也擦擦你的背,以后留疤了可不好了。一块平地就要变成麻子了。”
好不容易调整好情绪,杜若将帕子拧干,让朱厚照用右手给他擦背。朱厚照看他整个背部就没有一块好地方,也是心疼的不行。好不容易将泥土并灰尘擦干净了,没有擦伤的地方也全是青色的肿胀。
两个收拾干净了,小桂又来叫两人洗澡。这屋子原是个极小四合院子,中间一个小小的铺着青石板的天井,天井里长着一颗香樟,应该是才摘不久的幼树,上面好几丫枯枝。杨二锤的大儿子将水搬到了天井里,又给了他们两根板凳,应该是顾念他们两个人身上都有伤。两个人笨手笨脚的互相洗了洗,终于穿上了干净衣服。
洗完了澡出来,杨二锤已经带着一个农民打扮的人在那里等着了。听介绍说这人就是胡大夫,杜若明显露出了不信任。倒是胡大夫笑着说自己的确是大夫,只不过是恋慕采菊东篱下的生活如今暂居于此,医术还是过关的,又露了两手,杜若才信了。
这边朱厚照他们终于找到了藏身之处,杭州城却要被翻过来了。杭州城里有名的没名的,有势的没势的,都被惊动起来了。
前一天晚上,除了几个人的尸体,宫达他们只找到了几个逃出来的锦衣卫,其中就包括了重伤的陈云。要到天明时又找到了摔坏的牛车,幸运的是没有找到两人的尸体两个人依然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如此,周林只有向浙江布政使借了两千兵马,封了城挨个搜。这是何等大事,浙江杭州大大小小的官吏都被惊动了。一时间人心惶惶,从上面到下面流言四起。
一个太子,一个国公爷,这可是大事中的大事,周林才借走了两千兵马,马上这边就又追加的一千兵马。全城戒严,除了找寻的人,不许一人进出。
这边找的人急,那边梁裕也急。王荟出去了半天了,还一点消息都没有。漕帮昨晚答应了,今天就翻脸,还要用重金堵他们的嘴。刘瑾拿着太子信物到了织造府,梁裕竟然是一点都动不了了。才不过短短五六个时辰,梁裕就像老了好几岁似的,哪里还有以往盛气凌人的模样。
到了中午,又有了进展,昨晚伏击陈云他们的一个人在逃跑的路上被周林他们抓住了。还未拷打就供出了王荟和姚实,又供出了自己是自己是织造府的人。有了人证,刘瑾即刻将整个织造府控制起来,开始抄府,果然超出了不少违禁事物,并无数的金银珠宝古玩珍奇。连梁裕也一起被抓了。
王荟还不知道大势已去,他还傻傻的以为自己只要找到了朱厚照,杀了他就能解决事情。王荟有一样别人都没有的好处,就是他知道地形。古代可不像现代,地图电子导航哪里都是,古代只有熟悉的人才能找到路,寻到那些隐蔽的村落。王荟一直是杭州织造府里跑腿收丝的,这杭州城周围的人,就没有他找不到的地方。
王荟避开宫达一行人,跟着车辙找到了牛车,昨晚杜若他们看见的那一行人就是王荟。王荟昨晚看见摔毁的牛车里不见两人,就知道两人一定逃走了。那男人的尸体离牛车不远,一定是这途中短短的一段逃走了。、
晚上漆黑的一片,王荟也猜不着他逃向了何处,自己胡蒙了一个方向,追上去。他运气也好,真的让他猜对了方向。可是说他运气好吧,他又没猜着杜若的想法。王荟经常在乡间行走,自然明白夏天那些草丛里灌木丛里是不能去的,里边少不得有些蛇虫毒物。只是王荟知道,朱厚照杜若两个人不知道啊。
一个只朝树丛里钻一个只知道捡宽阔的路走,两边就这么错过了。王荟一连走了好几个地方,也没有找到这两人,到是手下的一个人说,是不是这俩个人受伤了,倒在那里了。这可是也有一定的道理,王荟转念一想,那时候车上那么多的血,应该是受了很重的伤,肯定跑不远。自己跑的太远了,反而找不到,因此又带人折返了回去。
这样还真让他看出了些端倪,晚上看不见,白天可就很明显了,沾血的草叶,新折断的树枝。王荟一直跟着痕迹寻到了小杨村来,这里是离树林出来以后最近的一个村落了。来这里的河边上,还丢着沾血的衣服碎片。
好不容易找到这里时,已经是中午时分,小杨村个个都在家吃午饭。王荟也已经饿了半日,如今问了饭菜的香味,也是受不住。“来人啦,来人啦。织造府来人啦。”
在这里王荟也不好太失礼。小杨村虽然小,但是确实远近有名的状元村,一个村子出过一个状元,三个进士,其他举人秀才无数,正是这样小杨村才能过的如此安详如此富足。王荟却是不敢在这里撒泼。见众人都被他惊动出来了,王荟清了清嗓子叫道:“昨日,有两人意图行刺,被他们逃掉了,我奉命抓捕逃犯。要是各位看见过两个逃犯,还请告诉我,方便我们办事。”
众人都不理王荟。小杨村都是杨姓人家,以耕读传家,这里既不种桑也不养蚕,织造府又因为这个村子独特的地位,不敢胡来,跟织造府的接触也少。但是平日风言风语听得多了,自然也对织造府的人没什么好感。
众人都不搭理自己只冷冷的看着自己,王荟耐性就快要没有了,看见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人出来,手里拿着碗米饭上面还铺着些青菜,边吃饭便说道:“我们这里没有什么逃犯,这位公公还往别处去吧。”
“杨先生,我可在你们村口的岸边捡到了这个,你可好要抵赖不成?”王荟将杜若擦东西的那块碎步拿出来,给杨先生看。
“难道我在公公门前捡到一根鸡毛,公公就窝藏了我们的偷鸡贼不成。”杨先生抬头用一种极无辜极莫名其妙的眼神看着他,把王荟气了个仰倒。事关生死,王荟也不理这言语里的暗箭,继续吆喝道:“要是交出逃犯,或是提供线索,必然有千两银子的赏钱。”
众人听着没趣,各自散了。王荟见大家都是这样就要离开,忽然听见旁边的矮墙上两个小孩子在那里窃窃私语,说些什么“大哥哥”,“破了”,“说谎”这类的词语,在细听却是听不清楚了。
王荟故作不经意间走到墙下一把拉住其中的孩子,一把将他拉下来,用刀逼着他问道:“说什么大哥哥,什么说谎?”
☆、第七十八章 弘治十五年
小孩子哪禁得住这样的阵仗,哇哇的哭出来,眼泪满脸都是,众人忙围上来就要理论,就看见王荟周围的人都抽出刀来与众人对峙。王荟看人都围上来,怒目看着自己,也急了,啪的扇了孩子一个耳光,发狠道:“说!”
“早上,村了来了两个大哥哥……全身是血,衣冠不整的。”孩子便哭边说,整个人吓得颤抖的站不住了,声音越来越弱,最后干脆吓的说不出话来。
终于有了消息,王荟高兴地眼睛都鼓起来了,急忙凑过去压制住自己的的狂喜,用言语诱导道:“来,跟叔叔说,那大哥哥去哪了,叔叔给你糖吃啊!”那个样子,红眼睁目,一身的灰尘泥水,犹如疯子一般。
“王荟,把他放下来。”众人见他们拿着刀,自己却赤手空拳,一个个回去取了农具来,什么锄头菜刀一个不少。两方对峙,一方人多势重,王荟的手下人自然慢慢往后缩,围成一团。
虽然这样王荟却也不怕了,他已经快要接近自己想知道得了,将那个孩子举起来问道:“说不说?!不说就在这里把你摔死!!”
小孩子腾空在空中,双脚乱蹬,听他要将自己摔死,哇哇哭着说:“到二伯家了,到二伯家了。”王荟举着孩子,对杨先生疯狂笑道:“杨先生,把人交出来吧,不然我把他摔死。”说完,作势就要摔下来。
这时孩子的父母也找上门来了,孩子的母亲哭着喊道:“放开我的孩子,放开我的孩子。”
朱厚照和杜若正高兴的在那里吃饭,老母鸡煨的鸡汤,新米煮的饭,还有清炒的碧绿小青菜。杨二锤的家是在村子的东面,先前的动静并不知道,后来听见到处找锄头之类的东西这才知道出事了。
村里人活的这般安宁,必然是自己惹的事。朱厚照和杜若忙出来查看,杨二锤本来要拦着他们,半路又回家去了,一会儿有赶上了朱厚照他们,朱厚照才看见他拿着一把锄头,后面还跟着他家大儿子,手里拿着一把铡草的铡刀。
朱厚照看他们这样反而觉得好笑起来,几个人赶到了王荟在的地方。王荟看见朱厚照来了,兴奋欲狂,将孩子放下来,继续用刀抵着孩子,对朱厚照说:“殿下,过来吧,过来吧。”
杜若一把拉住朱厚照的手怕他做蠢事,对王荟正声说道:“你既然知道了他这样的身份,为什么还要苦苦挣扎呢?”
“只要杀了他我就能继续活下来,只要杀了他!只要杀了他!!”王荟举起手中的刀,在空中不停地抡圈,众人都怕的用东西抵住了头。杜若这才知道王荟恐怕是疯了,要是不疯,怎么会是这样疯狂。“过来,过来,你过来我就放了他可好?”王荟盯着朱厚照,将刀拿下来,继续抵着孩子的脖子,孩子一个劲儿的往王荟怀里钻。
“你不要怕,你要哥哥过来,我就放过你可好?”王荟弯下腰挨着孩子的耳朵说,孩子已经吓站不住了。
将杜若的手掰开,朱厚照对杜若摇了摇头,向前一步对王荟喊道:“你先把他放了,我就过来。”
“你先过来,我再把他放了。”王荟虽然已经几近疯狂,但是还是有一丝理智,他知道他把孩子放了,朱厚照是一定不会过来的。只有牢牢的抓住手上的孩子,朱厚照才会乖乖过来,然后他就可以杀了朱厚照,至于杀了朱厚照以后呢?王荟已经完全将以后的事儿忘了。
“那好,我过来,你们一手放人,我马上过来可好。”王荟这才答应了,朱厚照这样又往前走了几步,那孩子的母亲扑上来哭道:“谢谢恩人,只要孩子回来了,我给您立长生牌位。实在不行,我把这条命给你行不行,我用这条命换我的孩子。”朱厚照忽然涌起了一股浓重的悲伤。难道真的要和杜若生死相隔吗,真的是天要绝我?
到是孩子他爹看着这样逼着人家实在不像,一把将孩子他娘拉开了,在那里教训她:“你这是丢谁的脸啊,孩子还没死呢。”
只是这些朱厚照都听不见了,他脑中一直想着曾经生命中经历过得那些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爹爹,母亲,朱小炜,艾草和杜若。不知道这一次的死亡,老天还不会再眷顾自己呢?又想着肯定是不能呢,上天怎么会给一个人又一次机会呢。
让杜若就这样看着他,对杜若来说还是绝对不可能的。在两人交换的一瞬间,杜若正要过去拉住他,就看见不知哪里来的一只箭咻的一声将王荟射倒在地,孩子忙的跑开了。杜若也一把将朱厚照拉了回来。王荟吃痛,拿着刀在那里胡乱的砍,他的手下们忙离了他,只是一个人跑的慢了,背他扔出来的刀,一下子砍着了他的小腿,顿时血流如注。
王荟没了武器,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王荟一死,他手下的人也都吓得散了,他们原来只是织造府养的狗,只是惯会唬人,如今能找到这里来挟持幼童已经是极限了,王荟一死大家都没了奔头,便都要逃走。
只听见先前的杨先生拿着一把弓,站在一家人的房顶上大叫:“这些贼人假扮织造府的官爷,还不快抓住他们。”村民们便一拥而上,将那些人都拿住。
就看见杨先生啪的从房顶上跳下里,走到那孩子面前,让他的父母将他先带回去好好抚慰。他这才顾得上朱厚照两个,向朱厚照做了一揖道:“不知两位从何而来,又要往何处而去?”
杜若刚刚还没从紧张中喘过气来,心急于朱厚照的安危,因此语气带冲的回道:“自然是从来出来,到去出去。”
朱厚照打了他一下,向杨先生抱歉的说道:“我哥哥心里着急,因此失礼了,还望阁下见谅。”有拉过杜若来说道:“我们兄弟两去拜访叔伯,没想到遇见了这伙土匪,抢了我们的财物,我和杨二伯是旧识,因此前来投靠。”
这番说法朱厚照知道杨先生是肯定不会信的,敢直接一箭解决了织造府太监,这位杨先生恐怕也有些来头。
“那两位就好好住下吧,只是两位的家人恐怕已经着急了,最好还是找个人为你们报个平安为好。”这时杨先生又从自己的荷包里掏出二十来个银馃子出来递给朱厚照。“这样的信物殿下还是收好为好,不要到处招摇。”
朱厚照这才想起自己用的银馃子上都是雕了蟒上面写了“燳”字的,只是他一向买东西自己不花钱,才忘了这一茬,如此看来可不就是招摇过世了。幸而两次使用都是给了杨二锤,没有流传出去。如此看来,两次拿出去的银馃子应该都是在这里了。
既然人家已经拆穿了自己的身份,朱厚照也不拿大,拜托道:“既然这样,倒要麻烦你帮我们雇个人杭州城里报个平安。我们兄弟身上都有伤,不便坐车,就拜托你了。”
“殿下不必如此,想来以后殿下还要归罪于我们。”人家都这样,朱厚照只好做出承诺。“此事与诸人无关,你们不仅无罪还有功,等本宫报了平安,还要重重的赏你们。”杨先生笑着应了。
杨先生跟着杨二锤将朱厚照他们又送到杨二锤家,一路上为朱厚照介绍了这里,朱厚照才知道了状元村这件事,心下不再纳罕。既然人人读书,小小村子出了这么多这个时代的人才,才会这样的安定富足,教养有方。
这边解决了王荟,杨先生叫了一个极妥当的本家子侄亲自往知府衙门来报信。周林知道孟瑛和织造府梁裕不清不楚,自然也没漏了他,已经将孟家一家人都圈在了知府后院。杨家人送信刚好送到了在那里作镇的周林手里。
忙活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人,周林都快跪下来谢天谢地了。周林忙使人去叫宫达,刑武,徐贝娘,刘瑾等人。又特地叫了杨家人来问情况,听说两个人都带着伤,忙叫人去请扬州城最有名的大夫过来。
想了又想,又叫人准备了轿子要将两个人接回来。倒是来的大夫说了,若是真的像以前说的那样严重,便不便这两天回家了,因此又让人不要轿子了。想来想去到底带了些日用之物,又拿了不少滋补之物,还有各色食材仆人,只等着几人回来一起往小杨村而去。
这边朱厚照终于能趴着好好睡个午觉了,这一天实在累的不行,脚上磨了好几个大水泡,杜若用火烤了针尖给他挑了,让他趴着睡了。自己也拿了凉席挨着他在底下打了一个地铺。朱厚照让他上来睡他怕碰着朱厚照的伤口,让他出去睡,他又不放心。
两人直睡了三个时辰,到天色渐暗才爬起来。只是等他爬起来时,这个小小的农家小院已经大变样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逝水,么么哒,来亲一个(づ ̄ 3 ̄)づ
☆、第七十九章弘治十五年
作者有话要说: 不出意外的话周五入v,当天连更三章。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我会更加努力的。
两人刚刚醒了有了动静,就看见刘瑾掀帘进来了。看两人醒了,忙伺候朱厚照起床,为他换了干净的衣服,递上茶水漱口。杜若也换了一身蓝色薄纱的衣服,他整个背部都是伤口,这样的衣服透气有利于他背上的伤口愈合。两人边听刘瑾说昨天今天发生的事儿,一边弄好了出来。
原来堂屋里放置的东西已经被搬走了,本来有些脏脏的墙壁被一张张华丽的毯子盖住。屋子中间只留下一张小桌,几张小凳,不大的地方被见缝插针的放上了太师椅。小桌上还摆着朱厚照最喜欢的紫砂茶具,旁边一个不大的壁柜上供着一瓶新鲜的折枝菊花,窗口处默默的趴着一株粉色的球兰。整个房子已经大变样了。
朱厚照和杜若默契的笑了一下,知道他们一定会这样。两人出得门来,就看见杨家不大的院坝里,做了十来个人。各个官服齐整,应该是浙江杭州的各地官员了,见着朱厚照出来了,都跪下请安道:“臣见过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
朱厚照让他们平身,见天色不早了,心想这些官老爷要是住在这里,地方肯定是不够的,到时候还要闹得鸡犬不宁,沉声说道:“大人们可还有事?若是无事,天色渐晚,各位还是早些起身回杭州为好。待会儿天色暗下来,本宫可招待不了各位大人!”
众官员看好不容易见到的太子殿下这样说,惊觉画风不对。这是赤裸裸赶人的节奏啊,大家都面面相觑不知该怎么答话,是说有事呢还是说无事呢?刘瑾装作嗓子不适在那里提醒朱厚照,心中疑惑的不得了,怎么朱厚照才不见一天就大变样了呢?原来那么重规矩的太子爷呢?他去哪里了?
一个人自然不可能凭空变化这么大,朱厚照这次又从生死关头走了一遭,想法自然和原来有所不同了。
如果一个人穿越到古代,他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呢?是为人世故的经验还是比别人多几年的人生?在这个问题上,或许别人有不同的意见。但是朱厚照的答案却是知识和见识。你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东西,你的见识更绝不是闭塞的古代人所能理解的。你所接受的信息也绝不是一个古人能够接受的。更别的说是朱厚照这种从小接受最精英教育的人了。
但是朱厚照也有欠缺的,比如朱厚照从小在温室养大就是他最大的缺点。他刚刚出生时,家里已经渐渐稳定下来,时局也不再动荡,这跟他的大哥不一样。朱家大哥出生时正是老爷子起复声音最大的时候,赶着讨好的,被朱家挡了路要对付朱家的,没一个好缠。
大人们又忙顾及不到孩子,把朱家大哥养歪成了一个面瘫小老头时大家才发现问题。等到朱厚照出生时家里已经好了许多,朱家父母更是为了不让朱厚照受影响,将他交给老爷子教养。老爷子起起伏伏一辈子,如今家里慢慢沉淀下去,也懒怠教孩子们心计了,只一味顺着朱厚照养,一直将他养成了技术宅小绵羊。
后来和杜若谈恋爱也是顺顺利利,开了公司他也是负责研发生产这样相对单纯的工作。因为这样,到了明朝,到了太子这个位置上,所有的心计阴谋都要从头学起。但是他又幸运的遇见了朱佑樘这样的好父亲,不舍得孩子像自己这样,从小就了解这深宫中黑暗的一面。
这一路如此过来,朱厚照虽然加起来一共活了四十岁了,但是内心依然一片赤诚。在和明朝这些老狐狸的交锋中自然落于下风。能唬住这些人也是多半借了朱佑樘的势,还有就是他这样的早慧的确有威慑力。一般人的聪明只会让人觉得他聪明,但是一个稚子如此早慧,只会让人敬畏了,也只会让人觉得他是天命所归。
朱厚照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有所欠缺,他也一直在努力。但是纸上谈兵跟亲身实践还是有差别的。即使朱厚照想的再精妙没有人给他练手也是白搭。所以朱厚照虽然看起来过得不错,但是心理压力已经很大的。
虽然朱厚照依然还不会阴谋诡计,依然玩不过他们,但是朱厚照从鬼门关走过一回已经想通了。为什么一定要想明白呢,他有能力,有权势,为什么要跟他们玩呢。他又不是生于乱世要当一代枭雄,他只是想默默的为这个时代做一些事情。
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活得不愉快呢,自己有爱自己的家人,有爱人,为什么一定要跟这些人周旋。朱厚照在走向王荟的那一刻才知道自己一直想错了,从此竟似大悟一般。
如果是原来的朱厚照,一定会留下这些官员,好好款待,细细详谈,务必要谈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处理办法来。但是现在的朱厚照已经不想和他们说一些虚伪的不能再虚伪的话了。反正证据都在,照章办事就成,以后要是有什么安排,安排下去就成。
官员们的俸禄难道都是白拿的吗,自己身为太子还要小贩一般和他们讨价还价吗?不得不说,以前朱厚照的确太过理想主义了些,也要没有太子威严了些。这是彻悟了的朱厚照才有了一些属于皇家的霸气。
是这样,刘瑾咳嗽的再多自然也是没有用的。大家留下来都是为了见一见这个太子,官大的走个过场,官小的混个脸熟,还有那些也牵连在这件案子里的自然想要打听打听消息,想要“准备准备”。其实都没有什么大事。朱厚照这样明显的态度要感人,大家自然也就各自散了。
有那消息灵通的还在纳罕,听说太子是个最尊重怜下的,怎么今天看来也是一个脸面阎罗爷。更有那心里有鬼得,被吓了个半死。先以为太子连微服私访这样的事都能够干得出来,自然是爱玩好糊弄不懂事的,如今看起来却是这样,当下盘算着要怎么才能脱罪。
只有浙江布政使张敷华留了下来。他倒是个能吏,这个朱厚照还是知道了。他也称上书说过织造府的弊端,朱厚照亲眼还看过他的奏折。
只是他留下倒是没有说什么要紧事,倒是和朱厚照商量改稻为桑的事。改稻为桑的争议自古就有之,在成化年间张敷华做浙江右布政使时他还是反对的,但是这两年朝廷的举动却让他下了决心要在浙江将这件事做成。
要说天下丝绸最有名的不是浙江而是江苏。这两年开了海禁,丝绸贸易慢慢兴盛起来。张敷华就看着江苏布政使司赚的盆满钵满而相邻的江苏只能干看着。去年江苏代收的丝绸关税就有一百一十万两,而浙江只有四十万两。但是论丝绸的质量浙江的丝绸并不次于江苏的丝绸。实在是浙江的产量比不上江苏丝绸的产量。
朱厚照倒是惊讶于张敷华会想要推行改稻为桑。朱佑樘当年试探浙江,江苏两地时,两处可都是一口回绝了的。改稻为桑这种事实不能强求,否则易生民变。因此两边都不答应,朱佑樘自然也就没有在动过这样的想法。
“实在是形势不一样了。我也不跟殿下说其他的,就说句实话。以前是的确不行的,现在确实是到时候了。海禁日开,占婆,暹罗的稻米都被商人们从南边用船运过来,价钱比这本地产的还低。依我看,只要这海运不禁,占婆,暹罗的稻米纵然是价钱贵些,也是有利可图的。”
这番话倒是让朱厚照对他另眼相看了。原以为这些文人都会觉得以农为本,不会支持明显有利于贸易的丝织业。倒是这个张敷华有些意思。
朱厚照处理好伤口以后天已经快黑了,整个小杨村因为朱厚照的到来灯火通明,士兵们将几家相连的屋子收拾出来暂时用作驻地。小孩子们好奇的在那里穿来穿去,村民们搭起土灶为大家做大锅饭。
身为太子,朱厚照自然是不用吃大锅饭的。来的时候刘瑾带了织造府的厨子,朱厚照就招待张敷华吃叫花鸡和新米饭。食材自然是杨二锤家的公鸡和他家的米饭了。因为朱厚照想吃鱼,杜若还亲自去让人捞了一网鱼,清蒸了一人一条。
这一顿饭也是宾主尽欢,饭吃完了,朱厚照要让他睡另一间收拾好的屋子,张敷华连忙推辞,说自己在这里有一位旧友,今天还要讨个假,也好和他秉烛夜谈一回。朱厚照自然满意于他的知情识趣,让刘瑾给他送床好的被褥过去。
农家地方,吃了饭也没事做,这里灯光也不好,朱厚照没有看书的心思,就搬了根凳子和杜若两个坐在小天井里说话。不在外面自然是因为怕人多口杂,和杜若不能亲密。
朱厚照以前不愿意和杜若亲密,一是因为自己的身份不好在别人旁边和杜若拉拉扯扯,即便是别人都不敢偷看,朱厚照也不愿意。另外也是怕杜若以后难做人,只要沾上佞幸之名,那个还会有好下场。朱厚照不想因为一时的欢愉痛快而让杜若一生背上骂名。
☆、第八十章 弘治十五年
朱厚照内心天翻地覆的变化杜若自然是不知道的,但是杜若内心的变化朱厚照也未必知道。杜若出生一般工薪家庭,父母由相亲认识,一家人的感情说浓也不浓说淡也不淡。杜爸爸是当知青时考上大学回到了城里,因为是当时少见的大学生,总是觉得很傲气,很有些孤高。
杜妈妈是杜爸爸同学的妹妹,当时她的父亲是物资局的一个小科长。当时物资局还是一个很牛的地方,杜爸爸也就和杜妈妈很快结了婚。但是杜爸爸当知青时是有一个相好的,是同一批的一个女知青,泼辣爽利。杜爸爸生性懦弱,总是被别人欺负,那个女知青总是护着他,两人一来二往就有了感情。
考上了大学,杜爸爸一声不吭的就离开了那里,因为女知青家里还有些问题回不了城,杜爸爸又不可能带着她回城讨生活,只能放弃这段感情。在杜若出生时,女知青找上了门,但是人家只是想讨个说法而已,即使这样也重创了这个家庭。
这样一个男人,懦弱,莫名的傲气还有这样的黑历史,杜妈妈很难和杜爸爸有什么亲情以外的东西。在杜爸爸工作遇挫时,两人更是走到了离婚的边缘。要是不是为了杜若,杜妈妈早离了。后来市场经济实行,杜家姥爷再没了以前的风光,杜爸爸因为性格原因总是在职场上受挫,两人更是连寻常夫妻都做不得了。
即使是两个人这样忍耐着过日子,也难免摩擦,杜若从小就察觉了父母间异样的气氛。小时候,别人家总是一家人亲亲密密的,杜若家却只有两个大人对孩子好,互相之间却没有什么交流。父母也总是在自己以为杜若看不到的地方吵架。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杜若虽然因为父母在孩子的问题上尽职尽责没有让杜若长歪。到底杜若有了一种心病,那就是对自己的爱人有莫名的占有欲。他绝不会允许自己的家庭以后也像父母一样只是虚过日子。
及至遇见了朱厚照,他就是杜若的阳光。杜若因为自己的家庭,自己的性向,一直用疯狂的学习麻醉自己,掩饰自己,遇见了朱厚照才知道什么叫做风光霁月,什么叫做天之骄子。和朱厚照在一起,竟然将以前内向沉默的性情都改了,渐渐变得开朗起来。前世杜若在和朱厚照的一直被在冰火两重天里摇摆,一面是和朱厚照相处的快乐幸福,一面是因为朱厚照如此优秀生出来的恐惧感。
在这段关系里,杜若一直努力的想要掌控朱厚照,在开公司时就安排朱厚照掌管不需要那么多应酬的研发和生产工作。所以杜若才会在朱家帮助两人的公司时感觉到自尊心受挫,才会因为朱厚照和发小亲密无间的尤其而心生妒忌。
但是前生又是那样的结果,杜若自然将以前的那些东西都放在心里,只是默默支持朱厚照,将以往的行事都给改了。朱厚照被算计得了天花时,杜若忍了,刘东明白表示出对刘东的喜欢时,杜若也忍了。但是经过了昨天,杜若再也忍不住了。
只是那么一点点的距离,杜若就要失去他了。除了对王荟活刮了一般的心情,杜若最不愿意原谅的就是自己了。自己在朱厚照向王荟走去的时候竟然一点办法也没有,一点事情也不能做。他绝不允许自己是这样弱小的人,也绝不允许朱厚照这样轻易的脱离自己的掌控。
原来被杜若故意隐藏在心里的那些心情,如今有全都浮了出来。只是一切还需要从长计议,需要他慢慢来的,他还有很多时间不是吗。
两个人各自怀着心思在这里享受一丝少有的静谧时光,一直到刘瑾来招呼两人该就寝了。
偷闲了半日,朱厚照又开始了努力工作的生活。一大早早饭过后,就有周林宫达两人从城中赶过来。昨日两个人一个要坐镇无人的知府衙门,一个手上还领着几千兵马,都没来得极赶过来。
昨天下午将事情都打理好了,今日一大早相携往小杨村而来。两人一是前来请罪,二是来请教朱厚照给如何处理孟瑛和梁裕两人。这两人一个是宫中派来坐镇织造府的镇守太监,一个是杭州知府,皆不是两人这样的身份能够发落的。还有陈晗,一直这样软禁着亦不是办法,还是要问问朱厚照的想法,不管是押解京城还是现场治罪,都要拿个章程出来。
朱厚照不同于以前,梁裕和王荟几乎害了自己和杜若的姓命,锦衣卫三条好汉就留在了杭州,他哪里还会顾及何鼎的面子。“既然是人证物证俱在,就按律处理,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将这梁裕的供词给何公公送一份,告诉他这是本宫给他准备的一份大礼。”
这是梁裕的处理了,谋害太子,按罪应凌迟而死,朱厚照就让他们按律处理,他可不想脏了自己的手。如果说梁裕在杭州的所作所为何鼎不知道那纯粹是胡扯,朱厚照让将供词给他送上一份,就是为了警告警告他,并不是朱佑樘暂时宠宠他,他就能肆意妄为的。大明朝比他有才能的太监多了去了,何必要他这样一条饿狼。
还有孟瑛,一个杭州知府竟然和当地镇守太监勾结,压榨百姓,实在是不能饶恕。更兼家人作恶无数,想来少不了全家抄斩用来杀鸡儆猴了。这件事要报给朱佑樘过目以后才行,因此也是不急的。一个织造府,一个孟家,两家添在一处,让人押解上京。
倒是陈晗之事不好处理,他也没有参加谋害太子的活动,也没有其他不好之处,唯一做错的就是不配合朱厚照,不敬太子。这样轻判也不是重判也不是,朱厚照看着他恶心,一并让他跟着押解梁裕、孟瑛的人一路上京让朱佑樘处理。
见过两位大人,几件比较急的事就处理好了。另外抄检织造府和杭州知府衙门这样的事还要慢慢来才好,太过急切容易招人口舌。还有清除织造府,孟瑛党羽这样的事就更要慢慢进行了,好让那些涉及此事较轻的人好遮掩干净,否则杭州府无人可用也不好。
虽然昨日被朱厚照赶人的举动下了一跳,但是那些要求权求势的人的脚步。哪里是这样一点小事就能够挡得住的。才过了不到一日,什么人参鹿茸,流水似的被送到了小杨村。让朱厚照看了哭笑不得,知道的知道是他受伤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得了不知什么病呢。
不仅是补品药物,什么侍女,歌女也是一个不少。最夸张的一个是现任的浙江右布政使,竟然送来了一对双胞胎扬州瘦马。送来时张敷华正在朱厚照身边,看见这两个美人,让他一张老脸完全没有放的地方。
杜若脸黑的如焦炭一般,直接赶了两个娇怯怯的女子,扔到了送来的那人身上。把人家吓了个半死,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一样。
刘瑾看两个小主子都不怎么耐烦了,忙偷偷让人去传话,再不许人送这些东西来了才消停。倒是朱厚照拿着个打趣张敷华:“听布政使大人官吏们俸禄微薄,本宫也为此事悬心。只是不知道浙江的官员们已经穷到了只能买人参鹿茸的程度。”羞得张敷华要打个地洞钻下去。
只是生气是一回事,中午吃饭,每个官员都是一份制式的套餐,都是寻常百姓家吃的粗粮,送的东西越多的官吏给的粗面馒头越多。大家都知道太子下令,众官员必须吃完,不可浪费食物,一个个都露出了苦相。只是到底不敢抗命,只能一个个噎着脖子吃完。至此大家才知道了这位爷的脾气,那些送了东西的都后悔不已。
下午杨先生亲自带了那天被绑了孩子的一家人前来请罪。其实朱厚照是不想见他们的,他们并没有错,如果朱厚照遇见这样事,张氏也一定是同样的反应的。其实这就是人性而已,本就是朱厚照招了王荟来这里,他们又为朱厚照招来了危险,其中因果说起来还是朱厚照的缘故多一些。
但是朱厚照又不是圣人,对于一个让自己去死的人那里还有什么好感。因此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两不相见。反正朱厚照受了伤还在修养当中,不想要别人打扰这样的理由也说的过去。
朱厚照不想见他们,张敷华却极力跟朱厚照推荐杨先生,对朱厚照说浙江要推行改稻为桑,有了杨先生必然会如虎添翼。朱厚照这才召见了这位只有一面之缘看起来很神秘的杨先生。
“草民杨正罡叩见太子殿下。”对于这个人朱厚照还是很好奇的,只有他一个人猜出了自己的身份,想来杨二锤见自己一身伤口却依然收留了他们两,这个人也功不可没。
“你这名字却取得大气,正纲,是要正人伦纲常还是要正朝纲。”杜若这句话就说的很不起气了,一顶大帽子就直接扣了下来。朱厚照对这个人很感兴趣,杜若却对他没有好感,如果他知道朱厚照的身份为什么不在两人到小杨村的时候就好好安排,不过是一个凭着小聪明沽名钓誉的人罢了,哪里有什么真才。
作者有话要说: 八十章~(≧▽≦)/~啦啦啦,坚持到了这里呢,加油!加油!
☆、第八十一章 弘治十五年
张敷华当场就尴尬起来,毕竟是自己介绍的人,虽然是白身,自己却把他当做挚友。如今眼见被刁难,张敷华自然是高兴不起来的。
“既不是正朝纲也不是正纲常,圣人亦难为之事,正罡虽有心也是无力,还是在所居一罡上管好自己的初心就是了,此谓正罡。”朱厚照见他不卑不亢,也不卖弄才学,也不用些急才堵了杜若,只是就是论事,顿时有了好感。(罡字也有山的意思)
“张大人说改稻为桑非你不可,不知你有什么才学让张大人这样盛赞你。”张敷华这样也算是给予杨正罡最好的赞美了。杨正罡一介白身,被一知府大人如此推荐,如果不是真有本事,张敷华这一生的文坛美名估计也就没了。“来,为杨先生赐座。”
一袭白衣飘然而坐,杨正罡倒的确有几分皮相,杜若暗暗腹诽道。杜若自然知道不宜和他人交恶,只是他实在看不惯杨正罡那胸有成竹的表情。只要一步朱厚照就没命了,杨正罡能赌这一步,杜若却实不能赌这一步的。
“我本没有什么才能,不过是些小伎俩罢了,难登大雅之堂。”这是傲起来了?朱厚照还以为他是一个实干的人,没想到杨正罡也开始弄起文人自贱的那套把戏来了,原来有的一点好感度又刷没了。
只听杜若笑道:“我只问你五个问题,你能答上来,我就算你有些才能如何?”这时张敷华却不担心了,他自然知道自己好友的本事,只要这位小公爷不自降身份问些不着调的问题,照杨正罡的本事是肯定能答上来的。
“还请小公爷问来。”杨正罡也是有些傲气的,他自视自己处于江湖之远,必然能洞察庙堂之高上那些人自迷的问题,那里会想到遇见杜若这样来自未来的人。
就看见杜若嘴角噎起一抹坏笑,缓缓问道:“我也只问你几个小小的问题,皆是和改稻为桑有关。一,我问你,浙江田地几何,桑地几何?二嘛,我要问你,浙江人口几何。这两个问题是最基本的,你要是答不上来,就该羞死了。”杜若这样挑衅,杨正罡就要反唇相讥,就听杜若继续说道:“你先别急,待我将其他问题一并问完才好。”
看见旁边有朱厚照用来写信的笔墨纸砚,杜若拿过一张白纸过来龙飞凤舞的写道:“世上多少人能买浙江产的丝绸,浙江一年要用多少米,海商们一年又能给浙江多少米?”杜若的字和朱厚照的不同,朱厚照两世练字,一笔字写的字如其人温润飘逸,杜若却写的龙飞凤舞,字不见得写的有多好,笔意却是到了。
一张白纸上就这么几个字,杜若就这两句话,杨正罡却被难住了。要是说这些问题,杨正罡还是能回答一些的,比如第一、二、五和问题,但那都是官府历年统计的。这些数据里有多少水分,张敷华自己清楚,杨正罡也清楚一些。作为太子的朱厚照和杜若就更清楚了。
到现在户籍制度已经基本上形同虚设了,不说远了,就是杨家村也有不少杨姓官员的家奴。杨家村就这样,更别说其他豪强大户了。还有官吏的不作为,一个杭州尚算繁华,周围村落也不可胜数,官吏只有那么多,哪里照看的过来呢。便是能照看过来,也是能推就推,胡编乱造的更不在少数。
这哪里是单单问杨正罡啊,连一方父母官张敷华都被他问倒了。朱厚照自然知道杜若要问什么,但是张敷华、杨正罡两人却没有料到。杨正罡自以为天文地理,不说无一不知也初窥门径了。无论杜若怎么问想来自己也是能答上的。若是杜若问的实在太刁钻,那是他失礼,却不是自己的问题了。
哪里想到这样一个看起来有些莫名针对自己的少年国公爷,却真能把自己问倒呢。“国公爷胸有丘壑,草民的确不才,还请殿下责罚。”只是杨正罡到底不是一般禄蠹之辈,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甘心认罚。
朱厚照看已经为难杨正罡为难的差不多了,以眼神示意杜若不要说话,叹气说道:“这也不是杜若难为你,本宫也要问你这些的。不管是这些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问题。譬如这些稻米从哪里来,是否能保证供货正常?”
忽然一种无上的优越感在朱厚照的心头慢慢升起,这就是古人呢。原来用现代人去思考时真的不一样的。以前朱厚照一直试图用古代人的思维去和这些古代人打交道,自然是兵败如山倒。现在试着现代思维去和他们打交道,果然是智商上的压制。
当然这只是朱厚照的错觉,他只不过是不用想着去对付这些人事关系而已。不用想着是是非非,朱厚照自然觉得更加轻松,其实是并没有什么不同的。
一番话将在场的两个人问的哑口无言,便是想要辩解的张敷华也没了话说。他们学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然以德治国是国之根本。但是数和量这样的基本手段确实他们欠缺的。他们有的是治国的热情和高尚的追求,但是单单有高尚的追求有什么用呢?你能不为五斗米折腰,那十斗米呢?十斗米不行,整个杭州府库呢?
理想是美好的,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朱厚照以前想的是怎么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良,在春风化雨中慢慢改变这个世界。如今恍然大悟,他才发现自己一直把自己放在了救世主的位置上。但是其实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而已,天下大同的梦想就让他成为梦想吧,即使有一天他实现了,就让他实现吧。现在朱厚照的目标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就可以。至于那些曾经的远大的目标,就让他丢在风里。
曾经祖父告诉过朱厚照一句话,中国人总想着人情不重规矩,结果往往是没了人情也没了规矩。朱厚照以前很不懂这句话,甚至一度以为这句话是错的,现在彻悟了以后才知道,祖父这句话是真正的大实话。治国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人人都多有教养,而是先让人人都有规矩。
所以朱厚照竟然将以前的那些雄才伟略都放在一边,想要将吏治整理了,好好弄出一道体系来才罢。至于什么新大陆之类的东西,先将它放在一边吧。反正离发现太平洋还早着呢,一切还等得了。
因为有这样的想法,朱厚照也不着急这回宫。想着就先从浙江开始,先在这里实验一番。等处理了这里的事,就和杜若往泉州去。现在的泉州是东方的第一大港,朱厚照想考察一番,看他能不能发展成明朝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国际上一贯的惯例是分开的,这样也的确有他的好处,朱厚照也想要试一试,泉州就是他的理想目的地。
朱厚照在这里已经不知道发散到了什么地方,张敷华和杨正罡还在那里低头不敢说话。杜若看朱厚照怔怔的看着远方就知道他走神了,心内好笑道:“我这也是故意难为两位,主要是我身为太子近侍,杨先生的做法,我很是不认同。”
杨正罡苦笑一下,知道该来的终于来了。这件事上他的确是有些疏忽。他父亲是堂堂进士,母亲又是大家之女,虽然如今父母双亡家道中落,但是小时候受到的教育还是顶尖的。他自以为自己认出了朱厚照的身份,又让杨二锤收留了他。朱厚照自然只有对这里感激不尽的,哪里想到栽在了王荟这样的人的手里。如今杜若这样说他自然也无话可辨。
在这件事上,朱厚照倒是没有什么怨言的,反而因为杨正罡将朱厚照的身份点明,转移他的怒火免得迁怒于那个孩子,反而对他有一丝好感。“这件事不必再提,本宫还要谢谢杨先生才是。”不是他,杨二锤想必也不会收留这么两个来历不明的,一身伤痕的陌生人了。
原来以为一定少不了被责备,严重的或许还要降罪,现在却轻轻放过,杨正罡简直是喜出望外了。倒是杜若看他终于坐不住了,轻轻向朱厚照勾一勾下巴示意他。
动作这样明显朱厚照肯定是看见了的。到了这个世界后,杜若一直是一副温温柔柔的样子,一反以前腻歪、占有欲强的形象。朱厚照一直以为是他多活了几年成熟了的缘故,那里想到昨天过后,杜若突然又变回了原来的样子,完全不像之前的样子。
从早上爬起来到现在一直就是一副没有吃药的即视感,这样明面上的眉来眼去还是小事,什么吃豆腐啦,也已经做了不少了。朱厚照都不想理他了,虽然知道杜若这是在轻蔑的表示杨正罡这样就坐不住了,但是大庭广众之下做这样的表情,朱厚照怀疑杜若真的还要他的形象了吗?
幸而在座两人一直都对杜若只停留在不怎么讲理的国公爷的印象上,到不怎么诧异于杜若的举动。但是他们两是这样,刘瑾可是与杜若是相熟的。陪着朱厚照走了这么一趟,原以为是肥差,那里想到会一波三折,刘瑾觉得自己简直不能更倒霉了。
作者有话要说: 恩,画风大变的感觉有没有,神展开有没有,大家都来吐槽蠢蠢的作者君吧。
ps没有吐槽也可以来调戏蠢蠢的作者君哟,︿( ̄︶ ̄)︿
哇咔咔~( ̄▽ ̄~)(~ ̄▽ ̄)~
☆、第八十二章弘治十五年
高凤因为年纪大了不能跟朱厚照一起下江南,所以才轮到了刘瑾这号人物。这是大家都艳羡不已的,这样一个好机会,又露脸又能出去逛逛,其中的油水更是不用说了,下面的官员们那个不赶着巴结殿下身边的近侍的,更何况殿下只带了刘瑾一个人。
可是谁知道刘瑾的苦楚啊。先不说朱厚照和杜若出了宫就跟脱了缰的野马似的,下水上树一个不落,得让刘瑾时时留心着。像昨天这样的事更是杀头的大事,这会子还不知道回宫会不会被罚呢,虽然大体上不关刘瑾的事,但是要罚也是有理的,这到底也算是侍奉不周之罪。当然这些还都是小事,或打或罚不过咬牙就挺过去了,朱厚照现在也好好在这里待着呢。
最重要的是他好像发现了一件不得了的事,他们家太子爷和杜小国公爷之间,恐怕不是自己想的那么单纯的。以前两个孩子还小的时候,就非同常人一般的亲密。刘瑾自然知道当初自己的干爹李广倒台,杜若就在其中出了不少力。两个人小时就是这样的好,因为这样,大家才没有怀疑,两个小孩家家懂什么呢?
但是这次和朱厚照下江南,刘瑾却发现了两人之间的不寻常。先不说两人之间太过打眼的默契。就说这平日里一刻不分分开的腻乎劲儿,还有晚上也睡在一处的情景,由不得人不多想。如果说在今天之前刘瑾还只是想而已,那么今天就是彻底坐实了两个人之间的不正常。这世上哪有正常的兄弟亲脖子的。
今天早上刘瑾伺候朱厚照穿衣,朱厚照脖子上面一个大大的牙印真的是晃瞎了刘瑾的一双狗眼。而且朱厚照从镜子里看见了居然只是默默含笑,一点解释的意思都没有。刘瑾只觉得自己多半得了癔症,只希望这一切都只在自己的梦中。
其他的事都是小事,这样的事才是最不好办的。太子爷和小国公爷这样了,他是禀报皇上好呢还是自己埋在肚里就好。刘瑾现在整天都忧愁这件事情。要是禀报皇上,可是自己是太子的人,以后难免遭到殿下的嫌弃,有背叛之嫌。不禀报皇上,也后这件事倘或闹起来,自己这样在太子身边伺候的人,也难逃罪责。如此真是两难之事。
更郁闷的是,经历了昨天这样一件事,小国公爷不知道受了什么样的刺激,居然一点都不避嫌起来。 以前两人外人还看不出来,现在刘瑾看见杜若时不时就要在杜若身上吃点豆腐的手,嘴角直抽抽。
后面朱厚照到是没有再难为杨正罡,问了一些其他的问题。这时朱厚照这才明白了为什么张敷华说此事一定要杨正罡加入。原来这人是一本活的百科全书,浙江地面上的事情,哪里的地好,哪个村子因为开了海禁跑船赚了多少钱,他都是如数家珍。尤其是说道官府之事,更是娓娓道来,像说书一样的有趣。
其实这也是一个人才了,朱厚照心想。其实也不能过分苛责杨正罡,毕竟他是这个环境里成长起来的,有这时候人的通病也还算能理解。朱厚照因此心里有数,但是破格提拔一个举人这件事毕竟非同小可,朱厚照也不愿意把话说死了,一直没有给张敷华一个准话。
张敷华,杨正罡两人也知道自己的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也不失望,告辞去了。倒是朱厚照给了杨正罡一个惊喜,赏了不少各式金银馃子,说是给那孩子压惊的。如此杨正罡终于能放下心来,想着以后要是有人故意用那这件事来为难那一家人也有个说法了。
杨正罡忙忙将东西给那家人送去了。那女人刚开始时还因为别人给自己村子里招来了恶人而责怪朱厚照,男人却只是因为妻子的行为对朱厚照很是愧疚。哪里想到一个午觉后,原来的落难少年就变成了身份高贵的太子,自己的行为差一点让太子殿下丢了命。
原本以为自己肯定少不了被太子责难,哪里想到太子殿下竟然赏下了这样的东西。当下将朱厚照当菩萨一样的人看待,一家人感激不尽的跪收了东西,用香案供上,从此成了这家人的传家之宝。这件事朱厚照自然是不知道了,他给馃子不过是不想看到这样一家人而已,却被别人会错了意。
朱厚照也到底没逃过官场上的来来往往。那些大人自然不是傻得,昨天摸不着头脑地被朱厚照唬回去了,今天却没那么好打发了。朱厚照懒怠见他们,却还是不得不见,心里憋着气,特地大中午的召见了远道而来的各位大人。天气又热,吃的也是粗茶淡饭,又因为朱厚照发话不能惊扰村民,没有休息的地方。一个两个在那里坐着,连眼睛都撑不开了。因此朱厚照一个个见过了,就如鸟兽四散,小杨村顿时不见了他们的身影,竟然是连这样炎热的天气都不顾的赶路。
也有一些人是真正找自己有事的,朱厚照将他们留了下来,安排到了几个条件较好的村户里,慢慢解决。
将人都打发了朱厚照才能安安稳稳的歇个午觉。睡午觉前,大夫来为朱厚照和杜若换药。杜若还好,伤口已经收紧不防事了,便是那些肿胀的青紫也慢慢消下去了,不再像昨天那么恐怖。倒是朱厚照的伤口有些棘手。
他昨天一直有些低烧,今天好了些也依然烧着。朱厚照到底因为伤口处理不及时发了炎。大夫细问了受伤以来的详细过程,说如果不是先前的大夫医术高明,现在这样的情况就不得不剜肉重新让它长起来了。如今却还好,只要好好养着,也不用那样的折腾。
朱厚照这时才知道原来那个胡大夫果然是个医术高明的大夫,打发了刘瑾备了礼去谢他。结果刘瑾还带了两瓶瓷瓶药回来,说是驱蚊防虫的,撒一点在衣服就可以了。朱厚照打开来一看是一种淡黄色粉末,香香的闻起来应该有薄荷金银花等物。
农家生活虽好,但是蚊虫实在恼人。两个人正为这件事苦恼,当下撒了一些在外衣上果然见效。杜若觉得高兴,回送了胡大夫自己作坊里还在试验阶段的薄荷油。
中午睡了午觉起来,朱厚照果然觉得自己的伤口处不再刺刺的疼,有些痒痒的感觉,想来应该是慢慢要好了。辛苦了大半天,好不容易的闲了,朱厚照却不知道怎么打发时间的好。自己还受着伤,自然不能出去了,呆在屋子里又怪闷的。
倒是杜若有玩法,叫了人家打渔的大船,改造了两人坐着钓鱼去。又凉快又能打发时间,钓上来的鱼最后都进了两人的肚子。只可惜的是,路上遇见了卖螃蟹的渔民,看些那好肥的螃蟹却不能吃只能干看着。朱厚照想着等自己伤好后一等要大吃特吃才罢。
朱厚照失踪找了一天没有结果,周林宫达两人不能做主,八百里加急写了密信往京城里送。后来朱厚照、杜若两个人又找到了,周林又发出了一封信,去追前面那封信。于是到了朱佑樘这里不到半个时辰,就经历了冰火两重天。
自从朱厚照出了门,京中也没有什么大事,朱佑樘就抽出手来,专门教导朱厚炜。凡事不患寡而患不均。朱厚炜虽然性子老实敦厚,但是到底是皇子,难免有人用心不良在两兄弟之间挑拨离间。
自己只得了这么两个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可不能给别人钻了空子。因此自己要亲自来教导教导朱厚炜的功课,就怕他将来走了歪路。朱佑樘教了几日,觉得暂时看来这样的危险还是没有的,也慢慢的放松了。学着朱厚照那样带着两个孩子在宫里四处玩耍。如此不过半个月,父子三人愈见亲密。
开始那封急信到朱佑樘手里时,一家人正在御花园的凉亭里,赏菊吃蟹。朱厚照三兄妹的小花园有渐渐扩大的趋势,如今也不仅仅是种些菜了,现在还养了些鸡鸭兔子在里面,当然这些不是不归两个孩子们照顾得。朱厚炜还在园子的水里还养了不少鱼,等着长大了好吃。
艾草却是独爱养花养草,今年养了好多的菊花,如今正是盛开的时候,朱佑樘兴致一来就在御花园里摆了桌席,一家人吃蟹赏菊好不高兴。
哪里想到居然就有这样的坏消息。朱厚照离开京城,一家人从朱佑樘到最小的艾草,没有一个不想着念着挂着他的,如今竟然出了事,朱佑樘当时就急怒攻心哇的吐出一口血来,把张氏和两个小的都吓坏了。
两个小的还太小,朱佑樘不想他们干着急,也没告诉他们,安抚了两句,忙让他们的奶娘们将他们带下去。张氏看了信,立马眼泪也下来了。朱佑樘胡乱擦了两口嘴,就要去调兵遣将下江南去。倒是张氏忍住眼泪拦住了他,让他先想想再做事,毕竟京城离杭州千里之遥,等军队到了黄花菜都凉了。
朱厚照又忙让蒋琮去召刘健和马文升进宫,即使是刘健现在身上有服也顾不得了。哪里想到人还没入宫呢,另一封信保平安的信又到了,朱佑樘张氏两个的心才如石头落地,两人竟然是相视喜极而泣。
既然已经安康了,朱厚照失踪过得消息却不能在扩散出去了,否则怕有心人又利用这件事煽风点火。朱佑樘又派人将两个还没到的人打发了回去。
只是张氏到底不安心,信上只说人找到了,也没说人是不是好的,有没有受伤。张氏越想越觉得不好,又想起前日做的朱厚照得天花的噩梦,再也坐不住了。忙将高凤叫过来,高凤一直伺候的朱厚照很是妥当,张氏最信任他,让他收拾东西准备往江南去。
☆、第八十三章 弘治十五年
高凤做事朱佑樘自然是放心的,从朱厚照移出坤宁宫,高凤就一直跟着他,朱厚照要是真出事了还是要高凤去照顾朱佑樘最放心。至于跟着朱厚照的刘瑾,朱佑樘对他可没有什么好印象。他可还记着刘瑾是李广的干儿子的,刘瑾在宫里这些年做的手脚,朱佑樘和朱厚照也是清楚地。
之所以刘瑾还能得到朱厚照的信任,实在是因为他在宫中还是孤生生一个人。即使再拉拢人心,在朱佑樘面前蒋琮、李广还有司礼监中诸人,没有一个人是他能比得上的。到朱厚照跟前,老的有高凤,小的有刘伟,他也排不上号。
因为这样,除了几个小兵小卒,他在宫中一点根基也没有。正是这样朱厚照才放心的带上刘瑾。否则自己在杭州做了什么事,可能自己还没有弄清楚,京城里大半的人恐怕都知道了。
这边朱佑樘、张氏收拾了好些东西给朱厚照送过来。顺便一起打包来的,还有五十来名锦衣卫和高凤。这样张氏还觉得不够,又让往杭州而来的船队,带上了熟悉朱厚照脉案的薛己。至于杜若,张氏也没有忘记他,也让国公府收拾了好些东西给他一并带来。
朱厚照往杭州来时,是以游玩的速度而来的,高凤他们却没有这样的待遇,日也敢夜也敢,务必尽快到杭州才好。
这边的人走了,过了几日,朱厚照和杜若受伤的消息又传回了京城。只是朱厚照未免两人担心,多多少少美化了一些。即使这样朱佑樘也发了好大的火。本来如日中天的何鼎何公公也去守皇陵去了。紫禁城里的公公们一时都夹着尾巴做人,生怕闹出了什么事,惹着了不知道为什么生气的贵人,自己这条小命就没了。
朱厚照只说自己有了一点小伤,只是伤的地方尴尬,在背上,却也不方便马上回京,还是要养一养才好。张氏就将两人穿的大毛衣服,一应过冬东西,都收拾好了,给朱厚照他们送来。还带信说如果实在不方便,明年春天再回来也使得。
得了这句话朱厚照更是高兴的不得了,马上和杜若商议往泉州的事宜,只是这些都是后事了。现在朱厚照正在对着一脸严肃的高凤,心中充满了对朱佑樘的怨念。
朱佑樘知道自己的儿子既早慧又还有些本事,就是胆子忒大了点。正好高凤是自己信得过的,便让高凤死命的看好了朱厚照,千万别让他再出事,为了让朱厚照说话,还亲自写了一个大大的禁字,让高凤给朱厚照带来。
两个公公,刘瑾朱厚照是一点不怕他的,高凤却不行。一是因为高凤带着朱佑樘的命令,朱厚照不敢不听。另外就是这么些年,朱厚照是真的把高凤当一个长辈看了。高凤第一天到了,给朱厚照换药,朱厚照就看着他默默抹眼泪,尴尬的不得了。想要安慰他,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两人的关系其实有些尴尬,颇有几分不能说的意味。高凤一个太监也不好说自己是真拿朱厚照当自己家孩子看的,就算他伺候的再好,也不过是一个公公而已。朱厚照呢,一向不喜欢太监的立场,也不好让他表示出对高凤有多信任。再说,自己和高凤太亲密了,朱佑樘和张氏估计也容不得了。
其实这也能够理解,朱厚照到底不是土生土长的明朝人,自然不可能真的将那些照顾自己的太监们当奴才看。高凤对待自己一片真心,朱厚照自然也有真心去回报。从互相猜疑到相处融洽,再到如今如亲人一般,十年的功夫也不是白费的。
高凤这样管着自己,朱厚照一样事情也不能做,自然不舒服。这样不能吃,那样不能碰,要出去玩又怕碰了伤口。但是人家又是好心,一双眼睛就这么看着自己,他自己自然就不好意思了。
刘瑾一个人在时,杜若吃豆腐吃的那叫一个欢快,高凤来了,他也不敢了。的确是这个人知道了,要告诉朱佑樘是一定会告诉的。杜若还没有这个自信能和一国之君相抗衡。
这边朱厚照的生活陷入了僵局,浙江改稻为桑的事却进行的异样的顺利。历史上改稻为桑这件事一直具有极大的争议,中国的丝绸有多畅销,改稻为桑的争议就有多火热。即使是浙江要做这样的事,朱佑樘也没有让他用朝廷的旗号。毕竟改稻为桑,首先获益的就是官员商人们,一旦朝廷颁下旨来,就不止浙江的事了。
那些想要从中获益的既得利益者们,自然会从各处跳出来,叫嚣着要改稻为桑。他们这样的人可不会管老百姓的生死的。虽然这样的人始终是少数,但是到底恶心人。朱佑樘只是默许了浙江这样做,如果有什么事,朱厚照就在杭州也可以就近解决。
浙江自古就是盛产丝绸之地,只是一直就被江苏压着,早就气不忿了。在浙江人眼里,浙江还有湖州这样专供皇上龙袍的地方呢,苏州有什么呢。这几年开了海禁,江苏种桑的、织布的那个不是赚的盆满钵满的,凡事有些见识的早就心动了。如今官府倡导着要做这件事,自然是轰轰烈烈的干起来。
这些人是各自甩开膀子做事就成,张敷华、朱厚照他们可不单单要管这样的事。首先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建粮仓了。按张敷华他们的预计,浙江这次将有接近六分之一的稻田要改为桑田,这就意味着一旦浙江受灾,或是海路不畅,浙江这些桑田的主人和佃户们就要没饭吃了。所以首先就是要建粮仓在粮价飙升和遇灾的时候平抑粮价,救济灾民。
不仅仅是杭州,湖州、宁波、绍兴这样的地方,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建粮仓是容易的。有钱就行,但是长长久久的管理才是问题。为了浙江的改稻为桑,朱佑樘特意从户部那笔海关银子里拨了一百万两。这一百万两暂时就由朱厚照管着,交给其他人,哪怕是张敷华,朱佑樘都是不放心的。
朱厚照却不想将钱用在这样的地方,他还是想打粮商们的主意。他想的是先将粮仓建起来,里面的粮怎么办呢,让粮商们买。各地的粮仓让当地的几个粮商负责,一年换一次粮食。一年的陈粮自然要降价,降价的部分由官府按市间新粮和陈粮的差价补足。这就相当于粮商从这里面赚了税钱。明朝的税赋还是很重的,这样其实还是有利可图。
粮商们的粮自然不归衙门管,不怕官员们贪污。粮商们为了多赚钱自然不会让他疏于管理,让粮食都坏掉亏钱。再加上乡绅们一起监督,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官府这里卡着到时候不给他们的钱,朱厚照相信自己治下这样的问题还是能够解决的。
张敷华他们其实不是很赞同这样的做法,但是朱厚照坚持,银钱又的确有限,只得暂时答应试一试。那些粮商们虽然答应的快,但看起来还是很不信任官府的,朱厚照只能想让他们先做事,至于信任这种事,慢慢来呗。等他们看到了好处自然抢着来做。为了这件事朱厚照还亲自为七个粮仓一家写了一对对联,也算是自己做出的承诺了。
朱厚照一直忙,杜若也没有闲着。有了高凤这么一个大电灯泡,杜若将那些怨气都发泄在了自己正在做的事上。那样的冲劲,让刑武和徐贝娘都觉得受不了了。
在浙江建一两座大的桑园来供应纺织厂的原料一直是杜若的想法,但是实在是纺织厂已经够打眼了,更别说是桑园。如今大家都在建桑园,杜若自然也无需忍着了放开手去做。但是如今桑园的行情正看好,想要建一个杜若期望规模的桑园很不容易,杜若只好一个一个和那些地主们慢慢谈。反正心里憋着劲儿,就都发在他们身上就好了。
一直到了十月,浙江的事已经基本上要结束了。毕竟要种上树一直要到明年春天,现在大冬天的,能做的事也只有看着匠人们修粮仓了。
张氏送来的东西朱厚照到底收到了,这几天浙江已经很冷了,朱厚照正愁新买的衣服穿着不合适呢。收到了东西立马将自己一件白狐狸毛的衣服扒拉出来穿上。张氏也想的周到,知道朱厚照在外不便太过招摇,带的衣服都是些舒服又不打眼的,倒是很是和朱厚照的想法。
一起送来的衣服,张氏也不知道杜若的审美。朱厚照喜欢穿的素素的,张氏见他总是小老头一样又爱把他打扮的可爱一些。如今添了杜若的衣服,她只照着朱厚照的收拾,也是些可爱狐狸围脖之类的,连斗篷也是一人一件银鼠的,前面两个大盘扣,看着也是可爱风的。
他实在不想穿,朱厚照给他套上了,看起来瞬间也多了几分孩子气。杜若却浑身别扭,他的一般都是麝鼠,海狸一样的,那里有这种衣裳。便是有那也是还在现代时和朱厚照穿的那些情侣装了。
朱厚照好说歹说,让高凤放自己去了泉州。一路上坐着大船,倒底冷了些。杜若看朱厚照整个人都缩进了被子,干脆让刘瑾进来换了高凤出去。只说高凤年纪大了,还是去歇息比较好。
高凤走了杜若也就不怕了,丢了个暖手炉让刘瑾在炉子面前的矮塌上窝着。杜若忙钻进朱厚照的被子里给他暖被窝。
☆、第八十四章 弘治十五年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今天开v出了点问题,只好十二点发了,明天补两章,对不起大家啦,是我失约了。
朱厚照就要一脚把他踹出来,杜若翻过身去把他压在下面,看着他拼命在那里蹬脚就是不放开。“你放开我。”朱厚照看刘瑾都快把自己埋在墙角里了,愈发挣扎的厉害。“还有人看着呢。”
杜若看他一张小脸涨得通红,身下也终于有了些热度。这才不紧不慢的把他放开。朱厚照就要爬出来,杜若又一把他拽了回去。朱厚照看刘瑾一张脸都红了,更是羞愤欲死,小拳头一下一下的往杜若身上招呼。问题是他还舍不得用力打,杜若一下子就握住了他的两只拳头。
两个主子在那里打情骂俏,刘瑾不好意思的将自己埋在墙角里,一直默念“看不到我,看不到我,看不到我。”两个小主子这么恩爱,皇上你知道么。高公公啊,我这是为你受罪啊。看小国公爷一点都没有避忌自己的地方,刘瑾更是把自己当成了房里的一件摆设一动也不敢动。
深深的吐了一口气,朱厚照终于累的动不了了,任由杜若抱着自己。船舱里还有刘瑾在,朱厚照也说不出什么话来,只能恨恨的揪杜若的肉。杜若也不恼,摸摸他的手,热的,很是满意。又用脚去探探朱厚照的脚,还是有点凉,便将朱厚照的双脚夹在自己的腿间,给他热脚。
人家是好心好意给自己暖脚,朱厚照也拧不下去了。叹了一口气,乖乖的躺好。
“你还冷吗?”杜若轻轻在朱厚照耳边吹着气说。
朱厚照觉得耳朵那里痒的受不了,一把把他推开。“你还想不想躺在这里了?还想就乖乖躺着。”这下子,杜若终于不动了。
晚上杜若更是无视高凤的不满的眼神,以自己冷两个人一起睡更暖和的理由赖在了朱厚照的床上。如此不过半个月,朱厚照和杜若终于到了大明第一港——泉州。
这一回,朱厚照和杜若可没有专人接船的待遇。到的时候正是大晚上,可是泉州却完全不是朱厚照记忆中明朝城市晚上漆黑的印象。这里灯火通明,港口的各式船上,各家的灯笼都高高的挑着。河边上小童们借着大船的灯光在那里兜售各式吃食。
半夜靠岸,自然是没有客栈可住。杜若两三上窜到了岸上,不知从那里买了一陶罐的芋头炖鸡上来,用船舱里取暖的炉子热了,和朱厚照两个人在那里吃夜宵。等喝完了热热的鸡汤,朱厚照觉得整个身子都暖了。杜若将他搂在怀里,他就迷迷糊糊的睡过去了。
一大早起来,看见高凤在那里用炉子煨着一小陶罐的瘦肉冬葵粥,旁边还有香煎的小鱼儿,高凤见朱厚照迷迷糊糊的起来了,忙将那一叠火腿从热水里端出来。伺候朱厚照洗漱了,又让他吃饭。
问杜若去哪了,高凤说是找客栈去了。又说不同担心,是和锦衣卫们一起去的,一定不会出事。朱厚照这才开始享受自己的早餐。
朱厚照自在外公家吃过冬葵,在那里还叫冬寒菜呢。以前朱厚照消化不良的时候,朱妈妈就煮冬葵粥给他喝,一次就好了。到了这里他还没有见过这个东西呢,一口喝下去满满都是回忆的味道。更别说咸香适宜的火腿肉了。
看朱厚照吃的香,高凤放下心来,先看见杜若将这东西拿回来,高凤还因为没看过这种菜,担心朱厚照不喜欢呢。还是杜若坚持,高凤才没有把它换掉。这样看来杜若还是很知道朱厚照的喜好的。
用过了早饭,收拾好自己,朱厚照才第一次踏足了泉州的土地。今天天气甚好,暖暖的阳光洒在了朱厚照的身上,朱厚照想要把身上的大毛衣服给脱了,高凤忙拦住他,说这里热待会儿到了阴凉的地方就冷了。朱厚照这才罢休。
朱厚照到了明朝以后就只见过两座城市,一座是北京,一座是杭州。泉州虽然比不上北京的宏伟雄壮,比不上杭州的婉约秀美,却别有一种美丽,这就是盛世之美。泉州不愧是大明的第一大港,时不时就在街上碰见一个做阿拉伯人打扮,或是欧洲人打扮的外国人。
第12节
恋耽美
第12节
如此两方人马,一方找一方追杀,在一天之内将杭州搅得天翻地覆。
朱厚照杜若两人挨到了天亮,杜若还好虽然伤口众多到底只是些皮肉伤,不过是留些青紫的肿痕,连那些小伤口都已经结痂了。倒是朱厚照,虽然被保护的挺好,但是毕竟是大伤口,还在慢慢的流些淡色的脓水。
杜若看他伤口上尽是些树叶渣渣,土粒等物,血液已经凝固又不好清洗,心疼的不得了。朱厚照受了伤又大出血一会,应该是伤口有些感染了,今天一大早就发起烧来。如今烧的面红耳赤。
查看自己伤口的人一脸凝重,朱厚照也急了,他现在也知道自己大概不太好了,整个人都是糊涂的,连眼睛都涨涨的疼。“可是有什么不妥?”
朱厚照急了,杜若却不能急,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安慰朱厚照道:“挺好的,都已经结痂了。应该是昨天太过劳累,如今放松下来就有点发烧。”朱厚照也不能扭头看见自己肩上的伤口,看见杜若安慰自己,也就放下心来。
这样的情况已经不能再耽搁下去了,杜若看了看周围,全是看不见尽头的林子。又想着昨天那群人走过的路,扶着朱厚照一起顺着那条路的里侧而行,随时注意着别遇着了人。
随着走了不知有多远,忽然看见了前方一条大河,杜若如今正是渴的厉害,如今也顾不得水干不干净了,舀起来就开始喝。他找了一张大叶子,洗干净了又接了水喂了朱厚照。想了想,又将胸前还算完整的一块布打湿了,小心的给朱厚照擦了擦伤口旁边的皮肤。
休息了一会儿,杜若两人又顺着大河走,想是否能够顺着大河找到一个渔户稍稍歇息。走了不久看见一个港口,可不就是那夜停泊的小港吗。再向远处眺望果然看见了一片稻田。杜若欣喜不已想起那日那个农夫所说自己村落就在不远处,当下找到了当日走的那条路,走了不久果然看见了一个小小的村落。
现在太阳刚刚出来,空中还弥漫着些浓雾,辛勤的农人们早就开始工作,远远的就听见了彭彭的给稻谷脱粒的声音。一个提着竹篮的妇女首先发现了,一身伤口的两人,大叫道:“你们是从哪里来的,是什么人?”
一副防备的样子,想来是将自己两人想成了盗贼一流了。杜若马上摆手道:“我们兄弟二人是和父亲来杭州做丝绸生意的,路上遇见了劫道盗贼,成了这个样子。听说附近有个小杨村,里面有个叫杨二锤的,请问大娘可认识?”
那人方才放下心来,舒了一口气道:“我还以为你们是干什么的呢。杨二锤我认识啊,就是我家二哥,正好我要回家,你随我来吧。”说着看着一个孩子就要倒下去了,忙过去帮忙搀扶着,叹气道:“这天杀的哟,是遇不着好官,这周围的强盗是越来也多。可怜你们伤成这样。”
此处离村不过是几百米的路程,三人进了村,看见一色的青砖大瓦房,只有间或几家是茅草棚,即使是这样也收拾的整整齐齐的,不像其他村子一样,破破烂烂的。
就听见那妇女到一家门前大喊道:“小桂,小桂,你们家来人了。”就看见门吱嘎一下开了,原来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长得也甚是齐整,扎着小辫,站在那里脆生生的说:“小婶,谁来啦?”
“这两个后生,说是你爹爹的认识的,你把你爹爹叫回来,我先让他到我们家坐坐。”听了这个女人的话,朱厚照倒是觉得她有几分见识。知道只有小侄女自己在家,不好让她一个人和两个陌生男子在一起,还知道先把他们家大人叫回来。
原来这女人家就是隔壁家,带着两人进了隔壁屋,就看见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带着一个刚刚会走的小女孩在那里剥莲蓬。看见母亲回来了,大的男孩子忙迎上来,又看见了母亲后面的两个人,又害怕的躲到门缝里。
“大柱子,给倒两碗糖水来。”小孩子倒是勤快,利利索索的去端了两碗红糖水来,一放下就有羞怯的跑到屋角去了。
“小孩子不懂事,两位不要怪罪。两位喝些糖水补补力气吧。”杜若看着屋子收拾的十分的干净利索,又听她说话做事不同寻常农妇,心下惊异。只是她对自己倒是没有敌意,因此暂时压制下来,扶朱厚照坐下喝水。有总比没有好,往常这样的东西朱厚照肯定是嫌弃的,这时候也顾不了这么多的,咕噜咕噜的喝完了。
两人在那里坐着,妇女自己去做其他事情了。朱厚照将自己的荷包拿出来,摸了摸里面还有十几个银馃子并一串几十个大钱,将它偷偷的塞到杜若的手里。杜若摸着手里的东西,看了一眼朱厚照,朱厚照摸摸他的掌心,提起精神挤了一个笑容出来。
杜若看他越来越支持不住了,心里越来越着急。等了好一会,才听见外面一个男人的声音叫道:“弟妹,弟妹,我回来了。”说着,就推门就来,看见杜若他们俩明显愣了一下。
“大伯,可还记得我们。”杜若站起来对杨二锤拱拱手,笑道。杨二锤这才认出来这是三天前的那两个小少爷,只是惊诧于截然不同的境况,一个是锦衣华服,一个伤痕满身,倒是小的那个还是好的,只是身上一半都是鲜血。只是他心中又惊又疑,面上却笑道:“原来是两位小少爷,不知找我可有何事?”
人家这样明显是不欢迎自己,杜若虽然很是尴尬,但是如今只有他一个人了,只能笑着回说:“我们兄弟两去叔伯家做客,路遇强盗,家人拼死相护才逃出来。见附近有个小杨村,想是大伯的村子,想暂时歇歇脚。”
虽然还没有全信,杨二锤到底放下了一些戒心,领着两人进了自己家的家门。进了门去也是收拾的干干净净,黑漆的桌子,雪白的墙壁,远远和自己当时对他贫穷的形象不符。
堂屋里只有他们三个人,杜若将荷包中倒出来的十来个银馃子递上去,不好意思的说道:“这里是一些银钱,还拜托杨大伯帮忙找一些衣物来。也烦请请一个大夫来。等家人早过来,我们必有重谢。”杨二锤接过去一看,心下了然,答应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朱厚照:小五,疼(╥╯╰╥)
杜若:来,我揉揉
朱厚照:小五,我饿咕~~(╯﹏╰)b
杜若:来,( )p(0 )
朱厚照:小五,我想那个……(对手指o(////▽////)q
杜若:…………那个,咱们还小,等等啊(  ̄▽ ̄)((≧︶≦)
朱厚照:嗯呐
收藏破五百了,撒花~(≧▽≦)/~,明天双更
然后,作者君卖个蠢求评论可好?
给蠢萌的作者君一个鼓励可好?
☆、第七十七章 弘治十五年
作者有话要说: 果然卖萌,没有用是吗?(╥╯╰╥)(╥╯╰╥)
要我说出狠话吗,要我说出狠话吗?┗|`0′|┛
好吧,你们赢了,掩面码字去也。╭(╯╰)╮
晚上还有一更,依然是明早看吧,会比较晚的。
杨二锤转到里间去,一会儿一个长相秀美的女子就从里面转出来,手里端着热水拿着白色的布巾,放在两人面前的桌子上。“两位少爷洗洗脸吧。”
感激的道了谢,杜若忙拧了帕子给朱厚照擦了擦脸。朱厚照看他一直在照顾自己,也没有顾上他自己,也拿过帕子来,想要给杜若也擦擦后背,但是实在是左手受伤了不方便,杜若拍了拍他的肩膀将帕子接过来,自己也擦了擦脸。
杜若正给朱厚照脱衣服,血块凝结在一起,粘结着伤口,即使杜若已经很小心了,朱厚照也疼的留下了冷汗。杜若见实在不行了,往里间问道;“杨大伯,可否借一下你们家的剪刀?”
听见里面没有声音,杜若又高声问了一遍,见还是没有回答,杜若走到门前去查看一下,忽然帘子就被掀起来了,看见杨二锤拿着一些衣服上面放着一把剪子,被吓了一跳。“这是两件衣服,待会儿胡大夫会过来给两位看伤,后面已经烧好热水了,两位暂时歇歇,一会就好。”
说完就自己出门了,留下杜若摸不着头脑的看着他离开的背影。从到了这个村子,一切所见所闻都和寻常村落不同,杨二锤言语行动也和寻常农人不同,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底细。
只是这些暂时都还没有答案,杜若将疑惑埋在心里,用剪刀将朱厚照的上衣绞了,露出一片雪白的肌肤来。一只肩膀上是一条长长的刀疤,刚刚揭了粘在衣服上的部分又露出粉红色的肉来,又开始沁了些血迹。
伤的这样严重,杜若轻轻抚摸旁边完好的肌肤,心疼得不得了。朱厚照两世出生尊贵,哪里受过这样的罪,杜若又想起自己做的那些梦来,那是的阿照必然比现在还疼吧。如此进陷在了悔恨了,如果自己更强一些呢,又想到当年如果自己没有胡乱吃醋呢?
身后的人没了动静,朱厚照便是知道他又想多了。杜若万事都好只是喜欢多想,比如自己或是忙的几天疏远了他,他就会自己想歪了,想来这时候又是这样了。“这个并不关你的事,你伤心什么,过几天就好了。”
听了朱厚照的话,杜若轻抚了一下伤疤说:“不能再有下一次了。你已经吓了我三次了,不能再有下一次了。”说着说着语气中竟然带了哽咽。朱厚照这时也说不出话来了,三件事可不就是车祸,天花和这件事了,三次都在生死线上徘徊,也的确是把杜若吓怕了。
“好了,就听你的,我发誓再也不这样了。”朱厚照转过去抱着杜若发誓,安慰这个外表无比强悍,内心却因为自己而脆弱的男人。“来吧,我也擦擦你的背,以后留疤了可不好了。一块平地就要变成麻子了。”
好不容易调整好情绪,杜若将帕子拧干,让朱厚照用右手给他擦背。朱厚照看他整个背部就没有一块好地方,也是心疼的不行。好不容易将泥土并灰尘擦干净了,没有擦伤的地方也全是青色的肿胀。
两个收拾干净了,小桂又来叫两人洗澡。这屋子原是个极小四合院子,中间一个小小的铺着青石板的天井,天井里长着一颗香樟,应该是才摘不久的幼树,上面好几丫枯枝。杨二锤的大儿子将水搬到了天井里,又给了他们两根板凳,应该是顾念他们两个人身上都有伤。两个人笨手笨脚的互相洗了洗,终于穿上了干净衣服。
洗完了澡出来,杨二锤已经带着一个农民打扮的人在那里等着了。听介绍说这人就是胡大夫,杜若明显露出了不信任。倒是胡大夫笑着说自己的确是大夫,只不过是恋慕采菊东篱下的生活如今暂居于此,医术还是过关的,又露了两手,杜若才信了。
这边朱厚照他们终于找到了藏身之处,杭州城却要被翻过来了。杭州城里有名的没名的,有势的没势的,都被惊动起来了。
前一天晚上,除了几个人的尸体,宫达他们只找到了几个逃出来的锦衣卫,其中就包括了重伤的陈云。要到天明时又找到了摔坏的牛车,幸运的是没有找到两人的尸体两个人依然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如此,周林只有向浙江布政使借了两千兵马,封了城挨个搜。这是何等大事,浙江杭州大大小小的官吏都被惊动了。一时间人心惶惶,从上面到下面流言四起。
一个太子,一个国公爷,这可是大事中的大事,周林才借走了两千兵马,马上这边就又追加的一千兵马。全城戒严,除了找寻的人,不许一人进出。
这边找的人急,那边梁裕也急。王荟出去了半天了,还一点消息都没有。漕帮昨晚答应了,今天就翻脸,还要用重金堵他们的嘴。刘瑾拿着太子信物到了织造府,梁裕竟然是一点都动不了了。才不过短短五六个时辰,梁裕就像老了好几岁似的,哪里还有以往盛气凌人的模样。
到了中午,又有了进展,昨晚伏击陈云他们的一个人在逃跑的路上被周林他们抓住了。还未拷打就供出了王荟和姚实,又供出了自己是自己是织造府的人。有了人证,刘瑾即刻将整个织造府控制起来,开始抄府,果然超出了不少违禁事物,并无数的金银珠宝古玩珍奇。连梁裕也一起被抓了。
王荟还不知道大势已去,他还傻傻的以为自己只要找到了朱厚照,杀了他就能解决事情。王荟有一样别人都没有的好处,就是他知道地形。古代可不像现代,地图电子导航哪里都是,古代只有熟悉的人才能找到路,寻到那些隐蔽的村落。王荟一直是杭州织造府里跑腿收丝的,这杭州城周围的人,就没有他找不到的地方。
王荟避开宫达一行人,跟着车辙找到了牛车,昨晚杜若他们看见的那一行人就是王荟。王荟昨晚看见摔毁的牛车里不见两人,就知道两人一定逃走了。那男人的尸体离牛车不远,一定是这途中短短的一段逃走了。、
晚上漆黑的一片,王荟也猜不着他逃向了何处,自己胡蒙了一个方向,追上去。他运气也好,真的让他猜对了方向。可是说他运气好吧,他又没猜着杜若的想法。王荟经常在乡间行走,自然明白夏天那些草丛里灌木丛里是不能去的,里边少不得有些蛇虫毒物。只是王荟知道,朱厚照杜若两个人不知道啊。
一个只朝树丛里钻一个只知道捡宽阔的路走,两边就这么错过了。王荟一连走了好几个地方,也没有找到这两人,到是手下的一个人说,是不是这俩个人受伤了,倒在那里了。这可是也有一定的道理,王荟转念一想,那时候车上那么多的血,应该是受了很重的伤,肯定跑不远。自己跑的太远了,反而找不到,因此又带人折返了回去。
这样还真让他看出了些端倪,晚上看不见,白天可就很明显了,沾血的草叶,新折断的树枝。王荟一直跟着痕迹寻到了小杨村来,这里是离树林出来以后最近的一个村落了。来这里的河边上,还丢着沾血的衣服碎片。
好不容易找到这里时,已经是中午时分,小杨村个个都在家吃午饭。王荟也已经饿了半日,如今问了饭菜的香味,也是受不住。“来人啦,来人啦。织造府来人啦。”
在这里王荟也不好太失礼。小杨村虽然小,但是确实远近有名的状元村,一个村子出过一个状元,三个进士,其他举人秀才无数,正是这样小杨村才能过的如此安详如此富足。王荟却是不敢在这里撒泼。见众人都被他惊动出来了,王荟清了清嗓子叫道:“昨日,有两人意图行刺,被他们逃掉了,我奉命抓捕逃犯。要是各位看见过两个逃犯,还请告诉我,方便我们办事。”
众人都不理王荟。小杨村都是杨姓人家,以耕读传家,这里既不种桑也不养蚕,织造府又因为这个村子独特的地位,不敢胡来,跟织造府的接触也少。但是平日风言风语听得多了,自然也对织造府的人没什么好感。
众人都不搭理自己只冷冷的看着自己,王荟耐性就快要没有了,看见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人出来,手里拿着碗米饭上面还铺着些青菜,边吃饭便说道:“我们这里没有什么逃犯,这位公公还往别处去吧。”
“杨先生,我可在你们村口的岸边捡到了这个,你可好要抵赖不成?”王荟将杜若擦东西的那块碎步拿出来,给杨先生看。
“难道我在公公门前捡到一根鸡毛,公公就窝藏了我们的偷鸡贼不成。”杨先生抬头用一种极无辜极莫名其妙的眼神看着他,把王荟气了个仰倒。事关生死,王荟也不理这言语里的暗箭,继续吆喝道:“要是交出逃犯,或是提供线索,必然有千两银子的赏钱。”
众人听着没趣,各自散了。王荟见大家都是这样就要离开,忽然听见旁边的矮墙上两个小孩子在那里窃窃私语,说些什么“大哥哥”,“破了”,“说谎”这类的词语,在细听却是听不清楚了。
王荟故作不经意间走到墙下一把拉住其中的孩子,一把将他拉下来,用刀逼着他问道:“说什么大哥哥,什么说谎?”
☆、第七十八章 弘治十五年
小孩子哪禁得住这样的阵仗,哇哇的哭出来,眼泪满脸都是,众人忙围上来就要理论,就看见王荟周围的人都抽出刀来与众人对峙。王荟看人都围上来,怒目看着自己,也急了,啪的扇了孩子一个耳光,发狠道:“说!”
“早上,村了来了两个大哥哥……全身是血,衣冠不整的。”孩子便哭边说,整个人吓得颤抖的站不住了,声音越来越弱,最后干脆吓的说不出话来。
终于有了消息,王荟高兴地眼睛都鼓起来了,急忙凑过去压制住自己的的狂喜,用言语诱导道:“来,跟叔叔说,那大哥哥去哪了,叔叔给你糖吃啊!”那个样子,红眼睁目,一身的灰尘泥水,犹如疯子一般。
“王荟,把他放下来。”众人见他们拿着刀,自己却赤手空拳,一个个回去取了农具来,什么锄头菜刀一个不少。两方对峙,一方人多势重,王荟的手下人自然慢慢往后缩,围成一团。
虽然这样王荟却也不怕了,他已经快要接近自己想知道得了,将那个孩子举起来问道:“说不说?!不说就在这里把你摔死!!”
小孩子腾空在空中,双脚乱蹬,听他要将自己摔死,哇哇哭着说:“到二伯家了,到二伯家了。”王荟举着孩子,对杨先生疯狂笑道:“杨先生,把人交出来吧,不然我把他摔死。”说完,作势就要摔下来。
这时孩子的父母也找上门来了,孩子的母亲哭着喊道:“放开我的孩子,放开我的孩子。”
朱厚照和杜若正高兴的在那里吃饭,老母鸡煨的鸡汤,新米煮的饭,还有清炒的碧绿小青菜。杨二锤的家是在村子的东面,先前的动静并不知道,后来听见到处找锄头之类的东西这才知道出事了。
村里人活的这般安宁,必然是自己惹的事。朱厚照和杜若忙出来查看,杨二锤本来要拦着他们,半路又回家去了,一会儿有赶上了朱厚照他们,朱厚照才看见他拿着一把锄头,后面还跟着他家大儿子,手里拿着一把铡草的铡刀。
朱厚照看他们这样反而觉得好笑起来,几个人赶到了王荟在的地方。王荟看见朱厚照来了,兴奋欲狂,将孩子放下来,继续用刀抵着孩子,对朱厚照说:“殿下,过来吧,过来吧。”
杜若一把拉住朱厚照的手怕他做蠢事,对王荟正声说道:“你既然知道了他这样的身份,为什么还要苦苦挣扎呢?”
“只要杀了他我就能继续活下来,只要杀了他!只要杀了他!!”王荟举起手中的刀,在空中不停地抡圈,众人都怕的用东西抵住了头。杜若这才知道王荟恐怕是疯了,要是不疯,怎么会是这样疯狂。“过来,过来,你过来我就放了他可好?”王荟盯着朱厚照,将刀拿下来,继续抵着孩子的脖子,孩子一个劲儿的往王荟怀里钻。
“你不要怕,你要哥哥过来,我就放过你可好?”王荟弯下腰挨着孩子的耳朵说,孩子已经吓站不住了。
将杜若的手掰开,朱厚照对杜若摇了摇头,向前一步对王荟喊道:“你先把他放了,我就过来。”
“你先过来,我再把他放了。”王荟虽然已经几近疯狂,但是还是有一丝理智,他知道他把孩子放了,朱厚照是一定不会过来的。只有牢牢的抓住手上的孩子,朱厚照才会乖乖过来,然后他就可以杀了朱厚照,至于杀了朱厚照以后呢?王荟已经完全将以后的事儿忘了。
“那好,我过来,你们一手放人,我马上过来可好。”王荟这才答应了,朱厚照这样又往前走了几步,那孩子的母亲扑上来哭道:“谢谢恩人,只要孩子回来了,我给您立长生牌位。实在不行,我把这条命给你行不行,我用这条命换我的孩子。”朱厚照忽然涌起了一股浓重的悲伤。难道真的要和杜若生死相隔吗,真的是天要绝我?
到是孩子他爹看着这样逼着人家实在不像,一把将孩子他娘拉开了,在那里教训她:“你这是丢谁的脸啊,孩子还没死呢。”
只是这些朱厚照都听不见了,他脑中一直想着曾经生命中经历过得那些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爹爹,母亲,朱小炜,艾草和杜若。不知道这一次的死亡,老天还不会再眷顾自己呢?又想着肯定是不能呢,上天怎么会给一个人又一次机会呢。
让杜若就这样看着他,对杜若来说还是绝对不可能的。在两人交换的一瞬间,杜若正要过去拉住他,就看见不知哪里来的一只箭咻的一声将王荟射倒在地,孩子忙的跑开了。杜若也一把将朱厚照拉了回来。王荟吃痛,拿着刀在那里胡乱的砍,他的手下们忙离了他,只是一个人跑的慢了,背他扔出来的刀,一下子砍着了他的小腿,顿时血流如注。
王荟没了武器,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王荟一死,他手下的人也都吓得散了,他们原来只是织造府养的狗,只是惯会唬人,如今能找到这里来挟持幼童已经是极限了,王荟一死大家都没了奔头,便都要逃走。
只听见先前的杨先生拿着一把弓,站在一家人的房顶上大叫:“这些贼人假扮织造府的官爷,还不快抓住他们。”村民们便一拥而上,将那些人都拿住。
就看见杨先生啪的从房顶上跳下里,走到那孩子面前,让他的父母将他先带回去好好抚慰。他这才顾得上朱厚照两个,向朱厚照做了一揖道:“不知两位从何而来,又要往何处而去?”
杜若刚刚还没从紧张中喘过气来,心急于朱厚照的安危,因此语气带冲的回道:“自然是从来出来,到去出去。”
朱厚照打了他一下,向杨先生抱歉的说道:“我哥哥心里着急,因此失礼了,还望阁下见谅。”有拉过杜若来说道:“我们兄弟两去拜访叔伯,没想到遇见了这伙土匪,抢了我们的财物,我和杨二伯是旧识,因此前来投靠。”
这番说法朱厚照知道杨先生是肯定不会信的,敢直接一箭解决了织造府太监,这位杨先生恐怕也有些来头。
“那两位就好好住下吧,只是两位的家人恐怕已经着急了,最好还是找个人为你们报个平安为好。”这时杨先生又从自己的荷包里掏出二十来个银馃子出来递给朱厚照。“这样的信物殿下还是收好为好,不要到处招摇。”
朱厚照这才想起自己用的银馃子上都是雕了蟒上面写了“燳”字的,只是他一向买东西自己不花钱,才忘了这一茬,如此看来可不就是招摇过世了。幸而两次使用都是给了杨二锤,没有流传出去。如此看来,两次拿出去的银馃子应该都是在这里了。
既然人家已经拆穿了自己的身份,朱厚照也不拿大,拜托道:“既然这样,倒要麻烦你帮我们雇个人杭州城里报个平安。我们兄弟身上都有伤,不便坐车,就拜托你了。”
“殿下不必如此,想来以后殿下还要归罪于我们。”人家都这样,朱厚照只好做出承诺。“此事与诸人无关,你们不仅无罪还有功,等本宫报了平安,还要重重的赏你们。”杨先生笑着应了。
杨先生跟着杨二锤将朱厚照他们又送到杨二锤家,一路上为朱厚照介绍了这里,朱厚照才知道了状元村这件事,心下不再纳罕。既然人人读书,小小村子出了这么多这个时代的人才,才会这样的安定富足,教养有方。
这边解决了王荟,杨先生叫了一个极妥当的本家子侄亲自往知府衙门来报信。周林知道孟瑛和织造府梁裕不清不楚,自然也没漏了他,已经将孟家一家人都圈在了知府后院。杨家人送信刚好送到了在那里作镇的周林手里。
忙活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人,周林都快跪下来谢天谢地了。周林忙使人去叫宫达,刑武,徐贝娘,刘瑾等人。又特地叫了杨家人来问情况,听说两个人都带着伤,忙叫人去请扬州城最有名的大夫过来。
想了又想,又叫人准备了轿子要将两个人接回来。倒是来的大夫说了,若是真的像以前说的那样严重,便不便这两天回家了,因此又让人不要轿子了。想来想去到底带了些日用之物,又拿了不少滋补之物,还有各色食材仆人,只等着几人回来一起往小杨村而去。
这边朱厚照终于能趴着好好睡个午觉了,这一天实在累的不行,脚上磨了好几个大水泡,杜若用火烤了针尖给他挑了,让他趴着睡了。自己也拿了凉席挨着他在底下打了一个地铺。朱厚照让他上来睡他怕碰着朱厚照的伤口,让他出去睡,他又不放心。
两人直睡了三个时辰,到天色渐暗才爬起来。只是等他爬起来时,这个小小的农家小院已经大变样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逝水,么么哒,来亲一个(づ ̄ 3 ̄)づ
☆、第七十九章弘治十五年
作者有话要说: 不出意外的话周五入v,当天连更三章。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我会更加努力的。
两人刚刚醒了有了动静,就看见刘瑾掀帘进来了。看两人醒了,忙伺候朱厚照起床,为他换了干净的衣服,递上茶水漱口。杜若也换了一身蓝色薄纱的衣服,他整个背部都是伤口,这样的衣服透气有利于他背上的伤口愈合。两人边听刘瑾说昨天今天发生的事儿,一边弄好了出来。
原来堂屋里放置的东西已经被搬走了,本来有些脏脏的墙壁被一张张华丽的毯子盖住。屋子中间只留下一张小桌,几张小凳,不大的地方被见缝插针的放上了太师椅。小桌上还摆着朱厚照最喜欢的紫砂茶具,旁边一个不大的壁柜上供着一瓶新鲜的折枝菊花,窗口处默默的趴着一株粉色的球兰。整个房子已经大变样了。
朱厚照和杜若默契的笑了一下,知道他们一定会这样。两人出得门来,就看见杨家不大的院坝里,做了十来个人。各个官服齐整,应该是浙江杭州的各地官员了,见着朱厚照出来了,都跪下请安道:“臣见过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
朱厚照让他们平身,见天色不早了,心想这些官老爷要是住在这里,地方肯定是不够的,到时候还要闹得鸡犬不宁,沉声说道:“大人们可还有事?若是无事,天色渐晚,各位还是早些起身回杭州为好。待会儿天色暗下来,本宫可招待不了各位大人!”
众官员看好不容易见到的太子殿下这样说,惊觉画风不对。这是赤裸裸赶人的节奏啊,大家都面面相觑不知该怎么答话,是说有事呢还是说无事呢?刘瑾装作嗓子不适在那里提醒朱厚照,心中疑惑的不得了,怎么朱厚照才不见一天就大变样了呢?原来那么重规矩的太子爷呢?他去哪里了?
一个人自然不可能凭空变化这么大,朱厚照这次又从生死关头走了一遭,想法自然和原来有所不同了。
如果一个人穿越到古代,他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呢?是为人世故的经验还是比别人多几年的人生?在这个问题上,或许别人有不同的意见。但是朱厚照的答案却是知识和见识。你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东西,你的见识更绝不是闭塞的古代人所能理解的。你所接受的信息也绝不是一个古人能够接受的。更别的说是朱厚照这种从小接受最精英教育的人了。
但是朱厚照也有欠缺的,比如朱厚照从小在温室养大就是他最大的缺点。他刚刚出生时,家里已经渐渐稳定下来,时局也不再动荡,这跟他的大哥不一样。朱家大哥出生时正是老爷子起复声音最大的时候,赶着讨好的,被朱家挡了路要对付朱家的,没一个好缠。
大人们又忙顾及不到孩子,把朱家大哥养歪成了一个面瘫小老头时大家才发现问题。等到朱厚照出生时家里已经好了许多,朱家父母更是为了不让朱厚照受影响,将他交给老爷子教养。老爷子起起伏伏一辈子,如今家里慢慢沉淀下去,也懒怠教孩子们心计了,只一味顺着朱厚照养,一直将他养成了技术宅小绵羊。
后来和杜若谈恋爱也是顺顺利利,开了公司他也是负责研发生产这样相对单纯的工作。因为这样,到了明朝,到了太子这个位置上,所有的心计阴谋都要从头学起。但是他又幸运的遇见了朱佑樘这样的好父亲,不舍得孩子像自己这样,从小就了解这深宫中黑暗的一面。
这一路如此过来,朱厚照虽然加起来一共活了四十岁了,但是内心依然一片赤诚。在和明朝这些老狐狸的交锋中自然落于下风。能唬住这些人也是多半借了朱佑樘的势,还有就是他这样的早慧的确有威慑力。一般人的聪明只会让人觉得他聪明,但是一个稚子如此早慧,只会让人敬畏了,也只会让人觉得他是天命所归。
朱厚照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有所欠缺,他也一直在努力。但是纸上谈兵跟亲身实践还是有差别的。即使朱厚照想的再精妙没有人给他练手也是白搭。所以朱厚照虽然看起来过得不错,但是心理压力已经很大的。
虽然朱厚照依然还不会阴谋诡计,依然玩不过他们,但是朱厚照从鬼门关走过一回已经想通了。为什么一定要想明白呢,他有能力,有权势,为什么要跟他们玩呢。他又不是生于乱世要当一代枭雄,他只是想默默的为这个时代做一些事情。
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活得不愉快呢,自己有爱自己的家人,有爱人,为什么一定要跟这些人周旋。朱厚照在走向王荟的那一刻才知道自己一直想错了,从此竟似大悟一般。
如果是原来的朱厚照,一定会留下这些官员,好好款待,细细详谈,务必要谈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处理办法来。但是现在的朱厚照已经不想和他们说一些虚伪的不能再虚伪的话了。反正证据都在,照章办事就成,以后要是有什么安排,安排下去就成。
官员们的俸禄难道都是白拿的吗,自己身为太子还要小贩一般和他们讨价还价吗?不得不说,以前朱厚照的确太过理想主义了些,也要没有太子威严了些。这是彻悟了的朱厚照才有了一些属于皇家的霸气。
是这样,刘瑾咳嗽的再多自然也是没有用的。大家留下来都是为了见一见这个太子,官大的走个过场,官小的混个脸熟,还有那些也牵连在这件案子里的自然想要打听打听消息,想要“准备准备”。其实都没有什么大事。朱厚照这样明显的态度要感人,大家自然也就各自散了。
有那消息灵通的还在纳罕,听说太子是个最尊重怜下的,怎么今天看来也是一个脸面阎罗爷。更有那心里有鬼得,被吓了个半死。先以为太子连微服私访这样的事都能够干得出来,自然是爱玩好糊弄不懂事的,如今看起来却是这样,当下盘算着要怎么才能脱罪。
只有浙江布政使张敷华留了下来。他倒是个能吏,这个朱厚照还是知道了。他也称上书说过织造府的弊端,朱厚照亲眼还看过他的奏折。
只是他留下倒是没有说什么要紧事,倒是和朱厚照商量改稻为桑的事。改稻为桑的争议自古就有之,在成化年间张敷华做浙江右布政使时他还是反对的,但是这两年朝廷的举动却让他下了决心要在浙江将这件事做成。
要说天下丝绸最有名的不是浙江而是江苏。这两年开了海禁,丝绸贸易慢慢兴盛起来。张敷华就看着江苏布政使司赚的盆满钵满而相邻的江苏只能干看着。去年江苏代收的丝绸关税就有一百一十万两,而浙江只有四十万两。但是论丝绸的质量浙江的丝绸并不次于江苏的丝绸。实在是浙江的产量比不上江苏丝绸的产量。
朱厚照倒是惊讶于张敷华会想要推行改稻为桑。朱佑樘当年试探浙江,江苏两地时,两处可都是一口回绝了的。改稻为桑这种事实不能强求,否则易生民变。因此两边都不答应,朱佑樘自然也就没有在动过这样的想法。
“实在是形势不一样了。我也不跟殿下说其他的,就说句实话。以前是的确不行的,现在确实是到时候了。海禁日开,占婆,暹罗的稻米都被商人们从南边用船运过来,价钱比这本地产的还低。依我看,只要这海运不禁,占婆,暹罗的稻米纵然是价钱贵些,也是有利可图的。”
这番话倒是让朱厚照对他另眼相看了。原以为这些文人都会觉得以农为本,不会支持明显有利于贸易的丝织业。倒是这个张敷华有些意思。
朱厚照处理好伤口以后天已经快黑了,整个小杨村因为朱厚照的到来灯火通明,士兵们将几家相连的屋子收拾出来暂时用作驻地。小孩子们好奇的在那里穿来穿去,村民们搭起土灶为大家做大锅饭。
身为太子,朱厚照自然是不用吃大锅饭的。来的时候刘瑾带了织造府的厨子,朱厚照就招待张敷华吃叫花鸡和新米饭。食材自然是杨二锤家的公鸡和他家的米饭了。因为朱厚照想吃鱼,杜若还亲自去让人捞了一网鱼,清蒸了一人一条。
这一顿饭也是宾主尽欢,饭吃完了,朱厚照要让他睡另一间收拾好的屋子,张敷华连忙推辞,说自己在这里有一位旧友,今天还要讨个假,也好和他秉烛夜谈一回。朱厚照自然满意于他的知情识趣,让刘瑾给他送床好的被褥过去。
农家地方,吃了饭也没事做,这里灯光也不好,朱厚照没有看书的心思,就搬了根凳子和杜若两个坐在小天井里说话。不在外面自然是因为怕人多口杂,和杜若不能亲密。
朱厚照以前不愿意和杜若亲密,一是因为自己的身份不好在别人旁边和杜若拉拉扯扯,即便是别人都不敢偷看,朱厚照也不愿意。另外也是怕杜若以后难做人,只要沾上佞幸之名,那个还会有好下场。朱厚照不想因为一时的欢愉痛快而让杜若一生背上骂名。
☆、第八十章 弘治十五年
朱厚照内心天翻地覆的变化杜若自然是不知道的,但是杜若内心的变化朱厚照也未必知道。杜若出生一般工薪家庭,父母由相亲认识,一家人的感情说浓也不浓说淡也不淡。杜爸爸是当知青时考上大学回到了城里,因为是当时少见的大学生,总是觉得很傲气,很有些孤高。
杜妈妈是杜爸爸同学的妹妹,当时她的父亲是物资局的一个小科长。当时物资局还是一个很牛的地方,杜爸爸也就和杜妈妈很快结了婚。但是杜爸爸当知青时是有一个相好的,是同一批的一个女知青,泼辣爽利。杜爸爸生性懦弱,总是被别人欺负,那个女知青总是护着他,两人一来二往就有了感情。
考上了大学,杜爸爸一声不吭的就离开了那里,因为女知青家里还有些问题回不了城,杜爸爸又不可能带着她回城讨生活,只能放弃这段感情。在杜若出生时,女知青找上了门,但是人家只是想讨个说法而已,即使这样也重创了这个家庭。
这样一个男人,懦弱,莫名的傲气还有这样的黑历史,杜妈妈很难和杜爸爸有什么亲情以外的东西。在杜爸爸工作遇挫时,两人更是走到了离婚的边缘。要是不是为了杜若,杜妈妈早离了。后来市场经济实行,杜家姥爷再没了以前的风光,杜爸爸因为性格原因总是在职场上受挫,两人更是连寻常夫妻都做不得了。
即使是两个人这样忍耐着过日子,也难免摩擦,杜若从小就察觉了父母间异样的气氛。小时候,别人家总是一家人亲亲密密的,杜若家却只有两个大人对孩子好,互相之间却没有什么交流。父母也总是在自己以为杜若看不到的地方吵架。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杜若虽然因为父母在孩子的问题上尽职尽责没有让杜若长歪。到底杜若有了一种心病,那就是对自己的爱人有莫名的占有欲。他绝不会允许自己的家庭以后也像父母一样只是虚过日子。
及至遇见了朱厚照,他就是杜若的阳光。杜若因为自己的家庭,自己的性向,一直用疯狂的学习麻醉自己,掩饰自己,遇见了朱厚照才知道什么叫做风光霁月,什么叫做天之骄子。和朱厚照在一起,竟然将以前内向沉默的性情都改了,渐渐变得开朗起来。前世杜若在和朱厚照的一直被在冰火两重天里摇摆,一面是和朱厚照相处的快乐幸福,一面是因为朱厚照如此优秀生出来的恐惧感。
在这段关系里,杜若一直努力的想要掌控朱厚照,在开公司时就安排朱厚照掌管不需要那么多应酬的研发和生产工作。所以杜若才会在朱家帮助两人的公司时感觉到自尊心受挫,才会因为朱厚照和发小亲密无间的尤其而心生妒忌。
但是前生又是那样的结果,杜若自然将以前的那些东西都放在心里,只是默默支持朱厚照,将以往的行事都给改了。朱厚照被算计得了天花时,杜若忍了,刘东明白表示出对刘东的喜欢时,杜若也忍了。但是经过了昨天,杜若再也忍不住了。
只是那么一点点的距离,杜若就要失去他了。除了对王荟活刮了一般的心情,杜若最不愿意原谅的就是自己了。自己在朱厚照向王荟走去的时候竟然一点办法也没有,一点事情也不能做。他绝不允许自己是这样弱小的人,也绝不允许朱厚照这样轻易的脱离自己的掌控。
原来被杜若故意隐藏在心里的那些心情,如今有全都浮了出来。只是一切还需要从长计议,需要他慢慢来的,他还有很多时间不是吗。
两个人各自怀着心思在这里享受一丝少有的静谧时光,一直到刘瑾来招呼两人该就寝了。
偷闲了半日,朱厚照又开始了努力工作的生活。一大早早饭过后,就有周林宫达两人从城中赶过来。昨日两个人一个要坐镇无人的知府衙门,一个手上还领着几千兵马,都没来得极赶过来。
昨天下午将事情都打理好了,今日一大早相携往小杨村而来。两人一是前来请罪,二是来请教朱厚照给如何处理孟瑛和梁裕两人。这两人一个是宫中派来坐镇织造府的镇守太监,一个是杭州知府,皆不是两人这样的身份能够发落的。还有陈晗,一直这样软禁着亦不是办法,还是要问问朱厚照的想法,不管是押解京城还是现场治罪,都要拿个章程出来。
朱厚照不同于以前,梁裕和王荟几乎害了自己和杜若的姓命,锦衣卫三条好汉就留在了杭州,他哪里还会顾及何鼎的面子。“既然是人证物证俱在,就按律处理,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将这梁裕的供词给何公公送一份,告诉他这是本宫给他准备的一份大礼。”
这是梁裕的处理了,谋害太子,按罪应凌迟而死,朱厚照就让他们按律处理,他可不想脏了自己的手。如果说梁裕在杭州的所作所为何鼎不知道那纯粹是胡扯,朱厚照让将供词给他送上一份,就是为了警告警告他,并不是朱佑樘暂时宠宠他,他就能肆意妄为的。大明朝比他有才能的太监多了去了,何必要他这样一条饿狼。
还有孟瑛,一个杭州知府竟然和当地镇守太监勾结,压榨百姓,实在是不能饶恕。更兼家人作恶无数,想来少不了全家抄斩用来杀鸡儆猴了。这件事要报给朱佑樘过目以后才行,因此也是不急的。一个织造府,一个孟家,两家添在一处,让人押解上京。
倒是陈晗之事不好处理,他也没有参加谋害太子的活动,也没有其他不好之处,唯一做错的就是不配合朱厚照,不敬太子。这样轻判也不是重判也不是,朱厚照看着他恶心,一并让他跟着押解梁裕、孟瑛的人一路上京让朱佑樘处理。
见过两位大人,几件比较急的事就处理好了。另外抄检织造府和杭州知府衙门这样的事还要慢慢来才好,太过急切容易招人口舌。还有清除织造府,孟瑛党羽这样的事就更要慢慢进行了,好让那些涉及此事较轻的人好遮掩干净,否则杭州府无人可用也不好。
虽然昨日被朱厚照赶人的举动下了一跳,但是那些要求权求势的人的脚步。哪里是这样一点小事就能够挡得住的。才过了不到一日,什么人参鹿茸,流水似的被送到了小杨村。让朱厚照看了哭笑不得,知道的知道是他受伤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得了不知什么病呢。
不仅是补品药物,什么侍女,歌女也是一个不少。最夸张的一个是现任的浙江右布政使,竟然送来了一对双胞胎扬州瘦马。送来时张敷华正在朱厚照身边,看见这两个美人,让他一张老脸完全没有放的地方。
杜若脸黑的如焦炭一般,直接赶了两个娇怯怯的女子,扔到了送来的那人身上。把人家吓了个半死,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一样。
刘瑾看两个小主子都不怎么耐烦了,忙偷偷让人去传话,再不许人送这些东西来了才消停。倒是朱厚照拿着个打趣张敷华:“听布政使大人官吏们俸禄微薄,本宫也为此事悬心。只是不知道浙江的官员们已经穷到了只能买人参鹿茸的程度。”羞得张敷华要打个地洞钻下去。
只是生气是一回事,中午吃饭,每个官员都是一份制式的套餐,都是寻常百姓家吃的粗粮,送的东西越多的官吏给的粗面馒头越多。大家都知道太子下令,众官员必须吃完,不可浪费食物,一个个都露出了苦相。只是到底不敢抗命,只能一个个噎着脖子吃完。至此大家才知道了这位爷的脾气,那些送了东西的都后悔不已。
下午杨先生亲自带了那天被绑了孩子的一家人前来请罪。其实朱厚照是不想见他们的,他们并没有错,如果朱厚照遇见这样事,张氏也一定是同样的反应的。其实这就是人性而已,本就是朱厚照招了王荟来这里,他们又为朱厚照招来了危险,其中因果说起来还是朱厚照的缘故多一些。
但是朱厚照又不是圣人,对于一个让自己去死的人那里还有什么好感。因此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两不相见。反正朱厚照受了伤还在修养当中,不想要别人打扰这样的理由也说的过去。
朱厚照不想见他们,张敷华却极力跟朱厚照推荐杨先生,对朱厚照说浙江要推行改稻为桑,有了杨先生必然会如虎添翼。朱厚照这才召见了这位只有一面之缘看起来很神秘的杨先生。
“草民杨正罡叩见太子殿下。”对于这个人朱厚照还是很好奇的,只有他一个人猜出了自己的身份,想来杨二锤见自己一身伤口却依然收留了他们两,这个人也功不可没。
“你这名字却取得大气,正纲,是要正人伦纲常还是要正朝纲。”杜若这句话就说的很不起气了,一顶大帽子就直接扣了下来。朱厚照对这个人很感兴趣,杜若却对他没有好感,如果他知道朱厚照的身份为什么不在两人到小杨村的时候就好好安排,不过是一个凭着小聪明沽名钓誉的人罢了,哪里有什么真才。
作者有话要说: 八十章~(≧▽≦)/~啦啦啦,坚持到了这里呢,加油!加油!
☆、第八十一章 弘治十五年
张敷华当场就尴尬起来,毕竟是自己介绍的人,虽然是白身,自己却把他当做挚友。如今眼见被刁难,张敷华自然是高兴不起来的。
“既不是正朝纲也不是正纲常,圣人亦难为之事,正罡虽有心也是无力,还是在所居一罡上管好自己的初心就是了,此谓正罡。”朱厚照见他不卑不亢,也不卖弄才学,也不用些急才堵了杜若,只是就是论事,顿时有了好感。(罡字也有山的意思)
“张大人说改稻为桑非你不可,不知你有什么才学让张大人这样盛赞你。”张敷华这样也算是给予杨正罡最好的赞美了。杨正罡一介白身,被一知府大人如此推荐,如果不是真有本事,张敷华这一生的文坛美名估计也就没了。“来,为杨先生赐座。”
一袭白衣飘然而坐,杨正罡倒的确有几分皮相,杜若暗暗腹诽道。杜若自然知道不宜和他人交恶,只是他实在看不惯杨正罡那胸有成竹的表情。只要一步朱厚照就没命了,杨正罡能赌这一步,杜若却实不能赌这一步的。
“我本没有什么才能,不过是些小伎俩罢了,难登大雅之堂。”这是傲起来了?朱厚照还以为他是一个实干的人,没想到杨正罡也开始弄起文人自贱的那套把戏来了,原来有的一点好感度又刷没了。
只听杜若笑道:“我只问你五个问题,你能答上来,我就算你有些才能如何?”这时张敷华却不担心了,他自然知道自己好友的本事,只要这位小公爷不自降身份问些不着调的问题,照杨正罡的本事是肯定能答上来的。
“还请小公爷问来。”杨正罡也是有些傲气的,他自视自己处于江湖之远,必然能洞察庙堂之高上那些人自迷的问题,那里会想到遇见杜若这样来自未来的人。
就看见杜若嘴角噎起一抹坏笑,缓缓问道:“我也只问你几个小小的问题,皆是和改稻为桑有关。一,我问你,浙江田地几何,桑地几何?二嘛,我要问你,浙江人口几何。这两个问题是最基本的,你要是答不上来,就该羞死了。”杜若这样挑衅,杨正罡就要反唇相讥,就听杜若继续说道:“你先别急,待我将其他问题一并问完才好。”
看见旁边有朱厚照用来写信的笔墨纸砚,杜若拿过一张白纸过来龙飞凤舞的写道:“世上多少人能买浙江产的丝绸,浙江一年要用多少米,海商们一年又能给浙江多少米?”杜若的字和朱厚照的不同,朱厚照两世练字,一笔字写的字如其人温润飘逸,杜若却写的龙飞凤舞,字不见得写的有多好,笔意却是到了。
一张白纸上就这么几个字,杜若就这两句话,杨正罡却被难住了。要是说这些问题,杨正罡还是能回答一些的,比如第一、二、五和问题,但那都是官府历年统计的。这些数据里有多少水分,张敷华自己清楚,杨正罡也清楚一些。作为太子的朱厚照和杜若就更清楚了。
到现在户籍制度已经基本上形同虚设了,不说远了,就是杨家村也有不少杨姓官员的家奴。杨家村就这样,更别说其他豪强大户了。还有官吏的不作为,一个杭州尚算繁华,周围村落也不可胜数,官吏只有那么多,哪里照看的过来呢。便是能照看过来,也是能推就推,胡编乱造的更不在少数。
这哪里是单单问杨正罡啊,连一方父母官张敷华都被他问倒了。朱厚照自然知道杜若要问什么,但是张敷华、杨正罡两人却没有料到。杨正罡自以为天文地理,不说无一不知也初窥门径了。无论杜若怎么问想来自己也是能答上的。若是杜若问的实在太刁钻,那是他失礼,却不是自己的问题了。
哪里想到这样一个看起来有些莫名针对自己的少年国公爷,却真能把自己问倒呢。“国公爷胸有丘壑,草民的确不才,还请殿下责罚。”只是杨正罡到底不是一般禄蠹之辈,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甘心认罚。
朱厚照看已经为难杨正罡为难的差不多了,以眼神示意杜若不要说话,叹气说道:“这也不是杜若难为你,本宫也要问你这些的。不管是这些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问题。譬如这些稻米从哪里来,是否能保证供货正常?”
忽然一种无上的优越感在朱厚照的心头慢慢升起,这就是古人呢。原来用现代人去思考时真的不一样的。以前朱厚照一直试图用古代人的思维去和这些古代人打交道,自然是兵败如山倒。现在试着现代思维去和他们打交道,果然是智商上的压制。
当然这只是朱厚照的错觉,他只不过是不用想着去对付这些人事关系而已。不用想着是是非非,朱厚照自然觉得更加轻松,其实是并没有什么不同的。
一番话将在场的两个人问的哑口无言,便是想要辩解的张敷华也没了话说。他们学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然以德治国是国之根本。但是数和量这样的基本手段确实他们欠缺的。他们有的是治国的热情和高尚的追求,但是单单有高尚的追求有什么用呢?你能不为五斗米折腰,那十斗米呢?十斗米不行,整个杭州府库呢?
理想是美好的,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朱厚照以前想的是怎么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良,在春风化雨中慢慢改变这个世界。如今恍然大悟,他才发现自己一直把自己放在了救世主的位置上。但是其实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而已,天下大同的梦想就让他成为梦想吧,即使有一天他实现了,就让他实现吧。现在朱厚照的目标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就可以。至于那些曾经的远大的目标,就让他丢在风里。
曾经祖父告诉过朱厚照一句话,中国人总想着人情不重规矩,结果往往是没了人情也没了规矩。朱厚照以前很不懂这句话,甚至一度以为这句话是错的,现在彻悟了以后才知道,祖父这句话是真正的大实话。治国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人人都多有教养,而是先让人人都有规矩。
所以朱厚照竟然将以前的那些雄才伟略都放在一边,想要将吏治整理了,好好弄出一道体系来才罢。至于什么新大陆之类的东西,先将它放在一边吧。反正离发现太平洋还早着呢,一切还等得了。
因为有这样的想法,朱厚照也不着急这回宫。想着就先从浙江开始,先在这里实验一番。等处理了这里的事,就和杜若往泉州去。现在的泉州是东方的第一大港,朱厚照想考察一番,看他能不能发展成明朝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国际上一贯的惯例是分开的,这样也的确有他的好处,朱厚照也想要试一试,泉州就是他的理想目的地。
朱厚照在这里已经不知道发散到了什么地方,张敷华和杨正罡还在那里低头不敢说话。杜若看朱厚照怔怔的看着远方就知道他走神了,心内好笑道:“我这也是故意难为两位,主要是我身为太子近侍,杨先生的做法,我很是不认同。”
杨正罡苦笑一下,知道该来的终于来了。这件事上他的确是有些疏忽。他父亲是堂堂进士,母亲又是大家之女,虽然如今父母双亡家道中落,但是小时候受到的教育还是顶尖的。他自以为自己认出了朱厚照的身份,又让杨二锤收留了他。朱厚照自然只有对这里感激不尽的,哪里想到栽在了王荟这样的人的手里。如今杜若这样说他自然也无话可辨。
在这件事上,朱厚照倒是没有什么怨言的,反而因为杨正罡将朱厚照的身份点明,转移他的怒火免得迁怒于那个孩子,反而对他有一丝好感。“这件事不必再提,本宫还要谢谢杨先生才是。”不是他,杨二锤想必也不会收留这么两个来历不明的,一身伤痕的陌生人了。
原来以为一定少不了被责备,严重的或许还要降罪,现在却轻轻放过,杨正罡简直是喜出望外了。倒是杜若看他终于坐不住了,轻轻向朱厚照勾一勾下巴示意他。
动作这样明显朱厚照肯定是看见了的。到了这个世界后,杜若一直是一副温温柔柔的样子,一反以前腻歪、占有欲强的形象。朱厚照一直以为是他多活了几年成熟了的缘故,那里想到昨天过后,杜若突然又变回了原来的样子,完全不像之前的样子。
从早上爬起来到现在一直就是一副没有吃药的即视感,这样明面上的眉来眼去还是小事,什么吃豆腐啦,也已经做了不少了。朱厚照都不想理他了,虽然知道杜若这是在轻蔑的表示杨正罡这样就坐不住了,但是大庭广众之下做这样的表情,朱厚照怀疑杜若真的还要他的形象了吗?
幸而在座两人一直都对杜若只停留在不怎么讲理的国公爷的印象上,到不怎么诧异于杜若的举动。但是他们两是这样,刘瑾可是与杜若是相熟的。陪着朱厚照走了这么一趟,原以为是肥差,那里想到会一波三折,刘瑾觉得自己简直不能更倒霉了。
作者有话要说: 恩,画风大变的感觉有没有,神展开有没有,大家都来吐槽蠢蠢的作者君吧。
ps没有吐槽也可以来调戏蠢蠢的作者君哟,︿( ̄︶ ̄)︿
哇咔咔~( ̄▽ ̄~)(~ ̄▽ ̄)~
☆、第八十二章弘治十五年
高凤因为年纪大了不能跟朱厚照一起下江南,所以才轮到了刘瑾这号人物。这是大家都艳羡不已的,这样一个好机会,又露脸又能出去逛逛,其中的油水更是不用说了,下面的官员们那个不赶着巴结殿下身边的近侍的,更何况殿下只带了刘瑾一个人。
可是谁知道刘瑾的苦楚啊。先不说朱厚照和杜若出了宫就跟脱了缰的野马似的,下水上树一个不落,得让刘瑾时时留心着。像昨天这样的事更是杀头的大事,这会子还不知道回宫会不会被罚呢,虽然大体上不关刘瑾的事,但是要罚也是有理的,这到底也算是侍奉不周之罪。当然这些还都是小事,或打或罚不过咬牙就挺过去了,朱厚照现在也好好在这里待着呢。
最重要的是他好像发现了一件不得了的事,他们家太子爷和杜小国公爷之间,恐怕不是自己想的那么单纯的。以前两个孩子还小的时候,就非同常人一般的亲密。刘瑾自然知道当初自己的干爹李广倒台,杜若就在其中出了不少力。两个人小时就是这样的好,因为这样,大家才没有怀疑,两个小孩家家懂什么呢?
但是这次和朱厚照下江南,刘瑾却发现了两人之间的不寻常。先不说两人之间太过打眼的默契。就说这平日里一刻不分分开的腻乎劲儿,还有晚上也睡在一处的情景,由不得人不多想。如果说在今天之前刘瑾还只是想而已,那么今天就是彻底坐实了两个人之间的不正常。这世上哪有正常的兄弟亲脖子的。
今天早上刘瑾伺候朱厚照穿衣,朱厚照脖子上面一个大大的牙印真的是晃瞎了刘瑾的一双狗眼。而且朱厚照从镜子里看见了居然只是默默含笑,一点解释的意思都没有。刘瑾只觉得自己多半得了癔症,只希望这一切都只在自己的梦中。
其他的事都是小事,这样的事才是最不好办的。太子爷和小国公爷这样了,他是禀报皇上好呢还是自己埋在肚里就好。刘瑾现在整天都忧愁这件事情。要是禀报皇上,可是自己是太子的人,以后难免遭到殿下的嫌弃,有背叛之嫌。不禀报皇上,也后这件事倘或闹起来,自己这样在太子身边伺候的人,也难逃罪责。如此真是两难之事。
更郁闷的是,经历了昨天这样一件事,小国公爷不知道受了什么样的刺激,居然一点都不避嫌起来。 以前两人外人还看不出来,现在刘瑾看见杜若时不时就要在杜若身上吃点豆腐的手,嘴角直抽抽。
后面朱厚照到是没有再难为杨正罡,问了一些其他的问题。这时朱厚照这才明白了为什么张敷华说此事一定要杨正罡加入。原来这人是一本活的百科全书,浙江地面上的事情,哪里的地好,哪个村子因为开了海禁跑船赚了多少钱,他都是如数家珍。尤其是说道官府之事,更是娓娓道来,像说书一样的有趣。
其实这也是一个人才了,朱厚照心想。其实也不能过分苛责杨正罡,毕竟他是这个环境里成长起来的,有这时候人的通病也还算能理解。朱厚照因此心里有数,但是破格提拔一个举人这件事毕竟非同小可,朱厚照也不愿意把话说死了,一直没有给张敷华一个准话。
张敷华,杨正罡两人也知道自己的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也不失望,告辞去了。倒是朱厚照给了杨正罡一个惊喜,赏了不少各式金银馃子,说是给那孩子压惊的。如此杨正罡终于能放下心来,想着以后要是有人故意用那这件事来为难那一家人也有个说法了。
杨正罡忙忙将东西给那家人送去了。那女人刚开始时还因为别人给自己村子里招来了恶人而责怪朱厚照,男人却只是因为妻子的行为对朱厚照很是愧疚。哪里想到一个午觉后,原来的落难少年就变成了身份高贵的太子,自己的行为差一点让太子殿下丢了命。
原本以为自己肯定少不了被太子责难,哪里想到太子殿下竟然赏下了这样的东西。当下将朱厚照当菩萨一样的人看待,一家人感激不尽的跪收了东西,用香案供上,从此成了这家人的传家之宝。这件事朱厚照自然是不知道了,他给馃子不过是不想看到这样一家人而已,却被别人会错了意。
朱厚照也到底没逃过官场上的来来往往。那些大人自然不是傻得,昨天摸不着头脑地被朱厚照唬回去了,今天却没那么好打发了。朱厚照懒怠见他们,却还是不得不见,心里憋着气,特地大中午的召见了远道而来的各位大人。天气又热,吃的也是粗茶淡饭,又因为朱厚照发话不能惊扰村民,没有休息的地方。一个两个在那里坐着,连眼睛都撑不开了。因此朱厚照一个个见过了,就如鸟兽四散,小杨村顿时不见了他们的身影,竟然是连这样炎热的天气都不顾的赶路。
也有一些人是真正找自己有事的,朱厚照将他们留了下来,安排到了几个条件较好的村户里,慢慢解决。
将人都打发了朱厚照才能安安稳稳的歇个午觉。睡午觉前,大夫来为朱厚照和杜若换药。杜若还好,伤口已经收紧不防事了,便是那些肿胀的青紫也慢慢消下去了,不再像昨天那么恐怖。倒是朱厚照的伤口有些棘手。
他昨天一直有些低烧,今天好了些也依然烧着。朱厚照到底因为伤口处理不及时发了炎。大夫细问了受伤以来的详细过程,说如果不是先前的大夫医术高明,现在这样的情况就不得不剜肉重新让它长起来了。如今却还好,只要好好养着,也不用那样的折腾。
朱厚照这时才知道原来那个胡大夫果然是个医术高明的大夫,打发了刘瑾备了礼去谢他。结果刘瑾还带了两瓶瓷瓶药回来,说是驱蚊防虫的,撒一点在衣服就可以了。朱厚照打开来一看是一种淡黄色粉末,香香的闻起来应该有薄荷金银花等物。
农家生活虽好,但是蚊虫实在恼人。两个人正为这件事苦恼,当下撒了一些在外衣上果然见效。杜若觉得高兴,回送了胡大夫自己作坊里还在试验阶段的薄荷油。
中午睡了午觉起来,朱厚照果然觉得自己的伤口处不再刺刺的疼,有些痒痒的感觉,想来应该是慢慢要好了。辛苦了大半天,好不容易的闲了,朱厚照却不知道怎么打发时间的好。自己还受着伤,自然不能出去了,呆在屋子里又怪闷的。
倒是杜若有玩法,叫了人家打渔的大船,改造了两人坐着钓鱼去。又凉快又能打发时间,钓上来的鱼最后都进了两人的肚子。只可惜的是,路上遇见了卖螃蟹的渔民,看些那好肥的螃蟹却不能吃只能干看着。朱厚照想着等自己伤好后一等要大吃特吃才罢。
朱厚照失踪找了一天没有结果,周林宫达两人不能做主,八百里加急写了密信往京城里送。后来朱厚照、杜若两个人又找到了,周林又发出了一封信,去追前面那封信。于是到了朱佑樘这里不到半个时辰,就经历了冰火两重天。
自从朱厚照出了门,京中也没有什么大事,朱佑樘就抽出手来,专门教导朱厚炜。凡事不患寡而患不均。朱厚炜虽然性子老实敦厚,但是到底是皇子,难免有人用心不良在两兄弟之间挑拨离间。
自己只得了这么两个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可不能给别人钻了空子。因此自己要亲自来教导教导朱厚炜的功课,就怕他将来走了歪路。朱佑樘教了几日,觉得暂时看来这样的危险还是没有的,也慢慢的放松了。学着朱厚照那样带着两个孩子在宫里四处玩耍。如此不过半个月,父子三人愈见亲密。
开始那封急信到朱佑樘手里时,一家人正在御花园的凉亭里,赏菊吃蟹。朱厚照三兄妹的小花园有渐渐扩大的趋势,如今也不仅仅是种些菜了,现在还养了些鸡鸭兔子在里面,当然这些不是不归两个孩子们照顾得。朱厚炜还在园子的水里还养了不少鱼,等着长大了好吃。
艾草却是独爱养花养草,今年养了好多的菊花,如今正是盛开的时候,朱佑樘兴致一来就在御花园里摆了桌席,一家人吃蟹赏菊好不高兴。
哪里想到居然就有这样的坏消息。朱厚照离开京城,一家人从朱佑樘到最小的艾草,没有一个不想着念着挂着他的,如今竟然出了事,朱佑樘当时就急怒攻心哇的吐出一口血来,把张氏和两个小的都吓坏了。
两个小的还太小,朱佑樘不想他们干着急,也没告诉他们,安抚了两句,忙让他们的奶娘们将他们带下去。张氏看了信,立马眼泪也下来了。朱佑樘胡乱擦了两口嘴,就要去调兵遣将下江南去。倒是张氏忍住眼泪拦住了他,让他先想想再做事,毕竟京城离杭州千里之遥,等军队到了黄花菜都凉了。
朱厚照又忙让蒋琮去召刘健和马文升进宫,即使是刘健现在身上有服也顾不得了。哪里想到人还没入宫呢,另一封信保平安的信又到了,朱佑樘张氏两个的心才如石头落地,两人竟然是相视喜极而泣。
既然已经安康了,朱厚照失踪过得消息却不能在扩散出去了,否则怕有心人又利用这件事煽风点火。朱佑樘又派人将两个还没到的人打发了回去。
只是张氏到底不安心,信上只说人找到了,也没说人是不是好的,有没有受伤。张氏越想越觉得不好,又想起前日做的朱厚照得天花的噩梦,再也坐不住了。忙将高凤叫过来,高凤一直伺候的朱厚照很是妥当,张氏最信任他,让他收拾东西准备往江南去。
☆、第八十三章 弘治十五年
高凤做事朱佑樘自然是放心的,从朱厚照移出坤宁宫,高凤就一直跟着他,朱厚照要是真出事了还是要高凤去照顾朱佑樘最放心。至于跟着朱厚照的刘瑾,朱佑樘对他可没有什么好印象。他可还记着刘瑾是李广的干儿子的,刘瑾在宫里这些年做的手脚,朱佑樘和朱厚照也是清楚地。
之所以刘瑾还能得到朱厚照的信任,实在是因为他在宫中还是孤生生一个人。即使再拉拢人心,在朱佑樘面前蒋琮、李广还有司礼监中诸人,没有一个人是他能比得上的。到朱厚照跟前,老的有高凤,小的有刘伟,他也排不上号。
因为这样,除了几个小兵小卒,他在宫中一点根基也没有。正是这样朱厚照才放心的带上刘瑾。否则自己在杭州做了什么事,可能自己还没有弄清楚,京城里大半的人恐怕都知道了。
这边朱佑樘、张氏收拾了好些东西给朱厚照送过来。顺便一起打包来的,还有五十来名锦衣卫和高凤。这样张氏还觉得不够,又让往杭州而来的船队,带上了熟悉朱厚照脉案的薛己。至于杜若,张氏也没有忘记他,也让国公府收拾了好些东西给他一并带来。
朱厚照往杭州来时,是以游玩的速度而来的,高凤他们却没有这样的待遇,日也敢夜也敢,务必尽快到杭州才好。
这边的人走了,过了几日,朱厚照和杜若受伤的消息又传回了京城。只是朱厚照未免两人担心,多多少少美化了一些。即使这样朱佑樘也发了好大的火。本来如日中天的何鼎何公公也去守皇陵去了。紫禁城里的公公们一时都夹着尾巴做人,生怕闹出了什么事,惹着了不知道为什么生气的贵人,自己这条小命就没了。
朱厚照只说自己有了一点小伤,只是伤的地方尴尬,在背上,却也不方便马上回京,还是要养一养才好。张氏就将两人穿的大毛衣服,一应过冬东西,都收拾好了,给朱厚照他们送来。还带信说如果实在不方便,明年春天再回来也使得。
得了这句话朱厚照更是高兴的不得了,马上和杜若商议往泉州的事宜,只是这些都是后事了。现在朱厚照正在对着一脸严肃的高凤,心中充满了对朱佑樘的怨念。
朱佑樘知道自己的儿子既早慧又还有些本事,就是胆子忒大了点。正好高凤是自己信得过的,便让高凤死命的看好了朱厚照,千万别让他再出事,为了让朱厚照说话,还亲自写了一个大大的禁字,让高凤给朱厚照带来。
两个公公,刘瑾朱厚照是一点不怕他的,高凤却不行。一是因为高凤带着朱佑樘的命令,朱厚照不敢不听。另外就是这么些年,朱厚照是真的把高凤当一个长辈看了。高凤第一天到了,给朱厚照换药,朱厚照就看着他默默抹眼泪,尴尬的不得了。想要安慰他,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两人的关系其实有些尴尬,颇有几分不能说的意味。高凤一个太监也不好说自己是真拿朱厚照当自己家孩子看的,就算他伺候的再好,也不过是一个公公而已。朱厚照呢,一向不喜欢太监的立场,也不好让他表示出对高凤有多信任。再说,自己和高凤太亲密了,朱佑樘和张氏估计也容不得了。
其实这也能够理解,朱厚照到底不是土生土长的明朝人,自然不可能真的将那些照顾自己的太监们当奴才看。高凤对待自己一片真心,朱厚照自然也有真心去回报。从互相猜疑到相处融洽,再到如今如亲人一般,十年的功夫也不是白费的。
高凤这样管着自己,朱厚照一样事情也不能做,自然不舒服。这样不能吃,那样不能碰,要出去玩又怕碰了伤口。但是人家又是好心,一双眼睛就这么看着自己,他自己自然就不好意思了。
刘瑾一个人在时,杜若吃豆腐吃的那叫一个欢快,高凤来了,他也不敢了。的确是这个人知道了,要告诉朱佑樘是一定会告诉的。杜若还没有这个自信能和一国之君相抗衡。
这边朱厚照的生活陷入了僵局,浙江改稻为桑的事却进行的异样的顺利。历史上改稻为桑这件事一直具有极大的争议,中国的丝绸有多畅销,改稻为桑的争议就有多火热。即使是浙江要做这样的事,朱佑樘也没有让他用朝廷的旗号。毕竟改稻为桑,首先获益的就是官员商人们,一旦朝廷颁下旨来,就不止浙江的事了。
那些想要从中获益的既得利益者们,自然会从各处跳出来,叫嚣着要改稻为桑。他们这样的人可不会管老百姓的生死的。虽然这样的人始终是少数,但是到底恶心人。朱佑樘只是默许了浙江这样做,如果有什么事,朱厚照就在杭州也可以就近解决。
浙江自古就是盛产丝绸之地,只是一直就被江苏压着,早就气不忿了。在浙江人眼里,浙江还有湖州这样专供皇上龙袍的地方呢,苏州有什么呢。这几年开了海禁,江苏种桑的、织布的那个不是赚的盆满钵满的,凡事有些见识的早就心动了。如今官府倡导着要做这件事,自然是轰轰烈烈的干起来。
这些人是各自甩开膀子做事就成,张敷华、朱厚照他们可不单单要管这样的事。首先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建粮仓了。按张敷华他们的预计,浙江这次将有接近六分之一的稻田要改为桑田,这就意味着一旦浙江受灾,或是海路不畅,浙江这些桑田的主人和佃户们就要没饭吃了。所以首先就是要建粮仓在粮价飙升和遇灾的时候平抑粮价,救济灾民。
不仅仅是杭州,湖州、宁波、绍兴这样的地方,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建粮仓是容易的。有钱就行,但是长长久久的管理才是问题。为了浙江的改稻为桑,朱佑樘特意从户部那笔海关银子里拨了一百万两。这一百万两暂时就由朱厚照管着,交给其他人,哪怕是张敷华,朱佑樘都是不放心的。
朱厚照却不想将钱用在这样的地方,他还是想打粮商们的主意。他想的是先将粮仓建起来,里面的粮怎么办呢,让粮商们买。各地的粮仓让当地的几个粮商负责,一年换一次粮食。一年的陈粮自然要降价,降价的部分由官府按市间新粮和陈粮的差价补足。这就相当于粮商从这里面赚了税钱。明朝的税赋还是很重的,这样其实还是有利可图。
粮商们的粮自然不归衙门管,不怕官员们贪污。粮商们为了多赚钱自然不会让他疏于管理,让粮食都坏掉亏钱。再加上乡绅们一起监督,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官府这里卡着到时候不给他们的钱,朱厚照相信自己治下这样的问题还是能够解决的。
张敷华他们其实不是很赞同这样的做法,但是朱厚照坚持,银钱又的确有限,只得暂时答应试一试。那些粮商们虽然答应的快,但看起来还是很不信任官府的,朱厚照只能想让他们先做事,至于信任这种事,慢慢来呗。等他们看到了好处自然抢着来做。为了这件事朱厚照还亲自为七个粮仓一家写了一对对联,也算是自己做出的承诺了。
朱厚照一直忙,杜若也没有闲着。有了高凤这么一个大电灯泡,杜若将那些怨气都发泄在了自己正在做的事上。那样的冲劲,让刑武和徐贝娘都觉得受不了了。
在浙江建一两座大的桑园来供应纺织厂的原料一直是杜若的想法,但是实在是纺织厂已经够打眼了,更别说是桑园。如今大家都在建桑园,杜若自然也无需忍着了放开手去做。但是如今桑园的行情正看好,想要建一个杜若期望规模的桑园很不容易,杜若只好一个一个和那些地主们慢慢谈。反正心里憋着劲儿,就都发在他们身上就好了。
一直到了十月,浙江的事已经基本上要结束了。毕竟要种上树一直要到明年春天,现在大冬天的,能做的事也只有看着匠人们修粮仓了。
张氏送来的东西朱厚照到底收到了,这几天浙江已经很冷了,朱厚照正愁新买的衣服穿着不合适呢。收到了东西立马将自己一件白狐狸毛的衣服扒拉出来穿上。张氏也想的周到,知道朱厚照在外不便太过招摇,带的衣服都是些舒服又不打眼的,倒是很是和朱厚照的想法。
一起送来的衣服,张氏也不知道杜若的审美。朱厚照喜欢穿的素素的,张氏见他总是小老头一样又爱把他打扮的可爱一些。如今添了杜若的衣服,她只照着朱厚照的收拾,也是些可爱狐狸围脖之类的,连斗篷也是一人一件银鼠的,前面两个大盘扣,看着也是可爱风的。
他实在不想穿,朱厚照给他套上了,看起来瞬间也多了几分孩子气。杜若却浑身别扭,他的一般都是麝鼠,海狸一样的,那里有这种衣裳。便是有那也是还在现代时和朱厚照穿的那些情侣装了。
朱厚照好说歹说,让高凤放自己去了泉州。一路上坐着大船,倒底冷了些。杜若看朱厚照整个人都缩进了被子,干脆让刘瑾进来换了高凤出去。只说高凤年纪大了,还是去歇息比较好。
高凤走了杜若也就不怕了,丢了个暖手炉让刘瑾在炉子面前的矮塌上窝着。杜若忙钻进朱厚照的被子里给他暖被窝。
☆、第八十四章 弘治十五年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今天开v出了点问题,只好十二点发了,明天补两章,对不起大家啦,是我失约了。
朱厚照就要一脚把他踹出来,杜若翻过身去把他压在下面,看着他拼命在那里蹬脚就是不放开。“你放开我。”朱厚照看刘瑾都快把自己埋在墙角里了,愈发挣扎的厉害。“还有人看着呢。”
杜若看他一张小脸涨得通红,身下也终于有了些热度。这才不紧不慢的把他放开。朱厚照就要爬出来,杜若又一把他拽了回去。朱厚照看刘瑾一张脸都红了,更是羞愤欲死,小拳头一下一下的往杜若身上招呼。问题是他还舍不得用力打,杜若一下子就握住了他的两只拳头。
两个主子在那里打情骂俏,刘瑾不好意思的将自己埋在墙角里,一直默念“看不到我,看不到我,看不到我。”两个小主子这么恩爱,皇上你知道么。高公公啊,我这是为你受罪啊。看小国公爷一点都没有避忌自己的地方,刘瑾更是把自己当成了房里的一件摆设一动也不敢动。
深深的吐了一口气,朱厚照终于累的动不了了,任由杜若抱着自己。船舱里还有刘瑾在,朱厚照也说不出什么话来,只能恨恨的揪杜若的肉。杜若也不恼,摸摸他的手,热的,很是满意。又用脚去探探朱厚照的脚,还是有点凉,便将朱厚照的双脚夹在自己的腿间,给他热脚。
人家是好心好意给自己暖脚,朱厚照也拧不下去了。叹了一口气,乖乖的躺好。
“你还冷吗?”杜若轻轻在朱厚照耳边吹着气说。
朱厚照觉得耳朵那里痒的受不了,一把把他推开。“你还想不想躺在这里了?还想就乖乖躺着。”这下子,杜若终于不动了。
晚上杜若更是无视高凤的不满的眼神,以自己冷两个人一起睡更暖和的理由赖在了朱厚照的床上。如此不过半个月,朱厚照和杜若终于到了大明第一港——泉州。
这一回,朱厚照和杜若可没有专人接船的待遇。到的时候正是大晚上,可是泉州却完全不是朱厚照记忆中明朝城市晚上漆黑的印象。这里灯火通明,港口的各式船上,各家的灯笼都高高的挑着。河边上小童们借着大船的灯光在那里兜售各式吃食。
半夜靠岸,自然是没有客栈可住。杜若两三上窜到了岸上,不知从那里买了一陶罐的芋头炖鸡上来,用船舱里取暖的炉子热了,和朱厚照两个人在那里吃夜宵。等喝完了热热的鸡汤,朱厚照觉得整个身子都暖了。杜若将他搂在怀里,他就迷迷糊糊的睡过去了。
一大早起来,看见高凤在那里用炉子煨着一小陶罐的瘦肉冬葵粥,旁边还有香煎的小鱼儿,高凤见朱厚照迷迷糊糊的起来了,忙将那一叠火腿从热水里端出来。伺候朱厚照洗漱了,又让他吃饭。
问杜若去哪了,高凤说是找客栈去了。又说不同担心,是和锦衣卫们一起去的,一定不会出事。朱厚照这才开始享受自己的早餐。
朱厚照自在外公家吃过冬葵,在那里还叫冬寒菜呢。以前朱厚照消化不良的时候,朱妈妈就煮冬葵粥给他喝,一次就好了。到了这里他还没有见过这个东西呢,一口喝下去满满都是回忆的味道。更别说咸香适宜的火腿肉了。
看朱厚照吃的香,高凤放下心来,先看见杜若将这东西拿回来,高凤还因为没看过这种菜,担心朱厚照不喜欢呢。还是杜若坚持,高凤才没有把它换掉。这样看来杜若还是很知道朱厚照的喜好的。
用过了早饭,收拾好自己,朱厚照才第一次踏足了泉州的土地。今天天气甚好,暖暖的阳光洒在了朱厚照的身上,朱厚照想要把身上的大毛衣服给脱了,高凤忙拦住他,说这里热待会儿到了阴凉的地方就冷了。朱厚照这才罢休。
朱厚照到了明朝以后就只见过两座城市,一座是北京,一座是杭州。泉州虽然比不上北京的宏伟雄壮,比不上杭州的婉约秀美,却别有一种美丽,这就是盛世之美。泉州不愧是大明的第一大港,时不时就在街上碰见一个做阿拉伯人打扮,或是欧洲人打扮的外国人。
第12节
恋耽美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32857/58636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