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节
推荐阅读:[快穿]给攻略对象生娃高H、【崩铁乙女】总合集、小圆满(1v2 h)、临时夫妻(nph)、无双局(1v2 父子丼)、上岸(gl)、末世:带着系统养男宠(NPH)、无限流之夜晚来敲门(np)、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被强取豪夺的恶毒女配(np强制)、
盛唐不夜天 作者:云长歌
第49节
李显和李旦要是论起行军布阵的本事,两个人加起来大概都不是张仁愿的对手,毕竟人家是凭着自己的本事实打实的爬上来的,他们两个……还是不要提了。
只不过李显无耻啊,他之前喜欢用火炮,现在长安火炮没有几尊,就改成了高空火力打击。在听说对岸张仁愿有异动似乎准备强行渡河的时候,李显就笑了。
他知道他这第一步是走对了,打击对方士气逼得对方不得不改变计划,这对于他们而言是有好处的。
于是张仁愿在派人渡河的时候远远的就看到一个巨大的土不拉几的褐色椭圆形的球下面还挂着个篮子,就从长安城的城墙之上缓缓飞起。
张仁愿:=口=这又是什么新玩意?
然后他就看到那个不知道叫什么的玩意缓缓地缓缓地在往这边飞,张仁愿当机立断说道:“弓弩手准备!”不管是啥,先打下来再说,跟摄政王打仗实在是太考验心理素质了,因为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就会弄出什么新玩意。
看着他这样折腾敌人的时候觉得非常开心,但是轮到自己被坑的时候……怎一个心塞了得啊。
只不过张仁愿很快就发现了对付这玩意,弓弩手是没用的!明明从长安城墙上飞起来的时候目测距离弓箭能够射下来,虽然大了一点但是万箭齐发妥妥的没问题啊,但是谁知道这玩意它越飞越高,越飞越高……最后的高度完全不是弓箭能够达到的高度。
张仁愿抬头呆滞的看着那个玩意半天,最后一抹脸,不管了!先渡河!根据临行前朝中有人传授的经验就是无论摄政王弄出什么新鲜花样来,千万不要跟着他的思路走,你要是去研究他这玩意是干嘛用的,你就绝对输了,要是不管不顾说不定还能赢得先机。
张仁愿一开始还没太在意,现在他觉得……真是老成持重之言啊。只不过这个热气球哪怕没有影响到张仁愿却也影响到士兵了,他们都在猜测这又是什么神迹?为什么现在看起来没有任何攻击力?
张仁愿只能继续鼓舞士气,告诉他们这是反王吓唬他们的手段,多少也安抚了一下士兵的情绪。
李显看着张仁愿似乎没有受到热气球的影响并且打算强行渡河,不由得摸了摸下巴,哎,跟自己人打架果然是挺没意思的,因为对方实在是太了解你了啊。
不过没关系,他从来不会抱着侥幸心理,谁说热气球只是为了吓唬他们了?热气球就是为了往水里扔石头的好吗?
是的,石头,火药是不太适合水上作战了,因为可能把握不好爆炸的时机造成浪费,毕竟李显还没发明出水雷呢,只要瞄准对方的船只用石头就可以啦,因为渭水只是黄河支流,并没有太大的水量,所以船只也并不是很大,最主要的是船估计还没上岸呢就搁浅了,对面的士兵只能在水里下船一路跑上来。
张仁愿的船其实不错,这还是李显当年留下的底子,他在建造完海船之后对于河船也进行了一点点改造,至少让河船变的结实了些许,然后……就把自己给坑了。
眼看着到了渭水河中了,张仁愿让人做好防备,避免对面派人从水下攀上船来偷袭。至于凿船什么的一点都不用担心,毕竟船很结实。
张仁愿防备了水底却没有防备天空,确切的说是他也没办法防备天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个飞在天上的东西往下各种扔,一开始是扔石块,石块对于张仁愿的主船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在周围的士兵乘坐的一些小船来说,那就是灾难了。
真灭船之灾。
张仁愿恨得牙痒痒,不过没关系,在小船上的士兵有一些是会游泳的,而且精锐都在主船上面,反正那些石块对于主船来说根本就是不痛不痒,张仁愿只能忍痛不去管其他士兵,只要登岸了就好!
不过他这么选择也是有依据的,毕竟从热气球上面往下扔真的是看脸的,做不到指哪儿打哪儿,所以有好多船还是能够幸免于难的。
最先一批的先头部队已经要登岸了,然后他们就看到李显麾下好多士兵一起举着从简易版坦克上拆下来的护盾连成一片,然后就这么一路往前推,把上了岸的士兵又给推下去了。
张仁愿看到之后一点也没着急,那些士兵举着这个护盾也需要很大力气的,只要他们这边人多总能冲过去,更何况护盾和护盾之间又不是没有空隙。
张仁愿觉得李显这个选择一点也不聪明,因为也只是暂时延缓他们登岸的时间,并不能有什么实际上的意义和和效果。
但是很快张仁愿就知道对方为什么要这么做了,因为这一次又飞出来了一个大圆球,张仁愿有些警惕的看着那个大圆球,然后就看到上面有两个人举着一个桶开始往下倒黑色的液体。
张仁愿一闻顿时肝胆俱裂:“不好!退!”
退?晚啦!李显那边已经安排好了弓箭手开始往这边射火箭,恩,就是把箭尖去掉前面弄上干树枝抹上油的那种。一片片的火箭射过来,遇到河面之后不仅没有熄灭反而瞬间燃起了熊熊火焰,火焰在河面上一直蔓延到了船上。
永恒之火,不惧水。
李旦看着那一片火有些发呆,他早就应该想到这一手啊。不过,就算想到了也没用,这个被他哥哥称为石油的东西他手里没有,也就是李显敢这么用了,因为大食在每年上贡给大唐之余,李显还自己出资买了一些回来屯着。
原本李显的想法是想要测试一下看能不能提取出汽油柴油之类的,然而这个实验还没开始做,石油就派上别的用场了。
对面这一次渡河可以说是完全失败了,而且因为有石油的关系,估计是不敢再从这边渡河的了。士兵们都很兴奋,打了胜仗能不兴奋吗?
可是李显看着蔓延的火势一点也兴奋不起来,这一片火不知道要烧死多少人了,能够逃出去的估计寥寥无几,从战略上来说,他几乎是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对方可以说是大胜利,然而从心理上来讲,之前那些军官还和他同朝为臣,士兵还在他麾下打跑过外敌,结果转眼就要拼的你死我活。
李显有些怅然的叹了口气,转头回了营帐有些意兴阑珊的说道:“等火灭了就去收敛一下尸骨吧,好歹也都是……大唐子民。”
说到这里李显不由得自嘲一笑,估计让洛阳那边知道反而会说自己虚伪,人都死了,这还有什么用呢?
张仁愿带着少部分的士兵带着一身的石油逃回了对岸,他们都没有受到什么伤害,这个石油就是只要沾上火就灭不了了,所以要么完好无损,要么就是……去见阎王。
张仁愿站在对岸怔怔的看着那一片火焰,忽然就有些迷茫,他一向自认为在行军布阵方面颇有天赋,如今也不缺少实战机会,是以从来没有把那两位反王放在眼里,毕竟无论是李显还是李旦,在行军布阵方面都没有传出有什么天赋。
李显能够大胜仗更多的人是觉得他被老天眷顾,而如今……还没轮到人家展示被老天眷顾的可能性,他们这边就已经败了而且还是惨败,对方几乎没有什么折损,张仁愿却把手上的两万大军都葬送在了河里。
虽然他手上还有兵,但是他也不得不扪心自问一句,还敢渡河吗?
不敢了,真的不敢了,万一反王再从天上往下倒石油怎么办?他们打不到天上的那两个东西那么无论怎么样就都赢不了。
张仁愿带着人回到了大帐,此时整个大军情绪低迷,是啊,主将都被打的没脾气了,他们还能怎么样?更何况这边的士兵也有不少都看到了刚刚河对岸的惨状,没有人不怕死,尤其是死的太惨了,之前的惨叫声让所有人都不由得胆颤心惊。
张仁愿的主账之内没有人说话,他带来的一些军官也只剩下了一半,这一半大部分还是他留在这边看守营地的。
张仁愿的同族张炳成小心翼翼的问了句:“将军,要……给朝廷写奏疏吗?”
张仁愿叹了口气:“这件事儿我来就好了。”这是他的责任他必须背负起来,他环视了一下,有些难过的说道:“大家都先去休息,等着朝廷的……安排吧。”
败成这样,估计他要被调回去了吧?可是无论换了谁来只怕这个问题都无解,张仁愿只能尽职尽责的将之前的战争始末给写了一遍,然后……就是请罪,这一份奏疏,他几乎写了一个通宵,因为在报战损的时候他数次下不了笔。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晚上,居然有好多士兵都逃跑了!
这些士兵也没往别处逃,一逃就逃到了河对岸。李显在听说抓到了两个团的士兵之后不由得有些惊讶,两个团六百人来偷袭?而且还是一点都没有遮掩的偷袭?张仁愿被刺激疯了?
结果那些人领头的几个被带上来询问的时候,见到李显二话没说,跪下就直接磕头开口说着求包养的话。
李显:……
万万没想到啊。
作者有话要说:
真是……不想再强调了,但是不得不强调,李显不想当皇帝主要是因为不想娶妻,这与是不是跟郑玘在一起的关系有也不太大,如果他娶了老婆,生了儿子,朝臣们就不会去管皇帝的私生活了,顶多是劝谏,但是如果不娶老婆也不生儿子,那就会感受到朝臣们带来的压力,郑玘也会陷入一个口能杀人的漩涡里。
唐朝的皇帝并不是一言堂,很多时候都要妥协的,不要把辫子朝那种不把人当人的制度代入进来啊(就算是辫子朝皇帝面对大家族也有需要妥协的时候。
都到了这个时候了,再给李显安排一个老婆?你们能忍,我自己都觉得恶心啊。
第180章 180
李旦转头看着李显,李显颇有些无奈只好说道:“既然来了就……都留下吧,去清点一下人数,然后造册。”
李显看着这些士兵一个个的跟落汤鸡是的只好让魏成吩咐人把人带下去,煮两锅姜汤。
李旦看着李显问道:“阿兄,这些兵要怎么办?”
李显沉默了半晌才说道:“先造册吧,然后查一下,如果有独生子许其归家,父子兄弟皆在军中的许其一归家。”
李旦有些为难的说道:“不留下来?我们缺人啊。”
李显摇了摇头:“因为打了败仗而吓到当逃兵投降,这样的兵……还是少用吧,就算用我也不敢让他们当前锋或者炮兵。”
李旦一想也是,按照待遇来说两边的待遇其实是差不多的,而这些人跑到他们这边来估计被今天他们凶残的一手吓破胆子了。
李旦想到这里却笑了:“若是多来两次,说不定神皇就要投降了呢。”
李显却摇了摇头:“用这一次震慑住了就行,你还想用几次?石油这东西污染太重,不宜多用。”
李旦有些茫然的看着他:“污……染?”
李显忽然想起来在这个年代还没有保护环境的说法,毕竟人数没有那么多,工业也没有发展起来,就算有些污染也能够被大自然吸收,只好说道:“今天弄了这么一次,渭水要好多年不能饮用啦,虽说是权宜之计,但是这也是另类的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而已。”
李旦想了想水面上漂浮的黑色油状物也不由得觉得有点恶心,李显却开始思考要怎么消除石油对渭水的影响?不知道现在弄过滤装置行不行?但是要用什么过滤呢?
果然人啊不能图一时痛快,他这次痛快了,然后就给自己又找事儿了,李显抹了把脸,李旦看着他一脸忧国忧民的样子心里纳闷的不行,明明是打了胜仗他这位六哥怎么就不高兴呢?他一不高兴整个队伍都跟着不高兴啊,明明是件好事儿应该庆贺!
好在李显虽然心塞却还是没忘了告诉魏成:“今天的伙食多加点肉食再来点酒庆贺一下。”
虽然对方没有撤兵,但是李显觉得他们应该不敢过来了,而且就算过来也没关系,他在岸边埋了一些地雷等着对方来呢,如果是白天的话放他们过来估计他们都不敢过来,晚上就更不用担心了,黑灯瞎火就不信他们还能完美的躲避地雷?反正我们也没有驻扎在岸边,完全不怕自己人误踩呢。
河的两岸一边喧声震天灯火通明,一边沉寂黑暗士气低迷,形成了一个十分鲜明的对比,张仁愿满心苦涩的等着上面的宣判,虽然副官给他找了很多解释,然而无论多少解释也不能掩盖他的确输了这个事实,更何况朝廷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张仁愿出征的时候还有人扯后腿让神皇跟反王议和,甚至还有人提议将反王立为皇太子的!
对于立太子这件事情,张仁愿也觉得有些不不太好说,神皇有自己的儿子,但是姓李啊,武承嗣等虽然姓武,却是侄子,再有儿子的情况下谁要立侄子呢?
张仁愿说不出怎么做才好,唯一能做的就是跟着神皇走,他相信神皇总会有解决办法的。
张仁愿的奏疏到了洛阳之后果不其然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之前上蹿下跳提倡着议和的人终于是有话说了。
武曌冷眼看着这些人,那些大多都是她前段时间用过的酷吏,本身的本事一般,却大多都是心性狠毒却也最会见风使舵,这样的人武曌在用过之后原本的意思就是如果他们老实那就勉强让他们苟延残喘,如果不老实,那就不必留着了。
在这么关键的时刻这些人跑出来动摇军心,武曌二话没说直接翻出了他们那一个个的罪名,这些人很多都网罗罪名状告他人,武曌手里怎么可能没有他们的黑历史?一旦翻出来这些黑历史,那就是妥妥的一个死。
武曌将这些人杀掉之后朝堂之上一时之间安静了下来,张仁愿本来以为他这次必定被调回洛阳甚至还会被降罪的时候,武曌的制书发来虽然其中有批评,却也十分厚道的表示一下是朝廷疏忽了,之前李显在岭南就用过这种东西,结果朝上没有一个人想到李显还会再用,并且还结合了石油,那就不是张仁愿一个人的问题了。
只不过这也体现出了张仁愿选择偷袭长安是个错误方案,所以张仁愿还是要被罚,只不过只是降了他的勋职,他依旧还是行军大总管,若是能够打退反王之前罪过便一笔勾销既往不咎。
饶是张仁愿是个大男人在接旨的时候也哭了个泪流满面,这样简单的处罚是他万万没想到的,由此他对武曌就更加死心塌地了。
洛阳方面,武曌用自身的权威压下了朝堂上所有的反对之声,坚持让张仁愿继续领兵她承受的压力也是不小的,只不过她在独裁方面比李治更加强势一些,如今看着张仁愿的奏疏,她看着武玄辉问道:“如今的情势,你怎么看?”
武玄辉却问了一句:“神皇是要听实话吗?”
武曌微微一笑:“既然让你说自然就是要听实话的。”
有的时候武曌不喜欢听实话,但是有些时候她却也不喜欢别人说谎,而武玄辉非常有分寸,有自己的坚持却不会摆出一副忠臣义士的模样死谏,他说的话就算跟那些朝臣是一个意思,也是武曌爱听的,这也是武玄辉这些年宠爱经久不衰的原因。
武玄辉听了之后半晌才说道:“那么臣变斗胆问一句,若是神皇赢了拿下了反王,又要如何做呢?”
“自然是废为庶人。”武曌想到这里脸色一冷,她怎么都没想到这两个儿子居然真的敢反,并且看起来实力雄厚,显然是私下经营了不是一天两天了,这让她怎么忍?
武玄辉听了之后也不介意继续问道:“那神皇要选谁为继承人呢?”
武曌听了之后皱了皱眉:“如今看来却是武承嗣最适合了。”
“那么……还请神皇恕臣无礼,魏王虽然对神皇孝心可嘉,只是他终究有自己的父母,若魏王当了太子甚至将来成为了皇帝,他会不会追封自己的父母呢?当年反王为了孝敬皇帝不至绝嗣而让宜阳郡王承嗣,可是神皇……又还能找谁承嗣呢?”
武曌听了之后倏然一惊,虽然她对于鬼神之说多有利用,但是对于自己的身后事却还是十分重视的——只要是脑子清醒的皇帝都不可能真的认为自己能够万岁,人,早晚都是要死的。
是啊,武承嗣姓武,只是她的侄子而已,将来若是武承嗣为皇,真要追封父母,自己又能处在什么位置?更何况武曌心里十分清楚她跟哥哥两家其实是有不死不休的仇恨的,武承嗣他们看上去不计前嫌,可是谁又知道他们是不是因为自己手中的权利而虚以委蛇?
神皇一时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武玄辉看着神皇补充道:“若是太平公主有神皇之能或许也是个好人选。”女皇帝都有了,皇太女什么的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然而太平公主的心机手段比起武曌来说差太远了,或许她在某些方面跟武曌相像,然而她跟武曌最大的区别就是她的生活太顺遂了,挫折能够使人成长,武曌遇到的挫折比太平公主多多了,所以才有今日的神皇,然而太平公主还是差太远了。
武曌听了之深思半晌才抬头看着武玄辉问道:“这么说你也同意跟摄政王议和的建议了?”
武玄辉缓慢的说道:“臣……只是担心神皇,神皇如今并没有合适的继承人啊。摄政王之所以反可能是在担忧自身吧。”
武曌一时之间觉得有些心身俱疲,她争了一辈子斗了一辈子,临到头来却似乎什么都没得到。
“此事……再议吧。”饶是武曌一向果决在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上也不由得有些踟蹰。
就在武曌发愁继承人人选的时候,武承嗣那一圈人却已经欢快的开起了会。
武懿宗自从上次被贬之后如今勉强爬到了一个礼部侍郎的位置,虽然看上去也不错了,却跟武承嗣比不了,只是他自知相貌丑陋,满朝文武他就是拉低颜值的存在,武曌能够让他当官每天去朝上晃悠,那只能解释为亲姑妈才会这么容忍他了。
所以他也就心甘情愿的成了武承嗣的附庸,如今他们这些小辈之中也就武承嗣看上去前途远大了,所以他笑的有些谄媚的说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武承嗣偏要摆个谱微微扬起下巴慢悠悠的说道:“哦?何喜之有?”
“大王不日即将成为太子,这还不算喜吗?”
武承嗣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说道:“莫要胡说,储位可是我等能够肖想的?”
武懿宗心中嗤笑,武承嗣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他知道对方想要当太子想的都快疯了,私底下不定串联了多少大臣要让他们推自己为太子,然而有个摄政王在前面硬生生的挡住了他的路,谁都知道摄政王不可能同意让武承嗣当太子的。
武懿宗连忙说道:“如今李显已反,乃是反王,已经无缘储位了,李旦也一样,那么储位可不就是非大王莫属吗?”
武承嗣听了之后嘴角微翘,不得不说武懿宗说的也正是武承嗣自己想的,他觉得自己还真应该感谢李旦和李显,要不是他们自己想要当太子只怕还要颇费一番波折,如今……真是舍他其谁?
不过这些年他也锻炼出了一些城府,看着武懿宗轻笑道:“你也长进了,不过此事不要声张,我还需帮神皇一个大忙才有望储位。”
武懿宗有些疑惑但是武承嗣却不肯多说了,不过等到第二天他总算知道了武承嗣的打算:武承嗣上书改国号!
上次武曌就想要更改国号,但是因为李显不同意而被拦住了,这一次没有摄政王捣乱,再加上武曌这些年积威甚重,只怕不会再遇到任何阻挠了,武承嗣这是想要借这件事情来再次刷一下存在感!
所有人都被他这一手给惊了,然而大臣们没有一个反对的,武玄辉在听到之后摇了摇头叹了口气,猪队友就是武承嗣这样的,然而看神皇却直接同意了。
李显和李旦接到消息的时候,张仁愿已经撤走了,长安不好啃下来,他也不能放任反王手下的其他将领继续攻占别的州县,所以张仁愿直接带人去围堵裴延休和刘锦遥了。
娄师德和郑玘都比他更加有经验,尤其是娄师德,他必然是打不过娄师德的所以只能从反王弱势的地方下手。
李显看到张仁愿退了之后也是松了口气,长安的兵力真的不是特别多,跟对方死拼是不行的,只能偷奸取巧,但是这种风险很大,李显也是背负着很大压力的。
只不过当他和李旦带队回长安的时候就受到了热烈欢迎,长安民众自发的组织上街来迎接凯旋的两位亲王。
李显笑得脸都要酸了,心里则在嘀咕:这又是怎么了?
很快回到王府之后他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李贤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份武曌的制书,李显一看不由得挑了挑眉:“改国号了?”
上次这事儿虽然被自己压下来了,但是李显知道说不定早晚就还有这么一天,而现在的确是个好机会,李显一点也不意外。
李贤也很淡定,李旦在知道之后整个人都跳起来了刚想愤怒的说些什么,结果就看到这两个哥哥一个比一个镇定,他的一腔热血全部被憋了回去,只能悻悻的又坐下了。
“他们怎么能这么做!”李旦到底是忍不住说了一句。
李贤说道:“我已经帮她宣传了,告诉他们洛阳神皇已经改国号为周了,长安以及摄政王领地之内依旧为唐。”
这就是彻底分割了,李显这才明白为什么之前长安的民众那么热情,其实神皇如果坐稳了皇位改国号,顶多也就是被骂两句,然后老百姓该干嘛干嘛,如今李显和武曌几乎是一人占领半壁江山,哦,李显这边说半壁江山还早了一点,不过,迟早的事情,武曌那里没有能打的将领啊。
在民众心中当了多少年大唐人,也以大唐人为荣,突然之间就变成了大周人,很多人就接受不了了,尤其是在长安的百姓,他们对大唐的归属感更加强烈一些。
李显将制书放下来刚想说什么,李贤就默默的递上了一份诏书,说诏书也不合适,因为这是以摄政王的名义写的,就是通知天下大唐还在,还将武曌形容为窃国之贼,反正武曌改国号这件事情让正义的天平更加向李显倾斜了。
李显看完了之后感动的内牛满面,别的不说,李贤的文采那是比他好的不止一点半点,尤其是用典方面,比他的基础扎实多了,之前郑玘走了之后李显还苦逼的觉得只能依靠李重义和郑瑾了,但是这两个孩子如今的水平可能还不如他——他好歹也是跟郑玘混了那么多年的。
如今有李贤代笔李显觉得整个世界都敞亮了,果然当初放李贤出来的决定是正确的!
“云鹤兄,以后文书方面的工作就交给你了!”
李贤最近多少恢复了一些少年时期的脾性,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说道:“这么多年也不见你有点长进。”
李显……李显当没听到,这个时候李旦忽然说道:“我说……咱们这也该早正大位了吧?否则那边发诏书就是神皇,我们这边就是摄政王,感觉……矮了一头啊。”
摄政王的重要性连太子都不如好吗?李显听了之后想了想说道:“可以,不过郑清澄和娄将军都在外面,只怕登基大典没有那么隆重了。”
“只要有个名义就行了。”李贤也不在意转头就开始忙活登基大典的事情。
立皇帝这么大的事儿,他们三个跟商量家常一样就商量完了,然后李显忽然一拍大腿:“坏了,咱们的决定重义知道吗?”
李贤和李旦一脸奇怪的看着他,那个表情仿佛是:急什么?该知道的时候他自然就知道了。
李显摸了摸下巴说道:“算了,我先去问问他吧。”
李贤和李旦都不想搭理他了,只要李重义是受正常教育长大的,就必然不会抗拒这件事情,九五至尊的位置谁不想要?哦,李显这个神经病除外,他们兄弟两个都搞不明白这个兄弟的脑回路到底是怎么长的。
不过,虽然立了李重义,但是李显还是摄政王,在李重义亲政之前政权都是在李显手上的,所以他们也就不在意这个了。
李显七转八转的跑到了李重义的宜阳郡王府,进去就看到李重义和郑瑾两个人在讨论着什么,李显过去一看发现他们在说神皇改国号的事情,脸上颇有些愤愤不平。
李显摸了摸两个孩子的毛脑袋,跽坐在李重义对面表情比较严肃的说道:“重义,今天来是想跟你说一件事情。”
李重义很少见到李显这么严肃的时候,他十分了解这位叔父,一旦摆出这个表情就代表必然是有大事。
李重义不由得拔了拔腰杆坐的更加端正了一些,郑瑾想要告退,李显也没让他走,只是说道:“这件事情不是什么秘密,其实过两天你们自然就会知道,阿瑾也不用走了。”
李显说完之后顿了顿才说道:“你们也看到了神皇的制书了,如今大唐大部分国土已经改成了大周,而大唐只有我们才能继续继承了,自今天起,我们和神皇再不是一国之人,然国不可一日无君。”
李重义听到这里眼睛一亮:“叔父要登基了吗?”
李显看着李重义充满期望的眼神摇了摇头说道:“不,不是我,是你。”
李重义顿时傻了:啥?
李显叹了口气:“当日我禅位愧对列祖列宗,皇位也无颜再坐,豫王也失了大义,不适合那个位置,只能从小一辈里挑了,你为高宗亲孙,孝敬皇帝之子,是再名正言顺不过的了。”
李重义有些晕晕乎乎的看着他名义上的叔父实际上的养父,一时之间怎么都没想到这么一块大馅饼就砸到了他的头上。
李重义没有说他不行,第一个反应就是问道:“但我还年幼,叔父可还是摄政王?”
李显有些不好意思,不做皇帝却还是把持朝政什么的感觉有点不要脸,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
李重义瞬间松了口气,然后就端着一张严肃的包子脸说道:“侄儿必不辜负叔父期望!”
李显摸了摸李重义的头说道:“快点长大啊,待你长大我就能退休啦。”
李重义忽然就不想长大了,他可是知道他叔父一直都想去各地周游,只是一直以来都身不由己,若是退休那岂不是……见不到了?
不过好在他现在年纪还小,真正亲政至少也要二十左右,恩还有很多年呢!
李显跟李重义说完之后,见李重义没有排斥也没有特别兴奋的样子忍不住点了点头,他不会觉得李重义不知道当皇帝怎么回事,然而知道了却觉得自己身上担子重这才是正确的继位方式、当然他跟李重义说完还没用,李显还要昭告天下呢,当然这个自然是要李贤写的,李显之前下的罪己诏已经开了个头了,李贤只要将李重义的身份罗列一下就够了,李显有人对李重义当皇帝不满。
但是没想到李重义登基之事十分顺利,虽然不是非常盛大,却也足够严肃隆重了,并且六诏派了使者来送礼,还有一些小国也派了使者来送礼,这让李显觉得……大家还是认可这个大唐的。
李重义登基之后自然就要分红,首先李显拿了大头,依旧是摄政王,在皇帝能够亲政之前他的权威就相当于皇帝,然后李旦被封为了楚王,封户上增加了不少,当然有一点是空头支票。
接下来就是郑玘和娄师德成了左右宰相,在下面就是六部尚书九卿,也是多亏了李显手上还有个人才输送基地梅花书院,要不然这点官位想要填满都不容易。
好不容易这一切都折腾完了,郑玘和娄师德一边看人一边写了谢恩的折子送上来,转头李显就得到了消息——殿下,大食又打过来啦!
李显:d!休战,我要去揍大食!
第181章 181
传来消息的是安西都护府的人,自从李显反了之后,安西都护府的位置也十分尴尬了起来,他们从站队上来讲天然就是摄政王那边的人,但是他们跟摄政王吧又不是特别亲近,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他们是要投靠哪边?
一开始安西都护府实质上的掌权人都护咎斌决定先观察一下神皇和摄政王的力量对比再说,反正他手上有兵,又是看管的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交通要道安西四镇,而且地处偏远就算一开始没有伸出援手,到时候也是有理由的。
他一点也不怕被清算,只不过万万没想到啊,还没等他好整以暇的在大势明朗之后再效忠其中一人,就不得不提前做出决定了。
大食等这个进攻机会已经等很久了,这些年来大食东征西讨除了没敢招惹大唐之,周边的国家都被他们揍的差不多了,对于大唐,大食早就心生不服了,有野心的国家都不可能甘为人下,更何况每年还要进贡大量的方雾,别的都还好说,是有这种东西就算是他们手里也不是很多,这年头石油的开采技术基本上还没有出现,因为石油太多了出现在地表才被他们弄出来,这些年下来给大唐进贡的让他们的库存减少了多少啊!
之前畏惧于大唐的火药,他们一直都没敢轻易动手,现在总算是老天开眼了,大唐那边居然起了内讧!那还说什么,不趁着他们无暇他顾的时候打过去出口气顺便占领地盘撕毁协议,那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能够派过去看守安西都护府,咎斌还是有一定能力的,但是再有能力也扛不住大食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啊。
咎斌果断认怂想了想直接写了两封奏疏长安洛阳各发一份,长史章钏负责这件事情,咎斌还忙着调兵挡住敌人的攻击呢。
章钏在知道之后立刻说道:“都护怎们能过如此?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您……您怎么能认两人为主呢?”章钏没有说的是你这样会被骂三姓家奴你造吗?
咎斌苦笑:“我也不想如此,只是如今情势太过危机,我担心……哎,管他是谁,只要能够打跑大食,大不了我不做这个都护了,可若是只给一方上奏疏,另外一方不管又怎么办?大食不是一般的国家,是要集全国之力才能打走的,否则就只能割地,到时候安西四镇的百姓就又要遭殃啦。”
章钏沉默了半晌才问道:“可若是……两边都派兵马来了呢?到时候岂不是又要打起来?”
咎斌神色变换半晌才说道:“说不得到时候就要请二位联手,若他们不同意,我就只能责兵强马壮一方为主了,纵然被骂也比丢失国土生灵涂炭强。”
章钏听了之后眼眶一红:“怎么就到了这个地步呢?”
咎斌将头盔一带叹了口气:“如今只盼着那边能够早早的派兵过来,我还能撑两天,否则……嘿。”
章钏胡乱将眼泪一擦,转头就去写奏疏了,他心里其实觉得神皇势力更大一点,但是最近这些日子得到的消息都是摄政王……哦,不,是新皇一方在节节胜利,一时之间章钏也不知道盼着谁来比较好了。
他多少明白了咎斌的顾虑,想了半晌两封奏疏都写的情真意切,写到最后章钏又哭了一场,然后将奏疏安排人手发出去之后,他就也跑到后面找了一副合适的盔甲也跟着上了城墙。
咎斌看到他的时候吓了一跳:“你怎么过来了?”
章钏情绪激昂的说道:“身为朝廷命官怎能躲在百姓身后?”
咎斌有些无奈:“你……哎,快点回去,我可不通文书,你若出了什么事谁给朝廷写奏疏啊。”
章钏咧嘴笑了笑:“到了这个时候都护又何必还执着于文辞?”
这边整个都护府都迅速运转了起来,而李显收到奏疏比神皇那边快一步,在看到大食打过来的时候,李显当时就冷笑了,真是什么牛鬼蛇神都出来了,当初怎么揍的他们哭爹喊娘都忘了!
只是长安现在有李显坐镇,所以张仁愿他们不敢过来,如果李显也走了……那么如果对方来偷袭怎么办?李重义和郑瑾两个人……他们两个有自知之明,哪怕兵法什么的都学过了,但是没有实际经验也没用,当然李显的兵法或许学的还不如他们好,但是李显有各种奇思妙想是别人比不了的。
更何况李重义如今是皇帝,虽然是匆忙登基却也用不着他亲自上战场,而郑瑾如今被李显塞去给李重义做散骑常侍,让他依旧跟着李重义混,这相当于郑家独苗,更不能扔出去了啊。
李显没办法只能让人写了一封国书,恩,是以皇帝的名义发给皇帝的,这相当于承认了神皇的地位,不过他也是没办法,谁愿意对着大食割地赔款啊?当年咱们打的他们嗷嗷叫好吗?
李显说的很简单,我要去打大食,你们可以不帮忙但是不能拖后腿,如果真的拖后腿的话就别怪我手下不留情了啊?
神皇那边收到国书之后,神皇这些日子病了还没发表什么意见,武承嗣就直接喷了回来:你还手下留情了?你要手下留情现在遍地战火是怎么回事?
李显回答的相当简单粗暴:你丫算老几,我代表我家小皇帝在说话,你没资格跟我对话,哪儿远滚哪儿去。
武承嗣收到这个简单粗暴的回应之后气的手直发抖,当时他心里暗暗发狠:等我当上了太子,你这个摄政王算什么?
只不过他也只能这么想想,多新鲜啊,摄政王仅次于皇帝了,哪怕有皇太子皇太弟在,权柄也不一定能够比得上摄政王不是?不过武承嗣想什么他也不敢发声了,李显说的很明白了,这封国书是皇帝发的,只不过他家小皇帝太小所以由他代发,在名义上他还真没资格跟李显呛声,除非神皇批准,然而神皇……如今还病着呢。
不过好在武曌也不过是感染风寒,发作的并不算大,还能理事,只是在听说武承嗣已经率先回嘴之后,神皇看着武承嗣的眼神显得有些意味深长,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武承嗣才是太子人选,当然这个所有人也不包含以武玄辉和狄仁杰为首的李唐派。
是的,好多人虽然在大周做官心里却还是向着李唐的,他们之所以没有走主要就是想要劝服神皇不要对儿子赶尽杀绝。
武玄辉和狄仁杰最近是非常煎熬的,他们两个都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但是到了如今还能怪谁呢?
武曌在看完国书之后轻笑一声:“他还能怎么不客气?”这一点她和武承嗣的想法是一样的,长安那边的兵力他们心里多少都清楚,李显想要快刀斩乱麻只怕没那么容易。
倒是武曌很想趁着现在赶紧将李显他们摆平,然后再去攻打大食,颇有一些攘外必先安内的意思,所以她还在犹豫。
李显那边一看就知道神皇打的什么主意,他只好又发了一封国书警告道:马上就要过年了,你们要是坚持打也无所谓,明年的祭祀……对不起啊,我只管我家地盘了,你们爱怎么样怎么样吧。
卧槽!怎么忘了这码事儿呢?这封国书一出整个洛阳都慌了,前些年李显刚登基结果被武曌软禁然后错过祭祀导致春夏大雪之类的自然灾害泛滥他们可是记得清清楚楚啊,这万一对方真的不管了,李唐的地盘一片风调雨顺,他们这里各种自然灾害,那还怎么玩?
就算兵力多对方拖也能把他们给拖死啊,更何况如今对方其实就是缺人,之前情报显示人家的各种粮食武器之类的充足的很,比洛阳这边强多了。
武曌在看到这封国书之后也不禁哑然,她也险些忘了这件事情,虽然说就算李显不祭祀也不一定会真的出现各种自然灾害,但是这是能够影响民心的,看看朝堂上这段时间的浮躁气氛,连读圣贤书的官员们都这样,老百姓会更加深信不疑。
到时候真的觉得这边日子过不下去了,到时候老百姓自然会跑到李唐那边去,武曌只能叹了口气,让武玄辉拟国书,同意暂时停战,当然也是有限定的,那就是大食退兵之前停战。
她也想了,放李显去跟大食死磕,不管哪边赢,到时候都是疲惫之师,他们正好坐收渔翁之利。更何况,现在洛阳这边的国库也支撑不了远线作战,否则他们何至于被长安一共才四路的兵马压着打?
李显收到国书之后一想就明白了洛阳那边的意思,当时他就嗤笑了一声,在他看来这并不是一步好棋,虽然洛阳那边不派兵似乎不用承担损失,但是李显他们这边一路到安西都护府的地盘说不定就都被李显收服了,到时候安西都护府也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不要小看西域啊,丝绸之路的利润多大?之前这些税金都是交到洛阳那边的,如今……他打跑了大食就必定是长安的囊中物啦。
只不过……派谁去呢?李显有些犹豫,他有些不相信洛阳那边,神皇本身就不是个正人君子,咳咳,恩,应该说她颇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意思,洛阳那边吧,端方君子之前都快被杀没了,有那么一个两个的话语权也并不是非常重,万一到时候偷袭怎么办?
所以还是要派人去坐镇的,别的地方还好,前线地方一定要守住才行,李显想来想去,直接将裴延休和刘锦遥给拆开了,之前让他们两个行军一路是担心他们两个经验不够,现在经过这一场厮杀两个人表现的都不错,至少在面对张仁愿的时候也没处于下风,哪怕进攻做不好,守城也绰绰有余。
然后李显把娄师德给调了回来,让他同自己一同西进去会会大食,结果娄师德一封奏疏过来劝李显三思,还说他一个人就够了,李显必须坐镇朝廷——他怕小皇帝威严不够,压不住那些大臣。
是啦,现在的大臣都还满腔热血的想要为国抛头颅洒热血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就没有党争了,或许现在还没到党争的地步,只不过抱团取暖是避免不了的,将来发展大了可不就是党争?
如今小皇帝还在学习阶段,也没什么功勋能够让他虎躯一震收服四方,长安必须有一个老资历的朝臣坐镇,不是李显就是娄师德要么就是郑玘,这三个人一个摄政王两个宰相,娄师德还是首相,然而……娄师德现在是李唐这边的顶梁柱,如果是大一点的战争就要让他上阵了。
李显无奈想了想也是,不过他却将之前看好的一些武将胚子给塞了进去,让娄师德带带,如果娄师德能够找到喜欢的学生那就再好不过啦。
而这个时候郑玘的书信也到了,他让李显把郑瑾给他打包过去!李显看到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亲,你开什么玩笑?
然而接下来郑玘说的十分有道理,打天下是个非常非常漫长的事情,尤其是大唐这边情况还比较复杂,周围的附属国家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趁机反一反,那么长安与洛阳之争若是真的时间长的话,十年都未必能够打下来,郑瑾今年已经十五岁了,作为宰相的弟弟他不用去考科举一样有官做,但是郑玘想要全方位的培养郑瑾,最好将来能够接他的班,天下这么乱,如果是一个文能提笔写风流,武能上马领军士那就再好不过了。
李显想了想,十五的时候郑玘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中进士了,郑瑾是应该锻炼一下了,不过他跟郑玘这种明显的封建家长制作风不太一样,他把郑瑾找了来跟他谈了谈。
郑瑾在听说要去跟郑玘一起守城的时候眼睛都亮了,李显难得看他这么兴奋的样子,有些好笑,大概每个男孩子听到上战场这种事情都会热血沸腾吧?他在这个年纪的时候也会幻想一下,不过他比较怂,真的让他去他还真不一定敢。
当初踏上这条路还是因为李治,郑瑾干脆利落的答应了,李显就让他回去准备,有杨氏和郑临江在,李显就不用忙着给他准备衣物什么的,只要给他配好各种护卫就行了。
李重义知道之后颇为舍不得郑瑾,非常小大人的叹了口气说道:“要是我也能上战场就好了。”
李显摸了摸他的头没有训他,如今的李重义比他当年也好不到哪里去,坐上这个位子就相当于钉在了长安,除非天下太平,他还能去个行宫游玩,否则……轻易是不能走的,因为若是他出了什么事情,整个李唐都要乱一乱。
郑瑾走了没两天,娄师德就回来了,虽然派他去打大食,但是娄师德也要过来补给一下,然后留下一些伤员在补充一下兵源再过去的。
娄师德可以说是日夜兼程回来的,李显看到他的时候他脸上颇有风霜,李显看着娄师德越发干瘦的样子心中非常过意不去,这位大将军已经有六十高龄了,别人这个年纪都已经在家养老安度晚年了,结果现在还要为大唐去征战四方。
可是除了他,旧日的大将都凋零的差不多了,新生代能够独当一面的也没有多少,更何况打仗打的是士气,拍一个两朝老将过去比派个新手过去更容易稳定军心。
李显为了让娄师德打的容易一点,直接让他带了六门虎蹲炮,四个热气球——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改进之后,热气球已经能够做到轻微的控制方向了,不会跟之前一样落到什么地方还要人过去收回来,这一次自己就能够飞回来,只不过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要绕个圈才能回来了。
娄师德在拿到热气球之后着实开心不已,他早就想要尝试这个东西了,只不过之前技术不成熟,不适合在对敌的时候用,李显那次打退张仁愿是因为对方不熟悉热气球,然后热气球上的人找了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降落这才回收了。
等对方熟悉了,如果还不能控制方向,真的用这玩意那岂不是相当于给对方送军备么?热气球的技术含量其实不是特别高,一研究就能研究透,谁敢用啊。
娄师德带着热气球开开心心的就走了,脑内已经开始想出了很多以热气球和虎蹲炮为中心的军阵,人家是专业打仗的,跟李显这种简单粗暴的使用方式是不一样的,他会本能的节省。
送走娄师德之后,李显着实松了口气,然后就开始研究,马上快要过年了,这个年必须过的红红火火,而且明年最好改元,可是改成什么年号还没有想好,还要去跟三省那边磨牙。
恩,因为重新建立了朝廷,所以所有的官职都恢复了高宗时期的称号,李显看着熟悉的官职名称也是不用那么头疼了。
最后商量出来的年号就叫宣正,于是正旦那天就改元成了宣正元年。宣正元年,李显做的最大的事情大概就是开科举了。
当然洛阳那边自然也开科举,文科和武科一起进行,李显直接把郑玘给拽了回来让他跟三省的人一起商量着出试卷,至于李显则开始思考武科举要考什么?这个时候的武科举可不是说弄个擂台两个人上去打,打的那个就赢,一路赢到最后的就是武状元,这样选出来的只是一个会打架的武夫而已,而打仗跟打架是不一样的。
首先射击,哦,就是射箭是必须要考的,然后就是跑步,这个是锻炼体能,然后……要不要再来个障碍跑之类的?李显努力回忆着上辈子特种兵要求训练的项目,虽然说不一定非要让这些人跟特种兵是一个概念,但是可以减轻一点嘛。
不过……特种兵?李显拍了拍脑袋,他之前其实就想弄这么一支队伍来着,只不过那个时候不敢这么弄,连章程都不敢写上去,毕竟章程里写的只是纸面上的一些东西,到底要训到什么程度,这个除了李显估计谁都说不好,但是彼时李显不是皇子就是太子要么就是摄政王,无论哪个身份,他手上都不适合有这么一支战斗力强大的武装力量。
然而现在时机差不多了,李重义从来不怀疑李显,有什么好怀疑的呢?叔父如果自己想当皇帝直接登基就行了,哪里还有他什么事儿呢?李重义这个孩子被教养的是非常光明正大的,帝王的多疑他还没学会,李显和郑玘也没想过要教他这个,当个皇帝如果谁都怀疑的话,这个皇帝是当不好的,因为他不会知人善任。
李显写个武科举的考试项目然后衍生出了一个特种部队的训练计划,这个而是谁都没想到的,郑玘看了一眼也没说话直接就让李显自己去鼓捣了,有这么一支机动部队是有好处的,至少很多暗面的任务都可以交给他们。
长安和洛阳两地同时开始科举让很多想要参加文科的士人都有些举棋不定,毕竟在哪边了就相当于站队了,这个可要好好考虑。
而武科举这边其实就简单很多了,武曌那边能够给十分丰厚的优待,李显这边也不弱,再加上文人清高,武人有的时候也差不到哪里去,所以到了最后两边参加科举的人数基本上也相当于持平了,考虑到如今李显的地盘还是不如武曌那边大,有这么一个开局大家都很满意了。
只是万万没想到,这一次科举李显还引来了一个大家都以为他早就死了的人——骆宾王!
骆宾王来长安只有一个目的,他要上书给摄政王李显:该给皇帝找老师啦。
李显:咦?
第182章 182
骆宾王的到来让李显吓了一跳,在看到身形佝偻满面风霜的骆宾王之后,李显只觉得自己脑袋里那初唐四杰的风流形象顿时崩塌了四分之一,骆宾王大概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清秀少年,当然说美男子也算不上的,只是五官端正而已,大概是近些年来东躲西藏过的不太如意,所以看上去老了很多。
李显再也没想到这位居然还能囫囵个的出来,当初徐敬业谋反,骆宾王作为那份檄书的作者是受到朝野瞩目的,李显记得当时徐敬业的部下王那相眼见起兵不成就直接砍了己方的二十五个主要人物,带着二十五颗头颅投降了,当时说里面就有骆宾王的首级。
现在骆宾王突然又冒了出来,李显生怕是别人冒认,不过冒认骆宾王并没有什么意义,甚至还会背上很大的政治包袱,并不十分划算,所以当时李显也是大半都相信了。
等检查过后,李显看了骆宾王证明身份的文书,虽然是多年以前的,但是也更可信一点,连忙让人好好将他安置了,安置之后李显也叹了口气,这年头不是文学家都能当好官的,骆宾王这个人大概是太正义了,所以在官场混的太艰难了,这样的人去任实职不太合适,李显开始思考给他安排一个闲职。
毕竟骆宾王一直在拥护李唐皇室,如今冒着风险从藏身之地跑到了长安,李显不能不照顾一下这位,然后骆宾王就奉上了一份上书,这份上书是直接给李显的,李显本来以为他要自荐为官,结果就接到了对方要求给皇帝找老师的上书。
李显看到骆宾王的上书这才反应过来,坏了,忘记给李重义安排老师了!当然这也不怪他,之前李重义的老师不是李显就是郑玘,要是让李重义当个太子吧,李显还能记得给他配个太傅之类的,然而人家都当皇帝了,这个老师的身份算什么?而且老师也不是能随便找的,李重义如今十一岁正是重塑三观的时候,万一被别人引歪了,那他和郑玘这么多年的教育岂不是白费了?
不过骆宾王说的也很对,李显想了想转头跟郑玘说:“给你加个太傅的衔吧。”
李重义是皇帝不是太子,在唐朝的官职之中其实是有太师,太傅,太保三个职位的,只不过这三个职位太过重要,轻易不会设置,现在正好是时候。
郑玘提醒道:“别忘了你自己,娄相也要有个位置才好。”
这都不是事儿,于是李显过去跟李重义说了一下,李重义立马同意让人诏书发出去,娄师德进太师,郑玘进太傅,李显……头上就多了个太保的名号,只不过这只是他要保证自己对李重义的思想教育能够插得进手,还要在找几个人真正的给李重义讲课才行。
毕竟如今娄师德在外面跟大食死磕,郑玘身为宰相忙了个底朝天,李显就更不用说了,这三个人都没什么功夫跟他讲课。
不过骆宾王虽然是才子,李显也没打算让他去教李重义,皇帝可以文采不好不会写诗也没什么,但是万万不能变成榆木脑袋,骆宾王在朝堂之上混的这么艰难,真让他一朝去当皇帝的老师,只怕没过两天就被人给弄下来了。
李显有些同情骆宾王转眼就给他请了个闲职回来:朝议大夫。因为骆宾王没啥突出的政治事迹,倒是诗文写的不错,李显就给了他这么一个职衔,不是很高正五品下阶,却也比他之前的官职要好很多了。
骆宾王十分感激李显,他这辈子大部分时间都过的贫困交加,晚年也不知何去何从,如今李显给了他这么一个职衔就是让他养老的意思了。
骆宾王今年已经七十一了,李显看着他身体似乎不太好,想想他以六十多岁的高龄谋反然后逃亡估计路上的日子也不好过,不过李显看他独个前来,以为是他不放心便温言问道:“老翁亲友如今都在何方?我派人将他们接到长安同老翁一家团圆吧。”
骆宾王听了之后不由得老泪横流:“臣的家人……都已亡故。”
骆宾王当年能够逃走已经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了,因为太过匆忙凌乱,家人在路上就失散了,等他跑到西边安定下来之后也曾经打探过家人行踪,最后得到的结果十分不好,家里人都被抓了起来,因为他谋反的缘故,他的家人也没别的好说的了,皇室谋反还能留一条命被贬为庶人流放,他这种就是只能是一死一户口本了。
李显听了之后心下恻然,一边给骆宾王选了处好的房子送给他,一边安排了侍婢小厮都是按照他的品级来定的,骆宾王新下感激更甚,甚至还写了几篇诗文称赞李显。
骆宾王当官的本事不行,但是他写诗作文的水平可是一等一的高,而且也是士人认证的,大概因为他人品好的关系,他说李显好,有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就真的觉得李显好了,于是长安又来了一波人过来投奔。
李显心里松了口气,该说是善有善报吗?虽然他一开始只是可怜骆宾王,却不想他那糊了一半的名声又给转回来了,李显眼睛转了转就去找骆宾王问道:“不知老翁可愿将自身所学授与别人?”
骆宾王听了之后连忙摆手,自嘲笑道:“我这一生须臾蹉跎,有哪里能够为人师表?”
李显微微一笑:“老翁为天下读书人典范,乃我辈楷模,书院之中学子望眼欲穿只盼老翁能不吝赐教。”
别的不说,如果能学到骆宾王写文作诗的本事,文科在文采这方面那就不用担心了,至于时政方面那只能是看个人的领悟能力,这个有老师教却未必还能教好了。
骆宾王听了之后颇为心动,他也知道自己不适合当官,然而学成文武艺买与帝王家,他既文采斐然也是想要在官场上一展身手的,如今熄了那个心思,想了想若是能够教书育人也是不错。
李显开开心心的将骆宾王介绍到了梅花书院,一时之间梅花书院也门庭若市了起来——一开始这地方就是李显为了培养那些有潜力的孤儿用的,到了后来因为他当上了摄政王这里也跟着水涨船高,一些普通平民家或者是富商家的孩子也给送了过来,而骆宾王来了之后,很多读书人也都愿意过来了。
骆宾王日子过的滋润起来,还给李显推荐了三个人:富嘉谟、吴少微以及谷倚。这三个人在后世名声并不如骆宾王大,但是在当下他们却是和骆宾王其名的文学大家,被称为北京三杰,尤其是富嘉谟和吴少微写的诗作更是被并称为吴富体。
不过大概是文辞华丽的人在政治道路上都不太顺利,这三个人的生平经历不如骆宾王坎坷,却也并不十分顺遂,官职不是很大,因为年纪也不小了,上进心没有年轻时那样强,在看到骆宾王寄来的书信之后思考了一下梅花书院的来历,也就带着包袱直接跑到了李显那里。
李显同样收留了两个人,赐给了他们房子,这两个人比较幸运家当什么的都带出来了,所以也不用李显过多安置。
休战之后的长安城和洛阳城渐渐的开始有了不同的景象,长安这边旧族门阀都隐隐靠拢了过来,而洛阳那边则是各种新贵,大概还是跟出身有关系,旧族门阀都看不惯武曌很久了,只是之前没得选,现在终于有的选了,赶紧过来吧。
而对于李显光明正大的从自己这边挖人的举动,武曌也没办法,那些人要么就是一个人光杆司令无牵无挂,要么就是居家迁移,还有一些没有居家迁移的是因为人家是世家!所谓的世家就是地盘贼大人口贼多,虽然被武曌打击了这么多年,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能因为一个人迁怒整个家族,如果真的这样的话……洛阳的朝廷就也要空一半了。
“压制世家果然任重而道远。”武曌叹了口气说道:“只是不知长安那边作何打算?”
武玄辉说道:“只怕要多有掣肘了。”
从太宗开始到武曌一直走在打压世家的道路上,成效也是有的,只是不知道李显抗不扛得住?洛阳很多新贵都在等着看长安的笑话,那些世家他们了解的很,都是一副你不用我就不是明君的嘴脸,当然也有好一点的世家人家埋头苦干真的凭本事往上走,还有一些除了个姓氏基本上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偏偏还想要大块的蛋糕,武曌这么务实的人能留他们?滚吧你们,大周不需要你们来指手画脚。
这些人只能愤愤不平的去长安了,结果……到了长安也碰了一鼻子的灰!首先摄政王不是想见就能见到的,皇帝也不是他们能够随便见的,他们能够见到的大多都是从李显的摄政王府提拔上去的,这些人大多出身不是特别好,很多都是梅花书院出来的,没有背景就只能依靠摄政王或者郑相,他们的立场还用说吗?
武曌好歹还要想想朝堂平衡,一些没啥本事但是不能赶走的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收了,但是李显这边比武曌那边还干脆,手上没有真本事的一概都不要,虽然给这些人特赦不用必须科举,但是也要通过考试的,那个考试实际上也不比科举简单到哪里去。
那些本来打着长安人少他们到这边就能得一二官位的人瞬间傻眼了,不少人都愤愤不平的表示李显这是倒行逆施,甚至还有人说他这样跟逆周有何不同?
李显眼皮都不抬的说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当然有所不同,更大的不同就是……我这里不要废物。”
这一句话得罪了许多人,于是之前李显那被糊过来一点的名声又开始被世家集体抹黑,李显一点也不在乎。
甚至有人当着李显的面说:“摄政王这是将朝廷当成自己的封地了吗?肆意任用朝廷命官,可还将圣人放在眼里?”
李显眼皮都不抬的说道:“有本事你也这么干啊。”
来人被噎了个够呛有你这么说话的吗?简直是斯文扫地!这样的人怎么配做摄政王?
长安城内攻击李显的人开始渐渐变多,只不过也没到让大家都担心的地步,李显在长安的声望那还是没得说的,小龙王这个名号第一开始就是长安城内流传出去的啊,只不过这个外号已经很少人会叫了,毕竟李显已经不小了,而且也不够尊重。
这些人见李显油盐不进,想了想还是找人想要跟李显说一下,没办法,现在李显在大唐境内说是权势滔天都不为过,虽然有三省和丞相制约,但是……李显会选那些给他拖后腿的人?开什么玩笑。
最后这些人就找到了骆宾王,骆宾王心里清楚李显的方式是对的,但是对于他这样打压世家也有点话要说,他只好转头找李显说了两句,李显慢悠悠的喝了口茶说道:“不外乎是能者上庸者下,他们自己没本事怪谁?”
“那也不能任由朝廷被寒门把持啊,寒门少伟男,殿下还是要三思才行。”
李显一脸惊奇的问道:“谁说朝廷被寒门把持了?什么时候我成寒门子弟了?”
骆宾王一脸心塞的看着他,李显只好继续说道:“现在朝中一共两位宰相,娄相和郑相,娄相虽然是平民出身,但是两朝老臣,他当宰相有人有意见?”
当然没意见啦,谁都知道娄师德现在是大唐肱骨,没了他怎么去打地盘?
见到骆宾王摇头李显又说道:“郑相,世家出身,不会有人觉得郑家不是世家吧?”
骆宾王额角一抽,听着李显还在哪里掰着手指头说着:“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皆是世家子,怎么就被一概而论成了寒门子弟呢?”
骆宾王心有点累,殿下,您说的那都是一二品的大臣啊,做官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有几个人能走到这个地步的?这些人都是世家子没错,但是……往下走可就是寒门子弟多了啊。
但是骆宾王年纪大了也不想跟李显死磕这点事情,有那个功夫他还不如去找找有没有合适的孩子收来当弟子呢,他的儿女孙子孙女都被杀掉了,他一个是想要培养出一个合格的朝廷命官也算是报答了李显的恩情,另外一个也是想要找个人养老送终。
于是最后骆宾王也只能叹着气说道:“武曌性情刚烈在对上世家也不得不退让,殿下莫要太过激进啊。”
李显挑眉:“我知道您今天来只怕是被那些人烦到了,别的我也不多说,就告诉那些人,没屁点本事就知道从别人手里抢好处的我还真不用,要么老实趴着要么死,我说得出做得到。”
恩,李显其实十分想说有办法想去,没办法死去。只不过想一想骆宾王老头子估计会被气死所以就委婉一点吧。
骆宾王果然被气得够呛一连说了三遍:“殿下慎言!”
李显默默闭嘴,反正意思已经带到了,不过估计骆宾王会说的比这个还委婉许多,算了,那些人爱作死就作死去吧,舆论影响嘛,谁不会啊,之前李显是没腾出手来,自己这么多年不放嘴炮真是被小看了。
于是李显转头就去安排人开始四处散布那些旧族门阀是因为在逆周混不下去啦,看着咱们摄政王心慈手软就跑过来投降,没想到还不死心的想要占领朝廷,想要天下的官都给他们当呐。
接着就是开始各种造谣比如:这些人在逆周混不下去啦,就因为他们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现在到了大唐还想浑水摸鱼呢。
长安城可以说是大唐的消息中心,这里的信息流传的很快,没过两天,对于这些旧族的各种谣言就尘嚣直上,他们倒也有心辩解,但是谣言这种东西除非有真凭实据的辟谣,否则大家都会选择相信啊。
到后来甚至不用李显去推动就有人自然而然的开始挤兑这些不上进的世家,没办法这些世家过来让一些士子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感,他们出身都不是那么好,也都是一路苦读上来的,好不容易大唐现在更多的录取寒门子弟他们有机会了,结果就来了一批世家。
尼玛,我们辛苦半天都不一定能够得到一官半职,你们一过来凭着姓氏不看本事就想做官?不能忍!
李显每天看着信阁给他送上来的各种消息看的特别开心,跟看热闹一样。
信阁就是专门手机消息用的,本来李显想要给这个部门取个名字叫信息部的,但是郑玘嫌弃画风太不一致,顺手给改成了信阁。
第49节
恋耽美
第49节
李显和李旦要是论起行军布阵的本事,两个人加起来大概都不是张仁愿的对手,毕竟人家是凭着自己的本事实打实的爬上来的,他们两个……还是不要提了。
只不过李显无耻啊,他之前喜欢用火炮,现在长安火炮没有几尊,就改成了高空火力打击。在听说对岸张仁愿有异动似乎准备强行渡河的时候,李显就笑了。
他知道他这第一步是走对了,打击对方士气逼得对方不得不改变计划,这对于他们而言是有好处的。
于是张仁愿在派人渡河的时候远远的就看到一个巨大的土不拉几的褐色椭圆形的球下面还挂着个篮子,就从长安城的城墙之上缓缓飞起。
张仁愿:=口=这又是什么新玩意?
然后他就看到那个不知道叫什么的玩意缓缓地缓缓地在往这边飞,张仁愿当机立断说道:“弓弩手准备!”不管是啥,先打下来再说,跟摄政王打仗实在是太考验心理素质了,因为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就会弄出什么新玩意。
看着他这样折腾敌人的时候觉得非常开心,但是轮到自己被坑的时候……怎一个心塞了得啊。
只不过张仁愿很快就发现了对付这玩意,弓弩手是没用的!明明从长安城墙上飞起来的时候目测距离弓箭能够射下来,虽然大了一点但是万箭齐发妥妥的没问题啊,但是谁知道这玩意它越飞越高,越飞越高……最后的高度完全不是弓箭能够达到的高度。
张仁愿抬头呆滞的看着那个玩意半天,最后一抹脸,不管了!先渡河!根据临行前朝中有人传授的经验就是无论摄政王弄出什么新鲜花样来,千万不要跟着他的思路走,你要是去研究他这玩意是干嘛用的,你就绝对输了,要是不管不顾说不定还能赢得先机。
张仁愿一开始还没太在意,现在他觉得……真是老成持重之言啊。只不过这个热气球哪怕没有影响到张仁愿却也影响到士兵了,他们都在猜测这又是什么神迹?为什么现在看起来没有任何攻击力?
张仁愿只能继续鼓舞士气,告诉他们这是反王吓唬他们的手段,多少也安抚了一下士兵的情绪。
李显看着张仁愿似乎没有受到热气球的影响并且打算强行渡河,不由得摸了摸下巴,哎,跟自己人打架果然是挺没意思的,因为对方实在是太了解你了啊。
不过没关系,他从来不会抱着侥幸心理,谁说热气球只是为了吓唬他们了?热气球就是为了往水里扔石头的好吗?
是的,石头,火药是不太适合水上作战了,因为可能把握不好爆炸的时机造成浪费,毕竟李显还没发明出水雷呢,只要瞄准对方的船只用石头就可以啦,因为渭水只是黄河支流,并没有太大的水量,所以船只也并不是很大,最主要的是船估计还没上岸呢就搁浅了,对面的士兵只能在水里下船一路跑上来。
张仁愿的船其实不错,这还是李显当年留下的底子,他在建造完海船之后对于河船也进行了一点点改造,至少让河船变的结实了些许,然后……就把自己给坑了。
眼看着到了渭水河中了,张仁愿让人做好防备,避免对面派人从水下攀上船来偷袭。至于凿船什么的一点都不用担心,毕竟船很结实。
张仁愿防备了水底却没有防备天空,确切的说是他也没办法防备天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个飞在天上的东西往下各种扔,一开始是扔石块,石块对于张仁愿的主船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在周围的士兵乘坐的一些小船来说,那就是灾难了。
真灭船之灾。
张仁愿恨得牙痒痒,不过没关系,在小船上的士兵有一些是会游泳的,而且精锐都在主船上面,反正那些石块对于主船来说根本就是不痛不痒,张仁愿只能忍痛不去管其他士兵,只要登岸了就好!
不过他这么选择也是有依据的,毕竟从热气球上面往下扔真的是看脸的,做不到指哪儿打哪儿,所以有好多船还是能够幸免于难的。
最先一批的先头部队已经要登岸了,然后他们就看到李显麾下好多士兵一起举着从简易版坦克上拆下来的护盾连成一片,然后就这么一路往前推,把上了岸的士兵又给推下去了。
张仁愿看到之后一点也没着急,那些士兵举着这个护盾也需要很大力气的,只要他们这边人多总能冲过去,更何况护盾和护盾之间又不是没有空隙。
张仁愿觉得李显这个选择一点也不聪明,因为也只是暂时延缓他们登岸的时间,并不能有什么实际上的意义和和效果。
但是很快张仁愿就知道对方为什么要这么做了,因为这一次又飞出来了一个大圆球,张仁愿有些警惕的看着那个大圆球,然后就看到上面有两个人举着一个桶开始往下倒黑色的液体。
张仁愿一闻顿时肝胆俱裂:“不好!退!”
退?晚啦!李显那边已经安排好了弓箭手开始往这边射火箭,恩,就是把箭尖去掉前面弄上干树枝抹上油的那种。一片片的火箭射过来,遇到河面之后不仅没有熄灭反而瞬间燃起了熊熊火焰,火焰在河面上一直蔓延到了船上。
永恒之火,不惧水。
李旦看着那一片火有些发呆,他早就应该想到这一手啊。不过,就算想到了也没用,这个被他哥哥称为石油的东西他手里没有,也就是李显敢这么用了,因为大食在每年上贡给大唐之余,李显还自己出资买了一些回来屯着。
原本李显的想法是想要测试一下看能不能提取出汽油柴油之类的,然而这个实验还没开始做,石油就派上别的用场了。
对面这一次渡河可以说是完全失败了,而且因为有石油的关系,估计是不敢再从这边渡河的了。士兵们都很兴奋,打了胜仗能不兴奋吗?
可是李显看着蔓延的火势一点也兴奋不起来,这一片火不知道要烧死多少人了,能够逃出去的估计寥寥无几,从战略上来说,他几乎是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对方可以说是大胜利,然而从心理上来讲,之前那些军官还和他同朝为臣,士兵还在他麾下打跑过外敌,结果转眼就要拼的你死我活。
李显有些怅然的叹了口气,转头回了营帐有些意兴阑珊的说道:“等火灭了就去收敛一下尸骨吧,好歹也都是……大唐子民。”
说到这里李显不由得自嘲一笑,估计让洛阳那边知道反而会说自己虚伪,人都死了,这还有什么用呢?
张仁愿带着少部分的士兵带着一身的石油逃回了对岸,他们都没有受到什么伤害,这个石油就是只要沾上火就灭不了了,所以要么完好无损,要么就是……去见阎王。
张仁愿站在对岸怔怔的看着那一片火焰,忽然就有些迷茫,他一向自认为在行军布阵方面颇有天赋,如今也不缺少实战机会,是以从来没有把那两位反王放在眼里,毕竟无论是李显还是李旦,在行军布阵方面都没有传出有什么天赋。
李显能够大胜仗更多的人是觉得他被老天眷顾,而如今……还没轮到人家展示被老天眷顾的可能性,他们这边就已经败了而且还是惨败,对方几乎没有什么折损,张仁愿却把手上的两万大军都葬送在了河里。
虽然他手上还有兵,但是他也不得不扪心自问一句,还敢渡河吗?
不敢了,真的不敢了,万一反王再从天上往下倒石油怎么办?他们打不到天上的那两个东西那么无论怎么样就都赢不了。
张仁愿带着人回到了大帐,此时整个大军情绪低迷,是啊,主将都被打的没脾气了,他们还能怎么样?更何况这边的士兵也有不少都看到了刚刚河对岸的惨状,没有人不怕死,尤其是死的太惨了,之前的惨叫声让所有人都不由得胆颤心惊。
张仁愿的主账之内没有人说话,他带来的一些军官也只剩下了一半,这一半大部分还是他留在这边看守营地的。
张仁愿的同族张炳成小心翼翼的问了句:“将军,要……给朝廷写奏疏吗?”
张仁愿叹了口气:“这件事儿我来就好了。”这是他的责任他必须背负起来,他环视了一下,有些难过的说道:“大家都先去休息,等着朝廷的……安排吧。”
败成这样,估计他要被调回去了吧?可是无论换了谁来只怕这个问题都无解,张仁愿只能尽职尽责的将之前的战争始末给写了一遍,然后……就是请罪,这一份奏疏,他几乎写了一个通宵,因为在报战损的时候他数次下不了笔。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晚上,居然有好多士兵都逃跑了!
这些士兵也没往别处逃,一逃就逃到了河对岸。李显在听说抓到了两个团的士兵之后不由得有些惊讶,两个团六百人来偷袭?而且还是一点都没有遮掩的偷袭?张仁愿被刺激疯了?
结果那些人领头的几个被带上来询问的时候,见到李显二话没说,跪下就直接磕头开口说着求包养的话。
李显:……
万万没想到啊。
作者有话要说:
真是……不想再强调了,但是不得不强调,李显不想当皇帝主要是因为不想娶妻,这与是不是跟郑玘在一起的关系有也不太大,如果他娶了老婆,生了儿子,朝臣们就不会去管皇帝的私生活了,顶多是劝谏,但是如果不娶老婆也不生儿子,那就会感受到朝臣们带来的压力,郑玘也会陷入一个口能杀人的漩涡里。
唐朝的皇帝并不是一言堂,很多时候都要妥协的,不要把辫子朝那种不把人当人的制度代入进来啊(就算是辫子朝皇帝面对大家族也有需要妥协的时候。
都到了这个时候了,再给李显安排一个老婆?你们能忍,我自己都觉得恶心啊。
第180章 180
李旦转头看着李显,李显颇有些无奈只好说道:“既然来了就……都留下吧,去清点一下人数,然后造册。”
李显看着这些士兵一个个的跟落汤鸡是的只好让魏成吩咐人把人带下去,煮两锅姜汤。
李旦看着李显问道:“阿兄,这些兵要怎么办?”
李显沉默了半晌才说道:“先造册吧,然后查一下,如果有独生子许其归家,父子兄弟皆在军中的许其一归家。”
李旦有些为难的说道:“不留下来?我们缺人啊。”
李显摇了摇头:“因为打了败仗而吓到当逃兵投降,这样的兵……还是少用吧,就算用我也不敢让他们当前锋或者炮兵。”
李旦一想也是,按照待遇来说两边的待遇其实是差不多的,而这些人跑到他们这边来估计被今天他们凶残的一手吓破胆子了。
李旦想到这里却笑了:“若是多来两次,说不定神皇就要投降了呢。”
李显却摇了摇头:“用这一次震慑住了就行,你还想用几次?石油这东西污染太重,不宜多用。”
李旦有些茫然的看着他:“污……染?”
李显忽然想起来在这个年代还没有保护环境的说法,毕竟人数没有那么多,工业也没有发展起来,就算有些污染也能够被大自然吸收,只好说道:“今天弄了这么一次,渭水要好多年不能饮用啦,虽说是权宜之计,但是这也是另类的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而已。”
李旦想了想水面上漂浮的黑色油状物也不由得觉得有点恶心,李显却开始思考要怎么消除石油对渭水的影响?不知道现在弄过滤装置行不行?但是要用什么过滤呢?
果然人啊不能图一时痛快,他这次痛快了,然后就给自己又找事儿了,李显抹了把脸,李旦看着他一脸忧国忧民的样子心里纳闷的不行,明明是打了胜仗他这位六哥怎么就不高兴呢?他一不高兴整个队伍都跟着不高兴啊,明明是件好事儿应该庆贺!
好在李显虽然心塞却还是没忘了告诉魏成:“今天的伙食多加点肉食再来点酒庆贺一下。”
虽然对方没有撤兵,但是李显觉得他们应该不敢过来了,而且就算过来也没关系,他在岸边埋了一些地雷等着对方来呢,如果是白天的话放他们过来估计他们都不敢过来,晚上就更不用担心了,黑灯瞎火就不信他们还能完美的躲避地雷?反正我们也没有驻扎在岸边,完全不怕自己人误踩呢。
河的两岸一边喧声震天灯火通明,一边沉寂黑暗士气低迷,形成了一个十分鲜明的对比,张仁愿满心苦涩的等着上面的宣判,虽然副官给他找了很多解释,然而无论多少解释也不能掩盖他的确输了这个事实,更何况朝廷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张仁愿出征的时候还有人扯后腿让神皇跟反王议和,甚至还有人提议将反王立为皇太子的!
对于立太子这件事情,张仁愿也觉得有些不不太好说,神皇有自己的儿子,但是姓李啊,武承嗣等虽然姓武,却是侄子,再有儿子的情况下谁要立侄子呢?
张仁愿说不出怎么做才好,唯一能做的就是跟着神皇走,他相信神皇总会有解决办法的。
张仁愿的奏疏到了洛阳之后果不其然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之前上蹿下跳提倡着议和的人终于是有话说了。
武曌冷眼看着这些人,那些大多都是她前段时间用过的酷吏,本身的本事一般,却大多都是心性狠毒却也最会见风使舵,这样的人武曌在用过之后原本的意思就是如果他们老实那就勉强让他们苟延残喘,如果不老实,那就不必留着了。
在这么关键的时刻这些人跑出来动摇军心,武曌二话没说直接翻出了他们那一个个的罪名,这些人很多都网罗罪名状告他人,武曌手里怎么可能没有他们的黑历史?一旦翻出来这些黑历史,那就是妥妥的一个死。
武曌将这些人杀掉之后朝堂之上一时之间安静了下来,张仁愿本来以为他这次必定被调回洛阳甚至还会被降罪的时候,武曌的制书发来虽然其中有批评,却也十分厚道的表示一下是朝廷疏忽了,之前李显在岭南就用过这种东西,结果朝上没有一个人想到李显还会再用,并且还结合了石油,那就不是张仁愿一个人的问题了。
只不过这也体现出了张仁愿选择偷袭长安是个错误方案,所以张仁愿还是要被罚,只不过只是降了他的勋职,他依旧还是行军大总管,若是能够打退反王之前罪过便一笔勾销既往不咎。
饶是张仁愿是个大男人在接旨的时候也哭了个泪流满面,这样简单的处罚是他万万没想到的,由此他对武曌就更加死心塌地了。
洛阳方面,武曌用自身的权威压下了朝堂上所有的反对之声,坚持让张仁愿继续领兵她承受的压力也是不小的,只不过她在独裁方面比李治更加强势一些,如今看着张仁愿的奏疏,她看着武玄辉问道:“如今的情势,你怎么看?”
武玄辉却问了一句:“神皇是要听实话吗?”
武曌微微一笑:“既然让你说自然就是要听实话的。”
有的时候武曌不喜欢听实话,但是有些时候她却也不喜欢别人说谎,而武玄辉非常有分寸,有自己的坚持却不会摆出一副忠臣义士的模样死谏,他说的话就算跟那些朝臣是一个意思,也是武曌爱听的,这也是武玄辉这些年宠爱经久不衰的原因。
武玄辉听了之后半晌才说道:“那么臣变斗胆问一句,若是神皇赢了拿下了反王,又要如何做呢?”
“自然是废为庶人。”武曌想到这里脸色一冷,她怎么都没想到这两个儿子居然真的敢反,并且看起来实力雄厚,显然是私下经营了不是一天两天了,这让她怎么忍?
武玄辉听了之后也不介意继续问道:“那神皇要选谁为继承人呢?”
武曌听了之后皱了皱眉:“如今看来却是武承嗣最适合了。”
“那么……还请神皇恕臣无礼,魏王虽然对神皇孝心可嘉,只是他终究有自己的父母,若魏王当了太子甚至将来成为了皇帝,他会不会追封自己的父母呢?当年反王为了孝敬皇帝不至绝嗣而让宜阳郡王承嗣,可是神皇……又还能找谁承嗣呢?”
武曌听了之后倏然一惊,虽然她对于鬼神之说多有利用,但是对于自己的身后事却还是十分重视的——只要是脑子清醒的皇帝都不可能真的认为自己能够万岁,人,早晚都是要死的。
是啊,武承嗣姓武,只是她的侄子而已,将来若是武承嗣为皇,真要追封父母,自己又能处在什么位置?更何况武曌心里十分清楚她跟哥哥两家其实是有不死不休的仇恨的,武承嗣他们看上去不计前嫌,可是谁又知道他们是不是因为自己手中的权利而虚以委蛇?
神皇一时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武玄辉看着神皇补充道:“若是太平公主有神皇之能或许也是个好人选。”女皇帝都有了,皇太女什么的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然而太平公主的心机手段比起武曌来说差太远了,或许她在某些方面跟武曌相像,然而她跟武曌最大的区别就是她的生活太顺遂了,挫折能够使人成长,武曌遇到的挫折比太平公主多多了,所以才有今日的神皇,然而太平公主还是差太远了。
武曌听了之深思半晌才抬头看着武玄辉问道:“这么说你也同意跟摄政王议和的建议了?”
武玄辉缓慢的说道:“臣……只是担心神皇,神皇如今并没有合适的继承人啊。摄政王之所以反可能是在担忧自身吧。”
武曌一时之间觉得有些心身俱疲,她争了一辈子斗了一辈子,临到头来却似乎什么都没得到。
“此事……再议吧。”饶是武曌一向果决在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上也不由得有些踟蹰。
就在武曌发愁继承人人选的时候,武承嗣那一圈人却已经欢快的开起了会。
武懿宗自从上次被贬之后如今勉强爬到了一个礼部侍郎的位置,虽然看上去也不错了,却跟武承嗣比不了,只是他自知相貌丑陋,满朝文武他就是拉低颜值的存在,武曌能够让他当官每天去朝上晃悠,那只能解释为亲姑妈才会这么容忍他了。
所以他也就心甘情愿的成了武承嗣的附庸,如今他们这些小辈之中也就武承嗣看上去前途远大了,所以他笑的有些谄媚的说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武承嗣偏要摆个谱微微扬起下巴慢悠悠的说道:“哦?何喜之有?”
“大王不日即将成为太子,这还不算喜吗?”
武承嗣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说道:“莫要胡说,储位可是我等能够肖想的?”
武懿宗心中嗤笑,武承嗣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他知道对方想要当太子想的都快疯了,私底下不定串联了多少大臣要让他们推自己为太子,然而有个摄政王在前面硬生生的挡住了他的路,谁都知道摄政王不可能同意让武承嗣当太子的。
武懿宗连忙说道:“如今李显已反,乃是反王,已经无缘储位了,李旦也一样,那么储位可不就是非大王莫属吗?”
武承嗣听了之后嘴角微翘,不得不说武懿宗说的也正是武承嗣自己想的,他觉得自己还真应该感谢李旦和李显,要不是他们自己想要当太子只怕还要颇费一番波折,如今……真是舍他其谁?
不过这些年他也锻炼出了一些城府,看着武懿宗轻笑道:“你也长进了,不过此事不要声张,我还需帮神皇一个大忙才有望储位。”
武懿宗有些疑惑但是武承嗣却不肯多说了,不过等到第二天他总算知道了武承嗣的打算:武承嗣上书改国号!
上次武曌就想要更改国号,但是因为李显不同意而被拦住了,这一次没有摄政王捣乱,再加上武曌这些年积威甚重,只怕不会再遇到任何阻挠了,武承嗣这是想要借这件事情来再次刷一下存在感!
所有人都被他这一手给惊了,然而大臣们没有一个反对的,武玄辉在听到之后摇了摇头叹了口气,猪队友就是武承嗣这样的,然而看神皇却直接同意了。
李显和李旦接到消息的时候,张仁愿已经撤走了,长安不好啃下来,他也不能放任反王手下的其他将领继续攻占别的州县,所以张仁愿直接带人去围堵裴延休和刘锦遥了。
娄师德和郑玘都比他更加有经验,尤其是娄师德,他必然是打不过娄师德的所以只能从反王弱势的地方下手。
李显看到张仁愿退了之后也是松了口气,长安的兵力真的不是特别多,跟对方死拼是不行的,只能偷奸取巧,但是这种风险很大,李显也是背负着很大压力的。
只不过当他和李旦带队回长安的时候就受到了热烈欢迎,长安民众自发的组织上街来迎接凯旋的两位亲王。
李显笑得脸都要酸了,心里则在嘀咕:这又是怎么了?
很快回到王府之后他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李贤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份武曌的制书,李显一看不由得挑了挑眉:“改国号了?”
上次这事儿虽然被自己压下来了,但是李显知道说不定早晚就还有这么一天,而现在的确是个好机会,李显一点也不意外。
李贤也很淡定,李旦在知道之后整个人都跳起来了刚想愤怒的说些什么,结果就看到这两个哥哥一个比一个镇定,他的一腔热血全部被憋了回去,只能悻悻的又坐下了。
“他们怎么能这么做!”李旦到底是忍不住说了一句。
李贤说道:“我已经帮她宣传了,告诉他们洛阳神皇已经改国号为周了,长安以及摄政王领地之内依旧为唐。”
这就是彻底分割了,李显这才明白为什么之前长安的民众那么热情,其实神皇如果坐稳了皇位改国号,顶多也就是被骂两句,然后老百姓该干嘛干嘛,如今李显和武曌几乎是一人占领半壁江山,哦,李显这边说半壁江山还早了一点,不过,迟早的事情,武曌那里没有能打的将领啊。
在民众心中当了多少年大唐人,也以大唐人为荣,突然之间就变成了大周人,很多人就接受不了了,尤其是在长安的百姓,他们对大唐的归属感更加强烈一些。
李显将制书放下来刚想说什么,李贤就默默的递上了一份诏书,说诏书也不合适,因为这是以摄政王的名义写的,就是通知天下大唐还在,还将武曌形容为窃国之贼,反正武曌改国号这件事情让正义的天平更加向李显倾斜了。
李显看完了之后感动的内牛满面,别的不说,李贤的文采那是比他好的不止一点半点,尤其是用典方面,比他的基础扎实多了,之前郑玘走了之后李显还苦逼的觉得只能依靠李重义和郑瑾了,但是这两个孩子如今的水平可能还不如他——他好歹也是跟郑玘混了那么多年的。
如今有李贤代笔李显觉得整个世界都敞亮了,果然当初放李贤出来的决定是正确的!
“云鹤兄,以后文书方面的工作就交给你了!”
李贤最近多少恢复了一些少年时期的脾性,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说道:“这么多年也不见你有点长进。”
李显……李显当没听到,这个时候李旦忽然说道:“我说……咱们这也该早正大位了吧?否则那边发诏书就是神皇,我们这边就是摄政王,感觉……矮了一头啊。”
摄政王的重要性连太子都不如好吗?李显听了之后想了想说道:“可以,不过郑清澄和娄将军都在外面,只怕登基大典没有那么隆重了。”
“只要有个名义就行了。”李贤也不在意转头就开始忙活登基大典的事情。
立皇帝这么大的事儿,他们三个跟商量家常一样就商量完了,然后李显忽然一拍大腿:“坏了,咱们的决定重义知道吗?”
李贤和李旦一脸奇怪的看着他,那个表情仿佛是:急什么?该知道的时候他自然就知道了。
李显摸了摸下巴说道:“算了,我先去问问他吧。”
李贤和李旦都不想搭理他了,只要李重义是受正常教育长大的,就必然不会抗拒这件事情,九五至尊的位置谁不想要?哦,李显这个神经病除外,他们兄弟两个都搞不明白这个兄弟的脑回路到底是怎么长的。
不过,虽然立了李重义,但是李显还是摄政王,在李重义亲政之前政权都是在李显手上的,所以他们也就不在意这个了。
李显七转八转的跑到了李重义的宜阳郡王府,进去就看到李重义和郑瑾两个人在讨论着什么,李显过去一看发现他们在说神皇改国号的事情,脸上颇有些愤愤不平。
李显摸了摸两个孩子的毛脑袋,跽坐在李重义对面表情比较严肃的说道:“重义,今天来是想跟你说一件事情。”
李重义很少见到李显这么严肃的时候,他十分了解这位叔父,一旦摆出这个表情就代表必然是有大事。
李重义不由得拔了拔腰杆坐的更加端正了一些,郑瑾想要告退,李显也没让他走,只是说道:“这件事情不是什么秘密,其实过两天你们自然就会知道,阿瑾也不用走了。”
李显说完之后顿了顿才说道:“你们也看到了神皇的制书了,如今大唐大部分国土已经改成了大周,而大唐只有我们才能继续继承了,自今天起,我们和神皇再不是一国之人,然国不可一日无君。”
李重义听到这里眼睛一亮:“叔父要登基了吗?”
李显看着李重义充满期望的眼神摇了摇头说道:“不,不是我,是你。”
李重义顿时傻了:啥?
李显叹了口气:“当日我禅位愧对列祖列宗,皇位也无颜再坐,豫王也失了大义,不适合那个位置,只能从小一辈里挑了,你为高宗亲孙,孝敬皇帝之子,是再名正言顺不过的了。”
李重义有些晕晕乎乎的看着他名义上的叔父实际上的养父,一时之间怎么都没想到这么一块大馅饼就砸到了他的头上。
李重义没有说他不行,第一个反应就是问道:“但我还年幼,叔父可还是摄政王?”
李显有些不好意思,不做皇帝却还是把持朝政什么的感觉有点不要脸,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
李重义瞬间松了口气,然后就端着一张严肃的包子脸说道:“侄儿必不辜负叔父期望!”
李显摸了摸李重义的头说道:“快点长大啊,待你长大我就能退休啦。”
李重义忽然就不想长大了,他可是知道他叔父一直都想去各地周游,只是一直以来都身不由己,若是退休那岂不是……见不到了?
不过好在他现在年纪还小,真正亲政至少也要二十左右,恩还有很多年呢!
李显跟李重义说完之后,见李重义没有排斥也没有特别兴奋的样子忍不住点了点头,他不会觉得李重义不知道当皇帝怎么回事,然而知道了却觉得自己身上担子重这才是正确的继位方式、当然他跟李重义说完还没用,李显还要昭告天下呢,当然这个自然是要李贤写的,李显之前下的罪己诏已经开了个头了,李贤只要将李重义的身份罗列一下就够了,李显有人对李重义当皇帝不满。
但是没想到李重义登基之事十分顺利,虽然不是非常盛大,却也足够严肃隆重了,并且六诏派了使者来送礼,还有一些小国也派了使者来送礼,这让李显觉得……大家还是认可这个大唐的。
李重义登基之后自然就要分红,首先李显拿了大头,依旧是摄政王,在皇帝能够亲政之前他的权威就相当于皇帝,然后李旦被封为了楚王,封户上增加了不少,当然有一点是空头支票。
接下来就是郑玘和娄师德成了左右宰相,在下面就是六部尚书九卿,也是多亏了李显手上还有个人才输送基地梅花书院,要不然这点官位想要填满都不容易。
好不容易这一切都折腾完了,郑玘和娄师德一边看人一边写了谢恩的折子送上来,转头李显就得到了消息——殿下,大食又打过来啦!
李显:d!休战,我要去揍大食!
第181章 181
传来消息的是安西都护府的人,自从李显反了之后,安西都护府的位置也十分尴尬了起来,他们从站队上来讲天然就是摄政王那边的人,但是他们跟摄政王吧又不是特别亲近,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他们是要投靠哪边?
一开始安西都护府实质上的掌权人都护咎斌决定先观察一下神皇和摄政王的力量对比再说,反正他手上有兵,又是看管的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交通要道安西四镇,而且地处偏远就算一开始没有伸出援手,到时候也是有理由的。
他一点也不怕被清算,只不过万万没想到啊,还没等他好整以暇的在大势明朗之后再效忠其中一人,就不得不提前做出决定了。
大食等这个进攻机会已经等很久了,这些年来大食东征西讨除了没敢招惹大唐之,周边的国家都被他们揍的差不多了,对于大唐,大食早就心生不服了,有野心的国家都不可能甘为人下,更何况每年还要进贡大量的方雾,别的都还好说,是有这种东西就算是他们手里也不是很多,这年头石油的开采技术基本上还没有出现,因为石油太多了出现在地表才被他们弄出来,这些年下来给大唐进贡的让他们的库存减少了多少啊!
之前畏惧于大唐的火药,他们一直都没敢轻易动手,现在总算是老天开眼了,大唐那边居然起了内讧!那还说什么,不趁着他们无暇他顾的时候打过去出口气顺便占领地盘撕毁协议,那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能够派过去看守安西都护府,咎斌还是有一定能力的,但是再有能力也扛不住大食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啊。
咎斌果断认怂想了想直接写了两封奏疏长安洛阳各发一份,长史章钏负责这件事情,咎斌还忙着调兵挡住敌人的攻击呢。
章钏在知道之后立刻说道:“都护怎们能过如此?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您……您怎么能认两人为主呢?”章钏没有说的是你这样会被骂三姓家奴你造吗?
咎斌苦笑:“我也不想如此,只是如今情势太过危机,我担心……哎,管他是谁,只要能够打跑大食,大不了我不做这个都护了,可若是只给一方上奏疏,另外一方不管又怎么办?大食不是一般的国家,是要集全国之力才能打走的,否则就只能割地,到时候安西四镇的百姓就又要遭殃啦。”
章钏沉默了半晌才问道:“可若是……两边都派兵马来了呢?到时候岂不是又要打起来?”
咎斌神色变换半晌才说道:“说不得到时候就要请二位联手,若他们不同意,我就只能责兵强马壮一方为主了,纵然被骂也比丢失国土生灵涂炭强。”
章钏听了之后眼眶一红:“怎么就到了这个地步呢?”
咎斌将头盔一带叹了口气:“如今只盼着那边能够早早的派兵过来,我还能撑两天,否则……嘿。”
章钏胡乱将眼泪一擦,转头就去写奏疏了,他心里其实觉得神皇势力更大一点,但是最近这些日子得到的消息都是摄政王……哦,不,是新皇一方在节节胜利,一时之间章钏也不知道盼着谁来比较好了。
他多少明白了咎斌的顾虑,想了半晌两封奏疏都写的情真意切,写到最后章钏又哭了一场,然后将奏疏安排人手发出去之后,他就也跑到后面找了一副合适的盔甲也跟着上了城墙。
咎斌看到他的时候吓了一跳:“你怎么过来了?”
章钏情绪激昂的说道:“身为朝廷命官怎能躲在百姓身后?”
咎斌有些无奈:“你……哎,快点回去,我可不通文书,你若出了什么事谁给朝廷写奏疏啊。”
章钏咧嘴笑了笑:“到了这个时候都护又何必还执着于文辞?”
这边整个都护府都迅速运转了起来,而李显收到奏疏比神皇那边快一步,在看到大食打过来的时候,李显当时就冷笑了,真是什么牛鬼蛇神都出来了,当初怎么揍的他们哭爹喊娘都忘了!
只是长安现在有李显坐镇,所以张仁愿他们不敢过来,如果李显也走了……那么如果对方来偷袭怎么办?李重义和郑瑾两个人……他们两个有自知之明,哪怕兵法什么的都学过了,但是没有实际经验也没用,当然李显的兵法或许学的还不如他们好,但是李显有各种奇思妙想是别人比不了的。
更何况李重义如今是皇帝,虽然是匆忙登基却也用不着他亲自上战场,而郑瑾如今被李显塞去给李重义做散骑常侍,让他依旧跟着李重义混,这相当于郑家独苗,更不能扔出去了啊。
李显没办法只能让人写了一封国书,恩,是以皇帝的名义发给皇帝的,这相当于承认了神皇的地位,不过他也是没办法,谁愿意对着大食割地赔款啊?当年咱们打的他们嗷嗷叫好吗?
李显说的很简单,我要去打大食,你们可以不帮忙但是不能拖后腿,如果真的拖后腿的话就别怪我手下不留情了啊?
神皇那边收到国书之后,神皇这些日子病了还没发表什么意见,武承嗣就直接喷了回来:你还手下留情了?你要手下留情现在遍地战火是怎么回事?
李显回答的相当简单粗暴:你丫算老几,我代表我家小皇帝在说话,你没资格跟我对话,哪儿远滚哪儿去。
武承嗣收到这个简单粗暴的回应之后气的手直发抖,当时他心里暗暗发狠:等我当上了太子,你这个摄政王算什么?
只不过他也只能这么想想,多新鲜啊,摄政王仅次于皇帝了,哪怕有皇太子皇太弟在,权柄也不一定能够比得上摄政王不是?不过武承嗣想什么他也不敢发声了,李显说的很明白了,这封国书是皇帝发的,只不过他家小皇帝太小所以由他代发,在名义上他还真没资格跟李显呛声,除非神皇批准,然而神皇……如今还病着呢。
不过好在武曌也不过是感染风寒,发作的并不算大,还能理事,只是在听说武承嗣已经率先回嘴之后,神皇看着武承嗣的眼神显得有些意味深长,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武承嗣才是太子人选,当然这个所有人也不包含以武玄辉和狄仁杰为首的李唐派。
是的,好多人虽然在大周做官心里却还是向着李唐的,他们之所以没有走主要就是想要劝服神皇不要对儿子赶尽杀绝。
武玄辉和狄仁杰最近是非常煎熬的,他们两个都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但是到了如今还能怪谁呢?
武曌在看完国书之后轻笑一声:“他还能怎么不客气?”这一点她和武承嗣的想法是一样的,长安那边的兵力他们心里多少都清楚,李显想要快刀斩乱麻只怕没那么容易。
倒是武曌很想趁着现在赶紧将李显他们摆平,然后再去攻打大食,颇有一些攘外必先安内的意思,所以她还在犹豫。
李显那边一看就知道神皇打的什么主意,他只好又发了一封国书警告道:马上就要过年了,你们要是坚持打也无所谓,明年的祭祀……对不起啊,我只管我家地盘了,你们爱怎么样怎么样吧。
卧槽!怎么忘了这码事儿呢?这封国书一出整个洛阳都慌了,前些年李显刚登基结果被武曌软禁然后错过祭祀导致春夏大雪之类的自然灾害泛滥他们可是记得清清楚楚啊,这万一对方真的不管了,李唐的地盘一片风调雨顺,他们这里各种自然灾害,那还怎么玩?
就算兵力多对方拖也能把他们给拖死啊,更何况如今对方其实就是缺人,之前情报显示人家的各种粮食武器之类的充足的很,比洛阳这边强多了。
武曌在看到这封国书之后也不禁哑然,她也险些忘了这件事情,虽然说就算李显不祭祀也不一定会真的出现各种自然灾害,但是这是能够影响民心的,看看朝堂上这段时间的浮躁气氛,连读圣贤书的官员们都这样,老百姓会更加深信不疑。
到时候真的觉得这边日子过不下去了,到时候老百姓自然会跑到李唐那边去,武曌只能叹了口气,让武玄辉拟国书,同意暂时停战,当然也是有限定的,那就是大食退兵之前停战。
她也想了,放李显去跟大食死磕,不管哪边赢,到时候都是疲惫之师,他们正好坐收渔翁之利。更何况,现在洛阳这边的国库也支撑不了远线作战,否则他们何至于被长安一共才四路的兵马压着打?
李显收到国书之后一想就明白了洛阳那边的意思,当时他就嗤笑了一声,在他看来这并不是一步好棋,虽然洛阳那边不派兵似乎不用承担损失,但是李显他们这边一路到安西都护府的地盘说不定就都被李显收服了,到时候安西都护府也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不要小看西域啊,丝绸之路的利润多大?之前这些税金都是交到洛阳那边的,如今……他打跑了大食就必定是长安的囊中物啦。
只不过……派谁去呢?李显有些犹豫,他有些不相信洛阳那边,神皇本身就不是个正人君子,咳咳,恩,应该说她颇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意思,洛阳那边吧,端方君子之前都快被杀没了,有那么一个两个的话语权也并不是非常重,万一到时候偷袭怎么办?
所以还是要派人去坐镇的,别的地方还好,前线地方一定要守住才行,李显想来想去,直接将裴延休和刘锦遥给拆开了,之前让他们两个行军一路是担心他们两个经验不够,现在经过这一场厮杀两个人表现的都不错,至少在面对张仁愿的时候也没处于下风,哪怕进攻做不好,守城也绰绰有余。
然后李显把娄师德给调了回来,让他同自己一同西进去会会大食,结果娄师德一封奏疏过来劝李显三思,还说他一个人就够了,李显必须坐镇朝廷——他怕小皇帝威严不够,压不住那些大臣。
是啦,现在的大臣都还满腔热血的想要为国抛头颅洒热血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就没有党争了,或许现在还没到党争的地步,只不过抱团取暖是避免不了的,将来发展大了可不就是党争?
如今小皇帝还在学习阶段,也没什么功勋能够让他虎躯一震收服四方,长安必须有一个老资历的朝臣坐镇,不是李显就是娄师德要么就是郑玘,这三个人一个摄政王两个宰相,娄师德还是首相,然而……娄师德现在是李唐这边的顶梁柱,如果是大一点的战争就要让他上阵了。
李显无奈想了想也是,不过他却将之前看好的一些武将胚子给塞了进去,让娄师德带带,如果娄师德能够找到喜欢的学生那就再好不过啦。
而这个时候郑玘的书信也到了,他让李显把郑瑾给他打包过去!李显看到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亲,你开什么玩笑?
然而接下来郑玘说的十分有道理,打天下是个非常非常漫长的事情,尤其是大唐这边情况还比较复杂,周围的附属国家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趁机反一反,那么长安与洛阳之争若是真的时间长的话,十年都未必能够打下来,郑瑾今年已经十五岁了,作为宰相的弟弟他不用去考科举一样有官做,但是郑玘想要全方位的培养郑瑾,最好将来能够接他的班,天下这么乱,如果是一个文能提笔写风流,武能上马领军士那就再好不过了。
李显想了想,十五的时候郑玘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中进士了,郑瑾是应该锻炼一下了,不过他跟郑玘这种明显的封建家长制作风不太一样,他把郑瑾找了来跟他谈了谈。
郑瑾在听说要去跟郑玘一起守城的时候眼睛都亮了,李显难得看他这么兴奋的样子,有些好笑,大概每个男孩子听到上战场这种事情都会热血沸腾吧?他在这个年纪的时候也会幻想一下,不过他比较怂,真的让他去他还真不一定敢。
当初踏上这条路还是因为李治,郑瑾干脆利落的答应了,李显就让他回去准备,有杨氏和郑临江在,李显就不用忙着给他准备衣物什么的,只要给他配好各种护卫就行了。
李重义知道之后颇为舍不得郑瑾,非常小大人的叹了口气说道:“要是我也能上战场就好了。”
李显摸了摸他的头没有训他,如今的李重义比他当年也好不到哪里去,坐上这个位子就相当于钉在了长安,除非天下太平,他还能去个行宫游玩,否则……轻易是不能走的,因为若是他出了什么事情,整个李唐都要乱一乱。
郑瑾走了没两天,娄师德就回来了,虽然派他去打大食,但是娄师德也要过来补给一下,然后留下一些伤员在补充一下兵源再过去的。
娄师德可以说是日夜兼程回来的,李显看到他的时候他脸上颇有风霜,李显看着娄师德越发干瘦的样子心中非常过意不去,这位大将军已经有六十高龄了,别人这个年纪都已经在家养老安度晚年了,结果现在还要为大唐去征战四方。
可是除了他,旧日的大将都凋零的差不多了,新生代能够独当一面的也没有多少,更何况打仗打的是士气,拍一个两朝老将过去比派个新手过去更容易稳定军心。
李显为了让娄师德打的容易一点,直接让他带了六门虎蹲炮,四个热气球——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改进之后,热气球已经能够做到轻微的控制方向了,不会跟之前一样落到什么地方还要人过去收回来,这一次自己就能够飞回来,只不过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要绕个圈才能回来了。
娄师德在拿到热气球之后着实开心不已,他早就想要尝试这个东西了,只不过之前技术不成熟,不适合在对敌的时候用,李显那次打退张仁愿是因为对方不熟悉热气球,然后热气球上的人找了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降落这才回收了。
等对方熟悉了,如果还不能控制方向,真的用这玩意那岂不是相当于给对方送军备么?热气球的技术含量其实不是特别高,一研究就能研究透,谁敢用啊。
娄师德带着热气球开开心心的就走了,脑内已经开始想出了很多以热气球和虎蹲炮为中心的军阵,人家是专业打仗的,跟李显这种简单粗暴的使用方式是不一样的,他会本能的节省。
送走娄师德之后,李显着实松了口气,然后就开始研究,马上快要过年了,这个年必须过的红红火火,而且明年最好改元,可是改成什么年号还没有想好,还要去跟三省那边磨牙。
恩,因为重新建立了朝廷,所以所有的官职都恢复了高宗时期的称号,李显看着熟悉的官职名称也是不用那么头疼了。
最后商量出来的年号就叫宣正,于是正旦那天就改元成了宣正元年。宣正元年,李显做的最大的事情大概就是开科举了。
当然洛阳那边自然也开科举,文科和武科一起进行,李显直接把郑玘给拽了回来让他跟三省的人一起商量着出试卷,至于李显则开始思考武科举要考什么?这个时候的武科举可不是说弄个擂台两个人上去打,打的那个就赢,一路赢到最后的就是武状元,这样选出来的只是一个会打架的武夫而已,而打仗跟打架是不一样的。
首先射击,哦,就是射箭是必须要考的,然后就是跑步,这个是锻炼体能,然后……要不要再来个障碍跑之类的?李显努力回忆着上辈子特种兵要求训练的项目,虽然说不一定非要让这些人跟特种兵是一个概念,但是可以减轻一点嘛。
不过……特种兵?李显拍了拍脑袋,他之前其实就想弄这么一支队伍来着,只不过那个时候不敢这么弄,连章程都不敢写上去,毕竟章程里写的只是纸面上的一些东西,到底要训到什么程度,这个除了李显估计谁都说不好,但是彼时李显不是皇子就是太子要么就是摄政王,无论哪个身份,他手上都不适合有这么一支战斗力强大的武装力量。
然而现在时机差不多了,李重义从来不怀疑李显,有什么好怀疑的呢?叔父如果自己想当皇帝直接登基就行了,哪里还有他什么事儿呢?李重义这个孩子被教养的是非常光明正大的,帝王的多疑他还没学会,李显和郑玘也没想过要教他这个,当个皇帝如果谁都怀疑的话,这个皇帝是当不好的,因为他不会知人善任。
李显写个武科举的考试项目然后衍生出了一个特种部队的训练计划,这个而是谁都没想到的,郑玘看了一眼也没说话直接就让李显自己去鼓捣了,有这么一支机动部队是有好处的,至少很多暗面的任务都可以交给他们。
长安和洛阳两地同时开始科举让很多想要参加文科的士人都有些举棋不定,毕竟在哪边了就相当于站队了,这个可要好好考虑。
而武科举这边其实就简单很多了,武曌那边能够给十分丰厚的优待,李显这边也不弱,再加上文人清高,武人有的时候也差不到哪里去,所以到了最后两边参加科举的人数基本上也相当于持平了,考虑到如今李显的地盘还是不如武曌那边大,有这么一个开局大家都很满意了。
只是万万没想到,这一次科举李显还引来了一个大家都以为他早就死了的人——骆宾王!
骆宾王来长安只有一个目的,他要上书给摄政王李显:该给皇帝找老师啦。
李显:咦?
第182章 182
骆宾王的到来让李显吓了一跳,在看到身形佝偻满面风霜的骆宾王之后,李显只觉得自己脑袋里那初唐四杰的风流形象顿时崩塌了四分之一,骆宾王大概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清秀少年,当然说美男子也算不上的,只是五官端正而已,大概是近些年来东躲西藏过的不太如意,所以看上去老了很多。
李显再也没想到这位居然还能囫囵个的出来,当初徐敬业谋反,骆宾王作为那份檄书的作者是受到朝野瞩目的,李显记得当时徐敬业的部下王那相眼见起兵不成就直接砍了己方的二十五个主要人物,带着二十五颗头颅投降了,当时说里面就有骆宾王的首级。
现在骆宾王突然又冒了出来,李显生怕是别人冒认,不过冒认骆宾王并没有什么意义,甚至还会背上很大的政治包袱,并不十分划算,所以当时李显也是大半都相信了。
等检查过后,李显看了骆宾王证明身份的文书,虽然是多年以前的,但是也更可信一点,连忙让人好好将他安置了,安置之后李显也叹了口气,这年头不是文学家都能当好官的,骆宾王这个人大概是太正义了,所以在官场混的太艰难了,这样的人去任实职不太合适,李显开始思考给他安排一个闲职。
毕竟骆宾王一直在拥护李唐皇室,如今冒着风险从藏身之地跑到了长安,李显不能不照顾一下这位,然后骆宾王就奉上了一份上书,这份上书是直接给李显的,李显本来以为他要自荐为官,结果就接到了对方要求给皇帝找老师的上书。
李显看到骆宾王的上书这才反应过来,坏了,忘记给李重义安排老师了!当然这也不怪他,之前李重义的老师不是李显就是郑玘,要是让李重义当个太子吧,李显还能记得给他配个太傅之类的,然而人家都当皇帝了,这个老师的身份算什么?而且老师也不是能随便找的,李重义如今十一岁正是重塑三观的时候,万一被别人引歪了,那他和郑玘这么多年的教育岂不是白费了?
不过骆宾王说的也很对,李显想了想转头跟郑玘说:“给你加个太傅的衔吧。”
李重义是皇帝不是太子,在唐朝的官职之中其实是有太师,太傅,太保三个职位的,只不过这三个职位太过重要,轻易不会设置,现在正好是时候。
郑玘提醒道:“别忘了你自己,娄相也要有个位置才好。”
这都不是事儿,于是李显过去跟李重义说了一下,李重义立马同意让人诏书发出去,娄师德进太师,郑玘进太傅,李显……头上就多了个太保的名号,只不过这只是他要保证自己对李重义的思想教育能够插得进手,还要在找几个人真正的给李重义讲课才行。
毕竟如今娄师德在外面跟大食死磕,郑玘身为宰相忙了个底朝天,李显就更不用说了,这三个人都没什么功夫跟他讲课。
不过骆宾王虽然是才子,李显也没打算让他去教李重义,皇帝可以文采不好不会写诗也没什么,但是万万不能变成榆木脑袋,骆宾王在朝堂之上混的这么艰难,真让他一朝去当皇帝的老师,只怕没过两天就被人给弄下来了。
李显有些同情骆宾王转眼就给他请了个闲职回来:朝议大夫。因为骆宾王没啥突出的政治事迹,倒是诗文写的不错,李显就给了他这么一个职衔,不是很高正五品下阶,却也比他之前的官职要好很多了。
骆宾王十分感激李显,他这辈子大部分时间都过的贫困交加,晚年也不知何去何从,如今李显给了他这么一个职衔就是让他养老的意思了。
骆宾王今年已经七十一了,李显看着他身体似乎不太好,想想他以六十多岁的高龄谋反然后逃亡估计路上的日子也不好过,不过李显看他独个前来,以为是他不放心便温言问道:“老翁亲友如今都在何方?我派人将他们接到长安同老翁一家团圆吧。”
骆宾王听了之后不由得老泪横流:“臣的家人……都已亡故。”
骆宾王当年能够逃走已经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了,因为太过匆忙凌乱,家人在路上就失散了,等他跑到西边安定下来之后也曾经打探过家人行踪,最后得到的结果十分不好,家里人都被抓了起来,因为他谋反的缘故,他的家人也没别的好说的了,皇室谋反还能留一条命被贬为庶人流放,他这种就是只能是一死一户口本了。
李显听了之后心下恻然,一边给骆宾王选了处好的房子送给他,一边安排了侍婢小厮都是按照他的品级来定的,骆宾王新下感激更甚,甚至还写了几篇诗文称赞李显。
骆宾王当官的本事不行,但是他写诗作文的水平可是一等一的高,而且也是士人认证的,大概因为他人品好的关系,他说李显好,有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就真的觉得李显好了,于是长安又来了一波人过来投奔。
李显心里松了口气,该说是善有善报吗?虽然他一开始只是可怜骆宾王,却不想他那糊了一半的名声又给转回来了,李显眼睛转了转就去找骆宾王问道:“不知老翁可愿将自身所学授与别人?”
骆宾王听了之后连忙摆手,自嘲笑道:“我这一生须臾蹉跎,有哪里能够为人师表?”
李显微微一笑:“老翁为天下读书人典范,乃我辈楷模,书院之中学子望眼欲穿只盼老翁能不吝赐教。”
别的不说,如果能学到骆宾王写文作诗的本事,文科在文采这方面那就不用担心了,至于时政方面那只能是看个人的领悟能力,这个有老师教却未必还能教好了。
骆宾王听了之后颇为心动,他也知道自己不适合当官,然而学成文武艺买与帝王家,他既文采斐然也是想要在官场上一展身手的,如今熄了那个心思,想了想若是能够教书育人也是不错。
李显开开心心的将骆宾王介绍到了梅花书院,一时之间梅花书院也门庭若市了起来——一开始这地方就是李显为了培养那些有潜力的孤儿用的,到了后来因为他当上了摄政王这里也跟着水涨船高,一些普通平民家或者是富商家的孩子也给送了过来,而骆宾王来了之后,很多读书人也都愿意过来了。
骆宾王日子过的滋润起来,还给李显推荐了三个人:富嘉谟、吴少微以及谷倚。这三个人在后世名声并不如骆宾王大,但是在当下他们却是和骆宾王其名的文学大家,被称为北京三杰,尤其是富嘉谟和吴少微写的诗作更是被并称为吴富体。
不过大概是文辞华丽的人在政治道路上都不太顺利,这三个人的生平经历不如骆宾王坎坷,却也并不十分顺遂,官职不是很大,因为年纪也不小了,上进心没有年轻时那样强,在看到骆宾王寄来的书信之后思考了一下梅花书院的来历,也就带着包袱直接跑到了李显那里。
李显同样收留了两个人,赐给了他们房子,这两个人比较幸运家当什么的都带出来了,所以也不用李显过多安置。
休战之后的长安城和洛阳城渐渐的开始有了不同的景象,长安这边旧族门阀都隐隐靠拢了过来,而洛阳那边则是各种新贵,大概还是跟出身有关系,旧族门阀都看不惯武曌很久了,只是之前没得选,现在终于有的选了,赶紧过来吧。
而对于李显光明正大的从自己这边挖人的举动,武曌也没办法,那些人要么就是一个人光杆司令无牵无挂,要么就是居家迁移,还有一些没有居家迁移的是因为人家是世家!所谓的世家就是地盘贼大人口贼多,虽然被武曌打击了这么多年,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能因为一个人迁怒整个家族,如果真的这样的话……洛阳的朝廷就也要空一半了。
“压制世家果然任重而道远。”武曌叹了口气说道:“只是不知长安那边作何打算?”
武玄辉说道:“只怕要多有掣肘了。”
从太宗开始到武曌一直走在打压世家的道路上,成效也是有的,只是不知道李显抗不扛得住?洛阳很多新贵都在等着看长安的笑话,那些世家他们了解的很,都是一副你不用我就不是明君的嘴脸,当然也有好一点的世家人家埋头苦干真的凭本事往上走,还有一些除了个姓氏基本上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偏偏还想要大块的蛋糕,武曌这么务实的人能留他们?滚吧你们,大周不需要你们来指手画脚。
这些人只能愤愤不平的去长安了,结果……到了长安也碰了一鼻子的灰!首先摄政王不是想见就能见到的,皇帝也不是他们能够随便见的,他们能够见到的大多都是从李显的摄政王府提拔上去的,这些人大多出身不是特别好,很多都是梅花书院出来的,没有背景就只能依靠摄政王或者郑相,他们的立场还用说吗?
武曌好歹还要想想朝堂平衡,一些没啥本事但是不能赶走的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收了,但是李显这边比武曌那边还干脆,手上没有真本事的一概都不要,虽然给这些人特赦不用必须科举,但是也要通过考试的,那个考试实际上也不比科举简单到哪里去。
那些本来打着长安人少他们到这边就能得一二官位的人瞬间傻眼了,不少人都愤愤不平的表示李显这是倒行逆施,甚至还有人说他这样跟逆周有何不同?
李显眼皮都不抬的说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当然有所不同,更大的不同就是……我这里不要废物。”
这一句话得罪了许多人,于是之前李显那被糊过来一点的名声又开始被世家集体抹黑,李显一点也不在乎。
甚至有人当着李显的面说:“摄政王这是将朝廷当成自己的封地了吗?肆意任用朝廷命官,可还将圣人放在眼里?”
李显眼皮都不抬的说道:“有本事你也这么干啊。”
来人被噎了个够呛有你这么说话的吗?简直是斯文扫地!这样的人怎么配做摄政王?
长安城内攻击李显的人开始渐渐变多,只不过也没到让大家都担心的地步,李显在长安的声望那还是没得说的,小龙王这个名号第一开始就是长安城内流传出去的啊,只不过这个外号已经很少人会叫了,毕竟李显已经不小了,而且也不够尊重。
这些人见李显油盐不进,想了想还是找人想要跟李显说一下,没办法,现在李显在大唐境内说是权势滔天都不为过,虽然有三省和丞相制约,但是……李显会选那些给他拖后腿的人?开什么玩笑。
最后这些人就找到了骆宾王,骆宾王心里清楚李显的方式是对的,但是对于他这样打压世家也有点话要说,他只好转头找李显说了两句,李显慢悠悠的喝了口茶说道:“不外乎是能者上庸者下,他们自己没本事怪谁?”
“那也不能任由朝廷被寒门把持啊,寒门少伟男,殿下还是要三思才行。”
李显一脸惊奇的问道:“谁说朝廷被寒门把持了?什么时候我成寒门子弟了?”
骆宾王一脸心塞的看着他,李显只好继续说道:“现在朝中一共两位宰相,娄相和郑相,娄相虽然是平民出身,但是两朝老臣,他当宰相有人有意见?”
当然没意见啦,谁都知道娄师德现在是大唐肱骨,没了他怎么去打地盘?
见到骆宾王摇头李显又说道:“郑相,世家出身,不会有人觉得郑家不是世家吧?”
骆宾王额角一抽,听着李显还在哪里掰着手指头说着:“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皆是世家子,怎么就被一概而论成了寒门子弟呢?”
骆宾王心有点累,殿下,您说的那都是一二品的大臣啊,做官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有几个人能走到这个地步的?这些人都是世家子没错,但是……往下走可就是寒门子弟多了啊。
但是骆宾王年纪大了也不想跟李显死磕这点事情,有那个功夫他还不如去找找有没有合适的孩子收来当弟子呢,他的儿女孙子孙女都被杀掉了,他一个是想要培养出一个合格的朝廷命官也算是报答了李显的恩情,另外一个也是想要找个人养老送终。
于是最后骆宾王也只能叹着气说道:“武曌性情刚烈在对上世家也不得不退让,殿下莫要太过激进啊。”
李显挑眉:“我知道您今天来只怕是被那些人烦到了,别的我也不多说,就告诉那些人,没屁点本事就知道从别人手里抢好处的我还真不用,要么老实趴着要么死,我说得出做得到。”
恩,李显其实十分想说有办法想去,没办法死去。只不过想一想骆宾王老头子估计会被气死所以就委婉一点吧。
骆宾王果然被气得够呛一连说了三遍:“殿下慎言!”
李显默默闭嘴,反正意思已经带到了,不过估计骆宾王会说的比这个还委婉许多,算了,那些人爱作死就作死去吧,舆论影响嘛,谁不会啊,之前李显是没腾出手来,自己这么多年不放嘴炮真是被小看了。
于是李显转头就去安排人开始四处散布那些旧族门阀是因为在逆周混不下去啦,看着咱们摄政王心慈手软就跑过来投降,没想到还不死心的想要占领朝廷,想要天下的官都给他们当呐。
接着就是开始各种造谣比如:这些人在逆周混不下去啦,就因为他们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现在到了大唐还想浑水摸鱼呢。
长安城可以说是大唐的消息中心,这里的信息流传的很快,没过两天,对于这些旧族的各种谣言就尘嚣直上,他们倒也有心辩解,但是谣言这种东西除非有真凭实据的辟谣,否则大家都会选择相信啊。
到后来甚至不用李显去推动就有人自然而然的开始挤兑这些不上进的世家,没办法这些世家过来让一些士子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感,他们出身都不是那么好,也都是一路苦读上来的,好不容易大唐现在更多的录取寒门子弟他们有机会了,结果就来了一批世家。
尼玛,我们辛苦半天都不一定能够得到一官半职,你们一过来凭着姓氏不看本事就想做官?不能忍!
李显每天看着信阁给他送上来的各种消息看的特别开心,跟看热闹一样。
信阁就是专门手机消息用的,本来李显想要给这个部门取个名字叫信息部的,但是郑玘嫌弃画风太不一致,顺手给改成了信阁。
第49节
恋耽美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33752/59308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