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节
推荐阅读: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坏毒、恶女训狗手册、重来又如何 (1V2 高H)、临时夫妻(nph)、我,恶女,只训狗不救赎(快穿 1VN)、静海旖旎(校园高H)、记忆之场、就算知道是绿茶也会上钩(强制nph)、掏心(强制爱1v1)、
桃李满宫堂 作者:木兰竹
第37节
怎么也谈不上好看吧?
“这琉璃是偶然从青铜中提取出来,被称为五彩石,又认为是大地精华。”黎膺见凌蔚满脸不相信,以为凌蔚并不知道琉璃是什么东西,“有传说女娲补天,就是用了琉璃。”
凌蔚抹了一把脸。得,女娲补天都用玻璃补的?那得多脆,还是说用的是钢化防弹玻璃?
“我只是觉得……不好看。”凌蔚算是明白了,原来晏朝刚发现琉璃这玩意儿,还没摸索出制作方法,更谈不上改良了。
他们只是把“天然”出现的“五彩石”,拿来再加工一番而已。
“只是个稀奇。”既然凌蔚都说不好看了,黎膺自然也会坚定的认为这个不好看,“皇兄把这个赏给你,看来对寿辰很满意。”
凌蔚围着那丑爆了的琉璃灯盏转了几圈,摸了摸下巴:“真的很不好看。这玩意儿很稀奇?能卖不少钱?”
“有价无市的稀奇东西,宫里也没有几件。”黎膺补充道,“但是皇兄赐下的东西,还是不能卖的。”
凌蔚道:“我又没说要卖这个,御赐之物当然是不能卖的,我知道。我只是问,琉璃在外面能卖什么价格,能换多少金子。”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因为太稀少了,又只有官窑才会偶然出现,所以黎膺还没见过有人卖过这个,“不过要说价值的话,同样大小的黄金做的瓶子,没二三十个是换不下来的吧?不过现在来说,就算拿二三十个黄金瓶子来换,别人也不一定愿意换。”
凌蔚点点头:“陛下说能远洋的船造好了,但是苦于没有多少珍惜的东西到外面换金子回来对吧?”
虽然瓷器什么的已经够好了,卖出去已经够暴利了,但是皇帝陛下贪心不足啊,觉得一个瓷器瓶子只能换一个金瓶子回来,不开心。
“确实是如此。”那船的设计图还是凌蔚进献的,也不知道凌蔚他老师到底收集了多少好东西让凌蔚带回晏朝。黎膺真想见一见凌蔚的老师。他甚至认为,说不定凌蔚的老师将凌蔚带走十年,就是为了将这些东西交到凌蔚手上,然后让凌蔚来报效晏朝。
这么多东西,明显是收集了一辈子。
至于凌蔚的老师为什么不自己回来,黎膺也能理解。一个来历不明没有地位的人,肯定不比凌蔚这种勋贵之子皇亲国戚来的方便。
“你说我要是把制造琉璃的法子摸索出来了,让商船拉出去卖,能换多少金瓶子回来?”凌蔚知道皇帝陛下在感叹出去换不到多少好东西的时候,自己也在琢磨,怎么弄一些自家好弄,在外面又很贵的,华而不实的东西出去糊弄人。
凌蔚可不想像历史上唐朝那么好心,把粮食、技术等输出外国,造福外国人。这卖东西,还是卖奢侈品比较好。
回来的捣弄的东西太多,凌蔚都差点忘记这穿越者必备技术之造玻璃技术了。
这琉璃,可是非常值钱啊。而且技术垄断之后,就真的只是晏朝独有的特产,想卖多高就卖多高,弄个拍卖什么的都是可以的。
其他宝石要找到琉璃这么晶莹剔透的质地那得多困难?何况哪来那么大的宝石?如果是水晶,晶莹程度倒是够了,但是哪来琉璃这么璀璨的色彩?又怎么能弄成琉璃这样随心所欲的形状?
凌蔚曾经参观过手工玻璃制造工坊,看到了各种玻璃、包括彩色玻璃烧制的全过程,还跟着工坊师傅自己制作过玻璃制品,并且买了一堆书籍和工艺品回去(购物是此类旅游景点特色),对玻璃的制造方法,还是很了解的。
西方的玻璃是罗马时期开始制造,那是四世纪左右的事。也就是说,现在西方已经有了玻璃。但是,玻璃在民间普及,却是十六世纪的事。
也就是说,即使在目前唯一掌握玻璃制造技术的罗马,玻璃也是遗憾物。
而这时候国外的玻璃都是绿色的,尚且没有找到无色玻璃的制造方法,更别说彩色玻璃。
说起来,我们的琉璃比他们的逼格要高得多,拿出去说不是一样的东西,现在又没有技术可以细查其化学成分。
嗯,是的,咱们做的是琉璃,又不是玻璃。琉璃多好听啊,咱们的琉璃是女娲娘娘用来补天的五彩石做的呢。
对了,现在佛教不也是,琉璃是辟邪的东西吗?
虽然外国人不信佛,但是也可以拿出来说啊。
佛教发源地也是没有琉璃的,还不是来了咱华夏之后见这东西稀奇,就有了神话色彩。说不得拿到外面多吹嘘几下,那琉璃也变成基督教的圣物了,比如耶稣被钉到十字架上所滴落的血所化成的宝石什么的。
一切皆有可能啊。
“如果真能做出琉璃,皇兄一定很高兴。”现在四周都被打怕了,原来蠢蠢欲动的国家,见着被晏朝弄垮的几个国家的遭遇,也都夹着尾巴做人了,这次黎隶寿辰,周边所有国家都来俯首称臣。
黎膺算是彻底闲下来了。
如果能出航,他是想跟着船一起出去逛逛的。不过这时候,他会把凌蔚也拉上。
谁让凌蔚是最了解外国的人呢?到时候就算是……嗯,凌蔚说的,这叫蜜月旅行。
出去一阵子,也省得皇兄天天琢磨着怎么抓壮丁。
黎膺想的好,但现在皇帝陛下显然是不会把他最信任的文武大员派出去的。等两人成功出行,都不知多久之后了。
不过现在黎膺还是信心满满,觉得自己肯定能第一个出行。
“那就进宫给陛下说说呗,陛下也觉得最近闲得慌。”凌蔚心中吐槽,这一家子人都是闲不下来的。
谁知道皇帝陛下的爱好不是什么狩猎建园子女色看歌舞,而是政务政务政务呢?
……黎隶正觉得最近没什么新鲜事,闲得发慌,凌蔚就来送惊喜了。
“琉璃?”黎隶问道,“外国也有这东西?”
“其实和我们同一块陆地的罗马也已经有了制造琉璃的技术,不过他们称之为玻璃,而且只能制作绿色的玻璃。”凌蔚道,“华国倒是早就做出了无色和彩色的玻璃……嗯,琉璃。”
“朕还以为琉璃是晏朝独有的。”黎隶有些小小的不开心。
凌蔚笑道:“华国和晏朝拥有相同的历史,都会制造青铜器、琉璃,是理所当然的。琉璃商朝就有了呢。只不过华国有一任皇帝特别喜欢琉璃,就召集工匠钻研制造琉璃的技术,还做出了一个水晶宫,嗯,当然,这种倾全国之力只供自己享乐的皇帝成了末代皇帝,亡国帝王。”
凌蔚随口胡扯着,还是要给皇帝陛下敲个警钟,玩物丧志啊。
“玩物丧志。”黎隶果然体会到凌蔚的话中真意,“怪不得你之前不提琉璃的事,现在怎么想起来提了?”
因为我之前忘记了,现在看到陛下您赏给我的丑到爆的琉璃灯盏,又想起来了。凌蔚暗自说道。
“因为听到陛下说海船造好了,要周游列国,顺带到海外捞一笔……咳咳,”凌蔚看到皇帝陛下瞪他,忙改口道,“顺带促进和各国商业交流。臣想起来,罗马一直把玻璃制造作为本国特有的奢侈品,远销欧洲各国,说不得到时候也会用玻璃来换咱们的东西。既然臣也有法子制造琉璃,甚至制造出来的琉璃更加璀璨夺目,说什么也不能被罗马骗了钱吧?”
“罗马商人确实到晏朝卖过此类物品,但朕并不知道那就是我国的琉璃。”黎隶库房里还有着几个罗马玻璃制品呢。
等凌蔚把琉璃做出来,朕就把那玩意儿砸了。
突然觉得自己收集此类物品很掉价的黎隶忿忿的想着。
“罗马制造的是绿色的玻璃,咱们制造的是彩色的琉璃,不是同一样东西。”凌蔚笑道。
“你不是说是一……”黎隶顿了一下,也跟着笑道,“当然不是一样的,我国的琉璃可是五彩石炼制而成的。”
凌蔚道:“那陛下,臣这就把法子写下来?”
“写什么写?这工艺可是要保密的,别的人朕信不过!你去工部,把琉璃给朕造出来才准离开。”黎隶当即决定,把闲了许久的凌蔚捉起来用。
看着凌蔚每天这么悠闲的样子,皇帝陛下不满很久了好吧?
“臣?工部?”凌蔚傻眼了。
“反正你推广新粮种的时候,就和工部许多人都打过交道。”皇帝陛下道,“现在的工部尚书你也认识,你就到他手下当个工部侍郎,把这事好好给朕办了。”
凌蔚想了想,他好想听说过,工部尚书刚换人,由原来的户部侍郎接任。现在户部侍郎正空缺着。
“陛下,做个玻璃而已,给臣一个员外郎就好了吧?”凌蔚弱声弱气道,“又是侍郎啊,空降不太好吧?”
“你可是侯爷,还是太子少傅,去当个员外郎你好意思,朕都不好意思。”皇帝陛下表示就这么定了,“好了,反正琉璃做好了,你就继续休息你的,别苦着一张脸!要你做点事,就跟朕要你的命似的。”
“臣遵旨。”好吧,既然是自己提出来的事,那就自己揽了吧。凌蔚垂头丧气的告退。
“哼哼,不知道这次胡晨又会不会跟朕闹腾,说让凌蔚在工部侍郎好好干,以后好接替他工部尚书的位置。”黎隶好笑的摇摇头。
凌蔚之前在户部的时候,不但成功让谢荣端正了立场,跟大皇子划清了界限,还被谢荣大加赞扬,说此子应留在户部。
凌蔚之后去了礼部,辞职的时候顾属还跟他闹腾了一阵子,说凌蔚无罪,不应该下了他礼部侍郎的位置,他本就是读书人楷模,理应留在礼部。在顾属闹之前,于铮刚从户部尚书调任外地的时候,也曾和他谏言,让他把凌蔚调到礼部。
现在凌蔚去了工部,工部还是早就很赞赏凌蔚的老熟人胡晨,真不知道凌蔚干完这次活,又要辞职的时候,胡晨会如何做。
“真是个让人头疼的臭小子。”黎隶笑骂道。
别人求而不得的位置,别人求着这臭小子留下,这臭小子非不干,好像让他好好的每天按时上班就要了他的命似的。
凌蔚宁愿每天被一群小孩子闹腾,也不愿安安静静的处理公务,这让黎隶大为头疼。
“也只有朕这么宠着那臭小子。”黎隶摇摇头,“下次找个机会,把臭小子弄到吏部去呆一阵子,他就四部呆齐了。朕就不信了,吏部尚书还会哭着喊着要把臭小子留下来。”
得,陛下,您这是在赌气吗?还是强迫症呢?不过您已经很确定工部尚书会苦恼着要留下凌蔚了吗?
……凌蔚去工部的旨意引起了朝中强烈的反对。
本来最先跳出来的是一直和凌蔚作对的大皇子党主力军,结果很快这主力军就被户部尚书谢荣和吏部尚书顾属给压了下去。
两个部的官员纷纷跟着自家老大撸袖子,那样子就跟要打群架似的。
工部尚书胡晨得意的笑:“微臣早就和瑾堂共事过,瑾堂很适合工部,微臣谢过陛下了。”
谢荣似笑非笑:“当年瑾堂跟胡大人共事的时候,还是咱们户部的人。胡大人既然欣赏瑾堂,就是瑾堂在户部的工作做得好,瑾堂理应回到户部。”
顾属冷哼:“瑾堂可是三元及第,百年难得一见的才子,礼部才是他应该在的地方!他是文人表率!”
三位尚书的眼光在空中交汇,激起的火花简直快把现场给点燃了。
吏部尚书默默的后退几步。这凌瑾堂真是个人才啊,让其他三部的尚书大人都快为了争夺他打起来了。还好这和咱吏部没关系。
“朕让瑾堂去工部,是有重要的秘密任务交给他。”皇帝陛下揉了揉眉间,他就知道,一定会吵起来的,果然,“各位卿家不用争吵了,瑾堂还年轻,以后日子还长。”
“哼!”三位尚书异口同声,站回自己的位置。
接下来,走着瞧!
没上朝的凌蔚并不知道,尚书大人们要抢人了。
他就是去打打下手,做做琉璃而已。
对了,皇帝陛下说,既然他都去了户部,就多看些东西。
那新粮食的种植和推广有没有问题,水泥的制造和运用有没有问题,海盐的制造和贩运有没有问题,海船的制造和下水有没有问题,新的农具什么的推广和试用的如何了,新茶叶炒制方法推广的如何……
咦,事情怎么这么多?
他不是只是去制造个琉璃,等琉璃造出来之后,就可以闲着了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事?
“我感觉我又被皇帝陛下坑了。”凌蔚一脸懵逼。
黎膺一副“不是一直这样吗”的表情。
凌蔚捶床:“陛下这样太过分了!这是在抓苦力吗!是不是工部的事情太多了,忙不过来,他早就等着我一头撞进去了!”
黎膺想了想,不确定道:“可能?”
确实听皇兄说过几次,凌蔚给晏朝的东西太多,工部有些忙不过来。
不过他不确定皇兄是不是决定即使凌蔚不撞进来,也要把人抓进来。
又或许是本来没打算,但是凌蔚自己撞上来了,就不用白不用。
“太过分了!我要涨工资!”凌蔚开始满床打滚。
“这个……还是别跟皇兄说吧。”黎膺建议,“如果皇兄听到了,肯定会说,私人补贴你一倍工资,让你多干一点。”
凌蔚一呆,把头砸到了被子里。
好吧,的确很有可能。
……很快凌蔚就尝到了苦果。
工部侍郎是很忙的,是具体负责事务的,他还要召集工匠攻坚琉璃制造,就更忙了。
然而他工部那么多活,本来教书的活也没丢。虽然时间缩短了,有其他人分担了一部分,但是他的时间就压的更紧了。
别人上朝的时候,他就在跟殿下们上课。别人下朝的时候,他就去工部上班。别人放假的时候,他还要去琉璃工坊。
有时候他还要下地去看看新粮食的问题,有时候工匠们改进了农具、纺织机等等也要他去看看,有时候他还要跑老远去看看下水的新海船,有时候他要跑到更远的地方去看看海盐晒的如何……
“这日子没法过了!”回到家后,凌蔚抱着他家小天使吸取力量。
“忙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黎膺安慰道,“皇兄既然说过了琉璃制造出来,就可以让你闲下来,君无戏言,一定没问题的。”
“那我一定要努力,加快进度!”凌蔚握拳。
既然不能反抗,那就快点完成任务吧。
那琉璃制造,最难的是高温。
目前晏朝能稳定达到一千六百多度高温的炉子不常见,若是温度不够,石英石等就不能融化。
至于其中含铁物质怎么脱铁之类当时的难题,因为凌蔚带来的超前的技术,已经能解决,倒是小事了。
只有硬件上不好办。
凌蔚虽然熟知玻璃的制造方法,但是对于窑炉并不了解。
虽然他过目不忘,那也得过目才成。他以前就没接触过窑炉,自然就不能拿出好方案。
不过晏朝烧瓷技术很发达,炉火本来就能稳定达到一千三四度的高温。经过工匠们的不断改进,温度慢慢提升,最后终于得到能稳定在一千六百度以上高温的窑炉。
只是那窑炉是隧道窑,耗费巨大,但是能大批量生产同一种产品,若是改成烧制其他产品很不容易。
不过这窑本来就是用来烧纸琉璃,所以也不用担心改用。待琉璃生产出来了,这可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其售价也绝对能很快填补上造价。
当第一批成品拿出来的时候,胡晨才得知凌蔚“秘密任务”是在忙什么。也才知道,原来这玩意儿是要卖到外国换金子,而不是皇帝陛下自用的。
他顿时来了精神。
换金子啊,他喜欢!多换点外夷的金子,然后造福本国人民啊!
第九十七章 出海
胡晨和凌蔚最初认识的时候,他还是司农卿。
那时候凌蔚甚至连童生都不是,连毛笔字都不会。
凌蔚带着海外的新粮种进献给皇帝,皇帝陛下专门把花园中开辟了一片菜园,种植这些新作物。胡晨作为司农卿,自然要来照顾这些新作物。
经过新粮食结缘,几年下来,凌蔚就和胡晨很熟了。
胡晨是个干实事、忧国忧民的好官。千年之后,这种好官就算不是电视剧里的主角,那也绝对是好人配角的。
曾经为了把新粮食作物推广到甘州,胡晨缠着皇帝陛下,自请降为司农少卿。
这种事他也不是第一次做了。
为了发展大晏朝的农业,胡晨是死也不挪窝。皇帝陛下觉得这官员好啊,干实事又不撕逼,好几次想把他往上提拔,胡晨就是死抱着司农寺的柱子不撒手,哪也不去。
后来新粮食的推广已经很顺利了,凌蔚又拿出许多新东西给户部,这些都是关系民生或者军事实力的。皇帝陛下找胡晨促膝长谈了一番,终于说服了胡晨从司农寺的老窝出来,进了工部,专门来理顺凌蔚拿来的新技术。
胡晨这才成了工部侍郎。
干了一段时间之后,工部尚书虽然不老,但也告老了,皇帝陛下高高兴兴的准许工部尚书告老还乡,把胡晨提拔成了工部尚书。
又过了不久,那工部侍郎的位置就给凌蔚了。
胡晨很高兴。他觉得凌蔚和他是同路人。其他人不能理解他,只有凌蔚能理解他。
对他而言,官职不在于有多大权力,而在于能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
他认为,凌蔚也是这样。
凌蔚从户部、到礼部、又到工部,从负责推广新粮种、到教导太子和其他皇子公主、再到抗洪救灾、又主持科举和太子婚礼,这些事看起来杂乱无头绪,但总归是为国为民为了皇帝陛下。
凌蔚不居功,不求升官,甚至每次办完事之后,都辞官回家,除了教书之外都闲着,别人不理解,他能理解。
凌蔚本就是个喜欢风花雪月(大雾)的才子,品德高洁恨不得饮风餐露(大大雾),投身朝堂之上并非他所愿(大大大雾),但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皇帝陛下,他才会进入朝堂,出仕当官。
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凌蔚,就是真·隐士啊!
别人不明白为什么在皇帝陛下明摆着偏袒凌蔚的情况下,凌蔚还能说辞官就辞官,只守着爵位和虚阶过活,但胡晨是明白的。
凌蔚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权力官职都是外物,他不在乎啊。
胡晨回家对凌蔚赞不绝口,甚至为了凌蔚和他家那东宫辅臣的老爷子吵了好几架。胡晨是认为,凌蔚什么都好,太子也什么都好,他家老爷子是沽名钓誉,估计折腾太子,行为可耻!
老爷子气得倒仰,说胡晨不孝。
胡晨梗着脖子,忠孝难两全,他更忠于国家!
老爷子差点气得心肌梗塞,你这是在说我不忠于国家吗!
凌蔚和太子这是给儿子怎么洗脑的?怎么洗成脑残粉了?
不过后来凌蔚做了许多大事,太子也越来越受到民众爱戴,老爷子也就沉默了。
好吧,凌瑾堂那小家伙确实是不错的,太子也听他的话,成长的越来越不错,自家那臭小子不孝子说的话还是有点对的。
于是胡晨又在他老爷子面前耀武扬威,让他老爷子心塞无比。
现在胡晨又与凌蔚共事,在知道凌蔚的秘密任务是烧纸琉璃的时候,对凌蔚很信任的胡晨不会认为凌蔚是讨好皇帝,弄些没用的玩物耗费国家财力。
若是其他不了解凌蔚的人,估计都气炸了。凌蔚花那么多钱,弄那些玩意儿,可不是奢侈浪费?
在听完凌蔚解释之后,胡晨非常高兴。果然不出他所料,凌蔚做事都是为了国家。
海船造出来之后,皇帝陛下要用本国的东西换外国的金子,他是知道的。
所以他也在造瓷器,准备一个瓷器换一个金器,回来融成金子,不知道能造多少大坝水渠,能开垦多少良田美地。
皇帝陛下说了,官窑拉出去卖的东西,赚来的钱都是要回到国库的。
现在琉璃造出来了,这琉璃可比瓷器贵多了,一个琉璃瓶子至少换十个金瓶子吧?这得赚多少金子回来填充国库啊?
“十个?”凌蔚摇摇头,“在国内卖,至少二十个金瓶子。卖到国外,没五十个金瓶子想都别想。这还是有价无市的。下官还要弄彩色琉璃、平板琉璃、琉璃饰品,这些都是要拍卖的,五十个金瓶子是底价!”
胡晨高山仰止。
怪不得谢尚书天天琢磨着把凌蔚弄回户部去,这脑子啊!有了凌蔚在,国库还怕没钱花吗?
不成,一定要把凌蔚留下来。凌蔚在工部多琢磨些好东西,以后赚了钱,工部肯定能拿大头。
户部天天攥着钱袋子,谁从里面拿钱都跟要他命似的。凌蔚带领工部赚了大钱,那群户部的人也不敢不把钱分给工部吧?
这每个部,都有许许多多的事要用钱啊。
他以前也是个只知道风花雪月的才子,待开始实现自己为国为民的崇高理想的时候,也变得死要钱了。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为了工部有花不完的钱,一切来抢凌蔚都是恶势力,一定要坚决抵制。
为此,胡晨专门背着凌蔚,召集工部其他官员开了个小会。
会议的中心思想就是,为了工部的繁荣发展,为了让大家能更好的发展政绩,一定要留下凌蔚!无论哪个部门想要把凌蔚抢走,都是他们的敌人!
留下凌蔚有钱花!留下凌蔚有功劳拿!这成了工部的中心思想。
待无色玻璃、以及能控制其色彩的彩色玻璃出来,并且试销售成功之后,这种思想成为工部的主流思想。凌蔚在工部,走到哪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同事们对凌蔚都是一副灿烂的笑脸,务必要让凌蔚感到如沐春风般的温暖,让他有回家般安心的感觉。
工部在四部中地位一直比较低,功劳一直不好拿,背锅还特别多。凌蔚来晏朝后进献的一系列新事物,让工部地位有了很大提高,钱袋子越来越鼓,工部哪能放过这条大鱼?
何况胡晨本人还非常欣赏凌蔚品德,认为只有凌蔚这种高尚的人呆在工部,才能让工部继续发挥为国为民的强大作用,而不是成了某些人敛财的工具。
“鹰飞,最近工部好可怕。”凌蔚回家之后,扒拉着黎膺的胳膊瑟瑟发抖,“诸位同事们都对着我笑的可怕极了!特别是胡大人!我感觉被他们盯上了!准没好事!”
黎膺安慰:“应该是你想多了吧?胡大人是个好人,怎么会坑你?是不是琉璃烧制好了,海船也试航行成功了,他们太高兴了?毕竟你是最大的功劳呢。”
凌蔚:“真的?”
“真的,应该是这样。”黎膺道,“皇兄最近也高兴的合不拢嘴。”
“那我就放心了。”凌蔚拍拍胸口,“吓我一跳。我就说他们怎么这么反常。”
“琉璃烧制已经成功了?能大批量的烧制了?”黎膺问道。
凌蔚点头:“普通的制品已经差不多了。无色琉璃也试验成功了,现在在尝试大批量烧制。现在是在烧制平板大块的琉璃,以及控制琉璃烧制后的颜色。等成功后,我给你烧个簪子,五颜六色的。”
“五颜六色还是算了吧……”黎膺一脸为难。
“噗……我开玩笑的。”凌蔚大笑。
“……如果你真的给我烧一个,我还是会戴的。”黎膺正色道。
凌蔚想象着黎膺头上戴着七彩的琉璃发簪,忍不住笑得直不起腰。
……凌蔚这边琉璃烧制成功,黎隶也在准备出航的人选了。
本来他只是准备扬大晏国威,哪怕送点东西也没关系。
不过后来他就被凌蔚说服了。
别说大晏,就说前朝。前朝给周边国家那么多好处,为了彰显大国国威和慷慨,别人送点草根树皮来,他都要送一车金银珠宝回去。
结果邻国国力越来越强,最后反过来攻打前朝。
大晏朝也吃了许多周边国家的苦头。这群人正如凌蔚所说,要以德服人是不可能的。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
若是要扬晏朝的国威,正好不能慷慨,反而要让其他国家感到肉疼。
我们要让他们看到晏朝强大的武力,要让他们看到晏朝的富饶。
就像是对待倭国。当年对他们那么仁慈,他们可有一丁点对晏朝的尊重?
现在狠狠咬下了他们一块肉,基本上控制了他们的经济命脉,倭国上下对晏朝、甚至晏朝平民都是毕恭毕敬。
待倭国的人才频繁的流向晏朝,接受晏朝教育,接受晏朝户籍,接受晏朝姓氏,凌蔚所说的,倭国人将成为晏朝统治下的一个民族的未来将不会遥远。
国家对外交往中,如果是个好人,如果是位君子,那一定会被欺负。
国家,就应该成为流氓,还是披着君子皮的流氓。
估计骨子里就有点流氓基因,黎隶很喜欢凌蔚这句话。
他也决定践行这句话。
因此,他决定要让晏朝强大的海军护卫商船出行,带上一车丝绸瓷器琉璃,换来一车金银珠宝。
当然,如果外国有什么好东西,比如高产的粮食,好用的药材,比晏朝先进的技艺什么的,也要带回来。
为了出航花了这么多钱,不几十倍几百倍的赚回来,对得起花费的精力吗?
至于出国的人,黎隶最开始确实是考虑的黎膺和凌蔚。
黎膺的能力他最信任,而凌蔚是最熟悉外国、最会和外国人打交道的人,怎么想似乎都是最合适的。
但是他又想到了国内蠢蠢欲动的世家,还未安分的大儿子,和刚新婚的太子,以及逐渐长大的小儿子小女儿们。
这出航不知道多少时日,没有凌蔚教导孩子们,他不放心啊。
而且迟早要跟世家玩一次大的,没有黎膺坐镇京城,他也不放心啊。
因此,他划掉了黎膺和凌蔚的名字。
反正这两小子都年轻,以后出航的机会有的是,第一次就算了吧。
黎骏和黎淳这两小子出使倭国的时候干得不错,让他们继续跟着出使,敲打敲打其他国家得了。
黎隶想了想,把黎瑚也加了进去。
二儿子最近不容易啊,被他那不长脑子的娘和不长脑子的哥弄得整天精神郁郁,出去散散心也好。
而且别看黎瑚低调,其实黎瑚的武力值其实是几位成年皇子中最强的。只是碍于他大哥太高调,他才不显山不露水。
但是作为教导所有皇子武艺的黎膺岂能不知道?黎膺知道,黎隶自然也是知道的。
出使外国,建立“和谐友爱互通”关系,肯定是需要强大的武力值。黎骏负责打交道扮红脸、黎淳负责坚持原则扮白脸,最后若是谈不下来,黎瑚负责武力威胁。
嗯,完美!
黎隶点点头,就这样吧。
他三个儿子,也不比黎膺和凌蔚两人出使差的。
只可惜,太子又失去了出去见识的机会。
等国内安定了,就让太子跟着黎膺、凌蔚出去得了。把太子交给这两人,他才放心。
……凌蔚以为,在远航的时候,自己就能离开工部了。
结果他失望了。
皇帝陛下没有放行的意思。
黎膺也很不高兴,在经过皇帝陛下苦口婆心的劝说后,他也认命了。
好吧,朝中局势还是不安稳,他们两需要留下来帮忙,不能离开。
凌蔚也认命了。
也是,小殿下们的学业正在重要关头,他们的三观树立也在最重要的时候,他离开之后,谁知道会不会有人把他可爱的小殿下们教坏?留下就留下呗,总会有机会的。
不过凌蔚还是给皇帝陛下建议:“出航外国,可以由朝中大臣们合股……嗯,合股的意思是,出份子钱,到时候回航的时候,分相应的利润。这样会减轻国库的压力,也会堵住朝中大人们的嘴。”
毕竟朝中许多大臣都是宽以律己,严以律人。他们只是见不得皇帝陛下赚钱而已。不过这赚钱要是能有自己的一份子,那就不会说出反对的话了。
黎隶立刻明白了凌蔚的意思,表示这是个好主意。
“出使外国的使团,必须要陛下最信任,且和其他大臣没有牵连的。”凌蔚继续道,“每次让皇子带队出使显然不可能,陛下何不考虑一下……”
凌蔚示意皇帝陛下左右。
既然大晏朝已经有了督军太监,那么太监出航也是可以的吧?人家郑和就是太监了。
已经被凌蔚洗过脑,认为太监也能青史留名,还是美名的众位太监们立刻激动起来。
果然凌侯爷就是不一样的!他不是嘴上说说而已!他真的在给咱们制造青史留名的机会呢!
“瑾堂言之有理。”黎隶自然也是知道凌蔚给太监们的洗脑的。最开始他感觉好笑。不过是一群阉人而已,能做什么事?
不过比起朝臣,黎隶虽然看不起太监,但也确实更信任太监。他不信任的,只是太监的能力。
但他身边这几个太监的能力,他还是信任的。外放的督军的、监督朝臣的太监干得也不错。
这出使外国,还掌握着那么多钱财,其他人黎隶也真不放心,让太监出去是个好主意。
太监一直在宫里,又没有子嗣,贪得钱财又有何用?何况,比起钱财,这些大太监们,估计更想青史中留下美名吧。
像其他普通男人一样,建功立业。在后人提起他们,能知道他们的名字,知道他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而不是他们是个阉人。
“吴墉。”黎隶道。
他旁边的主管太监立刻跪下来,神情激动:“奴婢在!”
“你可愿去?”
“奴婢愿意!”吴墉忙道。
“你可想好了。远航很苦。”而且不一定有他身边主管太监这么安逸,回来之后,也不一定能回到主管太监的位置。
“奴婢愿意远航,为大晏朝出力!”皇帝身边的主管太监的位置可以说是太监的终极目标了,但是比起青史留名,主管太监算什么?再说了,立了功回来,害怕皇帝陛下不给自己好位置?
“好!有血性!”黎隶赞赏的笑道,“朕知道你兵马娴熟,在出航前,好好练习一下水性,习惯一下船上颠簸,晕船可是很难受的。”
“奴婢一定做到。”吴墉磕了三下头,眼圈通红。
一个太监,被陛下说有血性,简直是最大的赞扬了。
“我国都一次远航,扬大晏国国威,就摆脱吴公公了。”凌蔚拱手。
“侯爷请不要折煞奴婢,奴婢一定尽心尽力,定要在外夷面前显我晏国国威!”吴墉神情坚定。
凌蔚恍然见到了第二个郑和似的。
不,这个人说不定比郑和更加厉害。毕竟他出行的目的和郑和不一样。所留下的名声也不一样。
如果航行的顺利,他还准备“唆使”陛下来个环球旅行呢。到时候说不得吴公公会成为环球旅行第一人,那才是真正的千古留名。所有国家所有教材上,都会写着,某年某月某日,大晏朝的官员吴墉,首次完成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个球。
到那时候,真的是没人会记得吴墉是个太监,只会记得他是个伟大的航海家。如果再加上他出游列国的经历,说不得还会说他是个伟大的外交家。
嗯,说不得还有伟大的冒险家?
其他太监羡慕的两眼通红。不过以后还有航行的机会,以后皇子们也不会此次出行,若是吴墉干得好,以后主管航行的人肯定都是他们这帮太监。到时候船上可不止一个名额。
他们一定要好好表现,跟着出航。
就算达不到青史留名的程度,但是代表咱大晏朝出行,就是一件十分扬眉吐气的事。能离开皇宫,到处去逛逛,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
到了外面,他们就不是奴婢,而是代表大晏朝的主人,是必须要挺直腰杆子,必须大声说话,必须保持尊严的人。
太监缺少的,就是尊严。
于是皇帝陛下发现,自从答应吴墉出使国外之后,其他太监们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恨不得事事做到完美。
皇帝陛下叹气。凌蔚真是懂得人心啊。而最重要的是,凌蔚是把任何人都当人,即使是残缺的阉人,在凌蔚看来,也是一个完整的人,也能拥有自己人生。
所以太监们才会跟打了鸡血似的。
或许他看人太狭隘了。无论是官员、平民、还是太监,只要是人才,都是可以用的。
凌蔚只是想着郑和的事,又想着太监基本上整个身家性命都系在皇帝身上,做出行外国的事比较放心,才推举了吴墉。
他没料到,会让皇帝陛下开始任用太监为官。
这影响后世褒贬不一。但对于凌蔚,评价都是正面的。说他是一个有着人性光辉的好人,一个有着平等思想的好人。
凌蔚身上的圣光足足的,简直闪瞎人眼。
……黎瑚在知道在出行名额上,是激动的。
因为这名单是凌蔚觐见皇帝陛下后才出来的,众人多认为这名单肯定有黎瑚的参与。
黎瑚一直认为,自己被大哥连累,上次出使倭国没有自己,这次出使外国肯定也没自己。
没想到居然有自己,自己还主管护卫,有这么大的权力。
一定是凌蔚进谏!除了凌蔚,还有谁能有这么大的能耐让父皇改变主意!
于是黎瑚专门来到凌府,对凌蔚千恩万谢。
凌蔚表示一头雾水,你说啥?我干啥了?
黎瑚表示没关系,我知道你不愿意说,我心里明白就好!我记住了!
凌蔚:?????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他又背上了什么他自己都不知道的锅了?
第九十八章 序曲
出海的事,自然又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
凌蔚表示,这些年在朝中掀起的轩然大波太多了,他都麻木了。
啧,说起来这些大波好像和某人没关系似的。
朝中人这时候也都明白了,感情皇帝陛下说要让凌蔚去工部完成一个秘密任务,就是说的出海啊。
其实出海什么的,因为凌蔚做出了详细的收支计划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但不会耗费国库,还会赚一大笔。所以有人想用虚耗国库的理由反对,也被堵住了嘴。
倒是有人想说这种商业行为不符合大国之威。凌蔚就呵呵了,说的好像白送就符合大国之威似的。白送才掉身价吧?何况白送的话,钱哪里来?他倒是挺建议陛下来个众位大臣众筹的,想必这位大人如此为国家面子着想,肯定愿意第一个出钱吧。
皇帝陛下严肃的点头,如果卿家你先捐钱,朕可以考虑。
那位反对的人就哑火了。
不过倒是没有人抨击不该出去的。这种扬我国国威的好事,怎么也不能明面上反对。何况凌蔚带来了那么多“所谓的外国技术”,极大的提高了晏朝的国力,也引起了别人对海外的好奇。
当然,如果能寻找到凌蔚曾经的“华国”就更好了。
凌蔚虽然不上朝多时,但他上朝(无论是巧合还是有人帮忙)就没在嘴炮上败下来过,这次也不例外。
凌蔚觉得自己胜之不武啊。皇帝陛下同意,辅政大臣全同意,四部尚书举双手支持,船也造好了,后勤物资和货位甚至人选都定好了,你其他渣渣朝臣还有反对的余地吗?
所谓反对,要有一定地位的人反对才奏效,不是你几个位置靠后的官员凭着嗓门大就可以的。
世家还以为他们在朝堂中的人多声音大吗?没有一个混到高层,朝堂中其实早就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了。
皇帝陛下从继位开始,就悄悄的挪动朝臣们的位置,现在四部尚书都是他的人,辅政大臣待于铮上位,也已经完全掌握在皇帝陛下手心。
黎膺自始至终都是皇帝陛下心腹,另一位宗室是个没张嘴的葫芦,绝对的中立,不掺和任何事;钱琥是跟着皇帝陛下的老部下,王琪则是世家力量的代表,后来也迷途知返投靠皇帝陛下,提早的告老还乡,把辅政大臣的位置让出来。
军队那边,轩辕家、凌家、宁家三家已经把握了大半军权,其他庶族出身的后起之秀,比如史慈,也在军中具有很大威望。
第37节
恋耽美
第37节
怎么也谈不上好看吧?
“这琉璃是偶然从青铜中提取出来,被称为五彩石,又认为是大地精华。”黎膺见凌蔚满脸不相信,以为凌蔚并不知道琉璃是什么东西,“有传说女娲补天,就是用了琉璃。”
凌蔚抹了一把脸。得,女娲补天都用玻璃补的?那得多脆,还是说用的是钢化防弹玻璃?
“我只是觉得……不好看。”凌蔚算是明白了,原来晏朝刚发现琉璃这玩意儿,还没摸索出制作方法,更谈不上改良了。
他们只是把“天然”出现的“五彩石”,拿来再加工一番而已。
“只是个稀奇。”既然凌蔚都说不好看了,黎膺自然也会坚定的认为这个不好看,“皇兄把这个赏给你,看来对寿辰很满意。”
凌蔚围着那丑爆了的琉璃灯盏转了几圈,摸了摸下巴:“真的很不好看。这玩意儿很稀奇?能卖不少钱?”
“有价无市的稀奇东西,宫里也没有几件。”黎膺补充道,“但是皇兄赐下的东西,还是不能卖的。”
凌蔚道:“我又没说要卖这个,御赐之物当然是不能卖的,我知道。我只是问,琉璃在外面能卖什么价格,能换多少金子。”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因为太稀少了,又只有官窑才会偶然出现,所以黎膺还没见过有人卖过这个,“不过要说价值的话,同样大小的黄金做的瓶子,没二三十个是换不下来的吧?不过现在来说,就算拿二三十个黄金瓶子来换,别人也不一定愿意换。”
凌蔚点点头:“陛下说能远洋的船造好了,但是苦于没有多少珍惜的东西到外面换金子回来对吧?”
虽然瓷器什么的已经够好了,卖出去已经够暴利了,但是皇帝陛下贪心不足啊,觉得一个瓷器瓶子只能换一个金瓶子回来,不开心。
“确实是如此。”那船的设计图还是凌蔚进献的,也不知道凌蔚他老师到底收集了多少好东西让凌蔚带回晏朝。黎膺真想见一见凌蔚的老师。他甚至认为,说不定凌蔚的老师将凌蔚带走十年,就是为了将这些东西交到凌蔚手上,然后让凌蔚来报效晏朝。
这么多东西,明显是收集了一辈子。
至于凌蔚的老师为什么不自己回来,黎膺也能理解。一个来历不明没有地位的人,肯定不比凌蔚这种勋贵之子皇亲国戚来的方便。
“你说我要是把制造琉璃的法子摸索出来了,让商船拉出去卖,能换多少金瓶子回来?”凌蔚知道皇帝陛下在感叹出去换不到多少好东西的时候,自己也在琢磨,怎么弄一些自家好弄,在外面又很贵的,华而不实的东西出去糊弄人。
凌蔚可不想像历史上唐朝那么好心,把粮食、技术等输出外国,造福外国人。这卖东西,还是卖奢侈品比较好。
回来的捣弄的东西太多,凌蔚都差点忘记这穿越者必备技术之造玻璃技术了。
这琉璃,可是非常值钱啊。而且技术垄断之后,就真的只是晏朝独有的特产,想卖多高就卖多高,弄个拍卖什么的都是可以的。
其他宝石要找到琉璃这么晶莹剔透的质地那得多困难?何况哪来那么大的宝石?如果是水晶,晶莹程度倒是够了,但是哪来琉璃这么璀璨的色彩?又怎么能弄成琉璃这样随心所欲的形状?
凌蔚曾经参观过手工玻璃制造工坊,看到了各种玻璃、包括彩色玻璃烧制的全过程,还跟着工坊师傅自己制作过玻璃制品,并且买了一堆书籍和工艺品回去(购物是此类旅游景点特色),对玻璃的制造方法,还是很了解的。
西方的玻璃是罗马时期开始制造,那是四世纪左右的事。也就是说,现在西方已经有了玻璃。但是,玻璃在民间普及,却是十六世纪的事。
也就是说,即使在目前唯一掌握玻璃制造技术的罗马,玻璃也是遗憾物。
而这时候国外的玻璃都是绿色的,尚且没有找到无色玻璃的制造方法,更别说彩色玻璃。
说起来,我们的琉璃比他们的逼格要高得多,拿出去说不是一样的东西,现在又没有技术可以细查其化学成分。
嗯,是的,咱们做的是琉璃,又不是玻璃。琉璃多好听啊,咱们的琉璃是女娲娘娘用来补天的五彩石做的呢。
对了,现在佛教不也是,琉璃是辟邪的东西吗?
虽然外国人不信佛,但是也可以拿出来说啊。
佛教发源地也是没有琉璃的,还不是来了咱华夏之后见这东西稀奇,就有了神话色彩。说不得拿到外面多吹嘘几下,那琉璃也变成基督教的圣物了,比如耶稣被钉到十字架上所滴落的血所化成的宝石什么的。
一切皆有可能啊。
“如果真能做出琉璃,皇兄一定很高兴。”现在四周都被打怕了,原来蠢蠢欲动的国家,见着被晏朝弄垮的几个国家的遭遇,也都夹着尾巴做人了,这次黎隶寿辰,周边所有国家都来俯首称臣。
黎膺算是彻底闲下来了。
如果能出航,他是想跟着船一起出去逛逛的。不过这时候,他会把凌蔚也拉上。
谁让凌蔚是最了解外国的人呢?到时候就算是……嗯,凌蔚说的,这叫蜜月旅行。
出去一阵子,也省得皇兄天天琢磨着怎么抓壮丁。
黎膺想的好,但现在皇帝陛下显然是不会把他最信任的文武大员派出去的。等两人成功出行,都不知多久之后了。
不过现在黎膺还是信心满满,觉得自己肯定能第一个出行。
“那就进宫给陛下说说呗,陛下也觉得最近闲得慌。”凌蔚心中吐槽,这一家子人都是闲不下来的。
谁知道皇帝陛下的爱好不是什么狩猎建园子女色看歌舞,而是政务政务政务呢?
……黎隶正觉得最近没什么新鲜事,闲得发慌,凌蔚就来送惊喜了。
“琉璃?”黎隶问道,“外国也有这东西?”
“其实和我们同一块陆地的罗马也已经有了制造琉璃的技术,不过他们称之为玻璃,而且只能制作绿色的玻璃。”凌蔚道,“华国倒是早就做出了无色和彩色的玻璃……嗯,琉璃。”
“朕还以为琉璃是晏朝独有的。”黎隶有些小小的不开心。
凌蔚笑道:“华国和晏朝拥有相同的历史,都会制造青铜器、琉璃,是理所当然的。琉璃商朝就有了呢。只不过华国有一任皇帝特别喜欢琉璃,就召集工匠钻研制造琉璃的技术,还做出了一个水晶宫,嗯,当然,这种倾全国之力只供自己享乐的皇帝成了末代皇帝,亡国帝王。”
凌蔚随口胡扯着,还是要给皇帝陛下敲个警钟,玩物丧志啊。
“玩物丧志。”黎隶果然体会到凌蔚的话中真意,“怪不得你之前不提琉璃的事,现在怎么想起来提了?”
因为我之前忘记了,现在看到陛下您赏给我的丑到爆的琉璃灯盏,又想起来了。凌蔚暗自说道。
“因为听到陛下说海船造好了,要周游列国,顺带到海外捞一笔……咳咳,”凌蔚看到皇帝陛下瞪他,忙改口道,“顺带促进和各国商业交流。臣想起来,罗马一直把玻璃制造作为本国特有的奢侈品,远销欧洲各国,说不得到时候也会用玻璃来换咱们的东西。既然臣也有法子制造琉璃,甚至制造出来的琉璃更加璀璨夺目,说什么也不能被罗马骗了钱吧?”
“罗马商人确实到晏朝卖过此类物品,但朕并不知道那就是我国的琉璃。”黎隶库房里还有着几个罗马玻璃制品呢。
等凌蔚把琉璃做出来,朕就把那玩意儿砸了。
突然觉得自己收集此类物品很掉价的黎隶忿忿的想着。
“罗马制造的是绿色的玻璃,咱们制造的是彩色的琉璃,不是同一样东西。”凌蔚笑道。
“你不是说是一……”黎隶顿了一下,也跟着笑道,“当然不是一样的,我国的琉璃可是五彩石炼制而成的。”
凌蔚道:“那陛下,臣这就把法子写下来?”
“写什么写?这工艺可是要保密的,别的人朕信不过!你去工部,把琉璃给朕造出来才准离开。”黎隶当即决定,把闲了许久的凌蔚捉起来用。
看着凌蔚每天这么悠闲的样子,皇帝陛下不满很久了好吧?
“臣?工部?”凌蔚傻眼了。
“反正你推广新粮种的时候,就和工部许多人都打过交道。”皇帝陛下道,“现在的工部尚书你也认识,你就到他手下当个工部侍郎,把这事好好给朕办了。”
凌蔚想了想,他好想听说过,工部尚书刚换人,由原来的户部侍郎接任。现在户部侍郎正空缺着。
“陛下,做个玻璃而已,给臣一个员外郎就好了吧?”凌蔚弱声弱气道,“又是侍郎啊,空降不太好吧?”
“你可是侯爷,还是太子少傅,去当个员外郎你好意思,朕都不好意思。”皇帝陛下表示就这么定了,“好了,反正琉璃做好了,你就继续休息你的,别苦着一张脸!要你做点事,就跟朕要你的命似的。”
“臣遵旨。”好吧,既然是自己提出来的事,那就自己揽了吧。凌蔚垂头丧气的告退。
“哼哼,不知道这次胡晨又会不会跟朕闹腾,说让凌蔚在工部侍郎好好干,以后好接替他工部尚书的位置。”黎隶好笑的摇摇头。
凌蔚之前在户部的时候,不但成功让谢荣端正了立场,跟大皇子划清了界限,还被谢荣大加赞扬,说此子应留在户部。
凌蔚之后去了礼部,辞职的时候顾属还跟他闹腾了一阵子,说凌蔚无罪,不应该下了他礼部侍郎的位置,他本就是读书人楷模,理应留在礼部。在顾属闹之前,于铮刚从户部尚书调任外地的时候,也曾和他谏言,让他把凌蔚调到礼部。
现在凌蔚去了工部,工部还是早就很赞赏凌蔚的老熟人胡晨,真不知道凌蔚干完这次活,又要辞职的时候,胡晨会如何做。
“真是个让人头疼的臭小子。”黎隶笑骂道。
别人求而不得的位置,别人求着这臭小子留下,这臭小子非不干,好像让他好好的每天按时上班就要了他的命似的。
凌蔚宁愿每天被一群小孩子闹腾,也不愿安安静静的处理公务,这让黎隶大为头疼。
“也只有朕这么宠着那臭小子。”黎隶摇摇头,“下次找个机会,把臭小子弄到吏部去呆一阵子,他就四部呆齐了。朕就不信了,吏部尚书还会哭着喊着要把臭小子留下来。”
得,陛下,您这是在赌气吗?还是强迫症呢?不过您已经很确定工部尚书会苦恼着要留下凌蔚了吗?
……凌蔚去工部的旨意引起了朝中强烈的反对。
本来最先跳出来的是一直和凌蔚作对的大皇子党主力军,结果很快这主力军就被户部尚书谢荣和吏部尚书顾属给压了下去。
两个部的官员纷纷跟着自家老大撸袖子,那样子就跟要打群架似的。
工部尚书胡晨得意的笑:“微臣早就和瑾堂共事过,瑾堂很适合工部,微臣谢过陛下了。”
谢荣似笑非笑:“当年瑾堂跟胡大人共事的时候,还是咱们户部的人。胡大人既然欣赏瑾堂,就是瑾堂在户部的工作做得好,瑾堂理应回到户部。”
顾属冷哼:“瑾堂可是三元及第,百年难得一见的才子,礼部才是他应该在的地方!他是文人表率!”
三位尚书的眼光在空中交汇,激起的火花简直快把现场给点燃了。
吏部尚书默默的后退几步。这凌瑾堂真是个人才啊,让其他三部的尚书大人都快为了争夺他打起来了。还好这和咱吏部没关系。
“朕让瑾堂去工部,是有重要的秘密任务交给他。”皇帝陛下揉了揉眉间,他就知道,一定会吵起来的,果然,“各位卿家不用争吵了,瑾堂还年轻,以后日子还长。”
“哼!”三位尚书异口同声,站回自己的位置。
接下来,走着瞧!
没上朝的凌蔚并不知道,尚书大人们要抢人了。
他就是去打打下手,做做琉璃而已。
对了,皇帝陛下说,既然他都去了户部,就多看些东西。
那新粮食的种植和推广有没有问题,水泥的制造和运用有没有问题,海盐的制造和贩运有没有问题,海船的制造和下水有没有问题,新的农具什么的推广和试用的如何了,新茶叶炒制方法推广的如何……
咦,事情怎么这么多?
他不是只是去制造个琉璃,等琉璃造出来之后,就可以闲着了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事?
“我感觉我又被皇帝陛下坑了。”凌蔚一脸懵逼。
黎膺一副“不是一直这样吗”的表情。
凌蔚捶床:“陛下这样太过分了!这是在抓苦力吗!是不是工部的事情太多了,忙不过来,他早就等着我一头撞进去了!”
黎膺想了想,不确定道:“可能?”
确实听皇兄说过几次,凌蔚给晏朝的东西太多,工部有些忙不过来。
不过他不确定皇兄是不是决定即使凌蔚不撞进来,也要把人抓进来。
又或许是本来没打算,但是凌蔚自己撞上来了,就不用白不用。
“太过分了!我要涨工资!”凌蔚开始满床打滚。
“这个……还是别跟皇兄说吧。”黎膺建议,“如果皇兄听到了,肯定会说,私人补贴你一倍工资,让你多干一点。”
凌蔚一呆,把头砸到了被子里。
好吧,的确很有可能。
……很快凌蔚就尝到了苦果。
工部侍郎是很忙的,是具体负责事务的,他还要召集工匠攻坚琉璃制造,就更忙了。
然而他工部那么多活,本来教书的活也没丢。虽然时间缩短了,有其他人分担了一部分,但是他的时间就压的更紧了。
别人上朝的时候,他就在跟殿下们上课。别人下朝的时候,他就去工部上班。别人放假的时候,他还要去琉璃工坊。
有时候他还要下地去看看新粮食的问题,有时候工匠们改进了农具、纺织机等等也要他去看看,有时候他还要跑老远去看看下水的新海船,有时候他要跑到更远的地方去看看海盐晒的如何……
“这日子没法过了!”回到家后,凌蔚抱着他家小天使吸取力量。
“忙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黎膺安慰道,“皇兄既然说过了琉璃制造出来,就可以让你闲下来,君无戏言,一定没问题的。”
“那我一定要努力,加快进度!”凌蔚握拳。
既然不能反抗,那就快点完成任务吧。
那琉璃制造,最难的是高温。
目前晏朝能稳定达到一千六百多度高温的炉子不常见,若是温度不够,石英石等就不能融化。
至于其中含铁物质怎么脱铁之类当时的难题,因为凌蔚带来的超前的技术,已经能解决,倒是小事了。
只有硬件上不好办。
凌蔚虽然熟知玻璃的制造方法,但是对于窑炉并不了解。
虽然他过目不忘,那也得过目才成。他以前就没接触过窑炉,自然就不能拿出好方案。
不过晏朝烧瓷技术很发达,炉火本来就能稳定达到一千三四度的高温。经过工匠们的不断改进,温度慢慢提升,最后终于得到能稳定在一千六百度以上高温的窑炉。
只是那窑炉是隧道窑,耗费巨大,但是能大批量生产同一种产品,若是改成烧制其他产品很不容易。
不过这窑本来就是用来烧纸琉璃,所以也不用担心改用。待琉璃生产出来了,这可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其售价也绝对能很快填补上造价。
当第一批成品拿出来的时候,胡晨才得知凌蔚“秘密任务”是在忙什么。也才知道,原来这玩意儿是要卖到外国换金子,而不是皇帝陛下自用的。
他顿时来了精神。
换金子啊,他喜欢!多换点外夷的金子,然后造福本国人民啊!
第九十七章 出海
胡晨和凌蔚最初认识的时候,他还是司农卿。
那时候凌蔚甚至连童生都不是,连毛笔字都不会。
凌蔚带着海外的新粮种进献给皇帝,皇帝陛下专门把花园中开辟了一片菜园,种植这些新作物。胡晨作为司农卿,自然要来照顾这些新作物。
经过新粮食结缘,几年下来,凌蔚就和胡晨很熟了。
胡晨是个干实事、忧国忧民的好官。千年之后,这种好官就算不是电视剧里的主角,那也绝对是好人配角的。
曾经为了把新粮食作物推广到甘州,胡晨缠着皇帝陛下,自请降为司农少卿。
这种事他也不是第一次做了。
为了发展大晏朝的农业,胡晨是死也不挪窝。皇帝陛下觉得这官员好啊,干实事又不撕逼,好几次想把他往上提拔,胡晨就是死抱着司农寺的柱子不撒手,哪也不去。
后来新粮食的推广已经很顺利了,凌蔚又拿出许多新东西给户部,这些都是关系民生或者军事实力的。皇帝陛下找胡晨促膝长谈了一番,终于说服了胡晨从司农寺的老窝出来,进了工部,专门来理顺凌蔚拿来的新技术。
胡晨这才成了工部侍郎。
干了一段时间之后,工部尚书虽然不老,但也告老了,皇帝陛下高高兴兴的准许工部尚书告老还乡,把胡晨提拔成了工部尚书。
又过了不久,那工部侍郎的位置就给凌蔚了。
胡晨很高兴。他觉得凌蔚和他是同路人。其他人不能理解他,只有凌蔚能理解他。
对他而言,官职不在于有多大权力,而在于能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
他认为,凌蔚也是这样。
凌蔚从户部、到礼部、又到工部,从负责推广新粮种、到教导太子和其他皇子公主、再到抗洪救灾、又主持科举和太子婚礼,这些事看起来杂乱无头绪,但总归是为国为民为了皇帝陛下。
凌蔚不居功,不求升官,甚至每次办完事之后,都辞官回家,除了教书之外都闲着,别人不理解,他能理解。
凌蔚本就是个喜欢风花雪月(大雾)的才子,品德高洁恨不得饮风餐露(大大雾),投身朝堂之上并非他所愿(大大大雾),但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皇帝陛下,他才会进入朝堂,出仕当官。
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凌蔚,就是真·隐士啊!
别人不明白为什么在皇帝陛下明摆着偏袒凌蔚的情况下,凌蔚还能说辞官就辞官,只守着爵位和虚阶过活,但胡晨是明白的。
凌蔚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权力官职都是外物,他不在乎啊。
胡晨回家对凌蔚赞不绝口,甚至为了凌蔚和他家那东宫辅臣的老爷子吵了好几架。胡晨是认为,凌蔚什么都好,太子也什么都好,他家老爷子是沽名钓誉,估计折腾太子,行为可耻!
老爷子气得倒仰,说胡晨不孝。
胡晨梗着脖子,忠孝难两全,他更忠于国家!
老爷子差点气得心肌梗塞,你这是在说我不忠于国家吗!
凌蔚和太子这是给儿子怎么洗脑的?怎么洗成脑残粉了?
不过后来凌蔚做了许多大事,太子也越来越受到民众爱戴,老爷子也就沉默了。
好吧,凌瑾堂那小家伙确实是不错的,太子也听他的话,成长的越来越不错,自家那臭小子不孝子说的话还是有点对的。
于是胡晨又在他老爷子面前耀武扬威,让他老爷子心塞无比。
现在胡晨又与凌蔚共事,在知道凌蔚的秘密任务是烧纸琉璃的时候,对凌蔚很信任的胡晨不会认为凌蔚是讨好皇帝,弄些没用的玩物耗费国家财力。
若是其他不了解凌蔚的人,估计都气炸了。凌蔚花那么多钱,弄那些玩意儿,可不是奢侈浪费?
在听完凌蔚解释之后,胡晨非常高兴。果然不出他所料,凌蔚做事都是为了国家。
海船造出来之后,皇帝陛下要用本国的东西换外国的金子,他是知道的。
所以他也在造瓷器,准备一个瓷器换一个金器,回来融成金子,不知道能造多少大坝水渠,能开垦多少良田美地。
皇帝陛下说了,官窑拉出去卖的东西,赚来的钱都是要回到国库的。
现在琉璃造出来了,这琉璃可比瓷器贵多了,一个琉璃瓶子至少换十个金瓶子吧?这得赚多少金子回来填充国库啊?
“十个?”凌蔚摇摇头,“在国内卖,至少二十个金瓶子。卖到国外,没五十个金瓶子想都别想。这还是有价无市的。下官还要弄彩色琉璃、平板琉璃、琉璃饰品,这些都是要拍卖的,五十个金瓶子是底价!”
胡晨高山仰止。
怪不得谢尚书天天琢磨着把凌蔚弄回户部去,这脑子啊!有了凌蔚在,国库还怕没钱花吗?
不成,一定要把凌蔚留下来。凌蔚在工部多琢磨些好东西,以后赚了钱,工部肯定能拿大头。
户部天天攥着钱袋子,谁从里面拿钱都跟要他命似的。凌蔚带领工部赚了大钱,那群户部的人也不敢不把钱分给工部吧?
这每个部,都有许许多多的事要用钱啊。
他以前也是个只知道风花雪月的才子,待开始实现自己为国为民的崇高理想的时候,也变得死要钱了。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为了工部有花不完的钱,一切来抢凌蔚都是恶势力,一定要坚决抵制。
为此,胡晨专门背着凌蔚,召集工部其他官员开了个小会。
会议的中心思想就是,为了工部的繁荣发展,为了让大家能更好的发展政绩,一定要留下凌蔚!无论哪个部门想要把凌蔚抢走,都是他们的敌人!
留下凌蔚有钱花!留下凌蔚有功劳拿!这成了工部的中心思想。
待无色玻璃、以及能控制其色彩的彩色玻璃出来,并且试销售成功之后,这种思想成为工部的主流思想。凌蔚在工部,走到哪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同事们对凌蔚都是一副灿烂的笑脸,务必要让凌蔚感到如沐春风般的温暖,让他有回家般安心的感觉。
工部在四部中地位一直比较低,功劳一直不好拿,背锅还特别多。凌蔚来晏朝后进献的一系列新事物,让工部地位有了很大提高,钱袋子越来越鼓,工部哪能放过这条大鱼?
何况胡晨本人还非常欣赏凌蔚品德,认为只有凌蔚这种高尚的人呆在工部,才能让工部继续发挥为国为民的强大作用,而不是成了某些人敛财的工具。
“鹰飞,最近工部好可怕。”凌蔚回家之后,扒拉着黎膺的胳膊瑟瑟发抖,“诸位同事们都对着我笑的可怕极了!特别是胡大人!我感觉被他们盯上了!准没好事!”
黎膺安慰:“应该是你想多了吧?胡大人是个好人,怎么会坑你?是不是琉璃烧制好了,海船也试航行成功了,他们太高兴了?毕竟你是最大的功劳呢。”
凌蔚:“真的?”
“真的,应该是这样。”黎膺道,“皇兄最近也高兴的合不拢嘴。”
“那我就放心了。”凌蔚拍拍胸口,“吓我一跳。我就说他们怎么这么反常。”
“琉璃烧制已经成功了?能大批量的烧制了?”黎膺问道。
凌蔚点头:“普通的制品已经差不多了。无色琉璃也试验成功了,现在在尝试大批量烧制。现在是在烧制平板大块的琉璃,以及控制琉璃烧制后的颜色。等成功后,我给你烧个簪子,五颜六色的。”
“五颜六色还是算了吧……”黎膺一脸为难。
“噗……我开玩笑的。”凌蔚大笑。
“……如果你真的给我烧一个,我还是会戴的。”黎膺正色道。
凌蔚想象着黎膺头上戴着七彩的琉璃发簪,忍不住笑得直不起腰。
……凌蔚这边琉璃烧制成功,黎隶也在准备出航的人选了。
本来他只是准备扬大晏国威,哪怕送点东西也没关系。
不过后来他就被凌蔚说服了。
别说大晏,就说前朝。前朝给周边国家那么多好处,为了彰显大国国威和慷慨,别人送点草根树皮来,他都要送一车金银珠宝回去。
结果邻国国力越来越强,最后反过来攻打前朝。
大晏朝也吃了许多周边国家的苦头。这群人正如凌蔚所说,要以德服人是不可能的。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
若是要扬晏朝的国威,正好不能慷慨,反而要让其他国家感到肉疼。
我们要让他们看到晏朝强大的武力,要让他们看到晏朝的富饶。
就像是对待倭国。当年对他们那么仁慈,他们可有一丁点对晏朝的尊重?
现在狠狠咬下了他们一块肉,基本上控制了他们的经济命脉,倭国上下对晏朝、甚至晏朝平民都是毕恭毕敬。
待倭国的人才频繁的流向晏朝,接受晏朝教育,接受晏朝户籍,接受晏朝姓氏,凌蔚所说的,倭国人将成为晏朝统治下的一个民族的未来将不会遥远。
国家对外交往中,如果是个好人,如果是位君子,那一定会被欺负。
国家,就应该成为流氓,还是披着君子皮的流氓。
估计骨子里就有点流氓基因,黎隶很喜欢凌蔚这句话。
他也决定践行这句话。
因此,他决定要让晏朝强大的海军护卫商船出行,带上一车丝绸瓷器琉璃,换来一车金银珠宝。
当然,如果外国有什么好东西,比如高产的粮食,好用的药材,比晏朝先进的技艺什么的,也要带回来。
为了出航花了这么多钱,不几十倍几百倍的赚回来,对得起花费的精力吗?
至于出国的人,黎隶最开始确实是考虑的黎膺和凌蔚。
黎膺的能力他最信任,而凌蔚是最熟悉外国、最会和外国人打交道的人,怎么想似乎都是最合适的。
但是他又想到了国内蠢蠢欲动的世家,还未安分的大儿子,和刚新婚的太子,以及逐渐长大的小儿子小女儿们。
这出航不知道多少时日,没有凌蔚教导孩子们,他不放心啊。
而且迟早要跟世家玩一次大的,没有黎膺坐镇京城,他也不放心啊。
因此,他划掉了黎膺和凌蔚的名字。
反正这两小子都年轻,以后出航的机会有的是,第一次就算了吧。
黎骏和黎淳这两小子出使倭国的时候干得不错,让他们继续跟着出使,敲打敲打其他国家得了。
黎隶想了想,把黎瑚也加了进去。
二儿子最近不容易啊,被他那不长脑子的娘和不长脑子的哥弄得整天精神郁郁,出去散散心也好。
而且别看黎瑚低调,其实黎瑚的武力值其实是几位成年皇子中最强的。只是碍于他大哥太高调,他才不显山不露水。
但是作为教导所有皇子武艺的黎膺岂能不知道?黎膺知道,黎隶自然也是知道的。
出使外国,建立“和谐友爱互通”关系,肯定是需要强大的武力值。黎骏负责打交道扮红脸、黎淳负责坚持原则扮白脸,最后若是谈不下来,黎瑚负责武力威胁。
嗯,完美!
黎隶点点头,就这样吧。
他三个儿子,也不比黎膺和凌蔚两人出使差的。
只可惜,太子又失去了出去见识的机会。
等国内安定了,就让太子跟着黎膺、凌蔚出去得了。把太子交给这两人,他才放心。
……凌蔚以为,在远航的时候,自己就能离开工部了。
结果他失望了。
皇帝陛下没有放行的意思。
黎膺也很不高兴,在经过皇帝陛下苦口婆心的劝说后,他也认命了。
好吧,朝中局势还是不安稳,他们两需要留下来帮忙,不能离开。
凌蔚也认命了。
也是,小殿下们的学业正在重要关头,他们的三观树立也在最重要的时候,他离开之后,谁知道会不会有人把他可爱的小殿下们教坏?留下就留下呗,总会有机会的。
不过凌蔚还是给皇帝陛下建议:“出航外国,可以由朝中大臣们合股……嗯,合股的意思是,出份子钱,到时候回航的时候,分相应的利润。这样会减轻国库的压力,也会堵住朝中大人们的嘴。”
毕竟朝中许多大臣都是宽以律己,严以律人。他们只是见不得皇帝陛下赚钱而已。不过这赚钱要是能有自己的一份子,那就不会说出反对的话了。
黎隶立刻明白了凌蔚的意思,表示这是个好主意。
“出使外国的使团,必须要陛下最信任,且和其他大臣没有牵连的。”凌蔚继续道,“每次让皇子带队出使显然不可能,陛下何不考虑一下……”
凌蔚示意皇帝陛下左右。
既然大晏朝已经有了督军太监,那么太监出航也是可以的吧?人家郑和就是太监了。
已经被凌蔚洗过脑,认为太监也能青史留名,还是美名的众位太监们立刻激动起来。
果然凌侯爷就是不一样的!他不是嘴上说说而已!他真的在给咱们制造青史留名的机会呢!
“瑾堂言之有理。”黎隶自然也是知道凌蔚给太监们的洗脑的。最开始他感觉好笑。不过是一群阉人而已,能做什么事?
不过比起朝臣,黎隶虽然看不起太监,但也确实更信任太监。他不信任的,只是太监的能力。
但他身边这几个太监的能力,他还是信任的。外放的督军的、监督朝臣的太监干得也不错。
这出使外国,还掌握着那么多钱财,其他人黎隶也真不放心,让太监出去是个好主意。
太监一直在宫里,又没有子嗣,贪得钱财又有何用?何况,比起钱财,这些大太监们,估计更想青史中留下美名吧。
像其他普通男人一样,建功立业。在后人提起他们,能知道他们的名字,知道他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而不是他们是个阉人。
“吴墉。”黎隶道。
他旁边的主管太监立刻跪下来,神情激动:“奴婢在!”
“你可愿去?”
“奴婢愿意!”吴墉忙道。
“你可想好了。远航很苦。”而且不一定有他身边主管太监这么安逸,回来之后,也不一定能回到主管太监的位置。
“奴婢愿意远航,为大晏朝出力!”皇帝身边的主管太监的位置可以说是太监的终极目标了,但是比起青史留名,主管太监算什么?再说了,立了功回来,害怕皇帝陛下不给自己好位置?
“好!有血性!”黎隶赞赏的笑道,“朕知道你兵马娴熟,在出航前,好好练习一下水性,习惯一下船上颠簸,晕船可是很难受的。”
“奴婢一定做到。”吴墉磕了三下头,眼圈通红。
一个太监,被陛下说有血性,简直是最大的赞扬了。
“我国都一次远航,扬大晏国国威,就摆脱吴公公了。”凌蔚拱手。
“侯爷请不要折煞奴婢,奴婢一定尽心尽力,定要在外夷面前显我晏国国威!”吴墉神情坚定。
凌蔚恍然见到了第二个郑和似的。
不,这个人说不定比郑和更加厉害。毕竟他出行的目的和郑和不一样。所留下的名声也不一样。
如果航行的顺利,他还准备“唆使”陛下来个环球旅行呢。到时候说不得吴公公会成为环球旅行第一人,那才是真正的千古留名。所有国家所有教材上,都会写着,某年某月某日,大晏朝的官员吴墉,首次完成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个球。
到那时候,真的是没人会记得吴墉是个太监,只会记得他是个伟大的航海家。如果再加上他出游列国的经历,说不得还会说他是个伟大的外交家。
嗯,说不得还有伟大的冒险家?
其他太监羡慕的两眼通红。不过以后还有航行的机会,以后皇子们也不会此次出行,若是吴墉干得好,以后主管航行的人肯定都是他们这帮太监。到时候船上可不止一个名额。
他们一定要好好表现,跟着出航。
就算达不到青史留名的程度,但是代表咱大晏朝出行,就是一件十分扬眉吐气的事。能离开皇宫,到处去逛逛,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
到了外面,他们就不是奴婢,而是代表大晏朝的主人,是必须要挺直腰杆子,必须大声说话,必须保持尊严的人。
太监缺少的,就是尊严。
于是皇帝陛下发现,自从答应吴墉出使国外之后,其他太监们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恨不得事事做到完美。
皇帝陛下叹气。凌蔚真是懂得人心啊。而最重要的是,凌蔚是把任何人都当人,即使是残缺的阉人,在凌蔚看来,也是一个完整的人,也能拥有自己人生。
所以太监们才会跟打了鸡血似的。
或许他看人太狭隘了。无论是官员、平民、还是太监,只要是人才,都是可以用的。
凌蔚只是想着郑和的事,又想着太监基本上整个身家性命都系在皇帝身上,做出行外国的事比较放心,才推举了吴墉。
他没料到,会让皇帝陛下开始任用太监为官。
这影响后世褒贬不一。但对于凌蔚,评价都是正面的。说他是一个有着人性光辉的好人,一个有着平等思想的好人。
凌蔚身上的圣光足足的,简直闪瞎人眼。
……黎瑚在知道在出行名额上,是激动的。
因为这名单是凌蔚觐见皇帝陛下后才出来的,众人多认为这名单肯定有黎瑚的参与。
黎瑚一直认为,自己被大哥连累,上次出使倭国没有自己,这次出使外国肯定也没自己。
没想到居然有自己,自己还主管护卫,有这么大的权力。
一定是凌蔚进谏!除了凌蔚,还有谁能有这么大的能耐让父皇改变主意!
于是黎瑚专门来到凌府,对凌蔚千恩万谢。
凌蔚表示一头雾水,你说啥?我干啥了?
黎瑚表示没关系,我知道你不愿意说,我心里明白就好!我记住了!
凌蔚:?????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他又背上了什么他自己都不知道的锅了?
第九十八章 序曲
出海的事,自然又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
凌蔚表示,这些年在朝中掀起的轩然大波太多了,他都麻木了。
啧,说起来这些大波好像和某人没关系似的。
朝中人这时候也都明白了,感情皇帝陛下说要让凌蔚去工部完成一个秘密任务,就是说的出海啊。
其实出海什么的,因为凌蔚做出了详细的收支计划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但不会耗费国库,还会赚一大笔。所以有人想用虚耗国库的理由反对,也被堵住了嘴。
倒是有人想说这种商业行为不符合大国之威。凌蔚就呵呵了,说的好像白送就符合大国之威似的。白送才掉身价吧?何况白送的话,钱哪里来?他倒是挺建议陛下来个众位大臣众筹的,想必这位大人如此为国家面子着想,肯定愿意第一个出钱吧。
皇帝陛下严肃的点头,如果卿家你先捐钱,朕可以考虑。
那位反对的人就哑火了。
不过倒是没有人抨击不该出去的。这种扬我国国威的好事,怎么也不能明面上反对。何况凌蔚带来了那么多“所谓的外国技术”,极大的提高了晏朝的国力,也引起了别人对海外的好奇。
当然,如果能寻找到凌蔚曾经的“华国”就更好了。
凌蔚虽然不上朝多时,但他上朝(无论是巧合还是有人帮忙)就没在嘴炮上败下来过,这次也不例外。
凌蔚觉得自己胜之不武啊。皇帝陛下同意,辅政大臣全同意,四部尚书举双手支持,船也造好了,后勤物资和货位甚至人选都定好了,你其他渣渣朝臣还有反对的余地吗?
所谓反对,要有一定地位的人反对才奏效,不是你几个位置靠后的官员凭着嗓门大就可以的。
世家还以为他们在朝堂中的人多声音大吗?没有一个混到高层,朝堂中其实早就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了。
皇帝陛下从继位开始,就悄悄的挪动朝臣们的位置,现在四部尚书都是他的人,辅政大臣待于铮上位,也已经完全掌握在皇帝陛下手心。
黎膺自始至终都是皇帝陛下心腹,另一位宗室是个没张嘴的葫芦,绝对的中立,不掺和任何事;钱琥是跟着皇帝陛下的老部下,王琪则是世家力量的代表,后来也迷途知返投靠皇帝陛下,提早的告老还乡,把辅政大臣的位置让出来。
军队那边,轩辕家、凌家、宁家三家已经把握了大半军权,其他庶族出身的后起之秀,比如史慈,也在军中具有很大威望。
第37节
恋耽美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34683/60071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