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节
推荐阅读:临时夫妻(nph)、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如何在柯南世界成为海王nph、演技的正确运用(非1V1注意)、日日皆好(NPH)、草粉gl、记忆之场、麦元、《玉壶传》【bg】【古言】【骨科】【结局不定】、位面风俗店经营指南、
桃李满宫堂 作者:木兰竹
第39节
不过那家人也不省油的灯,断尾求生,抛出旁支的人当替罪羊,保全了本家嫡系。并且黎膺也没查到这个死士团伙就是刺杀凌蔚的证据——这就是大家都心知肚明,偏偏就是没证据。所以那家人只是违反国家律令,私自豢养超出规格的私人武装而已。
当替罪羊的旁支被流放,本家被连坐,交了一大笔罚金,好歹把人都从牢中赎了出来,贬官的贬官,外放的外放,在朝中是彻底没了声音,只勉强的保持着末流官宦家族的位置。
所谓世族杨家,已经不复存在。
黎隶倒是想大开杀戒。反正只要抓住一个把柄,其他把柄就可以自己造出来嘛。反正大家都心知肚明这家人犯事了,他只要下旨说有罪就好了,难道还有人查不成?
倒是凌蔚劝说道,除了杨家,还有其他世族。虽然有跟着杨家的,但大部分已经归顺皇帝陛下,并且努力让自己从不受控制的世族朝着皇帝手掌心里的勋贵转变,要么立军功,要么参加科举。皇帝陛下若是对着杨家太狠辣,恐怕其他世族会起唇亡齿寒之心,反而被吓出了异心。
不如给人一种皇帝陛下还是很仁慈的感觉,让他们麻痹。
反正最大的刺头子已经倒下了,剩下就是小喽啰,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对于他们,花钱、吵架、贬官、流放,就足以让他们从所谓世族的名单上被抹去名字,这比死还难受。皇帝陛下大不可杀人。杀人杀的太多了,反而会被人抓住把柄。
皇帝陛下见被刺杀的苦主都这么说,也就罢了。
反正他其实忍这么久,不就是不想落下一个暴君的名声吗?而且他也知道,对于那些把面子和家族看得比一切都重的世族而言,失去现有的地位,是比死更难受。
等待他们的,要么是死守着面子过着别人都唾弃的生活,要么彻底背弃家族和历史投入皇帝陛下的怀抱。
无论哪种,能左右朝政的世族已经不存在了,对皇权就没有威胁了。
果然皇帝陛下看似仁慈的做法,赢得了朝堂内外一致好感。大家都高呼皇帝陛下仁慈公正。
反正在他们看来,只要没满门抄斩什么的,没血流成河什么的,就没有吓坏他们的小心肝,那就是好的。
皇帝陛下适时的放出这是凌蔚安抚了暴怒的他的结果,是凌蔚说怒气不应该左右理智,再生气也要保持微笑……呸呸,再生气也要按照法令律历公正行事。
于是凌蔚又成了大善人。
这次倒是没有冤枉凌蔚。
凌蔚确实是圣人了一把。他毕竟是从现代社会法治社会穿越过来的,虽然自己被刺杀了,但看着那家老老小小无论无辜不无辜统统都会被杀,他还是做不到。
他可以毫无忌惮的在战场上杀死敌人,但是对着这些残忍的连坐制,他还是做不到。
其实他也没有真的想拯救什么人,只是虚伪的不想让良心不安,所以跑去跟皇帝陛下叽叽歪歪了几句。那心理大概就是,无论有没有用(其实凌蔚真以为没用的,历史上政治斗争哪次不是血流成河),反正自己做了,良心就过得去了。其他人结局如何,就和他没关系了,睡觉也能睡得安稳了。
哪知道真的成功了。
只能说碰巧和不想落下暴君名声,又自信自己已经掌握了朝政即使不杀那么多人也不怕再有人有异心的皇帝陛下的心思不谋而合了吧。
不过虽然皇帝陛下没有判谁死刑,但流放的人中有好几个刚走出京城就“病逝”了,在京城中只是削官在家的几位本家有话语权的人也统统“暴毙”,这罪有应得的人,该被老天收走的还是收走了。
民间都传着这些人是老天有眼,即使皇帝陛下仁慈,老天都不会放过这些作恶多端的人。
但是稍稍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是什么回事。
只是这种小小的流血,即使在明白人心中,也不会降低皇帝的仁慈评价而已。
他们也觉得,这家人刺杀朝臣勾结外国罪该万死,别说满门抄斩,就是株连九族都是应该的——华夏人都对卖国贼深恶痛疾。虽然他们把证据抹销的很干净,让皇帝陛下没抓住小辫子,留下了性命。但是这该死的主谋还是得死啊,不然不足以平众怒啊。
连其他已经归顺了皇帝陛下的世族都觉得这几个死得好。在他们看来,无论怎么内斗,但大家都是华夏人,这得多不要脸,才会去勾连外夷?
通敌卖国,这就是国贼,这已经不能称之为人了。他们耻于与这种人为伍,这种家族也不配称之为世族。
世族也是有自己的坚持和风骨的。
所以这些人的死,也让他们觉得清扫门户,大快人心。
杨家剩下的人,整日提心吊胆,即使还有些在京中做官,但都夹着尾巴做人了好一段时间,自不用说。
所谓世族联合起来扳倒晏朝皇帝和太子,重振世族雄风的大计划,因为领头羊(杨)的垮台,算是彻底崩塌了。
……杨家出事之后,黎适终于聪明了一把,知道自己彻底完了。
在听到连其他世族都唾弃这被灭掉的杨家,说他们是卖国贼,不配称之为世族的时候,他才反应过来,自己早就失败了。
他怎么就会想着连同世族去扳倒他们黎家?去连同倭国去扳倒他们晏朝?
就算再怎么争夺皇位,都是他们黎家内部斗争,他怎么会想着连同外人把黎家的根都挖了?
黎家的根都挖了,他当皇帝还有什么意思?当一个被世族操控的儿皇帝?那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向太子臣服,和自己三个弟弟一样,当一个实权王爷呢。
看着三个被自己看不起的弟弟,如今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在朝中民间也都拥有了极大的声望,无论是皇帝还是太子都乐见其成,并没有制止的意思,黎适也后悔了。
但是后悔也晚了。
这种已经失败才来的后悔,说是马后炮都抬举他了,不过是失败者的抱怨吧了。
什么早知当初什么的。
皇帝陛下惩处杨家之后,并没急着对大皇子、以及归附杨家的其他家族动手。
他还是很仁慈的,等着那群人自己表态呢。
这种态度,比直接处治人还让人胆战心惊。
这就跟等待判决似的,谁也不知道迎接自己的是什么。
一瞬间,之前无论是暗藏祸心还是高贵冷艳保持中立的世族们纷纷拿出行动,家中的老家伙纷纷告老告老还乡,并且以告老还乡为由向皇帝陛下“提要求”,希望能磨砺自家子侄,把朝中做官的子弟都外放出去“历练”一番。
他们还广散家产,捐给国库,甚至把一些良田都捐给国家,说要作为义田,安置受伤致残的士兵等。
这些措施,按照他们之前的态度的不同,所做的程度都不同。和杨家走的最近的家族简直是倾尽所有,就希望得到皇帝陛下一句“不追究”的话而已。
只要皇帝陛下不追究,他们的子孙还有崛起的一天,财产也有再赚回来的一天。但只要被打成杨家同党,他们也都背上了卖国贼的锅,那就是祖祖辈辈都洗不掉的污点,除非彻底舍去历史。
世族的底蕴就在于历史,没了历史,他们什么都不是。
凌蔚也没想到,太子当时铺垫了那么久的伏笔,现在起作用了。
当时太子只是想彻查此事,把凌蔚被刺杀之事从私人恩怨上升到国家大事,这样无论背后黑手是谁,都能下手报仇。
没想到这伏笔影响这么大,成了世家的催命符。
别说凌蔚,太子本人都瞠目结舌。
“这可太可怕了。”太子道,“这就是瑾堂说的谋定而后动吧。”
“不要乱用成语。”凌蔚更正道,“这叫瞎猫遇上死耗子。”
太子被噎了一下:“瑾堂,瞎猫遇上死耗子不叫成语吧……”
“太子殿下,你是福星啊。”凌蔚叹息,“真是傻人有傻福。”
“是啊,我也觉得我是福星。”太子得意道,“真是傻……瑾堂你什么意思!”
“哎呀不小心说漏嘴了。”凌蔚用袖子掩住嘴,特别无辜。
太子气得跳脚:“我哪里傻了?你说我哪里傻了?!”
“下官胡说的。”
“你明明就是不小心说了心里话!”
“下官真的是不小心乱说的,殿下你要自信啊。”
“这和自信没关系!”
……
“瑾堂又和启辰闹起来了。”解决了心头大石,黎隶心情爽啊,“两个长不大的小孩子。”
黎膺点点头:“谢家现在想迎回谢荣回宗。”
“当初陷害谢荣,现在出事了又想拉谢荣回去收拾烂摊子。”黎隶笑道,“谢荣该不会为了家族面子,真答应回去了吧?”
“谢荣并没有答应。”黎膺道,“谢琼又来找瑾堂,抱怨说他们家早就没了面子,何必回去更没面子,要是谢家其他也沾了通敌卖国的事,岂不是连累自家名声。反正都是自家没问题,管别人死活。”
“谢荣那老狐狸是想借儿子的口跟朕表忠心吧。”黎隶显然很满意,“算他清醒。”
若是谢荣选择回去,黎隶的确不准备拿谢家开刀,但谢荣一家也别想有什么前途了。
他相当于用一家子的前途,换世族谢家的面子。
谢荣豁出去把自己面子踩在脚下之后,也终于没脸没皮的自私了一把。谢家什么的,既然已经对自家没有任何好处,何必用自己的小家庭去填补?自己好,自己的儿孙好,才是真的好。
二皇子才给他指明了一条能让他两个傻儿子也有前途的正路,他哪有心思去管别人?还是趁着自己还在户部尚书位置没退下来,赶快给儿子们铺路吧。
“黎适皇兄准备怎么处理。”也只有黎膺敢这么明目张胆的问了。
“朕本来想让他去守陵的。”黎隶虽然对黎适失望透顶,但他连朝臣都不“杀”,自然更不可能杀儿子,“不过黎瑚那孩子虽然被谢妃和黎适伤的那么深,还是为他们求情。罢了,就把黎适圈在京城里,让他当个闲王,不用上朝,也不准出京。谢妃,就去佛堂住着吧。”
黎膺点头。他皇兄对儿子还是心软的。守皇陵条件艰苦,在京城好歹生活条件好些。虽然作为一个闲王不可能有多少收入,生活困窘了些,但有黎瑚救济,也能过得下去。
而且,黎膺知道,黎隶还是放心不下黎适。虽然那勾结外国的事,太子都向黎隶秉明是自己乱扣的帽子,但是黎隶还是怀疑说不得杨家真的和外族或多或少有勾结。黎适还是放在眼皮子底下比较安全。
没有把黎适圈禁在府内,只是圈禁在京城,已经不错了。
其实所有官员和宗室,不都是无圣旨不得离开驻地吗?这么看起来,似乎黎适也没受到什么惩罚。
但最大的惩罚,其实是“闲王”和“不得上朝不得入宫”吧。
这相当于变相剥夺了黎适皇子的身份,甚至连宗室都不如了。
宗室还能入宫呢。
不能入宫不能上朝,在地位上和贬为庶人也没区别了,只是面子上好看些。
黎膺可以想象,黎适在得到这道旨意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
不说黎适,在谢妃得到旨意的时候,就大闹了一场。
为了安抚谢妃,黎瑚还专门向皇帝陛下求了让自己去宣旨,就怕他母妃一时脑抽,他好不容易求来的情又白费了。
他想着,母妃老老实实吃斋念佛,大哥老老实实在家反省,父皇过些年,对母妃和大哥的愤怒减少了,哪怕只是从愤怒变成不在意,到时候他求一求,说不得母妃能被放出佛堂,大哥也能重新进宫。
大哥没有被剥夺皇子身份,就表明之后还有回转的余地吧?
就算父皇不松口。他觉得太子被凌蔚教导的很仁厚,如果大哥和母妃不捣乱了,为了名声,说不得新君登基的时候,也会用大哥和母妃显示一下新君的宅心仁厚吧?
黎瑚还是聪明的。黎隶留着谢妃和黎适,就是存了等太子登基后,拿这两人刷一把名声。
但是谢妃显然之前没脑子,现在还是没脑子,把黎瑚好不容易求来的情践踏了。不但没能体会到黎瑚的好意,反而谩骂黎瑚拿她和黎适跪舔皇帝和太子,狼心狗肺,丧尽天良。除非黎瑚用自己去换回黎适,不然她就当没这个儿子。
听着谢妃的咒骂,从他甚至都祸及到他的王妃和他才一岁的幼子,黎瑚彻底心冷了。
或许人就是欠虐,母妃和大哥从未对黎瑚好过,更从未把黎瑚当做亲人过,但黎瑚理智上明白了,心中总是抱着一丝幻想。
毕竟这是他母亲,毕竟这是他同胞大哥,这本应是他最亲的亲人。
然而他得到了什么?
豁出去顶着惹怒父皇、甚至可能赔上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前程的代价求情,结果只得到恶毒的咒骂,甚至祸及自己妻子和孩子。
“母妃好自为之。”黎瑚板着脸道。
人总要长大,总要看清现实。
第一百零一章 公务员考试
黎瑚好歹也是谢妃的儿子,谢妃怎么能做到如此凉薄?
不过他想起来武姜对郑伯,乌雅氏对雍正,好像历史上这种事也不算少见。
只是可怜黎瑚。听说他从小到大都没得到谢妃和黎适一丁点温情,但他一直没有放弃谢妃和黎适,真是个善良的好孩子。
黎瑚听了凌蔚的评价,忍不住抖了一下。
他说的话似乎都对,怎么听起来这么让人觉得恶寒呢?明明他是心中苦闷想要找凌蔚一醉方休(又惦记凌蔚新酿的酒了),结果被凌蔚这么一番同情,他觉得自己简直跟个傻x似的。
别人又没有把他当亲人,他良心上道义上过得去就成了,何必把自己憋的这么苦哈哈的。
“因为你从小缺爱?”凌蔚分析道。
黎瑚:“……我突然想起还有点事,告辞!”
缺个屁的爱!他再管闲事就真的是傻x!
“赵王可真不容易。”凌蔚把黎瑚吓走了,还在叹息,“缺爱缺成这样了,你们应该多关心一下他的心理状况啊。”
黎膺半晌无语。父母俱在生活安逸还能缺爱,他这种爹不亲娘不在周围一堆不坏好心的人,岂不是要翻了天了?
真亏凌蔚想的出来。
不过虽然他心中这么想,却一本正经的点头:“我会跟皇兄说的。”
……且不说黎隶听到这“缺爱”的话之后,心中是何等滋味。
凌蔚闲了一阵子,又被当成万能砖用了。
这次,他终于去了吏部。四部呆齐了,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黎隶把凌蔚扔去吏部,确实是缺人手了。
世族终于分崩离析,彻底向黎隶俯首。世族的人贬的贬撸的撸,平时紧张的官位居然空了小半出来,急需招人。
今年恰好遇到外地官员进京述职,黎隶就想挑一些有才有德的人,进入中央工作。
但这选择,就有些困难了。
虽然可以通过述职来选,但谁知道他们说的是真是假?挨个查,又很废功夫。
凌蔚听了皇帝陛下的烦恼之后,嘴欠道,让他们考试得了,把想问的都出试卷上,进行笔试。然后取空缺官位四到五倍的人数进入面试。
黎隶面色复杂的看着凌蔚。
凌蔚马上捂住嘴:“臣是不是犯忌讳了?臣什么都没说!”
黎隶摆摆手:“犯什么忌讳?这主意挺好啊。这样吧,你就去吏部吧,给朕弄个具体的章程出来。若是弄得好,以后也可以沿用。”
“臣只是纸上谈兵,实践不成的。”凌蔚忙道,“陛下还是召集其他大人,想一个具体的方案出来吧。臣才疏学浅啊。”
“办不好就挨板子。”
“陛下啊,臣真不会啊!”
“办好了下次出海准你和老幺一起出去。”
“臣遵旨!”凌蔚立刻跪下,郑重磕头谢恩。
黎隶:“……德性!”
“陛下金口玉言!”凌蔚忙道,“可不能反悔。”
“那得你把差事办好了。”黎隶冷哼一声。
凌蔚道:“臣一定尽力!陛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去去去!朕当然是金口玉言。”黎隶把凌蔚赶走,让他赶快回家想方案。
其实无论有没有这事,下次出海皇帝陛下都准备让凌蔚和黎膺带着太子出去看看。
他那三个儿子航海回来之后,整个人从内而外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眼界也宽广了许多。他十分欣慰。
太子以后是要作为一国之君的,眼界也自然不能太狭隘了。
虽然出海有风险。但是做什么没有风险了?除非把太子关在京城不准出去,不然哪里都有危险。有了黎膺和凌蔚在,危险也不会太大。
看,每次出去凌蔚都会自己把霉运揽住,其他人啥事都没有嘛。
不过出海什么的,朕也很想出去看看啊。以前也南征北战闲不住的皇帝陛下已经很多年没出过京城了。他爱的是马背上的热血生活,又不是逛园子,所以也没有弄个出游下江南什么的。
反正太子也长大了,说不得自己真有机会出去转转,只是那时候不知道自己的身体还禁不禁得住。黎隶叹了一口气,把这念头抛到脑后。
不过念头既然生出来了,就在心中扎了根,只等下次有机会,再冒头。
……听了凌蔚得意洋洋回来邀功,说下次出海一定能带上他两的时候,黎膺顿时哭笑不得。
本来他们就能去啊?他已经得到旨意,在筹备下次出航的事了啊。
皇兄这是用了一个本来就要给他的饵,又把凌蔚诱进坑了吗?凌蔚怎么这么傻?
黎膺想了想,还是没忍心说出真相。
他装作非常惊讶非常高兴的赞扬了凌蔚的牺牲,并且对此表示了强烈的忧虑,说不用这样,大不了下下次去也成,总会有机会的。
看着凌蔚斗志昂扬的样子,黎膺想,要不要进宫跟皇兄交流一下感情(皇帝陛下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凌蔚接了这差事,也是有自己的考虑的。
若是会给自己惹来大麻烦,他肯定不愿意。
这种官员的考试,其实大晏朝本身就是有的,只是说没有形成一个系统而已。
把大晏朝本身的官员考试,和后世职场面试结合起来,再加上他博览群书,对各地风俗都很了解,考题也是不愁的。
至于面试就更简单了,吏部可以主持第一轮,刷下来一半;再让四部尚书和辅政大臣等主持第二轮,选出前几名,最后皇帝陛下压轴,评出名次,安排官位。
想必其他大人也很愿意露这个脸,这也算是人脉了吧?
不过具体怎么做,还要进了吏部之后,和吏部尚书范毅商量一下。他是去当侍郎的,不是去当尚书的,还是得顶头上司拍板才成。
是的,他又成侍郎了。
范毅在接到有空降兵的旨意的时候,愣了几秒钟,升起“这件事果然来了”的感觉。
凌蔚其他三部都去过了,就剩下吏部没呆过。朝中大臣本就在揣测,什么时候皇帝陛下要把凌蔚扔吏部去——不扔进去他们都觉得不太好了,强迫症啊,少一个地方算什么事啊。
结果,终于来了。
范毅有一种“总算来了”的诡异安心感。
在皇帝陛下给他打预防针,说了凌蔚初步的设想之后,范毅表示要全力支持凌侯爷的改革,凡是反对的守旧派不用凌侯爷出手,他直接拍死。
谁不知道凌侯爷能算上下五百年(好像越来越夸张了),去哪里做事,就能为哪个部门带来极大的好处。现在总算轮到他们吏部了。
这件事做好了,他也能名留青史呢。
这可是创新,这可是改革,这可是别人不敢做的事。
谁都知道改革会在史书上留下痕迹,但没多少人敢做,就是怕失败。
但凌侯爷怎么会失败呢?凌侯爷是再世姜子牙啊(又多了一个称号)。
于是凌蔚到吏部之后,得到吏部上上下下的一致热烈欢迎。
把他吓了一大跳。
工部欢迎他,是因为他曾经和工部大部分人共事过,这吏部是怎么回事呢?
这吏部其实就想着,跟着凌蔚有肉吃,一定要欢迎。
谁不知道其他三部的尚书大人为了抢凌蔚都跟乌眼鸡似的,每次打架的时候都把他们排除在外了。
这让他们很心酸好吧?大家都是四部的,吏部隐约还是四部之首,怎么能不带我们玩呢?
简直不高兴!被排挤了!
现在凌蔚来吏部了,至少下次他们也能加入战局了。
他们吏部才是最厉害的!他们吏部才是四部第一!说不准凌侯爷就留在吏部了呢!
得,这心思真是诡异到凌蔚永远都猜不出来的程度。
他还什么都没做呢。
不过在凌蔚非常顺利的召开了大晏朝第一次较为完善的公务员考试调研会之后,吏部的人看凌蔚就跟看神一样。
果然名不虚传!凌侯爷的脑袋怎么长的!怎么就和普通人完全不一样呢!
凌蔚摸摸脑袋,打了个寒颤。他怎么觉得同僚们的眼神这么可怕呢?
……凌蔚的计划得到了同僚的一致支持,并且得到了顶头上司范毅的鼎力支持。
在整个部门的齐心协力之下,他们加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班,终于拿出了一个初步的方案,提交给皇帝陛下过目。
皇帝陛下召集了四部尚书、辅政大臣、翰林学士,一起来论证方案的可能性。
经过激烈的讨论,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琢磨,终于形成了一个较为让大家都比较满意的方案。
“但这考题……可真有些……”钱琥看着凌蔚拿出来的模拟试题,顿时打了个激灵。
真是太可怕了!他绝对答不出来!
“这个是水利相关,钱大人拿错了。”凌蔚拿出另一份,“这个才是给武将的。”
钱琥神色复杂的接过另一份试题,看了一会儿,道:“这试卷我似乎基本都能答出来。嗯,还有经历过多少次实战,自己武艺水准如何。看附加题,武将还要进行比武加试?这个好。比武怎么比?打擂台?”
“当然不是。”凌蔚又抽出一份方案,“这个叫军事演习,钱大人请过目?”
钱琥呆滞了几秒钟,凌蔚到底做出了多少份方案?
“这个……这个……”钱琥只扫了几眼那军事演习,就差点御前失仪,“陛下!凌瑾堂有罪啊!”
凌蔚顿时被吓了一跳:“什么?!”
皇帝陛下好奇道:“瑾堂何罪之有?”
“这么……这么好的建议,他居然藏着掖着不拿出来!”钱琥十分气愤道,“若早些推广,不知道能增加军中多少战力!”
皇帝陛下失笑:“到底是什么建议,让钱卿家如此失态?”
皇帝让内侍把凌蔚的计划书递上来,笑着扫了两行,神情越来越凝重。他一拍桌子,怒吼道:“凌瑾堂!你为何现在才把此呈上来!”
凌蔚一头雾水,跪下道:“陛下,您说清楚点好吗?臣还不明白臣犯了什么罪呢。”
难道他不应该妄议军政之事?不至于吧?他被皇帝陛下拉着讨论军政之事也不是一次两次。这个计划书,他来拉着他家鹰飞一起讨论了许久,才得出的得意之作。连鹰飞都夸赞了自己,不应该有问题啊。
皇帝陛下被凌蔚迷茫的样子气笑了。他走到凌蔚面前,伸出龙脚踢了凌蔚屁股一下:“起来吧,朕的意思是,这方案很好!你早该拿出来!怎么现在才拿出来。”
若是有这么一份方案,军队提前进行军事拟真演习,肯定能大幅度提高战力。虽然花钱,但养军队,哪里不花钱了?
如果能提前模拟战场上的各种情况,让士兵们提前适应,说不得之前几次战争,能降低不少损耗。
凌蔚迷迷瞪瞪的站起来,拍了拍屁股,道:“之前……臣没想起来。”
在场的不只是皇帝陛下,所有大臣都无语了。
好吧,这个理由很强大,强大的让他们无言以对。
人家之前没想起这件事,还能怎么着?
皇帝陛下眼神危险的看着凌蔚,似乎忍不住又想上去踹两脚。
黎膺默默的移动到凌蔚面前,不动声色的隔开皇帝陛下,道:“瑾堂这计划臣提前看过,可行。”
朕当然知道你提前看过!肯定是你和瑾堂那小子一起弄出来的!皇帝陛下叹了口气,算了,老幺都挡在前面了,他还能怎么着?绕过老幺去踢瑾堂那小子两脚?
真是心塞。
凌蔚这一份他自认为很普通,但是被众人惊为天人的计划书被争相观看,然后朝政的议题从公务员考试歪到了如何完善这份计划,增强大晏军事战斗力的议题上。
凌蔚无语。
你们这么讨论下去,之前的目的还要不要了?
还好皇帝陛下讨论了一会儿,好歹还记得召集群臣是干啥的,又把话题扯了回来。
在场的大臣都饶有兴趣的把各自“专业”的题拿来看,然后心中想着答案,纷纷心惊不已。
据说这题是凌蔚一个人完成的。这知识面之广,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所以凌蔚在外面才会传的那么神,他本来就那么神啊,简直全才!
户部尚书谢荣、礼部尚书顾属、工部尚书胡晨同时看向得意洋洋的礼部尚书范毅,范毅微笑。
凌蔚迟早是我部的!来战!
凌蔚看着四部尚书又在用眼神打架,虽然不知道他们打什么,还是默默的朝着墙靠了靠。
不过还好,大晏朝军事是独立存在的一个体系,没有兵部。四部两对两,还算平衡。
如果有了兵部,这战力就分布均匀了呀。
总而言之,虽然这场论证会过程是热烈甚至惨烈的,话题也歪了好几次,但结果还是拿出来了。
大家都很看好凌蔚这一套方案,并且决定听凌蔚的建议,自己也回去做题,到时候弄成一个题库,考试之前抽取题库里的题。
这一批官员一定会考的非常凄惨。他们心想,心情莫名的好。
到时候知道这是凌蔚起头的,不知道在民间,又会有关于凌蔚怎样的传闻?
……怎样的传闻,也要事情结束之后才会传。
现在还在保密状态——嗯,官员们肯定或多或少的听到了风声,但对平民肯定是保密的。
他们早就知道京城有官职空缺,地方上也有高官位置空缺。
这可是晏朝建国以来,缺最多的时候。
要知道,即使是进士,也不一定补得了缺,更别说举人什么的。现在他们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涌到京城,想要用尽一切可用的关系,甚至散尽家财,把缺补上。
结果到了京城之后,得知陛下这次不看举荐了,大家统统来考试吧。咱们要公正公平的考试。
一些自己没才华但是很有人脉的人傻了,一些没有人脉但是自认为很有才华的人高兴了。
在知道这可能又是那神奇的啥啥提出的建议的时候,虽然有人忧愁有人高兴,但对那神奇的啥啥,心中都是佩服的。
即使是自觉自己考不上的人都认为,这确实是相对而言很公平的创举,能提出这个建议的人,的确是公正不阿,心怀天下的大好人大贤能。
不愧是那神奇的啥啥啊。
凌蔚一次逛街的时候,听到一群读书人在一起讨论“那神奇的啥啥”,顿时好奇。
“那神奇啥啥……是什么?”凌蔚凑过去问道。
“就是那位……神奇的大人啊。”书生神秘兮兮道。
凌蔚好奇:“哪位神奇的大人?为何不直说名字。”
“因为民间有传言,哪位大人是上天派来辅佐陛下的贤能之人,就跟周时的姜子牙一样。因为大人太过心善,为了大晏、为了百姓算尽天机,甚至和上天宣战,损了寿数。”一白胡子老者捋着胡须道,“后来钦天监的一位大人道,若是不称呼大人名讳,就能蒙蔽天机,为大人消灾减祸。”
“还有这事。”凌蔚非常惊讶,这么神奇啊,他怎么不知道有这么个人?
“当然,那钦天监的大人只醉后吐真言,泄露这话之后,钦天监的大人也大病一场。”老者叹息道。
凌蔚敬畏的点点头。他都能穿越,还有什么神奇的事不可能发生的?宁可信其有啊,真是可怕。
“只是一直称呼那啥啥是不是有点……”不太尊重。如果真的是贤人的话?
“我们这不是还没想出具体称呼的名字吗?”老者道,“这名字一定要是我们京城中的人取,那什么江南的西北的甚至东南都有人想跟我们争!争什么争!大人是京城中人!”
“这话就没道理了。”一中年书生道,“大人明明籍贯在我们那里!”
“哼,大人回到晏国之后,就一直在京城。”
“大人对我们有恩。”
“大人对我们还有恩呢。”
……
凌蔚默默的从吵架的人群中退出来,自言自语道:“不知道这是哪位官员?应该是这次进京的人之一吧?既然如此得民心,我理应推举给陛下才是。”
只是吹得这么厉害,还扯上上天什么的,是不是太高调了?怎么钦天监也出场了?那么皇帝陛下应该早就知道了吧?不过这么大的事,他怎么不知道?鹰飞和太子也没提过啊?
凌蔚回家之后把今天遇见的事告诉了黎膺,疑惑道:“有如此厉害之人,京城都传遍了,还扯上什么钦天监,我怎么不知道?我觉得我对京城的动静还是知道的比较清楚啊?”
黎膺刚听凌蔚说了几句,就知道凌蔚说什么了。
他沉默了许久,才道:“不过是世间传闻而已,不知道就不知道吧。我去跟皇兄说说,让民间少议论些。”
凌蔚追问道:“你也知道是谁?是这次进京的官员?如果真有能耐,我还真想去见一见。”
说到这,凌蔚遗憾道:“说着说着他们就吵起来了,我没好继续追问那人具体做了什么事。我问冯宁他们,冯宁也说不知道。难道真是我闭塞了?”
怕不是不知道,而不是不好说吧?黎膺干咳两声:“你真想知道?”
“有什么不可以知道的吗?”凌蔚迷惑道,黎膺怎么吞吞吐吐的?难道那真是什么不可说之人?youkownwho之类的?
“也不是……只是……”黎膺叹气,“你要先冷静。”
“我冷静什么?”凌蔚更疑惑了。
“听了之后别激动。”
“为什么我要激动?”凌蔚失笑,“难道是我的仇人?该不会是谢霖安吧?我就记得这家伙最恨我。他是不是也回京了?”
“当然不可能是,”黎膺道,“他翻不起浪花。”
“那是谁。”
“……是你。”
“哦。”凌蔚微笑着点头,“……啥?谁?”
“就是你啊。”黎膺道,“能掐会算,泄露天机,甚至差点丢了性命。”
半晌,凌蔚才发出一声尖叫:“逗我?!”
第一百零二章 升爵
凌蔚最近精神状态很飘忽。
他受到了很大刺激。
任谁变成那youkownwho之类的,都会受到很大刺激吧?youkownwho的结局可是一点都不好啊,灵魂被分成一片一片的,还被小孩子给灭掉了!这足以说明叫youkownwho的运气都很糟糕。
凌蔚强烈的表达出“本宝宝很不高兴”的态度。
黎膺叹气,所以他才会让人千方百计的瞒着凌蔚呢,就知道凌蔚肯定是这么个反应。
……凌蔚的名声这么大,按照常理来说,是不可能的。这种具有神话色彩的名声,显然必须有人推动,才能成就。
凌蔚自己不可能去推动。所以推动的不用说,自然是他们皇室的人了。
皇帝陛下的野心很大,在有了凌蔚辅佐之后,野心更大了。
之前,他只是想扫除内忧外患,当一个明君。
现在,他想当千古一帝,华夏上下几千年,每朝每代只出一个,甚至一个都不出的那种。
要当千古一帝,中规中矩肯定是不成的。他得弄出些大动静来。
人都是喜静不喜动,弄出大动静,皇帝陛下要承受的风险也更大。
在前面弄出那些大动静的时候,皇帝陛下已经做好了成功后,也会受到非议的心理准备。
然而并没有。
不但没有,他的声望还节节攀升,以为还要过个十几二十年细水长流弄死的世族也很快覆灭。
皇帝陛下把功劳归于凌蔚。
他也从凌蔚的行为中学得,民心很重要,而玩弄民心,神权也是手段之一。
但这个每任皇帝都知道,所以每个皇帝都是真龙天子。
而纵观史书,每一个千古一帝身边,都有千古贤臣,那千古贤臣一定是被神化了的。
比如上古三皇五帝身边的贤臣都是神仙(连对手都是神仙),每朝每代都有皇帝身边的贤臣有神仙相授的奇遇,或者干脆就是神仙下凡。
只是作为朝臣,自己不想找死的话,肯定不会宣扬这些奇遇。
而作为皇帝,也醒不过朝臣有奇遇——谁知道这奇遇是想当贤臣还是想当皇帝?
皇帝陛下信任凌蔚啊,但凌蔚本身就很神奇啊,但凌蔚自己无意间就用了神权忽悠的手段已经把皇帝本身的声望刷到极高了啊。
皇帝陛下也真的疼爱凌蔚,刷他声望也不是让他树大招风去死的。他信任凌蔚,作为继任者的太子对凌蔚的信任不比他少,所以即使凌蔚有很高的声望,也不会成为他的催命符,反而会为他遮挡来自其他人的风雨。
第39节
恋耽美
第39节
不过那家人也不省油的灯,断尾求生,抛出旁支的人当替罪羊,保全了本家嫡系。并且黎膺也没查到这个死士团伙就是刺杀凌蔚的证据——这就是大家都心知肚明,偏偏就是没证据。所以那家人只是违反国家律令,私自豢养超出规格的私人武装而已。
当替罪羊的旁支被流放,本家被连坐,交了一大笔罚金,好歹把人都从牢中赎了出来,贬官的贬官,外放的外放,在朝中是彻底没了声音,只勉强的保持着末流官宦家族的位置。
所谓世族杨家,已经不复存在。
黎隶倒是想大开杀戒。反正只要抓住一个把柄,其他把柄就可以自己造出来嘛。反正大家都心知肚明这家人犯事了,他只要下旨说有罪就好了,难道还有人查不成?
倒是凌蔚劝说道,除了杨家,还有其他世族。虽然有跟着杨家的,但大部分已经归顺皇帝陛下,并且努力让自己从不受控制的世族朝着皇帝手掌心里的勋贵转变,要么立军功,要么参加科举。皇帝陛下若是对着杨家太狠辣,恐怕其他世族会起唇亡齿寒之心,反而被吓出了异心。
不如给人一种皇帝陛下还是很仁慈的感觉,让他们麻痹。
反正最大的刺头子已经倒下了,剩下就是小喽啰,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对于他们,花钱、吵架、贬官、流放,就足以让他们从所谓世族的名单上被抹去名字,这比死还难受。皇帝陛下大不可杀人。杀人杀的太多了,反而会被人抓住把柄。
皇帝陛下见被刺杀的苦主都这么说,也就罢了。
反正他其实忍这么久,不就是不想落下一个暴君的名声吗?而且他也知道,对于那些把面子和家族看得比一切都重的世族而言,失去现有的地位,是比死更难受。
等待他们的,要么是死守着面子过着别人都唾弃的生活,要么彻底背弃家族和历史投入皇帝陛下的怀抱。
无论哪种,能左右朝政的世族已经不存在了,对皇权就没有威胁了。
果然皇帝陛下看似仁慈的做法,赢得了朝堂内外一致好感。大家都高呼皇帝陛下仁慈公正。
反正在他们看来,只要没满门抄斩什么的,没血流成河什么的,就没有吓坏他们的小心肝,那就是好的。
皇帝陛下适时的放出这是凌蔚安抚了暴怒的他的结果,是凌蔚说怒气不应该左右理智,再生气也要保持微笑……呸呸,再生气也要按照法令律历公正行事。
于是凌蔚又成了大善人。
这次倒是没有冤枉凌蔚。
凌蔚确实是圣人了一把。他毕竟是从现代社会法治社会穿越过来的,虽然自己被刺杀了,但看着那家老老小小无论无辜不无辜统统都会被杀,他还是做不到。
他可以毫无忌惮的在战场上杀死敌人,但是对着这些残忍的连坐制,他还是做不到。
其实他也没有真的想拯救什么人,只是虚伪的不想让良心不安,所以跑去跟皇帝陛下叽叽歪歪了几句。那心理大概就是,无论有没有用(其实凌蔚真以为没用的,历史上政治斗争哪次不是血流成河),反正自己做了,良心就过得去了。其他人结局如何,就和他没关系了,睡觉也能睡得安稳了。
哪知道真的成功了。
只能说碰巧和不想落下暴君名声,又自信自己已经掌握了朝政即使不杀那么多人也不怕再有人有异心的皇帝陛下的心思不谋而合了吧。
不过虽然皇帝陛下没有判谁死刑,但流放的人中有好几个刚走出京城就“病逝”了,在京城中只是削官在家的几位本家有话语权的人也统统“暴毙”,这罪有应得的人,该被老天收走的还是收走了。
民间都传着这些人是老天有眼,即使皇帝陛下仁慈,老天都不会放过这些作恶多端的人。
但是稍稍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是什么回事。
只是这种小小的流血,即使在明白人心中,也不会降低皇帝的仁慈评价而已。
他们也觉得,这家人刺杀朝臣勾结外国罪该万死,别说满门抄斩,就是株连九族都是应该的——华夏人都对卖国贼深恶痛疾。虽然他们把证据抹销的很干净,让皇帝陛下没抓住小辫子,留下了性命。但是这该死的主谋还是得死啊,不然不足以平众怒啊。
连其他已经归顺了皇帝陛下的世族都觉得这几个死得好。在他们看来,无论怎么内斗,但大家都是华夏人,这得多不要脸,才会去勾连外夷?
通敌卖国,这就是国贼,这已经不能称之为人了。他们耻于与这种人为伍,这种家族也不配称之为世族。
世族也是有自己的坚持和风骨的。
所以这些人的死,也让他们觉得清扫门户,大快人心。
杨家剩下的人,整日提心吊胆,即使还有些在京中做官,但都夹着尾巴做人了好一段时间,自不用说。
所谓世族联合起来扳倒晏朝皇帝和太子,重振世族雄风的大计划,因为领头羊(杨)的垮台,算是彻底崩塌了。
……杨家出事之后,黎适终于聪明了一把,知道自己彻底完了。
在听到连其他世族都唾弃这被灭掉的杨家,说他们是卖国贼,不配称之为世族的时候,他才反应过来,自己早就失败了。
他怎么就会想着连同世族去扳倒他们黎家?去连同倭国去扳倒他们晏朝?
就算再怎么争夺皇位,都是他们黎家内部斗争,他怎么会想着连同外人把黎家的根都挖了?
黎家的根都挖了,他当皇帝还有什么意思?当一个被世族操控的儿皇帝?那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向太子臣服,和自己三个弟弟一样,当一个实权王爷呢。
看着三个被自己看不起的弟弟,如今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在朝中民间也都拥有了极大的声望,无论是皇帝还是太子都乐见其成,并没有制止的意思,黎适也后悔了。
但是后悔也晚了。
这种已经失败才来的后悔,说是马后炮都抬举他了,不过是失败者的抱怨吧了。
什么早知当初什么的。
皇帝陛下惩处杨家之后,并没急着对大皇子、以及归附杨家的其他家族动手。
他还是很仁慈的,等着那群人自己表态呢。
这种态度,比直接处治人还让人胆战心惊。
这就跟等待判决似的,谁也不知道迎接自己的是什么。
一瞬间,之前无论是暗藏祸心还是高贵冷艳保持中立的世族们纷纷拿出行动,家中的老家伙纷纷告老告老还乡,并且以告老还乡为由向皇帝陛下“提要求”,希望能磨砺自家子侄,把朝中做官的子弟都外放出去“历练”一番。
他们还广散家产,捐给国库,甚至把一些良田都捐给国家,说要作为义田,安置受伤致残的士兵等。
这些措施,按照他们之前的态度的不同,所做的程度都不同。和杨家走的最近的家族简直是倾尽所有,就希望得到皇帝陛下一句“不追究”的话而已。
只要皇帝陛下不追究,他们的子孙还有崛起的一天,财产也有再赚回来的一天。但只要被打成杨家同党,他们也都背上了卖国贼的锅,那就是祖祖辈辈都洗不掉的污点,除非彻底舍去历史。
世族的底蕴就在于历史,没了历史,他们什么都不是。
凌蔚也没想到,太子当时铺垫了那么久的伏笔,现在起作用了。
当时太子只是想彻查此事,把凌蔚被刺杀之事从私人恩怨上升到国家大事,这样无论背后黑手是谁,都能下手报仇。
没想到这伏笔影响这么大,成了世家的催命符。
别说凌蔚,太子本人都瞠目结舌。
“这可太可怕了。”太子道,“这就是瑾堂说的谋定而后动吧。”
“不要乱用成语。”凌蔚更正道,“这叫瞎猫遇上死耗子。”
太子被噎了一下:“瑾堂,瞎猫遇上死耗子不叫成语吧……”
“太子殿下,你是福星啊。”凌蔚叹息,“真是傻人有傻福。”
“是啊,我也觉得我是福星。”太子得意道,“真是傻……瑾堂你什么意思!”
“哎呀不小心说漏嘴了。”凌蔚用袖子掩住嘴,特别无辜。
太子气得跳脚:“我哪里傻了?你说我哪里傻了?!”
“下官胡说的。”
“你明明就是不小心说了心里话!”
“下官真的是不小心乱说的,殿下你要自信啊。”
“这和自信没关系!”
……
“瑾堂又和启辰闹起来了。”解决了心头大石,黎隶心情爽啊,“两个长不大的小孩子。”
黎膺点点头:“谢家现在想迎回谢荣回宗。”
“当初陷害谢荣,现在出事了又想拉谢荣回去收拾烂摊子。”黎隶笑道,“谢荣该不会为了家族面子,真答应回去了吧?”
“谢荣并没有答应。”黎膺道,“谢琼又来找瑾堂,抱怨说他们家早就没了面子,何必回去更没面子,要是谢家其他也沾了通敌卖国的事,岂不是连累自家名声。反正都是自家没问题,管别人死活。”
“谢荣那老狐狸是想借儿子的口跟朕表忠心吧。”黎隶显然很满意,“算他清醒。”
若是谢荣选择回去,黎隶的确不准备拿谢家开刀,但谢荣一家也别想有什么前途了。
他相当于用一家子的前途,换世族谢家的面子。
谢荣豁出去把自己面子踩在脚下之后,也终于没脸没皮的自私了一把。谢家什么的,既然已经对自家没有任何好处,何必用自己的小家庭去填补?自己好,自己的儿孙好,才是真的好。
二皇子才给他指明了一条能让他两个傻儿子也有前途的正路,他哪有心思去管别人?还是趁着自己还在户部尚书位置没退下来,赶快给儿子们铺路吧。
“黎适皇兄准备怎么处理。”也只有黎膺敢这么明目张胆的问了。
“朕本来想让他去守陵的。”黎隶虽然对黎适失望透顶,但他连朝臣都不“杀”,自然更不可能杀儿子,“不过黎瑚那孩子虽然被谢妃和黎适伤的那么深,还是为他们求情。罢了,就把黎适圈在京城里,让他当个闲王,不用上朝,也不准出京。谢妃,就去佛堂住着吧。”
黎膺点头。他皇兄对儿子还是心软的。守皇陵条件艰苦,在京城好歹生活条件好些。虽然作为一个闲王不可能有多少收入,生活困窘了些,但有黎瑚救济,也能过得下去。
而且,黎膺知道,黎隶还是放心不下黎适。虽然那勾结外国的事,太子都向黎隶秉明是自己乱扣的帽子,但是黎隶还是怀疑说不得杨家真的和外族或多或少有勾结。黎适还是放在眼皮子底下比较安全。
没有把黎适圈禁在府内,只是圈禁在京城,已经不错了。
其实所有官员和宗室,不都是无圣旨不得离开驻地吗?这么看起来,似乎黎适也没受到什么惩罚。
但最大的惩罚,其实是“闲王”和“不得上朝不得入宫”吧。
这相当于变相剥夺了黎适皇子的身份,甚至连宗室都不如了。
宗室还能入宫呢。
不能入宫不能上朝,在地位上和贬为庶人也没区别了,只是面子上好看些。
黎膺可以想象,黎适在得到这道旨意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
不说黎适,在谢妃得到旨意的时候,就大闹了一场。
为了安抚谢妃,黎瑚还专门向皇帝陛下求了让自己去宣旨,就怕他母妃一时脑抽,他好不容易求来的情又白费了。
他想着,母妃老老实实吃斋念佛,大哥老老实实在家反省,父皇过些年,对母妃和大哥的愤怒减少了,哪怕只是从愤怒变成不在意,到时候他求一求,说不得母妃能被放出佛堂,大哥也能重新进宫。
大哥没有被剥夺皇子身份,就表明之后还有回转的余地吧?
就算父皇不松口。他觉得太子被凌蔚教导的很仁厚,如果大哥和母妃不捣乱了,为了名声,说不得新君登基的时候,也会用大哥和母妃显示一下新君的宅心仁厚吧?
黎瑚还是聪明的。黎隶留着谢妃和黎适,就是存了等太子登基后,拿这两人刷一把名声。
但是谢妃显然之前没脑子,现在还是没脑子,把黎瑚好不容易求来的情践踏了。不但没能体会到黎瑚的好意,反而谩骂黎瑚拿她和黎适跪舔皇帝和太子,狼心狗肺,丧尽天良。除非黎瑚用自己去换回黎适,不然她就当没这个儿子。
听着谢妃的咒骂,从他甚至都祸及到他的王妃和他才一岁的幼子,黎瑚彻底心冷了。
或许人就是欠虐,母妃和大哥从未对黎瑚好过,更从未把黎瑚当做亲人过,但黎瑚理智上明白了,心中总是抱着一丝幻想。
毕竟这是他母亲,毕竟这是他同胞大哥,这本应是他最亲的亲人。
然而他得到了什么?
豁出去顶着惹怒父皇、甚至可能赔上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前程的代价求情,结果只得到恶毒的咒骂,甚至祸及自己妻子和孩子。
“母妃好自为之。”黎瑚板着脸道。
人总要长大,总要看清现实。
第一百零一章 公务员考试
黎瑚好歹也是谢妃的儿子,谢妃怎么能做到如此凉薄?
不过他想起来武姜对郑伯,乌雅氏对雍正,好像历史上这种事也不算少见。
只是可怜黎瑚。听说他从小到大都没得到谢妃和黎适一丁点温情,但他一直没有放弃谢妃和黎适,真是个善良的好孩子。
黎瑚听了凌蔚的评价,忍不住抖了一下。
他说的话似乎都对,怎么听起来这么让人觉得恶寒呢?明明他是心中苦闷想要找凌蔚一醉方休(又惦记凌蔚新酿的酒了),结果被凌蔚这么一番同情,他觉得自己简直跟个傻x似的。
别人又没有把他当亲人,他良心上道义上过得去就成了,何必把自己憋的这么苦哈哈的。
“因为你从小缺爱?”凌蔚分析道。
黎瑚:“……我突然想起还有点事,告辞!”
缺个屁的爱!他再管闲事就真的是傻x!
“赵王可真不容易。”凌蔚把黎瑚吓走了,还在叹息,“缺爱缺成这样了,你们应该多关心一下他的心理状况啊。”
黎膺半晌无语。父母俱在生活安逸还能缺爱,他这种爹不亲娘不在周围一堆不坏好心的人,岂不是要翻了天了?
真亏凌蔚想的出来。
不过虽然他心中这么想,却一本正经的点头:“我会跟皇兄说的。”
……且不说黎隶听到这“缺爱”的话之后,心中是何等滋味。
凌蔚闲了一阵子,又被当成万能砖用了。
这次,他终于去了吏部。四部呆齐了,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黎隶把凌蔚扔去吏部,确实是缺人手了。
世族终于分崩离析,彻底向黎隶俯首。世族的人贬的贬撸的撸,平时紧张的官位居然空了小半出来,急需招人。
今年恰好遇到外地官员进京述职,黎隶就想挑一些有才有德的人,进入中央工作。
但这选择,就有些困难了。
虽然可以通过述职来选,但谁知道他们说的是真是假?挨个查,又很废功夫。
凌蔚听了皇帝陛下的烦恼之后,嘴欠道,让他们考试得了,把想问的都出试卷上,进行笔试。然后取空缺官位四到五倍的人数进入面试。
黎隶面色复杂的看着凌蔚。
凌蔚马上捂住嘴:“臣是不是犯忌讳了?臣什么都没说!”
黎隶摆摆手:“犯什么忌讳?这主意挺好啊。这样吧,你就去吏部吧,给朕弄个具体的章程出来。若是弄得好,以后也可以沿用。”
“臣只是纸上谈兵,实践不成的。”凌蔚忙道,“陛下还是召集其他大人,想一个具体的方案出来吧。臣才疏学浅啊。”
“办不好就挨板子。”
“陛下啊,臣真不会啊!”
“办好了下次出海准你和老幺一起出去。”
“臣遵旨!”凌蔚立刻跪下,郑重磕头谢恩。
黎隶:“……德性!”
“陛下金口玉言!”凌蔚忙道,“可不能反悔。”
“那得你把差事办好了。”黎隶冷哼一声。
凌蔚道:“臣一定尽力!陛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去去去!朕当然是金口玉言。”黎隶把凌蔚赶走,让他赶快回家想方案。
其实无论有没有这事,下次出海皇帝陛下都准备让凌蔚和黎膺带着太子出去看看。
他那三个儿子航海回来之后,整个人从内而外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眼界也宽广了许多。他十分欣慰。
太子以后是要作为一国之君的,眼界也自然不能太狭隘了。
虽然出海有风险。但是做什么没有风险了?除非把太子关在京城不准出去,不然哪里都有危险。有了黎膺和凌蔚在,危险也不会太大。
看,每次出去凌蔚都会自己把霉运揽住,其他人啥事都没有嘛。
不过出海什么的,朕也很想出去看看啊。以前也南征北战闲不住的皇帝陛下已经很多年没出过京城了。他爱的是马背上的热血生活,又不是逛园子,所以也没有弄个出游下江南什么的。
反正太子也长大了,说不得自己真有机会出去转转,只是那时候不知道自己的身体还禁不禁得住。黎隶叹了一口气,把这念头抛到脑后。
不过念头既然生出来了,就在心中扎了根,只等下次有机会,再冒头。
……听了凌蔚得意洋洋回来邀功,说下次出海一定能带上他两的时候,黎膺顿时哭笑不得。
本来他们就能去啊?他已经得到旨意,在筹备下次出航的事了啊。
皇兄这是用了一个本来就要给他的饵,又把凌蔚诱进坑了吗?凌蔚怎么这么傻?
黎膺想了想,还是没忍心说出真相。
他装作非常惊讶非常高兴的赞扬了凌蔚的牺牲,并且对此表示了强烈的忧虑,说不用这样,大不了下下次去也成,总会有机会的。
看着凌蔚斗志昂扬的样子,黎膺想,要不要进宫跟皇兄交流一下感情(皇帝陛下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凌蔚接了这差事,也是有自己的考虑的。
若是会给自己惹来大麻烦,他肯定不愿意。
这种官员的考试,其实大晏朝本身就是有的,只是说没有形成一个系统而已。
把大晏朝本身的官员考试,和后世职场面试结合起来,再加上他博览群书,对各地风俗都很了解,考题也是不愁的。
至于面试就更简单了,吏部可以主持第一轮,刷下来一半;再让四部尚书和辅政大臣等主持第二轮,选出前几名,最后皇帝陛下压轴,评出名次,安排官位。
想必其他大人也很愿意露这个脸,这也算是人脉了吧?
不过具体怎么做,还要进了吏部之后,和吏部尚书范毅商量一下。他是去当侍郎的,不是去当尚书的,还是得顶头上司拍板才成。
是的,他又成侍郎了。
范毅在接到有空降兵的旨意的时候,愣了几秒钟,升起“这件事果然来了”的感觉。
凌蔚其他三部都去过了,就剩下吏部没呆过。朝中大臣本就在揣测,什么时候皇帝陛下要把凌蔚扔吏部去——不扔进去他们都觉得不太好了,强迫症啊,少一个地方算什么事啊。
结果,终于来了。
范毅有一种“总算来了”的诡异安心感。
在皇帝陛下给他打预防针,说了凌蔚初步的设想之后,范毅表示要全力支持凌侯爷的改革,凡是反对的守旧派不用凌侯爷出手,他直接拍死。
谁不知道凌侯爷能算上下五百年(好像越来越夸张了),去哪里做事,就能为哪个部门带来极大的好处。现在总算轮到他们吏部了。
这件事做好了,他也能名留青史呢。
这可是创新,这可是改革,这可是别人不敢做的事。
谁都知道改革会在史书上留下痕迹,但没多少人敢做,就是怕失败。
但凌侯爷怎么会失败呢?凌侯爷是再世姜子牙啊(又多了一个称号)。
于是凌蔚到吏部之后,得到吏部上上下下的一致热烈欢迎。
把他吓了一大跳。
工部欢迎他,是因为他曾经和工部大部分人共事过,这吏部是怎么回事呢?
这吏部其实就想着,跟着凌蔚有肉吃,一定要欢迎。
谁不知道其他三部的尚书大人为了抢凌蔚都跟乌眼鸡似的,每次打架的时候都把他们排除在外了。
这让他们很心酸好吧?大家都是四部的,吏部隐约还是四部之首,怎么能不带我们玩呢?
简直不高兴!被排挤了!
现在凌蔚来吏部了,至少下次他们也能加入战局了。
他们吏部才是最厉害的!他们吏部才是四部第一!说不准凌侯爷就留在吏部了呢!
得,这心思真是诡异到凌蔚永远都猜不出来的程度。
他还什么都没做呢。
不过在凌蔚非常顺利的召开了大晏朝第一次较为完善的公务员考试调研会之后,吏部的人看凌蔚就跟看神一样。
果然名不虚传!凌侯爷的脑袋怎么长的!怎么就和普通人完全不一样呢!
凌蔚摸摸脑袋,打了个寒颤。他怎么觉得同僚们的眼神这么可怕呢?
……凌蔚的计划得到了同僚的一致支持,并且得到了顶头上司范毅的鼎力支持。
在整个部门的齐心协力之下,他们加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班,终于拿出了一个初步的方案,提交给皇帝陛下过目。
皇帝陛下召集了四部尚书、辅政大臣、翰林学士,一起来论证方案的可能性。
经过激烈的讨论,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琢磨,终于形成了一个较为让大家都比较满意的方案。
“但这考题……可真有些……”钱琥看着凌蔚拿出来的模拟试题,顿时打了个激灵。
真是太可怕了!他绝对答不出来!
“这个是水利相关,钱大人拿错了。”凌蔚拿出另一份,“这个才是给武将的。”
钱琥神色复杂的接过另一份试题,看了一会儿,道:“这试卷我似乎基本都能答出来。嗯,还有经历过多少次实战,自己武艺水准如何。看附加题,武将还要进行比武加试?这个好。比武怎么比?打擂台?”
“当然不是。”凌蔚又抽出一份方案,“这个叫军事演习,钱大人请过目?”
钱琥呆滞了几秒钟,凌蔚到底做出了多少份方案?
“这个……这个……”钱琥只扫了几眼那军事演习,就差点御前失仪,“陛下!凌瑾堂有罪啊!”
凌蔚顿时被吓了一跳:“什么?!”
皇帝陛下好奇道:“瑾堂何罪之有?”
“这么……这么好的建议,他居然藏着掖着不拿出来!”钱琥十分气愤道,“若早些推广,不知道能增加军中多少战力!”
皇帝陛下失笑:“到底是什么建议,让钱卿家如此失态?”
皇帝让内侍把凌蔚的计划书递上来,笑着扫了两行,神情越来越凝重。他一拍桌子,怒吼道:“凌瑾堂!你为何现在才把此呈上来!”
凌蔚一头雾水,跪下道:“陛下,您说清楚点好吗?臣还不明白臣犯了什么罪呢。”
难道他不应该妄议军政之事?不至于吧?他被皇帝陛下拉着讨论军政之事也不是一次两次。这个计划书,他来拉着他家鹰飞一起讨论了许久,才得出的得意之作。连鹰飞都夸赞了自己,不应该有问题啊。
皇帝陛下被凌蔚迷茫的样子气笑了。他走到凌蔚面前,伸出龙脚踢了凌蔚屁股一下:“起来吧,朕的意思是,这方案很好!你早该拿出来!怎么现在才拿出来。”
若是有这么一份方案,军队提前进行军事拟真演习,肯定能大幅度提高战力。虽然花钱,但养军队,哪里不花钱了?
如果能提前模拟战场上的各种情况,让士兵们提前适应,说不得之前几次战争,能降低不少损耗。
凌蔚迷迷瞪瞪的站起来,拍了拍屁股,道:“之前……臣没想起来。”
在场的不只是皇帝陛下,所有大臣都无语了。
好吧,这个理由很强大,强大的让他们无言以对。
人家之前没想起这件事,还能怎么着?
皇帝陛下眼神危险的看着凌蔚,似乎忍不住又想上去踹两脚。
黎膺默默的移动到凌蔚面前,不动声色的隔开皇帝陛下,道:“瑾堂这计划臣提前看过,可行。”
朕当然知道你提前看过!肯定是你和瑾堂那小子一起弄出来的!皇帝陛下叹了口气,算了,老幺都挡在前面了,他还能怎么着?绕过老幺去踢瑾堂那小子两脚?
真是心塞。
凌蔚这一份他自认为很普通,但是被众人惊为天人的计划书被争相观看,然后朝政的议题从公务员考试歪到了如何完善这份计划,增强大晏军事战斗力的议题上。
凌蔚无语。
你们这么讨论下去,之前的目的还要不要了?
还好皇帝陛下讨论了一会儿,好歹还记得召集群臣是干啥的,又把话题扯了回来。
在场的大臣都饶有兴趣的把各自“专业”的题拿来看,然后心中想着答案,纷纷心惊不已。
据说这题是凌蔚一个人完成的。这知识面之广,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所以凌蔚在外面才会传的那么神,他本来就那么神啊,简直全才!
户部尚书谢荣、礼部尚书顾属、工部尚书胡晨同时看向得意洋洋的礼部尚书范毅,范毅微笑。
凌蔚迟早是我部的!来战!
凌蔚看着四部尚书又在用眼神打架,虽然不知道他们打什么,还是默默的朝着墙靠了靠。
不过还好,大晏朝军事是独立存在的一个体系,没有兵部。四部两对两,还算平衡。
如果有了兵部,这战力就分布均匀了呀。
总而言之,虽然这场论证会过程是热烈甚至惨烈的,话题也歪了好几次,但结果还是拿出来了。
大家都很看好凌蔚这一套方案,并且决定听凌蔚的建议,自己也回去做题,到时候弄成一个题库,考试之前抽取题库里的题。
这一批官员一定会考的非常凄惨。他们心想,心情莫名的好。
到时候知道这是凌蔚起头的,不知道在民间,又会有关于凌蔚怎样的传闻?
……怎样的传闻,也要事情结束之后才会传。
现在还在保密状态——嗯,官员们肯定或多或少的听到了风声,但对平民肯定是保密的。
他们早就知道京城有官职空缺,地方上也有高官位置空缺。
这可是晏朝建国以来,缺最多的时候。
要知道,即使是进士,也不一定补得了缺,更别说举人什么的。现在他们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涌到京城,想要用尽一切可用的关系,甚至散尽家财,把缺补上。
结果到了京城之后,得知陛下这次不看举荐了,大家统统来考试吧。咱们要公正公平的考试。
一些自己没才华但是很有人脉的人傻了,一些没有人脉但是自认为很有才华的人高兴了。
在知道这可能又是那神奇的啥啥提出的建议的时候,虽然有人忧愁有人高兴,但对那神奇的啥啥,心中都是佩服的。
即使是自觉自己考不上的人都认为,这确实是相对而言很公平的创举,能提出这个建议的人,的确是公正不阿,心怀天下的大好人大贤能。
不愧是那神奇的啥啥啊。
凌蔚一次逛街的时候,听到一群读书人在一起讨论“那神奇的啥啥”,顿时好奇。
“那神奇啥啥……是什么?”凌蔚凑过去问道。
“就是那位……神奇的大人啊。”书生神秘兮兮道。
凌蔚好奇:“哪位神奇的大人?为何不直说名字。”
“因为民间有传言,哪位大人是上天派来辅佐陛下的贤能之人,就跟周时的姜子牙一样。因为大人太过心善,为了大晏、为了百姓算尽天机,甚至和上天宣战,损了寿数。”一白胡子老者捋着胡须道,“后来钦天监的一位大人道,若是不称呼大人名讳,就能蒙蔽天机,为大人消灾减祸。”
“还有这事。”凌蔚非常惊讶,这么神奇啊,他怎么不知道有这么个人?
“当然,那钦天监的大人只醉后吐真言,泄露这话之后,钦天监的大人也大病一场。”老者叹息道。
凌蔚敬畏的点点头。他都能穿越,还有什么神奇的事不可能发生的?宁可信其有啊,真是可怕。
“只是一直称呼那啥啥是不是有点……”不太尊重。如果真的是贤人的话?
“我们这不是还没想出具体称呼的名字吗?”老者道,“这名字一定要是我们京城中的人取,那什么江南的西北的甚至东南都有人想跟我们争!争什么争!大人是京城中人!”
“这话就没道理了。”一中年书生道,“大人明明籍贯在我们那里!”
“哼,大人回到晏国之后,就一直在京城。”
“大人对我们有恩。”
“大人对我们还有恩呢。”
……
凌蔚默默的从吵架的人群中退出来,自言自语道:“不知道这是哪位官员?应该是这次进京的人之一吧?既然如此得民心,我理应推举给陛下才是。”
只是吹得这么厉害,还扯上上天什么的,是不是太高调了?怎么钦天监也出场了?那么皇帝陛下应该早就知道了吧?不过这么大的事,他怎么不知道?鹰飞和太子也没提过啊?
凌蔚回家之后把今天遇见的事告诉了黎膺,疑惑道:“有如此厉害之人,京城都传遍了,还扯上什么钦天监,我怎么不知道?我觉得我对京城的动静还是知道的比较清楚啊?”
黎膺刚听凌蔚说了几句,就知道凌蔚说什么了。
他沉默了许久,才道:“不过是世间传闻而已,不知道就不知道吧。我去跟皇兄说说,让民间少议论些。”
凌蔚追问道:“你也知道是谁?是这次进京的官员?如果真有能耐,我还真想去见一见。”
说到这,凌蔚遗憾道:“说着说着他们就吵起来了,我没好继续追问那人具体做了什么事。我问冯宁他们,冯宁也说不知道。难道真是我闭塞了?”
怕不是不知道,而不是不好说吧?黎膺干咳两声:“你真想知道?”
“有什么不可以知道的吗?”凌蔚迷惑道,黎膺怎么吞吞吐吐的?难道那真是什么不可说之人?youkownwho之类的?
“也不是……只是……”黎膺叹气,“你要先冷静。”
“我冷静什么?”凌蔚更疑惑了。
“听了之后别激动。”
“为什么我要激动?”凌蔚失笑,“难道是我的仇人?该不会是谢霖安吧?我就记得这家伙最恨我。他是不是也回京了?”
“当然不可能是,”黎膺道,“他翻不起浪花。”
“那是谁。”
“……是你。”
“哦。”凌蔚微笑着点头,“……啥?谁?”
“就是你啊。”黎膺道,“能掐会算,泄露天机,甚至差点丢了性命。”
半晌,凌蔚才发出一声尖叫:“逗我?!”
第一百零二章 升爵
凌蔚最近精神状态很飘忽。
他受到了很大刺激。
任谁变成那youkownwho之类的,都会受到很大刺激吧?youkownwho的结局可是一点都不好啊,灵魂被分成一片一片的,还被小孩子给灭掉了!这足以说明叫youkownwho的运气都很糟糕。
凌蔚强烈的表达出“本宝宝很不高兴”的态度。
黎膺叹气,所以他才会让人千方百计的瞒着凌蔚呢,就知道凌蔚肯定是这么个反应。
……凌蔚的名声这么大,按照常理来说,是不可能的。这种具有神话色彩的名声,显然必须有人推动,才能成就。
凌蔚自己不可能去推动。所以推动的不用说,自然是他们皇室的人了。
皇帝陛下的野心很大,在有了凌蔚辅佐之后,野心更大了。
之前,他只是想扫除内忧外患,当一个明君。
现在,他想当千古一帝,华夏上下几千年,每朝每代只出一个,甚至一个都不出的那种。
要当千古一帝,中规中矩肯定是不成的。他得弄出些大动静来。
人都是喜静不喜动,弄出大动静,皇帝陛下要承受的风险也更大。
在前面弄出那些大动静的时候,皇帝陛下已经做好了成功后,也会受到非议的心理准备。
然而并没有。
不但没有,他的声望还节节攀升,以为还要过个十几二十年细水长流弄死的世族也很快覆灭。
皇帝陛下把功劳归于凌蔚。
他也从凌蔚的行为中学得,民心很重要,而玩弄民心,神权也是手段之一。
但这个每任皇帝都知道,所以每个皇帝都是真龙天子。
而纵观史书,每一个千古一帝身边,都有千古贤臣,那千古贤臣一定是被神化了的。
比如上古三皇五帝身边的贤臣都是神仙(连对手都是神仙),每朝每代都有皇帝身边的贤臣有神仙相授的奇遇,或者干脆就是神仙下凡。
只是作为朝臣,自己不想找死的话,肯定不会宣扬这些奇遇。
而作为皇帝,也醒不过朝臣有奇遇——谁知道这奇遇是想当贤臣还是想当皇帝?
皇帝陛下信任凌蔚啊,但凌蔚本身就很神奇啊,但凌蔚自己无意间就用了神权忽悠的手段已经把皇帝本身的声望刷到极高了啊。
皇帝陛下也真的疼爱凌蔚,刷他声望也不是让他树大招风去死的。他信任凌蔚,作为继任者的太子对凌蔚的信任不比他少,所以即使凌蔚有很高的声望,也不会成为他的催命符,反而会为他遮挡来自其他人的风雨。
第39节
恋耽美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34683/60071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