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节
推荐阅读:魔君与魔后的婚后生活、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快穿]给攻略对象生娃高H、临时夫妻(nph)、永远也会化雾(1v1)、末世之娇娇女也凶猛、劣评(骨科1v2)、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小梨花(校园h1V1)、珀迪达之雾【简】、
将相 作者:太子姑娘
第19节
“难道幕后之人和皇上有什么深仇大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非也,主谋者布局缜密,并非热血冲动之人。或许有另一种可能……”邵安沉思片刻,决定提出他这几日来,猜测到的那个危险的想法。
“你说,他们谋反,是谋帝位吗?”不知为何,邵安居然问了个似乎人人都该知道的简单问题。
张三莫名其妙的看着他,漫不经心的反问道:“不谋帝位,那谋什么?”
“相位。”邵安如是说。
张三闻言,如被定身了似的,不可置信的看着邵安,“什么?相位!此话怎讲?”
邵安淡然道:“有人要杀我。”
“高子重?”
“不是他。毕竟我是洪义的弟弟,且我和他仅是政见相左,并无深仇大恨。”
“孙谏明?”张三继续猜,但转念一想,发现并无可能,自己就否认道,“也不对。参知政事,位同副相。而且你丁忧一去三年,他实权在握,又有何理由布局谋划,置你于死地?”
的确,孙敕是没有动机的。邵安点头,“他当初明明可以登上相位,却推辞了。而且我与他共事多年,一向和睦,既无嫌隙,也无政见之争。”
张三急得抓耳挠腮道:“你还与谁结过仇?”
“这个相位,本来就是得罪人的位置。”邵安淡然一笑,“敌人,常常隐藏在暗处。你猜也是猜不到的。”
“这时刻,你还笑得出?”张三都快急死了,郁闷道,“好吧,先不管那人是谁,目前的重点是,你会不会被陷害?如今皇上他恐怕……不太信任你了。”
在此生死攸关之际,邵安却又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皇上他为什么派哥哥来平叛?”
“……晋王和老四交好,皇上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张三已经完全跟不上邵安的思路了。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皇上是有这么个意思。然而,这不是圣上真正的意思。”
张三想得头都大了,“皇上圣意难测,你也好不到哪去。你们君臣这么猜来猜去的,不累吗?”
邵安知道张三不喜权谋,直接揭秘道:“这说明,皇上并非全然不信我。至少他派来的是我哥哥,不是高子重。”
“这么说,你还有救?”张三听完,两眼放光,感觉有了希望。
邵安被张三那种看临终之人一样的眼神膈应得要死,生气的翻翻白眼:“虽然不知幕后之人是谁,但他要谋算我,还差得远呢。”
张三感觉有点晕,摸摸头上的汗,再问道:“可是晋王谋反之时,你恰巧正好在杭州……啊,我明白了!那个神秘人送斧头,引你去杭州,是为了借机陷害你?”
惊闻张三的奇思妙想,邵安无奈扶额,“送斧头的是冯致远。”
“什么,冯致远?看他平日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居然……”
“不是他。”邵安怕张三越想越歪,及时的打断道,“那位幕后黑手之所以失败,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我去了杭州。”
第七十四章:深亦情一伴一朝夕,浅亦情一殇一惆怅(四)
经邵安指点,张三总算开窍,“你去了杭州,所以无形中阻止了他们的陷害计划?”
“对,他们没想到我会去杭州,更没想到皇上会让我查这件案子。”
然而还有一点,张三仍然百思不得其解,便直问道:“他们的原计划是什么?该不会只因为你和晋王有旧情,就断言你谋反?仅凭这点,皇上是不会相信的。”
虽说帝王心难测,但皇帝对于邵安的信任,还是有目共睹的。邵安笃定道:“他们肯定还有后招,只是因为我的存在,无法实施了。”
“后招是什么呢?”张三追问。
邵安摇头,这也是他一直想不通的事情。以幕后黑手的能力,能够了解夺嫡内|幕,煽动晋王及其旧党,甚至能买通突厥杀手……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都能办下来,没理由在最后关头,在圣上那里出现纰漏。然而迷雾重重,幕后之人到底在哪地方埋下了伏笔呢?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邵安一行人终于抵达了长安。此次回京,晋王乃戴罪之身,不能着亲王常服,仅穿了一身白苎新袍,也没配玉带,而是以布带代替。邵安看惯了他锦衣华服,此刻见他打扮的如此清新素朴,反而眼前一亮,后思及晋王此举乃请罪之意,复又黯然伤神。
而晋王并没有注意到邵安的神色,他只是静静的站在城门下,微微抬头,望向那阔别已久的京城,望向那巍巍皇城遥立于天幕下,在地面投下巨大的阴影。
城门口早有人在此等候,说是圣上传召,命晋王和邵安即刻入宫。邵安接旨,略带担忧的看了一眼晋王,却见他像没事人一样,毫无惧意。邵安暗叹一声,也不敢耽搁,拉着晋王直趋皇宫。
到午门前,二人下车。门口迎立的内侍笑着上前行礼,“丞相您总算回来了,师傅他一直盼着您呢。这不,大清早就让奴才在这儿候着。”
“你辛苦了。陈公公可好?”邵安一边随他向养心殿走去,一边寒暄道。
小内侍偷瞄了一眼安安静静跟在一旁的晋王,颇为为难的说:“最近宫中事多,师傅他也心烦。徒儿想替师傅分忧,却是有心无力。”
这是陈怀恩给邵安传递消息,告诉他皇帝近来心烦气躁。邵安心领神会,微笑道:“代我向你师傅问好。”
小内侍也很机灵,知道丞相听懂了,忙躬身称是。
行至养心殿,小内侍便停在门口,止步不前了。邵安看着眼前熟悉的宫室,这里是他以前几乎日日都要去的地方,此次前来,倒是分外紧张,如同一个初次面圣的小官那样,惶恐不安。
反观晋王,丝毫没觉得这回是决定他今后命运的时刻,悠闲的跟在邵安身后,全然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邵安真不知他是无知无畏,还是真的看淡一切了。
见到皇帝时,圣上正在批阅奏章,邵安不敢怠慢,赶紧拉着晋王下拜叩首。
听他们来了,皇帝从堆积如山的奏折中抬起了头,上下打量了一下他们二人,对邵安道:“事办的不错,这段时间,你辛苦了。”
皇帝轻飘飘的吐出一句话,语气不辨悲喜。邵安有点拿不定情况,只能中规中矩答道:“能为圣上效劳,是臣的荣幸。”
皇帝淡淡一笑,继而转头看向晋王那边,“老八,听说你前段时间病了,现在感觉如何?”
“已经好了。”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还是要好好养养。你母亲以前住的长春宫,朕已命人打扫出来了。原晋王府已毁,你就住宫中养病吧。”
这是变相的圈禁了,虽然早在意料之中,但当它这么突兀的降临时,邵安与晋王仍然心头一震,不约而同的抬头看向皇帝。却见皇帝嘴角带着三分笑意,目光中透着一丝不容侵犯的威严。
“谢皇上。”晋王一愣过后,最先反应过来,叩首谢恩。
邵安垂头,果然自己无力劝皇帝改变主意,帮不了他。
晋王随着内侍向后宫深处走去,一路上所观所见,和他旧时记忆里的一模一样。这是他出生的地方,是他生活了十几年的宫殿。他沿着朱红色宫墙缓缓行进,然而路遥遥不见尽头,他一直向前走着走着,仿佛已经走过了漫漫一生。从长春宫到晋王府,又从晋王府到杭州,未曾想兜兜转转了一圈,他又回到了长春宫。然而故景依旧,这宫殿的主人早已不在了。
他记得,那庭院中的一花一草,都是母妃精心培育的;如今花叶凋零,只剩下干枯的枝干迎风摇曳。他记得,小池塘里的鲤鱼,是舅舅托人带入宫的,说是给他解闷玩儿;然而现下池塘内空空如也,只剩下一潭死水,连清风也吹不起半点漪沦……
这些,他都记得。当踏入宫门的那一刻,所有的前尘往事,便猝不及防的闯入他的脑海中……母亲欣喜时的微笑,母亲生气时的皱纹,母亲伤心时的泪水……一瞬间,他全部都记起来了。
养心殿内,皇帝指了指龙案上成堆的奏折,对邵安道:“这堆,是孙谏明等文官的奏折,全都为替晋王求情。那堆,是高子重等武将的奏章,要朕严惩不贷。”
邵安头疼,高巍果真是不放过任何掐架的机会,什么都要插上一脚。无论何事,到最后都会沦为党争的武器。这次也不例外。
于是邵安求情道:“晋王其实并无篡位之心,因奸人挑拨,对圣上有所误解,才会犯下此等大罪。请圣上念在多年兄弟的情分上,宽恕开恩。”
皇帝早料到邵安会这么说,又道:“朕知道老八的性子,他哪会有这么多花花肠子。只可惜他年少无知,被奸人利用。冯致远的密折朕看过了,也了解杭州发生的事情。听闻,军队物资都没找到?”
“是臣无能。”邵安赶忙请罪。
“你和你哥哥,还有那么多官员都没找到,看来不是无能,而是军队根本不在杭州。”皇帝断言道,“朕怀疑,是在京城。朕已全城戒严,挨家挨户搜查了。”
这点也是邵安最为担忧的,京城之中,天子脚下,居然会混入叛军,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邵安附议道:“圣上英明。”
“至于晋王的案子,由于刑部官员犯案,大理寺正在调查,看样子无法三司会审了。朕打算由你主审,你意下如何?”
“臣不能受命。”邵安辞道,“臣与晋王有旧,理应避嫌。不如请大理寺卿裴大人主审此案?”
皇帝本就是试探,见邵安硬辞,也不强求,“那就让大理寺、御史台和中书省凑成‘新三司’会审吧。”
不久,皇上就把审案人员定下来了。中书省是孙敕,大理寺是裴绍钧。至于御史台,自从前御史大夫于承平致仕后,一直处于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直到两月前,皇上才从地方上选了个名叫赵世康的官员,擢拔为御史大夫。于是赵世康还未在京城站稳脚跟,也没摸清京中各派势力呢,就被推上去参与谋反大案的审理了。
“这个赵世康什么来头?”交接完了杭州的案子,邵安现在终于可以悠闲的坐在政事堂中,和孙敕聊天谈心。
孙敕在吏部干了这么多年,早已熟记了各位官员的来历背景,连履历都不用查,闭着眼睛就能背出,“他是皇后娘家的人,此次能调上来,是靠国丈亲自向圣上举荐,求了好久才得来的呢。”
“国丈怎么不去颐养天年,居然要去蹚浑水?”
“可能是清闲衙门待久了,想找点事做。要是干得好了,还能挪挪地方呢。”孙敕半开玩笑的说道。
邵安撇撇嘴,对此不屑一顾。要知道本朝一直防着外戚干政,对外戚当官有严苛的要求。况且当今圣上的母亲早逝,母家势微,朝廷上几乎无人。有这个例子在此,即使其他外戚们干的再好,也无法确保能更进一步。即使像国丈这种位列一品,也不过是个闲职。
“算了,不过是凑数的闲杂人等,这件案子,还得要靠你和裴大人多多操心了。”
“应当的,应当的。”
“还有,皇上急着等结果呢,所以这个案子要办得快。当然,也别马虎了。”说到最后一句,邵安的手指轻叩桌面,以示强调。
说是“别马虎”,其实是“要马虎”的意思。孙敕了然一笑,这案子该怎么审,他已心中有数。
第七十五章:解疑窦风止尘埃定,望长安再拜归无期(一)
审问紧张有序的进行着,然而结果却不尽人意。中书省、大理寺、御史台三方想尽一切办法,仍然没有让晋王府的那些属官开口。
至于京城戒严,搜查叛党一事,也毫无进展。就像和杭州一样,长安城中风平浪静,仿佛从来没有过什么叛军。
“查来查去什么都没有查到,孙敕、裴绍钧、赵世康,你们三个作何解释?”
皇帝厉声斥责,甚至连名带姓的叫他们,可见是龙颜大怒了。孙敕等三人集体下跪请罪,口称无能。
“你们也算是国之栋梁,怎么在审案上,办事不利?看来刑狱之事,无人能及冯致远了。”皇帝负手瞭望远方,心中又起惜才之心了。
然而冯彻,此刻还在京兆府。押送晋王回京后,所有人都有意无意的忘记了冯彻这位功臣,连皇帝也没有让他继续插手此事的意思。
虽然冯彻是断案高手,为人处世却不够圆滑。要是让他审案,以其较真的性格,不知会审出什么来。孙敕和赵世康同时侧首,二人目光相交之间,赵世康便知此时他必须得出头了。他进言道:“请皇上再给臣等几日,臣必定日夜审案,尽快结案,以报皇恩。”
刚刚皇帝只不过是心头一动,并未真的打算启用冯彻。既然赵世康在此立誓,君前无戏言,皇帝便顺水推舟道:“朕就再信你们一次,退下吧。”
三人走后,邵安觐见。皇帝开门见山的问道:“当初,你有没有在晋王口中套出什么话?”
“臣问过,但是晋王绝口不提背后主使者。是臣无能,请圣上降罪。”
幕后主使要是能那么轻易问出,还要刑部和大理寺做甚。皇帝当然不会怪罪邵安,又继续问他:“那你觉得背后之人是谁?”
“臣以为,或许是晋王旧党。”
皇帝点头,“晋王党的势力比我们想像的要大。还有那些属官,油盐不进,软硬不吃。审到现在还没有结果。”
邵安有点难以理解了,按说大理寺的手段,要比地方上厉害得多,况且三位审问官员也非等闲之辈。可过去了这么久,居然还对付不了一群小小的属官。
“晋王在宫中待了有些日子了吧。”
“是。”邵安心中有些忐忑,看样子,皇上终于打算见见晋王,而他们兄弟俩,的确该好好的谈一谈了。
※※※※※
晋王已被幽禁多日了,以他的性子,早就烦躁不堪了。最初的几日,他身处母亲的旧居中,颇为缅怀伤感。几日后,晋王过够了一成不变的生活,开始担心外面的事了。虽然他知道邵安定会将杜云龄带回了相府安顿,为其治伤。但他依然担忧龄官,想见他,想听他唱戏。而如今只是妄想了,没有龄官陪伴的日子,对晋王而言,真是度日如年。
这天,本以为以前许多天一样,死气沉沉,了无生气。未曾想,到了午时,长久不再开启的朱红宫门忽然打开,太监宫女们端着托盘鱼贯而入,盘中散发出食物的香气令人垂涎欲滴。晋王诧异的望向来人,果然看到了他的五哥。
宫女们忙着布置摆放餐具,晋王安静的坐在皇帝对面,显得格外乖巧,却也疏离。
“咱们兄弟好久没有在一起吃饭了。”皇帝点来点桌上的一盘水晶冬瓜饺,“朕记得你以前爱吃甜食,特命御膳房准备的点心,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晋王看着满桌子的美味佳肴,碧粳粥、糖蒸酥酪、如意糕、吉祥果、莲叶羹……全是自己爱吃的甜点,便明白五哥是用了心思的。他默默夹起一个水晶冬瓜饺来,嚼了几下,却觉得食不甘味,再也没有以前的那种香甜。
“谢谢五哥。”晋王放下筷子,低声说道。
皇帝闻言,感叹一声,“你还愿意叫我‘五哥’。”
“五哥,弟弟自知犯了大错。但我,只想求个真相……”晋王不顾一切的抬头问道,“我母妃是怎么死的。”
※※※※※
邵安焦急的在中书省里等待着,他不知道皇帝对晋王说了什么,也不知道晋王有没有像那天问他那样,质问皇帝淑妃的死因,更不知道皇帝会如何回答。他只有等待,等待着最后的结局。
到了申时,皇帝传召,邵安养心殿觐见。
然而令邵安意外的是,在去养心殿的途中,居然遇见了东宫太子苏晟晖。太子与邵安迎面相碰,避无可避。邵安略微尴尬的向太子行礼问好,太子却什么都不说,径直离去。
邵安回头,看着太子一瘸一拐的艰难前行的背影,心中更加不是滋味。
邵安进去时,皇帝刚见完太子,还处于极度愤怒之中。见他来了,皇帝怒不可遏的骂道:“朕养的好儿子,居然勾结晋王谋反。”
邵安完全愣住了,幕后操纵之人,怎么可能是太子?他怀疑道:“会不会是其中有什么误会?”
“晋王亲口供出,太子也已认罪,还有什么可误会的。”
邵安大脑一片空白,在他眼中,太子虽然偏执,但绝不会做出这种无君无父之举。或许太子也像晋王一样,被人误导而不自知。
“孽障!”皇帝一气之下,将桌上的笔墨纸砚全部扫落,声音沙哑的悲愤道,“难道,这就是得到天下的代价吗?”
帝王盛怒之下,谁敢多说一个字。邵安和陈怀恩急忙跪倒在地,深深叩首不敢抬头。
邵安俯首于地,蓦然忆起在王府初遇苏晟晖的时候……
那日,清风习习,落花满天,安王府花园中欢笑不断。邵安路过花园时,见王妃正为小世子轻轻擦汗,可世子调皮,又跑到了秋千那里,坐在上面努力地想荡高。可他力气太小,总是无法如愿。安王看到笑了起来,走到后面帮他推了一把,秋千被高高荡起。小世子咯咯的笑起来,一个劲的喊:“再高点,再高点!”
邵安站在树下,默默看向苏晟晖,再回想起自身的境遇,心中既羡慕,又伤感,甚至有点嫉妒。世子有温暖的家,有严父慈母,而他,什么都没有。可当他现在再看太子与皇帝父子之间的恩怨,却不知该说什么了。
毕竟那时,太子的腿还未瘸。那时,安王还不是皇帝。
待皇帝怒气稍减,邵安赶紧进言,“太子殿下年少,或许被人利用而不自知。”
“利用?”皇帝心中冷笑,“若是心中无欲,别人又如何利用?朕欲……废太子!”
果然,皇上还是舍不得重惩太子的。邵安理解皇帝的心情,作为父亲,他对儿子有太多了亏欠,还未补偿,却又不得不废立。
念及此,邵安叩首道:“太子者,国之根本也,若轻易废立,则会引起朝野动荡。历代来立嫡立长,圣上只有这一个嫡子,若立庶子,又会发生当年夺嫡之争。”
“其他罪朕尚可宽恕,可这是谋逆,朕可以原谅他,但朝臣会同意吗?”
那就压下来。邵安和皇帝心里都知道这一点。然而要压下此事,何其难啊。
“冯致远怎么安排?”皇帝突然问道。
皇上不会无缘无故忽然提及此人的,邵安揣度着圣意,回答道,“京中似乎没有合适的位置,不如去地方上历练历练?”
前段时间刚罢免一堆刑部官员,位置多的是,而皇帝却没有质疑,随口道:“恩,调出去,你看看哪有空缺,尽快安排。当然,也别亏待他。”
“臣明白。”邵安心里有点替冯彻惋惜,在晋王事中,冯彻是第一个发觉谋反的,立此大功,本应调入刑部。邵安曾想把刑部尚书的位置留给他,但现在他也是有心无力了。冯彻没有上去的理由很简单,时机不对。
事后,很多人为冯彻倍感不值,觉得邵相太过眦睚必报了。但也有部分敏感的官员们,已从此事中分析出,皇上和丞相对于谋逆案的态度。
此后,太子被秘密地软禁于东宫,对外则称储君身体有恙,不见外客。外戚赵世康刚上任没多久,就被皇帝以审案不力为由头,撤职查办了。然而到底废不废太子,皇帝却没有对邵安明确表态。不过看这情形,邵安心想,还是先将冯彻调出去,将太子谋反之事瞒下再说。
压下此事倒是不难,目前知道太子参与谋反的,只有圣上、晋王和邵安。至于王府属官,晋王说他们官卑位轻,并不知晓太子也参与了。于是皇帝口谕暂停会审,唯有京中搜查仍在继续。
而冯彻,被吏部派任从五品柳州知州,即日离京。
※※※※※
这日正值退衙时分,邵安仍在中书省处理公务,忽然有一小厮求见。那人恭敬的说道:“丞相大人,冯大人请您去他家一趟,有要事相商。”
“有事在衙门里不能说吗?”邵安惊奇,冯彻什么时候开窍了,居然请上官去他家做客?该不会为了外任一事套套关系吧。
小厮为难道:“小的也不清楚。”
“算了,你在前带路吧。”邵安倒要看看,冯彻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邵安随着那小厮,穿过大半个京城,终于在一条小巷前停了下来。小厮抱歉的向他解释,说前面路窄,马车过不去了,只得步行。邵安望向前方坑坑洼洼泥泞小路,他没想到,冯彻好歹也是堂堂命官,居然会住在这样一个简陋的巷子里。
等到了冯府,邵安又惊讶又伤感的打量着周围,只见这是一小小的四合院,地方不大,贵在清净。进屋后只觉得家中贵重摆设不多,但室内打扫的一尘不染,干净整洁。
邵安到时,冯彻居然不在家,只有他的夫人和稚子在此。冯夫人荆钗布裙,正围着炉灶在炒菜。见客人来了,忙出来泡茶招呼。
家中男主人不在,邵安单独和冯夫人相处,倍感尴尬。反而是冯夫人不拘小节,不像那些大家闺秀一样忸怩作态。她端了茶出来,含笑道:“家中简陋,没有好茶招待,望丞相见谅。”
邵安接过,微抿一口,“茶香清幽,夫人客气了。”
冯夫人微微一笑,“夫君他脚程慢,恐怕要劳丞相稍坐片刻了。”
邵安知道她灶上还煮着饭呢,便道:“无妨,冯夫人有事先忙吧。”
冯夫人也牵挂她锅中的饭菜,也不再客气,“那丞相请便,妾身先下去了。”
冯夫人匆匆离去后,邵安干坐片刻,深感无聊,故起身随意走走,来到了冯彻的书房。
书架上,各类书摆放的整整齐齐,而书桌上,倒有几分杂乱。只见几张纸随意的乱摆在桌子上,字迹龙飞凤舞,显示出写字者烦躁的心情。
邵安每次看冯彻的奏章,都是用工整的台阁体书写的,还从未看过冯彻的草书呢。他一时好奇,便拿起最上面的几张,只见上书: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这是陆游的诗,没想到冯彻竟然会写这种伤感的诗句,真是出乎邵安的预料。他又翻出一张,却见上面写的是辛弃疾的诗: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邵安一愣,被诗句深深的悲愤击中,他心中有股隐隐的不安,更加急切的继续翻阅着,却看到了更悲哀的诗句: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问汝一生功业:黄州、惠州、詹州。
第七十六章:解疑窦风止尘埃定,望长安再拜归无期(二)
正当邵安愣神时,冯彻终于归家,一进书房就急忙请罪道:“劳邵相久等,下官来迟了。”
邵安放下手中的纸,扯了扯嘴角,“还好,没等多久。”
冯彻看了看桌上的纸,尴尬一笑,“下官字迹丑陋,让邵相见笑了。”
“平日见多了你写的台阁体,今日乍见狂草,倒别有一番韵味。”邵安步出书房,到大厅落座,“你叫本官来,有什么事吗?”
“下官却有要事。”冯彻边说,边走到门前,将房门和窗户紧闭了。
邵安一愣,这冯彻搞什么鬼。
关好门窗后,冯彻走上前来,深拜长揖,“邵相,下官已查明,太子参与了此次谋反。这是奏章,请丞相过目。”
邵安端茶的手一抖,差点打翻茶杯。果然是怕什么,来什么。他稳住心神,接过奏章,一目十行的看过去,只见冯彻查得极其细致,甚至连晋王和太子第一次在京城碰面的时间和地点,都已查明。
“你早就知道,太子谋反?”邵安合上奏章,厉声问道。
“是。”冯彻毫无惧意的承认,“那时,晋王无诏入京,下官已察觉不对。后来发现晋王私谒太子,更觉其中定有阴谋。只是下官并无人证物证,不敢冒然弹劾太子殿下。”
“于是,你就用‘烛影斧声’来引我去杭州。先抓晋王,再诱太子出手。等抓到了太子谋反罪证后,一封奏章,欲将击将太子击倒?”
“正是。”
邵安怜悯的看着他,摇头道:“你该不会不清楚,皇上对太子的器重吧,为何非要触逆鳞?本官劝你,识时务者为俊杰。”
冯彻正气道:“下官只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太子是嫡长子,若废了他,定会引起朝野不安。皇帝其余子嗣尚幼,未能看出哪位皇子能担当大任。这太子之位,又该给谁?”
“太子是嗣君,是明日的天子。若品行不端,逆某犯上,将来如何服天下万民?丞相难道要看着江山,落在一个无君无父的人手中?”
邵安心中内疚,太子本是个好孩子,只是因为腿瘸之事,怨恨皇上和自己,才会性情大变。可这些,冯彻不会知道,他也无法说明。邵安只得从另一方面劝道:“暂且不论天下,就算是为了你自己的仕途和家人,也别惹祸上身。”
冯彻苦笑,“丞相不是看到我写的字了吗,下官岂是那种贪图权位,恋眷性命之人?”
邵安此刻终于明白,冯彻为什么会写那些贬官诗词了。
原来世上,真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邵安心中有钦佩,有惋惜,更有无奈。他平复心情,冷漠道:“你的奏章,不会到皇上手里的。”
“丞相想要扣留奏章?可惜,已经晚了。下官之所以到家这么晚,就是在等邵相走后,向中书省递交了这封奏章。”冯彻观察细致,思虑周密。他早就从自己要外放知州之事,看清了皇上和邵安的态度。他们必会像对晋王那样,对太子也手下留情。
邵安一惊,没想到冯彻居然会跟自己玩心眼。今夜本当邵安轮值,却因冯彻邀请,未能留守中书省。此刻邵安和孙敕俱不在中书省内,那里只留了一些中书侍郎和舍人值夜,他们见到是弹劾太子的奏章,必不敢压,定会立刻上交圣上。最重要的是,冯彻不是以密折上奏,中书省人员众多,定然全都传看过了。
想必明日朝廷上下又会物议沸腾,太子之事,到底是压不住了。邵安头痛的看了眼冯彻,随后不发一话,怒气冲冲的夺门而出。
正在做饭的冯夫人瞥见此状,疑惑的跑到书房问自己的丈夫,“丞相怎么走了?不留他吃顿饭吗?”
冯彻轻轻摇头,“夫人,看来咱们又要搬家了。这些年跟着我东奔西跑,苦了你了。”
虽然已是于事无补,但邵安还是急匆匆进宫,求见圣上。如今情形,肯定是无法再将此事压住了,可也不能任其肆意发展,必须要和皇上商量个补救之法。
等邵安到达养心殿时,皇帝已经把冯彻的那封奏章,翻来覆去研究好几遍了。
“中书省没人看着么?这折子是怎么递上来的?”皇帝一见到邵安就大怒,将手中的折子摔在他脚前。
邵安赶紧捡起奏章,放于龙案上,低头认错道:“是臣大意了。”他并没有扯出冯彻,也不会说出中了冯彻的调虎离山之计。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看来,是老天爷不想原谅他了。”皇上偏头吩咐内侍,“去请东宫。”
邵安明白,这下太子谋反事件传开,废太子是肯定的了。至于是流放还是圈禁,就要看最后的审案结果了。
内侍向太子传旨期间,皇帝又拿起案头上冯彻的折子,再阅览了一遍。读罢,他轻轻放下奏章,对邵安道:“冯彻有一句话说对了,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1而太子,不孝父母,不忠君主,将来如何能安天下呢?”
未几,太子至。邵安偷眼打量太子,见他面容面容憔悴,身形明显消瘦了几分。看来这段秘密软禁的日子,太子过得十分煎熬。
太子拖着残腿,慢吞吞的走上前去,艰难的跪下行礼。皇帝并没有像往常那样让他起来赐坐,只是对邵安和陈公公说,“你们暂且退下,待会朕再传召。”
“遵旨。”邵安和陈公公对视一眼,这是要处理家事了,不该看的千万别看,还是早抽身为妙。
空荡荡的大殿,只余下了皇帝和太子。这一君一臣,一父一子,一立一跪,相持沉默着。皇帝看着自己寄予厚望的嫡长子,此刻落寞萧索的跪在自己跟前。儿子的眼睛虽仍是那样炯炯有神,却已陷了一圈下去。看来软禁中,没有少吃苦头。
“在东宫闭门思过这些日子,你想清楚错在哪吗?”
“我错就错在,不幸生于帝王家,不幸成为你的儿子。”太子倔强道,“若我不是你的儿子,就能随心所欲的去做喜欢的事,喜欢读书便可入仕,喜欢学医便去救人,喜欢戏曲便去唱戏。而不是像现在,呆在冷冰冰的东宫,做太子!”
“你终于说出你的心声,这些年,憋坏了吧。”皇帝冷冷的说道,“可惜你投错了胎,身为皇族子弟,嫡子长孙,本就没有选择。那个宝座,固然不是你想坐就能坐的,可也不是你想不坐就能不坐的。既然已当上了太子,要么成王,要么败寇。”
说罢,皇帝不知从何处,抽出了一根藤杖,右手拿着轻轻敲打着左手手心。
太子瞥了眼那根藤杖,心中又生气又委屈,对皇上悲愤道:“你凭什么教训我。父皇,你管过我吗?你教我读过书吗?你看我舞过剑吗?从我六七岁的时候,你就不在我身边了。你为了皇位,去了战场,抛弃了我和母后。”
“住口。”皇帝呵斥,狠狠心扬手就是一杖。
“你不陪着我,却陪着邵安!你教他读书下棋,你带着他上战场。”太子大喊道,“到底谁才是你的儿子?太医说,只要早那么一柱香时间,我的腿就不会瘸。可你,选择先救邵安,不救我。”
“他当时性命垂危,情况比你凶险万倍,朕自然要先救他,再救你。”
“他不过是个野孩子,凭什么要救他。”
“逆子。”皇帝动怒,又扇了儿子一巴掌,“读了那么多年书,都白读了吗?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圣人之言,都不记得了吗?你身为储君,却缺乏仁德,朕如何能把江山万民交给你?”
“这江山,从不是我想要的。而我想要的,你却吝啬的不肯给我。”太子只想要一份父爱,然而天家无亲情,这份最为平常的心愿,却成为了奢望。
皇帝闻言,眼前一黑,手中的藤杖落地,发出剧烈的撞击声……
“父皇!”太子一惊,没想到一直刚强的父亲,居然会被自己气的几欲昏倒。
邵安和陈公公一直在门外守候,听见里面太子的呼声,急忙闯入,果然见皇帝十分狼狈的倒在地上。邵安吃了一惊,他望着自己追随多年的主子轰然倒塌,一向威严的脸上,竟然露出了深深的倦意。
在邵安的搀扶下,皇帝缓缓坐起身,他轻轻摇了摇头,示意邵安自己没事。然后,皇帝失望而又悲伤的看向自己的儿子,疲惫道:“怀恩,送太子回东宫。”
陈公公领命,他和邵安对视一眼,然后拉起太子,押送回宫。
看着太子离去的背影,邵安心中不是滋味。忽然又听见了耳边传来了皇帝沉重的叹息声……
“是我这个做父亲的失职,没有时间陪伴他左右,让他少年时受了太多孤苦。后来,又将你们搅入当年太子、晋王党争之中,害你们遭到废太子苏瑾瑜的暗算,差点丧命。他的腿也……”皇帝回想起那段往事,神情悲痛,语音渐渐低沉了下去,最终化为了一声似有若无的哀叹……
毕竟太子还太年轻,并不懂得什么是爱。其实,谆谆教导是爱,疾言厉色是爱,相依相伴是爱,默默守望也是爱。
然而邵安却在此刻,深深的理解了一句话: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
1出自: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君道》
终章:解疑窦风止尘埃定,望长安再拜归无期(三)
太子被禁足东宫,国丈、赵世康等参与谋反者下狱。赵氏外戚一夜之间被皇帝连根拔起,皇后无奈的看着儿子即将被废,母家亲人接连入狱,故而忧虑成疾,卧床不起。
皇帝知道,皇后赵氏品行良善,温婉贤淑,决不可能参与谋反之事。所以没有因此而废后,并让太医尽力诊治。然而谁也没想到,皇后一病就是数年。直到多年后,当她抱着那个酷似自己儿子的小孩,感受着小孩子温暖的体温时,她已死多年的心,终于被焐热了。
这回中书省和大理寺审案极其迅速,因为冯彻已提供了所有的物证,只需按部就班的再问一遍,画押签字就是了。可怜国丈大人一把年纪了,还是栽到了冯彻的手中,欲辩无言。
国丈在狱中,要求见皇帝一面,皇帝准奏。白发苍苍的老人恳求的看着自己的女婿,称一切皆是他幕后策划,愿意领罪,只求不要牵连到自己的女儿和外孙。
十日后,皇帝下旨:废太子苏晟晖,贬为庶人,徙黔州。晋王苏瑾琪,削除王爵,贬出长安。国丈、赵世康及一干外戚,赐自尽。晋王府所有参与谋反的属官,秋后问斩。刑部左侍郎顾清誉贪污受贿,私自移交刑部证物,流放黔州。
至此,惊动天下的谋反案落下了帷幕,然而邵安和皇帝心里都清楚,这件事情并没有结束。以国丈大人的才智,不可能谋划出整件事情。而那位隐藏在深处的真正主谋,依旧毫发无损。
不过,那位黑袍人也没有达到目的,除掉真正该除之人。他冷冷的望着相府的方向,一计不成,再施一计。以后的日子还很长久,有的是时间慢慢斗。
※※※※※
苏瑾琪抬头看向天边,白云一片去悠悠,在庄重威严的宫殿的映衬下,显得那么遥不可及。他接过圣旨,心中无半分伤怀,在内侍的带领下,从多日囚禁的长春宫走出。
直到身后缓缓关闭的宫门,苏瑾琪才回头,最后一次看向母妃的旧居。他知道,自己再无可能回到这里,回到幼年居住的地方了。他想,他终究没有按母妃期望的那样成长,反倒成为了她最不喜欢的戏子。若母妃泉下有知,恐怕该生气了吧……
养心殿,一如既往的肃穆,象征着不可侵犯的巍巍皇权。苏瑾琪在门口等了片刻,不久大门打开,他看到废太子苏晟晖一身布衣,缓慢的从内走出,又看到殿内只有邵安一人,立于皇帝身侧。
“对不起。”苏瑾琪在苏晟晖经过他身边之时,轻轻说道。
苏晟晖步伐一顿,他摇摇头,而后离开了皇宫。
陈公公请苏瑾琪入殿后,再次关上了大门。苏瑾琪目不斜视的走向殿内,恭恭敬敬的跪下给皇上叩了个头。皇帝心中一痛,忙出声让他免礼。兄弟两人对视片刻,皇帝忽然想起,自己已经许久没有像旧时那样,好好的抱一抱自己的弟弟了。然而皇位,将他们兄弟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仿若天涯海角。
不仅是兄弟之情,父子之情、夫妻之情,都会渐渐离他而去。最终,只剩下他一个孤家寡人,孤零零的坐于皇位之上,独享盛世繁华。
皇帝遥望自己的弟弟,想在脑海中刻下苏瑾琪最后的面容,可御前长长的台阶将他们隔开,令他看不真切。皇帝放弃了,苦涩的开口,“老八,朕给你自由,以后好好过日子。”
“谢……五哥。”苏瑾琪谢恩,是谢哥哥,不谢皇帝。
邵安在旁看着,欣慰他们兄弟能够和好如初。皇帝最后又问:“临走前,有什么要说的吗?”
苏瑾琪终于看了一眼邵安,然后颤抖的拿起袍子一角,用力撕扯。
割袍断义,是割袍断义!邵安万万没想到,苏瑾琪竟然要和他绝交。邵安眼睁睁的看着他撕扯袍角,知道自己已经永远失去从小玩大的朋友了。
或许是袍子太结实了,或许是苏瑾琪手抖的太厉害。他撕了半天,却没有扯开。邵安再也看不下去了,他忽然转身去拿殿中架上的御剑。剑出鞘,一片若有若无的光华流逸而出……
皇帝沉默的看向邵安,看着他将剑交给苏瑾琪。而苏瑾琪,也毫不犹豫的,一剑斩断了他与邵安多年的交情。
“安儿,你料事如神,太过聪明了。或许……也只有像李洪义这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朋友。知道我有多羡慕你和洪义吗?你们一文一武,相得益彰……而我,除了王爷的身份,什么都没有……”苏瑾琪断断续续的说着诀别的话,直到最后,泣不成声。
他本不想哭的,他本想潇洒的告别,潇洒的离去。可是眼泪就像不受控制似的,哗哗直流。他抬手使劲擦,却越擦越多,怎么也止不住。
邵安呆呆的看着苏瑾琪,一时之间只觉得胸臆空茫。他脑海中翻涌起无数思绪,最后却只剩下一个念头。他感慨的想着,瑾琪真乃君子,直到最后一刻,也没有质问自己,戳穿自己的谎言。
苏瑾琪渐渐抑制住了哭声,张了张口,只说了一句,“就这样吧。”
就这样吧。那是苏瑾琪对邵安说的最后一句话,而后他抹抹眼泪,深深吸了口气。最后,再看了邵安一眼。
那短短一眼,却长过漫漫一生。邵安看着苏瑾琪的决绝转身,看着他踉跄而去,头也不回的跨出殿门……
转首便成千里别,经年不寄一行书1……他与他,终究是永别了。
望向苏瑾琪离去的背影,邵安终于坚持不住,毫无征兆的默默垂泪。皇上微微一愣,他已经很久没看到这个坚强的孩子流泪了。在听说李洪义死了时,邵安没有哭;流放黔州时,他也没有哭。皇帝仿佛有种错觉,邵安他是不会哭泣的。可是现在,当看见两行清泪从那双黑白分明的眸子中缓缓滑落时,他终于记起,这个孩子是会难过、心痛、流泪的。
“其实我也羡慕他,多想像他那样,敢爱敢恨,敢作敢当。但我这辈子恐怕做不到了。”邵安低声啜泣良久,终于说出了那句话,“是我……骗了他。”
皇帝走上前,拍拍他的肩膀,“君子可以欺以其方。人这一辈子,想要巧妙的度过一生,哪能会没有秘密?叹只叹,一生心事何诉,复谁知?”
※※※※※
苏瑾琪从皇宫出来时,杜云龄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了。他故意忽视瑾琪红红的眼睛,微笑着上前,问道:“你闻到了吗?”
“什么?”苏瑾琪被他打断离愁别绪,有些莫名其妙的问道。
杜云龄一笑,深吸一口气,“自由的味道!”
苏瑾琪也跟着吸了一口气,只觉得心境豁然开阔,不由自主的点点头。
“我终于不是王爷了,以后我们做什么?”
“跟着我,四海为家,唱戏为生,你愿意吗?”
“愿意。能唱戏,能和你一起唱戏,我很开心。”
“那就走吧。”杜云龄偏头一笑,向他伸出了手……
苏瑾琪最后看了一眼他前半生住过的巍峨宫殿,在这里的一切悲喜、恩怨、爱恨,如过往云烟,随风消逝。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苏瑾琪擦干最后一滴眼泪,紧握住身边人的手,跟随他朝未来走去……
————————————————————
1出自:宋代戴复古《望江南》 全诗如下:壶山好,也解忆狂夫。转首便成千里别,经年不寄一行书。浑似不相疏。
催归曲,一唱一愁予。有剑卖来酤酒吃,无钱归去买山居。安处即吾庐。耽美分享平台腐书网 fubook
第19节
恋耽美
第19节
“难道幕后之人和皇上有什么深仇大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非也,主谋者布局缜密,并非热血冲动之人。或许有另一种可能……”邵安沉思片刻,决定提出他这几日来,猜测到的那个危险的想法。
“你说,他们谋反,是谋帝位吗?”不知为何,邵安居然问了个似乎人人都该知道的简单问题。
张三莫名其妙的看着他,漫不经心的反问道:“不谋帝位,那谋什么?”
“相位。”邵安如是说。
张三闻言,如被定身了似的,不可置信的看着邵安,“什么?相位!此话怎讲?”
邵安淡然道:“有人要杀我。”
“高子重?”
“不是他。毕竟我是洪义的弟弟,且我和他仅是政见相左,并无深仇大恨。”
“孙谏明?”张三继续猜,但转念一想,发现并无可能,自己就否认道,“也不对。参知政事,位同副相。而且你丁忧一去三年,他实权在握,又有何理由布局谋划,置你于死地?”
的确,孙敕是没有动机的。邵安点头,“他当初明明可以登上相位,却推辞了。而且我与他共事多年,一向和睦,既无嫌隙,也无政见之争。”
张三急得抓耳挠腮道:“你还与谁结过仇?”
“这个相位,本来就是得罪人的位置。”邵安淡然一笑,“敌人,常常隐藏在暗处。你猜也是猜不到的。”
“这时刻,你还笑得出?”张三都快急死了,郁闷道,“好吧,先不管那人是谁,目前的重点是,你会不会被陷害?如今皇上他恐怕……不太信任你了。”
在此生死攸关之际,邵安却又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皇上他为什么派哥哥来平叛?”
“……晋王和老四交好,皇上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张三已经完全跟不上邵安的思路了。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皇上是有这么个意思。然而,这不是圣上真正的意思。”
张三想得头都大了,“皇上圣意难测,你也好不到哪去。你们君臣这么猜来猜去的,不累吗?”
邵安知道张三不喜权谋,直接揭秘道:“这说明,皇上并非全然不信我。至少他派来的是我哥哥,不是高子重。”
“这么说,你还有救?”张三听完,两眼放光,感觉有了希望。
邵安被张三那种看临终之人一样的眼神膈应得要死,生气的翻翻白眼:“虽然不知幕后之人是谁,但他要谋算我,还差得远呢。”
张三感觉有点晕,摸摸头上的汗,再问道:“可是晋王谋反之时,你恰巧正好在杭州……啊,我明白了!那个神秘人送斧头,引你去杭州,是为了借机陷害你?”
惊闻张三的奇思妙想,邵安无奈扶额,“送斧头的是冯致远。”
“什么,冯致远?看他平日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居然……”
“不是他。”邵安怕张三越想越歪,及时的打断道,“那位幕后黑手之所以失败,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我去了杭州。”
第七十四章:深亦情一伴一朝夕,浅亦情一殇一惆怅(四)
经邵安指点,张三总算开窍,“你去了杭州,所以无形中阻止了他们的陷害计划?”
“对,他们没想到我会去杭州,更没想到皇上会让我查这件案子。”
然而还有一点,张三仍然百思不得其解,便直问道:“他们的原计划是什么?该不会只因为你和晋王有旧情,就断言你谋反?仅凭这点,皇上是不会相信的。”
虽说帝王心难测,但皇帝对于邵安的信任,还是有目共睹的。邵安笃定道:“他们肯定还有后招,只是因为我的存在,无法实施了。”
“后招是什么呢?”张三追问。
邵安摇头,这也是他一直想不通的事情。以幕后黑手的能力,能够了解夺嫡内|幕,煽动晋王及其旧党,甚至能买通突厥杀手……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都能办下来,没理由在最后关头,在圣上那里出现纰漏。然而迷雾重重,幕后之人到底在哪地方埋下了伏笔呢?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邵安一行人终于抵达了长安。此次回京,晋王乃戴罪之身,不能着亲王常服,仅穿了一身白苎新袍,也没配玉带,而是以布带代替。邵安看惯了他锦衣华服,此刻见他打扮的如此清新素朴,反而眼前一亮,后思及晋王此举乃请罪之意,复又黯然伤神。
而晋王并没有注意到邵安的神色,他只是静静的站在城门下,微微抬头,望向那阔别已久的京城,望向那巍巍皇城遥立于天幕下,在地面投下巨大的阴影。
城门口早有人在此等候,说是圣上传召,命晋王和邵安即刻入宫。邵安接旨,略带担忧的看了一眼晋王,却见他像没事人一样,毫无惧意。邵安暗叹一声,也不敢耽搁,拉着晋王直趋皇宫。
到午门前,二人下车。门口迎立的内侍笑着上前行礼,“丞相您总算回来了,师傅他一直盼着您呢。这不,大清早就让奴才在这儿候着。”
“你辛苦了。陈公公可好?”邵安一边随他向养心殿走去,一边寒暄道。
小内侍偷瞄了一眼安安静静跟在一旁的晋王,颇为为难的说:“最近宫中事多,师傅他也心烦。徒儿想替师傅分忧,却是有心无力。”
这是陈怀恩给邵安传递消息,告诉他皇帝近来心烦气躁。邵安心领神会,微笑道:“代我向你师傅问好。”
小内侍也很机灵,知道丞相听懂了,忙躬身称是。
行至养心殿,小内侍便停在门口,止步不前了。邵安看着眼前熟悉的宫室,这里是他以前几乎日日都要去的地方,此次前来,倒是分外紧张,如同一个初次面圣的小官那样,惶恐不安。
反观晋王,丝毫没觉得这回是决定他今后命运的时刻,悠闲的跟在邵安身后,全然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邵安真不知他是无知无畏,还是真的看淡一切了。
见到皇帝时,圣上正在批阅奏章,邵安不敢怠慢,赶紧拉着晋王下拜叩首。
听他们来了,皇帝从堆积如山的奏折中抬起了头,上下打量了一下他们二人,对邵安道:“事办的不错,这段时间,你辛苦了。”
皇帝轻飘飘的吐出一句话,语气不辨悲喜。邵安有点拿不定情况,只能中规中矩答道:“能为圣上效劳,是臣的荣幸。”
皇帝淡淡一笑,继而转头看向晋王那边,“老八,听说你前段时间病了,现在感觉如何?”
“已经好了。”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还是要好好养养。你母亲以前住的长春宫,朕已命人打扫出来了。原晋王府已毁,你就住宫中养病吧。”
这是变相的圈禁了,虽然早在意料之中,但当它这么突兀的降临时,邵安与晋王仍然心头一震,不约而同的抬头看向皇帝。却见皇帝嘴角带着三分笑意,目光中透着一丝不容侵犯的威严。
“谢皇上。”晋王一愣过后,最先反应过来,叩首谢恩。
邵安垂头,果然自己无力劝皇帝改变主意,帮不了他。
晋王随着内侍向后宫深处走去,一路上所观所见,和他旧时记忆里的一模一样。这是他出生的地方,是他生活了十几年的宫殿。他沿着朱红色宫墙缓缓行进,然而路遥遥不见尽头,他一直向前走着走着,仿佛已经走过了漫漫一生。从长春宫到晋王府,又从晋王府到杭州,未曾想兜兜转转了一圈,他又回到了长春宫。然而故景依旧,这宫殿的主人早已不在了。
他记得,那庭院中的一花一草,都是母妃精心培育的;如今花叶凋零,只剩下干枯的枝干迎风摇曳。他记得,小池塘里的鲤鱼,是舅舅托人带入宫的,说是给他解闷玩儿;然而现下池塘内空空如也,只剩下一潭死水,连清风也吹不起半点漪沦……
这些,他都记得。当踏入宫门的那一刻,所有的前尘往事,便猝不及防的闯入他的脑海中……母亲欣喜时的微笑,母亲生气时的皱纹,母亲伤心时的泪水……一瞬间,他全部都记起来了。
养心殿内,皇帝指了指龙案上成堆的奏折,对邵安道:“这堆,是孙谏明等文官的奏折,全都为替晋王求情。那堆,是高子重等武将的奏章,要朕严惩不贷。”
邵安头疼,高巍果真是不放过任何掐架的机会,什么都要插上一脚。无论何事,到最后都会沦为党争的武器。这次也不例外。
于是邵安求情道:“晋王其实并无篡位之心,因奸人挑拨,对圣上有所误解,才会犯下此等大罪。请圣上念在多年兄弟的情分上,宽恕开恩。”
皇帝早料到邵安会这么说,又道:“朕知道老八的性子,他哪会有这么多花花肠子。只可惜他年少无知,被奸人利用。冯致远的密折朕看过了,也了解杭州发生的事情。听闻,军队物资都没找到?”
“是臣无能。”邵安赶忙请罪。
“你和你哥哥,还有那么多官员都没找到,看来不是无能,而是军队根本不在杭州。”皇帝断言道,“朕怀疑,是在京城。朕已全城戒严,挨家挨户搜查了。”
这点也是邵安最为担忧的,京城之中,天子脚下,居然会混入叛军,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邵安附议道:“圣上英明。”
“至于晋王的案子,由于刑部官员犯案,大理寺正在调查,看样子无法三司会审了。朕打算由你主审,你意下如何?”
“臣不能受命。”邵安辞道,“臣与晋王有旧,理应避嫌。不如请大理寺卿裴大人主审此案?”
皇帝本就是试探,见邵安硬辞,也不强求,“那就让大理寺、御史台和中书省凑成‘新三司’会审吧。”
不久,皇上就把审案人员定下来了。中书省是孙敕,大理寺是裴绍钧。至于御史台,自从前御史大夫于承平致仕后,一直处于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直到两月前,皇上才从地方上选了个名叫赵世康的官员,擢拔为御史大夫。于是赵世康还未在京城站稳脚跟,也没摸清京中各派势力呢,就被推上去参与谋反大案的审理了。
“这个赵世康什么来头?”交接完了杭州的案子,邵安现在终于可以悠闲的坐在政事堂中,和孙敕聊天谈心。
孙敕在吏部干了这么多年,早已熟记了各位官员的来历背景,连履历都不用查,闭着眼睛就能背出,“他是皇后娘家的人,此次能调上来,是靠国丈亲自向圣上举荐,求了好久才得来的呢。”
“国丈怎么不去颐养天年,居然要去蹚浑水?”
“可能是清闲衙门待久了,想找点事做。要是干得好了,还能挪挪地方呢。”孙敕半开玩笑的说道。
邵安撇撇嘴,对此不屑一顾。要知道本朝一直防着外戚干政,对外戚当官有严苛的要求。况且当今圣上的母亲早逝,母家势微,朝廷上几乎无人。有这个例子在此,即使其他外戚们干的再好,也无法确保能更进一步。即使像国丈这种位列一品,也不过是个闲职。
“算了,不过是凑数的闲杂人等,这件案子,还得要靠你和裴大人多多操心了。”
“应当的,应当的。”
“还有,皇上急着等结果呢,所以这个案子要办得快。当然,也别马虎了。”说到最后一句,邵安的手指轻叩桌面,以示强调。
说是“别马虎”,其实是“要马虎”的意思。孙敕了然一笑,这案子该怎么审,他已心中有数。
第七十五章:解疑窦风止尘埃定,望长安再拜归无期(一)
审问紧张有序的进行着,然而结果却不尽人意。中书省、大理寺、御史台三方想尽一切办法,仍然没有让晋王府的那些属官开口。
至于京城戒严,搜查叛党一事,也毫无进展。就像和杭州一样,长安城中风平浪静,仿佛从来没有过什么叛军。
“查来查去什么都没有查到,孙敕、裴绍钧、赵世康,你们三个作何解释?”
皇帝厉声斥责,甚至连名带姓的叫他们,可见是龙颜大怒了。孙敕等三人集体下跪请罪,口称无能。
“你们也算是国之栋梁,怎么在审案上,办事不利?看来刑狱之事,无人能及冯致远了。”皇帝负手瞭望远方,心中又起惜才之心了。
然而冯彻,此刻还在京兆府。押送晋王回京后,所有人都有意无意的忘记了冯彻这位功臣,连皇帝也没有让他继续插手此事的意思。
虽然冯彻是断案高手,为人处世却不够圆滑。要是让他审案,以其较真的性格,不知会审出什么来。孙敕和赵世康同时侧首,二人目光相交之间,赵世康便知此时他必须得出头了。他进言道:“请皇上再给臣等几日,臣必定日夜审案,尽快结案,以报皇恩。”
刚刚皇帝只不过是心头一动,并未真的打算启用冯彻。既然赵世康在此立誓,君前无戏言,皇帝便顺水推舟道:“朕就再信你们一次,退下吧。”
三人走后,邵安觐见。皇帝开门见山的问道:“当初,你有没有在晋王口中套出什么话?”
“臣问过,但是晋王绝口不提背后主使者。是臣无能,请圣上降罪。”
幕后主使要是能那么轻易问出,还要刑部和大理寺做甚。皇帝当然不会怪罪邵安,又继续问他:“那你觉得背后之人是谁?”
“臣以为,或许是晋王旧党。”
皇帝点头,“晋王党的势力比我们想像的要大。还有那些属官,油盐不进,软硬不吃。审到现在还没有结果。”
邵安有点难以理解了,按说大理寺的手段,要比地方上厉害得多,况且三位审问官员也非等闲之辈。可过去了这么久,居然还对付不了一群小小的属官。
“晋王在宫中待了有些日子了吧。”
“是。”邵安心中有些忐忑,看样子,皇上终于打算见见晋王,而他们兄弟俩,的确该好好的谈一谈了。
※※※※※
晋王已被幽禁多日了,以他的性子,早就烦躁不堪了。最初的几日,他身处母亲的旧居中,颇为缅怀伤感。几日后,晋王过够了一成不变的生活,开始担心外面的事了。虽然他知道邵安定会将杜云龄带回了相府安顿,为其治伤。但他依然担忧龄官,想见他,想听他唱戏。而如今只是妄想了,没有龄官陪伴的日子,对晋王而言,真是度日如年。
这天,本以为以前许多天一样,死气沉沉,了无生气。未曾想,到了午时,长久不再开启的朱红宫门忽然打开,太监宫女们端着托盘鱼贯而入,盘中散发出食物的香气令人垂涎欲滴。晋王诧异的望向来人,果然看到了他的五哥。
宫女们忙着布置摆放餐具,晋王安静的坐在皇帝对面,显得格外乖巧,却也疏离。
“咱们兄弟好久没有在一起吃饭了。”皇帝点来点桌上的一盘水晶冬瓜饺,“朕记得你以前爱吃甜食,特命御膳房准备的点心,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晋王看着满桌子的美味佳肴,碧粳粥、糖蒸酥酪、如意糕、吉祥果、莲叶羹……全是自己爱吃的甜点,便明白五哥是用了心思的。他默默夹起一个水晶冬瓜饺来,嚼了几下,却觉得食不甘味,再也没有以前的那种香甜。
“谢谢五哥。”晋王放下筷子,低声说道。
皇帝闻言,感叹一声,“你还愿意叫我‘五哥’。”
“五哥,弟弟自知犯了大错。但我,只想求个真相……”晋王不顾一切的抬头问道,“我母妃是怎么死的。”
※※※※※
邵安焦急的在中书省里等待着,他不知道皇帝对晋王说了什么,也不知道晋王有没有像那天问他那样,质问皇帝淑妃的死因,更不知道皇帝会如何回答。他只有等待,等待着最后的结局。
到了申时,皇帝传召,邵安养心殿觐见。
然而令邵安意外的是,在去养心殿的途中,居然遇见了东宫太子苏晟晖。太子与邵安迎面相碰,避无可避。邵安略微尴尬的向太子行礼问好,太子却什么都不说,径直离去。
邵安回头,看着太子一瘸一拐的艰难前行的背影,心中更加不是滋味。
邵安进去时,皇帝刚见完太子,还处于极度愤怒之中。见他来了,皇帝怒不可遏的骂道:“朕养的好儿子,居然勾结晋王谋反。”
邵安完全愣住了,幕后操纵之人,怎么可能是太子?他怀疑道:“会不会是其中有什么误会?”
“晋王亲口供出,太子也已认罪,还有什么可误会的。”
邵安大脑一片空白,在他眼中,太子虽然偏执,但绝不会做出这种无君无父之举。或许太子也像晋王一样,被人误导而不自知。
“孽障!”皇帝一气之下,将桌上的笔墨纸砚全部扫落,声音沙哑的悲愤道,“难道,这就是得到天下的代价吗?”
帝王盛怒之下,谁敢多说一个字。邵安和陈怀恩急忙跪倒在地,深深叩首不敢抬头。
邵安俯首于地,蓦然忆起在王府初遇苏晟晖的时候……
那日,清风习习,落花满天,安王府花园中欢笑不断。邵安路过花园时,见王妃正为小世子轻轻擦汗,可世子调皮,又跑到了秋千那里,坐在上面努力地想荡高。可他力气太小,总是无法如愿。安王看到笑了起来,走到后面帮他推了一把,秋千被高高荡起。小世子咯咯的笑起来,一个劲的喊:“再高点,再高点!”
邵安站在树下,默默看向苏晟晖,再回想起自身的境遇,心中既羡慕,又伤感,甚至有点嫉妒。世子有温暖的家,有严父慈母,而他,什么都没有。可当他现在再看太子与皇帝父子之间的恩怨,却不知该说什么了。
毕竟那时,太子的腿还未瘸。那时,安王还不是皇帝。
待皇帝怒气稍减,邵安赶紧进言,“太子殿下年少,或许被人利用而不自知。”
“利用?”皇帝心中冷笑,“若是心中无欲,别人又如何利用?朕欲……废太子!”
果然,皇上还是舍不得重惩太子的。邵安理解皇帝的心情,作为父亲,他对儿子有太多了亏欠,还未补偿,却又不得不废立。
念及此,邵安叩首道:“太子者,国之根本也,若轻易废立,则会引起朝野动荡。历代来立嫡立长,圣上只有这一个嫡子,若立庶子,又会发生当年夺嫡之争。”
“其他罪朕尚可宽恕,可这是谋逆,朕可以原谅他,但朝臣会同意吗?”
那就压下来。邵安和皇帝心里都知道这一点。然而要压下此事,何其难啊。
“冯致远怎么安排?”皇帝突然问道。
皇上不会无缘无故忽然提及此人的,邵安揣度着圣意,回答道,“京中似乎没有合适的位置,不如去地方上历练历练?”
前段时间刚罢免一堆刑部官员,位置多的是,而皇帝却没有质疑,随口道:“恩,调出去,你看看哪有空缺,尽快安排。当然,也别亏待他。”
“臣明白。”邵安心里有点替冯彻惋惜,在晋王事中,冯彻是第一个发觉谋反的,立此大功,本应调入刑部。邵安曾想把刑部尚书的位置留给他,但现在他也是有心无力了。冯彻没有上去的理由很简单,时机不对。
事后,很多人为冯彻倍感不值,觉得邵相太过眦睚必报了。但也有部分敏感的官员们,已从此事中分析出,皇上和丞相对于谋逆案的态度。
此后,太子被秘密地软禁于东宫,对外则称储君身体有恙,不见外客。外戚赵世康刚上任没多久,就被皇帝以审案不力为由头,撤职查办了。然而到底废不废太子,皇帝却没有对邵安明确表态。不过看这情形,邵安心想,还是先将冯彻调出去,将太子谋反之事瞒下再说。
压下此事倒是不难,目前知道太子参与谋反的,只有圣上、晋王和邵安。至于王府属官,晋王说他们官卑位轻,并不知晓太子也参与了。于是皇帝口谕暂停会审,唯有京中搜查仍在继续。
而冯彻,被吏部派任从五品柳州知州,即日离京。
※※※※※
这日正值退衙时分,邵安仍在中书省处理公务,忽然有一小厮求见。那人恭敬的说道:“丞相大人,冯大人请您去他家一趟,有要事相商。”
“有事在衙门里不能说吗?”邵安惊奇,冯彻什么时候开窍了,居然请上官去他家做客?该不会为了外任一事套套关系吧。
小厮为难道:“小的也不清楚。”
“算了,你在前带路吧。”邵安倒要看看,冯彻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邵安随着那小厮,穿过大半个京城,终于在一条小巷前停了下来。小厮抱歉的向他解释,说前面路窄,马车过不去了,只得步行。邵安望向前方坑坑洼洼泥泞小路,他没想到,冯彻好歹也是堂堂命官,居然会住在这样一个简陋的巷子里。
等到了冯府,邵安又惊讶又伤感的打量着周围,只见这是一小小的四合院,地方不大,贵在清净。进屋后只觉得家中贵重摆设不多,但室内打扫的一尘不染,干净整洁。
邵安到时,冯彻居然不在家,只有他的夫人和稚子在此。冯夫人荆钗布裙,正围着炉灶在炒菜。见客人来了,忙出来泡茶招呼。
家中男主人不在,邵安单独和冯夫人相处,倍感尴尬。反而是冯夫人不拘小节,不像那些大家闺秀一样忸怩作态。她端了茶出来,含笑道:“家中简陋,没有好茶招待,望丞相见谅。”
邵安接过,微抿一口,“茶香清幽,夫人客气了。”
冯夫人微微一笑,“夫君他脚程慢,恐怕要劳丞相稍坐片刻了。”
邵安知道她灶上还煮着饭呢,便道:“无妨,冯夫人有事先忙吧。”
冯夫人也牵挂她锅中的饭菜,也不再客气,“那丞相请便,妾身先下去了。”
冯夫人匆匆离去后,邵安干坐片刻,深感无聊,故起身随意走走,来到了冯彻的书房。
书架上,各类书摆放的整整齐齐,而书桌上,倒有几分杂乱。只见几张纸随意的乱摆在桌子上,字迹龙飞凤舞,显示出写字者烦躁的心情。
邵安每次看冯彻的奏章,都是用工整的台阁体书写的,还从未看过冯彻的草书呢。他一时好奇,便拿起最上面的几张,只见上书: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这是陆游的诗,没想到冯彻竟然会写这种伤感的诗句,真是出乎邵安的预料。他又翻出一张,却见上面写的是辛弃疾的诗: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邵安一愣,被诗句深深的悲愤击中,他心中有股隐隐的不安,更加急切的继续翻阅着,却看到了更悲哀的诗句: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问汝一生功业:黄州、惠州、詹州。
第七十六章:解疑窦风止尘埃定,望长安再拜归无期(二)
正当邵安愣神时,冯彻终于归家,一进书房就急忙请罪道:“劳邵相久等,下官来迟了。”
邵安放下手中的纸,扯了扯嘴角,“还好,没等多久。”
冯彻看了看桌上的纸,尴尬一笑,“下官字迹丑陋,让邵相见笑了。”
“平日见多了你写的台阁体,今日乍见狂草,倒别有一番韵味。”邵安步出书房,到大厅落座,“你叫本官来,有什么事吗?”
“下官却有要事。”冯彻边说,边走到门前,将房门和窗户紧闭了。
邵安一愣,这冯彻搞什么鬼。
关好门窗后,冯彻走上前来,深拜长揖,“邵相,下官已查明,太子参与了此次谋反。这是奏章,请丞相过目。”
邵安端茶的手一抖,差点打翻茶杯。果然是怕什么,来什么。他稳住心神,接过奏章,一目十行的看过去,只见冯彻查得极其细致,甚至连晋王和太子第一次在京城碰面的时间和地点,都已查明。
“你早就知道,太子谋反?”邵安合上奏章,厉声问道。
“是。”冯彻毫无惧意的承认,“那时,晋王无诏入京,下官已察觉不对。后来发现晋王私谒太子,更觉其中定有阴谋。只是下官并无人证物证,不敢冒然弹劾太子殿下。”
“于是,你就用‘烛影斧声’来引我去杭州。先抓晋王,再诱太子出手。等抓到了太子谋反罪证后,一封奏章,欲将击将太子击倒?”
“正是。”
邵安怜悯的看着他,摇头道:“你该不会不清楚,皇上对太子的器重吧,为何非要触逆鳞?本官劝你,识时务者为俊杰。”
冯彻正气道:“下官只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太子是嫡长子,若废了他,定会引起朝野不安。皇帝其余子嗣尚幼,未能看出哪位皇子能担当大任。这太子之位,又该给谁?”
“太子是嗣君,是明日的天子。若品行不端,逆某犯上,将来如何服天下万民?丞相难道要看着江山,落在一个无君无父的人手中?”
邵安心中内疚,太子本是个好孩子,只是因为腿瘸之事,怨恨皇上和自己,才会性情大变。可这些,冯彻不会知道,他也无法说明。邵安只得从另一方面劝道:“暂且不论天下,就算是为了你自己的仕途和家人,也别惹祸上身。”
冯彻苦笑,“丞相不是看到我写的字了吗,下官岂是那种贪图权位,恋眷性命之人?”
邵安此刻终于明白,冯彻为什么会写那些贬官诗词了。
原来世上,真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邵安心中有钦佩,有惋惜,更有无奈。他平复心情,冷漠道:“你的奏章,不会到皇上手里的。”
“丞相想要扣留奏章?可惜,已经晚了。下官之所以到家这么晚,就是在等邵相走后,向中书省递交了这封奏章。”冯彻观察细致,思虑周密。他早就从自己要外放知州之事,看清了皇上和邵安的态度。他们必会像对晋王那样,对太子也手下留情。
邵安一惊,没想到冯彻居然会跟自己玩心眼。今夜本当邵安轮值,却因冯彻邀请,未能留守中书省。此刻邵安和孙敕俱不在中书省内,那里只留了一些中书侍郎和舍人值夜,他们见到是弹劾太子的奏章,必不敢压,定会立刻上交圣上。最重要的是,冯彻不是以密折上奏,中书省人员众多,定然全都传看过了。
想必明日朝廷上下又会物议沸腾,太子之事,到底是压不住了。邵安头痛的看了眼冯彻,随后不发一话,怒气冲冲的夺门而出。
正在做饭的冯夫人瞥见此状,疑惑的跑到书房问自己的丈夫,“丞相怎么走了?不留他吃顿饭吗?”
冯彻轻轻摇头,“夫人,看来咱们又要搬家了。这些年跟着我东奔西跑,苦了你了。”
虽然已是于事无补,但邵安还是急匆匆进宫,求见圣上。如今情形,肯定是无法再将此事压住了,可也不能任其肆意发展,必须要和皇上商量个补救之法。
等邵安到达养心殿时,皇帝已经把冯彻的那封奏章,翻来覆去研究好几遍了。
“中书省没人看着么?这折子是怎么递上来的?”皇帝一见到邵安就大怒,将手中的折子摔在他脚前。
邵安赶紧捡起奏章,放于龙案上,低头认错道:“是臣大意了。”他并没有扯出冯彻,也不会说出中了冯彻的调虎离山之计。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看来,是老天爷不想原谅他了。”皇上偏头吩咐内侍,“去请东宫。”
邵安明白,这下太子谋反事件传开,废太子是肯定的了。至于是流放还是圈禁,就要看最后的审案结果了。
内侍向太子传旨期间,皇帝又拿起案头上冯彻的折子,再阅览了一遍。读罢,他轻轻放下奏章,对邵安道:“冯彻有一句话说对了,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1而太子,不孝父母,不忠君主,将来如何能安天下呢?”
未几,太子至。邵安偷眼打量太子,见他面容面容憔悴,身形明显消瘦了几分。看来这段秘密软禁的日子,太子过得十分煎熬。
太子拖着残腿,慢吞吞的走上前去,艰难的跪下行礼。皇帝并没有像往常那样让他起来赐坐,只是对邵安和陈公公说,“你们暂且退下,待会朕再传召。”
“遵旨。”邵安和陈公公对视一眼,这是要处理家事了,不该看的千万别看,还是早抽身为妙。
空荡荡的大殿,只余下了皇帝和太子。这一君一臣,一父一子,一立一跪,相持沉默着。皇帝看着自己寄予厚望的嫡长子,此刻落寞萧索的跪在自己跟前。儿子的眼睛虽仍是那样炯炯有神,却已陷了一圈下去。看来软禁中,没有少吃苦头。
“在东宫闭门思过这些日子,你想清楚错在哪吗?”
“我错就错在,不幸生于帝王家,不幸成为你的儿子。”太子倔强道,“若我不是你的儿子,就能随心所欲的去做喜欢的事,喜欢读书便可入仕,喜欢学医便去救人,喜欢戏曲便去唱戏。而不是像现在,呆在冷冰冰的东宫,做太子!”
“你终于说出你的心声,这些年,憋坏了吧。”皇帝冷冷的说道,“可惜你投错了胎,身为皇族子弟,嫡子长孙,本就没有选择。那个宝座,固然不是你想坐就能坐的,可也不是你想不坐就能不坐的。既然已当上了太子,要么成王,要么败寇。”
说罢,皇帝不知从何处,抽出了一根藤杖,右手拿着轻轻敲打着左手手心。
太子瞥了眼那根藤杖,心中又生气又委屈,对皇上悲愤道:“你凭什么教训我。父皇,你管过我吗?你教我读过书吗?你看我舞过剑吗?从我六七岁的时候,你就不在我身边了。你为了皇位,去了战场,抛弃了我和母后。”
“住口。”皇帝呵斥,狠狠心扬手就是一杖。
“你不陪着我,却陪着邵安!你教他读书下棋,你带着他上战场。”太子大喊道,“到底谁才是你的儿子?太医说,只要早那么一柱香时间,我的腿就不会瘸。可你,选择先救邵安,不救我。”
“他当时性命垂危,情况比你凶险万倍,朕自然要先救他,再救你。”
“他不过是个野孩子,凭什么要救他。”
“逆子。”皇帝动怒,又扇了儿子一巴掌,“读了那么多年书,都白读了吗?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圣人之言,都不记得了吗?你身为储君,却缺乏仁德,朕如何能把江山万民交给你?”
“这江山,从不是我想要的。而我想要的,你却吝啬的不肯给我。”太子只想要一份父爱,然而天家无亲情,这份最为平常的心愿,却成为了奢望。
皇帝闻言,眼前一黑,手中的藤杖落地,发出剧烈的撞击声……
“父皇!”太子一惊,没想到一直刚强的父亲,居然会被自己气的几欲昏倒。
邵安和陈公公一直在门外守候,听见里面太子的呼声,急忙闯入,果然见皇帝十分狼狈的倒在地上。邵安吃了一惊,他望着自己追随多年的主子轰然倒塌,一向威严的脸上,竟然露出了深深的倦意。
在邵安的搀扶下,皇帝缓缓坐起身,他轻轻摇了摇头,示意邵安自己没事。然后,皇帝失望而又悲伤的看向自己的儿子,疲惫道:“怀恩,送太子回东宫。”
陈公公领命,他和邵安对视一眼,然后拉起太子,押送回宫。
看着太子离去的背影,邵安心中不是滋味。忽然又听见了耳边传来了皇帝沉重的叹息声……
“是我这个做父亲的失职,没有时间陪伴他左右,让他少年时受了太多孤苦。后来,又将你们搅入当年太子、晋王党争之中,害你们遭到废太子苏瑾瑜的暗算,差点丧命。他的腿也……”皇帝回想起那段往事,神情悲痛,语音渐渐低沉了下去,最终化为了一声似有若无的哀叹……
毕竟太子还太年轻,并不懂得什么是爱。其实,谆谆教导是爱,疾言厉色是爱,相依相伴是爱,默默守望也是爱。
然而邵安却在此刻,深深的理解了一句话: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
1出自: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君道》
终章:解疑窦风止尘埃定,望长安再拜归无期(三)
太子被禁足东宫,国丈、赵世康等参与谋反者下狱。赵氏外戚一夜之间被皇帝连根拔起,皇后无奈的看着儿子即将被废,母家亲人接连入狱,故而忧虑成疾,卧床不起。
皇帝知道,皇后赵氏品行良善,温婉贤淑,决不可能参与谋反之事。所以没有因此而废后,并让太医尽力诊治。然而谁也没想到,皇后一病就是数年。直到多年后,当她抱着那个酷似自己儿子的小孩,感受着小孩子温暖的体温时,她已死多年的心,终于被焐热了。
这回中书省和大理寺审案极其迅速,因为冯彻已提供了所有的物证,只需按部就班的再问一遍,画押签字就是了。可怜国丈大人一把年纪了,还是栽到了冯彻的手中,欲辩无言。
国丈在狱中,要求见皇帝一面,皇帝准奏。白发苍苍的老人恳求的看着自己的女婿,称一切皆是他幕后策划,愿意领罪,只求不要牵连到自己的女儿和外孙。
十日后,皇帝下旨:废太子苏晟晖,贬为庶人,徙黔州。晋王苏瑾琪,削除王爵,贬出长安。国丈、赵世康及一干外戚,赐自尽。晋王府所有参与谋反的属官,秋后问斩。刑部左侍郎顾清誉贪污受贿,私自移交刑部证物,流放黔州。
至此,惊动天下的谋反案落下了帷幕,然而邵安和皇帝心里都清楚,这件事情并没有结束。以国丈大人的才智,不可能谋划出整件事情。而那位隐藏在深处的真正主谋,依旧毫发无损。
不过,那位黑袍人也没有达到目的,除掉真正该除之人。他冷冷的望着相府的方向,一计不成,再施一计。以后的日子还很长久,有的是时间慢慢斗。
※※※※※
苏瑾琪抬头看向天边,白云一片去悠悠,在庄重威严的宫殿的映衬下,显得那么遥不可及。他接过圣旨,心中无半分伤怀,在内侍的带领下,从多日囚禁的长春宫走出。
直到身后缓缓关闭的宫门,苏瑾琪才回头,最后一次看向母妃的旧居。他知道,自己再无可能回到这里,回到幼年居住的地方了。他想,他终究没有按母妃期望的那样成长,反倒成为了她最不喜欢的戏子。若母妃泉下有知,恐怕该生气了吧……
养心殿,一如既往的肃穆,象征着不可侵犯的巍巍皇权。苏瑾琪在门口等了片刻,不久大门打开,他看到废太子苏晟晖一身布衣,缓慢的从内走出,又看到殿内只有邵安一人,立于皇帝身侧。
“对不起。”苏瑾琪在苏晟晖经过他身边之时,轻轻说道。
苏晟晖步伐一顿,他摇摇头,而后离开了皇宫。
陈公公请苏瑾琪入殿后,再次关上了大门。苏瑾琪目不斜视的走向殿内,恭恭敬敬的跪下给皇上叩了个头。皇帝心中一痛,忙出声让他免礼。兄弟两人对视片刻,皇帝忽然想起,自己已经许久没有像旧时那样,好好的抱一抱自己的弟弟了。然而皇位,将他们兄弟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仿若天涯海角。
不仅是兄弟之情,父子之情、夫妻之情,都会渐渐离他而去。最终,只剩下他一个孤家寡人,孤零零的坐于皇位之上,独享盛世繁华。
皇帝遥望自己的弟弟,想在脑海中刻下苏瑾琪最后的面容,可御前长长的台阶将他们隔开,令他看不真切。皇帝放弃了,苦涩的开口,“老八,朕给你自由,以后好好过日子。”
“谢……五哥。”苏瑾琪谢恩,是谢哥哥,不谢皇帝。
邵安在旁看着,欣慰他们兄弟能够和好如初。皇帝最后又问:“临走前,有什么要说的吗?”
苏瑾琪终于看了一眼邵安,然后颤抖的拿起袍子一角,用力撕扯。
割袍断义,是割袍断义!邵安万万没想到,苏瑾琪竟然要和他绝交。邵安眼睁睁的看着他撕扯袍角,知道自己已经永远失去从小玩大的朋友了。
或许是袍子太结实了,或许是苏瑾琪手抖的太厉害。他撕了半天,却没有扯开。邵安再也看不下去了,他忽然转身去拿殿中架上的御剑。剑出鞘,一片若有若无的光华流逸而出……
皇帝沉默的看向邵安,看着他将剑交给苏瑾琪。而苏瑾琪,也毫不犹豫的,一剑斩断了他与邵安多年的交情。
“安儿,你料事如神,太过聪明了。或许……也只有像李洪义这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朋友。知道我有多羡慕你和洪义吗?你们一文一武,相得益彰……而我,除了王爷的身份,什么都没有……”苏瑾琪断断续续的说着诀别的话,直到最后,泣不成声。
他本不想哭的,他本想潇洒的告别,潇洒的离去。可是眼泪就像不受控制似的,哗哗直流。他抬手使劲擦,却越擦越多,怎么也止不住。
邵安呆呆的看着苏瑾琪,一时之间只觉得胸臆空茫。他脑海中翻涌起无数思绪,最后却只剩下一个念头。他感慨的想着,瑾琪真乃君子,直到最后一刻,也没有质问自己,戳穿自己的谎言。
苏瑾琪渐渐抑制住了哭声,张了张口,只说了一句,“就这样吧。”
就这样吧。那是苏瑾琪对邵安说的最后一句话,而后他抹抹眼泪,深深吸了口气。最后,再看了邵安一眼。
那短短一眼,却长过漫漫一生。邵安看着苏瑾琪的决绝转身,看着他踉跄而去,头也不回的跨出殿门……
转首便成千里别,经年不寄一行书1……他与他,终究是永别了。
望向苏瑾琪离去的背影,邵安终于坚持不住,毫无征兆的默默垂泪。皇上微微一愣,他已经很久没看到这个坚强的孩子流泪了。在听说李洪义死了时,邵安没有哭;流放黔州时,他也没有哭。皇帝仿佛有种错觉,邵安他是不会哭泣的。可是现在,当看见两行清泪从那双黑白分明的眸子中缓缓滑落时,他终于记起,这个孩子是会难过、心痛、流泪的。
“其实我也羡慕他,多想像他那样,敢爱敢恨,敢作敢当。但我这辈子恐怕做不到了。”邵安低声啜泣良久,终于说出了那句话,“是我……骗了他。”
皇帝走上前,拍拍他的肩膀,“君子可以欺以其方。人这一辈子,想要巧妙的度过一生,哪能会没有秘密?叹只叹,一生心事何诉,复谁知?”
※※※※※
苏瑾琪从皇宫出来时,杜云龄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了。他故意忽视瑾琪红红的眼睛,微笑着上前,问道:“你闻到了吗?”
“什么?”苏瑾琪被他打断离愁别绪,有些莫名其妙的问道。
杜云龄一笑,深吸一口气,“自由的味道!”
苏瑾琪也跟着吸了一口气,只觉得心境豁然开阔,不由自主的点点头。
“我终于不是王爷了,以后我们做什么?”
“跟着我,四海为家,唱戏为生,你愿意吗?”
“愿意。能唱戏,能和你一起唱戏,我很开心。”
“那就走吧。”杜云龄偏头一笑,向他伸出了手……
苏瑾琪最后看了一眼他前半生住过的巍峨宫殿,在这里的一切悲喜、恩怨、爱恨,如过往云烟,随风消逝。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苏瑾琪擦干最后一滴眼泪,紧握住身边人的手,跟随他朝未来走去……
————————————————————
1出自:宋代戴复古《望江南》 全诗如下:壶山好,也解忆狂夫。转首便成千里别,经年不寄一行书。浑似不相疏。
催归曲,一唱一愁予。有剑卖来酤酒吃,无钱归去买山居。安处即吾庐。耽美分享平台腐书网 fubook
第19节
恋耽美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35076/60361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