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节
推荐阅读:魔君与魔后的婚后生活、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快穿]给攻略对象生娃高H、临时夫妻(nph)、永远也会化雾(1v1)、末世之娇娇女也凶猛、劣评(骨科1v2)、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小梨花(校园h1V1)、珀迪达之雾【简】、
摄政王 作者:荒烟蔓草
第21节
高高的祭台上,授冠者与加冠者一同转身,玄澜张开双臂,接受祭台下的百官朝拜与万民臣服。
身为施冠的长辈,祈舜按礼是要退场的,但是玄澜拽着他的手不放,他被迫无奈,只能以落后玄澜半个身位的距离,同他一起接受百官的朝拜——以致于他总有一种错觉,他身上穿的好像不是沉重威严的亲王服制,而是朱红明艳熠熠闪光的凤袍。
真是……一种诡异的错觉。
生辰宴与年前的宫宴被祖贵妃娘娘放在了同一天。娘娘的原话是,“也不必劳累大臣们再跑一趟,就都放在一起,半个盛大一点的宫宴吧,让大臣们都能够回家好好过年。”
所以那一日的宫宴办的格外的盛大,京城里但凡五品以上的官员都携家眷前来参加了,席面从皇城南面一直排到皇城背面。御膳房从头一日凌晨就开始忙活,一直忙啊忙忙到第二日的凌晨。
被叫去长乐宫掌勺,从堂堂的御膳房大总管成了某一个小厨房的小管事,老肖没有一丝的不愿意,反而还乐开了花儿。对着自己的老伙计幸灾乐祸:你们御膳房,累死累活赚不到半点好处,还要时时提心吊胆担心出什么事儿;然后嘚瑟——诶呀还是长乐宫好啊,伺候好那一位贵人,其他啥事都好说……
现御膳房大总管问:“贵人?什么贵人?”
老肖惊觉自己说漏嘴了,赶紧补救,“自然是皇上!还有谁能比皇上更金贵?!”
——真的没有人比皇上更金贵了吗?老肖摇摇头啊,据他观察,在皇上自己心里,那个人估计比他自己要金贵的多。
他来御膳房挑选食材,从来都是顶尖的珍品绝味供他挑选,什么人什么事都得给他让步。啥事都没有那位贵人多吃点饭重要。可以这么说,整个皇宫,包括皇帝陛下自己,都在吃那位贵人吃剩下的。
老肖赶紧挑好食材,屁颠屁颠的滚回长乐宫去了,准备今天试一试王爷上次说的新菜式,上一回他弄出来了一个新菜式,被王爷夸赞了一番,陛下就赏了百两的金子这一回做好了新的菜式,老肖准备亲自给王爷端上去,顺便还可以好好的拍一通马屁……谁料来到宫殿门口,才发现陛下同王爷两人都不在,问了宫殿里的侍女,侍女说,有个小太监过来说了几句话,陛下同王爷就脸色大变的跑出去了……
脸色大变啊……老肖摸摸下巴,砸吧砸吧嘴,果断的放下托盘,滚回他的厨房去了。
恩,端菜这种事,小太监来就可以了。
第98章 麟麟儿
小太监是太医院徐子行派来的。
原来是太液池上那一位今日晨起的时候有点肚子疼,朝露以防就让人去请了徐太医过来,徐子行特地遣了一个小太监过来长乐宫说一声,结果祈舜一听见“太液池上来人说那位贵人今早肚子疼……”就大惊失色的跑出去了,连下半句话都没来得及听见,玄澜无奈,只能匆匆跟上去。
弄得小太监还在那里抓耳挠腮:不是说陛下最宠爱太液池上那位娘娘吗?陛下还没多少反应,王爷这么着急干什么?
玄澜横了小太监一眼,小太监啥都不敢想了,噗通就跪下请罪。玄澜在匆匆追上去的间隙还有闲心在想,这孩子还没生出来,阿舜就这么在意……那孩子要是生出来了呢?
他眉毛一挑,眉头皱起来,心情瞬间就不好了。
……皇帝陛下第一次觉得自己可能做了个错误的决定。
待到祈舜赶到太液池上未央宫,方才知道自己可能闹了个乌龙。那女人被安置在未央宫上一个偏僻的宫殿,主殿还是他当初离开时候的模样,朝露领着人天天打扫。徐子行无奈的和他解释,说那位小姐并无大碍,弄得他尴尬的很,玄澜正好也在这时候赶了过来,似笑非笑的看着他,眼神中充满了某种“无法言说的情绪”,和身后的徐子行一前一后眼神夹击,并且那种“无法言说的情绪”瞬间同步。
祈舜立时就怒了,一转身,拐进了未央宫的主殿,等他停下来的时候,眼前就已经摆着那张在记忆中不那么美好的大床了……
祈舜转身,玄澜笑眯眯的看着他,“皇叔是在这里等朕吗?”
祈舜,“……”
祈舜走过去,拍拍皇帝的脸,笑了,“别忘了你前两日刚同皇叔说过什么。”
说完就潇洒的错开皇帝,踏出宫殿大门,直接一跃到了汉白玉的栏杆上,足尖轻点水面,白色衣袂翻扬,转眼间就已经在太液池对岸了。
——是某人自己说这几个月不碰他的啊!
留下皇帝一人在原地脸色黑成浆糊。
“陛下。”徐子行在宫殿门口叫他。
皇帝微抬下巴,示意他说话。
被迫成为妇科大夫的外科大夫徐子行硬着头皮说,“启禀陛下,贵人的产期在即,但胎位依旧不正,分娩时怕是会有变数,微臣一人……实在力有不怠。”
实际上徐太医的内心是在咆哮的——微臣一个学外科的陛下你逼着我内外兼修也就算了!还要让我兼职妇科圣手!陛下你实在太高看微臣了!
皇帝的声音轻飘飘的,“……力有不怠?”,徐子行心里一紧,一下子又后悔了,生怕皇帝下一句就说,“……你太医院院正一职,是否也力有不怠了?”
幸好并没有,玄澜漫不经心到道,“那便把张院判叫来帮你好了。”
“……也正好,他的年纪也差不多该告老了。”
张院判是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头,正宗的妇科圣手,本身就年纪大了又慈眉善目的,后宫里头“妇女之友”第一个就选他。唯一有一个缺点——骨头太软,所以混了这么多年,最后还是被徐子行一个毛头小子爬到了头上。
皇上这话的意思……徐大太医又开始揣摩了,怎么像是干完这一票,就把张老头赶回家的意思啊。虽然这么干他挺开心的,但……他又不是王爷,陛下这么干肯定不是为了让他开心。
果然,皇帝又淡淡的说,“既然胎位不正……那必然会出一些意外。”
皇帝冷酷无情的说,好像他否定掉的不是一条生命,“朕要什么……你知道吧?”
徐子行咽了咽口水,声音艰涩,艰难道,“……微臣明白。”
去母留子……他一开始被召过来,就知道的事。
======================
腊月二十七过后,很快就是除夕了。宫里过了个热热闹闹的年,皇帝陛下也不再整天冷峻着一张脸了,王爷更是笑眯眯的。除夕夜刚刚过去,大年初一,宫里头燃着炭火,上好的金丝炭无烟无尘,熏得人昏昏欲睡。祈舜一边烤着火一边吃着南边运来的水果,头枕在玄澜的大腿上,眼睛半闭不闭的,两人轻轻说着话。
宫里伺候的人倒是不多,玄澜见传来的声音渐渐含糊了,好笑,不轻不重的给祈舜按压着太阳穴。宫里不知何处有丝竹声响起,声音悠扬,传进宫殿里,令人心神安详。
宫殿外的脚步声突然凌乱起来,“啪啪嗒嗒”的声音听的人刺耳,伍什小跑进来,附在玄澜的耳边说,“应龙卫在殿外求见,那位……要生了。”
玄澜皱眉,扬扬下巴,示意他把人叫进来。
祈舜已经被吵醒了,眼皮子剧烈挣扎着,还是不想睁开,直到应龙卫无声无息的走进宫殿,然后在玄澜面前跪下,禀报,“回禀陛下,那位贵人……已经发动了。”
祈舜一个鲤鱼打挺就从软榻上坐了起来,瞪大了眼睛看向玄澜,结结巴巴,“……生、生了?”
玄澜给他顺毛,“皇叔不必惊慌,两位太医自三日前就已经在太液池上候着了,不会有事的……”
祈舜转身就想往外跑,跑了几步又回过头来把皇帝陛下拉上,“——我们快过去!”
太液池上未央殿的那一个偏殿外面,祈舜刚拉着玄澜跑过来,就被屋里头的尖叫声惊的往后退了一步。
身边来来往往的是端着盆子、温水、布巾的丫头,一盆一盆的血水端出来,看的祈舜触目惊心。
朝露指挥着一众大小的宫女,见祈舜站在这里,就走过来把他推走,“王爷先去歇歇吧,这才刚发动呢,女人生孩子哪个没有三四个时辰的!”
祈舜探头看了一眼,又迅速缩回了自己的脖子,心里头那叫一个庆幸:幸好自己不是女人……
玄澜在这一刻思维难得的同他神同步了,轻轻呼了一口气,迅速把祈舜拉走了:幸好皇叔不是女人……
到底不是自己的妻妾,这生的也不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两个人在偏殿的偏殿里等的虽然焦急,但也不至于手足无措,也没有那种初为人父的紧张。心是提着的,但还没吊到嗓子眼。
一个时辰过去,两个时辰过去,屋里面的动静越来越大,由起初短促的尖叫,到后来变成撕心裂肺般的哀鸣,再到后来,声音又渐渐的小下来,嗓子已经叫哑了,只能打出低鸣的悲泣。
屋子里徐子行叹息着摇了摇头,同张老院判眼神交流了一下——现在胎儿连头都没出来,都不用陛下交代,这产妇自己能不能挺过去还是个问题。
祈舜则在廊桥出踱步,着古代女人生孩子,还真是在鬼门关前走一遭哇,古人诚不欺我。
玄澜活到二十岁也是第一次见女人生孩子,这架势让他第一时间就打消了那种“如果皇叔是女人就好了,他会封她为后,立她的孩子为太子……”的念头。
承庆帝僵硬着脸色看着被血腥气笼罩的产房,觉得真让皇叔来这么一下……不不不,他简直无法想象,幸好皇叔是男人。
从太阳正在上头道渐渐的日暮西沉,产房的门始终没有打开,整个宫殿的气氛都压抑起来,王爷坐在椅子上,看着产房门口,抿着嘴不说话了,皇帝也跟着他不说话,之偶尔听见产房内传来一声嘶哑的悲叫。太医出来求了人参,玄澜大手一挥批了千年的老参下去。有进出产房的宫人,也全部低头看路,不敢发出声音了,宫殿里弥漫着一众死一般的沉默。
玄澜把朝露叫过来,对他耳语几句,朝露脸色一白,就匆匆由走进了产房。
朝露在产妇耳边匆匆附语,“陛下口谕,此子若为麟儿,即刻立为太子——只要你把孩子生下来。”
产妇迷迷糊糊间听见,意识又再度清醒,向朝露点头确认后一咬牙……半个时辰后,产房里终于传来婴儿嘹亮的哭声。
婴儿被包好后先报到了他生母的面前,产妇感受到自己身下汹涌流出的血液,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流着泪亲亲婴儿的脸颊,然后满是渴求的看向朝露——她的嗓子已经哑到说不出话来,只能断断续续的吐出几个字,“……照、顾……”
朝露覆上她的手,也有不忍,“你放心,陛下只有这一个儿子,他日后会成为大夏的帝主。”
——这个甚至不知道孩子的生父真正是谁的女人,为了儿子日后的前程,付上来自己的一条命。
朝露先把孩子抱了出来,穿戴整洁过后交由陛下抱着,王爷还是一脸严峻的看向产房门口,知道半个时辰后,两个太医出来请罪,“微臣无能,产妇血崩而亡。”
祈舜执拗严峻的眼神一下子就黯淡了下来,玄澜抱着孩子的手紧了紧。
第99章 重铭
承庆十一年正月初五,甫一开朝,百官齐备,翊亲王着亲王八珠冠冕再次复于朝前,位在文武百官两列上首,帝宠初现。九重钟鸣后,帝怀抱一婴儿走上太极殿,于龙椅前站定,宣其名为重铭,为帝长子,当立为储君,以正国本。
——《夏史·承庆帝本纪》
关于承庆帝立储这一段,也就是日后的成宣帝第一次露面在百官之前,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仔细研读这一段,会发现史书这玩意儿,果然是寥寥数语说尽百年。首先,这一段百字的记载,主要记载肯定还是帝立储一事,以及隐晦的强调一下皇长子一出生就被立为太子了。但是在这么简短的记载帝立储之事的史言里,史官也不知道是出于心态,特地提了一句“翊亲王着亲王八珠冠冕再次复于朝前,位在文武百官两列上首,帝宠初现”,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疑虑,猜测纷繁。
什么叫做“帝宠初现”,翊亲王难道不是一直便深受帝王信任吗?为什么这里还要特地再提一句?
并且在史家之言里,将其与立储之事相提并论,甚至隐隐放于立储之前,也不禁让人疑惑——朝堂历来起伏不断,复朝便复朝了,又缘何要与立储之事同提同记?
——要知道,一个古代皇朝,能与立储相提并论并且隐隐有所超之的,除了帝王登基也就只要立后了。
所以学术界有一个“帝·王说”,说的就是夏朝承庆帝一生无后,后宫贫乏,成宣之后再无子嗣,但终其一生,无论是幼时稚弱,亦或是日后君临天下,始终与翊亲王一如既往的亲厚,不见半分猜疑,信任如初。
有一派学者猜测,承庆帝与翊亲王乃是一对爱侣,是为“帝·王说”。
但苦于论证不足,始终无法占据主流。对于翊亲王此人,史书上只有寥寥数语,并且笔法隐晦,模棱两可。难得有几笔提到他,说的也都是他的功绩。而他本人如何,则始终罩了一层雾。
除了这里的“帝宠初现”四字之外,史书上对于这两人的感情再有隐晦的提了提的,也就只有两处了:一处是册封翊亲王为“一字并肩王”之时,帝曾言“唯皇叔可与朕比肩”;另一处便是帝逝天之时,有载“成宣十三年(即承庆四十八年),腊月二十九,太上皇逝于太液池上未央殿,太上亲王眠于其旁,天骤降三日大雪,年后同葬于皇陵。”
《夏史》上,只有这三处地方对承庆帝同翊亲王的关系有模糊的描写。但是依旧隐晦——“一字并肩王”确实有可与帝王并肩的意思,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们提到与帝王并肩,想到的更多是皇后。而“眠于其旁”与“同葬于皇陵”这九个字,依旧有争议。
“眠于其旁”一说是承庆帝自知死期将近,将翊亲王赐死,以免他扰了后人江山;一说是帝逝之后,翊亲王心神俱悲,安然眠于其旁,生机溘然消散,是为殉葬。
“同葬于皇陵”五个字更加值得琢磨,皇陵为皇室墓地,亲王逝世必然是葬于皇陵的,那为何又要用上一个“同”字?有学者指出这怕是为了避嫌,帝陵在皇陵之中,若直接说“葬于帝陵”或再用上一个“合”字“合葬与帝陵”,那么明眼人一看便知了,未免太过嚣张,到底名义上是叔侄,用一个“同”字隐晦的提一提便够了。
仅仅此三处,若是真往“帝·王说”这方面去想的话,却也足够让人心神震动了。段氏皇朝与其他皇朝不同,历代皇帝都是情种,仅有承庆帝一人,一生无后,明文记载的更无一人相伴于身旁,但从他出生到斃逝,有一个人的名字始终如影随形,那便是先帝九子——段氏祈舜。再结合一些史实,就足够专家提出疑惑,将其发展为一个学术论点了。
说起来,史官也算是费尽了心思去隐瞒,然而也不知是不是连他自己都觉得遗憾,最终在这三处落笔迟疑了些,留下了一些模糊的论调。
——在历史的洪流中,陛下同王爷实在是微不足道。
……或许,能够有后人,看明白吧。
清风送来一声叹息,笔墨生香,落于史碑。
》》》》》》》》》》
承庆十一年正月初五那一日,玄澜登基第十一个年头的第一个早朝。
祈舜也借着这次机会,正式的复出,重新现于百官之前。当日清晨,两人一大早便起了,在侍女的伺候下梳洗换衣,无论是玄澜的龙袍还是祈舜这次要穿的八珠亲王朝服,都是极其繁琐华丽的礼服,宫人一个个的围上来,中衣、直裾、外袍、腰带、冠冕,废了不少的功夫才穿戴齐整。
两人的身高差的不多,玄澜比祈舜略略高了小半个头,一个威而不露,一个儒雅俊逸,一金一玄,走在一起倒是特别登对。殿里伺候的小丫鬟有不少是之前犬戎人来时,跟着去过林场的,她们早在当时就折服在了翊亲王的鹿皮靴之下了,在日此繁复华丽的朝服映衬之下,王爷更加显得面如冠玉,气度不凡。
——至于同站在王爷身边的龙章凤姿的皇帝,被她们选择性的无视了。
不准她们多看王爷一眼什么的,真是最讨厌了!
用完早膳之后,恭恭敬敬将王爷送去前朝太极殿,回来面对着只有陛下一个人的长乐宫,宫女们恢复成了面瘫脸。在外面腰板就更加挺的直了,她们是在帝王寝宫伺候的人,身份总是要尊贵一筹的。
祈舜站在勋贵武将一边,所站之处比文武两列领队的官员还要更前一些,是为“文武百官两列之首”——他八珠亲王的身份,当得起这个站位。
九重钟鸣之后,帝王从内殿走出,手里抱着一个婴儿,婴儿的褥布用的是只有帝王和皇储才能用的最正的明黄色。他现在龙椅前站定,于满朝大臣之中一眼就看到了站在最前面的祈舜。
眼神温柔下来,两人隔着空气用目光交流了一会儿,玄澜咳嗽一声,扫过文武百官,又恢复了那副宠辱不惊威华内敛的模样,淡淡“恩”了一声吼朝伍什抬了抬下巴。
伍大公公会意,立即走到前方,展开手中一直拿着的圣旨,声音清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朕有一子,正月初二生于太液池上未央宫,为朕长子,特赐其名为重铭,立为储君,以正国本!钦此——”
一朝的大臣尽数被炸的晕晕乎乎的,太液池上那位生了他们也收到了消息,但不是说陛下最近已经不怎么去未央宫,那位失宠了吗?怎么这孩子一生下来就被立为太子了啊!
一下子他们也不知道该应还是该不应,就那么愣在了哪里,还是由几个年老的大臣率先应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们才跟着一起应呼。这事儿的基调才算是真正被定下来。
……也不知道是该说自己太蠢呢还是该说姜还是老的辣好,总归有个继承人总比没有好。
更何况,太子殿下才出生几天呐,就算是陛下宠爱,又能够宠爱到什么时候……这登基路上的变故实在是太多了。
这些大臣全部都在心里默认为,陛下以后肯定不会只有这一个皇子。陛下今年才二十,年少力壮,以后有的是时间机会来要孩子。
但是直到承庆帝退位,成宣帝上位,他们才发现,陛下还真是就只有这一位皇子。
真是奇了怪了,就算是其他妃子不生,太液池上那位,总还可以再生两个吧?可是成宣之后,也再无所出了。
——这个谜底,直到太上皇同太上亲王双双斃逝,才由成宣帝亲自揭开,年事已高的伍大公公告诉他,他并非是先帝亲子,只是皇室旁支血脉,是他的生母用自己的一条命,换来了他的储位。
当时成宣帝沉默良久。
他由先帝同太上亲王两人共同教养长大,他喊先帝“父皇”,没外人的时候便喊太上亲王为“父王’,他知道先帝同翊亲王之间的关系,也更加明白,“去母留子”这种命令,绝对是当时的父皇瞒着父王下的。
只是……生母,与他而言,实在是一个太过陌生的词了,连丁点的印象都没有。
他曾经问过父王,父王说他的名字里有一个“铭”字,当是应该要他记住他那难产而死的母亲。
但是他知道,并不是的。
父皇曾经对他说过,他是把他当做和父王的儿子来养的。
他叫重铭,他的名字里有一个“铭”字。
是因为铭者,记也。
今有重铭,当永志不忘。
——我生生世世,都不想要忘记你。
第100章 六部
承庆十一年这一年,百官发现,他们越来越看不懂他们的皇帝了。
都说帝王心思难测,伴君如伴虎,这话果然不假。
重铭太子在年初出生,又被立为储君,按理来说,这时候,应该是太液池上那位恩宠最盛的时候,说不得后位有望。
嫡长嫡长,嫡在长之前,总要有个嫡字才能够站得住脚。
但是……
重铭太子被陛下抱回麒麟殿亲自教养,并不居于后宫。六宫诸事依旧由唯一的妃位端妃谢氏总理,后宫里人心难测,一时间风向又变了……莫不是,端妃要起来了?
呸呸呸,人端妃早就起来了,这后宫里头位分她是头一份,她们又算是什么货色,还妄图和太液池上那位争宠?
……这后宫真是荒凉啊。
后妃们聚在一起的时候排排坐,看来看去数来数去都是几个熟人,感叹道。
是啊,真荒凉啊。
老大臣们忧国忧民,难得坐在一起喝杯茶,想到当今陛下单薄的子嗣,感叹道。
——不如广纳秀女吧。
青壮的大臣们听闻家父/家师们如此之说,非常诚恳的建议道。
说起来陛下只是在大婚的时候选秀过一回,便再也没有选秀过了,这些年后宫散的散死的死,能叫得出位分的妃嫔两只手都数的过来,也着实是太荒凉了一些。
而且,各家在前些年没能赶上选秀的女儿,这些年,也都长的差不多了吧。
所以,选秀吧。
选秀好哇,选秀多好。
一旦选秀,后宫也不荒凉了,前朝也不平静了,大家都有好戏看了。
朝会上都察院的一位大臣先提出了这茬,玄澜冷笑一声,不置可否。
那位大臣觉得有戏,眼珠子转了转,心思活络起来。
散朝之后,都察院左右都御使以及六部尚书被叫去了拙政殿。
商谈完国事之后,陛下状若感叹的提了一句,“皇叔近日来又有些受了风寒,朕还是打算把他接进宫来住。”
那位大臣一愣,不是在说选秀的事吗?提到王爷干什么?
六部尚书——是的,六部尚书。六部尚书汗毛一凛,全部振奋了精神——原本还疑虑都察院的事儿和六部没啥关系,也不知道陛下把他们叫来干什么……看来这关系,是要出在王爷的身上了。
六部早已经全是玄澜的人了,礼部尚书冯敬之自不用说;吏部尚书安修言——容国公府世子,自家人;户部尚书梁舒——兜兜转转还是抱牢了如今圣上的大腿,才重新坐回了夏朝的财政大总管;刑部尚书谢文彦——朝堂新贵,端妃谢氏胞兄,自登基之初便是圣上的心腹;兵部尚书贺青山——六部之中最稳的一个尚书了,最是明白不过;最后还剩下一个工部尚书,之前腆着个肚子的油滑老尚书轻轻松松就被玄澜撵了下来,换了一个非常符合工部特色的手艺硬脑子也硬的硬骨头上去。
都察院左右都御使都在心里嘟囔……王爷不是自年后就在宫里住着了吗?陛下您还用再把他接进来一回?
皇帝抬抬眼皮子——朕就是通知你们一声。
被自家一把手二把手挡在后头的都察院某御史听见陛下提起王爷,想陛下同王爷还真是叔侄情深,感情还挺好,脑子一转就道,“王爷独身多年,颇为不易,陛下也正好趁着此次选秀,替王爷选个王妃出来。”
皇帝:“……”
都察院左右都御使微微转身看向自家小弟:“……你小子不会是不知道王爷是断袖吧?”
某御史呆呆点头,知道啊,但王爷总得成家立业吧,我这是为他好。
御座上皇帝的脸色已经完全放了下来,看不出喜怒,伍大公公缩了缩脖子,心里默念了一声阿弥陀佛,看向某御史的眼神充满了同情。
六部尚书里吏部尚书和礼部尚书额头上冷汗都冒出来了,朝左手边的左右都御使狂使眼色……快让你小弟闭嘴!
只听得皇帝慢吞吞的道,也没有恼怒,声音依旧是平稳的,“——皇叔的下半辈子,朕自然是放在心上的。只是御医说他身上留有诸多暗伤,还需得好好调养一番……朕与皇叔感情自然深厚,还想着皇叔一人住在碧合殿无法照顾自己周全,须得朕随时照看着才是。”
初听第一遍,只是觉得——啊,陛下同王爷感情真好。
然后细细回想个第二遍第三遍——咦?好像有哪里不对?
皇帝递了个眼神过去问,跪在地上的那位都察院御史想了想没问题啊,点点头很爽快的应了,完了还不忘拍一发陛下的马屁“陛下纯孝,这是王爷的福分。”
那边六部尚书里礼部冯敬之和吏部安修言两人被陛下这一番话吓出了一声冷汗,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小心肝都是颤抖的——陛下、陛下这是想和大臣们摊牌了吗?!
三思啊陛下!
皇帝陛下垂着眼皮子看他们无动于衷,一副朕就是通知你们一下的表情,并且一点都不打算要改变这个决定。
和满朝大臣摊牌倒是没必要……不过,你们六个,可得和朕站在同一条船上啊!
六部尚书一掺进来,都察院两位都御使的逼格就不够看了,那个小御史更是被陛下同两位尚书的眼神交锋给弄得云里雾里,然后看看剩下的四位尚书……奥,还好,还好不仅仅是他们都察院不懂。
没等两下,六部那便和下饺子一样噗通噗通又跪了三个:户部尚书梁舒、刑部尚书谢文彦、兵部尚书贺青山。这三位想着想着,头上的冷汗冒着冒着,心里那叫一个惶恐加害怕,前头两位转过头来同他们对视了一眼——刹那间眼前白光乍起,被刻意掩藏起来的细节如风暴般呼啸而至,嗓子眼儿都是冒着烟儿的……不不不不、不、不会,是真的吧!
皇帝陛下的大舅子告诉他们,没错,就是真的。
前头两位:既然贫道已经下锅了……道友你也一起下来陪着吧。
……死了贫道道友你不能自己独活呀。
地上一溜儿排去六部尚书跪了五个,仅剩工部尚书一个独苗苗了,工部尚书连项是个劲瘦的老头,呆愣愣的看着自己的同僚,不知道他们为啥都跪下来,迟疑的想着,自己要不也跪吧?就站自己一个似乎有点不太好。
他左手边的冯敬之和右手边的梁舒,两人一人拽一只袖子,把他拉着跪下了,然后梁舒附在他耳边,快速的说了一句话,连尚书听完后膝盖一软,简直都要跪趴了……乖乖!
六部六个尚书频率终于达到了一致,一齐跪在地上打着颤冒冷汗,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有多冷呢。
都察院的那位小御史还在不死心的上谏陛下广选秀女,替自己选妃的同时还能替王爷选个王妃。六位尚书只恨不得把他的嘴给封起来,只听得陛下道,“选秀啊……皇叔……”
安修言一咬牙,打断他,“陛下慎重!年前放与犬戎人议和,边境休战,如今应当再接再厉休整民生,而非大动干戈劳民伤财的选秀啊!”
其他几个纷纷附和,“是啊,陛下三思!”“陛下慎重!”
“……”那位御史觉得自己天灵盖上一股股的火气在往上冒,简直胡扯!选秀怎么就大动干戈劳民伤财了!他明明是为皇室血脉考虑的忠臣,这么一说就成了妖言惑君的佞臣了!
而左右都御史到现在也看出了什么不对劲,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是为什么——但是陛下不喜,六部尚书也不赞同选秀,这里头,必然有什么原因,还是静观其变方好。
一左一右两人朝那御史狂使眼色,方才把他按捺下来。
玄澜看着跪着的一排尚书,嘴角冷笑,“几位爱卿知晓便好。”
皇帝瞟一眼杵在一边的三位都察院大臣,道,“可以几位御史尚还不知晓其中道理,爱卿们可要好好给他们讲讲才是。”
说完便拂袖离去。
六位尚书擦冷汗,与两位都御使对视,不尴不尬的点了个头——这自是不可能说出真相的,随便扯点吧,真相越少人知道越好。
第101章 雪灾
自从那日在拙政殿中六人莫名其妙站到了统一战线后,这战线就再没解散过。原本还只是安修言同冯敬之两个人颇有默契的掩饰着,也没有点破,只当是天知地知,两位主儿知,你知……然后我知。这么一桩天大的秘密在心里压着,两人那是食不知味睡不安寝呐。这下好了,六部六个尚书全部知晓了,还是陛下主动捅出来的,一边心里难以避免的松了一口气——呼,总算不用担心被灭口了,陛下总不可能把六个尚书都砍了吧!
——陛下还真一点都没有要灭口的心思!想着便恼的要吐血,陛下压根一点都没想着要掩饰,巴不得另外四个人早点自己发现端倪,偏他们两人皇帝不急太监急,火急火燎的帮着遮掩。
那口还没松掉的气又提了上来,选秀这事可真是千万别再提了!
嗞!陛下这脾气……王爷也不管管!
别一提真把陛下惹恼怒了炸出什么大事了!陛下巴不得事情暴露他好正大光明把王爷接到麒麟殿里……虽说现在王爷到底是住在碧合殿还是麒麟殿还是两说……
还得提点一下另外四位,做好准备,随时准备遮掩……务必要意识到掩饰这件事的重要性啊!皇帝不干,那就只好咱们六个来干了啊!任务艰巨,主子任性,唯一值得庆幸的现在是六个人一起着急上火了……
之前他们看那四个人啥都不知道的无辜样那叫一个恨得牙痒痒啊……
冯敬之同安修言两人对视一眼,了然点头。
这段时间的共患难让两人站到了同一个维度,沟通起来一点都不费劲。
“诸位大人暂且留步!”两人一人两个的迎上去。
“清风楼的茶不错,大人们一同前去饮杯茶如何?”安尚书提议。
“好,正有此意!”几位大人也纷纷附和,眼神一碰,电光火石啥的简直让一旁站着的侍卫汗毛倒竖,忍不住在心里嘟囔,这些大人们在打什么鬼主意,六尚书聚首,啧,这不是要造反吧!
禁言禁言,偷偷瞟一眼天,老子啥都没说,老天爷你啥都没听见!
清风楼的掌柜擦了擦自己的眼睛,确信这回是六个尚书一齐来的,吓得没腿软……这是要谈什么大事啊!立刻迎上去亲自招待,然后让伙计再去二楼拾掇拾掇那最好的雅间。
茶是没心思喝的,坐下后,五人全部齐齐看向安修言,安大人摸摸鼻子,无辜道,“……你们看我干什么?”
其他四个人憋着气不说话,还是工部尚书连项最憋不住气,他也是受惊吓最深的那个,吞吞吐吐,好像难以启齿一般——倒也确实难以启齿,“陛下……怎么会……王爷、王爷可是陛下的皇叔!”
叔/侄乱/伦,如果那个人不是皇帝,是个人就要斥责他大逆不道。
安修言叹了一口气,只能坦白,“王爷……王爷并非先帝同祖贵妃亲子。”
五个人一脸呆滞,仿佛被雷劈了一样,一个时辰前方才知晓一个惊天的秘密,一个时辰后又来了一个更劲爆的……这是要捅破天啊!
安修言无辜摊手,你们要我说的。
“这、这……”大夏朝最栋梁的六个人中的五个脑子都转不过来了。
“先帝知晓。”安修言心里有一种诡异的得意,曾经是他最先发现陛下同王爷之间的关系的,提心吊胆了几年,现在看着五个人吓的脸色惨白的表情,心里那个满足啊~真是以前被虐惨了。
压着杯盖悠然的喝了一口茶,他才慢吞吞的补充道,“陛下知晓,王爷本人也知晓。”
——所以才这么有恃无恐啊!
贺青山捋了一把胡子,最先淡定下来,仿佛若有所悟,“焉怪……”
冯敬之是知道的仅次于安修言的,这一下子前后也串通起来,叹了口气道,“不怪他们……”
不怪他们,真的不怪他们,这十数年下来,当得起情深意重四个字了。
换个疑心重的,那就是狡兔死走狗烹的的结局了。
安修言负手走到窗边,看开元大道上行人交织,商贩来往;看不远处的宫城屋檐重重,琉璃黄瓦;看着偌大河山国泰民安,清平鼎盛——他说,“十一年前先帝立储,纵然当时的陛下天资聪颖,为昭明太子唯一嫡子,也不见得就能争得过身为皇九子的翊王。”
“只是因为没争罢了,王爷没争,陛下也没争,先帝更是心知肚明,一手将王爷立为摄政王,辅佐新帝。”
“十一年来,一个一意扶持,一个铭感于心,未生嫌隙,未曾ni墙,外忧内患被一一清除,到如今的治世之象。”
“不论他二人私情如何……有此明主,有此贤王,总归,于天下是好的。”
五位尚书也沉默下来。
其实安尚书还是说的轻了,这里的人谁不是家族里混出来的不论家族大小,都有争斗的想象,先有各房,后有嫡庶,那时候连亲兄弟都不能全信,更罔论还是自知没有血缘关系的叔侄了。
而小家之权与一国至尊之权相比又较如何?
不是一年啊,是十一年,十一年一如既往的信重,谁能轻易做到?
皇宫里,祈舜戳戳玄澜,挑眉,“你告诉六位尚书了?”
玄澜咳嗽了一声,笑道,“朕可什么都没说。”
“你说便说吧,”祈舜熟练的翻开折子浏览,分好轻重缓急,淡淡道,“总不可能瞒一辈子,始终要让他们知道的。”
祈舜看的通透,可惜玄澜的心思没放在这上面,抓住了人递折子过来的手,放在唇边亲吻,“一辈子啊,阿舜这可是你亲手说的。”
“出息!”祈舜暗啐了他一声,用奏本拍掉某只不安分的爪子,嫌弃道,“批折子去!”
收回来的眼神却是温和带笑的,眼角眉梢微微向上翘起,俱皆是不经意的风情,他压了压向上翘的嘴角,又扔了几本折子过去,“赶紧批完赶紧去看球球!”
球球……那不过是一团球!有什么好看的!玄澜怒了。
是的,球球……未来的成宣帝幼时惨不忍睹的小名,叫做球球。
长大后的成宣帝抗拒过,抗拒的理由是这样的:今有重铭,当永志不忘——父皇你要天天喊我的大名才能够彰显你对父王的爱意啊!
承庆帝的原话是这样的:男儿立于世当志存高远,勿要拘泥于此等小事。
成宣帝:说人话!
承庆帝:太肉麻了你父王会不让我上他的床的,喊你球球你父王多开心呐。
少年成宣帝受到了一万点伤害,于是跑去找父王告状,祈舜很坦诚的告诉他:“可你小时候确实是一团球么!”
大道至简,重剑无锋,少年成宣帝因为这朴实无华的话再次受到了一万点伤害。
以后的事暂且压下不表,当日,还是一团球的重铭太子还在隔壁偏殿里嗷嗷叫着求喝奶,拙政殿内祈舜却停下了浏览奏折的脚步,拿着手上的奏折就细细研读起来,眉头紧皱,面色凝重。
玄澜也意识到了不对劲,问道,“怎么?”
祈舜摇了摇头,将奏折递过去。
玄澜速度浏览了一遍后又再次回头细读,这才放下奏折怒斥道,“荒唐!”
——那是一篇奏报雪灾的折子,灾情发生在年前,但地方官怕冲了过年的喜气,特意年后再报上来。灾情发生在济北之地,折子里对灾情情况如何、伤亡如何,言辞模糊,翔实的数据几乎没有。
“来人!召六部尚书进宫!”玄澜立即道。
传口谕的公公打听了一下,直接杀去了清风茶楼,然后把六个尚书一窝端了。可怜几位尚书刚出宫没多久,热茶还没喝几口呢,就又要被召进宫了!
玄澜直接把折子扔到他们六个人面前,六人轮流把折子内容都过了一遍,特色也都青了——这地方官也真大胆,如此大事也敢压到年后再报!
抬起头才发现王爷就坐在陛下主位旁边,殿里烧了金丝炭,比外头要暖和许多,王爷的脸蛋都是红扑扑的,整个人裹在貂领裘衣里,清峻不减当年。
祈舜现在在他们六个面前也坦然了,随意的很。
从盘腿坐着的软垫上站起,镶毛领的斗篷边垂下,祈舜居高临下的看着六位尚书,“六位大人可曾听闻济北雪灾之事?”
“不曾。”“未曾听闻。”六人纷纷摇头。
六人跪在地上只能看见一双色泽亮丽的鹿皮靴,以及镶毛领的千重雪披风。眼前又出现了一双金线腾龙的流云靴,六人便知这便是陛下了。
“安卿,你去把济北上下主要官员的名册调出来,再查处相关名目,送与朕一阅;梁卿,你速速派人去济北之地实地查看,估算一下赈灾约莫需要多少银两;连卿,你工部配合户部行事。”只听得玄澜一连串的命令吩咐下来。
祈舜来回踱了一圈,最后道,“户部的人太慢,我让温玦也派人去暗中查访一下。”
“劳烦皇叔。”
“说什么客气话。”
今年北方的天气着实要比往年冷了些,也不知道何时才能暖和起来。玄澜旨意发出去的第二天,京中就又飘起了雪,宫里的两位主子却都没有赏雪的兴致,忧虑的都是济北雪灾的事情。
这边估摸着派出去的人应当要赶到济北了,那边济北八百里加急的人快马加鞭赶到了京城。
原来是济北知府在上完折子后发现雪灾还在持续加重,顿时就有点扛不住了,上一封折子自作主张压到年后再报上去已经让他心惊胆战,抱的那是赌那雪能停的意思。但显然老天爷并没有眷顾与于他,庭院积雪,河面结冰,灾情加重。
玄澜在朝堂上提到这件事的时候怒气很大,怒斥道:“混账东西!”并且当场就摘了济北知府的官帽子,令户部尚书梁舒先带五万两银子前往济北赈灾,镇国候燕钺随行,将济北知府解官押解回京。
第102章 济北
“起来,你该去上早朝了。”祈舜闭着眼睛一脚踹了过去。
玄澜腿被踹开,啪叽瞬间又粘了回来,抬了抬眼皮,哑着嗓音问帘外,“几时了?”
帘外传来宫女清越的声音,“回陛下,丑时三刻。”
“不急,寅时才上朝。”某人连眼睛都没有睁开,被子一盖,手又开始不安分起来。
祈舜不耐烦拍开他的手,一卷被子翻身道,“没本事在两刻钟内做完……就别给我点火!”
玄澜的手僵在了半途,嘴角抽了抽,一时间不知道是该一时尽兴认了这两刻钟,还是该维护自己维护自己总攻的尊严忍一忍。
就这么犹豫了一小会,祈舜已经迷迷糊糊又快睡着了。
罢了罢了。
见他睡的迷糊的样子,玄澜摇了摇头从被窝里起来。替祈舜掖好被子,轻声说,“等朕下朝,朕去送你。”
祈舜意识迷糊着轻轻应了一声。
济北的雪灾因拖的时间久了,有些民变的迹象。户部尚书梁舒一到达济北,初步预估了一下情况,就立即上了折子回来,言道这边京里至少还要再压十万两白银过去,并且特意提了提这十万两是要最后到达百姓手里的十万两,否则“恐则生变”。
梁舒对于赈灾这回事也算是熟悉了,当初被玄澜扔到皖南去,就是去做安抚灾民的活计。然而初到济北,所见所闻依然触目惊心。
雪灾不同于水灾,水灾是转瞬即逝的洪流,雪灾这是凝固的残酷——风雪没过脚踝,几乎是寸步难行,走几步便能看见路边被压塌的房屋,甚至偶尔还会踩中被大雪覆盖住的尸体。
难得见到几个活人,身上的棉衣打了补丁破了洞,倚靠在门边,面无表情的看着他——就好像脸已经被冻住了,眼神也被冻住了一样,没有一丝热乎的温度。就像、就像……就像之前翻出来的,被埋在雪地中的僵尸!
梁大人被吓得倒退两步,找到驿站安定下来后,立即提笔写折子,哆哆嗦嗦的也不知是冷的还是吓的,笔都拿不稳。
八百里加急送往华京城,惊了一地朝臣,很明显,民情生变,若是处理不好,少不得一个民怨沸腾。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忖度着,要不要跑这一趟。几位尚书对对眼神,凭良心说,无论是从爵位实权还是从民间声望来看,翊亲王无疑是最合适的那个人……就是不知道陛下肯不肯放人了。
祈舜叹了口气摇摇头,出列,“臣请往济北。”
满朝大臣都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只有六部尚书又开始担心……这王爷,会不会招来陛下的忌惮啊?
忌惮是没有的,不肯放人估计是有的,祈舜还特地补充了一句,“融雪送煤,整治官场,不日即回。”
玄澜用手指敲着椅背,没有立时就应下来。一下一下叩叩的响着,也不知道在他想什么。最后他抬起头,环视这底下众生百相的朝臣——有人在低头相互交谈,有人端着玉笏面无表情,玄澜眯了眯眼睛,道,“朕准了。”
他看向祈舜,祈舜朝他轻轻点了个头,玄澜下旨,“着翊亲王押送灾银前往济北,好生安抚民情。”
启程的日子就是在今日,因此祈舜今日倒是不用上朝,小别在即,两人兴致都高,他配合着折腾到凌晨,今天索性就睡到日光高升。反正还是要等某人下朝来送他他才能走。
宫城门口,玄澜替祈舜系好斗篷的系带,轻轻拥抱了他一下,唇角擦过他的脸颊,借机亲吻,“皇叔保重。”
祈舜心里好笑,脸上就显出来,眉眼弯弯的,“臣定不负圣望。”
后头一溜儿排开的六部尚书眼观鼻鼻观心,咱啥都没看见。
马蹄轻扬,行人远去,雄伟的城门上那抹明黄的衣袍始终固守在那里,风吹起他的头发,神情一如既往的平淡坚定。直到车队成为远山旁边微不可见的一点,玄澜才转过身,对着六位尚书说,“六位爱卿辛苦。”
他身后的六位尚书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忙道,“陛下严重了,此乃臣子本分。”
一个时辰陪着站在风中是不足以让一个皇帝说出这样的话的,皇上感念他们辛苦,必然只能是因为他同王爷的事。
皇帝第一次对着臣子吐出了自己的野心,“这世间,唯皇叔可与朕比肩。”
玄澜转过身,目光凝在远处一点,俯视着偌大河山,道,“朕要教他光明正大站在朕身边。”
何为光明正大?
唯有一字并肩王。
雪灾同旱灾一样,都是绵延长久的祸事,短时间内这场灾祸过不去。人力无法同天力抗衡,在雪灾还没过去的时候,唯有一字,“熬”。
熬到雪停了,熬到冰融了,熬到春风吹过大地,气候暖和了。
除此之外,再无他法。
区别只在熬不熬得过去而已。
祈舜这一路过去,除了押送灾银,最主要的就是募集炭火和木柴。
炭火每家发那么一点,熬不过去的时候点起来,指不定就能够渡过一劫。木柴最主要的还是用在清理官道。官道上一道道木板扑过去,至少要让车马能够行走,外头的东西才能够运进来,里头的人也才不会如围城般的困兽做濒死之斗。
第21节
恋耽美
第21节
高高的祭台上,授冠者与加冠者一同转身,玄澜张开双臂,接受祭台下的百官朝拜与万民臣服。
身为施冠的长辈,祈舜按礼是要退场的,但是玄澜拽着他的手不放,他被迫无奈,只能以落后玄澜半个身位的距离,同他一起接受百官的朝拜——以致于他总有一种错觉,他身上穿的好像不是沉重威严的亲王服制,而是朱红明艳熠熠闪光的凤袍。
真是……一种诡异的错觉。
生辰宴与年前的宫宴被祖贵妃娘娘放在了同一天。娘娘的原话是,“也不必劳累大臣们再跑一趟,就都放在一起,半个盛大一点的宫宴吧,让大臣们都能够回家好好过年。”
所以那一日的宫宴办的格外的盛大,京城里但凡五品以上的官员都携家眷前来参加了,席面从皇城南面一直排到皇城背面。御膳房从头一日凌晨就开始忙活,一直忙啊忙忙到第二日的凌晨。
被叫去长乐宫掌勺,从堂堂的御膳房大总管成了某一个小厨房的小管事,老肖没有一丝的不愿意,反而还乐开了花儿。对着自己的老伙计幸灾乐祸:你们御膳房,累死累活赚不到半点好处,还要时时提心吊胆担心出什么事儿;然后嘚瑟——诶呀还是长乐宫好啊,伺候好那一位贵人,其他啥事都好说……
现御膳房大总管问:“贵人?什么贵人?”
老肖惊觉自己说漏嘴了,赶紧补救,“自然是皇上!还有谁能比皇上更金贵?!”
——真的没有人比皇上更金贵了吗?老肖摇摇头啊,据他观察,在皇上自己心里,那个人估计比他自己要金贵的多。
他来御膳房挑选食材,从来都是顶尖的珍品绝味供他挑选,什么人什么事都得给他让步。啥事都没有那位贵人多吃点饭重要。可以这么说,整个皇宫,包括皇帝陛下自己,都在吃那位贵人吃剩下的。
老肖赶紧挑好食材,屁颠屁颠的滚回长乐宫去了,准备今天试一试王爷上次说的新菜式,上一回他弄出来了一个新菜式,被王爷夸赞了一番,陛下就赏了百两的金子这一回做好了新的菜式,老肖准备亲自给王爷端上去,顺便还可以好好的拍一通马屁……谁料来到宫殿门口,才发现陛下同王爷两人都不在,问了宫殿里的侍女,侍女说,有个小太监过来说了几句话,陛下同王爷就脸色大变的跑出去了……
脸色大变啊……老肖摸摸下巴,砸吧砸吧嘴,果断的放下托盘,滚回他的厨房去了。
恩,端菜这种事,小太监来就可以了。
第98章 麟麟儿
小太监是太医院徐子行派来的。
原来是太液池上那一位今日晨起的时候有点肚子疼,朝露以防就让人去请了徐太医过来,徐子行特地遣了一个小太监过来长乐宫说一声,结果祈舜一听见“太液池上来人说那位贵人今早肚子疼……”就大惊失色的跑出去了,连下半句话都没来得及听见,玄澜无奈,只能匆匆跟上去。
弄得小太监还在那里抓耳挠腮:不是说陛下最宠爱太液池上那位娘娘吗?陛下还没多少反应,王爷这么着急干什么?
玄澜横了小太监一眼,小太监啥都不敢想了,噗通就跪下请罪。玄澜在匆匆追上去的间隙还有闲心在想,这孩子还没生出来,阿舜就这么在意……那孩子要是生出来了呢?
他眉毛一挑,眉头皱起来,心情瞬间就不好了。
……皇帝陛下第一次觉得自己可能做了个错误的决定。
待到祈舜赶到太液池上未央宫,方才知道自己可能闹了个乌龙。那女人被安置在未央宫上一个偏僻的宫殿,主殿还是他当初离开时候的模样,朝露领着人天天打扫。徐子行无奈的和他解释,说那位小姐并无大碍,弄得他尴尬的很,玄澜正好也在这时候赶了过来,似笑非笑的看着他,眼神中充满了某种“无法言说的情绪”,和身后的徐子行一前一后眼神夹击,并且那种“无法言说的情绪”瞬间同步。
祈舜立时就怒了,一转身,拐进了未央宫的主殿,等他停下来的时候,眼前就已经摆着那张在记忆中不那么美好的大床了……
祈舜转身,玄澜笑眯眯的看着他,“皇叔是在这里等朕吗?”
祈舜,“……”
祈舜走过去,拍拍皇帝的脸,笑了,“别忘了你前两日刚同皇叔说过什么。”
说完就潇洒的错开皇帝,踏出宫殿大门,直接一跃到了汉白玉的栏杆上,足尖轻点水面,白色衣袂翻扬,转眼间就已经在太液池对岸了。
——是某人自己说这几个月不碰他的啊!
留下皇帝一人在原地脸色黑成浆糊。
“陛下。”徐子行在宫殿门口叫他。
皇帝微抬下巴,示意他说话。
被迫成为妇科大夫的外科大夫徐子行硬着头皮说,“启禀陛下,贵人的产期在即,但胎位依旧不正,分娩时怕是会有变数,微臣一人……实在力有不怠。”
实际上徐太医的内心是在咆哮的——微臣一个学外科的陛下你逼着我内外兼修也就算了!还要让我兼职妇科圣手!陛下你实在太高看微臣了!
皇帝的声音轻飘飘的,“……力有不怠?”,徐子行心里一紧,一下子又后悔了,生怕皇帝下一句就说,“……你太医院院正一职,是否也力有不怠了?”
幸好并没有,玄澜漫不经心到道,“那便把张院判叫来帮你好了。”
“……也正好,他的年纪也差不多该告老了。”
张院判是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头,正宗的妇科圣手,本身就年纪大了又慈眉善目的,后宫里头“妇女之友”第一个就选他。唯一有一个缺点——骨头太软,所以混了这么多年,最后还是被徐子行一个毛头小子爬到了头上。
皇上这话的意思……徐大太医又开始揣摩了,怎么像是干完这一票,就把张老头赶回家的意思啊。虽然这么干他挺开心的,但……他又不是王爷,陛下这么干肯定不是为了让他开心。
果然,皇帝又淡淡的说,“既然胎位不正……那必然会出一些意外。”
皇帝冷酷无情的说,好像他否定掉的不是一条生命,“朕要什么……你知道吧?”
徐子行咽了咽口水,声音艰涩,艰难道,“……微臣明白。”
去母留子……他一开始被召过来,就知道的事。
======================
腊月二十七过后,很快就是除夕了。宫里过了个热热闹闹的年,皇帝陛下也不再整天冷峻着一张脸了,王爷更是笑眯眯的。除夕夜刚刚过去,大年初一,宫里头燃着炭火,上好的金丝炭无烟无尘,熏得人昏昏欲睡。祈舜一边烤着火一边吃着南边运来的水果,头枕在玄澜的大腿上,眼睛半闭不闭的,两人轻轻说着话。
宫里伺候的人倒是不多,玄澜见传来的声音渐渐含糊了,好笑,不轻不重的给祈舜按压着太阳穴。宫里不知何处有丝竹声响起,声音悠扬,传进宫殿里,令人心神安详。
宫殿外的脚步声突然凌乱起来,“啪啪嗒嗒”的声音听的人刺耳,伍什小跑进来,附在玄澜的耳边说,“应龙卫在殿外求见,那位……要生了。”
玄澜皱眉,扬扬下巴,示意他把人叫进来。
祈舜已经被吵醒了,眼皮子剧烈挣扎着,还是不想睁开,直到应龙卫无声无息的走进宫殿,然后在玄澜面前跪下,禀报,“回禀陛下,那位贵人……已经发动了。”
祈舜一个鲤鱼打挺就从软榻上坐了起来,瞪大了眼睛看向玄澜,结结巴巴,“……生、生了?”
玄澜给他顺毛,“皇叔不必惊慌,两位太医自三日前就已经在太液池上候着了,不会有事的……”
祈舜转身就想往外跑,跑了几步又回过头来把皇帝陛下拉上,“——我们快过去!”
太液池上未央殿的那一个偏殿外面,祈舜刚拉着玄澜跑过来,就被屋里头的尖叫声惊的往后退了一步。
身边来来往往的是端着盆子、温水、布巾的丫头,一盆一盆的血水端出来,看的祈舜触目惊心。
朝露指挥着一众大小的宫女,见祈舜站在这里,就走过来把他推走,“王爷先去歇歇吧,这才刚发动呢,女人生孩子哪个没有三四个时辰的!”
祈舜探头看了一眼,又迅速缩回了自己的脖子,心里头那叫一个庆幸:幸好自己不是女人……
玄澜在这一刻思维难得的同他神同步了,轻轻呼了一口气,迅速把祈舜拉走了:幸好皇叔不是女人……
到底不是自己的妻妾,这生的也不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两个人在偏殿的偏殿里等的虽然焦急,但也不至于手足无措,也没有那种初为人父的紧张。心是提着的,但还没吊到嗓子眼。
一个时辰过去,两个时辰过去,屋里面的动静越来越大,由起初短促的尖叫,到后来变成撕心裂肺般的哀鸣,再到后来,声音又渐渐的小下来,嗓子已经叫哑了,只能打出低鸣的悲泣。
屋子里徐子行叹息着摇了摇头,同张老院判眼神交流了一下——现在胎儿连头都没出来,都不用陛下交代,这产妇自己能不能挺过去还是个问题。
祈舜则在廊桥出踱步,着古代女人生孩子,还真是在鬼门关前走一遭哇,古人诚不欺我。
玄澜活到二十岁也是第一次见女人生孩子,这架势让他第一时间就打消了那种“如果皇叔是女人就好了,他会封她为后,立她的孩子为太子……”的念头。
承庆帝僵硬着脸色看着被血腥气笼罩的产房,觉得真让皇叔来这么一下……不不不,他简直无法想象,幸好皇叔是男人。
从太阳正在上头道渐渐的日暮西沉,产房的门始终没有打开,整个宫殿的气氛都压抑起来,王爷坐在椅子上,看着产房门口,抿着嘴不说话了,皇帝也跟着他不说话,之偶尔听见产房内传来一声嘶哑的悲叫。太医出来求了人参,玄澜大手一挥批了千年的老参下去。有进出产房的宫人,也全部低头看路,不敢发出声音了,宫殿里弥漫着一众死一般的沉默。
玄澜把朝露叫过来,对他耳语几句,朝露脸色一白,就匆匆由走进了产房。
朝露在产妇耳边匆匆附语,“陛下口谕,此子若为麟儿,即刻立为太子——只要你把孩子生下来。”
产妇迷迷糊糊间听见,意识又再度清醒,向朝露点头确认后一咬牙……半个时辰后,产房里终于传来婴儿嘹亮的哭声。
婴儿被包好后先报到了他生母的面前,产妇感受到自己身下汹涌流出的血液,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流着泪亲亲婴儿的脸颊,然后满是渴求的看向朝露——她的嗓子已经哑到说不出话来,只能断断续续的吐出几个字,“……照、顾……”
朝露覆上她的手,也有不忍,“你放心,陛下只有这一个儿子,他日后会成为大夏的帝主。”
——这个甚至不知道孩子的生父真正是谁的女人,为了儿子日后的前程,付上来自己的一条命。
朝露先把孩子抱了出来,穿戴整洁过后交由陛下抱着,王爷还是一脸严峻的看向产房门口,知道半个时辰后,两个太医出来请罪,“微臣无能,产妇血崩而亡。”
祈舜执拗严峻的眼神一下子就黯淡了下来,玄澜抱着孩子的手紧了紧。
第99章 重铭
承庆十一年正月初五,甫一开朝,百官齐备,翊亲王着亲王八珠冠冕再次复于朝前,位在文武百官两列上首,帝宠初现。九重钟鸣后,帝怀抱一婴儿走上太极殿,于龙椅前站定,宣其名为重铭,为帝长子,当立为储君,以正国本。
——《夏史·承庆帝本纪》
关于承庆帝立储这一段,也就是日后的成宣帝第一次露面在百官之前,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仔细研读这一段,会发现史书这玩意儿,果然是寥寥数语说尽百年。首先,这一段百字的记载,主要记载肯定还是帝立储一事,以及隐晦的强调一下皇长子一出生就被立为太子了。但是在这么简短的记载帝立储之事的史言里,史官也不知道是出于心态,特地提了一句“翊亲王着亲王八珠冠冕再次复于朝前,位在文武百官两列上首,帝宠初现”,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疑虑,猜测纷繁。
什么叫做“帝宠初现”,翊亲王难道不是一直便深受帝王信任吗?为什么这里还要特地再提一句?
并且在史家之言里,将其与立储之事相提并论,甚至隐隐放于立储之前,也不禁让人疑惑——朝堂历来起伏不断,复朝便复朝了,又缘何要与立储之事同提同记?
——要知道,一个古代皇朝,能与立储相提并论并且隐隐有所超之的,除了帝王登基也就只要立后了。
所以学术界有一个“帝·王说”,说的就是夏朝承庆帝一生无后,后宫贫乏,成宣之后再无子嗣,但终其一生,无论是幼时稚弱,亦或是日后君临天下,始终与翊亲王一如既往的亲厚,不见半分猜疑,信任如初。
有一派学者猜测,承庆帝与翊亲王乃是一对爱侣,是为“帝·王说”。
但苦于论证不足,始终无法占据主流。对于翊亲王此人,史书上只有寥寥数语,并且笔法隐晦,模棱两可。难得有几笔提到他,说的也都是他的功绩。而他本人如何,则始终罩了一层雾。
除了这里的“帝宠初现”四字之外,史书上对于这两人的感情再有隐晦的提了提的,也就只有两处了:一处是册封翊亲王为“一字并肩王”之时,帝曾言“唯皇叔可与朕比肩”;另一处便是帝逝天之时,有载“成宣十三年(即承庆四十八年),腊月二十九,太上皇逝于太液池上未央殿,太上亲王眠于其旁,天骤降三日大雪,年后同葬于皇陵。”
《夏史》上,只有这三处地方对承庆帝同翊亲王的关系有模糊的描写。但是依旧隐晦——“一字并肩王”确实有可与帝王并肩的意思,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们提到与帝王并肩,想到的更多是皇后。而“眠于其旁”与“同葬于皇陵”这九个字,依旧有争议。
“眠于其旁”一说是承庆帝自知死期将近,将翊亲王赐死,以免他扰了后人江山;一说是帝逝之后,翊亲王心神俱悲,安然眠于其旁,生机溘然消散,是为殉葬。
“同葬于皇陵”五个字更加值得琢磨,皇陵为皇室墓地,亲王逝世必然是葬于皇陵的,那为何又要用上一个“同”字?有学者指出这怕是为了避嫌,帝陵在皇陵之中,若直接说“葬于帝陵”或再用上一个“合”字“合葬与帝陵”,那么明眼人一看便知了,未免太过嚣张,到底名义上是叔侄,用一个“同”字隐晦的提一提便够了。
仅仅此三处,若是真往“帝·王说”这方面去想的话,却也足够让人心神震动了。段氏皇朝与其他皇朝不同,历代皇帝都是情种,仅有承庆帝一人,一生无后,明文记载的更无一人相伴于身旁,但从他出生到斃逝,有一个人的名字始终如影随形,那便是先帝九子——段氏祈舜。再结合一些史实,就足够专家提出疑惑,将其发展为一个学术论点了。
说起来,史官也算是费尽了心思去隐瞒,然而也不知是不是连他自己都觉得遗憾,最终在这三处落笔迟疑了些,留下了一些模糊的论调。
——在历史的洪流中,陛下同王爷实在是微不足道。
……或许,能够有后人,看明白吧。
清风送来一声叹息,笔墨生香,落于史碑。
》》》》》》》》》》
承庆十一年正月初五那一日,玄澜登基第十一个年头的第一个早朝。
祈舜也借着这次机会,正式的复出,重新现于百官之前。当日清晨,两人一大早便起了,在侍女的伺候下梳洗换衣,无论是玄澜的龙袍还是祈舜这次要穿的八珠亲王朝服,都是极其繁琐华丽的礼服,宫人一个个的围上来,中衣、直裾、外袍、腰带、冠冕,废了不少的功夫才穿戴齐整。
两人的身高差的不多,玄澜比祈舜略略高了小半个头,一个威而不露,一个儒雅俊逸,一金一玄,走在一起倒是特别登对。殿里伺候的小丫鬟有不少是之前犬戎人来时,跟着去过林场的,她们早在当时就折服在了翊亲王的鹿皮靴之下了,在日此繁复华丽的朝服映衬之下,王爷更加显得面如冠玉,气度不凡。
——至于同站在王爷身边的龙章凤姿的皇帝,被她们选择性的无视了。
不准她们多看王爷一眼什么的,真是最讨厌了!
用完早膳之后,恭恭敬敬将王爷送去前朝太极殿,回来面对着只有陛下一个人的长乐宫,宫女们恢复成了面瘫脸。在外面腰板就更加挺的直了,她们是在帝王寝宫伺候的人,身份总是要尊贵一筹的。
祈舜站在勋贵武将一边,所站之处比文武两列领队的官员还要更前一些,是为“文武百官两列之首”——他八珠亲王的身份,当得起这个站位。
九重钟鸣之后,帝王从内殿走出,手里抱着一个婴儿,婴儿的褥布用的是只有帝王和皇储才能用的最正的明黄色。他现在龙椅前站定,于满朝大臣之中一眼就看到了站在最前面的祈舜。
眼神温柔下来,两人隔着空气用目光交流了一会儿,玄澜咳嗽一声,扫过文武百官,又恢复了那副宠辱不惊威华内敛的模样,淡淡“恩”了一声吼朝伍什抬了抬下巴。
伍大公公会意,立即走到前方,展开手中一直拿着的圣旨,声音清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朕有一子,正月初二生于太液池上未央宫,为朕长子,特赐其名为重铭,立为储君,以正国本!钦此——”
一朝的大臣尽数被炸的晕晕乎乎的,太液池上那位生了他们也收到了消息,但不是说陛下最近已经不怎么去未央宫,那位失宠了吗?怎么这孩子一生下来就被立为太子了啊!
一下子他们也不知道该应还是该不应,就那么愣在了哪里,还是由几个年老的大臣率先应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们才跟着一起应呼。这事儿的基调才算是真正被定下来。
……也不知道是该说自己太蠢呢还是该说姜还是老的辣好,总归有个继承人总比没有好。
更何况,太子殿下才出生几天呐,就算是陛下宠爱,又能够宠爱到什么时候……这登基路上的变故实在是太多了。
这些大臣全部都在心里默认为,陛下以后肯定不会只有这一个皇子。陛下今年才二十,年少力壮,以后有的是时间机会来要孩子。
但是直到承庆帝退位,成宣帝上位,他们才发现,陛下还真是就只有这一位皇子。
真是奇了怪了,就算是其他妃子不生,太液池上那位,总还可以再生两个吧?可是成宣之后,也再无所出了。
——这个谜底,直到太上皇同太上亲王双双斃逝,才由成宣帝亲自揭开,年事已高的伍大公公告诉他,他并非是先帝亲子,只是皇室旁支血脉,是他的生母用自己的一条命,换来了他的储位。
当时成宣帝沉默良久。
他由先帝同太上亲王两人共同教养长大,他喊先帝“父皇”,没外人的时候便喊太上亲王为“父王’,他知道先帝同翊亲王之间的关系,也更加明白,“去母留子”这种命令,绝对是当时的父皇瞒着父王下的。
只是……生母,与他而言,实在是一个太过陌生的词了,连丁点的印象都没有。
他曾经问过父王,父王说他的名字里有一个“铭”字,当是应该要他记住他那难产而死的母亲。
但是他知道,并不是的。
父皇曾经对他说过,他是把他当做和父王的儿子来养的。
他叫重铭,他的名字里有一个“铭”字。
是因为铭者,记也。
今有重铭,当永志不忘。
——我生生世世,都不想要忘记你。
第100章 六部
承庆十一年这一年,百官发现,他们越来越看不懂他们的皇帝了。
都说帝王心思难测,伴君如伴虎,这话果然不假。
重铭太子在年初出生,又被立为储君,按理来说,这时候,应该是太液池上那位恩宠最盛的时候,说不得后位有望。
嫡长嫡长,嫡在长之前,总要有个嫡字才能够站得住脚。
但是……
重铭太子被陛下抱回麒麟殿亲自教养,并不居于后宫。六宫诸事依旧由唯一的妃位端妃谢氏总理,后宫里人心难测,一时间风向又变了……莫不是,端妃要起来了?
呸呸呸,人端妃早就起来了,这后宫里头位分她是头一份,她们又算是什么货色,还妄图和太液池上那位争宠?
……这后宫真是荒凉啊。
后妃们聚在一起的时候排排坐,看来看去数来数去都是几个熟人,感叹道。
是啊,真荒凉啊。
老大臣们忧国忧民,难得坐在一起喝杯茶,想到当今陛下单薄的子嗣,感叹道。
——不如广纳秀女吧。
青壮的大臣们听闻家父/家师们如此之说,非常诚恳的建议道。
说起来陛下只是在大婚的时候选秀过一回,便再也没有选秀过了,这些年后宫散的散死的死,能叫得出位分的妃嫔两只手都数的过来,也着实是太荒凉了一些。
而且,各家在前些年没能赶上选秀的女儿,这些年,也都长的差不多了吧。
所以,选秀吧。
选秀好哇,选秀多好。
一旦选秀,后宫也不荒凉了,前朝也不平静了,大家都有好戏看了。
朝会上都察院的一位大臣先提出了这茬,玄澜冷笑一声,不置可否。
那位大臣觉得有戏,眼珠子转了转,心思活络起来。
散朝之后,都察院左右都御使以及六部尚书被叫去了拙政殿。
商谈完国事之后,陛下状若感叹的提了一句,“皇叔近日来又有些受了风寒,朕还是打算把他接进宫来住。”
那位大臣一愣,不是在说选秀的事吗?提到王爷干什么?
六部尚书——是的,六部尚书。六部尚书汗毛一凛,全部振奋了精神——原本还疑虑都察院的事儿和六部没啥关系,也不知道陛下把他们叫来干什么……看来这关系,是要出在王爷的身上了。
六部早已经全是玄澜的人了,礼部尚书冯敬之自不用说;吏部尚书安修言——容国公府世子,自家人;户部尚书梁舒——兜兜转转还是抱牢了如今圣上的大腿,才重新坐回了夏朝的财政大总管;刑部尚书谢文彦——朝堂新贵,端妃谢氏胞兄,自登基之初便是圣上的心腹;兵部尚书贺青山——六部之中最稳的一个尚书了,最是明白不过;最后还剩下一个工部尚书,之前腆着个肚子的油滑老尚书轻轻松松就被玄澜撵了下来,换了一个非常符合工部特色的手艺硬脑子也硬的硬骨头上去。
都察院左右都御使都在心里嘟囔……王爷不是自年后就在宫里住着了吗?陛下您还用再把他接进来一回?
皇帝抬抬眼皮子——朕就是通知你们一声。
被自家一把手二把手挡在后头的都察院某御史听见陛下提起王爷,想陛下同王爷还真是叔侄情深,感情还挺好,脑子一转就道,“王爷独身多年,颇为不易,陛下也正好趁着此次选秀,替王爷选个王妃出来。”
皇帝:“……”
都察院左右都御使微微转身看向自家小弟:“……你小子不会是不知道王爷是断袖吧?”
某御史呆呆点头,知道啊,但王爷总得成家立业吧,我这是为他好。
御座上皇帝的脸色已经完全放了下来,看不出喜怒,伍大公公缩了缩脖子,心里默念了一声阿弥陀佛,看向某御史的眼神充满了同情。
六部尚书里吏部尚书和礼部尚书额头上冷汗都冒出来了,朝左手边的左右都御使狂使眼色……快让你小弟闭嘴!
只听得皇帝慢吞吞的道,也没有恼怒,声音依旧是平稳的,“——皇叔的下半辈子,朕自然是放在心上的。只是御医说他身上留有诸多暗伤,还需得好好调养一番……朕与皇叔感情自然深厚,还想着皇叔一人住在碧合殿无法照顾自己周全,须得朕随时照看着才是。”
初听第一遍,只是觉得——啊,陛下同王爷感情真好。
然后细细回想个第二遍第三遍——咦?好像有哪里不对?
皇帝递了个眼神过去问,跪在地上的那位都察院御史想了想没问题啊,点点头很爽快的应了,完了还不忘拍一发陛下的马屁“陛下纯孝,这是王爷的福分。”
那边六部尚书里礼部冯敬之和吏部安修言两人被陛下这一番话吓出了一声冷汗,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小心肝都是颤抖的——陛下、陛下这是想和大臣们摊牌了吗?!
三思啊陛下!
皇帝陛下垂着眼皮子看他们无动于衷,一副朕就是通知你们一下的表情,并且一点都不打算要改变这个决定。
和满朝大臣摊牌倒是没必要……不过,你们六个,可得和朕站在同一条船上啊!
六部尚书一掺进来,都察院两位都御使的逼格就不够看了,那个小御史更是被陛下同两位尚书的眼神交锋给弄得云里雾里,然后看看剩下的四位尚书……奥,还好,还好不仅仅是他们都察院不懂。
没等两下,六部那便和下饺子一样噗通噗通又跪了三个:户部尚书梁舒、刑部尚书谢文彦、兵部尚书贺青山。这三位想着想着,头上的冷汗冒着冒着,心里那叫一个惶恐加害怕,前头两位转过头来同他们对视了一眼——刹那间眼前白光乍起,被刻意掩藏起来的细节如风暴般呼啸而至,嗓子眼儿都是冒着烟儿的……不不不不、不、不会,是真的吧!
皇帝陛下的大舅子告诉他们,没错,就是真的。
前头两位:既然贫道已经下锅了……道友你也一起下来陪着吧。
……死了贫道道友你不能自己独活呀。
地上一溜儿排去六部尚书跪了五个,仅剩工部尚书一个独苗苗了,工部尚书连项是个劲瘦的老头,呆愣愣的看着自己的同僚,不知道他们为啥都跪下来,迟疑的想着,自己要不也跪吧?就站自己一个似乎有点不太好。
他左手边的冯敬之和右手边的梁舒,两人一人拽一只袖子,把他拉着跪下了,然后梁舒附在他耳边,快速的说了一句话,连尚书听完后膝盖一软,简直都要跪趴了……乖乖!
六部六个尚书频率终于达到了一致,一齐跪在地上打着颤冒冷汗,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有多冷呢。
都察院的那位小御史还在不死心的上谏陛下广选秀女,替自己选妃的同时还能替王爷选个王妃。六位尚书只恨不得把他的嘴给封起来,只听得陛下道,“选秀啊……皇叔……”
安修言一咬牙,打断他,“陛下慎重!年前放与犬戎人议和,边境休战,如今应当再接再厉休整民生,而非大动干戈劳民伤财的选秀啊!”
其他几个纷纷附和,“是啊,陛下三思!”“陛下慎重!”
“……”那位御史觉得自己天灵盖上一股股的火气在往上冒,简直胡扯!选秀怎么就大动干戈劳民伤财了!他明明是为皇室血脉考虑的忠臣,这么一说就成了妖言惑君的佞臣了!
而左右都御史到现在也看出了什么不对劲,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是为什么——但是陛下不喜,六部尚书也不赞同选秀,这里头,必然有什么原因,还是静观其变方好。
一左一右两人朝那御史狂使眼色,方才把他按捺下来。
玄澜看着跪着的一排尚书,嘴角冷笑,“几位爱卿知晓便好。”
皇帝瞟一眼杵在一边的三位都察院大臣,道,“可以几位御史尚还不知晓其中道理,爱卿们可要好好给他们讲讲才是。”
说完便拂袖离去。
六位尚书擦冷汗,与两位都御使对视,不尴不尬的点了个头——这自是不可能说出真相的,随便扯点吧,真相越少人知道越好。
第101章 雪灾
自从那日在拙政殿中六人莫名其妙站到了统一战线后,这战线就再没解散过。原本还只是安修言同冯敬之两个人颇有默契的掩饰着,也没有点破,只当是天知地知,两位主儿知,你知……然后我知。这么一桩天大的秘密在心里压着,两人那是食不知味睡不安寝呐。这下好了,六部六个尚书全部知晓了,还是陛下主动捅出来的,一边心里难以避免的松了一口气——呼,总算不用担心被灭口了,陛下总不可能把六个尚书都砍了吧!
——陛下还真一点都没有要灭口的心思!想着便恼的要吐血,陛下压根一点都没想着要掩饰,巴不得另外四个人早点自己发现端倪,偏他们两人皇帝不急太监急,火急火燎的帮着遮掩。
那口还没松掉的气又提了上来,选秀这事可真是千万别再提了!
嗞!陛下这脾气……王爷也不管管!
别一提真把陛下惹恼怒了炸出什么大事了!陛下巴不得事情暴露他好正大光明把王爷接到麒麟殿里……虽说现在王爷到底是住在碧合殿还是麒麟殿还是两说……
还得提点一下另外四位,做好准备,随时准备遮掩……务必要意识到掩饰这件事的重要性啊!皇帝不干,那就只好咱们六个来干了啊!任务艰巨,主子任性,唯一值得庆幸的现在是六个人一起着急上火了……
之前他们看那四个人啥都不知道的无辜样那叫一个恨得牙痒痒啊……
冯敬之同安修言两人对视一眼,了然点头。
这段时间的共患难让两人站到了同一个维度,沟通起来一点都不费劲。
“诸位大人暂且留步!”两人一人两个的迎上去。
“清风楼的茶不错,大人们一同前去饮杯茶如何?”安尚书提议。
“好,正有此意!”几位大人也纷纷附和,眼神一碰,电光火石啥的简直让一旁站着的侍卫汗毛倒竖,忍不住在心里嘟囔,这些大人们在打什么鬼主意,六尚书聚首,啧,这不是要造反吧!
禁言禁言,偷偷瞟一眼天,老子啥都没说,老天爷你啥都没听见!
清风楼的掌柜擦了擦自己的眼睛,确信这回是六个尚书一齐来的,吓得没腿软……这是要谈什么大事啊!立刻迎上去亲自招待,然后让伙计再去二楼拾掇拾掇那最好的雅间。
茶是没心思喝的,坐下后,五人全部齐齐看向安修言,安大人摸摸鼻子,无辜道,“……你们看我干什么?”
其他四个人憋着气不说话,还是工部尚书连项最憋不住气,他也是受惊吓最深的那个,吞吞吐吐,好像难以启齿一般——倒也确实难以启齿,“陛下……怎么会……王爷、王爷可是陛下的皇叔!”
叔/侄乱/伦,如果那个人不是皇帝,是个人就要斥责他大逆不道。
安修言叹了一口气,只能坦白,“王爷……王爷并非先帝同祖贵妃亲子。”
五个人一脸呆滞,仿佛被雷劈了一样,一个时辰前方才知晓一个惊天的秘密,一个时辰后又来了一个更劲爆的……这是要捅破天啊!
安修言无辜摊手,你们要我说的。
“这、这……”大夏朝最栋梁的六个人中的五个脑子都转不过来了。
“先帝知晓。”安修言心里有一种诡异的得意,曾经是他最先发现陛下同王爷之间的关系的,提心吊胆了几年,现在看着五个人吓的脸色惨白的表情,心里那个满足啊~真是以前被虐惨了。
压着杯盖悠然的喝了一口茶,他才慢吞吞的补充道,“陛下知晓,王爷本人也知晓。”
——所以才这么有恃无恐啊!
贺青山捋了一把胡子,最先淡定下来,仿佛若有所悟,“焉怪……”
冯敬之是知道的仅次于安修言的,这一下子前后也串通起来,叹了口气道,“不怪他们……”
不怪他们,真的不怪他们,这十数年下来,当得起情深意重四个字了。
换个疑心重的,那就是狡兔死走狗烹的的结局了。
安修言负手走到窗边,看开元大道上行人交织,商贩来往;看不远处的宫城屋檐重重,琉璃黄瓦;看着偌大河山国泰民安,清平鼎盛——他说,“十一年前先帝立储,纵然当时的陛下天资聪颖,为昭明太子唯一嫡子,也不见得就能争得过身为皇九子的翊王。”
“只是因为没争罢了,王爷没争,陛下也没争,先帝更是心知肚明,一手将王爷立为摄政王,辅佐新帝。”
“十一年来,一个一意扶持,一个铭感于心,未生嫌隙,未曾ni墙,外忧内患被一一清除,到如今的治世之象。”
“不论他二人私情如何……有此明主,有此贤王,总归,于天下是好的。”
五位尚书也沉默下来。
其实安尚书还是说的轻了,这里的人谁不是家族里混出来的不论家族大小,都有争斗的想象,先有各房,后有嫡庶,那时候连亲兄弟都不能全信,更罔论还是自知没有血缘关系的叔侄了。
而小家之权与一国至尊之权相比又较如何?
不是一年啊,是十一年,十一年一如既往的信重,谁能轻易做到?
皇宫里,祈舜戳戳玄澜,挑眉,“你告诉六位尚书了?”
玄澜咳嗽了一声,笑道,“朕可什么都没说。”
“你说便说吧,”祈舜熟练的翻开折子浏览,分好轻重缓急,淡淡道,“总不可能瞒一辈子,始终要让他们知道的。”
祈舜看的通透,可惜玄澜的心思没放在这上面,抓住了人递折子过来的手,放在唇边亲吻,“一辈子啊,阿舜这可是你亲手说的。”
“出息!”祈舜暗啐了他一声,用奏本拍掉某只不安分的爪子,嫌弃道,“批折子去!”
收回来的眼神却是温和带笑的,眼角眉梢微微向上翘起,俱皆是不经意的风情,他压了压向上翘的嘴角,又扔了几本折子过去,“赶紧批完赶紧去看球球!”
球球……那不过是一团球!有什么好看的!玄澜怒了。
是的,球球……未来的成宣帝幼时惨不忍睹的小名,叫做球球。
长大后的成宣帝抗拒过,抗拒的理由是这样的:今有重铭,当永志不忘——父皇你要天天喊我的大名才能够彰显你对父王的爱意啊!
承庆帝的原话是这样的:男儿立于世当志存高远,勿要拘泥于此等小事。
成宣帝:说人话!
承庆帝:太肉麻了你父王会不让我上他的床的,喊你球球你父王多开心呐。
少年成宣帝受到了一万点伤害,于是跑去找父王告状,祈舜很坦诚的告诉他:“可你小时候确实是一团球么!”
大道至简,重剑无锋,少年成宣帝因为这朴实无华的话再次受到了一万点伤害。
以后的事暂且压下不表,当日,还是一团球的重铭太子还在隔壁偏殿里嗷嗷叫着求喝奶,拙政殿内祈舜却停下了浏览奏折的脚步,拿着手上的奏折就细细研读起来,眉头紧皱,面色凝重。
玄澜也意识到了不对劲,问道,“怎么?”
祈舜摇了摇头,将奏折递过去。
玄澜速度浏览了一遍后又再次回头细读,这才放下奏折怒斥道,“荒唐!”
——那是一篇奏报雪灾的折子,灾情发生在年前,但地方官怕冲了过年的喜气,特意年后再报上来。灾情发生在济北之地,折子里对灾情情况如何、伤亡如何,言辞模糊,翔实的数据几乎没有。
“来人!召六部尚书进宫!”玄澜立即道。
传口谕的公公打听了一下,直接杀去了清风茶楼,然后把六个尚书一窝端了。可怜几位尚书刚出宫没多久,热茶还没喝几口呢,就又要被召进宫了!
玄澜直接把折子扔到他们六个人面前,六人轮流把折子内容都过了一遍,特色也都青了——这地方官也真大胆,如此大事也敢压到年后再报!
抬起头才发现王爷就坐在陛下主位旁边,殿里烧了金丝炭,比外头要暖和许多,王爷的脸蛋都是红扑扑的,整个人裹在貂领裘衣里,清峻不减当年。
祈舜现在在他们六个面前也坦然了,随意的很。
从盘腿坐着的软垫上站起,镶毛领的斗篷边垂下,祈舜居高临下的看着六位尚书,“六位大人可曾听闻济北雪灾之事?”
“不曾。”“未曾听闻。”六人纷纷摇头。
六人跪在地上只能看见一双色泽亮丽的鹿皮靴,以及镶毛领的千重雪披风。眼前又出现了一双金线腾龙的流云靴,六人便知这便是陛下了。
“安卿,你去把济北上下主要官员的名册调出来,再查处相关名目,送与朕一阅;梁卿,你速速派人去济北之地实地查看,估算一下赈灾约莫需要多少银两;连卿,你工部配合户部行事。”只听得玄澜一连串的命令吩咐下来。
祈舜来回踱了一圈,最后道,“户部的人太慢,我让温玦也派人去暗中查访一下。”
“劳烦皇叔。”
“说什么客气话。”
今年北方的天气着实要比往年冷了些,也不知道何时才能暖和起来。玄澜旨意发出去的第二天,京中就又飘起了雪,宫里的两位主子却都没有赏雪的兴致,忧虑的都是济北雪灾的事情。
这边估摸着派出去的人应当要赶到济北了,那边济北八百里加急的人快马加鞭赶到了京城。
原来是济北知府在上完折子后发现雪灾还在持续加重,顿时就有点扛不住了,上一封折子自作主张压到年后再报上去已经让他心惊胆战,抱的那是赌那雪能停的意思。但显然老天爷并没有眷顾与于他,庭院积雪,河面结冰,灾情加重。
玄澜在朝堂上提到这件事的时候怒气很大,怒斥道:“混账东西!”并且当场就摘了济北知府的官帽子,令户部尚书梁舒先带五万两银子前往济北赈灾,镇国候燕钺随行,将济北知府解官押解回京。
第102章 济北
“起来,你该去上早朝了。”祈舜闭着眼睛一脚踹了过去。
玄澜腿被踹开,啪叽瞬间又粘了回来,抬了抬眼皮,哑着嗓音问帘外,“几时了?”
帘外传来宫女清越的声音,“回陛下,丑时三刻。”
“不急,寅时才上朝。”某人连眼睛都没有睁开,被子一盖,手又开始不安分起来。
祈舜不耐烦拍开他的手,一卷被子翻身道,“没本事在两刻钟内做完……就别给我点火!”
玄澜的手僵在了半途,嘴角抽了抽,一时间不知道是该一时尽兴认了这两刻钟,还是该维护自己维护自己总攻的尊严忍一忍。
就这么犹豫了一小会,祈舜已经迷迷糊糊又快睡着了。
罢了罢了。
见他睡的迷糊的样子,玄澜摇了摇头从被窝里起来。替祈舜掖好被子,轻声说,“等朕下朝,朕去送你。”
祈舜意识迷糊着轻轻应了一声。
济北的雪灾因拖的时间久了,有些民变的迹象。户部尚书梁舒一到达济北,初步预估了一下情况,就立即上了折子回来,言道这边京里至少还要再压十万两白银过去,并且特意提了提这十万两是要最后到达百姓手里的十万两,否则“恐则生变”。
梁舒对于赈灾这回事也算是熟悉了,当初被玄澜扔到皖南去,就是去做安抚灾民的活计。然而初到济北,所见所闻依然触目惊心。
雪灾不同于水灾,水灾是转瞬即逝的洪流,雪灾这是凝固的残酷——风雪没过脚踝,几乎是寸步难行,走几步便能看见路边被压塌的房屋,甚至偶尔还会踩中被大雪覆盖住的尸体。
难得见到几个活人,身上的棉衣打了补丁破了洞,倚靠在门边,面无表情的看着他——就好像脸已经被冻住了,眼神也被冻住了一样,没有一丝热乎的温度。就像、就像……就像之前翻出来的,被埋在雪地中的僵尸!
梁大人被吓得倒退两步,找到驿站安定下来后,立即提笔写折子,哆哆嗦嗦的也不知是冷的还是吓的,笔都拿不稳。
八百里加急送往华京城,惊了一地朝臣,很明显,民情生变,若是处理不好,少不得一个民怨沸腾。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忖度着,要不要跑这一趟。几位尚书对对眼神,凭良心说,无论是从爵位实权还是从民间声望来看,翊亲王无疑是最合适的那个人……就是不知道陛下肯不肯放人了。
祈舜叹了口气摇摇头,出列,“臣请往济北。”
满朝大臣都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只有六部尚书又开始担心……这王爷,会不会招来陛下的忌惮啊?
忌惮是没有的,不肯放人估计是有的,祈舜还特地补充了一句,“融雪送煤,整治官场,不日即回。”
玄澜用手指敲着椅背,没有立时就应下来。一下一下叩叩的响着,也不知道在他想什么。最后他抬起头,环视这底下众生百相的朝臣——有人在低头相互交谈,有人端着玉笏面无表情,玄澜眯了眯眼睛,道,“朕准了。”
他看向祈舜,祈舜朝他轻轻点了个头,玄澜下旨,“着翊亲王押送灾银前往济北,好生安抚民情。”
启程的日子就是在今日,因此祈舜今日倒是不用上朝,小别在即,两人兴致都高,他配合着折腾到凌晨,今天索性就睡到日光高升。反正还是要等某人下朝来送他他才能走。
宫城门口,玄澜替祈舜系好斗篷的系带,轻轻拥抱了他一下,唇角擦过他的脸颊,借机亲吻,“皇叔保重。”
祈舜心里好笑,脸上就显出来,眉眼弯弯的,“臣定不负圣望。”
后头一溜儿排开的六部尚书眼观鼻鼻观心,咱啥都没看见。
马蹄轻扬,行人远去,雄伟的城门上那抹明黄的衣袍始终固守在那里,风吹起他的头发,神情一如既往的平淡坚定。直到车队成为远山旁边微不可见的一点,玄澜才转过身,对着六位尚书说,“六位爱卿辛苦。”
他身后的六位尚书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忙道,“陛下严重了,此乃臣子本分。”
一个时辰陪着站在风中是不足以让一个皇帝说出这样的话的,皇上感念他们辛苦,必然只能是因为他同王爷的事。
皇帝第一次对着臣子吐出了自己的野心,“这世间,唯皇叔可与朕比肩。”
玄澜转过身,目光凝在远处一点,俯视着偌大河山,道,“朕要教他光明正大站在朕身边。”
何为光明正大?
唯有一字并肩王。
雪灾同旱灾一样,都是绵延长久的祸事,短时间内这场灾祸过不去。人力无法同天力抗衡,在雪灾还没过去的时候,唯有一字,“熬”。
熬到雪停了,熬到冰融了,熬到春风吹过大地,气候暖和了。
除此之外,再无他法。
区别只在熬不熬得过去而已。
祈舜这一路过去,除了押送灾银,最主要的就是募集炭火和木柴。
炭火每家发那么一点,熬不过去的时候点起来,指不定就能够渡过一劫。木柴最主要的还是用在清理官道。官道上一道道木板扑过去,至少要让车马能够行走,外头的东西才能够运进来,里头的人也才不会如围城般的困兽做濒死之斗。
第21节
恋耽美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35847/60945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