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节
推荐阅读:【崩铁乙女】总合集、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招蜂引蝶、临时夫妻(nph)、无限流之夜晚来敲门(np)、阿佩罗的回忆、她撩人不自知(高h)、木槿烟云(年上 ABO)、蒙托克之夏,海风与影、孤雌(nph)、
世家子的红楼生涯 作者:木璃
第58节
王氏的哭声,反而越发大了……
不管怎么说,贾家和李家这门婚事,还是退了。贾家自己承认,贾珠最近身子不好,天师占卜说了,若要化解,近几年都不得娶妻,怕耽搁了李家姑娘,所以退婚。为此,贾政还往府里请了好几次大夫,以证明此事,背后,王氏没少骂贾政出的馊主意。
可哪怕如此,明眼人还是看出来了,这是贾家有意退婚找的借口呢,明着李家是保留了面子,可在亲友间,李家姑娘李纨还是名声尽毁了,索性李祭酒还有几分薄面,有些人探听下来是贾家不义退婚,李家姑娘并无任何毛病,就给做媒,最后李祭酒给挑了个老家的本地耕读世家,男子中了个举人,单看才华,这辈子怕考不中进士了,难得的是人上进,家里给疏通关系,在衙门里做了个主薄,家里条件也不错,李纨有李祭酒背后撑腰,又有李氏宗族在身后,嫁过去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五年生了两儿子,日子别提多舒心了,这是后话。
只说眼前,婚事退了以后,贾珠的名声多多少少也受了损害,贾政在衙门里日子也颇不好过,还是王子腾来找过他几次,说说笑笑好不亲密,大家这才不当面说风凉话了,当然,背后的非议还是不少。贾政眼瞧着果然跟王家缓和了关系,哪还管得人背后说什么,高高兴兴回去跟贾母报喜去了。
事到如今,贾母说什么也没用了。而且有些事,贾政不清楚,不代表贾母人老成精的也看不出来,王熙凤前头刚残了腿,后面王家就跟王氏断了往来,摆明了这里头的事,跟王氏脱不开关系。比起李家,王家的力量,显然更大,更有利于贾政父子。
就是可惜,王熙凤的腿有残缺啊。贾母叹息之余,更恨了贾赦。
要不是他这个当大伯的不经心,贾珠有个荣国府一等将军的大伯在,亲事何至于如此艰难?不是微末小官家的闺女,就是有残疾的姑娘……哪怕贾赦肯给贾珠找个身份背景稍微雄厚些的,哪怕稍稍比王家差些,能帮衬到老二家,自己也不能看着心爱的孙子在王家那棵树上吊死!
说来说去,还不是贾赦记恨老二,连带着对贾珠也漫不经心。自家娶媳妇就精挑细选,侄子的婚事就漠不关心。贾母想到这点,恨得就咬牙切齿。
王氏跟她也是同样的心思,背后没少说贾赦这边的不是,连带着,对王子腾也不是多满意,婚事是定下来了,两家暗地里也交换了庚帖,只等着眼前退婚的风头过去后再正经下聘,可她都这样牺牲了,王子腾夫妇看见她,还是没个好脸色,每次见面,说不到两句就不理人了。要不是看在他们对贾珠还算好的份上,王氏非翻脸不可!
贾珠去了王家几次,暗地里瞧瞧去偷看过王熙凤,可惜他不知道,王熙凤为了在人前博同情,永远都是故作坚强,强颜欢笑的模样,贾珠看着原本如骄阳般明媚的姑娘变成这样,心益发软了,对着人后还自喋喋不休抱怨这个抱怨那个的王氏,也益发觉得隔阂。
在王氏没有察觉到的时候,母子两,已然渐行渐远……
这一出退婚结亲的闹剧,前后拖了整整快一个月,当一切终于尘埃落定的时候,贾瑚也收到了徒宥昊从江南寄回来的信。
信是随着驿站寄过来的,同行的还有好大一箱子,问送信人才知道,这位皇孙贵胄可当真奢侈,竟是让人快马加鞭,按着六百里加急的速度给送回来的——这样的速度,花费也是不菲。贾瑚打开那箱子一瞧,也不是什么多贵重的东西,就是江南那边一些精致的书画扇子,竹制品等等一些小东西,再看那信,要不就是说今天看见了好扇面,觉得适合他买下来送他,要不就是说某某东西有趣,要跟他一起分享,还有一次在心里好不扼腕说道江南那边有一款早点味道特别好,可惜就是小摊主的手艺,人家几十年传下来的的手艺,就讲究个当地取材,现做现吃,他想把人摊主请回京城做给他都么办法,在心里惋惜了整整一页纸……
贾瑚读着那厚厚的一封信,一边看一边笑,再瞧那箱子个散散碎碎的东西,恍然才知道,徒宥昊为什么宁愿花大价钱让人把东西从江南送过来,而不是直接公器私用一把把信虽公文一起呈送京城——这样的东西,怎么也不好叫人看见不是?
回过头去,贾瑚跟韩昹说笑,说徒宥昊出了趟远门,人都活泼了,以前在京里可是惜字如金的,这会儿写信,一串一串的,又问韩昹可收到信了。
韩昹当着他的面都不好说的,只点点头道:“收到了,还给我捎了些特产,挺不错的。”不过他没说,徒宥昊给他的信不过寥寥几句话,一张纸,送的特产看着老大一匣子,其实也就那么回事,不过做做样子罢了,可没贾瑚的那样仔细。
贾瑚得了肯定的答复,这才稍稍放下了心。看来,是自己误会了。
也怪张氏,好好的在那边跟他说什么“四皇子怎么出远门还巴巴给你送东西啊,我怎么觉得不对啊?”,害的自己疑神疑鬼的,徒宥昊这样千里送信送东西是显得特别,可又不是单独给自己的,只能说,自己跟他关系太亲近了,大家都是至交好友的原因。
韩昹想到徒宥昊在给自己的信上特别嘱咐的,不动声色又道:“你知道殿下还给后妃几位皇子都稍东西了吗?你说,他送给我们的那边斑竹竹雕,会不会也给塞进去了?”
贾瑚一听更是轻松,原来,不止朋友,连亲人都送了,这下可以肯定,一定没别的意思了!当即大笑着摇头,笑道:“这可不一定,他看着外面冰,其实促狭着呢,谁知道都送了些什么?”……
206
206、第二百零六章
贾政这边无故退婚,李家又是清贵门庭,国子监祭酒,门生故旧颇多,退婚之事虽说低调,最后到底还是传开了,一时贾政王氏被受人非议,贾珠的好名声也给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比之下,贾瑚的日子就过得舒心多了,人人都知道荣国府长房跟二房已然分家多年,贾政那边再闹,也影响不到长房,相反,因为边境动乱和江南贪腐案,朝廷上下忙成了一团乱,或许这么说有些不合时宜,但人才,往往能抓住机遇,越乱,越是他们出头的时候。
贾瑚就是这样一个善于抓住机遇的人才。
一开始谁也没发现,等到大家注意的时候,贾瑚已经跟兵部的人打得火热,户部那头也给联系上了——一个多是好武的大老爷们,一个是精打细算明经上来的老抠,翰林院出身清贵的修撰,谁都不知道,贾瑚是怎么跟两边都处的好的?只是看着人左右逢源,心里少不得有点泛酸是,索性贾瑚平日会做人,人缘也好,倒不曾有人很非议。
只有那眼明心亮又了解贾瑚几分的,才多少猜到几分他的用意。
刘毅勇是户部郎中,主管钱粮一块儿,入户部迄今已有八年,差事样样料理停当,办事牢靠,只因不是进士出身,而是考的明经,却迟迟难得升官,久了,心也就灰了。他官职低微,虽说管着钱粮,油水颇足,上头却还有个令史管着,便是有人要求什么,总也轮不到他。平日难得有人跟他结交。
偏贾瑚一个翰林院的修撰,显要勋贵子弟近来却一直借故和他相识。
这倒不是说贾瑚看起来就是不怀好意,叫刘毅勇防备非常,正相反,贾瑚人很不错,亲切没架子,对人也好,刘毅勇很快就把人当成了可交的朋友相熟起来。也正因为此,刘毅勇对于当初贾瑚接近他的目的很是好奇,一半单纯是想弄明白满足心里的好奇,一半却是有心要帮他。
大男人做事干干脆脆,大家既然是朋友,就没什么不好说的。
刘毅勇在户部干了那么多年,也是官场的老油子了,别看他官位低,可心计却不少,联想着贾瑚老往兵部跑,心底隐隐就有些想法,只是一直觉得不可能,这才没说话。可今儿贾瑚请他吃饭,几杯黄汤下肚,刘毅勇就有些忍不住了:“我说子方,你该不是想去军里监军文书吧?”
历朝历代,文武官员之间,总天然存在着一些矛盾,时而尖锐时而平和,但不可否认,之间存在的问题,从来都没少过。文官看不惯武官大大咧咧粗俗无礼,武官见不得文官酸文假醋道貌岸然。偏天下人皆以读书为上上品,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便是连武官自己,也是希望下一辈多读些书的。众人皆以为,文官总比武官清贵些。而在朝中,文官也却是掌握着更大的权利。
就拿最简单的出兵征战来说,一只大军出征,除却武将,朝廷还会派去监军、文书、主薄等等文职官员,为的什么?就是为了监督武官在外。看着品阶不高,却是直接掐住部队喉管的一个职位。
只是话也说回来,朝廷出兵,这样严重的军国大事,除非是亡国时代,监军文书之类的差事,也就是摆着好看的,绝不可能真的叫他们影响了军队的正常运作,相反,因为军中生活艰苦,这样的职位一般文官都是退避三舍。
所以刘毅勇才这般奇怪,以贾瑚的身份,在翰林院的前程,完全不需要自讨苦吃,去军营里转啊?
贾瑚还真没想到刘毅勇能猜出他的新意来,惊讶了一会儿,才笑道:“刘兄果然眼神如炬,我的这点小心思瞒不过你。”他从来也没隐瞒过自己的意图,只是一直以来,都没有人直面跟他摊过牌,贾瑚想去军营里打算,现在想想,好像也就在徒宥昊跟前说过。“不瞒柳兄,小弟我确实有这个打算,去军营里好好锻炼锻炼自己。”
刘毅勇不妨自己的猜测居然是真的,止不住惊讶道:“子方你缘何会有这样的想法?以你的本事,在翰林院里待几年,再放外任,轻松不说,前途也是一片光明。入军营就不一样了,哪怕是监军文书,不需直面战场,可这不怕万一就怕一万,前线的事谁都说不准,危险重重啊。而且军营里的条件,跟外面根本没法比,到得战时,就更加艰苦了。”言语间,实在不很看好贾瑚。
刘毅勇入户部多年,掌管钱粮方面,自然很清楚,每年军中粮草辎重开销,承平时候还好,人数少,军队补贴到每个人头上的酒多些,一些新鲜菜蔬也能运到军营里去,可赶上作战之时,大批军士被征召入伍,粮草有限,分到每个人头上的就少了,要再赶上战场意外,粮草不能准时送达,新鲜菜蔬难以运达……围城时候,上下兵丁一天只喝一顿稀粥的事也不是没有过的。
贾瑚这样的贵公子,能吃得了这样的苦?刘毅勇这是真心为他好。
贾瑚自然感念他这份心,不过他对于战场的渴望,却是上辈子作为杨家子就有的热切,哪怕如今换了个身躯,对于征战沙场的热爱,也不曾变过分毫。
贾瑚郑重给刘毅勇整斟了杯酒,算是给他赔罪:“有意接近刘兄,是小弟不对,这里给你赔不是。只是小弟,却是真心想要在刘兄这里学习钱粮管理之法,以期将来在军中得用。”见刘毅勇面露狐疑,贾瑚笑道,“刘兄定是奇怪,小弟一个贵家子弟,为何坚持要去军中?说来,不过是小弟的一个执念罢了。”
因给他解释道:“小弟出身荣国府,刘兄也是知道的,小弟小时就常听祖父遗憾,荣国府后继无人,本是军功封爵,可后代子孙,却无人可继家业……小弟不才,忝为荣国府嫡长孙,祖辈遗憾,却是不能不顾,小时也曾学过些拳脚功夫,不自量力还想要往那军中走一走,体会一番祖辈辛苦,也是为国效力,聊尽心意!”
刘毅勇一听,倒不好在说什么,人家一心继承祖业,难道自己还拦着不成?那像什么样?只是少不得惊讶道:“子方你还学过武?”
贾瑚笑笑:“不过是些花拳绣腿,糊弄糊弄外行人罢了。”
刘毅勇见着他这样,倒是心里有了数,贾瑚惯来谦虚,如今这般说,其武艺不能说高手,想来也不会差。既然人家打定了主意,刘毅勇作为朋友,自然乐意相帮:“这钱粮管理,说穿了,还是账房的差事。不知子房九章算术可好?若这些会了,学起来倒也快。”
贾瑚再次举杯感谢:“那就麻烦刘大哥了。”
正事说完,剩下的也就是轻松闲适的话题了,贾瑚是个健谈的,从各地钱粮收入说到明经进士科举,再说到人情往来,酒楼饭菜好坏,两人一杯一杯黄汤下肚,可说是宾主尽欢,等到实在不行了,分手离开,以贾瑚的好酒量,也微微有些醺了,撑着走了一段路,到底是忍耐不得,恰路边有个混沌摊子,热腾腾的鸡汤泛着滚滚水汽,看着就叫人心里舒坦,贾瑚叫老板来了一碗,先半碗汤水喝下,心口才算舒服了些。再咬一口混沌,倒是鲜香可口,锁紧的眉间,便稍稍松开了些。
“老板这混沌,当真不错。”贾瑚止不住夸赞那中年老板道,“便是酒楼里,怕也难见这般鲜美的混沌。”
那中年老板很是忠厚老实,听得贾瑚这般夸,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却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傻笑着:“哪里哪里,客人说笑了,我做的混沌,哪能跟人酒楼里的比?”
贾瑚看着老板的老实,止不住轻笑,旁边正在收拾东西的老板娘却钻了出来,给了自己男人一个眼神,一边对着贾瑚笑道:“贵客吃惯了好东西,难得看得上我们摊子的混沌,小妇人也多嘴两句,我们这摊子啊,做了可是三代了,自打我家老爷子起,就在这儿摆摊了,这条街上,谁都知道我老李家的混沌好,货真价实,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汤头可是顶好的骨头汤鸡汤熬得。比不得酒楼里奇珍名贵食材,却也新鲜。老实不客气说一句,我们的这摊子的混沌,当得你的夸!”说着脸上颇是自豪的笑了。
那老板就拉着老板娘,红着脸低声道:“人家客人客气说一句,你倒啰啰嗦嗦一通。”
老板娘一眼狠狠瞪过去:“怎么着,你嫌我说多了?我们摊子的混沌本来就好,谁不知道啊,我说两句还错了?”
老板毫无招架之力,忙忙败退:“你说的是,说的是,我这不是怕客人觉得烦呢?你啊,就少说两句。”
老板娘哼了一声:“就你啰嗦!”一便又笑着对贾瑚赔礼道,“小妇人没见识,这边不打搅客人您了。”一边又去拿了个碗舀了半碗汤送到贾瑚桌上,“客人才喝过酒吧?我这边的汤最是鲜甜,解酒正好!”说着,又走开了去帮那老板一块儿下混沌下面,收钱。
贾瑚看那碗汤,上头撇干净了油花,喝一口,暖呼呼的,四肢百骸一下就舒坦了,很是舒服。贾瑚瞧着那老板夫妇,不自觉就笑了,这两夫妻,一个木讷,一个灵巧,偏两人站在摊子前,老板手一伸,老板娘就知道是要葱要面,手下很自然就把东西递了过去,别人吃完了要给钱,老板赶忙喊那老板娘去,自己顺手就接过了老板娘手边的活——两人之间的默契,萦绕其间的温馨,叫人看了,心里都觉得舒坦。
就冲着这份温情,老板娘那碗汤,自己少不得也不能吝啬了。从口袋里掏出一锭整银放在桌上,看着老板娘那瞬间亮了的眼睛,贾瑚才要说什么,那老板傻乎乎地当着他的面就捅了捅他娘子,欢喜的声音哪怕压低了,也叫贾瑚听得清清楚楚:“娘子你看,好大一锭银子!”
老板娘气得直那眼刀刮他,一边给贾瑚道歉赔不是:“我家男人有点傻,客人别跟他一般计较。”
贾瑚扔下银子:“既然是赏你们的,我就不会收回来。你们混沌做得好,老板娘也会做生意,这就算是我的赏钱了。”转身离开,半天还能听见老板娘在后头一直道谢:“谢谢客官,谢谢客官了!”
贾瑚想着老板娘夫妇之间的默契温情,也不知道的怎么的,脑海里突然就浮现起徒宥昊的身影,算算,这世上跟他最心意相通志趣相投的,好似就是自己这个好友了。彼此之间,根本不用言语,单只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也不知道,他现在在江南,过得如何了?
207
207、第二百零七章
徒宥昊第二次送土仪来京的时候,贾瑚真跟人跟着刘毅勇已经学了不少计算钱粮,入账会账的事,看着都是些普通帐房就能干的事,可户部里头那些个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明白的门门道道,着实叫贾瑚涨了不少见识。
为此,贾瑚是真感谢刘毅勇,因此收到徒宥昊送的土仪,他也没细想,就拿上了些好东西,送到了刘府。
第二天见到刘毅勇,他可是把贾瑚好一通谢,又有些不好意思:“子方你怎么这么客气,昨儿送来的东西,可不便宜吧?我就教了你那么点东西,你送这些来,我这收的,心里有愧啊。”
贾瑚毫不以为意,也不知道是不是最近军营跑多了,还学着搭了刘毅勇的肩膀,笑道:“什么好东西,就是朋友给送过来的一些江南土仪,满满一大箱子呢,我哪用得那么许多,借花献佛,送你你就收着,要好用就用,不好用就扔一边,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刘毅勇看他果然是不当回事的样子,一颗心才慢慢落了地,回头跟贾瑚兴高采烈说起来:“这你还别说,你送来的东西,旁的我都不稀罕,就那件个江南双面绣,我的娘诶,那么大一块,绣的那么精致,我家那婆娘,一看眼睛就直了,一晚上守在那儿,跟看着那刺绣就能顶饿了一样……我这里,替你嫂子可谢过你了。”
贾瑚大笑着:“刘大哥啊刘大哥,平日见你在衙门,拿着个账本捏着根笔,吆五喝六,我只道你男子气概如山,没想到,还有这般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时候啊。嫂夫人满意了,你就满意了?”
“呸。”刘毅勇被贾瑚打趣的满脸通红,一把拽下他的手,啐道,“你个没成亲的毛头小子懂什么,反了天了还敢在这里拿我消遣。”
贾瑚越发笑不可遏:“大哥这可是害臊了?可别,男女情爱嘛,小弟我虽没成亲,于此事却还了解一二,这是赞您与嫂夫人夫妻情深呢,那是消遣你,你可莫恼。”
刘毅勇越发脸上过不去,赶紧赶人:“你又没个心爱在意之人,如何知道这情爱、夫妻情深?行了行了,少在这里那我开心,走走走!”
贾瑚也不知道怎么的,脑子里突然就浮现起了徒宥昊的身影来,心头一惊,贾瑚忙甩甩脑袋,抛空了这突如其来的想法,见刘毅勇脸上挂不住了,顺势告辞离开。他与刘毅勇也不过碰个头说笑两句的事,刘毅勇回头还有差事呢,自己再不走,可真就打扰人做事了。
今儿是贾瑚休沐,倒是清闲得紧,闲暇无事,他便打算往琉璃街去淘换东西,刚才没想起徒宥昊他还没回过神来,自己可得了人不少东西,人回京后,自己总不能一点礼都不会吧?像什么样子?!
贾瑚直觉忽略了向来看重这些礼尚往来的自己第一次收到徒宥昊土仪的时候根本没想起这回事怪异之处,只是在脑海里想着徒宥昊会喜欢的东西。
笔墨纸砚,古董字画,这些东西宫里就够多了,外头的东西再好,还能好过宫里的?贾瑚心想着,还不如送些日常惯用的,上次送他的腰佩他好像挺喜欢的,这回看看,能不能再找些好东西送他。
贾瑚漫步闲庭走在街上,偶尔见着那家店不错便往里去看看,可惜,一直没找到合心意的,还是在一家雅阁看到了一套钧窑的竹形茶具,釉色鲜亮,形状完美,想着以徒宥昊好茶的性子,定然喜欢,这才买了下来,算是结束了半天的旅程。
正要启程回府,眼角余光却瞥见了一个熟悉的人影,贾瑚忙叫住要赶车的车夫,再度翻身下来,远远看着那人走远,脑海里揣摩两下,疾步往另一条走去,果然,到得路口,就见那人正往又走,贾瑚快步疾走,再从另一条路赶了过去,将将看见人笑着跟一众人汇合,然后几人一齐,往着另一条街走去。
贾瑚顾不得旁的,悄然尾随,知道这人身边,定是有暗卫守着,不敢很靠近,仗着自己熟悉地形,抄着小路很快又赶到了人头前。索性那边人是一路逛一路走,优哉游哉的,不比贾瑚有心一路疾走,否则,贾瑚还真不一定能追上人家。
贾瑚也不等人进到目的地,自己先进了竹怡茶楼——这条街上,这茶楼因为常有书生学子在此处高谈阔论,畅聊国事,偶尔还有清贵文官到来,在士林中名气极大,贾瑚在赌,那一行人的目的地就是此处茶楼,赌对了,他先来一步,事后才不会有人怀疑自己别有目的,赌错了,那也不过是他运气不好而已。
而事实是,他今天的运道,果然不错。
坐在靠墙角的座位上,静静喝茶,贾瑚眼角余光看着那行人低调地连二楼也没有上,只找了个靠门口靠墙角最不好的位置落座,看着不起眼极了,可贾瑚却知道,在那个角落,正好,可以看到听到大堂所有的动静。
就听有学子正对边境遭敌袭之事悲愤交加,拍着桌子大喊朝中武将死绝了,竟无一人领兵追击来犯之敌:“我朝泱泱大国,竟叫个蛮夷屡次侵扰边境,夷狄该诛,我朝武将亦该罚。”
有那思想偏激地直说有理:“国家以国孥养着这些武将兵丁,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今我朝边境百姓惨遭掠夺,抢杀,这些兵丁,却一点用都没有。满朝武将,难道就没一个有用的吗?”
说着说着,就有些过了头,有人听不下去,直说那人只嘴上说得轻巧,半点也不知道国计艰难:“圣上明君,最体恤民情,这些年,虽风调雨顺,国内多有丰收,到底还有几处地方有水灾旱情,百姓流离,朝廷开仓赈灾,可不是一大笔花费?六七年前,江南洪涝,北方旱灾,圣上下旨,三年不税,这又是好大一笔钱粮损失,如今缓过气来不过几年时间,却还有各处水利、道路、百姓民生需要朝廷开支……国库没钱,这仗怎么打?你道没粮没钱,兵丁饿着肚子,就能对敌沙场了吗?你这不是送人去死吗?”
“就是,打仗打仗,说的倒是轻巧,我朝几年前便已撤军回朝,多少兵丁解甲归田,这才多少年啊,又要征召其入伍?家里父母妻儿怎么办?战场无情,死伤过多又该怎么办?圣上不轻起战乱才是明君所为,体恤百姓之心,可敬可叹!”
不服气的自然还不服气:“那按着你们的意思,边境那些百姓就不是命了?活该叫外族蛮夷烧杀抢掠,家园被毁,性命难以保障?”
不愿开战的也有自己的理由:“那征召入伍,那些平头百姓何辜?刀剑无情,若有死伤,其家中亲人何辜?难道要朝廷把所有钱都拿出来开战吗?到时候朝廷再有花销又该如何?难道还要加税不成?”
前朝败亡,就是因为各处战乱,朝廷不堪重负,屡向民间加税,苛捐杂税加在一起,百姓不堪其苦,才揭竿而起。本朝自开国起,就牢记此教训,轻易绝不加赋。多年来,只听得朝中说要减税免税,可少有听闻加税的。
此言一出,主战派无言以对,只能道:“边境百姓可怜,朝廷若袖手旁观,任其惨遭外族蹂躏,我朝国威将荡然无存。”
主和派便说道:“到底一城百姓为重,还是千万百姓为重?为边境百姓,牺牲千万普通百姓,就是对了?”
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闹得是不可开交。
贾瑚旁边一个学子见贾瑚衣裳楚楚斯文俊秀,显然也是个读书人,拉着他就问他的想法:“兄台,你听两房争辩,可觉何处有理?”
贾瑚也不怵,扬声道:“自是两方都有理。”旁边有人嗤笑出声,道贾瑚是两边讨好,投机取巧,毫无风骨,接着就听贾瑚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天下百姓,皆为圣上子民,如今蛮夷竟敢侵我国土,扰我子民,此便如有人闯入我们家中,欺凌我子女,是可忍孰不可忍,焉能不战,退而袖手旁观,眼见得国土凋敝,子民受难?!”
主战派拍桌叫好:“正是这个理!”
“可钱粮该当如何?平民百姓之家一家之主被征召入伍,影响民生,又该如何是好?”
“所以才要讲究对敌之策。”贾瑚朗声说道,“北方蛮夷不过几万之数,说是全民皆兵,难道老弱妇孺还能一并如战场不成?便有此勇猛,北方贫苦,衣食马匹俱都有限制,他们为何掠夺我边境?无非是其缺粮少食,不得不依靠劫掠来补充粮草。如今还是秋天,他们还有些食物,若等到冬天,冰天雪地,粮草短缺,不消我们动手,天气就能要了其族人性命!”贾瑚冷笑着道,“如今边境军队人数不足是真,可若将边关百姓迁回关内,坚壁清野,一把火烧掉所有田地,蛮夷抢无可抢,到得冬天,便是大灾!”
所有人倒抽口凉气:“你是说,烧掉所有田地吗?你可知道,那是多少钱粮?”
贾瑚只看着众人:“朝廷如今国库不丰,难以快速召集队伍迎敌是事实,边关兵丁太少,根本无法防御敌人来袭,城外土地粮草,更难以快速收割进入仓库,多数却是要白白便宜了敌人……到时候,两房果然交战,难道要让敌人拿着从我们这里抢夺过去的粮草,回过头来打我们吗?”
断然喝道:“既如此,莫不如壮士断腕,先一步烧毁所有粮草,我朝百姓,自有朝廷赈济,蛮夷却是要颗粒无收了!今日他们少抢到一袋米,到得冬天,对方就得多饿死一个人!”
满堂学子骇了一跳,静默良久,忽而俱都高声叫起:“好,就该如此!”
“宁愿烧了,也绝不能叫蛮夷得了好去!”
“不过区区一季粮食,我们舍得!”
眼见着纷杂,坐在角落的周如海给座上之人倒茶,皇帝啜饮一口,念着贾瑚二字,颇是赞许的点了点头:“倒是颇有些决断!”
208
208、第二百零八章
贾瑚在路上闲逛,却突然看见周如海躬着身往一处方向疾走,贾瑚记忆力向来好,哪怕周如海如今一身乔装,他也看得分明,眼前这人,就是那大内总管周如海。
周如海是皇帝贴身内监,此刻他在这里,皇帝还会远吗?贾瑚不假思索跟上前去,果然就发现皇帝白龙鱼服,带着人在街上闲逛着。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贾瑚自然不能放过这般好可以直接面圣的机会,可如果这样贸然上前打招呼,倒显得他阿谀奉承,太过势力,到时引发皇帝不满,反而不美。
贾瑚看准了机会,仗着自己熟悉地形,抄着小路一路跟着人,估算着对方的目的地,最后进了竹怡茶楼,索性运气不错,竟还真叫他猜对了皇帝一行的目的地。
竹怡茶楼是文人最喜聚集谈论国事的地方之一,今日就有不少人就北方蛮狄侵扰边境一事争执不休,朝廷国库空虚,为民生计最好不要轻启战端,可边境百姓何辜?难道朝廷就这样看着边境百姓受苦而坐视不理吗?
贾瑚有心要往军中,如何能放过这机会,便是知道突兀,少不得也表露自己的观点。“坚壁清野”,朝中武将未必没有人相出此计,可如此壮士断腕,完全舍弃即将丰收的粮草的计谋,算来,损失实在太大。可细想想,却不失为一个无奈之下,拖延时间的办法。
没有粮草,蛮夷纵然骑兵强悍,又能坚守多久?朝廷大军龟缩不出,贾瑚相信,只要后备停当,便是拖上个一年半载,蛮夷也破了不城!
北方冬天严寒,蛮狄没有粮草,必然冻死饿死无数,到得来年,江南之事定可平息,到时调集粮草,征召兵丁,再一举迎敌——经过整休的朝廷大军对敌经过冬天伤亡的敌军,己方已占上风。
只是这计划,却是要放弃北方边境大部分农田,还要将百姓迁入关内,算起来,确实是一庞大计划,所耗费人力物力更是无数。
不过,贾瑚相信:“我朝幅员辽阔,民风淳朴,百姓勤勉,若真有那百姓迁入关内,朝廷主持以工代赈,正好让百姓修筑京师前往边境的驰道,以供战时使用,正是一举两得。”
看着贾瑚与众学子辩驳说话,皇帝不住轻轻点头,计划虽大胆,还有疏漏之处,不过看着年纪轻轻,能想到这么许多,已然不易了。倒是个可造之材。
不过就是看着眼熟。
“倒像是在那里见过似的。”皇帝敲着桌子,回想,自己是在哪里见过呢?
周如海却是认得这人的,小声提醒:“主子忘了,这是荣国府的嫡长子,上一届的探花郎,贾修撰,贾大人。”
皇帝想起来了:“是老四的伴读吧?贾赦的儿子?”
周如海点头赔笑:“主子圣明,可不就是四殿下以前的伴读。”
皇帝看着贾瑚,就想到当初跟二皇子出门时遇见的贾赦,不由笑道:“他爹是个好的。”上下打量了一番贾瑚,“这小子,倒也不错。”猛然又想起,贾瑚的师傅,可不就是徐渭徐大学士嘛,“徐卿教出来个好徒弟啊。”
周如海沉默着,并没有说话,这个时候,他的主子,不过就是自己跟自己这么一说,可不是在跟他们这些个奴才说话。
果然,皇帝并不需要他们答话,顿了顿,想到自己去了江南的四儿子,先头江南那边的奏报上来,情况倒还好,自己一贯没怎么看见的老四,在自己没注意的时候,也已经长大到能帮他分忧政事的时候了,在江南做的那些事,颇有可圈可点之处。这贾瑚曾是老四伴读,听说交情还不错,看着倒也有点本事。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老四身边若都是这样的人才,自己倒是可以考虑,以后多交给老四一点差事做。
又看了一会儿,倒也看着几个学子颇有些潜力,叫周如海记下来,到时候打听打听是谁家的孩子,站起身离开了——他今日来时微服私访,为的多体察民情,自然要多看些地方。
贾瑚当然看到了他们一行的动作,但并没有什么举动,过犹不及,他此番行为,显然已经给皇帝留下了印象,再追上去,少不得就会被人发现他的刻意,到时候,怕就得不偿失了。
等人一走,贾瑚按耐着心思,又坐了好久,直等着众学子都累了,才与众人一同告辞离开。只是他却不是要回府,而是直接驾车去了徐家。
到得徐家,他并不隐瞒,将今天所发生的一切全告知了徐渭:“弟子今儿一番行径,却不知道到底得不得皇上心意。”
徐渭是知道贾瑚想往军中闯一闯的心思的,他并不赞同,只是不知道该如何说服贾瑚,听得他今日如此这般冒险,直气道:“父母在,不远游,你是你父母心尖子你不知道?偏鬼迷心窍,铁了心的要往那刀剑无眼的战场上钻!便是为了光耀门楣,你一甲出身,科举立世,我与你岳丈也会在你背后帮你,只消时日,何愁不能讲荣国府发扬光大?你怎么就吃了衬托铁了心,非要往那战场上走呢?!今儿这般冲动的事业做得出来?你就不怕叫皇上发现了,治你个欺君罔上之罪?!你知不知道,你今天要是路了行藏,遭了皇上的厌恶,日后什么前程,可都毁了!”
贾瑚低着脑袋听着徐渭的训诫,并不反驳,只等着他说完了,才解释道:“弟子知道师傅一心为我,只是荣国府以军功立府,到得如今,早已是今非昔比。弟子尤记得祖父在世,府内宾客云集的场面,先祖只荣光,身为后人,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消亡。祖辈在战场上的骄傲,弟子,不想它只变成历史!”
拿着孝字做文章,孝敬先祖,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徐渭便是再多不满,也不好说什么——当然,这只是贾瑚掩饰自己想要征战沙场野心的一个合理借口罢了。
眼看着得意弟子一脸执拗,徐渭想到这么许久,自己劝也劝了,骂也骂了,他就是不听,这会儿也只能长长叹口气:“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固执呢?”到底是答应了,明天上朝,肯定旁敲侧击,看看皇帝对贾瑚是什么观感。“到时候我会装作不知道,把你的这个坚壁清野的计策提一提,单看皇上,会是什么反应了。”徐渭气恼地看了眼贾瑚,要不是他涵养好,真恨不能好好敲一敲这小子的脑袋,看看里面都装的什么,小小年纪,心眼一大把,偏还固执己见,决定了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贾瑚躬身谢过:“劳烦师傅了。”
徐渭瞪着眼睛看了他好一会儿,故意不叫他起身,贾瑚就这么一直弯着腰在那里,恭恭敬敬的,手脚半点不颤。徐渭想到贾家两代国公战场杀敌的英勇,无奈又是长长一声叹息。看来贾瑚这小子,读书像了他外族,却也继承了祖父这边好武的天资,小小年纪,身手不错,也难怪想,想往战场上走一走。罢罢罢,孩子都决定了,自己拦又拦不住,这里拿人出什么气。挥挥手:“行了,你走吧,看你在这里,我一股子气就上来了。”
“弟子劳烦师傅了。”贾瑚行礼退出门去,走到门口了,又听身后徐渭沉声道:“早点成亲吧,战场上刀剑无眼,你早点成亲,你父母心里也好受点。”若能早早传出喜讯,战场上有个万一……“你这孩子啊,就是太倔了。”怎么就想到去军里呢?
贾瑚这回当真是感激不尽,徐渭这番话,明显是偏着他了。以他名士高洁品性,说出这番对不住人姑娘——这姑娘还是挚友家的孩子——的话,可见贾瑚在他心中的分量。
贾瑚回过神来,真心诚意给徐渭弯身行礼:“弟子叫师傅操心了,师傅放心,弟子定平平安安回来,日后再孝敬师傅。”
徐渭摇摇头,并没多说什么,只让他走了。
贾瑚知道,这个老人,视自己如亲生骨肉,正如他所说,战场刀剑无眼,稍有不慎,便会命丧边境,死于敌军刀下,这位老人,深怕自己会遭此厄运,这才屡次阻拦。贾瑚不是不感念他的这片慈爱之心,只是他骨子里,那渴望着上战场与敌军对阵厮杀的热血,早已沸腾,便连梦中,自己身躯也飞向了那祁连山外,化为那几百年前的杨家儿郎,身穿铠甲,手舞长枪,枪头精铁泛着白光,上面系着的红缨早已被鲜血浸染……
叫长辈操心是他的不是,可那两辈子积存下来的心愿,却更叫他明白,如果不走这一遭,此一生,他都不会甘心的。
他过往曾经所有的梦想,建功立业,名扬四方,总要让他试一试。
他保证,只任性这么一次。
徐渭的反对声言犹在耳,贾瑚突然想起当日他和徒宥昊说起此事时,徒宥昊对他的坚定支持和鼓励。说起来,到如今为止,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没有任何惊讶,没有任何阻止,相反,一直坚定支持着他的人。
第58节
恋耽美
第58节
王氏的哭声,反而越发大了……
不管怎么说,贾家和李家这门婚事,还是退了。贾家自己承认,贾珠最近身子不好,天师占卜说了,若要化解,近几年都不得娶妻,怕耽搁了李家姑娘,所以退婚。为此,贾政还往府里请了好几次大夫,以证明此事,背后,王氏没少骂贾政出的馊主意。
可哪怕如此,明眼人还是看出来了,这是贾家有意退婚找的借口呢,明着李家是保留了面子,可在亲友间,李家姑娘李纨还是名声尽毁了,索性李祭酒还有几分薄面,有些人探听下来是贾家不义退婚,李家姑娘并无任何毛病,就给做媒,最后李祭酒给挑了个老家的本地耕读世家,男子中了个举人,单看才华,这辈子怕考不中进士了,难得的是人上进,家里给疏通关系,在衙门里做了个主薄,家里条件也不错,李纨有李祭酒背后撑腰,又有李氏宗族在身后,嫁过去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五年生了两儿子,日子别提多舒心了,这是后话。
只说眼前,婚事退了以后,贾珠的名声多多少少也受了损害,贾政在衙门里日子也颇不好过,还是王子腾来找过他几次,说说笑笑好不亲密,大家这才不当面说风凉话了,当然,背后的非议还是不少。贾政眼瞧着果然跟王家缓和了关系,哪还管得人背后说什么,高高兴兴回去跟贾母报喜去了。
事到如今,贾母说什么也没用了。而且有些事,贾政不清楚,不代表贾母人老成精的也看不出来,王熙凤前头刚残了腿,后面王家就跟王氏断了往来,摆明了这里头的事,跟王氏脱不开关系。比起李家,王家的力量,显然更大,更有利于贾政父子。
就是可惜,王熙凤的腿有残缺啊。贾母叹息之余,更恨了贾赦。
要不是他这个当大伯的不经心,贾珠有个荣国府一等将军的大伯在,亲事何至于如此艰难?不是微末小官家的闺女,就是有残疾的姑娘……哪怕贾赦肯给贾珠找个身份背景稍微雄厚些的,哪怕稍稍比王家差些,能帮衬到老二家,自己也不能看着心爱的孙子在王家那棵树上吊死!
说来说去,还不是贾赦记恨老二,连带着对贾珠也漫不经心。自家娶媳妇就精挑细选,侄子的婚事就漠不关心。贾母想到这点,恨得就咬牙切齿。
王氏跟她也是同样的心思,背后没少说贾赦这边的不是,连带着,对王子腾也不是多满意,婚事是定下来了,两家暗地里也交换了庚帖,只等着眼前退婚的风头过去后再正经下聘,可她都这样牺牲了,王子腾夫妇看见她,还是没个好脸色,每次见面,说不到两句就不理人了。要不是看在他们对贾珠还算好的份上,王氏非翻脸不可!
贾珠去了王家几次,暗地里瞧瞧去偷看过王熙凤,可惜他不知道,王熙凤为了在人前博同情,永远都是故作坚强,强颜欢笑的模样,贾珠看着原本如骄阳般明媚的姑娘变成这样,心益发软了,对着人后还自喋喋不休抱怨这个抱怨那个的王氏,也益发觉得隔阂。
在王氏没有察觉到的时候,母子两,已然渐行渐远……
这一出退婚结亲的闹剧,前后拖了整整快一个月,当一切终于尘埃落定的时候,贾瑚也收到了徒宥昊从江南寄回来的信。
信是随着驿站寄过来的,同行的还有好大一箱子,问送信人才知道,这位皇孙贵胄可当真奢侈,竟是让人快马加鞭,按着六百里加急的速度给送回来的——这样的速度,花费也是不菲。贾瑚打开那箱子一瞧,也不是什么多贵重的东西,就是江南那边一些精致的书画扇子,竹制品等等一些小东西,再看那信,要不就是说今天看见了好扇面,觉得适合他买下来送他,要不就是说某某东西有趣,要跟他一起分享,还有一次在心里好不扼腕说道江南那边有一款早点味道特别好,可惜就是小摊主的手艺,人家几十年传下来的的手艺,就讲究个当地取材,现做现吃,他想把人摊主请回京城做给他都么办法,在心里惋惜了整整一页纸……
贾瑚读着那厚厚的一封信,一边看一边笑,再瞧那箱子个散散碎碎的东西,恍然才知道,徒宥昊为什么宁愿花大价钱让人把东西从江南送过来,而不是直接公器私用一把把信虽公文一起呈送京城——这样的东西,怎么也不好叫人看见不是?
回过头去,贾瑚跟韩昹说笑,说徒宥昊出了趟远门,人都活泼了,以前在京里可是惜字如金的,这会儿写信,一串一串的,又问韩昹可收到信了。
韩昹当着他的面都不好说的,只点点头道:“收到了,还给我捎了些特产,挺不错的。”不过他没说,徒宥昊给他的信不过寥寥几句话,一张纸,送的特产看着老大一匣子,其实也就那么回事,不过做做样子罢了,可没贾瑚的那样仔细。
贾瑚得了肯定的答复,这才稍稍放下了心。看来,是自己误会了。
也怪张氏,好好的在那边跟他说什么“四皇子怎么出远门还巴巴给你送东西啊,我怎么觉得不对啊?”,害的自己疑神疑鬼的,徒宥昊这样千里送信送东西是显得特别,可又不是单独给自己的,只能说,自己跟他关系太亲近了,大家都是至交好友的原因。
韩昹想到徒宥昊在给自己的信上特别嘱咐的,不动声色又道:“你知道殿下还给后妃几位皇子都稍东西了吗?你说,他送给我们的那边斑竹竹雕,会不会也给塞进去了?”
贾瑚一听更是轻松,原来,不止朋友,连亲人都送了,这下可以肯定,一定没别的意思了!当即大笑着摇头,笑道:“这可不一定,他看着外面冰,其实促狭着呢,谁知道都送了些什么?”……
206
206、第二百零六章
贾政这边无故退婚,李家又是清贵门庭,国子监祭酒,门生故旧颇多,退婚之事虽说低调,最后到底还是传开了,一时贾政王氏被受人非议,贾珠的好名声也给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比之下,贾瑚的日子就过得舒心多了,人人都知道荣国府长房跟二房已然分家多年,贾政那边再闹,也影响不到长房,相反,因为边境动乱和江南贪腐案,朝廷上下忙成了一团乱,或许这么说有些不合时宜,但人才,往往能抓住机遇,越乱,越是他们出头的时候。
贾瑚就是这样一个善于抓住机遇的人才。
一开始谁也没发现,等到大家注意的时候,贾瑚已经跟兵部的人打得火热,户部那头也给联系上了——一个多是好武的大老爷们,一个是精打细算明经上来的老抠,翰林院出身清贵的修撰,谁都不知道,贾瑚是怎么跟两边都处的好的?只是看着人左右逢源,心里少不得有点泛酸是,索性贾瑚平日会做人,人缘也好,倒不曾有人很非议。
只有那眼明心亮又了解贾瑚几分的,才多少猜到几分他的用意。
刘毅勇是户部郎中,主管钱粮一块儿,入户部迄今已有八年,差事样样料理停当,办事牢靠,只因不是进士出身,而是考的明经,却迟迟难得升官,久了,心也就灰了。他官职低微,虽说管着钱粮,油水颇足,上头却还有个令史管着,便是有人要求什么,总也轮不到他。平日难得有人跟他结交。
偏贾瑚一个翰林院的修撰,显要勋贵子弟近来却一直借故和他相识。
这倒不是说贾瑚看起来就是不怀好意,叫刘毅勇防备非常,正相反,贾瑚人很不错,亲切没架子,对人也好,刘毅勇很快就把人当成了可交的朋友相熟起来。也正因为此,刘毅勇对于当初贾瑚接近他的目的很是好奇,一半单纯是想弄明白满足心里的好奇,一半却是有心要帮他。
大男人做事干干脆脆,大家既然是朋友,就没什么不好说的。
刘毅勇在户部干了那么多年,也是官场的老油子了,别看他官位低,可心计却不少,联想着贾瑚老往兵部跑,心底隐隐就有些想法,只是一直觉得不可能,这才没说话。可今儿贾瑚请他吃饭,几杯黄汤下肚,刘毅勇就有些忍不住了:“我说子方,你该不是想去军里监军文书吧?”
历朝历代,文武官员之间,总天然存在着一些矛盾,时而尖锐时而平和,但不可否认,之间存在的问题,从来都没少过。文官看不惯武官大大咧咧粗俗无礼,武官见不得文官酸文假醋道貌岸然。偏天下人皆以读书为上上品,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便是连武官自己,也是希望下一辈多读些书的。众人皆以为,文官总比武官清贵些。而在朝中,文官也却是掌握着更大的权利。
就拿最简单的出兵征战来说,一只大军出征,除却武将,朝廷还会派去监军、文书、主薄等等文职官员,为的什么?就是为了监督武官在外。看着品阶不高,却是直接掐住部队喉管的一个职位。
只是话也说回来,朝廷出兵,这样严重的军国大事,除非是亡国时代,监军文书之类的差事,也就是摆着好看的,绝不可能真的叫他们影响了军队的正常运作,相反,因为军中生活艰苦,这样的职位一般文官都是退避三舍。
所以刘毅勇才这般奇怪,以贾瑚的身份,在翰林院的前程,完全不需要自讨苦吃,去军营里转啊?
贾瑚还真没想到刘毅勇能猜出他的新意来,惊讶了一会儿,才笑道:“刘兄果然眼神如炬,我的这点小心思瞒不过你。”他从来也没隐瞒过自己的意图,只是一直以来,都没有人直面跟他摊过牌,贾瑚想去军营里打算,现在想想,好像也就在徒宥昊跟前说过。“不瞒柳兄,小弟我确实有这个打算,去军营里好好锻炼锻炼自己。”
刘毅勇不妨自己的猜测居然是真的,止不住惊讶道:“子方你缘何会有这样的想法?以你的本事,在翰林院里待几年,再放外任,轻松不说,前途也是一片光明。入军营就不一样了,哪怕是监军文书,不需直面战场,可这不怕万一就怕一万,前线的事谁都说不准,危险重重啊。而且军营里的条件,跟外面根本没法比,到得战时,就更加艰苦了。”言语间,实在不很看好贾瑚。
刘毅勇入户部多年,掌管钱粮方面,自然很清楚,每年军中粮草辎重开销,承平时候还好,人数少,军队补贴到每个人头上的酒多些,一些新鲜菜蔬也能运到军营里去,可赶上作战之时,大批军士被征召入伍,粮草有限,分到每个人头上的就少了,要再赶上战场意外,粮草不能准时送达,新鲜菜蔬难以运达……围城时候,上下兵丁一天只喝一顿稀粥的事也不是没有过的。
贾瑚这样的贵公子,能吃得了这样的苦?刘毅勇这是真心为他好。
贾瑚自然感念他这份心,不过他对于战场的渴望,却是上辈子作为杨家子就有的热切,哪怕如今换了个身躯,对于征战沙场的热爱,也不曾变过分毫。
贾瑚郑重给刘毅勇整斟了杯酒,算是给他赔罪:“有意接近刘兄,是小弟不对,这里给你赔不是。只是小弟,却是真心想要在刘兄这里学习钱粮管理之法,以期将来在军中得用。”见刘毅勇面露狐疑,贾瑚笑道,“刘兄定是奇怪,小弟一个贵家子弟,为何坚持要去军中?说来,不过是小弟的一个执念罢了。”
因给他解释道:“小弟出身荣国府,刘兄也是知道的,小弟小时就常听祖父遗憾,荣国府后继无人,本是军功封爵,可后代子孙,却无人可继家业……小弟不才,忝为荣国府嫡长孙,祖辈遗憾,却是不能不顾,小时也曾学过些拳脚功夫,不自量力还想要往那军中走一走,体会一番祖辈辛苦,也是为国效力,聊尽心意!”
刘毅勇一听,倒不好在说什么,人家一心继承祖业,难道自己还拦着不成?那像什么样?只是少不得惊讶道:“子方你还学过武?”
贾瑚笑笑:“不过是些花拳绣腿,糊弄糊弄外行人罢了。”
刘毅勇见着他这样,倒是心里有了数,贾瑚惯来谦虚,如今这般说,其武艺不能说高手,想来也不会差。既然人家打定了主意,刘毅勇作为朋友,自然乐意相帮:“这钱粮管理,说穿了,还是账房的差事。不知子房九章算术可好?若这些会了,学起来倒也快。”
贾瑚再次举杯感谢:“那就麻烦刘大哥了。”
正事说完,剩下的也就是轻松闲适的话题了,贾瑚是个健谈的,从各地钱粮收入说到明经进士科举,再说到人情往来,酒楼饭菜好坏,两人一杯一杯黄汤下肚,可说是宾主尽欢,等到实在不行了,分手离开,以贾瑚的好酒量,也微微有些醺了,撑着走了一段路,到底是忍耐不得,恰路边有个混沌摊子,热腾腾的鸡汤泛着滚滚水汽,看着就叫人心里舒坦,贾瑚叫老板来了一碗,先半碗汤水喝下,心口才算舒服了些。再咬一口混沌,倒是鲜香可口,锁紧的眉间,便稍稍松开了些。
“老板这混沌,当真不错。”贾瑚止不住夸赞那中年老板道,“便是酒楼里,怕也难见这般鲜美的混沌。”
那中年老板很是忠厚老实,听得贾瑚这般夸,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却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傻笑着:“哪里哪里,客人说笑了,我做的混沌,哪能跟人酒楼里的比?”
贾瑚看着老板的老实,止不住轻笑,旁边正在收拾东西的老板娘却钻了出来,给了自己男人一个眼神,一边对着贾瑚笑道:“贵客吃惯了好东西,难得看得上我们摊子的混沌,小妇人也多嘴两句,我们这摊子啊,做了可是三代了,自打我家老爷子起,就在这儿摆摊了,这条街上,谁都知道我老李家的混沌好,货真价实,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汤头可是顶好的骨头汤鸡汤熬得。比不得酒楼里奇珍名贵食材,却也新鲜。老实不客气说一句,我们的这摊子的混沌,当得你的夸!”说着脸上颇是自豪的笑了。
那老板就拉着老板娘,红着脸低声道:“人家客人客气说一句,你倒啰啰嗦嗦一通。”
老板娘一眼狠狠瞪过去:“怎么着,你嫌我说多了?我们摊子的混沌本来就好,谁不知道啊,我说两句还错了?”
老板毫无招架之力,忙忙败退:“你说的是,说的是,我这不是怕客人觉得烦呢?你啊,就少说两句。”
老板娘哼了一声:“就你啰嗦!”一便又笑着对贾瑚赔礼道,“小妇人没见识,这边不打搅客人您了。”一边又去拿了个碗舀了半碗汤送到贾瑚桌上,“客人才喝过酒吧?我这边的汤最是鲜甜,解酒正好!”说着,又走开了去帮那老板一块儿下混沌下面,收钱。
贾瑚看那碗汤,上头撇干净了油花,喝一口,暖呼呼的,四肢百骸一下就舒坦了,很是舒服。贾瑚瞧着那老板夫妇,不自觉就笑了,这两夫妻,一个木讷,一个灵巧,偏两人站在摊子前,老板手一伸,老板娘就知道是要葱要面,手下很自然就把东西递了过去,别人吃完了要给钱,老板赶忙喊那老板娘去,自己顺手就接过了老板娘手边的活——两人之间的默契,萦绕其间的温馨,叫人看了,心里都觉得舒坦。
就冲着这份温情,老板娘那碗汤,自己少不得也不能吝啬了。从口袋里掏出一锭整银放在桌上,看着老板娘那瞬间亮了的眼睛,贾瑚才要说什么,那老板傻乎乎地当着他的面就捅了捅他娘子,欢喜的声音哪怕压低了,也叫贾瑚听得清清楚楚:“娘子你看,好大一锭银子!”
老板娘气得直那眼刀刮他,一边给贾瑚道歉赔不是:“我家男人有点傻,客人别跟他一般计较。”
贾瑚扔下银子:“既然是赏你们的,我就不会收回来。你们混沌做得好,老板娘也会做生意,这就算是我的赏钱了。”转身离开,半天还能听见老板娘在后头一直道谢:“谢谢客官,谢谢客官了!”
贾瑚想着老板娘夫妇之间的默契温情,也不知道的怎么的,脑海里突然就浮现起徒宥昊的身影,算算,这世上跟他最心意相通志趣相投的,好似就是自己这个好友了。彼此之间,根本不用言语,单只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也不知道,他现在在江南,过得如何了?
207
207、第二百零七章
徒宥昊第二次送土仪来京的时候,贾瑚真跟人跟着刘毅勇已经学了不少计算钱粮,入账会账的事,看着都是些普通帐房就能干的事,可户部里头那些个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明白的门门道道,着实叫贾瑚涨了不少见识。
为此,贾瑚是真感谢刘毅勇,因此收到徒宥昊送的土仪,他也没细想,就拿上了些好东西,送到了刘府。
第二天见到刘毅勇,他可是把贾瑚好一通谢,又有些不好意思:“子方你怎么这么客气,昨儿送来的东西,可不便宜吧?我就教了你那么点东西,你送这些来,我这收的,心里有愧啊。”
贾瑚毫不以为意,也不知道是不是最近军营跑多了,还学着搭了刘毅勇的肩膀,笑道:“什么好东西,就是朋友给送过来的一些江南土仪,满满一大箱子呢,我哪用得那么许多,借花献佛,送你你就收着,要好用就用,不好用就扔一边,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刘毅勇看他果然是不当回事的样子,一颗心才慢慢落了地,回头跟贾瑚兴高采烈说起来:“这你还别说,你送来的东西,旁的我都不稀罕,就那件个江南双面绣,我的娘诶,那么大一块,绣的那么精致,我家那婆娘,一看眼睛就直了,一晚上守在那儿,跟看着那刺绣就能顶饿了一样……我这里,替你嫂子可谢过你了。”
贾瑚大笑着:“刘大哥啊刘大哥,平日见你在衙门,拿着个账本捏着根笔,吆五喝六,我只道你男子气概如山,没想到,还有这般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时候啊。嫂夫人满意了,你就满意了?”
“呸。”刘毅勇被贾瑚打趣的满脸通红,一把拽下他的手,啐道,“你个没成亲的毛头小子懂什么,反了天了还敢在这里拿我消遣。”
贾瑚越发笑不可遏:“大哥这可是害臊了?可别,男女情爱嘛,小弟我虽没成亲,于此事却还了解一二,这是赞您与嫂夫人夫妻情深呢,那是消遣你,你可莫恼。”
刘毅勇越发脸上过不去,赶紧赶人:“你又没个心爱在意之人,如何知道这情爱、夫妻情深?行了行了,少在这里那我开心,走走走!”
贾瑚也不知道怎么的,脑子里突然就浮现起了徒宥昊的身影来,心头一惊,贾瑚忙甩甩脑袋,抛空了这突如其来的想法,见刘毅勇脸上挂不住了,顺势告辞离开。他与刘毅勇也不过碰个头说笑两句的事,刘毅勇回头还有差事呢,自己再不走,可真就打扰人做事了。
今儿是贾瑚休沐,倒是清闲得紧,闲暇无事,他便打算往琉璃街去淘换东西,刚才没想起徒宥昊他还没回过神来,自己可得了人不少东西,人回京后,自己总不能一点礼都不会吧?像什么样子?!
贾瑚直觉忽略了向来看重这些礼尚往来的自己第一次收到徒宥昊土仪的时候根本没想起这回事怪异之处,只是在脑海里想着徒宥昊会喜欢的东西。
笔墨纸砚,古董字画,这些东西宫里就够多了,外头的东西再好,还能好过宫里的?贾瑚心想着,还不如送些日常惯用的,上次送他的腰佩他好像挺喜欢的,这回看看,能不能再找些好东西送他。
贾瑚漫步闲庭走在街上,偶尔见着那家店不错便往里去看看,可惜,一直没找到合心意的,还是在一家雅阁看到了一套钧窑的竹形茶具,釉色鲜亮,形状完美,想着以徒宥昊好茶的性子,定然喜欢,这才买了下来,算是结束了半天的旅程。
正要启程回府,眼角余光却瞥见了一个熟悉的人影,贾瑚忙叫住要赶车的车夫,再度翻身下来,远远看着那人走远,脑海里揣摩两下,疾步往另一条走去,果然,到得路口,就见那人正往又走,贾瑚快步疾走,再从另一条路赶了过去,将将看见人笑着跟一众人汇合,然后几人一齐,往着另一条街走去。
贾瑚顾不得旁的,悄然尾随,知道这人身边,定是有暗卫守着,不敢很靠近,仗着自己熟悉地形,抄着小路很快又赶到了人头前。索性那边人是一路逛一路走,优哉游哉的,不比贾瑚有心一路疾走,否则,贾瑚还真不一定能追上人家。
贾瑚也不等人进到目的地,自己先进了竹怡茶楼——这条街上,这茶楼因为常有书生学子在此处高谈阔论,畅聊国事,偶尔还有清贵文官到来,在士林中名气极大,贾瑚在赌,那一行人的目的地就是此处茶楼,赌对了,他先来一步,事后才不会有人怀疑自己别有目的,赌错了,那也不过是他运气不好而已。
而事实是,他今天的运道,果然不错。
坐在靠墙角的座位上,静静喝茶,贾瑚眼角余光看着那行人低调地连二楼也没有上,只找了个靠门口靠墙角最不好的位置落座,看着不起眼极了,可贾瑚却知道,在那个角落,正好,可以看到听到大堂所有的动静。
就听有学子正对边境遭敌袭之事悲愤交加,拍着桌子大喊朝中武将死绝了,竟无一人领兵追击来犯之敌:“我朝泱泱大国,竟叫个蛮夷屡次侵扰边境,夷狄该诛,我朝武将亦该罚。”
有那思想偏激地直说有理:“国家以国孥养着这些武将兵丁,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今我朝边境百姓惨遭掠夺,抢杀,这些兵丁,却一点用都没有。满朝武将,难道就没一个有用的吗?”
说着说着,就有些过了头,有人听不下去,直说那人只嘴上说得轻巧,半点也不知道国计艰难:“圣上明君,最体恤民情,这些年,虽风调雨顺,国内多有丰收,到底还有几处地方有水灾旱情,百姓流离,朝廷开仓赈灾,可不是一大笔花费?六七年前,江南洪涝,北方旱灾,圣上下旨,三年不税,这又是好大一笔钱粮损失,如今缓过气来不过几年时间,却还有各处水利、道路、百姓民生需要朝廷开支……国库没钱,这仗怎么打?你道没粮没钱,兵丁饿着肚子,就能对敌沙场了吗?你这不是送人去死吗?”
“就是,打仗打仗,说的倒是轻巧,我朝几年前便已撤军回朝,多少兵丁解甲归田,这才多少年啊,又要征召其入伍?家里父母妻儿怎么办?战场无情,死伤过多又该怎么办?圣上不轻起战乱才是明君所为,体恤百姓之心,可敬可叹!”
不服气的自然还不服气:“那按着你们的意思,边境那些百姓就不是命了?活该叫外族蛮夷烧杀抢掠,家园被毁,性命难以保障?”
不愿开战的也有自己的理由:“那征召入伍,那些平头百姓何辜?刀剑无情,若有死伤,其家中亲人何辜?难道要朝廷把所有钱都拿出来开战吗?到时候朝廷再有花销又该如何?难道还要加税不成?”
前朝败亡,就是因为各处战乱,朝廷不堪重负,屡向民间加税,苛捐杂税加在一起,百姓不堪其苦,才揭竿而起。本朝自开国起,就牢记此教训,轻易绝不加赋。多年来,只听得朝中说要减税免税,可少有听闻加税的。
此言一出,主战派无言以对,只能道:“边境百姓可怜,朝廷若袖手旁观,任其惨遭外族蹂躏,我朝国威将荡然无存。”
主和派便说道:“到底一城百姓为重,还是千万百姓为重?为边境百姓,牺牲千万普通百姓,就是对了?”
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闹得是不可开交。
贾瑚旁边一个学子见贾瑚衣裳楚楚斯文俊秀,显然也是个读书人,拉着他就问他的想法:“兄台,你听两房争辩,可觉何处有理?”
贾瑚也不怵,扬声道:“自是两方都有理。”旁边有人嗤笑出声,道贾瑚是两边讨好,投机取巧,毫无风骨,接着就听贾瑚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天下百姓,皆为圣上子民,如今蛮夷竟敢侵我国土,扰我子民,此便如有人闯入我们家中,欺凌我子女,是可忍孰不可忍,焉能不战,退而袖手旁观,眼见得国土凋敝,子民受难?!”
主战派拍桌叫好:“正是这个理!”
“可钱粮该当如何?平民百姓之家一家之主被征召入伍,影响民生,又该如何是好?”
“所以才要讲究对敌之策。”贾瑚朗声说道,“北方蛮夷不过几万之数,说是全民皆兵,难道老弱妇孺还能一并如战场不成?便有此勇猛,北方贫苦,衣食马匹俱都有限制,他们为何掠夺我边境?无非是其缺粮少食,不得不依靠劫掠来补充粮草。如今还是秋天,他们还有些食物,若等到冬天,冰天雪地,粮草短缺,不消我们动手,天气就能要了其族人性命!”贾瑚冷笑着道,“如今边境军队人数不足是真,可若将边关百姓迁回关内,坚壁清野,一把火烧掉所有田地,蛮夷抢无可抢,到得冬天,便是大灾!”
所有人倒抽口凉气:“你是说,烧掉所有田地吗?你可知道,那是多少钱粮?”
贾瑚只看着众人:“朝廷如今国库不丰,难以快速召集队伍迎敌是事实,边关兵丁太少,根本无法防御敌人来袭,城外土地粮草,更难以快速收割进入仓库,多数却是要白白便宜了敌人……到时候,两房果然交战,难道要让敌人拿着从我们这里抢夺过去的粮草,回过头来打我们吗?”
断然喝道:“既如此,莫不如壮士断腕,先一步烧毁所有粮草,我朝百姓,自有朝廷赈济,蛮夷却是要颗粒无收了!今日他们少抢到一袋米,到得冬天,对方就得多饿死一个人!”
满堂学子骇了一跳,静默良久,忽而俱都高声叫起:“好,就该如此!”
“宁愿烧了,也绝不能叫蛮夷得了好去!”
“不过区区一季粮食,我们舍得!”
眼见着纷杂,坐在角落的周如海给座上之人倒茶,皇帝啜饮一口,念着贾瑚二字,颇是赞许的点了点头:“倒是颇有些决断!”
208
208、第二百零八章
贾瑚在路上闲逛,却突然看见周如海躬着身往一处方向疾走,贾瑚记忆力向来好,哪怕周如海如今一身乔装,他也看得分明,眼前这人,就是那大内总管周如海。
周如海是皇帝贴身内监,此刻他在这里,皇帝还会远吗?贾瑚不假思索跟上前去,果然就发现皇帝白龙鱼服,带着人在街上闲逛着。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贾瑚自然不能放过这般好可以直接面圣的机会,可如果这样贸然上前打招呼,倒显得他阿谀奉承,太过势力,到时引发皇帝不满,反而不美。
贾瑚看准了机会,仗着自己熟悉地形,抄着小路一路跟着人,估算着对方的目的地,最后进了竹怡茶楼,索性运气不错,竟还真叫他猜对了皇帝一行的目的地。
竹怡茶楼是文人最喜聚集谈论国事的地方之一,今日就有不少人就北方蛮狄侵扰边境一事争执不休,朝廷国库空虚,为民生计最好不要轻启战端,可边境百姓何辜?难道朝廷就这样看着边境百姓受苦而坐视不理吗?
贾瑚有心要往军中,如何能放过这机会,便是知道突兀,少不得也表露自己的观点。“坚壁清野”,朝中武将未必没有人相出此计,可如此壮士断腕,完全舍弃即将丰收的粮草的计谋,算来,损失实在太大。可细想想,却不失为一个无奈之下,拖延时间的办法。
没有粮草,蛮夷纵然骑兵强悍,又能坚守多久?朝廷大军龟缩不出,贾瑚相信,只要后备停当,便是拖上个一年半载,蛮夷也破了不城!
北方冬天严寒,蛮狄没有粮草,必然冻死饿死无数,到得来年,江南之事定可平息,到时调集粮草,征召兵丁,再一举迎敌——经过整休的朝廷大军对敌经过冬天伤亡的敌军,己方已占上风。
只是这计划,却是要放弃北方边境大部分农田,还要将百姓迁入关内,算起来,确实是一庞大计划,所耗费人力物力更是无数。
不过,贾瑚相信:“我朝幅员辽阔,民风淳朴,百姓勤勉,若真有那百姓迁入关内,朝廷主持以工代赈,正好让百姓修筑京师前往边境的驰道,以供战时使用,正是一举两得。”
看着贾瑚与众学子辩驳说话,皇帝不住轻轻点头,计划虽大胆,还有疏漏之处,不过看着年纪轻轻,能想到这么许多,已然不易了。倒是个可造之材。
不过就是看着眼熟。
“倒像是在那里见过似的。”皇帝敲着桌子,回想,自己是在哪里见过呢?
周如海却是认得这人的,小声提醒:“主子忘了,这是荣国府的嫡长子,上一届的探花郎,贾修撰,贾大人。”
皇帝想起来了:“是老四的伴读吧?贾赦的儿子?”
周如海点头赔笑:“主子圣明,可不就是四殿下以前的伴读。”
皇帝看着贾瑚,就想到当初跟二皇子出门时遇见的贾赦,不由笑道:“他爹是个好的。”上下打量了一番贾瑚,“这小子,倒也不错。”猛然又想起,贾瑚的师傅,可不就是徐渭徐大学士嘛,“徐卿教出来个好徒弟啊。”
周如海沉默着,并没有说话,这个时候,他的主子,不过就是自己跟自己这么一说,可不是在跟他们这些个奴才说话。
果然,皇帝并不需要他们答话,顿了顿,想到自己去了江南的四儿子,先头江南那边的奏报上来,情况倒还好,自己一贯没怎么看见的老四,在自己没注意的时候,也已经长大到能帮他分忧政事的时候了,在江南做的那些事,颇有可圈可点之处。这贾瑚曾是老四伴读,听说交情还不错,看着倒也有点本事。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老四身边若都是这样的人才,自己倒是可以考虑,以后多交给老四一点差事做。
又看了一会儿,倒也看着几个学子颇有些潜力,叫周如海记下来,到时候打听打听是谁家的孩子,站起身离开了——他今日来时微服私访,为的多体察民情,自然要多看些地方。
贾瑚当然看到了他们一行的动作,但并没有什么举动,过犹不及,他此番行为,显然已经给皇帝留下了印象,再追上去,少不得就会被人发现他的刻意,到时候,怕就得不偿失了。
等人一走,贾瑚按耐着心思,又坐了好久,直等着众学子都累了,才与众人一同告辞离开。只是他却不是要回府,而是直接驾车去了徐家。
到得徐家,他并不隐瞒,将今天所发生的一切全告知了徐渭:“弟子今儿一番行径,却不知道到底得不得皇上心意。”
徐渭是知道贾瑚想往军中闯一闯的心思的,他并不赞同,只是不知道该如何说服贾瑚,听得他今日如此这般冒险,直气道:“父母在,不远游,你是你父母心尖子你不知道?偏鬼迷心窍,铁了心的要往那刀剑无眼的战场上钻!便是为了光耀门楣,你一甲出身,科举立世,我与你岳丈也会在你背后帮你,只消时日,何愁不能讲荣国府发扬光大?你怎么就吃了衬托铁了心,非要往那战场上走呢?!今儿这般冲动的事业做得出来?你就不怕叫皇上发现了,治你个欺君罔上之罪?!你知不知道,你今天要是路了行藏,遭了皇上的厌恶,日后什么前程,可都毁了!”
贾瑚低着脑袋听着徐渭的训诫,并不反驳,只等着他说完了,才解释道:“弟子知道师傅一心为我,只是荣国府以军功立府,到得如今,早已是今非昔比。弟子尤记得祖父在世,府内宾客云集的场面,先祖只荣光,身为后人,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消亡。祖辈在战场上的骄傲,弟子,不想它只变成历史!”
拿着孝字做文章,孝敬先祖,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徐渭便是再多不满,也不好说什么——当然,这只是贾瑚掩饰自己想要征战沙场野心的一个合理借口罢了。
眼看着得意弟子一脸执拗,徐渭想到这么许久,自己劝也劝了,骂也骂了,他就是不听,这会儿也只能长长叹口气:“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固执呢?”到底是答应了,明天上朝,肯定旁敲侧击,看看皇帝对贾瑚是什么观感。“到时候我会装作不知道,把你的这个坚壁清野的计策提一提,单看皇上,会是什么反应了。”徐渭气恼地看了眼贾瑚,要不是他涵养好,真恨不能好好敲一敲这小子的脑袋,看看里面都装的什么,小小年纪,心眼一大把,偏还固执己见,决定了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贾瑚躬身谢过:“劳烦师傅了。”
徐渭瞪着眼睛看了他好一会儿,故意不叫他起身,贾瑚就这么一直弯着腰在那里,恭恭敬敬的,手脚半点不颤。徐渭想到贾家两代国公战场杀敌的英勇,无奈又是长长一声叹息。看来贾瑚这小子,读书像了他外族,却也继承了祖父这边好武的天资,小小年纪,身手不错,也难怪想,想往战场上走一走。罢罢罢,孩子都决定了,自己拦又拦不住,这里拿人出什么气。挥挥手:“行了,你走吧,看你在这里,我一股子气就上来了。”
“弟子劳烦师傅了。”贾瑚行礼退出门去,走到门口了,又听身后徐渭沉声道:“早点成亲吧,战场上刀剑无眼,你早点成亲,你父母心里也好受点。”若能早早传出喜讯,战场上有个万一……“你这孩子啊,就是太倔了。”怎么就想到去军里呢?
贾瑚这回当真是感激不尽,徐渭这番话,明显是偏着他了。以他名士高洁品性,说出这番对不住人姑娘——这姑娘还是挚友家的孩子——的话,可见贾瑚在他心中的分量。
贾瑚回过神来,真心诚意给徐渭弯身行礼:“弟子叫师傅操心了,师傅放心,弟子定平平安安回来,日后再孝敬师傅。”
徐渭摇摇头,并没多说什么,只让他走了。
贾瑚知道,这个老人,视自己如亲生骨肉,正如他所说,战场刀剑无眼,稍有不慎,便会命丧边境,死于敌军刀下,这位老人,深怕自己会遭此厄运,这才屡次阻拦。贾瑚不是不感念他的这片慈爱之心,只是他骨子里,那渴望着上战场与敌军对阵厮杀的热血,早已沸腾,便连梦中,自己身躯也飞向了那祁连山外,化为那几百年前的杨家儿郎,身穿铠甲,手舞长枪,枪头精铁泛着白光,上面系着的红缨早已被鲜血浸染……
叫长辈操心是他的不是,可那两辈子积存下来的心愿,却更叫他明白,如果不走这一遭,此一生,他都不会甘心的。
他过往曾经所有的梦想,建功立业,名扬四方,总要让他试一试。
他保证,只任性这么一次。
徐渭的反对声言犹在耳,贾瑚突然想起当日他和徒宥昊说起此事时,徒宥昊对他的坚定支持和鼓励。说起来,到如今为止,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没有任何惊讶,没有任何阻止,相反,一直坚定支持着他的人。
第58节
恋耽美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37078/618207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