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节

推荐阅读:魔君与魔后的婚后生活[快穿]给攻略对象生娃高H坦然 (NPH)缘浅(百合abo)哑巴A皆其靡也(剧情nph)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珀迪达之雾【简】晴日物语越王(百合双a)狗血文里窝囊废的她

    [重生]朕与先生解战袍 作者:桃灼灼

    第2节

    陈琢苦着张脸,插话道:“可不是。将军本来都要大好了,我们也进关了,可就那天晚上,将军房里不知怎么爬进去一条蛇。你们看。”说着陈琢拉起纪延年的手,上面果然有两个紫黑的齿洞。

    这下可难坏了军医。几个军医医术本来就糙,连那蛇是什么都说不好,哪里敢瞎治。一路上,眼见着纪延年的伤口渐渐恶化,他们也束手无策,最后更是只能吊着他一口气,磕磕绊绊回到长安。

    章存急得一跺脚:“这么毒的蛇多生长于南疆或蜀中的瘴林之中,好端端怎么会跑到关中来?蛇呢?”

    陈琢错愕地看了章存一眼:“赶紧就叫人扔出去了啊。”

    章存:“……”而后他担忧地叹了口气:“罢了,反正大司马伤入骨髓病入膏肓,有没有那蛇也无碍了。世子,还请尽早准备吧。”

    作者有话要说:  新年快乐新年快乐~桃子是不是很勤劳!存稿箱君很肥的,一直存到年后呢~如果到点没发!……就是存稿箱君抽了~

    ☆、君子当哀以国殇

    成平十二年四月丙午日,一代名将纪延年溘然长逝。至此,风雨飘摇的大周王朝赖以威慑四夷的最后一柄利器猝然化为齑粉,歌舞升平的长安城连降三日暴雨,似乎在替犹自活在美梦中的统治者们哀悼他们的前路多舛。

    大漠上的匈奴人倒是整整庆祝了三日。

    王帐里终于又回荡起了伊丹单于肆无忌惮的笑声,自从又一次被纪延年打得狼狈逃窜后,他脸上的阴云就再也没有消散过。王帐中人人自危,生怕做错什么,惹得这位暴躁的单于迁怒到自己身上。

    伊丹同纪延年死磕了半辈子,一次也没打赢过就算纪延年英雄迟暮,大周国力衰微,他依旧没能讨到半分好处。听闻宿敌的死讯,伊丹心中既畅快万分,又遗憾自己再也没有机会战胜大漠以南那个不败的神话了。

    匈奴人杀牛宰羊,庆祝纪延年之死;单于王帐里的将军谋士们,却在酝酿着又一场战争。

    长安西郊,长祚宫。

    赵承的脸和窗外的天色一样阴沉。两天前,他从纪府回来后,便再没有露出过笑容。太傅被病痛折磨的痛苦,先生深重的绝望,太医令在提到蛇时那副意有所指的表情……其实根本用不着章存提醒,赵承早在第一眼看到纪延年手上的伤口时便什么都明白了。

    蛇?赵承冷笑了一声,一条生长在南疆的蛇,怎么会千里迢迢跑到关中来?可是,害死先生的会是谁呢?中山王?齐王?皇后?

    好像每个人都有那么一点动机,可每个人却又不必非得冒那么大的风险。

    赵承看了看窗外倾盆而下的大雨,有些发愁地在殿内踱了几圈。尘埃落定,纪延年回到了长安,多活了几个月,却,始终没法逃脱意外身死的命运。那么,他的长卿呢?

    纪桓此时正跪在父亲的灵堂里,神情呆滞。这几日,未央宫已遣人来过一趟,纪延年的一些好友也陆陆续续冒着大雨前来吊唁过了。纪桓机械地接待着每一个人,累得心力交瘁也只能勉强做到不失礼。而唯一的好处,就是巨大的悲伤被稍稍冲淡了一点。

    “阿翁……”纪桓拜伏在地,把头深深埋进麻衣宽大的袖子上,哽咽出声。

    灵堂的门吱呀响了一声,纪桓听见了身后的脚步声,轻,但是异常清晰。

    纪桓霍然直起身体,头也不回地用一种冷硬的语气说道:“出去,我说过这里不必伺候!”

    来人却好像没听见似的,径直走到纪桓身后,还得寸进尺地把手搭在了他的肩上。纪桓正准备斥责这无礼的奴仆,却在回过头的一瞬间,整个人都僵硬了。

    “世父……”许久,纪桓才喃喃叫道。

    这人正是纪延年长兄纪平,纪桓上次见到他时,应当还是……十几年前。

    说来安阳定侯当真是说一不二,乃至在他过世多年后,纪家都没有一个人敢同纪延年来往。也不知道这次世父来父亲灵前吊唁,会不会把大父气得活过来。

    纪平叹了口气,给纪延年上了柱香,突兀地说道:“阿桓,待此间事了,便带如意离开这是非之地吧。”

    纪桓惊愕地抬起头,不知所措地看向纪平。

    纪平欲言又止,最后说道:“朝中的太平日子……大概没几天了。我的身体恐怕支持不了太久,纪家势大,可惜后继无人。阿桓,我怕我一旦不在,就再没人保得住你们父子了。”

    说罢,纪平俯下身,拍了拍纪桓的后背。而后他最后看了纪延年的灵位一眼,头也不回地出了灵堂。

    纪桓脸色复杂地望着纪平的背影,脑海里回荡的只有他最后的那一句:“今上的病,恐怕也就今年了。”

    纪延年过世三天后,长安暴雨终于停了,而纪桓也终于支撑不住,半夜里直接在灵堂睡了过去。不过两个时辰的时间,他几乎都在做着光怪陆离的梦。世父的殷切,纪后的庄严,赵承的胡搅蛮缠,最后是父亲肃穆的脸,一遍遍对他说着临终时的嘱托:“照顾好常山王,阿翁看着你呢!”

    “阿翁!”纪桓下意识地伸手去抓纪延年的衣角,却险些栽在地上。他茫然地看着四周,灵堂里依然只有他一个人;风吹得帷幕微微翕动,东方露出了久违的霞光。

    今日来吊唁的人,怕是会很多。

    可是纪桓没有想到,第一个来到纪府的,居然是赵承。

    “大王?”纪桓赶忙迎了出来。

    短短三天时间,纪桓整个人都瘦了一圈,脸色苍白得几乎看得到青色的血管,一双顾盼神飞的桃花眼也黯淡了下来。赵承的心一下就揪了起来,他暗暗叹了口气:怪不得他当年初见纪桓时,他已经变得沉稳可靠。这样大的变故,逼得他迅速长大成人乃至脱胎换骨。只是那样的焕然一新,该有多疼呢?

    好在他现在有我了,赵承想。他看着纪桓漆黑的眼眸,像是一汪深不见底的寒潭,将他深深吸了进去。于是他忍不住便说了出来:“先生,你还有我呢。”

    这话说得实在暖心,纪桓忍不住摸了摸赵承的头,柔声道:“是,还有大王。”虽然轻易被人摸了头这件事让赵承又一次意识到自己还是个小孩子,不过长卿这话大约透露了几分依赖的意思?可还没等赵承高兴起来,纪桓便继续道:“臣会好好照顾大王和如意的。”

    赵承:“……”

    赵承同纪延年再怎么师生情深,纪桓也不敢真的让他做事。然而家里上上下下都忙着纪延年的丧事,实在腾不出个够分量的人手来招待常山王,纪桓只好把他交给如意的傅母。赵承开始不乐意,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要帮忙,纪桓头疼地哄他道:“如意身边人手不够,臣不放心,还请大王帮臣看着点。”赵承这才满意地同家丞去了后宅。

    良辰吉日,纪延年下葬。今上曾在帝陵的陪葬陵中精心为纪延年挑选过一块墓地,与他的高陵两两相望,一早便开始修建了。长安城一片缟素,送葬的队伍异常庞大。太中大夫持节,玄甲兵三万护陵,从长安至高陵,浩浩汤汤,一眼望不到尽头

    这还不算,纪桓在繁冗的仪式结束后,终于觉得有点神情恍惚——要是不恍惚,他怎么会觉得自己看见了天子呢?

    纪桓摇了摇头,意图把这不真实的景象从脑海中晃出去。

    哪知道,这“幻影”却亲自开了口:“卿愣着做什么?”

    这中气不足的声音还挺威严,跟纪桓记忆里,今上的声音简直一模一样!纪桓惊得手抖了一抖,连忙拜伏下去:“陛下长乐未央。”

    赵景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身边的内者令亲自上前扶住了纪桓。赵景沉声说道:“私下不必多礼,朕就是来……看看。”

    天子说到后面的时候,眼神已经飘到了纪延年尚未填封土的墓地上,勉强说完一句话,便不再开口。纪桓心里直打鼓,今上病重,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人前了,又为什么会在这里呢?是来巡视自己的墓地,还是……

    “文成侯墓起冢……高十丈。”似乎天子存心不想让纪桓好过似的,在他好不容易从“偶遇”今上的惊吓中回过神来,又给了他更为深重的一击。

    纪桓的“文成”这谥号有些奇怪:明明父亲一生武功赫赫,今上却只字不提。可这没什么,列侯谥号自有大鸿胪议定天子裁决,不是自己该置喙的。但是,十丈的封土!列侯墓按制应为四丈高,十丈简直不是一般的逾制,怕是比不少诸侯王的都要高了!

    纪桓忍不住抬起头偷偷望向这语出惊人的帝王,意图从他的脸上寻到意思心血来潮的迹象,可惜他看到了隐晦而不明所以的怀恋,便再没其他了。赵景不经意地瞥了他一眼,不知想起了什么,蜡黄的脸色竟透出一丝愉悦。不过纪桓可一点都不愉悦,天威难测,尤其听说久病的人更容易喜怒无常,想到这里,他把头埋得更深了。

    赵景却笑了,他仔细看了看纪桓,说道:“你很像他,他像你一样大的时候,比你还要不知天高地厚。那一年,匈奴屠了边城,他在朕心爱的别苑里醉酒舞剑,结果削秃了朕的花园。他说,他很快就会打回去,在他有生之年,要叫匈奴听到他的名字,便不敢再向南一步!”

    “朕没想到,他真做到了。”赵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阿桓,他走的时候,说什么了吗?”

    纪桓刚被那“不知天高地厚”的评价吓得一头冷汗,这会又险些被这句莫名其妙的“阿桓”噎死。为了不坐实那句不知天高地厚,他赶紧顺了口气,尽量迅速地答道:“父亲说,让臣一定照顾好常山王。”

    赵景毫不掩饰地愣住了,他失声问道:“没了?”

    纪桓摇了摇头。

    赵景沉默了下来。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古老而苍凉的曲调从赵景干燥而苍白的唇间溢出,却意外地带了巨大的悲怆。不知何时,纪桓已经泪流满面。

    “魂魄毅兮为鬼雄……”一曲终了,赵景仿佛也已经不堪重负。他看着这一片忠臣良将的埋骨处,喃喃说道:“好地方啊……你等等我。”

    作者有话要说: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魂魄毅兮为鬼雄。”出自屈原《九歌·国殇》。

    ☆、长安六月雨滂滂

    自那之后,赵景的病就一日比一日重,隐隐有了不可挽回之势。他虽然久不临朝,但总有些积威能镇着些心存不轨的宵小。可如今天子病危的消息一传出来,立刻就有人蠢蠢欲动了。

    五月,光禄勋萧扬迁云城太守。

    五月,宗正赵广汉入狱。

    六月,八名列侯因为上缴的祭祀用金子成色不纯,被褫夺爵位。

    ……

    “长安城的太平日子结束了。”长祚宫中,赵承面色平静,无喜无悲。夏天烈日炎炎,他把衣袖高高挽起,手里拿着把刀,正奋力涂改刚刚写得一塌糊涂的一支竹简。

    这场即将愈演愈烈的腥风血雨不过才刚刚开了个头,连个人都还没死,赵承淡定得很。

    纪桓坐在赵承旁边的案子后头,给自己倒了盏茶,那玉杯里热气蒸腾起来,看得赵承都觉得热。纪延年葬礼后纪桓大病了一场,最近才能刚出门,瘦得恨不得只剩了一把骨头。他对赵承的话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只淡淡地说了句:“改得仔细点,好容易写对几个字,可别一并涂了。”

    赵承:“……”

    纪桓大病一场后,真如同脱胎换骨一般,眼角眉梢的风流消失得无影无踪,整个人都沉静了不少,同赵承印象中的先生已有了八分相似。

    除了他有时候说话实在太……不招人喜欢。

    其实朝堂上出的这许多事,纪桓是真往心里去了。父亲临终的嘱托和世父沉重的告诫,如同两座大山一样压在纪桓心里,让他时时忧心恐慌。世父让他远离长安,父亲让他照顾赵承,其实都很简单——只要常山王就国,他作为王太傅理所当然要随行的。

    常山王就国,就表示他永远与储君之位无缘,上头斗得你死我活的那些人,自然顾不上他们两只山高水远的小虾米。诸侯王在封国生活还是很自由的,虽然时常遭到弹劾,不过只要不谋反,日常犯点小罪也就被天子下诏斥责一下、罚点钱、最多削几个县。

    可是,赵承愿意吗?

    赵承不讲理而且喜怒无常,但他聪明、果敢、坚忍、重诺,优点比中山王和齐王加起来还多。如果有良臣辅佐,说不定真能中兴大周。他能甘心离开长安,当一个醉生梦死的诸侯王吗?

    “先生,改好了。”赵承把竹简递到纪桓面前,恭恭敬敬地说道。

    正深陷在自己的思绪里的纪桓深深看了他一眼,嗯,还尊师重道,想必谏言也是听得进的。

    赵承哀叹,先生新丧父,还没能从巨大的悲伤里缓过来,整个人都恹恹的,这个时候跟他提就国的事,是不是不太好?何况文成侯去得蹊跷,先生一定还惦记着真相吧?

    可是,会是谁呢?

    他们二人已经这么恍惚地过了好一段日子了,完全不知道对方想得跟自己是一回事。

    纪桓照例在晡食前离开了长祚宫。

    这一天天气不好,阴云密布的,八成酝酿着大雨。纪桓推拒了赵承的挽留,坚持赶回家,如今他这父亲当得像模像样,进境一日千里——自从纪延年过世,他就逼着自己迅速长大成人,迫不及待地想为赵承和如意遮风挡雨。

    长祚宫是前朝离宫了,旧,而且位置偏。出了长祚宫东门,到长安城还有挺长一段距离,这段路上一般会有稀稀落落几个人,可今天天气实在不好,人们都默契地没有出门,整条路上就只有纪桓一辆车。

    纪桓被车摇得昏昏欲睡,他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又劳心费神,精神一直不太足。所以当车突然停下来的时候,他还以为到家了。

    “这么快?”纪桓一手推开车门,疑惑地问道。

    “公子,前面的路被堵上了。”骑童回过头,一脸为难地看向纪桓。

    前面有颗树,不知怎么倒下横在了路上,几乎挡住了整条路。纪桓皱着眉看了看天色,吩咐道:“这样,找户人家把车寄放下,咱们骑马回去。”

    纪桓这车是两匹马拉的,刚好够他和骑童一人一辆。骑童应了声诺,听话地解下一匹马让纪桓先骑上,自己驾着只剩一匹马拉的车,去找人家寄放。

    天色越发逼近了山雨欲来的昏暗,纪桓□□的马似乎有点不太听话,总想兜着他四处乱转。纪桓使劲拽了拽缰绳,好言安抚道:“咱们等阿桥一会,马上就回家。”

    现在给纪桓拉车的几匹马都是纪延年亲手挑选并有专人训练的。不算万里挑一的良驹,但向来十分温顺且善解人意,从没有过像今天这样焦躁的时候。今天是个意外,纪桓的安抚显然并不管用,马挣得更厉害了。

    畜牲的感觉一向要灵敏些,也许——

    羽箭破空声在这空无一人的大路上异常明显,纪桓的身体在他脑子反应过来前本能地做出了反应。他将身体折成一个不可思议的弧度,整个人在马背上贴得严丝合缝,几乎同时,他轻轻拍了拍马的脖颈,那马便疯了似的向前窜了出去。

    纪桓惊出一身冷汗,再念及自己身上那把中看不中用的佩剑,他心又凉了一截。

    纪桓前方出现了十几个死士,清一色的黑衣黑马,手中挥舞着明晃晃的长剑,把路堵得水泄不通。为了不撞上利刃,纪桓只得生生勒住马。不过片刻工夫,后面的弓箭手就已经追了上来。

    眼看着就是个万箭穿心的下场。

    此时纪桓也顾不得他们还有没有伏兵了,反正留在这里左右是个死。纪桓突然拨了下马头,直直冲着道旁的农田冲了过去。

    这倒是让那些黑衣死士愣了一愣,待为首的人反应过来,纪桓已经冲进道边的玉米地里了。

    这个天玉米尚未成熟,但已经长得又密又高,是藏身的好去处。为首的死士眼看着目标逃走,冷笑了一声。只见他一挥手,弓箭手便朝着玉米地里放了好几轮箭。弓箭手一看便知是受过专门训练的,配合十分默契,射程由远及近不一而足,争取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置人于死地的机会。

    纪桓小腿上还真中了一箭。

    箭羽刮在玉米杆上,箭头便在他伤口里左右摇摆,纪桓疼得差点昏过去。他几乎没怎么考虑,便拔出他那把绣花枕头剑,一剑砍掉箭身,紧接着就发狠地把箭头拔了出来。纪桓额上的冷汗一下就冒出来了,但他愣是忍着没叫出声。

    外面的人如此坚定地想要他的命,没见到他的尸体怎么会轻易离去?待会怕是还有场恶战。

    果然,为首的死士一声令下:“搜!死要见尸!”

    纪桓轻轻从马上跳下来,用剑鞘狠狠抽在马屁股上,马吃痛朝前跑去,踩坏了不少玉米。死士见到田地里的异动,立刻派了一半人手朝着马跑的方向追了过去。

    纪桓拖着伤腿,找了个玉米长得极茂密的地方多了起来。

    片刻后,他便发现这办法不行。

    那些正在细细搜查的死士,发现视线不好的地方,便会一剑砍过去,还要搅上一番。对于没打算留活口的他们来说,这方法真是大大提高了搜查效率。

    纪桓左手佩剑,右手箭头,紧张地隐在一片秸秆里。脚步声越来越近,他的心都快要跳出来了。

    当第一柄利刃堪堪擦过纪桓的腰时,他稍稍错开剑刃迎了上去,手中的箭头狠狠□□了措手不及的死士的咽喉里。

    那人连吭都没吭一声,便软软地摔在了玉米地里。

    纪桓做完这一切,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了。他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发现暂时没有人发现他,便捡起死士的剑,偷偷换到了另一个地方。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雨倾盆而下,雨点砸在地上的声音很好地掩盖了某些纪桓不希望被人听到的响动,有时他手失了准头,就少不得跟伤重垂死的人动几下手。

    纪桓如法炮制,一共干掉了四个人。他身上已经湿透了,也不知道是雨水还是血水;是他的血还是别人的血。

    然而正当他准备朝第五个目标下手时,一名死士在搜索中踢到了同伴的尸体,大叫了起来。

    首领重重哼了一声:“他就在附近。”而后不知他打了个什么手势,剩下的死士迅速找好各自的位置,形成一个闭合的形状,一点点向中间逼近。

    纪桓心中哀叹一声“休矣”,他的伤口已经疼到麻木,连带着整条腿都不怎么听使唤起来。他咬了咬牙,努力朝着农田的边缘挪动。

    趁着包围圈间隙尚大,他可能还有突围的机会——虽然很渺茫。大概是失血过多,纪桓觉得头有点晕,反应也迟钝了起来,可是即便如此,强烈的求生欲还是让他摸索到了田边,并且又杀了一个人。

    这大概是纪桓能杀的最后一个人了。因为这群死士的这个阵型显然有某种相互联系的办法,有一个人消失了,其他人马上就都知道了。周围的死士迅速而精准地找到位置,一拥而上。

    一把剑从头顶斩落,纪桓往右边滚去;另一把剑斜着砍下来,纪桓慌忙格挡。正在这时,一个懒洋洋的声音穿过雨声传进了纪桓和死士的耳朵里:“去给寡人看看,那边是怎么回事。”

    作者有话要说:  嗯……汉朝没有玉米,但是蠢桃不认识别的类似玉米的高而密集的农作物了。所以……架空的世界我说了算!╮(╯▽╰)╭

    ☆、常伺虎豹与豺狼

    远处似乎传来一个懒洋洋的声音:“去给寡人看看,那边是怎么回事。”

    纪桓精神一震,竟又有了几分力气。他格开一个死士的剑,反手又刺伤了另一个死士。然而他已是强弩之末,这两个动作似乎已经耗费了他过多的力气。此时他剧烈地喘息着,肺里隐隐作痛,受伤的腿已经完全动弹不得,手臂也沉得像是灌了铅。

    脚步声越来越近,为首的死士简短地命令道:“走!”而后他一剑刺向了强弩之末的纪桓。

    那一剑来得实在太快,纪桓已经无法躲闪。他只能尽量偏开身子,那一剑避开了他的心脏,但是结结实实地刺在了胸膛上,并且几乎一直划到了腰侧。

    训练有素的侍卫已将死士团团围住,那人最后不甘地看了地上生死难测的纪桓一眼,突然横剑斩向自己颈间。

    侍卫措手不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死士的血喷出去三丈远,基本上人人都分到了一点。

    六月的天气虽然炎热,可刚才一场大雨卷走了暑气,设计得十分完美的长祚宫里还是很凉爽的。而赵承只着了一身薄薄的纱衣,简简单单地把头发绑成一束,饶是如此,他还是觉得燥热难耐。几层纱衣黏黏腻腻地贴在身上,扰得他更加烦躁,如此过了许久,赵承才恍然大悟:这大抵是因为自己心不静的缘故。

    可不是么,您一直在殿内踱来踱去不仅晃得人直眼晕,自己不也出了一身汗。

    “大王,齐王的车驾闯进来了!”赵承身边的小内侍郑安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对他禀告了这么件匪夷所思的事。

    赵承瞥了他一眼,没有说话。什么叫“闯进来”?赵显虽然脑子不好,可起码的礼仪还是有的。再说他“闯”弟弟的居所干什么?他就是再烦赵显,还能不让他进门吗?

    几年后那个八面玲珑滴水不漏的内者令,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修炼出来。赵承苦恼地想道。

    “阿承,快叫几个太医来!”赵承正腹诽着,赵显慌慌张张的声音就恰到好处地传了过来。

    ……他还真闯进来了?!赵承霍然回头,瞬间便变了脸色。

    雨不要命地下着,从庭前到殿内的那一小段路,已经让赵显浑身都湿透了。衣服狼狈地贴在身上,水珠顺着一缕从冠里跑出来的头发滴落在地上。然而这一切都不足以让赵承震惊,因为他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赵显怀中的那个血人身上。

    纪桓的伤口已经进行过简单的处理了,可是胸前那道伤口又深又长,几可致命。赵承顾不上跟赵显打招呼,连忙引着他朝内殿走去,边对郑安吩咐道:“请太医来,快!”

    赵承的声音透着与他年纪极不相符的沉稳,惹得赵显都忍不住看了他一眼。可是没有人知道,此刻赵承心里比任何人都要恐慌,他的小先生那一身的血迹让他一下想起了那个噩梦:纪桓血溅三尺,他心爱的书房里弥漫着龙涎香都掩不住的血腥气,一个疯狂的声音在他耳边尖叫着:“孤家寡人!孤家寡人!”

    赵承的指甲死命地掐在掌心里,孤家寡人?我偏不信!

    太医迅速给纪桓止了血以后,几个人便低声交谈起来。赵承在殿内踱了几圈后终于按捺不住,出言问道:“怎么样?”

    为首的一人吞吞吐吐地说道:“这……大王,他伤势太重,耗力又大,臣……说不好。”

    赵承险些被那句“说不好”气死,不过还没等他发作,旁边的赵显便发火了:“说不好?什么叫说不好!你们连点皮外伤都看不好,怎么进的太医署?少府失职!”

    这下别说太医,连赵承都狐疑地看了赵显一眼。这下,他倒是忘了刚才自己也想斥责太医,安抚了兄长几句,便对太医说道:“你们尽量治吧。”

    被赵显胡搅蛮缠了一番,赵承倒是镇定了下来。他看了纪桓一眼,知道自己留在这里也于事无补,而他这兄长万一再出言恐吓太医,恐怕对医治更加不利。想到这,他悄声对赵显说道:“阿兄同我出来一下可好?”

    显然,赵承好言好语叫“阿兄”的时候并不多见,赵显明显愣了一下。他们兄弟二人走到外殿,赵承低声才问道:“先生这一身伤是怎么回事?”

    赵显想了想,如实说道:“我也不太清楚。我坐着车正往城里赶,侍卫老远就看见他们打斗了,道边的玉米地都被砍得惨不忍睹。我一想,长安城外公然械斗,这不是要翻天么?我就叫人过去看看,哪知,居然是长卿。”

    “先生一个人?”赵承疑惑地问道。

    赵显肯定地点了点头:“只有他一个人,身边连头畜牲都没有。”

    赵承抽了抽嘴角:“那刺客呢?”

    赵显挥了挥手:“那帮人做贼心虚,叫我一嗓子吓跑了。有一个不死心的,砍了长卿一剑就服毒自尽了。”

    赵承:“……”也就是说死的死逃的逃,一个有用的都没抓住,想兴师问罪都不知道找谁,真是干得漂亮!

    这时太医已经诊断完毕了,为首的那人捧着块绢帛,战战兢兢地看了赵显一眼,然后把手里的东西呈给赵承:“请大王过目。”

    赵承对医术一窍不通,胡乱扫了一眼便问道:“先生能好吗?”

    太医苦着张脸,小心翼翼地说道:“有七,哦,不,八成希望,如果明日这个时候能醒过了,便无大碍了。”

    赵承知道,伤成这样还有大半希望能好,已经很不错了。八成也好七成也好,剩下的还有他的气运庇佑!他是天子命,神魔也要避让三分!

    纪桓真的在第二天晚间醒了过来,此时赵承已经守了他整整一天,连进食喝水都没有离开过,更别说睡觉了。纪桓醒来时有那么一瞬间,浑身都没有知觉,他迷迷糊糊地想,我这是死了么?而后他对上了赵承热切的双眼,不禁一愣:“大王?”

    可惜他嗓子哑得不行,赵承只见他嘴动,根本没听见声音。不过这点小事根本比不上失而复得的巨大喜悦,赵承激动而小心翼翼地握住纪桓的手,喃喃道:“长卿……”

    几名太医终于把心放回了肚子里,连声恭贺赵承,自己也喜笑颜开。赵承心里高兴,却还是细心地问过了种种注意事项,才放他们离开了长祚宫。

    赵承一整天没有休息,却一点也不觉得累,他见纪桓昏昏沉沉又要睡过去,忙把考虑了很久的话说了出来:“先生,我想回封国去。”

    纪桓一怔,有一会才反应过来赵承的话。他顿时觉得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下来,看着忐忑等着他回话的赵承,含笑点了点头。

    赵承想这事已经很久了,之所以一直拖着没说,完全是怕纪桓惦记着纪延年的死,不肯离开。可谁知道,转眼间储君之位的争夺已经演化得那么激烈,更是有人连他这么“无害”的小小少年都惦记上了。这一次纪桓运气好,碰见了齐王车驾,可若是还有下次呢?

    赵承根本不敢想,如果再次失去纪桓,他会怎么样。

    纪桓两天未归,也没遣人报个信,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想必已经乱成一团了。第二天一早,赵承让郑安亲自拿了纪桓的印信,到纪府报声平安,顺便把如意带来。他自己则选了不少珍玩去了赵显家里,代纪桓谢过他救命之恩。

    赵承突然想到,前世是不是也是因为这救命之恩,才让纪桓最后宁肯牺牲自己,也要救他一命呢?

    说来赵承这还是第一次来齐王府。赵显显然有点意外,他这弟弟一向对他冷淡,这回居然登门道谢,看来这纪长卿在他心里的地位还真不一般呢。

    他们兄弟二人寒暄了几句后,便开始满嘴屁话天马行空地兜圈子,最后赵显先按捺不住,对赵承说道:“刺杀长卿的死士,我查到了一点线索,很可能是大兄派去的。”说完赵显站起身,亲自去了趟内室,出来的时候手里捧了一支羽箭。

    赵承接过羽箭,遍寻了一周后总算发现,箭杆上刻着一个大篆的“赵”字。

    赵承:“……”这个“赵”字的写法的确是赵舜惯用的没错,可是中山王私印见过的人绝对不少,谁还不能模仿一下这个“赵”字了?

    只不过真凶是谁,目前来说还真不是最重要的。赵承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顺着赵显的意思做出恍然大悟状:“原来如此。”

    看着赵显满意的样子,赵承“愤愤不平”地说道:“可是大兄为什么要刺杀我的先生!”

    赵显叹了口气,说道:“阿承,你有所不知,自从父亲病了以后,咱们这位大兄可是草木皆兵,见谁都觉得有威胁。唉,你自己多加小心,那天的事,谁知道呢?”

    赵承垂着头,看不清表情。良久,他才抬起头,对赵显说道:“阿兄,我今天其实是有事相求:等父亲病好一些了,我想回封国去。”

    作者有话要说:  嗯……它其实是个过渡段

    ☆、便有祸心此中藏

    “阿兄,等父亲身体好一些了,我想回封国去。”赵承诚恳地说道。

    赵承这是真心话,他这辈子的确是不想再淌这趟浑水了。反正大周运势未尽,不在他手里中兴也有别人;就算他的两个兄长都不行,总还有后人。

    赵显惊讶地看了他一眼,沉吟道:“哦?可惜父亲未必会答应。”

    赵承咬了咬唇,突然对着赵显深深一揖:“阿兄,求你帮我!”

    赵显没有说话。

    从齐王府离开后,赵承便开始盘算起来怎么离开长安,什么时候离开。看赵显的意思,显然是想趁机坑赵舜一把的。那支刻着“赵”字的箭,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赵显从现场捡到的,不过就算是,要拿它问一个诸侯王的罪名,也实在太难了。

    可是,如果这话是从自己嘴里说出来的话,那就大大不同了。堂堂中山王已过而立之年,却跟自己十四岁的弟弟过不去,只要他闹上一闹,无论真假,赵舜都决计要惹上一身腥。

    赵显打得无非就是这么个主意。

    赵承闭着眼睛靠在车里,他的大兄一贯精于阴谋,跟他中山王意见相左的朝臣,很少有没被他坑过的。这回眼看着要被头脑简单的齐王摆上一道,也不知道他会作何感想。

    不过这跟他有什么关系?只要能去封国,怎么都好,就让他们狗咬狗去吧!

    纪桓刚刚醒过来,每天昏昏沉沉的,恨不得要睡八个时辰,除了服药赵承几乎从来不会打扰他。如此过了十几天,纪桓的伤口渐渐愈合,偶尔也能坐起来一会,逗逗如意说说话什么的了,赵承觉得有些事宜早不宜迟,便把就国的事提上了日程。

    这一天,风和日丽,难得六月的天还不怎么热。赵承坐在纪桓榻旁看书,突然对他说道:“先生,你还记得我跟你说过,要回封国的事吗?”

    纪桓点了点头:“大王真的想好了?臣怕你舍不得长安。”

    赵承决然摇头:“这是非之地越早离开越好。先生,我保证以后我有能力的时候,一定会给文成侯一个交待,你不要急,好不好?”

    纪桓点了点头,惆怅地说道:“父亲说他一生杀伐,马革裹尸方是归宿,能死在家里便算善终。何况他生荣死哀,已是万幸,便不要过分执着于他的死了。可是……臣总不甘心,又不愿让他担心。”纪桓的眼睛渐渐蒙上了一层伤感的雾气:“不说这个了,大王突然提出就国,今上怕是很难同意吧。”

    赵承心不在焉地说道:“齐王有办法。”

    纪桓虽然病中脑子比较慢,但是对赵显居然有办法解决这种难题,还是挺意外的。他怀疑地“哦?”了一声,问询地看向赵承。

    赵承也没打算瞒纪桓。他翻出赵显给他的那支箭,递给纪桓看了一眼:“喏,就是这个,先生认得吗?”说着他把那个“赵”字指给纪桓:“这里有个标记。”

    纪桓看见那个字,挑了挑眉毛:“中山王?”

    赵承点了点头:“赵显说,这是他在救你的地方‘顺手’捡到的。所以……”

    纪桓责备地摇了摇头:“大王,齐王是您的兄长,您怎么能直呼其名呢?”

    赵承无意为这种小事让纪桓不高兴,他“嗯”了一声,从善如流地说道:“是,中兄捡到了这支箭,他认为那事是大兄做的。”

    纪桓失笑:“一支箭而已,长安城里见过中山王私印的恐怕不在少数,这恐怕什么都说明不了。”

    赵承点了点头:“是啊。赵……嗯,中兄举证自然什么都说明不了,但是如果换我们举证,效果恐怕会好一点。”

    的确会好一点,人心总会偏向弱者,十四岁无依无靠的少年和阴险狠毒的中山王谁更惹人怜爱简直不用想。尤其是中山王的那些政敌们,大概是一定会趁着这个机会落井下石的。

    纪桓却皱起了眉头,似乎颇不认同:“就算是中山王做的,可他只不过是要刺杀臣,而且还是个未遂,天子大概根本不会把他怎么样。”

    赵承撇了撇嘴:“不,你的骑童不是驾车走了吗?后来他碰上了那些黑衣死士被他们顺手杀了,我可以说,当时我就在那辆车里。”

    纪桓大惊,兄弟阋墙,恐怕是任何一个正常的父亲都无法忍受的;如果赵承真的这样做了,中山王恐怕不死也要脱层皮。纪桓霍然变色,语气异常严厉地说道:“大王,陷兄长于不义,这就是父亲和臣教您的吗?”

    赵承本身对“陷兄长于不义”并没有多少感觉,反正他那兄长本来就没什么义。他对纪桓解释道:“先生,赵舜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清楚吗?刻薄寡恩,好大喜功,心胸狭窄,如果他真的做了储君,恐怕还比不上赵显。父亲根本不可能因为这事杀了他,我只不过想让他暂时翻不了身而已。而且此事一出,就算父亲不急,群臣也会逼他立储的。无嫡立长,储君之位必定是赵显的,而我,只要跟赵舜一起离开长安就可以了!”

    可无论赵承怎么说,纪桓就是不松口。最后纪桓翻身下榻,重重顿首:“大王行差踏错都是臣之过。”这一动作简直耗费了纪桓那具虚弱的身体里所有的力量,他这一跪就再起不来了。赵承的心疼得都要揪起来了,哪里还会不依。他慌忙把纪桓抱上榻,哄道:“好了先生,我错了,你不要生气。”

    模模糊糊间,那少年已经长得和自己一样高了,纪桓无力地倚在他肩上想道。这世道那么险恶,要逼得一个孩子非得通过阴谋诡计才能活下去吗?纪桓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恨自己无能为力过,他暗暗攥紧了拳头:如果非要有人染上鲜血才能活下去,那也不该是他。

    七月里,最后的暑热疯了似的袭来,简直比夏天还要难捱。纪桓的伤倒是一天天好起来了,太医前两日又给他换了一副药,并且允许他每天出去走动一两个时辰了。

    赵承没再提过那桩上不得台面的事,可纪桓知道,他没有一刻不在苦思冥想怎么离开长安。纪桓心酸地叹了口气,他是天之骄子,本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即使他只是个装了一肚子稻草的绣花枕头,也该在封国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富贵荒唐的日子,凭什么要为了活下去而奔忙?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纪桓深吸了一口气,随手拿过一支简牍,草草写了些什么。然后他取出检盖住简牍正面,用绳子细细绑好,在封泥槽中打了结,又用封泥填满,最后盖上自己的私印。检查无误后,纪桓将其交给一名内侍,吩咐道:“送去给我的家丞。”

    纪桓身在长祚宫,也时时放不下家里,三天两头要给家里通回信,赵承也不以为意。

    “阿桓,你这是何意啊?”椒房殿里,皇后纪氏面色无波,手里把玩着那支羽箭。

    纪桓顿首:“中宫,这便是射伤臣的那支箭!”

    纪后一挑眉:“哦?阿桓,一支箭而已,别说你没法证明这箭出自中山王府;就算这真的是中山王的,也依旧说明不了什么。若是旁人偷的呢?若是他府里下人自作主张呢?”

    纪桓面对纪后咄咄逼人的质问显得有些迟疑,他低下头,轻声嘟囔道:“中山王天皇贵胄,怎么会跟臣过不去?臣所求的公道,也只不过是想让中山王对家里自作主张的刁奴略施惩戒而已。”

    纪后打量了纪桓半晌,突然笑了:“阿桓这点要求,姑母想来还是办得到的。只不过,会不会太委屈你了?”

    纪桓摇了摇头:“足矣,中宫总不能不顾及中山王的脸面。何况臣并无大碍。”

    纪后的神色里大约有几分心疼,最后她叹了口气,说道:“你这孩子……唉,有什么难处只管对姑母说,姑母能帮的总会尽力。”

    纪桓欲言又止,只看着纪后不说话。

    纪后心情正好,不禁失笑:“跟姑母还客气什么?阿桓尽管说就是了,就算为了延年,我也会尽力的。”

    纪桓突然离座对纪后施了个大礼:“长安危险,臣……想离开长安。”

    哪知纪后勃然作色:“你说什么!纪桓,你父亲三十年辛苦打下的基业,你说不要就不要了吗?!我纪家什么时候出过你这种没出息的子孙!”

    纪后的话倒是让纪桓有些疑惑,他不禁抬头看了纪后一眼。纪后自知失言,却也没多说什么,只重重地哼了一声。

    纪桓满脸都是泫然欲泣的委屈:“臣除了每天随便教常山王念念书,就是跟几个朋友一起聚聚,向来安分守己,从来没跟人起过冲突,更没有得罪过中山王……的家人。他为什么下这么重的手?算来臣明年才弱冠,如意还在襁褓中,父亲也不在了,臣……”纪桓说到纪延年,还真伤心了起来,他霍然抬头,恳求道:“姑母!”

    纪后念及新丧的弟弟,心里也软了三分。她对纪桓没什么感情,可纪延年却是她亲眼看着长大的。纪后叹了口气,对纪桓说道:“阿桓,你先容我想想吧。你伤还没好,这些天好好养身体,就不要四处跑了。”

    作者有话要说:

    ☆、可甘为人做嫁裳

    纪后跟她三个庶子的关系绝对谈不上亲密,但好歹算得上礼数周全。不过赵承不一样,不知为什么,纪后对他特别厌恶。纪桓绕了这么一大圈,就为了让纪后松口,“顺便”答应帮他劝今上放赵承就国,可惜没想到,纪后居然连放自己离开长安的打算都没有。

    ……他们兄妹间到底是不是一条船上的?明明纪平让他尽快离开的!

    出了椒房殿,还得走好大一段路才能到他停放马车的地方。纪桓的伤还没好利索,走走停停很是吃力,脑子也不太灵光。琢磨了一路,他也只能想到,如果纪后实在不松口,他就只好过些天再去找一回纪平了。

    他不知道,真正头疼的事还在后头。

    纪桓回到长祚宫他暂住的偏殿时,天已经完全黑了。这一天折腾得他精疲力尽,只想好好睡一觉。结果纪桓刚点上灯,就看见脸色铁青的赵承正在他榻上坐着呢。

    纪桓愣了半晌,然后干笑了两声,硬着头皮说道:“大王,您怎么回来了?”

    为了见一回皇后,纪桓可谓殚精竭虑。他自问把赵承支出去的理由十分合情合理:昨日出使西域的使者回长安,其中碰巧有纪桓一个朋友,为齐王赵显带回了几名胡姬。赵显大悦,广邀嘉宾,纪桓便以“为兄长道贺”为由,把赵承赶去了齐王府。

    可是谁知道他这么早就回来了?

    赵承在这枯坐好几个时辰,怒火本来都烧得没边了,这会一见纪桓蜡黄蜡黄的脸色,愣是憋回去了一半。他咬牙切齿地换了好几种表情,最后冷哼了一声,恶狠狠地问道:“先生今天换药了么?”

    纪桓一听这意思,心就放了一半,虽然赵承这话问的活像是“先生今天杀人了么”。他展颜一笑,满不在乎地挥了挥手:“臣无碍。”

    他千算万算也没算到,这句“无碍”捅了马蜂窝。赵承霍然起身,猛地上前两步,钳住纪桓的手腕,冷笑道:“无碍?先生莫非以为自己现下就能走马章台了不成?”

    纪桓:“……”他果然还是不能驾驭少年的喜怒无常啊。他正头疼怎么哄着突然发脾气的孩子——主要是他不大知道问题出在哪——赵承却突然放开了他的手,大跨步走出了偏殿。

    纪桓糟心地揉了揉被赵承攥得生疼的手腕,突然觉得如果今上百年之后常山王继承大统,他至少能符合一条“天威难测”。

    赵承今天一出门,就觉得纪桓把自己支走准没什么好事。果不其然,等他草草应付了赵显再回来一看,纪桓人已经不见了。赵承气得肝疼,纪桓自作主张是一小部分原因,更多的还是因为——

    他为什么要自作主张?还不是因为你无能!

    赵承已经不记得自己有多久没有过这样无力的时候了,他翻云覆雨几十年,早就忘了当年处处掣肘谨小慎微的日子。可惜现实容不得他逃避一丝一毫,哪怕他在不愿意面对,也不得不承认,当年那个需要躲在先生羽翼之下的没用的赵承,他回来了。

    就说刚才,他本该气势汹汹地质问,然后语重心长循循善诱,可气势撑不起来——他还没有纪桓高。

    纪桓深知自己素来擅长哪壶不开提哪壶,这次便自作聪明地以不变应万变,打算等明天赵承消了气再说。他十分心宽地散了头发,解了外袍,发现伤口有点开裂,渗出的血把里衣染了,又少不得换衣服——他实在累得不想换药了,反正好像也不怎么严重。

    赵承捧着药进来时,刚好看见纪桓手里拿着绵软的里衣,还没换上。纪桓背对着他,一头锦缎似的乌发在灯下熠熠生光,从肩上柔顺地披散到腰际。赵承定在原地,屏住了呼吸。其实他什么都没看见,可就是觉得那头长发后面隐藏的腰身,似乎比他印象里的还要细一些。

    纪桓听见门响一回头,刚好看见尴尬地站在门口的赵承。纪桓的神色里头一次带了些慌张,他把手里的衣服胡乱一披,头发草草束成一束,口中告罪道:“臣失仪。”

    赵承这才意识到自己是来干嘛的,他心不在焉地摆了摆手,轻声道:“先生该换药了。”

    纪桓的伤赵承不愿假手于人,因此这些时日来,药都是他亲自换的。不过说来奇怪,从最初的不适应到后来的轻车熟路,两人之间的气氛一次都没有这么尴尬过。纪桓无暇深思,只得应了声诺,解开新换的里衣躺在榻上。

    赵承看着他渗血的伤口皱了皱眉,可是破天荒地什么都没说。

    赵承那一场滔天怒火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消弭于无形了。连着三天,赵承一个字都没再提,纪桓终于松了口气,他知道,这就算是过去了。

    虽然纪后绝口不提放他离开长安的事,可纪桓递到她手里的那把刀子可是使得挺溜。不过三天工夫,宗正便雷厉风行地从中山王府里揪出了包藏祸心的“罪魁祸首”,并且回禀了天子。

    天子的反应更是让人目瞪口呆:赵景亲自拟了诏书,派了名嘴巴最毒的御史去把中山王骂了个狗血淋头,据说骂得堂堂中山王差点当场昏过去。这还不算,赵景盛怒之下打发赵舜迅速就国,“即日启程”,并且派了两个出了名的刺头,一个做中山王相,一个做中山王傅。

    消息一传出来,赵承和纪桓都惊呆了:这也太快了,可怎么让他找着机会跟赵舜一起走?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返程,明天上班,又累又伤心t_t先发,应该会修。

    ☆、两不同心为何忙

    中山王赵舜突然离京就国的事,惹得朝臣议论纷纷,各种各样的猜测铺天盖地席卷而至,竟然有许多都说得煞有介事。不过少数几个知道真相的人全都守口如瓶,一丝风声也没漏出来——议论天家秘辛的胆量并不是谁都有的,况且还是兄弟阋墙这种丑事。

    而知道另一桩事的恐怕就更少了:赵景最初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对长子失望透顶之余,还迁怒了另一位当事人——他的幺儿赵承。赵景本想让赵承和赵舜一起滚蛋,省得在他眼前晃来晃去提醒自己生出个禽兽不如的东西,可意外的是,纪后不同意。争执之下,赵景激怒攻心,据说当场就呕了血,而令赵承就国的诏令最终也没有发出去。

    自那之后,本来就缠绵病榻的赵景终于正式被宣布病危,也不知道是让儿子气的,还是被妻子逼的。

    这下赵承彻底没法提就国的事了。本朝以孝治天下,父亲病重时,为人子的无法侍奉床前已是不孝,万万没有在这关头离家的道理。

    椒房殿。

    “阿兄此言差矣,阿桓身为纪家子孙,在这要紧的时候怎么能置身事外?”诺大的内殿只有纪后与纪平两人,纪后居高临下,咄咄逼人。

    纪平满脸病容,却是一派波澜不惊的神色。他端坐于纪后下首,虚弱地说道:“先考将延年逐出纪家已有十几年光景,中宫莫非忘了么?”

    纪后似笑非笑地看了她的长兄一眼说道:“阿兄急着与我说这个做什么,难道是我非要同阿桓一个孩子过不去么?若不是纪家后继无人,我何苦要惹父亲泉下不安!”

    纪平好像突然对他手边的博山炉生出了莫大的兴趣,纪后这慷慨激昂的一番话甚至没能让他抬一抬眼皮。纪平慢悠悠地呷了口茶方才说道:“中宫这是什么话?臣膝下五子,阿淮早逝,也有三子,更别说旁系的孩子,枝枝蔓蔓臣都数不全,何谈后继无人?”

    纪后冷笑了一声:“可惜一个比一个烂泥糊不上墙!父亲当年老糊涂了,偏心偏得厉害,阿兄也要这样么?纪桓难道不姓纪么,凭什么……”

    纪平突然爆发出一阵剧烈的呛咳,打断了纪后,末了他叹道:“阿媛,你怎么就不明白父亲的心思呢?”

    纪后见纪平病成这样,神色里又是痛惜又是不甘。她焦躁地转了好几圈,最终在纪平身边坐了下来,握着他的手哀恳道:“阿兄,我有生之年,决不能看着纪家没落。阿兄,你千万保重自己,我可只有你了。”

    纪平脸上头一次出现了一丝波动,他长叹一声,回握住纪后的手:“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纪家在权力的顶峰站了太久,能得善终已是不易。阿媛……你又何苦呢?”

    执迷不悟,强求何益?

    纪后不答,只是执拗地攥着长兄的手,那是她世上唯一的倚仗。

    “中宫。”纪后的脆弱并没能持续多久,随着殿外冯谈小心翼翼的声音传来,她迅速放开了兄长的手,回到了正位。

    “进来。”不过一转身的工夫,她又变成了那个端庄威严的海内小君,仿佛那个本能地依恋着长兄的小女子从未出现过。

    大长秋冯谈匆匆对纪后和纪平分别行了礼,然后禀报道:“中宫,陛下病重,您是否要立刻过去一趟?”

    纪后同纪平交换了一个惊疑不定的眼色。

    与此同时,其实还出了另外一件事。这事搁在平时也算得上是大事,可惜在这个今上病重国无储君的当口,便显得无足轻重了——刚被纪延年追的抱头鼠窜的匈奴人时隔半年后卷土重来,再次进犯边郡,连克五城,而且大有南侵之势。

    可是匈奴人粮食没了要抢,酒没了要抢,女人没了也要抢,抢得诸臣都快麻木了。在这个动荡的时候,长安城里的人不是忙着治病,就是忙着治命,谁有心思管边城那点事?

    就连赵承都没当回事。他依稀记得匈奴人的确在纪延年过世后小人得志了那么一回,不过就像之前的无数次一样,在边境掀起多大的风浪,也波及不到长安。他前世忙着从他那两个虎狼兄长手里争权争命,今世则是绞尽脑汁地独善其身着,能躲多远算多远。不过赵承不急,反正他的父亲还能再活两年,这两年总不能一直病危吧?找个机会再走就是了。

    他想不到,有些事能变一次,就能变第二次。

    “大王,未央宫急诏。”郑安匆匆跑进殿内,打断了赵承的胡思乱想。

    赵承一怔。在他印象里,赵景对他的态度实在只能用“形同陌路”四个字来形容,无事召见?不,他一定是听错了。

    郑安见赵承愣愣的样子,以为他没听见,赶紧又重复了一遍:“未央宫急诏。”

    赵承:“……”他父亲这是吃错药了么?

    赵承的骑奴大概是听见了“急诏”两个字,把车赶得飞快,险些没把赵承颠出去。就这么一路折腾到了未央宫,赵承惊恐地发现内者令郑缓居然亲自在宣室殿外等候。还没等赵承说什么,一脸焦急的郑缓便草草施了个礼,说道:“大王可算是到了,快随臣来,陛下在温室殿相侯。”

    赵承:“……”这日子住温室殿?看来今上病危传言非虚啊!

    让赵承更为惊讶的是,温室殿赵景的寝殿内,居然连一个侍者内臣都没有,以至于他又退出殿外跟郑缓确认了一回:“郑令,今上宣召的……果真是寡人么?”

    郑缓:“……陛下的确只说要召见大王一人。”

    赵承呆呆地点了点头,幽灵似的又飘回了殿内;他现在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诺大的寝殿里弥漫着浓浓的药味,让人呼吸间就知道这是久病之人的居所。赵景脸色蜡黄,整个人瘦的就只剩了一把骨头。他们父子之间没什么感情,但总归天性还在,赵承看得心里一酸,情不自禁地跪在赵景榻前,轻声道:“陛下长乐未央。”

    赵景费力地抬了抬眼皮,又把眼睛闭上了。

    赵承此时觉得自己的父亲就是个脆弱的泥人,一碰就碎,以至于他连呼吸都不敢重一分。过了许久,赵景才费力地开口道:“常山王,朕已决定立你为太子,明日即是吉日。你今晚便在未央宫留宿,好好准备一下。”

    第2节

    恋耽美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38050/62451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