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节
推荐阅读:魔君与魔后的婚后生活、[快穿]给攻略对象生娃高H、坦然 (NPH)、缘浅(百合abo)哑巴A、皆其靡也(剧情nph)、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珀迪达之雾【简】、晴日物语、越王(百合双a)、狗血文里窝囊废的她、
[重生]朕与先生解战袍 作者:桃灼灼
第3节
赵承:“……”这是怎么回事!他从来没见过立太子立得这么草率的!满朝文武知道吗?议过吗?可别是他这病糊涂了的父亲一拍脑袋想出来的吧!而且一天时间,他倒是没什么可准备的,但是好像根本就不够有司准备仪式的吧!
而后赵景又补了个刀:“朕……还打算连你的冠礼一并举行了。”
赵承觉得自己不能再沉默下去,否则他极有可能变成名垂青史的笑柄。可他又实在不知道该跟他形同陌路的父亲说些什么,只好试探地叫了一句:“父亲?”
赵景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死人一般的脸色里居然混进了一丝红润,可惜红得活像回光返照。他好像找回了一点元气,起码说话是顺畅多了:“行了,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兄弟为了那个位置争得头破血流,哼,真让朕寒心!”
这种管生不管养的父亲居然还好意思说他寒心,赵承觉得自己的心都能冻成一坨冰了。
赵景才不管儿子的想法,自顾自地说了下去:“阿舜心术不正,阿显不堪大用,只有你,年纪尚小,什么才能、什么缺点都还看不出,可是谁知道呢,或许你今后真能成治国之君也说不定。朕别无他法,只能勉为其难,选你了。”
被人从矬子里面□□的赵承抽了抽嘴角。他前世费劲心机夺来了那个位置,可这一世他除了夹着尾巴当熊孩子外什么都没干,居然也能落到他头上?所谓造化弄人,也不是这个弄法!
赵景两世以来第一次用他冰冷的手握住了赵承的,第一次像个父亲一样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朕身体不好,做什么都力不从心。可你不一样,你的日子还长。你要做个好皇帝,护我大周江山永固,百姓安康。”赵景的表情蓦地变得凄厉起来,他恶狠狠地说道:“不要像朕一样,受制于妇人!”
赵景示意赵承低下头,然后他附在他的耳边,拼命地咬出了一句话:“阿承,你答应朕,姓纪的,一个都不能活。”
作者有话要说:
☆、可悔前诺终苍茫
赵景在赵承耳边拼命地咬出了一句话:“阿承,你答应朕,姓纪的,一个都不能活。”
赵承实在太震惊了,他猛地从虚伏的姿势里挣脱出来,腰背绷得笔直,本能之下做出了十足十的抗拒姿态。
饶是赵承经历过那么多风浪,也还是被他父亲的话惊呆了。只见赵景眼神诡异,笑容扭曲,他枯瘦的手爆发出的惊人的力气,让赵承一时间竟没有挣开。赵景激动之下剧烈地呛咳了好一阵子,直到呕出血,才算勉强平复下来。他急促地喘息着,单薄的胸腔一起一伏的,却还是执意说道:“纪平,纪媛,纪桓,这些姓纪的人,终究要死于吾子之手!”
赵景的手没有半点温度,简直不似活人。而赵承,他觉得他的父亲,疯了。
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纪媛是他的妻子,纪平是他的重臣,至于纪桓……他怎么知道谁是纪桓?赵承平复了好久心情,才堪堪能够故作镇定地对赵景说道:“父亲,您累了。”
赵景的眼里闪烁着狂热的光芒,却只能虚弱地说道:“不,你是觉得朕疯了吧。”
赵承心中称是,嘴里却生硬地说道:“绝无此事。陛下累了,臣侍奉您休息吧。”
赵景闭上眼睛躺回榻上,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赵承,朕没有疯,刚才的话,不过是朕给你提个醒。只要纪家在朝一天,就没有我赵家人说话的份。你觉得朕在说胡话?那也没关系,很快你就会坐在朕的位置上,到了那个时候,你会比朕更加迫切地想要除掉纪家人。”
赵景突然对赵承诡异地一笑:“阿承,你还年轻,多好。”
赵承看着父亲病态的快意样子,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赵景这病已是弥留之际,要是少费点神说不定还能多活两天。可惜他不。他憋屈了一辈子,多两天少两天又能怎么样呢?他再次拉住赵承的手,费力地说道:“阿承,阿翁只想跟你说说话。”
赵承两辈子都没听他的父亲说过这么多话,更没机会像正常父子一样,叫出一声“阿翁”。他怔住了,在“父亲疯了”和“听听也无妨”之间进行了一番激烈的抉择,最后他顺从地在赵景面前跪坐下来,打算好歹听上几句。
这很可能是他最后一次跟父亲说话的机会,何况他又不会把他的胡言乱语真的听进去。
赵景满意地笑了笑。他终于像一个正常人一样,不疾不徐地开口道:“阿承,你恐怕不知道,朕从小就身体虚弱,隔三差五就要病上一回。如果先帝还有第二个儿子,他绝对不会把皇位传给朕。朝野上下多少事,朕能亲力亲为的却不多,所以朕只能倚仗外家。那时候纪穆还在,纪家人还不那么猖狂,那是本朝为数不多的几年太平日子。”
“后来纪穆老了,越来越糊涂,越来越喜怒无常。他纪家真正野心勃勃的纪平和纪媛他视若珍宝,却偏偏对延年严厉,甚至还将他逐出家门。纪穆虽然教子无方,可是威严深重,纪平再惋惜也不敢说什么,从此,纪家的族谱里再没有纪延年的名字,如果他不成器,不能挣出一番功业自立门户,就只能做个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
赵景的情绪渐渐平静了下来,神色也有了些许温柔。他瞥了儿子一眼,轻声道:“怎么?我说他说得有些多了么?别不耐烦,这就快完了。幸好延年争气,弱冠之年南征北战,无一败绩,后来立功封侯,成就不在父兄之下。可惜啊……”
赵景的神色渐渐带了惋惜:“你说他要是不姓纪,该有多好呢?”
赵承总觉得自己听到了什么不该听的东西。
“不说这个了。”赵景微微叹了口气:“反正人都没了,朕也该下去找他了。”
赵承:“……”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幸亏今上快要崩了,否则被灭口的妥妥就是他了吧!
“后来纪穆死了,纪平和纪媛一个把持前朝,一个把持后宫,纪家人愈发猖獗,而朕能做主的事情,也越来越少了。”赵景自嘲地笑了笑:“后来,朕甚至什么决定都做不了,最多只能给纪平下下绊子,可就是这样,也只能把他的决议拖上几天而已,结果还是他想要的结果。朕看着大周在朕手里日渐衰微心里又多恨,你又能知道么?”
赵承忍住翻白眼的冲动,心想要是您不给纪相下那么多绊子的话,想必大周还不会衰微的这么厉害,真的。
怨恨不仅会消磨人的意志,还会让人渐渐失去理智,渐渐变得什么都看不清。就像他的父亲,被恨意蒙蔽了双眼,便把国力衰微全部归咎于纪平,全然意识不到自己把私人恩怨带到国事里,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愚蠢。
何况赵承记得,至少纪平兢兢业业,没有半分对不起他。
赵景还在自顾自地说下去:“还有那个女人,心里眼里只有她的家族。幸亏啊,她没有孩子,否则我赵家的江山迟早要易主!”赵景的眼神有些迷茫,似乎在回忆着什么:“她怀过一个孩子,朕已经很小心,很小心了,可她还是怀了一个孩子,那年她已经三十岁了。朕每天提心吊胆,后来,嘿嘿,太一神终于听到了朕的祈愿,她那个孩子没有了。”
赵承觉得,他的父亲已经不可理喻了。
赵景神秘而吃力地对赵承勾了勾手指,示意他低下头来。赵承不明所以,便听赵景在他耳边说道:“其实朕的三个儿子里,最喜欢的就是你,可是纪媛恨你。”
纪后的确不喜欢赵承,但赵承认为,他的嫡母对他的感情大概还谈不上“恨”。
不过听完了他父亲后面的话,赵承便觉得如果他的嫡母恨他,那大概也无可厚非。因为赵景对他说道:“因为纪媛流产后,朕宠幸了她身边贴身侍奉的宫人,然后便有了你。”
……赵承觉得他小时候纪后没把他掐死实在是心胸宽广。
然后赵景忽然笑了:“可她没有自己的儿子,不得不立一个年纪小、相对容易控制的人为太子。纪媛大概永远都想不到,她忍着恶心扶植的你,会比你的两个哥哥可怕得多。阿承,你会比他们、比我们走得都远,你会前途无量。”
大概是赵承的表情太过震惊,赵景反思了一下自己是不是吓着了他“最喜欢的儿子”。最后他轻轻地拍了拍赵承的手背,那大概是赵承两世来唯一一次从父亲身上感受到的单薄到几乎一下就会随风而逝的名为“宽慰”的情绪。
而后赵景便宽慰他道:“不要紧,纪平老奸巨猾,你必然斗不过他,可他大概也没几天可活了。而你再大一些,纪媛也该老了,纪家这一辈再无人才,吾儿勿忧。”
哦,原来他只要熬到纪平和纪媛过世就可以了,听起来不太难的样子。
赵景看着赵承明显松了一口气的样子,自己心里也觉安慰。他这一“安慰”,便少不得再说些什么:“朕帮你除掉了纪延年,纪家无后啦。”
“臣谢……”赵承心不在焉地随口应道,但下一刻,他便意识到自己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赵承霍然起身,失声问道:“陛下说什么?!”
赵景瞥了他一眼:“怎么?朕说,纪延年死于北地沙场,实是朕的手笔。”
赵承觉得嘴都不是自己的了,他磕磕绊绊地问道:“可、可是,先生实乃国之栋梁,而且没有一丝不臣之心啊!”
赵景长叹了一声:“是啊,朕也舍不得,可是,谁让他姓纪呢?”
“如果他活着,纪平一死纪媛就会把他推出来,你依然没有出头之日。唔,延年的儿子似乎是个人才,在做你的王太傅?阿承,找个机会,除掉纪桓吧。”
要是面前这人不是大周的皇帝,要是这人折腾的不是他自家的天下,赵承真怀疑他是敌国派来的奸细。做皇帝的病得就只剩下一口气了,还忙着除掉少数几个能拿得出手的朝臣,这是怎么样的境界啊!
如果一个能力不足以匹配他的地位的人,坐在那高处不胜寒的龙椅上,他怎么能不变得多疑呢?
赵承没有回答;他永远都不会答应他的父亲。或许赵景在最后的时刻,终于像一个父亲一样,把他所有未了的心愿都寄托在了子女身上,但他不知道,在他的儿子所经历的那些他想不到的漫长岁月里,“父亲”早已变成了一个模糊的符号。
赵景敏锐地捕捉到了赵承脸上的那一丝不以为然,于是他异常严厉地对赵承说道:“你不愿?你舍不得纪桓?”
赵承面无表情地看着他的父亲,没有回答。
赵景突然凄厉地质问道:“你有什么舍不得的!我都可以舍弃延年,你又凭什么舍不得!”而后他的眼睛终于从赵承脸上挪开,色厉内荏地嘶吼了起来:“我马上就要死了,你说过的,生同裘死同穴,我没有失约!”
作者有话要说: 三次元有点事,更晚了,桃子卖个萌道歉怎么样~(≧▽≦)/~
☆、长安不见朔郡疆
成平十二年八月丁酉日,立太子。
本朝悬而未决三十余年的储君之位终于尘埃落定,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这是件难得让帝后二人都满意的事,只不过在这场一点也不繁琐的二合一仪式上出现的那位当事人,全程一脸魂不守舍,让多少朝臣暗叹储君羸弱。
……其实是因为昨日的那场密谈,让赵承至今都难以接受罢了。
仪式结束群臣贺太子时,赵承笑得十分勉强。他不知道该怎样面对纪后,只好厚着脸皮装糊涂;至于纪桓反倒好办,反正他从来没有觉得他的父亲更亲过纪延年父子。
只不过有时候赵承忍不住会想,他跟赵景大概真是父子天性,连坑人都坑得代代相传。
八月戊戌日,仅仅在赵承被立为太子的一天后,皇帝驾崩,举国哀悼。
新君继位,尊皇后纪氏为皇太后,皇太后兄纪平益封两千户,皇太后弟纪淮早逝,于是封其长子为平陵侯,始封一千八百户,其余纪家人各有丰厚的赏赐。举朝皆言今上对母家倚重非凡,本就门庭若市的丞相府,如今更是连门槛都要被人踏破了。
偏偏,漏了纪桓。
赵承好像在躲避什么似的,刻意而一厢情愿地在纪桓和纪家之间划着界限。纪家权势之盛已经大大超出了他所能容忍的范围,如果他们之间终究无法善了,那他希望至少不要把纪桓牵扯进来。
成平十二年,是注定不平静的一年。赵承继位的时间比原本整整提早了两年,而那些本来只在边境耀武扬威了一圈的匈奴人居然破了萧关,在北地大肆烧杀抢掠后,又占了彭阳城,大有继续南侵的势头。
养尊处优的朝臣们终于慌了神。
彼时纪平已经沉疴难起,满朝没了主心骨,整天人心惶惶的。赵承每每对着这放眼望去没有一个能拿出手的朝臣,就情不自禁地生出一种无力感:他再神通广大,奈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先生,我头疼……”赵承一回到清凉殿,就抱着纪桓的手臂哀嚎起来。
赵承起初还不习惯,觉得自己一把年纪了撒娇耍赖太不像话,可他后来发现纪桓还就吃这一套,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纪桓又好气又好笑,他轻轻把赵承推开:“陛下坐好,臣给你揉揉。”
于是赵承便心满意足地享受起纪桓一塌糊涂的按摩手法来。
赵承继位后,纪桓又当回了他的博士。每天无所事事,便又勉为其难地领了个侍中的职位。侍中顾名思义,就是入侍禁中,一轮值可以在未央宫里住好几天,宣室偏殿就有专供值宿的侍中休息的地方。这下彻底遂了赵承的心愿,他恨不得纪桓天天住在未央宫里,最好连休沐都不要出去。
要不是东宫还住着一位处处可以压制他的皇太后,他都想把纪桓那没两个人的家一并搬进来。
“边境的事怎么样了?”纪桓一边在赵承头上瞎按,一边关心地问道。
“没什么。”赵承满足地咕哝了一句。
纪桓却皱起了眉头,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臣听说匈奴人已经占了彭阳……”
赵承轻轻挣开纪桓的手,拉着他在一旁坐了下来,反问道:“长卿觉得长安危险?”
没想到,纪桓摇了摇头:“不,匈奴的伊丹单于虽然鲁莽,但并不愚蠢。他应该知道,以他们现在的实力是吃不下庞大的我们的。所以伊丹应该只是炫耀一下武力,好多讨要点好处罢了。”
赵承深以为然:“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哼,匈奴人就是一群狼,喂得他们兵强马壮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满朝的睁眼瞎!”
纪桓难得没责怪赵承出言不逊,他双眉紧锁,说道:“不过这事恐怕急不得,百余年来,和亲并且陪嫁大笔财物几乎作为制度沿袭了下来。要打破这个局面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强大的兵力和强硬的态度缺一不可。”
赵承知道纪桓指的是什么。纪延年在时,边境也安定了不少年。就算有小股匈奴人犯边,大多也很快就被赶走了。可纪延年薨不过几月,伊丹居然就敢领兵深入,威慑长安,简直滑天下之大稽。难道当年的荣光全靠纪延年一个人么?那些有如神兵的周军呢?
赵承深吸了一口气:“朝堂上那些草包,被人打怕了,哼。人都说无知者无畏,朕看他们不仅无知,还毫无胆色!多说无益,长卿,等度过了眼下的难关,朕非得叫这帮无胆匪类长长见识不成!”
纪桓对于赵承把满朝文武一竿子都打成“无胆匪类”哭笑不得,他不赞同地看了赵承一眼,正色道:“当务之急是要止住伊丹的南侵,否则他的胃口会越来越大。而且匈奴人一旦杀出了兴致,可没脑子想他们吞不吞得下。”
赵承摸了摸下巴:“唔,如此说来,朕大概需要派人去提醒他们一下了。”
次日小朝会,君臣议事比较随意,赵承便提起要往彭阳派个使者的事。没想到群臣一片静默,前些天吵得他头疼的“盛况”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
赵承:“……”幼弱之主就能随便糊弄吗!这群老不死的,早晚有一天让他们知道朕的厉害!
为了缓解尴尬的局面,赵承又问了一遍:“诸公可愿前往?”
几个老家伙大眼瞪小眼地相互看着,没人说话。最后,老好人光禄勋给了赵承一个台阶下:“臣有话说。”
赵承有些惊讶地看着他。在他印象里,这位光禄勋一向胆小怕事,做少错少,此时居然挺身而出,实在令人感佩。赵承颔首道:“卿讲。”
只听老好人说道:“纪相病重,按照惯例,陛下应当亲自前往探视。”
赵承:“……”幸亏他是个活了两辈子的老家伙,否则但凡换个有点血气的少年郎,估计这会都该亲自动手打人了吧!
一时间殿内的气氛异常尴尬,群臣静默不语,赵承着实体会了一把光杆司令的感觉。正在这时,殿门被人推开,一个身长玉立的华服青年出现在门口,周身镀了晨曦,真如谪仙一般。纪桓看都没看满屋子的怂包一眼,径直走到赵承面前,肃穆说道:“臣愿前往。”
作者有话要说:
☆、何言主弱臣为强
赵承觉得刚才群臣跟他打马虎眼撂挑子的时候,他都没有现在这么生气。纪桓话音未落,赵承就变了脸色,他言简意赅地说道:“不行。”
群臣心中疑惑,不过在这么关键的时候自然不能当出头鸟,一个个都十分默契地眼观鼻鼻观心。
纪桓早习惯了时而变得不可理喻的赵承,也不知道有多少次好心被当了驴肝肺。他面色不变,再次说道:“臣愿前往。”
赵承正欲发作,便听御史大夫说道:“纪侍中年轻有为,堪做栋梁。臣附议。”
这头一开,附议之声一片。纪桓感激地对御史大夫微微颔首示意,看得赵承立时黑了脸,竟直接拂袖而去。
“反了,反了!你们眼里还有没有朕!”清凉殿此时一点也不清凉,赵承的怒吼在诺大的宫室里回荡,手边的器物全都遭了殃。
纪桓一脸坦然地在这恶劣的环境里坐着,周遭的一切好像都与他无关似的。
赵承偷眼暼了纪桓一眼,然后气的更厉害了。
直到赵承嚷累了自暴自弃地坐在一边喘粗气,纪桓才耐心地开口道:“陛下干嘛这么大火气?”
赵承一回头对上纪桓无辜的小眼神,真想把案子掀了——他手边实在是没什么可摔的东西了。
在纪桓眼里,赵承还是个时常无理取闹的孩子,他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适才陛下殿内诸公俱已年高,彭阳城山高水远,自然是臣这种年轻人去合适。”纪桓认为话说到这个份上大概就可以了,难道非叫他明白指责大周的公卿大臣全是孬种么?
哪知赵承并不买账。他想起内斗起来老当益壮的御史大夫,以及真正年富力强的大行令,忍不住冷笑道:“年事已高?好,朕明日就叫他们都告老还乡!”
赵承说一不二惯了,哪受的了这种怠慢。这帮老顽固不买账他就再换一批,泱泱中国,两条腿的活人还不有的是?赵承心中冷笑,不过是一群食古不化的草包,给他用他还嫌不趁手!
然后他眯着眼看向纪桓,头疼地想道,这才是大麻烦啊。
而纪桓毫无知觉地认为自己可以再争取一下。他略一思忖,说道:“陛下,现在不是赌气的时候,派个使者去同彭城的匈奴人谈判的确很有必要,不然真要等他们兵临城下么?臣自问略善言辞,区区此行还是可以胜任的。”
赵承坚决不同意:“不行。长卿,我跟你明白说吧,此去彭城旅途劳顿都在其次,但匈奴人野蛮,可不见得懂什么‘不斩来使’的规矩。你若是出了事,如意怎么办?”
纪桓下意识地脱口而出:“臣若是殉了国,陛下还能不管如意吗?”
赵承怒极反笑:“卿倒是很懂得舍生取义啊!好,好得很!”
于是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不欢而散,因为他们谁也没法说服对方。
赵承前日里气得都累了,第二天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孤零零地躺在寝殿里,不禁回想起前世茕茕孑立的后半生,不自觉地就打了个寒颤。他真想立刻就见到纪桓:这宣室殿熟悉得可怕,安静得令人窒息,总让他觉得这几个月的时光都不过是黄粱一梦。
可他昨天一气之下把人赶走了,现在实在是拉不下这个脸。左思右想,赵承突然想起昨天光禄勋说的纪相病重,他揉了揉太阳穴,吩咐道:“备车,朕要去看看丞相。”
丞相为百官之首,地位很高,皇帝向来礼遇有加。平日里议完事都要亲自送至殿门,更别说生病这么大的事,他是一定要亲自探望的。
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去见见纪平,也好。
说来纪平几朝老臣,向来兢兢业业,最后却让赵景怨恨至死,想来也颇令人唏嘘。大权旁落非先帝所愿,大概也非纪平所愿。为人臣者若是没有却而代之的心思,谁又愿意主弱臣强呢?
可这些年纪家的权势膨胀得已经不像样了,赵承虽然可以理解,但绝对不会任其发展下去。
若是能有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自然最好不过。否则……赵承心中冷笑,别说纪家后继无人,假以时日等他身边培养出自己人,就是纪平也未必是他的对手。
胡思乱想着,天子车驾就到了纪府门前。
纪平居所尚是纪穆当年在尚冠里置办的。赵景怨恨他们兄妹至死不休,自然也吝惜北阙甲第那寸土寸金之地的一处宅邸;他甚至连提都没有提过。赵承略一皱眉,心想先帝此举未免太过小气。尚冠里虽然住的都是贵人,但纪平是何等显赫的身份,还配不起北阙甲第的荣耀么?别说丞相脸上无光,就是他赵景,难道就好看到哪去了么?
纪府门前早有纪夫人率府中诸人在此相侯。相互见过礼后,纪夫人便引着赵承向纪平寝室走去。路上赵承问道:“丞相的病如何了?”
纪夫人连日里愁眉不展,听见天子问话,强颜欢笑道:“劳烦陛下记挂,丞相……唉,听太医说,他的病恐怕不好。”
赵承点了点头,又仔细询问了纪平的饮食起居,用什么药,礼数做足了十成。正在这时,纪平身边的侍女从内室出来,面露喜色:“陛下,夫人,丞相醒来了。”
榻上的纪平脸色苍白,见赵承进来,还挣扎着要起身行礼。赵承连忙拦住他:“丞相不必多礼。”
这是君臣二人第一次会面。赵承言行得体,纪平频频暗赞,心道新君虽然年少,可好在气度不凡,他日成就必然远迈乃父。想到这里,纪平便欣慰地笑了。
赵承对他父亲口中的“乱臣贼子”居然生出了好感,深感自己不孝。不过他丝毫没有负罪感。寒暄之后,赵承便把刚才在纪府门前打算好的事说了出来:“丞相可觉府邸年久狭小?北阙甲第紧邻未央宫北门的位置刚好空出一块地方,朕欲将其赐予丞相,以贺丞相病愈。”
纪平一怔,似乎没有想到赵承会提到这么件事。他心中一暖,而后摇了摇头:“臣谢过陛下。只是故居虽小,却是住惯得好。陛下容臣多句嘴,那块好地方,您若暂且用不到,不如留给阿桓做新居。阿桓天资过人,前途无量,也许过不了许多年,他便能用得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
☆、老臣无日可归乡
赵承愣了好一会,才隐约纪平也许是……那个意思?可纪平这话说得含糊,他也不敢肯定。于是赵承犹豫了一下,谨慎地问道:“丞相的意思是?”
纪平笑着点了点头:“就是陛下以为的那样。”
这话说的略狡猾啊,赵承心道,说句话都要先留退路的老狐狸。于是他撇了撇嘴,稚嫩的脸上一派天真:“但是北阙甲第,那可是只有身份十分显赫之人才有资格置宅的地方啊。长卿……哎。”
纪平的脸上除了病容看不出任何东西,他轻声说道:“臣说了,阿桓天资过人,必然前途无量。”
赵承摆了个能把自己肉麻出一身鸡皮疙瘩的懵懂表情,眨了眨眼睛,说道:“长卿天赋是好,可是文成侯早逝,他今后的路怕是颇多荆棘啊。”言下之意,纪桓虽然姓纪,可只跟纪延年有关系,到时候万一你纪家出了什么事,可别想扯上他!
哪知纪平一笑:“陛下多虑了,阿桓是臣最看重的晚辈,如果他需要,整个纪家都会是他的后盾!”
赵承惊呆了。怪不得纪平不肯说明白,这哪里是他“以为的那样”?
赵承的确不愿纪桓同这即将风雨飘摇的纪家再扯上什么关系,可是他依旧忍不住心动:延绵了几百年的纪家是何等显赫,纪平的一句“鼎力相助”又是多么大的诱惑!
若是有了这样的助力,纪桓的前途无量自会事半功倍!
赵承一时间没有答话,而纪平也并不着急。他似乎笃定赵承一定会答应他似的,不但泰然自若,而且连脸色都似乎好了几分。
果然,赵承没有抵挡住这样的诱惑。片刻后,他点了点头,对纪平说道:“丞相提携后辈之心当真令人感佩,如此朕便带长卿谢过丞相了。”
纪平终于长出了一口气:“臣谢陛下。”
赵承没有推辞,他当得起纪平一声谢。纪平远见卓识,他知道如今的纪家早晚会不容于今上,若是自己身后,那些不肖子侄还不知收敛,恐怕这一天还会来得更早些。而他今天这一番话,相当于对天子言明今后会将纪家交到纪桓手里。他们两人都心知肚明,纪桓手中的纪家和他纪平手中的纪家,对赵承而言是绝对不一样的。
纪平不瞎,他自然看得出赵承对纪桓不一般的倚重。他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暗自叹了口气,少年心性最是无常,可他现在又只能寄希望于天子的少年心性。
而赵承则咬了咬牙,纪平的这份大礼看着诱人,可处理起来又岂是容易的?
正在自己家里苦思冥想要怎么说服赵承的纪桓,还不知道他跟自己的世父已经一拍即合,谈拢了价钱把自己打包卖了。
此时,纪平喘息了一会后,又对赵承说道:“陛下,容臣多句嘴。鹰终究是要搏击长空的,”他意味深长地看了赵承一眼,“一味养在笼中,是要毁了他的。”
赵承沉吟半晌,深深看了纪平一眼,点头道:“朕明白了。”
纪平终于了了一桩心事,整个人都松弛了下来,可是长久以来一直维持着他的那口精气也随之飘然散去。纪平抓着赵承的手,颤声说道:“臣斗胆请求陛下,一定要善待这大好河山,善待黎民苍生。”说到这里纪平似乎激动了起来,爆发出一阵剧烈的咳嗽,脸上泛起了不正常的潮红。
面前这人,固然是主上不喜的权臣,可又何尝不忧国忧民,不殚精竭虑?赵承难免有些难过起来,他轻拍着纪平的后背,轻声道:“丞相要保重身体啊。”
纪平笑着摇了摇头:“臣这病好久了,臣自己再清楚不过了。臣心愿已了,拖得再久,于人于己也无益。”大概是人之将死,这用脊梁支撑了大周几十年的强硬老人竟露出了一分脆弱的神色。他的目光一点点涣散起来,语气中突然带了浓重的悲意:“臣原想待天下大定,便可告老还乡少享天伦之乐,可终究是痴心妄想了。”
成平十二年九月,还没等新帝来得及改元,丞相纪平便溘然长逝。天子下令大行令亲自安排丞相丧事,以国礼葬之,纪平长子纪谨之袭爵,封户一户为减。
也是生荣死哀。
纪桓没能参加世父的葬礼。彭城的事不能再拖了,赵承去探望过纪平的第二天,便下令以纪桓为使者,持节前往彭城,与匈奴人和谈。
虽然赵承不情愿,虽然赵承对纪平对他寝殿的事了若指掌感到不满,但他不得不承认,纪平说得是对的。纪平是家雀还是雄鹰,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他不过是在大周的地盘上当一回使者,怎么比得上上辈子他以弱冠之年深入大漠之凶险?赵承忧伤地反省着:他大概是老了,才会这么患得患失。
纪桓临走的前一天,十分心大地待在清凉殿看闲书,坐等家丞给他打点行装送过来。赵承抽了抽嘴角,忍不住问道:“先生,你的马可准备好了?”
纪桓茫然地摇了摇头:“需要臣亲自准备马?”
赵承:“……时间紧迫,先生恐怕要日夜兼程,快马加鞭,多有辛苦。不挑选几匹得用的坐骑,可怎么好?”
纪桓这才恍然大悟地“哦”了一声。
而后他掰着手指头数了起来:“家里的好马不少,但是长得好看的就只有两匹。棕色的脾气不好,踢过我一次;白色的……白色的不适合夜行。”
赵承:“……”长得好不好看有什么关系?不适合夜行又是什么鬼?你是去当使者不是去当刺客的啊!
纪桓无辜地抬起头:“臣没有得用的马。”
最后赵承只得大费周章地亲自带纪桓去了趟上林苑,让他挑选“长得好看脾气好非白色”的马。
上林苑地跨五县,纵横三百里,养着各种奇珍异兽,自然少不了成群的宝马。马奴特地将漫山遍野放养的马都合在一处,以供纪桓挑选。最后纪桓选出两匹温顺耐用漂亮的马,满意地准备离开。正在这时,一匹野惯了的神骏大概是不满长时间被束缚,突然挣脱了马奴,冲着“罪魁祸首”奔了过来,并高高抬起了前蹄。
作者有话要说:
☆、鲜衣怒马纪家郎
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赵承失声叫道:“长卿!”可他离得实在太远,根本来不及救援。
好在那时候的世家子,是必须得精通六艺的。纪桓虽然不擅武艺,但反应不慢。他一见那马野性大发,当即往其身侧疾行几步,躲过了那一脚。
赵承这才松了口气。
可还没等他这一口气吐完,便见刚逃过一劫的纪桓居然不赶紧离那马远点,反而伸手抓住了缰绳。
赵承一口气噎在胸口,憋的生疼,他气急败坏地吼道:“你想干什么!”
他再也忍不住,费力地冲破尽职尽责的侍卫的重重阻拦,向着纪桓奔去。
纪桓抓住缰绳,身子用力往后坠了坠,而后突然发力,一下子就跃上了这匹发狂的马!他紧紧攥住缰绳,同时口中高呼了一声“吁——”
不得不说,马夫将这马驯得着实不错。虽然脾气野了点,但听得这一声令下,这马竟真的安静了不少。它前蹄不安地在地上踏了几下,而后便渐渐在纪桓手里服帖了起来。
事情发生不过片刻工夫,野马被服时,赵承才堪堪冲到纪桓面前。赵承一把把人从那马上拽下来带得远远的,上下打量了好几遍,才心有余悸地问道:“你没伤着吧?”
纪桓朗声笑道:“臣无碍。”
赵承看着他没心没肺的脸,气得牙都快咬碎了。他疾言厉色的呵斥道:“胡闹!马惊了你不躲远点,逞什么能?!这上林苑的马奴和侍卫都是死的吗!”
纪桓倒是一点也不害怕,他兴奋地问道:“陛下,臣的骑术还行吧?”
赵承:“……”
纪桓扔下赵承一个人心塞,自顾自又溜回到马旁边。那是匹纯黑的马,膘肥体壮,鼻孔很大,这会还在啾啾地哼着热气。纪桓摸了摸马,转头对赵承说道:“陛下,这马也给了臣吧?”
赵承一听便急了,纪桓要是骑着这么匹马去和谈,他晚上非得睡不着觉不行。赵承板着脸,严正地拒绝道:“不行!这马野性未除,险些伤了朕,朕怎么还能留它!”
纪桓点点头:“所以刚好送给臣啊。”
赵承只好实话实说:“不行,这马脾气太大。”
纪桓:“无妨。”
赵承此时真是心塞得无以复加,他以为只有如意爱一条道走到黑,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却全然不知,那才真叫子承父业!他抽了抽嘴角,说道:“……这马长得也不好看。”
纪桓啼笑皆非,心想今上果然还是少年心性,挑个马还嫌弃好不好看。他不由得摇了摇头,说道:“可它合臣眼缘啊。”
赵承:“……”
纪桓临行前夜,同赵承同榻抵足而眠。
赵承在为纪桓践行的时候使了个坏,略微灌了他几杯酒。别看纪桓常年流连欢场,可酒量却着实算不上好。一圈酒下来,他就有点发晕了。若非赵承念及他明日就要踏上征程,恐怕纪桓就要醉在当场。
微醺的纪桓由赵承亲自引着,来到他的寝殿。被酒熏得有些迟钝的大脑并未觉得赵承抵足而眠的要求有多少不妥,而是呆笑着倒在赵承榻上,很快便昏昏欲睡了。
榻上人鲜艳欲滴的脸在灯光下如同一波春水,掩了不知什么暗潮涌动,勾得他的魂都要掉进去了。赵承下意识地吞了口口水,他愣了片刻,突然转身急步走出内室。
赵承找到了一壶半凉的茶,给自己灌了下去。在静谧无人的大殿里,他苦笑了一下:几十年都过去了,他又是急什么呢?
待他转回殿内,纪桓好像已经睡着了。听见动静,纪桓费力的睁开一只眼睛,没什么意识地咕哝了句“陛下”,翻了个身继续睡去。
赵承哭笑不得,然后说好的抵足而眠在某些人的心安理得之下就成了相拥而眠。他在纪桓耳边说道:“万事小心,别逞能,全须全尾地回来最重要,知道吗?”
纪桓也不知道听见没有,含混地“嗯”了一声。
赵承想了想,又说道:“还有那劣马,我看它脾气大得很,要不你还是别带它了。”
纪桓翻了个身:“阿骊很乖的。”
赵承:“……”就这么几天的工夫,居然还给那破马起了个名字!
他叹了口气,低语道:“你可让我省点心吧。”
这回纪桓没再回答,大概是真的睡着了。
赵承却是半宿没睡着,他恼羞成怒地在心中将其全部归咎于那壶茶。而第二天醒来,当他发现自己居然窝在纪桓怀里而且竟然睡得很舒服时,火气就更大了。
成平十二年九月,十九岁的纪桓奉命与占领彭城的匈奴人何谈,从此开启了他人生的第一个巅峰。
纪桓生于绮罗长于富贵,但是出乎意料地很能吃苦。他一行人一路疾行,日夜兼程,两日后便到了彭阳城下。
已是夕阳西下,纪桓他们在城外休整了一番,次日正式请见匈奴单于。
彭阳城里已是一片狼藉,纪桓扫了眼脚下,石板路上仍有干涸的血迹,便不由得在袖子里握紧了拳头。匈奴骑兵个个亮出闪着寒光的冰刃分立于街道两侧,而纪桓左手持节,步伐不乱。他不动声色,毫无惧意,稳如磐石。
纪桓终于见到了匈奴的伊丹大单于。伊丹望之三十如许,壮硕凶悍,比纪桓高出大半个头,宽了几乎一倍。他看向自己面前这瘦弱单薄的少年,丝毫不掩饰眼神里浓重的不屑。而纪桓就像没有看到一样,不卑不亢地行了个礼:“单于安好。”
伊丹这才挑了挑眉,因为纪桓说得是匈奴语。
柔弱的周人就像羊一样任他们宰割于铁蹄锋刃之下,却偏偏自诩中国,对大漠上的雄鹰们不屑一顾。而这少年居然会学匈奴语,而且学得还不错,不由得让他刮目相看。
于是伊丹还算礼貌地回了个礼。
纪桓命人呈上国书,交予伊丹单于。伊丹翻了翻遍扔到了一边,粗声粗气地说道:“我们匈奴人不讲究这些虚礼,尊使有话请讲。”
嗯,一个结绳记事的民族,怎么看得懂赵承刻薄刁钻的大篆?
纪桓对此没有丝毫表示,他微微拱手,对伊丹说道:“吾等此行,只为请大单于退兵。”
作者有话要说: 撒花!他们睡了!是不是很!迅!速!【泥垢
☆、君乃英雄佩鱼肠
纪桓此语一出,匈奴人个个怒目而视剑拔弩张,而随行的周使虽然听得懂匈奴话的不多,可光看这架势,就够人捏把冷汗了。
伊丹单于则直接被他气笑了,他突然从铺了兽皮的王座上站起,几步跨到纪桓面前,居高临下地威慑道:“小子,你敢再说一遍!”
纪桓抬眼,波澜不惊地与伊丹对视,一字一句地说道:“吾为请单于退兵而来!”
伊丹眯眼盯了他半晌,毫无征兆地抚掌大笑起来。房里的人皆惊疑不定,唯有纪桓,仍坦然地与他对视着。
伊丹渐渐止住笑声,冷然对纪桓说道:“你好大的胆子!这些城池是我们匈奴勇士用血用命换来的,凭什么还给你们?退兵?休想!”
纪桓不慌不忙地说道:“吾皇实则是为单于着想。您占了大周五城,可能派兵驻守?可能移民于此?若是不能,此地于大单于而言,便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况且此处已深入我国腹地,若是引得他处驻军前来围攻,大单于难道要为这鸡肋之地要匈奴勇士再流血丧命吗?”
纪桓的话不算中听,可道理却说得明白。伊丹有勇无谋,若是说上一套九曲十八弯的客套话,纪桓担心他根本听不懂。
果然,王帐中的匈奴人都沉默了下来,甚至有人已经开始挑剔起周地的不足。这里没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块小气的农田,有什么好的呢?若是真让他们迁居此处,他们还真不愿意。
伊丹手下一名心直口快的勇士急吼吼地说道:“大单于,这小子说得有理啊!”
纪桓:“……”要坏!他千算万算也算不到,匈奴人居然“实在”到了这个地步!这样一来,伊丹必然不肯再同他们交谈,他往下的话也就没法说下去了。
伊丹为人刚愎自用,唯我独尊,别人的话大多听不进去,并且作为一个王者,他还十分独特地保留着变态的叛逆心理。果然,那个匈奴勇士话音刚落,便被伊丹狠狠瞪了一眼。伊丹虎着脸对纪桓说道:“你们可以在这里留宿一夜,我不会让人为难你们,你是个勇敢的人。大匈奴一向敬重勇士。”
说罢,伊丹便拂袖而去。
纪桓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而那个闯了祸的勇士兀自露出莫名其妙的表情。
“纪君,这可怎么办啊?”眼看着功亏一篑,来到住地后,随行的一名中大夫严经迫不及待地问道。
纪桓不慌不忙地从行囊中翻出一只精致的红漆盒,然后对手下人安抚地说道:“不要紧,奔波了两天,各位想必都累了吧?君等自便,仆出去散散心。”
纪桓在匈奴营地里看似漫无目的地溜达着,王帐附近的士兵都知道这名周使还算受大单于尊敬,因此纪桓一直没受什么阻挡。
直到他迎面撞上了一个高大的匈奴人,险些绊了个趔趄。
“左贤王。”纪桓的唇角勾起一抹轻笑。
左贤王夷渠,大单于同父异母的亲弟弟,据说十分着迷于汉文化。
“先生没有碰伤,我就安心了。你们南人身体实在太弱了。”左贤王帐中,夷渠礼貌地招待了纪桓。
表面上沉迷于汉文化的左贤王,心中却对汉族人抱有极度的鄙夷与不屑。纪桓不动声色地摆了摆手,客气地回礼道:“左贤王太客气了,是仆唐突了。”
夷渠与他的长兄十分不同,他平常不声不响,做事也喜欢三思而后行。这样的人在匈奴并不多见,也不太受重视,因为不够勇猛直爽;若他不是伊丹大单于唯一的兄弟,是几乎不可能被封为左贤王的。
纪桓将手中的盒子放在夷渠面前,说起瞎话来眼睛都不眨一下:“仆久仰左贤王大名,心折已久,本就想要来拜访的。”说着他打开盒子,只见里面的金玉珍玩不胜枚举,“薄礼不成敬意,望君笑纳。”
左贤王瞥了一眼,没有说话。
纪桓从那堆珍玩之下翻出一把不起眼的小小匕首,递于夷渠面前:“鱼肠剑,相传为铸剑大师欧冶子手笔。此物在仆手中无异于暴殄天物,赠与左贤王正是宝剑配英雄。”
夷渠这才有了三分动容。他克制不住地接过那把小小匕首,将它从鞘中抽出。随着一道刺眼的寒光,那盒中的一个金环应声断成了两截。“好剑!”夷渠忍不住喝了声彩。
表面上看起来是试剑,实则又带了几分威慑之意,纪桓忍不住面露惧色。夷渠漫不经心地看了他一眼,哈哈笑道:“小先生送我这么珍贵的东西,可有所求?”
等的就是这句话!纪桓眼睛一亮,忙不迭地点头道:“有的!”而后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还望左贤王在大单于面前美言几句,否则仆完不成任务,回去肯定要受责罚的。”
夷渠笑了起来,戏谑道:“尊使有勇有谋,大单于都敬佩得很呢。怎么反倒惧怕些许责罚?”
纪桓撇了撇嘴,小声嘟囔道:“什么啊,那都是临行前先生教我说的。”他发愁地看着夷渠,眼神里满是期盼:“朝中没人敢来,他们就只好让我来了。先生教我的话,我可是练了很多遍呢!怎么,我说得很好吗?”
被打怕的朝臣,被迫前来的小少年,夷渠看着纪桓一脸的真诚而稚嫩的神色,几乎要相信了他的窘迫处境。于是他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我就试试看吧。可是如果不成……”
“不打紧不打紧!”纪桓赶忙摆手:“只是这些礼物,左贤王千万要笑纳!”
从左贤王帐中出来,纪桓的脚步轻松了不少。他回到伊丹为他们安排的大帐里,心安理得地往榻上一躺,似乎要把这两天的旅途劳顿全都补回来似的。
该点破的道理已经都点破了,该给的台阶他也给了,接下来……纪桓闭上了眼睛,如果他所料不错,一场硬仗大概不远了,他必须要以最充沛的精力,全力以赴。
作者有话要说:
☆、一朝归来露为霜
事实证明,纪桓抓紧时间休息的这个决定做得再正确不过了。当晚,伊丹单于不知抽了什么疯,连夜将纪桓请到王帐,密谈缔约事宜。
随行的使者多惊疑不定,纪桓却坦然得很。大单于白日里曾令他们次日出城,又怎么能出尔反尔,留他们次日和谈?
王帐之中,伊丹单于居于正位,左贤王夷渠则坐在他的下首。纪桓向他们二人分别行了礼,然后“睡眼惺忪”的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伊丹一笑:“我匈奴人的帐篷,尊使住的可还习惯?”
纪桓心道好好的房子不住,偏在院子里搭帐篷,习惯才怪了。不过他的确睡得挺好的,因为实在是太累了……
纪桓一笑,对伊丹单于拱手一礼,说道:“多谢单于体贴吾等旅途劳顿。”
伊丹起先不解,而后才渐渐反应过来。自己早些时候拂袖而去,并且撂下话来只准他们留宿一宿,原来这一根筋的周使还以为自己这是让他们先休息呢?
伊丹同夷渠交换了一个眼神,夷渠会意,对纪桓说道:“不错,刚才尊使歇息的时候,大单于同我等已经仔细研读了先生带来的国书。贵国皇帝实在慷慨,公主陪嫁丰厚,美酒、丝绸、粮食,刚好都是我们需要的;而金子和珍宝虽然不够实用,但是一切漂亮的东西在大漠上都很受欢迎。”
纪桓抑制住抽嘴角的冲动,勉强笑了笑。这左贤王脸皮可真够厚的,他这么做跟狮子大开口有什么区别!“仔细研读”?他可不相信这里有人能看得懂那劳什子的国书!这左贤王可比大单于机灵多了,看不懂国书不仅不露怯,还逮住机会狠狠敲了大周一笔。
纪桓深吸了一口气,这个时候财物都不要紧,要紧的是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于是接下来的谈判便顺畅了许多。纪桓同夷渠讨价还价了一整夜,总算谈了个双方都满意的价钱。只不过纪桓绝口不提和亲之事,最后被逼得没办法了,纪桓才说道:“公主乃天子姊妹,实在不是我等臣子可以决定的。”
纪桓心里对和亲这事实在反感,可又明白现在这样的情况也没有别的办法,因此干脆用上拖字诀,一推二六五。
可伊丹愉悦地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后说道:“我听说贵国有句话,叫做‘来而不往非礼也’。为结你我两国之好,我打算派左贤王回访,聊表谢意,顺便也好同皇帝陛下详谈和亲事宜,以表现我们的真诚”
纪桓:“……”匈奴没有女人么?这大单于为什么非要娶个公主不可!
在纪桓的百般不愿万分警惕下,夷渠还是同他一起踏上了回长安的路。左贤王此行十分有使者的样子,将友好的意思表现了个十成十——他甚至还带了家眷。
纪桓早就派人快马加鞭赶回长安向赵承禀报这个“噩耗”。有周以来,虽然有不少匈奴使者曾造访长安,但是绝对没有左贤王这么尊贵的。恐怕光是接待规格,就够朝堂上那些人争吵几天的。
他们来的时候快马加鞭,纪桓没说半句累,可返程的时候他说自己的腿都磨破了皮,怎么也不肯碰一下他的宝贝马。无奈之下,随行的人只好找了辆又大又稳的车,折腾了好几天,将里面装饰得比左贤王的寝帐还要舒适后,纪公子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一路上,喜爱汉文化的左贤王算是亲眼见识了汉人的王孙公子是怎么纨绔的。
夷渠觉得纪桓的车慢得像乌龟,便向他提了几次。纪桓却一脸为难地表示这车制作粗糙,如果走得快了势必要颠簸;车一颠,就会把博山炉里燃的香颠出来;高热的香灰落在锦被上会走水烧车,然后他们的行程就更慢了。
夷渠:“……”究竟是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居然有人要在车里点香?
而且这位小公子,天冷不走,下雨不走,刮风不走,硬生生将三日的路程拖成了十三日。至于他时常突发奇想要这个要那个的种种行径,夷渠不出三天就麻木了。左贤王时常替纪延年惋惜:谁说虎父无犬子,看看文成侯这是生出个什么玩意来!这要是他的儿子早就一棍子打死了!
当他们终于踏入三辅地界后,夷渠总算是松了口气。他不禁暗自忧心起大单于娶了公主后的日子来:大周的男人都这么娇弱,那从小锦衣玉食的公主,真的能在大漠上养活吗?
然而长安的繁华很快就让左贤王挪不开眼睛,再也分不出心思担心他们的单于了。他毫不掩饰他的贪婪,狼一般地看过熙熙攘攘的东西市,走过车水马龙的华阳街街,经过贵气逼人的北阙甲第而至未央宫北门。在那里,赵承已派人等候多时。天色已晚,那名官员将左贤王一行人妥善安置。未央宫中明日会举行盛大的国宴,天子将亲自招待左贤王。
而纪桓则被直接宣召入宫。
匈奴人一走,纪桓就从他那架华丽的大车上跳了下来。一路上的养尊处优让他精力十足,因此阴着一张脸的赵承在见到面色红润步履轻盈的纪桓时,总算没有当场爆发。
赵承已经忍耐很久了。他每天都会收到加急密报,专门用来汇报纪桓一天的行程,事无巨细。赵承连他每天睡几个时辰吃了什么都了如指掌,更遑论匈奴王帐中所发生的一切。
他至今仍对那天的事心有余悸。
而纪桓对此一无所知。报喜不报忧地简述了出使经过后,纪桓把那件令人头疼的事抛给了赵承。他愤愤不平地说道:“那个伊丹单于还想娶公主,臣看……”
“公主的事一会再说。”赵承粗暴地打断了他,“朕现在想谈谈先生的事!”
纪桓愕然:“臣?唔,臣误了归期,但着实是为了让陛下多做准备,才故意耽搁的。”
第3节
恋耽美
第3节
赵承:“……”这是怎么回事!他从来没见过立太子立得这么草率的!满朝文武知道吗?议过吗?可别是他这病糊涂了的父亲一拍脑袋想出来的吧!而且一天时间,他倒是没什么可准备的,但是好像根本就不够有司准备仪式的吧!
而后赵景又补了个刀:“朕……还打算连你的冠礼一并举行了。”
赵承觉得自己不能再沉默下去,否则他极有可能变成名垂青史的笑柄。可他又实在不知道该跟他形同陌路的父亲说些什么,只好试探地叫了一句:“父亲?”
赵景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死人一般的脸色里居然混进了一丝红润,可惜红得活像回光返照。他好像找回了一点元气,起码说话是顺畅多了:“行了,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兄弟为了那个位置争得头破血流,哼,真让朕寒心!”
这种管生不管养的父亲居然还好意思说他寒心,赵承觉得自己的心都能冻成一坨冰了。
赵景才不管儿子的想法,自顾自地说了下去:“阿舜心术不正,阿显不堪大用,只有你,年纪尚小,什么才能、什么缺点都还看不出,可是谁知道呢,或许你今后真能成治国之君也说不定。朕别无他法,只能勉为其难,选你了。”
被人从矬子里面□□的赵承抽了抽嘴角。他前世费劲心机夺来了那个位置,可这一世他除了夹着尾巴当熊孩子外什么都没干,居然也能落到他头上?所谓造化弄人,也不是这个弄法!
赵景两世以来第一次用他冰冷的手握住了赵承的,第一次像个父亲一样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朕身体不好,做什么都力不从心。可你不一样,你的日子还长。你要做个好皇帝,护我大周江山永固,百姓安康。”赵景的表情蓦地变得凄厉起来,他恶狠狠地说道:“不要像朕一样,受制于妇人!”
赵景示意赵承低下头,然后他附在他的耳边,拼命地咬出了一句话:“阿承,你答应朕,姓纪的,一个都不能活。”
作者有话要说:
☆、可悔前诺终苍茫
赵景在赵承耳边拼命地咬出了一句话:“阿承,你答应朕,姓纪的,一个都不能活。”
赵承实在太震惊了,他猛地从虚伏的姿势里挣脱出来,腰背绷得笔直,本能之下做出了十足十的抗拒姿态。
饶是赵承经历过那么多风浪,也还是被他父亲的话惊呆了。只见赵景眼神诡异,笑容扭曲,他枯瘦的手爆发出的惊人的力气,让赵承一时间竟没有挣开。赵景激动之下剧烈地呛咳了好一阵子,直到呕出血,才算勉强平复下来。他急促地喘息着,单薄的胸腔一起一伏的,却还是执意说道:“纪平,纪媛,纪桓,这些姓纪的人,终究要死于吾子之手!”
赵景的手没有半点温度,简直不似活人。而赵承,他觉得他的父亲,疯了。
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纪媛是他的妻子,纪平是他的重臣,至于纪桓……他怎么知道谁是纪桓?赵承平复了好久心情,才堪堪能够故作镇定地对赵景说道:“父亲,您累了。”
赵景的眼里闪烁着狂热的光芒,却只能虚弱地说道:“不,你是觉得朕疯了吧。”
赵承心中称是,嘴里却生硬地说道:“绝无此事。陛下累了,臣侍奉您休息吧。”
赵景闭上眼睛躺回榻上,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赵承,朕没有疯,刚才的话,不过是朕给你提个醒。只要纪家在朝一天,就没有我赵家人说话的份。你觉得朕在说胡话?那也没关系,很快你就会坐在朕的位置上,到了那个时候,你会比朕更加迫切地想要除掉纪家人。”
赵景突然对赵承诡异地一笑:“阿承,你还年轻,多好。”
赵承看着父亲病态的快意样子,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赵景这病已是弥留之际,要是少费点神说不定还能多活两天。可惜他不。他憋屈了一辈子,多两天少两天又能怎么样呢?他再次拉住赵承的手,费力地说道:“阿承,阿翁只想跟你说说话。”
赵承两辈子都没听他的父亲说过这么多话,更没机会像正常父子一样,叫出一声“阿翁”。他怔住了,在“父亲疯了”和“听听也无妨”之间进行了一番激烈的抉择,最后他顺从地在赵景面前跪坐下来,打算好歹听上几句。
这很可能是他最后一次跟父亲说话的机会,何况他又不会把他的胡言乱语真的听进去。
赵景满意地笑了笑。他终于像一个正常人一样,不疾不徐地开口道:“阿承,你恐怕不知道,朕从小就身体虚弱,隔三差五就要病上一回。如果先帝还有第二个儿子,他绝对不会把皇位传给朕。朝野上下多少事,朕能亲力亲为的却不多,所以朕只能倚仗外家。那时候纪穆还在,纪家人还不那么猖狂,那是本朝为数不多的几年太平日子。”
“后来纪穆老了,越来越糊涂,越来越喜怒无常。他纪家真正野心勃勃的纪平和纪媛他视若珍宝,却偏偏对延年严厉,甚至还将他逐出家门。纪穆虽然教子无方,可是威严深重,纪平再惋惜也不敢说什么,从此,纪家的族谱里再没有纪延年的名字,如果他不成器,不能挣出一番功业自立门户,就只能做个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
赵景的情绪渐渐平静了下来,神色也有了些许温柔。他瞥了儿子一眼,轻声道:“怎么?我说他说得有些多了么?别不耐烦,这就快完了。幸好延年争气,弱冠之年南征北战,无一败绩,后来立功封侯,成就不在父兄之下。可惜啊……”
赵景的神色渐渐带了惋惜:“你说他要是不姓纪,该有多好呢?”
赵承总觉得自己听到了什么不该听的东西。
“不说这个了。”赵景微微叹了口气:“反正人都没了,朕也该下去找他了。”
赵承:“……”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幸亏今上快要崩了,否则被灭口的妥妥就是他了吧!
“后来纪穆死了,纪平和纪媛一个把持前朝,一个把持后宫,纪家人愈发猖獗,而朕能做主的事情,也越来越少了。”赵景自嘲地笑了笑:“后来,朕甚至什么决定都做不了,最多只能给纪平下下绊子,可就是这样,也只能把他的决议拖上几天而已,结果还是他想要的结果。朕看着大周在朕手里日渐衰微心里又多恨,你又能知道么?”
赵承忍住翻白眼的冲动,心想要是您不给纪相下那么多绊子的话,想必大周还不会衰微的这么厉害,真的。
怨恨不仅会消磨人的意志,还会让人渐渐失去理智,渐渐变得什么都看不清。就像他的父亲,被恨意蒙蔽了双眼,便把国力衰微全部归咎于纪平,全然意识不到自己把私人恩怨带到国事里,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愚蠢。
何况赵承记得,至少纪平兢兢业业,没有半分对不起他。
赵景还在自顾自地说下去:“还有那个女人,心里眼里只有她的家族。幸亏啊,她没有孩子,否则我赵家的江山迟早要易主!”赵景的眼神有些迷茫,似乎在回忆着什么:“她怀过一个孩子,朕已经很小心,很小心了,可她还是怀了一个孩子,那年她已经三十岁了。朕每天提心吊胆,后来,嘿嘿,太一神终于听到了朕的祈愿,她那个孩子没有了。”
赵承觉得,他的父亲已经不可理喻了。
赵景神秘而吃力地对赵承勾了勾手指,示意他低下头来。赵承不明所以,便听赵景在他耳边说道:“其实朕的三个儿子里,最喜欢的就是你,可是纪媛恨你。”
纪后的确不喜欢赵承,但赵承认为,他的嫡母对他的感情大概还谈不上“恨”。
不过听完了他父亲后面的话,赵承便觉得如果他的嫡母恨他,那大概也无可厚非。因为赵景对他说道:“因为纪媛流产后,朕宠幸了她身边贴身侍奉的宫人,然后便有了你。”
……赵承觉得他小时候纪后没把他掐死实在是心胸宽广。
然后赵景忽然笑了:“可她没有自己的儿子,不得不立一个年纪小、相对容易控制的人为太子。纪媛大概永远都想不到,她忍着恶心扶植的你,会比你的两个哥哥可怕得多。阿承,你会比他们、比我们走得都远,你会前途无量。”
大概是赵承的表情太过震惊,赵景反思了一下自己是不是吓着了他“最喜欢的儿子”。最后他轻轻地拍了拍赵承的手背,那大概是赵承两世来唯一一次从父亲身上感受到的单薄到几乎一下就会随风而逝的名为“宽慰”的情绪。
而后赵景便宽慰他道:“不要紧,纪平老奸巨猾,你必然斗不过他,可他大概也没几天可活了。而你再大一些,纪媛也该老了,纪家这一辈再无人才,吾儿勿忧。”
哦,原来他只要熬到纪平和纪媛过世就可以了,听起来不太难的样子。
赵景看着赵承明显松了一口气的样子,自己心里也觉安慰。他这一“安慰”,便少不得再说些什么:“朕帮你除掉了纪延年,纪家无后啦。”
“臣谢……”赵承心不在焉地随口应道,但下一刻,他便意识到自己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赵承霍然起身,失声问道:“陛下说什么?!”
赵景瞥了他一眼:“怎么?朕说,纪延年死于北地沙场,实是朕的手笔。”
赵承觉得嘴都不是自己的了,他磕磕绊绊地问道:“可、可是,先生实乃国之栋梁,而且没有一丝不臣之心啊!”
赵景长叹了一声:“是啊,朕也舍不得,可是,谁让他姓纪呢?”
“如果他活着,纪平一死纪媛就会把他推出来,你依然没有出头之日。唔,延年的儿子似乎是个人才,在做你的王太傅?阿承,找个机会,除掉纪桓吧。”
要是面前这人不是大周的皇帝,要是这人折腾的不是他自家的天下,赵承真怀疑他是敌国派来的奸细。做皇帝的病得就只剩下一口气了,还忙着除掉少数几个能拿得出手的朝臣,这是怎么样的境界啊!
如果一个能力不足以匹配他的地位的人,坐在那高处不胜寒的龙椅上,他怎么能不变得多疑呢?
赵承没有回答;他永远都不会答应他的父亲。或许赵景在最后的时刻,终于像一个父亲一样,把他所有未了的心愿都寄托在了子女身上,但他不知道,在他的儿子所经历的那些他想不到的漫长岁月里,“父亲”早已变成了一个模糊的符号。
赵景敏锐地捕捉到了赵承脸上的那一丝不以为然,于是他异常严厉地对赵承说道:“你不愿?你舍不得纪桓?”
赵承面无表情地看着他的父亲,没有回答。
赵景突然凄厉地质问道:“你有什么舍不得的!我都可以舍弃延年,你又凭什么舍不得!”而后他的眼睛终于从赵承脸上挪开,色厉内荏地嘶吼了起来:“我马上就要死了,你说过的,生同裘死同穴,我没有失约!”
作者有话要说: 三次元有点事,更晚了,桃子卖个萌道歉怎么样~(≧▽≦)/~
☆、长安不见朔郡疆
成平十二年八月丁酉日,立太子。
本朝悬而未决三十余年的储君之位终于尘埃落定,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这是件难得让帝后二人都满意的事,只不过在这场一点也不繁琐的二合一仪式上出现的那位当事人,全程一脸魂不守舍,让多少朝臣暗叹储君羸弱。
……其实是因为昨日的那场密谈,让赵承至今都难以接受罢了。
仪式结束群臣贺太子时,赵承笑得十分勉强。他不知道该怎样面对纪后,只好厚着脸皮装糊涂;至于纪桓反倒好办,反正他从来没有觉得他的父亲更亲过纪延年父子。
只不过有时候赵承忍不住会想,他跟赵景大概真是父子天性,连坑人都坑得代代相传。
八月戊戌日,仅仅在赵承被立为太子的一天后,皇帝驾崩,举国哀悼。
新君继位,尊皇后纪氏为皇太后,皇太后兄纪平益封两千户,皇太后弟纪淮早逝,于是封其长子为平陵侯,始封一千八百户,其余纪家人各有丰厚的赏赐。举朝皆言今上对母家倚重非凡,本就门庭若市的丞相府,如今更是连门槛都要被人踏破了。
偏偏,漏了纪桓。
赵承好像在躲避什么似的,刻意而一厢情愿地在纪桓和纪家之间划着界限。纪家权势之盛已经大大超出了他所能容忍的范围,如果他们之间终究无法善了,那他希望至少不要把纪桓牵扯进来。
成平十二年,是注定不平静的一年。赵承继位的时间比原本整整提早了两年,而那些本来只在边境耀武扬威了一圈的匈奴人居然破了萧关,在北地大肆烧杀抢掠后,又占了彭阳城,大有继续南侵的势头。
养尊处优的朝臣们终于慌了神。
彼时纪平已经沉疴难起,满朝没了主心骨,整天人心惶惶的。赵承每每对着这放眼望去没有一个能拿出手的朝臣,就情不自禁地生出一种无力感:他再神通广大,奈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先生,我头疼……”赵承一回到清凉殿,就抱着纪桓的手臂哀嚎起来。
赵承起初还不习惯,觉得自己一把年纪了撒娇耍赖太不像话,可他后来发现纪桓还就吃这一套,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纪桓又好气又好笑,他轻轻把赵承推开:“陛下坐好,臣给你揉揉。”
于是赵承便心满意足地享受起纪桓一塌糊涂的按摩手法来。
赵承继位后,纪桓又当回了他的博士。每天无所事事,便又勉为其难地领了个侍中的职位。侍中顾名思义,就是入侍禁中,一轮值可以在未央宫里住好几天,宣室偏殿就有专供值宿的侍中休息的地方。这下彻底遂了赵承的心愿,他恨不得纪桓天天住在未央宫里,最好连休沐都不要出去。
要不是东宫还住着一位处处可以压制他的皇太后,他都想把纪桓那没两个人的家一并搬进来。
“边境的事怎么样了?”纪桓一边在赵承头上瞎按,一边关心地问道。
“没什么。”赵承满足地咕哝了一句。
纪桓却皱起了眉头,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臣听说匈奴人已经占了彭阳……”
赵承轻轻挣开纪桓的手,拉着他在一旁坐了下来,反问道:“长卿觉得长安危险?”
没想到,纪桓摇了摇头:“不,匈奴的伊丹单于虽然鲁莽,但并不愚蠢。他应该知道,以他们现在的实力是吃不下庞大的我们的。所以伊丹应该只是炫耀一下武力,好多讨要点好处罢了。”
赵承深以为然:“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哼,匈奴人就是一群狼,喂得他们兵强马壮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满朝的睁眼瞎!”
纪桓难得没责怪赵承出言不逊,他双眉紧锁,说道:“不过这事恐怕急不得,百余年来,和亲并且陪嫁大笔财物几乎作为制度沿袭了下来。要打破这个局面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强大的兵力和强硬的态度缺一不可。”
赵承知道纪桓指的是什么。纪延年在时,边境也安定了不少年。就算有小股匈奴人犯边,大多也很快就被赶走了。可纪延年薨不过几月,伊丹居然就敢领兵深入,威慑长安,简直滑天下之大稽。难道当年的荣光全靠纪延年一个人么?那些有如神兵的周军呢?
赵承深吸了一口气:“朝堂上那些草包,被人打怕了,哼。人都说无知者无畏,朕看他们不仅无知,还毫无胆色!多说无益,长卿,等度过了眼下的难关,朕非得叫这帮无胆匪类长长见识不成!”
纪桓对于赵承把满朝文武一竿子都打成“无胆匪类”哭笑不得,他不赞同地看了赵承一眼,正色道:“当务之急是要止住伊丹的南侵,否则他的胃口会越来越大。而且匈奴人一旦杀出了兴致,可没脑子想他们吞不吞得下。”
赵承摸了摸下巴:“唔,如此说来,朕大概需要派人去提醒他们一下了。”
次日小朝会,君臣议事比较随意,赵承便提起要往彭阳派个使者的事。没想到群臣一片静默,前些天吵得他头疼的“盛况”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
赵承:“……”幼弱之主就能随便糊弄吗!这群老不死的,早晚有一天让他们知道朕的厉害!
为了缓解尴尬的局面,赵承又问了一遍:“诸公可愿前往?”
几个老家伙大眼瞪小眼地相互看着,没人说话。最后,老好人光禄勋给了赵承一个台阶下:“臣有话说。”
赵承有些惊讶地看着他。在他印象里,这位光禄勋一向胆小怕事,做少错少,此时居然挺身而出,实在令人感佩。赵承颔首道:“卿讲。”
只听老好人说道:“纪相病重,按照惯例,陛下应当亲自前往探视。”
赵承:“……”幸亏他是个活了两辈子的老家伙,否则但凡换个有点血气的少年郎,估计这会都该亲自动手打人了吧!
一时间殿内的气氛异常尴尬,群臣静默不语,赵承着实体会了一把光杆司令的感觉。正在这时,殿门被人推开,一个身长玉立的华服青年出现在门口,周身镀了晨曦,真如谪仙一般。纪桓看都没看满屋子的怂包一眼,径直走到赵承面前,肃穆说道:“臣愿前往。”
作者有话要说:
☆、何言主弱臣为强
赵承觉得刚才群臣跟他打马虎眼撂挑子的时候,他都没有现在这么生气。纪桓话音未落,赵承就变了脸色,他言简意赅地说道:“不行。”
群臣心中疑惑,不过在这么关键的时候自然不能当出头鸟,一个个都十分默契地眼观鼻鼻观心。
纪桓早习惯了时而变得不可理喻的赵承,也不知道有多少次好心被当了驴肝肺。他面色不变,再次说道:“臣愿前往。”
赵承正欲发作,便听御史大夫说道:“纪侍中年轻有为,堪做栋梁。臣附议。”
这头一开,附议之声一片。纪桓感激地对御史大夫微微颔首示意,看得赵承立时黑了脸,竟直接拂袖而去。
“反了,反了!你们眼里还有没有朕!”清凉殿此时一点也不清凉,赵承的怒吼在诺大的宫室里回荡,手边的器物全都遭了殃。
纪桓一脸坦然地在这恶劣的环境里坐着,周遭的一切好像都与他无关似的。
赵承偷眼暼了纪桓一眼,然后气的更厉害了。
直到赵承嚷累了自暴自弃地坐在一边喘粗气,纪桓才耐心地开口道:“陛下干嘛这么大火气?”
赵承一回头对上纪桓无辜的小眼神,真想把案子掀了——他手边实在是没什么可摔的东西了。
在纪桓眼里,赵承还是个时常无理取闹的孩子,他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适才陛下殿内诸公俱已年高,彭阳城山高水远,自然是臣这种年轻人去合适。”纪桓认为话说到这个份上大概就可以了,难道非叫他明白指责大周的公卿大臣全是孬种么?
哪知赵承并不买账。他想起内斗起来老当益壮的御史大夫,以及真正年富力强的大行令,忍不住冷笑道:“年事已高?好,朕明日就叫他们都告老还乡!”
赵承说一不二惯了,哪受的了这种怠慢。这帮老顽固不买账他就再换一批,泱泱中国,两条腿的活人还不有的是?赵承心中冷笑,不过是一群食古不化的草包,给他用他还嫌不趁手!
然后他眯着眼看向纪桓,头疼地想道,这才是大麻烦啊。
而纪桓毫无知觉地认为自己可以再争取一下。他略一思忖,说道:“陛下,现在不是赌气的时候,派个使者去同彭城的匈奴人谈判的确很有必要,不然真要等他们兵临城下么?臣自问略善言辞,区区此行还是可以胜任的。”
赵承坚决不同意:“不行。长卿,我跟你明白说吧,此去彭城旅途劳顿都在其次,但匈奴人野蛮,可不见得懂什么‘不斩来使’的规矩。你若是出了事,如意怎么办?”
纪桓下意识地脱口而出:“臣若是殉了国,陛下还能不管如意吗?”
赵承怒极反笑:“卿倒是很懂得舍生取义啊!好,好得很!”
于是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不欢而散,因为他们谁也没法说服对方。
赵承前日里气得都累了,第二天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孤零零地躺在寝殿里,不禁回想起前世茕茕孑立的后半生,不自觉地就打了个寒颤。他真想立刻就见到纪桓:这宣室殿熟悉得可怕,安静得令人窒息,总让他觉得这几个月的时光都不过是黄粱一梦。
可他昨天一气之下把人赶走了,现在实在是拉不下这个脸。左思右想,赵承突然想起昨天光禄勋说的纪相病重,他揉了揉太阳穴,吩咐道:“备车,朕要去看看丞相。”
丞相为百官之首,地位很高,皇帝向来礼遇有加。平日里议完事都要亲自送至殿门,更别说生病这么大的事,他是一定要亲自探望的。
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去见见纪平,也好。
说来纪平几朝老臣,向来兢兢业业,最后却让赵景怨恨至死,想来也颇令人唏嘘。大权旁落非先帝所愿,大概也非纪平所愿。为人臣者若是没有却而代之的心思,谁又愿意主弱臣强呢?
可这些年纪家的权势膨胀得已经不像样了,赵承虽然可以理解,但绝对不会任其发展下去。
若是能有个皆大欢喜的结局,自然最好不过。否则……赵承心中冷笑,别说纪家后继无人,假以时日等他身边培养出自己人,就是纪平也未必是他的对手。
胡思乱想着,天子车驾就到了纪府门前。
纪平居所尚是纪穆当年在尚冠里置办的。赵景怨恨他们兄妹至死不休,自然也吝惜北阙甲第那寸土寸金之地的一处宅邸;他甚至连提都没有提过。赵承略一皱眉,心想先帝此举未免太过小气。尚冠里虽然住的都是贵人,但纪平是何等显赫的身份,还配不起北阙甲第的荣耀么?别说丞相脸上无光,就是他赵景,难道就好看到哪去了么?
纪府门前早有纪夫人率府中诸人在此相侯。相互见过礼后,纪夫人便引着赵承向纪平寝室走去。路上赵承问道:“丞相的病如何了?”
纪夫人连日里愁眉不展,听见天子问话,强颜欢笑道:“劳烦陛下记挂,丞相……唉,听太医说,他的病恐怕不好。”
赵承点了点头,又仔细询问了纪平的饮食起居,用什么药,礼数做足了十成。正在这时,纪平身边的侍女从内室出来,面露喜色:“陛下,夫人,丞相醒来了。”
榻上的纪平脸色苍白,见赵承进来,还挣扎着要起身行礼。赵承连忙拦住他:“丞相不必多礼。”
这是君臣二人第一次会面。赵承言行得体,纪平频频暗赞,心道新君虽然年少,可好在气度不凡,他日成就必然远迈乃父。想到这里,纪平便欣慰地笑了。
赵承对他父亲口中的“乱臣贼子”居然生出了好感,深感自己不孝。不过他丝毫没有负罪感。寒暄之后,赵承便把刚才在纪府门前打算好的事说了出来:“丞相可觉府邸年久狭小?北阙甲第紧邻未央宫北门的位置刚好空出一块地方,朕欲将其赐予丞相,以贺丞相病愈。”
纪平一怔,似乎没有想到赵承会提到这么件事。他心中一暖,而后摇了摇头:“臣谢过陛下。只是故居虽小,却是住惯得好。陛下容臣多句嘴,那块好地方,您若暂且用不到,不如留给阿桓做新居。阿桓天资过人,前途无量,也许过不了许多年,他便能用得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
☆、老臣无日可归乡
赵承愣了好一会,才隐约纪平也许是……那个意思?可纪平这话说得含糊,他也不敢肯定。于是赵承犹豫了一下,谨慎地问道:“丞相的意思是?”
纪平笑着点了点头:“就是陛下以为的那样。”
这话说的略狡猾啊,赵承心道,说句话都要先留退路的老狐狸。于是他撇了撇嘴,稚嫩的脸上一派天真:“但是北阙甲第,那可是只有身份十分显赫之人才有资格置宅的地方啊。长卿……哎。”
纪平的脸上除了病容看不出任何东西,他轻声说道:“臣说了,阿桓天资过人,必然前途无量。”
赵承摆了个能把自己肉麻出一身鸡皮疙瘩的懵懂表情,眨了眨眼睛,说道:“长卿天赋是好,可是文成侯早逝,他今后的路怕是颇多荆棘啊。”言下之意,纪桓虽然姓纪,可只跟纪延年有关系,到时候万一你纪家出了什么事,可别想扯上他!
哪知纪平一笑:“陛下多虑了,阿桓是臣最看重的晚辈,如果他需要,整个纪家都会是他的后盾!”
赵承惊呆了。怪不得纪平不肯说明白,这哪里是他“以为的那样”?
赵承的确不愿纪桓同这即将风雨飘摇的纪家再扯上什么关系,可是他依旧忍不住心动:延绵了几百年的纪家是何等显赫,纪平的一句“鼎力相助”又是多么大的诱惑!
若是有了这样的助力,纪桓的前途无量自会事半功倍!
赵承一时间没有答话,而纪平也并不着急。他似乎笃定赵承一定会答应他似的,不但泰然自若,而且连脸色都似乎好了几分。
果然,赵承没有抵挡住这样的诱惑。片刻后,他点了点头,对纪平说道:“丞相提携后辈之心当真令人感佩,如此朕便带长卿谢过丞相了。”
纪平终于长出了一口气:“臣谢陛下。”
赵承没有推辞,他当得起纪平一声谢。纪平远见卓识,他知道如今的纪家早晚会不容于今上,若是自己身后,那些不肖子侄还不知收敛,恐怕这一天还会来得更早些。而他今天这一番话,相当于对天子言明今后会将纪家交到纪桓手里。他们两人都心知肚明,纪桓手中的纪家和他纪平手中的纪家,对赵承而言是绝对不一样的。
纪平不瞎,他自然看得出赵承对纪桓不一般的倚重。他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暗自叹了口气,少年心性最是无常,可他现在又只能寄希望于天子的少年心性。
而赵承则咬了咬牙,纪平的这份大礼看着诱人,可处理起来又岂是容易的?
正在自己家里苦思冥想要怎么说服赵承的纪桓,还不知道他跟自己的世父已经一拍即合,谈拢了价钱把自己打包卖了。
此时,纪平喘息了一会后,又对赵承说道:“陛下,容臣多句嘴。鹰终究是要搏击长空的,”他意味深长地看了赵承一眼,“一味养在笼中,是要毁了他的。”
赵承沉吟半晌,深深看了纪平一眼,点头道:“朕明白了。”
纪平终于了了一桩心事,整个人都松弛了下来,可是长久以来一直维持着他的那口精气也随之飘然散去。纪平抓着赵承的手,颤声说道:“臣斗胆请求陛下,一定要善待这大好河山,善待黎民苍生。”说到这里纪平似乎激动了起来,爆发出一阵剧烈的咳嗽,脸上泛起了不正常的潮红。
面前这人,固然是主上不喜的权臣,可又何尝不忧国忧民,不殚精竭虑?赵承难免有些难过起来,他轻拍着纪平的后背,轻声道:“丞相要保重身体啊。”
纪平笑着摇了摇头:“臣这病好久了,臣自己再清楚不过了。臣心愿已了,拖得再久,于人于己也无益。”大概是人之将死,这用脊梁支撑了大周几十年的强硬老人竟露出了一分脆弱的神色。他的目光一点点涣散起来,语气中突然带了浓重的悲意:“臣原想待天下大定,便可告老还乡少享天伦之乐,可终究是痴心妄想了。”
成平十二年九月,还没等新帝来得及改元,丞相纪平便溘然长逝。天子下令大行令亲自安排丞相丧事,以国礼葬之,纪平长子纪谨之袭爵,封户一户为减。
也是生荣死哀。
纪桓没能参加世父的葬礼。彭城的事不能再拖了,赵承去探望过纪平的第二天,便下令以纪桓为使者,持节前往彭城,与匈奴人和谈。
虽然赵承不情愿,虽然赵承对纪平对他寝殿的事了若指掌感到不满,但他不得不承认,纪平说得是对的。纪平是家雀还是雄鹰,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他不过是在大周的地盘上当一回使者,怎么比得上上辈子他以弱冠之年深入大漠之凶险?赵承忧伤地反省着:他大概是老了,才会这么患得患失。
纪桓临走的前一天,十分心大地待在清凉殿看闲书,坐等家丞给他打点行装送过来。赵承抽了抽嘴角,忍不住问道:“先生,你的马可准备好了?”
纪桓茫然地摇了摇头:“需要臣亲自准备马?”
赵承:“……时间紧迫,先生恐怕要日夜兼程,快马加鞭,多有辛苦。不挑选几匹得用的坐骑,可怎么好?”
纪桓这才恍然大悟地“哦”了一声。
而后他掰着手指头数了起来:“家里的好马不少,但是长得好看的就只有两匹。棕色的脾气不好,踢过我一次;白色的……白色的不适合夜行。”
赵承:“……”长得好不好看有什么关系?不适合夜行又是什么鬼?你是去当使者不是去当刺客的啊!
纪桓无辜地抬起头:“臣没有得用的马。”
最后赵承只得大费周章地亲自带纪桓去了趟上林苑,让他挑选“长得好看脾气好非白色”的马。
上林苑地跨五县,纵横三百里,养着各种奇珍异兽,自然少不了成群的宝马。马奴特地将漫山遍野放养的马都合在一处,以供纪桓挑选。最后纪桓选出两匹温顺耐用漂亮的马,满意地准备离开。正在这时,一匹野惯了的神骏大概是不满长时间被束缚,突然挣脱了马奴,冲着“罪魁祸首”奔了过来,并高高抬起了前蹄。
作者有话要说:
☆、鲜衣怒马纪家郎
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赵承失声叫道:“长卿!”可他离得实在太远,根本来不及救援。
好在那时候的世家子,是必须得精通六艺的。纪桓虽然不擅武艺,但反应不慢。他一见那马野性大发,当即往其身侧疾行几步,躲过了那一脚。
赵承这才松了口气。
可还没等他这一口气吐完,便见刚逃过一劫的纪桓居然不赶紧离那马远点,反而伸手抓住了缰绳。
赵承一口气噎在胸口,憋的生疼,他气急败坏地吼道:“你想干什么!”
他再也忍不住,费力地冲破尽职尽责的侍卫的重重阻拦,向着纪桓奔去。
纪桓抓住缰绳,身子用力往后坠了坠,而后突然发力,一下子就跃上了这匹发狂的马!他紧紧攥住缰绳,同时口中高呼了一声“吁——”
不得不说,马夫将这马驯得着实不错。虽然脾气野了点,但听得这一声令下,这马竟真的安静了不少。它前蹄不安地在地上踏了几下,而后便渐渐在纪桓手里服帖了起来。
事情发生不过片刻工夫,野马被服时,赵承才堪堪冲到纪桓面前。赵承一把把人从那马上拽下来带得远远的,上下打量了好几遍,才心有余悸地问道:“你没伤着吧?”
纪桓朗声笑道:“臣无碍。”
赵承看着他没心没肺的脸,气得牙都快咬碎了。他疾言厉色的呵斥道:“胡闹!马惊了你不躲远点,逞什么能?!这上林苑的马奴和侍卫都是死的吗!”
纪桓倒是一点也不害怕,他兴奋地问道:“陛下,臣的骑术还行吧?”
赵承:“……”
纪桓扔下赵承一个人心塞,自顾自又溜回到马旁边。那是匹纯黑的马,膘肥体壮,鼻孔很大,这会还在啾啾地哼着热气。纪桓摸了摸马,转头对赵承说道:“陛下,这马也给了臣吧?”
赵承一听便急了,纪桓要是骑着这么匹马去和谈,他晚上非得睡不着觉不行。赵承板着脸,严正地拒绝道:“不行!这马野性未除,险些伤了朕,朕怎么还能留它!”
纪桓点点头:“所以刚好送给臣啊。”
赵承只好实话实说:“不行,这马脾气太大。”
纪桓:“无妨。”
赵承此时真是心塞得无以复加,他以为只有如意爱一条道走到黑,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却全然不知,那才真叫子承父业!他抽了抽嘴角,说道:“……这马长得也不好看。”
纪桓啼笑皆非,心想今上果然还是少年心性,挑个马还嫌弃好不好看。他不由得摇了摇头,说道:“可它合臣眼缘啊。”
赵承:“……”
纪桓临行前夜,同赵承同榻抵足而眠。
赵承在为纪桓践行的时候使了个坏,略微灌了他几杯酒。别看纪桓常年流连欢场,可酒量却着实算不上好。一圈酒下来,他就有点发晕了。若非赵承念及他明日就要踏上征程,恐怕纪桓就要醉在当场。
微醺的纪桓由赵承亲自引着,来到他的寝殿。被酒熏得有些迟钝的大脑并未觉得赵承抵足而眠的要求有多少不妥,而是呆笑着倒在赵承榻上,很快便昏昏欲睡了。
榻上人鲜艳欲滴的脸在灯光下如同一波春水,掩了不知什么暗潮涌动,勾得他的魂都要掉进去了。赵承下意识地吞了口口水,他愣了片刻,突然转身急步走出内室。
赵承找到了一壶半凉的茶,给自己灌了下去。在静谧无人的大殿里,他苦笑了一下:几十年都过去了,他又是急什么呢?
待他转回殿内,纪桓好像已经睡着了。听见动静,纪桓费力的睁开一只眼睛,没什么意识地咕哝了句“陛下”,翻了个身继续睡去。
赵承哭笑不得,然后说好的抵足而眠在某些人的心安理得之下就成了相拥而眠。他在纪桓耳边说道:“万事小心,别逞能,全须全尾地回来最重要,知道吗?”
纪桓也不知道听见没有,含混地“嗯”了一声。
赵承想了想,又说道:“还有那劣马,我看它脾气大得很,要不你还是别带它了。”
纪桓翻了个身:“阿骊很乖的。”
赵承:“……”就这么几天的工夫,居然还给那破马起了个名字!
他叹了口气,低语道:“你可让我省点心吧。”
这回纪桓没再回答,大概是真的睡着了。
赵承却是半宿没睡着,他恼羞成怒地在心中将其全部归咎于那壶茶。而第二天醒来,当他发现自己居然窝在纪桓怀里而且竟然睡得很舒服时,火气就更大了。
成平十二年九月,十九岁的纪桓奉命与占领彭城的匈奴人何谈,从此开启了他人生的第一个巅峰。
纪桓生于绮罗长于富贵,但是出乎意料地很能吃苦。他一行人一路疾行,日夜兼程,两日后便到了彭阳城下。
已是夕阳西下,纪桓他们在城外休整了一番,次日正式请见匈奴单于。
彭阳城里已是一片狼藉,纪桓扫了眼脚下,石板路上仍有干涸的血迹,便不由得在袖子里握紧了拳头。匈奴骑兵个个亮出闪着寒光的冰刃分立于街道两侧,而纪桓左手持节,步伐不乱。他不动声色,毫无惧意,稳如磐石。
纪桓终于见到了匈奴的伊丹大单于。伊丹望之三十如许,壮硕凶悍,比纪桓高出大半个头,宽了几乎一倍。他看向自己面前这瘦弱单薄的少年,丝毫不掩饰眼神里浓重的不屑。而纪桓就像没有看到一样,不卑不亢地行了个礼:“单于安好。”
伊丹这才挑了挑眉,因为纪桓说得是匈奴语。
柔弱的周人就像羊一样任他们宰割于铁蹄锋刃之下,却偏偏自诩中国,对大漠上的雄鹰们不屑一顾。而这少年居然会学匈奴语,而且学得还不错,不由得让他刮目相看。
于是伊丹还算礼貌地回了个礼。
纪桓命人呈上国书,交予伊丹单于。伊丹翻了翻遍扔到了一边,粗声粗气地说道:“我们匈奴人不讲究这些虚礼,尊使有话请讲。”
嗯,一个结绳记事的民族,怎么看得懂赵承刻薄刁钻的大篆?
纪桓对此没有丝毫表示,他微微拱手,对伊丹说道:“吾等此行,只为请大单于退兵。”
作者有话要说: 撒花!他们睡了!是不是很!迅!速!【泥垢
☆、君乃英雄佩鱼肠
纪桓此语一出,匈奴人个个怒目而视剑拔弩张,而随行的周使虽然听得懂匈奴话的不多,可光看这架势,就够人捏把冷汗了。
伊丹单于则直接被他气笑了,他突然从铺了兽皮的王座上站起,几步跨到纪桓面前,居高临下地威慑道:“小子,你敢再说一遍!”
纪桓抬眼,波澜不惊地与伊丹对视,一字一句地说道:“吾为请单于退兵而来!”
伊丹眯眼盯了他半晌,毫无征兆地抚掌大笑起来。房里的人皆惊疑不定,唯有纪桓,仍坦然地与他对视着。
伊丹渐渐止住笑声,冷然对纪桓说道:“你好大的胆子!这些城池是我们匈奴勇士用血用命换来的,凭什么还给你们?退兵?休想!”
纪桓不慌不忙地说道:“吾皇实则是为单于着想。您占了大周五城,可能派兵驻守?可能移民于此?若是不能,此地于大单于而言,便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况且此处已深入我国腹地,若是引得他处驻军前来围攻,大单于难道要为这鸡肋之地要匈奴勇士再流血丧命吗?”
纪桓的话不算中听,可道理却说得明白。伊丹有勇无谋,若是说上一套九曲十八弯的客套话,纪桓担心他根本听不懂。
果然,王帐中的匈奴人都沉默了下来,甚至有人已经开始挑剔起周地的不足。这里没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块小气的农田,有什么好的呢?若是真让他们迁居此处,他们还真不愿意。
伊丹手下一名心直口快的勇士急吼吼地说道:“大单于,这小子说得有理啊!”
纪桓:“……”要坏!他千算万算也算不到,匈奴人居然“实在”到了这个地步!这样一来,伊丹必然不肯再同他们交谈,他往下的话也就没法说下去了。
伊丹为人刚愎自用,唯我独尊,别人的话大多听不进去,并且作为一个王者,他还十分独特地保留着变态的叛逆心理。果然,那个匈奴勇士话音刚落,便被伊丹狠狠瞪了一眼。伊丹虎着脸对纪桓说道:“你们可以在这里留宿一夜,我不会让人为难你们,你是个勇敢的人。大匈奴一向敬重勇士。”
说罢,伊丹便拂袖而去。
纪桓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而那个闯了祸的勇士兀自露出莫名其妙的表情。
“纪君,这可怎么办啊?”眼看着功亏一篑,来到住地后,随行的一名中大夫严经迫不及待地问道。
纪桓不慌不忙地从行囊中翻出一只精致的红漆盒,然后对手下人安抚地说道:“不要紧,奔波了两天,各位想必都累了吧?君等自便,仆出去散散心。”
纪桓在匈奴营地里看似漫无目的地溜达着,王帐附近的士兵都知道这名周使还算受大单于尊敬,因此纪桓一直没受什么阻挡。
直到他迎面撞上了一个高大的匈奴人,险些绊了个趔趄。
“左贤王。”纪桓的唇角勾起一抹轻笑。
左贤王夷渠,大单于同父异母的亲弟弟,据说十分着迷于汉文化。
“先生没有碰伤,我就安心了。你们南人身体实在太弱了。”左贤王帐中,夷渠礼貌地招待了纪桓。
表面上沉迷于汉文化的左贤王,心中却对汉族人抱有极度的鄙夷与不屑。纪桓不动声色地摆了摆手,客气地回礼道:“左贤王太客气了,是仆唐突了。”
夷渠与他的长兄十分不同,他平常不声不响,做事也喜欢三思而后行。这样的人在匈奴并不多见,也不太受重视,因为不够勇猛直爽;若他不是伊丹大单于唯一的兄弟,是几乎不可能被封为左贤王的。
纪桓将手中的盒子放在夷渠面前,说起瞎话来眼睛都不眨一下:“仆久仰左贤王大名,心折已久,本就想要来拜访的。”说着他打开盒子,只见里面的金玉珍玩不胜枚举,“薄礼不成敬意,望君笑纳。”
左贤王瞥了一眼,没有说话。
纪桓从那堆珍玩之下翻出一把不起眼的小小匕首,递于夷渠面前:“鱼肠剑,相传为铸剑大师欧冶子手笔。此物在仆手中无异于暴殄天物,赠与左贤王正是宝剑配英雄。”
夷渠这才有了三分动容。他克制不住地接过那把小小匕首,将它从鞘中抽出。随着一道刺眼的寒光,那盒中的一个金环应声断成了两截。“好剑!”夷渠忍不住喝了声彩。
表面上看起来是试剑,实则又带了几分威慑之意,纪桓忍不住面露惧色。夷渠漫不经心地看了他一眼,哈哈笑道:“小先生送我这么珍贵的东西,可有所求?”
等的就是这句话!纪桓眼睛一亮,忙不迭地点头道:“有的!”而后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还望左贤王在大单于面前美言几句,否则仆完不成任务,回去肯定要受责罚的。”
夷渠笑了起来,戏谑道:“尊使有勇有谋,大单于都敬佩得很呢。怎么反倒惧怕些许责罚?”
纪桓撇了撇嘴,小声嘟囔道:“什么啊,那都是临行前先生教我说的。”他发愁地看着夷渠,眼神里满是期盼:“朝中没人敢来,他们就只好让我来了。先生教我的话,我可是练了很多遍呢!怎么,我说得很好吗?”
被打怕的朝臣,被迫前来的小少年,夷渠看着纪桓一脸的真诚而稚嫩的神色,几乎要相信了他的窘迫处境。于是他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我就试试看吧。可是如果不成……”
“不打紧不打紧!”纪桓赶忙摆手:“只是这些礼物,左贤王千万要笑纳!”
从左贤王帐中出来,纪桓的脚步轻松了不少。他回到伊丹为他们安排的大帐里,心安理得地往榻上一躺,似乎要把这两天的旅途劳顿全都补回来似的。
该点破的道理已经都点破了,该给的台阶他也给了,接下来……纪桓闭上了眼睛,如果他所料不错,一场硬仗大概不远了,他必须要以最充沛的精力,全力以赴。
作者有话要说:
☆、一朝归来露为霜
事实证明,纪桓抓紧时间休息的这个决定做得再正确不过了。当晚,伊丹单于不知抽了什么疯,连夜将纪桓请到王帐,密谈缔约事宜。
随行的使者多惊疑不定,纪桓却坦然得很。大单于白日里曾令他们次日出城,又怎么能出尔反尔,留他们次日和谈?
王帐之中,伊丹单于居于正位,左贤王夷渠则坐在他的下首。纪桓向他们二人分别行了礼,然后“睡眼惺忪”的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伊丹一笑:“我匈奴人的帐篷,尊使住的可还习惯?”
纪桓心道好好的房子不住,偏在院子里搭帐篷,习惯才怪了。不过他的确睡得挺好的,因为实在是太累了……
纪桓一笑,对伊丹单于拱手一礼,说道:“多谢单于体贴吾等旅途劳顿。”
伊丹起先不解,而后才渐渐反应过来。自己早些时候拂袖而去,并且撂下话来只准他们留宿一宿,原来这一根筋的周使还以为自己这是让他们先休息呢?
伊丹同夷渠交换了一个眼神,夷渠会意,对纪桓说道:“不错,刚才尊使歇息的时候,大单于同我等已经仔细研读了先生带来的国书。贵国皇帝实在慷慨,公主陪嫁丰厚,美酒、丝绸、粮食,刚好都是我们需要的;而金子和珍宝虽然不够实用,但是一切漂亮的东西在大漠上都很受欢迎。”
纪桓抑制住抽嘴角的冲动,勉强笑了笑。这左贤王脸皮可真够厚的,他这么做跟狮子大开口有什么区别!“仔细研读”?他可不相信这里有人能看得懂那劳什子的国书!这左贤王可比大单于机灵多了,看不懂国书不仅不露怯,还逮住机会狠狠敲了大周一笔。
纪桓深吸了一口气,这个时候财物都不要紧,要紧的是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于是接下来的谈判便顺畅了许多。纪桓同夷渠讨价还价了一整夜,总算谈了个双方都满意的价钱。只不过纪桓绝口不提和亲之事,最后被逼得没办法了,纪桓才说道:“公主乃天子姊妹,实在不是我等臣子可以决定的。”
纪桓心里对和亲这事实在反感,可又明白现在这样的情况也没有别的办法,因此干脆用上拖字诀,一推二六五。
可伊丹愉悦地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后说道:“我听说贵国有句话,叫做‘来而不往非礼也’。为结你我两国之好,我打算派左贤王回访,聊表谢意,顺便也好同皇帝陛下详谈和亲事宜,以表现我们的真诚”
纪桓:“……”匈奴没有女人么?这大单于为什么非要娶个公主不可!
在纪桓的百般不愿万分警惕下,夷渠还是同他一起踏上了回长安的路。左贤王此行十分有使者的样子,将友好的意思表现了个十成十——他甚至还带了家眷。
纪桓早就派人快马加鞭赶回长安向赵承禀报这个“噩耗”。有周以来,虽然有不少匈奴使者曾造访长安,但是绝对没有左贤王这么尊贵的。恐怕光是接待规格,就够朝堂上那些人争吵几天的。
他们来的时候快马加鞭,纪桓没说半句累,可返程的时候他说自己的腿都磨破了皮,怎么也不肯碰一下他的宝贝马。无奈之下,随行的人只好找了辆又大又稳的车,折腾了好几天,将里面装饰得比左贤王的寝帐还要舒适后,纪公子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一路上,喜爱汉文化的左贤王算是亲眼见识了汉人的王孙公子是怎么纨绔的。
夷渠觉得纪桓的车慢得像乌龟,便向他提了几次。纪桓却一脸为难地表示这车制作粗糙,如果走得快了势必要颠簸;车一颠,就会把博山炉里燃的香颠出来;高热的香灰落在锦被上会走水烧车,然后他们的行程就更慢了。
夷渠:“……”究竟是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居然有人要在车里点香?
而且这位小公子,天冷不走,下雨不走,刮风不走,硬生生将三日的路程拖成了十三日。至于他时常突发奇想要这个要那个的种种行径,夷渠不出三天就麻木了。左贤王时常替纪延年惋惜:谁说虎父无犬子,看看文成侯这是生出个什么玩意来!这要是他的儿子早就一棍子打死了!
当他们终于踏入三辅地界后,夷渠总算是松了口气。他不禁暗自忧心起大单于娶了公主后的日子来:大周的男人都这么娇弱,那从小锦衣玉食的公主,真的能在大漠上养活吗?
然而长安的繁华很快就让左贤王挪不开眼睛,再也分不出心思担心他们的单于了。他毫不掩饰他的贪婪,狼一般地看过熙熙攘攘的东西市,走过车水马龙的华阳街街,经过贵气逼人的北阙甲第而至未央宫北门。在那里,赵承已派人等候多时。天色已晚,那名官员将左贤王一行人妥善安置。未央宫中明日会举行盛大的国宴,天子将亲自招待左贤王。
而纪桓则被直接宣召入宫。
匈奴人一走,纪桓就从他那架华丽的大车上跳了下来。一路上的养尊处优让他精力十足,因此阴着一张脸的赵承在见到面色红润步履轻盈的纪桓时,总算没有当场爆发。
赵承已经忍耐很久了。他每天都会收到加急密报,专门用来汇报纪桓一天的行程,事无巨细。赵承连他每天睡几个时辰吃了什么都了如指掌,更遑论匈奴王帐中所发生的一切。
他至今仍对那天的事心有余悸。
而纪桓对此一无所知。报喜不报忧地简述了出使经过后,纪桓把那件令人头疼的事抛给了赵承。他愤愤不平地说道:“那个伊丹单于还想娶公主,臣看……”
“公主的事一会再说。”赵承粗暴地打断了他,“朕现在想谈谈先生的事!”
纪桓愕然:“臣?唔,臣误了归期,但着实是为了让陛下多做准备,才故意耽搁的。”
第3节
恋耽美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38050/62451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