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第3部分阅读
推荐阅读:[快穿]给攻略对象生娃高H、【崩铁乙女】总合集、小圆满(1v2 h)、临时夫妻(nph)、无双局(1v2 父子丼)、上岸(gl)、末世:带着系统养男宠(NPH)、无限流之夜晚来敲门(np)、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被强取豪夺的恶毒女配(np强制)、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者:肉书屋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第3部分阅读
“小圆圆说得对,反正哭也不能止痛,还不如不哭。”我没让孩子承诺她一定不哭,我想,她能这样理解已很不容易,不需要给她任何压力,到时她万一哭了,也不用为自己违反了诺言而感到羞愧。以她的年龄,哭了也是正常的。
轮到圆圆了,她坐在我腿上,伸出小胳膊,虽然有些紧张,但安静地等护士拿针管,安针头。护士发现这个孩子不哭,很诧异地看看她。
圆圆可能是想安慰那个护士,对她说:“阿姨,我不哭。”这让护士非常惊喜,一直紧皱的眉头展开了“噢?你为什么不哭呢?”圆圆说“哭也一样疼”。
护士一下也听懂了,她惊讶地停止了手中的动作,看看圆圆,顿了一下,才说“啊,你这个小姑娘,真是太懂事了!哎呀,阿姨从来没遇到过这么懂事的孩子!”她手里拿着针管,去圆圆胳膊上找血管时,犹豫了一下,放下手里的针管,拉开抽屉找出一个新的针管说,你这么懂事,阿姨更不舍得扎痛你,这个针头稍细一些,没有那些痛,就剩这一个了,给最听话的孩子用。她找了一下圆圆的血管,发现不太好找,就站起身找来一个年纪较大的护士,对圆圆说这个阿姨保证一针就能扎准。果然。
看来,告诉孩子“打针有些痛”,教会孩子在困难面前从容镇定些,既能减轻痛苦,又能保护自己,还能“占便宜”呢。
像牛顿一样(1)
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你看他总是用“象牛顿一样”的眼光,他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
我们经常说圆圆“像牛顿一样”,这不是一句表扬,而是批评,批评她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不用心,犯各种低级错误。
这句话来自圆圆小时候看过的一个故事。说牛顿醉心于实验,有一次一位朋友中午来看他,但就是等不到,朋友和他开玩笑,把佣人给牛顿准备的午饭都吃了,然后走了。待牛顿终于从实验室出来,走到餐桌旁,看看桌上的残局,自言自语说“原来我已经吃过饭了”,然后离开饭桌,又钻进实验室。
天才因为太痴心于某件事情,在生活中常常犯傻,做些令人发笑或令人生气的事,流传下来成为经典故事。可现实生活中出现这类人和事,却多半会被看作“不用心”、“不聪明”,引起人们的不屑或生气。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儿童教育中。
绝大多数孩子在童年时代都会醉心于某件事。或者是用全部心思思考第一只小鸡是从哪里来的,以至于听不到妈妈三番五次叫吃饭的声音;或是玩得过分投入,忘了上厕所,尿了裤子;也可能读一本有趣的画册,忘记了写作业……一千个孩子会有一千件痴迷的事情,尽管这些事情在大人看来,是多么简单或毫无趣味;再加上孩子们的幼稚和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常常会做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甚至闯一些小祸。
大人用什么态度对待孩子的这些小“不是”,这不是件小事,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
我的一个朋友说到她未竟的文学梦时,讲到一个事情。她初中时经常一边拉风箱蒸馒头一边看小说,结果有几次看得太投入,没注意看火,把火弄灭了,她的父亲一发现就打骂她一顿。近三十年过去了,她说起这事还是很难过,觉得这事对她的心理健康和事业成长有长久的消极影响。用她的遭遇对比爱迪生的母亲对儿子种种“过错”的理解和支持,真的可以感到,孩子最后成不成“才”,父母在这些细节上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是很关键的。
如何看待孩子无意中犯的一些小错误,对这些小错误家长应该以何种态度处理——这其实是家庭教育的大问题。
我的女儿圆圆作为一个普通孩子,别人会犯的小错误她也经常犯。比如花好几百元买个电子辞典,用了没几天就丢了,都不知道丢哪儿了;做炒鸡蛋,蛋皮磕开后,把蛋液直接打进垃圾桶,接下来考虑蛋壳该扔哪里,才发现搞错了;让她把剪子放回工具箱,她拿着剪子在家里绕一圈,返回来奇怪地问我给她剪子干吗。每当这个时候,我只能无可奈何地说她“象牛顿一样”。
她的“牛顿行为”还常常给我添乱。她初中时住校,一周回一趟家。开始一段时间,周末返校时总是有什么必需的东西忘了带,到学校后就给家打电话,要求送一趟。她的学校离家远,我和她爸爸跑一趟半天时间就没了,还得向单位请假。每到这时候,我们心里也是气鼓鼓的,但从没因为这个训过她,只是表示我们特别忙,这样浪费时间太可惜了。话说到这里就足够了。我们明白孩子在给你打电话时,她已经知道由于自己的疏忽给父母带来麻烦了,这种情况下父母就用不着再责备她,如果父母责备,倒是给了她辩解却不肯反省的机会。
虽然她每次返校时我和她爸爸都会有些担心什么事情她忘了,又要我们跑一趟,但我们不会帮她收拾东西,只叮嘱她一句:好好想想,把东西都带全了。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下来,她就很少丢三落四的了,自己能把该带的东西都收拾妥当。我看她专门弄了个小本,把要做的事一样样记下来,临走前再翻一次,看看有没有什么事情没做。
人的不足有各种各样。在生活料理方面,圆圆不是个能力很强的人,这肯定和我们的教育有关,应该是无意中包办了不少本该由她自己干的事;也可能和人的天性有关,每个人的能力和弱点不一定表现在哪方面。我们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尽量接受,另一方面是尽量帮助她克服弱项。但这帮助不是热心地帮她干这干那。知道家长不可能帮她一辈子,我们的“帮助”就是尽量让她自己去做;我们要做的,主要是“有耐心”,允许她把事情做得一团糟。
如果生怕孩子有什么考虑不周,大人就全部替他考虑了,一点不落地盯着他,从长远来看,这是帮孩子的倒忙。凡事应该让孩子自己去考虑、去做,多犯一些错误,才能慢慢学会做得不错。
圆圆刚上高中时,早上总是走得着急,经常忘了拿钥匙或带手表,弄得自己很不方便,我和她爸爸就经常提醒“拿钥匙”、“戴手表”。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发现不是回事儿。她一直依赖我们的提醒,自己不去想办法提醒自己。我让她回来锁车后马上把钥匙装书包里,第二天只要背书包就肯定拿了钥匙,不要进家门后随手丢在写字台上;手表也摘下来放在书包的小袋里。她嘴上答应着,但就是经常心不在焉,还是习惯把钥匙和手表随手扔写字台上。
又有一次她没拿钥匙,到学校无法锁自行车,恰被查到。不锁自行车属于违反校规的行为,要写检讨书,还影响班级的评优成绩。这让圆圆很难过,我们心里肯定对她也有责怪,但没说“早提醒过你”之类的话,只是开一句玩笑,说她像牛顿一样,难免犯些小错误;并鼓励她按学校的规定,到公共教室打扫几次卫生,争取把班级扣掉的分给找回来。我还把她写得工工整整的“检讨书”用相机拍下来,逗她说从现在开始就给“牛顿博士”收集资料,等她将来成大名了,这就是经典故事。
我们这样的态度让圆圆变得愉快起来,不再为这件事沮丧。她后来通过在学校劳动很快把班级丢的分给找回来了,最重要的是从此后,她真的再没有忘记带自行车钥匙和手表。
并不是说家长不要批评孩子,但批评一定要用常规的“批评”方式表达吗?
就像割伤了自然会感到痛一样,孩子犯了一些小错或闯了祸,不用你说他也会感到不好意思,感到内疚和痛苦。家长这时如果不顾及孩子的心理,再板起面孔说一些教训的话,说一些早已说过的提醒的话,只会让他觉得丢面子,觉得烦;孩子为了保护自己的面子,为了表达对你唠叨的不满,可能会故意顶嘴或做出满不在乎的样子。
如果家长与孩子之间经常出现这样教训与反抗的态势,孩子就会渐渐地真的对自己的错误不在乎,对家长的话无动于衷。
许多人在平时也知道孩子有了过失 要好好和他谈。但一遇到突如其来的事情时,经常条件反射地冲孩子发火,“我早就提醒过你了,你居然还……”,“你怎么那么不小心……”,过火的教训话说过了,事后又后悔,可下次遇到同样的事,还是忍不住先发一通火。一些家长只好用“我脾气不好”来为自己开脱,来平衡自己。“脾气不好”在家长身上可能只是个小毛病,可它给孩子带来的却会是个大恶果。这会让孩子的“小毛病”变成一个痼疾。或变得脾气暴躁,自卑固执;或是屡教不改,一错再错。
像牛顿一样(2)
家长一定要从内心认识到儿童成长需要“试误”。孩子从生活中汲取的经验与教训,比你口头讲一百遍道理都印象深刻。“犯错误”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只有修够一定“课时”,他才能真正获得举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家长要理解“过失”的价值,看到在孩子成长中,他的“过失”与“成就”具有同样的正面教育功能。
至于偶尔的“过错”给孩子自己及家长带来的时间、经济等方面的损失,算作培养孩子成长必交的学费,可以换回他的成长、成才、成功。他拆坏了一辆新买的玩具汽车,可能就此激发了制造一架航天飞机的兴趣和潜能;今天炒糊一锅菜,明天就可能出个烹饪高手。建立正确的儿童观,用期许的眼光看孩子那些“闯祸”行为,就会感到它们是良机而不是坏事。这样的心境下,你内心还会有“火”吗?
“像牛顿一样”既是家长如何理解孩子的一个问题,也是以什么方式批评教育孩子的问题。人们常说一个人会不会说话,不在于说什么,在于如何说。我们可以批评孩子,但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批评,以保护孩子自尊心、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某种能力为目的。凡对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能力有损害的批评方式都是不好的,都是家长要彻底戒除掉的。
“像牛顿一样”的批评方式,把一件不好的事,本该生气的事化解为一句玩笑,既让孩子知道他哪里错了,又不损害他自尊心,还暗含了对他的理解,甚至隐藏着对他某种才能的褒奖。这样的批评话,孩子比较爱听。
哪怕有的孩子永远在生活细节上不精明,永远有“像牛顿一样”的毛病,只要不是什么大事,请允许他有这些毛病。
想一下我们自己,同样也有很多弱点,会不时地犯些小错。比如我不止一次地犯可笑的错误,穿运动衣出去跑步,跑的过程中觉得运动裤有些别扭,回来才发现是把前后穿反了;去商场退一件衣服,进了商场才发现衣服根本没带出来……这些毛病像肤色一样,长在我身上,不好去掉。我的先生和孩子也各自有他们的“毛病”,发生了,我们笑笑,经常自嘲我们的那些低级错误为“像牛顿一样”。这在我的家里完全是件趣事,不会遭到蔑视或训斥。
有的孩子认真细致,有的孩子粗枝大叶;有的心灵手巧,有的笨手笨脚;有的孩子从小善于关注生活小节,表现得精明能干;也有的孩子喜欢默默思考,思想整天不知在哪里飞翔,样子宛若梦游……孩子的状态是很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允许这种差异存在。正是这种差异性构成了人的丰富性。
一些太求完美的父母特别注意孩子的每一个细节,当孩子犯了一些小错误,或在某方面表现出能力不济时,他们就忧心忡忡,就想立即帮助孩子改变——而他们选用的方法就是告诉孩子你应该如何如何,一旦孩子在后来又犯了同样的错误时,他们可能就会拉下脸来——这时,他们事实上已变成太苛刻的父母。
牛顿如果整天因为不注意生活小节挨训,他还能是牛顿吗?爱迪生如果整天被苛责,他还能是爱迪生吗?
凡出于经验的或心不在焉的过错,只要不涉及道德问题,都不必指责或发火,甚至不需要提出来,孩子自己会在这种过程中感受不便和损失,知道以后该如何做。我们当然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孩子,但同时一定要有耐心等待他经历并成长,甚至要故意给他制造一些机会让他尝点不用心的苦头。只要孩子有自尊自爱的心态,有足够多的经历,该学会的他都能学会,该注意的他都会注意到。
退一步说,如果孩子的天性造就了他在某些方面就是低能,那么他也不会因为家长的教训或不断的提醒而有所改变;反而会因为你的不断唠叨,更降低这方面的能力,并同时增加自卑。
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你看他总是用“象牛顿一样”的眼光,他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
考好了不奖励(1)
把奖励当作学习的诱饵提出来,是一种成|人要求儿童以成绩回报自己的行贿手段。它让孩子对学习不再有虔诚之心,却把心思用在如何换取奖品,如何讨家长欢心上。这让孩子的心总是悬浮在半空,患得患失,虚荣浮躁,学习上很难有心无旁鹜、脚踏实地的状态。
我们一直很注意在各方面鼓励圆圆,但只给她精神鼓励,几乎没动用过物质奖励。在学习上更是执行“不奖励”政策。
我在另一篇文章《只有“记功簿”没有“记过簿”》里讲到,我们给圆圆的奖励就是经常在一个小本子上记下她值得表扬的事情,画朵小红花。即使这样的“画饼充饥”,也没拿它用作学习方面的激励,小本中没有一朵小红花是因为考试成绩好得到的。
采取“考好了不奖励”的政策,当然也有“考坏了不批评”的政策配套。就是说,在我们这里,她考好考坏都是正常的,不会因为她考好了我们就兴高采烈,考不好就生气失望,相关的奖惩当然更没有。
并非我们内心真的不在意她的学习成绩,作为父母,我们也强烈地希望她有好的学习成绩,但这种愿望一直是锁在心里,转化到日常细节的处理和思考上,而不是经常把它表露在言语和表情上。
家长们也许担心不在学习方面提醒或刺激,孩子就会不好好学习,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就当下的社会生活来说,考试的重要性已被渲染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孩子周围根本不缺少“分数场”。从一上学开始,孩子就天然地知道好成绩非常重要。家长什么都不用说,孩子也会尽力去拿一个好成绩。纵使家长没有奖励,好成绩本身也会给他带来巨大的快乐,已足以形成激励作用。
家长在成绩上的淡然,恰是对社会、学校过度渲染成绩现象的平衡,把孩子拉回到踏实的学习心态中,防止他在学习中有压力或变得虚浮起来。
在我们的体会中,家长不渲染考试,不强化分数,会让孩子在考试方面心理一直比较坦然,使他的学习注意力不被分散,学习中没有压力,不但不会影响孩子的成绩,从长远的时间里来看更能促进学习进步。
圆圆的学习成绩基本上一直令我们满意,每到学期末我们翻看她的成绩册时,总是感到非常愉快。放假了,我们可能会带她去买一件非常好的衣服,但只是因为这衣服好看,并且此时应该给她买一件了,我们绝不把她的考试成绩和这件衣服联系起来。
考试成绩本身就是奖励,父母合上成绩册时一句淡淡的“很好”和眼中的愉悦,就已经足够激励孩子再接再厉了。
一位妈妈告诉我,她用了很多办法来激励孩子。孩子考好了带他去游乐场,买名牌运动鞋,吃西餐,甚至许诺说要考到某个程度就带他出国旅游。可每种办法只能用一两次,然后就没效了,所以孩子的学习一直没什么起色。
这位母亲似乎用了很多办法,但分析她的方法,其实只有一种,那就是物质刺激,区别只是奖品不同。
人对奖品的热爱程度取决于他在这方面的欠缺和需求程度。从物质贫困年代走来的家长们常有的思路就是物质刺激,这是供应短缺时代遗留的观念。
就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在物质上并没有太大的欠缺,所以物质奖励并不能真正刺激他们的热情。即使能带来一些动力,也是阶段性的,持续不了多长时间,而学习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态度。
物质奖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却会产生不少的副作用。
首先,它转移了孩子的学习目的。
一个孩子如果为了一双旱冰鞋而去学习,他在学习上就开始变得功利了。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取得好成绩,可一旦得到了这双鞋,对学习就会懈怠。庸俗奖励只能带来庸俗动机,它使孩子不能够专注于学习本身,把奖品当作目的,却把学习当作一个手段,真正的目标丢失了。
其次,它败坏了孩子实事求是的学习精神。
学习最需要的是对知识的探究兴趣和踏实的学习态度,这是保持好成绩的根本动力和根本方法。把奖励当作学习的诱饵提出来,是一种成|人要求儿童以成绩回报自己的行贿手段。它让孩子对学习不再有虔诚之心,却把心思用在如何换取奖品、如何讨家长欢心上。这让孩子的心总是悬浮在半空,患得患失,虚荣浮躁,学习上很难有心无旁鹜、脚踏实地的状态。
第三,它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对立情绪。
任何考试都有变数,谁也不能保证在每一次考试中都取得好成绩。如果一个孩子很早就想得到一双旱冰鞋,家长说如果考试能进班内前十名就给他买。结果孩子考了第十二名,家长就说等到下次考试进了前十名再买。家长认为这样可以激励孩子继续努力。孩子由于和家长有言在先,也会答应下次争取进前十名,但他心里会不由自主地对下次考试忧心忡忡。他下次进入了前十名,会有暂时的愉快,但用不了多久,家长一定会在新一轮考试中有新的条件提出来。每一次考试都是个坎,需要他去跨越,一旦做得不理想,他就会有挫败感。不知不觉,他变得反感学习、憎恨考试了。
在孩子的学习上使用激励手段,一定要考虑方式和学习之间的内在关系,不要让这两者形成冲突。同样是买旱冰鞋,如果换个做法,则效果会好得多。
家长如果在孩子考试前就知道他想得到一双旱冰鞋,并且准备给他买的话,最好在考试前什么也不说,也不对孩子提任何名次要求。当孩子拿回第十二名这个成绩时,赞赏地对孩子说:不错,都快进入前十名了。然后转移话题,问他是不是想买旱冰鞋,正好放假有时间去玩了。
这样就把考了第十二名这个“劣势”说成一个优势(“快进前十名了”),后面又紧跟了去买旱冰鞋这件让孩子期待的事——考试成绩和买旱冰鞋这两件事就没有一点冲突,孩子在这两件事间建立了良好的条件反射,想到“学习”时会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
无论家长心里想什么,你给孩子的感觉一定要让他觉得简单愉快。给他旱冰鞋,并不是因为他进入了前十名,只是因为他喜欢轮滑运动;给他一百元,并不是因为他数学得了一百分,只是因为他想去买周杰伦新出的歌曲——不要无故拒绝也不要随意奖励,尤其不要在孩子的正常需求上附加任何和学习有关的条件。
另有一种情况要注意。我见过一位家长,她不用金钱等物质的东西来奖励孩子,她用“时间”来奖励。她12岁的儿子喜欢上网,她一心要孩子好好学习。她后来想办法,规定儿子每次考试,只要有一门课85分以上,就奖励2个小时上网时间。
考好了不奖励(2)
这个想法从表面上看来有道理,既可以让孩子努力学习,又能满足他的上网要求。她的方法在最初时似乎见到了效果,孩子有几门课考到了85分以上,她就如约奖励了孩子“时间”。孩子很高兴。但时间一长,孩子并没有像设想中的那样“85分以上”越来越多,却是越来越少了,而上网的愿望一直没少。为这事又和她发生着越来越多的冲突。这个奖励方案宣告失败。
分析这这位母亲的奖励方法,其实和前面提到的物质奖励一样,制造的都是对立的购买关系。孩子最缺的是时间,那么就让他用成绩来购买。时间在这里就成了物质的变种。问题是这种购买关系经常因为“学习”这方面的原因不能实现,或实现得不够令人满足,孩子不能获得充分的玩游戏的时间,内心就会对“学习”产生对立情绪。这种对立情绪让他的成绩更不如意,他获得的时间就更少,然后学习就表现得更差——事情进入恶性循环。
这位妈妈问我怎么办,我想想说,一般来说孩子玩游戏也是一种必需,能让他玩就尽量让他玩,不要随便夺走孩子的一种爱好。如果你的孩子真的玩得很无度了,影响了正常学习,你可以让玩游戏和另一个他想得到的东西对立起来,让玩游戏成为他获得那个东西的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也许会抵消他对游戏的兴趣。
比如,他现在特别想买一辆800元的山地自行车,你就告诉他,每上一次网,他可以赚到10元钱,什么时间赚够钱了,就去买车子。
这里要注意的是,你在口气中不要表现出对游戏的厌恶,把这当作孩子正常的爱好来看待。这样他原本一天上一次网,一次上四个小时,在这种政策下他可能变成一天上四次网,每次上一个小时。赚到800元需要上机80次,这不是一两天就能实现的——就是说在设计上要稍有难度,无论用什么来做“奖品”,不要让他轻易得到——上机80次,怎么也得半月二十天的吧。在这个过程中你还不断用山地车刺激他,让他觉得这个过程比较漫长,觉得上网变成了一项任务。
对孩子来说,一旦觉得某件事情是任务,他就会同时有苦役感。这样做下来,到他终于买上山地车时,游戏的兴趣多半已被大大地挫伤。如果过一段时间他对游戏的兴趣又起来了,你可以按这样的思路设计下一个“奖励”。注意在整个过程中不要让孩子察觉你的真实意图。
我想我这个“方法”如果在做之前被孩子听到了,可能会让他觉得是个馊主意。但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应该是乐意接受这个方法的——没有痛苦地减轻了网瘾,减少了和家长的冲突,他的生命成长中因此减少了一些损害。这对他当下及未来可能都是重要的。这应该是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是防止出现问题的思路。
还要提醒家长们的是,纯粹的口头奖励也不要过分。
儿童只有在对自己的能力不确信的情况下,才需要有外在的赞美和肯定来稳固他的自信。无论在什么事情上,只要孩子已形成较为确定的能力,就不需要经常去夸他,否则他会感到做作和廉价,反而让他对自己产生怀疑。
比如圆圆第一次缝了件布娃娃的衣服,我真诚地表扬她,当她已经缝到第四件时,我就不再需用“你缝得真好”这样的话夸奖她。我说“你的针脚缝得更均匀了,边线缝得比上一件还直”。这样的表扬话她听起来就比较真实,能带来成就感。
表扬的话说得过头了,不如不说。家长对孩子真诚的欣赏有各种表现的渠道,除了直接的夸奖,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表达出来。不打击孩子和不过度表扬孩子,意义其实差不多,都是家长不去扰乱孩子的自我认知。
在发展孩子各种良好品行习惯中,胡乱奖励不会对孩子的飞翔产生助力,却会成为挂在孩子翅膀上的石块。“考好了不奖励”正是为了避免给孩子帮倒忙。
睡觉不怕吵 学习不怕吵(1)
无菌舱里培养不出体格健壮的人,靠消灭周围正常声音来成全学习的做法也没有道理。在一个正常环境中备受打扰的孩子,他在安静的环境中同样容易受到打扰,真正打扰他的不是那个声音,是他寻找声音的习惯。
这些年不时地去看刚生了宝宝的亲戚、朋友或同事,发现不少人总是非常小心地呵护着婴儿的睡眠。说话声音压得低低的,把电话线也摘掉了,生怕有什么动静吵醒孩子。家长爱子心切可以理解,但这样做是错误的,可能正是给孩子将来的睡眠制造麻烦。
我很庆幸在圆圆出生前读到一本《新育儿百科全书》,这本书非常好,是美国一位著名儿科医生、儿童心理学家写的。当时也买了另外几本“国产”育儿书,看完后,觉得这本“进口”书的育儿观处处追求“自然”,却又科学客观,很合自己胃口。比如在婴儿睡眠这个事上,我当时看到的“国产”书里都讲孩子出生后,应该尽量给他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孩子有良好的睡眠。而这本书里却是这样写的:
“家里有些动静,一般不会影响孩子睡觉。父母在房间里走动不用蹑手蹑脚,说话也不必悄声细气,否则孩子习惯了寂静的环境,突然听到一点声音反而容易惊醒。无论婴儿还是儿童,只要平日习惯了家里的一般嘈杂声和说话声,即使有客人来访谈笑,或收音机、电视机打开着,甚至有人走进他们的卧室,他仍然可以睡得很香。”
短短一段话让我受益匪浅。
这段话提醒我,孩子的睡眠完全可以和大人的正常活动做到两不打扰,一个略有噪音的环境还有利于养成孩子睡觉不怕打扰的好习惯。所以圆圆出生后,我们该干什么干什么,说话声、电视音量平时多大还是多大。而床上这个小婴儿也确乎表现出不怕打扰的样子。她满月时在照相中的表现,更加深了我的这种印象。
当时我家还没有相机,圆圆过满月时就从外面找个人来家里给她照相。摄影师来了,这个小婴儿正睡着了。因为摄影师接下来还要到另外一家人那里拍照,不愿等,我们就决定把孩子弄醒。
我先轻摸她的脸蛋,用平常的声音喊她醒来,结果没反应。
于是把小被子揭开,一边活动她的四肢一边用稍大的声音跟她说话,她还是不理睬。
她爸爸在旁边说,抱起来应该就醒了。我把她抱起来,拍拍她的屁股和背,左拍右拍,好像都拍在别人身上,她的头靠在我胸前睡得更香了。
大家觉得又奇怪又好笑,连摄影师也说真是奇怪了,怎么叫不醒呢。然后我们又用手轻挠她脖子处痒痒肉,她只是头和脖子微微扭动一下,脸上还出现一个浅浅的微笑,鼻息均匀,继续她的美梦。
最后,姥姥使出绝招,拿来一块毛巾给她擦脸,又湿又凉的毛巾擦到她粉嫩的脸上,可小家伙仅仅是鼻子微微地皱了一下,然后面目恬淡,神情泰若,更加自我地酣睡着,就是不醒来。
这样折腾了近半个小时也没把她弄醒,没办法,我们只好让摄影师先到别人家照,返回来再给我们照。可摄影师走了还不到十分钟,圆圆醒来了,她先是扭动一下身体,睁开眼睛,然后小嘴一咧,哭起来,要吃奶了。我们真是又气又笑——也太自我了吧。
这件事让我们发现,孩子岂止是“不怕打扰”,简直是“特别地不怕打扰”。因为一般情况下人们没有必要把一个正在熟睡的婴儿叫醒,所以这个现象也不容易被发现。从那以后,我们就更不担心有什么声音能吵着她了,而她也确实能在任何声音里睡得香甜。
事实上,圆圆稍大一些后是很容易被叫醒来的。从她一岁多开始,我们几次因为赶火车,需要半夜起来,我只要轻轻一叫她,她就能醒来,不哭不闹的,非常乖巧。但在平时,她却总是睡得很沉,只要这个声音不是专门叫她,就吵不着她。她的耳朵好像有特别的功能,能把无关的声音过滤掉。
大约她2岁左右,有天晚上我和她爸爸在临睡前因为一件什么事大声争辩,当时圆圆和我们在一个屋里,已睡着了。我们开始还担心把她吵醒,但发现她睡得很踏实,根本没有被打扰的迹象,于是声音越来越高,痛快地吵了一架。父母掀起一场声音的疾风暴雨,圆圆却始终像在摇篮曲中睡得那么香甜。
有一些婴幼儿,他们睡觉好像确实怕吵,这种情况,除了个别特别敏感的孩子,一般是在出生后前几个月的时间里惯出坏毛病了。还有一些婴儿在头三个月里会发生腹部绞痛,这也会导致他们突然惊醒啼哭,而大人经常误以为他们是被吵醒了。无论哪种情况,家长也不应该娇纵他睡觉怕吵的习惯,应想办法让他逐渐适应生活噪音,学会睡觉不怕吵。
一个简单的生理问题如果一直被错误地解决,最后可能会变成一个心理问题。
我听一位读研究生的女孩子说,她宿舍有一位室友,睡觉特别怕吵。宿舍4个人,尽管其余3人一直小心,这位室友总是抱怨宿舍的人弄出动静吵得她睡不好;当另外3人都不在宿舍时,她抱怨走廊里有人说话吵到了她;到半夜走廊里没人时,她也会睡不踏实,因为窗外还总会不时传来什么声音。她的睡眠问题似乎只有做鲁滨逊才能解决。
可以想象这个女孩给同宿舍的人带来很多麻烦,而最痛苦的是她自己。据说这个女孩的妈妈也是睡觉特别怕吵,这方面就从小呵护她。可这呵护不是给孩子造福,而是给她带来可能一生甩不掉的麻烦。
就像对睡眠环境常有“安静”要求,人们也习惯于在学习环境上要求安静。但也正像适当的噪音有助于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适当的噪音也可以培养孩子们在学习方面的抗干扰能力。所以在孩子学习环境方面,也不应该过分追求安静,以免物极必反。
现在一个比较麻烦的倾向是,在学校里或家庭里,我们总在尽力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除了课堂以“安静”作为审美标准,以喧闹为坏现象,甚至连小学的活动课也要求孩子们不出声。这方面经常是做得太过了。
我在北京某小学看到,每天放学前的活动时间被称为“管理班”时间,这个时间原本是让孩子们自由活动的,可实际上它变成了自习课。每班都有一个老师管着孩子们,一旦哪个孩子说话,就要被老师大声训斥。有的班纪律不好,老师就要不停地声嘶力竭喊叫或敲击讲桌以维持“秩序”——学校里这种从早到晚求安静的现象其实非常普遍,从我上小学时就这样,现在似乎更变本加厉。
圆圆上小学二年开始有了下午自习课,老师不总是跟在教室里,大部分时间由班干部维护秩序。圆圆当时是班长,老师要求她管好自习课的纪律。孩子们已被管了一天了,这个时间好不容易没有老师管束,哪里肯听小班长的话,自习课总是乱哄哄的。圆圆管了这个,那个人又开始说话,尤其她自己埋下头刚写了一点作业,教室里一下就乱了套,她又得重新站起来维持纪律。教室里的声音往往大得淹没她的声音,圆圆就得大声喊叫,才能重新让教室里安静一小会儿。
睡觉不怕吵 学习不怕吵(2)
这种做法根本不符合圆圆的天性,而老师又总是要求她对自习课的“纪律”负起责来,这让她左右为难。过了一段时间,她居然写了个“辞职报告”,要求辞去班长的职务,想当文艺委员。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文艺委员不需要在自习课上管人。事情把孩子逼得连“官”都不想当了!
小学是儿童的活动场所,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嘈杂到底怎么了,它真能妨碍到谁的学习吗?不少教育工作者都形成了“安静癖”,甚至这种癖好已到了伤害儿童的地步。
我听一个朋友说,她儿子所在小学创建“文明校”,创建活动中有个项目是搞“无噪音走廊”。就是下课不许孩子们在走廊里大声喧哗。学校天天派小干部们在走廊里巡视,抓喧哗者。小干部们把握不好标准,经常是哪个孩子一不留心说话声音稍大就被记下来,就要扣班里的分。结果各班主任们为避免扣分,下课把学生关在教室,不让学生到走廊中,谁想上厕所先在教室里排队,一个上完回来另一个再上。听说这个学校的走廊确实很安静,经验还被推广到别的小学……
在“无噪音走廊”里成长的孩子,他所感受到的,实质是学校教育的野蛮。这样一种创建“文明校”活动,能让孩子们心底生长出什么样的“文明”呢?
教育应该为培养孩子的习惯而工作,不应该追求表面的整齐和迎合某些消极癖好。在学习环境方面,既不需要故意制造喧闹,也不需要过分追求安静,顺其自然才是最好。学习环境如果符合儿童的天性,孩子能自然形成学习上的抗干扰能力,他们在这方面有惊人的生长力。“学习不怕吵”和“睡觉不怕吵”事实上是同一个问题,可以有相同的解决思路。
请看这所小学是如何做的——
孩子们在学校里是如此自由,每天想上什么课都是孩子们说了算。这所学校从不以“干扰别人”这样的原因制止孩子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在它的图书室里,有人看书,有人唱歌,有人朗读,有人画画。在一般人看来,这里可是够喧闹的,但实际上孩子们却是互不打扰,各干各的,自得其乐。学校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抗干扰能力,目的是让孩子们学会“无论周围怎么嘈杂,都能够立刻集中精力!”
这所学校让孩子们感到快乐,每个孩子放学后都不想离开,第二天早晨又想早早到校。它招收的学生都很平常,甚至有些是身体有残疾或被别的学校开除的,但学生们经历过这样的小学教育后,最后却几乎个个成才——这就是那本很有名的《窗边的小豆豆》写到的学校:巴学园,它存在于70多年前的日本,创办者是日本教育家小林宗作先生,他的教育思想在今天看来仍非常先进,值得推崇。
在家庭中,家长们当然应该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不被打扰的学习环境,但这方面也是正常就好,不要太苛求了;如果家长在这方面太用心,甚至表现出焦虑,不但没有好效果,反而有坏作用。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邻居,她住在我的楼下。大约在圆圆读初中时,她的女儿正要高考。当时圆圆要参加二胡考级,由于上住宿制学校,只能每个周末回家时练琴。结果只要圆圆的二胡声一响,楼下就开始敲暖气管。开始我们不以为是针对我们来的,因为那个楼虽然隔音不太好,但谁家有什么声响,仅仅是隐约听到,那音量根本影响不到自己。后来又反复几次,我们才确信那个声音就是制止圆圆练二胡的。
我后来在电梯里遇到一些邻居,从他们的言谈中知道这位母亲抱怨别人家的声音影响了她女儿的学习,所以总敲暖气管,甚至“登门拜访”过一些人。大家在心里可能也觉得她做得有些过,不过人们还是很支持孩子高考,都自觉地减免了家里的各种声音。
圆圆不能在晚上练二胡了,只能在周六上午,即那女孩去学校上课时练。那段时间也听不到邻居家弹钢琴的声音了,只是不时地听到楼下敲暖气管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第3部分阅读
欲望文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第3部分阅读
“小圆圆说得对,反正哭也不能止痛,还不如不哭。”我没让孩子承诺她一定不哭,我想,她能这样理解已很不容易,不需要给她任何压力,到时她万一哭了,也不用为自己违反了诺言而感到羞愧。以她的年龄,哭了也是正常的。
轮到圆圆了,她坐在我腿上,伸出小胳膊,虽然有些紧张,但安静地等护士拿针管,安针头。护士发现这个孩子不哭,很诧异地看看她。
圆圆可能是想安慰那个护士,对她说:“阿姨,我不哭。”这让护士非常惊喜,一直紧皱的眉头展开了“噢?你为什么不哭呢?”圆圆说“哭也一样疼”。
护士一下也听懂了,她惊讶地停止了手中的动作,看看圆圆,顿了一下,才说“啊,你这个小姑娘,真是太懂事了!哎呀,阿姨从来没遇到过这么懂事的孩子!”她手里拿着针管,去圆圆胳膊上找血管时,犹豫了一下,放下手里的针管,拉开抽屉找出一个新的针管说,你这么懂事,阿姨更不舍得扎痛你,这个针头稍细一些,没有那些痛,就剩这一个了,给最听话的孩子用。她找了一下圆圆的血管,发现不太好找,就站起身找来一个年纪较大的护士,对圆圆说这个阿姨保证一针就能扎准。果然。
看来,告诉孩子“打针有些痛”,教会孩子在困难面前从容镇定些,既能减轻痛苦,又能保护自己,还能“占便宜”呢。
像牛顿一样(1)
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你看他总是用“象牛顿一样”的眼光,他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
我们经常说圆圆“像牛顿一样”,这不是一句表扬,而是批评,批评她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不用心,犯各种低级错误。
这句话来自圆圆小时候看过的一个故事。说牛顿醉心于实验,有一次一位朋友中午来看他,但就是等不到,朋友和他开玩笑,把佣人给牛顿准备的午饭都吃了,然后走了。待牛顿终于从实验室出来,走到餐桌旁,看看桌上的残局,自言自语说“原来我已经吃过饭了”,然后离开饭桌,又钻进实验室。
天才因为太痴心于某件事情,在生活中常常犯傻,做些令人发笑或令人生气的事,流传下来成为经典故事。可现实生活中出现这类人和事,却多半会被看作“不用心”、“不聪明”,引起人们的不屑或生气。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儿童教育中。
绝大多数孩子在童年时代都会醉心于某件事。或者是用全部心思思考第一只小鸡是从哪里来的,以至于听不到妈妈三番五次叫吃饭的声音;或是玩得过分投入,忘了上厕所,尿了裤子;也可能读一本有趣的画册,忘记了写作业……一千个孩子会有一千件痴迷的事情,尽管这些事情在大人看来,是多么简单或毫无趣味;再加上孩子们的幼稚和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常常会做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甚至闯一些小祸。
大人用什么态度对待孩子的这些小“不是”,这不是件小事,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
我的一个朋友说到她未竟的文学梦时,讲到一个事情。她初中时经常一边拉风箱蒸馒头一边看小说,结果有几次看得太投入,没注意看火,把火弄灭了,她的父亲一发现就打骂她一顿。近三十年过去了,她说起这事还是很难过,觉得这事对她的心理健康和事业成长有长久的消极影响。用她的遭遇对比爱迪生的母亲对儿子种种“过错”的理解和支持,真的可以感到,孩子最后成不成“才”,父母在这些细节上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是很关键的。
如何看待孩子无意中犯的一些小错误,对这些小错误家长应该以何种态度处理——这其实是家庭教育的大问题。
我的女儿圆圆作为一个普通孩子,别人会犯的小错误她也经常犯。比如花好几百元买个电子辞典,用了没几天就丢了,都不知道丢哪儿了;做炒鸡蛋,蛋皮磕开后,把蛋液直接打进垃圾桶,接下来考虑蛋壳该扔哪里,才发现搞错了;让她把剪子放回工具箱,她拿着剪子在家里绕一圈,返回来奇怪地问我给她剪子干吗。每当这个时候,我只能无可奈何地说她“象牛顿一样”。
她的“牛顿行为”还常常给我添乱。她初中时住校,一周回一趟家。开始一段时间,周末返校时总是有什么必需的东西忘了带,到学校后就给家打电话,要求送一趟。她的学校离家远,我和她爸爸跑一趟半天时间就没了,还得向单位请假。每到这时候,我们心里也是气鼓鼓的,但从没因为这个训过她,只是表示我们特别忙,这样浪费时间太可惜了。话说到这里就足够了。我们明白孩子在给你打电话时,她已经知道由于自己的疏忽给父母带来麻烦了,这种情况下父母就用不着再责备她,如果父母责备,倒是给了她辩解却不肯反省的机会。
虽然她每次返校时我和她爸爸都会有些担心什么事情她忘了,又要我们跑一趟,但我们不会帮她收拾东西,只叮嘱她一句:好好想想,把东西都带全了。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下来,她就很少丢三落四的了,自己能把该带的东西都收拾妥当。我看她专门弄了个小本,把要做的事一样样记下来,临走前再翻一次,看看有没有什么事情没做。
人的不足有各种各样。在生活料理方面,圆圆不是个能力很强的人,这肯定和我们的教育有关,应该是无意中包办了不少本该由她自己干的事;也可能和人的天性有关,每个人的能力和弱点不一定表现在哪方面。我们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尽量接受,另一方面是尽量帮助她克服弱项。但这帮助不是热心地帮她干这干那。知道家长不可能帮她一辈子,我们的“帮助”就是尽量让她自己去做;我们要做的,主要是“有耐心”,允许她把事情做得一团糟。
如果生怕孩子有什么考虑不周,大人就全部替他考虑了,一点不落地盯着他,从长远来看,这是帮孩子的倒忙。凡事应该让孩子自己去考虑、去做,多犯一些错误,才能慢慢学会做得不错。
圆圆刚上高中时,早上总是走得着急,经常忘了拿钥匙或带手表,弄得自己很不方便,我和她爸爸就经常提醒“拿钥匙”、“戴手表”。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发现不是回事儿。她一直依赖我们的提醒,自己不去想办法提醒自己。我让她回来锁车后马上把钥匙装书包里,第二天只要背书包就肯定拿了钥匙,不要进家门后随手丢在写字台上;手表也摘下来放在书包的小袋里。她嘴上答应着,但就是经常心不在焉,还是习惯把钥匙和手表随手扔写字台上。
又有一次她没拿钥匙,到学校无法锁自行车,恰被查到。不锁自行车属于违反校规的行为,要写检讨书,还影响班级的评优成绩。这让圆圆很难过,我们心里肯定对她也有责怪,但没说“早提醒过你”之类的话,只是开一句玩笑,说她像牛顿一样,难免犯些小错误;并鼓励她按学校的规定,到公共教室打扫几次卫生,争取把班级扣掉的分给找回来。我还把她写得工工整整的“检讨书”用相机拍下来,逗她说从现在开始就给“牛顿博士”收集资料,等她将来成大名了,这就是经典故事。
我们这样的态度让圆圆变得愉快起来,不再为这件事沮丧。她后来通过在学校劳动很快把班级丢的分给找回来了,最重要的是从此后,她真的再没有忘记带自行车钥匙和手表。
并不是说家长不要批评孩子,但批评一定要用常规的“批评”方式表达吗?
就像割伤了自然会感到痛一样,孩子犯了一些小错或闯了祸,不用你说他也会感到不好意思,感到内疚和痛苦。家长这时如果不顾及孩子的心理,再板起面孔说一些教训的话,说一些早已说过的提醒的话,只会让他觉得丢面子,觉得烦;孩子为了保护自己的面子,为了表达对你唠叨的不满,可能会故意顶嘴或做出满不在乎的样子。
如果家长与孩子之间经常出现这样教训与反抗的态势,孩子就会渐渐地真的对自己的错误不在乎,对家长的话无动于衷。
许多人在平时也知道孩子有了过失 要好好和他谈。但一遇到突如其来的事情时,经常条件反射地冲孩子发火,“我早就提醒过你了,你居然还……”,“你怎么那么不小心……”,过火的教训话说过了,事后又后悔,可下次遇到同样的事,还是忍不住先发一通火。一些家长只好用“我脾气不好”来为自己开脱,来平衡自己。“脾气不好”在家长身上可能只是个小毛病,可它给孩子带来的却会是个大恶果。这会让孩子的“小毛病”变成一个痼疾。或变得脾气暴躁,自卑固执;或是屡教不改,一错再错。
像牛顿一样(2)
家长一定要从内心认识到儿童成长需要“试误”。孩子从生活中汲取的经验与教训,比你口头讲一百遍道理都印象深刻。“犯错误”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只有修够一定“课时”,他才能真正获得举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家长要理解“过失”的价值,看到在孩子成长中,他的“过失”与“成就”具有同样的正面教育功能。
至于偶尔的“过错”给孩子自己及家长带来的时间、经济等方面的损失,算作培养孩子成长必交的学费,可以换回他的成长、成才、成功。他拆坏了一辆新买的玩具汽车,可能就此激发了制造一架航天飞机的兴趣和潜能;今天炒糊一锅菜,明天就可能出个烹饪高手。建立正确的儿童观,用期许的眼光看孩子那些“闯祸”行为,就会感到它们是良机而不是坏事。这样的心境下,你内心还会有“火”吗?
“像牛顿一样”既是家长如何理解孩子的一个问题,也是以什么方式批评教育孩子的问题。人们常说一个人会不会说话,不在于说什么,在于如何说。我们可以批评孩子,但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批评,以保护孩子自尊心、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某种能力为目的。凡对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能力有损害的批评方式都是不好的,都是家长要彻底戒除掉的。
“像牛顿一样”的批评方式,把一件不好的事,本该生气的事化解为一句玩笑,既让孩子知道他哪里错了,又不损害他自尊心,还暗含了对他的理解,甚至隐藏着对他某种才能的褒奖。这样的批评话,孩子比较爱听。
哪怕有的孩子永远在生活细节上不精明,永远有“像牛顿一样”的毛病,只要不是什么大事,请允许他有这些毛病。
想一下我们自己,同样也有很多弱点,会不时地犯些小错。比如我不止一次地犯可笑的错误,穿运动衣出去跑步,跑的过程中觉得运动裤有些别扭,回来才发现是把前后穿反了;去商场退一件衣服,进了商场才发现衣服根本没带出来……这些毛病像肤色一样,长在我身上,不好去掉。我的先生和孩子也各自有他们的“毛病”,发生了,我们笑笑,经常自嘲我们的那些低级错误为“像牛顿一样”。这在我的家里完全是件趣事,不会遭到蔑视或训斥。
有的孩子认真细致,有的孩子粗枝大叶;有的心灵手巧,有的笨手笨脚;有的孩子从小善于关注生活小节,表现得精明能干;也有的孩子喜欢默默思考,思想整天不知在哪里飞翔,样子宛若梦游……孩子的状态是很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允许这种差异存在。正是这种差异性构成了人的丰富性。
一些太求完美的父母特别注意孩子的每一个细节,当孩子犯了一些小错误,或在某方面表现出能力不济时,他们就忧心忡忡,就想立即帮助孩子改变——而他们选用的方法就是告诉孩子你应该如何如何,一旦孩子在后来又犯了同样的错误时,他们可能就会拉下脸来——这时,他们事实上已变成太苛刻的父母。
牛顿如果整天因为不注意生活小节挨训,他还能是牛顿吗?爱迪生如果整天被苛责,他还能是爱迪生吗?
凡出于经验的或心不在焉的过错,只要不涉及道德问题,都不必指责或发火,甚至不需要提出来,孩子自己会在这种过程中感受不便和损失,知道以后该如何做。我们当然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孩子,但同时一定要有耐心等待他经历并成长,甚至要故意给他制造一些机会让他尝点不用心的苦头。只要孩子有自尊自爱的心态,有足够多的经历,该学会的他都能学会,该注意的他都会注意到。
退一步说,如果孩子的天性造就了他在某些方面就是低能,那么他也不会因为家长的教训或不断的提醒而有所改变;反而会因为你的不断唠叨,更降低这方面的能力,并同时增加自卑。
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你看他总是用“象牛顿一样”的眼光,他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
考好了不奖励(1)
把奖励当作学习的诱饵提出来,是一种成|人要求儿童以成绩回报自己的行贿手段。它让孩子对学习不再有虔诚之心,却把心思用在如何换取奖品,如何讨家长欢心上。这让孩子的心总是悬浮在半空,患得患失,虚荣浮躁,学习上很难有心无旁鹜、脚踏实地的状态。
我们一直很注意在各方面鼓励圆圆,但只给她精神鼓励,几乎没动用过物质奖励。在学习上更是执行“不奖励”政策。
我在另一篇文章《只有“记功簿”没有“记过簿”》里讲到,我们给圆圆的奖励就是经常在一个小本子上记下她值得表扬的事情,画朵小红花。即使这样的“画饼充饥”,也没拿它用作学习方面的激励,小本中没有一朵小红花是因为考试成绩好得到的。
采取“考好了不奖励”的政策,当然也有“考坏了不批评”的政策配套。就是说,在我们这里,她考好考坏都是正常的,不会因为她考好了我们就兴高采烈,考不好就生气失望,相关的奖惩当然更没有。
并非我们内心真的不在意她的学习成绩,作为父母,我们也强烈地希望她有好的学习成绩,但这种愿望一直是锁在心里,转化到日常细节的处理和思考上,而不是经常把它表露在言语和表情上。
家长们也许担心不在学习方面提醒或刺激,孩子就会不好好学习,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就当下的社会生活来说,考试的重要性已被渲染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孩子周围根本不缺少“分数场”。从一上学开始,孩子就天然地知道好成绩非常重要。家长什么都不用说,孩子也会尽力去拿一个好成绩。纵使家长没有奖励,好成绩本身也会给他带来巨大的快乐,已足以形成激励作用。
家长在成绩上的淡然,恰是对社会、学校过度渲染成绩现象的平衡,把孩子拉回到踏实的学习心态中,防止他在学习中有压力或变得虚浮起来。
在我们的体会中,家长不渲染考试,不强化分数,会让孩子在考试方面心理一直比较坦然,使他的学习注意力不被分散,学习中没有压力,不但不会影响孩子的成绩,从长远的时间里来看更能促进学习进步。
圆圆的学习成绩基本上一直令我们满意,每到学期末我们翻看她的成绩册时,总是感到非常愉快。放假了,我们可能会带她去买一件非常好的衣服,但只是因为这衣服好看,并且此时应该给她买一件了,我们绝不把她的考试成绩和这件衣服联系起来。
考试成绩本身就是奖励,父母合上成绩册时一句淡淡的“很好”和眼中的愉悦,就已经足够激励孩子再接再厉了。
一位妈妈告诉我,她用了很多办法来激励孩子。孩子考好了带他去游乐场,买名牌运动鞋,吃西餐,甚至许诺说要考到某个程度就带他出国旅游。可每种办法只能用一两次,然后就没效了,所以孩子的学习一直没什么起色。
这位母亲似乎用了很多办法,但分析她的方法,其实只有一种,那就是物质刺激,区别只是奖品不同。
人对奖品的热爱程度取决于他在这方面的欠缺和需求程度。从物质贫困年代走来的家长们常有的思路就是物质刺激,这是供应短缺时代遗留的观念。
就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在物质上并没有太大的欠缺,所以物质奖励并不能真正刺激他们的热情。即使能带来一些动力,也是阶段性的,持续不了多长时间,而学习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态度。
物质奖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却会产生不少的副作用。
首先,它转移了孩子的学习目的。
一个孩子如果为了一双旱冰鞋而去学习,他在学习上就开始变得功利了。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取得好成绩,可一旦得到了这双鞋,对学习就会懈怠。庸俗奖励只能带来庸俗动机,它使孩子不能够专注于学习本身,把奖品当作目的,却把学习当作一个手段,真正的目标丢失了。
其次,它败坏了孩子实事求是的学习精神。
学习最需要的是对知识的探究兴趣和踏实的学习态度,这是保持好成绩的根本动力和根本方法。把奖励当作学习的诱饵提出来,是一种成|人要求儿童以成绩回报自己的行贿手段。它让孩子对学习不再有虔诚之心,却把心思用在如何换取奖品、如何讨家长欢心上。这让孩子的心总是悬浮在半空,患得患失,虚荣浮躁,学习上很难有心无旁鹜、脚踏实地的状态。
第三,它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对立情绪。
任何考试都有变数,谁也不能保证在每一次考试中都取得好成绩。如果一个孩子很早就想得到一双旱冰鞋,家长说如果考试能进班内前十名就给他买。结果孩子考了第十二名,家长就说等到下次考试进了前十名再买。家长认为这样可以激励孩子继续努力。孩子由于和家长有言在先,也会答应下次争取进前十名,但他心里会不由自主地对下次考试忧心忡忡。他下次进入了前十名,会有暂时的愉快,但用不了多久,家长一定会在新一轮考试中有新的条件提出来。每一次考试都是个坎,需要他去跨越,一旦做得不理想,他就会有挫败感。不知不觉,他变得反感学习、憎恨考试了。
在孩子的学习上使用激励手段,一定要考虑方式和学习之间的内在关系,不要让这两者形成冲突。同样是买旱冰鞋,如果换个做法,则效果会好得多。
家长如果在孩子考试前就知道他想得到一双旱冰鞋,并且准备给他买的话,最好在考试前什么也不说,也不对孩子提任何名次要求。当孩子拿回第十二名这个成绩时,赞赏地对孩子说:不错,都快进入前十名了。然后转移话题,问他是不是想买旱冰鞋,正好放假有时间去玩了。
这样就把考了第十二名这个“劣势”说成一个优势(“快进前十名了”),后面又紧跟了去买旱冰鞋这件让孩子期待的事——考试成绩和买旱冰鞋这两件事就没有一点冲突,孩子在这两件事间建立了良好的条件反射,想到“学习”时会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
无论家长心里想什么,你给孩子的感觉一定要让他觉得简单愉快。给他旱冰鞋,并不是因为他进入了前十名,只是因为他喜欢轮滑运动;给他一百元,并不是因为他数学得了一百分,只是因为他想去买周杰伦新出的歌曲——不要无故拒绝也不要随意奖励,尤其不要在孩子的正常需求上附加任何和学习有关的条件。
另有一种情况要注意。我见过一位家长,她不用金钱等物质的东西来奖励孩子,她用“时间”来奖励。她12岁的儿子喜欢上网,她一心要孩子好好学习。她后来想办法,规定儿子每次考试,只要有一门课85分以上,就奖励2个小时上网时间。
考好了不奖励(2)
这个想法从表面上看来有道理,既可以让孩子努力学习,又能满足他的上网要求。她的方法在最初时似乎见到了效果,孩子有几门课考到了85分以上,她就如约奖励了孩子“时间”。孩子很高兴。但时间一长,孩子并没有像设想中的那样“85分以上”越来越多,却是越来越少了,而上网的愿望一直没少。为这事又和她发生着越来越多的冲突。这个奖励方案宣告失败。
分析这这位母亲的奖励方法,其实和前面提到的物质奖励一样,制造的都是对立的购买关系。孩子最缺的是时间,那么就让他用成绩来购买。时间在这里就成了物质的变种。问题是这种购买关系经常因为“学习”这方面的原因不能实现,或实现得不够令人满足,孩子不能获得充分的玩游戏的时间,内心就会对“学习”产生对立情绪。这种对立情绪让他的成绩更不如意,他获得的时间就更少,然后学习就表现得更差——事情进入恶性循环。
这位妈妈问我怎么办,我想想说,一般来说孩子玩游戏也是一种必需,能让他玩就尽量让他玩,不要随便夺走孩子的一种爱好。如果你的孩子真的玩得很无度了,影响了正常学习,你可以让玩游戏和另一个他想得到的东西对立起来,让玩游戏成为他获得那个东西的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也许会抵消他对游戏的兴趣。
比如,他现在特别想买一辆800元的山地自行车,你就告诉他,每上一次网,他可以赚到10元钱,什么时间赚够钱了,就去买车子。
这里要注意的是,你在口气中不要表现出对游戏的厌恶,把这当作孩子正常的爱好来看待。这样他原本一天上一次网,一次上四个小时,在这种政策下他可能变成一天上四次网,每次上一个小时。赚到800元需要上机80次,这不是一两天就能实现的——就是说在设计上要稍有难度,无论用什么来做“奖品”,不要让他轻易得到——上机80次,怎么也得半月二十天的吧。在这个过程中你还不断用山地车刺激他,让他觉得这个过程比较漫长,觉得上网变成了一项任务。
对孩子来说,一旦觉得某件事情是任务,他就会同时有苦役感。这样做下来,到他终于买上山地车时,游戏的兴趣多半已被大大地挫伤。如果过一段时间他对游戏的兴趣又起来了,你可以按这样的思路设计下一个“奖励”。注意在整个过程中不要让孩子察觉你的真实意图。
我想我这个“方法”如果在做之前被孩子听到了,可能会让他觉得是个馊主意。但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应该是乐意接受这个方法的——没有痛苦地减轻了网瘾,减少了和家长的冲突,他的生命成长中因此减少了一些损害。这对他当下及未来可能都是重要的。这应该是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是防止出现问题的思路。
还要提醒家长们的是,纯粹的口头奖励也不要过分。
儿童只有在对自己的能力不确信的情况下,才需要有外在的赞美和肯定来稳固他的自信。无论在什么事情上,只要孩子已形成较为确定的能力,就不需要经常去夸他,否则他会感到做作和廉价,反而让他对自己产生怀疑。
比如圆圆第一次缝了件布娃娃的衣服,我真诚地表扬她,当她已经缝到第四件时,我就不再需用“你缝得真好”这样的话夸奖她。我说“你的针脚缝得更均匀了,边线缝得比上一件还直”。这样的表扬话她听起来就比较真实,能带来成就感。
表扬的话说得过头了,不如不说。家长对孩子真诚的欣赏有各种表现的渠道,除了直接的夸奖,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表达出来。不打击孩子和不过度表扬孩子,意义其实差不多,都是家长不去扰乱孩子的自我认知。
在发展孩子各种良好品行习惯中,胡乱奖励不会对孩子的飞翔产生助力,却会成为挂在孩子翅膀上的石块。“考好了不奖励”正是为了避免给孩子帮倒忙。
睡觉不怕吵 学习不怕吵(1)
无菌舱里培养不出体格健壮的人,靠消灭周围正常声音来成全学习的做法也没有道理。在一个正常环境中备受打扰的孩子,他在安静的环境中同样容易受到打扰,真正打扰他的不是那个声音,是他寻找声音的习惯。
这些年不时地去看刚生了宝宝的亲戚、朋友或同事,发现不少人总是非常小心地呵护着婴儿的睡眠。说话声音压得低低的,把电话线也摘掉了,生怕有什么动静吵醒孩子。家长爱子心切可以理解,但这样做是错误的,可能正是给孩子将来的睡眠制造麻烦。
我很庆幸在圆圆出生前读到一本《新育儿百科全书》,这本书非常好,是美国一位著名儿科医生、儿童心理学家写的。当时也买了另外几本“国产”育儿书,看完后,觉得这本“进口”书的育儿观处处追求“自然”,却又科学客观,很合自己胃口。比如在婴儿睡眠这个事上,我当时看到的“国产”书里都讲孩子出生后,应该尽量给他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孩子有良好的睡眠。而这本书里却是这样写的:
“家里有些动静,一般不会影响孩子睡觉。父母在房间里走动不用蹑手蹑脚,说话也不必悄声细气,否则孩子习惯了寂静的环境,突然听到一点声音反而容易惊醒。无论婴儿还是儿童,只要平日习惯了家里的一般嘈杂声和说话声,即使有客人来访谈笑,或收音机、电视机打开着,甚至有人走进他们的卧室,他仍然可以睡得很香。”
短短一段话让我受益匪浅。
这段话提醒我,孩子的睡眠完全可以和大人的正常活动做到两不打扰,一个略有噪音的环境还有利于养成孩子睡觉不怕打扰的好习惯。所以圆圆出生后,我们该干什么干什么,说话声、电视音量平时多大还是多大。而床上这个小婴儿也确乎表现出不怕打扰的样子。她满月时在照相中的表现,更加深了我的这种印象。
当时我家还没有相机,圆圆过满月时就从外面找个人来家里给她照相。摄影师来了,这个小婴儿正睡着了。因为摄影师接下来还要到另外一家人那里拍照,不愿等,我们就决定把孩子弄醒。
我先轻摸她的脸蛋,用平常的声音喊她醒来,结果没反应。
于是把小被子揭开,一边活动她的四肢一边用稍大的声音跟她说话,她还是不理睬。
她爸爸在旁边说,抱起来应该就醒了。我把她抱起来,拍拍她的屁股和背,左拍右拍,好像都拍在别人身上,她的头靠在我胸前睡得更香了。
大家觉得又奇怪又好笑,连摄影师也说真是奇怪了,怎么叫不醒呢。然后我们又用手轻挠她脖子处痒痒肉,她只是头和脖子微微扭动一下,脸上还出现一个浅浅的微笑,鼻息均匀,继续她的美梦。
最后,姥姥使出绝招,拿来一块毛巾给她擦脸,又湿又凉的毛巾擦到她粉嫩的脸上,可小家伙仅仅是鼻子微微地皱了一下,然后面目恬淡,神情泰若,更加自我地酣睡着,就是不醒来。
这样折腾了近半个小时也没把她弄醒,没办法,我们只好让摄影师先到别人家照,返回来再给我们照。可摄影师走了还不到十分钟,圆圆醒来了,她先是扭动一下身体,睁开眼睛,然后小嘴一咧,哭起来,要吃奶了。我们真是又气又笑——也太自我了吧。
这件事让我们发现,孩子岂止是“不怕打扰”,简直是“特别地不怕打扰”。因为一般情况下人们没有必要把一个正在熟睡的婴儿叫醒,所以这个现象也不容易被发现。从那以后,我们就更不担心有什么声音能吵着她了,而她也确实能在任何声音里睡得香甜。
事实上,圆圆稍大一些后是很容易被叫醒来的。从她一岁多开始,我们几次因为赶火车,需要半夜起来,我只要轻轻一叫她,她就能醒来,不哭不闹的,非常乖巧。但在平时,她却总是睡得很沉,只要这个声音不是专门叫她,就吵不着她。她的耳朵好像有特别的功能,能把无关的声音过滤掉。
大约她2岁左右,有天晚上我和她爸爸在临睡前因为一件什么事大声争辩,当时圆圆和我们在一个屋里,已睡着了。我们开始还担心把她吵醒,但发现她睡得很踏实,根本没有被打扰的迹象,于是声音越来越高,痛快地吵了一架。父母掀起一场声音的疾风暴雨,圆圆却始终像在摇篮曲中睡得那么香甜。
有一些婴幼儿,他们睡觉好像确实怕吵,这种情况,除了个别特别敏感的孩子,一般是在出生后前几个月的时间里惯出坏毛病了。还有一些婴儿在头三个月里会发生腹部绞痛,这也会导致他们突然惊醒啼哭,而大人经常误以为他们是被吵醒了。无论哪种情况,家长也不应该娇纵他睡觉怕吵的习惯,应想办法让他逐渐适应生活噪音,学会睡觉不怕吵。
一个简单的生理问题如果一直被错误地解决,最后可能会变成一个心理问题。
我听一位读研究生的女孩子说,她宿舍有一位室友,睡觉特别怕吵。宿舍4个人,尽管其余3人一直小心,这位室友总是抱怨宿舍的人弄出动静吵得她睡不好;当另外3人都不在宿舍时,她抱怨走廊里有人说话吵到了她;到半夜走廊里没人时,她也会睡不踏实,因为窗外还总会不时传来什么声音。她的睡眠问题似乎只有做鲁滨逊才能解决。
可以想象这个女孩给同宿舍的人带来很多麻烦,而最痛苦的是她自己。据说这个女孩的妈妈也是睡觉特别怕吵,这方面就从小呵护她。可这呵护不是给孩子造福,而是给她带来可能一生甩不掉的麻烦。
就像对睡眠环境常有“安静”要求,人们也习惯于在学习环境上要求安静。但也正像适当的噪音有助于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适当的噪音也可以培养孩子们在学习方面的抗干扰能力。所以在孩子学习环境方面,也不应该过分追求安静,以免物极必反。
现在一个比较麻烦的倾向是,在学校里或家庭里,我们总在尽力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除了课堂以“安静”作为审美标准,以喧闹为坏现象,甚至连小学的活动课也要求孩子们不出声。这方面经常是做得太过了。
我在北京某小学看到,每天放学前的活动时间被称为“管理班”时间,这个时间原本是让孩子们自由活动的,可实际上它变成了自习课。每班都有一个老师管着孩子们,一旦哪个孩子说话,就要被老师大声训斥。有的班纪律不好,老师就要不停地声嘶力竭喊叫或敲击讲桌以维持“秩序”——学校里这种从早到晚求安静的现象其实非常普遍,从我上小学时就这样,现在似乎更变本加厉。
圆圆上小学二年开始有了下午自习课,老师不总是跟在教室里,大部分时间由班干部维护秩序。圆圆当时是班长,老师要求她管好自习课的纪律。孩子们已被管了一天了,这个时间好不容易没有老师管束,哪里肯听小班长的话,自习课总是乱哄哄的。圆圆管了这个,那个人又开始说话,尤其她自己埋下头刚写了一点作业,教室里一下就乱了套,她又得重新站起来维持纪律。教室里的声音往往大得淹没她的声音,圆圆就得大声喊叫,才能重新让教室里安静一小会儿。
睡觉不怕吵 学习不怕吵(2)
这种做法根本不符合圆圆的天性,而老师又总是要求她对自习课的“纪律”负起责来,这让她左右为难。过了一段时间,她居然写了个“辞职报告”,要求辞去班长的职务,想当文艺委员。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文艺委员不需要在自习课上管人。事情把孩子逼得连“官”都不想当了!
小学是儿童的活动场所,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嘈杂到底怎么了,它真能妨碍到谁的学习吗?不少教育工作者都形成了“安静癖”,甚至这种癖好已到了伤害儿童的地步。
我听一个朋友说,她儿子所在小学创建“文明校”,创建活动中有个项目是搞“无噪音走廊”。就是下课不许孩子们在走廊里大声喧哗。学校天天派小干部们在走廊里巡视,抓喧哗者。小干部们把握不好标准,经常是哪个孩子一不留心说话声音稍大就被记下来,就要扣班里的分。结果各班主任们为避免扣分,下课把学生关在教室,不让学生到走廊中,谁想上厕所先在教室里排队,一个上完回来另一个再上。听说这个学校的走廊确实很安静,经验还被推广到别的小学……
在“无噪音走廊”里成长的孩子,他所感受到的,实质是学校教育的野蛮。这样一种创建“文明校”活动,能让孩子们心底生长出什么样的“文明”呢?
教育应该为培养孩子的习惯而工作,不应该追求表面的整齐和迎合某些消极癖好。在学习环境方面,既不需要故意制造喧闹,也不需要过分追求安静,顺其自然才是最好。学习环境如果符合儿童的天性,孩子能自然形成学习上的抗干扰能力,他们在这方面有惊人的生长力。“学习不怕吵”和“睡觉不怕吵”事实上是同一个问题,可以有相同的解决思路。
请看这所小学是如何做的——
孩子们在学校里是如此自由,每天想上什么课都是孩子们说了算。这所学校从不以“干扰别人”这样的原因制止孩子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在它的图书室里,有人看书,有人唱歌,有人朗读,有人画画。在一般人看来,这里可是够喧闹的,但实际上孩子们却是互不打扰,各干各的,自得其乐。学校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抗干扰能力,目的是让孩子们学会“无论周围怎么嘈杂,都能够立刻集中精力!”
这所学校让孩子们感到快乐,每个孩子放学后都不想离开,第二天早晨又想早早到校。它招收的学生都很平常,甚至有些是身体有残疾或被别的学校开除的,但学生们经历过这样的小学教育后,最后却几乎个个成才——这就是那本很有名的《窗边的小豆豆》写到的学校:巴学园,它存在于70多年前的日本,创办者是日本教育家小林宗作先生,他的教育思想在今天看来仍非常先进,值得推崇。
在家庭中,家长们当然应该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不被打扰的学习环境,但这方面也是正常就好,不要太苛求了;如果家长在这方面太用心,甚至表现出焦虑,不但没有好效果,反而有坏作用。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邻居,她住在我的楼下。大约在圆圆读初中时,她的女儿正要高考。当时圆圆要参加二胡考级,由于上住宿制学校,只能每个周末回家时练琴。结果只要圆圆的二胡声一响,楼下就开始敲暖气管。开始我们不以为是针对我们来的,因为那个楼虽然隔音不太好,但谁家有什么声响,仅仅是隐约听到,那音量根本影响不到自己。后来又反复几次,我们才确信那个声音就是制止圆圆练二胡的。
我后来在电梯里遇到一些邻居,从他们的言谈中知道这位母亲抱怨别人家的声音影响了她女儿的学习,所以总敲暖气管,甚至“登门拜访”过一些人。大家在心里可能也觉得她做得有些过,不过人们还是很支持孩子高考,都自觉地减免了家里的各种声音。
圆圆不能在晚上练二胡了,只能在周六上午,即那女孩去学校上课时练。那段时间也听不到邻居家弹钢琴的声音了,只是不时地听到楼下敲暖气管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第3部分阅读
欲望文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63967/928544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