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4
推荐阅读:魔君与魔后的婚后生活、【崩铁乙女】总合集、无限流之夜晚来敲门(np)、临时夫妻(nph)、奉君天上客(短篇合集)、永远也会化雾(1v1)、位面风俗店经营指南、小梨花(校园h1V1)、《玉壶传》【bg】【古言】【骨科】【结局不定】、恶女训狗手册、
即日为君 作者:小山重叠金明灭
分卷阅读104
弄明白国子监学子在各个科目上的最高水平,最低水平,和平均水准,再比较你们自身又到了什么水平,还要分类整理好学生们的学习倾向,写成奏折送给朕。做不做的到?”
“这,也太麻烦了吧?国子监的学生,可有近千人呐!”岳禄一脸苦相。
“哦,那好,你们都别去了。朕觉得崇文馆还是挺好的 ,也适合你们。”我微笑。
“别别别,皇叔,你倒是等我和同窗们商量一下呀,我一人也做不好这么多事。”岳禄委委屈屈的求饶。
“那要商量多久?”
“后天,不,明天,明天下了学就来您这!”
“那好,一言为定。”我揉了岳禄的头毛一把,“回去吧,朕等你明天的答复。”
岳禄一步三回头,眼神都是祈求,生怕我出尔反尔似得,我远远冲他摆手,这才利落走远了。这小孩就是好骗,但等会就要对上一群人老成精的家伙们了,我可得养精蓄锐。
作者有话要说:
今日起恢复日更,晚上还有一更,大概是□□点的时候吧。
小修,记错官塾名称了,特此更正。不影响剧情。
第75章 零柒伍
还是上回那十一个学员的政界大佬家长。人一到齐,大家一看,全是老熟人,也就明白了我喊他们来所为何事,一个个的,神色都有些微微妙,全都眼巴巴瞅着我,等着我发难。
他们都这么热情了,我也不能没有表示呀。我便笑的宽和而欣慰,用很愉悦的语气说:“不愧是我朝肱骨之臣的孩子,朕很是欣慰,大殷后继有人呐。诸位爱卿教子有方,实乃天下父母之表率!”
我这么兜头猛夸,很成功的把几个臣子晃晕了,大家交换了几个眼神,还是文歉先站出来:“陛下,此次召请我等是为何事?”
“当然是好事!”我言之凿凿。
我的话让他们有点摸不着头脑,我特意等了一小会才再度开口,跨度还挺大:“文爱卿,朕有个计划,今年怕是来不及了,不过也可以着手准备了。”
“敢问陛下,是何计划?”文歉很有眼色的接话。
“文爱卿,你觉得,科举制度如何?”我把问题又踢了过去。
“科举自然是好,即可选贤任能,又能激励民众向学启智,便是找遍整个大殷,都再找寻不到可与之比肩的制度了。”文歉本人就是科举制度的受益者,自然大加赞誉。
“这些你倒是没有说错,那,爱卿可能点出科举的缺陷之处?”
“缺陷?”文歉一怔,到还是认真思考了起来,半晌他抬头,“说是缺陷,到不若说是臣的亲身经历,臣年轻时參加科举,城中处处人满为患,外乡人就连落脚之处也难寻到,开考之日臣更是从清晨等到入夜,才等到臣入场考试,其中不便,即是如今也历历在目,这大概也是诸多大人的切身体会吧。”
文歉说完倒是一副怀念的样子,他身后一些也经历过科举的大臣也是颇有感慨,见状我乘热打铁,将自己的决定公布出来:“爱卿的话说到了朕的心坎里,学子们寒窗苦读十几载,所图不过一朝金榜题名,然三年一度的科举对于地处偏远,或是对自己的学识水平没有清晰认识的学子,几乎等同竹篮打水。”
“科举考试年年爆满,而真正被录取的,却不足千分之一,但为了这几个中第学子,却要花费无数的人力物力去审核选拔,这个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朕也想过为什么会这样,思来想去,还是因为如今的科举考试,规则太过粗糙,虽分科选拔人才,但却接受一切报名学子参与考试,庞大的考生数量骤然降临京师,这对考生而言是磨砺,对京城百姓和朝廷来说,不也是一场考验吗?”
“因此,朕决定,将科举分为三级,学子应在家乡通过第一轮考试,待取得名次,才能上京,参与朝廷举行的第二试,最后一轮,将由朕主考,届时再分前三甲,定最终名次。”
我停顿片刻,给大臣们缓冲的时间,随后我问:“爱卿以为,此法可行否?”
文歉一个激灵,目光变得炯炯有神了起来:“陛下圣明!此法大有可为!陛下可是计划在明年科举之时实行此法?”
“不错,朕却有此意。”
“陛下将此重任交予臣吧,臣定当尽心竭力!”文歉激动的说。
这时候一直在当布景板的众大臣也激动了:“陛下,中书令大人职责重大,定是无暇分心其他,若将科举改革一事交予中书令大人,岂不劳累了大人,还是交由我等吧!”说话的是尚书令吴英勉,意思就是把事情交给尚书省去干。
我也正有此意呀,老家的历史,科举考试除了唐代一般都是交给礼部去办,我也懒得改动,于是说:“此事朕已有决议,但还未到实行之时,科举改革困难重重,重中之重是如何衡量各级考生的水平,既然是分级科考,那底线既不可过低,也不可过高,要让学子有向上攀登的热情,又不会被过高的标准灭了士气。”
“那陛下的意思是?”文歉若有所悟。
我笑了笑:“这就要看你们的儿子了,朕分给他们分配了任务,要他们以国子监为学生为样,确定各科各年龄段学子的学力水平,一来,你们的儿子也熟悉国子监,二来都是同龄人,更容易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水平。若是办成此事,便是帮了朕,帮了大殷学子一个大忙。所以朕才会说,这是好事。”
诸位大臣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从他们表现出来的情绪我大概看出,他们对我的安排没有不满,甚至还觉得不错。这个关算是过去了,我也偷偷送了口气。
这时候尚书令吴英勉突然发问:“陛下,您只会参考京城学子的能力去确定标准吗?这是否对其他地区的学子来说,极为不公平?”
“吴大人此言差矣,京城学子代表这大殷学子的最高水平,而能通过科举的更应该是优中选优,如何能随意降低标准?”文歉出言反驳。
“文大人此话难免有失偏颇,京中学子能得名师教导,有官塾可上,甚至可以较为轻易的进入国子监,但京城之外的地区,有的甚至一整个府都不见得有几所官塾,那里的学子穷极一生都不可能读到京城学子十年里能学的书,若是单以京城学子为标准那边远地区的学子可有出头之日?”
“吴大人!若是学生没有足够的学识,又如何能入选官场,如何能担负重任,若是单因为怜悯而降低录取标准,那是对选拔人才这一目的的颠覆!这点我绝不赞同!”
“这不是降低标准的问题,这是愿不愿意授予平等将
分卷阅读104
分卷阅读104
弄明白国子监学子在各个科目上的最高水平,最低水平,和平均水准,再比较你们自身又到了什么水平,还要分类整理好学生们的学习倾向,写成奏折送给朕。做不做的到?”
“这,也太麻烦了吧?国子监的学生,可有近千人呐!”岳禄一脸苦相。
“哦,那好,你们都别去了。朕觉得崇文馆还是挺好的 ,也适合你们。”我微笑。
“别别别,皇叔,你倒是等我和同窗们商量一下呀,我一人也做不好这么多事。”岳禄委委屈屈的求饶。
“那要商量多久?”
“后天,不,明天,明天下了学就来您这!”
“那好,一言为定。”我揉了岳禄的头毛一把,“回去吧,朕等你明天的答复。”
岳禄一步三回头,眼神都是祈求,生怕我出尔反尔似得,我远远冲他摆手,这才利落走远了。这小孩就是好骗,但等会就要对上一群人老成精的家伙们了,我可得养精蓄锐。
作者有话要说:
今日起恢复日更,晚上还有一更,大概是□□点的时候吧。
小修,记错官塾名称了,特此更正。不影响剧情。
第75章 零柒伍
还是上回那十一个学员的政界大佬家长。人一到齐,大家一看,全是老熟人,也就明白了我喊他们来所为何事,一个个的,神色都有些微微妙,全都眼巴巴瞅着我,等着我发难。
他们都这么热情了,我也不能没有表示呀。我便笑的宽和而欣慰,用很愉悦的语气说:“不愧是我朝肱骨之臣的孩子,朕很是欣慰,大殷后继有人呐。诸位爱卿教子有方,实乃天下父母之表率!”
我这么兜头猛夸,很成功的把几个臣子晃晕了,大家交换了几个眼神,还是文歉先站出来:“陛下,此次召请我等是为何事?”
“当然是好事!”我言之凿凿。
我的话让他们有点摸不着头脑,我特意等了一小会才再度开口,跨度还挺大:“文爱卿,朕有个计划,今年怕是来不及了,不过也可以着手准备了。”
“敢问陛下,是何计划?”文歉很有眼色的接话。
“文爱卿,你觉得,科举制度如何?”我把问题又踢了过去。
“科举自然是好,即可选贤任能,又能激励民众向学启智,便是找遍整个大殷,都再找寻不到可与之比肩的制度了。”文歉本人就是科举制度的受益者,自然大加赞誉。
“这些你倒是没有说错,那,爱卿可能点出科举的缺陷之处?”
“缺陷?”文歉一怔,到还是认真思考了起来,半晌他抬头,“说是缺陷,到不若说是臣的亲身经历,臣年轻时參加科举,城中处处人满为患,外乡人就连落脚之处也难寻到,开考之日臣更是从清晨等到入夜,才等到臣入场考试,其中不便,即是如今也历历在目,这大概也是诸多大人的切身体会吧。”
文歉说完倒是一副怀念的样子,他身后一些也经历过科举的大臣也是颇有感慨,见状我乘热打铁,将自己的决定公布出来:“爱卿的话说到了朕的心坎里,学子们寒窗苦读十几载,所图不过一朝金榜题名,然三年一度的科举对于地处偏远,或是对自己的学识水平没有清晰认识的学子,几乎等同竹篮打水。”
“科举考试年年爆满,而真正被录取的,却不足千分之一,但为了这几个中第学子,却要花费无数的人力物力去审核选拔,这个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朕也想过为什么会这样,思来想去,还是因为如今的科举考试,规则太过粗糙,虽分科选拔人才,但却接受一切报名学子参与考试,庞大的考生数量骤然降临京师,这对考生而言是磨砺,对京城百姓和朝廷来说,不也是一场考验吗?”
“因此,朕决定,将科举分为三级,学子应在家乡通过第一轮考试,待取得名次,才能上京,参与朝廷举行的第二试,最后一轮,将由朕主考,届时再分前三甲,定最终名次。”
我停顿片刻,给大臣们缓冲的时间,随后我问:“爱卿以为,此法可行否?”
文歉一个激灵,目光变得炯炯有神了起来:“陛下圣明!此法大有可为!陛下可是计划在明年科举之时实行此法?”
“不错,朕却有此意。”
“陛下将此重任交予臣吧,臣定当尽心竭力!”文歉激动的说。
这时候一直在当布景板的众大臣也激动了:“陛下,中书令大人职责重大,定是无暇分心其他,若将科举改革一事交予中书令大人,岂不劳累了大人,还是交由我等吧!”说话的是尚书令吴英勉,意思就是把事情交给尚书省去干。
我也正有此意呀,老家的历史,科举考试除了唐代一般都是交给礼部去办,我也懒得改动,于是说:“此事朕已有决议,但还未到实行之时,科举改革困难重重,重中之重是如何衡量各级考生的水平,既然是分级科考,那底线既不可过低,也不可过高,要让学子有向上攀登的热情,又不会被过高的标准灭了士气。”
“那陛下的意思是?”文歉若有所悟。
我笑了笑:“这就要看你们的儿子了,朕分给他们分配了任务,要他们以国子监为学生为样,确定各科各年龄段学子的学力水平,一来,你们的儿子也熟悉国子监,二来都是同龄人,更容易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水平。若是办成此事,便是帮了朕,帮了大殷学子一个大忙。所以朕才会说,这是好事。”
诸位大臣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从他们表现出来的情绪我大概看出,他们对我的安排没有不满,甚至还觉得不错。这个关算是过去了,我也偷偷送了口气。
这时候尚书令吴英勉突然发问:“陛下,您只会参考京城学子的能力去确定标准吗?这是否对其他地区的学子来说,极为不公平?”
“吴大人此言差矣,京城学子代表这大殷学子的最高水平,而能通过科举的更应该是优中选优,如何能随意降低标准?”文歉出言反驳。
“文大人此话难免有失偏颇,京中学子能得名师教导,有官塾可上,甚至可以较为轻易的进入国子监,但京城之外的地区,有的甚至一整个府都不见得有几所官塾,那里的学子穷极一生都不可能读到京城学子十年里能学的书,若是单以京城学子为标准那边远地区的学子可有出头之日?”
“吴大人!若是学生没有足够的学识,又如何能入选官场,如何能担负重任,若是单因为怜悯而降低录取标准,那是对选拔人才这一目的的颠覆!这点我绝不赞同!”
“这不是降低标准的问题,这是愿不愿意授予平等将
分卷阅读104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71749/1032411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