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0
推荐阅读: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坏毒、恶女训狗手册、重来又如何 (1V2 高H)、临时夫妻(nph)、我,恶女,只训狗不救赎(快穿 1VN)、静海旖旎(校园高H)、记忆之场、就算知道是绿茶也会上钩(强制nph)、掏心(强制爱1v1)、
空山记 作者:羯墨_
分卷阅读70
于摩尼教的打击还远不止于此,会昌元年,即是李阐坐上皇位第二年,回鹘被其西北小国黠戛斯出兵击破,回鹘被迫一分为二,少部分西迁,大部分南迁,进犯唐之云州。
刘沔奉帝命退敌,并迎回了太和公主。大唐与回鹘关系正式交恶,武宗在对外御敌的同时对内压制摩尼教势力,关闭了江淮诸镇的摩尼寺,这一行动令呼延看到了巨大的危机,他得到找到皇帝的支持以保住数十年来在唐的传教成果,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呼延的诉求与惠林不谋而合。
因摩尼教多年来一直借佛家教义传道,而呼延又极善钻营,惠林将呼延引为挚友,听从了他的建议,却不想大错就此酿成。
那一夜,在大明宫内的净室之中,惠林看着面色沉郁的帝王拿出那枚用作信物的指环时,内心仍有一丝忧虑闪过。
此咒是教门密法,不空法师曾严令不得持诵,惠林几十年来从不敢犯戒,他面露犹疑之色,转头看向身边的呼延。
呼延却已被那紫水晶上的文字吸引。摩尼教起源大食,呼延本就通晓钵罗钵语,此刻一见那串文字,心中便已明白皇帝所求何事。
“始结婚姻,同心相许。”他在心中默念出那串字符,就像他曾经揣测过的那样,皇帝求故人入梦,此咒若是真的有用,则对教门必是幸事,若真是无用,他也早已想好了说辞。思及此,呼延递给惠林一个肯定的眼神。跪请武宗坐于高台之上,惠林坐其下首,两人之间,一只玉匣内放着那枚指环。
惠林缓缓闭上了眼睛,开始持诵《一字金刚咒》。此咒一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便从头顶炸裂开,他本能的感到了恐惧,却似是再也无法控制住自己似的一个字一个字念了下去。
第十卷
前尘
4)
“会昌三年正月己卯,帝朝献于太清宫。庚辰,朝享于太庙。辛巳,华岳复震,阜成峰崩裂,伏压六社百姓,山石崩落东西五华里,南北十华里。”
《唐会要辑稿 卷十八》
这一场山崩依然是来的毫无预兆,伴随着文珍的急奏,如雪片般传进宫来的还有华州刺史一道道请旨赈灾的折子。
这是李阐登基刚满三年的日子,礼部与司天台揣摩上意,本要上一道替皇帝表功的奏表,然而华山的两次崩塌似乎将武宗这一些年的功绩通通抹杀一般,礼部尚书还在因为递上那奏表而逃过一劫暗自感慨之时,民间却已有另一些声音甚嚣尘上,直达天听。
传闻里说,华山三年之内连崩两次,乃是因山中有邪祟作乱,阜成峰崩塌之后,地裂泉涌,于山下形成一个大如郡城水深数十丈的湖泊,附近村民皆亲眼所见山崩之后湖水瞬间上涨,入夜之后更是凭空生出一湖白莲。那白莲花开千叶,见风即化,最终又消失于湖面。
当地村民大骇,认为那莲乃是冤魂白骨所化,延请高僧日日在湖边做法超度,更有甚者,当地乡绅富户已在筹建庙宇,以镇邪祟。
武宗听闻奏报后大怒,命当地官员严查谣言出处。但那传闻中的白莲到底触动了他心中不可提及的隐痛,待赈灾之事告一段落,李阐才有时间细想这一切到底是何原因。
这次他并未等待太久。
进山三年的文珍在此次山崩之后,终于见到了陈抟。
文珍自武宗登基伊始便入山督建金天王宫,同时修缮了北峰之上通往各峰的道路,因新皇即位后便对道家大力推崇,因此山中修道之人日多,山中各类洞府皆被占了,既有从山下玉泉观上来的全真本派弟子,也有从各处仙山上游历至此别门别派,加上山高林密道路艰险,文珍蹉跎几年,仍未探遍这山上洞府,寻得仙人真迹。
此次山崩之时,他尚在东峰下棋亭。下棋亭位于东峰之侧的一座窄仅丈余的独峰之上,四周山石孤峭,并无路途可达。所谓的‘棋亭’也不过是一棵虬曲老松下的平整石台。前日听闻回报,有人在日出之时,数次见一白发道人立于石台之侧,却又须臾不见踪迹,疑是某位得道的真人。
最近山中连日大雪,风雪稍霁之后,山中景色恍如仙境,饶是文珍在山中日久,看着被金光染遍的天地也有片刻的失语,然而古松之下空无一人,并未见那道人身影,文珍攀下一段山崖,欲再靠近那孤峰看个究竟,谁知就在此时,强烈的震感从脚下传来,他顷刻间失了重心,竟直直朝崖下坠去。
命不该绝的文珍被峭壁上一棵枯树绊住,止住了下坠之势,山中轰鸣声不止,不知又是何处发生异状,而他被卡在绝壁半空,离上方尚有丈远,身侧亦无自救之物,只能大声呼喊以期望有修行的道人听见前来相助。
就在他又惊又惧的在崖上吊了半日之后,崖上缓缓放下来一截麻绳。
文珍甫一踏上实地,四肢便如脱力般瘫软下去,又挣扎着爬起来欲向救他之人行个大礼,却见石台之上,只有一个小道童。
那小道童不过总角,生了一张胖胖的圆脸,正蹲在地上看着他,在他脚边,趴着一只巴掌大小的龟。
见文珍已能坐起,那道童笑了起来,它抱起地上的龟,对文珍道:“你且歇一歇,我这就带你去见师父。”见文珍面露不解,他又说道:“我师父说了,让你莫怪他让你在这山崖上吊了大半日,只因今日……今日出了大事,我师父他……”小童停了下来,摸了摸怀中小龟的壳,“他生气了,本不想管你,后来又命我来救你,一会你见了他,切记万不可多言,他说的话你只听着便好了……”
文珍跪在紫宸殿的金砖之上,将那日山中所见一五一十的口诉给了武宗,那日他坠崖之时,正是华山山崩之刻,后来他在南峰的一处隐秘洞府内见到了陈抟,但白帝与少华神君皆不见踪影,陈抟面色沉郁,面容以不复年轻,而是一副苍老模样。
陈抟见到他,长叹一声,似乎已是无言以对。他并未透露白帝与少华行踪,而是让文珍将他的话转述于李阐。
“帝君曾说过,华山之巅,从来就只有一条路。选无可选,避无可避。帝君自愿舍身成仁,望君亦可谨记誓言,匡扶天下百姓。”
文珍说完这句,伏地不起,不敢去看武宗面上的表情。不知过了多久,他才听见一个沙哑的声音传来,似乎气力都被抽走一般,“他……就留了这些话……给我?”
文珍泣道,“还有一句,却是陈真人自己的话,臣不敢隐瞒……”他重重的磕了一个头,陈抟那句话他并未听懂什么意思,几番犹豫才说出口。
“这都是命。”陈抟望着天冷笑一声,言语中尽是无奈与愤懑,“那咒是个好咒,倒是灭了个干净,真是应了你们人间那句诗文了……”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分卷阅读70
分卷阅读70
于摩尼教的打击还远不止于此,会昌元年,即是李阐坐上皇位第二年,回鹘被其西北小国黠戛斯出兵击破,回鹘被迫一分为二,少部分西迁,大部分南迁,进犯唐之云州。
刘沔奉帝命退敌,并迎回了太和公主。大唐与回鹘关系正式交恶,武宗在对外御敌的同时对内压制摩尼教势力,关闭了江淮诸镇的摩尼寺,这一行动令呼延看到了巨大的危机,他得到找到皇帝的支持以保住数十年来在唐的传教成果,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呼延的诉求与惠林不谋而合。
因摩尼教多年来一直借佛家教义传道,而呼延又极善钻营,惠林将呼延引为挚友,听从了他的建议,却不想大错就此酿成。
那一夜,在大明宫内的净室之中,惠林看着面色沉郁的帝王拿出那枚用作信物的指环时,内心仍有一丝忧虑闪过。
此咒是教门密法,不空法师曾严令不得持诵,惠林几十年来从不敢犯戒,他面露犹疑之色,转头看向身边的呼延。
呼延却已被那紫水晶上的文字吸引。摩尼教起源大食,呼延本就通晓钵罗钵语,此刻一见那串文字,心中便已明白皇帝所求何事。
“始结婚姻,同心相许。”他在心中默念出那串字符,就像他曾经揣测过的那样,皇帝求故人入梦,此咒若是真的有用,则对教门必是幸事,若真是无用,他也早已想好了说辞。思及此,呼延递给惠林一个肯定的眼神。跪请武宗坐于高台之上,惠林坐其下首,两人之间,一只玉匣内放着那枚指环。
惠林缓缓闭上了眼睛,开始持诵《一字金刚咒》。此咒一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便从头顶炸裂开,他本能的感到了恐惧,却似是再也无法控制住自己似的一个字一个字念了下去。
第十卷
前尘
4)
“会昌三年正月己卯,帝朝献于太清宫。庚辰,朝享于太庙。辛巳,华岳复震,阜成峰崩裂,伏压六社百姓,山石崩落东西五华里,南北十华里。”
《唐会要辑稿 卷十八》
这一场山崩依然是来的毫无预兆,伴随着文珍的急奏,如雪片般传进宫来的还有华州刺史一道道请旨赈灾的折子。
这是李阐登基刚满三年的日子,礼部与司天台揣摩上意,本要上一道替皇帝表功的奏表,然而华山的两次崩塌似乎将武宗这一些年的功绩通通抹杀一般,礼部尚书还在因为递上那奏表而逃过一劫暗自感慨之时,民间却已有另一些声音甚嚣尘上,直达天听。
传闻里说,华山三年之内连崩两次,乃是因山中有邪祟作乱,阜成峰崩塌之后,地裂泉涌,于山下形成一个大如郡城水深数十丈的湖泊,附近村民皆亲眼所见山崩之后湖水瞬间上涨,入夜之后更是凭空生出一湖白莲。那白莲花开千叶,见风即化,最终又消失于湖面。
当地村民大骇,认为那莲乃是冤魂白骨所化,延请高僧日日在湖边做法超度,更有甚者,当地乡绅富户已在筹建庙宇,以镇邪祟。
武宗听闻奏报后大怒,命当地官员严查谣言出处。但那传闻中的白莲到底触动了他心中不可提及的隐痛,待赈灾之事告一段落,李阐才有时间细想这一切到底是何原因。
这次他并未等待太久。
进山三年的文珍在此次山崩之后,终于见到了陈抟。
文珍自武宗登基伊始便入山督建金天王宫,同时修缮了北峰之上通往各峰的道路,因新皇即位后便对道家大力推崇,因此山中修道之人日多,山中各类洞府皆被占了,既有从山下玉泉观上来的全真本派弟子,也有从各处仙山上游历至此别门别派,加上山高林密道路艰险,文珍蹉跎几年,仍未探遍这山上洞府,寻得仙人真迹。
此次山崩之时,他尚在东峰下棋亭。下棋亭位于东峰之侧的一座窄仅丈余的独峰之上,四周山石孤峭,并无路途可达。所谓的‘棋亭’也不过是一棵虬曲老松下的平整石台。前日听闻回报,有人在日出之时,数次见一白发道人立于石台之侧,却又须臾不见踪迹,疑是某位得道的真人。
最近山中连日大雪,风雪稍霁之后,山中景色恍如仙境,饶是文珍在山中日久,看着被金光染遍的天地也有片刻的失语,然而古松之下空无一人,并未见那道人身影,文珍攀下一段山崖,欲再靠近那孤峰看个究竟,谁知就在此时,强烈的震感从脚下传来,他顷刻间失了重心,竟直直朝崖下坠去。
命不该绝的文珍被峭壁上一棵枯树绊住,止住了下坠之势,山中轰鸣声不止,不知又是何处发生异状,而他被卡在绝壁半空,离上方尚有丈远,身侧亦无自救之物,只能大声呼喊以期望有修行的道人听见前来相助。
就在他又惊又惧的在崖上吊了半日之后,崖上缓缓放下来一截麻绳。
文珍甫一踏上实地,四肢便如脱力般瘫软下去,又挣扎着爬起来欲向救他之人行个大礼,却见石台之上,只有一个小道童。
那小道童不过总角,生了一张胖胖的圆脸,正蹲在地上看着他,在他脚边,趴着一只巴掌大小的龟。
见文珍已能坐起,那道童笑了起来,它抱起地上的龟,对文珍道:“你且歇一歇,我这就带你去见师父。”见文珍面露不解,他又说道:“我师父说了,让你莫怪他让你在这山崖上吊了大半日,只因今日……今日出了大事,我师父他……”小童停了下来,摸了摸怀中小龟的壳,“他生气了,本不想管你,后来又命我来救你,一会你见了他,切记万不可多言,他说的话你只听着便好了……”
文珍跪在紫宸殿的金砖之上,将那日山中所见一五一十的口诉给了武宗,那日他坠崖之时,正是华山山崩之刻,后来他在南峰的一处隐秘洞府内见到了陈抟,但白帝与少华神君皆不见踪影,陈抟面色沉郁,面容以不复年轻,而是一副苍老模样。
陈抟见到他,长叹一声,似乎已是无言以对。他并未透露白帝与少华行踪,而是让文珍将他的话转述于李阐。
“帝君曾说过,华山之巅,从来就只有一条路。选无可选,避无可避。帝君自愿舍身成仁,望君亦可谨记誓言,匡扶天下百姓。”
文珍说完这句,伏地不起,不敢去看武宗面上的表情。不知过了多久,他才听见一个沙哑的声音传来,似乎气力都被抽走一般,“他……就留了这些话……给我?”
文珍泣道,“还有一句,却是陈真人自己的话,臣不敢隐瞒……”他重重的磕了一个头,陈抟那句话他并未听懂什么意思,几番犹豫才说出口。
“这都是命。”陈抟望着天冷笑一声,言语中尽是无奈与愤懑,“那咒是个好咒,倒是灭了个干净,真是应了你们人间那句诗文了……”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分卷阅读70
本文网址:https://www.7wav.com/book/85043/123838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7wav.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